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不增加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强度的方法与措施

浅谈不增加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强度的方法与措施

浅谈不增加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强度的方法与措施
浅谈不增加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强度的方法与措施

浅谈不增加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强度的方法与措施

浅谈不增加水泥用量

提高混凝土强度的方法与措施

混凝土做为建筑工程中使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之一,在建筑工程中获得了极为广泛的应用。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它的组成部分,组织结构和构造状态。混凝土的强度主要决定于水泥石的强度和水泥石与骨料之间的粘结强度。水泥石的强度主要取决于水泥标号与水灰比。水泥石与骨料的粘结力,也同样与水泥标号和水灰比有关。由此可见,水泥的强度等级及用量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但是如果水泥用量过大,一方面会造成水化热过大而产生裂缝,另一方面也不经济。那么在不增加水泥的用量的前提下如何提高混凝土强度?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处理。

1、加强对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混凝土强度的基础。

混凝土中的主要材料为水泥、粗、细集料、水、外加剂和掺合料。各种组成材料在混凝土中起着不同的作用,考虑不增加水泥用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通过对原材料的控制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1)对水泥强度等级、水泥品种的选择:水泥强度等级的选用,不仅要使所配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而且和易性和耐久性也必须满足施工和规范的要求,提高混凝土强度但不增加水泥用量,应尽量考虑使用高强度等级的水泥,但应注意满足和易性的要求。水泥品种的选用时应注意各种水泥的特性对混凝土结构强度和使用条件是否有不利影响。

(2)细集料的质量控制:通常混凝土中的细集料为砂子,根据细度模数分为粗砂、中砂、细砂。应注意到,砂子过粗,容易使新拌混凝土产生泌水现象,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由此可知,当混凝土的和易性要求为一定时,为了节省水泥而又能提高混凝土强度,应选用级配良好的中粗砂,另外,砂中的含泥量及泥块含量应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对重要工程使用的砂,还应采用化学法和砂浆长度法进行骨料的碱活性检验。

(3)粗骨料的质量控制:通常混凝土中的粗骨料为石子。使用人工碎石比使用天然卵石可以增加混凝土强度,除此以外,在使用中应注意石子的最大粒径、颗粒级配、强度与坚固性等指标。粗骨料颗粒级配分为连续级配和间断级配,由于连续级配含有各种大小颗粒,互相搭配合理,拌制成的混凝土和易性较好,但由于石子总表面积比较大,所用水泥比较多。用间断级配来拌制混凝土,可以节约水泥,但和易性不好,容量产生泌水等离析现象。但对于低流动性和干硬性混凝土来说,如果采用强力振捣来施工时,则采用间断级配是较为适宜的。

(4)混凝土用水的控制:水是混凝土的主要组成材料之一。拌合用水不纯,可能产生多种有害作用。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必须使用合格的水来拌制混凝土,凡符合国家标准的生活用水,均可用于拌制混凝土,地表水或地下水首次使用应进行适用性试验,合格才能使用,混凝土拌制用水应符合JGJ63-1989《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的规定。

混凝土中的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混凝土强度的基础,在混凝土材料的选用上更应该确保质量,科学合理地选取,从而达到提高混凝土强度的目的。

2、合理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提高混凝土强度的前提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对混凝土强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合理地进行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是一项严谨、科学的工作,不增加水泥用量,通过配合比设计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有以下几种方法。

1、选择较小的水灰比。通过保罗米公式

,b

ce

a

cu

W

C

f

α-

=/

0我

们可知,混凝土的试配强度与灰水比成正比,即与水灰比成反比,所以,要想达到提高混凝土强度的目的,首要的是选择较小的水灰比,才能保证混凝土强度获得提高。

2、选择较小的用水量。分析可知,当水灰比固定时,如果保证水泥用量不得到增加,想要水灰比较小,只能是减少用水量,减少用水量的前提是保证混凝土具有满足施工要求的流动性以及保证水泥水化用水。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解决。A、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和易性的前提下,坍落度越小越好,坍落度越小,用水量就可以越少,从而达到减少用水量的目的。B、由于砂子越细,其用水量就越多,所以粗中砂比细砂的用水量要少,可以考虑尽量使用中粗砂,但是在试配时,注意不能出现泌水等保水性和粘聚性差的情况,从而确保混凝土的性能不得到损失。C、由于间断级配比连续级配的用水量少,而且,石子粒径大的比粒径小的用水量少,在选择石子时,可以适当考虑通过选取合格的石子级配来减少用水量。D、掺加高效减水剂。

3、选用强度等级高的水泥。由保罗米公式可知,水泥实际强度越高,试配强度就越高,在不增加水泥用量的前提下,如果能有效地提高水泥的实际强度,也可以达到提高混凝土强度的作用。

4、掺用粉煤灰等掺合料。在进行配合比设计时,可以选取粉煤灰等掺合料,来对混凝土性能进行优化。掺粉煤灰的同时可以减少水泥的用

量,降低由于水泥用量过多产生的大水化热。在选用粉煤灰进行配合比设计时,可以选用内掺的方法来等效替代水泥用量,从而达到不增加,甚至降低水泥用量的作用。

5、选用合理的砂率。砂率过大,用于包裹砂粒的水泥就多,水泥的用量就会增加,所以在满足和易性的前提下,砂率的选择一定要合理,可以通过试配的方法来确定合理砂率,从而保证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综上所述,经过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可以有效地达到不增加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强度的目的。

3、选择适当的外加剂是提高混凝土强度的重要手段

混凝土外加剂是混凝土中掺入的一种组分,外加剂在混凝土中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1、改善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能。2、提高硬化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包括早期强度及后期强度。增加混凝土的耐久性。控制碱与活性骨料间的碱骨料反应。3、应用混凝土外加剂具有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主要包括为节约水泥,在保持相同强度时,可减少10%-20%的水泥用量。

由于混凝土外加剂技术的出现,改变了过去靠调整水泥品种来改变混凝土性能的落后状态。合理选用外加剂品种,在混凝土中适当加入外加剂,可以有效地不增加水泥用量而提高混凝土强度。

4、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提高混凝土强度的重要保障

在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控制,以确保提高混凝土强度的目的得以实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施工前对混疑土质量控制的准备工作

施工前的准备主要有,根据同批原材料要作好试配检验,检验合格方

可采用试配报告,然后要注意对材料顺序,搅拌时间,浇注地点.入膜温度进行规划.对留茬部位和接茬的处理进行规划,对可能引起的裂缝,坍塌风险分析、计算及制定相应对策。做到对施工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了然与胸。

2、加强模板工程的检查控制

混疑土模板及支架同时受垂直压力、水平推力、振动力、冲击力、弯扭力等作用。如果模板及支架在施工中出现问题,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因此对模板的检查除根据图纸对轴线、平面布置、断面尺寸及标高检查外,还要检查其牢固、稳定、严密是否合乎要求。

3、混凝土浇注过程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的振捣时间应均匀一致,以表面泛浆为宜,间距要均匀,浇注完毕后,表面要压实、压平以防表面裂缝。振捣时要防止钢筋移位,确保钢筋位置正确,防止浇注过程中跑模、跑浆和坍塌。浇注过程中还应按规定留同条件养护和标准养护试件,以便拆模和评价混凝土质量,作为事后控制用。另外,在振捣时如果采用机拌机捣,也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4、混凝土拆模的质量控制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拆模,持荷要按有关规定进行,混凝土强度不足时。过早拆除支撑模板,过早上荷载或超堆荷载会使混凝土梁、板产生裂缝,导致强度降低。模板拆除后,不因受外力作用的破坏、裂缝、不使结构表面破坏;冬期混凝土不因拆模后养护不力而冻坏。如需使混凝土结构受力,而常温常规配合比不能满足要求时,则需要采取改变配合比,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或加入早强剂,提高硬化过程温度以提早达到

拆模条件。

5、混凝土养护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由于在干燥环境中,混凝土的硬化会随着水分的不断蒸发而逐渐停止,在7-14天龄期内,如果不保持潮湿状态,则强度会显著下降。由此可知,为了保证混凝土强度的不断增长,混凝土浇筑完后必须加强养护,在一定时期内使之保持潮湿状态。我国标准GB50204-2002中规定,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的12h以内,即应加以覆盖和浇水;只有确保混凝土的养护条件下,才能确保混凝土强度得到持续的增长。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不增加水泥用量也可达到提高混凝土强度的目的,随着我国对构建节约型社会的不断提倡,如何有效节约材料用量,确保工程质量,也成为工程从业人员不断探讨的问题。本文根据笔者工作中的实际经验,对不增加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强度做了一定的论述,不足之处,还望各位同仁指正。

混凝土强度不足时的处理措施.

混凝土强度不足时的处理措施 摘要:混凝土强度是确定新建和已建混凝土结构或构件承载能力等力学性能的关键因素,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是工程结构检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本文对混凝土强度不足的情况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处理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处理;加固 1引言 混凝土强度的不足将对结构的承载能力、裂缝以及耐久性等诸多方面产生不利影响,应根据其不足的程度,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选用的加固方法有3大类:直接加固法、间接加固法、综合加固法。 2直接加固法 直接加固法即通过各种途径增加结构抗力。加固前最好能在原结构上卸载,经加固后再恢复使用荷载,但在原结构上往往很难实现。工程中,国内、外直接加固技术主要有如下几种: 2.1增大截面加固法 增大截面加固法即采取增大结构或构筑物的截面面积,以提高其承载力和刚度,满足正常使用的一种加固方法。可广泛应用于混凝土、砖混等结构的梁、板、柱、墙等构件和一般构筑物的加固。 ⑴ 该方法优点: ① 传统加固方法,技术成熟,便于操作; ② 质量好,可靠性强; ③ 提高构件抗力R及刚度的幅度大,尤其对柱的稳定性提高较大。 ⑵ 该方法缺点: ① 如果设计中未能从整体结构角度上分析,仅仅为局部加大而加大,这样会造成整体结构其它部分形成薄弱层而发生重大破坏。 ② 加大构件截面,其质量和刚度将发生变化,结构的固有频率也随之改变,很有可能进入到地震或风震的频率中而产生共振现象。 ③ 现场湿作业工作量大,养护时间长,对生产和生活有一定的影响。 ④ 对原有结构的外形以及房屋使用空间上有一定的影响。 2.2外包钢加固法 外包钢加固法即在混凝土、砌体等构件四周包以型钢的加固方法(分干式、湿式两种形式)。适用于使用上不允许增大构件截面尺寸,而又需要大幅度地提高承载力和刚度的加固。此法主要适用于混凝土、砖混结构中的柱以及梁、桁架弦杆和腹杆的加固。这种加固方法的优点是施工方便,现场工作量少,工期短,受力可靠,对建筑物外观和净空影响小;缺点是用钢量较大,加固维修费用较高。当采用化学灌浆外包钢加固时,型钢表面温度不应超过60℃;当环境具有腐蚀性介质时,必须采取可靠防护措施,以提高其耐久性。

工程混凝土强度不足的原因及处理方案

工程混凝土强度不足的原因及处理 “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这是工程建设施工规范规定的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但是至今仍有一些工程的混凝土因强度不足而造成不少质量问题。混凝土强度低下造成的后果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结构构件承载力下降;二是抗渗、抗冻性能及耐久性下降。因此对混凝土强度不足问题必须认真分析处理。 一、混凝土强度不足的常见原因 1. 原材料质量问题 (1)水泥质量不良 1)水泥实际活性(强度)低:常见的有两种情况,一是水泥出厂质量差,而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时又在水泥28d强度试验结果未测出前,先估计水泥强度等级配置混凝土,当28d水泥实测强度低于原估计值时,就会造成混凝土强度不足;二是水泥保管条件差,或储存时间过长,造成水泥结块,活性降低而影响强度。 2)水泥安定性不合格:其主要原因是水泥熟料中含有过多的游离氧化钙(CaO)或游离氧化镁(MgO),有时也可能由于掺入石膏过多而造成。因为水泥熟料中的CaO和MgO都是烧过的,遇水后熟化极缓慢,熟化所产生的体积膨胀延续很长时间。当石膏掺量过多时,石膏与水化后水泥中的水化铝酸钙反应生成水化铝硫酸钙,也使体积膨胀。这些体积变化若在混凝土硬化后产生,都会破坏水泥结构,大多数导致混凝土开裂,同时也降低了混凝土强度。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所配制的混凝土表面虽无明显裂缝,但强度极度低下。 (2)骨料(砂、石)质量不良 1)石子强度低:在有些混凝土试块试压中,可见不少石子被压碎,说明石子强度低于混凝土的强度,导致混凝土实际强度下降。 2)石子体积稳定性差:有些由多孔燧石、页岩、带有膨胀黏土的石灰岩等制成的碎石,在干湿交替或冻融循环作用下,常表现为体积稳定性差,而导致混凝土强度下降。 3)石子形状与表面状态不良:针片状石子含量高影响混凝土强度。而石子具有粗糙的和多孔的表面,因与水泥结合较好,而对混凝土强度产生有利的影响,尤其是抗弯和抗拉强度。最普通的一个现象是在水泥和水灰比相同的条件下,碎石混凝土比卵石混凝土的强度高10%左右。 4)骨料(尤其是砂)中有机杂质含量高:如骨料中含腐烂动植物等有机杂质(主要是鞣酸及其衍生物),对水泥水化产生不利影响,而使混凝土强度下降。

水泥混凝土强度的检测方法

水泥混凝土强度的检测方法 1、水泥砼抗压强度 测定砼抗压强度是评定砼品质的主要指标。目前,砼抗压强度试件以边长为150mm的正立方体为标准试件,砼强度以该试件标准养护到28天,按规定方法 测得的强度为准。 当砼抗压强度采用非标准试件时,其集料粒径要求及抗压强度尺寸换算系数如下: 集料粒径要求及抗压强度换算系数 集料最大粒径 试件尺寸(mm)尺寸换算系数 (mm) 30 100×100×100 0.95 40 150×150×150 1.00 60 200×200×200 1.05

砼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计算:R=P/A 其中:R—砼抗压强度(MPa)P—极限荷载(N)A—受压面积(mm2)注:①以3个试件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如任一个测值与中间值的差值超过中间值的15%,则取中间值为测定值;如有两个测值与中间值的差值均超过上述规定时,则该组试验结果无效。②结果计算至0.1MPa。③非标准试件的 抗压强度应乘以尺寸换算系数。 2、砼抗折(抗弯拉)强度 测定砼抗(抗弯拉)极限强度,是为了提供水泥砼路面设计参数,检查水泥砼路面施工品质和确定抗折弹性模量试验加荷标准。 水泥砼抗折强度是以150mm×150mm×550mm的梁形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达到规定龄期后,在净跨450mm,双支点荷载作用下的弯拉破坏,并按规定的计算方法得到的强度值。 砼抗折强度计算:Rb=PL/bha 其中:Rb—抗折强度(MPa);P—极限荷载(N);L—支座间距(L=450mm);b—试件宽度(mm);h—试件高度(mm)。 注:①如断面位于加荷点外侧,则该试件之结果无效;如两根试件无效,则该组结果作废。断面位置在试件断块短边一侧的底面中轴线上量得。②以3个试件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如任一个测值与中间值的差值超过中间值的15%,则取中间值为测定值;如有两个测值与中间值的差值均超过上述规定时,则该组试验结果无效。③结果计算至0.01MPa。④采用100mm×100mm×400mm非标准试件时,所取得的抗折强度值应乘以尺寸换算系数0.85。

浅谈不增加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强度的方法与措施

浅谈不增加水泥用量 提高混凝土强度的方法与措施 混凝土做为建筑工程中使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之一,在建筑工程中获得了极为广泛的应用。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它的组成部分,组织结构和构造状态。混凝土的强度主要决定于水泥石的强度和水泥石与骨料之间的粘结强度。水泥石的强度主要取决于水泥标号与水灰比。水泥石与骨料的粘结力,也同样与水泥标号和水灰比有关。由此可见,水泥的强度等级及用量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但是如果水泥用量过大,一方面会造成水化热过大而产生裂缝,另一方面也不经济。那么在不增加水泥的用量的前提下如何提高混凝土强度?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处理。 1、加强对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混凝土强度的基础。 混凝土中的主要材料为水泥、粗、细集料、水、外加剂和掺合料。各种组成材料在混凝土中起着不同的作用,考虑不增加水泥用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通过对原材料的控制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1)对水泥强度等级、水泥品种的选择:水泥强度等级的选用,不仅要使所配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而且和易性和耐久性也必须满足施工和规范的要求,提高混凝土强度但不增加水泥用量,应尽量考虑使用高强度等级的水泥,但应注意满足和易性的要求。水泥品种的选用时应注意各种水泥的特性对混凝土结构强度和使用条件是否有不利影响。

(2)细集料的质量控制:通常混凝土中的细集料为砂子,根据细度模数分为粗砂、中砂、细砂。应注意到,砂子过粗,容易使新拌混凝土产生泌水现象,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由此可知,当混凝土的和易性要求为一定时,为了节省水泥而又能提高混凝土强度,应选用级配良好的中粗砂,另外,砂中的含泥量及泥块含量应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对重要工程使用的砂,还应采用化学法和砂浆长度法进行骨料的碱活性检验。 (3)粗骨料的质量控制:通常混凝土中的粗骨料为石子。使用人工碎石比使用天然卵石可以增加混凝土强度,除此以外,在使用中应注意石子的最大粒径、颗粒级配、强度与坚固性等指标。粗骨料颗粒级配分为连续级配和间断级配,由于连续级配含有各种大小颗粒,互相搭配合理,拌制成的混凝土和易性较好,但由于石子总表面积比较大,所用水泥比较多。用间断级配来拌制混凝土,可以节约水泥,但和易性不好,容量产生泌水等离析现象。但对于低流动性和干硬性混凝土来说,如果采用强力振捣来施工时,则采用间断级配是较为适宜的。 (4)混凝土用水的控制:水是混凝土的主要组成材料之一。拌合用水不纯,可能产生多种有害作用。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必须使用合格的水来拌制混凝土,凡符合国家标准的生活用水,均可用于拌制混凝土,地表水或地下水首次使用应进行适用性试验,合格才能使用,混凝土拌制用水应符合JGJ63-1989《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的规定。 混凝土中的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混凝土强度的基础,在混凝土材料的选用上更应该确保质量,科学合理地选取,从而达到提高混凝土强度的目的。 2、合理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提高混凝土强度的前提

如何提高混凝土强度

如何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摘要:混凝土的耐久性又包括抗冻性,抗渗性,抗蚀性及抗碳化能力,而强度又和耐久性有着密切的联系 关键词:耐久性强度 (一)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主要有: 1)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控制水灰比及保证足够的水泥用量,是保证混凝土密实度并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关键,在一定范围内,水灰比越小,混凝土强度也越高,反之,水灰比越大,用水量越多,多余水分蒸发留下的毛隙孔越多,从而使强度降低。 2)改善粗细骨料的颗粒级配,砂的颗粒级配是指粒径不同的砂粒互相搭配的情况,级配良好的砂,空隙率较小,不仅可以节省水泥,而且可以改善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强度和耐久性。 3)合理选择水泥品种,但是水泥的品种有很多,所以对水泥的选择又必须慎重,水泥石一旦受损,混凝土的耐久性就被破坏,因此水泥的选择需注意水泥品种的具体性能,选择碱含量小,水化热低,干缩性小,耐热性,抗水性,抗腐蚀性,抗冻性能好的水泥,并结合具体情况进行选择。水泥强度并非是决定混凝土强度和性能的唯一标准,如用较低标号水泥同样可以配制高标号混凝土。因此,工程中选择水泥强度的同时,需考虑其工程性能,有时,其工程性能比强度更重要。 4)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尽管强度与耐久性是不同概念,但又密切相关,它们之间的本质联系是基于混凝土的内部结构,都与水灰比这个因素直接相关。在混凝土能充分密实条件下,随着水灰比的降低,混凝土的孔隙率降低,混凝土的强度不断提高。与此同时,随着孔隙率降低,混凝土的抗渗性提高,因而各种耐久性指标也随之提高。在现在的高性能混凝土中,除掺入高效减水剂外,还掺入了活性矿物材料,它们不但增加了混凝土的致密性,而且也降低或消除了游离氧化钙的含量。在大幅度提高混凝土强度的同时,也大幅度地提高了混凝土的耐久性。此外,在排除内部破坏因素的条件下,随着混凝土强度的提高,其抵抗环境侵蚀破坏的能力也越强。 5)掺入高效活性矿物掺料:普通水泥混凝土的水泥石中水化物稳定性的不足,是混凝土不能超耐久的另一主要因素。在普通混凝土中掺入活性矿物的目的,在于改善混凝土中水泥石的胶凝物质的组成。活性矿物掺料中含有大量活性Si02及活性Al203,它们能和波特兰水泥水化过程中产生的游离石灰及高碱性水化矽酸钙产生二次反映,生成强度更高、稳定性更优的低碱性水化矽酸钙,从而达到改善水化胶凝物质的组成,消除游离石灰的目的,使水泥石结构更为致密,并阻断可能形成的渗透路。此外,还能改善集料与水泥石的界面结构和界面区性能。这些重要的作用,对增进混凝土的耐久性及强度都有本质性的贡献。 6)掺入高效减水剂:在保证混凝土拌和物所需流动性的同时,尽可能降低用水量,减少水灰比,使混凝土的总孔隙,特别是毛细管孔隙率大幅度降低。水泥在加水搅拌后,会产生一种絮凝状结构。在这些絮凝状结构中,包裹着许多拌和水,从而降低了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施工中为了保持混凝土拌和物所需的工作性,就必须在拌和时相应地增加用水量,这样就会促使水泥石结构中形成过多的孔隙。当加入减水剂的定向排列,使水泥质点表面均带有相同电荷。在电性斥力的作用下,不但使水泥体系处于相对稳定的悬浮状态,还在水泥颗粒表面形成一层溶剂化水膜,同时使水泥絮凝体内的游离水释放出来,因而达到减水的目的。许多研究表明,当水灰比降低到0.38以下时,消除毛细管孔隙的目标便可以实现,而掺入高效减水剂,完全可以将水灰比降低到0.38以下。

水泥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水泥混凝土立方体看抗压强度试验 (JTG E30 T0553-2005) 一、目的、适用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测定水泥混凝土抗压极限强度的方法和步骤。本方法可用于确定水泥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作为评定水泥混凝土品质的主要指标。 本方法适用于各类水泥混凝土立方体试件的极限抗压强度试验。 二、仪器设备 1、压力机或万能试验机:上下压板平整并有足够刚度,可以均匀、连续地加荷卸荷,可以保持固定荷载,能够满足试件破型吨位要求。 2、球座: 刚质坚硬,转型灵活.球座最好放置在试件顶面(特别是棱柱试件),并凸面朝上,当试件均匀受力后,一般不宜敲动球座. 3、试摸:由铸铁或钢制成,试件尺寸见表。 抗压强度试件尺寸 集料公称最大粒径 (mm)试件尺寸 (mm) 集料公称最大粒径 (mm) 试件尺寸 (mm) 31.5150×150×15053200×200×200 26.5100×100×100 混凝土等级大于等于C60时,试验机上、下压板之间应各垫一钢

垫板,平面尺寸应不小于试件的承压面,其厚度至少为25mm。钢垫板应机械加工,其平面度允许偏差±0.04mm;表面硬度大于等于55HRC;硬化层厚度约5mm 三、试验方法与步骤 1、试验准备 混凝土抗压强度试件以边长150mm的正方体为标准试件,其集料公称最大粒径为31.5mm。混凝土抗压强度试件同龄期者为一组,每组为3个同条件制作和养护的混泥土试块。 2、试验步骤 取出试件,先检查其尺寸及形状,相对两面应平行,表面倾斜差不得超过0.5mm。量出棱边长度,精确至1mm。试件受力截面积按其与压力机上下接触面的平均值计算。在破行前,保持试件原有湿度,在试验时擦干试件。 以成型时的侧面为上下受压面,试件要放在球座上,球座置于压力机中心,几何对中。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取0.3~0.5MPa/s的加荷速度;强度等级大于C30且小于C60时,则取0.5~0.8MPa/s的加荷速度;强度等级大于C60时,则取0.8~1.0MPa/s的加荷速度。当试件接近破坏而开始迅速变形时,应停止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试件破坏,记下破坏极限荷载F(N)。

每立方米混凝土各材料用量

每立方米混凝土设计各材料用量 1、C20 水:175kg水泥:343kg 砂:621kg 石子:1261kg 配合比为:0.51:1:1.81:3.68 2、C25 水:175kg水泥:398kg 砂:566kg 石子:1261kg 配合比为:0.44:1:1.42:3.17 3、C30 水:175kg水泥:461kg 砂:512kg 石子:1252kg 配合比为:0.38:1:1.11:2.72 混凝土按强度分成若干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cu,k划分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立方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得百分率不超过5%,即有95%的保证率。混凝土的强度分为C7.5、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等十二个等级。 ?? 混凝土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水泥、水、砂、石)之间的比例关系。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以1立方米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用量,如水泥300千克,水180千克,砂690千克,石子1260千克;另一种是用单位质量的水泥与各种材料用量的比值及混凝土的来表示,例如前例可写成:C:S:G=1:2.3:4.2,W/C=0.6。 常用等级 C20 水:175kg水泥:343kg 砂:621kg 石子:1261kg 为:0.51:1:1.81:3.68 C25 水:175kg水泥:398kg 砂:566kg 石子:1261kg 为:0.44:1:1.42:3.17 C30 水:175kg水泥:461kg 砂:512kg 石子:1252kg 配合比为:0.38:1:1.11:2.72 . . . . . ..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参考: 水泥

混凝土强度不足时的处理措施

混凝土强度不足时的处理措施摘要: 混凝土强度是确定新建和已建混凝土结构或构件承载能力等力学性能的关键因素, 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是工程结构检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本文对混凝土强度不足的情况进行了探讨, 提出了一些处理措施。 关键词: 混凝土; 处理;加固 1引言 混凝土强度的不足将对结构的承载能力、裂缝以及耐久性等诸多方面产生不利影响, 应根据其不足的程度, 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选用的加固方法有3 大类: 直接加固法、间接加固法、综合加固法。 2直接加固法 直接加固法即通过各种途径增加结构抗力。加固前最好能在原结构上卸载, 经加固后再恢复使用荷载, 但在原结构上往往很难实现。工程中, 国内、外直接加固技术主要有如下几种: 2.1增大截面加固法 增大截面加固法即采取增大结构或构筑物的截面面积, 以提高其承载力和刚度, 满足正常使用的一种加固方法。可广泛应用于混凝土、砖混等结构的梁、板、柱、墙等构 件和一般构筑物的加固。 ⑴ 该方法优点: ①传统加固方法, 技术成熟, 便于操作; ②质量好, 可靠性强; ③提高构件抗力R及刚度的幅度大,尤其对柱的稳定性提高较大。 ⑵ 该方法缺点: ①如果设计中未能从整体结构角度上分析, 仅仅为局部加大而加大, 这样会造 成整体结构其它部分形成薄弱层而发生重大破坏。 ②加大构件截面, 其质量和刚度将发生变化, 结构的固有频率也随之改变, 很有可能进入到地震或风震的频率中而产生共振现象。 ③现场湿作业工作量大, 养护时间长, 对生产和生活有一定的影响。 ④对原有结构的外形以及房屋使用空间上有一定的影响。 2.2外包钢加固法外包钢加固法即在混凝土、砌体等构件四周包以型钢的加固方法 (分干式、 湿式两种形式)。适用于使用上不允许增大构件截面尺寸, 而又需要大幅度地提高承载力和刚度的加固。此法主要适用于混凝土、砖混结构中的柱以及梁、桁架弦杆和腹杆 的加固。这种加固方法的优点是施工方便, 现场工作量少, 工期短, 受力可靠,对建筑物外观和净空影响小;缺点是用钢量较大,加固维修费用较高。 当采用化学灌浆外包钢加固时,型钢表面温度不应超过60C ;当环境具有腐蚀性介质时, 必须采取可靠防护措施, 以提高其耐久性。

附录D 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评定

附录D 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评定 D.0.1 评定水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应以标准养生28d 龄期的试件为准。试件为边长150mm 的立方体。试件3 件为1 组,制取组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不同强度等级及不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应在浇筑地点或拌和地点分别随机制取试件。 2) 浇筑一般体积的结构物(如基础、墩台等)时,每一单元结构物应制取2 组。 3) 连续浇筑大体积结构时,每80~200m3 或每一工作班应制取2 组。 4)上部结构,主要构件长16m 以下应制取1 组,16~30m 制取2 组,31~50m 制取3 组,50m 以上者不少于5 组。小型构件 每批或每工作班至少应制取2 组。 5) 每根钻孔桩至少应制取2 组;桩长20m 以上者不少于3 组;桩径大、浇筑时间很长时,不少于4 组。如换工作班时, 每工作班应制取2 组。 6) 构筑物(小桥涵、挡土墙)每座、每处或每工作班制取不少于2 组。当原材料和配合比相同、并由同一拌和站拌制时, 可几座或几处合并制取2 组。 7) 应根据施工需要,另制取几组与结构物同条件养生的试件,作为拆模、吊装、张拉预应力\承受荷载等施工阶段的强 度依据。 D.0.2 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合格标准 1) 试件≥10 组时,应以数理统计方法按下述条件评定: Rn-K l S n≥0.9R R min≥K2R 式中:n—同批混凝土试件组数; R n—同批n 组试件强度的平均值(MPa); S n—同批n 组试件强度的标准差(MPa), R—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MPa); R min—n 组试件中强度最低一组的值(MPa): K1、K2—合格判定系数,见附表D。 附表D K1、K2 的值 n 10~14 15~24 ≥25 K1 1.70 1.65 1.60 K2 0.9 0.85 D.0.2.2 试件<10 组时,可用非统计方法按下述条件进行评定: R n≥1.15R R min≥0.95R D.0.3 实测项目中,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评为不合格时相应分项工程为不合格。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的分析及确保强度的主要措施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的分析及确保强度的主要措施 摘要:混凝土的强度是最重要的一项指性能指标,它作为结构设计的主要参数,也常用来作 为一般评定混凝土质量的指标。 关键词:混凝土强度;因素;确保措施 Abstract: the strength of concret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efers to the performance index, it for the structure the design of the main parameters, are also used to as a general assessment of the concrete quality indicators. Key words: the strength of concrete; Factors; Ensure tha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混凝土的强度有抗压、抗拉、抗弯及抗剪等,其中以抗压强度为最大,故混凝土主要用于承受压力。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最重要的一项性能指标,它常作为结构设计的主要参数,也常来作为一般评定混凝土质量的指标。目前我国以立方体抗压强度作为混凝土的强度特征值。(根据标准实验方法,标准试件,标准养护条件,标准龄期测定其抗压强度来确定) 混凝土是多项的,非匀质的混合材料。普通混凝土由水、水泥、砂子(细骨料)、石子(粗骨料)、外加剂及掺和料,按适当比例,经搅拌振捣而成。其组成基本原理是:水泥(交结材料)加水形成水泥浆,填充骨料空隙,并包裹骨料表面。水泥浆未凝前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便于施工,水泥浆凝结后,将其松散骨料粘结成为一坚实人工石材。实践证明:在一般生产工艺条件下,普通混凝土只要在完 全密实状态时其强度与水灰比为线性关系W/C=α a ·α b /(f cu·o +α a ·α b· ·f ce )强 度关系式。从这个经验公式中得知,普通混凝土的主要决定因素是:水泥砂浆(强度)的高低;水灰比的大小;密实度优劣等,这三个因素不是孤立的,也不是唯一的,它依赖于下列条件:即原材料质量的好坏;配合比计算是否合理;搅拌、

C25混凝土配合比

C25混凝土配合比 一、水泥28天强度(32.5-40MPa), 砂子为中砂,含泥量不超过4%, 混凝土坍落度30-50mm,混凝土配制强度30MPa,则: 水泥用量442-388 水193-190 砂子554-599 石子1234-1243kg。 二、施工配合比例: 水泥:301千克(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砂:655千克(中砂) 石:1305千克(5~40mm的碎石) 水:149千克 该方案使用环境为干燥的办公室房内 坍落度要求为35~50mm 三、 C25 32.5级水泥20~40粒经石子,中砂,自来水 水:175kg;水泥:398kg ;砂:566kg ;石子:1261kg 配合比为:0.44:1:1.42:3.17 材料密度 1. 3 2.5水泥和42.5水泥:密度2.85- 3.15g/cm2 锥积密度1200-1250kg/m3 2. 中砂:密度2.6-2.7g/cm2 锥积密度1400-1700kg/m3 3.水泥沙子1.3-1.8吨每立方 沙子沙子是2600公斤即等于2.6吨每立方 高密度的石子,可以达到每个立方2.7吨 混凝土配合比表 单位:1m3混凝土 序号项目单位普通混凝土 碎(砾)石最大粒径(mm) 20 混凝土标号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水泥标号 325 325 425 325 425 325 425 425 525 425 525 525 52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水泥kg 294 354 297 41 2 34 3 47 4 390 436 383 482 424 464 504 2 中(粗)砂m 3 0.50 0.48 0.50 0.46 0.49 0.4 4 0.47 0.46 0.48 0.4 5 0.47 0.4 6 0.44 3 碎(砾)石m3 0.88 0.8 4 0.88 0.80 0.8 5 0.77 0.82 0.80 0.84 0.79 0.81 0.79 0.77 4 片石m3 ————————————— 续上表单位:1m3混凝土 序号项目单位普通混凝土 碎(砾)石最大粒径(mm) 40 混凝土标号 10 15 20 25 30 35 40 水泥标号 325 325 425 325 425 325 425 325 425 425 525 425 525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1 水泥kg 255 28 2 255 338 27 3 390 318 432 365 406 350 447 387 2 中(粗)砂m 3 0.52 0.51 0.52 0.49 0.52 0.47 0.50 0.46 0.49 0.48 0.50 0.47 0.49 3 碎(砾)石m3 0.91 0.89 0.91 0.85 0.90 0.82 0.87 0.81 0.85 0.83 0.87 0.82 0.85 4 片石m3 ————————————— 续上表单位:1m3混凝土 序号项目单位普通混凝土水下混凝土防水混凝土泵送混凝土片石混凝土 碎(砾)石最大粒径(mm) 40 80 40 20 80 混凝土标号 45 50 10 15 20 20 25 25 15 20 15 水泥标号 525 525 325 325 325 325 425 325 425 425 325 325 325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1 水泥kg 424 461 255 277 331 446 360 515 420 365 344 411 235 2 中(粗)砂m 3 0.47 0.46 0.52 0.52 0.49 0.47 0.53 0.45 0.50 0.49 0.60 0.57 0.44 3 碎(砾)石m3 0.83 0.81 0.91 0.90 0.86 0.69 0.78 0.66 0.7 4 0.8 5 0.73 0.70 0.77 4 片石m3 ———————————— 0.21 续上表单位:1m3混凝土 序号项目单位泵送混凝土 碎(砾)石最大粒径(mm) 20 40 混凝土标号 20 25 30 35 40 45 50 10 15 水泥标号 425 325 425 325 425 425 525 425 525 525 525 325 325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混凝土强度的提高措施

混凝土强度不足时的处理措施 1 引言 混凝土强度的不足将对结构的承载能力、裂缝以及耐久性等诸多方面产生不利影响,应根据其不足的程度,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选用的加固方法有3大类,直接加固法、间 接加固法、综合加固法。 2 直接加固法 直接加固法即通过各种途径增加结构抗力。加固前最好能在原结构上卸载,经加固后再恢复使用荷载,但在原结构上往往很难实现。工程中,国内、外直接加固技术主要有如 下几种, 2.1增大截面加固法 增大截面加固法即采取增大结构或构筑物的截面面积,以提高其承载力和刚度,满足正常使用的一种加固方法。可广泛应用于混凝土、砖混等结构的梁、板、柱、墙等构件和 一般构筑物的加固。 (1)该方法优点, ①传统加固方法,技术成熟,便于操作; ②质量好,可靠性强; ③提高构件抗力R及刚度的幅度大,尤其对柱的稳定性提高较大。 (2)该方法缺点, ①如果设计中未能从整体结构角度上分析,仅仅为局部加大而加大,这样会造成整体 结构其它部分形成薄弱层而发生重大破坏。 ②加大构件截面,其质量和刚度将发生变化,结构的固有频率也随之改变,很有可能 进入到地震或风震的频率中而产生共振现象。 ③现场湿作业工作量大,养护时间长,对生产和生活有一定的影响。 ④对原有结构的外形以及房屋使用空间上有一定的影响。 2.2外包钢加固法 外包钢加固法即在混凝土、砌体等构件四周包以型钢的加固方法(分干式、湿式两种形式)。适用于使用上不允许增大构件截面尺寸,而又需要大幅度地提高承载力和刚度的加固。此法主要适用于混凝土、砖混结构中的柱以及梁、桁架弦杆和腹杆的加固。这种加固方法的优点是施工方便,现场工作量少,工期短,受力可靠,对建筑物外观和净空影响

关于水泥的配比

C15 C25 C30 C15、C30混凝土的28天抗压强度应在15MPa、30MPa以上。 以下给出我曾经用过的混凝土配合比 C15 水泥330 砂子619 河石1315 水160 (27.5水泥) C20 水泥330 砂子618 河石1315 水167 (32.5水泥) C25 水泥390 砂子561 河石1309 水170 (32.5水泥) C30 水泥430 耗子530 河石1309 水170 (32.5水泥) 以上数据仅为我当时施工用材料所确定的配合比,如工程使用,必须做试验配合比,并按施工现场砂石含水量调整施工实际配合比。 没有3天抗压强度要求。 标准养护下,到达100%需要28天以上,若在现场养护,要看温度和湿度情况。一般养护好的在35天到40天能达到100%。养护不好就难说了。 前面说的都是普硅水泥,要是矿渣,还要晚2周以上。 混凝土中符号C 为Concrete 缩写第一个字母,15、30等数字代表的是混凝土的28天标养抗压所达到的强度C15混凝土P.O42.5水泥配合比:水泥70;I级粉煤灰100;S95级矿渣粉100;中砂840;碎石1080;总水量190~195;外加剂要看你的品种了 评论者:河北嘉华建材- 试用期一级C是指混凝土的英文缩写的第一个字母,15是指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就是指混凝土在标准养护下28的强度为15MPa. 评论者:jak2292 - 初学弟子一级楼下的,也许是大了,但是他用的是32.5水泥,你的事42.5的 它的配合比不是一成不变的,也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 比如你用的砂子含泥量多少能影响到你的水泥用量,砂子级配是否合理;你用的石子是河石还是碎石,含泥量多少,级配是连接级配还是单粒级;水泥你使用的是什么牌号,型号是32.5还是42.5的;搅拌采用机械搅拌还是人工搅拌; 用水是普通饮用水还是河水、水灰比是多少......这些都影响并决定着水泥的用量。除此之外的因素还有很多,所以,做为工程使用的砼配合比国家要求必须按工地拟使用的实际材料进行试验室试配。 各种品牌的水泥体积安定性及早期强度等各项指标都是不一样的,施工中如果不进行试验及试用,会造成很大的水泥浪费或混凝土强度不合格的严重质量事故。 如果是农民自建房屋或工程量不大的修补项目,可以采用加大水泥用量的办法,C30混凝土按C35-C40的配,反正用量不大,省下混凝土配合比试配费加到了混凝土中去也可,但也应找个有经验的师傅加以指导。 以下给出我曾经用过的混凝土配合比 C15 水泥330 砂子619 河石1315 水160 (27.5水泥) C20 水泥330 砂子618 河石1315 水167 (32.5水泥) C25 水泥390 砂子561 河石1309 水170 (32.5水泥) C30 水泥430 耗子530 河石1309 水170 (32.5水泥) 以上数据仅为我当时施工用材料所确定的配合比,如工程使用,必须做试验配合比,并按施工现场砂石含水量调整施工实际配合比。

混凝土强度评定计算方法

混凝土强度评定计算方法 2009年05月25日星期一 21:46 混凝土强度评定计算方法mfcu: 同一验收批强度平均值 fcu,k:设计要求强度值 fcu,min: 同一验收批强度最小值 1、非统计法:mfcu≥1.15fuc,k fcu,min≥0.95 fcu,k 2、统计方法: mfcu-λ 1 Sfcu≥0.9 fcu,k fcu,min≥λ 2 fcu,k Sfcu=每组试验值的方差 (N=10-14: λ 1=1.7 λ 2 =0.9) (N=15-25: λ 1=1.65 λ 2 =0.85) (N=25组以上: λ 1=1.6 λ 2 =0.85)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J107-87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了统一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方法,促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确保混凝土强度的质量,特制定本标准。 第1.0.2条本标准适用于普通混凝土和轻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检验评定。 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其强度的检验评定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第1.0.3条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除应遵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注:对按《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J10—74)设计的工程,使用本标准进行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时,应按本标准附录一的规定,将设计采用的混凝土标号换算为混凝土强度等级。施工时的配制强度也应按同样原则进行换算。 第二章一般规定

第2.0.1条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划分.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符号C与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以N/m㎡计)表示. 第2.0.2条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系指对按标准方法制作和养护的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28d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的百分率不超过5%。 第2.0.3条混凝土强度应分批进行检验评定.一个验收批的混凝土应由强度等级相同、龄期相同以及生产工艺条件和配合比基本相同的混凝土组成。对施工现场的现浇混凝土,应按单位工程的验收项目划分验收批,每个验收项目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确定。 第2.0.4条预拌混凝土厂、预制混凝土构件厂和采用现场集中搅拌混凝土的施工单位,应按本标准规定的统计方法评定混凝土强度。对零星生产的预制构件的混凝土或现场搅拌的批量不大的混凝土,可按本标准规定的非统计方法评定。 第2.0.5条为满足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混凝土强度评定的要求,应根据原材料、混凝土生产工艺及生产质量水平等具体条件,选择适当的混凝土施工配制强度。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强度可按照本标准附录二的规定,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确定。 第2.0.6条预拌混凝土厂、预制混凝土构件厂和采用现场集中搅拌混凝土的施工单位,应定期对混凝土强度进行统计分析,控制混凝土质量。可按本标准附录三的规定,确定混凝土的生产质量水平。 第三章混凝土的取样,试件的制作、养护和试验 第3.0.1条混凝土试样应在混凝土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频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每100盘,但不超过100 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 二、每一工作班拌制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其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 注:预拌混凝土应在预拌混凝土厂内按上述规定取样。混凝土运到施工现场后,尚应按本条的规定抽样检验。 第3.0.2条每组三个试件应在同一盘混凝土中取样制作。其强度代表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取三个试件强度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每组试件的强度代表值; 二、当一组试件中强度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超过中间值的15%时,取中间值作为该组试件的强度代表值; 三、当一组试件中强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均超过中间值的15%时,该组

工程混凝土强度不足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工程混凝土强度不足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这是工程建设施工规范规定的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但是至今仍有一些工程的混凝土因强度不足而造成不少质量问题。 混凝土强度低下造成的后果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结构构件承载力下降; 二是抗渗、抗冻性能及耐久性下降。 因此对混凝土强度不足问题必须认真分析处理。 一、混凝土强度不足的常见原因 1. 原材料质量问题 (1)水泥质量不良

1)水泥实际活性(强度)低:常见的有两种情况,一是水泥出厂质量差,而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时又在水泥28d强度试验结果未测出前,先估计水泥强度等级配置混凝土,当28d水泥实测强度低于原估计值时,就会造成混凝土强度不足;二是水泥保管条件差,或储存时间过长,造成水泥结块,活性降低而影响强度。 2)水泥安定性不合格:其主要原因是水泥熟料中含有过多的游离氧化钙(CaO)或游离氧化镁(MgO),有时也可能由于掺入石膏过多而造成。因为水泥熟料中的CaO和MgO都是烧过的,遇水后熟化极缓慢,熟化所产生的体积膨胀延续很长时间。当石膏掺量过多时,石膏与水化后水泥中的水化铝酸钙反应生成水化铝硫酸钙,也使体积膨胀。这些体积变化若在混凝土硬化后产生,都会破坏水泥结构,大多数导致混凝土开裂,同时也降低了混凝土强度。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所配制的混凝土表面虽无明显裂缝,但强度极度低下。 (2) 骨料(砂、石)质量不良 1)石子强度低:在有些混凝土试块试压中,可见不少石子被压碎,说明石子强度低于混凝土的强度,导致混凝土实际强度下降。 2)石子体积稳定性差:有些由多孔燧石、页岩、带有膨胀黏土的石灰岩等制成的碎石,在干湿交替或冻融循环作用下,常表现为体积稳定性差,而导致混凝土强度下降。

水泥、混凝土、砌体强度表示方法

水泥、混凝土、砌体强度表示方法 1 水泥 水泥标号是按规定龄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划分,强度以KGF/ CM2 计。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的强度龄期为3 D、28 D ,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和复合水泥的强度龄期为3 D、7 D、28 D。强度的检验方法按《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GB177 85)(简称GB 法,此标准已于1999 年5 月1 日废止)执行。各类水泥的强度共设275、325、425、425R、525、525R、625、625R 和725R 九个标号。 强度等级:水泥强度等级也按规定龄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划分,唯强度以MPA 计。各类水泥的强度龄期统一为3 D、28 D。强度的检验方法按《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 法)》(GB/ T17671 1999)(简称ISO 法,此标准于1999 年5 月1 日实施)执行。常用各类水泥的强度共设32. 5 、32. 5R、42. 5 、42. 5R、52. 5 、52. 5R、62. 5 和62. 5R 八个等级。相应的产品新标准是《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 1999)、《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1344 1999)和《复合硅酸盐水泥》(GB12958 1999)。这三项标准于1999 年12 月1 日起实施。考虑水泥生产、检验及使用方面的实际情况,规定了为期1 年的过渡期。过渡期内新老标准的水泥并行,从而实现平稳过渡。 标号与强度等级:水泥强度从标号到强度等级的变化,主要是由于采用了不同的强度检验方法,即由GB 法改为ISO 法。这是国水泥标准为向国际标准靠拢并与其保持一致做出的重大修改。两种检验方法在胶砂组成(标准砂、灰砂比、水灰比)、搅拌方法、振实成型方法、养护、加载速度、试验条件控制和仪器设备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别。经试验对比,老标准水泥采用GB 法和ISO 法的试验结果是:抗折强度差值不大,对水泥强度指标的影响可忽略不计;而抗压强度用ISO 法检验的则普遍较用GB 法检验的降低了大约一个强度等级。如标号为425 的水泥,其强度等级相当于32. 5。就平均统计水平来看,标号与强度等级的关系大致是425 号→32. 5 级、525 号→42. 5级、625 号→52. 5 级。 2 混凝土 标号:混凝土标号是指按标准方法制作、养护的边长为20 CM 的立方体标准试件,在28 D 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所测得的抗压极限强度,以KGF/ CM2 计。如500 号混凝土,其试件抗压极限强度为500 KGF/ CM2 。当采用非标准尺寸的试件时,应换算成标准试件的强度,换算系数分别是:边长15 CM 的立方体试件为0. 95 ,边长10 CM 的立方体试件为0. 90 。混凝土的标号通常采用150、200、250、300、350、400、450、500、550、600。《铁路混凝土及砌石工程施工规范》(TBJ210 86)(此标准于1997 年7 月1 日废止)和《铁路桥涵设计规范》(TBJ2 85)(此标准于2000 年2月1 日废止)均作如此规定。 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按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标准值划分。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标准值则是指按标准方法制作、养护的边长为150 MM的立方体标准试件,在28 D 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所测得的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的百分率不得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参考表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参考表水泥强度等级 混凝土强度等级 每立方米混凝土材料用量(KG/m2) 配比适用于配置的混凝土类别 水泥 水 沙子 石子 32.5 32.5R C15 300 185 730 1165 适用于配料混凝土坍落度在30mm-70mm 的塑性混凝土 C20 350 185 690 1160 C25 400 185 650 1180 C30 450 183 600 1192 C35 480 180 580 1230 C40 520 178 525 1220 C20 350 185 795 1055 掺入适当高效减水剂,适用于配置混凝土坍落 度大于80mm 流态性混凝土 C25 405 185 758 1061 C30 450 183 752 1045 C35 480 180 705 1040 C40 520 180 655 1070 42.5 42.5R C20 290 185 725 1180 适用于配料混凝土坍落度在30mm-70mm 的塑 性混凝土 C25 345 185 670 1195 C30 380 185 648 1198 C35 430 185 615 1205 C40 460 185 590 1210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C454801805701215 C505101785451220 C203001858301056 掺入适当高效减水剂,适用于配置混凝土坍落 度大于80mm流态性混凝土 C253401858001045 C303851847751050 C354201857501060 C404601837301065 C454851807001080 C505151806751085 62.5 625.R C303401856751200 适用于配料混凝土坍落度在30mm-70mm的塑 性混凝土 C353751856501205 C404051856251215 C454401855951220 C503681835601240 C605251805301250 C303501908001045 掺入适当高效减水剂,适用于配置混凝土坍落 度大于80mm流态性混凝土 C353851887801050 C404201857651055 C45450185750106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