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流行病学和流行特点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流行病学和流行特点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流行病学和流行特点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流行病学和流行特点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流行病学和流行特点

作者:侯红岩,何家惠,侯继波编辑:xiaowu 来源:中国执业兽医网更新时间:2010-12-3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PCP) 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引起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呼吸道疾病,又称为猪接触性传染性胸膜肺炎。它可致各年龄段的猪发生急性和慢性感染,急性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以急性出血性纤维素性胸膜肺炎为特征,病猪发热(可达42℃)、呼吸困难、食欲不振,呈现高死亡率;慢性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以慢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胸膜肺炎为特征,潜伏于猪群内,可使猪只生长缓慢,平均日增重下降,饲养报酬降低,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一种世界性疾病,广泛分布于全世界所有养猪国家,近十几年来本病的流行呈上升趋势,给世界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自195 7年Pattison等首次报道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以来,世界大部分国家相继报道了本病的暴发和流行,如欧洲、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南美、韩国、日本、澳大利亚。在我国,1987年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发现临床病例,并证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在我国的存在和流行,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规模化养猪业的发展,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在我国多省流行蔓延开来呈现暴发式流行,严重威胁着我国养猪业的发展。

一、病原学

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是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菌,该菌属于放线菌属,为革兰氏染色阴性,两极着色,有荚膜,无芽孢,无运动性。本菌包括两个生物型,生物Ⅰ型为NAD依赖型,毒力强,生物Ⅱ型为NAD非依赖型,毒力弱。根据细菌荚膜多糖和细菌脂多糖的不同,生物Ⅰ型分为12个血清型,其中血清5型进一步分为5A和5B两个亚型。但有些血清型有相似的细胞结构或相同的LPSO链,这可能是造成有些血清型间出现交*反应的原因,如血清8型与血清3型和6型,血清1型与9型间存在有血清学交*反应。我国流行的主要以血清7型为主,其次为血清2、4、5、10型。生物Ⅱ型有2个血清型(1 3、14),主要分布于欧洲。

研究表明,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主要毒力因子包括荚膜、脂多糖、外膜蛋白、黏附素和Apx毒素等。其中,Apx毒素是APP最主要的毒力因子,目前已知A PP至少分泌4种Apx毒素,除了新发现的ApxⅣ毒素在所有血清型中都存在外,其他3种只被某些血清型分泌。

二、流行病学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与不良饲养管理条件及易感猪群

等综合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猪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各种年龄、性别的猪都有易感性,其中6周龄至6月龄的猪较多发,但以3月龄仔猪最为易感,主要是仔猪断奶后母源抗体消失,增加了对该病的易感性。病猪和带菌猪是本病的传染源,急性感染耐过或隐性感染猪是带菌者,成为该病流行的潜在传染源,是本病防控和根除的隐患。感染猪的鼻汁、扁桃体、支气管和肺脏等部位是病原菌存在的主要场所,病菌随呼吸、咳嗽、喷嚏等途径排出后形成飞沫,通过直

接接触而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被病原菌污染的车辆、器具以及饲养人员的衣物等而间接接触传播,小啮齿类动物和鸟类也可能传播本病。

本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于冬春季节,通风不良、湿度过高、气温骤变,可引起本病发生,另外饲养环境突然改变、猪群的转移或混群、拥挤或长途运输等应激因素,亦可加速疾病传播,使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

三、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本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主要有病原学和血清学。血清学方法有间接血凝试验、ELISA、协同凝集试验、乳胶凝集试验等,血清学方法简便、快速,但该方法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如亚临床感染或带菌状态下易造成假阴性,且由于国内目前用的疫苗大都是灭活苗,很难对免疫猪和感染猪作出鉴别诊断,使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建立相关的病原学诊断方法则有着快速、敏捷、特异的优点。现将几种实用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介绍如下:

(一)间接血凝试验(IHA) 1974年,Nielsen首次报告用IHA来检测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抗体,1983年,Mittal 建立了用于APP检测和分型的IHA方法,IHA在血清型6和8之间有交*反应,但可将4型和7型分开,而其它的许多检测方法都不能将此两种血清型分开。1999年,逯忠新等建立间接血凝试验方法,将经戊二醛-鞣酸处理的绵羊红细胞用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抗原致敏,以间接血凝试验来检测猪传染性胸膜肺炎血清抗体。致敏红细胞的最佳抗原浓度为100~150μg/ml, 超免血清的抗体效价达1:512~1:1024,对人工感染4 d的猪血清抗体的检出率高达80%,与猪瘟、猪肺疫、喘气病、猪萎缩性鼻炎的阳性血清无交*反应。间接血凝试验具有敏感、特异、适用于早期诊断的特点,且能区别经常有交*反应的血清型4 型和7 型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目前该方法在国内被广泛采用。

(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该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都较好,荚膜多糖、脂多糖、外膜蛋白等已经作为APP特异性抗原被广泛应用于ELISA方法的研究,且已经取得很好效果。Leiner 等以原核表达的外毒素ApxII重组蛋白作为抗原,建立了一种特异性ELISA诊断方法。Nielsen 等以APP培养物上清中提取的外毒素ApxI、ApxII、ApxIII作为抗原,建立了相应的ELISA诊断方法,并对APP血清1- 12 型和14 型感染猪只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三种毒素的ELISA抗体不能区分不同血清型产生的毒素,认为三种毒素间有抗原相关性。其中外毒素ApxII抗体在各个感染猪都比较高,适合用于APP抗体的检测。19 99年外毒素ApxIV的报道为种特异性ELISA的研究又提供了新的方向,猪传染性胸膜肺炎15个血清型均能够产生ApxIV毒素,但是在体外培养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时并不能够检测到ApxIV毒素的存在,只有在体内感染(自然感染)的情况下才能够检测到ApxIV毒素及其抗体,同时,ApxIV毒素存在于15个血清型中,具有种特异性。基于ApxIV毒素的这种特性,研制的猪胸膜肺炎放线菌ApxIV-ELISA检测方法,适用于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感染的鉴别诊断、区分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感染猪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灭活疫苗或亚单位疫苗免疫猪

的鉴别诊断,目前已有商品化试剂盒。

(三)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目前,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已经成为APP检测的一种较流行的手段。该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血清学检测,可用于疾病

的早期诊断和细菌的快速鉴定。国内外学者已经针对APP的omlA基因、apxI、apxII、apxIII、apxIV基因、omp基因、tbpA和tbpB基因及aroA基因等的特异性片段相继建立了多种PCR 诊断方法,用来检测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不仅可以通过APP基因组进行PCR鉴定,Chiers等还成功扩增到鼻腔和扁桃腺拭子培养基中APP的dsbE类基因,特异性试验表明相关种属细菌和其他种属细菌均扩增不出该基因片段。该试验方法与基于扩增omlA 基因的PCR 试验相比较,前者的符合度较好,特异性和敏感性符合率分别为95%和82%。因此认为,基于扩增dsbE 样基因的PCR试验是诊断APP菌的一种有效方法。

四、国内流行情况

自2000年以来,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在国内多省市出现暴发性流行。近年来,北京、贵州、江西、河南等地均报道了未免疫猪群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流行情况。

傅彩霞等采用间接血凝试验对北京地区11个区县未用过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疫苗的部分规模化猪场的1980 份血清样品,进行了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感染抗体检测。结果显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总阳性率为25. 35 % ,其中断奶仔猪阳性率为17. 68 % ,育肥猪阳性率为33. 03 % ,育肥猪的感染阳性率高于断奶仔猪。19个猪场中有13个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阳性猪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在冬春季节的感染率较高,1月~3月的阳性率高于4月~6月。

陈丽雯等采用间接血凝试验对2007年和2008年贵阳市不同饲养规模以及不同生产阶段的未免疫猪群进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PCP)血清抗体检测。结果显示:规模养猪场的PCP阳性血清检出率为60. 2%和52. 6%,农村散养户为25. 0%和12. 5%;育肥猪群PCP血清抗体阳性率为62. 2%和47. 4%,断奶仔猪群为30. 3%和23. 5%。调查结果表明,贵阳市不同猪群中已普遍存在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感染,规模猪场感染率高于散养猪,育肥猪感染率高于断奶猪。

赵萍等通过间接血凝检测方法对江西省部分猪场的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流

行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本地区总阳性率为40%,其中母猪阳性率偏高。猪群感染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情况可根据临床症状的有无和血清学状态依次划分为3个类型,即临床症状阳性血清学阳性(Ⅰ类) ;临床症状阴性血清学阳性(Ⅱ类) ;临床症状和血清学均为阴性(Ⅲ类) 。通过本次血清学调查,结果Ⅱ类情况居多,即血清学阳性但临床症状阴性;生产母猪的阳性率高于其它日龄猪,可能是生产母猪饲喂时间较长,管理不严和圈舍条件有限,容易感染本病,如果感染没有引起致病,就会成为带菌者,长期以来就容易产生抗体;从仔猪情况来看,1月龄较2~3月龄的阳性率偏高,这是由于1月龄仔猪受母源抗体与自然感染的双重影响,消除母源抗体影响,2~3月龄猪其阳性率结果基本上反映自然感染的情况。

王伟等对周口市所有县、市、区的畜牧兽医站与养猪协会和38个不同规模类型的猪场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并对5个未免疫猪场的814份猪血清抗体进行检测,分析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在周口市养猪业中的流行与感染状况。结果表明,周口市2005—2007 年猪的呼吸道病发病起数占传染性疾病发生起数的23.71 %,对38个不同猪场检测感染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猪数占饲养猪总数的比例在0~64.45 %范围内,发病猪主要是外来品种,猪发生传染性胸膜

肺炎主要在冬春季节,并且与引种有很大关系。

五、流行病学特点

(一)有明显的季节性该病的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特别是气温突变及寒冷时多发,病情也较严重。猪舍温度变化过大、湿度过大,猪舍通风不良、空气质量差(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群饲养密度过大,猪的混群、转群,饲养管理不善,营养不良等应激因素均可导致该病的发生与传播。

(二)育肥猪感染率高由于种母猪存在较高的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抗体,哺乳仔猪通过吸乳得到一定量的母源抗体,而仔猪断奶后,母源抗体消失,容易遭受环境中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感染,造成发病。另外饲料中保健添加剂减少、猪群的转群、饲养密度大、其他疫病的发生造成该病在育肥猪和成年猪的发病几率大大增加。在多处国内流行病学调查也显示了这一结果。

(三)规模猪场易造成该病的暴发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在不同饲养规模猪场的流行情况不同,该病经空气和接触传播,规模化猪场饲养密度越大,一旦感染,则传播很快,造成疾病的暴发。因此,养猪集约化程度高的国家和地区该病流行更为严重,一旦发生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散养猪场饲养密度低,流通小,接触传染源机会少,感染率低。因此,规模化养猪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流行较农村散养户严重。

(四)该病易与其他疾病混合感染猪感染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后,常可引起其他细菌的混合感染,临床上常见与副猪嗜血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混合感染,从而引起更复杂的呼吸道综合征,给临床诊断和控制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另外,猪群感染猪瘟、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等疫病后,机体免疫力下降,继发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继发感染会使病程延长,病情加重,甚至导致死亡,引起发病猪群的死亡率升高,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六、综合防制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给我国养猪业造成巨大的危害,尤其近年来,各种疾病混合感染,给该病的诊断与防控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应根据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流行特点,加强对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综合防控措施控制该病的发生。(一)坚持自繁自养实施先进的饲养模式,规范引种程序,加强种猪检疫,坚持自繁自养,减少引入带菌种猪。坚持不同日龄猪群分群饲养,坚持全进全出。

(二)加强饲养管理出猪后栏舍彻底清洁消毒,空栏1周才重新使用;改善猪舍不良环境,保持圏舍通风干燥,注意冬季保温和夏季防暑工作。

(三)加强疫苗免疫目前国内外均已有商品化的灭活疫苗用于本病的免疫接种。一般在5~8周龄时首免,2~3周后二免,母猪在产前4周进行免疫接种,由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血清型较多,各血清型之间交*保护性不强,应用包括国内主要流行菌株和本场分离株制成的多价灭活疫苗预防本病,效果更好。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实验室诊断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实验室诊断 摘要:采用生化试验?间接血凝试验对送检的疑似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病猪的病料及血清进行诊断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从病猪肺脏中分离到1株疑似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其革兰氏染色为阴性球杆菌,在普通营养琼脂和麦康凯培养基上不能生长,在TSA平板上形成不透明的淡灰色?湿润?光滑?表面隆起的菌落,血凝试验为阳性,确定所分离菌为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同时对该猪群随机抽检12份血样,用猪胸膜肺炎间接血凝试剂盒检测胸膜肺炎抗体,其阳性率为8.3%?药敏试验表明,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和长效痢清为敏感药物? 关键词: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细菌分离鉴定;血凝试验;药敏试验 The Laboratory Diagnosis of Porcine Contagious Pleuropneumonia Abstract: The biochemistry test and indirect hemagglutination test were used to check the samples and serum of pigs suspected as porcine contagious pleuropneumonia (PCP)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 suspected Actinobacillus pleuropneumoniae was isolated from the pig lung. It was Gram staining negative coccobacillus, and could not grow in ordinary nutrient agar and McConkey's agar. It could grow and form a opaque ocean grey, moist, smooth conoly with upheaval at surface in TSA plate; and the hemagglutination test was positive. It was confirmed that the isolated bacterium was Actinobacillus pleuropneumoniae. 12 blood sample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examined by PCP indirect hemagglutination assay kit.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positive ratio of PCP antibody was 8.3%. The result of susceptibility test indicated that sulfamonomethoxine sodium and long-acted Liqing were sensitive drugs. Key words: Actinobacillus pleuropneumoniae;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bacteria; hemagglutination test; susceptibility test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Porcine contagious pleuropneumonia,PCP)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pleuropneumoniae,APP)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的呼吸系统疾病?该病以急性出血和慢性纤维素性胸膜肺炎为特征,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1]?随着集约化养猪业的迅猛发展,国家及地区间引种频繁,导致该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大大提高,耐药性问题导致的治疗失败,给世界各地的养猪业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2,3]? 本试验对河南省新乡市某猪场的发病猪病料进行了细菌分离鉴定?血清学检测及药敏试验,旨在为该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APP)的疫苗研制进展(综述)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APP)的疫苗研制进展(综述) 贾振宇何启盖刘军发 (华中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武汉430070) 摘要近10年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我国发病越来越多,给我国养猪行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就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疫苗研制进展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包括加热灭活和福尔马林灭活油剂苗、猪胸膜肺炎自家苗、猪胸膜肺炎荚膜疫苗、猪胸膜肺炎毒素疫苗、猪胸膜肺炎缺失活苗和猪胸膜肺炎亚单位疫苗。在介绍疫苗的同时简单描述各疫苗的制作原理及各疫苗的优缺点。 关键词猪;胸膜肺炎;疫苗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Porcine contagious pleuropneumonia,APP)是由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的以胸膜炎和肺炎为主要特征的呼吸道传染病[1]。又称副溶血嗜血杆菌病。本病病原为胸膜肺炎放线杆菌(Porcine actinobacillus pleuropneumoniae,A.P.),属于革兰氏阴性菌,在显微镜下呈球杆状。各年龄阶段的猪均易感染此病,但断奶仔猪多发。在急性病型中的发病率较高,一般为85—100%,死亡率为40-100%之间[2]。此病对于猪有特异性,通常通过空气传染。1957年英国人首次报道本病,1983年波尔(Poul)等人通过DNA杂交试验,认为胸膜肺炎嗜血杆菌(Haemophilhus pleuropneumoniae)和1976年由Bertschinger 分离命名的似溶血性巴斯德氏菌(Pasteurella haemodyticalike)与李尼尔氏放线杆菌遗传关系密切,之后本菌被命名为胸膜肺炎放线杆菌[1]。 根据培养时对辅酶Ⅰ(NAD)的依赖性可将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分为生物Ⅰ型和生物Ⅱ型,其中生物Ⅰ型对猪具有致病性。根据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荚膜抗原与细菌脂多糖的不同,又可将生物Ⅰ型分为12个血清型,血清型又分为5a、5b亚型,各个血清型之间无很好的交叉反应。生物Ⅰ型菌株具有溶血素、内毒素、外毒素以及细胞性毒素,此外,荚膜多糖、脂多糖、通透因子等也有致病性,但具有溶血活性的毒力因子在致病性上更重要。[3、4] 朱世盛(1988)从进口种猪中检测出APP抗体阳性猪,杨旭夫等(1990)首次正式确认我国大型集约化养猪场有猪APP存在,分离出致病菌并确定了血清型。高林等(1994)调查表明,近年猪APP在国内集约化猪场的感染发病日益增高,损失重大。由于APP易产生耐药性,不同血清型之间的耐药性也不同,使得药物防治难度很大,药费消耗多但效果不尽人意[5]。因此研制有效的疫苗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对胸膜肺炎的一些常见疫苗和一些国内外的最新疫苗研制进展情况作以下综述。 1.加热灭活和福尔马林灭活苗 此种疫苗是将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至一定的浓度,然后用加热的方法或加入一定比例的福尔马林溶液,在37℃的条件下静置24小时,使细菌灭活。在灭活的菌液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油乳剂以增强疫苗的免疫效。此种疫苗的优点是疫苗的制作方法比较简单,且生产成本低廉。但此疫苗也存在缺点,因为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12个血清型具有不同的荚膜抗原,根据一种或几种血清型产生的抗体无法抵御其他血清型的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感染。世界各地猪场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与防治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与防控 王华听1, (1.上海恒丰强动物药业有限公司,上海松江201600;) 【摘要】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的一种猪呼吸道传染病。因本病血清型较多,各血清型之间缺乏很好的交叉免疫保护力[3],故其诊断与防治都较为困难,近几年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本文重点在于阐述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和综合防治,进而为该病的防控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猪传染性胸膜肺炎;诊断;综合防治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Porcine contagious pleuropneumonia,PCP)又称猪胸膜肺炎,是由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pleuropneumoniae,APP)引起猪呼吸系统的一种严重的接触性传染病。本病在临床上以急性出血性纤维性胸膜肺炎和慢性纤维性坏死性胸膜肺炎为特征[1]。APP目前鉴定的有15种血清型,在我国流行的优势血清型主要是血清型1型、2型、3型和7型。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因病菌血清型众多,各血清型之间很少有交叉免疫保护作用,故疫苗的应用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抗生素使用存在着诊断不确切和细菌的耐药性问题,进而防治成本增大。因此,快速的诊断技术、疫苗和药物的合理应用对于预防和控制该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流行病学特点 1.1易感性:各种年龄的猪均易感,通常以6周~6月龄的猪较为多发,病重病例多发生于育肥晚期,死亡率约20%~100%不等,这可能与饲养管理和气候条件有关。 1.2传染源与传播途径:病猪和带菌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猪与猪之间的密切接触和排泄污染物是本病传播的主要途径。病菌主要存在于患猪的支气管、肺脏和鼻汁中,从鼻腔排出后形成飞沫,经空气传播,拥挤和通风不良可加速传播 [1]。 1.3本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在4~5月和9~11月发生。饲养环境突然改变、密集饲养、通风不良、气候突变以及长途运输等应激因素可引起本病的发生,因此又称为“运输病”。此外,临床上多与猪地方性肺炎、猪副嗜血杆菌病等混合感染,进而可加重病情。 2临床诊断:本病潜伏期1-2天,临床上可见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或慢性型。 2.1 最急性型:病猪突然发病,未见任何临床症状就突然死亡,或者可以看到体温升高达42 ℃ 以上,有轻微的腹泻和呕吐症状,死前口鼻流出带泡沫血样分泌物。 2.2急性型:精神不振,食欲减退,体温高达 41.5 ℃ 以上,腹泻;喘气、咳嗽、呼吸困难常呈犬坐犬卧姿势,张口伸舌,从口鼻流出带泡沫的血样分泌物;个别猪的口、鼻、耳、四肢等皮肤呈暗紫色;心跳加快,一般于48小时左右因心力衰竭而死亡。 2.3 亚急性和慢性型: 病猪体温略高或正常,但呼吸道症状明显,不断咳嗽、喘气,尤其是受到外界刺激或驱赶后会表现明显的腹式呼吸;食欲减退,增重减慢,饲料转化率降低。 2.4病理变化 死亡的猪只多表现为双侧性纤维素性胸膜肺炎,以肺的心叶、尖叶和部分隔叶见多见。病灶区呈暗紫色,质度较硬,切面发脆,常与胸膜粘连,肺间质内积有许多血色胶样液体;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怎么治疗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怎么治疗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呼吸道疾病,又称为猪接触性传染性胸膜肺炎。以急性出血性纤维素性胸膜肺炎和慢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胸膜肺炎为特征,急性型呈现高死亡率。 各种年龄、性别的猪都有易感性,其中6周龄至6月龄的猪较多发,但以3月龄仔猪最为易感。本病的发生多呈最急性型或急性型病程而迅速死亡,急性暴发猪群,发病率和死亡率一般为50%左右,最急性型的死亡率可达80%~100%。 病猪和带菌猪是本病的传染源。本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于4~5月和9~11月。饲养环境突然改变、猪群的转移或混群、拥挤或长途运输、通风不良、湿度过高、气温骤变等应激因素,均可引起本病发生或加速疾病传播,使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 人工感染猪的潜伏期约为1~7天或更长。由于动物的年龄、免疫状态、环境因素以及病原的感染数量的差异,临诊上发病猪的病程可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1.最急性型突然发病,病猪体温升高至41~42℃,心率增加,精神沉郁,废食,出现短期的腹泻和呕吐症状,早期病猪无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后期心衰,鼻、耳、眼及后躯皮肤发绀,晚期呼吸极度困难,常呆立或呈犬坐式,张口伸舌,咳喘,并有腹式呼吸。临死前体温下降,严重者从口鼻流出泡沫血性分泌物。病猪于出现临诊症状后24~36h内死亡。有的病例见不到任何临诊症状而突然死亡。此型的病死率高达80%~100%。 2.急性型病猪体温升高达40.5~41℃,严重的呼吸困难,咳嗽,心衰。皮肤发红,精神沉郁。由于饲养管理及其他应激条件的差异,病程长短不定,所以在同一猪群中可能会出现病程不同的病猪,如亚急性或慢性型。 3.亚急性型和慢性型多于急性期后期出现。。病猪轻度发热或不发热,体温在39.5~40℃之间,精神不振,食欲减退。不同程度的自发性或间歇性咳嗽,呼吸异常,生长迟缓。病程几天至1周不等,或治愈或当有应激条件出现时,症状加重,猪全身肌肉苍白,心跳加快而突然死亡。 预防和治疗措施 (1)首先应加强饲养管理,严格卫生消毒措施,注意通风换气,保持舍内空气清新。减少各种应激因素的影响,保持猪群足够均衡的营养水平。 (2)应加强猪场的生物安全措施。从无病猪场引进公猪或后备母猪,防止引进带菌猪;采用“全进全出”饲养方式,出猪后栏舍彻底清洁消毒,空栏1周才重新使用。 (3)对已经发病的猪群可用香港龙达的咳喘金针做治疗。对发病猪采用注射效果较好,对发病猪群可每套用于500kg体重治疗,预防1000kg体重,一日一次,连用1-2天,重症加倍。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症状特点是什么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症状特点是什么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的,一种重要的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以急性出血性胸膜肺炎和慢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胸膜肺炎为特征。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症状特点。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流行症状 (1)各种日龄的猪均有易感性,以4-5月龄猪较多发,死亡率为20%-100%。 (2)病猪和带菌猪是主要传染源,往往通过空气飞沫而传播。 (3)拥挤、气温剧变、相对湿度高和通风不良等应激因素,可促使本病的传播。 (4)本病具有明显的季性,多在4-5月和9-11月发生。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实验室诊断 (1)细菌学检查:采取支气管或鼻腔渗出液和肺炎病变组织,最急性病例可以从其他器官涂片染色镜检,可见到多形态两极染色的革兰阴性球杆菌。确诊需进行病原的分离与鉴定,但培养较为困难。 (2)血清学检查:补体结合试验、凝集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血清学方法,可用于本病诊断。 (3)PCR检测:根据该菌的一些毒力基因、荚膜基因等设计PCR引物,扩增特异基因。 常见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疗失误的原因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四肢末端呈蓝紫

色。与此症状类似的有猪瘟、猪肺疫、猪链球菌病、猪棒状杆菌感染和猪气喘病等。 (1)猪瘟:相似之处,有传染性,体温高,不食。鼻、耳、四肢皮肤蓝紫色,呼吸困难等。不同之处,公猪尿鞘积有混浊异臭液。剖检可见回盲瓣口有纽扣状溃疡。 (2)猪肺疫:相似之处,有传染性,冷热交替、气候剧变时发病,呼吸困难,几鼻四肢皮肤紫红斑。剖检有纤维性胸膜炎等。小同之处,咽喉型,颈下咽喉红肿发热坚硬,口流涎,剖检可见颈部皮下出血性炎性水肿。胸膜肺炎型,胸部听诊有哕音、摩擦音。剖检可见肺表面呈暗红色或灰黄红色,全身浆膜、黏膜和皮下组织有大量出血点。病料涂片镜检可见两极浓染的小球杆菌。 (3)猪链球菌病:相似之处,有传染性,体温高(41.5-42℃),不食、呼吸困难,口鼻流淡红色泡沫,耳、四肢皮肤红紫斑等。不同之处,败血型眼结膜潮红,流泪,跛行。脑膜炎型,多见于哺乳仔猪和断奶后小猪,有运动失调、转圈、磨牙、卧地做游泳动作等神经症状。病料涂片镜检可见散在或成双排列、短链带荚膜的球菌。 (4)猪棒状杆菌感染(急性):相似之处,体温高(39.5-41.5℃),呼吸急促困难,流鼻液,皮肤紫红等。不同之处,与病猪邻近的猪不传播,多在分娩后发病、泌乳减少,个别有乳房炎。剖检膀胱黏膜有弥漫性出血,有血色尿、脓和黏膜坏死碎片。肾受侵害时有变性和坏死灶。化脓性肺炎,支气管有淡绿色或黄白色泡沫性、脓性分泌物:用病料涂片镜检,可见革兰阳性无芽孢、无荚膜、多形性的细小杆菌、球杆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治疗措施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集约化猪场常发的呼吸道传染病,急性胸膜肺炎的死亡率很高,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及时治疗,会造成大面积感染,甚至死亡,因为该病是传染性非常强的一种疾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以呈现胸膜肺炎症状和病变为特征。 病原:本病的病原体为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呈多形态的小球杆菌状,革兰氏阴性,病料中的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呈两极着色,致病菌具有荚膜,并能产生毒素。至1988年为止,已鉴定出12个血清型,以I型和V型的致病力最强,造成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本菌的抵抗力不强,容易被一般消毒药杀死。 流行特点:不同年龄的猪均有易感性,以4~5月龄猪发病死亡较多,病猪和带菌猪是本病的传染源,胸膜肺炎放线菌主要存在于呼吸道黏膜,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在大群集约化饲养的条件下最易接触感染。 猪群之间的传播主要是因引入带菌猪或慢性病猪,初欢发病猪群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经过一段时间,逐渐趋向缓和,发病率和死亡率显着下降,但隔一段时间后又可能暴发流行,因此,本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很大差异,发病率在8.5%~100%,死亡率在0.4%~100%,猪群受到应激,可促进本病的发生。 防控办法;每吨饲料中每吨饲料中添加呼必宁2000g,连用5-7天,病发症状基本消失,清热解毒、宣肺平喘、止咳化痰、增强食欲、促进生长、提高免疫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症状和剖检 临床症状:急性病猪开始体温高至41.5℃以上,沉郁,不食,继而呼吸困难,张口呼吸,常站立或呈犬坐姿势,口鼻流出泡沫样分泌物,耳,鼻及四肢皮肤呈蓝紫色,如不及时治疗,常于1~2天内窒息死亡。若开始症状缓和,能度过4天以上,则可逐渐康复或转为慢性,此时病猪体温不高,发生间歇性咳嗽,生长迟缓,很多猪开始即呈慢性经过,症状轻微。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流行病学调查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流行病学调查 贾振宇何启盖 摘要对6个猪场所送检的未免疫胸膜肺炎疫苗的不同年龄阶段猪的315份血清用间接血凝试验检测胸膜肺炎抗体。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在12月、3月、4月送检血清的阳性率最高,分别达到63%、58%、65%。中猪、后备猪和产仔母猪的阳性率很高分别达84%、92%、92%,而10日、40日龄的仔猪阳性率很低,达到30%、18%。这些说明胸膜肺炎暴发的高峰是在冬春两季,且2、3月龄的猪易感此病。 关键词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流行病学调查,血清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Porcine contagious pleuropneumonia)是由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pleuropneumoniae,App)引起的一种以胸膜炎和肺炎为特征的传染病,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以前称为副猪嗜血杆菌,特异性地寄生于猪呼吸道。该病主要依靠空气传播,在猪群中由带菌猪引起,在我国规模化猪场的感发率日益增高[1]。本病由于引起败血症且高度呼吸困难[2],急性型表现为患病猪很快死亡,慢性型表现为猪生长缓慢,严重影响饲料报酬[3],已成为危害养猪业最严重疾病之一[4]。 1957年英国人首次报道本病,1983年波尔(Poul)等人通过DNA杂交试验,认为胸膜肺炎嗜血杆菌(Haemophilhus pleuropneumniae)和1976年由Bertschinger 分离命名的似溶血性巴斯德氏菌(Pasteurella haemodyticalike)与李尼尔氏放线杆菌遗传关系密切,之后本菌被命名为胸膜肺炎放线杆菌[5]。 世界各地猪场流行的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血清型是不一致的。据材料介绍,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流行的主要是血清1型,而瑞典、丹麦和日本则以血清2型为主。该病病原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在我国广泛存在且不同地区的血清型不同。我国杨旭夫(1993)和高林等(1994)从我国北方猪场分离出的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主要是血清7型,其次是血清4型、血清5型、血清8型和血清3型[6]。甘肃、宁夏、青海主要以2、3、7型为主;湖北、湖南流行3、7、10型;福建、海南流行1、7型[7]。 如今,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已给我国的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此病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对本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从而了解该病的传播规律,以便确定预防该病的最佳时期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针对此目的进行分析总结。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8、9] 1.1 被检血清 由湖北、湖南、浙江、广东4省送检的315份血清,其中后备母猪、肥猪、产仔母猪、未断奶仔猪、断奶仔猪、中猪送检血清各53、60、53、49、49、51份。 1.2 胸膜肺炎试剂盒 该试剂盒包括:胸膜肺炎诊断液稀释液阳性血清阴性血清 1.3 仪器 移液器振荡器恒温水浴锅离心机96孔V型板

第五节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

第五节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 (Porcine contagious pleuropneumonia)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猪的一种呼吸系统重要传染病。本病主要引起猪的一种伴有胸膜炎的出血性坏死性肺炎,多呈最急性或急性病程而迅速致死,可发生任何年龄的猪只,但以3月龄仔猪最易感,是当代国际公认危害现代养猪业五大重要传染病之一。 病原猪接触性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是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本菌包括两个生物型。生物Ⅰ型APP菌生长依赖v因子,生物Ⅱ型APP菌生长不依赖v 因子。迄今为止根据可溶性荚膜多糖和脂多糖,可将生物Ⅰ型分为15个血清型、生物Ⅱ型有2个血清型。各型的毒力主要是荚膜的高度毒型和毒素作用所引起的。各型对猪有高度致病性,生物Ⅰ型的毒力比生物Ⅱ型强,在生物Ⅰ型中血清型1型毒力最强,102个菌可引起猪发病,105个菌可导致猪的死亡。高剂量108-109可导致猪6-12小时呈最急性死亡。而2型毒力相对较弱。已明确的型交叉反应存在于3-6-8,1-9,4-7型间。 流行病学各种年龄猪均易感,3月龄猪最为易感。本病在猪群之间的传播主要由引进带菌猪引起。主要传播途径是气源感染,通过猪对猪的直接接触或通过短距离的飞沫小滴使疾病传递。拥挤、气温急剧改变、相对湿度高和通风不良等应激因素可促进本病的发生和传播,使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一般说大群比小群更易发生本病。老疫区的猪群发病率和病死率趋于稳定,如又突然暴发是由于饲养管理突变或新的血清型入侵所致。我国北方地区分离的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以血清5和7型居多。 症状根据猪的临床表现,可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三个类型。 1、最急性型,有一只或几只猪突然病得很重,体温升高至41.5℃,表情漠然,食欲废绝,有短期的下痢和呕吐。后期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张口呼吸,呈犬坐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流行病学和流行特点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流行病学和流行特点 作者:侯红岩,何家惠,侯继波编辑:xiaowu 来源:中国执业兽医网更新时间:2010-12-3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PCP) 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引起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呼吸道疾病,又称为猪接触性传染性胸膜肺炎。它可致各年龄段的猪发生急性和慢性感染,急性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以急性出血性纤维素性胸膜肺炎为特征,病猪发热(可达42℃)、呼吸困难、食欲不振,呈现高死亡率;慢性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以慢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胸膜肺炎为特征,潜伏于猪群内,可使猪只生长缓慢,平均日增重下降,饲养报酬降低,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一种世界性疾病,广泛分布于全世界所有养猪国家,近十几年来本病的流行呈上升趋势,给世界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自195 7年Pattison等首次报道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以来,世界大部分国家相继报道了本病的暴发和流行,如欧洲、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南美、韩国、日本、澳大利亚。在我国,1987年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发现临床病例,并证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在我国的存在和流行,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规模化养猪业的发展,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在我国多省流行蔓延开来呈现暴发式流行,严重威胁着我国养猪业的发展。 一、病原学 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是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菌,该菌属于放线菌属,为革兰氏染色阴性,两极着色,有荚膜,无芽孢,无运动性。本菌包括两个生物型,生物Ⅰ型为NAD依赖型,毒力强,生物Ⅱ型为NAD非依赖型,毒力弱。根据细菌荚膜多糖和细菌脂多糖的不同,生物Ⅰ型分为12个血清型,其中血清5型进一步分为5A和5B两个亚型。但有些血清型有相似的细胞结构或相同的LPSO链,这可能是造成有些血清型间出现交*反应的原因,如血清8型与血清3型和6型,血清1型与9型间存在有血清学交*反应。我国流行的主要以血清7型为主,其次为血清2、4、5、10型。生物Ⅱ型有2个血清型(1 3、14),主要分布于欧洲。 研究表明,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主要毒力因子包括荚膜、脂多糖、外膜蛋白、黏附素和Apx毒素等。其中,Apx毒素是APP最主要的毒力因子,目前已知A PP至少分泌4种Apx毒素,除了新发现的ApxⅣ毒素在所有血清型中都存在外,其他3种只被某些血清型分泌。 二、流行病学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与不良饲养管理条件及易感猪群 等综合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猪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各种年龄、性别的猪都有易感性,其中6周龄至6月龄的猪较多发,但以3月龄仔猪最为易感,主要是仔猪断奶后母源抗体消失,增加了对该病的易感性。病猪和带菌猪是本病的传染源,急性感染耐过或隐性感染猪是带菌者,成为该病流行的潜在传染源,是本病防控和根除的隐患。感染猪的鼻汁、扁桃体、支气管和肺脏等部位是病原菌存在的主要场所,病菌随呼吸、咳嗽、喷嚏等途径排出后形成飞沫,通过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