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典诵读课程计划

经典诵读课程计划

经典诵读课程计划
经典诵读课程计划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设置计划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瑰宝,其基本的价值理念、优秀的文化传统、高水平的艺术造诣,具有广泛持久的影响力,长期以来熏陶感染着炎黄子孙的精神世界,是促进社会和谐、推动历史发展的内在动力。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从少年儿童抓起,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生活德育”课题实施过程中,结合我市“面向未来读书成材活动”,我校编印了《东营市实验小学经典古诗文诵读》系列丛书,引导学生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徜徉。其课程设置计划如下:

为确保课程的顺利实施,避免受学科教学的冲击,学校把经典诵读课纳入课程表,以便教师引导学生有计划地进行诵读。每周周二至周四下午第三节课为经典诵读时间,一、二年级每周四节语文诵读课;三至六年级每周三节语文诵读课,一节英语诵读课。同时,学校将每学期组织年级竞赛活动,推动诵读活动的高质量开展。

学生诵读活动三次:

①《弟子规》诵读心得评比活动。本次活动共收到学生心得稿件61篇,评选出优秀稿件24

篇。从学生作品内容来看,经典作品已经在启迪学生心智、道德内化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②经典诵读抽查比赛。本次活动共有各班推荐的优秀选手33名参加,从参赛情况来看,大

部分能流利准确在背诵所读经典,相当一部分学生能从诵读活动中找到快乐,并有自己诵读的系统方法。

③举行了一期一度的“读经典·抒性灵”作文竞赛。共有七八年级学生24人参加作文竞赛,

评选出优秀作品12篇。大部分学生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悟阐释经典精神。

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依据

中华传统文化如同一个浩如烟海、博大精深的知识、思想及智慧的宝库。与西方文化相比,中华传统文化更强调如何修德和做人,是对青少年一代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

党的十六大报告更强调指出:要建立“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显而易见,在中小学教育中,要重视民族传统文化的作用,因为它与培养人的全面素质有着极密切的关系。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推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应该从小学开始,在学校教育中增加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内容。

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

经典诵读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诵读,它一方面可以从根本上提高青少年的传统文化修养,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另一方面也是德育工作的一个有力途径,有利于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通过校本课程《经典诵读》地实施,教师组织学生诵读熟背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作品,让孩子们在一生学习,生活压力最轻、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最便捷的方式,获得中华文化的熏陶和修养,让他们拥有熔铸在经典中的中华文化的智慧、风骨、胸怀和情操,成为富有中华文化底蕴的新一代建设者。

写中国字,做中国人

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具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写字教育可以陶冶学生情感、培养审美能力,增进常识修养,增强他们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文化的理解。我校赋予写字教育“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的崭新理念,丰富了写字教育文化内涵,营造了墨香校园人文氛围,努力使写字教育有新的跨越。

我把鼓儿打起来

少先队鼓乐队是少先队礼仪教育的重要形式和少先队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施集体主义教育、美育教育和组织训练的有效载体,能充分展示少先队员的精神风貌。铃鼓、腰鼓等鼓乐是民间文艺活动的主要内容,演奏起来宏厚博大,气势磅礴恢宏,以特有的旋律振奋人心,催人奋进。在开展三鼓的训练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演奏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感受鼓乐的非凡魅力,了解多元文化。

楚风汉韵

荆楚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贴近生活,让学生了解身边的历史文化,激发其自豪感。湖北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资源地。在整合学科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

1、经典诵读

2、写中国字,做中国人

3、楚风汉韵

4、我把鼓儿打起来

四、校本课程开发的步骤

(一)建立领导机构:校本课程开发小组。

组长:甘金秀

成员:陶然、彭艳梅、陈惠芬、高玉娟、向阳

(二)前期工作:

1、利用现有资源,征集学校领导及教师意见,确定校本课程的具体内容。以“传中华文化,承楚风汉韵”为主题,落实“经典诵读”、“写中国字,做中国人”、“楚风汉韵”、“我把鼓儿打起来”的四项具体的校本课程内容。

开校本课程开发小组会议,确定教学时间、培训、活动方式。

教学时间:“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每周1课时,双周夕会时间;“写中国字,做中国人”每周一节写字课,单周夕会时间;“楚风汉韵”一学期一节校本课展示及编写校本教材;“我把鼓儿打起来”每周五的下午第三节课。

培训及活动方式:“经典诵读”和“写中国字,做中国人”集中培训、练习。“楚风汉韵”分组研究、讨论、集中展示。“我把鼓儿打起来”集中训练、展示。

(三)培训师资

1.校本课程理论。内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校本课程研究。

2.教师专业知识培训。学校对担任校本课程的教师进行相关专业知识培训。

(四)校本课程实施。

教导室做好监控、测评。参与听、评课的指导,调控校本课程实施情况,总结经验,解决问题。

五、校本课程的内容及课时安排

“经典诵读”

“写中国字,做中国人”

“楚风汉韵”

“我把鼓儿打起来”

六、校本课程的评价

1.授课教师的评价。对“经典诵读”、“写中国字,做中国人”课程,教科室制定检查计划,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竞赛结果分析等形式,对教师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考核,纳入学校常规教学管理制度。“楚风汉韵”课程,教科室制定《校本课程评价方案》,通过展示课的听、评形式,评出不同等级;编写的教材通过开发小组及学校领导小组进行评议,评出优秀教材。“我把鼓儿打起来”课程通过学校艺术节活动进行展示,对展示的效果进行评价。

2、学生的评价. 对“经典诵读”、“写中国字,做中国人”课程,教科室制定《学生学习评价表》,从学生的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学习效果等,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等形式记录在案,在各项竞赛活动中获奖的学生,采取加分形式,并作为“优秀学生”评比条件。“我把鼓儿打起来”课程通过学校艺术节活动进行展示,对展示效果进行评价。

七、校本课程的教学管理

1、任课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按步实施、教科室随机听课,随时测评。

2、教师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学生考勤记录。

3、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4、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5、任课教师要认真写好教学反思,及时总结经验

6、每学期召开一次校本课程研讨会,展示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

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

五一中路小学

胡霞

“蒙以养正圣功也”。这是《易经》上的一句话。它的意思就是蒙童时期,让孩子纯正的品质出现,才会形成一个造就圣人君子的气氛。为造就“蒙以养正”之氛围。我校在一至四年级开设了“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由于这一时期的孩子阅读能力特别强,读经非但不会成为他的负担,还会给他们带来无穷的乐趣。因此,在各地涌现“国学启蒙运动”热的同时,我校将《三字经》《论语》等经典读物引入了低、中年级课堂,并视年龄的不同对学生做了要求:一二年级读《三字经》,三年级学《论语》,四年级学《中华成语千句文》。

我校开设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已有两个年头了,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来总结我校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以来的经验与教训。

一、快乐的教师

我们知道:只有拥有一颗平常的心,我们自身的素养才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我们应该把教师当作一个快乐的职业,把教学当作一个快乐的工作,把这个工作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情去做,把工作当作一个艺术品来享受,我们会发现做一个教师是可以如此快乐的。

每天清晨,我们带着微笑走进课堂,看着那一双双简单而又善良的眼睛,我们为自己不要去面对世人的虚伪世俗而庆幸!我们把课堂当做舞台,每一堂课都有自己地感悟、有我们和学生心灵的交融,我们为学生流露出的崇拜而自豪!

我们把学生当做朋友,在课堂上和课后与他们交流彼此的感受,用我们的真心、用我们的真情、用我们的公正、用我们的平等去宽容他们,去呵护他们。于是,我们不会觉得这个教育人的工作会很难!我们还会觉得有了一群时常牵挂着的,也常牵挂着我们的儿童、少年、青年在我们的身边甚至是在天涯,是一件很愉悦的事!

我们的宗旨便是快乐地教学,快乐地育人,做个快乐的教师!

二、多样的方法

从儿童时期起就诵读经典,是一种意义深远,合乎人性的素质教育。具体的施教也是非常轻松愉快的,这种愉快来源于教学时采用的多样的方法:

1、老师带读。

老师带读时的“六字箴言”便是——“小朋友,跟我念”。

为什么说“小朋友”这三个字呢?一方面,教师说“小朋友”的时候,孩子感到十分亲切,心理便会产生愉悦感,有了这种感受,学起来才能提高效率。另一方面,一叫“小朋友”,可以引起小孩子的注意,引起注意才能相对集中精力学习,愈是注意力集中的学生,学的效果就愈好。小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能持久,这就需要教师经常性地叫“小朋友”。这叫“耳提面命”,这种提醒是一种让孩子拉长注意力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简约而又有效的方法。“跟我念”是小孩子跟着教师学习的开始,而且是怀着好奇心与求知欲学习的。儿童的天性很像猴子,好奇、模仿、学习几乎是不教而会的。任何动物出生之后,都是跟着父母、长辈学习与成长的。越是低等的动物,幼儿期就越短,跟着学习的时间也就越短;越是高等的动物,幼儿期就越长,跟着学习的时间也就越长。人是万物之灵长,自然对学习的兴趣也就越浓。让小朋友学习,正是天理使然。错失良机,有违天理,更丧失了孩子发展的潜能。因为这种反复“念”的结果,就会将书中的智慧慢慢地浸润到孩子的心灵里,融化在他们的血液里。

2、当小老师

成就感可以提高其兴趣,读得愈好愈喜欢读。所以教师要维持其成就感,对功课好的儿童,让他当小老师可以让他有成就感,这对功课不好的儿童也是一种促进,并且还能带动他们的兴趣,让其觉得可亲,儿童也会因此喜欢老师而喜欢读经。这样既可以节省教师的许多精力,学生之间也乐教乐学。

3、歌唱

音乐是一种陶冶、一种教养,从它可以领悟许多教育原理。中国古人很早前就发现音乐的教育功能,所以孝经说:要移风易俗就要音乐才行。我们倡导“心灵改革”,想要孩子有兴趣读经,音乐也是很有作用的,因为音乐是感动人心的重要管道。所以,孩子们或配乐吟诵或套曲唱或自编自唱时,整个课堂都充满着快乐!

4、配节奏

我们把这样的节奏:/××0/、/××0/…配在《三字经》的诵读中,使诵读富有节奏感,孩子们一边拍手、拍腿或拍肩等等,一边诵读,兴致极高。偶尔孩子们有手不跟嘴的现象,他们就会哈哈大笑,诵读的气氛非常活跃,节奏变化万千,总能给孩子们以新鲜的感觉,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节奏感。

5、作画

视觉的吸收是人一辈子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人类中西文化几万年所流传下的是几十幅、几百幅的作品,在三岁之前让孩子浏览两遍,就会永远烙印在他们的心灵中。就像一首歌曲让孩子听过三遍,这一辈子就忘不了一样。孩子的吸收能力像海绵一样,要培养一个有能力的孩子,有读经兴趣的孩子就这么简单——让孩子把自己读的内容通过自己的想象用充满童趣的画表达出来,这是一种非常

好的学习方式。虽然画的内容不一定能让老师理解,也是可以的。这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6、比赛

诵读活动的开展不仅能锻练孩子的记忆力,还能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

开展表演竞赛:把孩子分成小组,开设小擂台,进行竞赛表演,有抢答、必答,当场抽条,当场背诵,当场加分,孩子们感到很新鲜,有意思,要求老师多组织这样的话动。这种在学习上争强好胜的意识是很值得提倡的,并且也为孩子长大适应社会打下基础。如:我班学生王浩泽与梁宇最要好,他俩在一起游戏时,比赛读《论语》,如果这次比赛谁背得少了,就回家苦读,改天再比。起初家长不理解孩子,但后来看到孩子的竞争意识和好胜心如此强烈,看到诵读活动的作用,于是也加入了诵读比赛的行列,并且非常感谢地对老师说:“诵读活动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孩子的竞争意识有了很大提高,这对他今后的发展大有好处。”

7、表演

孩子天生就是表演的小能手,我们把教材中重点句和孩子难以掌握的句子提出来,或让孩子们讲故事,或编排一个小话剧,让孩子穿上自制的古人衣服扮演角色,练习说重点句,已达到学习与巩固的目的。

8、游戏

游戏是幼儿园教学的重要手段,以游戏的方式调动幼儿诵读的积极性,有效地延长了幼儿有意注意的时间,培养了幼儿的注意力。如游戏“语句接龙”,教师说出文章中某一句话,幼儿听后快速说出下面的句子。比一比谁的反应快,第一个回答的幼儿会得到一份精神鼓励,即老师的称赞、小朋友的掌声。这个游戏要求幼儿必须注意听、认真想、快速说,这个过程是培养幼儿有意注意的好方法,它具有比赛的性质,还能增强幼儿的竞争意识和大胆的表现力。

9、家庭熏陶

家是一个语言系统,就语言学家的观察,一个人一生可以学会六至七种语言系统,每学会一种语言系统,我们的脑神经会生长地更好,这跟听音乐,欣赏名画是一样的道理。不需要特别教他们,只要是家里的语言,他会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因为这是生活的学习。只要将他放在人说话的空间中,自然就会学习,放在不同国家人讲话的地方,学会的语言也将是不同的。因此,将诵读活动扩展到家庭中,父母子女一起诵读经典,更能增进亲子感情。而且大人的热力可以感染儿童的兴趣。所以家长和老师都须保持高度的信心和热忱,若起初儿童未进入情况,须有耐心去等待。有些家长不但有兴趣,而且真的和小孩一起读经,互相考试比赛,虽然每次都是大人输,但大人也因此温经受益,而且一家人兴致高昂,是最好的亲子活动。

10、制造一种流行趋势

一家读不如家家读,流行可以制造兴趣。儿童心理是很重模仿的,如果他看到很多人都读,就比较有兴趣。就好像儿童不一定喜欢上学,但人人都上学,他就上学了。所以一人读经较难,如招集邻居亲友的小孩一起读,则兴趣将大为提高。众人受益,孩子当然更受益。

11、适当的奖励

奖励可以吸引学生努力。奖励的方式很多,最常用的是计点数,或盖章或发卡,累积点数而给奖,奖品可以是礼物或读书礼券等,最方便是给分数,宁可给高分,有恩惠而不花费,空欢喜也有效果。

此外,不要小看了学生们的潜力。其实只要给他们机会,他们的创造力就会被激发出来。孩子们自己还想了许多有趣的学习方法,比如说:一人一句接龙式背诵,或者是两人结对,像“你拍一我拍一”那样,边拍手边背诵……低年级的小学生还有一边背诵一边手舞足蹈的,更有摇头晃脑模仿古人读书的,孩子们有节奏的伸臂蹦跳,还开着小火车呢,甚是活泼可爱。

三、可喜的收获

在经典诵读中,孩子们的成长变化老师们看得清楚,家长更是高兴。

四年级学生李华雨的家长说,通过两年的经典诵读,孩子的记忆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以前背诵一篇课文要花好长时间,现在很快就能背诵一篇文章了,这真是一个可喜的进步。

我校四年级学生家长陈岳说,学校开设经典诵读这一校本课程以来,感觉自己的孩子有了变化:以前上学天天由爷爷送,都是由爷爷替他拿书包,现在他不让爷爷拿,而是自己背;特别是,在路上他捡到废纸、果皮等,总是拿在手里走好长一段路,直到把这些废弃物扔进垃圾箱;一次,我去学校办事,他来迎我,正赶上学校升旗,他就赶忙停下来,立正,敬礼,还批评我,你怎么还走,升国旗,要肃立,行注目礼。说实在的,我真有些佩服我的孩子了,这些经典的读物不仅使孩子受到教育,当家长的也受到了教育啊!

还有一位家长说,他自己在检查、督促孩子诵读经典的同时,也学到了很多经典名言,与孩子的沟通渠道拓宽了,经常给孩子讲经典故事,用经典教育比单纯的说教效果好多了。

我们还惊喜地发现,课堂上孩子们的发言中多了许多相关的旁征博引;课堂外,引领班级舆论的也是那些早已经被孩子们耳熟能详的“古语警句”了;在孩子们的作文中,更是多了许多的“某某曾经说过”。

校长老师们说,通过经典诵读,孩子们不仅识字量猛增,而且很多孩子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显著增强,孩子们变得更加懂事和富有爱心。他们还说,学校浓郁的经典诵读氛围不仅传遍了校园,而且带动了周边的社区,每当学校的广播里播出美妙的配乐经典朗诵,社区里的人们不知不觉地跟着广播吟诵起他们熟悉的圣贤名句。

学校良好的社会形象树立起来了。更重要的是,老师发现孩子们爱读书了,更有礼了。有位四年级的同学以前是“调皮王”,喜欢攻击同学,现在乖多了。我在会上表扬了他,他说:“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不喜欢别人打我,所以我也不打别人。”校园里有几棵桃树,桃子熟了掉在地上,孩子们拾起来就交到老师手里,问他为什么不自己吃了,他们摇头晃脑地念上一句:“智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孩子们真的是很可爱!

从学校经典诵读活动开展以来,学校的角角落落弥漫着朗朗书声,在浸透着前人思想精髓的文字里,孩子们不仅提高了的文学素养,也不断的磨练了自己的

思想,五千年文明造就的丰富文化遗产,是一份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它们隽永深刻、机趣睿智、使人聪慧,给人启迪。让孩子们在朗读、理解、诵读的过程中,与一位又一位的思想家进行了跨越时空的交流,让孩子们在“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中,明白勤奋的重要;在“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塞翁失马,焉知祸福”中明白大千世界事物转化的辨证关系;从“福,祸之所倚”中,树立起忧患意识,明白幸福的他们,也会面临的种种问题;在“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中,传承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感恩戴德的思想。如果能够通过我们的工作,将孩子们的行为深深培植于我们中华民族千年留存的思想精髓的土壤中的话,那该是多么有价值的事啊。

先贤有言“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们相信,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继续脚踏实地一点一滴着手工作,一定会逐渐开创出五一中路小学的人文风光,为小孩道德观念的养成,文化基础的奠定做出我们的贡献。我们从《三字经》切入开展的小学生道德认识和实践活动正方兴未艾,随着时间的延续,它将向着更深入更广泛的方向发展

初中经典诵读活动实施计划

初中经典诵读活动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传统经典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是我们民族生存的根基,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纽带。让这些传统美德根植于学生的心灵,对于丰富学校德育内容,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我校把“中学生诵读中华文化经典”活动作为民族精神教育规划中的重要板块之一。优秀的古典诗文、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以及反映本地区改革开放新成就的优秀作品都在我们的诵读之列。这些作品既是我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蓝本,也是我校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 二、活动主题 诵读经典诗文,传承华夏文明;营造书香校园,培育时代新 三、活动目标 通过诵读、熟背经典、美文、唐宋诗词,以达到文化熏陶、智能锻炼与人格培养的目的。了解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思。让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在学生的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1、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了解祖国优秀文化,提升人文素养。 2、让学生诵读经典、理解经典,以经典诗文,陶冶学生高雅情趣,开阔胸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培养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与经典同行,让经典浸润人生。 3、在诵读熟背中增大识字量、扩大阅读量、增加诗文诵读量, 培养学生读书兴趣,掌握诵读技巧,培养阅读习惯和能力,使学生在诵读中增强语感,感受文言精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审美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4、在学校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营造和谐的、人文的、丰富的校园文化。 四、活动原则 1、模糊性原则:直面经典,不求甚解,只求熟读成诵。 2、差异性原则: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的差异性。 3、自主性原则:允许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并给予相应的评价。 4、鼓励性原则: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热爱经典为根本。 五、诵读内容 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的《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中学篇)及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必读诗文为主要内容,以及旨在提高中学生人文素养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有关励志、爱国、惜时、亲情、好学等方面的诗文和中外现、当代美文。各年级诵读内容: 七年级学生诵读:《弟子规》《三字经》《中华诗文名句精华》 八年级学生诵读:《弟子规》《论语》《古诗文必背》 六、诵读活动安排 1、领导小组成员: 由校长亲任组长,学校全体行政人员及各班语文老师担任组员

小学校本课程经典诵读教材

主编 刘爱国 王维华 金字小学

目录 《终南望余雪》 (1) 《送灵澈》 (2) 《月夜》 (3) 《大林寺桃花》 (4) 《题金陵渡》 (5) 《杂诗》 (6) 《渡汉江》 (7) 《送崔九》 (8) 《泊秦淮》 (9) 《逢入京使》 (10) 《寄扬州韩绰判官》 (11) 《夜雨寄北》 (12) 《八阵图》 (13) 《赤壁》 (14) 《石头城》 (15) 《登幽州台歌》 (16) 《江南》 (17) 《敕勒歌》 (18) 《静夜思》 (19) 《乌衣巷》 (20)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1)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2) 《望岳》 (23) 《夏日绝句》 (24) 《相见欢》 (25) 《小池》 (26)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7) 《五柳先生》 (28)

终南①望余雪 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 积雪浮云端。 林表②明霁色③, 城中增暮寒。 【作者介绍】 祖咏(669—746?),洛阳人。仕途落拓,后归隐汝水一带。他的诗以描写山水为主,辞意清新,文字洗炼。 【注释】 ①、终南:山名,在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南面。 ②、林表:树林外层与近空处均称林表。 ③、霁色:雨雪止歇。 【语译】 终南山的北岭啊分外地秀,峰顶的积雪啊在云端里浮。山林的上空啊天色已放明,长安城里的人家啊饮食感觉晚来天变寒。 【赏析】 据《唐诗纪事》卷二十记载,这首诗是祖咏在长安应试时作的。按照规定,应该作成五首六韵(十二句),但他只写了这四句就交卷。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意尽。” 此诗写的是作者从长安遥望终南馀雪的情景。诗人描写了终南山的余雪,远望积雪,长安城也增添了寒意。这诗精练含蓄,别有新意。 清朝诗人王士稹在《渔洋诗话》卷里,把这首诗和陶潜的“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王维的“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宽”等并列,称为咏雪的“最佳”作。 【链接】 积累描写雪的诗句: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柳宗元 3、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4、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别董大》高适

经典诵读教学计划4篇

经典诵读教学计划4篇 (1801字) 一、指导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经典诵读,抓住孩子13岁之前的黄金般记忆年段,寓教于乐,每天只需5至10分钟,帮助孩子用最轻松、最快捷的方式背熟《《三字经》、《论语》、《增广贤文》等大量中华优秀的经典名篇,使孩子在最佳的年龄段能接受祖国源头文化的熏陶,通过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 二、实施目标 1、通过经典诵读工作的实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祖国优秀文化的兴趣,促使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多读多背以加强语感,积累语言,陶冶情操,丰富想象。 2、建立经典诵读、古诗词吟诵教学模式,寻找更适合学生学习经典作品、古诗词的途径,并带动学生良好学习习

惯的养成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3、通过对大量经典作品、古诗词的吟诵和记忆,锻炼并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激活并发展学生的思维力。 三、诵读内容 一至三年级《三字经》《小学生必备古诗80首》 四至六年级《弟子规》《增广贤文》《论语》 四、具体实施 (一)经典诵读时间 1、每天早上利用晨读十分钟,随到随读。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自由对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吟诵。 2、利用课前的三分钟、睡前10分钟和每周国学课中落实。做到定内容,定任务,并鼓励学生临摹经典诗文,自由阅读喜欢的读物。

(二)诵读要求 1.经典诵读应遵循以下原则: 模糊性原则:不求甚解,只求熟读成诵。 差异性原则:整体推进,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差异性。 自主性原则:允许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给予相应的评价。 鼓励性原则:评比鼓励,以表扬为主,引导学生热爱经典为根本。 2.各班经典诵读力求做到:学校活动与班级活动相结合;个人学习与集体辅导相结合;诵读与展示相结合;评比与激励相结合。 3.经典古诗文背诵之“三要”:心要专——专心致志、不可分心;眼要准——仔细看准、全神贯注;口要到——边

经典诵读活动实施计划

初中“经典诵读”活动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传统经典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是我们民族生存的根基,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纽带。让这些传统美德根植于学生的心灵,对于丰富学校德育内容,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我校把“中学生诵读中华文化经典”活动作为民族精神教育规划中的重要板块之一。优秀的古典诗文、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以及反映本地区改革开放新成就的优秀作品都在我们的诵读之列。这些作品既是我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蓝本,也是我校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 二、活动主题 诵读经典诗文,传承华夏文明;营造书香校园,培育时代新 三、活动目标 通过诵读、熟背经典、美文、唐宋诗词,以达到文化熏陶、智能锻炼与人格培养的目的。了解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思。让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在学生的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1、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了解祖国优秀文化,提升人文素养。 2、让学生诵读经典、理解经典,以经典诗文,陶冶学生高雅情趣,开阔胸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培养开朗豁达

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与经典同行,让经典浸润人生。 3、在诵读熟背中增大识字量、扩大阅读量、增加诗文诵读量, 培养学生读书兴趣,掌握诵读技巧,培养阅读习惯和能力,使学生在诵读中增强语感,感受文言精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审美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4、在学校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营造和谐的、人文的、丰富的校园文化。 四、活动原则 1、模糊性原则:直面经典,不求甚解,只求熟读成诵。 2、差异性原则: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的差异性。 3、自主性原则:允许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并给予相应的评价。 4、鼓励性原则: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热爱经典为根本。 五、诵读内容 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的《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中学篇)及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必读诗文为主要内容,以及旨在提高中学生人文素养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有关励志、爱国、惜时、亲情、好学等方面的诗文和中外现、当代美文。各年级诵读内容:七年级学生诵读:《弟子规》《三字经》《中华诗文名句精华》八年级学生诵读:《弟子规》《论语》《古诗文必背》 六、诵读活动安排

(完整)一年级经典诵读安排计划.doc

一、指导思想 中华民族在自己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优良的历史文化传 统,诵读中华经典诗文,站在历史的高度上去认识,就是继承和发扬 我们祖先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也是培养小学生人文精神的一个有 效途径。《弟子规》是一部浓缩的教育史,集中国文化之大成。我们 常常为语文教学的单薄而苦思,寻求更好的办法让学生的知识与见识 厚重起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做一个文化人,而今学校开展 以《弟子规》为载体的校本课研,也是为了给处在记忆黄金时期和人 格形成时期的孩子们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为孩子们打下做人的底子,使他们的知识底蕴厚重起来,让我们的孩子终生受益。 二、总体目标与具体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学校组织学生熟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在医生记忆力 最好的时候,获得中华文化的熏陶和修养。 2、具体目标: ①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②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③培养小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 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 ④通过天天颂读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

力。 四、诵读计划 三月:阅读《孔子讲学》——《陶母封鲊》 诵读内容: 第一周: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第二周: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第三周: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第四周: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四月:阅读《司马光改错》——《晏婴的车 夫》诵读内容: 第一周: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怡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亲赠我,孝方贤。

2020年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2020年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20xx年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 一、校本课程开发依据: 1、践行课改理念。《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不仅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整本书的建议,而且对阅读做出了量化要求,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应该完成400万字的阅读任务,其中小学阶段应该完成145万字,还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可见经典诵读对基础教育,对儿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有助于丰富和优化课程结构,促进学生的高品质学习。通过开发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凸显教材民族化,现代化的课程理念、丰富课程设计和实施,合理配置学校课程资源,优化完善课程结构。拓宽阅读教学途径,搭建课内外沟通的桥梁,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底蕴,实现学生的高品质学习。 3、学校办学思想与校园文化的体现。我校提倡学生广泛阅读,倡导阳光快乐成长的核心价值观,更致力于内涵发展,把阳光书香定为我校校园文化的主题。开展经典诵读必将促进阳光书香校园文化建设。 4、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在拓展型课程的实践中体验并实践多元化的,新颖的教学方式,对基础型课程教学

方式的丰富和完善具有积极意义。我校的经典诵读集积累、背诵、书写与一体,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自主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5、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也是学生智力、思维发展的源泉。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记忆力、理解能力和注意力,也有助于形成学生知识、智能、审美。 二、课程介绍: 1、课程名称:《经典诵读》 2、课程类型:语言文字类 3、开发背景:(1)、经典文学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待继承与发扬:我国几千年历史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时代精神加以继承和发展,做到古为今用。根据我们的调查,大部分学生对祖国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古文化常识严重不足。文学作为文化载体,决定了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物质工具的特殊性。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 《国家xx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这一重要精神,明确地指出了今天我们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不能离开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传统文化。 (2)、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经典文学作品的思想意义深远,尤其是在重礼明德方面更是值得今人传承的。诵读如《弟子规》等经典,必将对学生学会如何做人、

经典诵读活动计划 方案

陈家小学经典诵读活动计划 一、活动目标: 让小学生进一步弘扬民族传统,传承国学经典文化,在师生中形成以先贤为楷模,勤勉学习,奋发有为,立志成才的思想;形成“人人诵读国学经典”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通过诵读经典诗词感受我国传统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团结互助、勤学自强的优秀品质,与小学作文教学结合,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让经典诗词更好地引领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努力实践武当路小学的办学理念: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 二、实施途径 (1)每班每周安排一节经典诵读课,由各班语文老师负责该课程的教学,保证教学质量。 (2)把路队与经典诵读结合起来,让每个班诵着经典回家。 (3)充分利用每一节课的课前三分吟诵经典诗文。 (4)每日早读时间7:50——8:00,进行十分钟的诵读活动。 (5)把经典诵读与写字课结合起来。

(6)把经典诵读与艺术教育结合起来,音乐课上唱经典,美术课上画经典。 (7)把经典诵读与德育结合起来,利用班队会让学生诵读经典,并对照经典评价自己的言行。 (8)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向家长说明经典诵读活动的意义、内容、要求等,取得家长的配合,把经典诵读从学校引向家庭,要求学生在家读经典,家长与学生一起读经典。 (9)组织经典诵读公开课、示范课,提高经典诵读课的教学效果。 (10)黑板报、宣传栏要开辟“经典诵读”专栏,营造浓郁的经典文化氛围,让师生们在休闲娱乐之余,接受经典文化的熏陶和滋养,提升师生的文化修养。 (11)小雏鹰广播站在下午2:10分开始轮流播放《三字经》、《弟子规》、古诗等内容,营造诵读氛围。 (12)组织3——6年级学生编写经典诗文手抄报。 三、活动形式: (1)诵读:以读经典、背经典为主要形式,让学生日有所诵,大量积累。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案例 一、问题的提出 事件:节目《齐鲁青未了》获奖一事,具体阐述。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中国经典古诗文文语言精炼优雅,意蕴深刻,境界动人,不仅蕴涵在崇高的人文关怀和深刻的理性之美,更沉积着中华民族不灭的精魂。经典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不朽教材,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瑰宝,也是是孩子们从小了解民族文化传统、接受优秀文化熏陶的途径。当今社会,文化快餐盛行,社会普遍阅读力下降,网络文化充斥。很多家庭也忽视了对孩子优秀品质的教育;很多学校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来自社会方面的影响更见复杂、紊乱,甚至负面的、恶劣的影响越来越多。 近年来,传统文化思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很多教育者都感受到了普及传统经典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传统经典魅力无穷,能够在向上、向正、向深等方面影响人的心灵和思想,而且这种影响不但是良性的,而且是深刻的,是久远的,是根本性的。台湾国学经典大师王财贵教授也曾说道:“四书五经也好,老子庄子也好,古文诗词也好,常讽咏、朗读,可以怡悦性情,涵养气质,增进语文能力。有什么比这种教育更有价值? “童子以记诵为能,少壮以学识为本,老成以德业为重。”据研究,十三岁以前的儿童是记忆力黄金时期,此时期作诵读训练,无论对加强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健康的道德

精神和积极的人生信念、陶冶情操、提高文化品格,还是开发记忆力,打好语言文字基础,扩展知识视野,提高学习效率,为孩子的日后成长都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了“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战略主题。《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也指出了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并要求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1~6年级仅推荐75篇,其余的篇(段)可以由校本教材开发者和任课教师补充推荐。 二、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针对上述情况,我校认识到开发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首先,开发校本教材。为了保证经典诵读的质量,让学生领略最优秀的文化,体现循序渐进,逐步提升的原则,我校专门组织一部分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开放的教育心态的骨干教师,开发了一套经典诵读的电子教材,每学期上下两册,六个年级共12册,每册平均50首(篇)。内容包括中国古典诗词,现当代经典诗歌,《诗经》《论语》《弟子规》《三字经》等适合儿童诵读的国学经典。形式上以幻灯片的方式演示,配以与诗文内容相关的图片、作者简介、诗文注释或者诗文的音频、视频资源,内容丰富,形式活泼,情境性强,非常实用。

经典诵读活动计划_共4篇.doc

经典诵读活动计划_共4篇 经典诵读活动计划一:乌前旗第四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计划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容博大精深,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在小学生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有利于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一.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学校和家庭组织小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便捷的方式,获得主流文化的基本熏陶和修养,促进小学生健康和谐发展。 2、具体目标 (1)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2)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知书达礼,心地向善,修养提高,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3)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4)引导父母子女一起诵读,增进亲子感情,提升家庭文化品

位,构建和谐家庭。 二.国学经典诵读的内容 《弟子规》、《三字经》、《唐诗三百首》、《论语》等,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等。 三.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实施 1、每天利用早读课进行10分钟的国学经典诵读。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学生自由诵背等多种形式,可表演,可吟诵,可配经典音乐读,学生自主选择。学生坚持天天吟诵,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恰当的背诵量目标。 2、语文课前两分钟诵读或背诵古诗词; 3、每月的黑板报要有一定的国学教育的内容; 4、每天中午午间时间播放国学经典的朗读碟或者是国学经典音乐; 5、开展学习型家庭建设。引导、鼓励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开设“家庭经典时刻”,要求孩子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每天在孩子放学后、睡觉前,抽出一定时间,与孩子一起学习,家校合作,共同引导孩子进入国学的殿堂。 四、教学原则

国学诵读实施计划

《国学经典诵读》校本教材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浚县教育局《关于在全县小学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系列活动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进一步扩大国学经典的影响力,充分利用中华传统文化对小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传统美德教育,提高我校师生文化品位和人文素质,特制订以下实施计划 一、目的与意义 1、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语文能力。在指认式诵读中使低幼学生扩大了识字量,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学生从中感受到历史、地理、天文、艺术知识的丰富,激发学习、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2、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充分利用记忆力的黄金时期,让孩子记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在其记忆力正在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不求甚解、但求熟背”,使学生的记忆力达到较高的顶峰,注意力更加集中,使学生终生受益。 3、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中华国学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着作。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 4.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

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 二、国学经典诵读的内容 根据学生所处不同的学段,我们为1-6年级各班制定了一套《国学经典校本教材》 四、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实施 (一)成立《校本教材》活动领导小组,主要负责领导组织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实施。 组长:庞振江 副组长:王君张素艳 主要实施成员:各班语文教师 (二)活动的开展: 1、校园和班级文化建设要努力体现国学教育特色,每月的黑板报和橱窗要有一定的国学教育的内容; 2、每天上午利用早读的时间进行国学经典诵读。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学生自由诵背等多种形式,可表演,可吟诵,可配经典音乐读,学生自主选择。学生坚持天天吟诵,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恰当的背诵量目标。 3、在每天学生练字时,将所吟诵的经典、古诗词、再通过书写加强记忆。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 一、前言 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解因人不同会存在有不同的解释,但“理想”的解释或许可以表述如下:“教师和学生一起规划、设计、实施和评价他们自己学校的学程或教学单元。”它是在中小学多年来实施活动课、选修课和兴趣小组活动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而来的课程开发策略,意思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实际情况自主开发一部分课程,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家庭、社会和教育起到了巨大的维系与调节作用。”国学进入课堂势在必行,抛弃传统文化是逆潮流的,应该在全社会大力弘杨“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美德。这是时代和社会的需要。中华民族悠远的传统文化中,传承着崇高的精神和优良美德。对于少儿道德信念、精神价值、人格熏陶、习惯养成、文化基础的培养都可以起到不可估量作用。这是人才培养的需要。 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进程中,道德教育、素质教育、校园文化建设长期缺乏有效途径和方法。以古诗文诵读,走进中华经典文化为载体,以丰富活泼的主题教育活动和课堂教学的渗透为阵地,让少年儿童快乐地学习、科学地传承、健康地成长,将在潜移默化中、身体力行中,实现道德素养、全面素质的提升,从而为教育改革找到突破口。这是学校教育发展的需要。

我校决定开设《经典诵读》校本课程,通过校本课程《经典诵读》组织学生诵读熟背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作品,让孩子们在一生学习、生活压力最轻、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最便捷的方式,获得中华文化的熏陶和修养,让他们拥有熔铸在经典中的中华文化的智慧、风骨、胸怀和情操,成为富有中华文化底蕴的新一代建设者。所以《经典诵读》作为校本课程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课程目标 1、优化儿童的人格,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让参与经典诵读的孩子长期在圣贤之道中受到熏陶,使之自然提升儿童的品味与内涵,达到人格教化的目的。 2、提高儿童的专注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参与活动的孩子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经典诵读,并欣赏一些经典音乐,儿童能平心静气地学习,提高其专注力。 3、强化儿童的记忆力。6-13岁是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在小学阶段大量诵读,将大大增强儿童的记忆力。 4、促进语文能力的提高。儿童背诵优美的文化经典,自然提高语文表达能力,不管是在书面,还是在口语交际中都将有大的收益。 5、增强阅读兴趣和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要让儿童大量阅读,在阅读中增请兴趣,提高理解,感悟鉴赏、评价的能力。 6、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

经典诵读工作计划

经典诵读工作计划 篇一:经典诵读活动计划 经典诵读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通过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广读博览,日积月累地增长语言文化知识,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使校园更富人文底蕴,充满智慧和生机。 二.活动目标: (1)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通过诵读经典使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 (2)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中华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 (3)培养同学的读书兴趣,提升了语文能力。在吟诵

表演中让学生更加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学生从中感受到历史、地理、天文、常识、艺术知识的丰富,激发学习、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三、活动时间 1、每周一次兴趣小组学习。 2、每日放学后,鼓励学生和家长诵读15分钟。 3、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寻找机会让学生多读多背,不增加负担,使经典诵读和课外阅读书籍活动成为学生课外生活的一件乐事。 五、活动措施: (1)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加强课内外阅读的横向联系。通过课内阅读指点方法,培养兴趣,激发热情,引导、鼓励学生在课外涉猎更宽阔的阅读领域。 (2)利用多种形式,展示经典佳句,营造诵读的氛围,使学生走进经典,耳濡目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陶冶情操。 篇二:中华经典经典诵读活动计划(2) 磁村中学 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 八里中心小学 一、课程目标 中国古代文化经典浓缩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知识,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的遗产。它不仅为当代中国人所继承,而且引起世界许多国家人民的重视,传统蒙学课本《三字经》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儿童道德丛书》,许多经典被译成多国文字,所以,让中国的儿童诵读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 其次,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约有140多亿个神经细胞组成,而经常使用的仅占脑细胞总量的10%——20%,大多数脑细胞处于修整、后备状态,也就是说,儿童的大脑有挖掘不尽的潜能,让他们背诵大量古诗、古文大有也处。因为他们的头脑里储存的东西不多,且由于相互干扰少,容易把东西装进去并不会遗忘。虽然很多经典的内容学生一时无法理解,只要让他们装在脑子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知识理解能力的增强,这些东西就会发生质的变化,成为融会贯通的知识,到那时便是一笔丰富的财产。 再次,我校以“以人为本,追求卓越”为办学理念,确立了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宽厚的知识素养、浓厚的探究欲望、亮丽的爱好特长”的培养目标,以“厚德健体、崇文明理”为校训,经典的古诗词的诵读与积累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丰厚学生的人文底蕴,培养崇尚文明礼仪、行为文明雅致,明白事理,勤于探究,善于思考的西新人。

基于以上三点,我们决定在全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课程,其目的在于宏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塑造一代具有丰厚文化底蕴及现代意识为一体的跨世纪人才,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同时,在诵读中开发儿童的记忆潜能,陶冶情操,为学生健全的人格发展与良好的性情修养形成奠基。基于这种目的,我们确立《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课程目标如下: 1、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了解国古代的优秀诗文。 2、在读古文、背古诗的过程中,宏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爱国情感。 3、丰富学生的文学储备,加强其文学功底,促进学生成为一代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新世纪人才。 4、通过读古文、背古诗,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帮助学生修身养性,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5、开发儿童的记忆潜能,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想象及表达能力,为儿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既有其精华之处,但也有其糟粕,所以我们应当具有选择性地吸取精华。故在诵读内容的选择上,我们一定要慎重。那些被称之为“经典”的诗文,和对学生的人格发展、性情修为乃至人世观、世界观、价值观等的形成具有正面影响的优秀篇章,是我们的道选。我们确定的诵读内容主要为以下六个:(一)唐诗宋词

经典诵读活动的实施方案

濮阳市实验中学 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充分利用文化经典优秀资源,深化和拓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按照市委宣传部、文明办、市教育局关于《在全市未成年人中深入开展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充分依托学校教育资源和优势,发挥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相关课程、课外活动及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和平台,充分发挥中华文化经典的现代德育功能,广泛深入开展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活动,弘扬传统文化,践行道德规范,培育良好风尚,提高未成年人人文素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二、目标任务 1、教育和引导广大未成年人在诵读经典中感受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和

巨大魅力,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 神,激发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2、教育和引导广大未成年人在诵读经典中受到高尚道德品格的熏陶,在与古人关于励志、修身、勉学、处世的经典对话中,锻炼人格、塑造品德,提高人文修养。 3、教育和引导广大未成年人把道德文章转化为道德观念,自觉践行 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任务要求 要充分发挥学校中华文化经典诵读主阵地的作用,坚持把中华文化经典诵读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做到每个学期有计划、有落实、有总结。具体就是要做到坚持五个原则,通过五条途径,抓好六个落实。(一)坚持五个原则 1、坚持“三贴近”原则。遵循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贴近 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根据未成年人认知特点和接受能力,精选内容,创新形式,增强诵读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鼓励每名学生参加诵读活动,组织各类比赛活动,人人参与,人人锻炼,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心理素质。 2、坚持继承传统文化和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紧密结合时代特点组 织开展诵读活动,使广大未成年人在诵读经典中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树立正确的 道德观和理想信念,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教材读本高年级段

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读本高年段 目录 《诗经》 (1) 节选(一)凯风 (1) 节选(二)采葛 (2) 节选(三)月出 (2) 节选(四)采薇 (3) 节选(五)小旻 (4) 节选(六)小弁 (4) 节选(七)鼓钟 (5) 节选(八)车辖 (6) 节选(九)抑 (6) 节选(十)载芟 (7) 《道德经》 (8) 节选(一)三十八章(砭时) (8) 节选(二)四十章(论道) (9) 节选(三)四十二章(论道) (9) 节选(四)四十三章(治国) (10) 节选(五)四十五章(修身) (10) 节选(六)四十七章(修身) (11) 节选(七)四十九章(治国) (11) 节选(八)五十七章(治国) (12) 节选(九)五十九章(修身) (12) 节选(十)六十二章(修身) (13) 节选(十一)六十四章(治国) (14) 节选(十二)六十六章(治国) (14) 节选(十三)六十八章(议兵) (15) 节选(十四)七十三章(治国) (16) 节选(十五)七十八章(修身) (16) 节选(十六)八十一章(修身) (17) 《孟子》 (18) 节选 (一) 老吾老 (18) 节选(二)乐民之乐者 (18) 节选(三)以力服人者 (19) 节选(四)天时不如地利 (19) 节选(五)得道者多助 (20) 节选(六)或劳心,或劳力 (20) 节选(七)仁,人心也 (21) 节选(八)故天将大任于斯人也 (22) 节选(九)人恒过 (22) 节选(十)行之而不著焉 (23) 节选(十一)人之所不学而能者 (23) 节选(十二)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24) 节选(十三)有为者辟若掘井 (25) 节选(十四)食而弗爱 (25)

经典诵读工作计划

辛店二小经典诵读工作计划 (2013-2014学年) 一、指导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通过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广读博览,日积月累地增长语言文化知识,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二、诵读目标: 1、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2、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语文素养。 3、培养学生读书兴趣。 4、通过天天诵读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 5、引导父母子女一起诵读,增进亲子感情,提升家庭文化品位。 三、诵读内容: 1、低年级:《三字经》,优秀古诗文10首。 《咏鹅》、《草》、《静夜思》、《春晓》、《清明》、《锄禾》、《游子吟》、《望庐山瀑布》、《登鹳雀楼》、《一去二三里》。 2、中年级:《弟子规》,优秀古诗文20首。

《村居》、《春日》、《咏柳》、《回乡偶书》、《小池》、《山行》、《梅花》、《江雪》、《古朗月行》、《竹石》《游园不值》、《忆江南》、《乐游原》、《江南春》、《寻隐者不遇》、《早发白帝城》、《绝句—迟日江山丽》、《悯农》、《塞下曲—林暗草惊风》、《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高年级:《论语》,优秀古诗文30首。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春夜喜雨》、《七步诗》、《滁州西涧》、《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送元二使安西》、《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芙蓉楼送辛渐》、《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鹿柴》、《竹里馆》、《浪淘沙》、《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别董大》、《赠汪伦》、《独坐敬亭山》、《秋浦歌》、《宿建德江》、《长歌行》、《望天门山》、《望洞庭》、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赠花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渔歌子》、《寒食》、《竹枝词》、《乌衣巷》、《元日》。 4、教师:《古文观止》 四、诵读时间: 1、上午和下午的课前10分钟诵读; 2、每周一节的阅读课诵读; 3、中午时间自由进行诵读; 4、与各学科教学相结合,灵活安排,充分利用时间; 5、鼓励励学生课余开展丰富多样的诵读活动。 五、诵读形式: 1、齐读。 2、拍手读。 3、表演读。

2020年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工作计划模板五篇

2020年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工作计划模板五篇工作计划是完成工作任务的重要保障。我们常常看到有些员工整天无所事事,要问他们是否真的没事可做了,事情都完成了吗?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寻找原因可能就是他们没有一个合理的工作计划,总觉得有千头万绪的事情要做,但就是不知道从何下手,久而久之事情越积越多,就更加束手无策了。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2020年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工作计划,欢迎大家阅读! 2020年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工作计划(一) 一、校本课程开发依据: 1、践行课改理念。《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不仅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整本书”的建议,而且对阅读做出了量化要求,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应该完成400万字的阅读任务,其中小学阶段应该完成145万字,还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可见经典诵读对基础教育,对儿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有助于丰富和优化课程结构,促进学生的高品质学习。通过开发“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凸显教材民族化,现代化的课程理念、丰富课程设计和实施,合理配置学校课程资源,优化完善课程结构。拓宽阅读教学途径,搭建课内外沟通的桥梁,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底蕴,实现学生的高品质学习。 3、学校办学思想与校园文化的体现。我校提倡学生广泛阅读,倡导“阳光·快乐·成长”的核心价值观,更致力于内涵发展,把“阳光·书香”定为我校校园文化的主题。开展经典诵读必将促进“阳光·书香”校园文化建设。

4、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在拓展型课程的实践中体验并实践多元化的,新颖的教学方式,对基础型课程教学方式的丰富和完善具有积极意义。我校的经典诵读集积累、背诵、书写与一体,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自主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5、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也是学生智力、思维发展的源泉。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记忆力、理解能力和注意力,也有助于形成学生知识、智能、审美。 二、课程介绍: 1、课程名称:《经典诵读》 2、课程类型:语言文字类 3、开发背景:(1)、经典文学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待继承与发扬:我国几千年历史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时代精神加以继承和发展,做到古为今用。根据我们的调查,大部分学生对祖国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古文化常识严重不足。文学作为文化载体,决定了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物质工具的特殊性。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 《国家“某某”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这一重要精神,明确地指出了今天我们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不能离开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传统文化。 (2)、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经典文学作品的思想意义深远,尤其是在“重礼明德”方面更是值得今人传承的。诵读如《弟子规》等经典,必将对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的方向上给予指导,对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

经典诵读活动计划-方案

老王岗第一小学经典诵读活动计划 一、活动目标: 让小学生进一步弘扬民族传统,传承国学经典文化,在师生中形成以先贤为楷模,勤勉学习,奋发有为,立志成才的思想;形成“人人诵读国学经典”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通过诵读经典诗词感受我国传统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团结互助、勤学自强的优秀品质,与小学作文教学结合,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让经典诗词更好地引领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努力实践武当路小学的办学理念: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 二、实施途径 (1)每班每周安排一节经典诵读课,由各班语文老师负责该课程的教学,保证教学质量。 (2)把路队与经典诵读结合起来,让每个班诵着经典回家。 (3)充分利用每一节课的课前三分吟诵经典诗文。 (4)每日早读时间7:30——8:00,进行十分钟的诵读活动。 (5)把经典诵读与写字课结合起来。 (6)把经典诵读与艺术教育结合起来,音乐课上唱经典,美术课上画经典。

(7)把经典诵读与德育结合起来,利用班队会让学生诵读经典,并对照经典评价自己的言行。 (8)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向家长说明经典诵读活动的意义、内容、要求等,取得家长的配合,把经典诵读从学校引向家庭,要求学生在家读经典,家长与学生一起读经典。 (9)组织经典诵读公开课、示范课,提高经典诵读课的教学效果。 (10)黑板报、宣传栏要开辟“经典诵读”专栏,营造浓郁的经典文化氛围,让师生们在休闲娱乐之余,接受经典文化的熏陶和滋养,提升师生的文化修养。 (11)广播站在下午2:00分开始轮流播放《三字经》、《弟子规》、古诗等内容,营造诵读氛围。 (12)组织3——6年级学生编写经典诗文手抄报。 三、活动形式: (1)诵读:以读经典、背经典为主要形式,让学生日有所诵,大量积累。 (2)表演:以吟唱经典、演绎经典为主要形式,让学生感受、体验经典文化魅力。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

沙井镇先锋教学点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 一、校本课程开发依据: 1、践行课改理念。《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不仅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整本书”的建议,而且对阅读做出了量化要求,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应该完成400万字的阅读任务,其中小学阶段应该完成145万字,还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可见经典诵读对基础教育,对儿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有助于丰富和优化课程结构,促进学生的高品质学习。通过开发“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凸显教材民族化,现代化的课程理念、丰富课程设计和实施,合理配置学校课程资源,优化完善课程结构。拓宽阅读教学途径,搭建课外沟通的桥梁,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底蕴,实现学生的高品质学习。 3、学校办学思想与校园文化的体现。我校提倡学生广泛阅读,倡导“·快乐·成长”的核心价值观,更致力于涵发展,把“·书香”定为我校校园文化的主题。开展经典诵读必将促进“·书香”校园文化建设。 4、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在拓展型课程的实践中体验并实践多元化的,新颖的教学方式,对基础型课程教学方式的丰富和完善具有积极意义。我校的经典诵读集积累、背诵、

书写与一体,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自主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5、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也是学生智力、思维发展的源泉。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记忆力、理解能力和注意力,也有助于形成学生知识、智能、审美。 二、课程介绍: 1、课程名称:《经典诵读》 2、课程类型:语言文字类 3、开发背景:(1)、经典文学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待继承与发扬:我国几千年历史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时代精神加以继承和发展,做到古为今用。根据我们的调查,大部分学生对祖国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古文化常识严重不足。文学作为文化载体,决定了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物质工具的特殊性。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 《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容。”这一重要精神,明确地指出了今天我们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不能离开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传统文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