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制剂技术习题集答案精选版

中药制剂技术习题集答案精选版

中药制剂技术习题集答案精选版
中药制剂技术习题集答案精选版

中药制剂技术习题集答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中药制剂技术》习题集

一.单选题

1.《中国药典》现行版一部规定儿科和外用散剂应是( )A

A .最细粉

B .细粉

C .极细粉

D .中粉

E .细末

2.世界上第一部药典是( ) C

A .《佛洛伦斯药典》

B .《纽伦堡药典》

C .《新修本草》

D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E .《神农本草经》

3.热原致热的主要成分是( )。B

A.蛋白质

B.脂多糖

C.胆固醇

D.磷脂

E.鞣质

4.气雾剂常用的抛射剂是( )E

A .N 2

B .CO 2

C .丙二醇

D .乙醇

E .氟里昂

5.浸提药材时( ) E

A .粉碎度越大越好

B .温度越高越好

C .时间越长越好

D .溶媒pH 越高越好

E .浓度差越大越好

6.颗粒剂“软材”质量的经验判断标准是( )C

A .含水量充足

B .含水量在12%以下

C .握之成团,触之即散

D .有效成分含量符合规定

E .黏度适宜,握之成型

7.干燥时,湿物料中不能除去的水分是( )C

A .结合水

B .非结合水

C .平衡水分

D .自由水分

E .毛细管中水分

8. 单糖浆的含糖量为( )(g/ml)。E

A.45%

B.55%

C.65%

D.75%

E.85%

9.不能作为化学气体灭菌剂的是( ) A

A.乙醇 B.过氧醋酸 C.甲醛 D.丙二醇 E.环氧乙烷10. 制备煎膏剂时,除另有规定外,加入炼蜜或糖的量一般不超过清膏量的()倍。E

A.23

B.13

C.9

D.6

E.3

11.乳香.没药宜采用的粉碎方法为( ) C

A.串料法 B.串油法 C.低温粉碎法 D.蒸罐法 E.串研法

12. 渗漉法的正确操作为()。

A.粉碎→润湿→装筒→浸渍→排气→渗漉

B.粉碎→润湿→装筒→浸渍→渗漉→排气

C.粉碎→装筒→润湿→浸渍→排气→渗漉

D.粉碎→润湿→装筒→排气→浸渍→渗漉

E.粉碎→润湿→浸渍→装筒→排气→渗漉

13.精滤中药注射液宜选用( )A

A.微孔滤膜滤器 B.1号垂熔滤器 C.2号垂熔滤器 D.滤棒E.滤纸

14.下列关于干胶法制备初乳叙述正确的是()。E

A.胶与水先混合

B.乳剂要用水先润湿

C.分次加入所需水

D.初乳不能加水稀释

E.用力沿同一方向研至初乳生成

15.《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简称是( ) A

A.GMP B.GSP C.GAP D.GLP E.GCP

16. 当处方中各组分的比例量相差悬殊时,混合时宜用()。C

A.过筛混合

B.湿法混合

C.等量递加法

D.直接搅拌法

E.直接研磨法

17.注射剂按下列给药途径,不能添加抑菌剂的是( )E

A.肌肉注射 B.皮内注射 C.皮下注射

D.穴位注射 E.静脉注射

18.用于肛门的栓剂,最常见的形状是( )C

A.圆锥形 B.圆柱形 C.鱼雷形 D.球形 E.鸭嘴形19.除另有规定外,流浸膏剂每1ml相当于原药材( )B

A.0.5~1g B.1g C.1~1.5g D.2~5g E.1~2g

20.眼膏剂中的常用基质为黄凡士林.液状石蜡.羊毛脂,其应用比例一般为()。D

A.5:3:2

B.6:2:2

C.7:2:1

D.8:1:1

E.9:0.5:0.5

21.软胶囊囊材中明胶.甘油和水的重量比应为( )E

A.1:0.3:1 B.1:0.4:1 C.1:0.6:1

D.1:0.5:1 E.1:(0.4~0.6):1

22. 甘油常用作乳剂型软膏基质的()。A

A.保湿剂

B.防腐剂

C.助悬剂 D.皮肤渗透促进剂 E.稳定剂

23. 在倍散中加色素的目的是()。A

A.帮助判断分散均匀性

B.美观

C.稀释

D.形成共熔物

E.便于混合

24.片剂生产中制颗粒目的是( )A

A.减少片重差异 B.避免复方制剂中各成分间的配伍变化

C.避免片剂硬度不合格 D.改善药物崩解 E.改善药物溶出

25. 片剂辅料中,既能做填充剂,又能作黏合剂及崩解剂的是()。A

A.淀粉

B.乳糖

C.糖粉

D.微晶纤维素

E.乙醇

26.下列适宜制成软胶囊的是( )C

A.药物的水溶液 B.药物的稀乙醇溶液 C.鱼肝油

D.O/W型乳剂 E.芒硝

27. 通常所说百倍散是指1份重量毒性药物中,添加稀释剂的重量为

()。C

A.1000份

B.100份

C.99份

D.10份

E.9份

28.注射用水从制备到使用不得超过( )C

A.5h B.10h C.12h D.10h E.20h

29.下列关于单渗漉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A.药材先湿润后装筒 B.浸渍后排气

C.慢漉流速为1~5ml/min D.快漉流速为5~8ml/min

E.大量生产时,每小时流出液应相当于渗漉容器被利用容积的1/24~1/12 30. 塑制法制备水蜜丸,当药粉的黏性适中时,蜜与水的用量比例正确的是()。C

A、蜜︰水=1︰1 B.蜜︰水=1︰2 C.蜜︰水=1︰3

D、蜜︰水=1︰4 E.蜜︰水=1︰5

31.乳剂中分散相液滴合并,与分散介质分层,振摇后不能恢复原来均匀分散的状态,这一现象称为( ) D

A.分层 B.合并 C.转相 D.破裂 E.絮凝

32.溶液不稳定的药物可制成()。A

A.粉针剂

B.注射用片剂

C.水溶性注射剂

D.乳浊型注射剂

E.混悬型注射剂

33.挥发油注射液配制时常加入适量的氯化钠,目的是( )C A.盐析 B.防腐 C.调整渗透压 D.增溶 E.调节pH值34.通常所说百倍散是是指1份重量毒性药物中,添加稀释剂的重量为( )C A.1000份 B.100份 C.99份 D.10份 E.9份

35. 《中国药典》将药筛分成()种筛号。D

A.六

B.七

C.八

D.九

E.十

36. 下列剂型中吸收最快的是()。E

A.散剂

B.胶体溶液

C.混悬剂

D.胶囊剂

E.溶液剂

37. 丸剂中疗效发挥最快的剂型是()。E

A.水丸

B.蜜丸

C.糊丸

D.蜡丸

E.滴丸

38. 在下列注射剂常用的抑菌剂中,既有抑菌作用又有止痛作用的应为()。D

A.苯酚

B.甲酚

C.氯甲酚

D.三氯叔丁醇

E.硝酸苯汞

39. 胶囊壳的主要原料是()。D

A.西黄芪胶

B.琼脂

C.着色剂

D.明胶

E.羧甲基纤维素钠

40. 软膏剂与眼膏剂的最大区别是()。C

A.基质类型

B.容器不同

C.无菌要求不同

D.外观不同

E.制备方法

41.下列适宜制成软胶囊的是()。C

A.药物的水溶液

B.药物的稀乙醇溶液

C.鱼肝油

D.O/W型乳剂

E.芒硝

42. 除另有规定外,含有毒性药的酊剂,每100ml应相当于原药材()。A

A.10g

B.20g

C.30g

D.15g

E.25g

43.气雾剂抛射药物的动力()。E

A.推动钮

B.内孔

C.阀门

D.定量阀门

E.抛射剂

44. 注射剂的pH值要求一般控制在()。A

A.4.0~9.0

B.4.0~8.0

C.5.0~9.0

D.6.0~9.0

E.7.4

45. 关于片剂包衣叙述错误的是()。C

A.避光、防潮,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B.控制药物在胃肠道释放速率

C.促进药物在胃肠内迅速崩解

D.掩盖药物不良臭味

E.包隔离层是形成不透水的阻碍层,防止水分浸入片芯

46. 湿法制粒压片的工艺流程为()。 A

A.原辅料→混合→制湿粒→制软材→干燥→整粒→混合→压片

B.原辅料→混合→制软材→制湿粒→干燥→混合→压片

C.原辅料→混合→制软材→制湿粒→干燥→整粒→压片

D.原辅料→混合→制湿粒→干燥→整粒→混合→压片

E.原辅料→混合→制软材→制湿粒→干燥→整粒→混合→压片

47. 下列蜜丸的制备工艺流程正确的是()D

A.物料准备→制丸条→分粒及搓圆→整丸→质检→包装

B.物料准备→制丸块→搓丸→干燥→整丸→质检→包装

C.物料准备→制丸块→分粒→干燥→整丸→质检→包装

D.物料准备→制丸块→制丸条→分粒及搓圆→干燥→整丸→质检→包装

E.物料准备→制丸块→制丸条→分粒及搓圆→包装

48.称为冷霜的基质是( )E

A.凡士林 B.豚脂 C.羊毛脂 D.O/W型基质 E.W/O型基质49.稠浸膏的干燥宜选用( )B

A.烘干干燥 B.减压干燥 C.沸腾干燥 D.喷雾干燥 E.冷冻干燥

50.PVA的中文名称为( )E

A.聚丙烯 B.聚氯乙烯 C.聚乙烯吡咯烷酮

D.聚乙二醇 E.聚乙烯醇

51.硬酯酸镁一般可作片剂的()。E

A.稀释剂

B.润湿剂

C.吸收剂

D.粘合剂

E.润滑剂52.湿颗粒不能采用的干燥方法是( )B

A.烘干干燥 B.喷雾干燥 C.减压干燥

D.沸腾干燥 E.红外干燥

53.将液体药剂分为溶液.胶体溶液.混悬液和乳浊液,属于( ) A

A.按照分散系统分类 B.按照给药途径分类

C.按照制备方法分类 D.按照物态分类 E.按照性状分类

54.为避免或减弱肝脏的首过效应,肛门栓应塞入距肛门()处。B

A.1cm

B.2cm

C.3cm

D.4cm

E.5cm

55.使用较多的空心胶囊是( )A

A.0~3号胶囊 B.1~3号胶囊 C.1~4号胶囊

D.0~4号胶囊 E.0~5号胶囊

56.表面活性剂性质不包括( )D

A.亲水亲油平衡值 B.昙点 C.临界胶团浓度

D.适宜的黏稠度 E.毒性

57.用具表面和空气灭菌应采用( ) B

A.滤过除菌法 B.紫外线灭菌法 C.热压灭菌法

D.流通蒸汽灭菌法 E.干热空气灭菌法

58. 膜剂最常用的常膜材料是()。B

A.CMC

B.PVA

C.PVP

D.HPMC

E.EC

59.流浸膏剂与浸膏剂的制备多用( )B

A.煎煮法 B.渗漉法 C.回流法 D.水蒸气蒸馏法 E.浸渍法60.100目筛相当于《中国药典》几号标准药筛( ) C

A.五号筛 B.七号筛 C.六号筛 D.三号筛 E.四号筛

二.配伍题

A.水飞法

B.单独粉碎

C.低温粉碎

D.加液研磨法

E.蒸罐法

1.乳香宜采用()进行粉碎

2.冰片宜采用()进行粉碎

3.乌鸡宜采用()进行粉碎

4.朱砂宜采用()进行粉碎

5.马钱子宜采用()进行粉碎

A.六一散

B.九一散

C.蛇胆川贝散

D.紫雪丹

E.痱子粉

6.属于普通散剂的是()

7.含有浸膏成分的散剂是()

8.含有液体成分的散剂是()

9.含有低共熔成分的散剂是()

10.含有毒剧药成分的是()

A.水丸

B.蜜丸

C.水蜜丸

D.糊丸

E.蜡丸

11.以炼蜜为辅料用于制备()

12.以药汁为辅料用于制备()

13.以米糊为辅料用于制备()

14.以蜜水为辅料用于制备()

15.以蜂蜡为辅料用于制备()

A.栓剂 B.软膏剂 C.气雾剂 D.膜剂 E.吸入剂16.通过直肠给药可产生全身作用的是()A

17.通过皮肤给药可产生全身作用的半固体制剂是()B

18.通过皮肤给药可产生全身作用的固体制剂是()D

19.通过呼吸道给药可产生全身作用的制剂是()C

20.通过药物本身的挥发性和升华特征给药的是()E

A.EP

B.BP

C.Ch.P

D.JP

E.Ph.Int

21.中国药典()

22.欧洲药典()

23.国际药典()

24.日本药典()

25.英国药典()

A.风化 B.起昙 C.吸湿 D.絮凝 E.共熔

26.药物在空气中失去结晶水的现象,称为()A

27.药物混合后出现润湿或液化的现象,称为()E

28.药物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称为()C

29.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急剧下降后,出现混浊甚至分层的现象称为()B 30.非均相溶液的分散相形成松散的絮状聚集体的现象,称为()D

A.GSP

B.GMP

C.GLP

D.GCP

E.GAP

31.《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32.《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33.《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34.《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35.《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A.阿拉伯胶浆 B.滑石粉 C.HPMC D.CAP E.虫蜡

36.包衣片用于打光的物料是() E

37.用于包隔离层的物料是() A

38.用于包肠溶衣的物料是() D

39.用于包薄膜衣的物料是() C

40.用于包粉衣层的物料是()B

A.15min

B.30min

C.60min

D.3min

E.5min

41.糖衣片的崩解时限是()

42.素片的崩解时限是()

43.分散片的崩解时限是()

44.泡腾片的崩解时限是()

45.薄膜衣片的崩解时限是()

A.杀菌与消毒 B.Krafft C.昙点 D.CMC E.HLB值46.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常作() A

47.形成胶束的临界浓度简称() D

48.表面活性剂溶解度急剧下降出现混浊时的温度称() C

49.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特征值为()B

50.亲水亲油平衡值为() E

三.填空题

1.中药片剂按原料特性分下列四种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纯片全浸膏片半浸膏片全粉末片

2.置换价系指药物的______与同体积______重量的比值。重量基质3.除另有规定外,含毒性药的酊剂,每100ml应相当于原药物的______;其他酊剂,每100ml相当于原药物的______。10g 20g

4. 湿法粉碎包括和。水飞法/加液研磨法

5.干燥时若用静态干燥法则温度宜______,而流化操作则需较______温度方可达到干燥目的。缓缓升高高

6. 为塑制法制备蜜丸的关键工序。合药

7.按囊材性质可将胶囊剂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硬胶囊剂软胶囊剂肠溶胶囊剂

8. 国家药品标准包括和。药典/局颁药品标准

9.乳剂由______相,______相和______组成。水油乳化剂

10.流浸膏剂除另有规定外,每1毫升相当于原药材 g。1

11.因为热原具有不______,所以制备注射用水采用______。挥发性蒸馏法

12. 常用的浸出方法有煎煮法、和。浸渍法/渗漉法

13.空心胶囊的规格,目前有______种,其应用较多的是______号胶囊。8 0~3

14.《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热原检查采用

和。家兔法

15.配制注射剂,必须采用______制备的注射用水,贮存不得超过______h。新鲜 12h

16.用包衣机包糖衣的步骤一般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隔离层粉衣层糖衣层有色糖衣层打光

17.散剂中组分颜色或比重不同应采用______混合。打底套色法

18. 为制备颗粒剂的关键工序。制软材

19.在水中的表面活性剂达到一定浓度时,表面活性剂分子进入溶液内部,形成疏水基向内.亲水基向外的球形缔合体,称为______。表面活性剂开始形成胶束时的溶液浓度称为______(CMC)。胶团或胶束临界胶束浓度

20.制备煎膏剂收膏时,加入炼蜜或炼糖的量一般不超过清膏量的__3____倍。

四.简答题

1.哪些药物不宜制成胶囊剂?

答:药物的水.乙醇溶液,会使胶囊壁溶解;2分

易溶性.刺激性药物,溶解后局部浓度过高会刺激胃粘膜;2分

易风化药物,会使胶囊壁软化;2分

易吸湿药物,使胶囊壁变脆;2分

小儿用药亦不适宜。2分

2.注射剂的质量要求主要有哪些项目?

答:注射剂的质量要求有:

1)无菌; --1分

2)无热原; --1分

3)无可见异物; --1分

4)安全性; --1分

5)渗透压需等渗或接近;--1分

6)PH值4-9; --1分

7)稳定性 --1分

8)其他:如降压物质.有效成分含量.装量差异等

3.酒剂和酊剂有何异同?

答:同:含醇制剂, --3分

1.有效成分易吸收

2.有防腐作用,不易霉变

3.有一定的药理作用

异:

①浓度 --1分

酊剂的浓度有一定的规定,多数是以药材比量法表示

酒剂多按验方或秘方制成,没有一定的浓度规定;

②制备方法 --1分

酊剂:浸渍法.渗漉法.稀释法.溶解法制备,

酒剂一般采用浸渍法.渗漉法;

③溶剂 --1分

酊剂以不同浓度的乙醇为溶剂,

酒剂则以蒸馏酒为溶剂。

④矫味剂 --1分

内服酒剂中有时添加糖或蜂蜜作矫味剂,而酊剂则不加矫味剂。

4.药物与药品有何不同

答:1)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

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论断药品等。) --3分

2)药物是指能够防病治病的物质,含义比药品宽泛。 --3分

不同点在于:①使用对象广泛,不单指人体使用;②处于药品的研制阶段;③在适应症.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等不明确;④药品必须是已经上市或正在申请上市的商品,药物不一定具备这个特征。 --4分

5.简述片剂包糖衣的主要步骤、相应物料及其作用。

五.计算题

1.现有中药提取液100ml,经试验测定其冰点下降度为-0.05℃,需加氯化钠多少克,才能使之成为等渗溶液(

1%氯化钠溶液的冰点下降度为 0.58℃)

1.解:计算公式 W=(0.52-a)/b

已知 a=0.05;b=0.58

W=(0.52-0.05)/0.58=0.81%(g.ml-1)

答:中药提取液100ml中需加氯化钠0.81g,才能使之成为等渗溶液。

2.配制2%盐酸普鲁卡因溶液200ml,问需加氯化钠多少克,使成为等渗溶液(

1%盐酸普鲁卡因溶液的冰点下降度为0.12℃,1%氯化钠溶液的冰点下降度为0.58℃)

2.解:计算公式 W=(0.52-a)/b

已知 a=0.12;b=0.58

W=[0.52-(0.12×2)] /0.58=0.48%(g.ml-1)

0.48×2=0.96(g)

答:配制2%盐酸普鲁卡因溶液200ml,需加氯化钠0.96g,使成为等

渗溶液。

3.配100ml等渗葡萄糖溶液,需葡萄糖多少克(

1%无水葡萄糖的冰点降低值为0.10℃)

已知:1%葡萄糖冰点= -0.10 C

血浆冰点= -0.52 C

1% :X = 0.10:0.52

X = 0.52 / 0.10

X = 5g

即5%的葡萄糖溶液与血浆等渗

(完整版)中药专业中药制剂检验技术复习题

09函授专科中药专业中药制剂检验技术复习题 一、填空题 1.《中国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____________。现行药典为____________年版。 2.相对密度系指在相同的温度下,某物质的密度与___________的密度之比。 3.《中国药典》规定,乙醇没特指浓度,一律是指___________。 4.《中国药典》多选择___________方法鉴别中药制剂中的有效成分。 5.硅胶薄层板活化的温度为___________,时间为___________。 6.硫代乙酰胺试液与重金属反应的最佳pH是___________。 7.若总灰分超过限度范围,则说明___________。 8.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中药制剂含量时,大多采用___________洗脱。 9.中药制剂中的杂质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10.《中国药典》规定,试验用水,除另有规定外,均是指___________。 11.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又称__________柱或_________柱;在分离分析时一般使用极性流动相,所以属_________色谱法;洗脱时极性________的成分先出柱。 二、单项选择题 1.杂质限量是指药品中所含杂质的() A、最大允许量 B、最小允许量 C、含量 D、含量范围 E、以上都不对 2.吸收池装盛溶液以池体的()为佳 A、1/2 B、1/3 C、2/3 D、3/4 E、4/5 3.若总灰分超过限度范围,则说明有() A、杂质 B、一般杂质 C、特殊杂质 D、掺杂物 E、钠盐 4.检查重金属,如须炽灼,则炽灼的温度应为 A、105~110℃ B、500~600℃ C、700~800℃ D、大于100℃ E、大于500℃ 5.比重瓶法测定相对密度,操作顺序为() A、空比重瓶重→(比重瓶+供试品)称重→(比重瓶+水)称重 B、(比重瓶+水)称重→(比重瓶+供试品)称重→空比重瓶重 C、(比重瓶+供试品)称重→(比重瓶+水)称重→空比重瓶重 D、空比重瓶重→(比重瓶+水)称重→(比重瓶+供试品)称重 E、任意顺序 6.紫外区的波长范围是() A、200~400nm B、100~300nm C、600~900nm D、100~400nm E、100~900nm 7.Ag-DDC法检查砷盐的原理:砷化氢与Ag-DDC吡啶作用,生成的物质是() A、三氧化二砷 B、砷斑 C、胶态银 D、气态银 E、固体银 8.《中国药典》采用()方法测定中药材和中药制剂中残留的有机氯类农药的含量 A、气相色谱法 B、液相色谱法 C、酸碱滴定法 D、紫外分光光度法 E、以上方法均可 9.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应选择()来作测定波长 A、最大吸收波长 B、最小吸收波长 C、中间波长

运筹学模拟题及答案新

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 运筹学 》试卷(模拟题) 教学中心: 专业层次: 学 号: 姓 名: 座号: 注意事项:1. 本试卷共 三 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闭卷; 2. 考前请将以上各项信息填写清楚; 3. 所有答案直接做在试卷上,做在草稿纸上无效; 1、关于线性规划模型的可行解区域,叙述正确的为 ( C ) A .可行解区域必有界 B .可行解区域必然包括原点 C .可行解区域必是凸的 D .可行解区域内必有无穷多个点 2、如图,图2是图1的(C ) a,支撑树,但不是最小支撑树. b,支撑子图,但不是支撑树. c,支撑树,也是最小支撑树. d,是支撑树,不是支撑子图. v 66 v 图1 图2 3、如果某两个点之间有两条链的话,图G ( B ) A.是一个树 B.就含有圈 C.全是孤立点

D.以上都不对 4、次为0的点,称为 ( B ) A.悬挂点 B.孤立点 C.奇点 D.偶点 5、田忌赛马中齐宣王的赢得矩阵为A,不正确的表述是 ( C ) 311111131111113111111311111131111113A -????-????-=??-????-??-?? A. 齐宣王的最大赢得函数值为3. B. 田忌的最大赢得函数值为1. C. 此对策有鞍点. D. 此对策无鞍点. 二、判断题(本大题20分,每小题4分) 1、任何形式线性规划问题,均可变换为标准形式。 (√ ) 2、线性规划问题标准型型如 (√ ) 3、次为1的点为悬挂点. (√ ) 4、含有有向边的称为有向图。 (× ) 5、在矩阵对策中局中人都采取最优纯策略才是理智的行动. (√ ) 三、解答题(计算或者证明题:本大题50分,每小题10分) 1、用图解法解线性规划问题 12 121212 max 43326 ..318,0z x x x x s t x x x x =+-+≤?? -+≥??≥? 2、用单纯形法求解123 123123123max 223215 1 5203,,0 Z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运筹学》模拟试题及答案PDF.pdf

^ 高等教育《运筹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运筹学:运筹学主要运用数学方法研究各种系统的优化途径及方案。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线性规划:一般地,如果我们要求出一组变量的值,使之满足一组约束条件,这组约束条件只含有线性不等式或线性方程,同时这组变量的值使某个线性的目标函数取得最优值(最大值或最小值)。这样的数学问题就是线性规划问题 可行解:在线性规划问题的一般模型中,满足约束条件的一组 12,,.........n x x x 值称为此线性规 划问题的可行解, 最优解:在线性规划问题的一般模型中,使目标函数f 达到最优值的可行解称为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 运输问题:将一批物资从若干仓库(简称为发点)运往若干目的地(简称为收点),通过组织运输,使花费的费用最少,这类问题就是运输问题 闭回路:如果在某一平衡表上已求得一个调运方案,从一个空格出发,沿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前进,遇到某个适当的填有调运量的格子就转向前进。如此继续下去,经过若干次,就一定能回到原来出发的空格。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由水平线段和垂直线段所组成的封闭折线,我们称之为闭回路 二、单项选择 1、最早运用运筹学理论的是( A ) A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军事部门将运筹学运用到军事战略部署 B 美国最早将运筹学运用到农业和人口规划问题上 C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政府将运筹学运用到政府制定计划 D 50年代,运筹学运用到研究人口,能源,粮食,第三世界经济发展等问题上 2、下列哪些不是运筹学的研究范围( D ) A 质量控制 B 动态规划 C 排队论 D 系统设计 3、对于线性规划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线性规划问题可能没有可行解 B 在图解法上,线性规划问题的可行解区域都是“凸”区域 C 线性规划问题如果有最优解,则最优解可以在可行解区域的顶点上到达 D 上述说法都正确 4、下面哪些不是线性规划问题的标准形式所具备的( C ) A 所有的变量必须是非负的 B 所有的约束条件(变量的非负约束除外)必须是等式 C 添加新变量时,可以不考虑变量的正负性 D 求目标函数的最小值 5、在求解运输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到下列哪些方法( D ) A 西北角法 B 位势法 C 闭回路法 D 以上都是

中药制剂技术习题集答案

中药制剂技术习题集答案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

《中药制剂技术》习题集 一.单选题 1.《中国药典》现行版一部规定儿科和外用散剂应是( )A A.最细粉 B.细粉 C.极细粉 D.中粉 E.细末 2.世界上第一部药典是( ) C A.《佛洛伦斯药典》 B.《纽伦堡药典》 C.《新修本草》 D.《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E.《神农本草经》 3.热原致热的主要成分是()。B A.蛋白质 B.脂多糖 C.胆固醇 D.磷脂 E.鞣质4.气雾剂常用的抛射剂是( )E A.N 2 B.CO 2 C.丙二醇 D.乙醇 E.氟里昂 5.浸提药材时( ) E A.粉碎度越大越好 B.温度越高越好 C.时间越长越好 D.溶媒pH越高越好 E.浓度差越大越好 6.颗粒剂“软材”质量的经验判断标准是( )C A.含水量充足 B.含水量在12%以下 C.握之成团,触之即散 D.有效成分含量符合规定 E.黏度适宜,握之成型 7.干燥时,湿物料中不能除去的水分是( )C A.结合水 B.非结合水 C.平衡水分 D.自由水分 E.毛细管中水分 8. 单糖浆的含糖量为()(g/ml)。E % % % % % 9.不能作为化学气体灭菌剂的是( ) A A.乙醇 B.过氧醋酸 C.甲醛 D.丙二醇 E.环氧乙烷 10. 制备煎膏剂时,除另有规定外,加入炼蜜或糖的量一般不超过清膏量的()倍。E 11.乳香.没药宜采用的粉碎方法为( ) C A.串料法 B.串油法 C.低温粉碎法 D.蒸罐法 E.串研法 12. 渗漉法的正确操作为()。 A.粉碎→润湿→装筒→浸渍→排气→渗漉 B.粉碎→润湿→装筒→浸渍→渗漉→排气 C.粉碎→装筒→润湿→浸渍→排气→渗漉 D.粉碎→润湿→装筒→排气→浸渍→渗漉 E.粉碎→润湿→浸渍→装筒→排气→渗漉

管理运筹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四 川 大 学 网 络 教 育 学 院 模 拟 试 题( A ) 《管理运筹学》 一、 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目标函数取极小(minZ )的线性规划问题可以转化为目标函数取极大的线性规 划问题求解,原问题的目标函数值等于( C )。 A. maxZ B. max(-Z) C. –max(-Z) D.-maxZ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基本解一定是可行解 B.基本可行解的每个分量一定非负 C.若B 是基,则B 一定是可逆D.非基变量的系数列向量一定是线性相关的 3.在线性规划模型中,没有非负约束的变量称为 ( D ) 多余变量 B .松弛变量 C .人工变量 D .自由变量 4. 当满足最优解,且检验数为零的变量的个数大于基变量的个数时,可求得( A )。 A.多重解 B.无解 C.正则解 D.退化解 5.对偶单纯型法与标准单纯型法的主要区别是每次迭代的基变量都满足最优检验但不完全满足 ( D )。 A .等式约束 B .“≤”型约束 C .“≥”约束 D .非负约束 6. 原问题的第i个约束方程是“=”型,则对偶问题的变量i y 是( B )。 A.多余变量 B.自由变量 C.松弛变量 D.非负变量 7.在运输方案中出现退化现象,是指数字格的数目( C )。 A.等于m+n B.大于m+n-1 C.小于m+n-1 D.等于m+n-1 8. 树T的任意两个顶点间恰好有一条( B )。 A.边 B.初等链 C.欧拉圈 D.回路 9.若G 中不存在流f 增流链,则f 为G 的 ( B )。 A .最小流 B .最大流 C .最小费用流 D .无法确定 10.对偶单纯型法与标准单纯型法的主要区别是每次迭代的基变量都满足最优检验但不完全满足( D ) A.等式约束 B.“≤”型约束 C.“≥”型约束 D.非负约束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化一般规划模型为标准型时,可能引入的变量有 ( ) A .松弛变量 B .剩余变量 C .非负变量 D .非正变量 E .自由变量 2.图解法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主要过程有 ( ) A .画出可行域 B .求出顶点坐标 C .求最优目标值 D .选基本解 E .选最优解 3.表上作业法中确定换出变量的过程有 ( ) A .判断检验数是否都非负 B .选最大检验数 C .确定换出变量 D .选最小检验数 E .确定换入变量 4.求解约束条件为“≥”型的线性规划、构造基本矩阵时,可用的变量有 ( ) A .人工变量 B .松弛变量 C. 负变量 D .剩余变量 E .稳态 变量 5.线性规划问题的主要特征有 ( ) A .目标是线性的 B .约束是线性的 C .求目标最大值 D .求目标最小值 E .非线性 三、 计算题(共60分) 1. 下列线性规划问题化为标准型。(10分)

《中药制剂检测技术(下)》试卷A

《中药制剂检测技术(下)》试卷A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 杂质限量是指药品中所含杂质的() A、最大允许量 B、最小允许量 C、含量 D、含量范围 2.检查重金属,如须炽灼,则炽灼的温度应为 A、105~110℃ B、500~600℃ C、700~800℃ D、大于100℃ E、大于500℃ 3. 紫外区的波长范围是() A、200~400 B、100~300 C、600~900 D、100~400 E、100~900 4. 法检查砷盐的原理:砷化氢与吡啶作用,生成的物质是() A、三氧化二砷 B、砷斑 C、胶态银 D、气态银 E、固体银 5. 《中国药典》采用()方法测定中药材和中药制剂中残留的有机氯类农药的含量 A、气相色谱法 B、液相色谱法 C、酸碱滴定法 D、紫外分光光度法 E、以上方法均可 6. 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应选择()来作测定波长 A、最大吸收波长 B、最小吸收波长 C、中间波长 D、肩峰对应波长 E、以上均可 7. 酸不溶性灰分的主要成分是() A、盐类 B、草酸钙等 C、硅酸盐 D、钾盐 E、钠盐 8. 从水提取液中萃取水溶性生物碱,宜用()溶剂 A.氯仿 B.正丁醇 C.苯 D.水 E.乙醇 9. 重金属检查是以()为代表 A、B、C、D、E、 10. 硫代乙酰胺法检查重金属,是比较样品管和对照管() A.颜色深浅B、浑浊程度C、沉淀颗粒D、产生气体量 E、以上都不对 11.硫代乙酰胺法检查重金属,生成的最终产物是() A、铅斑 B、砷斑 C、硫化铅 D、胶态银 E、以上物质都不对 12.《中国药典》采用()方法测定酒剂中的甲醇量 A、气相色谱法 B、液相色谱法 C、酸碱滴定法 D、紫外分光光度法 E、以上方法均可 13..灰分的测定使用的容器是() A.称量瓶 B.坩埚 C.蒸发皿 D.表面皿 14. .以下重金属检查法中,()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 A 第一法(硫代乙酰胺法) B 第二法(炽灼法) C 第三法(硫化钠法) D 第四法(微孔滤膜法) 1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仪器分析方法的是( ) A. C.挥发油测定法 E.分光光度法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酸不溶性灰分的来源主要是泥沙。 ()2.重金属检查的标准铅液是由醋酸铅配制而成的。 ()3.砷盐检查中,使用醋酸铅棉的目的在于吸收H2S气体。 ()4.硫代乙酰胺法测定重金属可产生棕黄色供比色分析。 ()5.灰分检查中高温炽灼的温度一般在500~600℃。 ()6.分光光度法的定量分析是以朗伯比尔定律为理论基础的。 ()7.分光光度法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为。 ()8.挥发油测定法系指对药品中挥发油总量的测定。 ()9.薄层扫描法定量分析的理论基础是阿基米德定律。 ()10.在药品检验中,最常使用的流动相是甲醇—水或乙晴—水溶剂系统。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杂质 2.重金属 3.砷盐检查法 4.容量分析法

中药制剂技术习题集答案

《中药制剂技术》习题集 一.单选题 1.《中国药典》现行版一部规定儿科和外用散剂应是( )A A.最细粉 B.细粉 C.极细粉 D.中粉 E.细末 2.世界上第一部药典是( ) C A.《佛洛伦斯药典》 B.《纽伦堡药典》 C.《新修本草》 D.《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E.《神农本草经》 3.热原致热的主要成分是()。B A.蛋白质 B.脂多糖 C.胆固醇 D.磷脂 E.鞣质 4.气雾剂常用的抛射剂是( )E A.N2 B.CO2 C.丙二醇 D.乙醇 E.氟里昂 5.浸提药材时( ) E A.粉碎度越大越好 B.温度越高越好 C.时间越长越好 D.溶媒pH越高越好 E.浓度差越大越好 6.颗粒剂“软材”质量的经验判断标准是( )C A.含水量充足 B.含水量在12%以下 C.握之成团,触之即散 D.有效成分含量符合规定 E.黏度适宜,握之成型 7.干燥时,湿物料中不能除去的水分是( )C A.结合水 B.非结合水 C.平衡水分 D.自由水分 E.毛细管中水分 8. 单糖浆的含糖量为()(g/ml)。E % % % % % 9.不能作为化学气体灭菌剂的是( ) A A.乙醇 B.过氧醋酸 C.甲醛 D.丙二醇 E.环氧乙烷 10. 制备煎膏剂时,除另有规定外,加入炼蜜或糖的量一般不超过清膏量的()倍。E 11.乳香.没药宜采用的粉碎方法为( ) C

A.串料法 B.串油法 C.低温粉碎法 D.蒸罐法 E.串研法 12. 渗漉法的正确操作为()。 A.粉碎→润湿→装筒→浸渍→排气→渗漉 B.粉碎→润湿→装筒→浸渍→渗漉→排气 C.粉碎→装筒→润湿→浸渍→排气→渗漉 D.粉碎→润湿→装筒→排气→浸渍→渗漉 E.粉碎→润湿→浸渍→装筒→排气→渗漉 13.精滤中药注射液宜选用( )A A.微孔滤膜滤器 B.1号垂熔滤器 C.2号垂熔滤器 D.滤棒 E.滤纸14.下列关于干胶法制备初乳叙述正确的是()。E A.胶与水先混合 B.乳剂要用水先润湿 C.分次加入所需水 D.初乳不能加水稀释 E.用力沿同一方向研至初乳生成 15.《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简称是( ) A A.GMP B.GSP C.GAP D.GLP E.GCP 16. 当处方中各组分的比例量相差悬殊时,混合时宜用()。C A.过筛混合 B.湿法混合 C.等量递加法 D.直接搅拌法 E.直接研磨法17.注射剂按下列给药途径,不能添加抑菌剂的是( )E A.肌肉注射 B.皮内注射 C.皮下注射 D.穴位注射 E.静脉注射 18.用于肛门的栓剂,最常见的形状是( )C A.圆锥形 B.圆柱形 C.鱼雷形 D.球形 E.鸭嘴形 19.除另有规定外,流浸膏剂每1ml相当于原药材( )B A.~1g B.1g C.1~1.5g D.2~5g E.1~2g 20.眼膏剂中的常用基质为黄凡士林.液状石蜡.羊毛脂,其应用比例一般为()。D :3:2 :2:2 :2:1 :1:1 :: 21.软胶囊囊材中明胶.甘油和水的重量比应为( )E A.1::1 B.1::1 C.1::1

中药制剂检验技术题库

中药制剂检验技术题库 说明:此题库适用于36学时、72学时、108学时、144学时的课程,题库分为容易、中等难度、难三类,出题时针对不同学时适当调整不同难度题量。名词解释为每题2分,判断为每题1分,填空为每空1分,选择为每空1分,综合题每题5分,英译汉每题1分。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1中药制剂检验技术 2.药品标准 3.中国药典 4.药品质量 5.取样 二、判断 ()1.精密称定系指准确至所称重量的1∕100. ()2.药典是进行中成药药品检验的唯一标准。 ()3. Chinese pharmacopoeia的中文含义是中国药典。 ()4.中药制剂质量检验一般程序为:取样——预处理——分析(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报告(填写检验报告,给出结论) ()5.取样的原则为均匀、合理、随机 三、填空 1.对中成药进行检验的法定依据是和。 2.各级是国家设立的专门负责药品检验的法定机构。 3.取样的要求是:取样要有性、性和性。取样的原则是。 4.中药制剂鉴别主要包括、和等。 5.中国药典的主要内容是、和。 6.药品标准中需进行实际检测的项目有、、和。 7. 中国药典规定取某样品约1g,精密称定。其称量范围是;其称量精度是;应使用天平。

8. 我国现行的药品标准有和。 9. 药品检验应坚持的原则,只要有项检验不符合规定,即判定为不合格药品。 10. 样品的提取方法有、、、、等。 四、选择 1. 药品标准中的鉴别项用于药品的————;检查项用于药品的————;含量测定项用于药品的————。(A优劣评价 B纯度和品质检定 C真伪判断) 2.下列项目中不属于检验内容的是(A药品名称 B处方C.性状D.含测E.功能主治) 3.配制100ml50%的乙醇应量取95%乙醇 ml(A.52.6 B.50.0 C. 58.4 ) 4.在精密量取5ml溶液时应采用的量具是(A.量筒 B.量杯 C. 刻度试管 D.移液管) 5.取样前应注意检查的内容有(A生产批号、品名、厂家、规格、包装样式是否一致 B 检查包装的完整性 C.清洁程度及有无水迹 D.霉变或其它物质污染) 6.至今为止我国共颁布发行了版中国药典(A.7 B.8 C.9 D.10)。 7. 大蜜丸的破碎(分散)方法是,水丸的粉碎用。(A.小刀切成小块 B.小刀刮去糖衣层置研钵中研细 C.直接置研钵中研细 D.用小刀或剪刀剪切成小块,加硅藻土研磨分散) 8.片剂的粉碎可用,栓剂的分散可用。(A.小刀切成小块 B.小刀刮去糖衣层置研钵中研细 C.直接置研钵中研细 D.用小刀或剪刀剪切成小块,加硅藻土研磨分散)

中药药剂学考试题库及答案(1)

中药药剂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 【A型题】 1.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称为 A.中成药学 B.中药制剂学 C.中药调剂学D.中药药剂学E.工 业药剂学 2.研究中药方剂调配技术、理论和应用的科学,称为 A.中成药学 B.中药制剂学 C.中药调剂学 D.中药药剂学 E.中药方剂学 3.《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简称是 A.GMP B.GSP C.GAP D.GLP E.GCP 4.非处方药的简称是 A.WTO B.OTC C.GAP D.GLP E.GCP 5.《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第一版是 A.1949年版 B.1950年版 C.1951年版 D.1952年版E.1953年 版 6.中国现行药典是 A.1977年版 B.1990年版 C.1995年版 D.2000年版 E.2005年版 7.《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是 A.国家组织编纂的药品集 B.国家组织编纂的药品规格标准的法典 C.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编纂的药品集 D.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编纂的药品规格标准的法典 E.国家药典委员会编纂的药品集 8.世界上第一部药典是 A.《佛洛伦斯药典》 B.《纽伦堡药典》 C.《新修本草》 D.《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E.《神农本草经》

9.药品生产、供应、检验及使用的主要依据是 A.药品管理法 B.药典 C.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D.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E.调剂和制剂知识 10.药材在进行提取或用于直接入药前所进行的挑选、洗涤、蒸、炒、焖、煅、炙、烘干和粉碎等过程,称为 A.中药制剂 B.中药制药 C.中药净化 D.中药纯化 E.中药前 处理 11.我国最早的制药技术专著《汤液经》的作者是 A.后汉张仲景 B.晋代葛洪 C.商代伊尹 D.金代李杲 E.明代李 时珍 12.我国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中药成方配本是 A.《神农本草经》 B.《五十二病方》 C.《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D.《经 史证类备急本草》 E.本草纲目 13.将液体药剂分为溶液、胶体溶液、混悬液和乳浊液,属于 A.按照分散系统分类 B.按照给药途径分类 C.按照制备方法分类 D.按照物态分类 E.按照性状分类14.根据《局颁药品标准》将原料药加工制成的制品,称为 A.调剂 B.药剂C.制剂 D.方剂 E.剂型 15.中药材经过加工制成具有一定形态的成品,称为 A.成药 B.中成药 C.制剂 D.药品 E.剂型 16.根据疗效确切、应用广泛的处方大量生产的药品称为 A.成药 B.中成药 C.制剂 D.药品 E.药物 17.对我国药品生产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是 A.《美国药典》 B.《英国药典》 C.《日本药局方》 D.《中国药典》 E.《国际药典》 18.《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收载的内容为 A.中草药 B.化学药品 C.生化药品 D.生物制品 E.中药 19.下列叙述中不属于中药药剂学任务的是 A.吸收现代药剂学及相关学科中的有关理论、技术、方法

运筹学模拟题及答案

运筹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7分) 1、 使用人工变量法求解极大化的线性规划问题时,当所有的检验数0j δ≤,但 在基变量中仍含有非零的人工变量,表明该线性规划问题( D ) A.有唯一的最优解 B.有无穷多最优解 C.为无界解 D.无可行解 2、对于线性规划 12 1231241234max 24..34 51 ,,,0 z x x s t x x x x x x x x x x =-+-+=??++=??≥? 如果取基1110B ?? = ??? ,则对于基B 的基解为( B ) A 、(0,0,4,1)T X = B 、(1,0,3,0)T X = C 、(4,0,0,3)T X =- D 、(23/8,3/8,0,0)T X =- 3、对偶单纯形法解最小化线性规划问题时,每次迭代要求单纯形表中( C ) A.b 列元素不小于零 B.检验数都大于零 C.检验数都不小于零 D.检验数都不大于零 4、 在n 个产地、m 个销地的产销平衡运输问题中,( D )就是错误的。 A.运输问题就是线性规划问题 B.基变量的个数就是数字格的个数 C.非基变量的个数有1mn n m --+个 D.每一格在运输图中均有一闭合回路 5、 关于线性规划的原问题与对偶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就是( B ) A.若原问题为无界解,则对偶问题也为无界解 B.若原问题无可行解,其对偶问题具有无界解或无可行解 C.若原问题存在可行解,其对偶问题必存在可行解

D.若原问题存在可行解,其对偶问题无可行解 6.已知规范形式原问题(max 问题)的最优表中的检验数为12(,,...,)n λλλ,松弛变 量的检验数为12(,,...,)n n n m λλλ+++,则对偶问题的最优解为( C ) A 、 12(,,...,)n λλλ B 、 12(,,...,)n λλλ--- C.12(,,...,)n n n m λλλ+++--- D 、 12(,,...,)n n n m λλλ+++ 7、当线性规划的可行解集合非空时一定( D ) A 、包含原点 B 、有界 C.无界 D 、就是凸集 8、线性规划具有多重最优解就是指( B ) A 、目标函数系数与某约束系数对应成比例。 B.最优表中存在非基变量的检验数为零。 C.可行解集合无界。 D.存在基变量等于零。 9.线性规划的约束条件为1231241234 2224,,,0x x x x x x x x x x ++=??++=??≥?,则基可行解就是( D ) A 、(2,0,0,1) B 、(-1,1,2,4) C 、(2,2,-2,-4) D 、(0,0,2,4)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 1.线性规划问题中,如果在约束条件中没有单位矩阵作为初始可行基,我们通常 用增加 人工变量 的方法来产生初始可行基。 2、当原问题可行,对偶问题不可行时,常用的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方法就是 单纯形 法。 3、原问题的第1个约束方程就是“=”型,则对偶问题相应的变量就是 无约束 变量。 4、运输问题中,当总供应量大于总需求量时,求解时需虚设一个_销__地,此地的需求量为总供应量减去总需求量。 5、 约束121212264612420x x x x x x +≤+≥+≤, 及中至少有一个起作用,引入0-1变量,把它表示成一般线性约束条件为( )。

试论药物制剂新技术在中药制剂现代化中的应用

试论药物制剂新技术在中药制剂现代化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9-12-27T14:35:39.213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12月57期作者:韩春艳 [导读] 中药制剂现代化是中药现代化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现代药物制剂新技术与新方法引入传统中药制剂中,优化传统中药的使用方式,提高中药在临床的利用率,促进中医药的发展。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主要针对药物制剂新技术在中药制剂现代化中的应用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望于同行之间交流探讨。 (牡丹江友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牡丹江 157013) 摘要:中药制剂现代化是中药现代化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现代药物制剂新技术与新方法引入传统中药制剂中,优化传统中药的使用方式,提高中药在临床的利用率,促进中医药的发展。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主要针对药物制剂新技术在中药制剂现代化中的应用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望于同行之间交流探讨。 关键词:药物制剂新技术;中药制剂;现代化生产;应用;透皮;固体分散 一、药物制剂新技术应用意义 我国拥有丰富的中药资源,加之历史悠久,使得中药的制备与使用经验不断累积至今,逐渐成为了一套独立、完整的中医药理论知识体系。自我国加入世界卫生组织以来,业内与坊间对中药制剂的认知与重视均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而中医药产业也逐渐成为促进我国中药制剂现代化发展的关键。中华民族利用一些动植物解除人类身体病痛的案例可追溯至远古时代。在数千年的发展进程中,中医药不断吸收和融合各个时期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文思想,不断创新和完善,逐渐形成了自身的鲜明特点。随着现代社会物理学、化学科学、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中医药学也在现代技术和理论的推动下,不断开拓创新,技术方法日趋丰富多样,各种先进机器的引进和使用,也极大地提升了中医药剂的制作效率和临床应用效果,可以说,中药制剂的发展与现代化高科技的进步密不可分。新时期,加强药物制剂新技术在中药制剂现代化中的应用具有更加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药物制剂新技术在中药制剂现代化中的应用 随着医疗科学技术的发展,药物制剂新技术不断涌现,在推动我国中药制剂现代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将药物制剂新技术与传统中药制剂方式相结合可以有效提升中药治疗的质量与临床药用价值,为中药现代化发展不断开拓空间。 1、固体分散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固体分散技术的原理是把固体药物放在另一种固体物质中进行高度分散,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一般都会选用亲水性和水溶性较高的物质,运用这种技术进行操作的主要目的就是促进难溶药物的快速溶解,增强药物的利用程度。溶剂法、研磨法和熔融法都是比较常用的药物配置方式,在运用时需要考虑药材、固体物质的结构和性质等情况,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配置策略。有学者利用熔融法植被水飞蓟素分散体,研究得出当水飞蓟素和聚乙二醇的含量比例达到1:9时水飞蓟素的融出速率最佳,这种固体分散体能够提升隐丹参酮的溶出度,与之前相比融出度提升了9倍以上。中药滴丸也是利用固体分散体技术来研究现代中药的例子,而且具有肠道刺激小、服用方便和提升溶解度的特点,在生产的时候,滴丸会在极冷的条件下变成固体分散体,以微小晶粒的形式存在,这也是提升药物生物利用度的原理所在。 2、微型包囊技术与微囊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微型包囊技术与微囊技术是指借助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囊材高分子材料作为囊壳,放置液体中药或固体中药的技术,包裹成内含囊心物的小胶囊。在药物配置生产过程中,这两种技术的应用优势不断显现,目前我国微囊技术日臻成熟,在中药加工制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中药制剂生产过程中利用微型包囊技术与微囊技术,药材中的有效成分会被牢牢锁定在囊壳中,药物的不良气味被掩盖,减少人们服用药物的不适感。 3、脂质体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脂质体属于人工膜,近年来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不断增加。搅动之后,脂质体可形成双层球形,其直径在10~1000nm,是一种超细粒子。对脂质体的首次利用在20世纪60年代,研究人员将其作为药物载体,药物被包裹在水相和膜相之间,通过在脂质体表面添加靶向抗体,控制其靶向作用,可将药物富集于病变部位并释放有效成分。脂质体无毒性、无降解性、无免疫性,在中药制剂中应用脂质体技术,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提升药物作用效果,还能降低中药药材毒性,降低治疗时出现的不良反应。 4、透皮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透皮技术打破了传统皮肤的用药观念,是指借助皮肤作为药物输入体内循环的门户,促进药物治疗。透皮技术的适用对象一般为酊剂、油剂、洗剂、糊剂、膏药和搽剂等,这些药剂能够通过皮肤释放药剂,并通过皮肤来吸收。通过透皮技术制作的药剂毒副作用较小,使用方便,可以显著避免肝脏首过效应和肠胃因素的干扰。在中药制剂发展中,透皮技术因其优势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等离子电渗技术、膜渗透技术等现代化高科技技术与透皮技术的结合,也极大地提升了中药制剂的治疗效果。 5、薄膜包衣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在药物制剂中,使用这项技术往往伴随着较大异味,在药物吸湿过程中或者在配置加工过程中,在药物外部经常要增加糖衣薄膜,从而避免片剂药物出现交换反应导致变质情况出现。薄膜包衣技术可以实现防潮抗热的作用,并且可以掩盖药物异味,具有着较高的稳定性,可以让药物质量得到稳定保存。由于薄膜包衣质量相对较轻,制作原料相对广泛,且不需要过高的成本。生产薄膜包衣的技术相对简单,生产周期也比较短。在加工过程中,可以合理使用包衣薄膜代替糖衣薄膜,保护药物,延长保质期。 6、包合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在药物制剂中,包合技术是一种将药材分子包裹储存在另一种药材空穴结构中的技术,这项技术是一种复合型技术。使用这项技术进行中药加工可以改善重要物化特质,提高药物稳定性。在提升生物利用程度的同时,可以让药物溶解度不断提高,同时可以减少药物的副作用。为了让医疗效用可以持续发挥作用,需要合理改变药物性状。例如:将液态中药转变为粉末药物,这样可以让中药气味被掩盖起来,避免中药挥发,有效地提高了中药纯度以及药效。 7、聚合物纳米粒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聚合物纳米粒是以人工合成或天然的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为载体制成的粒径在1—1000nm的载体系统。聚合物由于结构的可修饰

运筹学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新】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运筹学》 一、判断题:在下列各题中,你认为题中描述的内容为正确者,在题尾括号内写“T”,错误者写 “F”。 1. 线性规划问题的每一个基本可行解对应可行域的一个顶点。( ) 2. 用单纯形法求解一般线性规划时,当目标函数求最小值时,若所有的检验数C j-Z j≤0,则问题达到最优。( ) 3. 若线性规划的可行域非空有界,则其顶点中必存在最优解。( ) 4. 满足线性规划问题所有约束条件的解称为可行解。( ) 5. 在线性规划问题的求解过程中,基变量和非机变量的个数是固定的。( ) 6. 对偶问题的对偶是原问题。( ) 7. 在可行解的状态下,原问题与对偶问题的目标函数值是相等的。( ) 8. 运输问题的可行解中基变量的个数不一定遵循m+n-1的规则。( ) 9. 指派问题的解中基变量的个数为m+n。( ) 10. 网络最短路径是指从网络起点至终点的一条权和最小的路线。( ) 11. 网络最大流量是网络起点至终点的一条增流链上的最大流量。( ) 12. 工程计划网络中的关键路线上事项的最早时间和最迟时间往往是不相等。( ) 13. 在确定性存贮模型中不许缺货的条件下,当费用项目相同时,生产模型的间隔时间比订购模型的间隔时间长。( ) 14. 单目标决策时,用不同方法确定的最佳方案往往是不一致的。( ) 15. 动态规则中运用图解法的顺推方法和网络最短路径的标号法上是一致的。 ( ) 二、单项选择题 1、对于线性规划问题标准型:maxZ=CX, AX=b, X≥0, 利用单纯形法求解时,每作一次迭代,都能保证它相应的目标函数值Z必为()。 A. 增大 B. 不减少 C. 减少 D. 不增大 2、若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不唯一,则在最优单纯形表上()。 A. 非基变量的检验数都为零 B. 非基变量检验数必有为零 C. 非基变量检验数不必有为零者 D. 非基变量的检验数都小于零 3、线性规划问题的数学模型由目标函数、约束条件和()三个部分组成。 A. 非负条件 B. 顶点集合 C. 最优解 D. 决策变量 4、已知x1= ( 2, 4), x2=(4, 8)是某线性规划问题的两个最优解,则()也是该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 A. (4,4) B. (1,2) C. (2,3) D. 无法判断

中药制剂新技术与新剂型复习思考题

中药制剂新技术与新剂型复习思考题 一、药物的提取技术 1微波提取的原理、特点、适应范围、对提取溶剂极性的要求 2超声提取的原理 的性质(密度、黏度、扩散系数、溶解能力)3超临界提取的溶剂、SF-CO 2 4超临界提取适应哪些成分的提取 5影响超临界提取的因素 6超临界提取的工艺流程 二、微粒给药系统 1单凝聚法与复凝聚法制备微囊的原理、材料 2中药微囊化的特点 3脂质体的含义、特点 4亚微乳的含义、特点;纳米乳的含义 5自乳化给药系统的含义、组成 6临界胶束浓度(CMC)、聚合物胶束的制备方法 7复乳的特点 三、固体分散体与包合物 1固体分散体的含义与特点;固体分散体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2固体分散体的水溶性载体材料有哪些? 3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方法有哪几种? 4固体溶液的含义 5包合物的含义、包合材料、结构、优点 6环糊精包合物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特点 7提高药物稳定性的药物制剂新技术有哪些? 四、口服缓释、控释与迟释新剂型 1缓释制剂、控释制剂、迟释制剂的含义 2与普通制剂相比,缓释、控释制剂有哪些优点? 3结肠定位制剂释药的pH范围 4缓释制剂的种类 5渗透泵片的含义、影响其释药的因素 五、透皮给药系统 1TDDS的含义 2药物透皮吸收的含义、途经、包括哪三个阶段? 3影响药物透皮吸收的因素 4透皮吸收药物适宜的lgp范围 5透皮吸收促进剂的种类 6离子导入的含义 六黏膜给药新剂型 1黏膜给药的概念、黏膜给药的途径 2影响药物口腔黏膜吸收的因素、提高药物口腔吸收的方法 3口腔给药系统的含义、口腔给药系统的药物新剂型有哪些?特点? 4口腔崩解片的含义 5生物黏附制剂的含义

中药新剂型的研究

中药新剂型的研究 将西药中普遍开展的药物传输系统研究应用于中药制剂的开发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新领域,近年来十分活跃,虽因中药成分复杂,较化学药物同类项目的研究和开发难度要大得多,但一旦成功就意味着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 中药透皮吸收给药系统 此方面的基础实验研究、透皮制剂组方及现代方法系统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研究表明,部分中药的有效成分能够透皮吸收,尤其在透皮促进剂作用下效果更好。 通过用HPLC对透皮接受液中洋金花的主要成分东莨菪碱进行测定,并比较不同透皮促进剂对洋金花透过蛇皮速率的影响,为筛选组方提供了依据;以有效成分之一小檗碱的氘标记物做示踪剂对如意金黄散黑膏进行的透皮示踪研究均取得了良好结果。为中药涂膜剂、膜剂、贴剂奠定理论基础。并可配合应用传统的中医穴位理论,采用穴位透皮给药获得较好的结果。 中药微囊制剂 此研究使常规中药剂型:片剂、颗粒剂、胶囊剂变得更加有效、安全、方便。制成的微囊,根据粒径不同,可供制备多种剂型,既可解决某些剂型的质量不稳定问题,又可制备缓释及长效制剂。如驱绦虫中草药鹤草酚片剂,崩解度及释放度均较差,为了增加药物在制剂中的分散性和稳定性,使其在胃肠道中处于分散状态,从而在小肠上段特定部位与寄生虫病原体相接触,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改为复凝聚法制成微囊颗粒剂,经释放度测定、累计释药率在2小时即达高峰,在小肠上段造成高浓度,制成使药物控速在特定部位释放的新剂型。中药缓释、控释和靶向给药系统 成功用于化学药物的定时、定向、恒速释药系统及靶向给药系统已在中药制剂中应用。如雷公藤缓释片所含乙酸乙酯与普通片相当,每日剂量一致,但生物利用度提高,毒副作用减轻。将疗效较好的中药复方“散结化淤冲剂”浸膏和氟尿嘧啶相结合组成的复合抗癌药,加入明胶和磁微粉等制成磁性微球释药系统,该制剂在体外磁场导向下浓集滞留在靶区的癌组织上,缓慢释放药物,从而达到提高疗效,减少用药量和降低毒性的目的。 中药生物黏附制剂 中药散剂是治疗口腔溃疡的常见类型,但易随唾液流散,在病灶部位滞留时间短,影响疗效又污染口腔,在口腔散中引入生物黏附技术可明显延长并提高疗效,且药物容量大,可减少用药次数。 中药新制剂的基础--中药标准提取物 中药标准提取物是指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传统中药材进行提取加工而得到的一种具有明确药效物质基础,以及严格质量标准的一种中药产品,可作为中药制剂的原料药。其化学成分,是多种药理活性物质按特定比例组成的集合,继承了中药多成分的特点,体现着原中药材特定的中医功效,无论作为单味药,还是组成复方,完全可以替代原生药使用,并且在质量控制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具有相对明确的物质基础和特定的药理活性,可以说是现代中药制剂的基础。 中药制剂新技术工艺 现代中药制剂学已发展为多学科交汇的系统学科,最新的工艺技术不断应用于此领域。提取分离纯化工艺

中药制剂分析题库11(含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中药制剂分析的任务是 A.对中药制剂的原料进行质量分析B.对中药制剂的半成品进行质量分析 C.对中药制剂的成品进行质量分析D.对中药制剂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分析 E.对中药制剂的体内代谢过程进行质量检测 2.中药制剂需要质量分析的环节是 A.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保管和体内代谢过程 B.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保管、供应和运输过程 C.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保管、供应和临床使用过程 D.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供应和运输过程 E.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供应和体内代谢过程 3.中药制剂分析的特点 A.制剂工艺的复杂性B.化学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C.中药材炮制的重要性D.多由大复方组成E.有效成分的单一性 4.中医药理论在制剂分析中的作用是 A.指导合理用药B.指导合理撰写说明书 C.指导检测有毒物质D.指导检测贵重药材 E.指导制定合理的质量分析方案 5.《中国药典》规定,热水温度指 A.70~80℃ B.60~80℃ C.65~85℃ D.50~60℃ E.40~60℃ 6.中药制剂化学成分的多样性是指 A.含有多种类型的有机物质B.含有多种类型的无机元素C.含有多种中药材D.含有多种类型的有机和无机化合物E.含有多种的同系化合物 7.中药制剂分析的主要对象是 A.中药制剂中的有效成分B.影响中药制剂疗效和质量的化学成分 C.中药制剂中的毒性成分D.中药制剂中的贵重药材E.中药制剂中的指标性成分8.中药质量标准应全面保证 A.中药制剂质量稳定和疗效可靠B.中药制剂质量稳定和使用安全 C.中药制剂质量稳定、疗效可靠和使用安全D.中药制剂疗效可靠和使用安全 E.中药制剂疗效可靠、无副作用和使用安全 9.中药制剂的质量分析是指 A.对中药制剂的定性鉴别B.对中药制剂的性状鉴别C.对中药制剂的检查 D.对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E.对中药制剂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等方面的评价10.中药分析中最常用的分析方法是 A.光谱分析法B.化学分析法C.色谱分析法 D.联用分析法E.电学分析法 11.中药分析中最常用的提取方法是 A.溶剂提取法B.煎煮法C.升华法D.超临界流体萃取E.沉淀法12.指纹图谱可用于中药制剂的 A.定性B.鉴别C.检查D.含量测定E.综合质量测定 13.取样的原则是 A.具有一定的数量B.在效期内取样C.均匀合理 D.不能被污染E.包装不能破损

运筹学模拟试题答案(2020年整理).doc

模拟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共7题,35分) 1、在线性规划模型中,没有非负约束的变量称为(C) A. 多余变量 B. 松弛变量 C. 自由变量 D. 人工变量 2、约束条件为AX=b,X≥0的线性规划问题的可行解集是(B ) A. 补集 B. 凸集 C. 交集 D. 凹集 3、线性规划的图解法适用于( B ) A. 只含有一个变量的线性规划问题 B. 只含有2~3个变量的线性规划问题 C. 含有多个变量的线性规划问题 D. 任何情况 4、单纯形法作为一种常用解法,适合于求解线性规划(A ) A. 多变量模型 B. 两变量模型 C. 最大化模型 D. 最小化模型 5、在单纯性法计算中,如果检验数都小于等于零,而且非基变量的检验数全为负数,则表明此问题有(D )。 A. 无穷多组最优解 B. 无最优解?? C. 无可行解 D. 唯一最优解 6、在线性规划中,设约束方程的个数为m,变量个数为n,m<n时,可以把变量分为基变量和非基变量两部分,基变量的个数为m个,非基变量的个数为(C ) A. m个 B. n个 C. n-m个 D. 0个 7、使用人工变量法求解极大化线性规划问题时,当所有的检验数在基变量中仍含有非零的人工变量,表明该线性规划问题(D ) A. 有唯一的最优解 B. 有无穷多最优解 C. 为无界解 D. 无可行解 二、填空题:(共5题,25分) 1、运筹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有效地组织和管理决策的科学. 2、线性规划是一种合理利用资源、合理调配资源的应用数学方法,其基本特点是模型中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方程都是线性表达式. 3、线性规划模型由三个要素构成:决策变量、目标函数、约束条件。 4、可行域中任意两点间联结线段上的点均在可行域内,这样的点集叫凸集。 5、线形规划的标准形式有如下四个特点:目标函数的最大化、约束条件为等式、决策变量费非负、右端常数项非负。 三、简答题:(共3题,40分) 1、简述线性规划模型的三个基本特征。 (1)每一个问题都有一个极大或极小的目标且能用有一组线性函数表示出来。 (2)问题中有若干约束条件且可用线性等式或不等式表示。 (3)问题中用一组决策变量来表示一科方案。 2、简述单纯型法的基本思想。 (1)确定初始基可行解(2)检验是否最优,由一个基可行解变换到另一个基可行基,直至找到最优解。 3、简述如何在单纯型表上判别问题有无界解。 答:如果存在一个非基变量的检验数为正数,但此变量当前系数中无正系数存在即可证明。 模拟试题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