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心理学之社会态度

社会心理学之社会态度

社会心理学之社会态度
社会心理学之社会态度

第四章社会态度

第一节态度的一般概念

一、什么是态度

(一)态度概念的由来

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和培因率先使用态度概念,在他们看来,态度是一种先有之见,是把判断和思考引向一定方向的先有观念或先有倾向。奥尔波特认为,所谓态度是在经验基础上组织起来的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它对个人的反应有指导性和动力性的引向。这个定义曾一度被社会心理学界认为是态度的经典定义。

(二)态度概念的各种界说

第一种是侧重认知成分的界说,把态度看作是具有结构性的认知体系。强调认知信息及其组织。

第二种是侧重情感成分的界说,视情感为态度的标志。强调的是赞成、喜欢与否的表达。

第三种是侧重行为倾向成分的界说,认为态度是行为反应的准备状态。

第四种是综合性界说,这类定义力图包容上述三类定义的基本内容,即将认知、情感和行为都平行地容纳于态度之中。

(三)态度的定义和态度的基本特征

我们认为,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中蕴含着个体的主观评价,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倾向性。它是在社会生活过程中经过学习和经验积累而形成的。从这一特征,我们可以看出,态度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⒈主体内在性

首先,态度总是一定主体的态度。态度的主体既可以是社会个体,也可以是社会群体。除了成员个人的态度之外,还存在群体共同的态度。所以,社会个体和社会群体是态度的承载者,是态度的主体。其次,态度具有内在性。态度不同于具体行为,尽管它有一定的行为倾向。因此,从人的外部行为中不能直接观察人的态度,而只能间接地从人的表情、意向和行为中推知人的态度。各种态度测量都要从态度的这个特征出发,否则就容易将态度测量和行为测量混为一谈。

⒉对象性

任何态度都有一定的指向对象。这个指向对象就是态度的客体,它既可以是事,也可以是物,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某种思想、观点或信念。而针对的人既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他人,还可以是一个群体。态度的对象性使态度和价值观有别,价值观不涉及某个具体对象,相对来说,比态度更为抽象和更为宽泛。价值观是对各种有关的态度的抽象和概括,表现为理论价值、社会价值、审美价值、宗教价值等。在一定意义上说,态度是价值观形成的基础。但另一方面,价值观一定形成,反过来又构成了人们评价客观事物的抽象准则,影响态度的表现,即人们的价值观不同,对某一具体对象所持的态度也不相同。

⒊评价性

这是态度最为核心的特征。所谓评价,就是依据一定的价值准则对事物进行分析、比较、判断和决策的过程。态度实质上就是一种评价。这种评价可以通过语言、表情表现出来,也可以通过生理反应和行为表现出来。而其,这种评价既可以在意识水平上进行,也可以在无意识水平上进行。大体而言,意识水平的评价,构成了人们的外显态度,无意识水平的评价构成了人们的内隐态度。

⒋持续性和情境性

态度一旦形成,就表现出一定的持续性。奥尔波特认为,态度常常像习惯一样持久,而且,一旦在童年或青年时期形成,这种固定的方式将持续生命的全过程。但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态度既有持续性,也有情境性。一般来说,内隐态度较为持续,外显态度有较多的情

境性。⒌功能性

从进化论的角度看,人之所以有各种态度,是因为态度具有一定的功能。首先,态度具有认知功能。态度有助于人们对知识,特别是社会知识进行归类和整合。其次,态度具有社会适应功能。态度有助于人们进行调适、自我防卫和价值表现,从而表现自我,保证与他人关系融洽。

补北师的:对于态度的定义,可以从四个方面理解。

1、态度仅是一种心理倾向,并非行为本身。(对应郑雪的主体内在性)。态度是一种不能直接观察的一种假设,只能从个体的外部行为中去推知。狭义的理解,态度只是一种行为倾向,是一种内部的心理变化过程。换言之,态度是刺激与反应的中间媒介,是不可能直接观察到的构成概念。广义的理解,态度除了心理行为倾向外,还应包括伴随心理倾向而来的外部行为。态度和人际关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态度并非天生的,而是在长期社会生活中经过实际体验、积累经验而形成的,因而具有经验性。态度形成后,又会反过来影响人们的经验,影响社会,于是个体不断修正自己的态度,如此循环往复。因此,个体态度的获得,实质上是社会态度的获得,是把社会信息转化为个人信息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即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2、态度具有对象性。态度必有刺激物激起,这个刺激物就是态度的对象。它可以是人或物,也可以是价值、观念、制度等,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总之,人们生活的周围世界都是态度的对象。其中,对人或与人有关的社会性事物产生的态度,就是社会态度,它是在社会关系中产生和发展的。态度的对象性决定了其针对性和具体性。

3、态度具有一致性和稳定性。

4、态度具有组织性和结构性,即个别态度可以形成结构化的态度群和态度群集。

二、态度的结构、种类与功能

(一)态度的结构

1、单维度态度模型

费斯本和阿吉增提出了态度的单维度模型。其中,评价是核心因素。评价有性质(积极或消极评价)和强度(由弱到强)之分。简单地说,态度是对态度客体的评价,态度是由关于态度客体属性的各种预期以及对态度客体属性的评价所决定的。

他们的预期-价值模型的缺陷在于没有考虑各种预期的相对重要性。另外,这一模型假定,在态度形成的过程中,人们对预期和评价会进行仔细思考,但有时在决定态度时只考虑一种重要的预期,或者有时人们在形成态度时根本没有太多思考。

2、三维态度模型

该理论由霍夫兰和卢森堡提出,基本观点是:态度是按照一定的方式对特定对象的预先反应倾向。这种预先反应倾向由三种成分构成:情感、认知和行为。态度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中介变量。这里,刺激就是态度对象,属于可测的独立变量(自变量),包括个人、事件、社会问题、组织等;反应则有生理的、心理的和行为的反应三个方面,属于可测的依从变量(因变量),包括情感成分的交感神经系统反应及情感的语言表现、认知成分的知觉反应和信念的语言表现、行为成分的外显行为和行为的语言表现。

该模型优点在于:①从态度产生的角度明确了三种变量:刺激变量、中介变量和反应变量,并阐明了三种变量的关系,这有助于人们理解态度的形成过程,也便于人们对态度进行控制研究。②把态度的反应变量分解为三种可测的成分,有助于人们对态度的测量。但是,这一模型也存在不足:①它是建立在人们对自己的态度信息都能有意识提取的前提上的。事实上,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表明,自我的信息加工是通过两种方式进行的:外显方式和内隐方式。外显方式具有意识性、控制性和思考性等特征,内隐方式则具有无意识性、自动性和直觉性等特征。这样看来,态度的三成分模型只考虑了自我信息加工的外显方式,而对自我

信息加工的内隐方式没有涉及。②这的一模型假定,态度的三种成分是一致的或协调的,但实际上,不一致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另外,以这一模型为基础的测量假定,人的态度表现了从正到负的一元性,但是人的态度有时表现出矛盾状态。

补:迈尔斯指出,分析态度的维度涉及情感、行为意向和认知三个维度,即态度的ABC 结构。第一,认知成分是个体对某一类社会事物的性质笼统认识而形成的一种心理印象,即对态度对象所持有的信念或看法。人们的印象属于思想、信念或理智的部分,它供个体了解和判断社会事务时作参考,它是态度其余部分的基础,带有判断和评价的意义。

第二,情感成分是个体对某一类社会事物情感反应的程度,带有浓厚的情绪倾向,反映了一个人对态度对象所持有的感觉,或喜欢或不喜欢。积极的情感包括尊重、同情、喜欢、好感等,这些情感容易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消极的情感包括轻视、冷漠、仇视、恶感等,这些情感阻碍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有时使人际关系恶化。

第三,行为成分是个体对某一类社会事物外显反应或行动。它是个体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下产生的,是个体对态度目标采取行动的必然结果,反映了一个人对认知对象所持有的行为倾向。也有人认为行为部分仅仅是指行为的倾向性,即人们在采取行动时心理上的准备状态。

三者关系:①三个成分相互依赖、协调一致。人们对周围事物的知觉会影响到它对事物的评价,从而产生某种行为倾向。②赞成或反对的情感成分是态度的关键,这种情感评价不仅会影响行为倾向性,而且也会对认知或概念产生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是双向的。③态度只是在特定条件下才与实际行为发生联系。一方面,从态度到实际行为的转换常常通过行为倾向性来实现;另一方面,有了某种行为倾向性不等于就有了某种实际行为。

3、双重态度模型

由威尔逊等人提出:人们对同一态度客体有两种不同的评价: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这里外显态度是指人们能够意识到的,即通过自我反省就能表现出来的态度。内隐态度则是人们对态度客体的自动反应。它是这样一种评价:①人们不清楚这种评价的来源,即没有意识到这种评价的基础。②它是自动激活的;③影响了内隐反应,即不可指控的反应,也就是说人们没有意识到是自己态度的表现,因而不可控制。双重态度模型有五个基本假设:①对同一态度客体,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可以在记忆中共存。②当双重态度存在时,内隐态度是自动激活的,而外显态度则需要更多的认知容量从记忆中提取。③内隐态度将决定人的内隐反应,甚至在人们从记忆中提取外显态度的时候也存在这种情况。④外显态度容易改变而内隐态度则不容易改变,因而态度改变技术常常改变的是人的外显态度而不是人的内隐态度。⑤该模型与态度的矛盾状态以及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之间的不协调是不同的,亦即,具有双重态度的人并不比其他人表现矛盾心理和认知情感成分的不协调。

双重态度模型拓宽了态度的研究领域,但关于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的关系,尚有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这两种态度是有联系的,因为都是基于对同一对象的态度。另一种认为,这两种态度是独立的,互不联系的。

(二)态度的种类

1、一般态度和具体态度:从态度对象的具体性角度来分类的。具体态度是对某一具体对象的态度,而一般态度ushizhi对某一概括性对象的态度。一般态度比较笼统,与行为的关系比较薄弱。而具体态度则有明确的指向性,与行为之间的关系比较紧密。

2、个体态度和群体态度。个体态度是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个体对某一对象的态度。群体态度是某一群体中多数成员或全体成员对某一对象的态度。群体态度有时会产生心理压力,对个体态度具有改造作用。

3、认知性态度、情感性态度和行为性态度

从态度的成分角度划分,尽管态度由3种成分构成,但某种态度的表现却取决于何种成分占优势。情感性态度是以情感和直觉为基础形成的;认知性态度是建立在对有关事物的认

知基础上的态度;行为性态度是通过行为而形成的态度。

(三)态度的功能

态度的功能主要是指态度对主体本身的心理功能。这种功能主要表现是,态度既有助于主体对社会知识进行归类和整理,同时也有助于主体表达自己的价值观,维护自尊,协调人际关系,从而促进社会适应。

1、态度的知识功能(北师的,认知功能,混合版)

态度能给个人待人接物的行为方式提供必要的信念,以利于自己保持清醒的意识状态、正确的定向行为,它似乎充当着图式、心理框架的作用。人们之所以形成和改变态度,是为了“赋予混沌世界以意义”,满足人们理解和支配自己所处世界的需要。有了态度,人们才能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信息进行汇集、整理和分类,形成某一方面的特点知识结构,这个世界才能被人们所理解,人们也因此获得了应付新经验的向导。

2、态度的社会适应功能

(1)调节和适应功能。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环境,在其中求生存、求发展、获得接受和承认,就必须判断所接受事物的价值,决定其行动,并且预先做好行动的准备。态度正好具备这方面的功能,可以保证个体对社会生活的适应。一方面,个体通过言语或行动表明自己的态度,使他人理解并据此调节本身的行动,从而保证个体与他人之间互动的顺利进行,有助于维持一定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个体通过表达社会态度,从周围人那里获得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反应。尤其是面对一些社会组织如宗教和职业团体时,我们持一定的态度支持这些团体,就会有一种归属感。

(2)自我防御和自尊功能。人们生活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经常会遇到各种内外压力的威胁会产生相应的心理紧张、焦虑和不安,为了应付内外压力,就必须进行自我防御或自我保护。而态度则具有自我防御的功能。首先,态度有助于创建和维持积极的自我形象。其次,态度有助于我们获得自尊。

(3)价值表达功能。人们在社会适应过程中,对生命和生活意义都有自己的理解,而这种对生命和生活意义的理解,构成了态度的价值内涵。如果有人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对美的追求,那么他对艺术就会持积极和肯定的态度;如果有人认为生命的最高意义是追求物质享受,那么他就会向往舒适的生活,对其持肯定和积极的态度。所以说,态度具有表达个人价值观的功能。

补:顺应功能。态度能促进个体把活动指向有助于达到自己目的的事务上去,以保持与环境的平衡关系。在态度和人际关系形成中表现为人们有意识的协调、调节人际关系,重视对交往者态度的分析,根据交往对象来选择交往对策,使群体中成员感到心情愉快,彼此受益,给对方“好印象”。

三、态度和行为

人们研究态度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预测行为。态度与行为事实上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但这一问题比人们想象的要复杂。目前已经证实,影响态度对行为预测有以下几个因素:(一)态度的具体性

阿吉增和费斯本认为,具体态度指向局提行为,因而对行为具有更强的预测力。他们提出了理性行动理论,该理论认为,态度对行为的影响要经过一个理性的、深思熟虑的决策过程,这种影响要受到3个方面因素的制约。

⑴行为受一般态度的影响不大,但受具体态度的影响。

⑵行为不只受具体态度的影响,而且还受主观规范的影响。所谓主观规范,是指主体对于“别人认为我们应该这样做”的观念,即所知觉到的社会压力。

⑶具体态度与主观规范对行为的影响,要通过行为意图表现出来,行为意图指导行动,但又不能完全地决定人的行为。

(二)态度的成分

态度的成分有时是一致的,有时是不一致的。实验表明,态度的认知成分比情感成分与工具性行为有更密切的联系,而态度的情感成分比认知成分与任务应对性行为有更密切的联系。当态度的两种成分不一致时尤其如此,而当两种成分高度一致的时候,这些差异非常小。因此,态度的不同成分,可以不同程度地预测不同类型的行为。如果考虑态度的成分,态度对行为的预测力将大大增强。

(三)态度的强度

态度的强度是态度预测行为的一个影响因素。一般来说,强烈的态度要比微弱的态度对行为更有预测力。影响态度强度的因素有:首先,直接经验与态度的强度有关。研究任务,通过直接经验形成的态度要比通过被动观察而获得的态度更强烈。其次,态度客体中是否存在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东西,也影响到态度的强度。再次,自我意识也是影响态度强度的因素,即增强自我意识,可以改善态度与行为一致性的程度。其原因有二:一是由于自我意识增进了态度的通达性,能使人们更准备报告自己的态度。自我意识使态度容易提取,因而增强了态度影响行为的可能性。二是在特定的情境中,自我意识能把具体态度带入当前关注点,能指导下一步行动。

(四)态度的通达性

指人们提取具体态度并把它带入意识中的容易程度。态度的通达性取决于态度与态度对象的联系程度,当态度的通达性高时,不管什么时候看到态度对象,它都会出现在你的头脑中。态度通达性高的人,他们的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高;态度通达性低的人,态度与行为一致性低。

(五)人格变量

影响态度与行为关系的人格变量主要是自我监控。所谓自我监控是指个体根据内在和外在刺激监察和调整其行为的程度。高自我监控者对情境的适合性线索有高的敏感性,并能相应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在极端情境下,这种人总是改变自己的态度以适应环境。而低自我监控者对社会情境信息的注意比较少,从而常常根据内在感受和态度行动。

总之,态度和行为之间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线性关系,而存在许多中间变量。这些中间变量不仅与主体态度的特征有关,而且与其人格特质也有关。另外,行为的意图、行为的种类(是控制性的还是自发性的)都与态度-行为关系有密切的联系。

补:态度的特性:1、社会性。态度是在社会生活中经过一定的体验,积累了经验而形成的,是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习得,主要通过联想、强化和模仿3种过程获得,因而具有社会性,受到社会关系和社会文化的制约和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态度是社会思想形成的重要的和最初的基石。2、具体性。3、态度的协调性。

第二节态度的测量

态度测量是运用信度和效度较高的方法确定个体对某一事物的态度。态度测量时,需要明确态度对象,并注意态度的评价性和程度。常用于社会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中的市场调查、社会爱好、教育评估等领域。

一、态度的直接测量

一般包括自陈法、行为观察法和问卷法等。自陈法一般采用态度量表测量,而行为观察法是通过行为改变记录进行推断,问卷法则是要把调查的问题编成问卷让被试进行回答。

态度量表是社会心理学家根据特定的态度对象,采取科学的设计程序加以编制的,然后通过被测量者的自陈报告来评定其对特定对象达到态度。

(一)瑟斯顿量表

亦称等距量表,这种量表包括许多题目或项目,这些题目或项目的分值,或者说,这些项目在量表中的位置,事先由一群评定者评定,并按等级排列。被试对这些项目进行同意或

不同意反应,最终以被试同意项目的分值的中位数决定被试在这一问题上的态度。瑟斯顿认为,测量态度的最好办法是首先选取一组有关某一问题的简单、直接、涉及面广的题目,再要求被试对其中的某个题目做出反应,最后总结其结果。然而,瑟斯顿制作一张适当的题目表的过程相当复杂。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⒈收集有关题目

研究者根据研究构思和主题,收集与研究有关的题目。对这些题目有五条标准①问话应简单;②提出题目的方式应该让人们明确表示赞成或反对;③应与问题有关;④应该非常明确;⑤应该体现出对于问题可能出现的意见的整个范围。

⒉确定项目的等级

请若干专家,针对这些题目逐条分为7、9或11个等级,其顺序由最不赞成到中立到最赞成。如果一条体现了对态度对象的最肯定态度,就将其放入第1等级中,没有明确肯定或否定的,放入中间的第6等级,反应最不赞成的态度的题目,则放入最后第11等级中。

⒊进行项目筛选

瑟斯顿提出了两条标准:一是项目的意义要清楚而不含糊;二是构成量表的项目分数间的距离要能代表整个范围的策略等级值。

⒋形成态度量表

制作的最后结果是形成一套约20条题目的量表,它们按等距间隔分布在从赞同到反对的连续统一体上,其量表值是逐渐增加的。

施测时,被试就上述量表各项目表示赞同或不赞同。计分时,将每一位被赞同的量表项目(排除被试否定的项目)依照分数高低排列,选择居中的项目分数为该被试的态度分数。

瑟斯顿量表曾被有效地运用于策略对战争、死刑、宗教、少数民族的态度。其优点很明显:①它的每一个项目都有态度强度上的明确定义,而不是平均考虑与态度对象有关的各个方面,这显然是和实际生活相符的。②容易计分,且计分程序符合统计学原理。③被测者易于对量表进行反应,对每个题目回答是或否就行。但这一方法也受到了人们的批评。其一,该量表制作方法过于复杂。其二,11级审定判断相当困难。所以现有的测量将11级量表改为易于判断的5级量表。

(二)李克特量表

属于总加量表,这类量表有两个主要特征或假设:第一,假定每一态度项目都具有同等量值,项目间没有差别量值存在,而被试的差别量值则表现在对同一项目反应程度的不同。若干项目的集合,可以视为整个态度量表的分量表。一个态度量表的分量表之间,理论上具有同等的地位。因此,这类量表的制作要点在于项目本身的选择是否妥当。第二,被试态度的强烈程度可以尽量地表达出来,因为这些量表都设计了多级反应类别。一般来说,多为五等级类别。制作步骤如下:

⒈确定研究主题,收集有关的项目。确定研究主题之后,研究者对主题收集有关的项目,以赞同或反对的形式叙述。根据以往的惯例,构成量表的最少项目数为15条,所以初步收集时应尽可能在50条以上。

⒉确定每条项目的同意程度。在测验对象中抽出一群试查着,请他们就上述每条项目指出同意程度。李克特量表通常用5各等级来表示强弱度:①强烈同意②同意③不确定④反对⑤强烈反对。

⒊确定计分方法。

⒋进行项目分析。去掉辨别力弱的项目,将留下的项目组成量表。

该量表需要一些技术来克服被试的反应偏向,比如以赞同形式来表达的项目数和以反对形式来表达的项目数应相等,且两者应随机排列。该量表的一个缺陷是,总反应中的中间分数既可以是被试选择每一项目的中间选项的结果,也可以是被试不一致的反应模式的结果。

另外,5级量表中,选项之间的关系并非线性的,也许“强烈同意”与“同意”之间的差异要比“同意”与“不确定”之间的差异大。

(三)语义区分量表

此量表旨在评估态度的评价性成分。其基本前提是,态度是由人们赋予关键词或关键概念的意义(语义)所构成的,而这些意义可以通过词语联想的反应加以确定。具体制作程序是,把态度客体与配对的意义相反的双极形容词相联系,将每对双极形容词分别写在一个连续统一体的两端。每一连续体可以有5级也可以有7级,分别代表人们对某一对象的各种态度水平。将被试的选择累加起来,即可得到被试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该量表编制起来免去了确定题目的麻烦,因此十分简便。

(四)古特曼量表

也叫累计量表。是由单向具有同一性质的项目构成的。这种方法企图决定一个量表的单向性或单层面的特质。如果一个量表由单向项目所构成,则项目之间的关系或排列方式是有次序可循的。在累计量表中,一个人对第二条项目表示赞成时,他也同时赞成第一条项目。同理,赞成第三条项目时,也表示赞成第一条和第二条。因此,一个人所赞成的项目梯级越高,他的总分便会越高。所以一个人所得的分数,可用以推测他对全部项目的反应状态。换言之,累积量表中的项目本身反映了态度的强烈程度,从不强烈到最强烈。制作步骤如下:

⑴选出可用于测量某种事物的具体句子或项目。⑵将选出的句子构成一个测验量表,用来施测样本。⑶将那些被80%以上的被试均回答同意或均回答不同意的项目或句子去掉。

⑷将回答者依其总分数的高低,按最赞同道最少赞同的顺序由上往下排列。⑸将句子依照最受赞同反应至最不受赞同反应顺序,有左往右排列。⑹去掉那些无法判断受赞同与不受赞同反应的句子。⑺计算复制系数。计算误答数目,即计算有多少赞同反应不符合单向度量表的模式。复制系数=1-误答数/回答数。如果复制系数高达0.80,则单向度量表的要求就成立了。⑻每一个人的态度分数,是将其所有回答赞同的项目数合计而得。

二、态度的间接测量

直接测量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缺陷:容易受主体主观的自我呈现动机的影响,最为明显的反映在社会赞许性反应倾向上。所谓社会赞许性反应倾向,是指人们在问卷与量表的反应上出现的一种迎合社会的期望和要求而不按实际情况来反应的倾向。这种反应倾向是由社会规范的指导造成的。许多社会规范已规定了什么样的态度和行为是社会所提倡的、被他人所称道的,什么样的态度和行为是不被社会所提倡的、不被他人所称道的,而对这些规范有所了解并受其引导的人们,或者基于免受惩罚与批评,或者基于维护自尊、给人留下好印象等动机,因而在问卷与量表上的反应常常否认自己拥有不被赞许的态度或行为,而肯定自己拥有正向的特质。社会赞许性偏差是影响测量效度的最主要来源之一,也是最令研究者头疼的一种偏差。为了克服这种反应偏差,研究者发展了态度的间接测量方法。即使用一些伪装的非言语的测量技术来测量人的态度。

(一)行为反应测量

特点是以被测量者的行为举止作为态度的客观指标来加以观察,其基本假设为:行为是态度的外在表现。最常见的行为反应测量是面部表情的测量。面部肌肉的运动体现了情感反应。研究者认为,面部肌肉的变化模式,既反映了积极或消极的态度,同时也反映了态度的强度。还有研究者利用身体距离、目光接触等非言语的沟通来测定人与人之间的态度。这种测量不直接涉及被测量者的态度,不易被本人察觉,可获得较可靠的资料,但问题在于,行为与态度并非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

(二)生理反应测量

特点是通过检查被测量者的生理变化来测定其态度,因为态度可以引起机体的一系列生理反应,如脑电波、心跳、呼吸、血压、皮肤电的变化。生理反应不易受意识控制,故相对

来说比较可靠,但这种方法的局限在于它只能测量极端的态度,并且难以识别态度的方向。

(三)自由反应测量

特点是给出开放式的问题或刺激物,但不提供任何可能的答案让被试加以选择,而是让被试依据自己的情况去确定答案。如投射测验,通常是给予被试相关的一定的刺激物,据此进行联想,并口头或书面进行报告,然后通过分析联想的内容,来推测人们的态度和个性。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主题统觉测验和罗夏克的墨迹测验。

总的来说,态度的间接测量虽能克服社会赞许性反应偏差,但这种测量只是间接地对个体态度予以推测,由于在态度和行为之间以及态度与生理反应之间存在许多中间变量,所以这类推测不一定可靠。

三、态度测量的新发展——内隐态度测量

传统态度测量的另一个缺陷是自我通达的有限性。社会认知研究者越来越认识到,过于自我的信息加工是通过两种方式进行的:外显方式和内隐方式。尽管人们对这两种方式的差异及其术语的界定上还存在分歧,但许多研究已经表明,外显方式具有意识性、控制性以及思考性等特征,内隐方式具有无意识性、自动性和直觉性等特征。

为了克服传统态度测量的这种缺陷,研究者发展了测量内隐态度的方法——内隐联结测试(LAT)。它的目标在于查明各种态度客体和各种评价属性之间的自动化联结程度。具体来说,内隐联结测试所测量的是某个给定的态度客体与某种评价属性的联结程度,并假定,这种联结程度越高,则这种内隐态度越强烈。测试含有5各步骤。

第一阶段:目标词的归类和辨别。这些目标词随机逐一呈现,前后项目呈现之间的时间间隔为30毫秒。

第二阶段:属性词的归类和辨别。属性词非为愉快词和不愉快词两类。

第三阶段:初次联结任务。(让被试对某一类目标词或属性词作按键反应)

第四阶段:反转目标判断。(出现目标词,与上次任务时按键的左右顺序颠倒)

第五阶段:反转联结任务。(出现目标词或愉快词,与上次任务按键的顺序颠倒)

在测试中,每一阶段都有关于归类任务和按键的指示语。记录被试的反应时间和准确率。错误率控制在0~10%之间,平均错误率一般控制在4%左右。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为学习阶段,目的在于让被试熟悉目标词和属性词的归类。第三阶段为初次联结阶段,目的在于考察目标词和属性词的联结程度。第四阶段为反转辨别任务阶段,被试的按键反应进行了调换。第五阶段是反转联结阶段,目的在于考察反转条件下目标词与属性词的联结程度。因此,第三阶段和第五阶段的反应时间才是研究者分析被试内隐态度的依据。测试总分是两个联结阶段的反应时间的差量。

第三节态度的形成

一、态度形成的主要理论、

(一)条件作用论

⒈经典条件作用论

一些研究者认为,如果把社会态度作为对于社会对象的评价或情感的话,那么以态度对象作为条件刺激,将其与人已经具有的肯定或否定性评价、情感等无条件刺激多次结合强化,则对于条件刺激的态度对象也就会形成与无条件刺激同样的评价和情感,即形成特定的社会态度。研究者曾在对被试提示不同国家名称的幻灯片的同时,让其反复听带有肯定或否定性评价的单词,然后测试被试对各个国名的态度。结果发现,对于与肯定性单词结合的国名的态度多具肯定性,而对于与否定性单词相结合的国名的态度则多具否定性。而且,将作为无条件刺激的单词换成噪音和电击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其他类似的实验还有不少,大多数研究认为,依靠经典条件反射可以形成特定的社会态度。

⒉操作条件作用理论

有研究者认为,借助操作性条件反射机制可以有效地使社会态度得以形成或改变。研究者利用电话对大学生进行有关大学教育情况的采访,当学生的回答属于褒奖之类时便立即给与鼓励性的言语报酬,反则反之。结果发现,前者的肯定性发言有所增加而后者的否定性发言有所减少。一些类似的研究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当然报酬不仅仅限于言语。只要加以及时强化,许多物质和精神手段都可以使特定的态度发生变化——巩固加强或削弱衰减。

(二)社会学习理论

按其理论解释,人们通过对他人行为的观察和模仿来习得态度。如儿童观察到他人的攻击行为,并且这种攻击行为受到奖赏,因而倾向于在相同情境中模仿这种攻击行为。进而言之,儿童因此学得了经验,即形成这种态度:攻击是许可的行为。

补:北师学习理论

从某种意义上,态度形成的全部理论都是学习理论。研究者相信,人们能像获得事实、概念、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和习惯一样去获得态度。情绪与事实的结合,引起了态度的发展。对于态度,学习理论的探讨是直接和具体的,并以相当可观的实验研究作为依据。

心理学家克劳雷和斯台兹等首先把学习理论应用在态度的研究中,他们认为:

⒈多次环境刺激引起情绪反应:如果新刺激与旧刺激有联系,那么新刺激同旧刺激一样能够一起与旧刺激相联系的情绪反应。情绪与刺激事实一旦结合,就构成了个体特定的态度。

⒉由奖励、赞赏或社会承认所促进的心理倾向多半能持续下去,对个体的态度或行为是一种积极强化。这种奖励的情绪体验得到满足后,便与对象联系在一起,产生积极的态度,并在人际关系上产生积极的倾向。反之,惩罚、批评、指责等否定性强化将引起对于对象的否定态度,并在人际关系上产生消极的倾向。

⒊人们可以通过学习来模仿他人的态度。

⒋一种态度的发展可能间接来自于同其他态度的情绪联系。个体态度的形成,是以对象与其他态度的联系为基础的,这决定于人们以前所获得的情绪体验。一般地,重复接触影响了态度中的认知部分,从而影响情感,最终影响人们的态度形成和发展,影响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三)认知理论

凯尔曼从认知的角度研究了态度的形成过程,提出来态度形成的三阶段学说:

⒈模仿或服从阶段

这是态度形成的开始阶段。态度的形成开始于两个方面:一是模仿;二是服从。首先,人们都有模仿和认同他人的倾向,尤其是倾向于认同他所敬爱崇拜的对象。而在这种模仿的过程中,也会因认同对象的不同而习得不同的态度。父母常常是孩子的认同对象,他们模仿父母的态度作为自己态度的开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交往的增多,他们通过模仿不同的对象,不断习得态度或改变态度。其次,服从是人们为了获得某种物质或精神上的满足,或为了逃避惩罚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行为。服从的特征往往表现为本身的行为与观点是受到外界的影响而被迫发生的。导致服从的外界影响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外力的强制下被迫服从,另一种是受权威的压力而产生的服从。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要遵循许多规范,形成许多服从,不管你愿意不愿意,都会如此。当然,服从在许多时候都是在无内心冲突中产生的,但有时也可能是被迫的,被迫的服从形成习惯后,就变成自觉的服从,形成相应的态度。

⒉同化阶段

在这一阶段,态度不再是表明的改变了,即已不是被迫,而是自愿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使自己的态度与所要接受的态度相接近。也就是说,态度已从被迫转入自觉接受。这时,态度形成的动机不再像模仿或服从阶段那样,是为了获得奖励或避免惩罚,而是因为同化者希望自己成为与施加影响者一样的人。在这一阶段,个体由于在同化过程中满意地确定了自己与所要认同的人或团体的关系,因而采取一种与他人相同的态度或行为。可见,同化能否

实现,他人或团体的吸引力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但在这时,新的态度还没有同自己原有的全部态度体系融合。

⒊内化阶段

内化是态度形成的最后阶段。在这一阶段,个体的内心已真正发生了变化,接受了新的观点、新的情感和新的打算,并将其纳入了自己的价值体系之内,成为自己态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即彻底形成了新的态度。态度进入这个阶段,就比较稳定不易改变了。

态度的形成,从模仿、服从到同化再到内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并非所有的人对所有的态度都完成这一全部过程。有人对某一事物的态度可能完成了整个过程,但对另一些事物的态度则可能只停留在服从或同化的阶段。有时候,态度到了同化阶段也还要经过多次反复,才有可能进入内化阶段,但也可能一直停滞在同化阶段而徘徊不前。所以态度的形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

二、影响态度形成的主要因素

态度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一方面,联结、强化和观察,是个体社会态度的形成机制,另一方面,在态度形成过程中,个体的基因遗传因素、已有的经验和人格特征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发生交互作用,共同作用与态度的形成。

㈠基因遗传因素

对同卵双生子的研究发现,基因对态度形成有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基于对态度形成的作用机制尚未具体揭示出来,因此,人们普遍认同的观点是,态度更多的是爱社会环境中通过社会学习等途径获得的。

㈡社会环境因素

⒈家庭:家庭对个体态度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第一个场所,父母则是儿童首先认同的对象。因此,父母通过各种途径影响儿童态度的形成。研究表明,个体的许多价值观、行为习惯,都是在父母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⒉同伴:可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或家庭的作用或逐渐减少,而同伴、朋友的影响作用会越来越大。个体开始经常把自身所持有的态度、观点与自己同伴的观点、态度作比较,并以同伴的态度、观点作为依据来调整自己原有的态度。

⒊社会团体:个体自身所参加的团体,对其态度的形成也有明显的影响作用。首先,每一个团体都有自己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并要求团员共同遵守。当个体加入了某一团体后,其言行就必须与团体的要求或标准保持一致,给人所持有的态度也必须与团体保持一致。由此,通过团体对个体的这种影响和约束作用,即可促进个体态度的形成和改变。其次,个体会认同所参加的社会团体,自愿采纳团体的态度。由于隶属于这一社会团体,个体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与社会团体紧密联系,个人需要与团体保持较高的一致性,否则就难以将团体的价值当成自己的价值。由此,个人在许多方面都会自愿接受团体的态度选择。再次,对于同一团体的隶属,由于实际上有许多共同的生活内容,使人们有相同或相近的知识、经验和社会视角,这使团体各成员的态度自然趋向一致。

⒋文化因素:文化作为人们社会化的大背景,深刻地影响到人们态度的形成。

㈢主体本身的因素

⒈经验和知识

从态度形成的内在过程来看,经验的作用是首要的,特别是经验的情绪效应。奥尔波特很早就重视个体经历的情绪效应对态度的影响,他发现,某些导致心灵创伤的经历,哪怕仅仅是一次,就可以使人形成十分顽固的态度,而且这种态度还会泛化到相关或相似对象上。

知识在态度的形成中也有重要的作用。在认知性态度中,知识的作用尤为显著。

⒉需要

态度具有情绪体验的成分。人们对于能满足自己需要,或能够帮助自己达到目的的对象,

倾向于有积极的情绪体验,产生肯定的态度。反之,对于阻碍自己达到目的或引起挫折的对象,则倾向于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产生否定的态度。

第四节态度的改变

态度改变是指一个人已经形成的态度在接受某一信息后所发生的相应变化的过程。态度的改变,有方向或性质上的变化,也有强度的变化。

一、态度改变的主要理论

㈠认知平衡理论

最初是由海德提出来的。他指出,在人们的认知体系中,存在着趋向一致或平衡的压力。他认为,人们的认知对象范围很广,包括外界的一切事物、世界上的各种人、各种观念。这些对象有些是有联系的,有些则是没有联系。有联系的两个对象组成的整体叫单元,单元内的两个对象由于类似、接近等而形成的关系叫单元关系。人们在对对象发生心理上的联系时,都会对对象产生一定的评价和情感,他把这叫做情感关系。单元关系和情感关系相联系,形成了特定的模式和结构。

海德的认知平衡的基本原则体现在他著名的“P-O-X”模型中,P代表个人,即认知主体;O代表(认知对象的)另一个人,X代表与P和O有某种关系的某种情境、事件、观念或第三个人等。反映在P的认知结构中的这一三角关系可以是平衡的,也可以是不平衡的。当三方关系均为肯定,或两方为否定,一方为肯定时,便存在着平衡状态,否则就存在不平衡状态。当个体对单元的知觉与对单元内两个对象的情感关系矛盾时,其认知体系便存在不平衡状态。认知的不平衡状态会产生心理紧张,造成恢复平衡的心理压力,从而导致改变态度、求得平衡。

海德认为,根据P、O、X三者的情感关系,可以推论出8种状态,其中,4种是平衡的,4种是不平衡的。可以从中总结出两条规律:①平衡结构必须是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正;②不平衡结构必须是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负。

该理论用简单的概念与图解揭示了个人态度变化过程,而强调他人对于主体态度变化的作用,在理论上具有重要启发意义。这一理论突破了传统格式塔心理学只从主体与客体关系上考察个人认知的局限,把人际关系引入认知研究领域,以极为简便的模式从主客体及主体与他人的多重关系上研究认知,在20世纪50、60年代的社会心理学界独树一帜。但是,这一理论也引发了一些批评:首先,人们普遍反映海德虽然说明了社会知觉和人际关系,但他却未能对人际关系本身作出令人满意的说明。其次,他的模型是按照“全或无”的原则来确定三因素的全部关系的,因此未能涉及正或负的关系的程度。

和谐理论(北师叫做一致性理论,按北师处理):

这个理论是由奥斯古德和坦南鲍姆提出,实际上是对海德理论的发展。它比海德的理论有更多的合理性。因为它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提出的,能够测量态度变化的程度和方向。态度的一致性是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该理论认为,一致性原则支配所有人的思维。人们总是通过改变态度来达到一致性,以便减少或消除不一致性。相似导致人们喜欢和吸引,就是这个原则发生的典型一例。

这个理论基本上只涉及某人对某一对象的评价,从而影响另一个人态度的表现方式。它特别注重信息源了、信息内容,以及接受信息者对两者的反应。简而言之,对人们持肯定态度的个体,对人们持赞成态度的对象也持肯定态度。即一个肯定的信息源,对一个肯定的对象,作出了肯定评价,于是双方产生了一致性。

这个理论认为一旦产生了不一致状态,马上就会产生一种心理压力,从而在增加一致的方向上改变一个人的评价,最终来影响一个人的态度。该理论考虑了每一种评价的强度,该理论预计,每一成分改变量的大小,将与这一成分的强度成反比。强度越大,则改变得越小。该理论是在改变态度的工作中运用较多的一种理论,特别是在预测信息交流者对改变态度的

效力之中。

(二)认知不协调理论(北师称认知失调理论,混合版的)

费斯廷格提出来的。该理论主要研究认知各因素之间的关系。认知是态度的一部分,而认知是无止境的,因此,态度也是错综复杂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试图使认知保持彼此一致。否则,就会产生认知冲突。解决这个冲突的过程,就是态度改变的过程。

这个理论的要点如下:

⒈各认知元素之间的关系有3种:认知无关,即两个认知同时出现在个体的头脑中,但两者之间没有任何关系;认知协调,即一个认知紧跟着另一个认知,或适合于另一个认知,两个认知就是协调关系,人们总是希望认知之间具有这种协调关系;认知不协调,即一个认知与另一个认知相互矛盾,相互排斥,这两个认知之间的关系就是失调关系。

⒉各认知元素之间的失调程度受下列因素影响:①失调程度随着认知之间差异程度的加大而增大;②失调程度随着有差异性认知数目的增加而增加;③失调程度与个体所有的协调性认知数目成反比;④失调程度与认知元素对个体的重要性有关。对失调程度的粗略估计可用下列公式表示:失调程度=(不一致的认知数×重要性)/(协调的认知数×重要性)。

⒊人们会由于失调而体验到一种不愉快的驱力状态,这种不愉快的状态随着认知之间的失调程度不断增加而加剧。个体感到减少失调的压力不断增加,这样便产生了人们想要减少或消除这种压力的动机。个体一般采用自我辩护的过程,以减少或消除这种不协调。具体办法有改变认知,增加认知和改变重要性等等。

⒋当人们面临多种选择的情况下,会产生认知不协调的情况,一旦做出决定后,不协调就伴随而来。要减少这种不协调,可以采用重新评价选择对象的方法。减少未中选的对象的吸引力,增加选中对象的吸引力,提高对其的评价,于是可以得到心理平衡。

该理论的意义在于,他把复杂的认知关系简化为认知因素之间的协调和不协调关系。认知者在这个问题上,不论与认知对方是认知关系,还是情感关系,都可以概括为协调和不协调关系。这样一来,该理论便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使用范围:不仅适用认知者的认知体系,而且能够适用于更为广泛的包括认知者以外的社会领域。该理论不仅可用来解释态度改变的原因,而且也可以用来帮助人从消极的态度转变为积极的态度。人不能改变现实,则改变态度去面对现实,这是维护心理健康的基本准则。(郑雪的)

该理论在解释态度与行为的转变上,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这个理论指出对个人自身行为的知觉也是认知因素之一,说明活动和实践行为是态度转变的重要方式,也可以说明为什么人们同那些怀有偏见对象的直接接触,能有助于态度的转变,因为接触本身也是认知元素的转变过程。因此,该理论强调认知成分在态度转变中的重要作用,重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强度态度转变就是解决认知矛盾,这种观点蕴含着辩证法思想。然而,该理论排除了价值观、人生观、理想、信仰等在态度转变中的主导作用,单纯从心理倾向来解释态度改变,并且片面强调了认知因素的作用,而忽视了情感因素对态度转变的影响,因而无法弄清态度转变的根本原因和各种因素,特别是它在研究方法论论上仍是模糊不清的。

二、态度改变与说服

㈠态度改变的说服模型

态度的改变更多是在说服性沟通中完成的。这里,以改变人的态度为目标的沟通就是说服性沟通。主要的理论模型有:

⒈霍夫兰的态度改变—说服模型

在该模型中,影响态度改变的各种因素有说服者(专业性、可靠性和吸引力)、传递的信息(信息的差异性、情绪性和组织性)、被说服者(原有的态度强度、心理免疫和人格特征)和情境(预先警告和分心),说服的效果或态度的改变程度是由这些因素的相互关系或作用所决定的。

任何一个说服的过程,都是从“可见的说服刺激”开始的。说服过程中,首先必须有一位信息的传播者,即说服者,他对某一问题有一定的看法,并力图说服他人也持有同样的看法。而要做到这一点,说服者必须设计好一套“传递的信息”,即对传递的信息内容精心组织,对信息传递的方式精心安排,以说服他人相信他的观点是正确的,并诱使和劝说他人放弃原有的态度、立场,从而和他自己的观点与态度相一致。同时,说服效果还受到被说服者——目标对象本身德尔特点的影响。被说服者并非全然无知,每个个体事前早有态度及特质存在,而这些事前的态度及特质,将影响其对有关说服信息的接受程度。此外,这一说服过程并不单纯是在传递着和接受者之间进行,还有一定的客观情境在影响着说服效果。

⒉陪某某卡司欧泊说服的双加工模型

他们在研究影响说服效果的各因素的相互关系时指出,存在两条说服的路径:中心路径和外周路径。中心路径的说服建立在论据的逻辑性和强度上。外周路径的说服建立在与说服内容性质或品质无关或额外的因素上。例如是谁提供的论据,论据的长短等。

当接受者仔细思考论据,需要一定的认知努力来理解信息的含义时,所产生的就是中心路径的说服,当它产生时,人们比较全面地加工信息,考虑信息的内容。简言之,人们所关注的是话题本身。于此相对,当接受者不花时间,也不努力来考虑劝说信息的内容或含义,而关注与信息内容无关的因素时,所产生的就是外周路径的说服。

这两类说服,影响了态度改变的持久性。一般来说,中心路径的说服需要认知努力,接受者理解当前论据的利益,甚至自己想起一些支持性的论据,因而态度改变比较持久。相反,外周路径的说服虽然能使态度动摇和改变,但不如中心路径那样持久和强烈。显然,中心路径的说服效果要优于外周路径的说服。但是,广告商、推销员等职业说服者总是偏爱外周路径的说服。原因在于中心路径说服的难度比外周路径的说服更大。有两个因素制约中心路径说服的产生。一是接受者的动机,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不一定有时间、精力或者兴趣对所接受的每一信息进行认知加工。二是接受者的能力。对于一些涉及高深知识的信息,人们无法理解,另外,如果个体的注意力分散,也将使中心路径的说服不能产生。总之,中心路径的加工比外周路径的加工,对态度改变的持久性的影响更强烈。但是接受者的动机和能力决定了中心路径加工和外周路径加工的产生。

㈡影响说服效果的因素

以霍夫兰的模型为框架来说明:

⒈说服者的特征

研究认为,说服者的专业性、可靠性和吸引力是影响说服效果最为重要的因素。其中,前两者也被称为可信度。

⑴专业性。又称专家身份,指说服者的身份具有使人相信的权威性。使其具有权威性的因素有受教育程度、专业训练、社会经验以及年龄、职业和社会地位等。一般来说,说服者的权威性越大,被说服者改变自己的可能性就越大。

⑵可靠性。是指影响被说服者信任程度的说服者特征。首先,说服者的人格特征、外表仪态及讲话时的信心等,影响到这种可靠性。另一个影响因素是说服者的意图和动机。(当说服者所提出的主张与其自身利益完全相反的时候,他的影响力就会最大。

另外,有人研究了说服者的可信度高低程度对被说服者态度改变的影响差异。在一项实验中,研究者操纵说服者的可信度,事后立即测量态度的改变量,发现可信度高的说服者引起较多的态度改变。但是3个星期后这种差异消失了,此时可信度低的说服者的影响力与可信度高的说服者的影响力相当。心理学家把这种低可信度的说服者的影响力随时间推移而提高的现象,叫做“睡眠效应”

⑶吸引力。是指说服者是否具有一些令人喜欢的特征,及其令人喜欢的程度。研究表明,喜欢一个人的程度越高,那么受其影响的可能性就越大。原因在于,人们对所喜欢的人采取

认同,进而接纳那个人的态度,包括他的爱好和行为方式等。一般认为,外表漂亮的人在说服方面有优势。

⒉信息传递的方式

传递的信息内容和形式也会影响说服效果。信息的组织和安排在说服过程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⑴信息的差异性。是指说服者所提供的信息与被说服者已有的态度之间的差异。一般而言,信息的差异性是促使信息改变的压力,差异越大,促进改变的潜在压力就越大。但是,并不是差异越大,就一定导致更大的态度改变。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当差异变得异常大时,被说服者会发现,自己已经很难使其态度改变到足以消除这些差异。二是一种差异极大的信息,会使个体对信息来源的可信性产生怀疑。所以,差异程度不宜太高,太高时,被说服者倾向于贬低信息来源,而非改变态度,以减少压力。

⑵信息的情绪性。是指说服者提供的信息对被说服者的情绪唤醒所产生的影响。在说服过程中,说服者既可以借助理想说服,也可以借助情绪情感的唤醒影响被说服者。因说服对象而异,能力高和动机高的人,宜采取理想说服,以唤起被说服者的中心路径的加工策略;能力低或动机低的人,宜采取感性说服,以唤起被说服者的外周路径的加工策略。至于情绪对说服效果的影响机制,研究认为,在特定的情绪或心境下,人们会产生“心境一致性效应”,即对与当前心境或情绪状态相一致的信息存在加工偏向,从而增强了说服效果。

⑶信息的组织性。是指信息的组织形式对说服效果的影响。霍夫兰对“单面和双面传播”的研究表明,单方面论据和双方面论据的信息传播并无绝对的优劣之分,其对被试的影响依据下列因素而定:一是被试的文化程度。低-单;高-双。二是被试原有的态度。对那些原先的态度与传播信息不一致的人,双;一致的-单。换言之,双方面论据的传播对态度改变有效,而单方面论据的传播则对态度的维持更为有效。

⒊被说服者的特征

⑴人格特征。霍夫兰发现,可说服性是一个重要的人格特质。被试若在一致情境下较易被说服,则在其他情境下也同样容易被说服。同理……。即,有的人在各种情境下都易于被说服,有的人在各种情境下都不易被说服。与可说服性相关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自尊或自信心。自尊低的被试更易被说服。这是因为,自尊低的人对自己的意见、观点评价比较低,由于他们不重视自己的意见和观点,所以一遇到说服就会轻易放弃自己原来的观点而改变态度。二是智能。智能与说服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一般来说,智能高的人与智能低的人相比,前者很少受到不一致或不合逻辑的论据的影响,后者则很少受复杂而困难的论据的影响。现有的研究证实,高智能的人易受强调理解的信息的影响,低智能的人则易受强调顺从的信息的影响。

⑵对原有态度的自我涉入程度。是指被说服者对原有态度的信奉程度。自我涉入与问题在被说服者个人生活中的重要性有关。对被说服者个人生活重要的问题,自我涉入较深,反之则浅。自我涉入浅的,态度容易改变;反之不易改变。

⑶心理防御。经过心理防御的被说服者,会对说服信息产生抵制。心理学家麦奎尔借用了现代医学术语,希望经由与医学中的接种和免疫手段相似的途径,培养人们对说服的抵抗力。具体的做法有两种:对被说服者的意见进行微弱的攻击,使之加强原有的态度,增强其抵制有害观点的能力;对被说服者的意见给与支持,使原有的态度得到加强。他将前者称为接种预防,后者成为支持预防。通过实验,他发现,经过接种预防的态度最不易改变,经过支持预防的态度较易改变,而没有经过任何预防的态度最易发生改变。

⒋情境因素

⑴预先警告。即事先让被说服者知道将会发生的情况。在预警情境下,被说服者将更有力地抵制这一观点的说服。费里德曼的实验证实了预警的效果和作用。预警这一情境因素使

被试抵制传递的信息而影响说服效果。

⑵分心。在说服过程中,情境中的某些因素会引起被说服者的分心,使之难以把注意力集中在所接受的信息上。此时,分心就会阻碍沟通,削弱说服效果。不过,研究发现,当被说服者原来反对说服者的观点时,如能使被说服者分心,则能取得较为幼小的说服效果。这是由于分心能干扰反驳过程,故能导致更顺利的态度改变。相反,若没有分心,则说服者所提供的信息很容易引起抵制或反驳。

北师的:第六章态度及其转变

第一节态度的概念

一、态度的界定

二、态度的结构

三、态度的本质

(一)态度的功能:顺应功能、认知功能、防御功能、调节功能

(二)态度的特性:1、社会性2、具体性3、协调性

第二节态度的形成和发展

一、态度形成和发展的理论

(一)学习理论

(二)认知理论:1平衡理论2一致性理论

(三)功能主义理论:

包括史密斯等人和卡兹提出的理论,这两种理论的观点比较相似,后来基斯勒等人对此进行了整合。这种理论从态度的功能角度,来探讨态度的形成与发展。他们认为,人们选择的是符合其特殊心理需要的态度,把态度和个体的内在需要联系起来,人际关系中互补性需要就是一例。人的态度是为心理功能服务的,人如何选择态度依赖于个体的利害关系。适合于一种态度的心理因素,在另一种情况下可以是另外一种态度。或者说,两个人可能由于完全不同的原因而形成同样的态度。这样,才能使人们对人际关系增加适应力。总之,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是和个体的功利关系联系在一起的。这个理论和人际关系的社会交换理论有相似之处,虽然态度和人际关系的这种功能主义观点是错位的,但是基于西方社会的背景,是事出有因的。另一方面,在实际应用中,要准确地测量人的需要是一件较为困难的事,所以,这一理论桌子应用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二、态度形成与发展的心理条件

任何态度的形成与发展,都需要一定的社会生活和心理生活条件。认知是个体态度结构的基础,人们对自己以及所处社会环境的认知观念主要来源于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并通过逻辑推理而形成。这是态度产生的根源,也是个人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途径之一。态度的形成与下列几个心理因素或心理生活条件密切相关。

㈠个体的需要。态度是在满足个体的社会性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人们的需要水平不断提高,从而激励了行为动机。于是,人们的态度就在不断满足需要的基础上发展了。如果某一个人事物能满足个体的需要,并能消除由行为的内驱力而引起的紧张状态,人们在情感上就比较容易接受,便对此形成积极的态度;反之,如果人们面临的人事物不是缓和而是增加了人的紧张状态,使个体处于一种紧张焦虑水平,个体便会对此产生消极的态度。

㈡个体的经验。社会态度是个体在社会生活经验逐步积累中形成的,直接经验以及与之相关的观念是其重要的源泉。个体的知识经验、实践的范围和目的,决定了个体形成何种态度。个体参与的各种社会活动,使个体学习到了被社会所认可的一系列行为准则、道德规范,通过内化,逐步形成了待人接物的种种态度。这些态度往往被社会生活环境所强化,形成正确的积极态度。反之,那些被社会所禁止的态度也得到了矫正。人际关系中的各个成员必须遵守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对人事物有正确而积极的态度,并使之成为一种熟练

化的行为方式。

在个体的实践活动中,家庭、学校、环境的影响对个体活动方式的选择,以及经验的累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个体的需要也是在活动过程中实现的,活动方式直接影响态度的性质和方向,因此也决定了人际关系的性质和方向。

㈢交往的对象、性质。社会态度是在于交往对象的交互作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无论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都是在交往活动中获得的。另一方面,交往的性质也影响态度的形成和发展。

㈣个体的自我意识。个体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在自我意识的参与下,进行逻辑推理进而形成观念。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个体的活动倾向和态度倾向。随着自我意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完善,社会态度就得到巩固和稳定。态度实际上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必然产物。只有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环境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形成对人事物正确的态度。在这个过程中,自我形象、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监控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所有这些都调节和制约着人际关系。

三、态度形成与发展的心理过程

20世纪9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社会学家倾向于把态度视为一个系统,它是一个由多个层次,且在每个层次上包含多重维度组成的结构,态度便是这多重维度上评价的结果。在这个结构中,充满着认知和情感的冲突,解决冲突的过程,就是态度形成的过程。因此,可以把态度形成于发展的过程看作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即个体接受社会教化的过程。

从心理学角度考查,社会化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个体所表现出的潜能或内在可能性,这是社会成员的主观性方面的特质;二是社会群体和社会文化的压力,是个体所面临的客观性的条件。群体或社会对个体施加压力的结果是个体接受社会统一的道德行为准则,这两方面的结合,使个体能够适应社会复杂的变化,在一个新环境下也能逐步适应,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并形成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经过这个社会化过程,人们内化或认同了社会给与的角色和价值。这个过程通过两步现实。

首先是内化。人们接受社会的行为规范准则作为衡量自己行为的内在尺度。用这个标准来指导自己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尽量与社会保持一致,与大多数人形成共同的态度和价值观,这是个体理智感的表现,也是人们希望形成融洽人际关系的良好愿望。一般地,人们所参加的每个群体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有些是成文的,有些是不成文的,以社会公德形式表现出来,人们的任何行为,都要受此制约。实际上,在人们出现某种行为倾向时,表现态度时,人们已经对规则、规范进行了内化。内化多属态度的认知部分。

然后是同化。在社会交往中人们总是以其他社会角色的态度、意见、观点、行为作为参照系,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人们时刻都在比较、学习,试图与他人取得一致的见解、态度,这样就迫使自己采纳其他人的特征、禁律和观点来作为自己行为的佐证。

四、影响态度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㈠人际关系㈡个性心理特征㈢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

五、态度的测量

态度的实例研究——幼儿教师和家长对幼儿电视片的态度调查

第三节态度的转变

一、态度转变的研究历史1经验性研究2描述性研究3 实验研究

二、态度转变的理论

(一)强化理论

该理论强调联想、强化和模仿在态度改变中的作用,其主要观点如下:

第一,态度就是对环境-刺激的一种反应。它和其他的反应是一样的,但态度更趋向于接近或回避一个确定的人、物、群体或观念等。在一定条件下,劝导性沟通可以诱使一个人

改变自己的态度,这种改变就像改变行为习惯一样,其中必定有某种强化因素参与其中,通常采取报酬、奖赏形式和对不愉快刺激的回避方式。

第二,当个体所面对的强化物要求的态度和本人的态度不同时,就会产生心理矛盾。结果有两种:要么按照自己的态度作出反应,要么按强化物的要求改变自己的态度。这种态度的改变依赖于强化物提供的诱因。当诱因的强化大于原有态度的强化时,就会产生态度的改变。这方面,大多数人都把社会赞同作为一种强化物来使用。

(二)认识失调理论

三、态度转变的方法

㈠参与活动法。要求人们提供参与活动来改变自己的态度。心理学上的活动,实际上是一种交往。人们的态度往往在人际交往中体现出来,并在人际交往中得到别人的启发和教育,从而发生改变。

㈡登门拜访。又称“登门槛技术”,这种方法认为态度转变必须逐步提出要求,从一个小要求然后向大要求过渡,从而达到彻底改变态度的目的。这说明开始提出一个小请求,再提出一个大请求,比较容易使人接受。因而要求个体改变态度,不要操之过急;如果要求过高过大,个体难以改变态度,反而会使人原来的态度坚定起来。分阶段、逐步提出要求登门拜访,才容易改变别人的态度。

㈢群体规定论

群体所具有的公约、规章、准则等可以有效改变人们的态度。这一方面是因为个体有一种力求正确、力求安全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因为个体多少具有依赖心、自卑自恋感。这样,人们可以利用群体的纪律来要求各个成员,使他们改变态度。

㈣全面宣传法。一般地,要求个体改变态度,既要进行积极方面的宣传,又要进行消极方面的宣传,这样才有助于改变人们的态度。

㈤沟通信息法。这里所指的沟通信息,仅指沟通的内容而言。信息沟通有两种主要的方式,一是对个体进行信息传递,二是对大众进行信息传递。无论哪一种传递,其目的都是为了改变人们的态度。

相关实验表明,在信息沟通的过程中,引起的焦虑情绪越强,最后在态度改变上的效果越差。进一步研究表明,焦虑情绪缓和态度变化成倒U型关系。

四、态度转变中的沟通(很变态,第一次复习不用背,不用看)

㈠沟通者

⒈沟通者的可信性

⑴专长或权威

⑵动机或意图。两个方面,研究表明,如果沟通者采用某个观点,而采用这个沟通观点对沟通者是有困难的,需要勇气的,或者采纳了这个观点违背了他们本身的利益,就会提高其信赖程度,从而增强了态度的改变。因为人们认为沟通者没有“隐蔽的动机”和“不可告人的意图”,他所讲的话比较“客观”。

当听众认为沟通者不是故意讲给他听的,也就是说,信息是“偶然”被听众听见,也会提高可信性。如果沟通者知道人们在听他说话,他就有一种意图使得听众相信他说的,听众就会认为他不那么诚实。当听众不在沟通者所察觉的范围之内,听众就认为他会不诚实,这样听众就可能更相信信息,该沟通者也更会得到听众的新都。

⒉睡眠者效应

原因在于: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往往把信息本身和沟通者分离开来,而且人们遗忘沟通者要比遗忘沟通内容快一些,也就是说,处于高可信性的沟通条件下的被试,在听了沟通信息后,立刻受到了影响,随着实践的流逝,被试把沟通内容和发言人分开了,沟通者是否是专家和值得信赖的地位这部分的影响慢慢地消失。同样,在低可信性条件下,被试表明的

态度反映了信息内容的影响减去沟通者的低可信性所产生的影响。后来,由于联系的分离,沟通者的低威信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渐渐消失,因而态度的改变的总的影响还是上升了。

⒊类似性

某些研究发现,如果信息由一个与听众相似的人来传递,也会成功,不一定要依赖具有专门知识的沟通者。因为对于类似我们的人,我们常常有认同的倾向,把他们看作是“自己人”。类似性会导致吸引和喜欢,对人们具有吸引力的人与不具有吸引力的人相比,前者所传递的沟通信息更具有说服力。

进一步研究表明,当类似的沟通者所传递的信息是评价信息时才最有效,而非类似的沟通者所传递有关事实的认知信息时才最有效。由此可见,类似的沟通者和专家都可以成为有效的沟通者,因为他们触动了态度的不同成分。

一般来说,如果沟通者具备这样一些特征,例如他说得在行(是一位专家或权威),说得中肯(没有别有用心的动机),说得动听,或是一位听众喜欢的人,都会增加态度改变的效果。

㈡沟通内容

⒈利用情感:有些态度是在情感的基础上形成的,同样,我们也可以利用情感来改变态度。

⑴好感。态度可以通过与好感相联系而形成,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改变。

⑵恶感:激起恐惧。我们可以激起人们对某件事的恐惧、恶感来改变人们对这件事的态度。实验结果有一定的矛盾,就是在高度恐惧和中度恐惧对态度改变的影响上,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要使态度发生转变,就必须使被试产生一定程度的恐惧。

⒉组织沟通

⑴理解材料:说服中的理解。

人们一般都认为容易为人理解的材料,更能打动和说服人。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如果接受该材料提供的信息后,所产生的结果是极有可能实现的,那么,该材料和其他材料相比就极具竞争力。

⑵论证:应该呈现几方面材料

霍夫兰(哈夫兰特):在加强最初同意沟通观点的那些人的信念方面,单方面沟通要有效得多。正反两方面沟通对最初反对沟通内容的人有较大的影响力。进一步实验表明,只有正反两方面论述的信息能使人们抵制得住反宣传。

材料呈现的程序效应:先呈现自己的观点通常更为有效(首因效应),但是如果两个材料相继呈现,但当中有一长段时间间隔,在第二个材料呈现后立刻进行态度测量,那么,我们对第二个材料的记忆会更好些。但是,在上述情况下,如果态度测量和第二个材料的呈现之间也有一长段时间间隔,那么所测得的态度受程序效应的影响不明显。

在报告的开头和结尾阐述论点比在中间阐述论点效果好。当报告人需要表达两个对立的观点时,他应首先阐述他所需宣传的观点,然后批判地分析对立的观点,最后在回头讨论自己的观点。这样,就能体现出自己的观点对比方的观点的优越。接着,再用未曾讲过的新论据来充实所宣传的观点。这样的方法可以做到:①把所宣传的观点既提到了报告的开头又放到了报告的结尾;②首先分析自己的观点,让“首因效应”规律发生作用;③在报告的末尾再次说明自己的观点的特征,用新的论据充实自己的观点,让“近因效应”规律发生作用。由此可见,合理安排观点和论点的阐述程序可以大大提高说服效果。

⑶引出结论

大量证据表明,明确呈现出结论的材料比结论留给听众自己去作的材料具有更大的说服力。然而,如果后一种形式的材料能够被理解,如果听众寻求结论的动机充分地被激励起来,愿意努力去寻求结论,那么,后一种材料会具有更大的说服力。

㈢沟通对象

⒈听众态度

⑴同化和对比

在社会心理学上,听众使不可接受的观点显得比实际更为极端称为对比效应;听众使可以接受的观点显得比实际更类似于自己的观点称为同化效应。并且,我们把产生同化效应的观点范围叫做听众的“接受幅度”,把产生对比效应的观点范围称为听众的“拒绝幅度”。

由此可见,由于听众原来的态度不同,即使沟通传递同样的观点,人们也会得出不同的评价,导致不同的反应。

⑵沟通对温和观点和极端观点的影响

⒉与听众态度的差距及可信度因素的影响

研究表明,态度改变实际上至少是差距和所知觉的沟通者可信性的一个函数。阿伦森等人的实验得出以下结果:⑴差距和可信性可看作一条倒U型曲线,尤其是中等可信度时;

⑵差距越大,态度发生变化的程度越大。但处于中等可信度时,差距达到中等程度时,对态度改变的影响已达到了最高点;⑶可信性越高,能产生最大态度改变的差距就越大。

通常情况下,态度改变比拒绝沟通者更容易发生。但随着差距的增大,态度改变越来越困难,拒绝沟通者也就变得越来越容易。超越了某种差距的范围,人们开始拒绝沟通者而不是改变态度了。但是,拒绝高度可信的沟通者比拒绝低可信性的沟通者困难。因此,就高可信性沟通而言,达到最大态度改变的差距就越大。总之,人们拒绝沟通者的困难越大,产生最大态度改变的差距就可能越大。

⒊让听众承诺

承诺是指一个人所联系或卷入的程度,或者以任何理由放弃一种态度、一种行为的困难程度。态度改变中承诺指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当人们公开讲述某个观点;第二,当人们采取一些与这个观点相一致的不含糊的和可以观察到的行动;第三,这个观点存在于人们重要的参照群体中。这些情况下,就做出了对态度的承诺。

⑴公开讲述。私下保留的态度要比公开表达过的态度更容易改变。

⑵采取行动:登门槛技术。

⑶通过参照群体来承诺。

⒋个性元素

⑴可说服性⑵智力⑶自尊⑷个性和背景的相互作用。

最新社会心理学:社会态度概述

社会心理学:社会态度概述 - 主体对外界事物一贯的、稳定的心理准备状态或一定的行为倾向。1862年美国心理学家K.W.斯彭斯最早注意到态度现象,认为是一种先有之见;1885年,丹麦社会心理学家C.G.朗格在关于情绪的实验中发现,被试者有思想准备和无思想准备,对刺激物的反应不一样。美国社会学家W.I.托马斯与F.W.兹纳尼茨基在《波兰农民在欧洲和美国》(1909)一书中首次使用态度概念。 社会态度(social attitude) 在社会心理学中对社会态度有不同的理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L.L.瑟斯顿和C.E.奥斯古德将态度视为评价或情感性反应;F.奥尔波特把态度看作为心理的神经的准备状态;认知论者将态度看作是由认知的、情感的、行为的三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整体,是对态度对象的理解、情感和行为的相互关联的比较持续的、某一个人内部的系统。认知成分是主体对态度对象的认识和评价,是人对于对象的思想、信念及其知识的总和。情感性成分是主体对态度对象的情绪的或情感性体验。行为倾向成分是主体对态度对象向外显示的准备状态和持续状态。这三种成分各有自己的特点,认知成分是态度的基础,其他两种成分是对态度对象的了解、判断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情感性成分对态度起着调节和支持作用;行为倾向成分则制约着行为的方向性。 特点 社会态度有以下特点:①内隐性。态度本身是无法直接测定的,

必须从个人的行为或与行为有关的语言行为表现中间接推断出来,测定态度需要一定的中间变量。②方向性。态度总是具有赞成或反对的方向特点,并具有程度的差异,有时反映出态度的极端性,有时则反映出态度的中性性。③态度的统一性。构成态度的认识、情感和行为倾向三种成分彼此协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④态度的复杂性。在一定条件下,个体并不是经常表现出与内心态度相一致的外部行为。⑤稳定性。在一定时期内态度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倾向。 功能 德国心理学家D.卡茨从需要满足的角度,认为态度具有以下4种功能:①适应功能。个体具有从外部环境获得奖励,避免惩罚的需要,而态度使人具有满足这种需要的功能。②价值表现功能。态度可以明确地显示自我的价值,具有积极的表现功能。③自我防御功能。态度既可以拒绝引起焦虑的外部事件,又可调节内部冲动。④知识功能。态度可以作为理解环境的一种手段,将它作为判断的标准或理解的参考系。 社会态度与行为 一般的情况下,态度决定行为,行为是态度的外部表现。但是,也经常发现态度和行为之间并不完全处于对应的关系,其相关程度并不高。产生态度和行为不一致的原因,除了可以归之于态度测定及调查等方法问题外,还由于从态度到具体的行为之间存在着各种中介因素,主要包括:①个体心理、人格因素。②社会的环境因素。这两类因素往往共同起作用。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在社会互动过程,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发生,发展和变化的科学 代表性的观点 一、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性质 (一)直接观察很难发现规律 (二)无关变量不易控制 (三)期待效应 (四)测量工具的误差不易控制三、社会心理学常用研究方法(一)观察法 (二)档案法 (三)调查法 (四)现场研究与现场实验(五) 实验室实验 观察法(obervational method)是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通过一定组织方式进行直接而系统的观察,由此收集人类社会行为的资料,进而分析和判断变量关系的方法。观察法常常伴随着细致而准确的测量,如运用录音、录像、摄像头监控等方法。 优点:了解有深度、细腻,能及时发现变化外显行为的观察,能避免被试不善表达而造成的误差 长时间生活在被试中,能克服被试人为的紧张情绪 缺点:要等待现象自发出现,不能主动引起,花费时间精力 不易全面把握各种因素 档案法为档案分析法的简称。它是根据一定的目的,搜集各种现存的发表和虽未发表但是通过系统方法记载(如论文、地方志)的知识载体,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借以揭示特定社会行为及心理现象与某些社会条件之间的依存关系。 优点:不引人注目、觉察,排除了特殊反应。研究一段时间内的一种社会心理趋势、特点。缺点:不易得到档案,也易受档案编著者等因素的限制。量大、耗时。有赖于分析者的样方法及概括与分析能力不能排除社会现象的多因性,不够准确客观。 调查法是运用各种数据或事实搜集方法,对所关心的现象进行研究的一类方法的总称。常有问卷法、量表法和访谈法等。 优点:能获得第一手生动的材料手续简练,可在不同时间对同质被试重复使用 可获得数据与某些假设的验证 缺点:必须有被调查者的配合被试必须有自我意识、口头或(和)书面表达能力 在必须选择典型代表做被试时,往往会受条件限制 现场研究是研究者亲临被研究情境——现场,对被试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的方法。 优点:在自然情境中对人们进行研究,资料直接来源于实际生活和真实的人,因而真实可靠;现场研究还可以获得其他干扰被试真实生活的方法不可能获得的资料。现场研究获得的研究

《社会心理学》社会态度 知识点

第七章社会态度 第一节社会态度概念 一.社会态度的概念 态度是指个体对自身所处社会环境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 态度的三个构成要素:认知、情感、意向。 在态度中认知是指人的一定的价值观念,意向是指人的行为的准备状态。 对交响乐的态度例子看出,在社会态度构成的三个因素中,人的情感是核心要素,在态度中起重要作用。 社会态度的构成有以下几点: 1.社会态度的对象是社会环境 2.社会态度的构成具有一定结构 3.社会态度具有比较持久的稳定性,能够持续一定的时间而 不发生改变 4.社会态度的心理状态是内在的,存在于个体自身内部的, 是难以直接观察到的 二.社会态度的特点:社会性、主观经验性、动力性。 讨论 1.态度和事实的关系 有的时候,我们的态度和事实是不一致的,如吸烟有害健康是事实,但有很多人在吸烟。

解释:人社会态度的一个构成要素是价值观念,它可以形成一种利害关系,如果这种事实不和人价值观念发生一种直接的利害冲突的时候,人的态度可以对事实采取一种视而不见的方式。 2.态度和行为的关系 准备状态和实际行为的做出有时是不一致的,如和关系不是太好的人打招呼,排华又让中国人住店等。说明人的态度和具体的行为表现要受到一个具体的环境的影响。 第二节社会态度的理论研究 一.强化理论(行为主义的理论) 经典条件反射强调的是联想,也就是说,在人的社会态度的形成过程中,由于某个事件能够和人的某种经验形成一定的联想,于是我们人的社会态度就会因为这种联想而形成。操作条件反射是讲由于人的行为会带来某种奖或者惩的后果,于是他可以获得正强化或者负强化,而这种正强化或者负强化会使得人们做出形成某种态度的取舍。 二.认知理论 认知失调(费斯汀格)认知有三种情形,一种是认知是协调的,一种是认知是不相关的,一种是认知是不协调的。 只有当原有的态度和外来的刺激不协调时,才会产生认知失调,就要考虑不协调是由什么造成的,怎么样去调整它。所以认知失调会影响态度的形成。

态度在我们生活中的影响社会心理学

大连大学 公选课社会心理学论 [论态度在我们生活中的影响] 作者:吴谦 专业名称:环化学院环境工程 111班 2013年5月2日

论态度在我们生活中的影响 摘要:态度是指一个人对某一特定对象(人、事、物、团体及观念)所持有的评价系统和行为倾向。态度在社会心理学领域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态度对一个人的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态度会影响个体对别人的知觉判断,会影响学习的素的和效率。同时,态度能帮助个体决定加入何种团体,选择何种职业及坚持何种生活信念。 关键字:态度评价系统行为倾向习惯性反应 正文: 态度是指一个人对某一特定对象(人、事、物、团体及观念)所持有的评价系统和行为倾向。一般社会心理学者都把态度分为认知、情感及意向三个成分。态度必须有一个特定对象,必然是三种成分一致协调作用,并且比较持久稳定。态度是一种内在的心理体验,一种动机唤起的准备状态。社会心理学家已经证明,态度对一个人的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 态度决定着对外界信息的判断和选择。态度一旦形成,便成为个人的习惯性反应,即成为个性的一部分,如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于某些特定的人或事物,往往会有一套或强或弱的固定看法。而这种定型的看法又常常阻碍一个人去正确辨别群体中的个性差异,以致影响正确的社会判断。人对某事获得很强烈印象时,会犯“以偏概全”的毛病。当我们询问旅游者对某国的印象如何时,答案往往因人而异。有的说:“那国家的人亲切有礼貌。”有的说:“太粗野了。”乍听起来,好像讲不同国家。前者可能遇到一个亲切有礼的店员,印象深刻的缘故;

后者也许问路时遇到个粗野的小伙,惹得他一肚子气的缘故。每个国家都有亲切的人,也有粗野的人。可是人们往往对某事印象的强烈而以偏概全,产生误解,偏见。所以判断和选择时要冷静思考一下。态度影响学习的效率。当学习的内容与个体的态度不一致时,这种态度将阻碍个体的学习,从而降低效率;而当学习的内容与个体的态度一致时,这种态度将促进个体的学习,进而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学生对自己喜欢的课目学得好,不喜欢的科目学得不太好。这说明个体对与自己态度吻合的学习材料,容易被吸收、理解、记忆。而与自己信念、价值观相违背的学习材料,则被阻止、歪曲难以记忆。由此可见态度具有过滤作用。 态度可以帮助人忘却自己的缺陷或不敢面对的问题,即为了防护自我的形象从而减少焦虑感和不安全感。例如,种族歧视态度可以缓和自我脆弱者的自卑感和不安全感。再如一般公司员工受上司责备时,也会发牢骚。他们在工作岗位上无权拒绝上司的指示,顶多只能采取阳奉阴违的态度,在与同事用餐时发牢骚泄愤。以此来消除对自己能力不强的焦虑和自卑。 态度能够表达个人价值观。有的人认为人生的最高意义就是追求美,那么对于艺术必然有正面积极的肯定态度;而有的人认为人生的最高意义就是享受,那么必然向往舒适的生活,并对此持肯定态度。所以,我们能从一个人的态度看出他的人生价值观。 态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默默地影响着我们。所以,保持正确的态度,对我们的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社会心理学:社会态度概述

主体对外界事物一贯的、稳定的心理准备状态或一定的行为倾向。1862年美国心理学家K.W.斯彭斯最早注意到态度现象,认为是一种先有之见;1885年,丹麦社会心理学家C.G.朗格在关于情绪的实验中发现,被试者有思想准备和无思想准备,对刺激物的反应不一样。美国社会学家W.I.托马斯与F.W.兹纳尼茨基在《波兰农民在欧洲和美国》(1909)一书中首次使用态度概念。 社会态度(social attitude) 在社会心理学中对社会态度有不同的理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L.L.瑟斯顿和C.E.奥斯古德将态度视为评价或情感性反应;F.奥尔波特把态度看作为心理的神经的准备状态;认知论者将态度看作是由认知的、情感的、行为的三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整体,是对态度对象的理解、情感和行为的相互关联的比较持续的、某一个人内部的系统。认知成分是主体对态度对象的认识和评价,是人对于对象的思想、信念及其知识的总和。情感性成分是主体对态度对象的情绪的或情感性体验。行为倾向成分是主体对态度对象向外显示的准备状态和持续状态。这三种成分各有自己的特点,认知成分是态度的基础,其他两种成分是对态度对象的了解、判断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情感性成分对态度起着调节和支持作用;行为倾向成分则制约着行为的方向性。 特点 社会态度有以下特点:①内隐性。态度本身是无法直接测定的,必须从个人的行为或与行为有关的语言行为表现中间接推断出来,测定态度需要一定的中间变量。②方向性。态度总是具有赞成或反对的方向特点,并具有程度的差异,有时反映出态度的极端性,有时则反映出态度的中性性。③态度的统一性。构成态度的认识、情感和行为倾向三种成分彼此协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④态度的复杂性。在一定条件下,个体并不是经常表现出与内心态度相一致的外部行为。⑤稳定性。在一定时期内态度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倾向。 功能 德国心理学家D.卡茨从需要满足的角度,认为态度具有以下 4种功能:①适应功能。个体具有从外部环境获得奖励,避免惩罚的需要,而态度使人具有满足这种需要的功能。②价值表现功能。态度可以明确地显示自我的价值,具有积极的表现功能。③自我防御功能。态度既可以拒绝引起焦虑的外部事件,又可调节内部冲动。④知识功能。态度可以作为理解环境的一种手段,将它作为判断的标准或理解的参考系。 社会态度与行为 一般的情况下,态度决定行为,行为是态度的外部表现。但是,也经常发现态度和行为之间并不完全处于对应的关系,其相关程度并不高。产生态度和行为不一致的原因,除了可以归之于态度测定及调查等方法问题外,还由于从态度到具体的行为之间存在着各种中介因素,主要包括:①个体心理、人格因素。②社会的环境因素。这两类因素往往共同起作用。 态度与行为的相关性,大体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形:①如果态度本身是强烈的、明确的,那么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就高。②如果在态度体系中,没有彼此矛盾的或冲突的态度存在,态度又很具体,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就高。③优势动机越强烈又没有冲突,两者的一致性就高;个体能力越强,自我实现抱负越高,行为与态度的一致性就越高。④强有力的群体舆论压力与个体已有的态度不一致时,将会较大程度地破坏态度和行为之间的一致性。⑤如果个体为表现某种态度所付出的代价高于行为目标的价值,那么态度和行为的一致性就比较低。⑥几种态度与一种特定的行为相联系,或者几种行为与一种特定的态度相联系,而在若干种态度之间或行为之间又有冲突的情况下,往往会发生态度与行为之间的不一致。

从社会心理学看民众对社会热点话题的态度与传播

社会心理学结课论文 -- 从社会心理学看民众对社会热点话题的态度与传播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各种网络手段席卷着我们每个人的生 活。我们拥有着自己唯一的各种账号,聊微信,刷微博,晒空间…… 于是,面对网上刚出炉的新鲜事请,我们也可以很方便快捷地发表着自己的看法,并把自己感觉有意义或觉得有价值的消息分享给身边的人。当今的社会,人民民主化,言论自由,但言论自由不是言语可以放肆!下面,我想首先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就今年河南高考替考事件对持有不同观点的人进行心理分析。 2014年咼考期间,河南省开封市杞县、通许县发生咼考替考舞弊案件,在社会上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2014年7月8日,教育部通报,已查出有35人参与河南替考事件,包括枪手11人,被替考考生10人,中介3人,舞弊人员9人和其他涉事人员2人。事件一出,立即引起了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引来了网友的大肆评论。现在, 我把对此事评论的人分为三类。 第一类,从这一件事就对河南所有人都产生消极态度的人。我们 都知道,河南人向来在社会上的评价就不是很高,甚至很大一部分人都及其厌恶河南人,再加上此次在河南发生的替考事件,使河南人在广大群众的心中又降低了一个等级,也为那些本就讨厌河南人的人找到了一个谩骂河南人的理由!他们把河南人称作南方蛮子,南方狗等。并从这一件事情引发出了对河南人不诚信,坑蒙拐骗,奸诈狡猾的讨论。这一

类人可能在曾经的一段生活中,被身边的河南人欺骗过,所以对河南人心生憎恨,并把这种憎恨传递给了自己周围的朋友,以此一传十,十传百,就导致了越来越多的人对河南人产生不良印象。在社会生活中,有些事我们并没有亲身经历过,所以当我们听到有过经历的人讲起时,我们会选择去相信,就算不信,心中大概也有个底。而有些人自己并没有良好的判断力,总是趋之若鹜,人云亦云。记得老师给我们看过这样一个实验:一个人在电梯里,本来身体面向着电梯开关的那一侧,当后面上电梯的人都集体转向后侧时,这个人也跟着转向后侧,接着又跟着其他人转向各个方向。包括中途看到有人摘下帽子,带上帽子,他也跟着照做。似乎不这样别人就会把他看成另类,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 第二类,河南本地人。当然,作为事件的当事人,也是受害者,你们内心充满了委屈和愤懑。世人对你们不公平的看法,社会对你们的各方歧视,以及本省出现了这么不光彩的事情,都使得你们含冤受屈,怨声载道。在我看来,就这件事的产生上而言,你们确实没有做错什么,但是你们还是遭受到了他人的抨击,中根究底,其中缘由,当不是我所能够猜测与评判的。但是呢,各种网络上的评论以及对他人的回应可真是叫人印象深刻,刻骨铭心啊。对于你们在网络上的回应,怎么说呢,做个比喻吧。比喻仍然是课上老师给看的一个实验:把一个小孩放在一间屋子里,屋里有个布偶玩具,还有一台电视机。当电视机里出现一个小孩很爱这个布偶的情景时,这个小孩则表现的很善良,也同样很爱这个布偶。但是当电视机里播放一个小孩猛击这个布偶时,这个小孩也跟着很残暴地打击这和布偶。也许是别人对你们进行了言语打击,所以你

社会心理学对生活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对生活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简单说它研究的是一种群居在社会中的个人或群体的心理现象。这种心理学影响的模式是逆向的,是社会环境对人的外在影响,进而形成综合的心理素质。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生活的过程中大部分是不停的与他人、社会打交道的过程,并努力的在这个交流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以期获得自我的满足——幸福。而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环境总是不停的影响着我们,所以社会心理学对我们的生活实际上有很大的影响。接下来我将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三个领域:个体过程、人际过程、团体过程中,分别取其中的一个研究课题来说明其对生活的影响。 1.社会心理学如何影响我们个体过程——态度改变理论 说到态度改变理论可能骤然间有点陌生,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从小到大的思想政治课。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上就是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品德要求和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促使受教育者产生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以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政治品德的过程。简单的来说就是强化有利态度,改变不利态度。通过思政课,我们从小到大都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一些特定的对待事物的态度。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中的绝大部分人热爱祖国,或者说从心底中认为热爱祖国是正确的。甚至有些态度的改变我们自己都不知道,就想有些人说着自己不了解马哲,但他会用归纳,推理的方法解决问题,会承认事物的两面性,会认同实践的重要性。奥尔波特说过:“态度是根据经验而系统化了的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它对个人的反应具有指导性的或动力性的影响。”心理学研究证明,态度对个体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态度会影响个人对他人及事物的知觉和判断,从而影响到其采取不同的行为。除此之外,广告也是态度改变理论的重要实例,由此可见,生活中其实处处有态度改变理论的实例。 2.社会心理学如何影响我们的人际过程——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指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研究人员提供给一个学校一些学生名单,并告诉校方,这几名学生是天才,只不过尚未表现出来。其实,这是从学生的名单中随意抽取出来的。然而,有趣的是,在学年末的测试中,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的确比其它学生高出很多。而与此相对的是关于青少年罪犯的研究,许多孩子成为少年犯的原因之一,是他们因为在小时候偶尔犯过的错误而被贴上了"不良少年"的标签。这种差别就是由于社会期望的影响。由于周围人都认为这个学生是天才,因而寄予他更大的期望,通过各种方式向他传达"你很优秀"的信息,学生由此而产生一种激励作用,学习时加倍努力,因而取得了好成绩。而对于那些"不良少年"来说则恰恰相反,消极的期望引导着孩子们,使他们也越来越相信自己就是"不良少年",最终走向犯罪的深渊。产生这种效应的根本原因是人们不自觉接受喜欢的人的暗示。由此我们得出期望和赞美能产生奇迹,当你有了天才的感觉,你就会成为天才;当你有了英雄的感觉,你就会成为英雄 3. 社会心理学如何影响我们的团体过程——种族偏见(制度化种族歧视) 如果刻板信息和歧视行为被一个社会看作是一种规范的话,只要处于这个环境中,我们大多数的人便潜移默化地具有了某种程度的偏见态度和歧视行为。我们可以称之为制度化歧视,其中较为突出的就是制度化种族歧视。例如,美国统计局有一项调查显示:被警察截车的墨西哥裔、黑人和白人的比例差不多,分别是8.6% 、 9.1%、8.7%,但被搜车和遭到粗暴待遇的比例却大不一样,后两组数字分别是:10.1%、7.1%、2.9%;2.4%、2.7%、0.8%。

社会心理学之社会态度

第四章社会态度 第一节态度的一般概念 一、什么是态度 (一)态度概念的由来 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和培因率先使用态度概念,在他们看来,态度是一种先有之见,是把判断和思考引向一定方向的先有观念或先有倾向。奥尔波特认为,所谓态度是在经验基础上组织起来的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它对个人的反应有指导性和动力性的引向。这个定义曾一度被社会心理学界认为是态度的经典定义。 (二)态度概念的各种界说 第一种是侧重认知成分的界说,把态度看作是具有结构性的认知体系。强调认知信息及其组织。 第二种是侧重情感成分的界说,视情感为态度的标志。强调的是赞成、喜欢与否的表达。 第三种是侧重行为倾向成分的界说,认为态度是行为反应的准备状态。 第四种是综合性界说,这类定义力图包容上述三类定义的基本内容,即将认知、情感和行为都平行地容纳于态度之中。 (三)态度的定义和态度的基本特征 我们认为,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中蕴含着个体的主观评价,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倾向性。它是在社会生活过程中经过学习和经验积累而形成的。从这一特征,我们可以看出,态度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⒈主体内在性 首先,态度总是一定主体的态度。态度的主体既可以是社会个体,也可以是社会群体。除了成员个人的态度之外,还存在群体共同的态度。所以,社会个体和社会群体是态度的承载者,是态度的主体。其次,态度具有内在性。态度不同于具体行为,尽管它有一定的行为倾向。因此,从人的外部行为中不能直接观察人的态度,而只能间接地从人的表情、意向和行为中推知人的态度。各种态度测量都要从态度的这个特征出发,否则就容易将态度测量和行为测量混为一谈。 ⒉对象性 任何态度都有一定的指向对象。这个指向对象就是态度的客体,它既可以是事,也可以是物,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某种思想、观点或信念。而针对的人既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他人,还可以是一个群体。态度的对象性使态度和价值观有别,价值观不涉及某个具体对象,相对来说,比态度更为抽象和更为宽泛。价值观是对各种有关的态度的抽象和概括,表现为理论价值、社会价值、审美价值、宗教价值等。在一定意义上说,态度是价值观形成的基础。但另一方面,价值观一定形成,反过来又构成了人们评价客观事物的抽象准则,影响态度的表现,即人们的价值观不同,对某一具体对象所持的态度也不相同。 ⒊评价性 这是态度最为核心的特征。所谓评价,就是依据一定的价值准则对事物进行分析、比较、判断和决策的过程。态度实质上就是一种评价。这种评价可以通过语言、表情表现出来,也可以通过生理反应和行为表现出来。而其,这种评价既可以在意识水平上进行,也可以在无意识水平上进行。大体而言,意识水平的评价,构成了人们的外显态度,无意识水平的评价构成了人们的内隐态度。 ⒋持续性和情境性 态度一旦形成,就表现出一定的持续性。奥尔波特认为,态度常常像习惯一样持久,而且,一旦在童年或青年时期形成,这种固定的方式将持续生命的全过程。但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态度既有持续性,也有情境性。一般来说,内隐态度较为持续,外显态度有较多的情

第2章 社会心理学心理学(全文阅读)-第5节 态度

第2章社会心理学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 于责任扩散的缘故,即把责任分给在场的其他人,个人倾向于认为自己的责任减轻了。相反,许多研究表明,独自一人时利他的可能性增大。· 情境的社会性意义个体遇事,要对此事的性质进行解释即判断是否属于紧急情况,是否需要介入,,然后才采取行动。在事件不甚清楚的条件下,个体往往参考在场他人反应来判断事件性质,这就是情境的社会性意义。 (3)时间压力当个体时间紧迫时往往难于利他。 (4)利他的对象的特点对利他者来说,利他对象是外部因素。具有以下特点的人容易被帮助和救援:与利他者相似的人(特别是态度与价值观相似)、未伤害过利他者的人与有吸引力的人。 2.利他者的心理特征’ (1)心境个体心情愉悦时对他人及事物往往有积极看法,容易导致利他行为的出现。 (2)内疚个体做错了事感到内疚时,倾向于做些好事加以补偿,以减轻内疚造成的 心理压力;但内疚如果得到表白,心理压力减少,导致利他的减少。 (3)人格社会责任感与利他行为呈正相关;对他人的同情与理解和利他亦呈正相关。 3.利他技能懂得如何助人和利他是重要的,为促进利他行为的发展,要使人们掌握更多救助技能与手段。 (三)对利他行为的解释 1.生物学观点 有的研究发现动物界也是利他行为,它是以个体的“自我牺牲”换取物种存在的本能。至于人类是否存在先天的利他因素,并通过遗传将利他因素传给后代,目前还没有充分的证据。· 2.社会交换论的观点’ 人类道德中普遍准则是交互性规范。社会对个体行为有这样的期待:人应该帮助那些 曾帮助过自己的人。交互性规范支配社会交换。同时还存在社会责任规范,社会期待人们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社会交换论认为利他也是一种社会交换。利他者的付出是帮助他人,其收益是自我价值的提高和焦虑的减小。 第五·节态度 态度是联系个体内、外世界的桥梁。由态度出发,向内可研究其心理状态,向外则可对行为进行某种预测。因此,在社会心理学的全部领域和历史中,也许没有一个其他的概念比态度更接近中心位置。有的学者曾把社会心理学视为研究态度的科学。 一、态度的概念 第一单元态度形成 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的客体做出反应时所持有的稳定性的心理倾向,它具有评价性。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89· 内在性态度是内在的心理倾向,是尚未显现于外的内心历程或状态。 对象性态度总是指向一定目标,具有针对性,没有无目标的态度。 稳定性态度一旦形成就会持续一段时间、不易随便改变。 (一)态度的成分 1.认知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知觉、·理解、判断与评价。 2.情感成分个体在评价基础上对态度对象产生的情感反应或情感体验。 3.行为倾向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以某种方式行动的倾向。 以上三种成分的英语词首分别为C(认知)、A(情感)、B(行为倾向),因而对态度 的三成分说有人称其为态度的A、B、C模式。

《社会心理学》之社会关系干货

《社会心理学》之社会关系干货 大家还记得“斯坦福监狱实验”吗?今年是这个实验做成45周年了,经典是不朽的,至今广受争议也广为称赞,争议的是其伦理道德部分,称赞的是其发现了路西法效应。2016年4月12日,菲利普·津巴多在北京大学演讲,主题是“普通人如何成为英雄”,一票难求。由于津巴多在社会心理学方面的杰出贡献,博仁老师今天奉献给大家《社会心理学》社会关系方面的干货,心理学考研的你,好好地学习社会心理学对你之后的工作和人生都有很大裨益,庆幸我们生活的时代还有一位活着的传奇。 社会心理学思维导图 以下是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关系一章的详细内容,五角星越多表示越重要 一.人际关系与人际沟通★★★★ (一)人际关系 1.含义 广义:人与人之间形成的关系均为人际关系(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文化关系、情感关系等)。 狭义: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交往而形成的相互之间的情感联系。 人际关系与社会角色关系之间的区别 人际关系并没有明确对应的社会职能,不受外在的力量强迫。任何外加的力量,都不能左右已经产生的具有倾向性的情感。而社会角色关系则是一种人的类与类的关系。 2.人际关系的基本特点 (1)人际关系是在人际交往过程或互动过程中建立的,而且它并不能脱离社会关系的制约

(2)人际关系的交往双方可以实际感受到其存在 (3)人际关系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体现了群体成员之间心理上的吸引或排斥 3.人际关系的建立原则 (1)交互原则:任何人都有着保护自己心理平衡的稳定的倾向,都要求自身同他人的关系保持某种适当性、合理性,并根据这种适当性、合理性使自己的行为、与别人的关系得到解释。这样,当别人对我们作出一个友好行动时我们也会感到“应该”对别人报以相应的友好回答 (2)功利原则: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本质上是一个社会交换的过程。它不仅有物质的交换,同时还包括非物质品,如情感、信息、服务等方面的交换。人们都希望交换对于自己来说是值得的,希望交换过程中得大于失或至少等于失,不值得的关系也没有理由去维持,不然我们就无法保持自己的心理平衡(3)增值交互:情感卷入较多,重情谊轻物质,因此回报时倾向于超出别人的期望,是个良性循环的过程; (4)减值交换:重外在物质利益,对交换媒介的价值估计往往低于交往行动的发起者,总觉得自己吃亏,是个恶性循环过程。 (5)自我价值保护原则:指人为了保持自我价值的确立,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有一种防止自我价值遭到否定的自我支持倾向,因此应该注重保护他人的自我价值。 (6)增减原则:人们倾向于对对自己的态度逐渐变好的人有好感,而对于态度逐渐变差的人,即便是起初极其赞扬,也会导致关系的淡化。 4.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的过程 (1)定向阶段——对可能的交往对象进行注意、选择、初步沟通 (2)情感探索——仍属非正式交往,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卷入,但仍避免涉及个人隐密; (3)感情交流——信任感、安全感确立,较深的情感卷入,自我暴露程度较高,正式交往的压力已趋于消失,关系一旦破裂,心理压力较大。 (4)稳定交往——心理相容性很高,自我暴露广泛而深刻,允许对方进入自己高度私密的个人领域。 (5)冲突阶段(衰退阶段) (6)疏离阶段——关系结束 5.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1)熟悉——熟悉可以增加人对某种对象的喜欢程度 (2)个人特征 ①才能:才能与被人喜欢程度在一定范围内呈正比关系;超出一定范围,其才能所造成的压力使人倾向于逃避或拒绝。

社会心理学第四章行为与态度

第四章行为与态度 理论要点 ?1.态度的基本理论 ?2.态度可以预测行为 ?3.集群行为与社会运动 第一节社会态度概述 ?1.态度的定义及其分析 2.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3.偏见形成的原因 第一节社会态度概述 人们对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态度。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人们对社会现象的态度,称为社会态度(social attitude)。因此,我们所阐述的社会态度和态度是同义词。 心理学界最早肯定“态度”的是19世纪末期的心理学家朗格(Lange,1888)他把实验过程中,被试心理上的准备状态(或预备状态)称之为态度(attitude),这是态度的古典含义。 一、态度的定义 所谓态度是对人、观念和事物产生的肯定与否定的情感。 西方社会心理学界关于态度的定义有几十种,观点上也各有侧重,其中,G.W.Allport, G.Fridman,D.G.Myers,等人的观点最具有代表性。 ①G.W.Allport的定义 Allport在《社会心理学手册》(1935)中指出,态度是“根据经验而系统化的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它对个人对与某一对象有关的所有事物和情景的反应具有指导新的或动力性的影响,”这种影响是直接的,而且是动态的。 ?分析:Allport的定义是态度的经典定义,他强调态度是根据经验而组成的一种内在心理结构,强调态度是个人行为的倾向。 ②G.Fridman的定义 ?弗里德曼认为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分析:这一定义是西方社会心理学界后期主要采用的定义。 ③D.G.Myers的定义 ?迈尔斯(1993)认为,“态度是对某物或某人的一种喜欢与不喜欢的评价性反应,它在人们的信念、情感和倾向性行为中表现出来”。这种反应倾向由情感(affect)、行为意向(behavior intention)和认知(cognition)组成,故此三者又称态度的ABC. ?分析:迈尔斯提出的态度定义是比较完整的定义之一。所谓评价性反应即对某种事物的价值与以评定的历程。 ④教材中选用的定义 ?所谓态度是指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教材P154 社会态度的理解与分析 ?第一,态度是一种特殊的、内在的心理倾向,是内部制约化的心理倾向,是不一定表现在外的心理倾向。 ?第二,态度的对象是社会存在,反映主客体间的关系。 ?第三,态度总是带有价值判断和感情色彩,对客体对象具有评价意义。 ?第四,态度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 二、社会态度的特性 ?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心理现象,态度具有如下特性(一般特性和内在特性) ?第一,态度的一般特性,包括态度的社会性、态度的主观经验性、态度的动力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