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炉前燃油技术在商洛电厂中的应用

无炉前燃油技术在商洛电厂中的应用

无炉前燃油技术在商洛电厂中的应用
无炉前燃油技术在商洛电厂中的应用

无炉前燃油技术在商洛电厂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9-07-24T14:16:59.877Z 来源:《电力设备》2019年第5期作者:王战锋王敬忠

[导读] 摘要:本文介绍了无燃油等离子煤粉点火技术。

(陕西商洛发电公司陕西省商洛市沙河子镇 726000)

摘要:本文介绍了无燃油等离子煤粉点火技术。以陕西商洛2×660MW超超临界机组为依托,提出并分析了无燃油技术在超超临界机组中应用的关键问题及对策,为660MW超超临界机组无燃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等离子点火;660MW;超超临界;无燃油技术

引言

我国是以煤为主要燃料的国家,为了提高燃料利用效率,国内新建的大型燃煤发电机组均采用了超临界、超超临界技术,机组循环效率大幅度提高。大型工业煤粉锅炉的点火和稳燃,传统上都是采用燃烧重油或天然气等稀有燃料来实现的。近年来,随着世界性的能源紧张,火力发电燃油愈来愈受到限制。因此锅炉点火和稳燃用油被作为一项重要的指标来考核,为了减少重油(天然气)的耗量,传统的做法是提高煤粉的磨细度,提高风粉混合物和二次风的预热温度,采用预燃室燃烧器,选用小油枪点火等。随着石油价格的不断升高,传统的燃油点火方式,由于其耗油量大,经济性差,环保性差等特点已基本被等离子点火方式和微油点火方式取代。其中等离子体煤粉点火方式,由于其节能降耗明显,运行维护简单,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已成为大型煤粉锅炉启动时的主要点火方式。

1无燃油等离子煤粉点火技术

1.1无燃油等离子煤粉点火技术简介

传统的煤粉锅炉点火方式是将煤粉喷入炉膛后被相邻的油枪火焰点燃,点火期间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油。等离子点火技术是煤粉燃烧领域中的新技术,可利用高温的等离子体在燃烧器内部直接点燃煤粉,替代点火所需的燃油。

等离子燃烧器后端弯头装有等离子发生器,该发生器在一定介质气压的条件下接触引弧,并在强磁场控制下获得稳定功率的定向流动空气等离子体。产生的等离子体温度可达4000K以上,并通过输送装置送到煤粉燃烧器的中心位置。锅炉一次风中的煤粉进入燃烧器中心位置后与高温等离子体相遇,煤粉颗粒会迅速破裂并释放出挥发物,然后开始猛烈地燃烧。当所有煤粉在燃烧器内部被点燃并形成稳定的火焰之后,再进入炉膛继续燃烧。

1.2陕西商洛2×660MW超超临界机组无燃油技术简介

1.2.1陕西商洛2×660MW超超临界机组等离子系统组成

陕西商洛2×660MW超超临界机组等离子装置由等离子体发生器、等离子体燃烧器、直流电源组成。正常运行还需配有电气系统、控制系统、冷却水系统、压缩空气系统、图像火检系统、壁温在线监测系统、风粉在线检测系统、冷炉制粉等辅助系统。

1.2.2采用等离子体燃烧器,点火和稳燃与传统的燃油相比有以下几大优点

(1)经济:采用等离子点火运行和技术维护费仅是使用重油点火时费用的15%~20%,对于新建电厂,可以节约上千万的初投资和试运行费用。

(2)环保:由于点火时不燃用油品,电除尘装置可以在点火初期投入,因此,减少了点火初期排放大量烟尘对环境的污染;另外,电厂采用单一燃料后,减少了油品的运输和储存环节,亦改善了电厂的环境。

(3)高效:等离子体内含有大量化学活性的粒子,如原子(C、H、O)、原子团(OH、H2、O2)、离子(O2-、H2-、OH-、O-、H+)和电子等,可加速热化学转换,促进燃料完全燃烧。

(4)简单:电厂可以单一燃料运行,简化了系统,简化了运行方式。

(5)安全:取消炉前燃油系统,也自然避免了经常由于燃油系统造成的各种。

2无燃油等离子煤粉点火技术的关键问题及对策

目前,等离子点火技术在亚临界、超临界机组中已有众多的应用业绩,超超临界机组在国内应用一般。在超超临界机组中应用是否会产生新的问题,曾引起锅炉厂、火电站等各方的置疑。根据超超临界机组的特点,各方关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是否会引起水冷壁管束温度偏差超标或超温

由于等离子燃烧器一般布置在最下层,超临界和超超临界锅炉进行等离子点火技术改造后,是否会造成水冷壁管束间的温差过大曾是各方普遍关心的问题。但仔细分析可以发现,油枪和煤粉燃烧的特性存在很大不同。油燃烧器的火焰行程短,热负荷集中,其热量主要被燃烧器周围的水冷壁吸收,容易造成油燃烧器区域的水冷壁管圈对应的水冷壁管出口超温。当采用等离子煤粉燃烧器点火时,由于煤粉燃烧速度远低于轻油,火焰长度较长,在炉膛内的扩散范围较大,锅炉启动期间热负荷集中的问题能得到较大缓解,更有利于解决水冷壁管出口超温的问题。

通过对商洛电厂多次启动参数分析发现,锅炉采用等离子煤粉燃烧器启动过程中,炉膛各水冷壁管束间温度偏差比较小。与同类型机组采用油枪点火启动相比,采用等离子燃煤方式启动时水冷壁的热偏差要小得多。在启动中没有水冷壁超温现象而且温升率也在可控、易控。

2.2是否会加重高温受热面氧化皮的产生

对于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机组,由于蒸汽的温度、压力参数较高,高温的水蒸汽会对奥氏体不锈钢表面产生氧化,生成氧化皮。由于奥氏体不锈钢的氧化皮与母材结合得不够紧密,当受热面温度发生骤变时氧化皮会发生脱落现象,脱落的氧化皮会在受热面局部聚集,产生堵管的问题。从世界范围来看,奥氏体钢的高温氧化是一个共性的问题,至今没有彻底解决的措施,目前可采用的主要防治方法之一是控制机组启停速率,防止氧化皮在非受控状态下脱落。

采用等离子点火技术后曾有电厂担心,等离子点火初期燃料量过大,升温速度太快会造成过热器奥斯体钢氧化皮生成及迅速脱落。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等离子点火装置可以保证在浓度0.2kg/kg条件下可靠地点燃煤粉,并且已经开发了一整套磨煤机降低初始出力的技术,这样可以保证锅炉在等离子点火初期燃料量低于5%BMCR,从而保证锅炉温升速率完全满足机组启动曲线的要求,在这种条件下是不会造成氧化皮脱落的。

商洛电厂采用纯等离子点火,至今未发现氧化皮脱落加快的现象。而采用同类型机组的沁北电厂未进行等离子点火技术改造,其高温

火力发电厂行业技术标准规定清单

火力发电厂行业技术标 准规定清单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火力发电厂行业技术标准、规定清单A、安装调试试运通用规程标准 1《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国家电网公司工[2003]153 号 2《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原电力部[1996] 3《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原电力部[1996] 4《模拟量控制系统负荷变动试验导则》电力部[1996] 5《火电机组热工自动投入率统计方法》电力部[1996] 6《汽轮机甩负荷试验导则》电力部[1996] 7《火电机组启动蒸汽吹管导则》(电综[1998]179 号) 8《火力发电厂锅炉化学清洗导则》DL/T794-2001 9《电力基本建设热力设备化学监督导则》SDJJS03-88 10《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建质[1996]111 号) 11《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电综[1998]全套) 12《火电机组启动验收性能试验导则》电综[1998]179 号 13《电力建设基本工程整套满负荷试运质量监督检查典型大纲》 14《火电机组达标投产考核标准》(中建企协[2006]6 号)

15《化学监督制度》SD246-88 16《火力发电厂水汽化学监督导则》DL/T 561-95 1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 18《电力生产安全工作规定》 19《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DL5009—96 20《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DL408—91 21《火力发电厂安全、文明生产达标考核实施细则》 22《火电优质工程评选办法》国电公司[2000] 23《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大纲编制纲要》DZB07-1998 24《火电工程启动试运实施细则》DZB04-1998 25《火电工程竣工验收实施细则》DZB05-1998 26《火电工程调试措施编制纲要》DZB06-1998 27《新建发电机组启动试运行阶段可靠性评价办法》 B、2010年度火力发电厂13项技术监督用标准规范(西安热工研究院电站技术监督部 发布)

大学生电厂实习报告

大学生电厂实习报告 时光飞逝,转眼间我已经在大学里度过了两近两年。一直期盼着的“电厂实习”终于到来。短短两周的时间里有太多值得我回头去品味。 去电厂的前一天晚上,我们就准备好了行李以及一些食物,差点兴奋的一晚没睡着。星期一的早上我们动本两个班级搭载汽车从学校出发,中午左右到达xx电厂。两个小时的车程并没有打消同学们的热情,到了电厂后,我们跟随老师来到了“xx工程学院”实习专用住宿楼。在安排了寝室后,又领到了换洗好了的被子,虽然每个寝室只能7人公用一个暖壶,但是,开水房距离寝室很近,所以住宿问题基本解决。随后,班长给我们每人发了一张消费卡,午饭时间,我们见识到了电厂工人的高素质!排队打饭,井然有序。食堂的饭菜非常可口,餐具看起来也非常干净!用起来放心,吃起来舒心!特别是食堂门口的小超市非常给力,里面的货物应有尽有!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的良好吃住环境,这样一来大家学习就更加有劲头了! 第一天下午,一位老师为我们讲了一堂关于入厂安全以及对xx火电厂简单介绍的课,同学们对于这个新奇的地方充满了学习兴趣,紧跟老师思路。最后我们还实行了安全考试,由此可见,火电厂对于安全生产的重视水准和对我们高度负责的态度。第二节课我们就直接跟随领队老师进场参观了,同学们都佩戴了白色安全帽,一个个有模有样的。简单的在外面看完大体轮廓后,我们首先来到了运煤皮带处,一共两条,上方各悬挂磁铁用来除掉不能燃烧的杂质,接着我们来到了磨煤机房,磨煤机直接坐落在地上,感觉很热,,然后我们跟随老师爬到了传说中的12.6米高层,三台汽轮机依次横卧,非常壮观!很多同学忍不住争相靠近拍照留念,汽轮机的外壳非常美观整洁,里面包含了高中压合缸,低压缸,发电机以及励磁机。过热蒸汽进入的地方发出尖锐的响声,靠近窗户两台低压加热器,汽轮机另一侧便是三台高压加热器。然后透过玻璃门我们还参观了宽敞明亮的集控室,集

膜技术在分离二氧化碳中的应用

膜技术在分离二氧化碳中的应用 1.前言 在环保、工业生产等方面的要求,工业上脱除二氧化碳一直是重要的工艺。从工业废气中脱除二氧化碳,可以减少燃烧废气对大气的污染;在天然气净化过程,脱除二氧化碳等酸性气体,可以提高天然气热值,同时减少输送管道的腐蚀。 工业上脱除二氧化碳工艺主要有化学吸收法、物理吸收法、吸附法和膜法。化学吸收法是工业上脱除二氧化碳最成熟的工艺,常用的吸收剂一般是有机胺类的水溶液。化学吸收法适用于处理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很低的情况,但化学吸收法中吸收剂再生需要消耗大量的外界供热,同时常用的胺类吸收剂存在设备腐蚀问题,针对化学吸收法存在的缺陷,膜技术具有装置简单紧凑、能耗低、操作方便、占地面积少等优点,研究人员已在积极研究用膜技术脱除CO2。 2.膜分离CO2技术 对于能够有效分离捕集CO2的膜材料,它需要具备以下几个特点,即:1)高CO2渗透性;2)高选择性;3)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4)抗塑化;5)抗老化;6)材料价格便宜;7)材料易加工。目前仅有少数膜材料其选择性很高,而且通常高选择性膜材料其渗透性低。目前研究CO2分离的膜材料主要为聚酰亚胺膜、载体促进传递膜、混合基质膜、碳分子筛膜、PEO (聚环氧乙烷)膜和中空纤维膜。 2.1聚酰亚胺膜 聚酰亚胺膜是研究最广泛的膜材料,因为其具有优异的化学和热稳定性、高CO2渗透性、便于成膜。一些聚酰亚胺特别是耦合六氟二酐(6FDA)基团的聚酰亚胺具有高的CO2溶解性和选择性。这主要是因为-CF3基团增加了分子链的刚度,增大链段转动的空间位阻,降低分子链间堆积密度,从而有利于提高气体的渗透性。许多研究者已经进行增强聚酰亚胺膜的渗透性和选择性方面的研究,尤其关注通过改变聚酰亚胺结构来增强扩散系数的研究。图1为聚酰亚胺膜与其他膜材料分离CO2/CH4的性能比较,可以看出一般膜材料的选择性高时其渗透性低,聚酰亚胺膜的分离性能远胜于其他膜材料。另一种引起相当多研究的聚酰亚胺是商业聚酰亚胺,Matrimid5218。Matrimid通过溴化改性,能够显著增加CO2和N2的渗透性,而只稍微降低CO2/N2的选择性。 图1.聚酰亚胺膜与其他膜材料对CO2/CH4分离性能比较

电厂锅炉炉膛防爆控制系统实用版

YF-ED-J1707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电厂锅炉炉膛防爆控制系 统实用版 Management Of Personal, Equipment And Product Safety In Daily Work, So The Labor Process Can Be Carried Out Under Material Conditions And Work Order That Meet Safety Requirements.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电厂锅炉炉膛防爆控制系统实用 版 提示:该安全管理文档适合使用于日常工作中人身安全、设备和产品安全,以及交通运输安全等方面的管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传统的热工控制装置采用分立元件的组装 式仪表,硬件数量大,系统设计功能不十分完 善。随着大型火电机组的热工控制装置的发 展,控制系统则具有硬件可靠、内存容量大、 软件功能强等特点,使机组的自动控制功能大 大改善,炉膛防爆控制系统也随之日趋完善。 传统的炉膛压力控制系统是一个简单的单 回路控制系统,采用炉膛压力信号直接控制引 风机入口动叶或导叶开度来维持炉膛压力。近 代控制系统则采用送风机动叶开度代表总风量

作为前馈信号,炉膛压力作为主调信号,控制引风机入口动叶或导叶开度来维持炉膛压力在期望的设定值。传统的自动调节系统对炉膛压力只起调节作用,而没有保护功能,当炉膛压力测量值与设定值偏差较大时,自动调节系统会切至手动并发出报警信号,交运行人员手动处理。而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炉膛压力控制系统则将运行程序、压力调节、联锁、保护统一协调,为设备提供了可靠的安全保证系统。当炉膛压力出现事故征兆时,控制系统能自动采取适当措施控制炉膛压力,防止或减少事故,避免由于运行人员操作不及时而扩大事故。 1炉膛爆炸分类及原因分析 炉膛爆炸可分为炉膛外爆及炉膛内爆两

火电厂抗燃油(EH)管理制度

标准控制表

QB XXX铝业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Q/QLFDxxxxx-2010 抗燃油(EH)管理标准 2010-04-01发布2010-04-01实施XXX铝业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发布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职责 (1) 4 管理内容与方法 (1) 附录A(规范性附录)标准执行情况反馈意见表 (5)

前言 为认真贯彻上级颁发的有关抗燃油(EH)的法律、法规、规程和标准,规范XXX铝业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抗燃油(EH)管理,特制定本管理标准。 —―本标准由设备部提出。 —―本标准由设备部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部门审核人: —―本标准标审核人: —―本标准批准人:钟克飞

抗燃油(EH)管理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XXX铝业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抗燃油(EH)的管理,并对抗燃油(EH)的管理职能、管理内容与要求、检查与考核做出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电厂用磷酸酯抗燃油运行及维护管理导则》(DL/T 571-2007) 《电力用油(变压器油、汽轮机油)取样方法》(GB/T 7597) 《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和动力粘度计算法》(GB/T 265) 《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密度计法)》(GB/T 1884) 《石油产品倾点侧定法》(GB/T 13510) 《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测定法〔克利夫兰开口杯法)》(GB/T 3536) 《石油产品酸值测定法》(GB/T 264) 《运行中变压器油水分含量测定法(库仑法)》(GB/T 7600) 《润滑油泡沫特性测定法》(GB/T 12579) 《绝缘油体积电阻率测定法》(DL/T 421) 《透明度测定法》(DL/T 429.1) 《颜色测定法》(DL/T 429.2) 《运行油开口杯老化测定法》(DL/T 429.6) 《抗燃油中氯含量测定方法(氧弹法)》(DL/T 433) 《润滑油辛气释放值测定法》(SH/T 0308) 《含抗氧剂的汽轮机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法》(SH/T 0124) 《液压液水解安定性测定(玻璃瓶法)》(SH/T 0301) 3 职责 3.1 检修部是抗燃油(EH)管理的归口部门,负责抗燃油(EH)更换和管理。 3.2 发电部负责抗燃油(EH)的运行管理。 3.3 物资部部负责抗燃油(EH)的采购、入库、保管、发放工作,并及时反馈备件库存量。 4 管理内容与方法 4.1 油质量监督 4.1.1 新抗燃油质量标准

火力发电厂行业技术标准、规定清单

火力发电厂行业技术标准、规定清单 A、安装调试试运通用规程标准 1《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国家电网公司工[2003]153 号2《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原电力部[1996] 3《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原电力部[1996] 4《模拟量控制系统负荷变动试验导则》电力部[1996] 5《火电机组热工自动投入率统计方法》电力部[1996] 6《汽轮机甩负荷试验导则》电力部[1996] 7《火电机组启动蒸汽吹管导则》(电综[1998]179 号) 8《火力发电厂锅炉化学清洗导则》DL/T794-2001 9《电力基本建设热力设备化学监督导则》SDJJS03-88 10《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建质[1996]111 号)11《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电综[1998]全套) 12《火电机组启动验收性能试验导则》电综[1998]179 号 13《电力建设基本工程整套满负荷试运质量监督检查典型大纲》

14《火电机组达标投产考核标准》(中建企协[2006]6 号) 15《化学监督制度》SD246-88 16《火力发电厂水汽化学监督导则》DL/T 561-95 1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 18《电力生产安全工作规定》 19《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DL5009—96 20《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DL408—91 21《火力发电厂安全、文明生产达标考核实施细则》 22《火电优质工程评选办法》国电公司[2000] 23《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大纲编制纲要》DZB07-1998 24《火电工程启动试运实施细则》DZB04-1998 25《火电工程竣工验收实施细则》DZB05-1998 26《火电工程调试措施编制纲要》DZB06-1998 27《新建发电机组启动试运行阶段可靠性评价办法》 B、2010年度火力发电厂13项技术监督用标准规范(西安热工研究院电站技术监督部

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

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教学简报 2008年第1期(总第8期) 教务处高教研究室编 (2008年1月15日) 本期目录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教师测评工作总结 2007年立项的校内精品建设课程阶段检查情况通报 动力系06级认识实习督导复查工作小结 我校三部教材入选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教材规划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教师测评工作总结 开展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工作,是教学督促和检查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督促检查和了解教师的授课情况,准确掌握教师的教学动态,推进科学的教学管理模式,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具有重要作用。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的学生对教师测评工作,是在总结上个学期网上评教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组织情况 本学期学生评教时间从2007年12月17日~2008年1月8日。我校普通全日制专科各个年级学生在此时间内上机参加评教。为方便学生网上评教,由学校教务处统一组织安排下午课外活动时间、晚自习、周末以班级为单位到学校实验楼501机房参加评教活动。 各系(部)高度重视评教工作,及时将有关要求传达到每一位学生,使每个同学都按要求参加网上评教。本次的学生评教工作得到各系(部)的重视与支持,进展比较顺利。在各系(部)的精心组织下,学生对教师的测评工作是本着认真严肃的态度进行的,也反映了许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真实情况。 二、结果统计与分析 除中澳班班级和因为参加实习等原因未参加测评外,此次网上评教使用的是我校的教务管理系统(由浙江正方公司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开发的教务管理软件系统),效果良好,并在实践中逐步改进。本学期参加网上评教的学生共3050名,应参加评教而未参加评教学生148人。其中2005级评价率为90.97%,2006级评价率为97.15%,2007级评价率为98.67。共对全校承担的本学期理论课程教学的(含行政代课人员和外聘教师)196名教师共计485门课程进行了测评,剔除有效评教价数在10人以下课程,共有478门课程196名教师接受了评价。经过分析统计,分数结果分布如下: ≥95分者75名占38.3%; 93~95分者103名占52.6%; 90~93分者18名占9.1%;

大型燃煤电厂锅炉运行现状分析报告

大型燃煤电厂锅炉运行现状分析 摘要:我国大型电厂锅炉迅速发展,其可靠性和经济性都达到了较好的水平。按不同煤种分析现有各类锅炉的运行状况,切圆燃烧锅炉曾相当突出的炉膛出口烟气能量不平衡问题已基本解决,且NOx的排放体积质量相对较低;墙式燃烧锅炉的NOx排放较高,并有一些锅炉存在炉结渣等问题;低挥发分煤锅炉运行的可靠性、经济性和NOx排放问题较突出。在锅炉的选型设计中,选用较低的炉膛容积热负荷和较高的火焰高度是适宜的,磨煤机的选型也必须留有足够的余量。 1 大型电厂锅炉的发展 我国电厂锅炉已进人大容量、高参数、多样化、高度自动化的发展新时期。到目前为止已投运的500-800MW机组已有近40台;300MW以上的超临界压力机组已有12台投入正常运行;900MW的超临界压力机组也在建设中。对于炉型,既有通常采用的“∏”型布置锅炉,也有大型塔式布置锅炉;既有四角切圆燃烧、墙式燃烧方式,也有“U”和“W”型下射火焰燃烧方式;既有固态除渣、液态除渣锅炉,也有倍受关注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用煤种从褐煤、烟煤、劣质烟煤、贫煤直到无烟煤一应俱全。作为煤粉燃烧锅炉机组不可缺少的磨煤机,特别是中速磨煤机,RP、HP、MPS、MBF等,均已普遍运行在锅炉辅机上,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也打破了普通钢球磨煤机一统天下的局面。所有这些设备中,既有国产的、从国外直接引进的,也有采用引进国外技术国制造的。它们的运行可靠性、经济性及低污染排放等性能都较以前有了较大幅度提高。2001年765台100MW及以上火电机组的等效可用系数为90.64%,比2000年高0.34个百分点,比1996年高4.26个百分点;300MW及以上容量火电机组近5年的等效可用系数逐年增加,2001年达到了91.43%,比1996年高出8.92个百分点;600MW火电机组近5年的等效可用系数增长更显著。特别是从1996年以来新投产300MW火电机组投运后第1年的等效可用系数在逐年提高,2000年投产后第1年的等效可用系数达到94.63%,而1995年投产的14台平均为74.67%。大型锅炉的运行经济性普遍较高,除一些难燃的无烟煤锅炉外,锅炉效率基本上都在90%以上,某些烟煤锅炉的效率达到94%。在NOx排放控制方面也取得了进展,国产600MW机组锅炉的NOx排放质量浓度最低的在300mz/m3[O2含量m(O2)=6%]以下,远低于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值。 但也有一些大型锅炉机组仍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如锅炉承压部件的“四管”爆漏时有

永磁调速技术在火力发电厂中的节能应用研究

永磁调速技术在火力发电厂中的节能应用研究 总结和探讨,并从解决这一问题出发,提出了永磁调速驱动器改造方案,对改造方案的实施过程和实施后带来的效果进行了全面分析。 【关键词】永磁调速技术;火力发电;电力能源;节能技术 前言:离心式泵与风机在火电厂的总耗电量中占据较大比例,有时可高达发电总量的60%~70%。对于大多数泵与风机而言,其工作状态长期处于在恒定转速下,并通过阀门节流手段实现对流量及压力的调整。如果系统持续保持长时间的运行,不仅会造成大量不必要的节流能量消耗,同时也会产生气蚀、冲刷、振动等现象,从而导致设备损坏。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可将永磁调速技术应用于火力发电厂中,再根据机组负荷、环境温度等外在因素变化随时调节泵与风机的转速,这样就能对出口压力和流量进行控制,降低泵与风机出力及消耗的电能,因此具有更大的节能空间并能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 1、永磁调速技术 1.1工作原理 永磁调速驱动器的结构主要包括铜转子、永磁转子以及控制机构这3部分。铜转子安装在电动机轴上,永磁转子安装在负载转轴上,控制机构则位于铜导体和永磁体之间的气隙内以便实行控制。由于系统工作时电动机轴上的铜转子和负载轴上的永磁转子之间会产生相对运动,因此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可知,当导体在磁力线中运动会产生感应涡电流,而导体上方则产生感应磁场,进而产生扭矩,且会随着与磁力线的逐渐靠近而变得更加密集,带来的效应也会增强、扭矩也会越大;扭矩的大小与相对运动的速度密切相关,当相对运动处于高速运行状态中时,二者之间会感应到极强的同级磁场,这时产生的扭矩明显远大于相对运动较慢

时的扭矩[1]。通过对永磁体和铜导体之间的气隙进行调节,能够显著改变负载轴上输出的转矩,从而对负载的转速加以控制。 1.2节能原理 永磁调速驱动器可以根据需要来调节负载的转速,因而能够实现对离心式泵与风机的流量及压力的连续控制。由于离心式泵及风机的扬程与转速的二次方成正比例相关,而功率则与转速的三次方成正比。由此可知,如果电动机的转速保持不变,调节水泵或风机的转速使其下降,这时输出的流量和扬程就会分别成比例减少,造成电动机功率的大幅度下降,缓解过高的能源需求,从而实现节约能源的目的。 3、永磁调速技术在火电厂的应用 3.1开式循环水系统及存在的问题 假设某火电厂现有2台300MW供热机组,而开式水系统则主要应用于闭式水冷却器、主机冷油器、抗燃油冷却器、发电机定子冷却水冷却器、发电机密封油冷却器以及真空泵及电动给水泵冷却器等设备。使用时为每台机组配置2台开式循环水泵,开式冷却水由循环水供水管产生提供,在此基础上使其压强升至0.3Mpa后,再向各级用户供水,并回水至循环水回水母管。开式循环泵技术参数如下:型号与类型KQSN600-N19/518;功率280kW;额定流量2600t/h;扬程30m;效率88%;额定转速990r/min。电动机技术参数:型号YKK400-6;额定功率280kW;额定电压6000V;额定电流35.2A;功率因数0.86;额定转速990r/min。在实际的工程设计当中,通常应根据系统的最大需求来完成开式水泵的配备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应注意留有余量。在运行过程中,运行人员往往以机组负载及环境温度变化为依据,使用阀门对各级用户的水量进行节流调节,这样就导致了大量的节流损失。更为严重的是,由于主机冷油器中的冷却水调节门位于回水侧,因而会造成主机冷油器冷却水压远超出油压,从而导致油中进水的现象发生,增加了系统运行的安全隐患。

变电站智能运检关键技术及应用

变电站智能运检关键技术及应用 摘要:“十三五”期间,电网规模将迎来爆发式增长,电网运行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依靠人力为主的传统运维检修模式导致运维能力提升有限,已经无法满足 迅猛增长的电网运维工作需求;同时传统的运维检修模式无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运检资源分配随意性较大,制约了运检效率的进一步提高。通过现代科技提 升变电站运检智能化水平,可有效提升设备可靠性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是提高电 网安全稳定和缓解人力资源紧张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变电站;智能运检;技术 1运维平台 1.1 在线监视 建立变电站二次系统全景信息模型,应用纤芯自动搜索算法实现虚、实对应 的二次设备全景可视化展示技术,将智能变电站信息数字化、抽象化转变为可视 化的全景模式。在线监视应能实现如下功能:1)对全站二次设备运行工况、通 信状态的实时监视与预警。2)对全站二次设备告警信息、变位信息、压板状态 等各种信息的全景展示。3)对全站二次设备间通信链路状态的实时监视与可视 化展示。4)对全站二次设备虚回路、虚端子的实时监视与可视化展示。5)对保 护装置等间隔层设备温度、电压以及保护遥测的实时监视与展示。6)对保护装 置面板指示灯状态的正确反映。 1.2 状态评估及监视预警 电力二次设备“趋势性 + 损失性”的评价体系和“横向比对、纵向校验”的评价方法,实现智能站二次设备健康状态在线评价,实现“经验评估”向“量化评估”的跨越。趋势性评估方法:是指对装置稳态量的长期监视、记录和分析,反映一段时 间内元件性能的变化趋势,包括采样值精度、开关量一致性、运行及环境温度、 端口光功率、其他自检参数等,超出门槛值预警。损失性评估方法:是指当装置 发生异常告警时,通过对告警信息按类型进行分析和统计,推断故障的具体性质,如严重等级、持续时间、影响范围、最可能的故障位置等,为装置异常缺陷处理 提供辅助决策。 1.3 保护定值管理 针对种类繁多、厂家各异的继电保护装置,能否正确、可靠动作直接关系到 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而继电保护定值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智能变电 站保护定值的管理,应能够正确、可靠地实现定值召唤、定值区切换、定值修改、定值比对等功能。定值召唤应能支持同时通过本地和远方发起的进行定值区号和 任意区定值的召唤,并且能够直观地显示定值名称及相应属性等信息。支持定值 区实时切换,通过选择、返校、执行步骤保证定值切换的正确性。定值修改内容,应能支持同时通过本地和远方发起的对定值进行实时修改,并且能够对单一保护 设备的定值进行批量修改,定值修改后,向所有远端主站发送定值变化告警信号。定值比对功能,应能根据历史数据库保存的最新定值信息与新召唤上来的定值进 行自动或手动对比,当两份定值单不一致时,应触发告警功能,并标识定值不一 致处,以便运行人员进行快速检查、核对。当定值修改后,应能对修改前后的定 值进行自动校对,并对不一致的地方进行明显的标识。 2操作智能化 2.1 隔离开关分合闸状态的“双确认” 敞开式隔离开关在操作过程中的可靠性相比短路器要低,进行操作时需要操

电厂实习报告1500字范文

电厂实习报告1500字范文 时光飞逝,转眼间我已经在大学里度过了两近两年。一直期盼着的“电厂实习”终于到来。短短两周的时间里有太多值得我回头去品味。 去电厂的前一天晚上,我们就准备好了行李以及一些食物,差点兴奋的一晚没睡着。星期一的早上我们动本两个班级搭载汽车从学校出发,中午左右到达xx电厂。两个小时的车程并没有打消同学们的热情,到了电厂后,我们跟随老师来到了“xx工程学院”实习专用住宿楼。在安排了寝室后,又领到了换洗好了的被子,虽然每个寝室只能7人公用一个暖壶,但是,开水房距离寝室很近,所以住宿问题基本解决。随后,班长给我们每人发了一张消费卡,午饭时间,我们见识到了电厂工人的高素质!排队打饭,井然有序。食堂的饭菜非常可口,餐具看起来也非常干净!用起来放心,吃起来舒心!特别是食堂门口的小超市非常给力,里面的货物应有尽有!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的良好吃住环境,这样一来大家学习就更加有劲头了! 第一天下午,一位老师为我们讲了一堂关于入厂安全以及对xx火电厂简单介绍的课,同学们对于这个新奇的地方充满了学习兴趣,紧跟老师思路。最后我们还实行了安全考试,由此可见,火电厂对于安全生产的重视水准和对我们高度负责的态度。第二节课我们就直接跟随领队老师进场参观了,同学们都佩戴了白色安全帽,一个个有模有样的。简单的在外面看完大体轮廓后,我们首先来到了运煤皮带处,一共两条,上方各悬挂磁铁用来除掉不能燃烧的杂质,接着我们来到了磨煤机房,磨煤机直接坐落在地上,感觉很热,,然后我们跟随老师爬到了传说中的12.6米高层,三台汽轮机依次横卧,非常壮观!很多同学忍不住争相靠近拍照留念,汽轮机的外壳非常美观整洁,里面包含了高中压合缸,低压缸,发电机以及励磁机。过热蒸汽进入的地方发出尖锐的响声,靠近窗户两台低压加热器,汽轮机另一侧便是三台高压加热器。然后透过玻璃门我们还参观了宽敞明亮的集控室,集

电厂水处理对于膜技术的运用分析

电厂水处理对于膜技术的运用分析 发表时间:2016-09-01T15:07:24.533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8期作者:皮洪章[导读] 本文主要介绍了膜技术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原理和应用,通过对膜技术进行简单分析并对膜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合理分析。 广州市华跃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膜技术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原理和应用,通过对膜技术进行简单分析并对膜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合理分析。对膜技术在锅炉补给水系统改造过程中起到的作用进行简单试验,希望对膜技术在电厂水处理的推广应用方面可以起到积极作用。 引言 在电厂的水处理领域,膜技术属于新兴的水处理技术,存在很大的发展前途。美国官方文件也曾对膜技术的前景进行了概述,认为膜技术会在20世纪改变整个工业面貌,并且对膜技术广泛的应用进行了高度赞扬[1]。以此可见膜技术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其发展前景不容小觑。同时,膜技术已经在世界的各个领域表现出奇,被研究人员和使用人员所公认。 1 问题的提出 在我国经济转型的重要阶段,节能减排作为主要的手段和长远目标收到重视。上世纪60年代初步开始建立火力发电厂,经过了几十年的市场验证和技术发展,火力发电厂的装机容量从最初的12MW增长到了1435MW,化学水处理的设备也经过了三个阶段的改革。但是,水处理的本质原理依旧没有变化,主要采用的还是离子交换法。工业化的社会进程和快速的科技发展对水处理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地表水随着工业的发展收到了越来越严重的污染,工业用水的水质也收到了严重影响。火力发电厂的锅炉补给水必须保证极低的杂质量,但是,电厂所处的水流若到枯水季节时,基本会出现Ⅲ类以上水体供应不充足的情况,对发电系统的影响致命。同时,恶劣的原水会对电厂系统除盐系统的树脂和热力系统的给水、蒸汽带来巨大影响。每年枯水季节来临时,除盐系统的离子交换器的交换周期会发生改变,制水量会发生急剧下降[2]。一些重型燃机-汽轮机联合循环机组会对进入汽轮机的高压蒸汽品质严格要求,且不同型号的机组要求的标准不同。原水系统若不能保证水质良好,则会对后续的工作产生连锁反应。因此,膜技术在电厂水处理领域的应用需要得到重视。 2 原理介绍 随着科学实验的进行,膜技术在一些实验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水处理方法在其实验中属于最常见的一种方法,通常是电除盐、纳滤、渗透、微滤和超滤等技术。我国对膜技术的应用时间并不长,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膜技术刚出现的时候,技术人员并未对其产生足够的重视,所以当时的膜技术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可是随着膜技术优点逐渐显露,人们开始慢慢意识到其可观的发展前景和使用价值,并开始对膜技术进行研究和使用。膜技术的特点主要为:使用时不需要酸碱物质的协助,水性能良好且稳定。现在的工业中,反透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在我国的工业应用中。以下为几种常见的膜技术应用:(1)反渗透膜技术:反透技术主要应用一种高分子薄膜,在外压力的作用下,将溶液中的水进行分解,达到分离的目的。(2)超滤膜技术:该技术主要的驱动力为压差,超滤膜的高精度性能可以使不同分子量的物质通过膜技术进行分级,主要包括对大分子物质和胶体物质的分离与浓缩。其运行中费用较低,能耗低、膜选择性高等有点使其收到生物技术、医药、食品等领域的广泛应用。(3)微滤膜技术:该技术主要的推动力为静压差,其吸附量少、膜孔径大小一致、过滤速度快等特点使其在制药行业、食品、生物技术发酵中得到广泛应用。(4)渗透蒸发膜技术:该技术的主要驱动力为压力,通过液体内溶解度和扩散系数的不同,使用蒸发和渗透的手段进行分离,相比其他膜处理技术,渗透蒸发单独使用的成本较高经济性不强,一般与其他应用技术配合使用。 3 膜技术在电厂水处理方面的发展 在电厂水处理中,膜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并且采用最先进的工艺流程,通常是流程为预处理、反渗透、EDI电除盐[3]。随着膜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膜处理和超滤处理的作用效果也有着突破性的进展。与微滤和超滤的压力驱动不同,反透膜的分离原理为机械截留,其分离的应用范围一般为分离胶体、病毒和大分子物质。通过相关实验和有关资料总结可以证明,经过反渗透的处理,水质较为清澈,污染性小[4]。渗透膜接触的杂质较多,为保证渗透膜的寿命,有效提高水处理质量,渗透膜应得到经常性的清理。因此,对于渗透膜的清理频率可以设定为每个月多次。还可以通过提高预处理水水质大幅延长反渗透膜的使用时间,降低膜的维护和更换的频率和成本。 4 膜技术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发展前景 由上述研究,可以认为膜技术在电厂水处理方面作用明显,膜技术对水高质量的处理能够对电厂锅炉补给水提高高质量的水质保证。资料表明,在1993年巴黎的郊区建成了纳滤净水厂,通过对地表水进行传统的水处理,通过与三级纳滤技术结合,能够有效取出水内含的杀虫剂和THAs前体,使水质量达到洁净标准[4]。使用膜技术对污水进行处理,得到可以饮用的高质量水的实例当属美国丹佛市的膜技术水处理厂的技术水平最优,对污水的处理做到了有效去污并溶解固体的效果。膜技术处理还可对放射性废水进行处理,从上世纪60年代初期,就有运用膜技术对放射性水进行处理的资料,最初的使用方法是电渗析技术,后期的发展中又出现了反渗透和超滤等技术,并且,这些技术在国外的很多工程中应用广泛。膜技术在处理含锌废水处理领域也有很高的成就,对于含锌废水的处理,效果明显,并得到了有效地应用。由于资源的破坏和水资源的过量使用,在水资源匮乏的今天,如何高效的利用水资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膜技术的应用对水资源的运用达到了高效,并且对水资源的破坏降到了最低水平[5]。水资源的匮乏也使废水资源受到了广泛认可,通过废水进行水处理也成了研究重点。膜技术在水处理方面的综合化、全面化的水平将作为提高废水处理能力的主要手段,以此可增加水的再利用,扩大了电厂用水的供应渠道,扩大了电厂对水摄取范围。对特殊时期电厂水资源匮乏提供解决的方案,有效提高电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也符合国家有关水资源应用的政策。上述实例可以对膜技术的作用合理阐释,证明膜处理技术能够对水质进行高质量的处理,在电厂处理水方面可以得以应用,膜处理能够有效提高电厂的生产能力,解决电厂水资源匮乏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冷却水不足对电厂造成的困扰。 5 结语 膜技术在我国电厂中的推广主要的限制因素便是投资费用的严重不足。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类材料的制造流程变得简单,材料利用率的提高也带来了材料价格的降低,反渗透新材料的制造成本和研究成本也随之下降[6]。并且,反渗透技术在我国的应用愈发广泛,其运行经验不断得到积累,以致反渗透产品的运行费用和投资成本逐年减少。在水资源日益减少,资源匮乏现象逐年严重。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领导下,我们应该着手于资源的再利用和可持续利用,把提升环保意识作为工厂的发展思想。因此,在我国电厂水处理领域,膜技术必将得到广泛应用,为创造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提供贡献。

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

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 (DL/T 904-2004) 目次 前言 1围 2规性引用文件 3燃料技术经济指标 4锅炉技术经济指标 5锅炉辅助设备技术经济指标 6汽轮机技术经济指标 7汽轮机辅助设备技术经济指标 8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技术经济指标 9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10其他技术经济指标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下达1999年电力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通知》(电力[1999]40号文)安排制定的。本标准是推荐性标准。 火力发电厂既是能源转换企业,又是耗能大户,因此技术经济指标对火力发电厂的生产、经营和管理至关重要。火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不仅反映电力企业的生产能力、管理水平,还可以指导火电厂电力生产、管理、经营等各方面的工作。 该标准涉及到火力发电厂发电生产全过程的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按火力发电厂的生产流程进行编写,共分燃料、锅炉、锅炉辅助设备、汽轮机、汽轮机辅助设备、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综合、其他等8个方面的技术经济指标。 本标准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广度,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利于促进电力工业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节能管理的提高和技术进步,也有利于加强管理,科学规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体系和分析体系。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部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站汽轮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电力行业电站锅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 本标准起草单位:大唐国际发电股份、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华北电网公司、省能源集团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祝宪、杜作敏、王刚、伍小林、顺虎、林英、明昌。 本标准委托大唐国际发电股份及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解释。 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 1围 本标准规定了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的统计计算和评价。 2规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11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 GB/T 212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GB/T 213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

火电厂汽轮机设备及运行(整理笔记)

火电厂汽轮机设备及运行 0-1 火电厂朗肯循环示意图 1-2 蒸汽在汽轮机中膨胀做功,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 2-3 蒸汽在凝汽器中凝结成水; 3-4 给水在给水泵中升压; 4-1 工质在锅炉中定压加热。(4’-1’+2’-1 为一次再热式汽轮机在锅炉内的吸热过程)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汽轮机的分类和国产型号 一、汽轮机分类 (一)按工作原理分 (1)冲动式汽轮机 (2)反动式汽轮机 冲动式汽轮机与反动式汽轮机比较 1. 反动级的汽流特点和结构特点 ? 反动级的反动度 ? 反动级的汽流特点 级的速度三角形左右对称,蒸汽在两种叶栅通道中流动情况基本(动叶栅用相对坐标系)。因此,静叶片和动叶片可采用同一叶型,简化了叶片制造工艺,且余速利用系数较高,提高了汽机的相对内效率。这样的静叶片和动叶片互称镜内映射叶片。 ? 结构特点 由于叶栅前后压差较大,为了减小轴向推力,不采用叶轮,而是将动叶装在转鼓的外缘上。与此相对应的隔板,也没有大幅面的隔板题,而是一个径向尺寸不大的内环,称之为持环。 反动级动静间的轴向间隙可取得大一些(一般为8—12mm),轴向间隙增大使动叶进口处汽流趋于均匀,降低了汽流对叶片的激振力;且允许较大的胀差,对机组变负荷有利。 而冲动式汽轮机由于动叶入口速度高,一般级内的间隙均取得较小(如5—7mm )。 2. 反动级与冲动级的效率比较 ? 叶栅损失 反动级动叶入口蒸汽速度低,蒸汽在动叶栅中为增速流动,且转向角度小,使附面层增厚 S T

趋势变小,既降低了叶型损失,也减小了端部损失。因此反动级的叶栅损失明显小于冲动级,这是反动级的最大优点。 ?漏汽损失由于反动级采用转鼓式结构,隔板内径较冲动级大,增大了隔板漏汽面积和漏汽量;同时由于动叶前后压差大,所以叶顶漏汽损失也增加。 3.整机的特点 ?喷嘴调节的反动式汽轮机调节级通常采用冲动级,以避免“死区”弧段漏汽损失太大; ?采用平衡活塞来平衡部分轴向推力,增加了轴封漏汽损失,这是反动式汽机的主要问题; ?在同样的初终参数下,反动式汽轮机的级数比冲动式多。但由于冲动级隔板较厚,所以整机轴向尺寸倒不一定长。 如上汽300MW,35级;东汽冲动式28级。 二)按热力特性分 (1)凝汽式汽轮机(N) 排汽进入凝汽器 (2)背压式汽轮机(B)排汽压力高于大气压力。一般用于供热,以热定电; (3)调整抽汽式汽轮机(C、CC) 可同时保证热、电两种负荷单独调节 (4)抽汽背压式(CB) (5)中间再热式能提高排汽干度;合理的选择再热压力还可提高平均吸热温度,提高朗肯循环效率。三)按主蒸汽参数分 (1)高压汽轮机主蒸汽压力6~10MPa; (2)超高压汽轮机主蒸汽压力12~14MPa; (3)亚临界汽轮机主蒸汽压力16~18MPa; (4)超临界汽轮机主蒸汽压力>22.2MPa 二、国产汽轮机型号 ΔXX——XX——X 例:N600—24.2/538/566 CC50-8.83/0.98/0.118 第二节N300-16.7/538/538汽机简介 亚临界、单轴、一次中间再热 双缸排汽 高压缸:1个单列调节级+11个压力反动级 中压缸:9个压力反动级 低压缸:2×7个压力反动级 给水回热系统:3高加+1除氧+4低加 末级叶片长度:869mm 额定新汽流量:907 t/h 保证净热耗率:7921kJ/kW.h 背压: 4.9kPa(进水温度20 ℃) 给水温度(TRL工况):273 ℃ 2 ×50%容量的汽动给水泵+50%容量的启动及备用电动给水泵 热耗率保证 机组THA工况的保证热耗率不高于如下值:7572kJ/(kW.h) THA工况条件下的热耗率按下式计算不计入任何正偏差值) 汽轮机能承受下列可能出现的运行工况: a) 汽轮机轴系,能承受发电机及母线突然发生两相或三相短路或线路单相短路快速重合闸或非同期合闸时所产生的扭矩 b) 机组甩去外部负荷后带厂用电运行时间不超过1分钟 c) 汽轮机并网前能在额定转速下空转运行,其允许持续运行的时间,能满足汽轮机启动后进行发电机试验的需要 d) 汽轮机能在低压缸排汽温度不高于80℃下长期运行。当超过限制值时,应投入喷水系统使温度降到允许的范

锅炉启动系统调试方案

方案报审表工程名称:山西国金一期2×350MW煤矸石发电供热工程编号:WGJDL-FD-TSS-GL-FA09

三份,由承包单位填报,建设单位、项目监理机构、承包单位各一份。填报说明:本表一式 全国一流电力调试所 发电、送变电工程特级调试单位 I S O9001:2008、ISO14001:2004、GB/T28001:2011认证企业 山西国金电力有限公司 2×350MW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工程 机组锅炉启动系统

1#调试方案 四川省电力工业调整试验所月11 年2014.技术文件审批记录

目录 1、概述 (1) 1.1系统及结构简介 (1) 2、技术措施 (2) 2.1试验依据 (2) 试验目的............................................................................................................................... 2.22 目标、指标........................................................................................................................... 32.3试验仪器仪表....................................................................................................................... 2.43试验应具备的条件 2.5 (3) 试验内容、程序、步骤....................................................................................................... 32.6 3、组织措施 (5) 3.1施工单位职责 (5) 生产单位职责 3.2 (5) 调试单位职责

抗燃油(使用说明书)

E H系列 抗燃油再生分离装置 使 用 说 明 书 常州思源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一、概述 抗燃油广泛用于工业上需要使用抗燃油的液压或润滑系统。抗燃油与传统的矿物油相比具有更好的润滑性。在汽轮机组上,抗燃油在控制系统中应用已有漫长的历史,然而它在有水的情况下,却很容易降低油的稳定性和润滑性。水能使油液发生乳化,加速油液氧化变质生成酸,从而使油膜厚旗减小。细微的水滴液浑浊,粘度下降。水滴在低温下形成的冰晶卡住元件,加速元件磨损,导致金属表面疲劳和腐蚀。 二、结构特点 E H系列抗燃油滤油机主要由粗滤器、输油泵、油水分离器、高分子净化装置、加热器、精滤器等组成,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移动方便、操作简单等特点。 三、型号参数

四、主要技术指标 含氯量≤0.005% 酸值≤0.01mgKOH/g 清洁度NAS4级 电阻率增加 过滤精度≤3um 五、工作原理 油液先通过进油口、输油泵进入一级精滤器.再生装置 ,去除油液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酸,再生装置能够恢复降解磷酸脂,在延长使用寿命的同时,有效地减少油液的浪费,,细小颗杂质在通过高精度净化器后被分离滤除,洁净的油液从出口流出。 六、抗燃油处理效果保证值 注(1)油中颗粒污染度测定,可以按美国宇航局标准(NA51638)或美国飞机工业(ALA)美国材料测验协会(ASTM)、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联合提出的标准(MOOG)。它们都是规定取100ml

试样测定其悬浮固体杂质的颗粒数分布;各级粒径范围的颗粒数分 (2)国产中压抗燃油无电阻率指标。 容量200MW及以上的发电机组,汽轮机调速及液压系统多采用磷酸脂抗燃油。注入的新油清洁度(所含杂质粒度及颗粒浓度)必须要求达到NAS1638 6级或MOOG3级标准。采用一般滤油机是不能满足此要求的。KYL型系列产品专用于磷酸脂抗燃油的清洁过滤再生。具有高精度过滤单元,进行净化处理可保证满意的效果。运行中的抗燃油也需要定期或连续除去机械杂质和再生处理。 使用KYL型处理抗燃油,都应该在室内进行。油在常温状态下粘度较大,为此净油机上装有加热系统,能较快提高油温到50~60℃,以利于有效净化效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