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抗燃油性能及应用研究

抗燃油性能及应用研究

抗燃油性能及应用研究
抗燃油性能及应用研究

火电厂抗燃油EH管理制度

标准控制表

专业资料 QB XXX铝业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Q/QLFDxxxxx-2010 )管理标准抗燃油(EH

实施2010-04-01 2010-04-01发布 铝业发电有限责任公司XXX布发 专业资料 目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职

责................................................................................................................................................ . (1) 4 管理内容与方法 (1) 附录A(规范性附录)标准执行情况反馈意见表 (5) 专业资料 前言

为认真贯彻上级颁发的有关抗燃油(EH)的法律、法规、规程和标准,规范XXX铝业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抗燃油(EH)管理,特制定本管理标准。 —―本标准由设备部提出。 —―本标准由设备部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部门审核人: —―本标准标审核人: —―本标准批准人:钟克飞 专业资料 抗燃油(EH)管理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XXX铝业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抗燃油(EH)的管理,并对抗燃油(EH)的管理职能、管理内容与要求、检查与考核做出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电厂用磷酸酯抗燃油运行及维护管理导则》(DL/T 571-2007)

六层燃油箱的特性

六层燃油箱的特性 用新材料高分子量聚乙烯(HMWHDPE)、粘接剂( LLDPE)、聚乙烯醇(EVOH),六层共挤技术制造六层塑料燃油箱是国内外市场现状和技术发展趋势。高阻隔性、塑料代替金属、六层代替单层,已成为当今汽车燃油箱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与金属燃油箱相比,用新材料HMWHDPE、LLDPE、EVOH,六层共挤技术制造的六层塑料燃油箱,具有轻量化、耐冲击、耐腐蚀、不爆炸、设计自由度大、空间利用率高、研制周期短、使用寿命长,燃油箱经济性、安全可靠性、阻燃油渗透性能更好,废弃可回收再利用的特性。同规格的塑料燃油箱比金属燃油箱轻40%-50%,能适应汽车轻量化的发展需求,满足了新的汽车燃油经济性的标准。生产过程无污染,废弃可回收再利用,符合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 安徽新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用新材料HMWHDPE、LLDPE、EVOH,六层共挤技术制造的六层塑料燃油箱阻隔性能为≤0.04g/24h(对普通无铅汽油)、≤0.1g/24h(对甲醇汽油、乙醇汽油)!完全符合我国2006年提倡、2007年强制实施(北京市、上海市提前于2007年1月1日强制实施)的等同于EUⅢ标准的环保规定,也符合我国更后将实施的等同于EUⅣ标准的环保规定。而且要改进燃油系统的阻隔性能,还必须从燃油箱系统的结构和其关键零部件的结构、性能总体方案优化,才能确保燃油系统C H化合物排放量达到法规要求。六层塑料燃油箱必将完全取代单层塑料燃油箱。 新成公司引进德国KAUTEX世界领先的生产设备,采用世界最先进的新材料HMWHDPE、LLDPE、EVOH,生产出来的六层燃油箱具有以下特点: ●重量轻。通常,铁油箱的壁厚至少为1.2mm,塑料油箱的平均壁厚为4mm。由于铁的密度为7.8,再加上铁油箱外表面要做防锈处理,从而使其密度可达到8,而HDPE塑料材料的密度为0.95左右,因此一只同等容积的铁

汽车燃油经济性基础知识

教案(9)

一、导课 (一)汽车经济性是指以最小的燃油消耗量完成单位运输工作的能力。经济性有三个评价指标:单位行驶里程的燃料消耗量、单位运输工作量的燃料消耗量、消耗单位燃油所行驶的里程,中国主要以针对第一个指标的测试为主。 二、教学过程 (一)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 目前世界上评论汽车燃油经济性一般用耗油量或油行程来表示。 耗油量是指汽车满载时单位行驶里程所需燃油体积。我国和欧洲都用行驶百公里消耗的燃油数(L)来表示,即L/100 km;油行程是指汽车满载时,单位体积燃油所能行驶的里程,美国就是用每加仑燃油能行驶的里程数来表示,即m ile/gal(英里/加仑)。 (二)影响燃油经济性的因素 汽车使用因素的影响 1.正确的技术保养与调整 对供油系进行保养与检查,防止漏油,清除滤清器中的沉淀及杂质。要及时清除燃烧室、活塞、进气管上的胶质与积碳,要保持发动机冷却系的正常温度,要正确地保养和检查点火系,保持火花塞的清洁及正确的电极间隙和断电器触点间隙。调整点火正时,要检查和防止气缸漏气。 2.驾驶操作技术 采用中速行驶,低速时,尽管阻力小,但发动机负荷率低,有效燃油消耗上升,百公里油耗也有所增加。 3.合理组织运输 拖带挂车后,阻力增加,发动机负荷率增加,使燃油消耗率下降,虽然汽车总的燃油消耗量增加了,但由于运货增加,汽车列车的装载质量与整车装备质量之比较大,所以分摊每吨货物上的油耗下降了。 汽车结构因素的影响 1.汽车尺寸和质量 2.发动机 发动机的油耗对汽车的油耗有决定性的影响,而发动机的油耗决定于发动机的结构。 3.传动系 汽车传动对燃油消耗的影响,取决于传动系效率、变速器档数与传动比。 4.汽车外形与轮胎 主要表现在高速行驶时的空气阻力。 现在公认子午线轮胎的耐磨性、动力性、经济性等综合性能最好。

QCC JT029-2006 多层塑料燃油箱总成技术条件

xx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 2006-11-30实施2006-11-15发布多层塑料汽车燃油箱总成技 术条件 Q/CC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multilayer plastic automobile fuel tank Q/CC JT029—2006 xx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技术要求 2 5 试验方法 3 6 检验规则 4 7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5

1 前 言 本标准是在GB 18269-2001《汽车燃油箱安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标准基础上,并参考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芜湖顺荣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等相关企业标准的相关数据起草的。 本标准由xx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xx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标准化科归口。 本标准由xx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底盘部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胜广。

多层塑料汽车燃油箱总成技术条件 1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车辆产品多层塑料燃油箱总成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质量保证。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设计开发、生产制造的各类汽车用多层塑料燃油箱总成(以下简称燃油箱)。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8269 汽车燃油箱安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CNCA-02C-062 机动车辆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汽车燃油箱产品 1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13.1 燃油箱 Fuel tank 固定于汽车上用于存储燃油的独立箱体总成,是由燃油箱本体、安全阀、燃油加注口、加油通气口、燃油泵紧固盖、燃油泵密封圈等部件通过焊接或安装组成的整体。 13.2 燃油泄漏 Fuel leakage 燃油自燃油箱内呈线状或滴状下落。 13.3 额定容量 Rated capacity 燃油箱设计参数中规定加注燃油的容积。 13.4 耐火试验容器 Pan used in fire-resistant test 耐火试验中用来燃烧燃油的平底容器。 13.5 耐火试验隔板 Screen with fire-resistant test

船用燃料油检测指标简析及对设备的影响

船用燃料油检测指标简析及对设备的影响 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广州检测中心 石化实验室 蒋伟

主要内容 船用油为什么需要监测 燃料油的概念 船用燃料油质量标准介绍 测试指标简析及测试意义 SGS新的研发测试项目 劣质燃料油特点及对设备的影响 船舶故障案例

船用燃料油监测 面对燃油价格和运价的双重挤压,日趋苛刻的国际环 境法规条款,以及全球一体化的竞争,迫使航运公司 加大营运成本的管控,特别是燃油监测的巨大价值正 在被我国先进的航运公司所认识。燃油监测究竟和经 济价值有什么联系?又是如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 ?这是当下的燃油管理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通过科学的燃油监控,您将得到: 1. 更可靠的航运安全性更可靠的航运安全性,,避免重大事故避免重大事故;;2. 提高主机可靠性,提高主机可靠性,减少意外停机减少意外停机,,提高航运效率提高航运效率;;3. 延长主机使用寿命延长主机使用寿命,,降低配件更换率降低配件更换率,,降低维修成本降低维修成本,,及人力成本人力成本;;4. 防止加油量不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防止加油量不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燃油计量燃油计量););5.更为科学,更为科学,更有依据的管理选择油品供应商更有依据的管理选择油品供应商,,存在纠纷时提供法律依据提供法律依据;;

OGC CHINA

燃料油概念 燃料油的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 燃料油的概念有广义 广义上所有可用做燃料的油都可称为燃料油;因此燃料油包括以下油品:?各种燃烧器上使用的燃料油; ?船用馏分燃料和残渣燃料; ?车用汽油、柴油; ?航空汽油、航空煤油; 狭义上是指原油经蒸馏而留下的黑色粘稠残余物(残渣燃油),或其与较轻组分的掺合物: ?我国国标GB/T17411采用了ISO 8217的燃料分类标准,分为船用馏分燃料油和残渣燃料油; ?美国燃料油是指任何闪点不低于37.8℃的可燃烧液态或可液化石油产品;?欧洲燃料油一般是指渣油或它与较轻组分的掺合物。

抗燃油(使用说明书)

E H系列 抗燃油再生分离装置 使 用 说 明 书 常州思源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一、概述 抗燃油广泛用于工业上需要使用抗燃油的液压或润滑系统。抗燃油与传统的矿物油相比具有更好的润滑性。在汽轮机组上,抗燃油在控制系统中应用已有漫长的历史,然而它在有水的情况下,却很容易降低油的稳定性和润滑性。水能使油液发生乳化,加速油液氧化变质生成酸,从而使油膜厚旗减小。细微的水滴液浑浊,粘度下降。水滴在低温下形成的冰晶卡住元件,加速元件磨损,导致金属表面疲劳和腐蚀。 二、结构特点 E H系列抗燃油滤油机主要由粗滤器、输油泵、油水分离器、高分子净化装置、加热器、精滤器等组成,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移动方便、操作简单等特点。 三、型号参数

四、主要技术指标 含氯量≤0.005% 酸值≤0.01mgKOH/g 清洁度NAS4级 电阻率增加 过滤精度≤3um 五、工作原理 油液先通过进油口、输油泵进入一级精滤器.再生装置 ,去除油液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酸,再生装置能够恢复降解磷酸脂,在延长使用寿命的同时,有效地减少油液的浪费,,细小颗杂质在通过高精度净化器后被分离滤除,洁净的油液从出口流出。 六、抗燃油处理效果保证值 注(1)油中颗粒污染度测定,可以按美国宇航局标准(NA51638)或美国飞机工业(ALA)美国材料测验协会(ASTM)、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联合提出的标准(MOOG)。它们都是规定取100ml

试样测定其悬浮固体杂质的颗粒数分布;各级粒径范围的颗粒数分 (2)国产中压抗燃油无电阻率指标。 容量200MW及以上的发电机组,汽轮机调速及液压系统多采用磷酸脂抗燃油。注入的新油清洁度(所含杂质粒度及颗粒浓度)必须要求达到NAS1638 6级或MOOG3级标准。采用一般滤油机是不能满足此要求的。KYL型系列产品专用于磷酸脂抗燃油的清洁过滤再生。具有高精度过滤单元,进行净化处理可保证满意的效果。运行中的抗燃油也需要定期或连续除去机械杂质和再生处理。 使用KYL型处理抗燃油,都应该在室内进行。油在常温状态下粘度较大,为此净油机上装有加热系统,能较快提高油温到50~60℃,以利于有效净化效果。

QC T 644-2000 汽车金属燃油箱技术条件

QC/T 644-2000(200-07-07发布,2001-01-01实施) 前言 本标准制定的目的是适应汽车对燃油箱技术要求愈来愈高的实际需要,以提高汽车燃油箱的设计 制造水平和实物质量水平。 本标准中燃油箱振动耐久性等效采用日本工业标准JIS D 1601-1995《汽车零部件振动试验方 法》。本次修订对汽车燃油箱的密封性、燃油箱盖的密封性、清洁度有所提高,并增加了对燃油箱的外观的要求及原材料、进气阀等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QCn 29034-1991。 本标准由国家机械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北通达汽车零部件(集团)有限公司、长春市汽车油箱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岳友、彭立行。 本标准于1987年首次发布,1991年11月第一次修订,1999年9月第二次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 汽车金属燃油箱技术条 件QC/T 644-2000 代替QCn 29034-1991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金属燃油箱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金属燃油箱。其它车辆金属燃油箱可参照执行。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

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8296-2001 汽车燃油箱安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 232-1988 金属弯曲试验方法 GB/T 1839-1993 钢铁产品镀锌层质量试验方法 GB/T 2975-1982 钢材力学及工艺性能试验取样规定 QC/T 484-1999 汽车油漆涂层 QC/T 572-1999 汽车清洁度工作导则测定方法 YB/T 5130-1993 热镀铅合金冷轧碳素薄钢板 3 定义 3.1 压力 指相对压力。 其它定义见GB 18296汽车燃油箱安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4 技术要求 4.1 燃油箱必须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并符合本标准要求。 4.2 燃油箱的安全性能必须满足GB I8296的有关要求。 4.3 燃油箱外观 4.3.1 焊接部位应光滑,两端盖与本体如采用咬接工艺应无鼓包、毛刺等缺陷。 4.3.2 燃油箱外表面涂层为溶剂涂层时应符合00T484的有关规定。采用其它涂层其性能不低于溶 剂涂层相应的性能要求。 4.4 燃油箱材料 燃油箱体所用材料一般要求按YB/T 5130,也可用满足要求的热镀锌板或电镀锌板,用其它方法 处理的钢板其耐腐蚀性能不得低于以上两类材料的要求。 4.5 燃油箱的密封性 燃油箱内承受22 kPa的压缩空气,不允许漏气(不包括柴油箱盖通气孔)。 4.6 燃油箱盖的密封性 当加满水的燃油箱倒置时,柴油箱盖部位的渗漏量不超过30 g/min,汽油箱盖部位不得渗漏。

汽车理论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 汽车燃油经济性

第二章 2.1、“车开得慢,油门踩得小,就—定省油”,或者“只要发动机省油,汽车就一定省油”,这两种说法对不对? 答:均不正确。 ①由燃油消耗率曲线知:汽车在中等转速、较大档位上才是最省油的。 此时,后备功率较小,发动机负荷率较高燃油消耗率低,百公里燃油消耗量较小。 ②发动机负荷率高只是汽车省油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汽车列车的质量 利用系数(即装载质量与整备质量之比)大小也关系汽车是否省油。, 2.2、试述无级变速器与汽车动力性、燃油经济性的关系。 提示:①采用无级变速后,理论上克服了发动机特性曲线的缺陷,使汽车具有 与等功率发动机一样的驱动功率,充分发挥了内燃机的功率,大地改善了汽车动力性。②同时,发动机的负荷率高,用无级变速后,使发动机在最经济工况机会增多,提高了燃油经济性。 2.3、用发动机的“最小燃油消耗特性”和克服行驶阻力应提供的功率曲线, 确定保证发动机在最经济工况下工作的“无级变速器调节特性”。 答: 无级变速器传动比I’与发动机转速及期限和行驶速度之间有如下关系: a a u n A u ==0i nr 0.377i' (式中A 为对某汽车而言的常数 0 377.0A i r =) 当汽车一速度'u a 在一定道路沙锅行驶时,根据应该提供的功率:

T w P P ηφ+='P e 由“最小燃油消耗特性”曲线可求出发动机经济的工作转速为e n'。 将'u a ,e n'代入上式,即得无级变速器应有的传动比i ’。带同一φ植的道路上,不同车速时无级变速器的调节特性。 2.4、如何从改进汽车底盘设计方面来提高燃油经济性? 提示: ①缩减轿车总尺寸和减轻质量 大型轿车费油的原因是大幅度地增加了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度 阻力和加速阻力。为了保证高动力性而装用的大排量发动机,行 驶中负荷率低也是原因之一。 ②汽车外形与轮胎 降低D C 值和采用子午线轮胎,可显著提高燃油经济性。 2.5、为什么汽车发动机与传动系统匹配不好会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与动力性?试举例说明。 提示:发动机最大功率要满足动力性要求(最高车速、比功率)] ① 最小传动比的选择很重要,(因为汽车主要以最高档行驶) 若最小传动比选择较大,后备功率大,动力性较好,但发动机负荷率较低,燃油经济性较差。若最小传动比选择较小,后备功率较小,发动机负荷率较高,燃油经济性较好,但动力性差。 ② 若最大传动比的选择较小,汽车通过性会降低;若选择较大,则变速器传动比变化范围较大,档数多,结构复杂。

永磁调速技术在火力发电厂中的节能应用研究

永磁调速技术在火力发电厂中的节能应用研究 总结和探讨,并从解决这一问题出发,提出了永磁调速驱动器改造方案,对改造方案的实施过程和实施后带来的效果进行了全面分析。 【关键词】永磁调速技术;火力发电;电力能源;节能技术 前言:离心式泵与风机在火电厂的总耗电量中占据较大比例,有时可高达发电总量的60%~70%。对于大多数泵与风机而言,其工作状态长期处于在恒定转速下,并通过阀门节流手段实现对流量及压力的调整。如果系统持续保持长时间的运行,不仅会造成大量不必要的节流能量消耗,同时也会产生气蚀、冲刷、振动等现象,从而导致设备损坏。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可将永磁调速技术应用于火力发电厂中,再根据机组负荷、环境温度等外在因素变化随时调节泵与风机的转速,这样就能对出口压力和流量进行控制,降低泵与风机出力及消耗的电能,因此具有更大的节能空间并能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 1、永磁调速技术 1.1工作原理 永磁调速驱动器的结构主要包括铜转子、永磁转子以及控制机构这3部分。铜转子安装在电动机轴上,永磁转子安装在负载转轴上,控制机构则位于铜导体和永磁体之间的气隙内以便实行控制。由于系统工作时电动机轴上的铜转子和负载轴上的永磁转子之间会产生相对运动,因此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可知,当导体在磁力线中运动会产生感应涡电流,而导体上方则产生感应磁场,进而产生扭矩,且会随着与磁力线的逐渐靠近而变得更加密集,带来的效应也会增强、扭矩也会越大;扭矩的大小与相对运动的速度密切相关,当相对运动处于高速运行状态中时,二者之间会感应到极强的同级磁场,这时产生的扭矩明显远大于相对运动较慢

时的扭矩[1]。通过对永磁体和铜导体之间的气隙进行调节,能够显著改变负载轴上输出的转矩,从而对负载的转速加以控制。 1.2节能原理 永磁调速驱动器可以根据需要来调节负载的转速,因而能够实现对离心式泵与风机的流量及压力的连续控制。由于离心式泵及风机的扬程与转速的二次方成正比例相关,而功率则与转速的三次方成正比。由此可知,如果电动机的转速保持不变,调节水泵或风机的转速使其下降,这时输出的流量和扬程就会分别成比例减少,造成电动机功率的大幅度下降,缓解过高的能源需求,从而实现节约能源的目的。 3、永磁调速技术在火电厂的应用 3.1开式循环水系统及存在的问题 假设某火电厂现有2台300MW供热机组,而开式水系统则主要应用于闭式水冷却器、主机冷油器、抗燃油冷却器、发电机定子冷却水冷却器、发电机密封油冷却器以及真空泵及电动给水泵冷却器等设备。使用时为每台机组配置2台开式循环水泵,开式冷却水由循环水供水管产生提供,在此基础上使其压强升至0.3Mpa后,再向各级用户供水,并回水至循环水回水母管。开式循环泵技术参数如下:型号与类型KQSN600-N19/518;功率280kW;额定流量2600t/h;扬程30m;效率88%;额定转速990r/min。电动机技术参数:型号YKK400-6;额定功率280kW;额定电压6000V;额定电流35.2A;功率因数0.86;额定转速990r/min。在实际的工程设计当中,通常应根据系统的最大需求来完成开式水泵的配备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应注意留有余量。在运行过程中,运行人员往往以机组负载及环境温度变化为依据,使用阀门对各级用户的水量进行节流调节,这样就导致了大量的节流损失。更为严重的是,由于主机冷油器中的冷却水调节门位于回水侧,因而会造成主机冷油器冷却水压远超出油压,从而导致油中进水的现象发生,增加了系统运行的安全隐患。

dlt57195电厂用抗燃油验收管理导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电厂用抗燃油验收、运行监督及维护治理导则 DL/T 571—95 Guide for acceptance,in-service supervision and maintenance of fire-resistant fluid used in power plants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 1995-05-03批准 1995-10-01实施 随着电力工业的进展,机组功率不断增大,蒸汽参数和汽轮机调速系统油压相应提高。为防止高压油泄漏酿成火灾,调速系统操纵液已广泛采纳合成磷酸酯抗燃液压液,简称抗燃油。为使现场工作人员更好地掌握抗燃油的性能和老化规律,做好新抗燃油的验收、运行中抗燃油的监督与维护工作,特制定本导则。 本导则是总结我国十几年来抗燃油科研成果及电厂使用经验,并参考国外同类导则而制订的,在使用本导则时应考虑设备类型及实际状况,并参照制造厂家的讲明及要求执行。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 本导则阐明了大型汽轮机调速系统以及小汽轮机高

压旁路系统使用的磷酸酯抗燃油的性能,规定了运行中抗燃油的质量操纵标准。 1.2 制定本导则的目的是,为电厂工作人员掌握抗燃油使用性能及变化规律提供指导,对新抗燃油的验收及运行油的监督、维护作出规定。 1.3 本导则不适用于矿物汽轮机油和调速系统用的其他工作介质。 2 引用标准 GB 7597 电力用油(变压器油、汽轮机油)取样方法 GB 265 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和动力粘度计算法 GB/T 1884 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密度计法) GB 510 石油产品凝点测定法 GB 3536 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测定法(克利夫兰开口杯法) GB 264 石油产品酸值测定法 GB 7600 运行中变压器油水分含量测定法(库仑法) GB/T 12579润滑油泡沫特性测定法 DL 421 绝缘油体积电阻率测定法

汽车燃油经济性基础知识

汽车燃油经济性基础知识 汽车燃油经济性是汽车的一个重要性能,也是每个拥有汽车的人最关心的指标之一。它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在汽车说明书中大概最引人注意的技术规格也是燃油消耗。由于要求节约能源和减少消耗能源时产生的温室效应的副作用,所以降低汽车燃油消耗似乎就成了汽车制造者和使用者的一个永恒的课题。 一、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 目前世界上评论汽车燃油经济性一般用耗油量或油行程来表示。耗油量是指汽车满载时单位行驶里程所需燃油体积。我国和欧洲都用行驶百公里消耗的燃油数(L)来表示,即L/ 100 km;油行程是指汽车满载时,单位体积燃油所能行驶的里程,美国就是用每加仑燃油能行驶的里程数来表示,即m ile/gal(英里/加仑)。 前一种表示法,数值越小,燃油经济性越好;后一种表示法,数值越大,燃油经济性越好(换算关系:1加仑=4. 546 L,1英里=1.609 km)。 汽油的燃油经济性指标与发动机的特性和汽车的自重、车速及各种运动阻力如空气阻力、滚动阻力和爬坡阻力等大小、传动系的效率及减速比等都有关系,因而在数值上往往与实际情况有差别。 二、经济性测定法则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有两种测定法:一是行驶试验法;另一种是在平坦道路上和一定条件下进行等速油耗试验。 三、等速百公里油耗 汽车在无坡度的平坦好路上以等速行驶时的油耗为等速百公里油耗。所谓等速还要计入以不同车速等速行驶的情况,不同车速的等速行驶,百公里油耗是不同的。 选择一段无坡度的平坦水泥路面或沥清路面,汽车以最高挡分别以不同车速(可每隔10 km/h的车速取一个点 )等速行驶完这段路程,

往返一次取平均值(消除风和坡度影响),记下油耗量,即可获得不同车速下汽车百公里油耗,即所谓等速百公里油耗。其形状一般是两头高中间凹。当然各种型号的车辆,即使同一种型号的车辆,其凹下的位置和深度是十分不同的。 例如福克斯的油耗为5.8 L/100 km,那么一般指的就是该车在经济车速时最省油的百公里耗油量。不过,这样的油耗指标在特定的环境下或者某些节油大赛中会比这个更低,例如在2009年度CCTV节油大赛中,福克斯就能表现出4.2L/100KM的好成绩。 四、循环油耗 由于等速油耗与实际行驶情况有很大差别,实际上不能全面地评定汽车的燃油经济性。现在一般都采用循环油耗来评定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循环油耗是指在一段指定的典型路段内汽车以设定的不同工况行驶时的油耗,起码要规定等速、加速和减速3种工况,复杂的还要计入起动和怠速停驶等多种工况,然后折算成百公里油耗。例如我国有6工况循环油耗(货车)和城市4工况循环油耗(客车),欧洲有ECE -R15工况循环油耗,美国有公路循环和城市循环油耗。一般而言,求得的循环油耗还要与等速百公里(指定车速)油耗加权平均取得综合油耗,以便更科学地评价汽车的燃油经济性。不过有时也不严格地称这种综合油耗为循环油耗,所以现代轿车给出的城市油耗和公路油耗更全面地说,应该是城市综合油耗和公路综合油耗,也有简称为城市循环油耗和公路循环油耗,在我国也更简单地称为城市油耗和公路油耗。 五、燃油经济性的影响因素 1.发动机与油耗的关系 发动机的工作过程中影响油耗的两个最根本因素是空燃比和发动机负荷,这两个值都有一个理论上的最佳值,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空燃比和发动机负荷的实际值越接近理论值,汽车就越省油。发动机在

燃料油质量指标解析2010.09.28

燃料油质量标准简介 一、概念 现场监管中,燃料油与重油的概念通常不是很清晰。 燃料油是一个大的概念,汽油、煤油、柴油、重油、渣油、煤焦油的调和油等都是燃料油,有时甚至原油也是。 重油是燃料油中的一种,有一定的标准,比如进口的180重油等,我国以前也有重油指标,如150号重油、250号重油等。重油的实则是提炼掉汽油等轻质油后剩下的,比重较高,因此称重油。现在由于炼化水平提高,一般炼油厂供渣油为主,或调和油,重油的指标也很乱了。 二、燃料油分类: 1、国产燃料油种类: 200号重油、250号重油180号重油 7号燃料油、工业燃料油、催化油浆、蜡油浆、混合重油、沥青。 其中250#重油是中国特殊国情下形成的产品,特指100℃时运动黏度小于250cst的重油。250#重油的用途及性能:250#重油可以直接作为锅炉燃料,也可作为调和基础油,与其他轻质油调和成合适的燃料油产品。250重油热值高,可以达到10000kcal/kg,也有高硫、低硫之分。 2、进口燃料油种类:复炼乳化油、奥里乳化油、180号低硫燃料油、380号低硫燃料油、180号高硫燃料油 M100 M300。 其中180#重油的定义: 新加坡PLOTT公司制定的标准,指的是50℃时运动黏度小于180cst的重油。180重油是中东等地区国家用部分轻质馏分同渣油进行调和所得到的产品。 180#重油的用途及性能: 目前,国内地方炼厂大量使用进口180重油作为炼厂原料,180重油也可作为锅炉燃料、窑炉燃料使用,也可作为其他燃料的调和组分。180重油密度小于1,分为高硫、低硫180,热值高、燃烧稳定,是良好的燃料 3、其它分类 (1)渣油的类别: 包括常压渣油、减压渣油等,是石油经过常、减压装置加工抽取轻质成分后

GB18296-2001汽车燃油箱安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汽车燃油箱安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 18296-2001 Safety property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for automobile fuel tank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以汽油、柴油为燃料的汽车燃油箱的安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M类和N类汽车的金属燃油箱和塑料燃油箱。 2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2.1 燃油箱 固定于汽车上用于存贮燃油的独立箱体总成,是由燃油箱体、加油管、加油口、燃油箱盖、管接头及其他附属装置装配成的整体。 2.2 燃油泄漏 燃油自燃油箱内呈线状或滴状下落。 2.3 额定容量 燃油箱设计参数中规定加注燃油的容积。 2.4 耐火试验盛液器 耐火性试验中用来燃烧燃油的平底容器。 2.5 耐火试验隔棚 耐火性试验中覆盖在耐火试验盛液器上的平板。 2.6 燃油箱易损伤部位 根据燃油箱的形状及装配方式确定的燃油箱最容易受到冲击损坏的部位。 2.7 燃油箱通气装置 包括安全阀、进气阀、排气阀和燃油箱蒸发排放控制用的排气口。 2.8 角锤 塑料燃油箱试验用钢制冲击体。 3 安全性能要求 3.1 额定容量应控制在燃油箱最大液体容量的95%,额定容量在95L以上的汽油箱必须配备安全阀装置。安全阀装置可附属于汽油箱,也可以在附件系统中。当汽油箱遇火灾时,此装置可防止汽油箱因内部压力升高导致箱体破裂。

3.2 配备燃油蒸发排放系统的汽油箱必须有一个排气口,此排气口应在汽油箱充满时位于油面的上方,保证蒸发排放物能随时排出汽油箱。 3.3 燃油箱盖的密封性 柴油箱盖的最大泄漏量不得大于30g/min;汽油箱盖不允许泄漏。 3.4 安全阀开启压力 装有安全阀装置的燃油箱,安全阀的开启压力为35~50kPa,安全阀开启后,燃油箱内压力不得比安全阀开启压力高出5kPa以上。 3.5 燃油箱的振动耐久性 燃油箱按4.3进行试验,不允许燃油箱有泄漏现象。 3.6 金属燃油箱的耐压性能 金属燃油箱按4.4进行试验,不允许出现泄漏、开裂现象。 3.7 塑料燃油箱的耐压性能 塑料燃油箱按4.5进行试验,不允许出现泄漏、开裂现象,但可以有永久变形。 3.8 塑料燃油箱的低温耐冲击性 塑料燃油箱按4.6进行试验,不允许燃油箱有泄漏现象。 3.9 塑料燃油箱耐热性 塑料燃油箱按4.7进行试验,不允许燃油箱有泄漏现象。 3.10 塑料燃油箱的耐火性 塑料燃油箱按4.8进行试验,不允许有泄漏现象。 4 实验方法 4.1 燃油箱盖的密封性试验 在燃油箱内加入额定容量的水,盖好燃油箱盖,密封好其它所有进、出口,翻转燃油箱至加注口部中心线垂直于地面,待燃油箱盖稳定15s后,用秒表计时,用量杯接水,量取1min的泄漏量。 4.2 安全阀开启压力试验 盖好燃油箱盖,密封好其它所有进、出口,向燃油箱内施加压缩空气,使燃油箱内压力增长梯度以8kPa/min的速率升高至55kPa。 4.3 振动耐久性试验 燃油箱模拟装车形式固定在振动试验台上,往燃油箱内加入额定量的水,盖上燃油箱盖,密封好所有进、出口,按表1的规定进行振动试验。 4.4 金属燃油箱耐压试验 金属燃油箱模拟装车形式固定在试验装置上,密封好所有进、出口,向燃油箱内施加80 kPa的压力,保持压力30s。

厂用磷酸酯抗燃油运行与维护导则

目 次 前言 (Ⅱ)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 (1) 4 试验项目 (3) 5 取样 (4) 6 新磷酸酯抗燃油质量标准 (5) 7 运行磷酸酯抗燃油质量标准 (6) 8 运行中磷酸酯抗燃油的监督 (6) 9 运行中磷酸酯抗燃油的维护 (8) 10 技术管理及安全要求 (10) 附录A(资料性附录)旁路再生系统原理及功能 (11) 附录B(资料性附录)磷酸酯抗燃油及矿物油对密封材料的相容性 (12) 附录C(规范性附录)矿物油含量测定方法 (13) 附录D(规范性附录) NAS 1638颗粒污染度分级标准 (14) I

前 言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下达2003年行业标准项目补充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3]873号)下达的任务对DL/T 571—1995《电厂用抗燃油验收、运行监督及维护管理导则》进行修订的。 本次修订主要是依据我国电力行业磷酸酯抗燃油的实际应用情况,在原导则的基础上进行的,本标准与DL/T 571—1993相比主要有以下差别: ——原标准的名称修订为“电厂用磷酸酯抗燃油运行与维护导则”。 ——对原标准中抗燃油应具备的性能作了充实,补充了抗燃油在使用中的性能变化规律。 ——去掉了原标准正文及附录中对中压抗燃油和高压抗燃油的区分,合并为磷酸酯抗燃油。 ——对油质试验的项目和意义作了补充。 ——对原标准附录A《新抗燃油质量标准》中的酸值、水分、电阻率、泡沫特性、颗粒污染度五项指标作了修订,增加了空气释放值、水解安定性两项指标。将原标准附录A放入正文中。 ——对原标准附录B《运行中抗燃油质量标准》中的颗粒污染度、酸值、泡沫特性、电阻率四项指标作了修订,增加了空气释放值指标。将原标准附录B放入正文中。 ——对原标准中试验室试验项目及周期作了修订。 ——对运行油质异常原因及处理措施作了补充。 ——增加了废抗燃油处理的内容。 ——去掉了原标准中的附录E《抗燃油自燃点测定方法》。 ——用NAS 1638颗粒污染标准取代了原标准中的SAE颗粒污染标准,并放在本标准附录D中。 ——增加了附录A《旁路再生系统原理及功能》。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附录C和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厂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永洛、李烨峰、严涛。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DL/T 571—1995《电厂用抗燃油验收、运行监督及维护管理导则》。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一号,100761)。 II

汽车燃油箱产品实施规则

编号:CNCA—02C—062:2005 机动车辆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 汽车燃油箱产品 2005-10-10发布 2005-12-01实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

目录 1.适用范围 2.认证模式 3. 认证的基本环节 4. 认证实施的基本要求 4.1 认证的委托和受理 4.2型式试验 4.3初始工厂审查 4.4认证结果评价与批准 4.5 获证后监督 5. 认证证书 5.1认证证书的有效性 5.2认证证书的变更 5.3认证证书的暂停、注销和撤消 6. 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的使用 6.1准许使用的标志样式 6.2变形认证标志的使用 6.3加施方式 6.4加施位置 7. 收费 附件1 认证委托时需提交的文件资料 附件2 检测项目和检测依据 附件3 强制性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

1. 适用范围 本规则适用于以汽油、柴油为燃料的M类和N类汽车的金属燃油箱和塑料燃油箱产品。 2. 认证模式 型式试验+初始工厂审查+获证后监督 3. 认证的基本环节 3.1认证的委托和受理 3.2型式试验 3.3初始工厂审查 3.4认证结果评价与批准 3.5获证后监督 4. 认证实施的基本要求 4.1认证的委托和受理 4.1.1认证的单元划分 同一生产厂生产的且在以下主要方面无差异的汽车燃油箱产品视为同一单元: 1) 燃油箱体的材料(金属、塑料); 2)燃油箱基本结构、形状和固定方式; 3) 燃油箱加工工艺; 4) 燃油箱额定容量:按额定容量<95L和额定容量≥95L划分。 4.1.2认证委托时需提交的文件资料见附件1。 4.2 型式试验 4.2.1型式试验的送样 4.2.1.1型式试验送样的原则 认证单元中只有一个型号的,送本型号的样品。 以多于一个型号的产品为同一认证单元委托认证时,应由认证机构从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型号,其他型号需要时作差异试验。 4.2.1.2送样数量 对于金属材料燃油箱,每种样品送燃油箱及附件3套;对于塑料燃油箱,每种样品送燃油箱及附件5套。同时提供用于实车安装状态的支架(燃油箱直接与车身连接,应提供与燃油箱相连的切割车身底板)和紧固附件各1套,如无法提供实车安装支架和底板,可提供模拟安装支架,但必须经检测机构认可。 4.2.1.3 型式试验样品及相关资料的处置 型式试验后,应以适当的方式处置已经确认合格的样品和相关资料。 4.2.2检测标准、项目及依据

汽车燃油经济性能试验

汽车燃油经济性能道路试验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实验目的 了解汽车燃油经济性能实验的要求;掌握汽车燃油经济性能的道路实验方法;学习实验记录处理和分析实验结果;评价实验车辆制动性能的优劣。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学习精神,增强学生动手能力。 2.实验要求 (1)车辆条件 试验车辆在试验前应进行磨合,至少应行驶3000km。应根据制造厂规定调整发动机和车辆操纵件。特别应调整怠速装置(调整转速和排气中CO含量)、起动装置和排气净化系统。为避免因偶然进气而影响混合气的形成,应检查试验车辆进气系统的密封性。试验车辆的性能应符合制造厂规定,应能正常行驶,并顺利地冷、热起动。试验前,试验车辆应放在环境温度为20~30℃的环境下,至少保持6h,直至发动机机油温度和冷却液温度达到该环境温度的±2℃为止。车辆应在常温下运行之后的30h之内进行试验。试验车辆必须清洁,车窗和通风口应关闭;只能使用车辆行驶必需的设备。如果有手控进气预热装置,应处于制造厂根据进行试验时的环境温度规定的位置。如果试验车辆的冷却风扇为温控型,应使其保证正常的工作状态。乘客舱的应关闭空调系统,但其压缩机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道路条件 试验路面应该平整、干燥、清洁、纵向坡度不大于0.1%,路长2-3km,宽不小于8m,测试路段长度200米。 (3)气候条件 试验应避免在雨雾天进行,气压在99.3kPa~120kPa;气温在0℃~40℃;风速小于3m/s;相对湿度小于95%。 (4)书本P 121 二、实验预习及准备 (一)实验原理 汽车燃油经济性是指在保证动力性的条件下,以尽量少的燃油消耗量经济行驶的能力。汽车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它通常是由有效燃油消耗率b e(g e) 或有效效率ηe 来评价。因其不能反映发动机在具体汽车上的功率利用情况及行驶条件的影响,所以,它不能直接用于评价整车的燃油经济性。 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通常选取单位行程的燃油消耗量,即L/100km,或单位运输工作的燃油消耗量,即L/100tkm、L/kpkm。前者用于比较相同容量的汽车燃油经济性,也可用于分析不同部件(如发动机、传动系等)装在同一种汽车上对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影响;后者常用于比较和评价不同容载量的汽车燃油经济性。其数值越大,汽车燃油经济性越差。也可用单位量燃油消耗汽车所行驶的里程,即km/L作为评价指标,称为汽车经济性因数。例如,美国采用每加仑燃油能行驶的英里数,即MPG或mile/USgal。其数值越大,汽车燃油经济性越好。 乘用车燃油经济性的测量 (三)实验技术标准及规范 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 GB/T 12534-1990 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 GB/T l2545.2-2001

船用燃料油系列标准

船用燃料油系列标准 名称船用燃料油(渣油型)重柴油轻柴油试验方法标准 标准牌号项目RMD15120RME25180RMG35380 20号 (≈DMC,DMO) 0号 运动粘度100mm ℃2/s ≤15.025.035.0 20.5 (50) ℃ 3.0-8.0 (20) ℃ 运动粘度50mm ℃2/s ≤120180380 GB/T265 GB/T11137 ISO 3104 雷氏粘度 (37.8) ≤ ℃ 800950200016003800360013530-40 闪点(闭口),≥ ℃6060606565 GB/T 261 ISO 2719 上倾点 ≤℃30303023 凝点 (GB/T510):0 GB/T 3535 ISO 3016 残碳,康氏wt% ≤1415180.5 10%蒸余物 :0.40 GB/T 268 ISO 6615 灰分wt% ≤0.100.100.150.060.02 GB/T 508 ISO 6245 水分wt% ≤0.80 1.0 1.0 1.0痕迹 GB/T 260 ISO 3733 机械杂质 wt% ≤ 0.100.100.100.10(GB/T511)无(GB/T511)ISO 10307-2 密度kg/m30.9850.9910.991实测实测 GB/T 1884 ISO 3765 ISO 821(6.2) 硫含量wt% ≤3.5 3.5 3.50.5(GB/T 387) 1.0(GB/T 380) GB/T 11140 ISO 8754 船用燃料右由重油与轻质馏分油调制而成,是一种发热量大、燃烧性能好、贮存稳定、腐蚀小、使用范围广的优良燃油,是大马力、中、低速船舶柴油机最经济而理想的燃料,也可用作中小型喷嘴的锅炉燃料。 主要规格有: RMD15-120号船用燃料油—相当雷氏一号粘度(100°F)1000秒左右,主要用于大马力中、低速船舶柴油机。 RME25-180号船用燃料油—相当雷氏一号粘度(100°F)1500秒左右,主要用于大马力低速船舶柴油机。 RMG35-380号船用燃料油—相当雷氏一号粘度(100°F)3000秒左右,主要用于大马力低速船舶柴油机。 船用柴油和重柴油是馏分型燃油,具有腐蚀小、燃烧性好等特点。是中等马力中速船舶柴油机的优质燃料,重柴油也可用于大马力中、低速船舶柴油机。 轻柴油是轻质馏分型燃油,具有十六烷值高、腐蚀小、燃烧性、挥发性、低温流动性、贮存安定性良好等特点。是高速柴油机最优良的燃料,也可用于中等马力中速船舶柴油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