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课文《竹影》导学案

七年级课文《竹影》导学案

七年级课文《竹影》导学案
七年级课文《竹影》导学案

七年级课文《竹影》导学案《竹影》导学案学习目标:

1、整体把握文章,熟悉文章内容。

2、体会本文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领会艺术和美蕴含在童稚的活动中。

3、初步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特点。

教学重点: 体会文章表现的童真、童趣, 领会艺术和美蕴含在童稚的活动中。

教学难点:体会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

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积累

1、给下列括号前面的字注音

藤( ) 椅乘( ) 凉惬( ) 意水门汀( ) 蘸( ) 口头禅( ) 撇( ) 参( ) 差( ) 弥( ) 漫幽( ) 暗疏( ) 密挽( ) 救2、我所了解的作者( 丰子恺简介) :

二、自由朗读,整体感知1、通读课文,思考这篇文章到底

是写什么的,是写景的吗?是写人的吗?还是写事的?请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课文内容。

2、再读课文,完成以下内容问题:

时间:

地点:

人物:

人物活动:

中国画特点:

西洋画特点:

三、品读课文

(一人一个苹果相交换,每人还是一个苹果。而一人一种思想相交换,每人就有了两种思想。现在请将你读到的、感悟到的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读课文一至三段,回答以下问题:

1、体味下列划线词语的妙处:

(提示:指明划线词语的作用)

①一种幽暗的光弥漫在窗际,仿佛电影中的一幕。

②竹叶的摇动把她切成许多不规则的小块,闪烁地映入我们的眼中。

2、仔细品读,说说你对下列比喻句的理解:

(提示:先说明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然后再说明其作用,在自己以后的作文中也可以借鉴一下。)

①天空好像一盏乏了油的灯,红光渐渐地减弱。

②院子里的光景已由暖色变成寒色,由长音阶(大音

阶)

变成短音阶(小音阶)了。

③门口一个黑影出现,好像一只立起的青蛙,向我们跳将过来。

读课文五至六段,完成下列各题:

①文章写“竹影”,为什么又写“画竹”,大家思考一下这是否多余呢?为什么?

②选文采用了对比手法,有什么作用?

③在一位独具慧心的艺术启蒙人“爸爸”的引领下,

“我”和伙伴们从一次无意的游戏,走进了艺术的殿堂,并领略了中国画与西洋画各自的魅力。那么,请从文中找出中国画和西洋画各自的特点。

④你是怎样理解“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这句

话的?

四、朗读品味,体验童趣童心是天真烂漫的,童趣是发自天性的,一次平凡的游戏,却有了艺术美的发现。那么,你觉得文中哪些描写最生动地表现了童趣?找出来,有感情地朗读,并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的认识。

文中表现童趣的句子:

我的认识:

五、口语交流

(OPEN YOUR MOUTH)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过快乐的童年,也做过许多充满童趣的游戏。但当时没能像作者那样从中获得艺术美的体验,所以大多已成了过眼烟云,学了这篇文章,你现在回过头来想想,你儿时做过的哪一个充满童稚的游戏也是可以让你获得类似的发现、体验的?后来它发芽成长了吗?请仔细想一

下,并与老师同学交流一下。

六、课外阅读链接

童趣儿子从小就对绘画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每天趴在桌前不停地画,花、虫、鱼无所不通。向来抱着“给儿子一个快乐童年”的观念,我对周围人建议儿子进美术班接受早期培养的劝说无动于衷,由着他在纸上放马驰骋,自由想象。

儿子有段时期迷恋画十二生肖,并且喜欢对我们进行提问。这下麻烦来了,因为纸面上十二个奇形怪状的动物似是而非,让人难以辨别。好在我发现了一个秘密:儿子画的老虎无论象猫还是象鼠,额头上无一例外地标着个“王”字。掌握了这一决窍,每次提问,我都踊跃回答,抢先将老虎说出,赢得儿子一个赞许的微笑,剩下的难题留给老公。

儿子对太阳有个贴切的比喻:太阳象个小刺猬。理由是太阳发出的光线看上去象刺猬身上的刺。这比喻令我大跌眼镜。晴朗的日子看天,想起儿子绝妙的比喻,不由对着那只刺猬发笑。

儿子对说谎的人深恶痛绝。一次全家到公园玩,老公陪儿子玩“海陆空”游戏。管理员对老主顾实行优惠政策,老公假称自己也是老主顾。儿子听了大叫“爸爸说谎变长鼻子!”

某一日老公到幼儿园接儿子,骑车走在路上,夕阳西照,人的影子拉得老长。儿子忽然对着影子大喊:“瞧,爸爸的鼻子变长了! ”这一发现让儿子重新记起老公在公园的恶行,恍然得出结论:原来说谎的人鼻子真的会慢慢变长呀。我和老公无语。

儿子坐在车背后,诗兴大发:小孩子说谎,大了变长鼻子; 大人说谎,老了变长鼻子; 老人说谎,死了变大象。最后一句出人意料,无限的诗意在里面。儿子的文学“才能” 初露倪端。我听了感慨万千:有儿如此,夫复何求?

(选文与课文皆取材于童真童趣,所揭示的话题也同中有异。请同学们将两篇文章以及自己的某些童年经历放在一起,仔细探究,定然会发现一些有趣而又深刻的道理。)

导学案:虞美人

《虞美人》学案 编写人: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李煜生平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知其人、论其事、诵其诗 2.把握李煜词中的亡国之恨,故国之思。 3.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二、预习指导 1、知人论世 李煜,即李后主,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李璟第六子。他工书,善画,洞晓音律,具有多方面的文艺才能。李煜的前半生,作为南唐的国君,生活相当豪华奢侈,词的题材狭窄,无非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离愁别恨。亡国后,孤寂悲凉的处境,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成就很高,被称为“千古词帝”。《虞美人》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 前人凭吊李后主诗云:"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主。"的确,作为"好声色而不恤国政"的亡国之君,李后主确实可悲可叹,但他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血泪诗章,确实难寻其右。 唐圭璋《李后主评传》指出:"他身为国主,富贵繁华到了极点;而身经亡国,繁华消歇,不堪回首,悲哀也到了极点。正因为他一人经过这种极端的悲乐,遂使他在文学上的收成,也格外光荣而伟大。在欢乐的词里,我们看见一朵朵美丽之花;在悲哀的词里,我们看见一缕缕的血痕泪痕。" 王国维《人间词话》:"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2、写作背景 宋太祖开宝八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肉袒出降,被送到汴京,囚禁在一座小楼里,封为违命侯。过了二年多囚犯般的屈辱生活,相传后主于七月七日他的生日那天在寓所命歌伎唱《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宗闻之大怒,命秦王赵廷美赐牵机药将他毒死。牵机药据说是中药马钱子,服后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全身抽搐,头脚缩在一起,状极痛苦。可以说此词是他的绝命词。 3、文体知识 词又称“诗余”、“曲子词”、“长短句”,兴于隋唐,盛于宋代,是一种和乐可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每首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词牌。可分为上下两段,叫"片"或"阕" 虞美人:相传虞美人花与美人虞姬有关。楚汉相争,西楚霸王兵败乌江,听四面楚歌,自知难以突出重围,便劝所爱虞姬另寻生路。虞姬执意追随,拔剑自刎,香销玉殒。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了一种鲜红的花,后人把这种花称作"虞美人"。后人钦佩美人虞姬节烈可嘉,创制词曲,就常以"虞美人"三字作为曲名,诉一缕衷肠。"虞美人"因以逐渐成为词牌名 三、自主学习

《竹影教学设计》

竹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体味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 2、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 3、品味语言,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 童趣,领会艺术和美蕴含在童稚的活动中。 过程与方法:自主读、说、悟,合作探究学习体会童稚的活动中蕴含的艺术和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生活、热爱生活,体验蕴含在自己生活中 的艺术和美。 教学重点:领会课文里描写所表现的童真童趣。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表现的童真、童趣,并在童趣中领会艺术和美。教法:多媒体课件 学法:合作探究阅读课文,体会课文中的童真童趣。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猜谜语导入:“你有我有他也有,黑身黑腿黑黑头,灯前月下跟你走,就是从来不开口。” 大家能猜出来吗?影子。今天我们来学习跟影子有关的一篇文章《竹影》。 二、初读课文,感知童趣

1、请同学们速读课文,采用圈点勾画法,完成下表: 明确具体活动:看天——看月——看人影——描竹影——听父亲讲艺术 2、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 学生概括明确:几个少年无忧无虑充满童趣的饭后游戏,最终获得艺术美的发现。 方法归纳:(叙事散文)某人某时某地干某事(结果如何) 三、精读课文,品读童趣。 文中有不少体现孩子们童真童趣的地方,请你找出来。学生再读课文,从中勾画,并谈谈为什么能体现童真童趣? 学生阅读,圈点评注,可以进行小组间的合作,教师巡视。 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见解,教师点评,引导学生注意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本文的天真烂漫的童趣,童真。同时注意指导学生朗读。 预设:1、我把眼睛定西天看了一会儿,看见那光一跳一跳地沉下去,非常微细,但又非常迅速而不可挽救。 “一跳一跳”和这句话中的“迅速”相对应,而且使整句话具有动感。教师在分析时可采用换词法,如把“一跳一跳”改为“慢慢”。 2、“唉,你们惬意得很!这椅子给我坐的?”他不待我们回答,一

《竹影》导学案

竹影 七年级备课人:杨小红审核:七年级语文组时间:2010年7月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幽蝉、惬意、包罗、参差不齐”等。 2、通读全文,概括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课文表现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景物变化,抓住特点描写的方法,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感受艺术的能力。 课时:2课时 导学方法:情景导入法,朗读概括法,品读圈点法 导学过程: 】 课前导学: 1、把“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工整地抄在下列横线上,每个三次,并注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收集丰子恺的个人资料,探究一下:他是怎样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别剪贴一幅“中国写意画——西洋油画在下面”,初步比较不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导学: 第一课时 导学要点:通过朗读,积累词语,练习概括课文内容的能力。 导学设计: 一、导入: 出示一幅有关竹子的墨画,由对“竹”的关注自然引出课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第18课《竹影》名师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18.竹影 丰子恺 一、课前五分钟演讲 二、讲授课文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过竹子吗?在晚上看过竹子吗?在有月光的晚上看过竹子吗?画过竹子吗?在水泥地上画过竹子吗?在有月光的晚上在水泥地上画过竹子吗?没有的话,你可要留下遗憾了,不过还好,有人画过,我们来看看他是怎样画得算是弥补一下,请同学们翻开课本125页,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丰子恺的《竹影》。 (二)读一读 读课文 (三)想一想 1、文章开头交代天气闷热的目的是什么?这让我们想起那篇课文,它的开头也是写闷热的天气,他们的目的是否相同?给你什么启示? 2、文中写道"大家吃了一惊,立起身来,看见爸爸反背着手立在水门汀旁的草地上看我们描竹,他明明来得很久了。"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3、爸爸是怎样一个人? (四)议一议 通过爸爸对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介绍,你认为此二者的区别有哪些?讨论一下,结合自己的认识,归纳一下。 答:(1)中国画不注意"像不像",不像西洋画那样画得同真物一样 (2)颜色方面:中国画以墨和朱砂为颜料 西洋画则以事物的本来颜色为颜色 归纳:中国画重神似、神韵;西洋画重形似、写实。 补充:中西方在画法方面的基点区别 (1)中国画盛用线条,西洋画线条都不显著 (2)中国画不注重透视法,西洋画极注重透视法 (3)中国画人物画不讲解剖学,西洋画人物画很重解剖学。Anatomy for art students ( 艺术解剖学) (4)中国画不注重背景,西洋画很重背景 (5)中国画题材以自然为主,西洋画题材以人物为主 (五)说一说 好,关于中西方绘画方面的区别,我们就讨论到这里,其余的要在美术课上学了,我们学习这篇课文,是要学习这篇课文中表现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这又

29、《满井游记》导学案-答案

八年级(下)语文《满井游记》导学案 班级姓名学号 一、明确学习目标 1、理解并积累文言词句; 2、体会本文白描和拟人手法的运用以及比喻句的表达效果。 二、自主预习 1、了解作者和作品 本文是一篇游记,作者是袁宏道,明代(朝代)著名文学家,是“公安派”的代表作家,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 公安三袁”。本文通过对满井早春二月自然风光的描绘,表达了作者置身于大自然时舒畅欣喜的心情,也流露出对官场沉闷生活的厌倦。 2、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①砾.(lì)②廿.(niàn)③鹄.(hú)④乍.(zhà)⑤靧.(huì) ⑥髻.鬟.(jìhuán)⑦鬣.(lia)⑧罍.(l?i )⑨蹇.(jiǎn)⑩堕.(huī) 3、解释加点字 ①冻风时作 ..(时常)(起) ②辄.返(就)③偕.数友(偕同) ④至.满井(到)⑤土膏.(肥沃) ⑥为.晴雪所洗(被)⑦于匣.也(镜匣) ⑧始掠.(梳掠)⑨靧.面(洗脸)⑩披.风(开,分散)(11)呷.浪之鳞(吸)(12)浅鬣.(形容不高的麦苗)(13)虽.尚劲(虽然)

(14)浃.(jiā)背(湿透)(15)曝.沙之鸟(晒)(16)始.知(才)(17)适.与余近(正好)(18)而.城居者.(可是)(的人) (19)未之.知(这)(20)以.游堕.事(因为)(坏,耽误) 4、解释下列词语 ①稍和(略微暖和)②土膏(肥沃的土地)③于时(在这时)④波色(水波的颜色)⑤鳞浪(像鱼鳞似的波纹)⑥新开(新打开)⑦晴雪(晴空之下的积雪)⑧娟然(美好的样子)⑨倩女(美丽的女子)⑩披风(在风中散开)(11)堕事(耽误公事)(12)恶能(怎能) 三、正确掌握下列词语 1、一词多义 ①鳞呷浪之鳞.(代鱼)②之局促一室之.内(的) 鳞.浪层层(像鱼鳞)晶晶然如镜之.新开(取消句子独立性)毛羽鳞.鬣(指鱼类和爬行动物)未知之.者(这) ③于于.时(在)④乍波色乍明(初,始)

《竹影》教学设计_18.doc

《竹影》教学设计-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幸福的回忆,有美好的向往,当然也会有小小的烦恼。那么,我们仰慕的这些名人,他们的童年生活你了解吗?前面我们已经学过几篇这样的文章,谁能说给大家听一听?(例如:) 同学们看过竹子吗?在晚上看过竹子吗?在有月光的晚上看过竹子吗?画过竹子吗?在水泥地上画过竹子吗?在有月光的晚上在水泥地上画过竹子吗?没有的话,你可要留下遗憾了,不过还好,有人画过,我们来看看他是怎样画得算是弥补一下,请同学们翻开课本125页,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丰子恺的《竹影》。 三、信息箱 请同学们谈谈你对丰子恺的了解。 四、整体感知 (看谁说得棒)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1、你认为哪些字容易读错?给大家提示一下。 2、用简洁的一句话概括课文的内容。 3、课文题为竹影,它是写景──竹之影呢?还是主要写人物活动? 4、本文除写人物活动外,作者在体文中究竟要表现什么样的中心? 5、文章开头交代天气闷热的目的是什么?这让我们想起那篇课文,它的开头也是写闷热的天气,他们的目的是否相同?给你什么启示? 6、文中写道大家吃了一惊,立起身来,看见爸爸反背着手立在水门汀旁的草地上看我们描竹,他明明来得很久了。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7、文中的爸爸是怎样一个人? (过渡语)童心童趣是天真烂漫的,月光下的竹影牵动了天真无邪的心,孩子们在婆娑的竹影中,感受到美,于是,他们开始本能的画画,这一切,被一位具有深厚艺术功底的基本特征。让我们也来领略一下这种寓教于乐的匠心美。 五、你品味到美了吗? 1、再次浏览课文,勾画文中你认为最美的语句,并试着说明理由。(分组合作,每组选代表发言) 2、总结:通过大家的细细品味,我们可以发现本文的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同时借助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把我们带入了孩子们的童稚活动中,也让我们进入了美的世界 六、比较鉴赏 通过爸爸对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介绍,你认为此二者的区别有

《竹影》导学案完美版

18、《竹影》导学案 设计:老骥伏枥 【学习目的】 1学习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体会童真童趣。 2、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特点,鼓励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 3、理解游戏与艺术的联系。 [学习重、难点] 1体味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 2、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3、领会蕴涵在童稚的活动中的艺术和美。 [自主预习案] 1走近作者: 《竹影》一文作者_______ 名 _________ 现代画家、散文家。 2、给下列黑体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闷热()m )漫qi e( )意口头ch cn ( ) 闪烁()水门汀()立轴()蘸了朱砂( 3、解释词语 惬意弥漫 参差不齐包罗 4、轻声朗读课文,然后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课文内容. 5、找出你认为优美的句子细细品读。 [课内探究案] 1清风明月的夜晚是多么的美好,竹叶萧萧的声音又是多么动听,孩子们在这清风明月的夜晚,竹叶萧萧的声音中,玩了什么?怎么玩?他们玩的有趣吗?请同学们找出来,动情地读一读,并说出你的体验。 2、课文中写“我”和小伙伴看天看月看人影看竹影,充满了童趣,你认为文中哪些语句最生动的表现了童趣,请找出来并说明理由。 3、课文《竹影》题目有何作用? 4、如何理解“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这句话的意思?试理解西洋画与中国画有何不同?[自主探究、合作释疑] 1文题目是竹影,竹影在全文有何作用、为什么开头不写竹子而从太阳落山写呢? 2、如何理解竹影中父亲这一角色? 3、爸爸从孩子的游戏引入艺术的教育,你认为这样的教育方法好吗? [拓展检测案]

1、阅读理解:“马的确难画,竹有什么难画呢?照我们现在这种描法,岂不很容易又很好看吗?” “容易固然容易;但是这么‘依样画葫芦',终究缺乏画意,不过好玩罢了。画竹不是照真竹一样描,须经过选择和布置。画家选择竹的最好看的姿态,巧妙地布置在纸上,然后成为竹的名画。这选择和布置很困难,并不比画马容易。画马的困难在于马本身上,画竹的困难在于竹叶的结合上。粗看竹画,好像只是墨笔的乱撇,其实竹叶的方向、疏密、浓淡、肥瘦,以及集合的形体,都要讲究。所以在中国画上,竹是一专门部分。平生专门研究画竹的画家也有。” “竹为什么不用绿颜料来画,而常用墨笔来画呢?用绿颜料撇竹叶,不更像吗?” “中国画不注重‘像不像',不像西洋画那样画得同真物一样。凡画一物,只要能表现出像我们闭目回想时所见的一种神气,就是佳作了。所以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符号只要用墨笔就够了。原来墨是很好的一种颜料,它是红黄蓝三原色等量混合而成的。故墨画中看似只有一色,其实包罗三原色,即包罗世界上所有的颜色。故墨画在中国画中是很高贵的一种画法。故用墨来画竹,是最正当的。倘然用了绿颜料,就因为太像实物,反而失却神气。所以中国画家不喜欢用绿颜料画竹;反之,却喜欢用与绿相反的红色来画竹。这叫做‘朱竹',是用笔蘸了朱砂来撇的。你想,世界上哪有红色的竹?但这时候画家所描的,实在已经不是竹,而是竹的一种美的姿势,一种活的神气,所以不妨用红色来描。”爸爸说到这里,丢了手中的木炭,立即起身来结束说:“中国画大都如此。我们对中国画应该都取这样的看法。” (1)、“依样画葫芦”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2)、最后一句的“如此”和“这样的看法”分别指代什么 3)、写“竹影”为什么又写“画竹”,是否多余,为什么 4)、选文运用了对比手法,有什么作用? 5)、结合选文内容,说一说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区别是什么参考答案: [自主预习案] 1、丰子恺、原名丰润 2、m m 弥惬禅 shu o t in g zh du zh m [课内探究案] 1、看天看月看人影看竹影,充满了童趣 2、如:“天空好像一盏乏了油的灯,红光渐渐地减弱了。”这个比喻形象具体的写出 了太阳渐渐退去的景象。 3、好。爸爸从孩子的游戏引入艺术的教育,这种因势利导,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值得提倡。父亲的谆谆引导教育对孩子成长发展非常重要。总结:由此可见,大人对孩子的指导教育,特别是引导孩子步入艺术的殿堂、成为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丰子恺有这样一个好父亲,也许,这就是他后来之所以能成为艺术大家的原因之一吧。

学案1--第18课 竹影

第18课《竹影》学案 1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体会童真童趣 2、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特点,鼓励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 3、理解游戏与艺术的联系 预习反馈: 1、走近作者: 《竹影》一文作者原名,现代画家、散文家 2、自读课文,请你将自己认为重要或易错的字词写在下面空白处 理解探究: 3、清风明月的夜晚是多么的美好,竹叶萧萧的声音又是多么动听,孩子们在这清风明月的夜晚,竹叶萧萧的声音中,玩了什么?怎么玩?他们玩的有趣吗?请同学们找出来,动情地读一读,并说出你的体验 4、课文中写“我”和小伙伴看天看月看人影看竹影,充满了童趣,你认为文中哪些语句最生动的表现了童趣,请找出来并说明理由 5、课文《竹影》题目有何作用? 6、如何理解“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这句话的意思?试理解西洋画与中国画有何不同? 合作释疑: 7、文题目是竹影,竹影在全文有何作用、为什么开头不写竹子而从太阳落山写呢? 8、如何理解竹影中父亲这一角色?

9、本文除了写人物活动外,还涉及了哪方面的内容?表现了怎样的中心思想? 拓展迁移: 10、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过快乐的童年,也做过许多充满童趣的游戏但当时没能像作者那样从中获得艺术美的体验,所以大多已成了过眼烟云,学了这篇文章,你现在回过头来想想,你儿时做过的哪一个充满童稚的游戏也是可以让你获得类似的发现、体验的?后来它发芽成长了吗? 学习小结: 11、过今天的学习,大家会有很多的感悟,请你用一句话归纳一下你的感受和收获 当堂达标: 12、阅读理解: “马的确难画,竹有什么难画呢?照我们现在这种描法,岂不很容易又很好看吗?”“容易固然容易;但是这么…依样画葫芦?,终究缺乏画意,不过好玩罢了画竹不是照真竹一样描,须经过选择和布置画家选择竹的最好看的姿态,巧妙地布置在纸上,然后成为竹的名画这选择和布置很困难,并不比画马容易画马的困难在于马本身上,画竹的困难在于竹叶的结合上粗看竹画,好像只是墨笔的乱撇,其实竹叶的方向、疏密、浓淡、肥瘦,以及集合的形体,都要讲究所以在中国画上,竹是一专门部分平生专门研究画竹的画家也有” “竹为什么不用绿颜料来画,而常用墨笔来画呢?用绿颜料撇竹叶,不更像吗?”“中国画不注重…像不像?,不像西洋画那样画得同真物一样凡画一物,只要能表现出像我们闭目回想时所见的一种神气,就是佳作了所以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符号只要用墨笔就够了原来墨是很好的一种颜料,它是红黄蓝三原色等量混合而成的故墨画中看似只有一色,其实包罗三原色,即包罗世界上所有的颜色故墨画在中国画中是很高贵的一种画法故用墨来画竹,是最正当的倘然用了绿颜料,就因为太像实物,反而失却神气所以中国画家不喜欢用绿颜料画竹;反之,却喜欢用与绿相反的红色来画竹这叫做…朱竹?,是用笔蘸了朱砂来撇的你想,世界上哪有红色的竹?但这时候画家所描的,实在已经不是竹,而是竹的一种美的姿势,一种活的神气,所以不妨用红色来描”爸爸说到这里,丢了手中的木炭,立即起身来结束说:“中国画大都如此我们对中国画应该都取这样的看法” (1)“依样画葫芦”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2021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学案含答案

目录 第一单元 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 2 爸爸的花儿落了 (4) 3 丑小鸭 (7) 4 诗两首 (9) 5 伤仲永 (11) 写作训练:成长的烦恼 (13) 单元自我过关检测(一) (16) 第二单元 6 黄河颂 (21) 7 最后一课 (23) 8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26) 9 土地的誓言 (28) 10 木兰诗 (30) 写作训练:黄河,母亲河 (32) 单元自我过关检测(二) (35) 第三单元 11 邓稼先 (40) 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43) 13 音乐巨人贝多芬 (46) 14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50) 15 孙权劝学 (52) 写作训练:我也追“星” (55) 单元自我过关检测(三) (58) 第四单元 16 社戏 (63) 17 安塞腰鼓 (66) 18 竹影 (69) 19 观舞记 (71) 20 口技 (73) 写作训练:戏曲大舞台 (76) 单元自我过关检测(四) (78) 第五单元 21 伟大的悲剧 (83) 22 荒岛余生 (86) 23 登上地球之巅 (90) 24 真正的英雄 (93) 25 短文两篇 (95) 写作训练:漫话探险 (98) 单元自我过关检测(五) (100) 第六单元 26 猫 (104) 27 斑羚飞渡 (106)

28 华南虎 (109) 29 马 (111) 30 狼 (112) 写作训练:马的世界 (115) 单元自我过关检测(六) (117) 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学习目标】 1.品味学习文章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丰富自己的语汇,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2.把握本文叙事写景井然有序的特点。 【学习重点】 1.品味学习文章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丰富自己的语汇,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学习难点】 把握本文叙事写景井然有序的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前自学 (一)了解作者及作品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作品有小 说集《彷徨》、《呐喊》,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本文选自《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 (二)题解 《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共收集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这些文章时鲁迅先生已经40多岁了,这本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优美散文。课题 用“从……到……”两个介词点明了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地点范围。 (三)熟读课文,完成下列题目。 1.填空。 本文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体裁),选自。作者鲁迅,原名,是我国现代伟大的、、,他写的小说集有、,散文集有。 2.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确凿()菜畦()宿儒()倜傥()()敛() 脑髓()桑葚()斑蟊()攒在一起()秕谷() 拗()盔甲()锡箔()()人声鼎沸() 二、课堂导学 (一)明确学习目标 (二)检查预习情况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感知 (1)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得到了哪些信息? (2)快速阅读课文,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以及中间过渡段

竹影教学反思

先学后教,关键在先学 ——《竹影》教学反思为了上好《竹影》这节课,我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精心设计了学案,但在上课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准备的并不好,所以很多时候还是自己讲得多了,我觉得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水平决定了先学后教能否顺利实施,所以我认为在我们这样的农村中学,先教再学是有存有的合理性的,下面我先从我的教学设计说起。 《竹影》是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和翻译家丰子恺先生回忆儿时和玩伴在自家院子里画竹影评竹影时在父亲的引导下步入艺术殿堂的一篇叙事散文,结构清晰,内容平实,但内涵丰富,语言简洁朴实也不乏精彩雅致的生花妙笔。要上好这篇课文,首先要对课文烂熟于心,深谙课文的精髓并授之余学生。所以我对这篇课文实行了深入的探究,一方面借助于教参,另一方面自己也另辟蹊径,在备课中更多的是加入自己的理解。首先是教学目标的设计,我知道这篇课文对于学生来说,阅读不存有难度,重点在于懂得作者如何从生活中信手而得写作素材,懂得为文精彩不一定要十分华丽的语言,只要文从字顺,交代清楚也能够成为一片好文章,懂得成才不但需要天分和兴趣,更需要后天的引导和教育。正因为如此,我在设置教学目标的时候,定位简单清楚,没有空话和套话,我的教学目标是这样设定的:1、学会从生活中寻找作文的素材,让生活走进自己的视野2、学会用线索将事例串联起来。3、学会赏析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其次,是教学环节的设计,不但要有层次和梯度,还要突出语文教学的特点,体现更多的语文味。例如朗读的教学,我认为没有朗读的语文课是不完整,缺乏语文味的。因为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学生要能用普通话实行流利准确、有感情的朗读,所以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以后,我就对学生实行了朗读的训练,要求学生在领悟把握作者在文中所流露的情感后,能在 朗读中准确反映出来。

【步步高】高考语文总复习导学案:小说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学案53

学案53赏析作品形象内涵 学案目标 1.把握赏析人物形象题和赏析事物形象题的题型特点和做题方法。2.重点掌握散文事物形象在主旨和形式方面的作用。 散文是通过作品中的形象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哲思的。理解了形象的意义,即了解了作 品中的人物、事物、景物等形象的意义,才能认识到作者蕴涵在其中的情感。所以,赏析作 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都是以欣赏作品的形象为基础。 一、人物形象 散文很少像小说那样具有鲜明的人物形象,但在一些写人或叙事散文中,一般还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要特别注意从人物的肖像、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多个角度把握他们的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从而去赏析人物的形象美和精神美。要求根据题目引导语的要求或暗示,到原文中去理清思路、作者的意图,体验散文的思想境界和情感,再经过分析达到理性的判断。 散文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完整,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一个典型的细节等等。通过精当的描写,以简洁的笔法刻画人物的形象,表现人物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赏析人物形象就可以通过一些片断、局部来“窥斑见豹”。 二、事物形象 在散文中尤其是写景状物散文中,作者表达情感、哲思总是借助一定的事物、景物形象。高考考散文鉴赏一般会把它们作为考查重点,考查角度有两个,一是物象的特点及象征意义或物象包含的情感,二是物象在文中尤其在艺术构思中的作用。对于这类试题,一定要把握住下面两点: ①分析外形特征,展示内在品质。作者对生活中的某些事物有所感触必须要借助于描写所托之物的外形特征来抒发,这类事物往往外形特征比较鲜明,只要找准对其外在形象的描写,就可分析出它的内在品质。事实上,事物的外形特征便是其内在品质的外在表现,从这里我们可以归纳出红砖的内在品质:纯朴、谦逊、无私;普通、刚毅、无求;献身、奉献、无悔。这是我们理解文章主旨的关键。 ②仔细品读文本,提示所言之志。一般说来,作者所描绘的事物不一定是最终所赞美的对象,真正赞美的对象常常隐含其中,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品读文章,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领会作者的情感脉搏,找出所托之物与所赞美的对象之间的相似点。如2009年全国卷Ⅰ《彩色的荒漠》,文中描写到了恶劣环境中的胡杨树,最后写到了在荒漠中劳动的石油工人,那么作者的赞美对象就很清楚了。 如何做赏析物象作用题 散文事物形象在文中的作用一直是考查的重点,散文物象在文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为抒情达意、表现主旨服务;二是在艺术构思中起着线索、衬托等作用。高考考查分两方面: 一、主要物象的作用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 海棠花 ①早晨到研究所去的路上,抬头看到人家的园子里正开着海棠花,缤纷烂漫地开成一团。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8竹影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18.竹影 丰子恺.() 【学习目标】 1.找出文章中具体地描写,说说文章表现的童真、童趣,领会艺术和美蕴含在童稚的活动中。 2.体会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艺术特点。 【资料链接】 丰子恺(1898—1975),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丰子恺风格独特的漫画作品影响很大,深受人们的喜爱。他的作品内涵深刻,耐人寻味。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随笔二十篇》《甘美的回忆》《艺术趣味》《率真集》等。这些作品除一部分艺术评论以外,大都是叙述他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和日常接触的人事,表现浓厚的生活情趣。 竹:竹是中国人最喜爱的植物之一,“梅、兰、竹、菊”古称“四君子”,在诗歌、文章、图画中到处可见它的身影。宋代的苏轼说:“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清代的郑板桥有题画诗两首:(一)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二)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预习导学】 1.在书中标出下列词语,给加点字注音,并抄写三遍。 撇.()蘸.()幽.暗()惬.意()口头禅.() 参差 ..不齐()()萧.萧()水门汀.()芥.子园()朱砂.()疏.密()2.联系具体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惬意: 弥漫: 参差: 包罗: 口头禅: 【感知文意】 3.轻声的读课文,思考问题。 ⑴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课文内容。 ⑵课文写“我”和小伙伴们看天看月看人影看竹影,充满童趣。你觉得那些描写最为生动?请抄写一处。

⑶读文中爸爸对中国画和西洋画的讲解,总结一下中国画和西洋画的区别? ⑷课文中说“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你怎么理解? 【问题探究】 4.文中的孩子有怎样的天性?爸爸是个怎样的人? 【童心长留】童心童趣是天真烂漫的,一去不返的童年是美好的,只要我们拥有一颗童心,就能拥有童年般的快乐;看似平凡的生活,用心体会处处有滋有味,做生活的有心人,其实生活中的美无处在。 诚如罗丹所言: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亲爱的同学们,保持童心吧,留住童心就是留住了快乐! 【寻找美好】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做游戏,比如捏泥人、堆雪人、用花和柳条编花环、跳房子等等,留心想想,你在游戏中有美的发现吗? (四人小组讨论,然后推举同学到班上交流,时间控制在两分钟左右,说清楚自己做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第五课 (学案及答案)

第五课紫蝶黄蜂俱有情——咏物抒怀(学案) 项城一高常自俊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本课所选3首咏物诗有马、有虫、有花,涉及唐宋两代三位大诗人,其诗都是咏物抒怀的代表作。学习时,重点放在学习诗人体物咏怀的方法,解读诗人寄物写志的修辞手段,了解诗中“态”所蕴含的人文内涵。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强化对诗歌鉴赏方法的体验,加强对诗歌意象的品悟,学习从意象中发掘诗的审美特征和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咏物诗主要指那些以客观的“物”为集中描写的对象,并在描写中抒怀兴感的诗歌。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真正意义上的咏物诗是屈原的《橘颂》,它奠定了咏物诗体物言志的创作传统,即体物的赋笔铺陈和言志的比兴寄托相结合。至唐宋两代,咏物诗数量激增,蔚为大观,很多作品形神兼备,不粘不脱,既紧扣所咏之物的具体特点,又在其中有所兴寄托寓。 第五课紫蝶黄蜂俱有情——咏物抒怀(第一课时学案) 学习要点:鉴赏杜甫的《房兵曹胡马》 一、解题:《房兵曹胡马》 这首诗是杜甫在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741)漫游齐鲁后回洛阳时所作。兵曹,兵曹参军的省称,是唐代州府中掌管军防、驿传的小官。房兵曹不详为何人。马是唐代战争、交通中最重要的工具,古代人对马有特殊的感情。 二、走近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又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西南)人,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诗歌注重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有《杜工部集》。 三、鉴赏杜甫《房兵曹胡马》 (一)诵读品味、疏通诗意 (二)探究问题 1、这首诗中的马,是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 2、诗人恰似一位丹青妙手,用传神之笔为我们描画了一匹神清骨峻的“胡马”。可谓“写意传神”,请谈谈颔联哪两个动词写得极其传神,以及你感受到的胡马的神韵。 答:

2020年(春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8 竹影学案1 新人教版.doc

2020年(春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18 竹影学案1 新人教 版 学习目标: 1、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品味生动形象语言。 2、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 学习重点:学习目标1、2 自学提纲学习本文首先通读全文,了解课文大意。 一、字词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撇开()蘸水()惬意() 朱砂()横幅()水门汀() 2、解释词语:惬意:满意、称心、舒服; 水门汀:用水泥抹的地;立轴:长条形的字画,高而窄; 参差不齐:长短、高低、大小不齐、不一致; 二、理解课文的内容: 1、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课文内容。 本文以几个少年月下描竹影的游戏,引出对中国画的艺术体验,表现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2、从文中可以看出,孩子们有哪些有趣的发现? (1)细看月光下的人影,头上有烟气。(2)水门汀上的竹影像中国画。 3、文章开头交代天气闷热的目的是什么?引出下文,为下文画竹影做铺垫。 4、文中写到'大家吃了一惊,立起身来,看见爸爸反背着手立在水门汀旁的草地上看我们描竹,他明明来得很久了。'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孩子以为自己做错了事情,而且已全被父亲看在眼里,担心会受到父亲批评。 5、爸爸的表现对孩子有什么影响?爸爸给孩子们讲了一番中国画的艺术特征,因势利导地给孩子上了一堂艺术入门课,把孩子带入艺术殿堂。 6、文中的孩子有怎样的天性?爸爸是个怎样的人?孩子们有天真烂漫的童心和好奇心;爸爸和蔼可亲,不仅精通艺术更精通教育,尊重孩子的兴趣,从兴趣中进行引导教育。 7、课文中说'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你怎么理解?这个比喻形象说明两种绘画形式的不同。中国画重写意,重神似而不重形式;西洋画重写实,要求与实物一样。 8、谈谈你对'游戏与艺术'的关系的理解。本题只要说法合理即可。参考如下:有一种学说认为艺术产生于游戏之中,当然这种'游戏'指的是不带任何功利目的的'自由的精神游戏'。孩子们的游戏和这种游戏很相似,他们的游戏之中蕴藏着独特的'艺术'创意。

《月迹》导学案

课题:月 主备:王姗 班级 课型:阅读 姓名 审核:七年级语文组 学号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月亮在中国人民情感生活中的影响。 2、 体会孩子心中的月亮和孩童特点的语言。 3、 把握寻月过程中孩子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过程。 教学重 点: 把握寻月的过程,以及孩子的心理变化。 教学难点: 1、 文中奶奶形象的特点和作用。 2、 理解“月亮是我们按在天上的印章”的含义。 【知识链接】 贾平凹,原名贾平娃。生于 1952年,陕西丹凤人。 1975年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任陕西 《姐 妹本纪》《晚唱》《商 《妊娠》《浮躁》《废都》及自传体长篇《我是农民》等;散 人民出版社文艺编辑、《长安》文学月刊编辑。著有小说集《兵娃》 州散记》等,长篇小说《商 州》 文集有《月迹》《心迹》《爱的踪迹》等,有诗集《空白》以及《平凹论集》等,其中《爱的 踪 迹》《腊月,正月》《满月儿》获全国优秀作品奖。 【预习检测】 一、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满盈( ) 屏气儿( 掬着沙( 面面相觑( ) 倏忽( 嫉妒( 在不同作者的笔下被赋予不同的内涵, 二、月亮历来是文人墨客所钟爱的描写对象, 人世盛衰,或抒发思乡之情,或祝愿天下离人。请写出古诗词中你最喜欢的两句及其出处。 或比拟 【整体感知】 -、文章写了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的一件什么事情? 二、 综观全文,孩子们是如何追寻月的足迹? 根据提示,将文中所描写的几幅画概括出来。 镜中看月 7 ( ) 7 ( ) 7 ( ) 7 ( ) 7 ( ) 三、 文中写孩子们寻月的全过程,也交织着孩子们的感情。请将他们的感情变化梳理出来。 失望7 ( ) 7 ( 四、 你认为文中的孩子们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问题探究】 -、如何理解弟弟说的: 月亮是我所要的。 ”和妹妹说月亮是个好”?

《竹影》优质教学设计.doc

《竹影》教学设计 竹影[教学设计] 创意说明:学做研究性学习卡片是本设计的特点。本文在叙写童稚童趣中,夹杂了许多中国画理和西洋画理方面的知识,围绕这一难点,做一点研究性学习,既能拓展自己的艺术视野,又能促进课文的学习。教学步骤:一、分组研究。以5—7人为一个小组,通过去图书馆、书店,找美术老师、上网等途径,围绕以下问题,收集资料,并做简单的研究:搜集资料: 1、丰子恺生平资料。 2、丰子恺绘画资料。 2、中国山水、人物画和西洋风景、人物画各一幅。 3、齐白石的花鸟画2—3幅、徐悲鸿的骏马图1幅。 4、郑板桥、吴昌硕的竹画各1幅。 5、有关中国画和西洋画的比较常识。问题研究: 1、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主要区别。 2、中国画的精髓是什么,请结合以上画家的作品谈谈自己的认识。二、研究成果展示。 三、课文研究 1、作者是如何借画竹影的游戏写游戏与艺术的关系的? 2、文章最精彩的描写在那里?(不强调标准答案) 3、学生交流,教师小结。 [资料整合平台] 课文扩读材料童趣(摘自网上)留白儿子从小就对绘画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每天趴在桌前不停地画,花、鸟、虫、鱼无所不通。向来抱着“给儿子一个快乐童年”的观念,我对周围人建议儿子进美术班接受早期培养的劝说无动于衷,由着他在纸上放马驰骋,自由想象。儿子有段时期迷恋画十二生肖,并且喜欢对我们进行提问。这下麻烦来了,因为纸面上十二个奇形怪状的动物似是而非,让人难以辨别。好在我发现了一个秘密:儿子画的老

虎无论象猫还是象鼠,额头上无一例外地标着个“王”字。掌握了这一决窍,每次提问,我都踊跃回答,抢先将老虎说出,赢得儿子一个赞许的微笑,剩下的难题留给老公。儿子对太阳有个贴切的比喻:太阳象个小刺猬。理由是太阳发出的光线看上去象刺猬身上的刺。这比喻令我大跌眼镜。晴朗的日子看天,想起儿子绝妙的比喻,不由对着那只刺猬发笑。儿子对说谎的人深恶痛绝。一次全家到公园玩,老公陪儿子玩“海陆空”游戏。管理员对老主顾实行优惠政策,老公假称自己也是老主顾。儿子听了大叫“爸爸说谎变长鼻子!” 某一日老公到幼儿园接儿子,骑车走在路上,夕阳西照,人的影子拉得老长。儿子忽然对着影子大喊:“瞧,爸爸的鼻子变长了!”这一发现让儿子重新记起老公在公园的恶行,恍然得出结论:原来说谎的人鼻子真的会慢慢变长呀。我和老公无语。儿子坐在车背后,诗兴大发:小孩子说谎,大了变长鼻子;大人说谎,老了变长鼻子;老人说谎,死了变大象。最后一句出人意料,无限的诗意在里面。儿子的文学“才能”初露倪端。我听了感慨万千:有儿如此,夫复何求?使用建议:选文与课文皆取材于童真童趣,然立足点正好相反,所揭示的话题也同中有异。若将两篇文章以及同学自己的某些童年经历放在一起,仔细探究,定然会发现一些有趣而又深刻的道理。 竹影[教学设计] 创意说明:学做研究性学习卡片是本设计的特点。本文在叙写童稚童趣中,夹杂了许多中国画理和西洋画理方面的知识,围绕这一难点,做一点研究性学习,既能拓展自己的艺术视野,又能促进课文的学习。教学步骤:一、分组研究。以5—7人为一个小组,通过去图书馆、书店,找美术老师、上网等途径,围绕以下问题,收集资

竹影(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竹影(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hxm9932 [教学目标] 1.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领会蕴含在童稚的活动中的艺术和美。 2.初步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特点。 (七年级的学生活泼、大胆,对充满童稚的游戏有切身的体验和浓厚的兴趣,但他们往往忽视了游戏中蕴涵的艺术和美。让他们结合自身的实际体验,自主探究,有助于提高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故确立了第一个教学目标。 中西方艺术博大精深,学生了解一些它们的差异,可提高自身的审美观、价值观,从而提升人文素养。故确立了第二个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文章表现的童真、童趣,领会蕴含在童稚的活动中的艺术和美。 难点:体会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艺术特点。 [教学准备] 1.收集整理有关作者的资料。

2.师生共同制作多媒体课件。 [设计思路] 1.“语文课要给学生一点什么?”我认为应是让学生的心灵得到自由放飞,在向生活的拓展中,让学生得到人文的熏陶,注重学生的终身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视听效果,采用“激趣——感知——品读——欣赏——迁移”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感观,让学生觉得语文课不仅有语言的文学美,而且有画面的艺术美,觉得上语文课既是知识的获得过程,又是一种美的享受过程。 2.改变以往语文课知识的构建方式,由单纯的教师传授转变为师生双方参与的互动,营造师生间和谐、平等、民主的语文课堂。学生自主地读、说、悟,教师恰当地引导、调控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合作交流学习中,师生共同体会童稚的活动中蕴含的艺术和美。 [教学过程] 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 (多媒体演示。)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吗? 我们来猜个谜语:你有我有他也有,黑身黑腿黑黑头,灯前月下跟你走,就是从来不开口。(影子。)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复习导学案附答案

科目:七年级语文(下)学案课题:第四单元 时间:年月日主备人:cys 授课人:课型:复习课 1、通过复习,牢固掌握16-20课的字词及文学常识、课文主旨,并积累优美语句。 2、通过复习重点课文、重点段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惮舀撇蘸踱潺倘楫归省行辈撺掇凫水懈 絮叨怠慢蕴藻屹立吁气家眷亢奋晦暗羁绊蓦然冗杂 烧灼恬静闭塞磅礴辐射惬意咿哑静穆颦蹙粲然嗔视 水门汀参差不齐戛然而止低回婉转叱咤风云浑身解数尽态极妍 惆怅少顷犬吠呓语叱咤曳屋许许声 16、《社戏》选自《》。作者 ,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小说集《》、《》,散文集《》,散文诗集《》,杂文集《坟》、《南腔北调集》。 17、《安塞腰鼓》选自《》。作者,《羊想云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18、《竹影》选自《》。作者,现代著名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原名丰润,又名丰仁,浙江崇德人。他的文学创作以散文为主,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缘缘堂堂续笔》漫画有《子恺画全集》。 19、《观舞记》选自《》。作者 20、《口技》节选自《》。作者,字,(朝代)进士,著有《》、《湖舫存稿》、《海渔篇》、《南纪珞》。《虞初新志》是清代编选的笔记小说集 ▲16.《社戏》以“我”到赵庄看戏为线索,先略写在平桥村的快乐生活,再详写到赵庄看戏的全过程,表现农村人的淳朴善良,反映“我”对自由快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17.《安塞腰鼓》是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全文以“好一个安塞腰鼓”为线索,按表演前、表演中、表演后三个阶段展开描写。不仅表现了安塞腰鼓这种民间艺术粗犷、雄浑、动力十足的特点,而且反映了陕北人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特征。

七年级语文:《竹影》教学设计4(示范文本)

( 语文教案 )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 七年级语文:《竹影》教学设计 4(示范文本) Chinese is known as the "Mother of Encyclopedias", which is the best interpretation of it, so learning Chinese is very important.

七年级语文:《竹影》教学设计4(示范文本) 18.竹影教案 一、课前五分钟演讲 二、讲授课文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过竹子吗?在晚上看过竹子吗?在有月光的晚上看过竹子吗?画过竹子吗?在水泥地上画过竹子吗?在有月光的晚上在水泥地上画过竹子吗?没有的话,你可要留下遗憾了,不过还好,有人画过,我们来看看他是怎样画得算是弥补一下,请同学们翻开课本125页,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丰子恺的《竹影》。 (二)读一读 读课文 (三)想一想

1、文章开头交代天气闷热的目的是什么?这让我们想起那篇课文,它的开头也是写闷热的天气,他们的目的是否相同?给你什么启示? 2、文中写道"大家吃了一惊,立起身来,看见爸爸反背着手立在水门汀旁的草地上看我们描竹,他明明来得很久了。"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3、爸爸是怎样一个人? (四)议一议 通过爸爸对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介绍,你认为此二者的区别有哪些?讨论一下,结合自己的认识,归纳一下。 答:(1)中国画不注意"像不像",不像西洋画那样画得同真物一样 (2)颜色方面:中国画以墨和朱砂为颜料 西洋画则以事物的本来颜色为颜色 归纳:中国画重神似、神韵;西洋画重形似、写实。 补充:中西方在画法方面的基点区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