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合肥工业大学版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后作业答案

合肥工业大学版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后作业答案

合肥工业大学版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后作业答案
合肥工业大学版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后作业答案

1

第一章 绪论

1-1 测得某三角块的三个角度之和为180o

00’02”,试求测量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解:

绝对误差等于: 相对误差等于:

1-6 检定2.5级(即引用误差为2.5%)的全量程为l00V 的电压表,发现50V 刻度点的示值误差2V 为最大误差,问该电表是否合格? 解:

依题意,该电压表的示值误差为 2V

由此求出该电表的引用相对误差为 2/100=2% 因为 2%<2.5% 所以,该电表合格。

1-9 多级弹导火箭的射程为10000km 时,其射击偏离预定点不超过0.lkm ,优秀射手能在距离50m 远处准确地射中直径为2cm 的靶心,试评述哪一个射击精度高? 解:

射手的相对误差为:

多级火箭的射击精度高。

第二章 误差的基本性质与处理

2-4 测量某电路电流共5次,测得数据(单位为mA)为168.41,168.54,168.59,168.40, 168.50。试求算术平均值及其标准差、或然误差和平均误差。 解:

)(49.1685

5

1

m A I

I i i

==

∑=

08.01

5)

(5

1

=--=

∑=i I Ii σ

21802000180''=-'''o o %000031.010*********.00

648002066018021802≈='''

'''??''=''=o

05.008.03

2

1

5)

(3

25

1

=?=

--≈

∑=i I Ii ρ 06.008.05

4

1

5)

(5

45

1

=?=

--≈

∑=i I Ii θ 2—5 在立式测长仪上测量某校对量具,重复测量5次,测得数据(单位为mm)为20.0015,20.0016,20.0018,20.0015,20.0011。若测量值服从正态分布,试以99%的置信概率确定测量结果。 解:

求算术平均值

求单次测量的标准差

求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差 确定测量的极限误差

因n =5 较小,算术平均值的极限误差应按t 分布处理。 现自由度为:ν=n -1=4; α=1-0.99=0.01, 查 t 分布表有:ta =4.60 极限误差为

写出最后测量结果

2-8 用某仪器测量工件尺寸,已知该仪器的标准差σ=0.001mm ,若要求测量的允许极限误差为±0.0015mm ,而置信概率P 为0.95时,应测量多少次? 解:根据极限误差的意义,有

0015.0≤±=±n

t

t x σ

σ

根据题目给定得已知条件,有

5.1001

.00015

.0=≤

n

t

查教材附录表3有

若n =5,v =4,α=0.05,有t =2.78,

24.1236

.278

.25

78.2==

=

n

t

若n =4,v =3,α=0.05,有t =3.18,

59.12

18

.34

18.3==

=

n

t 即要达题意要求,必须至少测量5次。

2-19 对某量进行两组测量,测得数据如下:

解:

x y i 203)2)1((

211=++=n n n a ;474)12

)

1((2121=++=n n n n σ求出:

1.0-=-=σ

a

T t

现取概率295.0)(=t φ,即475.0)(=t φ,查教材附表1有96.1=αt 。由于αt t ≤,因此,可以认为两组数据间没有系统误差。

第三章 误差的合成与分配

3—3 长方体的边长分别为α1,α2, α3测量时:①标准差均为σ;②标准差各为σ1、σ2、 σ

3 。试

求体积的标准差。 解:

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为:321a a a V ??= 体积的标准差应为:2

323

22222121)()()(

σσσσa V a V a V V ??+??+??=

现可求出:

321a a a V ?=??;312a a a V ?=??;213

a a a V

?=??

若:σσσσ===321 则有:2

3

2221232322222121)()()()()()(

a V a V a V a V a V a V V ??+??+??=??+??+??=

σσσσσ 221231232)()()(a a a a a a ++=σ

若:321σσσ≠≠ 则有:232212223121232)()()(σσσσa a a a a a V ++=

3—9 按公式V=πr 2

h 求圆柱体体积,若已知r 约为2cm ,h 约为20cm ,要使体积的相对误差等于1%,试问r 和h 测量时误差应为多少? 解:

若不考虑测量误差,圆柱体积为

3222.25120214.3cm h r V =??=??=π

根据题意,体积测量的相对误差为1%,即测定体积的相对误差为:

%1=V

σ

即51.2%12.251%1=?=?=V σ 现按等作用原则分配误差,可以求出 测定r 的误差应为:

cm hr

r V r 007.021

41.151.2/12==??=

πσ

σ

测定h 的误差应为:

cm r h V h 142.01

41.151.2/12

2

=?=??=

πσ

σ 第四章 测量不确定度

4—1 某圆球的半径为r ,若重复10次测量得r ±σr =(3.132±0.005)cm ,试求该圆球最大截面的圆

周和面积及圆球体积的测量不确定度,置信概率P=99%。 解:①求圆球的最大截面的圆周的测量不确定度

已知圆球的最大截面的圆周为:r D ?=π2

其标准不确定度应为:()22

2

22

2

005.014159.342??==

??

? ????=r r r D u σπσ

=0.0314cm

确定包含因子。查t 分布表t 0.01(9)=3.25,及K =3.25 故圆球的最大截面的圆周的测量不确定度为:

U =Ku =3.25×0.0314=0.102

②求圆球的体积的测量不确定度 圆球体积为:33

4

r V ??=

π 其标准不确定度应为:

()616.0005.0132.314159.3164242

2

2

22

2

=???=??=

??

? ????=r

r r r V u σ

πσ

确定包含因子。查t 分布表t 0.01(9)=3.25,及K =3.25

最后确定的圆球的体积的测量不确定度为

U =Ku =3.25×0.616=2.002

4—6 某数字电压表的说明书指出,该表在校准后的两年内,其2V 量程的测量误差不超过±(14×10-6

读数+1×10-6

×量程)V ,相对标准差为20%,若按均匀分布,求1V 测量时电压表的标准不确定度;设在该表校准一年后,对标称值为1V 的电压进行16次重复测量,得观测值的平均值为0.92857V ,并由此算得单次测量的标准差为0.000036V ,若以平均值作为测量的估计值,试分析影响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分别求出不确定度分量,说明评定方法的类别,求测量结果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及其自由度。

简答题:

1. 测量不确定度与测量误差以及不确定度A 类评定与B 类评定的区别与联系? 答:测量不确定度与误差的联系:测量结果的精度评定数

所有的不确定度分量都用标准差表征,由随机误差或系统误差引起 误差是不确定度的基础

区别:误差以真值或约定真值为中心,不确定度以被测量的估计值为中心 误差一般难以定值,不确定度可以定量评定不确定度分两类,简单明了。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有两类:A 类评定和B 类评定 A 类评定:通过对一系列观测数据的统计分析来评定 B 类评定:基于经验或其他信息所认定的概率分布来评定 2. 在实际测量中如何减小三大类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粗大误差的减小方法:

1)加强测量者的工作责任心;2)保证测量条件的稳定,避免在外界条件激烈变化时进行测量;3)采用不等测量或互相校核的方法;4)采用判别准则,在测量结果中发现并剔除。 系统误差的减小方法:

1)从误差根源上消除;2)预先将测量器具的系统误差检定出来,用修正的方法消除;3)对不变的系统误差,可以考虑代替法、抵消法、交换法等测量方法;对线性变化的系统误差,可采用对称法;对周期性系统误差,可考虑半周期法予以减小。 随机误差的减小方法:

1) 从误差根源上减小;2)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3)采用不等精度、组合测量等方法消除。

3. 动态测试数据的分类及各类数据的特点与性质

动态测试数据分类:

特点:确定性数据可由确定的数学表达式表示出来,正弦周期含有单一频率,而复杂周期数据是由多种频率综合而成的数据,且频率比全为有理数。准周期数据的频率比不全为有理数,瞬态数据的频谱一般是连续的。随机过程数据是无法用确定的表达式表示出来,它的值无法预知,但具有统计规律性。其中非平稳随机过程的均值、方差、自相关函数一般是随时间变化的,而平稳随机过程的均值、方差、自相关函数则不会随时间发生变化

4. 微小误差的判别方法及其应用

对于随机误差核未定系统误差,微小误差判别准则为:若该标准差小于或等于测量结果总标准差的1/3或1/10,则可认为该误差是微小误差,准予舍去。在计算总误差或误差分配时,若发现有微小误差,可不考虑该项误差对总误差的影响。选择高一级精度的标准器具时,其误差一般应为被检器具允许总误差的1/10-3/10。

5. 结合实例简述柔性坐标测量机的误差源有哪些?

六自由度柔性关节式坐标测量机是一种非正交坐标测量系统,该仪器具有测量范围大、使用灵活轻便等优点,但限制其实际应用的关键就是其测量精度的问题,一般说来,柔性坐标测量机的主要误差包括:

1.标尺误差,包括角度传感器的误差;

2.测头探测误差,如果使用的是硬测头,会因为测量力的不同而导致探测误差;

3.结构参数误差,包括杆件长度误差、杆件扭角误差、偏置量误差等;

4.关节误差,包括径向跳动、轴向跳动、摩擦、变形等,以及关节的回转误差(轴的倾侧);

5.弹性变形误差,由部件的自重、操作力、测量力、加速度产生的力等引起;

6.热变形误差,由测量机外部温度、工作温度与内部热源等引起;

7.由环境影响产生的误差,环境影响包括振动、尘土、运行条件等。

DSP测试题及标准答案

DSP测试题及答案

————————————————————————————————作者:————————————————————————————————日期:

1、什么是哈佛结构和冯·诺伊曼(Von Neuman)结构?它们有什么区别? 答:(1) 冯·诺伊曼(V on Neuman)结构 该结构采用单存储空间,即程序指令和数据共用一个存储空间,使用单一的地址和数据总线,取指令和取操作数都是通过一条总线分时进行。 (2)哈佛(Harvard)结构 该结构采用单存储空间,即程序指令和数据共用一个存储空间,使用单一的地址和数据总线,取指令和取操作数都是通过一条总线分时进行。当进行高速运算时,不但不能同时进行取指令和取操作数,而且还会造成数据传输通道的瓶颈现象,其工作速度较慢。 两者区别: 哈佛(Harvard)结构:该结构采用双存储空间,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分开,有各自独立的程序总线和数据总线,可独立编址和独立访问,可对程序和数据进行独立传输,使取指令操作、指令执行操作、数据吞吐并行完成,大大地提高了数据处理能力和指令的执行速度,非常适合于实时的数字信号处理。 冯·诺伊曼(V on Neuman)结构:当进行高速运算时,不但不能同时进行取指令和取操作数,而且还会造成数据传输通道的瓶颈现象,其工作速度较慢。 2、TMS320VC5416-160的指令周期是多少毫秒?它的运算速度是多少MIPS? 答:TMS320VC5416-160的指令周期16ns,它的运算速度是160MIPS。 3、TMS320C54x芯片的流水线操作共有多少个操作阶段?每个阶段执行什么任务?完成 一条指令都需要哪些操作周期? 答:(1)六个操作阶段。 (2)各个阶段执行的任务: ①预取指P:将PC中的内容加载到PAB ②取指F:将读取到的指令字加载到PB ③译码D:将PB的内容加载IR,对IR的内容译码 ④寻址A:CPU将数据1或数据2的读地址或同时将两个读地址分别加 载到数据地址总线DAB和CAB中,并对辅助寄存器或堆栈指针进行 修正。 ⑤读数R:将读出的数据1和数据2分别加载到数据总线DB和CB中。 若是并行操作指令,可同时将数据3的写地址加载到数据地址总线 EAB中。 ⑥执行X:执行指令,写数据加载EB。 (3)完成一条指令需要的周期: 需要:预取指周期、取指周期、译码周期、寻址周期和读数周期。 4、TMS320VC5402 共有多少可屏蔽中断?它们分别是什么?NMI和RS属于哪一类中断 源? 答:(1)TMS320VC5402 有13 个可屏蔽中断。 (2)TMS320VC5402 有的13 个可屏蔽中断分别是:(课本56页最下面)

误差理论与大数据处理作业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误差的意义就是什么?简述误差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 研究误差的意义为: (1)正确认识误差的性质,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以消除或减小误差; (2)正确处理测量与实验数据,合理计算所得结果,以便在一定条件下得到更接近于真值的数 据; (3)正确组织实验过程,合理设计仪器或选用仪器与测量方法,以便在最经济条件下,得到理想 的结果。 误差理论的主要内容:误差定义、误差来源及误差分类等。 1-2、试述测量误差的定义及分类,不同种类误差的特点就是什么? 答:测量误差就就是测的值与被测量的真值之间的差;按照误差的特点与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粗大误差。 系统误差的特点就是在所处测量条件下,误差的绝对值与符号保持恒定,或遵循一定的规律变化(大小与符号都按一定规律变化); 随机误差的特点就是在所处测量条件下,误差的绝对值与符号以不可预定方式变化; 粗大误差的特点就是可取性。 1-3、试述误差的绝对值与绝对误差有何异同,并举例说明。 答:(1)误差的绝对值都就是正数,只就是说实际尺寸与标准尺寸差别的大小数量,不反映就是“大了”还就是“小了”,只就是差别量; 绝对误差即可能就是正值也可能就是负值,指的就是实际尺寸与标准尺寸的差值。+多少表明大了多少,-多少表示小了多少。 (2)就测量而言,前者就是指系统的误差未定但标准值确定的,后者就是指系统本身标准值未定。1-6.在万能测长仪上,测量某一被测件的长度为50mm,已知其最大绝对误差为 1μm,试问该被测件的真实长度为多少? 已知:L=50,△L=1μm=0.001mm, 解: 绝对误差=测得值-真值,即: △L=L-L =L-△L=50-0.001=49、999(mm) 测件的真实长度L 1-7、用二等标准活塞压力计测量某压力得100、2Pa,该压力用更准确的办法测得为100、5Pa,问二等标准活塞压力计测量值的误差为多少? 解:在实际检定中,常把高一等级精度的仪器所测得的量值当作实际值。 故二等标准活塞压力计测量值的误差=测得值-实际值, 即: 100.2-100、5=-0、3( Pa)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 实验报告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实验指导书 姓名 学号 机械工程学院 2016年05月

实验一误差的基本性质与处理 一、实验内容 1.对某一轴径等精度测量8次,得到下表数据,求测量结果。 Matlab程序: l=[24.674,24.675,24.673,24.676,24.671,24.678,24.672,24.674];%已知测量值 x1=mean(l);%用mean函数求算数平均值 disp(['1.算术平均值为:',num2str(x1)]); v=l-x1;%求解残余误差 disp(['2.残余误差为:',num2str(v)]); a=sum(v);%求残差和 ah=abs(a);%用abs函数求解残差和绝对值 bh=ah-(8/2)*0.001;%校核算术平均值及其残余误差,残差和绝对值小于n/2*A,bh<0,故以上计算正确 if bh<0 disp('3.经校核算术平均值及计算正确'); else disp('算术平均值及误差计算有误'); end xt=sum(v(1:4))-sum(v(5:8));%判断系统误差(算得差值较小,故不存在系统误差) if xt<0.1 disp(['4.用残余误差法校核,差值为:',num2str(x1),'较小,故不存在系统误差']); else disp('存在系统误差'); end bz=sqrt((sum(v.^2)/7));%单次测量的标准差 disp(['5.单次测量的标准差',num2str(bz)]);

p=sort(l);%用格罗布斯准则判断粗大误差,先将测量值按大小顺序重新排列 g0=2.03;%查表g(8,0.05)的值 g1=(x1-p(1))/bz; g8=(p(8)-x1)/bz;%将g1与g8与g0值比较,g1和g8都小于g0,故判断暂不存在粗大误差if g1

武汉大学DSP试卷及答案

DSP试卷1 一.填空题(本题总分12分,每空1分) 1.TMS320VC5402型DSP的内部采用条位的多总线结构。2.TMS329VC5402型DSP有个辅助工作寄存器。 3.在链接器命令文件中,PAGE 1通常指________存储空间。 4.TI公司DSP处理器的软件开发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__。 5.直接寻址中从页指针的位置可以偏移寻址个单元。 6.TMS320C54x系列DSP处理器上电复位后,程序从指定存储地址________单元开始工作。7.MS320C54X DSP主机接口HPI是________位并行口。 型DSP处理器的内核供电电压________伏。 9. C54x系列DSP上电复位后的工作频率是由片外3个管脚;;来决定的。 二.判断题(本题总分10分,每小题1分,正确打“√”,错误打“×”) 1.DSP 处理器TMS320VC5402的供电电压为5V。()2.TMS320VC5402型DSP内部有8K字的ROM,用于存放自举引导程序、u律和A律扩展表、sin函数表以及中断向量表。()3.MEMORY伪指令用来指定链接器将输入段组合成输出段方式,以及输出段在存储器中的位置。() 4. DSP的流水线冲突产生的原因是由于DSP运行速度还不够快。()5.DSP和MCU属于软件可编程微处理器,用软件实现数据处理;而不带CPU软核的FPGA 属于硬件可编程器件,用硬件实现数据处理。() 6. C54x系列DSP的CPU寄存器及片内外设寄存器映射在数据存储空间的0000h-0080h中。 ()7. TMS320C54X 系列DSP可以通过设置OVLY位实现数据存储空间和程序存储空间共享片内ROM。() 8. TMS320VC5402型DSP汇编指令READA的寻址范围为64K字。() 9. 在TMS320VC5402型DSP所有中断向量中,只有硬件复位向量不能被重定位,即硬件复位向量总是指向程序空间的0FF80H位置。() 10. C54x系列DSP只有两个通用的I/O引脚。()三.程序阅读题(本题总分30分,每小题10分) 1. 阅读下面的程序,回答问题。 .bss x, 8 LD #0001H,16,B STM #7,BRC STM #x,AR4 RPTB next-1 ADD *AR4,16,B,A STH A,*AR4+ next: LD #0,B 问题:(1)寄存器“BRC”的功能是什么? (2)汇编语句“ADD *AR4,16,B,A”执行了多少次? (3)执行语句“LD #0001H,16,B”后,累加器B的内容是多少?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答案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误差的意义是什么?简述误差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研究误差的意义为: (1)正确认识误差的性质,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以消除或减小误差; (2)正确处理测量和实验数据,合理计算所得结果,以便在一定条件下得到更接近于 真值的数据; (3)正确组织实验过程,合理设计仪器或选用仪器和测量方法,以便在最经济条件下, 得到理想的结果。 误差理论的主要内容:误差定义、误差来源及误差分类等。 1-2.试述测量误差的定义及分类,不同种类误差的特点是什么? 答:测量误差就是测的值与被测量的真值之间的差;按照误差的特点和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粗大误差。 系统误差的特点是在所处测量条件下,误差的绝对值和符号保持恒定,或遵循一定的规律变化(大小和符号都按一定规律变化); 随机误差的特点是在所处测量条件下,误差的绝对值和符号以不可预定方式变化;

粗大误差的特点是可取性。 1-3.试述误差的绝对值和绝对误差有何异同,并举例说明。 答:(1)误差的绝对值都是正数,只是说实际尺寸和标准尺寸差别的大小数量,不反映是“大了”还是“小了”,只是差别量; 绝对误差即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指的是实际尺寸和标准尺寸的差值。+多少表明大了多少,-多少表示小了多少。 (2)就测量而言,前者是指系统的误差未定但标准值确定的,后者是指系统本身标准值未定 1-5 测得某三角块的三个角度之和为180o 00’02”,试求测量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解: 绝对误差等于: 相对误差等于: 1-6.在万能测长仪上,测量某一被测件的长度为 50mm ,已知其最大绝对误差为 1μm ,试问该被测件的真实长度为多少? 解: 绝对误差=测得值-真值,即: △L =L -L 0 已知:L =50,△L =1μm =0.001mm , 测件的真实长度L0=L -△L =50-0.001=49.999(mm ) 1-7.用二等标准活塞压力计测量某压力得 100.2Pa ,该压力用更准确的办法测得为100.5Pa ,问二等标准活塞压力计测量值的误差为多少? 21802000180''=-'''o o %000031.010*********.00 648002066018021802≈=''''''??''=''=o

误差理论及数据处理第三章 课后答案

修正值=)(4321l l l l ?+?+?+?- =)1.03.05.07.0(+-+-- =0.4)(m μ 测量误差: l δ=4 3 2 1 lim 2lim 2lim 2lim 2l l l l δδδδ+++± =2222)20.0()20.0()25.0()35.0(+++± =)(51.0m μ± 3-2 为求长方体体积V ,直接测量其各边长为mm a 6.161=, mm 44.5b =,mm c 2.11=,已知测量的系统误差为mm a 2.1=?,mm b 8.0-=?,mm c 5.0=?,测量的极限误差为mm a 8.0±=δ, mm b 5.0±=δ,mm c 5.0±=δ, 试求立方体的体积及其体积的极限误差。 abc V = ),,(c b a f V = 2.115.446.1610??==abc V )(44.805413 mm = 体积V 系统误差V ?为: c ab b ac a bc V ?+?+?=? )(74.2745)(744.274533mm mm ≈= 立方体体积实际大小为:)(70.777953 0mm V V V =?-= 2 22222lim )()()( c b a V c f b f a f δδδδ??+??+??±= 2 22 22 2)()()(c b a ab ac bc δδδ++±= )(11.37293mm ±= 测量体积最后结果表示为:

V V V V lim 0δ+?-=3)11.372970.77795(mm ±= 3—3 长方体的边长分别为α1,α2, α3测量时:①标准差均为σ;②标准差各为σ1、σ2、 σ3 。试求体积的标准差。 解: 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为:321a a a V ??= 体积的标准差应为:2 323 22222121)()()( σσσσa V a V a V V ??+??+??= 现可求出: 321a a a V ?=??;312a a a V ?=??;213 a a a V ?=?? 若:σσσσ===321 则 有 : 23 2221232322222121)()()()()()( a V a V a V a V a V a V V ??+??+??=??+??+??=σσσσσ221231232)()()(a a a a a a ++=σ 若:321σσσ≠≠ 则有:2 32212223121232)()()(σσσσa a a a a a V ++= 3-4 测量某电路的电流mA I 5.22=,电压V U 6.12=,测量的标准差分别为mA I 5.0=σ, V U 1.0=σ,求所耗功率UI P =及其标准差P σ。UI P =5.226.12?=)(5.283mw = ),(I U f P =I U 、 成线性关系 1=∴UI ρ I u I U P I f U f I f U f σσσσσ))((2)()( 2 222????+??+??= I U I U U I I f U f σσσσ+=??+??= 5.06.121.05.22?+?= )(55.8mw = 3-6 已知x 与y 的相关系数1xy ρ=-,试求2 u x ay =+的方差2u σ。 【解】属于函数随机误差合成问题。

DSP测试题及答案

1、什么是哈佛结构和冯·诺伊曼(V on Neuman)结构?它们有什么区别? 答:(1)冯·诺伊曼(V on Neuman)结构 该结构采用单存储空间,即程序指令和数据共用一个存储空间,使用单一的地址和数 据总线,取指令和取操作数都是通过一条总线分时进行。 (2)哈佛(Harvard)结构 该结构采用单存储空间,即程序指令和数据共用一个存储空间,使用单一的地址和数 据总线,取指令和取操作数都是通过一条总线分时进行。当进行高速运算时,不但不能同 时进行取指令和取操作数,而且还会造成数据传输通道的瓶颈现象,其工作速度较慢。 两者区别: 哈佛(Harvard)结构:该结构采用双存储空间,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分开,有各 自独立的程序总线和数据总线,可独立编址和独立访问,可对程序和数据进行独立传输, 使取指令操作、指令执行操作、数据吞吐并行完成,大大地提高了数据处理能力和指令的 执行速度,非常适合于实时的数字信号处理。 冯·诺伊曼(V on Neuman)结构:当进行高速运算时,不但不能同时进行取指令和取 操作数,而且还会造成数据传输通道的瓶颈现象,其工作速度较慢。 2、TMS320VC5416-160的指令周期是多少毫秒?它的运算速度是多少MIPS? 答:TMS320VC5416-160的指令周期16ns,它的运算速度是160MIPS。 3、TMS320C54x芯片的流水线操作共有多少个操作阶段?每个阶段执行什么任务?完成一条指令都需要哪些操作周期? 答:(1)六个操作阶段。 (2)各个阶段执行的任务: ①预取指P:将PC中的内容加载到PAB ②取指F:将读取到的指令字加载到PB ③译码D:将PB的内容加载IR,对IR的内容译码 ④寻址A:CPU将数据1或数据2的读地址或同时将两个读地址分别加载到数 据地址总线DAB和CAB中,并对辅助寄存器或堆栈指针进行修正。 ⑤读数R:将读出的数据1和数据2分别加载到数据总线DB和CB中。若是并 行操作指令,可同时将数据3的写地址加载到数据地址总线EAB中。 ⑥执行X:执行指令,写数据加载EB。 (3)完成一条指令需要的周期: 需要:预取指周期、取指周期、译码周期、寻址周期和读数周期。 4、TMS320VC5402共有多少可屏蔽中断?它们分别是什么?NMI和RS属于哪一类中断源? 答:(1)TMS320VC5402有13个可屏蔽中断。 (2)TMS320VC5402有的13个可屏蔽中断分别是:(课本56页最下面) 属于外部硬件中断。NMI和RS)3(.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第7版费业泰习题答案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第七版) 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 绪论 1-5 测得某三角块的三个角度之和为180o 00’02”,试求测量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解: 绝对误差等于: 相对误差等于: 1-8在测量某一长度时,读数值为2.31m ,其最大绝对误差为20m μ,试求其最大相对误差。 % 108.66 % 1002.31 1020 100% max max 4-6 -?=??=?= 测得值 绝对误差相对误差 1-10检定2.5级(即引用误差为2.5%)的全量程为100V 的电压表,发现50V 刻度点的示值误差2V 为最大误差,问该电压表是否合格? %5.22%100%100 2 100% <=?= ?= 测量范围上限 某量程最大示值误差 最大引用误差 该电压表合格 1-12用两种方法分别测量L1=50mm ,L2=80mm 。测得值各为50.004mm ,80.006mm 。试评定两种方法测量精度的高低。 相对误差 L 1:50mm 0.008%100%5050 004.501=?-= I L 2:80mm 0.0075%100%80 80 006.802=?-= I 21I I > 所以L 2=80mm 方法测量精度高。 1-13 多级弹导火箭的射程为10000km 时,其射击偏离预定点不超过0.lkm ,优秀射手能在距离50m 远处准确地射中直径为2cm 的靶心,试评述哪一个射 21802000180''=-'''o o %000031.010*********.00648002066018021802≈=' '' '''??''=''=o

DSP习题答案要点

一.填空题(本题总分12分,每空1分) 1.累加器A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 1.AG,AH,AL 2.TMS320VC5402型DSP的内部采用条位的多总线结构。 2.8,16 3.TMS320VC5402型DSP采用总线结构对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进行控制。3.哈佛 4.TMS329VC5402型DSP有个辅助工作寄存器。 4.8个 5.DSP处理器TMS320VC5402中DARAM的容量是字。 5.16K字 6.TI公司的DSP处理器TMS320VC5402PGE100有___________个定时器。 6.2 7.在链接器命令文件中,PAGE 1通常指________存储空间。 7.数据 8.C54x的中断系统的中断源分为____ ___中断和____ ____中断。 8.硬件、软件 1.TI公司DSP处理器的软件开发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__。 1.答:CCS(Code Composer Studio) 2.DSP处理器TMS320VC5402外部有___________根地址线。 2.答:20根 3.直接寻址中从页指针的位置可以偏移寻址个单元。 3.答:128 4.在链接器命令文件中,PAGE 0通常指________存储空间。 4.答:程序 5.C54x系列DSP处理器中,实现时钟频率倍频或分频的部件是_____________。 5.答:锁相环PLL 6.TMS320C54x系列DSP处理器上电复位后,程序从指定存储地址________单元开始工作。6.答:FF80h 7.TMS320C54x系列DSP处理器有_____个通用I/O引脚,分别是_________。 7.答:2个,BIO和XF 8.DSP处理器按数据格式分为两类,分别是_______ __;_____ ___。 8.答:定点DSP和浮点DSP 9.TMS329VC5402型DSP的ST1寄存器中,INTM位的功能是。 9.答:开放/关闭所有可屏蔽中断 10.MS320C54X DSP主机接口HPI是________位并行口。 10.答:8 1.在C54X系列中,按流水线工作方式,分支转移指令的分为哪两种类型:_______;_______。 1.答:无延迟分支转移,延迟分支转移 3.C54x的程序中,“.bss”段主要用于_______________。 3.答:为变量保留存储空间 4.从数据总线的宽度来说,TMS320VC5402PGE100是_______位的DSP处理器。 4.答:16位 7.TMS320VC5402型DSP处理器的内核供电电压________伏。 7.答:1.8v

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

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

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 1 数据的准确度和精度 在任何一项分析工作中,我们都可以看到用同一个分析方法,测定同一个样品,虽然经过多 少次测定,但是测定结果总不会是完全一样。这 说明在测定中有误差。为此我们必须了解误差产 生的原因及其表示方法,尽可能将误差减到最 小,以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1.1 真实值、平均值与中位数 (一)真实值 真值是指某物理量客观存在的确定值。通常一个物理量的真值是不知道的,是我们努力要求 测到的。严格来讲,由于测量仪器,测定方法、 环境、人的观察力、测量的程序等,都不可能是 完善无缺的,故真值是无法测得的,是一个理想 值。科学实验中真值的定义是:设在测量中观察 的次数为无限多,则根据误差分布定律正负误差 出现的机率相等,故将各观察值相加,加以平均, 在无系统误差情况下,可能获得极近于真值的数 值。故“真值”在现实中是指观察次数无限多时, 所求得的平均值(或是写入文献手册中所谓的 “公认值”)。

(二)平均值 然而对我们工程实验而言,观察的次数都是 有限的,故用有限观察次数求出的平均值,只能 是近似真值,或称为最佳值。一般我们称这一最 佳值为平均值。常用的平均值有下列几种: (1)算术平均值 这种平均值最常用。凡测量值的分布服从正 态分布时,用最小二乘法原理可以证明:在一组 等精度的测量中,算术平均值为最佳值或最可信 赖值。 n x n x x x x n i i n ∑=++==121 式中: n x x x 21、——各次观测值;n ――观察 的次数。 (2)均方根平均值 n x n x x x x n i i n ∑=++==12 22221 均 (3)加权平均值 设对同一物理量用不同方法去测定,或对同 一物理量由不同人去测定,计算平均值时,常对 比较可靠的数值予以加重平均,称为加权平均。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试题范文

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 一.填空题 1. ______(3S或莱以特)准则是最常用也是最简单的判别粗大误差的准则。 2. 随机误差的合成可按标准差和______(极限误差)两种方式进行。 3. 在相同测量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连续多次测量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称为 ______(重复)性。 4. 在改变了的测量条件下,同一被测量的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称为______(重现)性。 5. 测量准确度是指测量结果与被测量______(真值)之间的一致程度。 6. 根据测量条件是否发生变化分类,可分为等权测量和______(不等权)测量。 7. 根据被测量对象在测量过程中所处的状态分分类,可分为静态测量和_____(动态) 测量。 8. 根据对测量结果的要求分类,可分为工程测量和_____(精密)测量。 9. 真值可分为理论真值和____(约定)真值。 10. 反正弦分布的特点是该随机误差与某一角度成_____(正弦)关系。 11. 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时,误差的大小和正负总保持不变,或按一定的规律变化,或是有规律地重复。这种误差称为______(系统误差)。 12. 在相同条件下,对某一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时,每次测量的结果有差异,其差异的大小和符号以不可预定的方式变化着。这种误差称为______(偶然误差或随机误差)。 13. 系统误差主要来自仪器误差、________(方法误差)、人员误差三方面。 14. 仪器误差主要包括_________(示值误差)、零值误差、仪器机构和附件误差。 15. 方法误差是由于实验理论、实验方法或_________(实验条件)不合要求而引起的误差。 16. 精密度高是指在多次测量中,数据的离散性小,_________(随机)误差小。 17. 准确度高是指多次测量中,数据的平均值偏离真值的程度小,_________(系统)误差小。 18. 精确度高是指在多次测量中,数据比较集中,且逼近真值,即测量结果中的 _________(系统)误差和_________(随机)误差都比较小。 19. 用代数方法与未修正测量结果相加,以补偿其系统误差的值称为_____(修正值)。 20. 标准偏差的大小表征了随机误差的_____(分散)程度。 21. 偏态系数描述了测量总体及其误差分布的_____(非对称)程度。 22. 协方差表示了两变量间的_____(相关)程度。 23. 超出在规定条件下预期的误差称为_____(粗大)误差。 24. +=_____() 25. ++=_____() 26. () 28. pH=的有效数字是____(2)位。 29.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结果为____。 30. 为补偿系统误差而与未修正测量结果相乘的数字因子称为______(修正因子)。 一、检定一只5mA、级电流表的误差。按规定,要求所使用的标准仪器产生的误差不大于受检仪器允许误差的1/3。现有下列3 只标准电流表,问选用哪一只最为合适,为什么? (本题10 分) (1)15mA级(2)10mA级(3)15mA级

《DSP原理及应用》试卷习题答案.doc

通信系《 DSP 原理及应用》期末考试题(答案) 姓名:学号:班级:分数: 考试时间: 15:40~ 17:30考试方式:开卷;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20 分) 1、在 C 语言和 C55x 汇编语言的混合程序设计中, C 函数的参数和返回值传递到 C55x的寄存器中。在函数“ long func(int *p1, int i2, int i3, int i4) 中, *p1 传递到AR0寄存器,i2传递到T0寄存器,i4 到AR1寄存器,返回值由AC0寄存器传递。传递 ” 2、汇编语言“mov *AR0,AC0”使用的寻址方式是间接寻址模式,“mov#0x3, DPH”使用的寻址方式是直接寻址模式,“ mov*(#0x011234) ,T2”使用 的寻址方式是绝对寻址模式。 3、指令执行前 AC0的值是 0012345678,那么汇编语句“ AND #0x7f , AC0”, 执行之后,AC0的值是0000000078。 4、C55x 的链接器命令文件中, SECTIONS命令的主要作用是告诉链接器如何将输 入段组合成输出段,以及在存储器何处存放输出。MEMORY命令的主要作用是定义目标系统的存储器配置图,包括对存储器各部分的命名,以及规定它们的起始地址和长 度。 二、简述题(共40 分) 1、根据你的理解,试列举DSP 芯片的特点?( 5 分) 答:哈佛结构;多总线结构;指令系统的流水线操作;专用的硬件乘法器;特殊的 指令;快速的指令周期;丰富的外设 DSP 2、TMS320C55x芯片的总线结构有何特点,主要包括哪些总线?它们的功能是 什么?( 6 分)

物理实验-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

目录 实验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 (2) 1 测量与误差 (2) 2 误差的处理 (6) 3 不确定度与测量结果的表示 (10) 4 实验中的错误与错误数据的剔除 (13) 5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15) 6 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17) 习题 (25)

实验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 1 测量与误差 1.1 测量及测量的分类 物理实验是以测量为基础的。在实验中,研究物理现象、物质特性、验证物理原理都需要进行测量。所谓测量,就是将待测的物理量与一个选来作为标准的同类量进行比较,得出..................................它们的倍数关系的过程.......... 。选来作为标准的同类量称之为单位,倍数称为测量数值。一个物理量的测量值等于测量数值与单位的乘积。 在人类的发展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的国家,乃至不同的地区,同一种物理量有着许多不同的计量单位。如长度单位就分别有码、英尺、市尺和米等。为了便于国际交流,国际计量大会于1990年确定了国际单位制(SI ),它规定了以米、千克、秒、安培、开尔文、摩尔、坎德拉作为基本单位,其他物理量(如力、能量、电压、磁感应强度等)均作为这些基本单位的导出单位。 1.直接测量与间接测量 测量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测量,是指直接将待测物理量与选定的同类物理量的标准单位相比较直接得到测量值的一种测量。它无须进行任何函数关系的辅助运算。如用尺测量长度、以秒表计时间、天平称质量、安培表测电流等。另一类是间接测量,是指被测量与直接测量的量之间需要通过一定的函数关系的辅助运算,才能得到被测量物理量的量值的测 量。如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时,需先直接测量单摆长l 和单摆的周期T ,再应用公式224T l g π=,求得重力加速度g 。物理量的测量中,绝大部分是间接测量。但直接测量是一切测量的基础。不论是直接测量,还是间接测量,都需要满足一定的实验条件,按照严格的方法及正确地使用仪器,才能得出应有的结果。因此实验过程中,一定要充分了解实验目的,正确使用仪器,细心地进行操作读数和记录,才能达到巩固理论知识和加强实验技能训练的目的。 2.等精度测量与不等精度测量 同一个人,用同样的方法,使用同样的仪器,在相同的条件下对同一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尽管各次测量并不完全相同,但我们没有任何充足的理由来判断某一次测量更为精确,只能认为它们测量的精确程度是完全相同的。我们把这种具有同样精确程度的测量称之为等精度测量。在所有的测量条件中,只要有一个发生变化,这时所进行的测量即为不等精度测量。在物理实验中,凡是要求多次测量均指等精度测量,应尽可能保持等精度测量的条件不变。严格地说,在实验过程中保持测量条件不变是很困难的。但当某一条件的变化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不大时,乃可视为等精度测量。在本书中,除了特别指明外,都作为等精度测量。 1.2 误差及误差的表现形式 1.误差 物理量在客观上有着确定的数值,称为真值。测量的最终目的都是要获得物理量的真值。但由于测量仪器精度的局限性、测量方法或理论公式的不完善性和实验条件的不理想,测量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第6版)费业泰》课后习题答案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练习题 第一章 绪论 1-7 用二等标准活塞压力计测量某压力得100.2Pa ,该压力用更准确的办法测得为100.5Pa ,问二等标准活塞压力计测量值的误差为多少? 【解】在实际检定中,常把高一等级精度的仪器所测得的量值当作实际值。故二等标准活塞压力计测量值的 绝对误差=测得值-实际值=100.2-100.5=-0.3( Pa )。 相对误差=0.3 100%0.3%100.5-?≈- 1-9 使用凯特摆时,g 由公式g=4π2 (h 1 +h 2 )/T 2 给定。今测出长度(h 1 +h 2 )为(1.04230 ±0.00005)m ,振动时间T 为(2.0480±0.0005)s 。试求g 及其最大相对误差。如果(h 1 +h 2 )测出为(1.04220±0.0005)m ,为了使g 的误差能小于0.001m/s 2 ,T 的测量必须精确到多少? 【解】测得(h 1 +h 2 )的平均值为1.04230(m ),T 的平均值为2.0480(s )。 由2 1224()g h h T π=+,得: 22 2 4 1.042309.81053(/)2.0480 g m s π=?= 当12()h h +有微小变化12()h h ?+、T 有T ?变化时,令12h h h =+ g 的变化量为: 22 12121223122 1212248()()()()42[()()]g g g h h T h h h h T h h T T T T h h h h T T πππ???=?++?=?+-+??+??= ?+-+ 22 23224842()g g g h T h h T h T T T T h h T T πππ???=?+?=?-????=?- g 的最大相对误差为:

DSP原理期末试卷和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面对一些常用的伪指令说法正确的是:( D ) A、.def所定义的符号,是在当前模块中使用,在别的模块中定义的符号; B、.ref 所定义的符号,是当前模块中定义,并可在别的模块中使用的符号; C、.sect命令定义的段是未初始化的段; D、.usect命令定义的段是未初始化的段。 2、要使DSP能够响应某个可屏蔽中断,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需要把状态寄存器ST1的INTM位置1,且中断屏蔽寄存器IMR相应位置0 B、需要把状态寄存器ST1的INTM位置1,且中断屏蔽寄存器IMR相应位置1 C、需要把状态寄存器ST1的INTM位置0,且中断屏蔽寄存器IMR相应位置0 D、需要把状态寄存器ST1的INTM位置0,且中断屏蔽寄存器IMR相应位置1 3、对于TMS320C54x系列DSP芯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 8位DSP B、32位DSP C、定点型DSP D、浮点型DSP 4、若链接器命令文件的MEMORY部分如下所示: MEMORY { PAGE 0: PROG: origin=C00h, length=1000h PAGE 1: DATA: origin=80h, length=200h } 则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程序存储器配置为4K字大小 B、程序存储器配置为8K字大小 C、数据存储器配置为512字大小 D、数据存储器取名为DATA 5、在串行口工作于移位寄存器方式时,其接收由()来启动。 A、REN B、RI C、REN和RI D、TR 6、执行指令PSHM AR5之前SP=03FEH,则指令执行后SP=( A ) A、03FDH B、03FFH C、03FCH D、0400H 7、TMS320C54X DSP采用改进的哈佛结构,围绕____A__组_______位总线建立。 A、 8,16 B、16,8 C、 8,8 D、16,16 8、 TMS320C54X DSP汇编指令的操作数域中, A 前缀表示的操作数为间接寻址的地址。 A、* B、# C、@ D、& 9、TMS320C54X DSP中有_____B___个辅助寄存器。 A、4 B、8 C、16 D、32 10、TMS320C54X DSP的中断标志寄存器是___ A _____。 A、IFR B、TCR C、PRD D、TIM 11、以下控制位中哪 A 位用来决定数据存储空间是否使用内部ROM。 A、MP/MC B、 OVLY C、 DROM D、SXM 1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A、每个DARAM块在单周期内能被访问2次。 B、每个SARAM块在单周期内只能被访问1次。 C、片内ROM主要存放固化程序和系数表,只能作为程序存储空间。 D、DARAM和SARAM既可以被映射到数据存储空间用来存储数据,也可以映射到程序 空间用来存储程序代码。 13、若程序中对堆栈设置如下,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size .set 120 stack .usect “STACK”,size STM # stack + size,SP A、此堆栈段的段名为STACK B、此堆栈段共120个单元 C、此堆栈段第一个变量的名称为size D、堆栈设置好后,堆栈指针SP指向栈底 14、TMS320C54x中累加器A分为三个部分,低位字,高位字和保护位,其中A的高位字 是指(C ) A、AL B、AG C、AH D、AM 15、TMS320C54X DSP软硬件复位时,中断向量为________。( C ) A、0000H B、0080H C、FF80H D、FF00H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TMS320C54X DSP缓冲串行接口是在同步串口基础上,增加了一个自动缓冲单元,主要提供灵活的数据串长度,并降低服务中断开销。(对)2.循环缓冲区是一个滑动窗,包含最近的数据,若有新的数据到来,它将覆盖旧的数据。(对) 3.浮点DSP与定点DSP相比,价格便宜、功耗较小、运算精度稍低。(错)4.TMS320C55X DSP的40位ALU和累加器,仅支持16位算术运算。( 错)

实验数据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

第二章 实验数据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 第一节 实验数据的误差分析 由于实验方法和实验设备的不完善,周围环境的影响,以及人的观察力,测量程序等限制,实验观测值和真值之间,总是存在一定的差异。人们常用绝对误差、相对误差或有效数字来说明一个近似值的准确程度。为了评定实验数据的精确性或误差,认清误差的来源及其影响,需要对实验的误差进行分析和讨论。由此可以判定哪些因素是影响实验精确度的主要方面,从而在以后实验中,进一步改进实验方案,缩小实验观测值和真值之间的差值,提高实验的精确性。 一、误差的基本概念 测量是人类认识事物本质所不可缺少的手段。通过测量和实验能使人们对事物获得定量的概念和发现事物的规律性。科学上很多新的发现和突破都是以实验测量为基础的。测量就是用实验的方法,将被测物理量与所选用作为标准的同类量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它的大小。 1.真值与平均值 真值是待测物理量客观存在的确定值,也称理论值或定义值。通常真值是无法测得的。若在实验中,测量的次数无限多时,根据误差的分布定律,正负误差的出现几率相等。再经过细致地消除系统误差,将测量值加以平均,可以获得非常接近于真值的数值。但是实际上实验测量的次数总是有限的。用有限测量值求得的平均值只能是近似真值,常用的平均值有下列几种: (1) 算术平均值 算术平均值是最常见的一种平均值。 设1x 、2x 、……、n x 为各次测量值,n 代表测量次数,则算术平均值为 n x n x x x x n i i n ∑== +???++= 1 21 (2-1) (2) 几何平均值 几何平均值是将一组n 个测量值连乘并开n 次方求得的平均值。即 n n x x x x ????= 21几 (2-2) (3)均方根平均值 n x n x x x x n i i n ∑== +???++= 1 222221均 (2-3) (4) 对数平均值 在化学反应、热量和质量传递中,其分布曲线多具有对数的特性,在这种情况下表征平均值常用对数平均值。 设两个量1x 、2x ,其对数平均值 2 1212 121ln ln ln x x x x x x x x x -= --= 对 (2-4)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答案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误差的意义是什么?简述误差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 研究误差的意义为: (1)正确认识误差的性质,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以消除或减小误差; (2)正确处理测量和实验数据,合理计算所得结果,以便在一定条件下得到更接近于真值的数据; (3)正确组织实验过程,合理设计仪器或选用仪器和测量方法,以便在最经济条件下,得到理想的结果。 误差理论的主要内容:误差定义、误差来源及误差分类等。 1-2.试述测量误差的定义及分类,不同种类误差的特点是什么? 答:测量误差就是测的值与被测量的真值之间的差;按照误差的特点和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粗大误差。 系统误差的特点是在所处测量条件下,误差的绝对值和符号保持恒定,或遵循一定的规律变化(大小和符号都按一定规律变化); 随机误差的特点是在所处测量条件下,误差的绝对值和符号以不可预定方式变化; 粗大误差的特点是可取性。 1-3.试述误差的绝对值和绝对误差有何异同,并举例说明。 答:(1)误差的绝对值都是正数,只是说实际尺寸和标准尺寸差别的大小数量,不反映是“大了”还是“小了”,只是差别量; 绝对误差即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指的是实际尺寸和标准尺寸的差值。+多少表明大了多少,-多少表示小了多少。 (2)就测量而言,前者是指系统的误差未定但标准值确定的,后者是指系统本身标准值未定 1-5 测得某三角块的三个角度之和为180o 00’02”,试求测量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解: 绝对误差等于: 相对误差等于: 1-6.在万能测长仪上,测量某一被测件的长度为 50mm ,已知其最大绝对误差为 1μm ,试 问该被测件的真实长度为多少? 解: 绝对误差=测得值-真值,即: △L =L -L 0 已知:L =50,△L =1μm =0.001mm , 测件的真实长度L0=L -△L =50-0.001=49.999(mm ) 1-7.用二等标准活塞压力计测量某压力得 100.2Pa ,该压力用更准确的办法测得为100.5Pa ,问二等标准活塞压力计测量值的误差为多少? 解:在实际检定中,常把高一等级精度的仪器所测得的量值当作实际值。 故二等标准活塞压力计测量值的误差=测得值-实际值, 即: 100.2-100.5=-0.3( Pa ) 1-8在测量某一长度时,读数值为2.31m ,其最大绝对误差为20m μ,试求其最大相对误差。 21802000180''=-'''o o %000031.010*********.00648002066018021802≈=' '' '''??''=''=o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