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感悟责任学会担当完整版

感悟责任学会担当完整版

感悟责任学会担当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感悟责任学会担当

1、什么是担当

什么是担当?担当,就是要敢于负责任。责任和担当是密不可分的,责任是对担当的要求,担当是对责任的诠释。

责任与担当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它是一种伟大的品格,在所有价值中它处于最高的位置,责任胜于能力,责任越大,提升能力的空间才能越大,责任更是能力中的核心能力!责任造就魅力,有魅力才有吸引力,有吸引力的的才能有成就。

我们每一个人都在生活中饰演不同的角色。无论一个人担任何种职务,做什么样的工作,他都对他人负有责任,这是社会法则,这是道德法则,这还是心灵法则。

2、做一个敢于担当的人

下面呢,我给大家讲一个关于“担当”的小故事:

故事呢是这样子的:

从前有个寺庙,因获存一串佛祖戴过的佛珠而闻名。佛珠的供奉之地只有庙里的老住持和七个弟子知道。七个弟子都很有悟性,老住持觉得将来把衣钵传给他们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光大佛法。

不料那串佛珠突然不见了。

老住持问7个弟子:“你们谁拿了佛珠,只要放回原处,我不追究,佛祖也不会怪罪。”弟子们都摇头。

7天过去了,佛珠依然不知去向。老住持又说:“只要承认了,佛珠就归谁。”但又过去了7天,还是没人承认。

老住持很失望:“明天你们就下山吧。拿了佛珠的人,如果想留下就留下。”第二天,6个弟子收拾好东西就走了。只有一个弟子留下来。

老住持问留下的弟子:“佛珠呢?”弟子说:“我没拿。”“那为何要背个偷窃之名?”弟子说:“这几天我们几个相互猜疑,有人站出来,其他人才能得到解脱。再说,佛珠不见了,佛还在呀。”

老住持笑了,从怀里取出那串佛珠戴在这名弟子手上。

这个故事从另一个侧面反应:“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需要说清楚。然而比说清楚更重要的是:能承担、能行动、能化解、能扭转、能改变;想自己,更能想别人,顾全大局!”也令我想起生活中有三种人,而这三种人的命运终归会有区别。

第一种人是不敢担当之人。这种人遇到问题,必定会想尽各种理由推卸责任,所有的问题都会指向别人。人为什么会推卸责任呢因为不推卸责任,可能会面临扣工资,挨批评;面临着要着手解决问题等一系列巨大压力。但冷静想一想,很容易就明白一个事理,一个人因为不愿意担负现在的压力而推卸责任,今天是轻松的,但今天的轻松却要为明天的沉重买单。如果今天不认真去面对问题并担负责任,明天一旦碰到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必定还是问题。

第二种人是敢于担当之人。这种人面对自身碰到的矛盾与问题,不推卸、不上交、不指责,老老实实去面对,实实在在去解决。这类人:1、人品会让人觉得可靠、放心;2、通过担当责任,解决问题,不断积攒自己的能力。

第三种人是为他人担当的人。这种人的境界最高。客观上而言,问题的产生确实不是他的责任,但是看到别人犯错,他首先会内疚:“是不是我平时哪方面没做好,导致他犯错?”然后会从别人的错误中去反思去警醒:“我要从对方的错误中吸取什么教训我应该如何改善自身,以影响他不再犯类似的错误”这种人往往是从大局的角度,而不是自身的角度去检审自己的工作,所以这种人无论是眼界还是胸怀,都是堪称领袖级的人才,就如故事中那留下来的弟子,最终是手上会带上“念珠”的人。

所谓讲做事先做人,要谋求自身更好的发展,我们的身上一定不要被贴上“不敢担当”的标签,首先要做一个敢于担当的人,再通过不断的自我修炼,最终能成为为他人而担当的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