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清气分热之竹叶石膏汤

《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清气分热之竹叶石膏汤

《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清气分热之竹叶石膏汤
《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清气分热之竹叶石膏汤

《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清气分热之竹叶石膏汤

竹叶石膏汤人参,麦冬半夏竹叶灵。甘草生姜兼粳米,暑烦热渴脉虚寻。

组成:竹叶膏一斤,人参三两,甘草(炙)三两,麦冬一升,半夏、粳米各半升,加姜煎。治伤寒解后,呕渴少气。竹叶、石膏之辛寒,以散余热;参、甘、粳、麦之甘平,以补虚生津;姜、夏之辛温,以豁痰止呕。

竹叶石膏汤是个常用方,这个方是根据白虎汤加减变化而来的,是针对了白虎汤证这种气分大热,伤津耗气同时引起胃气不和以后这个证候而设的。

从竹叶石膏汤的证候分析来看,它一般用于暑病,或者温热病,或者伤寒入里、入阳明以后阳明经热,这类病到后期气分之热还在,已经达到气阴两伤,从正气来说呈气阴两伤的程度。所以从病机分析中间有三个方面特点:第一个,余热未清,气分之热的后期,所以发热,用“身热多汗”反映了比大热要可能低一点,当然这个方在临床上运用,如果是高热也能用,关键掌握石膏的一个用量了。多汗可以伤津,心胸烦闷时,热扰心神了。第二个特点,有明显的气阴两伤,短气神疲,这种神志疲乏、短气属于气虚的表现,伤津多汗,伤津以

后形成口干喜饮。第三,竹叶石膏汤证很重要的一个特点是胃气不和,反映在气逆欲呕,有胃气上逆的现象,从舌红少苔,脉虚数,反映了热病后期气阴不足的佐证。

从治法来讲,针对上面病机三个方面,用清热生津,益气和胃,清气分热的同时,考虑到气和津液受到损伤,同时兼顾胃气上逆。这个方是在白虎汤基础上去掉知母,去掉知母的含义是考虑到胃气不和,胃气上逆。因为知母偏于苦寒,它和石膏不同,知母也能清热除烦,但苦寒容易伤胃,所以去掉知母以后,加竹叶来协助透热,同时清心除烦。用人参、麦冬,用来益气养阴生津,用人参、麦冬可以气阴兼顾了。这个方里加了半夏,半夏是作为佐药,有和胃降逆的作用,当然半夏在仲景方里经常它和麦冬相配,还可以相互制约,半夏偏于温性,所以和麦冬相配,制约半夏的燥性,这种温燥的特点被制约了,而它降逆之用存,就是说和胃降逆的作用还保持,所以这是一个佐药。用半夏、麦冬同用还可以,比如说气机阻滞、胸闷这种情况使得麦冬虽然养阴生津,但是不会因滋腻而阻滞气机了,有个相互制约的作用。粳米、甘草既能养胃气,甘草又能调和诸药,养胃气、生津液,既是佐药,又是使药。从这个方来讲呢,后世对于仲景方里面用这个基础方化裁以后变成这个常用方,竹叶石膏汤,治疗气分大热,到这种气分热盛的后期,气阴两伤证,胃气不和,这种化裁很推崇了。

《医宗金鉴》指出“以大寒之剂,易为清补之方”,这就概括了这个方的配伍特点。清补结合是这个方的配伍特点,也是针对了这类气分热盛证多数容易伤气伤津的需要了。所以这个方配伍特点,清热和益气养阴并用,邪正兼顾了。它清而不寒,补而不滞,整个清热药中间有少量的温燥药,清而不寒,用像麦冬这类偏于养阴生津之品和半夏相配,补而不滞了,所以说“以大寒之剂,易为清补之方”。

辨证的要点,应用时辨证要点有一组气阴不足的现象,在气分大热、发热基础上,气短神疲,多汗,烦渴喜饮,这是它的正气不足、气阴两伤的特点,而气逆欲呕,胃气上逆,反映出它的兼症,加上舌象、脉象佐证,这是辨证要点。临床运用当中如果津伤严重,胃阴不足,光是有麦冬这一类还不足,加天花粉、石斛一类,尤其在胃阴不足、胃火上炎。但如果说胃火炽盛,那这个时候胃热不是反映光是伤阴方面,本身胃热胃火较重时候出现消谷善饥,用天花粉这类养阴的同时还加黄连、知母直接清泄胃热。在使用当中这个方用了一些润的药,有痰湿不适合,当然这类发热如果是阳虚型就不适合了。

中医常用汤

即时修护眼部精华霜Advanced Night Repair Eye Synchronized Complex ? 适合所有肤质15ml ¥540 功效 改善6种眼周问题 眼周肌肤水润平滑 产品详情 雅诗兰黛No.1DNA级精华眼霜,拥有No.1口碑的人气产品。 抵御各类岁月侵袭,24小时全天呵护与修护年轻明眸。 一脉相承"瓶中神话"ANR的强大生物钟调节科技Chronolux? Technology,日夜同步维护,极大增强眼周肌肤自我修护能力。 只需一瓶,简单一步,改善细纹、黑眼圈、浮肿、皱纹、干纹及肤色不均6大眼部问题。全新即时修护特润眼部精华包含首次在特润修护系列中使用的独创同步修复技术,帮助支持肌肤细胞在精准时间自我修复的天然同步机制。因此,眼周的细纹和皱纹随时间逐渐减淡。 简单一步,改善细纹、黑眼圈、浮肿、皱纹、干纹及肤色不均6大眼部问题。 只需一周时间,肌肤变得更加水润平滑。肌肤更显健康,眼周肌肤更加紧实年轻。 使用方法 ?早晚各一次。 ?使用蘸取勺蘸取少许轻点在眼周 ?用无名指轻轻拍进眼周肌肤,注意不是涂抹。 ?每次使用完毕后请清洗并晾干蘸取勺。 配方详情 ?经皮肤科医师测试证明经眼科医师测试证明无香型无致痘性

中医常用汤 一、解表剂 1、辛温解表剂 001麻黄汤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002桂枝汤 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有汗此为功。 003九味羌活汤 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分经论治宜变通。 004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辛夏甘草和五味,姜桂麻黄芍药同。 005止嗽散 止嗽散内用桔梗,紫菀荆芥百部陈,白前甘草共为末,姜汤调服止嗽频。 006香薷散 三物香薷豆朴先,散寒化湿功效兼,若益银翘豆易花,新加香薷祛暑煎。 2、辛凉解表剂 007银翘散 伤寒麻杏甘石汤,汗出而喘法度良,辛凉宣泄能清肺,定喘除热效力彰。 008桑菊饮 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009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伤寒麻杏甘石汤,汗出而喘法度良,辛凉宣泄能清肺,定喘除热效力彰。 010柴葛解肌汤 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芩芍桔甘羌活芷,石膏大枣与生姜。 011升麻葛根汤 阎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麻疹初期发不透,解肌透疹此为良。 012竹叶柳蒡汤 竹叶柳蒡葛根知,蝉衣荆芥薄荷施,石膏粳米参甘麦,风疹急投莫延迟。 3、扶正解表剂 013败毒散 人参败毒茯苓草,枳桔柴前羌独芎,薄荷少许姜三片,时行感冒有奇功。 014参苏饮 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干葛木香甘桔茯,气虚外感最相宜。 015再造散 再造散用参芪甘,桂附羌防芎芍参,细辛煨姜大枣入,阳虚外感服之安。 016加减葳蕤汤 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姜桔梗随,草枣薄荷八味共,滋阴发汗功可慰。 017葱白七味饮 葱白七味《外台》方,新豉葛根与生姜,麦冬生地千扬水,血虚外感最相当。 二、泻下剂 1、寒下剂 018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伍枳朴泻力强,痞满燥实四症见,峻下热结宜此方;去硝名曰小承气,便鞕痞满泻热良,调胃承气硝黄草,便秘口渴急煎尝。 019大陷胸汤 大陷胸汤用硝黄,甘遂为末共成方;专治热实结胸证,泻热逐水效非常。 020大黄牡丹汤 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瓜子芒硝襄,肠痈初起腹按痛,苔黄脉数服之康。 2、温下剂 021大黄附子汤 金匮大黄附子汤,细辛散寒止痛良,冷积内结成实证,攻专温下妙非常。

竹叶石膏汤

竹叶石膏汤 文章目录*一、竹叶石膏汤概述*二、竹叶石膏汤功能主治*三、竹叶石膏汤服用方法*四、竹叶石膏汤副作用*五、竹叶石膏汤注意事项*六、竹叶石膏汤药典记载 竹叶石膏汤概述 1、定义竹叶石膏汤,中医方剂名。为清热剂,具有清气分热,清热生津,益气和胃之功效。主治伤寒、温病、暑病余热未清, 气津两伤证。身热多汗,心胸烦热,气逆欲呕,口干喜饮,气短神疲,或虚烦不寐,舌红少苔,脉虚数。临床常用于治疗流脑后期、夏季热、中暑等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者。 2、别名人参竹叶汤、石膏竹叶汤。 3、组方竹叶、石膏、人参、麦冬、半夏、甘草、粳米。 4、制法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内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即得。 5、性状液体,棕色,味甘,微甜。 竹叶石膏汤功能主治 1、功效作用清热生津,益气和胃。主治热病之后,余热未清,

气阴两伤,症见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纳呆,舌质光红少苔,脉细数;胃阴不足,胃火上逆,症见口舌糜烂,口渴,舌质红绛而干,脉细数;或消渴病,胃火炽盛,消谷善饥;或小儿夏季热。 2、临床应用竹叶石膏汤是临床上治疗热病后期,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证的代表方剂。凡温热病后期,表现为发热(一般为低烧)有汗、恶心欲呕、烦渴喜饮、少气神倦、舌红少苔、脉虚数者,可用本方加减治疗。 竹叶石膏汤服用方法 1、适宜人群一般人群适用。 2、用法用量竹叶6g,石膏50g,人参6g,麦冬20g,半夏9g,甘草6g,粳米10g。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内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服。 加减:若胃阴不足,胃火上逆,口舌糜烂,加石斛、天花粉清热养阴生津;胃火炽盛,消谷善饥,舌红脉数者,可加知母、天花粉以增强清热生津之效;气分热犹盛,可加知母、黄连,增强清热之力。 竹叶石膏汤副作用无明显副作用。

竹叶石膏汤儿科临床应用举隅

竹叶石膏汤儿科临床应用举隅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竹叶石膏汤; 急性支气管肺炎; 病毒性心肌炎; 流行性出血热 竹叶石膏汤出自《伤寒论》,由竹叶、石膏、半夏、麦冬、人参、甘草、粳米七味药物组成。本方临床上多用以治疗大病、热病之后,余热未清,而见气津两伤之证。此时,若仅清热而不益气生律,则气津难复;若仅益气养阴而不清除热邪,则余热不去。只有清补并行,方为两全之策。 1 急性支气管肺炎 向某,女,12岁,1998年12月6日初诊。咳嗽15天,发热2天。患儿缘于入院前15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为阵发性,痰多难咳出,晚上加剧,无气促、发绀,就诊于当地地区医院(具体诊治不详),无好转。于入院前2天出现发热,体温38.6℃,不规则热,无呕吐,无腹痛、腹泻,无头痛,服退热药后热退(具体不详)。今为求进一步诊治,遂就诊我院门诊,门诊查血常规:WBC11.5G/L.N72%,L28%, HB123g/L ,PLT200G/L,拟“急性支气管肺炎”收入院。X线摄片检查示:两肺纹理增粗。西医诊为急性支气管肺炎。经静滴抗生素及止

咳化痰药7天,效果不明显,邀余会诊,诊见精神萎靡,咳嗽伴气促鼻煽,喉间痰鸣,食欲不振,口干渴,日渐消瘦,舌红、苔薄黄,脉细数。证为热邪闭肺,气津两伤。治宜清肺生津,益气和胃。拟竹叶石膏汤加蝉蜕9g,红花5g,地龙10g,麻黄6g,苦杏仁9g,虎杖10g,2剂后症情明显好转,热退,气促鼻煽消失,咳喘减轻,食欲转佳。守方继续服用三剂,病愈。 按:该患者为热邪闭肺,气阴两伤,故投以竹叶石青汤清肺经之邪热;人参、麦冬益气养阴,配合蝉蜕、红花、地龙、麻黄、苦杏仁、虎杖清热宣肺,平喘止咳。诸药合用,切中病机,药到病愈。 2 病毒性心肌炎 林某,10岁,女,1998年10月6日初诊。胸闷30天,伴低热2天。患儿于入院前30日无明显原因出现胸闷、心悸,无胸痛,无后背压榨感。无出冷汗、气促、喘憋。无面色苍白。入院前两天伴有发热,体温波动于37℃~38℃,呈不规则热,无畏冷、寒战、抽搐。无咳嗽,无腹痛、腹胀、腹泻及呕吐,无皮疹。就诊于我院,疑诊“病毒性心肌炎”,经“琥乙红霉素”抗炎,“威力宁”抗病毒,“潘生丁”改善心肌缺血,“维生素B6”稳定心肌细胞膜。经以上治疗胸闷稍好转,并于当日下午再出现胸闷不适、发热,性质同前,伴有心悸。仍无后背压榨感。无出汗、气促、喘憋。无面色苍白、口唇苍白。急诊我院,体检发现“心律不齐”,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心肌酶谱示:“酶谱增高”。急诊留观给予抗生素,能量合剂营养心肌。经上述治疗热退,仍有胸闷,烦躁。以“病毒性心肌炎待诊”收住院。发病

《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清气分热之竹叶石膏汤

《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清气分热之竹叶石膏汤 竹叶石膏汤人参,麦冬半夏竹叶灵。甘草生姜兼粳米,暑烦热渴脉虚寻。 组成:竹叶膏一斤,人参三两,甘草(炙)三两,麦冬一升,半夏、粳米各半升,加姜煎。治伤寒解后,呕渴少气。竹叶、石膏之辛寒,以散余热;参、甘、粳、麦之甘平,以补虚生津;姜、夏之辛温,以豁痰止呕。 竹叶石膏汤是个常用方,这个方是根据白虎汤加减变化而来的,是针对了白虎汤证这种气分大热,伤津耗气同时引起胃气不和以后这个证候而设的。 从竹叶石膏汤的证候分析来看,它一般用于暑病,或者温热病,或者伤寒入里、入阳明以后阳明经热,这类病到后期气分之热还在,已经达到气阴两伤,从正气来说呈气阴两伤的程度。所以从病机分析中间有三个方面特点:第一个,余热未清,气分之热的后期,所以发热,用“身热多汗”反映了比大热要可能低一点,当然这个方在临床上运用,如果是高热也能用,关键掌握石膏的一个用量了。多汗可以伤津,心胸烦闷时,热扰心神了。第二个特点,有明显的气阴两伤,短气神疲,这种神志疲乏、短气属于气虚的表现,伤津多汗,伤津以

后形成口干喜饮。第三,竹叶石膏汤证很重要的一个特点是胃气不和,反映在气逆欲呕,有胃气上逆的现象,从舌红少苔,脉虚数,反映了热病后期气阴不足的佐证。 从治法来讲,针对上面病机三个方面,用清热生津,益气和胃,清气分热的同时,考虑到气和津液受到损伤,同时兼顾胃气上逆。这个方是在白虎汤基础上去掉知母,去掉知母的含义是考虑到胃气不和,胃气上逆。因为知母偏于苦寒,它和石膏不同,知母也能清热除烦,但苦寒容易伤胃,所以去掉知母以后,加竹叶来协助透热,同时清心除烦。用人参、麦冬,用来益气养阴生津,用人参、麦冬可以气阴兼顾了。这个方里加了半夏,半夏是作为佐药,有和胃降逆的作用,当然半夏在仲景方里经常它和麦冬相配,还可以相互制约,半夏偏于温性,所以和麦冬相配,制约半夏的燥性,这种温燥的特点被制约了,而它降逆之用存,就是说和胃降逆的作用还保持,所以这是一个佐药。用半夏、麦冬同用还可以,比如说气机阻滞、胸闷这种情况使得麦冬虽然养阴生津,但是不会因滋腻而阻滞气机了,有个相互制约的作用。粳米、甘草既能养胃气,甘草又能调和诸药,养胃气、生津液,既是佐药,又是使药。从这个方来讲呢,后世对于仲景方里面用这个基础方化裁以后变成这个常用方,竹叶石膏汤,治疗气分大热,到这种气分热盛的后期,气阴两伤证,胃气不和,这种化裁很推崇了。

清肺热之石膏

清肺热之石膏 石膏为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族石膏,主含含水硫酸钙 (CaSO4·2H2O),采挖后,除去泥沙及杂石。在清肺热的功效上,石膏有不俗的表现,现安邦制药清肺小课堂为大家整理如下:中医认为,石膏性味辛、甘、大寒,入肺、胃经,有清热泻火,生肌敛疮之功,本品性大寒而又有强力的泻火除烦之功,尤以清肺、胃及气分实热见长,为温病气分症及肺胃热症之首选药物。《名医别录》言其"除时气头痛身热,三焦大热,皮肤热......解肌发汗,止消渴烦逆,暴气喘息,咽热"。《本草纲目》言其"止阳明经头痛,发热恶寒,日晡潮热,大渴引饮,中暑潮热,牙痛"。《医学衷中参西录》言"石膏,凉而能散,有透表解肌之力,外感实热者,放胆用之,直胜金丹"。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石膏有解热作用,可抑制发热时过度兴奋的体温调节中枢,有强而快的退热作用,并能提高机体免疫机能,缩短凝血时间。煅石膏外用能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而起消炎作用。生石膏是中医治疗温病的常用要药,对于多种原因引起的高热不退,大热烦渴等有良好疗效。煮粥服食,既可制约石膏的寒凉之性,顾护脾胃,又有利于石膏发挥治疗作用。石膏在体内 ATP 存在下, 经酶和 APG 的作用, 产生硫同位素的分馏, 使34S 的血药浓度增大, 从而起到抗病毒作用。 一、临床应用 1、用于温热病、肺胃大热、高热不退、口渴、烦燥、脉洪大等症。石膏药性大寒,善清气分实热,故适用于肺胃实热的症候,常与知母相须为用,以增强清里热的作用。如,白虎汤。 2.、用于温病高热,身发斑疹。温病发斑,多由胃火旺而血热炽盛所致,此是气血两燔的现象。在临床上遇到此种症候,常用清热泻火较强的石膏,配合凉血解毒的药物如玄参、丹皮、赤芍、鲜生地、板蓝根等同用。 3、用于胃火亢盛所致的头痛、齿痛、牙龈肿痛等症。石膏能

转移因子腋下封闭联合竹叶石膏汤加味治疗复发性口疮52例

转移因子腋下封闭联合竹叶石膏汤加味治疗 复发性口疮52例 【关键词】复发;口炎,口疮性;中西医结合疗法 2002—2006年,笔者采用转移因子腋下封闭联合竹叶石膏汤加味治疗复发性口疮52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1]确诊。①口腔溃疡反复发生,严重时此起彼伏,有剧烈的刺激痛。②在口腔黏膜任何部位均可发生,溃疡为圆形或椭圆形,中心凹下,其上覆以淡黄色纤维素膜。其中包括轻型和重型口疮。轻型:直径2~4 mm,一般在1~2周内可愈合,位置表浅,愈后无瘢痕。重型:直径5~25 mm,溃疡持续时间长,位置深,愈后遗留瘢痕。 1.2 一般资料 本组52例均为本院内科门诊患者,男24例,女28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70岁,平均54岁;轻型口疮46例,重型口疮6例;中医辨证分型[2]:阳虚型8例,阴虚型14例,肺胃邪热型14例,心脾积热型16例;每年发作6~9次20例,10~15次18例,>15次14例;病程1~2年16例,2~3年11例,3~4年15例,>5年10例。 1.3 治疗方法 1.3.1 封闭治疗

转移因子(含多肽3 mg、核酸100 mg)用0.9%氯化钠注射液2 mL 溶解,抽取后在腋窝中部注射,每周1次,左右侧交替注射。 1.3.2 中药治疗 予竹叶石膏汤加味。药物组成:竹叶15 g,石膏12 g,半夏9 g,麦门冬15 g,人参15 g,茯苓15 g,白术15 g,黄芪15 g,甘草6 g。阴虚型加天门冬12 g、石斛12 g、白芍药12 g、玄参10 g;阳虚型加干姜12 g、山茱萸15 g、肉桂10 g;肺胃邪热型加黄芩15 g、黄连15 g、栀子12 g、连翘12 g;心脾积热型加栀子15 g、防风15 g、藿香15 g、生地黄12 g、木通10 g。每日1剂,水煎服。 1.3.3 疗程 2组均1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4 疗效标准[3] 治愈:口疮愈合,症状消失,1年内不复发;好转:愈合时间快,间歇期延长,疼痛程度减轻,溃疡数目减少和直径变小等;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 2 结果 本组52例,治愈30例,好转22例。总有效率100%。 3 典型病例 庚某,女,28岁。2002-08-13就诊。2年来反复发作口腔溃疡,疼痛难忍,严重时每月发作2~3次,发作时服用维生素B2 20 mg,每日3次口服,局部分别外敷冰硼散、维生素C粉,每日2~3次,一般于1周内亦可缓解,但反反复复。本次发作后来本院就诊。刻诊:下唇、口底及左侧颊部黏膜可分别见直径1~3 mm左右溃疡,溃疡周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