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唐代妇女形象爱情观与婚姻状况

唐代妇女形象爱情观与婚姻状况

唐代妇女形象爱情观与婚姻状况
唐代妇女形象爱情观与婚姻状况

从唐传奇中的妇女形象看唐代妇女的社会地位

杨小丽

陕师大网院052p历史专业

摘要:唐传奇是在大唐帝国孕育生成的,作品中各类人物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尤其是妇女形象和以往志怪小说的女性相比,呈现出迥然有别的风貌。从传奇描写的妇女形象来看,唐代女性的社会地位相对较高。这主要是因为唐代处于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又属“开放型”社会,其开放特点在民间礼俗、婚姻制度和女性生活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反映。

关键词:唐代传奇妇女形象社会地位

在中国古代,女性往往处于依附地位,给人以柔弱、卑贱的印象。但在唐代传奇中,妇女的形象却大放异彩:他们向来逆来顺受的女性,举起复仇的利刃来维护自己正当的人身权利;他们追求的爱情排斥了一切非情感的功利要素,坚持婚姻中的自我意识,并以实际行动反对坚不可摧的封建礼教制度;他们的爱情观、婚姻观较其它封建王朝有很大拓展。所有这些,都表明唐代妇女的社会地位与其他朝代有所不同。

唐传奇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独特、可歌可敬的女性形象。透视她们丰富多彩、景色多姿的人生经历,我们能真切地感觉到:大唐一代,妇女的个性意识有了明显提高。唐传奇被称为“史才”与“诗笔”的结合,从现实生活的故事入手,加入作者的想象,采用精妙的笔法使一个人物个性鲜明,跃然纸上,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揭露唐代封建制度的弊端,等级制度的压迫,家长制度的不近人情,比如《李娃传》、《任氏传》、《离魂记》、《莺莺传》、《霍小玉传》等。这些名篇代表预示着唐代爱情小说中的女性有着约束争取自由的意识。

《李娃传》是唐传奇中的名篇。李娃本是卑贱的长安娼女,与书

生郑生结识并相爱。一年后,郑生钱财用尽,被鸨母设计驱逐出妓院,

郑生离开李娃后,其处境急转直下,生活困顿不堪,最后沦为丧葬铺

中的挽郎,不幸又被父亲发现,因有辱门风而惨遭鞭打,只能以沿街

乞讨为生。为李娃偶然碰见后,毅然收留了他,又倾其资产供他读书,

两年后考中进士,一举成名,飞黄腾达。这篇小说可以说是第一次把

妓女作为歌颂的对象,热烈赞美了其有情有义的高尚品德,纯洁心地

及自我牺牲的精神。如果没有李娃的支持,就没有郑生仕途上的成功,

也不会有家庭的幸福和后代的昌盛。可以说李娃是郑生的庇护人,难

怪传奇的作者白行简感慨地写道:“嗟乎,倡荡之妇,节行如是,虽

古先烈女,不能逾也,焉得不为之叹息哉!”[1](P80)小说表达了对

封建门阀制度的攻击与嘲笑。李娃形象蕴含的男性对女性的尊重已在

唐传奇中达到空前的高度,这种转变即表现着作者对妓女人性和人格

的尊重也标志着作者对女性的态度已从传统的欣赏、爱恋、追求和享

用发展到赞美、尊重和敬重的程度。这是唐代社会在女性形象内涵上

质的飞跃。我们也可以从这个故事感受到唐代女权的强化,妇女在家

庭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李娃与荥阳生终成眷属,并成为国夫人!

不过“这在当时的社会是不可想象的”“它更大程度上体现的是人民

的美好愿望是对门阀制度一个大胆的,有力的冲击.

《任氏传》中的任氏是个狐妖,现实生活中又是一位实实在在的

社会下层妇女的形象,任氏通过自己的努力,以自己的聪明机智战胜

了豪门子弟韦崟的凌侮压迫,最终得到了自己所追求的幸福爱情。。

在唐以前的记载中,狐妖总是魅惑男子,总是被否认的对象。但是在沈既济的笔下,它是那么光彩照人,超凡脱俗。作者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充分揭示她的人格美。“多诱男子偶宿”表明任氏的身份是供人玩弄,但正是在这样一个卑微的女子身上,传奇表现她不容侵犯的凛然正气和人格尊严。最能体现她人格力量的是对富家子韦崟的抗争,她有勇有谋,坚贞不屈。任氏以凌厉的言词,捍卫了自己的爱情和尊严,制服了这位纨绔子弟,反而使之“敛衽而谢”、“爱之重之”。这里,作者不仅通过故事的描述把对妓女的同情与肯定体现出来,还挺身而出为她引吭高歌:“遇暴不失节,殉人以至死,虽今妇人有不如者矣”。[2](P6) 沈既济笔下的任氏是个狐精,作者塑造了对爱情坚贞专一,不屈服暴力,最终殉情而死的狐女形象。这种“遇暴不失节,舍命陪君子”的气概深刻表明爱情在女心中具有超越自身生命的地位,也是对唐代妇女爱情观的高度赞赏。

《离魂记》中的倩娘是一位“端妍艳伦”的少女,与王宙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单其父却将倩娘许轻给一个将进京选官的幕僚。于是,具有坚贞爱情的倩娘,在王宙离开其家后,便魂离肉体,追随王宙而去。倩娘可以算得上是一位大家闺秀,处于社会的中上层;反对封建家长制度下的包办婚姻,力争自由恋爱,“分身”出另外一个倩娘与王宙出外私奔。封建时代的大家闺秀能做出如此大胆的举动,实属难得。最终倩娘也得到了自己所乞求的幸福生活。这是倩娘对封建家长制的反抗,也是对自主婚姻的追求。

《莺莺传》中的崔莺莺,一个出身上流社会的少女,有着封建礼教的熏陶,但她在经过内心重重矛盾斗争之后,勇敢地冲破了封建礼教的精神桎梏,追求自由的婚姻爱情。虽最终被一个用情不专、负心薄幸的人所抛弃了,但是她敢于追求自由爱情的精神却使其形象显得可爱动人。崔莺莺是一个没落的贵族家的千金,地位亦处于社会的中层。崔莺莺遇到了能够代表封建士大夫阶层实质的张生。最初张生极力追求崔莺莺,后来却随便地加以抛弃。元稹的《莺莺传》由喜到悲,凄婉动人的描写了莺莺与张生相见、相悦、相欢,而以张生的“始乱终弃”作结的爱情剧的全过程,细致地展现了莺莺具有鲜明个性特征和深刻社会内涵的典型性格,塑造了一个冲破封建礼教樊篱、争取爱情自由的叛逆女性。

《霍小玉传》中集中揭示出封建宗法制度和等级观念断送小玉青春与前程的双重罪恶并赋予霍小玉控诉的勇气和复仇的权利。面对无情的现实,小玉没有象莺莺那样“怨而不怒”地凄婉恳求,而是走出一条生前控诉,身后复仇的斗争道路。她义正辞严地谴责李益正是对《事夫章》中“退身相让,忍气吞声”和“曲不能争,直不能讼”之类说教的反抗,最后“长恸号哭数声而绝”。这虽然是生命的结束,但更是新的斗争的开始,霍小玉果然将复仇的斗争延伸到冥界,使李益日日不安,不得善终。《霍小玉传》中妇女观悦目的光彩在于:首先作者给予女性与男性一样追求爱情和维护爱情的权利,当女性的现实力量不足以和社会陈旧的观念相抗衡时,便突破生与死的界限,给女性到冥界去为自己,也为女性的尊严讨回公道的权利。应该强调的是,在霍小玉

苦盼重见李益的时候,出现的三个仗义相助的男性形象,既代表着他们个人品质的正直,也代表着社会的正义,霍小玉对李益的复仇也远远超出个人行为的范畴,是在更为广泛的范围内代表着社会对宗法制度、门阀观念和婚姻制度的鞭挞。其次,《霍小玉传》的悦目光彩表现在作品的思想性上。同是爱情悲剧的承受者,《莺莺传》是通过暴露男性的丑陋去达到批判丑陋的目的;而《霍小玉传》是通过谴责和复仇去实现批判的目的。前者渲染的是悲剧的气氛,后者提倡的是斗争的意志。与此相类似的《步飞烟传》、《杨娼传》、《谢小娥》等也将女主人公的坦荡,刚烈和义、廉、孝、勇的性格英雄化,在她们身上体现出的优秀品质原本都属于男性的“专利”,女性能获得如此殊荣,委实是男性作家对女性认识深化的成果。在李朝威的《柳毅传》中,龙女的经历更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识,历代的封建思想经典都对妇女的行为作出过“三从”的限制。龙女和柳毅相遇时正经受着“父母配嫁”、“舅姑毁黜”和丈夫“日以厌薄”的三重煎熬,这是“父权”“夫权”和“族权”对妇女压迫的真实写照。龙女婚变是对父权、夫权、族权和神权挑战:凡是错误的都应该得到纠正;凡恶的都应受到摧毁;

凡正义的都应得到伸张。这里判断是非的标准即是女性的尊严和幸福是否得到保护。最后,龙女以再婚之身博得了柳毅爱情的结局,正是对唐代关于妇女离婚的苛刻的大胆蔑视。

柳氏是一位重才重情的女性形象。她本为富门宠妾,却不贪恋衣食享乐,看主人门客韩翊的才气。表现出一位质朴,在爱情的取向上,柳氏能把自身的爱情追求聚焦在男性的才能上。这种自觉意识,标志着

唐代妇女在衡量两性关系过程中的价值观已由重物质转向重精神;审美观已由以富为美转向以才为美;婚恋观已由屈从被占有转、为主动追求,从而使唐代女性的价值观、审美观和婚恋观上都有了质的提高。唐传奇中众多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频频出现在非实题材、现实题材和侠义题材之中,她们在作品中所受到的来自男性及社会的肯定、尊重甚至崇敬的程度都达到空前的高度。这思想的进步首先出现在唐代的知识分子的头脑之中,它标志着千百年来统治阶级所提倡的“男尊女卑”的社会意识已经开始发生了意义深远的动摇。唐传奇的作者都是男性,又多是封建士子,经他们之手塑造出的女性形象的典型性已超出她们所从属的那一个阶层而具有更广性的社会意义,其中表现出的女性意识,不仅反映那些有机会和男性自由交往的女性对生命价值的认识已经觉醒,对人身权利的追求已经开始,同时也标志着男性对自身享受着的传统优越感、荣誉感和对妇女的主宰地位的放弃,甚至背叛。历上,男性对女性而言,一直处于“压迫者”的地位。当“压迫者”已经觉悟,愿意放弃种种特权并帮助“被压迫”者找回正当权利时会对妇女的解放产生不同寻常的意义。唐传奇中非现实、现实、侠义题材的出现清晰的显示着男性带动女性走向解放的步伐。

唐传奇塑造了丰富多样栩栩如生的典型人物形象。霍小玉与李娃同是忠于爱情的妓女,霍小玉“妾本娼家”,却“辞气婉媚”、“态有余妍”,小玉显得痴情、善良、单纯。李娃“长安之娼女”,也“妖姿要妙”、“明眸皓腕”,李娃则深于世故、老练沉着。柳氏是“当时名色”;而“多诱男子偶宿”的任氏,其容“天下未尝见之

矣”。任氏和龙女,都属“异类”女子,基本上是神话形象,而任氏的形迹、性格近乎风尘女子,龙女和莺莺则更象现实生活中的名门闺秀。她们纯情、专一、主动、顽强。《唐六典》载,“反官户奴婢,男女成人,先以本色配偶”。“以色事人”没有独立人格的娼妓,理所当然是社会的贱民,是被玩弄的对象。可是唐传奇里没有这么看,相反,他们怀着满腔的热情,不仅写出她们的外在美,而且写出她们的人格美。她们的光彩、智慧、才能、品德,足以让整个社会,包括那些贵族名流们相形见绌,黯然失色。她们没有倚门卖笑的职业贱相,却充满了动人心魄的爱情执著精神。他们给李娃争得了社会的尊敬,给小玉争得到复仇的权利,同时指名批评了皇帝李隆基贪欲祸国的严重后果。可以说,现实题材的作者已经站到“指点江山”、“决人死生”的高度。这些“人”用自己的斗争规范着社会道德,冲击着不合理的婚姻制度。他们站在时代潮头,为妇女的解放探索着前进的方向。

唐传奇的一个重要意义就在于:通过女性形象描写,弘扬了人,特别是女性的主体意识!因而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革命性和里程碑式的意义!这主要是由传统封建门阀和礼教文化向具有人性解放,自我觉

醒式的世俗民间文化的转变!其转变的原因主要在于,随着唐代都市

经济繁荣,商业的发展,以及由此而来的市民阶层的扩大.从而出现了描写在新的市民文化下的反封建反礼教的新人形象!

唐代妇女较高的社会地位不仅仅表现在婚姻与家庭领域,在社会活动中她们同样享有较高的行动自由,我们以社会活动中最重要的政治领域为例,自汉武帝以来,中国人一直以来就反对女性参与政治,

认为女性对政治的影响是为乱政。但是在唐代,对于女性投身政治活动这种行为,社会是相当宽容的。早在初唐时期,太宗的诸位公主以及他们的驸马就是政坛中一股十分活跃的力量;而在之后的时期里作为女性的武则天有长期掌握了政权,我们看到虽然她日后的公然称帝和对历史家族的打击使她备受舆论的诟病,但是对于她早期二圣临朝,或是作为太后把持朝政甚至废立皇帝等行为社会大众并没有太大的反对。再之后唐代的诸位公主,后妃以至对于朝政保持着较大的影响。虽然在之前的中国与出现过杰出的女性政治家但她们大多是作为太后以皇帝母亲的身份参与政治,依靠中国人对孝的推崇对母亲的尊重而为自己的政治影响力找到合理的名分,向唐朝这样皇帝的女儿,妻子甚至是皇族中女性成员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参政议政的现象,不仅空前,更加绝后了。唐代女性的社会地位可见一斑。

晚唐时期藩镇割据的社会现实加剧了王朝的危机和地方的动荡

不宁,并波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人民在动乱中企盼安定,但“人”在现实中的力量却无力镇乱求安,愿望和现实出现严重背离。在这种大的社会变动中唐传奇的题材也随变而变,现实题材最终升华为侠义题材。进而把女性的社会地位推向新的高峰。侠义题材中的女性形象已经超出已往囿于婚姻生活,争取个人婚姻幸福的既有模式,而走向更

广阔的社会天地———政治舞台。《红线》中的女侠红线出身“贱隶”,却担任节度使的“内记室”。当她得知节度使之间即将发生火并时,折冲其间,使潞州城“两地保其城池,万人全其性命,使乱臣知惧,烈士谋安。”这一为民除患,消弥战乱的壮举出自一个饱受歧视女子之手。

起到“官吏不如贱隶”的批判用。《虬髯客传》中的女侠张氏比前两者都高出一筹。张氏追随李靖是为了政治理想,这是高于以往女性审美理想之处,表现了女性参政的自觉意识和积极态度。中国封建王朝的更替历来由男性完成,而张氏却在男性英雄豪杰面前显出伯乐之才,这无疑含有一种“英雄之师”的赞誉,同时凸现出男性强者对“男尊女卑”观念的放弃和背叛与对女性智者的信奉和尊崇。

参考文献:

[1]太平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

[2] 太平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

〔3〕阎来恩,《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的升华》中国期刊网第3期.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

[4]吴茹,《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浅析》,2002年。

[5] 廖梦陈新华《透过唐传奇女性形象看唐代士人心态》中国期刊网第5期,18卷,2006年。

[5] 唐宋传奇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唐朝妇女衣着考

唐朝妇女衣着考 袒胸、透视、胡服:大明宫女装流行风 隋初的服饰,较朴素。袍衫和胡服是当时的主要服饰。自隋炀帝起,社会风气发生变化,服饰因此日趋华丽。唐承隋制,唐代是中国历代经济、文化的鼎盛时期,因此服饰也十分华丽。贵妇人的礼服多以坦胸、低领、大袖为主,同时又有襦裙、半臂肩披帛巾。当时的织造技术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由于大量吸收外来文化的影响以及胡服的持续影响,唐代服饰普遍华丽、清新,充满大唐盛世之风范。

唐代大袖衫 唐襦裙 襦裙服系指唐代女子上穿短襦或衫,下着长裙,佩披帛,加半臂(即短袖)的传统装束。唐女襦裙装在接受外来服饰影响下,取其神而保留了自我的原形,于是襦裙装成为唐代乃至整个中国服装史中最为精彩而又动人的一种配套装束了。襦,一般只长到腰,很短,是唐代女服的特点。与此相近的衫,却长至胯或更长。唐女的襦、衫等上衣是各个阶层的常服。 元稹诗句“藕丝衫子藕丝裙”,张佑诗句“鸳鸯绣带抛何处,孔雀罗衫付阿谁”,欧阳炯诗句“红袖女郎相引去”。从这些诗句看,唐代女子着襦、衫已非常普遍,而且喜欢红,浅红或淡赭,浅绿等色,并加上“罗衫叶叶绣重重,金凤银鹅各一丛”的金银彩绣为饰,外观更是美不可言。 襦的领口常有变化,襦衫领型有:圆领、方领、直领和鸡心领等。盛唐时代有袒领,即领口开得很低,早期只在宫廷嫔妃、歌舞伎者间流行,后来连豪门贵妇也予以垂青,从唐墓门石刻画和大量陶制女俑来看,袒领流行开来,或许已经遍及黎庶,因而当时艺术形象中出现的袒领女装形象为数实在不少。 裙,唐代妇女下裳为裙。这是当时女子非常重视的下裳形式。制裙面料多为丝织品,但用料有多少之别,通常以多幅为佳。裙腰上提高度,有些可以掩胸,下身仅着抹胸,外披纱罗衫,致使上身肌肤隐隐显露。如周昉《簪花仕女图》,以及周濆“惯束罗衫半露胸”等诗、画即描绘这种装束,这是中国古代女装中最大胆的一种,足以想见当时思想开放的程度。 唐代裙的质料、色彩和样式均大大超过前代,可谓群芳争艳,瑰丽多姿。如唐诗中所涉及的诸多裙式有:“上仙初着翠霞裙”,“荷叶罗裙一色裁”、“两人抬起隐花裙”、“竹叶裙”、“碧纱裙”、“新换霓裳月色裙”等。 唐代裙色多彩,可以尽如人所好,多为深红、杏黄、绛紫、月青、青绿。其中尤以石榴色流行时间最长。李白有“眉欺杨柳叶,裙妒石榴花。”万楚五有“眉黛夺得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其流行范围之广,从《燕京五月歌》中可见,“石榴花开街欲焚,蟠枝屈朵皆崩云,千门万户买不尽,剩将女儿染红裙。”石榴裙最大的特点,是裙束较高,上披短小襦衣,两者宽窄长短形成鲜明对比。这种上衣下裙的“唐装”,是对前代服装的继承、发展和完善。从整体效果看,上衣短小而裙长曳地,使体态显得苗条和修长。

试论唐代妇女地位的提高

试论唐代妇女地位的提高 杨婷婕 摘要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社会风气开放,礼教松弛,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上的地位大为提高。本文分析了唐代妇女在经济、婚姻关系中地位的提高,并享有受教育权;还从妇女参政、参与社交和体育活动,以及个性突显的角度,列举了唐代妇女地位提高的表现;并探讨了唐代妇女地位的提高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Abstract Chinese Feudal society reached its peak in Tang Dynasty, which had the open general social atmosphere and free manners. Thus, the status of women had been greatly boosted both in family and society. The passage tries to analyse the boost of women′s rights in economy and marriage in Tang Dynasty. It gives some examples to illustrate the phenomenon such as having rights to be educated, participating in government and political affairs, social intercourse and sports activities. Further more, the passage also discusse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boost of women′s status and social development. [关键词]:唐代社会开放,妇女地位提高,原因及启示 Key word:An Open Tang Dynasty, Improvement of Women′s Status, Reasons and Inspiration 唐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开放性”社会。在这个时代,作为长期处于被压迫地位的女性群体,也因社会的文

我的婚姻爱情观

我的婚姻爱情观 通过这一学期的课程,我对婚姻和爱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下面,我将就大学生的现况以及社会风气的走向趋势谈一下我的婚姻爱情观。 爱情之于人生,就像语法之于英语一样,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千百年来,爱情都是文人墨客讴歌的对象。古代有流传在上虞的曹娥江畔、流传在俊美的龙山脚下梁祝化蝶的故事,有凄美的白蛇传,还有千古流传的牛郎织女等一系列的传说,《长恨歌》里的“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孔雀东南飞》中的“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宋词里更是开满了爱情的花朵: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国的梁祝……可见爱情一直在被人们传唱。 一段美好的爱情,是每一个人都向往和憧憬着的。纵使有时候有些人因为无奈而放弃自己对美好爱情的追求,但是我相信,一段美好爱情应该是藏在每个人心底的悄悄话儿。爱情是需要两个人共同经营的,它需要男女双方共同的付出和呵护。只有当两个人互相体谅,互相理解,互相关心,互相爱护时候,才能使爱情朝着一个健康的方向发展。 大学生谈恋爱的不在少数,走在大学的校园里,时常看到小情侣们出入成双成队,在教学楼、图书馆和食堂都能够看到他们偎依在一起亲昵的故事。有时候漫步于操场,沿途也会看到一直不停演绎着的

“大手拉小手”的剧目。篮球场,足球场也能看到抱着一大堆衣服和饮料的妹子眼睛一动也不动的注视着场地上充满活力的男友,时而欢呼雀跃,时而紧张得说不出话儿……爱情故事在大学校园里持续上演着。有时我一直以为,藏在象牙塔里的爱情不会被世俗所牵绊,不会为了将来的车房一筹莫展,也不会为了两人的前途而畏葸不前。静静地相拥,或是有事没事儿聊几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然而,当他走进我的世界时,一切又都变化的那么快。没有那么多的洒脱,也没有那么的无拘无束,肩头的担子逐渐的沉重起来。他来自一所比我好的大学,虽然我们之前一直不认识,虽然我们不是一个地方,但是我相信那种一见钟情的爱恋,义无反顾的和他在一起。我不清楚其他人为何在一起,但是我相信我找到了属于我的伴侣。我有我自己的小脾气,我有时候也会蛮不讲理,也会任性,但是他都忍了下来。有时我会忍不住问他:“为什么你不对我发火?有时候我还真希望你对我发一次火。”他静静地答道:“女孩子是用来疼得,不是用来吼的。作为一个男人,是要顶天立地的,要为自己的女人撑起一片天,让她有安全感”。短短的几句话,我感动了许久,那一夜,我无眠,满脑子都是他,我知道这辈子我不可能忘掉他。万事不要强求,爱情没来的时候,可以尽情的去幻想,当爱情来了,就要踏踏实实的去对待,要爱的认真,爱的真诚。 大学时代的爱情也往往被认为是最单纯的。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西方文化的影响,传统的爱情婚姻观正在遭受猛烈地冲击,人们对于爱情婚姻的价值判断正在逐渐改变,恋爱结婚的动机也

关于唐朝审美研究性学习论文

论唐代审美标准是否“以胖为美” 很多历史研究者都坚信唐代是以胖为美的时代,并且还以各式各样的方法去解释这一特殊的审美观。现在大多数人也都是同样的看法,可一篇关于“唐代并不是以胖为美”的文章引发了我的思考。 以下是支持的观点,可以总结为4点: 1.隋唐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国力强盛、文化繁荣,对外开放,对内宽松,妇女的束缚也相对较少,因此女性之美也相应地呈现出了雍荣华贵的景象。唐代女子以丰腴的体态为美,加上高耸的发髻,飘扬的披帛,显得华丽大方,充分体现了女性美上的“盛唐气象”。她们的打扮是中国历代女性中最为大胆和性感的。 2.中国人引以为自豪和骄傲的大唐朝,实际上也是鲜卑族和汉族共同创造的一个伟大王朝,是草原狼性格和华夏文明精粹的伟大结晶,达到了古代华夏文明之巅。李唐王朝继承了隋朝皇族,尤其是隋皇族女系母统的强悍鲜卑性格。从性格血统上,李唐王朝的开国皇帝和初期君主都是胡化了的汉人和鲜卑贵族女性的混血儿。唐高祖李渊的生母、皇后、一个儿媳均为鲜卑人,此民族以胖为美,而蒙古人也同样以胖为美。在额仑被牧民公认为美人的蒙古女人绝大多数是丰满女人。而鲜卑族和蒙古族是两个有着亲缘关系的蒙古草原游牧民族。鲜卑族一定是把狼图腾和“以胖为美”的审美标准,一同传给蒙古族了。实际上,游牧民族从古到今都以养肥牲畜为职业,以“羊大”为美,当然在民族审美上就以胖为美了。 3.根据历史研究,唐朝的确是以丰肥浓丽为审美取向的。如果去观赏唐代绘画、雕塑、陶俑及各类艺术作品所表现的女性形象,留给大家最突出的印象,也一定是“丰肥浓丽、热烈放姿”。 从史书中对武则天的描写我们可以断定,她正是凭着宽额头、丰脸颊、圆浑而重叠的颈部及富态形象赢得了“媚娘”的地位,从而为她进一步接近权力中心奠定了基础。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杨玉环,更是家喻户晓、流传千古的胖美人典范。 4.唐代繁荣昌盛、丰衣足食,正如杜甫诗句所记“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

唐代妆容知识点讲解整理

一、唐代妆容简介 (一)简述 唐代是我国政治、经济高速发达,文化艺术繁荣昌盛,封建文化灿烂辉煌的伟大时代。唐代女子的妆容更是别出心裁。 妆容有:白妆、红妆。分为:面妆、眉妆、唇妆、面饰等。 从隋唐时期开始,妆面比较繁复,形式多种多样,除了面白,腮红,唇朱之外;还有花钿、面靥、斜红等修饰。唐朝国势强盛,经济繁荣,社会风气开放,女性盛行追求时髦,特别是教坊妓院都是浓妆艳抹,刻意修饰。 唐宇文氏《妆台记》:“美人妆,面既傅(敷)粉,复以胭脂调匀掌中,施之两颊,浓者为酒晕妆,淡者为桃花妆;薄薄施朱,以粉罩之,为飞霞妆。” 红妆中最浓艳者,称“酒晕妆”也称“醉妆”; 比酒晕妆的红色稍浅一些的面妆名为“桃花妆”。其妆色浅而艳如桃花。故名。 比桃花妆更淡雅的红妆为“飞霞妆”。 隋唐一度流行过“白妆”,即只施粉,不敷胭脂。 (二)唐妆的妆面: 大气,艳丽,以线条为主,颜色以桃红,紫红均可,整体显得妩媚动人即可。 粉底:稍白,使脸型丰满,圆润。定妆可稍厚一些。 眼部:眼线夸张,,眼尾略向上翘,眼影顺眼线斜面延长,重点在眼尾,假睫毛浓密,有的甚至把眉毛延长至鬓角,使人觉得更加妩媚。 眉毛:也可上扬,显出一些霸气。但最后还是应模特而定。现在的影楼很少有把眉毛画上扬的,都是根据情况而定。最早唐朝时娥眉,初唐时期是“柳叶眉”,中唐时期是“八字眉”,晚唐时期最有代表性的是“桂叶眉”。 唇:以红色为主,画花瓣嘴,用一品红,桃红,玫红都可以。 腮红:可搭配眼影和唇,沿发际线边缘协向晕染。 二、唐代化妆顺序 唐代女子的上妆顺序是:敷铅粉—抹胭脂—画黛眉—贴花钿—贴面靥—描斜红—涂唇脂。 (一)敷铅粉 铅粉古称粉锡或铅华,夏商时已经出现,为我国古老的化妆品,用途跟现在的BB霜或遮瑕粉差不多,取少量擦于面部,涂匀,可以使整个面部看上去更加白皙、柔嫩、光滑,没有杂质,即使你脸上有一些斑痕,也可以帮你达到掩饰的效果。 中国古代妇女很早就搽粉了,这一直是最普遍的化妆方式。据唐书记载,唐明皇每年赏给杨贵妃姐妹的脂粉费,竟高达百万两!对于傅粉的方法,清初戏剧家李渔的见解颇为独到,他认为当时妇女搽粉“大有趋炎附势之态,美者用之,愈增其美”,“白者可使再白”,“黑上加之以白,是欲故显其黑”。 (二)抹胭脂 胭脂是古代妇女常用的化妆品,历代典籍中有关胭脂的写法有很多,如“焉

美术鉴赏论文簪花仕女图

美术赏析 —女史箴图 姓名:李书瑶 学号: 院(系):艺术系 班级:美本二班 专业:美术学 完成时间:2011年11月27日 摘要 丰腴雍容中的雅致,正是盛唐美人所独有的。帝国的繁荣,绽开在那些花样面容上,流

光溢彩,令人颠倒沉醉。在唐代人物画中,也许没有哪一种题材更像仕女画那样,可以淋漓尽致地传达出这一盛世的声色风貌。 在这一时代,魏晋士大夫所推崇的“秀骨清像”也已了无踪影。丰肥雍容中的雅致,是盛唐美人所独有的。这种充满繁荣、自信、满足、大气的风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体现了一个时代的精神状态。 关键词唐代仕女画《簪花仕女图》周昉 目录 唐代具有对各种文化艺术兼容并蓄的非凡气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唐代的工艺美术具有健康、明朗、活泼的美学风范...........................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盛唐以后特别是描绘仕女生活情态的风俗画得到发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簪花仕女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周昉,中国唐代画家。字景玄,又字仲朗。京兆(今陕西省西安市)人。错误!未定义书签。 《簪花仕女图》描绘的是春日阳光下几位贵妇赏花游园的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簪花仕女的意思是头戴花朵的贵族妇女,而《簪花仕女图》的得名便来源于此错误!未定义书签。 从图中仕女丰盈的体态中我们还了解到唐朝以富态为美的审美标准错误!未定义书签。 唐代的女性尤喜红色............................................................................... 错误!未定义书签。

从唐代的婚姻状况看妇女的社会地位

从唐代的婚姻状况看妇女的社会地位 网络教育学院05(2)历史专业李拴昌 内容摘要: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又是“开放型”社会,表现在许多方面,妇女的社会地位相对较高,可从婚姻制度、婚俗文化、妇女的婚姻生活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得到表现,再结合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一步探讨妇女地位相对较高的原因。 关键词:唐代、婚姻状况、妇女、地位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男尊女卑观念一直占主导地位,妇女受到封建礼教的束缚和压迫,地位极其低下。相对而言,唐代妇女是幸运的。她们处于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又属“开放型”社会,其开放特点不仅表现在政治制度、民族政策、外交关系等方面,而且反映在民间礼俗和婚姻制度上。她们受到的封建束缚和压迫相对较少,一改过去哭不露齿,站不依门,行不露面的传统,社会地位相对较高。她们拥有广泛的权利:参政权;受教育权;财产继承权;家庭成员的决定权;家庭事务的管理权;自我意愿的决定权;婚姻的决定权(包括初婚决定权、离婚决定权、再婚决定权)。下面我就唐代的婚姻制度、婚俗文化、妇女的婚姻生活和社会生活,谈谈唐代妇女的社会地位,不妥之处敬请各位前辈不吝赐教,愚生将感激不尽。 一:唐代的婚姻法律制度和婚俗文化 法律是在阶级社会中产生并用来调整人和人之间关系的一种强制力量,我国几千年来有关婚姻、家庭的法律经历了一个很长的发展过程。在秦朝,秦律已经有了对婚姻、家庭问题的简单规定。到了唐朝,封建社会进入了全盛时期,法律也趋于完善,唐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颁布的《永徽律疏》(简称唐律),它得古今之平,在中华法系中堪称最为完美的一部封建法典。其中,对于婚姻制度的规定,在结合礼教的过程中,兼顾社会生活和民风民俗,将情礼法恰当结合,

从跨国婚姻看中西婚姻爱情观差异_图文.

从跨国婚姻看中西婚姻 爱情观差异 ——以女星沈丹萍与德国丈夫乌韦跨国婚姻为例 目录 1. 背景 (1) 2. 案例:女星沈丹萍与德国丈夫乌韦 (1) 3. 婚姻爱情观差异 (3) 3.1 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 3.2 求稳与求变 3.3 奔放与内敛 3.4 婚姻第一与爱情第一 4. 身边的跨国恋 (5) 5. 跨国恋离婚现象 (6) 6. 总结与建议 (7) 1. 背景 改革开放后,中国与世界联系越来越密切,逐渐加入到全球政治、经济、文化一体化的进程中。在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各国交流频繁。世界各国的文化趋于融合,由此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发生了变化。从保守,传统逐渐走向开放,过去难以接受的事情也能够试着容忍。同时,西方文化在世界得到了很好的传播,许多西

方书籍、电视和影片在中国出版、放映。在这种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跨国婚姻出现在人们视野中。 不过,从许多跨国婚姻可以看出,跨国婚姻中夫妻两人更容易产生争吵和矛盾。首当其冲的原因就是中西方婚姻爱情观的差异。下面我们以一个跨国婚姻案例加以说明。 2. 案例:女星沈丹萍与德国丈夫乌韦 沈丹萍是中国80年代当红女星,曾主演 电影《被爱情遗忘的角落》;乌韦是德国人, 当时任外文出版社编辑。 号称“跨国恋”第一人的沈丹萍,1983年 嫁给了德国人乌韦,两人已经携手走过25 年,并有了两个女儿。

乌韦跟沈丹萍在一起后不久,签证面临 着到期的问题,于是他向沈丹萍提出了求婚,表示如果不结婚的话自己就必须返回德国,也就意味着不会有机会再见面了。可是当年的沈丹萍只有23岁,刚开始与乌韦恋爱,于是她对乌韦说让她考虑两年时间,并表示中国都是这样子的,没有一谈恋爱就结婚的事,她要考验乌韦的感情,还表示结婚将无法继续自己的演艺事业。听到这样的回答,乌韦吓坏了,十分不理解,说:“我不会让你考验我两年,也不会等你。为什么你谈这件事时像做买卖一样:我可以跟你结婚,但是我要考验你多长时间,但是我要拍几部戏。你应该说,我愿意跟你结婚,我可以 拍几部戏吗?”说完连声再见都没有,转身就走了。第二天一大早,沈丹萍一开 门突然看到乌韦在自己的宿舍门外候着,一脸的憔悴,对她说:“不管你跟不跟我结婚,但是我不能没有你。”也正是这句朴实的话,深深打动了沈丹萍。 后来,沈丹萍答应了乌韦的求婚。但是在80年代,与外籍人士结婚需要得到父母的签名同意。沈丹萍的父母对德国人的印象不好,认为德国人特残忍,是“法西斯”,坚决反对他们的婚事,并且警告沈丹萍说:“要么不要跟乌韦在一起,要么就不要再回家!”在这种情况下,沈丹萍写了一封将近10页纸的信给父母,坦诚讲述了自己与乌韦的感情。最后获得父母的同意,签上了名字。然而,每当父亲走在街上,都觉得抬不起头,因为80年代时人们认为所有嫁给外国人的都是作风有问题的女人。而且在她们家的胡同里,大家对这桩婚姻都是不认同的。 婚后,夫妻两人在北京居住了一段时间

唐代女性地位探究文献综述

1关于唐代女性地位探究这一选题,可分为两个大的方面来进行研究,即唐代女性的家庭地位与其社会地位。相关史料主要分布在《旧唐书》《新唐书》《太平广记》,比较集中。 关于唐代女性的家庭地位,细分来看,又分为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三个阶段,史料主要集中在新旧唐书的各传中。如《旧唐书·李光进传》载:“光颜先娶妻,其母委以家事,母卒,光进娶妻,光颜使其妻管钥家籍财物归于其女也。”又如《新唐书·徐岱传》中有:“岱吝啬,自持家管钥,世所讥云。”可见当时社会风气是主妇在家庭中担当财物的管理人。此外,《旧唐书·列女传》《新唐书·公主传》等都可作为史料依据,反映唐朝一代女性特别是贵族女性在婚姻家庭中所受到的封建礼教的束缚和压迫较少。 唐代女性的社会地位体现在女性参政,社会交往,受教育情况这几个方面。女性权利达到顶峰是在女皇武则天时期,主要史料参考新旧唐书的《则天本纪》,其余女性参政资料分散于各传中,如《资治通鉴》卷194,卷209,《旧唐书》卷51,《旧唐书》上官昭。关于女性社交,《太平广记》卷31,卷386分别记载了一些节度使夫人和都督夫人设宴招待下属夫人的事例,这对她们协助丈夫处理公务,协调人际关系有很大的好处。这就说明了当时的贵族妇女还没有完全沦为养尊处优的家庭奴隶,其社会地位还是比较高的。而《开元天宝遗事》载“长安士女,游春野出,遇名花则设席祭草,以红裙相插挂,以为宴幄”。反映了唐代女性能够自由出入及旅游。 除了以上史籍,还有很多史料可以借鉴参考。如《礼记》《全唐诗》《唐会要》等。 以上是关于这一选题的史料搜集情况,下面介绍当代相关的学术研究概况。近年来有关女性地位问题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成就,特别是在古代女性地位的研究方面出现了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著作,所以搜集材料相对便利。 现当代的学者这要侧重从经济、法律、婚姻家庭等各个不同的角度来探究唐代女性的地位。 段塔丽于2001年在《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发表《从夫妻关系看唐代妇女家庭地位的变化》一文,她说到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最为开放的时期,其“开放性”不仅表现在皇朝内政外交等方面,而且还生动而具体地反映在家庭内部夫妻关系等方面。唐代夫妻关系上的开放,以及丈夫对妻子人格意志的尊重和行为上的宽容,为整个封建时代所少有。此外,贵族女性的地位远远高于下层社会。据台湾王寿南先生的统计:唐代公主总共210人,其中公主二嫁者27人,三嫁者3人,除去早亡和入道的公主,再嫁公主占总数的23%,远远高于下层社会。王曰美在《齐鲁学刊》2005年02期上的《唐代贵族妇女婚姻家庭观念研究》,文中说到在唐代,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强盛时期,唐代贵族妇女的地位相对提高。她们敢想敢做,旷达不羁,向儒家礼教进行了大胆地冲击,昂扬地追求个性解放,婚姻家庭观念变得清新、率真而自然,其放达程度在中国封建社会达到了极致。这些都是从婚姻家庭方面的研究来指出唐代女性的地位较之前代有了提高,女性地位提升。但有些学者注意事物的两面性研究。如:汤蓉岚于2003年发表在《台州学院学报》上《论唐代妇女生活的悖反现象》一文,文中谈到唐代的女性向来被认为是封建时代比较幸运的一群,她们的生活多姿多彩。但她们毕竟没有超脱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因而又在法律、伦理上受到种种歧视和压制。这种悖反现象和两面性,既是历史发展的结果,也是唐代妇女自主抗争的表现。张金桐与左占平在《宁夏社会科学》2006年04期发表的《唐代妇女及其地位》一文也指出唐律“奴婢贱人,律比畜产”的地位,与其前代婢女的“资产”属性并没有两样。唐代妇女地位的提高应该是全社会妇女地位的提高。唐人的妇女观仍然是“男尊女卑”。唐代妇女生活比较开放,当源于特殊的文化背景,并不意味着其地位的改变。 近年来有关女性地位问题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成就,特别是在古代女性的研究方面出现的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著作,唐代一朝便是一个热门,但是以法律为出发点来研究女性地位的 1

《三言》的婚姻爱情观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题目《三言》的婚姻爱情观 姓名教育层次 学号省级电大 专业分校 指导教师教学点

目录 论文摘要:........................................... - 2 - 关键词:............................................. - 2 - 正文:............................................... - 2 - 一.女性意识的觉醒——爱情的自由,人格的平等 ...... - 2 - 二.由“理”向“情”的萌芽——“贞节观”的淡化 .... - 3 - 三.女性依附论——封建思想的藩篱.................. - 4 - 参考文献:........................................... - 5 -

《三言》的婚姻爱情观 年级专业姓名 论文摘要: 冯梦龙“三言”作为中国古代短篇小说的优秀代表,其中婚姻爱情题材的作品占很大的比重,其内容或喜或悲,或缠绵或慷慨,表现出女性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大胆地追求自由平等的爱情,昭示了一种新的爱情观和婚姻观。并且作者在作品中对封建社会的“贞节观”有了进步的认识,这些在程朱理学占主导地位社会里具有积极的意义,对封建伦理道德起到了或多或少的冲击。 关键词: 婚姻爱情自由平等贞节观封建伦理 正文: 一.女性意识的觉醒——爱情的自由,人格的平等 “三言”中所反映的爱情婚姻的价值标准已经改变,不再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婚姻基础,取而代之以个人意愿和个人自由为前提,敢于打破封建传统婚姻中“思无邪”,“耻于言情”的观念束缚,大胆地讴歌对自由爱情的追求。一些作品还显示了一定女性意识的觉醒,作品的言辞之间充满了对女性的赞扬之情,男女平等的意识有了鲜明的体现。在当时社会里这种思想显得尤其可贵。 人格平等、爱情自由的思想在《卖油郎独占花魁》里体现的淋漓尽致。穷困的卖油郎秦重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赢得了貌美如花的莘瑶琴的爱情。那么,卖油郎是这样做到这一点的呢?金钱吗?他一贫如洗,靠卖油维持生计;相貌吗?比他风流潇洒的王孙贵族多如牛毛;才华吗?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市民。细细品读全篇,我们就知道他靠的是对莘瑶琴的尊重、同情、体贴和真挚而热烈的爱。“他对莘瑶琴的追求不是一个嫖客对妓女的肉欲的追逐,而是一个纯朴的男青年对所恋女子的爱情的追求。由于秦重真心的爱花魁娘子,把她当作一个和自己具有一样平等人格的女性来尊重,这就使她长期以来被侮辱被损害的心得到温暖,使她长期以来渴望爱情的心得到复活。”①秦重对莘瑶琴的爱情虽然质朴,但是一种新型的,以自等自主和相互尊重为基础的恋爱,表现了对人的价值的新发现和尊重。在他们的爱情中是一种平等的,相互尊重的关系,体现的是人格的平等,强调的是情感。使作品中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这是以前才子佳人式的小说中所没有的。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故事广为人知,身为娼妓的杜十娘深知自己为人所不齿的社会地位,所以积攒下价值连城的百宝箱,希望以此证明自己的价值和赢得一个好归宿。十娘“久有从良之志,又见李公子忠厚志诚,甚有心与他。”从十娘希望从良一事,可以看出她并非自甘堕落,而想走出烟花柳巷、走出摆脱被人玩弄、被人役使的命运,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从这一点来讲她是在追求人格的独立与完善。虽然烟花场中许多年,“不知历过多少公子王孙,一个个情迷意荡,

浅谈唐传奇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摘要:唐传奇作家中的爱情作品,大都是描写“佳人”和书生的恋爱的。这类“才子佳人”的恋爱要比封建包办婚姻、买卖婚姻进步得多,揭示了她们的内心世界,充分地表现了她们的心灵之美,使她们不但有美丽的外貌,还具有冰清玉洁的胸怀。她们大都心地善良,纯正,爱情专一。本文就霍小玉、崔莺莺的形象做了一点分析,她们是古代敢于反抗封建礼教、努力争取婚姻自由的妇女的典型形象。 关键词:唐传奇女性形象生死不渝 唐代,是我国古典文学的黄金时代。唐代的文学家们,除了留给我们一座光芒四射的诗歌金山之外,还给我们留下了一个色彩斑斓的小说艺术宝库,这就是唐代的短篇文言小说——唐传奇。 唐传奇中的爱情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本文就爱情作品中有代表的女性形象,试加分析。 一、妓女的形象 在唐代传奇爱情作品的女性形象中,妓女的形象闪烁着夺目的光彩。唐传奇的作家们,就像玉工雕琢玉一样,去了在妓女身上的丑恶顽石,还给她们美玉的面貌,热情地歌颂了她们的高贵品质。这类作品中,蒋防的《霍小玉传》是最突出的。这篇作品,历来被称为唐传奇的压卷之作。其中的霍小玉这个人物,也是整个传奇作品中塑造得最成功的人物形象。 霍小玉是一个容貌美丽而又多才多艺的少女。作品一开始就由媒婆鲍十一娘的嘴介绍小玉说:“资质浓艳,一生未见;高情仪态,事事过人;音乐诗书,无不通解。”可见她的才貌双全。她和李益第一次见面,便深深地爱上了这个“才调风流,仪容雅秀”的待官的青年进士。在其欢爱之际,为打动李益,她流涕观生曰:“妾本倡家,自知非匹。今以色爱,托其仁贤。但虑一旦色衰,恩移情替,使女萝无托,驮扇见捐。”这些话,表现了她对李益狂热的爱,也表现了一个风尘女子的可怜地位,预示了她的悲剧结局。两年以后,李益终于得安(授“郑县主簿”),小玉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日夜担心的事就要来到了。“盟约之言,徒虚语耳”,她对李益的盟约,不抱任何幻想。如果说前次她对李益的话还主要是怀着爱极怕失的话,这一次她冷静地考虑了自己和李益今后的关系。她清楚地认识到,在当时社会里,像她这样身份的妇女,是绝不能与李益成长久夫妻的。作为李益,本来因“转盼精采射人”才爱上小玉的,一旦成了朝廷的官吏,他怎能放弃自己一步步向上爬的机会来要霍小玉为妻呢?因而一到家里,他就立刻遵母命聘表妹卢氏,千方百计,到处借贷以凑成百万聘财,无情地抛弃了小玉。小玉不但温柔多情,而且刚烈不辱,以死来殉美好的爱情,以死来控诉“负心汉”的罪恶。 由上分析,不难看出,霍小玉的悲剧,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的,作者正是凭借这一形象,揭露了封建婚姻的不合理,谴责了“负心汉”的罪恶行径,高度地赞扬了生死不渝的爱情。 二、贵族少女的形象 唐传奇爱情作品女性形象的另一类是贵族少女的形象,作者通过这类形象,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对少女们精神上的桎梏和虐杀,大胆地赞美了少女们为争取自由的爱情生活所作出的努力和反抗,这类形象以元稹的《莺莺传》中的莺莺为代表。 莺莺是唐代“三大姓”之一的崔氏之女,她家里“财产甚厚,多奴仆”,生就在这样一个家庭里,莺莺从小受着良好的封建教育,故而她不可能像身为妓女的霍小玉那样多少带点野性地去爱,去自由抒发自己的感情。封建礼教把青年男女之间正当的爱情,视若洪水猛兽,极力地加以扼杀,而这种感情,却正像“离离原上草,春风吹又生”,在封建礼教的强压下,顽强地生长着。莺莺形象的可贵之处、动人之处,就在于作者深刻地揭示了人物内心的这种矛盾,细致地描写了莺莺在“情”与“礼”的斗争中艰难地向前跨进的每一步,展示了“情”最终战胜“礼”的全过程。 但是,悲剧终于来了,莺莺在经过了痛苦的心灵折磨,挣脱了封建礼教的束缚之后,却

简析唐朝女性地位

简析“女性在唐朝的地位” 摘要:唐朝是中国封建王朝最为繁盛和开放的朝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峰。唐朝妇女身上体现着唐朝文化的开放性与兼容性,具有独特的魅力。唐朝妇女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其女性意识得以一定程度上的复苏与彰显。 关键词:女性地位婚姻政治服饰 女性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伟大的群体,她们千百年来一直为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默默地做着巨大的贡献。所谓女性的地位,是指女性在社会体系中的位置,即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及在家庭生活等各方面的地位,包括女性所拥有的财产、权利、受教育程度,是社会对女性的主观态度和评价以及女性自我认识的程度。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女性地位十分低下,她们在承受封建君权、族权、父权压迫的同时,还要承受封建夫权的压迫。她们既要完成人类繁衍的重任,又要与男子一道承担着社会生产的重任。但是,封建女性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千百年来不辞劳苦的完成着这些繁重的任务,同时也在为提高自己的地位而努力。 相较于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而言,唐代女性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得到了极大幅度的提高。所以唐代的女性在我国封建社会女性发展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唐代女性的地位较之封建社会其他朝代女性的地位是最高的,唐朝的女性深切地意识到女性与男性在本质上的平等,进而对于政治、经济等各种社会事务的兴趣也达到了其他朝代女性所不能比拟的程度。 一、婚姻的相对自由 在唐朝女性婚姻关系中发言权大大提高了。其实,在唐代人的心目中,女性主要的家族从属是属于自己的父家而不是夫家,使女性在婚姻中的地位与男性平起平坐,结婚和离婚也就显得相当对等而且寻常了。 《唐律》规定里,男女结婚前可以自由恋爱,甚至私订终身,只要二人情投意合,任何人不得干涉,法律会给与绝对的支持,只有未成年而不从尊长者算违律,这个可以说是一大进步。这也是文人墨客的戏曲里唐朝里的“私定终身”的桥段为何屡见不鲜。

我的婚姻爱情观

我的婚姻爱情观 摘要:每个人关于爱情都有不同的想法。爱情与婚姻又是紧密相关的。怎样的爱情才算是完美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我的婚姻爱情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首先,我们为什么需要爱情,需要恋爱的经历。其次,明白自己到底要去爱怎样一个人,在不断的尝试中建立起正确并且适合自己的爱情观、择偶观。然后,我们又该怎样去爱自己的爱人呢?爱一个人也是一种学问,从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慢慢成长。最后,爱情与婚姻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婚姻是否是爱情的坟墓,还是天堂。 关键词:爱情婚姻家庭男人女人 正文:“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李商隐的一首《红豆》表露了心思细腻的少女内心对心上人的万千愁思。可见,从古至今,爱情一直是为人们所传颂的崇高感情,而且还将绵延不绝。 爱情是人的情感之一,她可以由友情发展而来,最后变成亲情。爱情是人生中最动人的一首华尔兹,世界因爱情而美好!有些人注定是要等待另一方,有些人则注定是被等待的。爱一个人与被爱都是人的情感需要。但正是因为爱情是如此的重要,如此的伟大,如此的奇妙,爱情也变成了一门学问,一门永无止境的学问。 有人为了爱情而不顾一切,牺牲自我,以换取爱人的生命。也有人因为一次失败的爱情,而对爱情却歩,认为看破红尘,从此不再识人间烟火。不管有什么样的经历我们都需要有爱与被爱的经历。首先,爱情是人的自然感情,是非常美妙、自然的。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心中的爱情以悄悄开始萌芽,不必害怕不用克制,自然地表现出来就好。压抑情感也不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发展。其次,爱一个人的过程也是人格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在爱一个人时,你也在学习怎样表达,怎样去了解一个人。这些都是成长中比必不可少的宝贵经验。当爱情不可抵挡得来临时,不妨尝试一番,只要掌握好度。在爱的旅途上,既会收获许多的玫瑰,也会碰到难以避免的荆棘。体验过后,即使会后悔,也不要留有遗憾。我比较倾向于国外家长对自己孩子早恋的态度。许多早恋最终以悲剧收场,我觉得罪魁祸首是长辈们,他们应当给孩子正确的爱情引导。一个人如果到了结婚的年龄采取考虑自己的另一半,那注定是需要花费更多的青春来换取美满的婚姻。所以,年轻时应主动去经历爱情,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爱情观、择偶观。这也是为将来的幸福婚姻奠定基础。 明白为什么爱一个人,在爱情的尝试中渐渐建立起自己的爱情观、择偶观。那么,你是否问过自己,你要爱的、陪你走过下半生的是怎样一个人?就个人而

浅析唐代人物画的艺术特色

浅析唐代人物画的艺术特色 张必然 摘要:唐代是我国人物画历史上的一个繁盛时代,以吴道子、阎立本、张萱、周昉为代表的人物画画家,技法纯熟,影响深远,其人物画具有反映现实生活、刻画人物的精神气质、细致精到、富贵大雅、大家气象的特点。 关键词:唐代人物画张萱周昉阎立本 唐朝自公元618年建立以来,历经289年,前后共有21位皇帝,曾先后出现政治清明、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继隋朝之后的强盛王朝,亦是继秦汉以来唯一未修建长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唐朝与阿拉伯帝国并列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及强大帝国,声誉远扬全球,与亚洲、欧洲许多国家均有来往。 唐朝的经济相当发达,曲辕犁、筒车等新工具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手工业分官营和私营两种,相对前朝有很大进步,商业也比前朝发达,手工业进步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着有益的作用,商业的发达刺激着手工业的进步,也加强着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军事力量强大,是唐朝的一个鲜明特点,唐朝统一了隋末割据混乱的中国,后来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征讨。由于经济的发达,文化繁荣,与世界许多国家的文化交流十分频繁,朝鲜、日本经常派遣留学生到长安学习。唐朝文化兼收并蓄,接纳海内外各个民族宗教文化进行交流学习,形成开放的文化氛围,科技、文化、经济、艺术及其繁盛,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唐朝最令人瞩目的文学成就可算唐诗,自陈子昂和“初唐四杰”起,唐朝著名诗人层出不穷,盛唐李白、杜甫、王维、岑参,中唐的李贺、韩愈、白居易,晚唐的李商隐、杜牧便是其中的几个代表。此外,唐朝书法家辈出,欧阳询、虞世南都是初唐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柳公权则是唐朝中后期著名书法家,世人称“颜筋柳骨”,张旭和怀素则是草书大家。 在艺术方面,唐朝也有很大的成就。唐代绘画在前代基础之上得到了全面发展,山水画进入成熟发展时期,继青绿山水风格之后,水墨山水异军突起,后又有泼墨山水出现,其中有以画山水而著名的李思训、李昭道,王维则被视为文人画的鼻祖,山水画成就突出;花鸟走兽也发展为独立画科,以画花鸟而著称的薛稷和边鸾等;人物鞍马画作为当时主要的画科成就非凡,曹霸、韩幹以画马而著称,人物画方面则以阎立本、张萱、周昉为代表。存世阎立本的《步辇图》(宋摹本),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宋摹本)、《捣练图》(宋摹本),周昉的《挥扇仕女图》,韩幹的《照夜白图》、《牧马图》等都是了解唐朝绘画艺术的珍贵作品。除此之外,盛唐时期的吴道子,被后人誉为“画圣”,他兼善人物、山水,并吸收了西域画派技法,画面富有立体感,有“吴带当风”之说,享有崇高声誉。

古代女子的化妆文化

古代女子的化妆文化 化妆的历史由来已久。秦汉的质朴清纯,魏晋的雅逸秀美,唐代的奢靡夸张,宋代的清新淡雅,女性妆容的变化反映了人们生活习惯、审美文化的变迁。那么古代女子是如何化妆的呢?唐朝诗人元稹在诗作《恨妆成》中,将古代女子化妆的过程大致概括为7个步骤:敷粉、抹胭脂、画黛眉、点额黄、画面靥、描斜红、点口脂。无论是步骤之繁复还是道具之奢华,都令现代女性望尘莫及。 第一步:敷粉 古代女子化妆的第一个步骤是敷粉,作用与现在打粉底类似,都是为了凸显女性的肤白貌美,毕竟“一白遮百丑”。 四川博物院有一件宋影青印花瓷粉盒,白瓷胎,馒头形,盒盖印有牡丹花卉,是宋代女子化妆用的粉盒。《说文解字》中记载,“粉,敷面者也,从米声分”。由此推测,古代女子最早是用米粉敷面。那时生产力水平不高,普通人家能有足够的米用来果腹就很不错了,能用米粉敷面的女子都是有钱人。《齐民要术》中详细记载了米粉的制作方法:将梁米或粟米磨成细粉沉于凉水中发酵,然后洗去酸气,再用一个圆形的粉钵盛以米汁使其沉淀,最后放于日头下曝晒,晒干后的粉末即可用来敷面。

继米粉之后,人们又发明了铅粉。《神农百草经》中就提到过女性用铅丹和粉锡化妆。铅是炼丹的附属品,白铅经醋化后就像米粉一样细腻,“洗净铅华”中的“铅”其实就是铅粉。铅是重金属,涂在脸上能起到美白效果,但是长期使用的话会产生副作用。它会导致皮肤发青、发黄,使妙龄少女最后变成了“黄脸婆”,不过这依然吓不跑爱美的女性。古人还会在铅粉中添加辅料调和使用,唐人喜欢在粉中掺入西域香料制成“迎蝶粉”;宋人将益母草、蚌粉等调制成“玉女桃花粉”;明人则以玉簪花为主料,制成“玉簪粉”。 第二步:抹胭脂 胭脂,又名焉支,是外来语。胭脂是红蓝花的提取物,出自西域的焉支山下,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后,将胭脂带到了中原。 早在商周时期,就有女性会在敷粉后用腮红饰面,材料为朱砂。但只有舞姬与宫人才会用,腮红在当时并不流行。汉人在胭脂中加入牛骨髓制成粘稠的红色脂膏,并将成品装入金玉陶瓷等器皿中。魏晋南北朝时期,胭脂的制作工艺已经趋向于成熟,当时不仅有小而薄的“金花胭脂”,还有以丝绵蘸红蓝花汁制成的“棉胭脂”,类似于现在的腮红液。 唐代?Q胭脂为“红粉”,用胭脂化妆风靡一时。《事物纪原》中写道,“秦始皇宫中,悉红妆翠眉”,可以看出秦朝女子打破了面妆色彩单一的桎梏,开启了色彩丰富、造型各异

唐代人物画论文

一个时期里美术发展的趋向或转变,可以从当时社会意识、文化崇尚乃至经济关系中找出最终的根源。唐王朝经过近百年的发展,政权已经稳定,经济富足,贵族中间的享乐主义不断加强。 如初唐时像阎立本那样以人物画表彰功臣,以绘画为"存乎借鉴"的政治性创作,已不显得多么需要,但阎立本的作品却还是代表唐朝的一个新水平,阎立本比较著名的有《步辇图》,《职贡图》《历代帝王图》,《步辇图》以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联姻为背景,画中对不同人物的身份与民族气质有鲜明的表现,突出描绘人物而省略背景也是这一时期常用的手法。而《历代帝王图》通过对他们的动作、精神、生理特征等细致刻画,比较鲜明地展现了各个帝王的特点,画卷还注意通过侍从的排列以及步辇、坐榻等环境描写烘托人物的性格。虽然从思想内容、艺术表现形式不能摆脱历史条件的限制,塑造形象各具特点,但也存在着当时人物画类型化的缺陷。 而神圣庄严的释梵天女竟以豪门中姬妾为模特。这表明宗教美术中现实成分的不断增强,以至于将从中分离出来而发展为世俗美术。 吴道子创作的人物很有特色,与东晋顾恺之不同,他改变了以前画风那种粗细一样的"铁线描",善于有节奏的"兰叶描"。突破南北朝时期的艺术形式,形成独特的风格。吴道子善于把握人物传神生动,注意整体形象的塑造,所画女子壁画十分精彩。他的风格影响到日本、韩国等地。他的壁画如《钟馗捉鬼》利用幻想方式,成功塑造了外貌不扬而心地正直、嫉恶如仇捉鬼的神祗形象。吴道子的可靠作品都已失传,现存曲阳北岳庙鬼伯石刻传系根据吴道子画本上石。传为吴道子所画的石刻孔子像,线描磊落,形象上也具有唐代特点。后世一些宗教画稿多托名吴道子,如《送子天王图》等可能都是五代及宋的壁画小样,但人物精神形貌、衣纹的转折飘举等方面体现了吴派的影响。吴道子在艺术上不断创新,表现出时代的精神面貌,并从某种程度上曲折的反映了民众的思想愿望,其艺术形式和娴熟的技巧为群众乐见,从而获得了百代画圣的称誉。吴道子对中古以后的人物画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反映贵族生活的风俗画在南北朝时即已出现,在唐代表现是女生活情态的绘画创作得到特别发展,代表人物是张萱和周昉。 张萱活动于盛唐开元年间,他画的贵族妇女“以朱色晕染耳根”,说明他对赋色和补景都很注意。他的《捣练图》画贵族妇女捣练缝衣。作者不停留于单纯图解劳动程序,而是抓住劳动中流露情绪的细节动作,入捣练间歇中挽袖、缝衣中灵巧理线、娇美的小女孩扇火时以袖遮脸以及另一更小的女孩好奇的看熨练等,突出劳动中愉快的情态。画中的妇女身姿端庄丰厚,色彩柔和鲜艳,捣练用力、熨练的细心、缝衣的聚精会神等特点也都刻画得较为生动 当李隆基取得帝位,并宠信杨贵妃,不理朝政,国家大事交由奸相、宦官掌握,杨家姐妹煊赫一时,炙手可热。当时的宰相的人选以老奸臣滑、贪婪无餍的李林甫、杨国忠之流代替敢于直言谏诤,勤于国事的韩休、张九龄等人。国家由鼎盛时期衰败下来,统治集团过着极度奢侈腐朽的生活。唐代画家张萱对朝政一切耳闻目睹,《虢国夫人游春图》就是这种情景的真实写照。《虢国夫人游春图》以大宝年间虢国夫人游春为主题,一个中年太监浅黄色骏马前行,戴乌纱冠,衣着的驾凤团花,刺绣极为精微。紧接在从监之后而来的是一位乘菊花青马的少女,乌黑的头发左右分开,梳成两个发髻,着胭脂红窄袖衫下衬红花白锦裙,动作栩栩如生。在少女左略后又一乘黑色骏马的中年从监随行。以上三骑是整个行列的前卫,马的蹄脚似在疾驰。虢国夫人姐妹并辔而行,都乘着雄健骅骝。虢国一骑

浅析《世说新语.贤媛篇》中魏晋的女性形象

海南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浅析魏晋的女性形象 姓名:容恺 学号: 200902101526 专业:汉语言文学 年级: 2009级 系别:中文系 完成日期: 2013年3月 指导教师:谢海林(副教授)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本论文中没有抄袭他人研究成果和伪造数据等行为。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论文(设计)作者签名:日期: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使用授权声明 海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毕业论文(设计)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毕业论文(设计)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海南师范大学可以将本毕业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印手段保存、汇编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设计)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浅析魏晋的女性形象 作者:容恺指导教师:谢海林副教授 (海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海口,571158) 摘要:《世说新语》不仅塑造了一大批独具个性风采的名士形象,还塑造了一批不同于传统儒家文化所推崇的女性形象。她们如同那个时代的名士一样,拥有为人称道的才华;超凡脱俗的仪态风度;预知祸福的远见卓识;而且她们德才兼备,能言善辩,拥有鉴赏之识;相夫教子,治家有方;凭借自己过人的智慧和孱弱的身躯维系着自己的婚姻和家庭。 关键字:《世说新语》;魏晋女性;人格魅力 The elementary analysis of the female images in Wei and Jin Dynasties Author:Rong kai Tutor: Vice Professor Xie Hailin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Hainan normal university,Haikou,571158) Abstract: A new account of the tales of the world not only created a number of unique personality style celebrity image, also created a number of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Confucian culture advocated by the image of women. They like the celebrities of the era, have praised the extraordinary talent; deportment; predict the fate of have farsightedness; and they have both ability and political integrity, be skilled in debate, with the appreciation of knowledge; but, regulate the family ;take care of a husband and kids; with their own wisdom and the frail body to maintain his own marriage and family. Key words: A new account of the tales of the world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women;Personality charm. 引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