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提高配电网可靠性方法的

对提高配电网可靠性方法的

对提高配电网可靠性方法的
对提高配电网可靠性方法的

对提高配电网可靠性方法的探讨摘要:对配电网可靠性的深入研究为进一步提高供电质量具有非常重要指导作用。本文介绍了配电网可靠性研究定义,并对如何提高配电网可靠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配电网可靠性;电力用户;电力和电量

中图分类号:u665.1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配电网可靠性研究中的基本概念

通过书籍查阅和网络搜寻,这里把配电网可靠性定义为“配电网按可接受的质量标准和所需数量不间断地向电力用户提供电力和电量的能力的量度”。

配电网具有元件众多、结构繁杂的特点,如何快速准确的进行可靠性评估成为十分重要的问题。配电网可靠性与网络中的停匀元件有关,也与元件停运后隔离停运元件、恢复供电

的开关装置有关。研究配电系统可靠性时,一般把研究对象划分为系统和元件两个层次,元

件是构成系统的最基本单位,在系统中它不可再分割。系统是由元件组成的,是元件组成的

整体。以元件模型为指导,根据现有的计算方法来得出各具体指标值,以此评估系统的综合性能,并找出潜在的问题,根据历史数据和经验去推测今后发展趋势。同时,定量分析配电网的综合指标和表现结果,这类分析指标能够体现系统的正常工作状态和稳定性,比较直观,能够为系统分析提供可靠的分析依据。这就是我们

企业电力供配电系统运行可靠性与安全性分析

企业电力供配电系统运行可靠性与安全性分析 摘要:电力系统是由发、供、配、用四大部分构成,而供配电系统涉及电力系 统的供和配两大部分。要想电能在电力系统中正常输配,供配电系统可靠性是基 本保证。通过供配电系统不仅能实现电能在发电厂与用户之间的传输、配送,还 能实现对该过程进行控制和计量,并通过在线监测方式对在系统中随时可能出现 的各种故障进行快速且有效的检测和保护,供配电系统可靠运行能基本保证电力 系统正常运行。 关键词:供配电系统;运行;可靠性;安全性 1企业电力供配电系统运行可靠性与安全性现状 1.1管理不规范 管理不规范会出现混乱局面,由于大多数人缺乏对电路分布情况的全面了解,导致在这 个过程中存在大量的安全隐患。而管理层也没有起到有效作用,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 没有肩负起身上的责任,没有发挥出实际效果。随着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不断加快的城 市化进程,为了更好地建设城市,常常会出现大量的施工活动,这些大规模的施工活动对配 电线路容易造成严重破坏,例如很多时候地面施工时,就会出现地下电缆被挖断、地上电缆 被折断等问题。其次在电力线路基础设施建设上面,有些城市没有设置专用架设杆线,这样 造成的后果是多种线路共架,不仅安全性受到影响,还增加了日常维护的难度,并且这样的 设置使得外界因素的不利影响也有所增加。部分用户肆意用电,私自增大使用负荷,给线路 增加了负担,影响到稳定运行。 1.2设备落后 设备是供配电网运行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所存在的问题有:第一,在供配电网中 对部分质量没有达标的套管材料以及绝缘子进行应用。该情况的存在,在高压高负荷以及雷 击状态下,则有较大的几率出现线路短路跳闸故障问题,因此将导致严重永久性故障的发生,不仅会导致发生经济方面的损失,且有可能导致大面积停电事故的发生;第二,在供配电网 设置中,在柱上断路器安置质量方面存在不达标问题,对于工作人员来说,如果没有对其进 行及时的维修,则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于断路器来说,其具有较为特殊的连接方式,在具体操作中,如存在不可靠操作情况,则将对安全运行带来非常大的隐患,而需要通过远 程操作方式对人员安全进行保证。可以说,供配电设备的滞后性以及陈旧性都将直接影响到 系统维护调试工作的进行。 1.3后期的防范保护工作不到位 后期的防范保护具体涉及三点:自然环境问题、人为因素、一些飞鸟等小动物。此类问 题基本上都属于意外情况,需要配电人员对电路情况掌握熟悉,能够及时找出问题的出现点 并及时修理。 2企业电力供配电系统运行可靠性与安全性的提升策略 2.1完善供配电系统功能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要求各个行业与时俱进,当前,自动化技术逐渐融入各个行业中, 实现了对传统生产模式和管理模式的调整。供配电系统运行中经常会出现停电现象,归根究

国家电网公司加强配电网规划建设 全面提高供电可靠性

国家电网公司加强配电网规划建设全面提高供电可靠性 北极星输配电网讯:1 月28 日,记者从国家电网公司2016 年发展工作会议了解到,2016 年国家电网公司将进一步加强配电网规划建设,全面提高供电可靠性。2016 年,国家电网公司经营范围内城网、农网客户平均停电时间将不超过3.1 小时、12.7 小时,同比缩短0.1 小时、0.4 小时。 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底线是6.5%以上,预计2020 全国社会用电量将达到8.0 万亿度,人均用电量5691 度。此外,国家大力推进分布式能源和电动汽车等多元化负荷发展,2020 年,预计分布式光伏装机达7000 万千瓦,电动汽车保有量达500 万辆,微电网和储能装置快速发展,这对配电网的安全性、经济性、互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进一步提高配电网建设改造标准,促进源网荷协调互动,实现传统配电网向智能配电网的转型升级。 2016 年,国家电网公司将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安全可靠、坚固耐用的原则,深入贯彻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理念,优化完善电网规划,并认真执行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加快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有效解决农网低电压、卡脖子、动力电不足等问题,上半年完成2015 年国家新增中西部农网项目,年内完成新增东部七省(市)农网和城镇配电网工程。国家电网公司还将全面开展配电网标准化建设,依据规划设计导则,按照典型目标网架要求,优化完善配电网结构,提高线路互倒互带和环网供电能力。 此外,国家电网公司将加快推进国网阳光扶贫行动,结合农网改造升级,年内完成1.3 万个自然村通动力电、2.7 万个自然村动力电改造工程;落实国家光伏扶贫工作要求,建设光伏扶贫项目接网工程,帮扶公司定点扶贫五县(区)建设集中式光伏电站。

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统计方法

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统计方法 (试行) SD 137-85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统计,可以直接反映配电系统对用户供电能力,是配电系统可靠性管理的基础,也是电力工业可靠性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统计对象是以对用户是否停电为标准。 第二条为了统一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统计方法及评价指标,特制定本办法,其目的在于: 1.收集配电系统运行方面的可靠性资料,建立供电可靠性的数据系统和指标; 2.为编制配电系统运行方式,维护检修计划提供可靠的数据及资料; 3.为配电系统设计和规划提供必需的可靠性数据; 4.制定统一的、明确的供电可靠性标准和准则; 5.为提高配电系统对用户的连续供电能力提供最佳可靠性的决策依据。 第三条本暂行办法适用于10(6)kV配电系统的可靠性数据统计和分析。 第四条各供电部门均应按本办法要求进行可靠性统计、计算及填报,并设专职人员负责此项工作。 第二章定义及分类 第五条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的定义 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配电系统对用户连续供电能力的程度。 第六条配电系统及用户设备 1.配电系统——由各变电站(发电厂)10(6)kV出线母线侧刀闸开始至公用配电

分界点为止范围内所构成的配电网络。 2.配电系统设备 (1)配电系统变电站设备——包括从变电站(发电厂)10(6)kV母线侧出线刀闸算起,至下述各连接点为止的所有中间设备。即: 当以架空线路出线时,至出线终端杆塔引连线为止; 当以电缆线路出线的架空线路时,至出线终端杆塔电缆头搭头为止; 当以电缆出线的长距离电缆线路时,至变电站(发电厂)开关柜下部出线隔离开关与电缆头连接点为止。 (2)线路设备——由变电站(发电厂)10(6)kV出线杆塔或出线电缆头搭头至用户用电配电变压器二次侧出线套管或用户高压设备引连线搭头为止所连接的中间设备。 3.用户设备——固定资产属于用户的设备。 第七条配电系统的状态 1.供电状态——配电系统处于对用户预定供应电能的状态。 2.停电状态——配电系统不能对用户供应电能的状态。 但是对于配电系统来说,由于系统结构的不同,某些设备的停运和动作,不一定会影响配电系统对用户的供电(即不一定造成对用户的停电或限电)。 在下述情况下,不应视为对用户停电: (1)自动重合闸动作,重合成功,或备用电源自动投入。 (2)经批准停用自动重合闸装置,但在开关跳闸后3min内试送成功。 (3)小于3min的调电操作。 (4)并列运行的设备停止运行超过3min而未对用户供电产生影响。 第八条配电系统设备的状态及停运时间

提高配电供电可靠性的管理措施(标准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提高配电供电可靠性的管理措 施(标准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提高配电供电可靠性的管理措施(标准版) 1.加强检修计划管理,推行一条龙检修。 在检修管理工作中,将可靠性管理与生产计划管理紧密结合,安排每项检修时,各单位配合工作,合理高效利用停电时间,杜绝重复停电。 2.推广新产品,提高配网装备水平。大力推广采用免维修,免维护设备,如SF6开关,真空开关等。 3.提高业务人员技术水平,杜绝各种可能的人为误操作。 4.利用配网自动化手段进行故障管理。 故障处理的快慢,直接影响供电可靠性的高低。配电网综合自动化处理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故障检测、定位、故障点隔离、网络重构以及恢复供电。首先利用故障信息的采集处理功能,对不同故障点进行故障检测和定位,并结合一次性系统进行故障隔离,通过遥控完成恢复供电。

5.加强配电设备,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 严格按照规定对电气设备,电力线路进行巡视、维护。实行24小时值班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开展特巡、夜巡,减少事故隐患,消除事故萌芽,确保配电设备、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 6.加快农电管理步伐,制定与当前形式相匹配的农电企业现代化管理模式。 7.从管理、技术、科技思维以及电力营销上,都要加强配电人员的自身素质建设,为供电可靠性创建一个良好的氛围。 电力企业的不断发展和管理程度的逐步规范与标准,农村配电网的可靠性指标,由目前单纯的数字统计,会逐步提高到应用于电网规划,技术设计以及日常生产的领域中去,供电可靠性指标会逐年提高。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配电网可靠性评估算法的分类

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评估算法 配电系统可靠性的评估方法是在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的基础上,结合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的特点而形成的。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的大致思路是根据配电系统中元件运行的历史数据评价元件的可靠性指标,根据网络的拓扑结构、潮流分析、保护之间的配合关系以及元件的可靠性指标评价各个负荷点可靠指标,最后综合各个负荷点的可靠性指标,得出配电系统的可靠性指标。 目前研究电力系统可靠性有两种基本方法:一种是解析法,另一种是模拟法。 一:解析法:用抽样的方法进行状态选择,最后用解析的方法进行指标计算。 (1)故障模式影响分析法:通过对系统中各元件可靠性数据的搜索,建立故障模式后果表,然后根据所规定的可靠性判据对系统的所有状态进行检验分析,找出各个故障模式及后果,查清其对系统的影响,求得负荷点的可靠性指标。适用于简单的辐射型网络。。 (2)基于最小路的分析法:是先分别求取每个负荷点的最小路,将非最小路上的元件故障对负荷点可靠性的影响,根据网络的实际情况,折算到相应的最小路的节点上,从而,对于每个负荷点,仅对其最小路上的元件与节点进行计算即可得到负荷点相应的可靠性指标。算法考虑了分支线保护、隔离开关、分段断路器的影响,考虑了计划检修的影响,并且能够处理有无备用电源和有无备用变压器的情况。 (3)网络等值法:利用一个等效元件来代替一部分配电网络,并将那部分网络的可靠性等效到这个元件上,考虑这个元件可靠性对上下级馈线的影响,从而将复杂结构的配电网逐步简化成简单辐射状主馈线系统。 (4)分层评估算法:利用系统元件的可靠性数据与系统网络拓扑结构建立了系统的可靠性数学模型,在基于故障扩散的分层算法来进行系统的可靠性评估。可快速算出可靠性指标并找出供电的薄弱环节。 (5)基于最小割集的分析法。最小割集是一些元件的集合,当它们完全失效时,会导致系统失效。最小割集法是将计算状态限制在最小割集内,避免计算系统的全部状态,大大节省了时间,并近似认为系统的失效度可以为各个最小割集的不可靠度的总和。当每条支路存在大量元件时,计算量显著降低;且效率高,编程思路清晰,易于实现。本方法的关键是最小割集的确定。 (6)递归算法:先将网络用树型(多叉树)数据结构表示,利用后序遍历和前序遍历将每一馈线都用一包含了此馈线的所有数据节点来表示,由负荷点所在的顶端依次往上递归,并保留原节点,这样不仅可以算出整体可靠性指标,还可以算出所有负荷点的可靠性指标。 (7)单向等值法:将下一层网络单向等值为上一层网络,将断路器/联络开关间的元件和负荷点等值为一节点,再由下而上削去断路器/联络开关,最终可等值一个节点,便可得出整体的可靠性。由于馈线中有熔断器、变压器等存在,因此在等值前后整个网络的可靠性指标

供电可靠性管理办法

***电业公司供电可靠性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1.1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是电力系统全过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质量管理的科学方法之一。可靠性指标是衡量供电企业安全运行、检修维护、基建工程、技术进步等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社会信誉、供电能效的有效手段。以可靠性管理为核心,促进生产管理工作的开展是电力生产的主要容之一,也是供电企业达标创一流的必备考核条件。 1.2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省公司、市公司对供电可靠性工作的要求,为使我公司电网可靠性管理工作更加规化、科学化,提高供电可靠率,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制定本办法的目的 2.1在全公司围建立可靠性管理工作网和管理领导小组。 2.2 明确相关单位可靠性管理的职责围和任务。 2.3 明确考核、奖罚制度。 2.4 加强用户供电可靠性管理工作,提高供电可靠性指标。 第三章管理机构与职责 3.1 建立相关责任人组成的供电可靠性管理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3.2供电可靠性管理的归口管理部门为生产技术部,全面负责我公司电网供电可靠性管理工作。相关责任部门为调度通信中

心、输变电运行部、市场营销部、输变电检修部。 3.3公司供电可靠性管理领导组下设供电可靠性管理小组,生产技术部供电可靠性管理专责和各责任单位专(兼)职可靠性管理人员为供电可靠性管理小组成员。 3.4公司归口管理部门及相关责任部门供电可靠性管理职责: 3.4.1供电可靠性归口管理部门:生产技术部 责任人:专责: 具体职责: (1)贯彻执行上级颁发的关于供电可靠性管理的政策、法规、标准、规程、制度。 (2)负责编制公司年度供电可靠性指标计划和分解方案,报主管领导(可靠性管理领导小组)批准后组织实施。 (3)负责修订、完善公司供电可靠性管理标准、制度和考核办法。 (4)参与公司月度生产例会,通报供电可靠性指标完成情况,并就各单位提出的停电检修计划提出建议。 (5)对各责任单位供电可靠性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及可靠性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6)负责定期(至少每季一次)组织修订、完善供电可靠性管理基础台帐、图纸等技术资料。 (7)负责每季度召开一次的可靠性管理分析例会的组织工作,负责会议记录和编发可靠性分析报告(会议纪要)。 (8)负责全公司供电可靠性管理技术培训。 (9)定期进行供电可靠性指标的统计、分析和上报。

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技术措施方案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 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技 术措施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75904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技术措施 Technical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of power distributen n etwork power supply 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 1. 提高发、供电设备的可靠性:采用高度可靠的发、供电设备,做好发、供电设备的维护运行工作。 2. 提高供电线路的可靠性,对系统中重要线路采用双回线,目前农电配网中,架设双回线的还比较少,双回线路供电,输送能力大,稳定储备高,输电线路的可靠性很稳定。 3. 选择合理的电力系统结构和接线。 4. 选择合理的运行方式。 5. 建立配电网络自动化:选择合理的与本地相适应的综合自动化系统方案,配网自动化在实施一整套监控措施的同 时,加强对电网是实时状态、设备、开关动作次数、负荷情况,潮流动向等数据进行采集,实施网络管理,拟定优化方案,提高供电可靠性。 6. 主干线增设线路开关,架设分支,把分支线路故障停电范围限制

在支线范围内,减少停电范围。 7. 在人口较集中、树线矛盾突出的地方采用架空绝缘线或地下电缆 敷设。 8. 中性点接地和配套技术的应用。 随着电缆广泛采用,对地容性电流越来越高,中性点运行方式的改变和配套技术的应用,是改善系统过电压对设备的危害、减少绝缘设备破坏造成的事故,增强溃线自动化对单项接地故障的判别能力的重要手段。 9. 增大导线截面,提线路输送客量。 10. 增设10千伏开闭所,增加10千伏出线回路数,缩短10千伏线路供电半径。 11. 增设变电站之间的联络线,提高各站负荷的转供能力。 12. 开展带电作业,减少停电时间,在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和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推行带电作业,在10千伏线路上使用安装方便,运行可靠的AMF线夹,与配套的AMP带电作业工具配合进行带电作业,可 减少检修停电时间。 请输入您公司的名字 Foon shi on Desig n Co., Ltd

配电网论文题目

配电网故障恢复与网络重构 [1]邹必昌.含分布式发电的配电网重构与故障恢复算法研究[D].武汉大学 2012 [2]潘淑文加权复杂网络抗毁性及其故障恢复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 2011 [3]周永勇.配电网故障诊断、定位及恢复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0 [4]丁同奎.配电网故障定位、隔离及网络重构的研究[D].东南大学2006 [5]周睿.配电网故障定位与网络重构算法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8 [6]姚玉海.基于网络重构和电容器投切的配电网综合优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 2012 配电网脆弱性分析与可靠性评估 [1]汪隆君.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及可靠性基础理论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 2010 [2]何禹清.配电网快速可靠性评估及重构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1 [3]王浩鸣.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 2012

[4]任婷婷.改进网络等值法在配电网可靠性评估中的应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 2012 [5]吴颖超.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D].华北电力大学2011 [6]王新智.电网可靠性评估模型及其在高压配电网中的应用[D].重庆大学 2005 [7]郑幸.基于蒙特卡洛法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D].华中科技大学2011 配电网快速仿真与模拟 [1]周博曦.基于IEC 61968标准的配电网潮流计算系统开发[D].山东大学 2012 [2]徐臣.配电快速仿真及其分布式智能系统关键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 2009 [3]马其燕.智能配电网运行方式优化和自愈控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 [4]康文文.面向智能配电网的快速故障检测与隔离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 2011 [5]许琪.基于配电网的馈线自动化算法及仿真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 2012

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

浅谈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 刘旭军 (大唐石门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湖南常德4153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力系统正在处于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作为电力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配电系统,其可靠性直接关系着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配电系统如果不稳定将会给电力系统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首先从配电系统常见的可靠性指标出发,探讨了当前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的常见方法。 关键词:配电系统;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68(2012)24-0001-01 1 常见配电系统可靠性指标 配电系统是用户与电力系统联系最重要的基础,它对整个用户的用电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对配电系统的可靠性进行有效的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对配电系统可靠性的评价指标一般可以分为用户侧和系统侧两个方面。 1.1 用户侧可靠性指标 用户侧可靠性指标是对用户侧可靠性进行评估的基本指标,它是配电系统故障对某一区域产生影响大小的重要反应,同时也是下一级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的重要依据和指标。通常用户侧可靠性指标有:用户侧故障率、用户侧故障导致的平均停电时间、用户侧年平均停电时间等。 1.2 系统侧可靠性指标 系统侧可靠性指标是评价配电系统向用户供应和分配电能以及供电质量的重要依据,系统侧可靠性指标更加注重从全局的角度对配电系统对整个电力系统的影响。系统侧可靠性指标一般包括:电力系统平均停电频率、电力系统平均停电持续时间、用户平均停电频率、用户平均停电时间、平均供电可用率等等。 2 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的常见方法及改进 一般在实际的应用中,配电系统的拓扑结构较为复杂,对整个电网运行的影响因素较多,因此,如果直接利用相关的可靠性指标公式进行计算将会非常复杂。近几年,一些相关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一些相关的学者和研究人员经过研究发现和总结了一些操作方便和方法和改进技术,这些方式方法通过大量的实践验证,证明其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当前较为常见的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有故障式后果分析法、最小路法、网络等值法等等。 2.1 故障式后果分析法 这种评估方法又被称之为FMEA,它是用来评估电力系统可靠性最为传统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科学的故障判别准则来将配电系统的状态分为故障状态和正常状态两种,并对配电系统中所有可能出现故障的设备进行充分的分析,从而得到一个所有故障类型的列表,然后利用计算的方式获得配电系统可靠性的相关指标。一般这种方法只能在由主线和馈线组成的辐射式简单配电系统中进行应用,在一些多故障模式的复杂分支系统中很少使用。这种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并没有充分考虑线路的传输容量问题,所以,利用这种方法获得的相关评估指标会与真实的数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使评估结果出现一定的偏差。 随着现实中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相关学者通过对故障后的潮流和电压约束的考虑,总结出了一种结合最小割集法的FMEA法。这种方法可以在一些大型的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中进行应用。后来一些研究人员有总结出了应用于带子馈线的复杂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了馈线分区思想,以馈线为基本单位进行馈线分区,然后建立起一个网络模型,这一网络模型主要由区域节点和开关弧组成,然后利用前面所说的FMEA方

提高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的方法

提高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的方法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电力能源需求也有所增涨,这对电力系统 供电可靠性提出更高的要求。介于配网建设对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的直接影响, 文章重要以此为基础,对供电可靠性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管理对策,希 望能够进一步提高我国供电运行水平。 关键词: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电力配网;配网运行 引言 配电网络具有范围广、线路长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使配电故障发生率增加,影响到配电运行的可靠性。配电运行的可靠性降低,导致各种配电故障的发生, 影响到用户的生活以及生产,给电力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供电企业应当采 取科学合理的措施,解决配电网运行中的故障,保证配电运行的可靠安全,为人 们的生活和生产提供保障,推动城市化进程的发展。 1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的内涵 供电系统可靠性主要包括电源可靠性和系统可靠性。我国《民用电气设计规范》中明确规定了供电电源可靠性。对于一级负荷供电系统,需设置两个电源进 行供电。如果其中一个电源出现问题,另一个电源将承担供电任务;对于二级负 荷供电系统,必须设置两条回路,回路中可设置电缆或者架空线,以有效解决小 范围供电困难的问题;对于负荷较高的系统,还需加设应急电源,避免故障时发 生大面积停电现象。如果建筑物中设置两个电源,需采用同级电压的供电方式, 以提升电压利用效率。不同地区的供电需求和供电条件存在差异,需根据具体情 况设置不同级别的供电电压。《民用电气设计规范》中也明确规范了系统可靠性,先在供电过程中采用两条供电线路,如果其中一条线路出现问题,另一条线路必 须满足所有级别的供电需求;对于10 kV供电系统,配电技术需在两级以上,且 采用环式或者树干式电网构建方式。 2电力系统配网运行现状 2.1电力设备本身的弊端 目前,在供电需求不断增加,我国传统的电力设备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发展 和需求。影响电力配网运行的直接因素就是电力设备,所以企业要根据自身需求 和市场变化对电力设备进行更新,从而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和现先进性,保障电力 配网运行的可靠性,提升电力企业的服务质量。我国很多电力企业虽然也开始对 电力设备进行更新,但在这个过程中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电力企业为实 现经济效益,从而最大程度节约成本,造成电力设备更新不及时;(2)电力设 备检修力度不够,企业一方面没有专业的人才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检修,另一方面,工作人员在检修中效率无法提高。 2.2调度运行存在问题 首先,电力系统安全运行调试监管的不足。目前,电厂主要通过统筹的方法 实现系统的调试,保证电气设备能够发挥作用。但是,由于系统的调试工作的内 容较多,会导致调试过程中也存在安全隐患,如果无法发现并排除电力系统调试 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就会对系统运行的安全性造成影响。而如果电力系统的调试 工作监管制度不完善,会为系统以及设备的调试埋下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再加 上因监管规范的缺失,无法及时准确的发现系统运行中的安全隐患,导致系统调 试不够全面,进而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调试。其次,电力系统安全运行调试工作 的组织性有待提升。施工单位经常将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工作同时

提高供电可靠性措施研究

提高供电可靠性措施研究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力客户对电能的可靠性供应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文章主要分析影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来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 标签:供电可靠性;影响因素;提高措施 前言 配电网络是电力系统中直接为广大用户分配电能的重要环节,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高低直接反映电力系统供电的整体水平。电力系统70%的供电都是通过配电网输送到用电客户的。电力系统发生电力故障80%都是发生在配电网的。因此配电网可靠性是整个电力系统可靠性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影响配电网可靠性的因素并提出可行且有效的改善和提高配电网可靠性的具体措施,对提高整个供电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影响供电可靠性因素 1.1 配电网供求目前无法满足我国高速发展的电力负荷的需求 由于10kV存在着供电半径小、供电能力制约的问题导致供电不足。但是若将110kV降压至10kV,建设变电站多,花费大;而将220kV降至10kV,则出线回路数多,导线截面粗,出线难配置。同时在用电高峰时段,使用110kV或220kV降压至10kV,10kV电网的负荷电流大,容易导致用电设备故障。有些地区内无变电站点,供电能力薄弱,无法满足负荷发展需求。供电范围不合理,线路供电距离较远。 1.2 架空线路多和设备老化严重 农村地区架空线路较多,架空裸导线较多,线路接线模式以架空线路多分段单联络为主,网架结构薄弱,环网率及可转供率不高,变电站间联络率不强,可靠性水平较低。架空线路暴露在大气环境中,易受到雷电袭击、雨淋、湿雾以及自然和工业污秽等造成停电事故。某些供电设备长时间运行或长期重载运行造成老化,或者产品设备没有及时更新换代对供电可靠性指标有很大影响。 1.3 设备选型或者施工安装原因 用户客户对设备的选型也会对供电可靠性的产生显著影响。有些客户交给供电局的设备大多选用价格低廉的但是性能不高设备。产品质量不高,运行一段时间后就会发生故障。有些设备是由于施工安装时施工工艺不合格,导致运行一段时间后发生故障。尤其以电缆头故障居多。施工安装工艺不良,导致线路经常发生故障,对供电可靠性指标的提高也有一定的影响。

如何通过科学管理提高供电可靠性

如何通过科学管理提高供电可靠性 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是电力可靠性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直接体现供电系统对用户的供电能力,反映了电力工业对国民经济电能需求的满足程度,是供电系统的规划、设计、基建、施工、设备选型、生产运行、供电服务等方面的质量和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 标签:科学管理;供电;可靠性 1 供电可靠性目标描述 采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加大电网投资力度,强化电网结构,加大可靠性管理与考核力度,减少计划检修、临时检修,提高供电可靠性。供电可靠性管理的范围涉及公司的生产技术部、调度所、输变电工区、供电所、施工单位等部门,对外涉及客户工程的业扩报装、检修和事故处理。影响供电可靠性的主要因素如图1。 图1 影响供电可靠性因素分解图 2 供电可靠性工作介绍 2.1 供电可靠性管理流程图供电可靠性管理流程图如图2。 图2 供电可靠性管理流程图 2.2 供电可靠性的组织保障为了确保流程的严格实施,应成立由公司一把手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并在各相关科室设置供电可靠性管理专责。 2.3 供电可靠性的管理保障 2.3.1 加强计划管理,合理安排检修时间。加强对检修计划的管理,坚持年度检修计划、月度作业计划和周计划平衡工作,事前控制户时数,做好预测工作。严格实行供电可靠性定期分析制度,及时查找可靠性降低的原因,为电力规划、基本建设、生产运行、检修维护、营销管理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加大考核力度,每月兑现奖惩,使供电可靠性管理贯穿于生产经营、电网建设全过程。坚持检修审批制度,由各单位每月將下月的检修计划报运维检修部,运维检修部可靠性专责根据每月可靠性分解的指标将检修计划进行统筹安排,制定下月检修计划,所安排的检修一律控制在考核指标范围内。对计划外的检修工作由主管领导审批,城网检修必须由经理批准后方可进行,减少计划外检修工作。合理安排检修时间,

提高变电运行供电可靠性的若干管理措施 高校委

提高变电运行供电可靠性的若干管理措施高校委 发表时间:2018-06-12T12:53:32.06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6期作者:高校委刘天宇王威海孟祥东于会宁 [导读] 电力系统是由电厂、变电所、输配电网以及用电设备按照一定的规律连接而组成的统一整体。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鹤岗供电公司黑龙江鹤岗 154100 摘要:电力企业为社会的各个行业提供了电力,这些行业若没有电力作为支撑,是不能运营下去的,尤其是在当今需要又好又快发展国民经济的背景下,使得电力企业也间接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作为电力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成分之一,变电运行供电的可靠性直接影响到了电力系统能否正常供电。因此提高变电运行供电的可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主要探讨了提高变电运行供电可靠性的若干管理措施。 关键词:变电运行;供电可靠性;管理措施 1 供电可靠性概述 电力系统是由电厂、变电所、输配电网以及用电设备按照一定的规律连接而组成的统一整体。电力系统的各种输配电线路、各种电气设备及这些线路和设备的自动装置和保护装置等,都是有可能会发生故障的。这些故障不仅会影响到电力系统的运行,还会影响到用户的正常供电,之所以会停电就是因为设备发生了故障。若设备发生了故障,就应该利用自动装置和继电保护来控制发生设备故障的区域,并辅以相关工作人员的协助处理,避免造成更大区域面积的停电。 通常将可靠性定义为在规定的条件下和预定的时间内,一个设备、系统或元件完成某项既定功能的能力。而电力系统的可靠性管理则是指从电力系统的整体出发,依照某一特定的可靠性目标,规划、协调、组织和监督电力系统的整个寿命周期内的工程技术活动,并使其技术经济的比较性能最优。所谓“供电可靠性”,是指在系统运行的条件下,电网向用户提供连续电力的能力。在负荷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设备产生故障的概率越低,且故障后用于修复的时间越短,则此供电可靠性就越高。供电可靠性是需要设备和元件的运行水平和质量来提供保障的,其中,运行水平包括检修维护水平和自动化水平等等。而所谓“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则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电力系统对其用户提供连续供电的能力。在借鉴和学习了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经验的基础之上,并结合我国电力系统自身的特点,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我国终于形成了一个初步的电力可靠性的管理体系。 2 提高变电运行供电可靠性的措施 2.1 建立可靠性管理制度 可靠性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纵向在上需要领导的重视,在下需要员工的关心;横向需要各部门之问的分工、配合。为此,供电企业应成立供电可靠性管理小组,编制供电可靠性管理制度,实行供电可靠性的目标管理,层层分配和细化指标。形成供电可靠性分析制度,每个季度对运行数据进行可靠性分析,并形成报告,作为下季度工作的指导;做好预停电计划,合理安排停电开关,最大限度的采用综合停电模式,可大大减少非故障停电的次数。完善管理体系,严格制度措施的落实和考核可靠性指标为综合性指标,按照上级下达的变电站停电时数指标和考核制度(变电工区全年承包时间为70h),制定了下列措施的考核办法。制定技术指标考核管理措施: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开展可靠性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可靠性管理的资料、档案;使可靠性管理规范化和标准化。将供电可靠性承包指标层层分解责任到站: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分解总承包时间至各站,各变电站值班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每项工作。各变电站每月及时、准确上报可靠性统计。工区定期检查分析可靠性指标完成情况,奖惩相关人员。按季由专人写出上报可靠性分析总结。 2.2 提高设备健康水平,减少设备停电次数 采用高质量免维护的六氟化硫和真空断路器、微机保护等优良产品来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事实证明,采用优质的设备大大减少了停电机会,减少了因设备原因而造成的停电次数,有效地提高了运行可靠性。电力系统的各种电气设备,输配电线路以及保护和自动装置,都有可能因发生故障而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对用户的正常供电。提高设备的健康水平,做好预防工作和事故预想是保证设备安全运行,减少设备故障的有效方法。变电运行人员加强巡视设备的责任心首先是腿勤,每天都要了解设备的状况,遵守巡视时间,随时检查设备,发现设备缺陷及时处理,还要心细,自己做过的工作要心中有数,对运行设备周期和薄弱环节,了如指掌,认真执行设备巡视标准卡,发现缺陷及时处理,处理不了得,及时上报,发现问题一定及时分析,判断保证设备运行良好,不发生因设备缺陷引起事故,运行人员加强巡视维护质量,可以及时发现或消除设备隐患,提高供电可靠性。 2.3 全方位配合开展设备状态检修 变电站运行管理的重点就是安全运行。认认真真落实班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电力生产方针,大力开展反习惯性违章和安全生产的宣传与教育,严格执行“两票三制”这些,都是电力系统长期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经验,在变电站必须认真贯彻。近些年来,由于变电站设备的不断增加和技术的更新,所以应及时修订变电站的现场运行规程,自查并完善各种记录,利用计算机自动化系统提高工作效率,把好自己的关口,以确保变电站的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全方位配合开展设备状态检修,展设备状态检修,逐步取消定期检修制的规定,运行人员积极配合状态检修工作,合理调整了对设备的检查重点和范围,利用绝缘在线监测、带电测试和红外线热像仪监测发热点等措施,加强对设备的监测工作。抓好安全检查质量是决定检查成功与否的关健所在,在检查安全生产的过程中,做到对事不对人,认真查找问题,理清症结根源,拿出解决方案,决不放过任何一处安全隐患,实现企业的安全长久运行:只有这样安全检查的质量才能得到保证。 2.4 建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常态机制 增强变电应急能力建立应急管理体系,完善事故应急预案,做好应急备品备件和工器具的储备,通过演练使每名职工熟知能详,提高员工快速反应和正确应对能力,做到响应迅速,组织得力,处置有效,最大限度地减少大面积停电事故造成的影响和损失。抓实隐患排查治理要建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常态机制,针对人员、电网、设备等方面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定期开展“五查”活动,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做好提示化管理,使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现常态化;加大变电站外部环境的清理整治力度,解决变电站周边历史遗留问题,确保电力设备安全和电网运行安全;针对个别变电站存在防汛隐患等问题,提前做好预控,群策群力,保护设备及电网安全。运行值班人员通过控制找出存在的危险点,可以增强对工作中存在的危险点的认识,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主动、及时地对工作的重点进行调整,防止

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的可靠性影响

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的可靠性影响 摘要:凭借运行方式灵活、环境友好等特点,越来越多的分布式电源被接入到配电网中,这在对配电系统的结构和运行产生一系列影响的同时,也将改变原有的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的理论与方法。由于用户可以同时从传统电源和分布式电源两方面获取电能,配电系统的故障模式影响分析过程将发生根本性改变,需要考虑系统的孤岛运行。此外,风机、光伏等可再生分布式电源出力波动性以及储能装置运行特性的影响更加剧了问题的复杂性。 本文使用一种分布式电源低渗透率情形下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的准序贯蒙特卡洛模拟方法,计算与用户相关的配电类可靠性指标,指标分别为EENS,SAIDI,和SAIFI。应用馈线区的概念,研究了分布式电源接入后配电系统的故障模式影响分析过程,对系统中的孤岛进了分类,并采用启发式的负荷削减方法维持孤岛内的电力平衡。在上级电源容量充足的前提下,该方法对系统中非电源元件的状态进行序贯抽样,而对风机、光伏、蓄电池组等分布式电源的状态进行非序贯抽样,可以在确保一定计算精度的同时提高模拟速度。 关键词: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分布式电源,馈线区,准序贯蒙特卡洛模拟

1、分布式发电发展概况 作为集中式发电的有效补充,分布式发电近年来备受关注,分布式发电技术也日趋成熟,其发展正使得现代电力系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尽管到目前为止,分布式发电尚无统一的定义,但通常认为,分布式发电(Distributed Generation,DG)是指发电功率在几千瓦至几十兆瓦之间的小型化、模块化、分散化、布置在用户附近为用户供电的小型发电系统。它既可以独立于公共电网直接为少量用户提供电能,又可以接入配电系统,与公共电网一同为用户提供电能。按照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 DER或Distributed Generator,DG)是否可再生,分布式发电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发电形式;另一类是不可再生能源,包括内燃机、热电联产、微型燃气轮机、燃料电池等发电形式。此外,分布式发电系统中往往还包括储能装置。 分布式发电的优势包括: 1)经济性:由于分布式发电位于用户侧,靠近负荷中心,因此大大减少了输配电网络的建设成本和损耗;同时,分布式发电规划和建设周期短,投资见效快,投资的风险较小。 2)环保性:分布式发电可广泛利用清洁可再生能源,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和有害气体的排放。 3)灵活性:分布式发电系统多采用性能先进的中小型模块化设备,开停机快速,维修管理方便,调节灵活,且各电源相对独立,可满足削峰填谷、对重要用户供电等不同的需求。 4)安全性:分布式发电形式多样,能够减少对单一能源的依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能源危机的扩大;同时,分布式发电位置分散,不易受意外灾害或突发事件的影响,具有抵御大规模停电的潜力。 上述分布式发电的独特优势是传统的集中式发电所不具备的,这成为了其蓬勃发展的动力。为此,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各自的分布式发电发展战略。例如,在2001年,美国的DG容量就占到了当年总发电容量的6%,而其于同年制定完成的DG互联标准IEEE P1574,则规划在10-15年后DG容量将占到全国发电量的10-20%;欧盟也于2001年制定了旨在统一协调欧洲各国分布式电源的“Integration”计划,预计在2030年DG容量达到发电总装机容量的30%左右;我国对DG的发展也十分重视,相继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和《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计划》,计划在2020年DG容量达到总装机容量的8%。 但是,在伴随着诸多好处的同时,分布式发电的发展给电力系统,特别是配电系统的规划、分析、运行、控制等各个环节都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分布式电源自身的特性决定了一些电源的出力将随着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这些电源不能独立地向负荷供电,且不可调度。而对于配电系统而言,当DG规模化接入配电系统后,配电系统由原来单一的分配电能的角色转化为集电能收集、电能传输、电能存储和电能分配于一体的“电力交换系统”(Power Exchange System)或“主动配电网络”(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s),配电网的结构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不再是传统的辐射状的、潮流单向流动的被动系统,给电压调节、保护协调和能量优化带来了新的问题。特别是当配电系统中DG的容量达到较高的比例,即高渗透率时,要实现配电网的功率平衡和安全运行,并保证用户的供电可靠性有着很大的困难。

配电系统可靠性准则及规定

配电系统可靠性准则及规定 一、电力系统可靠性准则的一般概念 所谓电力系统可靠性准则,就是在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或运行中,为使发电和输配电系统达到所要求的可靠度满足的指标、条件或规定,它是电力系统进行可靠性评估所依据的行为原则和标准。 电力系统可靠性准则的应用范围为发电系统、输电系统、发输电合成系统和配电系统的规划、设计、运行和维修工作。 电力系统可靠性准则考虑的因素一般有:①电力系统发、输、变、配设备容量的大小;②承担突然失去设备元件的能力和预想系统故障的能力;③对系统的控制、运行及维护;④系统各元件的可靠运行;⑤用户对供电质量和连续性的要求;⑥能源的充足程度,包括燃料的供应和水库的调度;⑦天气对系统、设备和用户电能需求的影响等。其中①、②、⑥等因素可由规划、设计来控制,其余各因素则反映在生产运行过程之中。 电力系统可靠性准则按其所要求的可靠度获取的方法、考虑的系统状态过程及研究问题的性质不同,有以下几种不同的分类方法: 1.1. 概率性准则和确定性准则 电力系统可靠性准则按其要求的可靠度获取的方法,分为概率性准则和确定性准则。 (1)概率性准则。它是以概率法求得数字或参量来表示提供或规定可靠度的目标水平或不可靠度的上限值,如电力(电量)不足期望值或事故次数期望值。因此,概率性准则又称为指标或参数准则。此类准则又被构成概率性或可靠性评价的基础。 (2)确定性准则。它采取一组系统应能承受的事件如发电或输电系统的某些事故情况为考核条件,采用的考核或检验条件往往选择运行中最严重的情况。考虑的前提是如果电力系统能承受这些情况并保证可靠运行,则在其余较不严重的情况下也能够保证系统的可靠运行。因此,确定性准则又称为性质或性能的检验准则。此类准则是构成确定性偶发事件评价的基础。

提升配电网可靠性方案

提升XXXX配电网可靠性方案 XX 2017年12月13日

根据目前XX的配电网优化网架结构、配网自动化水平和配网故障处理能力等方面的需求,我公司结合XX电力公司的运营技术和国内配网运维的相关技术,针对性提出一些技术和管理方面的解决思路。具体内容如下: 1、优化网架结构,提升自动化水平 针对XX的配网现状,摸清电网架结构、设备资产情况的基础上,依据实际情况,优化网络结构。加强配网自动化水平,增强电网自愈能力,提升配电网供电可靠性。 1.1 普查网架信息,清晰网架结构 目前,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已广泛使用GIS采集系统梳理网架结构,通过GIS采集系统,对电网的线路杆塔位置、线路走向、地理接线图及网络拓扑等信息进行完善,利用信息化手段摸清设备底数,全面做好电网基础数据收集,为后期的电网结构梳理及建设奠定基础。 1.2多措并举,补强网架结构 基于以上对配电网网架结构的信息采集数据,按照10kV配网自动化的设计原则,优化配网供电方式,减少长距离供电、环形供电及各类影响供电可靠性及安全性的异常供电方式,对现有网架进行一次全面摸排,结合XX市及厂区对供电可靠性要求的不同,参照国际或国内标准进行配网优化设计调整,可采用环形、网格状设计理念等,引入先进的规划设计理念,做电网网架补强。缩小故障停电时的停电范围,实现非故障区域负荷的转供,为完善配电自动化,提升电网自愈能力提供技术基础。 1.3提升配电自动化,增强配网自愈能力 通过配网自动化方式,提升配电网安全运行管控能力,实现电网故障时自动识别配电网运行方式,推送提供最优操作方案,或者授权系统实现配电网的自动控制,实施监控配电网的运行分析,减少和降低配电网安全运行风险,增强配网自愈能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