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人教版政治必修二要点必背

高中人教版政治必修二要点必背

政治必修二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一我国国家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二国体人民民主专政【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三人民民主特点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

四公民政治权利:1.选举权与被选举权2.政治自由3.监督权

五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基本原则 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3.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

六公民政治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遵守宪法和法律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利益

4.服兵役参加民兵组织

七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原因 1.立国之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2.庄严载入我国宪法

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4.坚持国家专政职能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一民主选举:1.直接选举2.间接选举3.等额选举4.差额选举的分别

二民主决策方式:1.社情民意调查制度2.专家咨询制度3.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4.社会听证制度

三民主管理:基层民主自治意义

1.保障人民享有更多切实民主权利,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2.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效途径

3.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4.我国正把其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

四民主监督方式:1.信访制度2.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3.舆论监督制度4.监督听证会、民

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活动

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第三课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一政府性质: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二政府职能:1.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2.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3.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4.加强社会会建设

5.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三政府宗旨:为人民服务工作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工作态度:坚持为人民服务工作方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工作作风:求真务实

第四课: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

一政府依法行政必要性和重要性:

1【.根本原因】:国家性质,政府性质,宗旨原则决定

2.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

3.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权利和自由

4.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变质,提高政府权威

5.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6.带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二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要求

1.科学决策: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提高决策科学性

2.民主决策: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决策能够更好的反映民意,集中民智

3.依法决策: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

4.建立健全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事后】

三政府接受监督意义

1.人民:更好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做出正确决策

2.政府: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防止和减少工作失误;防止滥用权力,以权谋私,

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人民,建立

有权威的政府

3.社会:在全社会树立良好政府形象

四如何加强对政府权力制约和监督

1.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要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

2.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3.加强法制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

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4.建立全面行政监督体系

【六大外部监督:国家权力机关,中国共产党党内,国家监察机关,人民政协,社会和公民,国家司法机关

三大内部监督:上级政府,下级政府,审计部门】

五政务公开意义

1.人民:更好保障广大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2.政府:规范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行政行为,提高政府公信力

3.社会: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人民代表大会性质【国家权力机关】

构成: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性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职权:监督权,决定权,立法权,任免权

地位:在国家机构中处于最高地位,其他中央国家机关

都由他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2.各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

如何行使国家权力:人民民主选举人大代表组成权力机关【人民代表

大会】(行政,审判,检查,监察等机关)代替人

民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

二人大代表权利:表决权,审议权,监督权,质询权

义务:1.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2.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为

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监督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地位:以人民代表大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

治制度,是我国政体【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

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四民主集中制的表现:1.人大与人民的关系

2.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3.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

五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原因:1.国家性质决定【人民民主专政】

2.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3.动员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

4.保证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5.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6.人民民主专政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体是中国人

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好制度

如何做:1.坚持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治理体系

2.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

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它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3.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全

面推进依法治国,坚持民主集中制

第六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一为什么坚持党的领导: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领导

是最高政治力量,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2.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

一,维护世纪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三大历史任务

3.保证党的意志贯彻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4.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

二中国共产党【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一切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

试金石: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立场上

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性质: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执政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依法治国,依法执政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社会

主义法治国家

党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关系:

1.法律是治国重器,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法制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实现目标,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2.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必

须把党的领导贯彻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

3.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基本方式,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

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

4.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

本要求

5.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自己的职责,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

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是党依法执政重要体现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

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四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政党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非一党制,区别于多党

制】

五多党合作: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是民主党派政治联

盟】

【性质:共产党统一领导的战

线组织,人民民主重要

实现形式

主题:团结,民主

职能: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六民主党派【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政治上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

一处理民族关系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我国基本民族政策】

含义: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

立自治机关【自治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行使自治

权【核心内容】的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原因:1.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

2.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

3.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

取得重大成就原因:1.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少数民族地

区经济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2.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

基本原则,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

系。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3.党和政府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等系列方针,其

他地区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援助

4.少数民族地区发挥本民族地区优势,坚持独立

自主,自力更生是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根本原

5.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少数民族地区宗

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6.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

经济发展的政治保证

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

第八课走进国际社会

一主权国家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基本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二联合国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和发展

三国际关系形式:竞争,合作,冲突

四国家利益性质: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含义:国家利益不是抽象的,归根到底是该国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维护国家利益原因:1.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与人

民根本利益相一致

3.坚持国家总体安全观,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有利于坚

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第九课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一我国外交政策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基本立场:独立自主

基本目标: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二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原因: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崛起有利于维护

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世界合作与发展

2.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

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和平崛起有利

于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增强综合国

力。

3.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履行不侵犯别国,

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义务,

中国和平发展充分展现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4.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

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和平发展从根本上说

是由我国的国家利益决定的

5.我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性质决定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

和平外交政策,中国的和平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要

求和体现

如何做:1.国际社会的成员:义务+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

原则

2.国际竞争的实质:抓住战略机会,加快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进程,增强综合国力,

提高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3.国际形势: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国际政

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推动世界向多

级化方向发展

4.国际关系:#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

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

同发展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

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加强同

发达国家战略对话,加强同周边国家

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加强同广大发

展中国家团结合作

5.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坚持独

立自主的外交立场,以和平共处五项原

则来处理国际纠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