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斜拉桥上部结构施工工艺总结

斜拉桥上部结构施工工艺总结

斜拉桥上部结构施工工艺总结
斜拉桥上部结构施工工艺总结

1.设计概况及技术特点

1.1 工程概况

1) K18+225天桥是位于王兰高速公路第二合同段,净宽7m上跨车行天桥。该桥全长114m。上部采用(20+32+32+20)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斜拉桥–连续粱组合体系,桥墩梁固结。下部结构采用圆端形桥墩、肋式台、钻孔灌注桩基础。

2) 桥塔采用H型塔,矩形实心变截面,上部宽1.3m,根部宽1.7m,桥面以上上塔柱高18m,下塔柱高8.5m,全高26.5m,并设上下横梁各一道,与主梁和桥塔一同浇筑。主梁采用单箱双室截面,梁高1.0m。墩顶和台顶设置横梁,其中中横梁为预应力横梁。

3) 斜拉索采用VSL SSL2000钢绞线拉索体系,钢绞线强度标准为1860MPA,规格均为6-7。梁上标准索距4.0 m,塔上标准索距1.6 m,单塔双索面扇形布置。斜拉索在主梁上锚固,与主塔交叉交替单端张拉,配套千斤顶型号ZPE-15,拉索护套采用双层彩色高密度聚已烯(HDPE)套管,外径125㎜,全桥共设计28根VSL SSL2000 6-7规格拉索,每根拉索张拉端与固定端均设减震器一套,全桥共56套。

1.2技术特点

斜拉桥以独特优美的造型及优越的跨越能力在我国发展很快,王兰高速K18+225天桥即为开封地区第一座斜拉桥。该桥主要特点:

⑴采用独塔双跨式布置方式;

⑵结构体系采用塔梁固结体系;

⑶全预应力结构;

上述特点对施工提出较高的要求,与国内已建成的斜拉桥相比主梁跨度较小、施工地理条件优越、索塔较矮为该桥特点,采用支架上浇注主梁是合理的。

2.施工工艺设备和流程

2.1 施工工艺设备

主塔和主梁施工应用吊车、混凝土输送泵车两种垂直运输设备。吊车最大起重量为25T,理论最大臂长24.8m,满足施工起重重量后垂直吊装高度仅为22m。索塔全高26.5m,吊车吊装高度不能满足索塔整体施工要求,采取下塔柱施工中吊车就位于桥下,上塔柱施工中吊车就位于桥中心主梁上。混凝土输送泵车理论最大臂长37m,满足主塔和主梁的施工要求。

2.2 主塔及现浇箱梁施工顺序

根据设计和施工要求,主塔及现浇箱梁施工顺序如下:

1) 基础及下部结构施工:主塔施工至下横梁下端。

2) 搭设满堂支架,铺模板,绑扎钢筋,浇筑箱梁砼。主塔下横梁与主梁一同浇筑。

3) 待箱梁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85%后,先张拉横梁横向预应力钢束,后张拉箱梁纵向预应力钢束。

4) 浇筑上塔柱及上横梁,同时预埋拉索套筒及相关构件。

5) 待桥塔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85%后,拆除边跨箱梁支架。

6) 依次对称张拉S1—S7号斜拉索。

7) 由跨中向支点,多点、对称、缓慢、均匀拆除两个中跨的箱梁支架。

8) 从跨中向墩顶分别浇筑调平层砼及桥面铺装,安装桥面系。

9) 对全桥斜拉索索力进行测定并进行荷载试验。

10) 工工艺流程见图1

3.主梁和桥塔施工

3.1主塔下塔柱施工(下横梁以下部分):

3.1.1、模板制作及支立

下塔柱平台直接以承台为基础,采用钢管搭设。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板,面板厚5㎜,外加∠75×75×8角钢加强肋,间距50㎝。下塔柱模板一次性支立,灌注砼时灌至下横梁底部。

3.1.2、钢筋加工

a) 钢筋按照设计图纸所示形式和尺寸在钢筋加工棚内加工,底部主筋已在承台施工时预埋,在主筋边缘上标出箍筋位置,从主筋上部向下放入箍筋,从下向上绑扎箍筋。

b) 主筋接长采双面绑条焊,接头必须满足规范要求,相邻两接头错开布置,在同一截面内钢筋接头数不超过50%。

3.1.3、砼施工

a) 砼所用的砂、碎石的各项指标满足规范要求,碎石进行冲洗,砂过筛。为了保证砼外观一致水泥采用同厂家、同型号的。

b) 砼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至砼表现不再下沉,表面泛浆,不再出现气泡时为准。

c) 砼灌注方式为水平分层,分层厚度为30㎝。

d) 在砼灌注过程中派专人检查模板有无胀模、跑模、漏浆现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e) 砼初凝后专人养生,养生时间不得少于7天。

3.2 现浇箱梁施工

现浇箱梁采用满堂支架(腕扣式支架)现浇,具体施工工艺如下:

3.2.1地基处理

3.2.1.1地基承载力计算:

A:梁部永久荷载:598.5×2.6=1556.1T

B:梁部施工人群等荷载(施工人员、施工工具、堆放荷载及振捣):110m×0.4T/m=44T

C:方木荷载:(122×10×0.12×0.12+110×8×0.15×0.15)×0.6=22.5T

D:支架自重:支架间距为1.2×0.9×1.2m共用钢管重31.8T

E:砼预制块重量:0.4×0.4×0.25×1098×2.4=105.4T

F:地基承载力为:1759.8×1000×10×1.2/(0.4×0.4×1098)=0.12MPA

3.2.1.2地基处理

根据地基承载力计算结果(地基承载力为0.12MPA),原地面承载力能达到设计要求,但考虑地质不均匀可能造成不均匀沉降及雨后积水造成地基承载力下降等可能影响承载力的因素,将原地面整平压实(90%)后,填筑30㎝厚5%石灰土,石灰土压实度为95%。处理宽度为14m(即翼缘板外侧各2m)。同时外侧挖排水沟,保证处理过的地基雨后不积水。

3.2.2支架搭设及铺设底侧模

3.2.2.1支架设计

拟采用1.2×0.9×1.2(长×宽×高)腕扣式脚手架,根据上部传递的荷载为1622.6T,根据此种组合结构共有立杆1098根,每根承重为1622.6/1098=1.48T,满足脚手架承载力要求。

3.2.2.2支架搭设

1) 先在处理过的地基上,用石灰划出支架布点图,在交点上安放0.4×0.4×0.25㎝,C25砼预制块,必须保证预制块底部安平,不平的垫7.5M砂浆安平。在预制块上安放可调底托,底托上搭设支架,用可调底托调整高差,保证第一排横杆保持水平,支架顶安放顶托,顶托上先放纵向方木(0.15×0.15m),纵向方木顶安设横向方木(0.1×0.1m),横向方木的净距不大于20㎝在横向方木上铺设顶模,底模及侧模采用1.5㎝厚的竹胶板。

2) 脚手架横向及纵向每四排加一排横向剪刀撑,以增强支架整体性。

3) 底模预留上拱度:

施工预拱度本着跨中最大(计算值)向两端按二次抛物线形布设,计算过程如下:

a:钢管本身弹性变形:

①钢管高度取6.0 m

②荷载(每根钢管):P=14.8KN

③弹性模量:E=2.0×1011PA

④钢管截面积:A=π(0.0482-0.0422)/4=4.241×10-4 m2

则ΔL=PL/EA=1.05 ㎜

b:非弹性变形:

①钢管接头压缩引起的沉降量:取3㎜

②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JT041-2000)查得以下变形:

a) 木与木接缝变形:3㎜

b) 木与钢接缝变形:2㎜

c) 支架置于砂土上:8㎜

d) 木楔接缝变形:2㎜

③弹性变形及非弹性变形合计:1.05+3+3+2+8+2=19.05㎜≈2.0㎝

向上预拱度取2㎝

3.2.3钢筋绑扎及预应力孔道成型

a) 现浇梁的钢筋按设计图所示的形状和尺寸在钢筋加工场加工。在底模内绑扎成型,钢筋绑扎分二步进行,第一步绑扎底板与腹板钢筋,安装预应力管道和拉索预埋管,立模浇筑底板及腹板砼;第二步安装顶板内模,绑扎顶板、翼板钢筋,安装预应力管道,浇筑顶板砼。

b) 预应力管道采用预埋波纹管成孔,波纹管采用焊接在钢筋骨架上定位网固定,为防止波纹管接头漏浆在接头处用胶布缠裹严密,钢筋在梁内接长时,严禁在已布设好的波纹管附近焊接,避免烧伤波纹管,而出现漏浆现象。在砼浇筑前认真检查波纹坐标是否正确,有无烧伤破损现象,检查合格后方可浇筑砼。

c) 钢筋接头:钢筋接头采用焊接接头,接头质量必须满足规范要求,受力钢筋接设置在内力较小处并错开布置,配置在搭接长度区段内的受力钢筋,其接头截面积的百分率不超过50%。

d) 钢筋骨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钢筋骨架各部结构尺寸,钢筋数量,间距等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3.2.4砼的浇筑

a) 在砼浇筑前必须对钢筋模板、预应力孔道成型进行检验,特别是拉索在主梁内的预埋件,其位置必须用全站仪定位、检查,否则不能浇筑砼。

b) 主梁砼采取二次浇筑成型,第一次浇筑底板及腹板(即浇筑至翼缘板下缘;第二次浇筑顶板,砼水平运输采用砼运输车,垂直提升用砼输送泵车;砼浇筑以0#台至4#台方向连续进行灌注。

c) 在砼灌注前选好配合比,其坍落度控制在14~16㎝之间,初凝时间为12~14小时。在灌注过程中,设专人对砼质量进行监控,避免砼出现离淅及坍落度波动现象。

d) 砼为水平分层,斜向分段连续浇筑,每层厚度在30㎝以内,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钢筋较密处用30㎜振动棒振捣,较稀处用50㎜振动棒振捣,振动棒插入下层不小于20㎝振捣以砼不再下沉,表面泛浆,不再出现气泡时为止。

e) 在砼浇筑过程中,专人检查模板有无胀模、跑模、漏浆,支架是否下沉,连接构件是否松动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f) 灌注过程中随时用水准仪观测底模及支架的变形情况,并进行数据分析,超过设计预拱度时及时加固处理,以保证砼外观线型。

g) 在砼浇筑过程中,采取有效的防雨措施,避免新浇筑的砼受雨水冲刷。

h) 砼终凝后及时覆盖,并洒水养生,养生时间不少于7天。

i)当砼强度达到0.8MPA后拆除内模及侧模。

3.2.5张拉

当顶板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5%以上后才能进行预应力张拉。

3.2.5.1预应力钢束及锚具

预应力钢束均采用Φj15.24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钢铰线,ASTMA416—97(270级)标准,标准强度R b y=1860MPA,松弛率不大于3.5%,张拉控制应力σk =0.75R b y=1395 MPA。纵向布置15束13Φj15.24钢绞线,采用两端张拉,锚具为OVM15—13;横隔处(1#、2#、3#)分别设置6束13Φj15.24钢绞线,采用单端张拉,张拉端及固定端锚具分别为:OVM15—13和OVM15—13H

A.张拉顺序

先张拉下横梁横向钢绞线,再张拉纵向钢绞线。

B.张拉设备及机具

采用两台张拉力为3000KN的张拉千斤顶,千斤顶及油压表在钢绞线张拉施工前按规范要求经国家计量认证机构认证的检测部门进行配套校验,在使用过程中,也要定期校验,凡张拉200次及使用六个月以上者需重新校验,千斤顶使用时与油压表配套使用,严禁混用。

C.张拉工艺

钢绞线张拉控制应力采用σ—σ初(0.1σ)—σ持荷2min—锚固。采用控制应力与伸长值双控法施工,以控制应力为主用伸长值进行校核,凡是伸长值超过理论伸长值±6%时停止张拉,分析原因后再进行张拉。

3.2.5.2张拉准备

a. 检查砼强度是否达到设计强度的85%

b. 检查钢绞线是否在波纹管内穿动自如

c. 工作锚限位板、千斤顶、工具锚是否安装准确且在同一直线上

d. 工作锚夹片是否均匀楔紧

e. 千斤顶气体是否排空,油路是否有漏油现象,油路是否有接错现象。

3.2.5.3初张拉

梁端同时先对千斤顶主缸充油,使钢绞线略为拉紧,同时调整锚圈及千斤顶位置。使孔道、锚具、千顶三者之轴线相吻合,注意使每根钢铰线受力均匀,当钢绞线初应力达到0.1σK时作伸长值标记,并借以观察有无滑丝断丝情况。

3.2.5.4张拉

采用两端同时逐级加压的方法进行,两端千斤顶的升压速度接近相等,当两端张拉达到σK时鸣号,持荷2min,同时量测实际伸长值与理论计算值是否相等,差值控制在±6%以内。

3.2.5.5锚固;

打开高压油泵截止阀,张拉缸油压缓慢降至零,活塞回程,锚具自动锚固。

3.2.5.6钢绞线断丝、滑丝限制数量控制

钢绞线断丝、滑丝限制数量控制如下:

1)每束钢绞线滑丝断比数量控制为1根,同时每个断面断丝之和不能超过该断面钢丝总数的1%

2)钢绞丝回缩量不超过5㎜

3)当超过以上规定时,换束重拉。

3.2.6压浆

3.2.6.1基本要求:

1)预应力孔道压浆工作在钢绞线张拉完成后24小时内进行。

2)孔道压浆采用40号水泥浆,水泥采用普硅酸盐水泥,水泥标号为42.5号龄期不超过1个月。

3)管道压浆顺序为先下层后上层。

4)水泥浆稠度控制在14~18S之间,最大泌水率控制在3%以内,拌合后3小时泌水率控制在2%,泌水应在24小时内重新收回。

5)水泥浆自凋制到压入孔道的连续时间不超过30~45min;水泥浆在使用前和压浆过程中应经常搅动。

6)压浆前,吹入压缩空气清洗管道,接着用清水冲洗管道,直至松散颗粒除去及随清水排出,再用压缩空气吹干。

7) 采用一端压浆工艺,压浆的最大压力控制在0.5—0.7MPA,达到最大压力时,稳压不得小于3min,压浆以达到出浆孔(出气孔)水泥稠度与规定相同为止。

8)压浆时,每一工作班留取不少于3组7.07×7.07×7.07㎝的立方体试件,标养28d,检查其抗压强度作为水泥浆质量评定的依据。

3.2.6.2预应力孔道压浆工艺:(见附图2)

3.3 主塔上塔柱施工

上塔柱(及上横梁)的施工方法同下塔柱,不再敷述,施工过程主要注意拉索套筒及张拉槽口位置的准确性。

3.4 拆除边跨支架:

在上塔柱最后一次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同体养生试件)的85%后,拆除边跨支架,支架拆除时,由跨中向两端对称拆除支架。先拧松顶托,拆底模横向方木,再拆除纵向方向及底侧模,最后拆除支架。拆除支架时特别注意必须以跨中向两端对称进行,禁止以一端向另一端方向或先拆除两端后拆中间的施工方法。

4、拉索施工

拉索是连接水平桥面和桥塔的受拉构件,本桥拉索主要由表面涂油、外包聚乙烯皮(PE)的光面钢绞线以及外套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外套管构成。它由锚具部分、过渡区、延伸管、钢绞线导向定位器部分组成。拉索施工包括:穿索、张拉钢绞线、调索。

4.1穿索

针对该桥斜拉索较短(最长索仅33.4m)采用人工穿索的方案是合理的。穿索将外套管与主梁、索塔上的预埋管连接,然后将钢绞线由上向下穿出。

4. 2 张拉

钢绞线穿束完毕,对其进行张拉工作。张拉采用单根单端张拉,即索塔张拉梁上锚固。张拉拉索为常规施工,钢绞线拉力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并以引伸量复合。

4. 3调索

由于二期荷载施工后拉索的索力有很大变化,在二期荷载施工后对拉索进行索力调整。调索时采用整体张拉调整,不允许钢绞线单根调整。

调索时对索力小于成桥索力的拉索直接张拉至成桥索力。对于索力大于成桥索力的拉索用特制的设备和千斤顶先将索力调整至成桥索力以下,再张拉至成桥索力。

4.4索力检测

拉索经过最终调索索力达到设计要求后,要经检测单位检测索力合格方可交工运营。

5、结束语

斜拉桥施工重点在现浇梁的施工和拉索施工。在现浇梁和拉索施工中采用了采用上述工艺,即保证了施工质量又加快了施工进度,取得很好的效果。

重锤夯实施工技术方案

重锤夯实施工技术方案 1. 编制依据及原则 1.1 编制依据 1)兰新铁路第二双线TJ-2 标段招标文件。 2)兰新铁路第二双线TJ-2 标段施工设计图。 3)《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2-2005)。 4)《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5)《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上册)》(TB10401.1-2003 ); 6)《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下册)》(TB10401.2-2003 ); 7)兰新铁路第二双线TJ-2 标段施工合同。 8)施工类似工程项目的能力和技术装备水平。 9)现场考察和研究所获得的资料。 10)兰新铁路第二双线TJ-2 标段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1.2 编制原则: 1)严格执行施工验收规范、操作规程,严格管理、科学组织,确保单项、单位工程评分达90 分以上。 2)加强生产管理,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和劳动生产率。 3)合理安排施工计划,用统筹方法组织平衡流水作业和立体交叉作业,不断加快工程进度。 4)落实季节性施工措施,确保在有效工作日内连续均衡施工。 5)因地制宜,尽量利用当地资源,减少物资运输量,节约能源。 6)精心进行现场布置,节约施工用地,充分利用永久征地,组织文明施工,搞好环境保护。 7)实行项目施工,提高施工生产水平,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好人力、物力的综合平衡,组织均衡生产。 2. 工程概况 2.1 概述

本区段起始里程为DK1191+OO0终点里程为DK1216+000区段全长 25.00Km,正线共设特大桥2.1km/2座,涵洞1011.81m/32座,箱形桥24m/2 座。路基长22.9km。现浇40+56+40ri连续梁一联。DK1211+30站场一处(烟墩东车站)。 2.2 地形地貌线路通过地段属天山东脉北山南麓剥蚀丘陵区,局部分布有基岩残 丘, 呈丛状圆丘形,地形起伏较大。区内人烟稀少,地表荒芜,地表零星覆盖粗、细圆砾土,大部分地段基岩裸露,多呈砾漠、岩漠地貌景观,地层以古老变质岩系及侵入岩为主,地下水不发育。 2.3 气候及水文本段线路属中温带干旱大陆性气候区。其特点是气候干燥,旱季 长、 雨季短,降雨量较少且集中,昼夜温差变化较大,春、秋季多风,夏季短促,冬季寒冷。年平均气温9.9C °,极端最高气温43.9C°,极端最低气温—32C°,年平均降雨量35.7 mm,年平均蒸发量2974.7mm该段属烟墩风区,风力强劲。年均风速为2.6m/s ,年均大风日数(》8级)为20.2天, 最大舜时风速26m/s,风向主要以东北风为主,春秋时节居多。该段属中等风蚀路段,应采取相应的防风措施,该段未见有盐渍土。 本区段为严重缺水地区,工点处未见地表水及地下水。 2.4 工程地质 地层岩性特征如下: 凝灰岩(C):灰黑色,灰褐色,凝灰结构,块状构造,凝灰质胶结,其 中全风化,灰黑色,原岩结构构造完全破坏,风化呈散状及碎块状,颗粒 粒径集中在10-20mm强风化胶结密实,岩石较硬,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岩芯成碎块状为主夹少许饼状,块径集中在60-80mm弱风化,灰褐色,原岩结构构造较完整,胶结密实,岩石坚硬,锤击声脆,节理较裂隙发育, 方解石脉冲填,芯长10- 20cm多见。全风化属皿级硬土,。o=300KPa强风化属皿级硬土,。o=5OOKPa 弱风化属W级软石,。o=8OOKPa 本线路区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基本烈度为七度,土壤最大冻结深度127cm。

斜拉桥上部结构施工工艺

伸缩缝填料及其施工工艺,是渠道防渗中必须解决而目前还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实际工程中,对渠道已铺衬防渗塑膜的,一般用低标号水泥砂浆填平伸缩缝,以求节省费用;对未铺衬防渗塑膜,有的也照此处理,结果因热胀冷缩或不均匀沉陷而导致防渗破坏。 《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18-91推荐使用的伸缩缝填料为焦油塑料胶泥.并采用热灌法施工,即将制好并保持在110℃的焦油塑料胶泥灌入缝内。它的明显缺陷是施工技术较复杂,因为要将组成材料按规定的重量比配合(或采用焦油塑料胶泥的制成品),加热至一定温度方可使用;而且在防渗渠道是弧形、梯形和U形断面的情况下,使热焦油塑料胶泥顺利灌入渠坡缝内,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笔者等在江苏省如皋市磨头镇天阳灌区选用氯丁胶防水油膏和802型塑料油膏两种材料作为填料进行了冷嵌法施工的比较试验。由于氯丁胶防水油膏的稠度大,施工较为困难,故最后选802型塑料油膏(其性能见表),使用效果很好。现将试验使用情况简介如下。 塑料油膏的冷嵌法施工 塑料油膏的冷嵌法施工,技术并不复杂。为保证质量,必须严格按以下程序进行。 第一步清洁混凝土缝壁,用钢丝刷刷净缝壁的泥土等杂物,并保持缝壁混凝土呈干燥状态(一般在预制场养护达规定龄期的构件,均能满足要求)。 第二步在清洁、干燥的缝壁上涂刷冷底子油,以保证油膏与缝壁牢固黏结。冷底子油用水柏油(二甲苯:沥青=1:6~7)。 第三步用刮刀切取油膏,用手(要戴防护手套)搓成较缝口宽度稍大的长条。 第四步将条状塑料油膏嵌入缝内。注意向两侧缝壁用力,使其与缝壁牢固结合,并注意油膏顶面大体平整。 第五步在油膏面上覆盖厚1.5cm左右的水泥砂浆(水泥:黄砂=1:5),并使其顶面与渠槽(板)表面保持齐平。 冷嵌塑料油膏伸缩缝的试验 试验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验证塑料油膏顶面覆盖砂浆层的必要性,二是验证夏季高温渠道断水情况下塑料油膏伸缩缝的有效性。

新围中桥上部负弯矩钢束张拉压浆二次张拉专项施工方案

新围中桥上部负弯矩钢束张拉压浆二次张拉专项施工方案

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PPP+EPC项目 江东三路工程 江东三路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 审核: 批准: 杭州大江东基础设施项目总承包部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1) 三、施工计划 (1) 四、预应力的张拉 (2) 五、预应力孔道压浆 (3) 六、安全质量保证措施 (6) 七、相关附件: (9)

一、编制依据 1、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PPP+EPC项目-江东三路工程(新围中桥)施工设计图。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3、《公路工程质量检测评定标准》—JTGF80/1-2004 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G076-95 5、有关的会议纪要 二、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规划江东三路,是集聚区内东西向的交通型主干道。本项目分为三段新建段。本工区施工项目是江东三路西段的一部分,起点桩号为K0+082.000,终点桩号为K0+520.000,新建段总长为438m,包含桥梁1座(新围中桥)。 新围中桥,中心桩号K0+274.482,右偏角95度,全长66.12m,桥梁全宽42m。本桥平面位于直线上,桥面横坡为双向1.5%,纵断面位于R=5000m的竖曲线上。本桥上跨四工段直河,河道现状宽度29m,规划河道宽度50m,常水位为4.0m,设计水位为5.43m,无通航及水源保护要求。全桥共1联:3×20m,上部结构采用先简支后结构连续的预应力砼空心板,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柱式台,墩台均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 新围中桥上部结构采用3*20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空心板,中板宽124cm,边梁宽124.5(55.5)cm。铰缝完成后,混凝土强度达到90%后,进行上部顶板负弯矩钢束张拉、压浆工序。 三、施工计划 新围中桥预应力钢筋砼空心板上部顶板负弯矩钢束张拉,计划于2017年3月26日开始,2017年3月31日上部顶板负弯矩钢束张拉、压浆完成。施工进度计划根据实际开工日期及施工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专业压浆张拉人员名单: 名字联系方式

埃特板施工工艺

外墙干挂埃特板施工工法 RJGF(闽)—8—2009 完成单位:XXXXX 主要完成人: 1 前言 埃特板是一种纤维硅酸盐板,由水泥、天然纤维和精选矿物填充料等多种物质组成,具有多种厚度及密度,有较好的强度。埃特板作为建筑的外墙装饰装修材料,正在被建筑行业广泛采用。我司通过湖北省体育局训练竞赛基地室内田径馆和体操馆外墙干挂埃特板工艺研究和施工实践,经过总结形成外墙干挂埃特板施工工法。 2 工法特点 2.0.1埃特板质轻、防水、不含石棉及其它有害物质,是环保建材。 2.0.2 埃特板可钻孔、可随意切割、布置灵活。 2.0.3 埃特板安装简便、施工快捷。 2.0.4 采用干挂法作业,板面平整性好,可直接进行腻子、涂料施工。 3 适用范围 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不大于7度、高度不大于28米的公共建筑和民用建筑的外墙装饰装修工程施工。 4工艺原理 通过连接件将轻型钢龙骨与建筑结构预埋件相连,用不锈钢自攻螺钉将定型埃特板固定在钢龙骨上,埃特板表面采用涂料装饰,板之间缝隙用密封胶填充,最终形成埃特板装饰面层。 5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5.1 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连接件安装→龙骨安装→埃特板安装→涂料装饰→注密封胶 5.2 操作要点 5.2.1施工准备 1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对操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 2根据建筑设计装饰图进行排版设计,画出排版图。 3对外墙龙骨的预埋件进行复核。预埋件位置超偏差而无法使用时,应根据实际放线位置钻孔,

采用化学锚栓后置埋件,并按规定进行化学锚栓拉拨强度试验,待化学锚栓符合设计要求后再安装连接件。 5.2.2测量放线 1复查基准线和水准点。 2核对建筑物外形尺寸进行偏差测量,确定干挂埃特板的标准线。 3以标准线为基准,按照设计图中埃特板排版图规格尺寸弹出分格线。 5.2.3连接件安装 1根据施工图及分格线,确定竖向龙骨位置,各竖向龙骨的连接件按线与预埋件焊接,使其外伸端面做到垂直平整。电焊所采用的焊条型号、焊缝的高度及长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2检查焊缝质量,去除焊渣,并涂刷二遍防锈漆及二遍银灰色金属漆。 5.2.4龙骨安装 1按照设计排版图确定埃特板横竖向龙骨间距,龙骨均采用C型钢,表面热镀锌处理。 2竖向龙骨安装前应认真核对龙骨的规格、尺寸、数量、编号是否与施工图纸相一致。 3根据连接件的位置在竖向钢龙骨上钻孔,将竖向龙骨与连接件通过螺栓连接。 4竖向龙骨接长通过套管用不锈钢螺栓固定,安装由下而上进行。 5 竖向龙骨安装就位后应进行调整修正, 并及时固定、拧紧连接螺栓。 6横向龙骨通过连接件与竖向龙骨连接,连接件的一端用螺栓固定在横龙骨上,另一端用螺栓固定在竖向龙骨上。 7同一层的横向龙骨安装应由下向上进行,当安装完一层高度时,应进行检查、调整校正、固定。龙骨安装示意见图5.2.4。

路基路面施工组织方案.doc

八、初步施工组织计划 一、施工组织机构、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施工总体进度计划表 二、质量目标、工期目标(包括总工期、节点工期)、安全目标 三、对项目重点、难点工程的理解及施工方案、工艺流程 四、保证措施 1.质量体系与保证措施 2.工期保证措施 3.人员安排与保证措施 4.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5.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施工后期的场地恢复措施 6.文明施工、文物保护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7.项目风险预测与防范,事故应急预案 8.标准化管理及保证措施 9.支付保障措施(有关民工工资、劳务分包、材料采购、设备租赁、工程分包等的按期支付保证措施)

第一章施工组织机构、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施工总体进度计划表 一、施工组织机构 本工程一旦中标后,我们将立即组建云南省楚雄州彩云至嘉公路工程项目经理部,现场管理机构框图如下:

二、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根据本项目所在路线分析,我公司拟将项目经理部、拌和站、料场分别设于本项目路线中间位置的右侧,实行挂牌施工制。所设置平面图大致如下:

三、施工总体进度计划表 2014 2015 2016 2017 年度 年 年 年 年 月份 1 1 1 1 1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 2 3 4 5 6 7 8 2 3 4 5 6 10 2 9 1 1 主要工程项目 1 2 1、施工准备及备料 2、路基工程 3、桥涵工程 4、路面工程 5、排水工程 6、软基处理工程 7、其他工程

第二章质量目标、工期目标(包括总工期、节点工期)、安全目标一、质量目标: 标段工程交工验收的质量评定为合格;竣工验收的质量评定为优良。 二、工期目标: 计划总工期为 32 个月,计划开工日期: 2014 年 11 月 1 日;计划完工日期:2017 年 6 月 30 日,具体开工日期以监理工程师签发的开工令为准。 其节点工期如下: 1 、施工准备计划于2014 年 11 月 1 日开始,于 2014 年 1 2 月 31 日完成; 2 、路基工程计划于2014 年 12 月 1 日开始,于 2016 年 12 月 31 日完成; 3 、桥涵工程计划于201 4 年 12 月 1 日开始,于 2016 年8月31 日完成; 4 、路面工程计划于2017 年 1 月 1 日开始,于 2017 年4月30 日完成; 5 、排水工程计划于2015 年 3 月 1 日开始,于 201 6 年 12 月 31 日完成; 6 、软基处理工程计划于 2015 年 2 月 1 日开始,于 2015 年 11 月 30 日完成; 7 、其他工程计划于2016 年 7 月 1 日开始,于 2017 年6月30 日完成; 三、安全目标: 实现“四无”,“一控制”、“一达标”即: 1、“四无”:无职工因工死亡事故、无重大交通责任事故、无重大火灾事故、 无机破事故。 2 、“一控制”:职工年重伤频率控制在0.5 ‰以下。 3、“一达标”:安全生产达国标。

强夯地基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强夯地基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强夯地基是指用起重机械(起重机或起重机配三脚架、龙门架)将大吨位(一般8-30t)夯锤起吊到6-30m高度后,自由落下,给地基土以强大的冲击能量的夯击,使土中出现冲击波和很大的冲击应力,迫使土层空隙压缩,土体局部液化,在夯击点周围产生裂隙,形成良好的排水通道,孔隙水和气体逸出,使土料重新排列,经时效压密达到固结,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降低其压缩性的一种有效的地基加固方法,使表面形成一层较为均匀的硬层来承受上部载荷。工艺与重锤夯实地基类同,但锤重与落距要远大于重锤夯实地基。 一、质量控制要点 1.施工前做好强夯地基地质勘察,对不均匀土层适当增加钻孔和原位测试工作,掌握土质情况,作为制定强夯方案和对比夯前、夯后加固效果之用。查明强夯影响范围内的地下构筑物和各种地下管线的位置及标高,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避免因强夯施工而造成破坏。 2.施工前应检查夯锤质量,尺寸、落锤控制手段及落距,夯击遍数,夯点布置,夯击范围,进行现场试夯,用以确定施工参数。 3.施工中应检查落距、夯击遍数、夯点位置、夯击范围。如无经验,宜先试夯取得各类施工参数后再正式施工。对透水性差、含水量高的土层,前后两遍夯击应有一定间歇期,一般2-4周。夯点超出需加固的范围为加固深度的1/3~1/2,且不小于3m。 4.夯击时,落锤应保持平稳,夯位应准确,夯击坑内积水应及时排除。坑底含水量过大时,可铺砂石后再进行夯击。

5.强夯应分段进行,顺序从边缘夯向中央。对厂房柱基亦可一排一排夯,起重机直线行驶,从一边驶向另一边,每夯完一遍,进行场地平整,放线定位后又进行下一遍夯击强夯的施工顺序是先深后浅,即先加固深层土,再加固中层土,最后加固浅层土于夯坑底面以上的填土(经推土机推平夯坑)比较疏松,加上强夯产生的强大振动,亦会周围已夯实的表层土有一定的振松,如前所述,一定要在最后一遍点夯完之后,再以低能量满夯一遍。有条件的满夯时宜采用小夯锤夯击,并适当增加满夯的夯击次数,以提高表层土的夯实效果。 6.对于高饱和度的粉土、黏性土和新饱和填土,进行强夯时,很难以控制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在规定的范围内,可采取以下措施: (1)适当将夯击能量降低。 (2)将夯沉量差适当加大。 (3)填土采取将原土上的淤泥清除,挖纵横盲沟,以排除土内的水分,同时在原土上铺50cm的砂石混合料,以保证强夯时土内的水分排出,在夯坑内回填块石、碎石或矿渣等粗颗粒材料,进行强夯置换等措施。 通过强夯将坑底软土向四周挤出。使在夯点下形成块(碎)石墩,并与四周软土构成复合地基,有明显加固效果。 7.做好施工过程中的监测和记录工作,包括检查夯锤重和落距,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检查夯坑位置,按要求检查每个夯点的夯击次数、每夯的夯沉量等,对各项施工参数、施工过程实施情况做好详细记录,作为质量控制的依据。 8.雨季强夯施工,场地四周设排水沟、截洪沟,防止雨水入侵夯坑;填

XX中桥施工方案

XX中桥施工方案 一、编制说明 ⑴、XXX公路X标桥梁工程XX中桥《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⑵、《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⑶、《公路工程基桩动测技术规程》(JTG/T F81-01-2004) ⑷、《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⑸、《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⑹、《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⑺、《建筑扣件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⑻、《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⑼、施工相关文件。 二、工程概况 XX公路X标路线全长6.6KM,其中XX中桥(4-16m)长度为77米,桥台为U型重力式桥台(扩大基础),梁板为预应力砼简支小箱梁(16片)。该桥根据总体施工组织设计计划工期3个月(90天),2016年3月1日-2016年6月1日。 地质情况:此桥为跨渠中桥,地质结构为:上层为砂砾,卵石,下层为:碎裂岩石,地下水较多,桩基设计为摩擦桩。 三、施工部署 1、施工目标 安全目标:杜绝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安全事故直接经济损失不超过项目总产值的1‰;严防塌方、坠落、火灾、中毒和交通等事故发生。 质量目标:竣工验收工程质量等级为合格,分项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95% 。 进度目标:2016年6月1日前施工完成100%。 2、施工组织 XX中桥,设置桩基施工班组、钢筋班组、预应力小箱梁预制班组、墩柱盖梁班组和附属施工班组,项目部配置相关技术、管理人员进行施工生产和生产管理。 3、人员计划

4、工程数量表

5.材料计划

防潮埃特板安装施工方案及工艺方法

防潮埃特板安装施工方案及工艺方法 角钢基层防潮埃特板主要用于包柱、空调百叶窗处、屋顶处的防潮。 1、测量放线 1.1复查基准线和水准点。 1.2核对建筑物外形尺寸进行偏差测量,确定干挂埃特板的标准线。1.3以标准线为基准,按照设计图中埃特板排版图规格尺寸弹出分格线。 2、连接件安装 2.1根据施工图及分格线,确定竖向龙骨位置,各竖向龙骨的连接件按线与预埋件焊接,使其外伸端面做到垂直平整。电焊所采用的焊条型号、焊缝的高度及长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2.2检查焊缝质量,去除焊渣,并涂刷二遍防锈漆及二遍银灰色金属漆。 3、龙骨安装 3.1按照设计排版图确定埃特板横竖向龙骨间距,龙骨均采用C型钢,表面热镀锌处理。 3.2竖向龙骨安装前应认真核对龙骨的规格、尺寸、数量、编号是否与施工图纸相一致。 3.3根据连接件的位置在竖向钢龙骨上钻孔,将竖向龙骨与连接件通过螺栓连接。 3.4竖向龙骨接长通过套管用不锈钢螺栓固定,安装由下而上进行。3.5竖向龙骨安装就位后应进行调整修正,并及时固定、拧紧连接螺栓。 3.6横向龙骨通过连接件与竖向龙骨连接,连接件的一端用螺栓固定在横龙骨上,另一端用螺栓固定在竖向龙骨上。 3.7同一层的横向龙骨安装应由下向上进行,当安装完一层高度时,应进行检查、调整校正、固定。 4、埃特板安装 4.1根据设计图要求将埃特板按设计排版图进行布置、分块、标识。 4.2切割埃特板的锯片须是以碳化钨合金制成的直齿锯片,对于需要进行弧线切割的板材,可使用曲线锯。 4.3按基准线安装底层第一层埃特板,安装时先将板紧靠龙骨就位,板与板

之间保持5mm间距,再用不锈钢沉头自攻钉固定,螺钉间距不大于250mm。 4.4不锈钢自攻螺钉固定时,先用电钻在板面钉位钻孔,孔深2mm~3mm,不锈钢自攻钉应沉入板面1mm~2mm,沉头应用腻子补平。 4.5埃特板须开孔的应使用带有高速钻头的传统手电钻,为了保证有最好的效果,钻孔时应在钻孔位置的后面支撑住板体。 4.6对于较大的规则矩形孔,可首先在所需开孔的孔边线用刻刀刻画出3mm 深的凹痕,然后在孔的中间部位开一较大的圆孔向四周切开,将开孔处的板材小心敲打出来,板边可用锉刀将之磨平,有弧度的拐角处可用半圆形的锉刀磨平。

托管施工方案

黄陵二、三期场平内棋盘岭三路道路及排水污水管道工程 非 开 挖 导 向 拖 拉 管 方 案 湖北宏缘市政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二○一三年七月二十六日

第一章:工程概况 第一章:施工概况 排水工程 本工程排水体制采用雨、污水分流制,雨、污水管网分别自成体系。 1.雨水系统 雨水属于官莲湖系统,区域内雨水经过湖泊调蓄后通过泵站和自排闸排往东荆河。本次雨水设计沿棋盘岭三路在设计道路西侧敷设d1200管道,自北向南收集沿线地块及路面雨水,同时承接门站路设计d1500雨水管道来水及规划黄陵三路、黄陵四路雨水管道来水。 雨水管位于设计道路中线西侧15.5~16米,该工程3.0m*2.0m箱涵自K0+052-K0+654,2.2m*2.0m箱涵自K0+0654-K1+199,污水管道位于设计道路中线东侧15.5米。 2.污水系统 污水属于黄陵污水处理厂收集系统。本次污水工程沿棋盘岭三路在设计道路东侧敷设d500~d800污水管道。自北向南收集沿线地块污水,同时承接门站路设计d500污水管道来水及规划黄陵三路、黄陵四路污水管道来水,经官莲湖路已设计d1000污水管道。接入规划黄陵污水泵站,最终排至黄陵污水处理厂。 3.管材、管基及接口 设计排水管覆土深1.0

第二节 斜拉桥的施工要点

第二节斜拉桥的施工要点 一、塔的施工 索塔的材料可用钢、钢筋混凝土或预应力混凝土。索塔的构造远比一般桥墩复杂,塔柱可以是倾斜的,塔柱之间可能有横梁,塔内须设置前后交叉的管道以备斜拉索穿过锚固,塔顶有塔冠并须设置航空标志灯及避雷器,沿塔壁须设置检修攀登步梯,塔内还可能建设观光电梯。因此塔的施工必须根据设计、构造要求统筹兼顾。 索塔承受相当大的轴向力,还可能有弯矩,因此对索塔的尺寸和轴线位置的准确性应有一定的要求。允许偏差值应考虑以下两个原则:①偏差值对结构物受力的影响甚微;②施工中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精度。上海柳港桥允许倾斜度为1/200,徐浦大桥允许偏差值如表8—4所示。现行《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规定:主塔的倾斜度为塔高的1/3000,且不大于30mm或设计要求。 钢索塔施工一般为预制吊装,砼索塔施工大体上可分为搭架现浇、预制吊装、滑升模板浇筑等几种方法,分述于下: 1、搭架现浇 这种方法工艺成熟,无须专用的施工设备,能适应较复杂的断面形式,对锚固区的预留孔道和预埋件的处理也较方便,但是比较费工、费料、速度慢。跨度200m左右的斜拉桥,一般塔高(指桥面以上部分)在40m上下,搭架现浇比较适合。广西红水河桥、上海柳港桥、济南黄河桥的桥塔都是采用此法。跨度更大的斜拉桥,塔柱可以分为几段,各段的尺寸、倾角都不相同,往往各段采用的方法也不同。下段比较适合于搭架现浇,例如上海南浦大桥、杨浦大桥、徐浦大桥、武汉长江二桥,跨度都在400m以上,塔高在150m以上,下塔柱都采用传统的脚手架翻模工艺、缺点是施工周期较长。 2.预制安装 这种方法要求有较强的比重能力和专用的起重设备,当桥塔不是太高时,可

强夯替代重锤夯实法在地基加固中的应用

强夯替代重锤夯实法在地基加固中的应用 结合兰武二线工程实例,在地基加固处理中同时运用强夯法和重锤夯实法的过程中,针对重锤夯实地段较少的情况,为减少重锤夯实设备的进出场费用,经过理论计算和现场试验,提出运用强夯法来替代重锤夯实法进行施工的可行性和实际应用,并提出施工中注意事项。 标签:强夯替代重锤夯实施工技术 1 工程概况 新建兰州~武威铁路二线DK239+000~DK239+300段,长300m,地处洪积平原,路段主要采用填方形式,最高填方约3m,地势平坦,为耕地。路线所经地段大部分为第四系冲积砂质黄土(Q3pl3),主要参数为:厚度大于15m,颜色灰黄色,土质均匀,局部夹粘质黄土层,硬塑性,II级土,σ0=110KPa,具II 级自重湿陷性,湿陷土层厚1.0~2.0m。路段地下水埋深大于20m,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4g,最大冻结深度1.38m,设计时速160Km。由于砂质黄土承载力较低,具II级自重湿陷性,须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考虑到工点湿陷土层厚较薄,地下水位低,且附近没有建筑,不需考虑振动影响,所以基底处理用较为能量相对较少且经济合理的重锤夯实法来消除黄土湿陷性并提高地基承载力。 2 替代方案的比选 2.1 加固原理 2.1.1 重锤夯实法是用起重机将夯锤提高到一定高度,然后自由下落,利用冲击能重复夯击地基,使地表面形成一层比较密实的硬壳层,从而提高地基表土层的强度。对湿陷性黄土,可减小表层土的湿陷性。 2.1.2 强夯法施工是使用起重设备,将大重量(80~300kN)和一定外形结构规格的夯锤起吊至某一高度(一般为6~30m)后,自由下落,给地基土以强大的冲击能量的夯击,使地基土产生强烈的振动和很高的动应力,从而在一定范围内使土体的强度提高,压缩性降低。从以上原理分析,两种方法都是利用重物的自由落体所产生的冲击能量来加固地基,只是针对不同地基湿陷性黄土的覆盖和处理厚度而能量大小不同,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2.2 机具设备 2.2.1 重锤夯实的主要机具是起重机和重锤。重锤为截头圆锥体,夯锤的自重不小于25KN,锤底直径约为0.7m~1.5m。夯锤材料,特别是大吨位的夯锤,多数采用以钢板为外壳和内灌C20以上混凝土的锤。锤底面静压力可控制在15~20Kpa,锥底直径D一般为1.5m。起重设备宜用带有摩擦式卷扬机的起重机。

预应力结构中桥施工方案

预应力结构中桥施工方案 工程名称: 编制单位: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编制日期:年月日

一、工程概况 1、工程简介 预应力混凝土梁中桥位于位于i=-3.1‰的坡道直线上。采用盆式橡胶支座,固定支座设于梁的伊尔施方向。位于坡道上的桥台台顶斜臵,梁斜臵。直线上,全桥总长62.50m。圆端型桥墩、T型桥台、扩大基础、低高度后张法预应力梁。桥面设护轮轨及梭头,台顶预埋防横移钢轨。 2、主要技术标准 ⑴线路等级Ⅱ级 ⑵正线数目单线 ⑶限制坡度上行6‰ ⑷最小曲线半径 800m ⑸牵引种类内燃,预留电化条件 ⑹到发线有效长度 850m ⑺闭塞类型继电半自动闭塞 3、工程数量

二、项目组织机构及人员职责

1、组织机构 2、项目经理部人员职责 ⑴项目经理 1)认真贯彻本企业质量方针,对集团质量体系在本工程有效实施负责,建立并落实本单位质量责任制。 2)是受公司经理的委托,对本工程最终达到符合设计,满足合同要求,符合验收标准和本项目的质量目标负责。 3)对上级管理评审意见贯彻、执行、落实、检查的责任。

4)根据施工技术文件和施工组织设计要求,配备足够的人力、物力资源,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工期符合要求。 ⑵项目副经理 受项目部经理委托负责本项目质量体系文件实施的日常管理工作,保证各项目与质量有关的活动在受控状态下进行,结合本项目特点还负责:1)负责在施工过程贯彻落实质量计划,确保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目标。负责创优规划、QC组织和落实。 2)负责在施工过程中合理配备人力、设备、物资资源,在分管权限范围内配臵资源。 3)负责组织落实承担项目的施工环境、质量计划、质量检查、工程验交、保修回访工作。 4)负责分管施工组织中的技术组、材料组、安质组、设备组、劳资组。 ⑶项目总工程师 1)是本项目技术工作的总负责人,对本工程的技术管理、新工艺、新材料应用、技术规范规程和作业指导书的正确使用等负全面技术责任。 2)在项目经理领导下,具体负责质量管理、组织、检查、督促质量体系文件的有关技术、标准等日常工作的实施。 3)负责掌握有关质量技术标准和办理变更设计等事宜,负责技术组的管理,负责国家有关工程技术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在本项目的实施。 4)负责技术文件和资料的管理,按要求管理本部门所形成的质量记录。 ⑷安质组 1)负责国家有关工程质量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的实施。 2)负责检验与试验设备的周期检定工作,使检验与试验设备处于受控状态下。 3)根据本工程特点,制定安全、质量保证措施,负责日常生产安全、

埃特板施工工艺标准[详]

干挂埃特板施工工法 1 前言 埃特板是一种纤维硅酸盐板,由水泥、天然纤维和精选矿物填充料等多种物质组成,具有多种厚度及密度,有较好的强度。埃特板作为建筑的外墙装饰装修材料,正在被建筑行业广泛采用。我司通过省体育局训练竞赛基地室田径馆和体操馆外墙干挂埃特板工艺研究和施工实践,经过总结形成外墙干挂埃特板施工工法。 2 工法特点 2.0.1埃特板质轻、防水、不含石棉及其它有害物质,是环保建材。 2.0.2 埃特板可钻孔、可随意切割、布置灵活。 2.0.3 埃特板安装简便、施工快捷。 2.0.4采用干挂法作业,板面平整性好,可直接进行腻子、涂料施工。 3 适用围 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不大于7度、高度不大于28米的公共建筑和民用建筑的外墙装饰装修工程施工。 4 工艺原理 通过连接件将轻型钢龙骨与建筑结构预埋件相连,用不锈钢自攻螺钉将定型埃特板固定在钢龙骨上,埃特板表面采用涂料装饰,板之间缝隙用密封胶填充,最终形成埃特板装饰面层。 5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5.1 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连接件安装→龙骨安装→埃特板安装→涂料装饰→注密封胶

5.2 操作要点 5.2.1施工准备 1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对操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 2根据建筑设计装饰图进行排版设计,画出排版图。 3对外墙龙骨的预埋件进行复核。预埋件位置超偏差而无法使用时,应根据实际放线位置钻孔,采用化学锚栓后置埋件,并按规定进行化学锚栓拉拨强度试验,待化学锚栓符合设计要求后再安装连接件。 5.2.2测量放线 1复查基准线和水准点。 2核对建筑物外形尺寸进行偏差测量,确定干挂埃特板的标准线。 3以标准线为基准,按照设计图中埃特板排版图规格尺寸弹出分格线。 5.2.3 连接件安装 1根据施工图及分格线,确定竖向龙骨位置,各竖向龙骨的连接件按线与预埋件焊接,使其外伸端面做到垂直平整。电焊所采用的焊条型号、焊缝的高度及长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2检查焊缝质量,去除焊渣,并涂刷二遍防锈漆及二遍银灰色金属漆。 5.2.4 龙骨安装 1按照设计排版图确定埃特板横竖向龙骨间距,龙骨均采用C型钢,表面热镀锌处理。 2竖向龙骨安装前应认真核对龙骨的规格、尺寸、数量、编号是否与施工图纸相一致。 3根据连接件的位置在竖向钢龙骨上钻孔,将竖向龙骨与连接件通过螺栓连接。 4竖向龙骨接长通过套管用不锈钢螺栓固定,安装由下而上进行。 5 竖向龙骨安装就位后应进行调整修正, 并及时固定、拧紧连接螺栓。 6横向龙骨通过连接件与竖向龙骨连接,连接件的一端用螺栓固定在横龙骨上,另一端用螺栓固定在竖向龙骨上。 7同一层的横向龙骨安装应由下向上进行,当安装完一层高度时,应进行检查、调整校正、固定。龙骨安装示意见图5.2.4。

(完整版)强夯地基处理工程施工方案

强夯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况 根据现场实际查看,该工程全部为风化石,挖高填低而成,采用强夯地基处理法进行施工,处理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不小于180Kpa,以满足设计要求。 二、编制依据 1、本工程招标文件 2、本工程地基处理设计说明 3、本工程强夯夯点布置图 4、本工程勘察报告 5、建筑地基处理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002) 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7、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300-2001) 8、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检验统一标准(GB50300-2001) 9、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1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1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三、施工准备 (一)技术准备

1、召集公司技术人员进行图纸会审,对有关技术问题在图纸会审时加以确定,从而选定施工方案。 2、根据相邻及相近地区的施工技术资料、制定出相应的施工措施,并有针对性的对技术难点进行咨询和研究。 在工程开工前,根据业主提供的平面坐标及水准点,在场 区建立一个平面坐标测量控制网,并应符合《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的要求,采取直角坐标法放线。复核前期施工轴线 位置。严格按照工程测量规范要求,施工过程遵循“从整体到局 部,先控制后碎步”的原则,对整个工程进行控制。 本工程测量放线需配备经纬仪(J2)2台, DS3水准仪1 台,100米钢卷尺二把(其中一把为标准尺)。安排测量工程师2 人进行测量工作。 (二)施工技术参数的确定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做好“三通一平”工作,了解并清理现场地下及地上和空中障碍物,确保工程的顺利施工。 平面轴线控制 1、根据业主给定的水准控制点建立平面轴线控制网, 并定出引标(醒目、坚固),施工轴线控制网应作闭合复测, 测距精度应在规范允许范围内,测角精度不低于20"。 2、±0.000以上平面采用“内控法”控制,将基准面选 在±0.000地面上控制点组成控制网,经测角、量距、校核 后使用。

重锤夯实试验段总结(定版)

重锤夯实试验路段成果报告书 一、编制依据 1.1XXX公路土建工程施工招标文件。 1.2XXX公路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图纸。 1.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40-2007)和《公路冲击碾压应用技术指南》。 1.4国家和交通部、新疆省现行的其它有关设计、施工、验收规范、规程和标准。 1.5XXX集团《工程管理办法》、ISO9002:2000《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本单位的技术水平、装备能力、管理水平以及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1.6试验段施工控制过程中原始记录及检验报告。 二、工程概况 2.1工程简介 XXX建设项目合同段,路线位于奇台县、木垒县境内,起点桩号KXXX,终点桩号KXXX,路线全长XXXm,全线所经地区以绿洲平原为主,局部路段有戈壁,地形相对平坦。本合同段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时速120km/h,主线路基采用整体式断面,路面宽度28m。 2.2特殊路基处理情况 根据现场实地考察,我部选取KXXX~KXXX段,长度为200米,作为特殊路基地基处理重锤夯实施工试验段。 2.3试验段设计类型 KXXX~KXXX段为Ⅰ级非自重湿陷土,黄土层厚度为1.3~1.6米,清表后基底采用重锤夯实,单点夯击能采用800Kn〃M。夯击两遍,再采用600Kn.M低能量满夯两遍。 三、试验目地

项目区地层以卵砾石层为主,其上普通分布有低液限粉土,层厚通常小于1m,局部最大厚度在2.7m,室内试验结果表明,该土层具有一定的湿陷性,湿陷等级为非自重湿陷Ⅰ级。根据设计特殊路基处理原则,即加强路基范围的防排水设计,防止路基侧积水浸泡路基,对场地湿陷性等级低的路段进行浅层处理,对场地湿陷性等级高的路段进行深层处理。对于湿陷性土层厚度H>130cm的路段,采用加强防排水设计和重锤夯实综合处理方案。 通过试验段总结夯锤质量、夯击次数、夯锤落距、夯点间距、夯击遍数、夯降量、压实度的关系,选取合理的机械配置和质量控制方案。 四、试夯的检测方法 检测方法:对粘性土地基以静力触探、荷载试验为主;对砂性土、碎石土地基以动力触探、标准贯入试验、荷载试验为主。 五、人员设备投入情况 5.1人员投入 5.2设备投入 六、夯点布置及施工方法 夯点采用矩形布置,夯点间距4m;第二遍夯击点位于第一遍夯

桥梁上部结构施工方案(原始)

桥梁上部结构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司楼沟中桥中桩号为K2+792,其上部构造形式为:3孔16m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 该桥所属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相对高差较小。本区地下水位较高,水质良好,对混凝土无侵蚀,水源充足。该桥所在位置与一些县和乡级公路相连,交通较为便利,有利于原材料的运输。 本工程所使用的钢材、木材、水泥、碎石、中粗砂等分别按照业主指定厂家范围内采购,该桥施工中用电主要依靠乡镇变电站提供,不足部分由我施工单位利用发电机组进行补充发电。 二、施工准备 1、工程部 工程部已组织人员对施工图纸作了进一步的熟悉,对工程数量进行了复核,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总结规划,对施工过程中将会出现的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制定了较详细的施工技术方案,召开有关技术人员和施工管理人员的技术交底会议。对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关键工序的控制,及易发生质量问题的部位和注意事项等方面做好交底,给工程施工人员在思想上打预防针,并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形成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消除工程质量隐患,确保工程优质高效完成。 2、机械部 桥梁建设所需要的所有机械、设备已全部到位。开工前对所有机械手进行了岗位培训,持证上岗,对机械设备进行了安装与调试,使其保持良好的状态。 3、试验室 桥梁建设中所需要的砂、水泥、碎石、钢筋等原材料的试验工作已完成,并对进场的材料进行试验,已由监理工程师进行抽检试验,项目部的工地试验室已经取得了资质证,具备了做各种原材料试验的能力,试验室将根据工程实际需要组织合格的材料进场,对进场的材料做跟踪性试验,合格的分类堆放整齐,不合格的材料严禁进场。 4、施工准备 施工前已用机械将附近的便道拉通,并修建了便桥,清理了施工现场,在桥的四周平整了临时场地,该场地已进行了硬化处理,搭起了临时工棚,储存了足够的施工材料,安排了施工机械的摆放位置,做好了开工的准备。 三、施工总平面设计 根据该桥的实际工程量和工期安排,结合我单位的技术力量、设备、能力等,计划分成七个施工作业组(钢筋制作组、模板装卸组(木工组)、电工机械组、混凝土振捣组、吊装组、测量组、质检组),分工明确,施工操作时将采取平行作业相结合。质检组由质检工程师负责,组织项目部测量人员、试验人员对工程全方位的检测,对工程质量进行评定。桥梁负责人全面负责,总工程师主管工程技术,质量工程师主管质量控制,建立起工程进度控制、工程质量控制、工程成本控制三大管理体系。在桥梁负责人的部署下,设置这七个作业组,分工明确,使工作具有专业性,对于进展的关键工序,我们将安排精锐、优秀的队伍完成,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埃特板吊顶现场施工方法

轻钢龙骨埃特板吊顶施工方案 1、工艺流程: 弹线→安装吊杆(Φ8全丝镀锌)→安装龙骨(U型60系列)→埃特板安装→刷乳胶漆 2、施工工艺 (1)弹线:根据设计图纸弹好吊顶水平标高线、龙骨布置线和吊杆悬挂点(吊杆直径符合设计要求,@≤1200mm,主龙骨布置按≤1200mm间距排列,副龙骨@300 及横撑龙骨间距1200)。其中吊顶水平标高线弹到墙面上,龙骨和吊杆位置线弹到楼板上,弹线应清楚、准确。 (2)固定封口材料:以30*40木方作边龙骨用300~400mm间距钢钉固定于墙上。 (3)固定吊杆:按设计及规范要求,采用吊筋穿板缝上部用40*3扁铁固定。 (4)连接件安装:用丝杆连接,先暂时套上螺母。 (5)龙骨安装: 1)根据拉好的标高控制线,将龙骨安装在吊杆的吊桂件上,拧紧吊挂件上的螺丝将龙骨卡住。主龙骨间连接用配套插接件,接缝不应超过2mm,主龙骨间距用平直木方上按主龙骨间距钉上的圆钉临时卡住。大面积吊顶主龙骨安装时还应适当起拱,起拱高度不小于房间短向跨度的1/200。 2)副龙骨垂直于主龙骨安装,在主副龙骨交叉点用副龙骨吊桂件将副龙骨固定在主龙骨上,吊挂件的U形腿用钳子卧入主龙骨内,副龙骨连接也用插件进行,对接错位偏差不得超过2mm,副龙骨间距300mm。 3)横撑龙骨安装:横撑龙骨安装间距1200mm。安装时将横撑龙骨的端头插入挂插件,扣在副龙骨上,并用钳子将挂搭弯入副龙骨内。组装完后,横撑龙骨与副龙骨的接缝处间隙不大于2mm,底面保持在一平面上。

4)龙骨安装从房间一端向另一端。如有高低跨部分,先安装高跨,再安装低跨。对于检修口(400×400mm或另定)等部位,在安装龙骨时,将尺寸及部位留出,在洞口周边加封边横撑龙骨,并用实木收边,刷白油漆。检修口处的主龙骨加设吊杆。吊顶中的一般轻型灯具可固定在副龙骨或横撑龙骨上,重型灯具应按设计要求重新加设吊杆,不应固定在龙骨上。 5)木龙骨制作造型部分,要固定,连接牢固。参照轻钢龙骨施工工艺进行施工,安装完成后,遍刷防火涂料三遍。 (6)埃特板安装:埃特板安装前所有龙骨已调整完毕;吊顶内水电管道安装完毕。埃特板从吊顶一端开始错缝安装,逐块排列,余量放在最后安装,埃特板与墙体间应留有3mm~5mm左右间隙。埃特板长边与次龙骨呈十字交叉状态,使板端边准确落在副龙骨上,相邻两张埃特板在同一副龙骨上的搭接宽度应基本相等,板间预留 3mm~5mm左右的缝隙。缝隙刮腻子后贴配套穿孔纸带。埃特板必须在无应力状态下,从一端向另一端固定。固定用平头加强自攻螺丝,自攻螺丝距副龙骨边缘不小于3mm,距板块以10~15mm为宜。自攻螺丝间距控制在150~170mm内,螺丝与板面垂直,螺钉头略埋入板面。相邻两块埃特板固定,螺钉错开不小于50mm。埃特板安装完后,螺丝作防锈处理。 3、天棚轻钢龙骨埃特板吊顶质量指标及检验方法 (1)轻钢骨架和罩面板的材质、品种、式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2)轻钢骨架的大、中、小龙骨安装必须位置正确,连接牢固,无松动,平直无弯曲、无变形;吊挂件、连接件应符合产品组合的要求。 (3)罩面板应无脱层、翘曲、折裂、缺楞掉角等缺陷;安装必须牢固。 (4)罩面板表面平整、洁净、颜色一致,无污染、反锈等缺陷。 (5)罩面板接缝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拉缝和压条宽窄一致,平直正齐;接缝应严密顺直。 4、天棚轻钢龙骨埃特板吊顶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见下表。

明挖扩大基础施工方案

明挖扩大基础 1、基础定位放线 在基础开挖前,先进行基础的定位放线工作,以便正确地将图纸上的基础位置准确地设置到桥址上来。放样工作系根据桥梁的中心线与墩台的纵横轴线,推出基础边线的定为点,再放线划出基坑的开挖范围,具体的定为工作视基坑的深浅而有所不同。基坑较浅时,可使用挂线板划,拉线挂锤球进行定位;基坑较深时,用设置定位桩形成定位线等进行定位,基坑各制点标高及开挖过程中标高的检查按一般水准测量方法进行。 2、施工方法 对刚性扩大基础的施工,一般采用明挖,根据开挖深度、边坡土质、渗水情况、及施工场地、开挖方式、施工方法可以有多种选择。本标段因河床干涸、无水,故可采用放坡开挖及坑壁支撑开挖方法。 a、放坡开挖 (1)、测量放线应在基础开挖前通知监理工程师,检查、测量基础平面位置和现有地面标高。用经纬仪测出墩、台基础纵、横中心线,放出上口开挖边桩,边坡的放坡率可参照下表2-1。基坑下口开挖的大小应满足基础施工的要求,渗水的土质,基底平面尺寸可适当加宽50cm-100cm,便于设置排水沟和安装模扳,其它情况可放小加宽尺寸,不设基础模板时,按设计平面尺寸开挖。 (2)、开挖作业方式以机械作业为主,采用反铲挖掘机配自卸汽车运输作业辅以人工清槽。单斗挖掘机(反铲)斗容量根据上方量和

运输车辆的配置可选择0.4~0.1立方米,控制深度4一6m。挖基土应外运或远离基坑边缘卸土,以免塌方和影响施工。 明挖基础放坡开挖坑壁坡度表表2-1 (3)、施工注意事项 ①在基坑顶缘四周适当距离处设置截水沟,并防止水沟渗水,以避免地表水冲刷坑壁,影响坑壁的稳定性。 ②坑壁缘边应当留有护道,静荷载不少于0.5m,动荷载距坑边缘不小于1.0m,垂直坑壁边缘的护道还应适当增宽,水文地质条件欠佳时应有加固措施。 ③应经常注意观察坑壁边缘有无裂缝,坑壁有无松散、塌落现象发生,以确保安全施工。 ④基坑施工不可延续时间过长,自开挖至基础完成,应抓紧时间连续施工。 ⑤如用机械开挖基础,在挖至基底时,应保留不少于30cm的厚度,在基础浇筑圬工前用人工挖至基底标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