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优化合成气净化工艺流程

优化合成气净化工艺流程

优化合成气净化工艺流程
优化合成气净化工艺流程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优化合成气净化工艺流程

作者:张永胜

作者单位:神华包头煤化工有限公司,内蒙古,包头,014010

刊名:

河北化工

英文刊名:HEBEI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INDUSTRY

年,卷(期):2008,31(11)

参考文献(7条)

1.宋维端甲醇工学 1991

2.吕运江;壬冬;赵绍民德士古煤气制甲醇工艺浅析[期刊论文]-中氮肥 2004(05)

3.李天文;曹永生甲醇合成工艺进展[期刊论文]-现代化工 1999(9)

4.张瑞和国内甲醇工业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叫 1998(01)

5.张祉祜;石秉三低温技术原理与装置 1987

6.亢万忠;唐宏青低温甲醇洗工艺技术现状及发展

7.江楚标膨胀空气进下塔的空分流程[期刊论文]-深冷技术 2000(01)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蒋保林.JIANG Bao-lin煤制甲醇项目净化工艺分析[期刊论文]-山西化工2009,29(1)

2.任光.Ren Guang煤制甲醇过程中煤气化技术的选取[期刊论文]-同煤科技2010(2)

3.徐娜.胡瑞生.白雅琴.苏海全煤制甲醇工艺设备及能耗分析[会议论文]-2008

4.王明华.李政.倪维斗.WANG Ming-hua.LI Zheng.NI Wei-dou煤制甲醇CO变换工艺组合方式的研究[期刊论文]-化学工程2008,36(7)

5.董宇涵煤制甲醇工艺论析[期刊论文]-化学工程与装备2009(12)

6.田志.TIAN Zhi煤制甲醇气化工艺选择[期刊论文]-中氮肥2009(2)

7.纵秋云.崔恩州煤制甲醇新工艺及耐硫变换催化剂[会议论文]-2008

8.大型煤制甲醇的气化和合成工艺选择[期刊论文]-煤化工2005,33(5)

9.马文清.MA Wen-qing鹤壁煤制甲醇项目煤气化工艺介绍及炉型选择[期刊论文]-煤质技术2007(3)

10.李琼玖.杜世权.廖宗富.周述志.申同贺.Li Qiongjiu.Du Shiquan.Liao Zonefu.Zhou Shuzhi.Shen Tonghe实现CO2零排放的煤气化制甲醇创新工艺[期刊论文]-中外能源2009,14(8)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a112856763.html,/Periodical_hebhg200811020.aspx

煤制烯烃研究报告范本

煤制烯烃研究报告

煤制烯烃工艺研究报告 一、煤制烯烃简介 制备丙烯的传统方法是采用轻油(石脑油、轻柴油)裂解工艺,但石油储量有限,因此世界各国开始致力于非石油路线制乙烯和丙烯类低碳烯烃的开发。其中,以煤或天然气为原料制甲醇,再由甲醇制低碳烯烃的工艺受到重视。 煤制烯烃主要指乙烯、丙烯及其聚合物。聚乙烯主要应用于粘合剂、农膜、电线和电缆、包装(食品软包装、拉伸膜、收缩膜、垃圾袋、手提袋、重型包装袋、挤出涂覆)、聚合物加工(旋转成型、注射成型、吹塑成型)等行业。 丙烯是仅次于乙烯的一种重要有机石油化工基本原料,主要用于生产聚丙烯、苯酚、丙酮、丁醇、辛醇、丙烯腈、环氧丙烷、丙二醇、环氧氯丙烷、合成甘油、丙烯酸以及异丙醇等。 煤制烯烃简单来说可分为煤制甲醇、甲醇制烯烃这两个过程。主要有四个步骤:首先经过煤气化制合成气,然后将合成气净化,接着将净化合成气制成甲醇,甲醇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脱水生成二甲醚(DME),形成甲醇、二甲醚和水的平衡混合物,然后转化为低碳烯烃,烯烃经过聚合反应生产聚烯烃。当前,国际上有几种领先的甲醇制烯烃工艺,如美国UOP公司与挪威海德鲁(Lydro)公司的甲醇制烯烃工艺(MTO)、德国鲁奇(Lurgi)公司的甲醇制丙烯工艺(MTP)、美国AtoFina与UOP公司的烯烃裂

解工艺等,其中Lurgi公司的MTP工艺已经在国内的生产装置上应用,在最先实现工业化。 二、国外煤制烯烃技术 MTO是国际上对甲醇制烯烃的统一叫法。最早提出煤基甲醇制烯烃工艺的是美孚石油公司(Mobil),随后巴斯夫公司(BASF)、埃克森石油公司(Exxon)、环球石油公司(UOP)及海德鲁公司(Hydro)等相继投入开发,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MTO 的工业化。1995年,UOP与挪威Norsk Hydro公司合作建成一套甲醇加工能力0.75 吨/天的示范装置,连续运转90天,甲醇转化率接近100%,乙烯和丙烯的碳基质量收率达到80%。1998年建成投产采用UOP/Hydro工艺的20万吨/年乙烯工业装置,截止已实现50万吨/年乙烯装置的工业设计,并表示可对设计的50万吨/年大型乙烯装置做出承诺和保证。UOP/Hydro的MTO工艺能够在比较宽的范围内调整反应产物中C2与C3;烯烃的产出比,可根据市场需求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以获取最大的收益。 惠生(南京)清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甲醇制烯烃装置采用环球油品公司(UOP)的甲醇制烯烃(MTO)/烯烃裂化(OCP)技术,是全球首套采用霍尼韦尔先进技术(Honeywell)的装置,与传统工艺相比,该项工艺被验证拥有高收率和低副产品形成的优点。

(完整版)电焊气割安全操作规程

电焊气割安全操作规程 工作环境要求 工作环境通风良好,附近无易燃易爆物品。 工作前 1.易燃易炸区域或附近进行作业,必须办理动火证。注意清理现场,专人监护,保持距离,防止火星飞溅。 2.风季作业,应有挡风装置等措施,防止火星飞溅引起火灾,风力大于6级以上,应停止作业。 3.油脂的手套、棉纱和工具等同气瓶、瓶阀、减压器及回火管路等严禁接触。 气瓶漏气时应用肥皂水检漏,严禁使用明火。 4.用前认真检查瓶阀、减压器、回火防止器、安全阀或安全装置是否完好,灵敏。 5.检查焊、割矩射、吸能力时,应防止因熔化金属飞溅物或其他杂质堵塞喷咀而导致回火,焊、割矩及连接部位,胶管、气阀不能沾有油脂。 6.点火时,喷咀不能对人,燃烧的割矩不能放在工件和地面上。 7.作业时,应先清理工件表面漆皮,铁锈,油垢,在贮存烧碱、硫磺、油、甲苯等物质的容器中作业时,必须清洗容器,并在毒气检测合格后方可作业。 工作中 1.装减压阀前,慢慢打开气瓶阀门吹掉接口内外的灰尘;装好减压

阀,然后打开阀门检查有无漏气,是否畅通;操作时,人应站在接口侧面,不准面对接口。 检查皮管接头无灰尘和金属屑,才能连接,皮管取下后,不能仰天放,也不能放在地上,以免杂质进入。 2.经常检查回火防止器,压膜是否完好,各进出口是否畅通,逆止阀是否灵敏。 3.气瓶内氧气禁止全部用完,必须保留1~1.5个大气压,以便冲气检查和防止进入杂质。 4.冬季使用时,解冻瓶阀只能用40℃热水或蒸汽,严禁用火焰加热或铁器锤击。 5.与电焊工在同一处作业时,为防止气瓶带电,应在瓶底加绝缘垫,与气瓶接触的金属管道及设备均应安装接地线防止产生静电而引发火灾爆炸。 乙炔的安全使用: 1.乙炔最高工作压力禁止超过0.174MPa. 2.禁止使用紫铜或含铜量超过70%的铜合金制造与乙炔接触的仪表、管子等零件。 3.焊接与切割中使用的氧气胶管为黑色,乙炔气管为红色。胶管不能互换,工作前应检查胶管有无磨损、老化、扎孔、裂纹等情况并及时修理或更换。 4.气焊与气割作业过程中应预防触电、中毒、砸伤和眼病,夏季应防中暑。

-合成氨原料气的制备方法

年产五十万吨合成氨的原料气制备工艺筛选 合成氨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合成氨因采用的工艺不同其生产流程也有一定的差别,但基本的生产过程都大同小异,基本上由原料气的生产、原料气的净化、合成气的压缩以及氨合成四个部分组成。 ●原料气的合成 固体燃料生产原料气:焦炭、煤 液体燃料生产原料气:石脑油、重油 气体燃料生产原料气:天然气 ●原料气的净化 CO变换 ●合成气的压缩 ●氨的合成 工业上因所用原料制备与净化方法不同,而组成不同的工艺流程,各种原料制氨的典型流程如下: 1)以焦炭(无烟煤)为原料的流程 50年代以前,世界上大多数合成氨厂采用哈伯-博施法流程。以焦炭为原料的吨氨能耗为88GJ,比理论能耗高4倍多。 我国在哈伯-博施流程基础上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开发了碳化工艺和三催化剂净化流程: ◆碳化工艺流程将加压水洗改用氨水脱除CO2得到的碳酸氢铵经结晶,分离后作 为产品。所以,流程的特点是气体净化与氨加工结合起来。 ◆三催化剂净化流程采用脱硫、低温变换及甲烷化三种催化剂来净化气体,以替代 传统的铜氨液洗涤工艺。 2)以天然气为原料的流程 天然气先要经过钴钼加氢催化剂将有机硫化物转化成无机硫,再用脱硫剂将硫含量脱除到以下,这样不仅保护了转化催化剂的正常使用,也为易受硫毒害的低温变换催化剂应用提供了条件。 3)以重油为原料的流程 以重油作为制氨原料时,采用部分氧化法造气。从气化炉出来的原料气先清除炭黑,经CO耐硫变换,低温甲醇洗和氮洗,再压缩和合成而得氨。 二、合成氨原料气的制备方法简述 天然气、油田气、炼厂气、焦炉气、石脑油、重油、焦炭和煤,都是生产合成氨的原料。除焦炭成分用C表示外,其他原料均可用C n H m来表示。它们呢在高温下与蒸汽作用生成以H2和CO为主要组分的粗原料气, 这些反应都应在高温条件下发生,而且为强吸热反应,工业生产中必须供给热量才能使其进行。 按原料不同分为如下几种制备方法: ●以煤为原料的合成氨工艺 各种工艺流程的区别主要在煤气化过程。 典型的大型煤气化工艺主要包括固定床碎煤加压气化工艺、德士古水煤浆加压气化工艺以及壳牌干煤粉加压气化工艺。 ①固定床碎煤气化

合成气制液体燃料(DOC)

碳一化学 ----合成气制液体燃料 学院:化学与化工 专业:化工1201班 姓名:张小琴 学号:1215010105 时间:2015.10.8

合成气制液体燃料工艺描述 煤间接液化 间接液化是先把煤炭在高温下与氧气和水蒸气反应,使煤炭全部气化、转化成合成气,然后再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为液体燃料的工艺技术。间接液化首先将原料煤与氧气、水蒸汽反应将煤全部气化,制得的粗煤气经变换、脱硫、脱碳制成洁净的合成气(CO+H2),合成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合成反应生成烃类,烃类经进一步加工可以生产汽油、柴油和LPG等产品。在煤炭液化的加工过程中,煤炭中含有的硫等有害元素以及无机矿物质(燃烧后转化成灰分)均可脱除,硫还可以硫磺的形态得到回收,而液体产品品质较一般油产品更优质。 煤间接液化技术的发展 煤间接液化中的合成技术是由德国科学家Frans Fischer和Hans Tropsch 于1923首先发现的并以他们名字的第一字母即F-T命名的,简称F-T合成或费-托合成。依靠间接液化技术,不但可以从煤炭中提炼汽油、柴油、煤油等普通石油制品,而且还可以提炼出航空燃油、润滑油等高品质石油制品以及烯烃、石蜡等多种高附加值的产品。 自从Fischer和Tropsch发现在碱化的铁催化剂上可生成烃类化合物以来,费-托合成技术就伴随着世界原油价格的波动以及政治因素而盛衰不定。费-托合成率先在德国开始工业化应用,1934年鲁尔化学公司建成了第一座间接液化生产装置,产量为7万吨/年,到1944年,德国共有9个工厂共 57万吨/年的生产能力。在同一时期,日本、法国、中国也有6套装置建成。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中东大油田的发现使间接液化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陷入低潮,但南非是例外。南非因其推行的种族隔离政策而遭到世界各国的石油禁运,促使南非下决心从根本上解决能源供应问题。考虑到南非的煤炭质量较差,不适宜进行直接液化,经过反复论证和方案比较,最终选择了使用煤炭间接液化的方法生产石油和石油制品。SASOL I厂于1955年开工生产,主要生产燃料和化学品。20世纪70年代的能源危机促使SASOL建设两座更大的煤基费-托装置,设计目标是生产燃料。当工厂在1980和1982年建成投产的时候,原油的价格已经超过了30美元/桶。此时SASOL的三座工厂的综合产能已经大约为760万吨/年。由于 SASOL 生产规模较大,尽管经历了原油价格的波动但仍保持赢利。南非不仅打破了石油禁运,而且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将煤炭液化费-托合成技术工业化的国家。1992 和1993年,又有两座基于天然气的费-托合成工厂建成,分别是南非 Mossgass100万吨/年和壳牌在马来西亚Bintulu 的50万吨/年的工厂。 F-T合成的主要化学反应 F-T合成的主反应: 生成烷烃:nCO+(2n+1)H2 = C n H2n+2+nH2O 生成烯烃:nCO+(2n)H2 = C n H2n+nH2O 另外还有一些副反应,如: 生成甲烷:CO+3H2 = CH4+H2O 生成甲醇:CO+2H2 = CH3OH 生成乙醇:2CO+4H2 = C2H5OH+ H2O

合成气工艺

四合成气系化学品 由合成气可以生产一系列的化学品。 1.氨及其产品:合成氨指由氮和氢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存在下直接合成的氨。 最主要的合成气化学品,是用合成气中的氢和空气中的氮在催化剂作用下加压反应制得的氨。氨加工产品有尿素、各种铵盐(如氮肥和复合肥料)、硝酸、乌洛托品、三聚氰胺等。它们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合成氨的生产分为三部分: 造气——原(燃)料通人空气(氧气)和蒸汽,汽化成为水煤气(半水煤气),该粗原料气由氢气、氮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少量硫化氢、氧气及粉尘组成,原料气经废热锅炉回收热量后存于气柜; 变换净化——气柜来的原料气通过电除尘器除去粉尘进入气压机加压,经脱硫(脱除硫化氢)、变换(将一氧化碳转化为氢和二氧化碳)、脱碳(吸收脱除二氧化碳)后,再次加压进入铜洗塔(用醋酸铜氨液)和碱洗塔(用苛性钠溶液)进一步除去原料气中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含量降至十万分之三以下),获得纯氢气和氢气混合气体; 合成——净化后的氢氮混合气(H2:N2=3:1)经压缩机加压至30~32MPa进入合成塔,在铁触媒存在下高温合成为氨。 生产是在密封、高压、高温下连续进行的。 2.甲醇及其产品:甲醇是合成气化学品中第二大产品,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制得的,其用途和加工产品十分广泛。甲醇羰基化制得醋酸,是生产醋酸的主要方法,甲醇羰基化法是以甲醇、CO为原料合成乙酸。所用催化剂最初是Co配合物。1970年,美国Monsanto公司开发了CH3I促进的RhI3的催化剂体系,并使之工业化。Rh工艺的优点在于反应压力相对较低(10~25 bar pco),温度适中(175℃),选择性>99%,没有副产品生成,产品纯度达食品级、药典级;甲醇经氧化脱氢可得甲醛,进一步可制得乌洛托品,后两者都是高分子化工的重要原料。由醋酸甲酯羰基化生产醋酐,被认为是当前生产醋酐最经济的方法,1983年,美国田纳西伊斯曼公司建立了一个年产226.8kt(5亿磅)的工厂。此外,正在开发的尚有通过二醋酸乙二醇酯制醋酸乙烯,由甲醇生产低碳烯烃,由甲醇同系化生产乙醇,由甲醇通过草酸酯合成乙二醇等工艺。 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甲醇,大多采用蒸汽一段转化,低压合成,三塔精馏的技术, 工艺过程:以天然气为原料,采用中压蒸汽转化制甲醇合成气中、低压合成甲醇,三塔精馏制取精甲醇的工艺。 工艺装置共分以下四个工序: (1)造气工序 a天然气脱硫 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天然气通过氧化锰脱硫剂及氧化锌脱硫剂,将天然气中的有机硫、H2S脱至1PPM以下,以满足蒸汽转化催化剂对硫的要求,其主要反应为:COS+MnO →MnS+CO2;H2S+MnO→MnS+H2O;H2S+ZnO→ZnS+H2O b 烃类的蒸汽转化 烃类的蒸汽转化是以水蒸汽为氧化剂,在镍催化剂的作用下将烃类物质转化,得到合成甲醇的原料气。这一过程为吸热过程故需外供热量,转化所需的热量由转化炉辐射段燃烧燃料气提供。 在镍催化剂存在下其主要反应如下:CH4+H2O→CO+3H2+Q;CO+H2O→CO2+H2+Q (2)压缩工序 压缩工序包括原料气压缩、合成气压缩和循环气压缩。 由造气工序来的转化气,经合成气压缩到一定的压力,与合成工序来的循环气混合,进入循环气压缩机升压后返回合成系统。 (3)合成工序 甲醇合成是在一定的压力下,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反应生成甲醇,基本反应式为: CO+2H2=CH3OH+Q;CO2+3H2=CH3OH+H2O+Q. 在甲醇合成过程中,尚有如下副反应; 2CO+4H2=(CH3)O+H2O;2CO+4H2=C2H5OH+H2O;4CO+8H2=C4H5OH+3H2O。

容器内焊割安全操作规程正式版

Guide operators to deal with the process of things, and require them to be familiar with the details of safety technology and be able to complete things after special training.容器内焊割安全操作规程 正式版

容器内焊割安全操作规程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指导操作人员处理某件事情的流程和主要的行动方向,并要求参加施工的人员,熟知本工种的安全技术细节和经过专门训练,合格的情况下完成列表中的每个操作事项。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1 在容器内进行焊接作业时,除遵守一般焊割作业技术要求外,还必须遵守其特殊的相关规定。 2 作业前,必须检查电焊机上及其电源接头处的漏电保护器是否灵敏、可靠,气割设备是否正常无漏气,如有问题及时修复并通知电工进行修理。 3 加强防护措施,避免触电事故:不允许使用简单而无绝缘外壳的焊钳及翻新旧焊机,金属容器中临时照明必须用12V 以下低压灯,灯泡要有金属网防护;同时要配戴好绝缘手套(应能经得起5KV电

4容器出口处要有专人监护,随时注意作业现场及其周围情况,发现危险征兆,立即切断电源并进行抢救。 5进行气焊、气割必须随时注意防火防爆,作业前要认真检查各处的气体管路是否漏气。 6 焊割炬的引燃及熄火均应在容器外部进行; 7在焊接、切割作业间隙,必须及时切断气源并将焊、割炬放在空气流通的地点,严禁放在容器内、舱口处或焊接切割工作台座的孔洞上,以免焊炬泄漏出的乙炔形成易燃易爆混合气滞留其间,引发燃烧或爆炸事故。 8焊接施工前后,均应对作业现场及周

煤化工工艺汇总

煤化工工艺汇总煤化工工艺路线图

煤制甲醇典型工艺路线图 1、合成甲醇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主反应: CO+2H2=CH3OH+102.5KJ/mol (2)副反应 2CO+4H2=CH3OCH3+H2O+200.2 KJ/mol CO+3H2=CH4+H2O+115.6 KJ/mol 4CO+8H2=C4H9OH+3H2O+49.62 KJ/mol CO2+H2=CO+H2O-42.9 KJ/mol 2、甲醇合成气要求氢碳比f=(H2-CO2)/(CO+CO2)≈2.05~2.10,由于煤炭气化所得到的水煤气CO含量较高,H2含量较低,因此水煤气须经脱硫、变换、脱碳调整气体组成,以达到甲醇合成气的要求。 3、CO变换反应

CO+H2O(g)=CO2+H2 (放热反应) 4、水煤气组分与甲醇合成气组分对比 气体种类气体组分(%) CO H2CO2CH4水煤气37.350.0 6.50.3甲醇合成气29.9067.6429.900.1 天然气制甲醇工艺流程图 1、合成甲醇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CH4+H2O=CH3OH+H2 2、甲醇合成气要求氢碳比f=(H2-CO2)/(CO+CO2)≈ 2.05~2.10,由于天然气甲烷含量较高,因此要对天然气进行蒸 汽转化,生成以H2、CO和CO2位主要成分的转化气。由于蒸汽转化反应是强吸热反应,因此还要对天然气进行纯氧部分氧化

以获取热量,使得蒸汽转化反应正常连续进行,最终达到甲醇合成气的要求。 3、蒸汽转化反应 CH4+H2O(g)=CO+H2(强吸热反应) 4、纯氧部分氧化反应 2CH4+O2=2CO+4H2+35.6kJ/mol CH4+O2=CO2+2H2+109.45 kJ/mol CH4+O2=CO2+H2O+802.3 kJ/mol 5、天然气组分与甲醇合成气组分对比 气体种类气体组分(%) CO H2CO2CH4天然气----------- 3.296.2甲醇合成气29.9067.6429.900.1石油化工、煤炭化工产品方案对比(生产烯烃)

天然气制烯烃技术简介

天然气制烯烃技术简介 胡原 李凌辉 陈登峰 (大庆油田化工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 天然气作为相对稳定的化工原料,在生产合成氨、甲醇、乙炔及炔属精细化学品、合成气等化工产品方面一直保持原料和技术经济领先优势。目前,天然气化工仍然是世界化学工业的重要支柱,生产出世界上约85%的合成氨、90%的甲醇、80%的氢气、60%的乙炔及炔属精细化学品。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世界石油价格逐渐升高,天然气探明储量增长,出现了天然气制烯烃(GTO)、天然气合成油(GTL)和天然气制二甲醚等新技术,导致了天然气化工结构的重大变化。这使天然气大规模化工应用成为可能,同时还可以通过低碳烯烃产业链,实现气化工向石油化工转变。 11天然气制烯烃技术(M TO)简介 目前世界上99%的乙烯来自使用石脑油、轻柴油和轻烃作原料,而用天然气为原料则是一条新工艺路线。当前天然气制烯烃的研究开发主要有三种方法:天然气直接合成制烯烃,称为一步法;天然气经合成气制烯烃,称为二步法;天然气经甲醇制烯烃,称为三步法。 一步法制取乙烯是一条较理想的工艺路线,但技术难度很大,这方面的研究工作目前尚处于实验室阶段。二步法是采用费-托法,但催化剂是铁、钴、镍,易形成饱和烃,轻质烯烃收率不高,近期没有工业化可能。 由甲醇制取烯烃的工业化研究已进行了多年。如环球油品公司(UO P)、海德罗公司、美孚石油公司、巴斯夫公司、埃克森石油公司和鲁奇油气公司(L urgi)等均进行了多年研究。 UOP/H YDRO M TO反再系统是由流化床反应器和再生器组成的。M TO反应为放热反应,通过在外催化剂冷却器产生蒸汽带走反应热。失效催化剂送入再生器烧掉积碳,反应在350~600℃、011~013M Pa条件下运行。M TO工艺的烯烃回收系统,与石脑油制烯烃流程相似,但反应温度低,反应过程中有极少炔烃、双烯烃及芳烃产生。反应混合气在急冷系统冷却,混合气被加压,经过脱除CO2系统,再干燥脱水进入产品回收段,该段由脱乙烷塔、乙炔转化器、脱甲烷塔、C2分离塔、C3分离塔、脱丙烷塔和脱丁烷塔组成。 UOP公司于1995年6月建设了一套甲醇加工能力为0175t/d的示范装置,连续运转90d,催化剂经过450次反应-再生循环,性能稳定,甲醇转化率和乙烯选择性高,乙烯和丙烯产物相对收率的变化有很大灵活性。 21经济性比较 M TO工艺的竞争力主要是路线的竞争,即传统的石脑油与天然气制烯烃工艺两条路线的比较。原油价格与石脑油、乙烯、丙烯价格关联性的模型见图1 。 图1 关联模型 在图1价格模型的基础上,分别对天然气—甲醇—M TO(GTO)联合装置进行经济评价,找出项目内部收益率与石油价格的对应关系图。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在天然气价115元/石油标方时,随着石油价格的不断升高,GTO项目的内部收益率也在不断上升,当石油价格超过30美元后, GTE项目的内部收益率已经达到中石油要求的15%以上。 在GTO项目内部收益率15%时,石油价格变化条件下,相对应GTO项目可以承受的天然气价格见图2 。 图2 GTO所得税后内部收益率15%时的 天然气价格与石油价格的对应关系 从图2可看出,GTO项目在内部收益率15%时,随着石油价格的不断升高,GTO项目所能够承受的天然气价格也在不断升高;石油价格在30美元/桶时,GTO项目所承受的天然气价格将达到115元/石油标方。 甲醇制烯烃工艺为乙烯、丙烯的生产提供了新的来源,天然气化工不必再拘泥于甲醇、乙炔、合成氨、醋酸等几个狭窄的领域内。甲醇制烯烃技术将成为天然气化工大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栏目主持 樊韶华) 66 油气田地面工程第25卷第8期(200618)

电(气)焊割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编号:SM-ZD-89496 电(气)焊割作业安全操作 规程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电(气)焊割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简介:该规程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电焊(气割、气焊)从业人员,必须经过体检、专业培训、持证上岗。工作前应穿戴好规定的防护用品,认真检查电气焊设备、机具的安全可靠性。 2、对受压容器,密闭容器、管道进行操作时要事先检查,对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要冲洗干净。在容器内焊割要二人作业,一人操作一人在外监护,容器内照明电压应低于36伏。 3、严格执行“三级动火审批制度”,焊割场地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物品,按规定备有消防器材,保证足够的照明和良好的通风条件。 4、电焊机外壳应有效接地或接零,工作回线不准搭在易燃易爆物品上,也不准接在管道和机床设备上。工作回线、电源开关应绝缘良好,把手、焊钳的绝缘要牢固,电焊机要专人保管、维修,不用时切断电源,将导线盘放整齐,安放

合成气中硫化物的脱除与净化

合成气中硫化物的脱除与净化 在制气时,所用的气、液、固三类原料均含硫化物,在制气时转化成硫化氢和有机硫气体,它们会使催化剂中毒,腐蚀金属管道和设备,危害很大,必须脱除,并回收利用这些硫资源。 1、硫化物的危害: 硫化物是制气过程中最常见、最重要的催化剂毒物,极少量硫化物就会使催化剂中毒,使催化剂活性降低直至完全失活。硫化物主要有硫化氢和有机硫化物,后者在高温和水蒸气、氢气作用下也转变成硫化氢。 2、不同原料硫化物脱出位置: 用天然气或轻油制气时,为避免蒸汽转化催化剂中毒,已预选将原料彻底脱硫,转化生成的气体中无硫化物。 煤或重质油制气时,氧化过程不用催化剂,不用对原料预脱硫,因此产生的气体中有硫,在下一步加工前必须进行脱脱硫。 3、硫化物脱除的具体方法: 根据硫化物的含量、种类和要求的净化度、技术条件和经济性,可选用一种或多种脱硫方法来进行脱硫。按脱硫剂状态来分,有干法、湿法两大类。

(1)干法脱硫: 有吸附法和催化转化法。 A、吸附法:采用对硫化物有强吸附能力的固体来脱硫。吸附剂有氧化锌、活性炭、氧化铁、分子筛等。 氧化锌:以氧化锌为主组分,添加少量CuO、MnO2、MgO等作为促进剂,以矾土水泥作粘结剂制成条形或球形。在一定条件下,将H2S、RSH、ZnO转化成稳定ZnS固体,在氢气条件下,COS、CS2转化为H2S,为ZnO吸收变为ZnS。氧化锌脱硫效果好,一般只用于低含硫气体的精脱硫,不能脱除硫醚和噻吩。 活性炭:用于脱除天然气、油田气及以湿法脱硫后之气体中微量硫,属于常温精脱硫。活性炭吸附H2S和O2,后两者在其表面反应,生成元素硫。活性炭也能吸附有机硫。吸附方法对噻吩最有效。 氧化铁:这是一种古老的吸附方法。有常温、中温、高温吸附。氧化铁吸收硫化氢后生成硫化铁,再生时用氧化法使硫化铁转化为氧化铁和元素硫或二氧化硫。 此外还有分子筛等。 B、催化转化法:使用加氢脱硫催化剂,将烃类原料中含有的有机硫氢解,转化成易脱除的硫化氢,再用其他方法脱除。 催化剂常用钴钼的氧化物。即以Al2O3为载体,以CoO和MoO3为负载的钴钼加氢脱硫剂。应用举例见课本181-182页。 一般在采用钴钼加氢转化后再用氧化锌脱除生成的硫化氢,因此,用氧化锌-钴钼加氢转化-氧化锌组合,可达到精脱硫的目的。

煤制烯烃简介

煤制烯烃项目简介 一、煤制烯烃 煤制烯烃简单来说可分为煤制甲醇、甲醇制烯烃这两个过程。主要有四个步骤:首先通过煤气化制合成气,然后将合成气净化,接着将净化合成气制成甲醇,甲醇在催化剂得作用下脱水生成二甲醚(DME),形成甲醇、二甲醚与水得平衡混合物,然后转化为低碳烯烃,烯烃经过聚合反应生产聚烯烃。 煤制烯烃主要指乙烯、丙烯及其聚合物、聚乙烯主要应用于粘合剂、农膜、电线与电缆、包装(食品软包装、拉伸膜、收缩膜、垃圾袋、手提袋、重型包装袋、挤出涂覆)、聚合物加工(旋转成型、注射成型、吹塑成型)等行业。 丙烯就是仅次于乙烯得一种重要有机石油化工基本原料,主要用于生产聚丙烯、苯酚、丙酮、丁醇、辛醇、丙烯腈、环氧丙烷、丙二醇、环氧氯丙烷、合成甘油、丙烯酸以及异丙醇等。 二、国外煤制烯烃技术 MTO就是国际上对甲醇制烯烃得统一叫法。最早提出煤基甲醇制烯烃工艺得就是美孚石油公司(Mobil),随后巴斯夫公司(BASF)、埃克森石油公司(Exxon)、环球石油公司(UOP)及海德鲁公司(Hydro)等相继投入开发,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MTO得工业化。1995年,UOP与挪威NorskHydro公司合作建成一套甲醇加工能力0.75 吨/天得示范装置,连续运转90天,甲醇转化率接近100%,乙烯与丙烯得碳基质量收率达到80%。1998年建成投产采用UOP/Hydro工艺得20万吨/年乙烯工业装置,截止2006年已实现50万吨/年乙烯装置得工业设计,并表示可对设计得50万吨/年大型乙烯装置做出承诺与保证、UOP/Hydro得MTO工艺可以在比较宽得范围内调整反应产物中C2与C3;烯烃得产出比,可根据市场需求生产适销对路得产品,以获取最大得收益。 惠生(南京)清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甲醇制烯烃装置采用环球油品公司(UOP)得甲醇制烯烃(MTO)/烯烃裂化(OCP)技术,就是全球首套采用霍尼

焊割气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焊割气安全操作规程示范 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焊割气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概述 当进行火焰切割时,燃气与氧气混合,所生成的火焰 的温度能够使金属表面熔合,或者切割时能够使金属熔 化。燃气和氧气供应的气瓶和软管应使用相对应的颜色。 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工业燃气操作守则进行作业。 一.切割作业前的准备 1.进行切割作业前,必须检查各种设备和安全装置经已 安装正确,并且各种设备运行正常。 2.确定气瓶已装有正确类型的压力调节器,并已正确的 和割据连接. 3.检查气喉是否有缺陷或被损坏,例如:气喉破口、裂 缝及磨损等,如果有需要,应由符合资格的工作人员更

换,并且检查所有气道接口是否有漏气迹象。确保气管摆放的方法不会使气管严重扭曲,或被其它重型设备碾压,以避免气流被堵塞或气管受到损坏。 4.点火前必须把管路内的空气完全排放干净。 5.在切割过程中气管必须远离切割工件或割嘴火焰。 二.作业期间的准备 1.配戴个人防护设备及依循安全作业程序行事。 2.小心处理已点着的割据,不得把它悬挂于气瓶上,甚或短暂地无人看管下摆放。 3.将与工作无关的可燃物质搬离操作现场,避免引起火灾。 4.严禁在生产区内使用明火,严禁与本单位无关的人员进入生产区。 三.切割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一)火焰切割是利用可燃气体(CH4 ,C3H8)在纯

煤制烯烃技术大全

煤制烯烃技术大全 我国的能源结构是“富煤、缺油、少气”, 石油资源短缺已成为我国烯烃工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要求我国企业必须依托本国资源优势发展化工基础原料, 煤制烯烃技术是以煤炭替代石油生产甲醇, 进而再向乙烯、丙烯、聚烯烃等产业链下游方面发展。国际油价的节节攀升使MTO/MTP 项目的经济性更具竞争力。采用煤制烯烃技术代替石油制烯烃技术,可以减少我国对石油资源的过度依赖, 而且对推动贫油地区的工业发展及均衡合理利用我国资源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进展 煤经甲醇制烯烃工艺主要由煤气化制合成气、合成气制取甲醇、甲醇制烯烃三项技术组成。煤经气化过程生成CO 和H2 ( 合成气) , 然后合成甲醇, 再借助类似催化裂化装置的流化床反应形式,生产低碳烯烃( 乙烯和丙烯) 。其中, 为满足经济规模甲醇制烯烃装置所需的大型煤气化技术、百万吨级甲醇生产技术均成熟可靠, 关键是甲醇制烯烃技术。目前, 世界上具备商业转让条件的甲醇制烯烃技术的有美国环球油品公司和挪威Hydro 公司共同开发的甲醇制低碳烯烃( MTO)工艺、德国Lurgi 公司的甲醇制丙烯( MTP) 工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甲醇制低碳烯烃( DMTO) 工艺。这三种工艺虽然还没有工业化装置运行, 但经多年开发, 已具备工业化条件。

第一部分 MTO装置介绍 1.MTO装置主要组成部分 MTO装置可年处理180万吨甲醇,年生产60万吨烯烃产品。其以甲醇为原料,经过MTO反应单元,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多种烃类、水、和其它杂质,反应后物料进入急冷塔和水洗塔,裂解气中水在急冷塔和水洗塔脱除后,裂解气进入烯烃分离单元,裂解气在烯烃单元被进一步除去杂质,并经过冷却、精馏,分离出乙烯、丙烯、碳四、碳五、燃料气。其中液体产品进入烯烃罐区储存,燃料气进入瓦斯管网供各用户使用。MTO装置包括三部分,即甲醇制烯烃单元、烯烃分离单元和烯烃罐区。 2.MTO装置平面布置 MTO主装置位于煤制烯烃项目用地的东面,东邻第三循环水厂,西邻PP装置,北面为净水厂,占地面积390×200m2。烯烃罐区东邻第一循环水厂,北为MTO装置二期预留地,具体位置如下。 :

煤制烯烃

煤制烯烃 烯烃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作为石油化工核心产品,被称为“石化工业之母”。乙烯产量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其生产能力被看作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体现。美国、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地区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飞阶段,无不把石油化工作为支柱产业,加以发展。 乙烯产品直接繁衍和带动发展塑料深加工、橡胶制品、纺织、石蜡深加工、助剂加工、包装材料、建设材料、化工机械制造、工程建筑、运输、餐饮服务等产业。大到航空航天,小到吃饭穿衣,它与国民经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一个年产量百万吨级乙烯项目,除本身直接提供数目庞大的就业岗位外,还通过发展配套产品和深加工产品,建立起覆盖性的新兴加工产业。初步测算可增加就业岗位5万余个。 1.煤制烯烃经济市场情况 2010年我国乙烯产能1519万吨/年,产量1419万吨,进口量81.5万吨,出口量3.4万吨,表观消费量约1497万吨,当量消费量近2960万吨,国内保障能力达到48%,乙烯缺口达到1540万吨。2010年国内形成6个百万吨级乙烯生产企业,蒸汽裂解乙烯企业平均规模67万吨/年、装置平均规模54万吨/年,较2005年分别提高了58.4%和44%,规模效益突出,产业竞争力明显提升。

2010年我国丙烯生产能力1583万吨/年,产量1350万吨,进口量152.4万吨,出口量0.8万吨,表观消费量约1502万吨,当量消费量约2150万吨,国内保障能力达到63%。丙烯缺口达到800万吨。 “十二五”中国烯烃工业发展目标 当前中国已经拥有三个CTO示范项目,设计总产能156万吨/年。其中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旗下50万吨/年甲醇制丙烯(MTP)项目已于2010年10月开始试运;神华包头煤化工有限公司旗下60万吨/年MTO项目已于2010年8月投产;大唐国际发电旗下46万吨/年MTP项目于2011年6月试运。这三套装置的生产已经稳定。河南中原石化旗下20万吨/年CTO装置已于2011年投产。 除这四个项目外,中国还有另外5个CTO项目将在2013年前陆续投产。这些项目已获得政府部门批准。包括宁波禾元化工有限公司旗下一套60万吨/年MTO装置(包括20万吨/年乙烯和40万吨/年丙烯)当前正在建设之中,预计在2012年投产;浙江星星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旗下60万吨/年MTO装置(30万吨/年乙烯和30万吨/年丙烯)计划在2012年投产;惠生(南京)清洁能源位于江苏的一套29.5万吨/年MTO装置(13.5万吨/年乙烯和16万吨/年丙烯)当前正在建设之中,预计在2013年投产;大唐国际(榆林)一套60万吨/年MTP装置预计在2013年投产;华运煤电公司位于山西的21.2万吨/年MTO装置预计在2013年投产。

焊割气安全操作规程

焊割气安全操作规程 概述 当进行火焰切割时,燃气与氧气混合,所生成的火焰的温度能够使金属表面熔合,或者切割时能够使金属熔化。燃气和氧气供应的气瓶和软管应使用相对应的颜色。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工业燃气操作守则进行作业。 一.切割作业前的准备 1.进行切割作业前,必须检查各种设备和安全装置经已安装正确,并且各种设备运行正常。 2.确定气瓶已装有正确类型的压力调节器,并已正确的和割据连接. 3.检查气喉是否有缺陷或被损坏,例如:气喉破口、裂缝及磨损等,如果有需要,应由符合资格的工作人员更换,并且检查所有气道接口是否有漏气迹象。确保气管摆放的方法不会使气管严重扭曲,或被其它重型设备碾压,以避免气流被堵塞或气管受到损坏。 4.点火前必须把管路内的空气完全排放干净。 5.在切割过程中气管必须远离切割工件或割嘴火焰。 二.作业期间的准备 1.配戴个人防护设备及依循安全作业程序行事。 2.小心处理已点着的割据,不得把它悬挂于气瓶上,甚或短暂地无人看管下摆放。

3.将与工作无关的可燃物质搬离操作现场,避免引起火灾。 4.严禁在生产区内使用明火,严禁与本单位无关的人员进入生产区。 三.切割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一)火焰切割是利用可燃气体(CH4,C3H8)在纯氧气中燃烧,使金属在高温作用下达到燃点,然后借助氧气剧烈燃烧,并在气流作用下吹出熔渣,从而将金属分离开的一种加工方法。 (二)火焰切割使用的气体有:天然气,C3H8,氧气 1.天然气最主要的成分是甲烷,基本不含硫,无色、无臭、无毒、无腐蚀性,具有安全、热值高、洁净和应用广泛等优点,目前已成为众多发达国家的工业企业必选燃气气源。 2.C3H8 是无色无臭的易燃气体,熔点-189.7 ℃,沸点-42.1℃,相对密度 0.5853(-45/4℃)。气体根据使用效果、成本、气源情况等综合分析,C3H8是乙炔的比较理想的代用燃料,目前C3H8的使用量在所有乙炔代用燃气中用量最大。工业发达国家早已经使用丙烷(C3H8)这种质优价廉的气体进行火焰切割。 3.氧气在标准状态下是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分子式为O2,密度为1.43千克/立方米,比空气稍重(空气密度是1.29千克/立方米);在-183时,氧气变成淡蓝色的液体;在-219时,就凝成淡蓝色雪状的固体。氧气本身不能燃烧,是一种活泼的助燃气体,是强氧化剂,与可燃气体混合燃烧可以得到高温火焰。有机物与氧的反应,会放出大量

合成氨原料气净化脱硫工段设计

15万吨/年合成氨原料气净化脱硫工段设计 1总论 1.1概述 合成氨原料气中的硫是以不同形式的硫化物存在的,其中大部分是以硫化氢形式存在的无机硫化物,还有少量的有机硫化物。具体来说作为原料气的半水煤气中都含有一定数量的硫化氢和有机硫化物(主要有羰基硫、二硫化碳、硫醇、硫醚等),能导致甲醇、合成氨生产中催化剂中毒,增加液态溶剂的黏度,腐蚀、堵塞设备和管道,影响产品质量。硫化物对合成氨的生产是十分有害的,燃烧物和工业装置排放的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环境污染,危害人体健康。硫也是工业生产的一种重要原料。因此为了保持人们优良的生存环境和提高企业最终产品质量,对半水煤气进行脱硫回收是非常必要的。 1.2文献综述 1.2.1合成氨原料气净化的现状 合成氨原料气(半水煤气)的净化就是清除原料气中对合成氨无用或有害的物质的过程,原料气的净化大致可以分为“热法净化”和“冷法净化”两种类型,原料气的净化有脱硫,脱碳,铜洗和甲烷化除杂质等,在此进行的气体净化主要是半水煤气的脱硫的净化。煤气的脱硫方法从总体上来分有两种:热煤气脱硫和冷煤气脱硫。在我国,热煤气脱硫现在仍处于试验研究阶段,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而冷煤气脱硫是比较成熟的技术,其脱硫方法也很多。冷煤气脱硫大体上可分为干法脱硫和湿法脱硫两种方法,干法脱硫以氧化铁法和活性炭法应用较广,而湿法脱硫以砷碱法、ADA、改良ADA和栲胶法颇具代表性。 煤气干法脱硫技术应用较早,最早应用于煤气的干法脱硫技术是以沼铁矿为脱硫剂的氧化铁脱硫技术,之后,随着煤气脱硫活性炭的研究成功及其生产成本的相对降低,活性炭脱硫技术也开始被广泛应用。干法脱硫既可以脱除无机硫,又可以脱除有机硫,而且能脱至极精细的程度,但脱硫剂再生较困难,需周期性

石油炼化公司的各个装置工艺的流程图大全及其简介

炼化公司的各个装置工艺的流程图大全及其简介 从油田送往炼油厂的原油往往含盐(主要是氧化物)带水(溶于油或呈乳化状态),

可导致设备的腐蚀,在设备内壁结垢和影响成品油的组成,需在加工前脱除。电脱盐基本原理: 为了脱掉原油中的盐份,要注入一定数量的新鲜水,使原油中的盐充分溶解于水中,形成石油与水的乳化液。 在强弱电场与破乳剂的作用下,破坏了乳化液的保护膜,使水滴由小变大,不断聚合形成较大的水滴,借助于重力与电场的作用沉降下来与油分离,因为盐溶于水,所以脱水的过程也就是脱盐的过程。 CDU装置即常压蒸馏部分 常压蒸馏原理:

精馏又称分馏,它是在精馏塔内同时进行的液体多次部分汽化和汽体多次部分冷凝的过程。 原油之所以能够利用分馏的方法进行分离,其根本原因在于原油内部的各组分的沸点不同。 在原油加工过程中,把原油加热到360~370℃左右进入常压分馏塔,在汽化段进行部分汽化,其中汽油、煤油、轻柴油、重柴油这些较低沸点的馏分优先汽化成为气体,而蜡油、渣油仍为液体。 VDU装置即减压蒸馏部分

减压蒸馏原理: 液体沸腾必要条件是蒸汽压必须等于外界压力。 降低外界压力就等效于降低液体的沸点。压力愈小,沸点降的愈低。如果蒸馏过程的压力低于大气压以下进行,这种过程称为减压蒸馏。 轻烃回收装置是轻烃的回收设备,采用成熟、可靠的工艺技术,将天然气中比甲烷或乙烷更重的组分以液态形式回收。

RDS即渣油加氢装置,渣油加氢技术包含固定床渣油加氢处理、切换床渣油加氢处理、移动床渣油加氢处理、沸腾床渣油加氢处理、沸腾床渣油加氢裂化、悬浮床渣油加氢裂化、渣油加氢一体化技术及相应的组合工艺技术。

电焊工安全操作规程

电焊工安全操作规程 1、必须遵守焊、割设备一般安全规定及电焊机安全操作规程。 2、电焊机外壳,必须接地良好,其电源的装拆应由电工进行。 3、电焊机要设单独的开关,开关应放在防雨的闸箱内,拉合时应戴手套侧向操作。 4、焊钳与把线必须绝缘良好,连接牢固,更换焊条应戴手套,在潮湿地点工作,应站在绝缘胶板或木板上。 5、严禁在带电和带压力的容器上或管道上施焊,焊接带电的设备必须先切断电源。 6、焊接贮存过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的容器或管道,必须清除干净,并将所有孔口打开。 7、在密闭金属容器内施焊时,容器必须可靠接地,通风良好,并应有人监护,严禁向容器内输入氧气。 8、焊接预热工件时,应有石棉布或档板等隔热措施。 9、把线、地线禁止与钢丝绳接触,更不得用钢丝绳索或机电设备代替零线,所有地线接头,必须连接牢固。 10、更换场地移动把线时,应切断电源并不得手持把线爬梯登高。 11、清除焊渣或采用电弧气刨清根时,应戴好防护眼镜或面罩,防止铁渣飞溅伤人。 12、多台焊机在一起集中施焊时,焊接平台或焊件必须接地,并应有隔光板。 13、钍钨板要放置要密闭铅盒内,磨削钍钨板时,必须戴手套,口罩,并将粉尘及时排除。 14、二氧化碳气体预热器的外壳应绝缘,端电压不应大于36V。 15、雷雨时,应停止露天焊接作业。 16、施焊场地周围应清除易燃易爆物品,或进行覆盖、隔离。 17、必须在易燃易爆气体或液体扩散区施焊时,应经有关部门检试许可后,方可施焊。 18、工作结束应切断焊机电源,并检查工作地点,确认无起火危险后,方可离开。

气焊工安全操作规程 1、必须遵守焊、割设备一般安全规定及气焊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2、施焊场地周围应清除易燃易爆物品,或进行覆盖、隔离,必须在易燃易爆气体或液体扩散区施焊时,应经有关部门检试许可后,方可进行。 3、乙炔发生器必须设有回火防止安全装置。氧气瓶、乙炔瓶、氧气、乙炔表及焊割工具上,严禁沾染油脂。 4、乙炔发生器的零件和管路接头,不得采用紫铜制作。 5、高、中压乙炔发生器应可靠接地,压力表、安全阀应定期校验。 6、乙炔发生器不得放在民线的正下方,与氧气瓶不得放一处,距易燃易爆物品和明火的距离,不得少于10米。检验是否漏气,要用肥皂水,严禁用明火。 7、氧气瓶、乙炔瓶应有防震胶圈,旋紧安全帽,避免碰撞和剧烈震动,并防止曝晒。 8、乙炔气管用后需清除管内积水,胶管防止回火的安全装置冻结时,应用热水加热解冻,不准用火烤。 9、点火时,焊枪口不准对人,正在燃烧的焊枪不得放在工件或地面上。带有乙炔和氧气时,不准放在金属容器内,以防气体逸出,发生燃烧事故。 10、不得手持连接胶管的焊枪爬梯、登高。 11、严禁在带压的容器或管道上焊、割,带电设备应先切断电源。 12、在贮存过易燃易爆及有毒物品的容器或管道上焊、割时,应先清除干净,并将所有孔、口打开。 13、铅焊时,场地应通风良好,皮肤外露部分应涂护肤油脂。工作完毕应洗漱。 14、工作完毕,应将氧气瓶、乙炔气瓶阀关好,拧上安全罩。检查操作场地,确认无着火危险,方准离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