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辽宁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重点汇总

辽宁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重点汇总

辽宁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重点汇总
辽宁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重点汇总

第一章绪论

1.教育学是研究人类社会教育现象及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2.教育学以人的教育为其研究对象。

3.教育学就是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去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4.教育学萌芽阶段的代表人物及主张

1)孔子的《论语》主张“有教无类”

2)墨家以“兼爱”和“非攻”为教

3)道家主张“弃圣绝智”、“弃人绝义”

4)孟子的弟子《学问》

5)韩愈《师说》、朱熹《语录》、颜元《存学篇》

6)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和柏拉图

5.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的代表人物及主张

1)1632年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2)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爱弥儿》

3)德国大哲学家康德《康德论教育》、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

4)19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在1806年发表的《普通教育学》

6.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的代表人物及主张

1)英国资产阶级思想家、社会学家斯宾塞于1861年出版了《教育论》

2)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杜威1961年出版《民本主义与教育》,他主张教育为当下的生活服务,主张教育即生活。

由于生活是一个发展过程、生长过程,所以教育也是生长的,这是从教育的纵向说的。

3)1939年出版了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

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近代教育家杨贤江于1930年出版了《新教育大纲》

7.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的代表人物及主张

1)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制定出《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

2)1963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出版了《教育过程》

3)1975年苏联心理学家、教育家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

4)1972年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副院长巴班斯基的《论教学过程最优化》

第一章教育概念

1.教育的概念可分为广义和狭义的。广义的教育指的是一切有意识地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和意识的活动。它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狭义的教育是专指学校教育而言的,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段的要求,对受教育者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段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教育的基本要素:

1)教育者: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

2)受教育者:只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既包括学校中的儿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中的

学生

3)教育措施:是实现教育目的所采取的办法,它包括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a)教育内容是教育者用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物,它是根据教育目的,经过选择和加工的影响物

b)教育手段是指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方式方法

3.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就是教育的本质属性。也就是说,教育把人类积累的生产斗争经验和

社会生活经验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智慧、才能与品德,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发展,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2)教育的社会属性:

A.教育的永恒性

B.教育的历史性

C.教育的阶级性

D.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a)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b)教育局由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

4.教育的起源

教育的神话起源论教育的生物起源论教育的心理起源论教育的劳动起源论

5.学校教育制度的含义:学校教育制度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方针、教育经费控制、教育行政组织系统以及由组织的教学和教育的机构体系。狭义的教育制度,即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各级各类学校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6.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据

1)学制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制约

2)学制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制约

3)学制受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所制约

7.建国前的学制发展

我国的学制,产生于商周,发展与秦汉,完善于隋唐两宋。我国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始于清朝末年。并于1902年制定了我国第一个现代学制,即“壬寅学制”

8.新中国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

1951年10月1日《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公布,分为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和各级政治学校和政治训练班,给青年知识分子和旧知识分子予以政治教育。

9.当代学制发展的一般趋势(论述题形式)

1)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

2)重视早期智力开发和学前教育

3)初等教育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限延长

4)寻求普通教育、中等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最佳结合

5)高等教育出现多级层次,学校类型多样化

6)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实现教育制度一体化,发展继续教育

10.义务教育的概念

指国家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予以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义务”是公民应尽的责任。也有的国家把义务教育称为公民教育。

11.义务教育的特征:一是强制性,二是普遍性

12.义务教育的意义(简答题形式)

1)义务教育既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又会不断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2)义务教育既体现着一个国家现代文明的水平,又会促进现代文明的提高。

3)义务教育既可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又可以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

13.义务教育的法律保护

1986年4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义务教育法》。1992年4月国务院有批准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1.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社会经济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2)社会经济的发展制约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

3)社会经济的发展制约着课程的设置及教学内容

4)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着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等变革

2.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A.教育能是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B.教育能把一般性的劳动者转变为专门化的劳动者

C.教育能把较低水平的劳动者提升为较高水平的劳动者

D.教育能把一种形态的劳动者转换为另一种形态的劳动者

E.教育能把单维度的劳动者转变为多维度的劳动者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途径

首先表现在它的继承性上、其次,通过学校教育所进行的再生产又是一种扩大的再生产、最后,通过学校教育所进行的科学知识的再生产又是一种高效率的再生产。

3)教育能够生产新的科学知识与新的生产力

3.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a)政治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

b)政治制约着受教育权

c)政治制约着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

4.教育对政治的反作用

1)教育能够培养和造就政治人才

2)教育可以提高国民的民主意识,促进社会政治民主

3)教育可以形成积极的舆论力量,促进政治制度的发展

5.社会文化对教育的作用

!)在宏观层次上,文化通过为教育提供的文化背景和民族文化传统对教育发生影响

A.社会文化背景对教育具有影响作用

其一,社会文化的发展必然提高人们对教育的需求,而满足人们对教育的需求,就必须发展教育事业。(1)文化的发展对享受文化的人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2)文化的发展是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教育的价值。其二,文化的发展促使教育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加强。

B.民族文化传统对教育具有影响作用

其一,民族文化传统,特别是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需要一定的活动实现传承

其二,作为民族文化传统的核心内容,民族价值取向极大地影响着教育目的的确定、对教育地位的认识、对教育手段和方法的选择。

其三,民族文化传统对教育制度的确立具有影响作用。

其四,无论民族文化传统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与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在方向上是否一致,民族文化传统对教育都存在着影响。

2)在微观层次上,社会文化深入到学校内部,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活动内部的文化构成

A.社会文化影响学校文化B.社会文化直接影响课程文化C.社会文化影响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

6.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1)教育能够保存和传递文化2)教育能够选择文化

3)教育能够整理文化

A.文化对通过教育整理文化具有客观要求

B.教育自身具有整理文化的迫切需要

C.教师具有整理文化的能力

D.学生尤其是研究生,也具有整理文化的能力

4)教育能够活化文化

5)教育能够促进各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吸收和融合

A.学校教育的主体是易于进行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吸收和融合的新生一代

B.教育帮助人们掌握多种语言,有利于不同文化的沟通

C.教育促进新生一代民族自尊心的增强

6)教育能够创造和更新文化

A.教育能够创造新的思想、新的观念,并能够推动其实普及,从而为文化的创造和更新提供新鲜元素。

B,教育为文化的不断发展、更新提供大量富有创造活力的人

7.科学技术对教育的作用

1)科学技术影响教育结构2)科学技术影响学生3)科学技术影响教育目的、教育内容

4)科学技术影响教学组织形式、教育手段

8.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

1)教育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培养数量足够、质量优秀、结构合理的后备力量

2)教育能够生产和再生产科学技术

3)教育能够加速科学与技术相互转化

4)教育能够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1.人的发展包括人的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教育要想真正发挥主导作用就必须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

2.关于人的发展的动力观和代表人物

1)内发论:孟子2)外铄论:英国哲学家洛克

3)在个体活动中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3.影响人的发展的诸因素及其作用

1)遗传在人的发展中起物质前提作用

A.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B.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及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C.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在构成身心发展的个别特点上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2)环境在人的发展中起巨大作用

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作用主要表现:A.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各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B.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3)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A.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的独特功能

a.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

b.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c.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d.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B.学校教育为什么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a.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有组织的由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发展实施影响和指导的活动

b.学校教育是通过教师培养学生的活动

c.教育可以把遗传素质提供的发展可能性、自发的环境影响及个人的主观努力纳入教育轨道,以促进青少年儿童的发展。

d.现代学校教育有了更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科学技术作为依托,能为人的发展提供更便利的条件、更先进的技术手段、更为科

学的方式方法和更丰富深刻的教育内容。

e.学校教育具有良好的纠偏机制。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起动力作用

A.人是通过活动而对外部环境作出反应并获得发展的

B.人的发展方向和水平由活动的性质和水平所决定

C.通过活动人可以改变环境,使之有利于人的发展

5)在遗传、环境、教育问题上的不同观点

A.遗传决定论: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

B.环境决定论:美国心理学家华生

C.二因素论:美国心理学家吴伟士

4.教育要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论述)

1)人的身心发展的统一性和相互联系性(简答或论述)

首先是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保持高度协调性。其次是人的生理发展是与心理发展互相影响的。

2)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人的身心的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

3)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身心发展总体特征,具有不同的身心发展矛盾的重点,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

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4)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不平衡性是指在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儿童身心发展的速度并不是完全与时间一致的匀速运动,在不同的年龄段,其发展的速度和水平是有明显差异的。

5)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互补性反映人的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它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如失明者通过视觉、触觉、嗅觉等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补偿。

6)人的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人的身心发展具有稳定性,即指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儿童身心发展阶段的顺序性以及每一阶段的变化过程和速度,大体上是相同的,具有相对稳定性。

7)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在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中,由于遗传、环境、教育和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的不同,他们在身心发展上存在着个别差异。

5.少年期的教育尤为艰巨,他需要教育者的机智、艺术和对心灵的呵护。

第一,重视青春期教育。第二,丰富精神生活。第三,鼓励独立判断、独立思考。

6.针对青年期初期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教育者应该做到的

第一.学会正确认识和处理自我与社会的关系

第二,树立事业心、责任心,提高从事社会职业的素养、从事创造性活动的意识和能力。

第三,正确处理友谊、爱情和婚姻。

第四章教育目的

1.我国教育目的:是培养青少年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

接班人。

2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把二者等同起来。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教育目的具有总体性,它比较集中地反映了社会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对培养人的总要求,它是各级各类学校都必须遵循的总目标;培养目标则有其具体性,它是在教育目的的指导下,根据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任务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而制定的培养人的具体要求。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校的具体培养目标不同,这就使各级各类学校有了更为明确具体的努力方向,从而保证了教育目的的顺利实现。

3.教育目的的功能

A.教育目的的导向功能

第一,对教育的社会性质有定向作用,为教育“为谁培养人”作了明确规定。

第二,对人的培养有定向作用。

第三,对课程的选择及其建设有定向作用。

第四,对教师的教学方向有定向作用。

B.教育目的的调控功能

第一,通过确定价值的方式来进行调控。

第二,通过标准的方式进行调控。

第三,通过目标的方式来进行调控。

C.教育目的的评价功能

第一,对价值变异情况的判断与凭借

第二,对教育效果的评价

D.教育目的的激励功能

第一,激励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方式,把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的。

第二,激励受教育者自觉地、积极地参与教育活动。

4.教育目的的制定依据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A.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教育目的的制定

B.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也制约着教育目的的制定

C.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也是教育培养的人各具特色

2)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

A.教育目的所直接指向的对象是受教育者,因此,他们的认识发展、心理发展、生理发展的规律和过程及层次水平等,自然

就会以其可行性前提成为教育目的确定是必须考虑的因素。

B.教育目的的主要是通过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实践活动去实现。

C.受教育者不仅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是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主体。

3)人们的教育理想

5.几种不同的教育目的观及代表人物

1)无目的论: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

2)个人本位论:卢梭、福禄培尔、裴斯泰洛齐等

3)社会本位论:赫尔巴特、涂尔干、孔德等

4)社会需要与人的自身发展的辩证统一论:马克思

6.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论述)

第一: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第二: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第三: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7.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1)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片面发展相对而言的。

2)人的发展受社会条件的制约。

3)人的发展受社会分工的制约

4)人的发展受生产力水平的制约

5)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以实现

6)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8.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1)德育(为首)2)智育3)体育(为魂)4)美育(为本)5)劳动技术教育

9.素质与素质教育

1)素质与基础教育第一:身体和心理的素质第二:心理素质第三:社会文化素质

2)素质教育的内涵与特征第一:面向全体学生第二:是让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第三:是让学生主动发展

特征:一。教育对象的全体性二。教育内容的基础性三。教育空间的开放性四。教育目标的全面性五。教育价值的多元化

10.素质教育的任务

1)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2)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3)培养学生的社会素质

11.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论述)

1)把良好的课堂教学与系统有效的训练、活动和实践结合起来

2)要把发展学生良好的基础素质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

3)要重视当代关于大脑研究的最新成果,从中寻找进行素质教育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4)要十分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电子计算机和国际互联网地出现对素质教育带来的深刻影响

5)倡导使用能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教学方法

第五章教师与学生

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化的职业,有着自己的职业特点和劳动特点,这些特点决定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

2.教师职业的性质与特点

1)教师职业的性质A.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B.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2)教师职业的特点

A.传道者角色:教师负有传递社会传统道德、价值观念的使命。

B.授业、解惑者角色:教师是社会各行各业建设人才的培养者,他们在掌握了人类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获得的知

识、经验、技能的基础上,对其精心加工整理,然后以特定的方式传授给年轻一代,并帮助他们解除学习中的

困惑,启发他们的智慧,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技巧,成为社会有用的建设者。

C.示范这角色:教师的言行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对象。

D.管理者角色: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需要肩负起教育教学管理的职责,包括确定目标、建立班

集体、制定和贯彻规章制度、维持班级纪律、组织班级活动、协调人际关系等等,并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控制、

检查和评价。

E.父母与朋友角色:教师往往被学生视为自己的父母或朋友。

F.研究者角色: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充满生命力的、千差万别的活的个体,传授的内容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人文、科学知

识,这就决定了教师要以一种变化发展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工作对象、工作内容,要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

断创新。

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化

A.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

B.由课程的接受者转化为课程的开发者

C.由教学的实践者转化为课程的研究者

D.由单一的管理者转化为全面的引导者

3.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是教师本身的特征决定的。第一,教师是受一定社会的委托,以培养学生为职责的专门的教育工作者,他们是社会的代言人,代表着社会的利益。第二,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来影响学生,从而成为学生知识、思想等方面的教育者,学生群体的领导者,以及学生活动组织者和管理者。第三,教师是经过专门培训的教育工作者。

4.教师劳动特点

1)教师劳动对象具有主动性

2)教师劳动手段具有主体性和示范性

3)教师劳动方式具有个体性和协作性

4)教师劳动的时空范围具有空间广延性和时间连续性

5)教师劳动过程及效果具有周期性和后延性

6)教师劳动具有创造性

5.教师的职业素养

1)教师的政治思想素养

第一: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

第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积极参加现代化建设。

第三: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勇于创新。

第四:树立现代价值观念,具有现代人应具有的思想素养。

2)教师的教育思想素养

第一:正确的教育价值观第二:科学的育人观第三:正确的学生观

第四:现代的教学观第五:科学的教学质量观

3)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第一:对待教育事业的态度:忠于教育事业

第二:对待学生的态度:热爱学生

第三:对待同事的态度:团结协作

第四:对待自己的态度: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4)教师的业务素养

第一:知识素养:1)精深的专业知识2)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3)教育科学理论知识

第二:能力素养:1)语言表达能力2)组织教育活动能力3)教育科研能力

4)自我控制能力

6.教师的专业发展

1)树立教师专业意识,明确教师专业发展方向

2)做勤奋的学习者

3)做有效的研究者

4)做主动的教育教学反思者

7.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教育的客体: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教师引导下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受教育者,是教师教育劳动的对象

2)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8.当代学生的特点

1)主体意识增强: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2)信息获取方式多样3}受多元文化冲击较大4)受同辈群体影响较大

9.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10.师生关系的概念

1)师生之间是尊重与被尊重的人际关系

2)师生之间是爱与被爱的朋友关系

3)师生之间是服务于被服务的工作关系

4)师生之间是指导与被指导的教育关系

11.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

1)树立正确的师生观,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结合起来

2)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

3)在平等的基础上树立教师威信,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

第六章中学课程

1.课程是教育的基本构成和核心构成之一,它是教育教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制约着教学的各个方面。最早提出课程一词的

是1859年英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斯宾塞。

2.制约课程发展的主要因素

1)社会条件对课程的制约

2)学生的身心发展条件对课程的制约

首先,对课程设计目标的制约。其次,对课程设置的制约。最后,对教材编制的制约

3.课程类型:学科课程、经验课程和综合课程

4.课程类型主要有

第一:从课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来区分,有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

第二: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来区分,有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第三:从课程计划中对课程实施的要求来区分,有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第四: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来区分,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5.课程设计的概念:指课程编制的结构,既包括课程体系结构整体的编制,也包括具体课程的编制(在学校,课程设计以课

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方式表现)

6.课程计划

1)课程计划的概念:是课程的总体规划,是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颁布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2)课程计划制定的依据

3)课程计划的构成:规定教学科目、规定学科的设置顺序、规定各门学科的教学时数、规定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7.课程标准

1)课程标准的概念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的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课程标准包括的内涵:1.它是按门类指定的。2.它规定本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3.它提出了指导性的教学原则和评价建议。4.它不包括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分配等具体情况。5.她规定了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2)新颁布的课程标准的特点

第一:讲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如:收集过去的一些购物票证,感受市场经济给人们生活带来

的巨大变化(历史课程标准)

第二:突破学科中心,如:增强对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图形与空间、统计与概率等现实问题的探究,降低对运算速度、证明技巧的训练(数学课程标准)。

第三:改善学习方式,如:组织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调查、收集生物圈的相关资料,模拟召开“国际生物圈”研讨会,结合本地实际讨论如何保护生物圈(生物课标准)

第四: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功能,评价建议有更强的操作性,如:评价的方法有成长记录与分析、测验与考试、答辩、作业、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语文课程标准)

8.教材的概念

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编写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是课程标准的最主要的载体,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它包括了教师教学行为中所利用的一切素材和手段。

9.本次课程改革的缘由

1)国际背景

第一:调整培养目标,是新一代国民具有21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的必备素质。

第二: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是现在的学生成为未来社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公民

第三:课程内容进一步关注学生经验,反映社会、科技最新进展,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

第四: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等方面发展的作用,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2)国内背景

第一:培养目标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需要。

第二:课程结构不合理。

第三:课程内容繁、难、偏、旧。

第四:课程实施重“教书”和“背书”

第五:课程评价重选拔、轻发展。

第六:课程管理过于集中。

10.课程改革的理念

1)全人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

2)科学与人文整合的课程文化观

3)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

4)缔造取向的课程时间观

5)民主化的课程政策观

11.课程改革的目标

1)基础教育目标

第一: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第二: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第三: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第四: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第五: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第六: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况,实现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2)普通高中课程

第一: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拓展视野,引导创新与实践。

第二: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

第三: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

第五: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为学生有效选择课

程提供保障。

第七章中学教学(上)

1.教学的概念

王策三认为“所谓教学,乃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这个统一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

李秉德认为“教学就是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学习活动。进一步来说,指的是教和学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基于上述认识,我们认为教学是以教材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活动。

2.中学教学的意义

1)中学教学是一种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系统知识技能,促进学生发展的最简洁有效的形式

2)中学教学是实现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3.中学教学的任务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

3)培养学生具有科学世界观的基础和优良的道德品质

4)发展学生的体力和个性

4.教学过程的概念

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得双边活动过程,具体说,教学过程就是通过目的、有计划的师生交往和互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的基础和优良的道德品质,发展学生的体力和个性的过程。

5.教学过程的构成要素

构成教学过程的要素有许多,其中最基本的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四个方面。

6.教学过程的本质

1)认识过程说2)认识和发展过程说3)实践说4)认识和实践说

5)多本只说6)交往说

从以上的讨论中不难看出,人们对本职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站在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对教学过程本质的看法就会有所不同,这就决定了人们对教学过程本质认识的复杂性,因而,到目前为止对这一问题虽然经过了很长时间的讨论,仍没有达成共识。

7.中学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辩证统一规律

第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A.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尤其职责决定的

B.教师的主导作用决定着学生的学习质量

C.教师的主导作用决定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

第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

第三:教学中应防止两种倾向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辩证统一规律

第一: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第二:发展智力有是深入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

第三:强调知识和智力的统一,并不排斥两者的差异

第四:从掌握知识到发展智力的条件

第五:教学中应防止两种倾向

3)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辩证统一规律

第一: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A.教学的教育性,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客观要求。

B.教学的教育性,是教材内容的必然反映。

C.教学的教育性,是教师本身思想修养的必然体现。

第二:知识和思想品德的关系

第三:教学中坚持教育性,应防止两种倾向。

4)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辩证统一规律

第一: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

第二: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第三:中学教学重要防止两种倾向

8.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1)引起学习动机2)感知课程内容3)理解课程内容4)巩固知识的技能

5)应用知识和技能6)对学生掌握课程内容情况的检查和评定

9.教学原则的概念

是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知道原理,它是广大教师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反映了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

10.中学教学原则提出的其他依据

1)教学实践的经验2)教育教学目的3)现代科学理论

11.直观性原则及运用

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为学生提供有关的事实、实物和形象,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直接经验,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形成新概念、发展智力和思想品德等奠定基础

1)要根据中学学科的特点和实际,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

2)直观教具要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3)运用直观教具要和语言讲解结合起来

4)要防止为了直观而直观的偏向

12.启发性原则及基本要求

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重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其掌握课程内容分的本质,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善于积极主动地思考,学会独立地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

1)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和责任感。

2)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指导学生思维方法,培养学生自学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3)发扬教学民主

1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密切结合实际,讲清基础理论,并引导学生把读书与实践、思想与行动统一起来,指导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中的具体问题,达到有知能用。

1)正确处理感知与理解的关系。

2)处理好理论与实际的关系。

3)教学中应注意练习三个方面的实际。

14.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

是指教师以准确无误的技术知识和基本技能武装学生,同时保证所举的实例、所用的方法以及教学的组织的科学性,并结合课程内容的学习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1)保证教学的科学性2)教师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挖掘教材内在的思想因素,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3)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

15.巩固性原则

是指教学中教师应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并在掌握技能、技巧方面达到熟练的程度,当需要时能很快地再现出来,并能熟练地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1)要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2)要及时地组织学生进行系统的复习和联系

3)要指导学生掌握记忆的方法

16.循序渐进原则

是指教师按照科学知识内在的逻辑顺序和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使学生逐步地、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发展。

1)教师应按照中学课程内容的逻辑体系进行教学

2)教师应根据中学生发展的“序”抓好教学。

3)教师既要循序,是教材内容和教学进度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又要是教学内容有一定的难度,使学生“跳一跳,够的着”,这样才能使他们有所提高,才能促进他们的发展。

17.因材施教原则

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教学,既要注意学生的共同特点,又要照顾个别差异,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是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1)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考虑中学生的年龄特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

2)教学中,教师还应了解每个中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3)正确对待“先进生”和“后进生”。

第八章中学教学(下)

1.教学方法是教法和学法的统一,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桥梁

2.教学方法的概念:为完成教学任务采用的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共同活动方式的总称。

3.选择和运用中学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1)教学的目的任务2)中学课程的性质及其特点3)中学生的身心特点

4)学校的设备条件5)教学的时限6)教师自身的条件

4.讲授法及基本要求

是指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讲授课程内容的方法。

1)要把高度的思想性和严密的科学性有机地统一起来。

2)要经常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意义的问题,促进学生积极的思考

3)要讲究语言艺术

4)可恰当运用板书和教具

5.谈话法及基本要求

是教师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通过师生交谈,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提高能力、培养思想品德的一种教学方法。

1)教师要充分做好谈话前的准备。

2)问题的提出要明确、具体、难易适中,富有启发性

3)在谈话进程中,要抓住学生思维发展的脉络,提出问题,因势利导,逐步引导结论。

4)教师要掌握提问的技巧

6.讨论法及基本要求

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教师提出的议题,相互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最终弄清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

1)讨论的题目要有价值。

2)讨论前应做好充分准备

3)讨论时,要引导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4)讨论结束时,教师应进行小结

7.读书指导法及基本要求

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等材料,以获取知识、培养自学能力以及发展其他素质的一种教学方法。

1)教师应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培养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好习惯。

2)应帮助学生选择优秀的课外读物,以扩大视野,丰富知识。

3)教师还应指导学生把阅读和思考结合起来,指导学生如何摘录、写提纲、写心得,逐步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8.演示法及基本要求

是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各种实物、教具、音像资料或做示范性试验,以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获取关于事物的感性认识,说明、印证和巩固课堂所讲内容的一种教学方法。

1)要注意挑选演示的时机和内容

2)演示时要尽量使学生利用多种感官,充分感知学习对象,以获得深入人的感性材料

3)演示时要引导学生抓住主要问题进行观察

4)要掌握演示技巧

9.参观法及基本要求

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组织学生到校外一定的场所,对实际事物进行观察、研究,从而获得知识或巩固验证已学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1)参观前,应做好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

2)参观时,教师应对学生进行一些必要的指导

3)参观后,应注意材料的整理分析,注意把参观到的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上来。

10.练习法及基本要求

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反复完成一定的操作已形成技能技巧的一种教学方法。

1)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应明确练习的目的要求。

2)练习的难度和数量应恰当,练习的方式要多样化

3)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

4)教师要及时检查和讲评练习的质量

11.实验法及基本要求

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操作,以获取与验证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1)实验前,要做好必要的准备

2)实验时,教师要具体指导

3)实验结束后,教师要做总结

12.实习作业法及基本要求

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组织学生在校内外参加实践活动,进行实际操作,把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一种教学方法。1)教师要做好实习作业的准备工作

2)实习作业中,教师要认真巡视,及时指导,掌握全面情况,并争取有关部门的协助,确保实习作业的质量,如需学生自行完成的实习作业,教师需尽到督促学生完成作业的责任。

3)实习作业结束后,做好实习作业的总结工作

13.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历史上最早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小队教学、特朗普制、开放教学)

14.我国中学教学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

1)以“班”为学生人员组成的单位

2)以“课时”为教学的时间单位。

3)以“课程表”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周期

4)以“课”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

15.班级授课制的类型和结构

1)班级授课制的类型包括:单一课和综合课

2)班级授课制的结构包括:组织教学、检查复习、学习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和布置课外

作业

16.我国中学教学的辅助形式

1)个别指导:是教师在面向全班学生集体教学的前提下,照顾不同学生的情况,因人施教。

2)现场教学:是把学生带到事物发生、发展的现场进行教学活动,在有关人员的协调下通过现场实物、过程开展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17.我国中学教学的特殊形式

复式教学:是有一个教师在同一教室、同一节课内,用不同的教学内容,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它主要的特点是教师直接教学和学生自动作业交替进行。

18.中学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评价。

19.备课的意义:是指教师在上课前的准备工作,具体说就是指教师在课前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适当的教学策略与方法,

创造必要的教学环境与条件,以便使新的教学活动与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教学准备过程。

20.备课应做好的工作:1)备教材:A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B突出重点,解决难点。C领会插图,认真准备插图、挂图和板

画。D钻研习题,认真准备练习和作业。E备提问。

2)备学生3)备教法

21上课的意义: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22.上好一堂课的要求

1)教学目的明确:教师必须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正确地决定每一节课的教学目的,提出恰如其分的要求。

2)教学内容正确:现行的教材虽然一纲多本,但是其编写的依据——课程标准是统一的,它只是根据课程标准提出一般的课程内容,给教师很大的发挥空间,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地去讲授,是收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的。

3)教学方法恰当:在一节课里,学生能否正确地领会知识,真正掌握课本上的东西,并把所掌握的只是转化为能力,是和教师能否依据教学的规律,能否正确地贯彻教学原理和灵活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有密切关系的。

4)教学组织得好:教学要有严密的计划性和组织性

5)师生互动得好:一堂课成功与否,不仅要看其科学性、系统性如何,还要看师生的互动状况如何。

6)教师要有全面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教学的基本功主要包括讲、写、画、演等方面。

23.中学生作业评价(教材P226-P230)

第九章德育

1.德育概念: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学校工作的首要任务。

2.德育的功能

1)德育对社会发展的功能

第一:通过直接的政治理论、政治意识的宣传,是受教育者逐步实现自身政治角色的认同,意识到于这种角色相适应的政权利义务,引导相应的政治行动。

第二:通过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和风俗习惯,帮助社会消除不良的思想意思和陈规陋习,建立和完善新的思想道德体系,从而有利于整个社会的统一和稳定。

2)德育对个体发展的功能

A.德育的生存功能:源于道德对个体生存发展所具有的意义。

B.德育的发展功能:主要指德育对个体品德发展所发挥的实际影响。

C.德育的享用功能:是指德育可使每个个体满足自己的需要、愿望(主要是精神方面),从中体验到满足、快乐、幸福,获

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3)德育对其他各育的功能

A.德育可以为其他各育提供方向,保证教育本质的实现

B.德育对其他各育具有促进功能

3.德育目标的含义

即德育活动所预期达到的目的,是教育活动本身对受教育者道德素质培养所要遵循的规格要求或质量标准,它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对德育实践起着根本性的指导作用。

4.德育目标的特征:具有历史性和社会性

5.制约德育目标的因素

1)社会因素:德育目标的制定和德育内容的选择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2)人的因素:德育目标的制定还必须符合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

6.德育过程的含义:德育过程是一种德育的活动过程,是有目的的活动过程,是受教育者与教育者共同参与的过程。

7.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

1)德育过程与外部环境的矛盾

2)德育过程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矛盾

首先,它规定和影响着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德育方法之间矛盾的发展。

其次,它也规定和影响着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德育方法之间矛盾的发展。

最后,它贯穿德育过程的始终。

8.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具有统一性和多端性

知,即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道德关系及其理论、规范、意义的理解和认识,包括人们通过人是形成的各种道德的观念。

情,即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对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

意,即道德意志,是指人们为实现一定的道德目的和道德行为所做出的自觉的坚持不懈的努力。

行,即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情感、意志的支配和调节下,在行动上对他人、社会、自然作出的反应。2)德育过程是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多方面影响的过程,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

首先,从哲学观点看,人的思想道德如何不是先天遗传的,也不是人脑固有的,而是后天环境、学校教育影响作用的结果。

其次,从心理学观点看,知、情、意、行作为思想品德的心理构成要素,它的形成与发展和人的其他一切心理现象一样,离不开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

最后,从教育学观点看,受教育者作为社会的人,有活动和交往的需要,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活动和交往的范围也必然随着扩大。

3)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具有主动性和自觉性

首先,最主要的矛盾是个体品德发展需要与原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其次,还有知与不知的矛盾,它是存在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人是结构中,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的认识上产生出来的矛盾,道德认识中知与不知的矛盾始终贯穿于德育过程之中。

最后,是正确与错误的矛盾,这种正确与错误的矛盾也贯穿在德育全过程之中。

4)德育过程是长期的不断提高的过程,具有反复性和渐进性

9.德育原则的含义

是根据教育目的、教育目标和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准则。

10.德育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

1)知行统一原则:指在德育过程中,既要对学生晓之以理,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认识,又要对学生导之以行,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使理论与实践结合,形成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品格。

第一,要对学生晓之以理,导之以行。

第二,要教育和引导学生在知行统一上严格要求自己,增强这方面的自我修养。

第三,教育者更要以身作则,做好示范引导。

2)循序渐进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对学生的道德要求和德育的方式方法应该根据其自身的年龄阶段和心理发展特点来进行,依照一定的速度和顺序稳步前进,而不能冒进。

第一:要了解学生道德发展现有的水平。

第二:还要掌握受教育者可能的发展状态,使德育要求和方法的选择在受教育者的“最近发展区“内进行。

3)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是指在教育过程重要不断发扬并运用各种形式,不断强化和发扬学生自身积极向上的一面,抑制或消除其消极落后的一面,因势利导,长善救矢。

第一,教育者应注意消除对学生的固有印象,客观公正而又全面地分析和了解学生,

第二,要引导学生自觉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形成自我教育能力。

4)爱和民主原则:只在进行德育活动时,教师要热爱、关心学生,同时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第一,教师要热爱学生,尊重和信赖学生,善于从学生的视角来看问题

第二,注重德育过程的民主化,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5)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指在德育过程中,既通过集体教育教育个别学生,又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影响集体,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一,努力培养和形成良好的学生集体

第二,充分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功能

第三,更重视个别教育工作,把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起来

6)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原则:指在德育过程中各方面教育影响应协调一致,对学生的教育要前后连贯

第一,应注意教育影响互相衔接,有计划、有系统、分层次地进行。

第二,要求学校内部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要一致。

第三,要谋求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的合作,形成立体化、网络化的德育工作模式

11.德育方法及基本要求

1)说服教育法: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明辨是非、形成正确观点的一种德育方法。

第一,注意沟通形式的多样化

第二,谈话要注重帮助学生理解各种道德规范的价值。

第三,还要注意谈话语言的艺术

2)榜样教育法:是借助于影视、文学和现实生活中的榜样形象,以正面人物的优秀品德和模范行为向学生施加德育影响的一种德育方法。

第一,榜样要植根于受教育者当下的生活

第二,不能神话榜样人物

第三,运用榜样教育法时,注意适当地体现“德福一致“的价值观念

第四,正确对待偶像崇拜现象

第五,教师和父母要注意身教,成为青少年的好榜样

3)道德叙事法:“叙事”有两层含义,用做动词时指讲故事,即将某事件用形象的语言叙述出来;用做名词时,指的是叙事者所讲的事件。

第一,叙事前,有备而来

第二,叙事中,运用技巧

第三,叙事后,价值引导

4)交往实践法:就是对学生日常交往予以指导,帮助学生在交往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一种方法。

第一,对同伴团体进行加之引导

第二,激发同伴团体交往的动态化

第三,帮助学生克服人际交往障碍

第四,协调交往冲突

5)道德讨论法:就是教师组织和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一定的道德问题展开讨论的方法。

第一,教师要搜集或设计出的某一道德情境,必须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这样学生才能感兴趣

第二,教师除了要提供道德情境之外,还应设计出恰当的问题和恰当的标准

第三,小组的编制要科学,将不同道德认知水平或阶段的学生放在一起

第四,教师也要对整个讨论过程进行调控

第十章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1.新时期班主任的角色

1)班主任是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引导者和社会生活规范的训育者

2)班主任是学生发展潜质的发现者和学生自主发展的引领者

3)班主任是学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的协调者和整合者

2.班主任工作的时代任务

1)加强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帮助学生肃清网络文化的不良影响

2)在促进学生一般能力充分发展的同时,关注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3)适当协调社会发展需求与家长教育意愿之间的关系

3.班主任胜任力的时代要求

1)教育教学能力2)班级管理能力3)道德反思能力4)精神关怀能力

4.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教材P281——P300掌握与理解、非重点)

2019年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

2019年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 2018的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试已经结束了,如果没有考过的同学,也不要气馁,我们提前做好准备,明年再战,要坚信: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下面就来和中冠老师一起来坐坐明年考试的试题吧~~ 1.古人云:“君子处其实,不处其华;治其内,不治其外.”这句话提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 ). A.学生的行为培养 B.学生的能力培养 C.学生的人格养成 D.学生的情感体验 2.某学校组织活动方案设计比赛,张老师给予小红同学的评语是:你的设计方案很棒,并且在如此激烈的比赛中,你能够保持实力,在活动实施方面设计的很新颖,值得表扬,但在结束环节过于潦草,望再接再厉,取得更好的成绩.关于张老师的评语,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张老师关注学生的比赛成绩 B.张老师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C.张老师关注学生的心理素质 D.张老师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 3.现时期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指出: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是( ). A.终身学习 B.爱岗敬业 C.爱国守法 D.热爱学生 4.据调查,教师对学生拳打脚踢的情况现在已经较少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心罚”.比如:对于成绩不好的罚做题目、罚抄单词一百遍;对于不遵守劳动的学生罚站、罚值日等.教师这样的行为( ). A.是正确的,教育中适当的惩罚是必不可少的

B.是正确的,老师没有侵犯的学生的身体健康 C.是不正确的,老师没能做到依法执教 D.是不正确的,老师没能做到团结合作 5.刘老师作为班主任,只关心本班学习好的学生,将成绩差的学生座位全部排在最后,并且经常上课言语讽刺这些学生.该老师() A.做法不正确,没有履行爱护尊重学生的义务 B.做法不正确,没有保护学生合法权益 C.做法正确,能够严格履行教育教学职责 D.做法正确,刺激了学生的求知欲 6.下列选项中既属于教师的权利又属于义务的是() A.在学校管理问题上正确批评、建议 B.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C.参加教育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D.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7.教师应享有的基本物质利益权利是() A.报酬待遇权 B.学术研究权 C.进修培训权 D.教育教学权 8.下列武器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过程中首次研发成功,并用于战争的是(). A.坦克 B.重机枪 C.原子弹 D.潜水艇

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1.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1.1.教育的含义 1.1.1.“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孙子. 尽心上》 1.1. 2.概念: 广:泛指一切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1.2.教育的基本要素 a)教育者(主导) b)受教育者(主体) c)教育影响(桥梁、中介) 1.3.教育的属性 1.3.1.本质属性 教育是有目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区别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 1.3. 2.社会属性 a)永恒性 b)历史性 c)相对独立性 历史继承性 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影响 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1.4.教育功能 1.4.1.作用对象 a)个体发展功能(本体) b)社会发展功能(派生) 1.4. 2.性质 a)正向功能

b)负向功能 1.4.3.呈现形式 a)显性功能 b)隐性功能 1.5.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1.5.1.起源 a)神话说--教育是神创造的(最古老的) b)生物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动物界的生存本能--利托尔诺、沛西·能--(本能生利 息) c)心理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孟禄--(心理仿梦露) d)劳动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 一--米丁斯基、凯洛夫--米凯爱劳动 1.5. 2.发展 1.5. 2.1.原始社会 a)无阶级性、公平性 b)教育和生产劳动紧密结合 c)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1.5. 2.2.古代社会 1.5. 2.2.1.奴隶社会 ●中国 夏、商、西周:庠、序、校( 国学、乡学);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政教合一,学在官府。 春秋:私学兴起--自由 ●外国 古埃及: 文士学校--文字、书写、执政能力--以僧为师以吏为师 古希腊: 斯巴达--军事体育 雅典--政治、哲学、文学、艺术等

2018年教师资格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重点笔记整理

第一部分教育学 Part One Education Chapter 1教育与教育学 Section 1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定义 广义:泛指一切能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 狭义:学校教育更狭义:德育 二、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 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 1.教育者教育活动的主体,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受教育者(学习者)学习的主体 3.教育影响(媒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相作用的中介 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 三、教育的本质 有目的的培养人时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即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四、教育的功能 1.含义: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2.类型:从作用对象: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从作用方向:正向功能(积极)和负向功能(消极) 从呈现形式: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五、教育起源说 六、教育的历史发展与改革 (一)原始社会的教育 1.教育是在生产劳动中进行的 2.教育没有阶级性 3.教育水平低下 (二)古代学校的教育 1.古代中国教育 夏代:早在4000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孟子》:设庠、序、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 西周:“学在官府”官学体系有了“国学”“乡学”之分 春秋战国:私学兴起百家争鸣(儒、墨、道、法) 秦朝:文化教育专制,法家占统治地位焚书坑儒,百家争鸣over 汉代:帛和纸作为书写工具出现;汉武帝独尊儒术 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消极影响 隋唐:选士制度科举制中央官学 宋代:程朱理学成为国学产生书院《四书》作为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 [宋元明清] 明代:八股文被规定为科举的固定格式 清末:废科举,开学堂

最新2020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

最新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 1.权威型教师往往严厉地管教学生,限制了学生自主性的发挥,忽视了( )。 A.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B.学生是独特的人 C.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D.学生是有创造性的人 2.平时嗓门很大的小强,在回答老师提问时声音却很低,老师批评说:“声音这么小,难道你是蚊子吗?”话音刚落,全班哄堂大笑,该老师的做法( )。 A.合理,有助于促进幼儿自主学习 B.合理,有助于激发幼儿主动反思 C.不合理,没有体现对幼儿的尊重 D.不合理,歧视幼儿的生理缺陷 3.某幼儿园在其教学计划中大量增加小学一年级的课程内容,该幼儿园的做法()。 A.正确,有利于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 B.错误,背离了幼儿教育的的基本目标 C.正确,有利于促进儿童认知发展水平 D.错误,只能适量增加小学教育的内容 4.王老师在教室里贴了一个“坏孩子”榜,哪些爱讲话爱打闹的小朋友都榜上有名,汪老师的做法()。 A.合理,有助于维护教师权威

B.合理,体现了对幼儿的严格要求 C.不合理,没有认真备课上课 D.不合理,没有尊重幼儿人格 5.在某幼儿园,当王老师刚刚走上教育工作岗位的时候,他教的班级有个淘气的幼儿。每当教师讲课时,他总爱低头玩他桌子上放的“宝贝”横笛儿,有时候还会轻轻地吹一声“嘟——嘟——”。对此,最恰当的处理方式是( )。 A.从该生喜爱音乐,擅长乐器入手,采取鼓励措施,使该生在培养兴趣的同时,认真学习 B.联系家长,让家长严加管束 C.对该生不遵守纪律的行为进行批评训斥 D.让他到教室外面吹奏,以示惩戒 6.在教学中要做到“文以载道”“教书育人”,这体现了下列哪一项教学原则?( )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 D.直观性原则 7.竞争有可能使一部分学生紧张和焦虑,容易忽视活动的( )。 A.积极价值 B.创造性功能 C.真正目的 D.内在价值和创造性 8.“要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的尊重一个人”所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

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一、考试目标 1.历史学科的知识与能力。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并能够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地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及方法;掌握历史学科教学的理论和方法,了解高中历史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能够运用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导教学。 2.历史教学设计能力。能够准确地确定和表述教学目标,正确选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合理选择和运用多种教学资源;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进行合理的设计,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3.历史教学实施能力。掌握高中历史教学实施的组织形式及基本步骤,恰当地运用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能够准确地表述教学内容,有效地引导和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能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历史教学。 4.历史教学评价能力。了解历史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和具体方法,能够合理运用多种评价方式,通过教学评价改进教学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学科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中外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总体趋势,掌握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基本史实,掌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掌握人类历史上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主要成果。 2.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能够运用正确的观点对历史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解释。 3.了解多样性的历史呈现方式,熟悉主要历史载体的特征;能够运用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并对所搜集的历史信息进行辨析和阐释,运用可靠的证据对历史进行评析;了解历史学科前沿和发展动态。 4.了解高中历史课程的地位、性质与作用;熟悉高中历史课程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理解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及要求,能够运用课程标准指导教学;了解现行高中历史教材的编排体例和内容结构,了解多种类型的历史教学材料。 5.掌握历史学科教学的理论知识,并能够用以指导历史教学及教研活动。 (二)教学设计 1.能够恰当地确定并准确、具体地表述教学目标。 2.能够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学习经验,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师资格证考试必考知识点归纳

一.教师职业道德 1、如何理解道德内涵? 1)、由一定社会的关系决定; 2)、以善恶为评价标准; 3)、依靠人们的行为习惯、社会舆论、及内心信念来发挥调节作用;(多选) 4)、调节个人与人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2、在阶级社会中,道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3、道德的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调节功能。 4、职业道德的特征:稳定性、具体性、适用性。 5、教师职业规范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特殊体现。(判断) 6、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一个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先决条件,是教师本人不断进取、赢得成功的力量所在。(判断) 7、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鲜明的继承性(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强烈的责任性,独特的示范性(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身不正,虽令不从),严格的标准性。 8、我国在1997年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明确规范教师应:热爱学生、严谨治学、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和为人师表。 9、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10、朱熹强调要把修身、接物作为教师道德修养的准绳。 11、明代王守仁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要求教师通过教书育人来启发人的良知。 12、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衡量和判断教师行为善恶的最高道德标准。(判断) 13、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是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判断) 14、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作用:指导作用、统帅作用、裁决作用。 15、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四个方面: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一般知识。 16、依法执教是调整教师劳动与法律制度之间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7、依法执教的必要性:是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强化教育社会功能的必然要求;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然要求。 18、教师如何依法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案例分析) 1)教师要认真贯彻执行教育方针,遵守各种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2)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关于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以及法制教育。 3)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保证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4)教师要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19、廉洁是教师立身立教的根本。(判断) 20、廉洁从教的具体表现:安贫乐道,无私奉献;坚持操守,为师清廉。 21、教师的欢乐来自于:创造性的教育活动;师生间美好的情谊;学生长大成才。 22、廉洁从教的道德要求:公正从教,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坚守大义,发扬奉献精神;廉洁自律,自觉抵制各种非正当利益的诱惑。 23、教师礼仪的特点:率先性、示范性、整体性、影响的深远性。 24、在人与人关系层面上,社会公德的内容包括:举止文明、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自尊与尊重他人、诚实守信。

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心理学必考重点知识复习手册(精品)

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心理学必考重点 知识复习手册 一、名词解释 1、教育学——是通过研究教育现象来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2教育科学——指研究教育规律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 3教育规律——是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关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 4、教育学的任务——是通过对教育现象的研究,来探索和揭示教育的客观规律,从而为教育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5、义务教育——是国家通过法律形式予以规定的每个人都必须接受的一定程度的教育。 6、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培养人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7、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简单的说,学校教育就是专门的育人活动。 8、遗传素质——是先天继承下来的,与生俱有的生理特点和解剖特点。 9、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目标、总要求,是所培养的人应达到的最终标准。 10、全面发展教育——就是“为促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而实施的教育。”

11、“个人全面发展”——指人们有目的地联合起来,控制、利用合发展由资本主义生产提供的物质基础,并消除其历史造成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克服和消除那些以私有制为核心展开的人的发展中的矛盾,从而达到个人智力和体力的统一,物质劳动、精神劳动和享受的统一,生存和发展的统一,使个人的天资和潜能、兴趣和才能得到前所未有的充分发展,使个人的身心、精神、才能、个性全面而和谐的发展。 12、素质——指的是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资质、特点特征等。 13、素质教育——是按照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和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发掘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潜能,弘扬其主体精神,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14、应试教育——是一种以升学为唯一目的,围绕应考科目去开展学校活动的,片面的选拔淘汰教育。 15、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的人。 15、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法过程中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而结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16、师德——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必须履行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从本质上讲,它是一定社会或阶级道德的一种具体、特殊的表现形式。 17、师生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而结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试必背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试必背 重要考点1:素质教育的内涵 可能考查形式:简答题,材料分析题 记忆内容: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重要考点2: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可能考查形式:选择题,材料分析题 记忆内容: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重要考点3:“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可能考查形式:简答题,材料分析题 记忆内容: (1)学生是发展的人: ①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②学生具有发展潜能; ③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①学生是完整的人; ②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③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差异。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①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③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重要考点4: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可能考查形式:选择题,简答题 记忆内容: 重要考点5:《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可能考查形式:简答题,材料分析题记忆内容: 爱国守法;爱岗敬业; 关爱学生;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总结:三爱两人一终身。 重要考点6:教师的主要权利 可能考查形式:选择题,材料分析题

记忆内容: 教育教学权;学术研究权; 指导评价权;报酬待遇权; 民主管理权;进修培训权。 重要考点7:学生的主要权利 可能考查形式:选择题,材料分析题 记忆内容: (1)参加教育教学权。 (2)获得学业证书权。 (3)受完法定年限教育权。 (4)隐私权:不得私自查阅学生的日记、信件、电子邮件、短信等;不得公开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排名等。 (5)人身自由权:学校和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 (6)人格尊严权:学校、教师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全国统考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

全国统考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

2013全国统考中小学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下列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存在片面性的是( ) A.促进学生专业发展 2.依据育人为本的理念,教师的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d ) A.培养学生特长 B.发展学生潜能 C.尊重学生个性 D.私拆学生信件 3.“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的理论依据是( ) A.个体需求具有层次性 B.气质类型具有多样性.人类智能具有多元性 D.人类发展具有共同性 4.董老师上游戏课时,小明总爱举手,但答题经常出错,小强不爱举手,但老师点名提问却总能答对。老师下列做法中,最合适的是( ) A.批评小明总出错,表扬小强爱思考 B.表扬小明爱举手,批评小强不发言 C.批评小明总出错,批评小强不发扬 .激发小明勤思考,鼓励小强多举手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对中小学教师实行( ) A.每两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B.每三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C.每七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6.“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这句话体现的原则是( ) A.国家性原则 .公共性原则 C.方向性原则 D.强制性原则 7.学生小涛经常旷课,不遵守学校的管理制度,学校对小涛进行教育的恰当方式是( ) A.将他交给家长批评教育 .了解情况后耐心教育他C.等待他自我醒悟并改正 D.批评教育无效果开除他 8.李老师就校务公开问题向学校提建议,李老师的做法是( ) .行使教师权利 B.履行教师义务C.影响学校的秩序 D.给学校出难题 9.课间,小莉正在同学面前大声朗读小娟的日记,被走进教室的小娟发现,小娟找到班主任诉说此事,班主任最恰当的做法是( ) .制止小莉这种行为 B.批评小娟总是告状C.劝说小莉不要声张 D.劝说小娟宽容小莉 10.教师对解除收容教育,劳动教养后回校复学的未成年学生,应当( ) A.限制其与其他同学接触 B.限制其使用学校的设施 C.按其以往表现评价品行 .允许参加学校各项活动 11.班主任张老师按照学生的期中考试成绩调整座位,将考试成绩后5名的学生安排在教师的最后一排。张老师的做法( ) A.是激发学生的重要手段 .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C.是管理班级的有效手段 D.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12.某县中学教师李某对学校给予他的处分不服,李某可以提出申诉的机构是( ) A.学校教工代表大会 B.当地县级人民政府 .当地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D.所在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13.从根本上说,教师的教育威信来自于( ) .教师高尚的教育人格 B.社会尊师重教的传统C.教师的社会地位优势 D.学生对教师的畏惧心理 14.有位学生讲几片纸屑随意扔在走廊上,王老师路过时顺手捡起并丢进垃圾桶,该学生满脸羞愧。王老师的行为体现的职业道德是( ) A.廉洁奉公 .为人师表 C.爱岗敬业 D.热爱学生 15.右图漫画讽刺了某些教师的行为。这种行为所违背的师德规范是( )

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两天必过):教育心理学

重点记忆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容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的性质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容(学教相互作用过程模式:P4)具体研究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1)五要素 ①学生-- 学习的主体因素(其群体差异、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过程)②教师--教学中起关键作用(教学过程的主导) ③教学容--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 ④教学媒体--教学容的载体、教学容的表现形式、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影响教学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影响教学组织形式及学生的学习方法)⑤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布置)社会环境(课堂纪律、同学关系、校风、社会文化)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认知发展过程,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2)三过程 ①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学情境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容) ②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 ③评价/反思过程--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教学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教学后的检测、反思) 4、学与教相互作用: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P6)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P9-12 (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代表人物:桑代克事件: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 (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 四)完善时期( 20世纪80年代以后) 布鲁纳:认为教育心理学研究包括(4方面) 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廖世承(1924年) 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一、心理发展 1、定义: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word完整版)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笔记知识点,推荐文档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01教育基础 一、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小学教育的发展历程 古代小学教育 我国小学产生于殷周时代。 古代的小学教育的特点: 1、具有鲜明的等级性 2、教育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服务 3、教育过程是通过对儿童的管制、灌输来进行,具有一定的刻板性和专制性。 近现代的小学教育 1、1878年,张焕纶所创办的上海正蒙书院内附设的小班,是我国近代小学的开端。(南洋公学外院是中国近代意义上最早正式成立的公立小学堂) 2、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设立初等小学堂,学制五年,人学对象为7岁儿童,同时规定初等小学教育为义务教育,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实行义务教育的开始。 3、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改小学堂为小学校。 当代小学教育 1、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开始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标志着我国的义务教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1992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小学开始了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改革 3、2001年开始了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小学教育的现状 1.小学教育普及率稳步上升 2.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3.教师队伍建设日趋完善 4.办学体制走向多元化 5.课程改革不断深化 二、小学教育的特点 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小学生的发展可能性;学生的能动性和主动性 小学教育的基础性 (1)社会发展层面的基础性 ①小学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基础②小学教育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起着奠基作用(2)个体发展层面的基础性 (3)课程内容层面的基础性 小学教育的义务性(义务教育的显著特征: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 小学教育的全面性小学教育是向儿童实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 三、小学的组织与运行 学校管理的基本要素:管理者、管理手段、管理对象 学校管理的基本内容:思想品德教育管理、教务行政管理、教学工作管理、总务工作管理 学校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计划-实施-检查-总结 学校管理的基本原则:方向性原则、有效性原则、民主性原则、科学规范性原则、系统整体性原则、责任制原则 学校管理的常用方法:行政管理方法、法律法规管理方法、经济管理方法、思想教育方法、数理统计方法 校长负责制成为我国现阶段中小学的管理体制。包括了校长全面负责、党支部保证监督、教职工民主管理三个组成部分。 学校主要职能部门:校长办公室、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教研室、年级组 四、教育学基础知识 教育学的发展: 教育学的萌芽: 《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的文献 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结合。 墨翟:兼爱、非攻,注重实用技术。 苏格拉底:产婆术(讥讽-助产术-归纳) 柏拉图:《理想国》,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出者。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代表作《政治学》,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

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

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 一、综合素质 分为单项选择题,材料分析题,写作题三种类型。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单项选择题:29道每题分值:2分总分:58分 材料分析题:3道每题分值:14分总分:42分 写作题:1道每题分值:50分总分:50分 合计:150分。 (一)单项选择题 主要考察教育理念、法律知识、教师职业道德、文化素养和逻辑推理、信息处理等基本知识和能力。各个模块题量基本稳定,其中职业理念4道左右,教育法律法规8道左右,教师职业道德规范4道左右,文化素养9道,教师基本能力4道。单项选择题稳定在29道,总分值58分,约占总分值的39%。 1.职业理念模块(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 2.教育法律法规模块(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教师权利和义务、学 生权利保护) 3.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模块(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行为) 4.文化素养模块(历史文化素养、科学文化素养、传统文化素养、 文学素养、艺术素养) 5.基本能力模块(信息处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阅读理解能力, 写作能力。

(二)材料分析题 在历年综合素质真题中,材料分析题稳定在3道,其中职业理念(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1题,教师职业道德1题,阅读理解能力1题。总分值42分,约占总分值的28%。 1.职业理念模块:从职业理念(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的)的 角度,评析材料中教师的教学行为。 2.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模块:给出一段教学情景,让考生从教师职 业道德规范的角度,评析材料中教师的教学行为或给教师的行为提出合理建议。 3.基本能力模块:阅读材料一般是从一些教育杂志或者名人名家 的作品中选取一篇或节选600-700字的小散文或议论文片段形成题干的材料部分,问题一般设置两个小题,主要从对文中重要概念或句子含义的理解和对文中观点、态度的理解两个角度来设置题目。 (三)写作题 在综合素质考试中,写作题为必考科目。一般情况下阅读所 给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分值为50 分,约占总分值的33%。 综合素质(小学) 考试目标: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具有良好的法律知识和职业道德。

教师资格证核心考点必背

职业理念 1.素质教育观 a)面向全体学生 b)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c)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d)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e)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f)促进学生生动、活波、主动地发展 g)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2.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a)学生是有独立意义的个体,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要客观 看待学生的成长与成长。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 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作为主体的的权责 和需求。 b)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顺序性: 循序渐进;阶段性;不均衡性:把握关键期;互补性:扬长 避短;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倡导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 c)学生是独特的人,教师要看到学生的个性与差异,因材施教。 3.教师观 a)角色的转变 1)知识的传授者转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2)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3)从教书匠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 4)学校的教师转变为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b)行为的转变 师生关系:尊重和赞赏 教学:帮助和引导 自我:反思 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合作 职业道德规范 1.爱国守法 2.爱岗敬业 3.关爱学生 4.教书育人 5.为人师表 6.终生学习 一、教育与人口: 人口对教育的制约和影响 人口数量影响教育的规模、质量、结构 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 人口结构影响教育结构 人口流动对教育提出挑战 教育对人口的再生产作用 教育是使人口结构趋于合理化的手段之一

教育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 二、教育与社会生产力: 生产力对教育有制约作用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教育目的的确定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 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生产力的发展制约学校结构 生产力发展制约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教育对生产力有促进作用(经济功能) 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三、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 政治经济制度影响部分教育内容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政治功能) 教育培养合格公民和政治人才 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 通过教育制度可以对受教育者的阶级或阶层进行选拔,延续原有社会政治关系或加速改变旧有的社会政治关系 四、教育与文化: 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 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文化影响教学方法的使用 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文化功能) 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教育具有选择和提升文化的作用 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试题及答案

1、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2、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3、“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 ①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②学生具有发展潜能; ③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①学生是完整的人; ②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③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差异。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①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③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5、《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①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②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③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

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④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⑤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言语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⑥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解读: ①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教师处理其与国家社会的关系时所应遵循的原则要求。 ②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教师处理其与教师事业的关系时所应遵循的原则要求。 ③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教师处理其与学生的关系时所应遵循的原则要求,关爱学生的范围是全体学生,而不是某一部分。关爱学生的核心是尊重学生人格。关爱学生的关键是做到对学生平等公正。 ④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教师在处理其与职业劳动的关系时所遵循的原则要求。教师的头脑中必须明确,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唯一标准的做法,是教师职业行为明确禁止的。 ⑤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教师在处理其与自己的关系时应遵循的原则要求。 ⑥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教师在处理其与自己发展的关系时应遵循的原则要求。 一般认为,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和为人师表是师德的核心内容,关爱学生是最基本内容。 6、教师的主要权利 可能考查形式:选择题,材料分析题 记忆内容: 教育教学权;学术研究权; 指导评价权;报酬待遇权; 民主管理权;进修培训权。 7、学生的主要权利 可能考查形式:选择题,材料分析题 记忆内容: (1)参加教育教学权。 (2)获得学业证书权。 (3)受完法定年限教育权。 (4)隐私权:不得私自查阅学生的日记、信件、电子邮件、短信等;不得公开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排名等。 (5)人身自由权:学校和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 (6)人格尊严权:学校、教师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8、不同主体承担法律责任的情形 【学校】 (1)学校的校舍、场地、其他公共设施,以及学校提供给学生使用的学具、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或者有明显不安全因素的。 (2)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或者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违反工作要求、操作规程、职业道德或者其他有关规定的。 (3)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在负有组织、管理未成年学生的职责期间,发现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但未进行必要的管理、告诫或者制止的。 【学生或者未成年学生监护人】

2020下半年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注意事项

2020下半年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注意事项 2017下半年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注意事项 一、科目与时间 二、考生守则 1.考生须携带本人“准考证”和有效期内的“居民身份证”进入考场,“两证”缺一不可。如“准考证”上的“姓名”和“身份证号”信息与“居民身份证”上不一致,不得参加考试。入场前须自 觉接受监考员核验和安检。 2.考生应在开考前30分钟到达考点,在考前20分钟进入指定考场,按照监考员指令顺序入场。开考后迟到15分钟以上者,不得进 入考场。 3.考生入场后,须按指定座位就座,将“准考证”和“居民身份证”放在桌子右上角以便核验。考生入场至考试结束,未经监考员 允许一律不得擅自离开座位和考场。 4.考生只准携带必要的考试文具进入考场(如2B铅笔、蓝色或黑色钢笔、签字笔等)。严禁携带书籍、资料、包等物品,以及具有发 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设备(如手机等),如有违反,将按照作弊处理。(考场内不设置物品存放处。) 5.考生须在答题卡各题目规定的答题区域内作答,错答区域或者超出规定区域的作答内容无效。如遇试卷分发错误、试题字迹不清 等问题应及时要求更换,涉及试题内容的疑问,不得向监考员询问。 6.考试结束前30分钟方可交卷离开考场,出场后不得重返考场。 7.考生应诚信参加考试,并自觉服从监考员及工作人员管理,不得以任何理由妨碍监考员等考试工作人员履行职责,不得扰乱考场 及其他考试工作地点的秩序。

8.考生如有违纪、作弊等行为,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进行处理。如情节严重、触犯刑法,将报送公安部门依法处理。 9.试卷和答题卡在该科考试结束铃响前仍属国家保密材料,任何人不得在考场内拍摄上传或将试卷、答题卡传出考场,违者将严肃追究责任。 10.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立即停止答题,从上到下依次排好答题卡、试卷、草稿纸,待监考员允许后方可离开考场。离场时不准带走试卷、答题卡、草稿纸,否则按违规处理。 三、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摘要) 第五条考生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认定为考试违纪: (一)携带规定以外的物品进入考场或者未放在指定位置的; (二)未在规定的座位参加考试的; (三)考试开始信号发出前答题或者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继续答题的; (四)在考试过程中旁窥、交头接耳、互打暗号或者手势的; (五)在考场或者教育考试机构禁止的范围内,喧哗、吸烟或者实施其他影响考场秩序的行为的; (六)未经考试工作人员同意在考试过程中擅自离开考场的; (七)将试卷、答卷(含答题卡、答题纸等,下同)、草稿纸等考试用纸带出考场的; (八)用规定以外的笔或者纸答题或者在试卷规定以外的地方书写姓名、考号或者以其他方式在答卷上标记信息的; (九)其他违反考场规则但尚未构成作弊的行为。 第六条考生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认定为考试作弊:

2018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考点及重点知识点梳理

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 (一)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二)爱岗敬业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 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 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2、学生观——“以人为本” (一)用全面的眼光看待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 (三)尊重热爱学生。 (四)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五)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意识 3、教育观即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1.端正教育思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2.坚持五育并举,处理好他们的关系,使其相辅相成,发挥较高的整体功能 3.坚持统一目标与因材施教相结合 4.启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使全面发展成为他们的自觉追求 4、教师观

教师资格证考点重点整理

1、孔子:最早倡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法。他提出最早的教学过程思想即学、思、行统一的观点。 2、孟子:孟子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把人天赋的善端加以保持、培养、扩充、发展,或把已经丧失的善端找回来,启发人们恢复天赋的善良本性,使之成为道德上的“完人”。孟子认为办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 3、荀子:荀子认为人性本恶,需要外界的教育加以改变,所以荀子是我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提倡“闻见知行”结合的教学方法。但是他片面强调学生对教师的服从,主张“师云亦云”。 4、墨子:墨子提出“人性素丝说”,教育思想是兼爱、非攻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实用技术的学习,认为获得知识的途径主要有“亲知”“闻知”和“说知”三种。 5、朱熹:朱熹重视基础教育,重视思想教育,讲求教育方法。 6、苏格拉底: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治国人才,教育的首要任务时培养道德。他在教育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产婆术。 7、柏拉图:著名思想家。教育代表作是《理想国》。 8、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的教育思想家。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 9、昆体良:他的《论演说家的教育》(《雄辩术原理》)是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 10、培根: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 11、夸美纽斯:他的《大教学论》被看作教育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夸美纽斯也被称谓“教育学之父”。他在大教学论中首先对班级授课进行研究并确定了班级授课制的基本轮廓。 12、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出了自然与自由教育的思想。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最可贵的是自由。他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甚至摆脱社会影响而发展。 13、裴斯泰洛齐:裴斯泰洛齐通过实物教学法的实验,第一次把教育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提出“教育心理学化”这一伟大理论,使教育与心理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给后世的教育和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代表作是《林哈德和葛笃德》。 14、洛克:“外铄论”代表人物,形式教育论的倡导者。提出了“白板说”“绅士教育”。强调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状况。他的思想反映在他的代表作《教育漫话》中。 15、华生:“外铄论”代表人物,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他认为人的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