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般心理问题的特征有哪些

一般心理问题的特征有哪些

一般心理问题的特征有哪些
一般心理问题的特征有哪些

大凡心理问题的特征有哪些

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出现各种狐疑或是困扰,这种轻微的心理异常就是大家常说的心理问题。

大凡心理问题很简易被大家忽视,但是任其发展很有可能慢慢转化为危机心理问题,因此我们要先了解一下大凡心理问题都有哪些特征。

大凡心理问题通常有三个特征,即情景性、偶发性与暂时性、心理状态无病理性变化。

大凡心理问题与特定的情景有关,通常由特定的情景诱发,通常发生在特定的情景中。

大凡心理问题与正常的情景性反应例外。情景性的心理反应异常在正常生活中也会出现,如第一次做某事,都可能会出现例外程度的吃紧。但这些情景性的反应异常可以通过不断的适应,而逐渐减少或消除。

大凡心理问题对某种特定的情景作出异乎寻常的剧烈反应,而在其他情景中则不会产生如此剧烈的反应。大凡心理问题难以通过适应而减轻或消除,甚至会演变成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

绝大多数的心理问题不会经常出现,更不会持续出现,而是偶发的、暂时的。一旦脱离了某种特定的情景,心理问题就不复存在。大凡心理问题通常会自行缓解,或是频率减少,或是强度减弱。大多数的大凡心理问题都是“来匆匆、去匆匆”。

大凡心理问题并没有病理性变化,也就是说精神活动完全正常,社会功能大致优良,不存在各种心理过程障碍、各种行为障碍、各种程度的意识水平降低和丧失现象、定向力缺损、自知力缺乏等病理性变化。

具有大凡心理问题的人,他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状态,在通常的情况下给人的感觉都是正常的。即使在特定情景下出现了大凡心理问题的某些征兆,通常

也不会被视为心理异常的表现,因为他并不存在比平常人明明例外的病理性精神状态。

以上就是大凡心理问题的典型特征,其实人们生活中遇到的空虚、消沉、孤介等等都属于大凡心理问题的范畴。如果出现了这样的心理问题大家要及时进行调整,您也可以选择和本站的在线医生来交流沟通解决心理困扰。

一般心理问题诊断

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 1 、由于(现实生活、工作压力、处事失误)而产生内心冲突,并因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后悔、自责、紧张、焦虑) 2 、不良情绪不间断地持续满1 个月或不良情绪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 3、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但是效率有所下降。 4 、自始至终,不良情绪的引发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便是与最初事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不引起此类不良情绪。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 1、求助者经历过较强烈的现实性刺激,而引起的心理冲突,是属于现实意义(有明显的道德性质),求助者体验到痛苦情绪(如悔恨、失落、恼怒、悲哀等) 2、痛苦的情绪体验持续时间在2 个月以上,半年以下。 3、对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而难以解脱。 4、痛苦情绪泛化到生活的其它方面。5 、多次检查,没有器质性病变。 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依据是:第一,引起严重心理问题的原因,是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不同原因引起的心理障碍,求助者分别体验着不同的痛苦情绪(如悔恨、冤屈、失落、恼怒、悲哀等);第二,从产生痛苦情绪开始,痛苦情绪间断或不间断地持续在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第三,遭受的刺激强度越大,反应越强烈。多数情况下,会短暂地失去理性控制;在后来的持续时间里,痛苦可以逐渐减弱,但是,单纯地依靠“自然发展”或“非专业性的干预” ,却难以解脱;对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有

一定程度的影响。第四,痛苦情绪不但能被最初的刺激引起,而且与最初刺激相类似、相关联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此类痛苦,即反应对象被泛化。也就说,严重心理问题是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强烈、持续时间长久、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神经症的评分标准是什么? 1、病程:不到3 个月为短程,评分1 ;3 个月到1 年为中程,评分为2 ; 1 年以上为长程,评分为3 。 2、精神痛苦的程度:轻度者病人自己可以主动设法摆脱,评分为1 ;中度者 病人自己摆脱不了,需借别人的帮助或处境的改变才能摆脱,评分为2 ;重度者病人几乎完全无法摆脱,即使别人安慰开导他或陪他娱乐或易地休养也无济于事,评分3 。 3、社会功能:能照常工作学习以及人际交往只有轻微妨碍者,评分为1 ;中 度社会功能受损害者工作学习或人际交往效率显著下降,不得不减轻工作或改变工作,或只能部分工作,或某些社交场合不得不尽量避免,评分为2 ;重度社会功能受损害者完全不能工作学习,不得不休病假或退学,或某些必要的社会交往完全回避,评分为3

问题学生性格特点及其成因心理分析

问题学生性格特点及其成因心理分析 随着现代文明的进步及其伴随而来的负面影响,现代教育也面临着许多问题。教育手段与教育对象之间的矛盾,生理发展与心理成熟之间的不融洽,发达地区教育现状与相对落后地区教育境况的反差,物质文明的不断进步与文明教化的难以同步等等,都是时代发展这个协奏曲中的不协和音程。这些不协和音程产生的噪音造就了不少需要付出很大代价才能见成效的学生,也就是“在特殊环境下形成特殊性格的特殊学生”。认真地分析他们特殊性格的特点以及形成这种性格的内在和社会心理背景,选择特定的方法对他们进行特殊的教育,促使其回到原有的健康发展的轨道,成长为具有正常人格和才学的人,正是现代条件下素质教育中着眼全体学生的全方位发展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这里,就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现象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供参考。 一、什么是问题学生? 【一】关于性格 心理学认为,性格是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性格可以从人们对待事物的态度、个人意志力、情绪表现和理智程度诸多方面体现出来。性格有许多类型。按照知情意行的优势地位可以分为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按照个人心理活动倾向可以分为外倾型、内倾型和中间型;按照个人独立程度可以分为独立型、依赖型和中间型等。在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中,家庭、社会学校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起着重大作用,而个人主观内因和职业需要对人的性格的制约作用也不可低估。 在个人性格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正常性格或健全人格的形成是多方面教育的结果。这是教育成果的主流。而在这个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人格和性格发生了偏差,未能按照教育者的主观意愿发展和成果,形成与人们预想不相一致的人格,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矛盾特殊性,也就是具有特殊性格的学生或问题学生。 【二】问题学生: 问题学生是指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由于自我心理因素和外在条件的影响,性格发生偏差,情感意志和思维等方面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问题学生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首先,学生在认知初期心理产生障碍,心理过程不能顺利实现,也就是思维过程不正常或异常。 其次,个人认识世界的态度和观点背离正常心理规律,在日常生活中“鹤立鸡群”。 第三,个人情感意志极端化的倾向对社会形成伤害。 第四,行为往往不受意志的约束而产生偏差。 二、问题学生的现状概述。 随着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现代传媒的普及和各种娱乐方式的出现,现代学校教育正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教育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在文化和文明不太发达的我国中西部地区,正处于改革开放阵痛时期的内陆诸省市更是如此。一方面是现代文明的清新风气扑面而来,“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一方面是传统观念和地理环境和其它因素的约束,“外面的世界很无奈”,“我不知道哪一个更圆,哪一个更亮”,因而,处在这个夹缝中的学生便成为这种环境中生长的畸形儿,成为问题学生。 我校地处川西平原边沿,丘陵、平原和大山的结合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文化文明不够发达,教育教学水平处于中下等,正是“无奈”的处境,因此,问题学生日益增多,教育问题学生的课题也迫切需要研讨。1997年以来,我校对这些问题学生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调查研究,而且申报了很具有代表性的科研课题《在特殊背景下形成特殊性格的学生的特殊教育》,并且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下面是从1997年以来,我校对近四届学生的统计汇总。

例一般心理问题的个案分析报告

一例高中生学校适应不良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 单位:姓名: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一例高一男生学校适应不良的心理咨询案例。通过对来访者问题的分析、评估与诊断, 确定为一般心理问题, 属于新生学校适应不良问题。与来访者沟通协商后, 确定了咨询方案。采用合理情绪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等咨询技术, 使其改变了绝对化认知倾向, 消除了仅凭两次考试成绩未达到预期目标就认为自己是个没用的人等不合理认知和对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经常走神的过度焦虑状态。经过六次咨询, 引导来访者建立了合理认知, 增强了自信心与社会适应能力, 改善了不良心理状态, 咨询效果良好。 【关键词】:合理情绪疗法,行为认知疗法,学校适应不良 一、一般资料 (一)基本情况 李某,男,16岁,高中一年级学生。从小学习比较刻苦,成绩优异,被学校免学费录取。性格内向,父母均为农民,家庭经济情况一般。身高大约1.65米左右,体态正常,无器质性疾病。根据最近一次学校体检,未发现躯体疾病,家族无精神疾病史。 (二)个人成长史 李某出生在农村家庭,是家中长子,还有一个妹妹。自幼懂事,帮助父母料理家务,照顾妹妹。学习努力刻苦,成绩优异,深得老师和同学的喜欢,高中入学时,因中考成绩优秀被免费录取。性格内向、好强,做事认真仔细。 (三)精神和身体状态 意识清醒,略微有点焦虑,人格较稳定。近两周注意力不集中,睡眠较差。 (四)心理测验结果

SCL-90 测试结果:焦虑,抑郁:,测验结果显示焦虑、抑郁因子分明显高于常模,其余结果在正常范围。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一)主诉 以优异的成绩被高中免费录取,但第一次月考却没能进年级前10名,老师也没有给予任何鼓励,觉得自己很失败,担心自己再也不会考好,得不到老师的赞赏,感觉对不起父母,最近两周头昏脑胀,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对学习没有信心,内心又非常着急,故而前来寻求帮助。 (二)个人陈述 因家境不好,觉得父母不容易,从懂事起就帮着父母照顾妹妹,上学后想通过取得好成绩使父母感到欣慰。从小成绩就很好,深得老师和家长喜欢。升高中时,以优异的成绩被学校免费录取。可是入校第一次月考却没能进入年级前十名,老师也没有给予任何鼓励,非常失落,担心自己再也考试不好了,得不到老师的表扬。感觉对不起父母。月考后两周一直头昏脑胀,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都不好,对学习没有信心,内心又非常着急。求助者渴望咨询师帮助自己,尽快摆脱这种现状,把成绩提上去,但又对高中的学习又无能为力的感觉,以前的学习方法已不能适应高中的学习,但现在又没有合适的方法。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 来访者说话清晰有条理,语速稍快,情绪略显焦虑。无躯体症状,自知力完整,无幻想、妄想。有迫切的求助要求。同学反映,李某平时学习认真刻苦,性格内向,自从月考完显得心事重重,情绪低落。 三、评估与诊断

4《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及常见心理行为问题》习题

《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及常见心理行为问题》习题 一、选择题 1、幼儿园的儿童处于学龄前,是心理发展的( B ),也是各种心理行为问题发展的萌芽期。 A. 早期 B.中期 C.活跃期 D.敏感期 2、学龄前儿童神经系统调节( A )过程占主导,容易被误以为是“多动症”,实际是此期儿童的心理特点。 A. 兴奋 B.呆板 C.逆反 D.安静 3、( D )是儿童语言迅速发育的重要时期。 A.1-3岁 B.2-4岁 C.3-6岁 D.1岁以前 4、下列关于幼儿记忆发展的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A. 幼儿记忆的有意性较低 B. 幼儿多用机械记忆的方法 C.幼儿的记忆要以抽象逻辑为主 D. “记忆恢复”现象在年幼儿童身上表现的不普遍 5、孤独症的临床表现有:不说话、不理睬人、对一些非生物的东西(B )、注意力分散等。 A.排斥 B. 有特殊依恋 C.恐惧 D.厌恶 6、以下不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的是( B ) A.人际关系 B.物理因素 C.社会环境 D.过高要求 7、学龄前期儿童常出现的强迫行为有(B)、控制大小便能力差、多动症、夹腿综合症。 A.口吃 B.吮指、咬指甲 C.不说话 D.不理睬人 8、幼儿记忆态度发展的表现是( C )。 A.记忆空间的增加 B.记忆容量不断扩大 C.无意记忆向有意记忆转变 D.记忆保持时间变长 9、学龄前儿童的游戏主要是(B)。 A.合作游戏 B.规则游戏 C.练习游戏 D.象征性游戏 10、学前儿童思维的主要方式是( B )。 A.直觉行动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经验型逻辑思维 11、教师应注意“问题家庭”儿童、残疾儿童和( A )的心理健康。 A.独生子女 B.男性儿童 C.女性儿童 D. 最低龄儿童 12、关于儿童记忆的说法错误的是(B)。 A.首先发展短时记忆 B.儿童越大长时记忆的容量越大 C.儿童长时记忆的发展随着年龄有所发展 D.儿童短时记忆容量随着年龄增加 13、以下不属于儿童情绪问题的是(D)。 A.焦虑症 B.恐怖症 C.孤独症 D.吮手指、咬指甲 14、以下不属于口吃的原因的是(D)。 A.火警、地震、亲人死亡 B.模仿 C.父母在学说话时过于急躁 D.食物因素 15、以下性教育方式中错误的是(D)。 A.注意性卫生习惯的培养 B.儿童出现夹腿行为时应当恰当干预 C.性不良行为的干预一定要注意儿童的心理健康 D.儿童提出性相关问题时应该直接拒绝回答 16、对多动症应采取心理和( A )治疗方法。 A.行为 B.药物 C.手术 D.针灸 17、以下不属于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是( C)。 A.遗传因素 B.气质特点 C.五官相貌 D.生理因素 18、较严重的口吃患者需要( D )治疗,由专业的治疗师指导儿童进行训练。 A.行为 B.药物 C.手术 D.言语 19、加强儿童性卫生习惯的培养可以减少一些不良行为的发生。儿童要勤洗澡、勤换内裤,女童要每晚(B)清洁会阴,保持外生殖器官的清洁卫生。 A.用湿纸巾 B.用水 C.用毛巾 D.用纸

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标准-(1)

一、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标准: (1)有因:一般心理问题由现实因素激发。 (2)有时:一般心理问题不间断持续一个月,间断持续二个月。 (3)有度:一般心理问题情绪反应在理智控制之下,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不泛化。 二、严重心理问题: (1)有因:严重心理问题由现实的刺激(强烈、对个体威胁较大)激发。 (2)有时:严重心理问题间断或不间断持续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 (3)有度:严重心理问题痛苦难以自行解脱,社会功能受到一定影响,反应对象被泛化。 三、神经症的诊断标准:许又新三标准 四、神经病的诊断标准:郭念峰的病与非病三原则 (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2)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3)人格稳定性原则。 五、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生物学因素、社会学因素、心理因素 六、如何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 七、商定咨询方案主要包括哪些内容:1、咨询目标。2、双方各自特定的责任、权利、义务。 3、咨询次数与时间安排。 4、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 5、咨询的效果及评价手段。 6、咨询的费用。 7、其他问题及有关说明。 八、系统脱敏法的原理:沃尔普的电击猫实验。原理是交互抑制,让一个原可引起微焦虑的刺激,在求助者面前重复暴露,同时求助者以全身放松予以对抗,从而使这一刺激逐渐失去引起焦虑的作用。 九、使用面质技术的注意事项:1、以事实根据为前提。2、避免个人发泄。3、避免无情攻击。 4、要以良好的咨询关系为基础。 5、可用尝试性面质。 十、求助者中心疗法对人性的看法:1、人有自我实现的倾向。2、人拥有有机体的评价过程。 3、人是可以信任的。 十一、求助者中心疗法坦诚交流(促进设身处地理解的技术/坦诚交流/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技术包括哪些(艾根,二册,101页):1、不固定角色。2、自发性。3、无防御反应。4、一致性。5、自我的交流。 十二、求助者中心疗法的七个阶段:第一阶段:求助者对个人经验持僵化和疏远态度,求助者不愿主动寻求治疗和帮助。第二阶段:求助者开始“有所动”阶段。第三阶段:求助者能够较为流畅的、自由的表达客观的自我。第四阶段:求助者能够更加自由的表达个人感情,但在表

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依据

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依据:(1)病程:1-2个月;(2)精神痛苦程度:内心感到痛苦,但生活与工作都能正常进行;(3)社会功能受损程度:社会功能未见明显受损,心理冲突未泛化。综上所述,该求助者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依据:(1)病程:2-6个月;(2)精神痛苦程度:自我感到十分痛苦,自我不能自行化解,心理问题已明显泛化,但心理冲突依然是常形,具有现实意义和道德色彩;(3)社会功能受损程度:社会功能部分受损,部分社交活动回避,工作效率有所下降。综上所述,该求助者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 可疑神经症的诊断模板: 根据许又新教授神经症诊断“三标准”:(1)病程:X某已痛苦_月有余,_分。(2)精神痛苦程度:X某可自己主动设法摆脱,1分/X某可需借助别人的帮助或处境的改变才能摆脱,2分/X某几乎完全无法摆脱,3分。(3)社会功能受损程度:X某社会功能未见明显受损,工作、学习、社交活动均能照常进行,1分/X某社会功能呢个部分受损,工作学习或人际交往效率显著下降,不得不减轻工作或改变工作或只能部分工作,部分社交活动开始主动回避,2分。/X某社会功能严重受损,完全不能工作学习,完全回避必要的社交活动,3分。综上所述,X某总分为3分,神经症诊断不成立。/X某总分已超过6分,可疑神经症初步诊断成立。/X某总分4-6分,该求助者发病已3月有余,可初步诊断为可疑神经症。 神经症诊断的基本程序如下: 第一,病程。不到3个月为短程,评分1;3个月到1年为中程,评分2;1年以上为长程,评分3。 第二,精神痛苦的程度。轻度者病人自己可以主动设法摆脱,评分1;中毒者病人自己摆脱不了,需借别人的帮助或处境的改变才能摆脱,评分2;重度着病人几乎完全无法摆脱,即使别人安慰开导他或陪他娱乐或异地休养也无济于事,评分3。 第三,社会功能。能照常工作、学习以及人际交往只有轻微妨碍者,评分1;中度社会功能受损者工作学习或人际交往效率显著下降,不得不减轻工作或改变工作或只能部分工作,或某些社交场合不得不尽量避免,评分2;重度社会功能受损者完全不能工作学习,不得不休病假或退学,或某些必要的社会交往完全回避,评分3。 如果总分为3,还不能诊断为神经症。如果总分小于6,神经症的诊断是可以成立的。4-5分为可疑病例,需进一步观察确诊。对精神痛苦和社会功能的评定,至少要考虑近三个月的情况才行。 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程序: 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从这里入手:1、由于现实生活、工作压力、处事失误等因素而产生内心冲突,冲突是常形的,并由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2、不良情绪不间断地持续一个月,或不良情绪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3、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但效率有所下降。4、自始至终,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使是与最初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不能引起此类不良情绪。 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程序如下:1、引起“严重心理问题”的原因,是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对当事人来讲是生活大事件。在不同的刺激作用下,求助者会体验到不同的痛苦情绪。2、从产生痛苦情绪开始,痛苦情绪间断或不间断地持续时间在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3、遭受的刺激强度越大,反应越强烈。4、痛苦情绪不但能被最初的刺激引起,而且与最初刺激相类似、相关联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此类痛苦,即反应对象被泛化。

小学生心理特点、常见心理问题及其对策

小学生心理特点、常见心理问题及其对策 要知道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首必须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 1、心理的内部稳定性较差。学过心理学的老师都知道,平常我们的心理状态处于一种平和状态,也就是没有太大的心理情绪波动,而稳定性差,就是说情绪波动比较大,俗话说“孩子的脸,六月的天,说变就变了。”能把孩子的脸跟六月的天放在一起比较,足以说明孩子的心理稳定性差,也就是情绪波动比较大。 2、好奇、敏感。对什么都感兴趣,对什么都反应强烈。 3、好胜,但是韧性差。什么事都想争第一想要赢别人,证明自己厉害,但是容易受挫折,一点小失败就觉得不得了了,天都塌下来了。 4、自控能力不足。其实这点非常重要,因为在儿童很常见。上上课心就跑到操场上去啦,做做作业,就想着晚上妈妈买什么好吃的啦。稍微严重一点,就控制不住自己的身体,一直要动,抓抓头啊,咬咬手指、咬咬铅笔啊等等。 5、自尊心和自主欲强烈。稍微批评两句,他就觉得很委屈,或者一点小矛盾他反应就很强烈。然后认为他自己什么都对的,别人什么都错的,以自己为中心。 6、批评力不足。不懂得自我批评,有时候,会一时分不清对错,做错了事自己都不明白,甚至不知道悔改。 7、人际关系简单化或不知所措。就是说不会与人相处,跟人交涉、特别是跟大人相处时惶恐不安,甚至拒绝参加社交活动。 这些是儿童主要的心理特点,每个学生都会有,而且不是单独存在。(比如一般不会说一个学生他光是情绪变化大,其他都好的,或者就是好胜,其他都好的,这些表现都是存在的但平时不明显,哪一个方面稍微强一点,那一个方面就变成了心理问题) 那么,以上的心理特点一般会导致一些心理问题,比较常见的问题有: 一、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逃学与厌学问题 数据表明,有厌学情绪的小学生占总数的5%——10%。他没兴趣,学习吃力,导致跟不上进度,又缺乏赶上去的勇气和毅力,可能老师也能及时地给予鼓励,挫伤了学习积极性。因此,他们或者在课堂上东张西望,神不守舍;或者在下面偷偷玩;要么就在课堂上打瞌睡;严重的干脆逃学、旷课,到处游玩。还有一些优等生,由于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一旦别人超过自己或自己的目标未达到,就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人际交往问题 目前的小学生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交往的对象多为成人,在这种不协调的交往中,孩子常常是在“以自己为中心”的“顺境”下生活的,因此,学生普遍存在着较任性、固执、依赖性强的特点。当他们进入一个新的集体中后,在集体中的位置跟原来不一样了,但仍然以自我为中心去与人交往,好像是惟我独尊,不解人意;遇到困难不能克服,也不想克服,缺乏自信心,从而致使小学生不能也不会与人正常交往。在与他人接触中常出现过重的恐惧感,过强的防范心理,其结果是封闭自己。就像我们刚才说到的不安,甚至拒绝参加社交活动。 过度依赖问题 由于小学生没有自理、自立能力,长期依赖父母,就会形成了过度依赖心理。 首先,表现为对父母的过度依赖。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的“小公主”、“小王子”,往往只重视孩子的衣、食、住问题,对他们百般呵护,实际是溺爱。因此,造成孩子自立能力越来越差。他们遇到困难时,最先想到向父母求助,得到帮助时,他们就生成了依赖感。这样的恶性循环让他们变成了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意志力非常薄弱。 其次,表现为自责倾向。这一现象在小学生中较多,危及着他们的心理健康。就是说,发生

一名有效的心理咨询师所具备的个人特点

一名有效的心理咨询师所具备的个人特点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一名有效的心理咨询师所具备的个人特点 刘丹 从事任何职业的人都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心理咨询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助人工作。从事这个工作的心理咨询师不但要用他的知识和技术为咨询者服务,还要了解咨询者的内心世界,洞悉咨询者的生活隐私,帮助他们认识心理困难的真正原因并改正适应不良的行为,促进心理的成长。因此,他必须具备一些特殊的条件。 一、精湛的业务能力 心理咨询是一门专业,它有自己的理论、方法与技术。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人,必须经过专门的培养与训练,取得合格证书后方能上岗工作。咨询人员必须潜心钻研心理咨询的理论,掌握心理咨询的方法和技术,同时要积极参加心理咨询的实践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咨询人员。 1.掌握心理咨询的专业理论 心理咨询工作在国际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心理咨询工作者已积累了不少经验,并进行了专业理论研究,形成了咨询心理学这一心理学分支学科。学校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在亚洲一些地区称为心理辅导,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的心理学工作者对辅导与心理治疗问题进行了不少研究,并出版了有关的学术着作。我国国内的心理咨询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此项工作在高校尤为活跃。结合心理咨询的实践,学者们进行了心理咨询治疗与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理论研究,有关的理论着作也陆续问世。咨询心理学的研究在我国已有了一定的基础。设有心理学系的高校曾组织了系统的培训工作,为心理咨询培养专业人才。这些都为咨询工作者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提供了条件。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心理测验是不可分割的。心理咨询工作者应有扎实的心理学理论功底,对于普通心理学、人格

如何判断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

如何判断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 对照症状学标准: 1、 一般心理问题:由现实生活、工作压力等因素而产生内心冲突,引起的不良情绪反应,有现实意义且带有明显的道德色彩; 严重心理问题:是较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引起心理障碍,体验着痛苦情绪; 2、 一般心理问题:求助者的情绪体验持续时间未超过2个月; 严重心理问题:超过2个月,未超过半年,不能自行化解; 3、 一般心理问题:不良情绪反应在理智控制下,不失常态,基本维持正常生活、社会交往,但效率下降,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影响; 严重心理问题:遭受的刺激越大,反应越强烈。多数情况下,会短暂失去理智控制,难以解脱,对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有一定程度影响; 4、 一般心理问题:情绪反应的内容没有泛化; 严重心理问题:反应对象被泛化。 心理诊断技能听课记录 心理正常包括心理健康和心理不健康,心理不健康包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和部分可疑神经症。心理正常是心理咨询的工作范围。 心理不正常含变态人格,确诊的神经症,其他各类精神障碍。心理不正常是精神科的工作范围。 但是根据中国目前的国情,神经症是可以做心理咨询的,精神障碍的康复期也是可以做心理咨询的。 一般心理问题的特点。(有因,有度,有时) 一般心理问题是指在近期发生的,内容尚未泛化,反应强度不太强烈的情绪问题,常能找到相应的原因,思维合乎逻辑,人格也无明显异常。这类心理问题是心理咨询的主要工作对象,心理咨询有较好的效果 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强烈的现实性的刺激。 ?二个月以上半年以内。 ?泛化。 判断正常与异常的心理活动的三项原则。(郭念峰) 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同一)性原则。 2.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原则。(知情意统一,高兴的说不开心的事不统一) 3.个性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心理不健康的第一类型——心理问题 "诊断为心理问题,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由于现实生活、工作压力、处事失误等因素而产生内心冲突,并因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 2、不良情绪不间断地持续满一个月、或不良情绪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 3、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但效率有所下降; 4、自始至终,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便是与最初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不引起此类不良情绪;情绪反应尚未泛化。 心理不健康的第二类型---严重心理问题 神经症的定义(许又新教授的定义):持久的心理冲突,当事人能体验到这种冲突并感到痛苦,影响其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但没有器质性的病变作基础。 1.时间上持久,常以年计,最少三个月。 2.心理冲突指两种观念,欲望,行为倾向,价值观等互相对立,当事人无法使其协调。有常形和变形之分,常形冲突是大家能理解,现实中存在的,冲突的一方和另外一方具有明显的道德区别。变形冲突与现实处境没有什么关系,不带什么明显的道德色彩,是神经症性的。 3.神经症的病人感到精神痛苦,有症状自知力。

常见的一般心理问题

常见的一般心理问题 一、分神 1、定义 分神是指心理活动能够有选择地指向一定事物,却难以稳定地集中于该事物的注意失调,也称为走神。 2、表现 在必要时间内,心理活动的集中处在松弛的状态或不能集中在所指向的事物上。分神通常发生在对自己有特定意义或重要意义的活动中。 3、与注意分散的区别 后者往往是由内外干扰造成的,通过自我提醒等方法可以使注意集中,即可以自控,前者则难以自控,也未必有明显的内外干扰。 4、矫正措施 1)明确容易诱发分神的特定活动的重要意义,也不要患得患失,造成不必要的自我紧张。 2)防止过度身心疾劳 3)当分神发生时,可通过深呼吸来调整身心,放松精神。 4)凡事都要逐渐养成认真、仔细、谨慎的处事习惯。 二、记忆减退 1、定义

指识记、再认、发生困难,识记内容不能有效保持或保持容量明显减少的记忆失调。 2、表现 1)阶段性 2)弥散性 记忆减退突出的表现在对自己有重要意义或自己过于在意、过于敏感、过于担忧的活动上 3、与记忆障碍的区别 记忆减退是暂时的,具有明显的阶段性,通常是由过度疲劳、情绪波动、体质下降所引起的;记忆障碍具有相当的持久性和顽固性,通常由一些生理、精神疾病所引起。 4、矫正措施 1)逐步增强体质,放松精神,避免过度疲劳和负性精神刺激。 2)锻炼注意的稳定性,在从事各种活动中,养成凝神贯注的习惯。3)利用思维优势,注重理解记忆。 4)及时复习、巩固保持的记忆材料。 5)避免记忆材料的相互干扰 三)忧郁

指忧愁郁闷的消极心情 2、特点 忧郁的发生具有明显的情境性,通常都有明显的客观原因,但也受个体主观心理条件制约。 3、区别 忧郁仅表现为愁眉不展,忧心忡忡等情绪低落。 情绪低落轻则表现为类似于忧郁的情绪低落,但重则可出现自杀的观念和意图。 情感迟钝指对本来应该引起鲜明反应的刺激表现平淡,并缺乏与之相应的内心体现,属于细微情感逐渐丧失的范畴。 情感淡漠是情感迟钝的恶性发展,对外界的任何刺激均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往往面目表情呆板、冷漠无情。 4、矫正措施 1)要学会用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一些事物 2)善于疏泄消极情绪 3)要多参加群体活动,通过潜移默化控制和消除忧郁情绪。 四、冷漠

心理学题目

一.单选 1、常用测量心理健康的量表是(C) A SAS B EPQ C SCL—90 D 16PF 2、下列哪些属于神经症(C) A精神分裂症B学习困扰C强迫症D幻听 3、科学心理学创始人是(C) A、弗洛伊德 B、华生 C、冯特 D、马斯洛 4.支配内脏器官的是( A )系统。 A.植物神经 B.运动神经 C.中间神经 D.感觉神经 5.关于神经症,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B )。 (A)自知力相对完整(B)出现某些思维和行为异常 (C)不会有人格基础 (D)症状有器质性病变的基础 6、行为主义创始人是(C) A冯特 B杜威 C华生 D荣格 7.奥尔伯特把自我意识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第三阶段为(B) A.生理自我 B心理自我 C社会自我 D客观自我 8.个体对自身以及自身的特征认识属于( B )范畴。 A.生理自我B心理自我 C社会自我 D客观自我 9.心理自我不包括(B)。 A.能力 B.角色 C.爱好 D.智慧。 10.个体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出发,对自己目前的实际情况的评价和看法称为( A )。 A.现实自我 B.投射自我 C.理想自我 D.生理自我。 11.个体要实现的比较完美的一种自我境界或形象称为( C )。 A.现实自我 B.投射自我 C.理想自我 D.生理自我。 12.“主我”是( A )。 A.对自己活动的觉察;B.被觉察到的自己的身心活动;C.自我体验D.自我控制 13.镜中自我也称为( B )。 A.现实自我;B.投射自我;C.理想自我;D.社会自我 14.“性相近,习相远”的命题中指出了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是:( B ) A.性格 B.后天经验 C.先天因素 D.性情 15.我们划分气质类型的依据主要是个体的(D )。 A.血型 B.体液比例 C.内分泌腺类型 D.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16.心理学中把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倾向称之为( D )。

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以及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的区分原则

心理问题的划分及鉴别标准 需要区分的是: 1、重性精神病与神经症、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区分的重点——自知力、求医行为。 2、神经症与一般、严重心理问题的区别: 区分的重点——心理冲突的性质。 2.1心理冲突有常形与变形两种。 2.2常形与变形的区分有两个标准:是否具有道德性质(是否能区分开道德与不道德)、是否与现实有直接联系。如出现第三者后,在离婚与不离婚中矛盾,这就与现实事件直接联系,并能区分开道德与非道德性质。这就是常形。如一个人整天想着是该吃饭还是不吃饭,与现实事件无直接联系,并且无法区分开道德与非道德性质。这就是变形。 2.3心理冲突如是常形,就可能是一般、严重心理问题,最多是心理障碍 2.4心理冲突如是变形,就可能是神经症。 3、一般心理问题与严重心理问题的区别: 3.1一般心理问题:符合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持续一个月或间断持续两个月)、 情绪反应仍在理智控制之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效率下降)、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状态。 3.2严重心理问题: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刺激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强烈(靠自然发展和非专业干预难以解脱)、持续时间长久(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有时伴有某一方面的人格缺陷。 4、在心理诊断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词:非精神病性心理问题 4.1 非精神病性心理问题即是指:除了重性精神病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包括: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4.2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又被称为可疑神经症:第三种类型的心理不健康状态,已接近神经衰弱或神经症,或者它本身就是神经衰弱或神经症的早期阶段。有时,我们也把有严重心理问题但没有严重的人格缺点者(如均衡性较差的人格)列入这一类。 4.3因此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可以总结为:可疑神经症,接近神经衰弱或神经症的早期阶段,严重心理问题但没有严重人格缺陷的求助者。接近神经衰弱或神经症的早期阶段,严重心理问题但没有严重人格缺陷的求助者。

智慧树大学生心理健康答案(章节测试)

智慧树大学生心理健康答案(章节测试) 绪论 1 【多选题】(20分) 心理学的任务有: A 描述心理事件 B 揭示心理规律 C 探明心理结构 D 阐述心理机能 2 【单选题】(20分) 大学生处于人生的哪个时期? A 青少年时期 B 成年中期 C 成年前期 3 【单选题】(20分) 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关于人际互动界限的研究结果显示,0-0.5米的距离适用于 A 知心朋友、夫妻、情人 B 朋友 C 公共场所 D 社交 4 【单选题】(20分)

人人都有创造性。 A 错 B 对 5 【单选题】(20分) 创造性思维就是发散性思维,这个观点是以下哪位心理学家的? A 吉尔福特 B 林崇德 C 斯滕伯格 6 【多选题】(25分) 直觉思维具有以下哪些特点 A无整体推论过程 B坚信感 C来得快、直接 D或然性 7【判断题】(15分) 人人都有创造性 A对 B错 8【单选题】(20分) 智力的实质是一种适应,这个观点是以下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弗洛伊德 B皮亚杰

C斯滕伯格 D马勒 9【判断题】(15分) 社会是人与人形成的关系的总和A错 B对 10【多选题】(25分) 创造性人才发展过程中的内因包括 A创造性人格 B创造性思维 C创造性环境 第一章测试 1 【单选题】(20分) 依恋关系可以分成安全依恋和不安全依恋。 A 错 B 对 2 【单选题】(20分) 客体关系取向的心理咨询最终目标在于帮助个案认清父母错误的教养方式是如何给我带来心理问题的。 A 对 B 错 3 【单选题】(20分) 大学生一般处于青年后期的阶段。

A 对 B 错 4 【单选题】(20分) 职业生涯规划的金三角不包括()。 A 自己与环境的关系 B 教育与职业资料 C 自己的职业倾向 D 自己与环境的关系 5 【单选题】(20分) 以下哪一项不是自我体检? A 我是否接受自己 B 我要成为优秀和卓越的人 C 我是否满意自己或悦纳自己 D 我喜不喜欢自己 6【判断题】(15分) 自我认同混乱的人往往难以建立稳固的亲密关系。 A错 B对 7【单选题】(20分) 将对异性的好奇投注到父母身上属于与异性交往的哪个阶段出现的行为() A友谊交往期

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工作程序

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工作程序 1.分析求助者问题是否有器质性病变作基础 2.与精神病性障碍相鉴别 3.与神经症性问题相鉴别(分析求助者的内心冲突类型) 4.确定求助者心理问题持续时间、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影响程度 5.形成初步诊断 一般心理问题特点 ?有因:由现实因素而产生,内心冲突,体验到不良情绪(如厌烦、后悔、懊丧、自责等); ?有时:不间断地持续满一个月、间断地持续两个月; ?有度: 可控: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 社会功能: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但效率有所下降; 未泛化: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便是与最初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不引起此类不良情绪; 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必须满足如下四个条件: 第一,由于现实生活、工作压力、处事失误等因素而产生内心冲突,冲突是常形的,并因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如厌烦、后悔、懊丧、自责等)。 第二,不良情绪不间断地持续一个月,或不良情绪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 第三,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但效率有所下降。 第四,自始至终,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使是与最初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不引起此类不良情绪。 一般心理问题是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情绪反应能在理智控制之下、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 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 工作程序 1.分析求助者问题是否有器质性病变作基础 2.与精神病性问题相鉴别 3.与神经症性问题相鉴别(分析求助者的内心冲突类型) 4.分析求助者情绪是否泛化 5.确定求助者心理问题持续时间、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影响程度 6.形成初步诊断 严重心理问题特点 ?有因: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体验着痛苦情绪 ?长时:间断或不间断地持续时间再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 ?不可控:多数情况下,会短暂地失去理性控制;单纯地依靠“自然发展”或“非专业性的干预”,却难以解脱 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必须满足如下四个条件:

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依据

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依 据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依据:(1)病程:1-2个月;(2)精神痛苦程度:内心感到痛苦,但生活与工作都能正常进行;(3)社会功能受损程度:社会功能未见明显受损,心理冲突未泛化。综上所述,该求助者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依据:(1)病程:2-6个月;(2)精神痛苦程度:自我感到十分痛苦,自我不能自行化解,心理问题已明显泛化,但心理冲突依然是常形,具有现实意义和道德色彩;(3)社会功能受损程度:社会功能部分受损,部分社交活动回避,工作效率有所下降。综上所述,该求助者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 可疑神经症的诊断模板: 根据许又新教授神经症诊断“三标准”:(1)病程:X某已痛苦_月有余,_分。(2)精神痛苦程度:X某可自己主动设法摆脱,1分/X某可需借助别人的帮助或处境的改变才能摆脱,2分/X某几乎完全无法摆脱,3分。(3)社会功能受损程度:X某社会功能未见明显受损,工作、学习、社交活动均能照常进行,1分/X某社会功能呢个部分受损,工作学习或人际交往效率显着下降,不得不减轻工作或改变工作或只能部分工作,部分社交活动开始主动回避,2分。/X某社会功能严重受损,完全不能工作学习,完全回避必要的社交活动,3分。综上所述,X某总分为3分,神经症诊断不成立。/X某总分已超过6分,可疑神经症初步诊断成立。/X某总分4-6分,该求助者发病已3月有余,可初步诊断为可疑神经症。 神经症诊断的基本程序如下: 第一,病程。不到3个月为短程,评分1;3个月到1年为中程,评分2;1年以上为长程,评分3。 第二,精神痛苦的程度。轻度者病人自己可以主动设法摆脱,评分1;中毒者病人自己摆脱不了,需借别人的帮助或处境的改变才能摆脱,评分2; 重度着病人几乎完全无法摆脱,即使别人安慰开导他或陪他娱乐或异地 休养也无济于事,评分3。 第三,社会功能。能照常工作、学习以及人际交往只有轻微妨碍者,评分1; 中度社会功能受损者工作学习或人际交往效率显着下降,不得不减轻工 作或改变工作或只能部分工作,或某些社交场合不得不尽量避免,评分 2;重度社会功能受损者完全不能工作学习,不得不休病假或退学,或某些必要的社会交往完全回避,评分3。 如果总分为3,还不能诊断为神经症。如果总分小于6,神经症的诊断是可以成立的。4-5分为可疑病例,需进一步观察确诊。对精神痛苦和社会功能的评定,至少要考虑近三个月的情况才行。 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程序: 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从这里入手:1、由于现实生活、工作压力、处事失误等因素而产生内心冲突,冲突是常形的,并由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2、不良情绪不间断地持续一个月,或不良情绪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3、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但效率有所下降。4、自始至终,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使是与最初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不能引起此类不良情绪。

小学生心理健康特点及教育

一年级家长学校发言稿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教育 尊敬的各位家长,你们好。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来到学校,共同来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关心学生的发展情况。今天我们共同探讨的问题是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教育。 二、了解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因此,作为家长的我们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着独一无二的地位和作用,就必须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学习特点,有针对性的给孩子以教育和帮助。 三、那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有哪些特点呢? 首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迅速,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感知觉有了充分发展:在整个小学阶段,小学生的感知觉发展很快,其准确性、系统性都能够不断地提高。特别应当指出的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观察活动,对于小学生感知觉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注意水平有限:刚刚进入学校,小学生注意的目的性还很低,只能够注意自己感兴趣的对象。他们随着学习活动的进行,注意能够很快地得到发展,在课堂上可以根据学习活动和教师的要求将注意指向学习对象,注意的持久稳定性和范围都不断地发展。但一般来说,小

学生的注意水平仍然是有限的,需要教师通过专门的努力引起并给与指导。 3.不随意记忆占主要地位,在小学低年级,不随意记忆占有比较主要的地位。随着年级的升高,小学生的随意记忆明显得到发展。但在整个小学阶段,他们的不随意记忆始终占主要地位。 4.想象力丰富,但想象与现实之间没有明确界限:小学低年级学生,想象力十分丰富。在他们的头脑中,现实与想象之间往往没有明确的界限。有时候,他们会由于想象与现实的同一化,导致行为和言语的“不合情理”。如果没有考虑到儿童想象发展的这种特征,会经常在成人眼中被当作“说谎”“欺骗”。对此,家长要充分的理解。想象力是十分宝贵的,是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萌芽,家长应当着力保护和慎重对待。 5.以形象思维为主: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有很大的发展。开始时,思维依赖于具体的对象和情境,只能孤立地认识事物的个别特征和表面现象。随着年龄增长和学习活动的深入,他们开始能够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根据种属关系对事物进行分类,进行简单的分析概括,甚至掌握一些抽象的概念等。但从总体而言,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 6.情绪情感较稳定且比较单纯:与学前儿童和青春期学生相比,小学生的情绪情感都比较稳定,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己的情绪,有时甚至能够将真实的情绪隐蔽起来。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的情绪情感是比较单纯的。 7.自我意识更加明确:与学前儿童相比,小学生的自我意识更加自

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

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 1、有现实刺激(常形冲突) 2、近期发生(2个月以内) 3、内容尚未泛化 4、情绪反应强度不大 5、社会功能损害不大(中度) 工作程序: 1、分析求助者问题是排除躯体疾病。 2、求助者有自主求医行为,排除精神病问题。 3、分析求助者的内心冲突类型。排除神经病症问题,常形,近是变形。 4、求助者情绪没有出现泛化,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5、确定求助者心理问题持续时间、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与诊断特点对应。 6、诊断结果为一般心理问题。 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及依据是什么? 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是:一般心理问题。 依据如下: 1)该求助者历年体检正常,其心理问题没有器质性病变的基础。 2)根据区分心里正常和心理异常的原则,该求助者主客观统一,心理活动协调、一致,人格相对稳 定,自知力完整,主动就医,没有幻觉、妄想等 精神性症状,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问题。 3)该求助者心理问题与找工作有关,由现实性刺激引发,与其处境符合,没有变形的内心冲突,可 以排除神经症性问题。 4)该求助者心理问题仅局限在找工作上,没有出现泛化,且仅持续一个多月,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 题。 5)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特点是:由现实刺激引发,持续时间一个多月,痛苦程度和社会功能受损程 度轻微,符合一般那心理问题的诊断要点。 据此,初步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但是,引发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刺激比较强烈,应该引起注意,避免快速泛化,演变成严重心理问题。 对该求助者需要做的鉴别诊断? 1)与躯体疾病相鉴别:该求助者有睡眠问题和食欲下降等躯体症状,但历年体检正常,身体未患躯 体疾病,可以排除器质性病变基础。 2)与精神病性问题相鉴别:根据区分心理正常和心理异常的原则,该求助者主客观世界统一,心理 活动协调一致,人格相对稳定,自知力完整,没 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可以排除精神病 性问题。 3)与神经症性问题相鉴别:该求助者心理问题与找工作有关,由现实性刺激引发,与其处境相符, 没有变形的内心冲突,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问题。 (与抑郁发作相鉴别:抑郁发作的诊断要点是每 天大多数时间都情绪低落或兴趣减少,并且持续 两个月以上。该求助者的情绪问题中包括心情不 好的症状,但是没有快感缺失、兴趣下降、自我 评价低等症状,程度较轻,,可以排除抑郁发作。)4)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该求助者心理问题仅局限在找工作上,没有出现泛化,且仅持续一个多 月,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是:严重心理问题。依据如下: 1)该求助者对躯体症状有求医行为,未发现躯体疾病,故其心理问题没有器质性病变的基础。 2)根据区分心理正常和心理异常的原则,该求助者主客观世界统一,精神活动协调一致,人格相对 稳定,自制力完整,主动就医,没有幻觉、妄想 等精神病性症状,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问题。 3)该求助者心理问题与工作四五有关,由现实刺激引发,与其出境相符,没有变形的内心冲突,可 以排除神经症性问题。 4)该求助者心理问题虽局限在工作问题上,但是已经出现泛化,具体表现为:不仅对前次签合同的 失误感到自责和后悔,而且现在只要与客户见面 谈生意就心慌意乱、疲惫、全身酸痛。因此无法 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5)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特点是:由现实刺激引发,症状持续时间长,半年左右,精神负担重,存在 内心痛苦,影响了社会功能,有回避出现。据此 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原则,如是否有幻觉妄想等。 2、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原则,如知情意是否协调一致等。 3、个性的相对稳定性原则,如个性行为是否偏离正轨等。)该求助者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稳定,有自知力,主动就医,并没有表现出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对照症状学标准。①由于现实生活、工作压力、处事失误等因素而产生内心冲突,引起的不良情绪反应/(是较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引起心理障碍,体验着痛苦情绪),属于生活中事情,有现实意义且带有明显的道德色彩;②求助者的情绪体验持续时间未超过2个月/(超过2个月,未超过半年),不能自行化解;③不良情绪反应在理智控制下,不失常态,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但效率下降,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影响/(遭受的刺激越大,反应越强烈。多数情况下,会短暂失去理智控制,难以解脱,对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有一定程度影响);④情绪反应的内容没有泛化/(反应对象被泛化)。 3、如有心理测验,就写上:“心理测验及相关结果支持本诊断” 4、根据以上依据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或严重心理问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