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燃烧学试卷-A-答案打印

燃烧学试卷-A-答案打印

燃烧学试卷-A-答案打印
燃烧学试卷-A-答案打印

重庆大学 《燃烧学》 课程试卷

A卷

B卷

2011 ~2012 学年 第 1 学期

开课学院: 动力工程学院

考试日期: 2011.12.29

考试方式:

开卷闭卷 其他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注:1.大标题用四号宋体、小标题及正文用小四号宋体;2.按A4纸缩小打印

一、 单项选择题(请选择最佳答案)(2分/每小题,共20分)

⒈ 当两种煤的元素分析成分基本相同时, B :其燃烧特性可能相差较大;

2. 如果燃煤锅炉的排烟温度低于100℃,则燃烧计算中煤的热值 A :可以采用煤的高位发热量;

3. 煤在空气中按化学当量比完全燃烧后: C :煤的燃烧效率最高;

4. 可燃气体混合物燃烧时,按化学当量比计算的 A :燃料略多于空气时,燃烧速度最快;

5. 根据质量作用定律,

C :就可以知道,在不考虑温度等参数影响时,简单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反应速度;

6. 家用燃煤炉灶只有炉顶有受热面(锅底),四周都是耐火材料(炉衬);而大型锅炉往往炉顶和四周都布置受热面。这样布置受热面的其原因是: C :炉膛越小,散热损失越大;

7.已知反应①——③的反应焓,则CaCO3(s) = CaO(g) + CO2(g)的反应焓为: ①Ca(s) + C(s,石墨) + 3/2 O2(g) = CaCO3 (s) △rH m = -1206.8 kJ/mol ②Ca(s) + 1/2 O2(g) = CaO(s)

△rH m = -635.1 kJ/mol ③C(s,石墨) + O2(g) = CO2 (g) △rH m = -393.5 kJ/mol B

:178.2 kJ/mol ;

8.根据谢苗诺夫热自燃理论,环境温度升高对燃料着火的影响为: A :环境温度升高时,着火温度降低,着火提前; B :火焰传播速度增加,预混火焰长度增加;

10、关于扩散燃烧和动力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动力燃烧的反应速度主要取决于化学反应速度。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链锁反应的基本过程为:1) 链产生 ;2) 链传播 ;3) 链消失 。

2、阿累尼乌斯定律指的是 化学反应速度常数与反应温度的关系(或者直接写出公式) 。

4、采用本生灯测量层流火焰传播速度时,已知燃气流量、喷口直径、火焰高度等参数,则火焰传播速度可写为: S L =

5、煤的燃烧过程分为:1) 干燥;2) 挥发份析出 ;3) 挥发分燃烧 ;4) 焦炭燃烧 ;5) 、燃烬 。

二、 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 层流预混火焰的传播速度:要点:法向方向、燃烧速度

2、 着火半岛现象:要点:随温度、压力变化有两个以上着火范围的现象

3、 分支链式反应:要点:每经过一个反应循环,反应中间产物数量增加的现象

4、 等温淹没自由射流:等温条件下,射流射入静止介质,且射流成份与介质成分

完全相同的射流。

三、 简答题(8分/每小题,共16分)

1、根据燃烧学理论,为提高燃烧反应速度,可以采取那些措施?

要点:燃烧温度、反应物浓度、氧化剂浓度、燃料与氧化剂的预混程度、化学当量比、非预混燃烧过程中反应物与氧化剂的混合强度

命题人:卢啸风、陈艳蓉

组题人:

审题人:

命题时间:

2011.12

学院 专业 年级 学号 姓名

线

2、简述层流预混火焰传播理论,并说明脱火和回火现象产生的原因。

燃气与氧化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形成的火焰,存在一个很薄的着火面(着火前沿),火焰沿着火面的法向方向传播,方向指向未燃烧的预混气体;当火焰前沿稳定时,其数值等于着火前沿法向方向的气流速度。

脱火:火焰速度低于混合气流的速度;

回火:火焰速度高于混合气流的速度

四、计算问答题(3小题,共38分)

1、已知两种燃气分别是:CH

4和C

2

H

2

,试分别计算:1)两种燃气(每标准立方米燃

气)燃烧时的所需的理论空气量;2)每标准立方米空气参与燃烧时,两种燃气完全燃烧所产生的热量。(18分)

已知CH

4和C

2

H

2

、CO

2

、H

2

O的生成热分别是:-17.8kcal/mol,54.5 kcal/mol,-94

kcal/mol,-57.8 kcal/mol。

要求:1、列出燃烧反应方程式

2、计算出单位摩尔的反应放热量;

3、计算出单位燃料或空气的反应放热量。

2、试分析层流扩散火焰的结构,并画图说明在着火面上,燃气浓度和氧气浓度以及温度的变化规律。(20分)

西安交大燃烧学课件燃烧学习题答案

《燃烧学》复习题参考答案集 2009 / 1 / 9 第一章化学热力学与化学反应动力学基础 1、我国目前能源与环境的现状怎样?电力市场的现状如何?如何看待燃烧科学的发展前景? 我国目前的能源环境现状: 一、能源丰富而人均消费量少 我国能源虽然丰富,但分布很不均匀,煤炭资源60%以上在华北,水力资源70%以上在西南,而工业和人口集中的南方八省一市能源缺乏。虽然在生产方面,自解放后,能源开发的增长速度也是比较快,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且人口增长快,造成我国人均能源消费量水平低下,仅为每人每年吨标准煤,而1 吨标准煤的能量大概可以把400吨水从常温加热至沸腾。 二、能源构成以煤为主,燃煤严重污染环境 从目前状况看,煤炭仍然在我国一次能源构成中占70%以上,成为我国主要的能源,煤炭在我国城市的能源构成中所占的比例是相当大的。 以煤为主的能源构成以及62%的燃煤在陈旧的设备和炉灶中沿用落后的技术被直接燃烧使用,成为我国大气污染严重的主要根源。据历年的资料估算,燃煤排放的主要大气污染物,如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硫化碳等,对我国城市的大气污染的危害已十分突出:污染严重、尤其是降尘量大;污染冬天比夏天严重;我国南方烧的高硫煤产生了另一种污染——酸雨;能源的利用率低增加了煤的消耗量。 三、农村能源供应短缺 我国农村的能源消耗,主要包括两方面,即农民生活和农业生产的耗能。我国农村人口多,能源需求量大,但农村所用电量仅占总发电量的14%左右。而作为农村主要燃料的农作物桔杆,除去饲料和工业原料的消耗,剩下供农民作燃料的就不多了。即使加上供应农民生活用的煤炭,以及砍伐薪柴,拣拾干畜粪等,也还不能满足对能源的需求。 电力市场现状: 2008年10月份,中国电力工业出现%的负增长,为十年来首次出现单月负增长。11月,部分省市用电增幅同比下降超过30%。在煤价大幅上涨和需求下滑的影响下,目前火电企业亏损面超过90%,预计全年火电全行业亏损将超过700亿元。 走势分析 2009年,走过今年“寒冬”的电力行业将机遇与挑战并存,挑战大于机遇。受整个经济下滑的影响,“过剩”的尴尬将继续显现。 电价矛盾将更加突出。今年以来,国家制定的煤电价格联动政策迟迟无法实施,导致发电企业亏损不断累积,电价矛盾日益尖锐。面对明年经济形势的复杂情况,电力销售价格能否适时调整,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结构调整有望借势“提速”。明年宽松的用电环境正好为中国电力结构调整腾出了时间和空间。面对今年的大变局,国内发电企业将从跑马圈地式的快速扩张,转向注重效益的发展模式。 燃烧科学的发展前景 燃烧学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学科。能源、航空航天、环境工程和火灾防治等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有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诸如高强度燃烧、低品位燃料燃烧、煤浆(油-煤,水-煤,油-水-煤等)燃烧、流化床燃烧、催化燃烧,渗流燃烧、燃烧污染物排放和控制、火灾起因和防止等。 我国的能源现状也决定了必须大力的发展燃烧学科。 燃烧学的进一步发展将与湍流理论、多相流体力学、辐射传热学和复杂反应的化学动力学等学科的发展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2、什么叫燃烧?

燃烧学试卷-答案教学提纲

一、单选题(2分/个) 1、不属于常用防止脱火的措施的为:D A喉口加装收缩段,但喉口直径不变B加稳焰器C使用冷却装置D利用钝体 2、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B A液体燃烧的过程包括雾化、受热蒸发、扩散混合、着火燃烧B油滴燃烧属于预混燃烧 C提高燃烧室的温度水平有利于强化油雾燃烧 D异相燃烧是指不同相的物质之间发生的 3、碳的()反应是自我促进的,而()反应是自我抑制。A A氧化/气化 B气化/氧化 C还原/氧化D氧化/还原 4、已知燃料成分,下列量可以确定的是:D A着火温度B理论发热温度C理论燃烧温度D实际燃烧温度 5、影响碳球燃尽速度的主要因素是:D A碳球表面二氧化碳浓度B碳球燃尽时间C碳球直径D碳球表面氧气浓度分 6、涡轮增压装置对汽车发动机的作用不包括:D A能提高汽车发动机内的燃料气体的化学反应速度 B能减少汽车发动机内燃料气体的燃烧 C提高汽车发动机的功率 D能提高汽车发动机内燃料气体理论发热温度 7、能用来描述动量、热量和质量相似的准则数是:C A普朗特数,雷诺数,努塞尔特数和舍伍德数 B普朗特数,施密特数,努塞尔特数和 C普朗特数,施密特数,努塞尔特数和舍伍德数 D普朗特数,施密特数,努塞尔特数和雷诺数 8、依靠传热与传质进行火焰传播的是:C A爆震B爆炸C正常传播D爆燃 9、对于影响自燃着火温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D A散热系数减少有利于着火B燃料活性强易着火 C系统初始温度升高容易着火D产热散热相等有利于着火 10、静止空气中球形碳粒燃烧,当温度为900℃时:B A只存在二次反应B一次反应,二次反应并存C只存在一次反应D以上都不对 二、辨析题(判断正误,错误的说明理由,5分/个) 1、复杂反应所形成的最终产物由几步反应所完成,故可用质量作用定律直接按反应方程判断反应物浓度关系。 答:错。复杂反应,所形成的最终产物是由几步反应所完成的,故化学反应方程式并非表示整个化学反应的真实过程,故无法用质量作用定律直接按反应方程判断反应速度与反应物浓度关系 2、家用煤球炉在800多摄氏度能稳定燃烧,而大型煤粉炉要在1300℃以上才能稳定燃烧,因此,由细小煤粉反应活性好的理论可以得知:因此家用煤球炉比大型煤粉炉更实用。 答:停留时间是影响燃烧热工况的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停留时间越长,燃烧热工况越好。家用煤球炉中,煤的停留时间可以达到几个小时,而大型煤粉炉中,煤粉颗粒在炉膛内却只能停留2到5秒,因此家用煤球炉在较低温度下即可以维持燃烧稳定,而大型煤粉炉却需要较高炉膛温度来维持燃烧稳定。

智慧树知到《燃烧学》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燃烧学》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酸雨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燃烧引起的。 A.对 B.错 答案: 对 2、空气干燥基成分中,煤是没有水分的。 A.对 B.错 答案: 错 3、温室效应的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 燃烧 B. 酸雨 C. 建筑物过多 D. 人口增长 答案: 燃烧 4、柴油的碳氢质量比(C/H)比煤炭的碳氢质量比(C/H)要大。

B.错 答案: 错 5、普罗米修斯通过实验证明了氧气的存在。 A.对 B.错 答案: 错 第二章 1、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 质量作用定律只适用于化合反应 B. 气体与固体的反应可以适用质量作用定律 C. 质量作用定律只适用于双分子反应 D. 质量作用定律只适用于不可逆反应 答案: 气体与固体的反应可以适用质量作用定律 2、关于Arrhenius定律,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 Arrhenius定律只适用于放热反应

Arrhenius定律只适用于吸热反应 C. Arrhenius定律只适用于理想气体参与的反应 D. Arrhenius定律只适用于不可逆反应 答案: Arrhenius定律只适用于理想气体参与的反应 3、关于反应级数,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 反应级数只可能为正数 B. 反应级数只可能为整数 C. 增大压力一定会增大反应速度 D. 同等条件下,气体燃料的反应级数通常大于固体燃料的反应数 答案: 同等条件下,气体燃料的反应级数通常大于固体燃料的反应数 4、在其他条件可比的情况下,以下哪种气体自由射流与外部大空间之间的混合最强烈? A. 扩展角30°的圆柱射流

扩展角15°的圆柱射流 C. 扩展角30°的扁平状射流 D. 扩展角45°的扁平状射流 答案: 扩展角45°的扁平状射流 5、如果在钝体中开一道可以流通的缝隙形成“开缝钝体”,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 开缝钝体的回流区范围会大于原来的钝体 B. 开缝钝体回流区内的混合强度会大于原来的钝体 C. 开缝钝体的射流长度会变短 D. 开缝钝体的扩展角会变大 答案: 开缝钝体回流区内的混合强度会大于原来的钝体 第三章 1、以下哪种措施会使得热自燃变得更容易? A.

高等燃烧学复习题参考答案集

《高等燃烧学》习题集与解答 第一章绪论 1、什么叫燃烧? 答:燃烧标准化学定义: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燃烧的广义定义:燃烧是指任何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2、燃烧的本质是什么?它有哪些特征?举例说明这些特征。 答:燃烧的本质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它的特征是:放热、发光、发烟并伴有火焰。 3、如何正确理解燃烧的条件?根据燃烧条件,可以提出哪些防火和灭火方法? 答: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原始燃烧的三要素,要发生燃烧,可燃物和助燃物要有一定的数量和浓度,点火源要有一定的温度和足够的热量。根据燃烧的条件,可以提出一下防火和灭火的方法: 防火方法:a、控制可燃物;b、隔绝空气;c、清除点火源 灭火方法:a、隔离法;b、窒息法;c、冷却法;d、抑制法 4、我国目前能源与环境的现状怎样?电力市场的现状如何?如何看待燃烧科学的发展前景? 答:我国目前能源环境现状: 一、能源丰富而人均消费量少 我国能源虽然丰富,但是分布不均匀,煤炭资源60%以上在华北,水力资源70%以上在西南,而工业和人口集中的南方八省一市能源缺乏。虽然在生产方面,自解放后,能源开发的增长速度也是比较快,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且人口增长快,造成我国人均能源消费量水平低下,仅为每人每年0.9吨标准煤,而1 吨标准煤的能量大概可以把400吨水从常温加热至沸腾。 二、能源构成以煤为主,燃煤严重污染环境 从目前状况看,煤炭仍然在我国一次能源构成中占70%以上,成为我国主要的能源,煤炭在我国城市的能源构成中所占的比例是相当大的。 以煤为主的能源构成以及62%的燃煤在陈旧的设备和炉灶中沿用落后的技术被直接燃烧使用,成为我国大气污染严重的主要根源。据历年的资料估算,燃煤排放的主要大气污染物,如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硫化碳等,对我国城市的大气污染的危害已十分突出:污染严重、尤其是降尘量大;污染冬天比夏天严重;我国南方烧的高硫煤产生了另一种污染——酸雨;能源的利用率低增加了煤的消耗量。 三、农村能源供应短缺 我国农村的能源消耗,主要包括两方面,即农民生活和农业生产的耗能。我国农村人口多,

燃烧学习题答案

祝!各位同学考试顺利,新年快乐! 中国矿业大学《燃烧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2011 / 7/ 9 第一章化学热力学与化学反应动力学基础 1、我国目前能源与环境的现状怎样?电力市场的现状如何?如何看待燃烧科学的发展前景? 我国目前的能源环境现状: 一、能源丰富而人均消费量少 我国能源虽然丰富,但分布很不均匀,煤炭资源60%以上在华北,水力资源70%以上在西南,而工业和人口集中的南方八省一市能源缺乏。虽然在生产方面,自解放后,能源开发的增长速度也是比较快,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且人口增长快,造成我国人均能源消费量水平低下,仅为每人每年0.9吨标准煤,而1 吨标准煤的能量大概可以把400吨水从常温加热至沸腾。 二、能源构成以煤为主,燃煤严重污染环境 从目前状况看,煤炭仍然在我国一次能源构成中占70%以上,成为我国主要的能源,煤炭在我国城市的能源构成中所占的比例是相当大的。 以煤为主的能源构成以及62%的燃煤在陈旧的设备和炉灶中沿用落后的技术被直接燃烧使用,成为我国大气污染严重的主要根源。据历年的资料估算,燃煤排放的主要大气污染物,如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硫化碳等,对我国城市的大气污染的危害已十分突出:污染严重、尤其是降尘量大;污染冬天比夏天严重;我国南方烧的高硫煤产生了另一种污染——酸雨;能源的利用率低增加了煤的消耗量。 三、农村能源供应短缺 我国农村的能源消耗,主要包括两方面,即农民生活和农业生产的耗能。我国农村人口多,能源需求量大,但农村所用电量仅占总发电量的14%左右。而作为农村主要燃料的农作物桔杆,除去饲料和工业原料的消耗,剩下供农民作燃料的就不多了。即使加上供应农民生活用的煤炭,以及砍伐薪柴,拣拾干畜粪等,也还不能满足对能源的需求。 电力市场现状: 2008年10月份,中国电力工业出现4.65%的负增长,为十年来首次出现单月负增长。11月,部分省市用电增幅同比下降超过30%。在煤价大幅上涨和需求下滑的影响下,目前火电企业亏损面超过90%,预计全年火电全行业亏损将超过700亿元。 走势分析 2009年,走过今年“寒冬”的电力行业将机遇与挑战并存,挑战大于机遇。受整个经济下滑的影响,“过剩”的尴尬将继续显现。 电价矛盾将更加突出。今年以来,国家制定的煤电价格联动政策迟迟无法实施,导致发电企业亏损不断累积,电价矛盾日益尖锐。面对明年经济形势的复杂情况,电力销售价格能否适时调整,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结构调整有望借势“提速”。明年宽松的用电环境正好为中国电力结构调整腾出了时间和空间。面对今年的大变局,国内发电企业将从跑马圈地式的快速扩张,转向注重效益的发展模式。 燃烧科学的发展前景 燃烧学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学科。能源、航空航天、环境工程和火灾防治等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有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诸如高强度燃烧、低品位燃料燃烧、煤浆(油-煤,水-煤,油-水-煤等)燃烧、流化床燃烧、催化燃烧,渗流燃烧、燃烧污染物排放和控制、火灾起因和防止等。 我国的能源现状也决定了必须大力的发展燃烧学科。 燃烧学的进一步发展将与湍流理论、多相流体力学、辐射传热学和复杂反应的化学动力学等学科的发展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燃烧学习题答案

燃烧学习题答案: 第一章 1.解释下列基本概念: (1)燃烧: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或发烟的现象。 (2)火灾: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称为火灾。 (3)烟:由于燃烧不完全等原因会使得产物中混有一些微小的颗粒,这时即形成“烟”。 (4)热容:在没有相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条件下,一定量的物质温度每升高一度所需要的热量。 (5)生成热:化学反应中由稳定单质反应生成某化合物时的反应热。 (6)标准燃烧热:在和指定温度下,1mol某物质完全燃烧时的恒压反应热。 (7)热值: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的可燃物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 (8)低热值:可燃物中的水和氢燃烧生成的水以气态存在时的热值。 2.燃烧的本质是什么?它有哪些特征?举例说明这些特征. 燃烧的本质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特征是:放热、发光、发烟、伴有火焰。

3. 如何正确理解燃烧的条件?根据燃烧条件,可以提出哪些防火和灭火方法? 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源是燃烧的三要素,要发生燃烧燃烧,可燃物和助燃物要有一定的数量和浓度,点火源要有一定的温度和足够的热量。 根据燃烧条件,可以提出以下防火和灭火的方法: 防火方法:1.控制可燃物;2.隔绝空气;3.消除点火源 灭火方法:1.隔离法2.窒息法3.冷却法 4. 抑制法 8. 举例说明燃烧产物(包括烟)有哪些毒害作用?其危害性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除了CO2和H2O 外,烟气中的其他成分都有一定的毒性、刺激性或腐蚀性。其危害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毒害性;2)减光性3)爆炸性 9.试求出在p =1atm 、T=273K 下,1公斤苯(C6H6)完全燃烧所需要的理论 空气量。3 22 ,0,030.10104.2248129276.4104.22)32 32412(76.421.02 m O S H C V V O air =???? ? ??+?=??-++?== -- 10.已知木材的组成为:C-46%、%、%、%、%,问在p =1atm 、T=273K 下木材完全燃烧产物体积是多少?

工程燃烧学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5分,共10分) 1、着火热 2、绝热火焰温度 3、层流燃烧 4、反应焓 焓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燃烧过程的特点:1);2) 2、盖斯定律指的是 3、化学反应速率指的是 4、活化能E指的是 5、煤的可磨性系数指的是: 三、单项选择题(3分/每小题,共30分) 1、“一定体积的气体的摩尔数与其压力成正比”,气体压力___时该结论成立。A:小于1MPa;B>5MPa;C:大于15MPa 2、可以用质量作用定律来描述反应速率的化学反应是:_____ A:基元反应;B:分支反应;C:燃烧反应 3、对总体反应而言,当反应物浓度增加而反应速度却降低时,则反应的级数是:_

A:分数;B:负数;C:小数; 4、阿累尼乌斯公式不适用的化学反应是:______ A:催化反应;B:多相反应;C:链式反应; 5、根据谢苗诺夫热自燃理论,装有可燃气体的容器越大,可燃气体____ A:越不容易着火;B:越容易着火;C:温度越高; 6、根据链式自燃理论,使反应自动加速直至着火的主要原因是:_____ A:活化中心的不断积累;B:热量的不断积累; C:反应物浓度的不断积累; 7、民用燃气灶具不能混用燃气的原因是:_______ A:不同燃气具有不同的输送方式;B:不同燃气具有不同的物性参数; C:不同燃气具有不同的火焰传播速度; 8、混合气体层流火焰传播速度的最大值出现在:______ A:过剩空气系数略大于1(贫燃料); B:过剩空气系数略小于1(富燃料);C:过剩空气系数等于1; 9、湍流火焰传播速度高于层流火焰传播速度的主要原因是:_____ A:湍流的速度分布比层流的速度分布更均匀。 B:湍流火焰的流动速度更快;C:湍流火焰的峰面的面积更大; 10、在碳氢化合物燃烧过程中,1kg空气参与燃烧后,大约能放出:___ A:3200 kJ热量;B:32000 kJ热量;C:320 kJ热量; 四、、问答题(共40分) 1、简要分析热力着火及链式分支链锁着火机理的区别?(10分) 答: 2、试述回流区稳焰的基本原理(10分) 3、在煤粉锅炉燃烧过程中,为什么必须采用热风输送煤粉才能保证煤粉的着火?而其它燃煤锅炉(如层燃锅炉或流化床锅炉)则没有这一要求?试从燃料着火理论分析它们着火的差异。(20分)

燃烧学习题答案

燃烧学习题答案: 第一章 1.解释下列基本概念: (1)燃烧: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或发烟的现象。 (2)火 灾: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称为火灾。 (3)烟:由于燃烧不完全等原因会使得产物中混有一些微小的颗粒,这时即形成“烟”。 (4)热容:在没有相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条件下,一定量的物质温度每升高一度所需要的热量。 (5)生成热:化学反应中由稳定单质反应生成某化合物时的反应热。 (6)标准燃烧热:在0.1013MPa 和指定温度下,1mol 某物质完全燃烧时的恒压反应热。 (7)热值: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的可燃物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 (8)低热值:可燃物中的水和氢燃烧生成的水以气态存在时的热值。 2.燃烧的本质是什么?它有哪些特征?举例说明这些特征. 燃烧的本质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特征是:放热、发光、发烟、伴有火焰。 3. 如何正确理解燃烧的条件?根据燃烧条件,可以提出哪些防火和灭火方法? 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源是燃烧的三要素,要发生燃烧燃烧,可燃物和助燃物要有一定的数量和浓度,点火源要有一定的温度和足够的热量。 根据燃烧条件,可以提出以下防火和灭火的方法: 防火方法:1.控制可燃物;2.隔绝空气;3.消除点火源 灭火方法:1.隔离法2.窒息法3.冷却法 4. 抑制法 8. 举例说明燃烧产物(包括烟)有哪些毒害作用?其危害性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除了CO2和H2O 外,烟气中的其他成分都有一定的毒性、刺激性或腐蚀性。其危害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毒害性;2)减光性3)爆炸性 9.试求出在p =1atm 、T=273K 下,1公斤苯(C6H6)完全燃烧所需要的理论空气量。 3 22 ,0,030.10104.2248129276.4104.22)32 32412(76.421.02 m O S H C V V O air =???? ? ??+?=??-++?== -- 10.已知木材的组成为:C-46%、H-6.0%、O-37.0%、N-2.0%、W-9.0%,问在p =1atm 、T=273K 下木材完全燃烧产物体积是多少? 3 22 ,0,045.4104.22323746124676.4104.22)32 32412(76.421.02 m O S H C V V O air =???? ? ??-+?=??-++?== -- kg m H W V N S C V V V V V air O H N SO CO yq /18.5100624.221009184.2245.479.01002284.2210046124.2210024.22100184.2279.0100284.22100324.22100124.223,0,0,0,02222=?+?+?+?+?=?+?++?+?+?= +++= 11.木材的组成为C-48%、H-5%、O-40%、N-2%、W-5%.试求在1.5atm 、30℃的条件下燃烧5kg 这种木材的实际需要空气体积、实际产物体积和产物密度。(空气消耗系数数取1.5)

燃烧题库答案

燃烧 1.为什么说能源与环境问题和燃烧学密切相关? 答:当今世界能源的获取超过86%来自于燃料的燃烧,而燃烧会释放出很多的气体:CO2,NOx,S化物等等。其中CO2是大气温室气体导致全球变暖;NOx,S化物是有害气体对人类的健康、工业、农业都有害。 2.试写出两个以上燃烧学者的名字:Zeldovich、Spalding、Williams、Robert Bensen 3.煤油和氢气的理论空气量各为多少?答:煤油约为15,氢气约为35 4.某燃料由C、H两种元素组成,则其含H量越高,理论空气量越大。 5.一般燃料的理论燃烧温度(空气)大约为多少?答:2000℃左右 6.油/气比?当量比?余气系数?相互关系? RP-3燃料与空气化学恰当混合时,各自的值? 答:油/气比?:在燃烧过程中,参加反应的燃料质量与参加反应的空气质量之比。 当量比Φ:在燃烧过程中,实际的油气比与化学恰当的油气比之间的比值。 余气系数α:在燃烧过程中,实际的空气消耗量与化学恰当时的空气消耗量之比。 两者之间的关系:Φ= ?/?s(其中?s为化学恰当的油气比)、Φα =1 RP-3燃料,甲烷:?≈0.05882,汽油/煤油:?≈0.06667,氢气:?≈0.02857 7.影响燃料的理论燃烧温度的因素有哪些?答:燃料的种类、当量比、压力 8.不考虑离解时所计算的燃烧温度比理论燃烧温度高低?相差?答:离解时温度低,约100℃9.定压燃烧与定容燃烧的理论燃烧温度谁高?大约相差多少?答:定容理。大约相差600℃10.一般碳氢燃料化学恰当比下定容燃烧所造成的压力上升大约为?大约上升10atm 11.用空气和纯氧作助燃剂的燃烧温度谁高?相差?答:用纯氧高。相差3500℃ 12.理论上,当量比1时,燃料绝热火焰温度T f 达到最大值。实际上出现在当量比1.1 时。13.热力学第二定律对分析燃烧反应帮助?可根据熵增原理判断燃烧反应是否化学平衡。14.燃烧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各关心什么问题? 答:燃烧热力学:确定化学反应的热效率;分析化学平衡条件以及平衡时系统的状态。 化学动力学:确定各种化学反应速度以及各种因素(浓度、温度等)对反应速度的影响,从而提供合适的反应条件;研究各种化学反应机理。 15.影响燃烧反应速度的因素有哪些?答:压力、浓度、温度、活化能 16.判断燃烧反应是否化学平衡:熵增原理,熵达最大时化学平衡 17.何谓燃烧反应机理?如何用反应机理来预估燃烧反应级数? 答:从微观角度上讲,化学反应速度与有效分子的碰撞速度成正比,其中有效分子的碰撞速度与反应物的浓度成正比。根据整体化学反应方程式,在化学恰当时,燃料的系数与氧化剂的系数两者之和为反应级数。 18.用实验方法测定燃烧反应级数对分析燃烧反应机理有何帮助? 可验证燃烧反应级数分析是否正确,通过总体实验测定燃烧反应级数可验证机理正确性。19.某基元反应方程式为aA bB cC dD +=+,其反应速率常数为k,根据质量作用定律,其反应速度方程可写成W= k[A]a[B]b,该反应的级数为 a+b 。 20.一般碳氢燃料的燃烧反应级数约为 1.7~2.2 。 21.何为Arrhenius公式?横纵坐标分别是?答:k = A exp (-E/RT)横坐标为1/T,纵坐标为lnk 22.活化能:普通分变活化分所需最小能量;分子碰撞须具一定的能量才有效,活化能反映这能量大小。 23.在温度改变时,反应A 与B相比A反应速度改变较少,A与B的活化能大小关系E A

燃烧学考试复习题答案

通风因子:A 为通风口的面积,m2,H 为通风口自身的高度,m ;基本参数 A √H 成为 一、请解释下面的基本概念 1. 4. 5. 燃烧: 是指可燃物跟助燃物(氧化剂)发生的剧烈的一种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显光火焰的热损失机理 烟囱效应:这种垂直的围护物中,由于气体对流对流,促使烟尘和热气流向上流动的 效应,称为“烟囱效应”。 6. 引燃:引燃又称为强迫着火或点燃,是指由于从外部能源(如电热线圈、电火花、 炽 热质点、点火火焰等)得到能量,使混气局部范围 8. 燃烧速度 9. 通风因子 10. 空气消耗系数:烧所消耗的实际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之比定义为空气消耗系数将可燃 物 完全燃 11. 燃烧热: 燃烧反应中可燃物与助燃物作用生成稳定产物时的反应热称为燃烧热 12. 热值: 热值是指单位质量(或体积)的燃料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 14. 自燃: 可燃物在没有外部火花、火焰等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所产 生的自然燃烧,称为自燃 15. 斯蒂芬流:在燃烧问题中,高温气流与其相邻的液体或固体物质之间存在着一个相分界 面 16. 火焰传播机理:依靠导热和分子扩散使未燃混合气温度升高,并进 入反应区而引起化 学反应,导致火焰传播 17. 粉尘爆炸:可燃物质呈粉状或雾状而飞散在空气中遇火源而发生的爆炸称为粉尘爆炸 18. 阴燃:只冒烟而无火焰的燃烧现象 19. 闪点: 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液体表面能够产生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 20. 可燃液体爆炸温度极限:蒸气爆炸浓度上、下限所对应的液体温度称为可燃液体的爆炸 温度上、下限 21. 反应速率: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 24. 异相燃烧 25. 理论火焰温度 (1)可燃物与空气按化学计量比配比; (2)完全燃烧; (3)绝热等压燃烧; (4)燃烧的初始温度是 298K (25℃)。

《消防燃烧学》模拟试卷A答案及评分标准

《消防燃烧学》模拟卷(A)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评分标准] (1)要点正确,得满分。 (2)要点不正确,不得分。 1、着火: 答:指直观中的混合物反应自动加速,自动升温以引起空间某个局部最终在某个时间有火焰出现的过程。 2、爆炸极限: 答:可燃气与空气组成的混合气体遇火源能发生爆炸的可燃气最低浓度(用体积百分数表示),称爆炸下限,可燃气最高浓度称爆炸上限。 3、火焰前沿: 答:已燃区和未燃区之间形成的明显的分界线,即反应区。 4、层流火焰传播速度: 答:火焰前沿相对于未燃气的法向速度。 5、液体爆炸温度极限: 答:蒸气爆炸浓度上、下限所对应的液体温度称为可燃液体的爆炸温度上、下限。 6、液体饱和蒸汽压 答:在一定温度下,液体和它的蒸气处于平衡状态时,蒸气所具有的压力叫饱和热气压,简称蒸气压。 7、燃烧反应速度 答:单位时间内在单位体积中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物产生的摩尔数。 8、灭火滞后 答:要使系统灭火,必须使系统处于比着火更不利的条件下才能实现。这种现象称为灭火滞后现象。 9、电极熄火距离 答:电极距离d小于dp时,无论多大的火花能量都不能使混气引燃,这个不能引燃混气

的电极间最大距离dp ,称为电极熄火距离。 10、分解燃烧 答:在受到火源加热时,先发生热分解,随后分解出的可燃挥发份与氧发生燃烧反应,这种形式的燃烧一般称为分解燃烧。 二、简答(每题7分,共56分) [评分标准] (1)要点回答准确完整,可得满分。 (2)要点回答不够准确完整,可根据评分标准酌情扣分。 (3)观点有严重错误,该题不得分。 1、物质的浓度、温度和反应活化能如何影响反应的速率。 答:反应速度可以表示为:- x y s s 0s F ox s E V =K C C exp()RT ,可以看出: 反应速度与物质浓度成正比,幂次为反应级数。 反应速度与温度成指数关系,温度越高,反应速度越快。 反应速度与活化能成负指数关系,活化能越大,反应速度也慢。 2、在讨论谢苗诺夫热自燃机理时,作如下假设: ① 体积为V , 表面积为S ; ② 内部气体温度为T , 且各处均相同; ③ 内部无对流,容器与环境存在对流换热,对流换热系数保持不变; ④ 着火前后物质浓度变化很小。 试从放热速率和散热速率表达公式说明所做假设给处理问题带来的好处与不足。已知 放热速率/1k E RT C n A q H V K C e -=?,散热速率2=-()0q Sh T T 。 答:放热速率/1k E RT C n A q H V K C e -=?,散热速率2=-()0q Sh T T 。可知: 第2条假设为计算放热速率和散热速率都提供了便利(不用积分)。 第3条假设为计算散热速率提供了便利。 第4条假设为计算放热速率提供了便利(不用积分)。 不足之处是为计算放热速率和散热速率带来了误差。

燃烧学试卷-A-答案

重庆大学 《燃烧学》 课程试卷 2011 ~2012 学年 第 1 学期 开课学院: 动力工程学院 考试日期: 2011.12.29 考试方式: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注:1.大标题用四号宋体、小标题及正文用小四号宋体;2.按A4纸缩小打印 一、 单项选择题(请选择最佳答案)(2分/每小题,共20分) ⒈ 当两种煤的元素分析成分基本相同时, B :其燃烧特性可能相差较大; 2. 如果燃煤锅炉的排烟温度低于100℃,则燃烧计算中煤的热值 A :可以采用煤的高位发热量; 3. 煤在空气中按化学当量比完全燃烧后: C :煤的燃烧效率最高; 4. 可燃气体混合物燃烧时,按化学当量比计算的 A :燃料略多于空气时,燃烧速度最快; 5. 根据质量作用定律, C :就可以知道,在不考虑温度等参数影响时,简单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反应速度; 6. 家用燃煤炉灶只有炉顶有受热面(锅底),四周都是耐火材料(炉衬);而大型锅炉往往炉顶和四周都布置受热面。这样布置受热面的其原因是: C :炉膛越小,散热损失越大; 7.已知反应①——③的反应焓,则CaCO3(s) = CaO(g) + CO2(g)的反应焓为: ①Ca(s) + C(s,石墨) + 3/2 O2(g) = CaCO3 (s) △rH m = -1206.8 kJ/mol ②Ca(s) + 1/2 O2(g) = CaO(s) △rH m = -635.1 kJ/mol ③C(s,石墨) + O2(g) = CO2 (g) △rH m = -393.5 kJ/mol B :178.2 kJ/mol ; 8.根据谢苗诺夫热自燃理论,环境温度升高对燃料着火的影响为: A :环境温度升高时,着火温度降低,着火提前; B :火焰传播速度增加,预混火焰长度增加; 10、关于扩散燃烧和动力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动力燃烧的反应速度主要取决于化学反应速度。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链锁反应的基本过程为:1) 链产生 ;2) 链传播 ;3) 链消失 。 2、阿累尼乌斯定律指的是 化学反应速度常数与反应温度的关系(或者直接写出公式) 。 4、采用本生灯测量层流火焰传播速度时,已知燃气流量、喷口直径、火焰高度等参数,则火焰传播速度可写为: S L = 。 5、煤的燃烧过程分为:1) 干燥;2) 挥发份析出 ;3) 挥发分燃烧 ;4) 焦炭燃烧 ;5) 、燃烬 。 二、 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 层流预混火焰的传播速度:要点:法向方向、燃烧速度 2、 着火半岛现象:要点:随温度、压力变化有两个以上着火范围的现象 3、 分支链式反应:要点:每经过一个反应循环,反应中间产物数量增加的现象 4、 等温淹没自由射流:等温条件下,射流射入静止介质,且射流成份与介质成分 完全相同的射流。 三、 简答题(8分/每小题,共16分) 1、根据燃烧学理论,为提高燃烧反应速度,可以采取那些措施? 要点:燃烧温度、反应物浓度、氧化剂浓度、燃料与氧化剂的预混程度、化学当量比、非预混燃烧过程中反应物与氧化剂的混合强度 命题人:卢啸风、陈艳蓉 组题人: 审题人: 命题时间: 2011.12 学院 专业 年级 学号 姓名 封 线 密

西工大燃烧学mooc答案

第一章 燃烧的燃素学说可以正确地解释物质燃烧质量增加的现象。错 预热不属于液体燃料的燃烧分过程。 第二章 燃料热值与燃烧焓之间的关系就是负数关系 绝对焓等于生成焓与显焓之与。 燃烧本质上就就是化学反应过程。对 燃油的高热值就是燃油实际最大的可能发热量,因此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燃油的热值都就是采用高热值。错 化学动力学就是研究化学反应的速率与反应历程的科学。 分支链式反应三个阶段的先后顺序就是感应期、爆炸期、稳定期。 A、B两分子之间单位时间内的碰撞频率的符号用Z表示。 质量作用定律适用于所有的化学反应。错 反应物分子发生碰撞时只要碰撞能量大于活化能就能导致发生化学反应。错 阿累尼乌斯定律适用于简单反应与有明确反应级数的反应。对 第三章 1下说法错误的就是( B ): A.Rayleigh线就是质量守恒与动量守恒的结合; B.Rayleigh线与释热有关; C.对于无化学反应的混合物,q=0, Hugoniot曲线通过初始状态点。 D.Rayleigh线可以用于任何气体; 多组分气体的热流量与单组分气体的有所不同,它不仅与温度梯度有关,还与各组分扩散所产生的( 焓差 )有关。 扩散速度等于(组分 )速度与( 质量平均)速度之差: 把初始状态(未燃烧的)与最终状态连在一起的Rayleigh线的斜率给出燃烧波的(速度 )。 上C-J点,U,给定了爆震波速度的(最大值 );下C-J点,L,给定了缓燃速度的( 最大值 ); 在双组分混合物中,组分A的扩散通量的方向与该组分当地质量分数梯度方向(相反)。 对于爆震波,未燃气体到已燃气体,压力、密度、温度都就是(增加)的,爆震使已燃气体( 跟着)燃烧波运动;对于缓燃波,未燃气体到已燃气体,压力、密度都就是(减少)的,缓燃使已燃气体( 背着)燃烧波运动。 在以初始状态特征值为中心的四个象限中,( 左上限)包含了压缩波,而( 右下限)包含了膨胀波。 在燃烧学中,一般使用( 上C-J点爆震)来表征爆震波。 下列说法正确的就是(): A. 下C-J点的马赫数Mb=1; B. 对于强缓燃,终态的比容比下C-J点的小; C. 所有的膨胀波都就是以超音速传播的; D. 在缓燃区内, (燃气相对于缓燃波的速度)的正切函数大于下C-J点的值; 导热通量的方向与温度梯度方向( 相反,绝对值( 正)比于该梯度值,比例系数称为( 导热系数。 控制体内动量的变化率等于作用在控制体的( 表面力与体积力)之与: 下列说法正确的就是( A):

《工程燃烧学》试卷B答案及评分标准

《工程燃烧学》试卷B 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 选择题(22小题共44分) 评分标准:每小题2分,答对得分,答错不得分 二、 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答:W :在110°C 加热前后测量煤样质量,减少量即为水分量。除以煤初始质量即得水分百分含量 …2分 V :在850°C 干馏前后测量干燥煤样质量,减少量即为挥发分质量。除以煤初始质量即得挥发分百分含量 …2分 F :测量燃烧前后焦块质量,减少量即为固定碳质量,除以煤初始质量即得固定碳百分含量 …1分 A :燃烧后剩下的即为灰分,测量其质量,除以煤初始质量即得灰分的百分含量。…2分 2、答:1)辛烷值是衡量汽油在汽缸内抗爆震燃烧能力的一种数字指标,其值高表示抗爆性好。 …2分 2)不对。 …1分 90#汽油指该汽油的抗爆震性能与含异辛烷体积百分数为90%的标准燃料相同。该标准燃料由异辛烷和正庚烷混合而成 ………2分 3、定义:射流在离开喷嘴前先强迫流体作旋转运动,它从喷嘴喷出后便会边旋转边向前运动,这就是旋转射流,简称旋流。 ………2分 用旋流数S 来表示旋流强度。 ………3分 4、答:碳是固体,它的燃烧是固体和气体之间进行的异相化学反应,包括扩散、吸附和化学反应,进行五个连续的步骤: (1)氧气扩散到碳表面;(2)扩散到固体表面的气体(或氧气)须被碳表面所吸附;(3)吸附的气体和碳表面进行化学反应,形成吸附后的生成物;(4)吸附后的生成物从碳表面上解吸;(5)解吸后的气体生成物扩散离开碳表面。 ………3分 影响因素:碳的燃烧反应速度主要取决于反应温度和焦炭的活性;而碳粒的大小、表面特性以及与气流的相对运动等决定了扩散吸附等物理过程的快慢。 ………2分 三、 计算题(2小题共16分) 评分标准:每小题8分,按正确的计算步骤给分 1、解:(1)理论空气需要量 ………..1分 2 0,301115( 6.85756.1)2210020.940.210.21 O L L m ??+?+?== =x G s G R Φ =?

燃烧学试卷(郭冠中整理)

内蒙古科技大学2005 /2006学年第二学期 《燃烧理论与设备》考试试题 课程号:070422-0 考试方式:闭卷 使用专业、年级:热动04-1,2,3 任课教师:刘中兴 考试时间:2006-12-20 14:30-16:30 一、概念题(每题4分共40分) 1 说明煤的化学组成以及各种组分对煤质特性的作用。 2 煤的化学组成有哪几种表示方法,具体说明每一种表示方法含义。 3 造成不完全燃烧的原因有哪些? 4 链锁反应有哪几个基本类型和基本步骤? 5 什么是强迫着火?举出两个强迫着火的实例。 6 火焰传播的基本方式有哪几种? 7 写出液体燃料燃烧的基本过程。 8 煤粉燃烧器分哪几种类型 9 说明碳表面气固异相反应的五个步骤。 10 什么煤的高发热量和低发热量? 二简述题每(1-2题每题10分,第3题6分共26分) 1 什么是化学反应速率?简述各种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 简述热力着火理论。利用放热曲线和散热曲线的位置关系,分析说明散热强度 对着火的影响。 3 说明扩散火焰式煤气燃烧器和全预混火焰煤气燃烧器的特点和安全特性。 三利用学过的理论解释下列现象(每题4分,共16分) 1、煤堆在煤场上日久后容易自燃 2 、在煤堆安装若干通风竖井深入煤层深处,可防止自燃。 3 、管子横截面积F越大,扩散火焰高度越高。 4 、环境中氧浓度越低,扩散火焰高度越高。 四计算题18分 已知某烟煤的成分为:C燃=84.32%;H燃=5.36%;O燃=4.12%,N燃=1.85%;S燃=4.35%,A干=7.68%;W用=3.0%; 求:燃料发热量(5分);理论空气需要量(5分);燃烧产物生成量(5分); 成分(3分)。(空气中的水分可忽略不计)

2007哈工大燃烧学试题及答案

哈工大 2007 年 春 季学期 燃烧学 试 题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分数 学号 姓名 一.名词解释(18分,每小题3分) 1.燃料的低位发热量 当不计入燃烧产生的水蒸汽汽化潜热时,1kg 燃料完全燃烧所释放出的热量 2.过量空气系数 实际空气量与理论燃烧所需空气量的比值 3.层流火焰传播速度 层流火焰锋面在其法线方向上相对于未燃混合气体的速度 4.预混火焰和扩散火焰 预混火焰是燃料和氧化剂充分混合后的燃烧火焰。火焰温度很高,没有黑烟,火焰短而强。 扩散火焰是燃料燃烧所需的空气全部由外界提供,靠可燃气体与空气中的氧相互扩散来完成燃烧过程的火焰。燃烧过程较长,火焰温度低,燃料不易燃尽,有很烟,火焰很长。 5.质量作用定律 基元反应的速率与反应物浓度(带有相应的指数)的乘积成正比,其中个浓度的指数就是反应式中各相应物质的化学计量系数。

6.斯蒂芬流 多组分流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在表面处将形成一定的浓度梯度,因而可能形成各组分法向的扩散物质流。另外如果相分界面上有物理或化学过程存在,这种物理或化学过程也会产生或消耗一定的质量流,于是在物理或化学过程作用下,表面处又会产生一个与扩散物质流有关的法向总物质流。这个总物质流是由表面本身因素造成的。这一现象是斯蒂芬在研究水面蒸发时首先发现的,因此称为斯蒂芬流。 二、填空题(20分,每空2分) 1.列举两种复杂化学反应类型对峙反应、平行反应、连续反应(任选两个)2.设某一反应温度由400℃增至410℃时,反应速率将增加至原来的(e=2.718)倍,该反应的活化能等于381939J/mol。 3.煤粉燃烧过程中NOx的生成类型主要是燃料型NOx和热力型NOx, 其主要成分是NO和NO2。 4.列举两种煤的特种分析方法热重分析,着火指数分析,沉降炉实验,一维燃烧炉实验,热显微镜法,重力筛分法,比表面积法(任选两个) 5.一种动力用煤的工业分析成分如下,请判断这种煤的分类 中挥发分烟煤(V daf=28.6%)。 Mar Aar Var FCar 10% 20% 20% 50%

[燃烧学课件]燃烧学习题答案

祝!各位同学考试顺利,新年快乐! 《燃烧学》复习题参考答案集 2009 / 1 / 9 第一章化学热力学与化学反应动力学基础 1、我国目前能源与环境的现状怎样?电力市场的现状如何?如何看待燃烧科学的发展前景? 我国目前的能源环境现状: 一、能源丰富而人均消费量少 我国能源虽然丰富,但分布很不均匀,煤炭资源60%以上在华北,水力资源70%以上在西南,而工业和人口集中的南方八省一市能源缺乏。虽然在生产方面,自解放后,能源开发的增长速度也是比较快,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且人口增长快,造成我国人均能源消费量水平低下,仅为每人每年0.9吨标准煤,而1 吨标准煤的能量大概可以把400吨水从常温加热至沸腾。 二、能源构成以煤为主,燃煤严重污染环境 从目前状况看,煤炭仍然在我国一次能源构成中占70%以上,成为我国主要的能源,煤炭在我国城市的能源构成中所占的比例是相当大的。 以煤为主的能源构成以及62%的燃煤在陈旧的设备和炉灶中沿用落后的技术被直接燃烧使用,成为我国大气污染严重的主要根源。据历年的资料估算,燃煤排放的主要大气污染物,如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硫化碳等,对我国城市的大气污染的危害已十分突出:污染严重、尤其是降尘量大;污染冬天比夏天严重;我国南方烧的高硫煤产生了另一种污染——酸雨;能源的利用率低增加了煤的消耗量。 三、农村能源供应短缺 我国农村的能源消耗,主要包括两方面,即农民生活和农业生产的耗能。我国农村人口多,能源需求量大,但农村所用电量仅占总发电量的14%左右。而作为农村主要燃料的农作物桔杆,除去饲料和工业原料的消耗,剩下供农民作燃料的就不多了。即使加上供应农民生活用的煤炭,以及砍伐薪柴,拣拾干畜粪等,也还不能满足对能源的需求。 电力市场现状: 2008年10月份,中国电力工业出现4.65%的负增长,为十年来首次出现单月负增长。11月,部分省市用电增幅同比下降超过30%。在煤价大幅上涨和需求下滑的影响下,目前火电企业亏损面超过90%,预计全年火电全行业亏损将超过700亿元。 走势分析 2009年,走过今年“寒冬”的电力行业将机遇与挑战并存,挑战大于机遇。受整个经济下滑的影响,“过剩”的尴尬将继续显现。 电价矛盾将更加突出。今年以来,国家制定的煤电价格联动政策迟迟无法实施,导致发电企业亏损不断累积,电价矛盾日益尖锐。面对明年经济形势的复杂情况,电力销售价格能否适时调整,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结构调整有望借势“提速”。明年宽松的用电环境正好为中国电力结构调整腾出了时间和空间。面对今年的大变局,国内发电企业将从跑马圈地式的快速扩张,转向注重效益的发展模式。 燃烧科学的发展前景 燃烧学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学科。能源、航空航天、环境工程和火灾防治等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有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诸如高强度燃烧、低品位燃料燃烧、煤浆(油-煤,水-煤,油-水-煤等)燃烧、流化床燃烧、催化燃烧,渗流燃烧、燃烧污染物排放和控制、火灾起因和防止等。 我国的能源现状也决定了必须大力的发展燃烧学科。 燃烧学的进一步发展将与湍流理论、多相流体力学、辐射传热学和复杂反应的化学动力学等学科的发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