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上册语文传统文化教案《中庸》(通用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传统文化教案《中庸》(通用版)

《中庸》选读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庸》的写作背景及作者

2.理解其中经典名句的含义

3.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学习精神

重点:理解里面的经典名句

难点:对知识的学以致用

教学过程:

一、作家作品常识积累

1、《中庸》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早在西汉时代就有专门解释《中庸》的著作,《汉书?艺文志》载录有《中庸说》二篇,以后各代都有关于这方面的著作相沿不绝。但影响最大的还是朱熹的《中庸章句》,他把《中庸》与《大学》、《论语》、《孟子》合在一起,《中庸》被推崇为“实学”,被视为可供人们终身受用的经典,成为后世读书人求取功名的阶梯。

朱熹认为《中庸》“忧深言切,虑远说详”,“历选前圣之书,所以提挈纲维,开示蕴奥,未有若是之明且尽者也。)(《中庸章句?序》)并且在《中庸章句》的开头引用程颐的话,强调《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著作,“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都是实用的学问。善于阅读的人只要仔细玩味,便可以终身受用不尽。

2、子思在儒家学派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上承孔子中庸之学,下开孟子心性之论,并由此对宋代理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北宋徽宗年间,子思被追封为“沂水侯”;元朝文宗至顺元年(1330),又被追封为“述圣公”,后人由此而尊他为“述圣”。

二、中庸之道

《中庸》是儒家阐述“中庸之道”,并提出人性修养的教育理论著作。《中庸》郑玄注:“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孙子思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也。”《中庸》强调中庸之道是人们片刻也不能离开的,但要实行“中庸之道”,还必须尊重天赋的本性,通过后天的学习,即《中庸》所说的是说人性是由天赋予的。是说循着这种天性而行就合于道,认为人性是善的。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治儒家之道,实行“中庸之道”既是率性问题,也是修道的问题,这是发展了孔子“内省”和曾子“自省”的教育思想。

三、课内阅读: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

位焉,万物育焉。

四、拓展讨论:

什么是"中庸"精神实质? 你心目中的“中庸”是什么呢?学完本课,你的感想是什么呢?你认为“中庸之道”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参考:所谓"中庸之道",其实就是君子之道,就是君子模范遵守社会规则(原意还应该包括"天道"即自然法则)之道.

儒家哲学注重的是人的自身修养,要与身边的人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提倡人要到达温、良、恭、俭、让的道德境界。在我看来,它是做人的完美境界。

具体的思想是:对待长辈要尊敬讲礼貌。朋友之间真诚守信用。为官者要清廉爱民。做人有自知之明,尽份内事。统治者要仁政爱民。对待其它人要博爱。对待上司要忠诚。对待父母亲属要孝顺。尊重知识。善于吸取别人的长处。

由此可见,儒家思想追求的是理想人格——圣人。

儒家哲学的思想精髓是“中庸之道”。所谓中:即不偏不倚;庸:即平常。

孔子的中庸思想,有其内在的逻辑:“尚中”是中庸的逻辑起点,“时中”是中庸的内在本质,“中正”是中庸的规范准则,“中和”是中庸的理想目标。“尚中”的基本内涵是“无过无不及”,“时中”的基本内涵是“无可无不可”,“中正”的基本内涵是“礼义”,“中和”的基本内涵是天人和谐

之美。其中,“尚中”观念为传统所固有,为孔子所继承。“时中”、“中正”及“中和”的观念是孔子对传统“尚中”观念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孔子中庸思想的核心之所在。

中庸之道是目前全世界最为重视的合理主义。它注重人在处世的行为及态度上的“适度”。要求人们时时检点自己的行为和心态,不断地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辨察、修正其中的丑恶,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准。以求在为人处事上达到最理想的效果!中庸之道的关键是对人的思想及精神世界的构建,重在时时刻刻对人的灵魂进行洗礼,让灵魂保持纯洁、高尚以及正直!

中庸不是教人软弱,而是教人自立、自强、自信、自息!

“中庸之道”实际上是一种理想状态。是做人的最高境界,也是完美境界,所以它是无法达到的,但是可以无限地接近。

五、中庸的主要原则

(1)慎独自修(2)忠恕宽容(3)至诚尽性,请围绕其中一点谈自己的理解。

六、知识延伸:

《中庸》名言积累

1、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译文】对上不抱怨老天,对下不责怪别人。所以,君

子处在安全的地位而等待天命,小人则冒险以期侥幸成功。

2、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3、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译文】自然形成的禀赋叫做人性,遵循各自的人性叫做道,修明并推广这些道叫做教化。

4、君子和而不流。

【译文】所以君子性格平和而不随波逐流。

5、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

【译文】有的人天生就知道这些道理,有的人通过后天学习知道了这些道理,有的人则是遇到困惑之后,经过磨难才知道了这些道理,无论是哪种情况,他们最终了解这些道理的结果是一样的。

6、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六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六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第1课《论语》(八则) 一、经典回放: 看课本第1—3页原文和文意 教学过程: 二、简介《论语》。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3、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六、温馨点击:第3页 七、活动广角:第4页 八、成长阶梯:第4页 九、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教后札记:

一、经典回放: 默读课本5—7页原文和文意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温馨点击:第8页 六、活动广角:第8—9页 七、成长阶梯:第10页 九、课外延伸 课外搜集资料有关《大学》的内容,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教后札记:

山东省地方教材小学六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六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营丘镇小学 唐洪先 2016.9

山东省地方教材小学六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 小学六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第一单元经典驿站 指导思想: 以科学开展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行动指南,以全面推动素养教化为根本目的,立足现实,着眼将来,遵循规律开发和利用好校本课程,引领广高校生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无限信任书籍的力气,为学生的华蜜人生奠定坚实的开展根底。 教学目的: 1、喜爱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为熟读成诵奠定根底。 2、初步驾驭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一般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根本理解诵读内容,进步语文素养。 4、训练儿童应对、驾驭声韵格律,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第1课《论语》(八则) 一、经典回放: 看课本第1—3页原文和文意 教学过程: 二、简介《论语》。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仔细倾听,标记诞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结合注释扶植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沟通。 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 1、学生仔细跟读。 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察指导,扶植朗读有困难的学生, 刚好发觉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互相评价优点及缺乏,通过练习加以订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沟通。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展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六、温馨点击:第3页 七、活动广角:第4页 八、成长阶梯:第4页 九、课外延长:1、及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2、及父母沟通诵读心得。3、 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及教师、同学沟通。

传统文化 六年级 上册全册教案

第1课《论语》(八则) 一、经典回放: 看课本第1—3页原文和文意 教学过程: 二、简介《论语》。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六、温馨点击:第3页 七、活动广角:第4页 八、成长阶梯:第4页 九、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2课《大学》(二则) 一、经典回放: 默读课本5—7页原文和文意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温馨点击:第8页 六、活动广角:第8—9页 七、成长阶梯:第10页 九、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3课《中庸》(二则) 一、经典回放: 默读课本11—13页原文和文意 二、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中庸第一章教案【广附 姚莉红】

《中庸》第一章教案 【教学内容:第一章】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参考】 天然赋予人的禀赋叫做“性”,遵循本性自然发展的规律而行动叫做“道”,把道加以修明并推广于民众叫做“教”。作为道,是人们片刻不可离开的;可以离开的,也就不是道了。正因为如此,道德高尚的君子在没有人看见的时候也总是谨慎地进行检点,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总是心怀恐惧,不敢怠慢。没有比处于隐蔽的时候更容易表现出本色,没有比在细节的事情中更容易显露出真情。所以,道德高尚的君子总是更加小心谨慎地对待一人独处的时候。欢喜、愤怒、悲哀、快乐等各种感情还没有表现出来,就叫做“中”;表现出来时,没有太过和不及,都能恰如其分符合于自然之理,就叫做“和”。所谓“中”,是天下一切道理的最大根本所在;所谓“和”,是天下一切事物最普遍的规律。能够达到“中和”的境界,那么天地就可以各就其位而运行不息,万物便能够各随其性而生长发育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读准字音,读通读顺第一章内容,进而熟读、背诵本章。 (2)理解“中节、大本、达到、致、位、育”这几个重点词语和重点句子“致中和,天地 位焉,万物育焉。”的意思。 (3)积累文言文的知识,理解第一章的意思,初步了解中庸之道。 2、过程与方法 (1)借助教师给出的注释和译文,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正确理解《中庸》第一章(中和是 天下的根本)的大概意思。 (2)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来反复诵读,把握诵读的节奏和韵律,感受古文的魅力,从读中 进一步释义,受到心灵的熏陶和滋养。 (3)联系生活实际,举例子说明在生活中如何做到“中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教育的精神。 (2)感悟文中所讲的中和是天下的根本的道理。 (3)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源魅力,欣赏中华传统文化的语言美。 【教学重点】 熟读、背诵原文,理解文中的意思和主题 【教学难点】 感悟文中所讲的中和是天下的根本,并能指导自己的行为。对知识能学以致用,修养身心。【教学准备】 MP朗读材料、PPT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六年级上册语文传统文化教案《中庸》(通用版)

《中庸》选读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庸》的写作背景及作者 2.理解其中经典名句的含义 3.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学习精神 重点:理解里面的经典名句 难点:对知识的学以致用 教学过程: 一、作家作品常识积累 1、《中庸》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早在西汉时代就有专门解释《中庸》的著作,《汉书?艺文志》载录有《中庸说》二篇,以后各代都有关于这方面的著作相沿不绝。但影响最大的还是朱熹的《中庸章句》,他把《中庸》与《大学》、《论语》、《孟子》合在一起,《中庸》被推崇为“实学”,被视为可供人们终身受用的经典,成为后世读书人求取功名的阶梯。 朱熹认为《中庸》“忧深言切,虑远说详”,“历选前圣之书,所以提挈纲维,开示蕴奥,未有若是之明且尽者也。)(《中庸章句?序》)并且在《中庸章句》的开头引用程颐的话,强调《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著作,“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都是实用的学问。善于阅读的人只要仔细玩味,便可以终身受用不尽。

2、子思在儒家学派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上承孔子中庸之学,下开孟子心性之论,并由此对宋代理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北宋徽宗年间,子思被追封为“沂水侯”;元朝文宗至顺元年(1330),又被追封为“述圣公”,后人由此而尊他为“述圣”。 二、中庸之道 《中庸》是儒家阐述“中庸之道”,并提出人性修养的教育理论著作。《中庸》郑玄注:“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孙子思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也。”《中庸》强调中庸之道是人们片刻也不能离开的,但要实行“中庸之道”,还必须尊重天赋的本性,通过后天的学习,即《中庸》所说的是说人性是由天赋予的。是说循着这种天性而行就合于道,认为人性是善的。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治儒家之道,实行“中庸之道”既是率性问题,也是修道的问题,这是发展了孔子“内省”和曾子“自省”的教育思想。 三、课内阅读: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

传统文化《中庸》教案20章

《中庸》教学设计 第二十章治国平天下的法则 教材分析: 这一章是《中庸》全篇的枢纽。此前各章主要是从方方面面论述中庸之道的普遍性和重要性,这一章则从鲁哀公询问政事引入,借孔子的回答提出了政事与人的修养的密切关系,从而推导出天下人共有的五项伦常关系、三种德行、治理天下国家的九条原则,最后落脚到“真诚”的问题上来,并提出了做到真诚的五个具体方面。本章以后各章,就是围绕“真诚”的问题而展开的了。总而言之,本章内容丰富而涵盖面广,几乎涉及到《大学》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各个环节,特别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巧 (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会读(正确),读通(流利)与读懂这一章内容。 (2)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会背诵。 (3)理解文章中的“三达德”“五达道”及“九经”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必经之道。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读,使学生们能熟读成诵。 (2)通过设疑、解疑、讲授使学生明白文中阐述的内容。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朗读,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理解文中的内容,学习修身、齐家、治国之道。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中的思想,并探究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诵读、合作探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学 1.朗诵《中庸》中的第十九章的内容。 2.过渡引入治国之道。(今节课的内容) 二.整体感知: 1.下面我们共同学习《中庸》第二十章的内容。请听录音,注意读音断句。 2.集体朗读《中庸》第二十章的“哀公问政······所以行之者,一也。”,感知《中庸》的“三达德”“五达道”“九经”。 三.教师讲读。 (1)明白用人之道 1.小组朗读“哀公问政······思知人不可以知天”这些句子,思考这些句子中讲的是什么。 2.学生反馈:用人要用有“仁、义、礼”这样的人。 3.教师明确:仁就是爱人,义就是做事适宜,礼就是尊重贤人。 4.怎样才能修养自己?引读最后一句,明确意思。 (二)理解文中的“三达德”及“五达道” 1.师追问:“三达德”及“五达道”又是什么呢?请同学们齐读“天下之道五······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2.学生回答:“三达德”就是智、仁、勇。 3.师问:“五达道”呢? 4.学生回答:君臣、父子、夫妇、朋友、兄弟之间的交往。 5.如何实施“五达道”呢?师讲解(段中后面的内容) 6.怎样才能具有“三达德”? 7.生再齐读这部分内容。 8.师讲解: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参考译文,修养自己——知道管理他人的方法——知道治理天下和国家的途径[勤于政事] (三)掌握“九经” 1.师问何为“九经”呢? 2.生齐读“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并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3.个别学生来回答。 4.师讲解:修身,尊贤,亲亲,敬犬臣,体群臣,子庶民,来百工,柔远人及怀诸侯。

传统文化《中庸》教案31章

《中庸》第三十一章至圣 大岗镇梁水小学 教学分析: 本章讲“至圣”。首先讲述圣人的内涵:“聪明睿智”、“宽裕温柔”、“发强刚毅”、“齐庄中正”、“文理密察”,都是说圣人的内在品德。“宽裕温柔”是仁,“发强刚毅”是义,“齐庄中正”是礼,“文理密察”是智,圣人应当具备仁义礼智四德。然后,用源头的奔腾流淌,用天空的浩瀚无垠,来比拟圣人的智慧,并极力形容其影响,从种群到地域,人们都会尊敬他,信任他,亲近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章节,并做到熟读成诵。 (2)了解本章节大意,领悟文中的主题思想。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诵读,营造传统文化课堂氛围,了解本章节内容,领悟文中所蕴含的思想内涵,并能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明白做人应具备仁义礼智四德,接受思想情操的熏陶,并且牢记在心,从小立志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做到熟读成诵。 2、教学难点:了解圣人的道德内涵及其影响,并在生活实践中应用。 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设疑,导入主题 1、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据《史书》记载,孔子有弟子三千,很多学生学识渊博,各有专长,并且成为了诸侯各国不可多得的人才,子产就是其中的一个。今天老师带来了有关子产的一个故事,你们想听吗? (1)教师讲述故事《受人爱戴的子产》。 故事材料: 子产不仅是孔子的弟子,还是春秋时期郑国卓越的政治家,曾被推许为“春秋第一人”。他有着很强的“人道”思想,认为人道先于天道,为人廉明奉公,豁达宽容,很得民心。 有一天,从晋国来了一位说客,对当时已经身为郑国宰相的子产说:“丰卷过去反对过你,并且曾经率兵攻打过你的家乡,他那次失败后就逃到了晋国,一直过着流浪的生活。丰卷近来悔过自新,想回到自己的祖国来,却又怕你不同意。” 子产说:“对于我这个人,丰卷是知道的呀。平时,我只嫌朋友太少,丰卷要是能成为我的好朋友,那是我求之不得的啊。”

山东省地方教材小学六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山东省地方教材小学六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 小学六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第一单元经典驿站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行动指南,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立足现实,着眼未来,遵循规律开发和利用好校本课程,引领广阔学生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教学目的: 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4、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第1课《论语》〔八则〕 一、经典回放: 看课本第1—3页原文和文意 教学过程: 二、简介《论语》。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 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六、温馨点击:第3页 七、活动广角:第4页 八、成长阶梯:第4页 九、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3、 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传统文化教材《中庸》教学规划

五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庸》教学规划一、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对《三字经》、《弟子规》等的内容有了一定的学习积累,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技能。在这个基础上学习“中庸之道”,注重志向和理想的养成,能更好的打好人生的底色,立志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学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二、教材分析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为秦汉时儒家的作品,中国儒家的经典之一,它也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论著。南宋朱熹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是我们民族的古典哲学,曾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 《中庸》的中心思想是儒学中的“中庸之道”,即是待人接物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态度。其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所以实行“中庸之

道”既是率性问题,也是修道的问题,这是发展了孔子“内省”和曾子“自省”的教育思想。 三、教学重点难点 1.以诵读为主,通过自读、合作、听讲,逐步疏通文意,理解文中的主题思想。 2.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文中的哲理和内涵,对知识能学以致用。 四、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2. 掌握有关《中庸》和孔子的基本文学常识,及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并背诵。 3. 积累哲理深刻的名言警句,认识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培养学而致用的精神,激发热爱文学经典的热情。 五、教学内容 《中庸》全文 六、教学措施 1. 引导学生注重诵读积累,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语气,读出韵味。 2.巧用形式多样、积极向上的教学方法,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心理体验,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山东省地方教材六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山东省地方教材小学六年级传统文化教课设计 [ 小学六年级传统文化教课设计 第一单元经典驿站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行动指南,以全面推动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立足现实,着眼将来,按照规律开发和利用好校本课 程,引领广大学生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无穷相信书 本的力量,为学生的幸福人生确立坚固的发展基础。 教课目标: 1、喜爱经典文章,感觉中华优异传统文化的精华,为熟读成诵确立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朗读的方法,能用一般话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 3、基本认识朗读内容,提升语文修养。 4、训练少儿应付、掌握声韵格律,从中获得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第 1课《论语》(八则) 一、经典回放: 看课本第 1— 3页原文和文意 教课过程: 二、简介《论语》。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神韵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仔细聆听,标志出生字、新词、难点。 2、联合说明初步感知朗读内容。 3、领会教师朗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联合说明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联合说明理解意思。 2、全班沟通。 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 1、学生仔细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诵有困难的学生, 实时发现学生朗诵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互相评论长处与不足,经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沟通。 4、指名读,师生针对朗读时能否正确、流畅、有感情进行评论。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六、温馨点击:第 3页 七、活动广角:第 4页 八、成长阶梯:第 4页 九、课外延长: 1、与父亲母亲一同多形式朗读。 2、与父亲母亲沟通朗读心 得。 3、课外收集资料,先讲给父亲母亲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沟通。

六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传统文化备课 第一课 《论语.为政》二则 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感悟我们民族语言的魅力,聆听古代圣贤做人、处事的教诲。 教学内容: 1)、人物介绍: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如《论语》、《老子》、《孟子》、《庄子》、《荀子》等。这些著述对中华文化曾产生过深远影响,直至今天,仍光芒四射。下面我们就来共同探究学习《〈论语〉二则》。 交流有关孔子、《论语》的知识 ①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②班上交流:每个知识点由一个同学介绍,其他同学作必要的修正、补充。 ③师生交流: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

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2、)学习课文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跟师朗读2遍, 3、)小组内互读初步感知课文意思 4、)句意孔子说:“仲由!交给你对待知或不知的正确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明智的做法。” 5、)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6、)自学第二节 子曰:“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1),小车无軏(2),其何以行之哉?”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 作业:流利的背诵课文,理解句意,明白其中的道理。

传统文化《中庸》教案22章

《中庸》第二十二章 至诚可参天地 教材分析: 本章讲述了真诚者只有首先对自己真诚,然后才能对全人类真诚。真诚可使自己立于与天地并列为三的不朽地位。它的功用居然有如此之大,那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一、教学目标: 1、熟读《中庸》第二十二章,大致了解其内容,能正确诵读。 2、能从相关故事中得到启发,在生活中得到应用。 3、初步了解字、词、句的意思。 二、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我们继续走进经典,感受它的独特魅力。今天我们再次走进《中庸》。 (二)、再次回顾作者及书目介绍 师:古代教育理论专著――《中庸》,《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旧说《中庸》是子思所作。其实是秦汉时儒家的作品,它也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著。 北宁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集注》,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宋、

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三)、学习交流 1、诵读《中庸》第二十二章。 多媒体出示第二十二章文字: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1)、教师范读。 (2)、老师领学生读。 (3)、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注意正确停顿。 (4)、指名读,师生评价。 (5)、结合事例疏通意思。 2、品词析句。“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至诚恳切的人,才能尽力发挥他天赋的本性到达极致,能尽他自己的本性,就能尽知他人的本性,能尽知他人的本性,就能尽知万物的本性;能尽知万物的本性,就可以赞助天地万物的化育;能赞助天地万物的化育,就可以与天地并列为三了。 出示多媒体(借助小故事了解意思)。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用结合,能将所学的知识用在生活中,工作中,并有所创新。 师:让我带着自己的理解再读一读这句话。(再自由读,小组读,指名读)。 3、指导背诵。 老师看到有的同学读得摇头晃脑,好像已经能背诵了,谁来试一

六年级传统文化教案09273

六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第一单元经典驿站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行动指南,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立足现实,着眼未来,遵循规律开发和利用好校本课程,引领广大学生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教学目的: 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4、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第1课《论语》(八则) 一、经典回放: 看课本第1—3页原文和文意 教学过程:

二、简介《论语》。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六、温馨点击:第3页 七、活动广角:第4页 八、成长阶梯:第4页

九、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2课《大学》(二则) 一、经典回放: 默读课本5—7页原文和文意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中庸论诚教案

中庸论诚教案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设计 《中庸·论诚》教案 【内容分析】 “诚”是中国人追求的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道德境界,周敦颐说“诚者”,圣人之本。”本节课的学习是围绕“诚”而展开的,点名了“诚者”和“诚之者”的区别,认为人要达到诚的境界,必须要经过不懈的努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和诵,读出文言文的语感和韵味,达到熟读成诵的效果。 2.通过探究学习和老师引导,初步理解“博学、审问、慎行、明辨、笃行”等词句意思。 3.把传统文化教育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联系,达到明理导行的效果。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老师的示范引领和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了解本节课学习内容,并通过听、读、诵、背、写等方式,营造多元的学习氛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听、读、诵、背、写等方式,初步了解《论诚》的价值取向,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浓厚的兴趣和情感。 2.初步了解古人古人关于诚的认识,并在知识点熏陶中获得人格的提升。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韵味地诵读本章内容,学习古人治学的严谨态度。 【教学难点】 理解“诚者”和“诚之者”的区别,了解达到诚之境界的五个阶段——“博学、审问、慎行、明辨、笃行”。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出示书法“诚”字,看到这个字,你想起了那句名言和那个耳熟能详的故事。(《曾子杀猪》等) 2.师:诚信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美德,古人也非常看重。请听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重耳大赦》。 3.提问:为什么重耳原谅了头须(因为重耳信守承诺,说得做到。)

初二语文课教案一等奖-国学经典:《中庸》《礼记》《左传》

【国学经典】《中庸》选读 一、文学常识《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作者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中庸》是被宋代学人提到突出地位上来的,宋一代探索中庸之道的文章不下百篇,北宋程颍、程颐极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L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庸就是即不善也不恶的人的本性。从人性来讲,就是人性的本原,人的根本智慧本性。实质上用现代文字表述就是“临界点。这就是难以把握的“中庸之道”。 二、例句赏析 (-) 天命(1)之谓性;率性(2)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3)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4)。发而皆中节(5),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6)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第一章)•注释: (1)天命:天赋。朱熹解释说:“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中庸章句》)所以,这里的天命(天赋)实际上就是指的人的自然禀赋,并无神秘色彩。(2)率性:遵循本性,率,遵循,按照, (3)莫:在这里是“没有什么更……”的意思。见(x谊n):显现,明显。乎:于,在这里有比较的意味。 (4)中(zhong):符合。 (5)节:节度,法度。 (6)致,达到。 •译文: 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L "中' 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二)选自二十章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 (25)败绩:大败。 (26)周:环绕。华不注:山名,在今山东济南东北。 (28)韩厥,晋大夫,在这次战役中任司马(掌祭祀、赏罚等)。子舆,韩厥的父亲。 (29)且(旦)辟左右:旦:即明日早晨。辟,同“避”,避开。其父在梦中告知,明晨交战,避开车之 左右而居中。 (30)中御:在战车中间为御者。当时战车,只有天子、诸侯、主帅之车将在中间,其他战车皆御者在 中间,左为将,右为车右,韩厥为司马,是军中之将,本应在左,因有“旦辟左右”之梦,故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中庸》节选》教学设计

《中庸》研究课教案 【教学目标】 理解“中庸”内涵,体会中庸思想现实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中庸”内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正式开始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展示一件器具,一下当年鲁桓公警策自己时用的。有没有同学了解这个瓶子? 孔子听说过“宥坐之器,虚则欹(倾斜),满则覆。”这个瓶子有什么特殊之处,让孔子对它大加称赞。“中则正,满则覆,虚则欹”。这是一个很奇怪这里说的“虚”和“满”都是两种极端倾向,宥坐之器因而产生“倾斜”和“倒覆”的现象。鲁桓公以此瓶来警示自己,警示自己什么呢?只有“中”才能正,“守中”为“聪明圣智”之举欤!并以此警戒自己,以利于自己的统治。但也有人认为欹器是中庸的象征。“极高明而道中庸”“中庸”二字究竟有怎样的魅力让历代人人志士所追捧呢?我们今天一起走入中庸。 老师: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庸就是做人要圆融,善于“和稀泥”、当“老好人”;做事要平庸,不出头、不冒尖、守“本分”,满足于随大流、跟着走。现在,很多人把中庸之道理解为平庸和圆滑,或者说是一种好好先生的处事原则,你觉得这是否是孔子所说的中庸之道? 《中庸》作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被无数人奉为经典,认为中庸思想皆实学也,“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冯友兰先生甚至将“极高明而道中庸”作为人生准则书写于书房之中。可见,中庸思想并不是如大家想得那么简单。那我们今天就一起走进《中庸》,体会中庸思想的现实魅力。 二、教学步骤 (一)中庸和乡愿的区别 1)乡原(愿),德之贼也。 2)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 一,挑不出毛病。所谓“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就是你要反对他吧,他没什么可反对的;你要批评他吧,他没什么可批评的。第二呢,看起来很好,又忠诚,又诚信,又廉洁(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所以,第三,大家都喜欢他(众皆悦之)。第四,他自己也很得意(自以为是)。但是,他在本质上,是同流合污(同乎流俗,合乎污世),不合正道(不可与入尧舜之道)的。这样的人,就叫做老好人,就叫做乡原。 (二)何谓中庸? 1)程子曰: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正理。 “中”是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庸”是恒常不变。 2)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中庸”具有两层含义:“中”未有思虑时,心中澄澈无私欲,无所偏私的状态。 “和”思虑萌生后,能够当喜则喜,当怒则怒,言行举止合乎礼仪,依时而中,变化无方,绝非拘泥。(发而皆中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