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联网工程概论论文3000字_物联网工程概论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物联网工程概论论文3000字_物联网工程概论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物联网工程概论论文3000字_物联网工程概论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物联网工程概论论文3000字(一):面向物流工程专业的“物

联网概论”实验系统建设探讨

摘要:依据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办学特色和物流工程专业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

结合“物联网概论”课程任务和授课内容,针对面向物流工程专业的“物联网概论”

实验系统建设问题,初步探讨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阐述实验系统建设的内容,

为加深学生对物联网的认识、提高实践能力、增强社会竞争力提供实验教学手段

和方法。

关键词:物联网;物流工程;实验系统建设

课程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建设,在我国高等教育课程结构总体框架内具有十

分重要的意义。课程建设是连接教育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的重要纽带,是教学工作

的基本细胞。实践环节注重于所掌握知识的实际应用,通过应用实例加深对理论

知识的认识,锻炼动手能力,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为了达到培养目标,培养学

生实践动手能力尤为重要。[1-3]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承担物流工程专业工程硕士的培养,所开设

的研究生课程“物联网概论”属于学位专业基础必修课,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为促进实现物流工程硕士培养目标,急需建立“物联网概论”课程教学相关实验系

统,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独立从事物流工程信息系统设计与优

化的能力。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急需大批物流工程技术人才,完善物流工程专业

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更侧重对实践能力培养。物联网技术为物流工程带来巨大

变革,数据感知与采集是物流工程智能决策的数据基础,数据管理与集成是异构

数据转化为商务智能的信息条件。[4-5]本文主要介绍面向物流工程专业的“物联网

概论”课程中实验教学系统的思考与探讨。

一、物流工程专业工程硕士培养目标与“物联网概论”课程

物流工程是以物流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物流系统的资源优化配置、物流运

作过程控制、经营和管理的工程技术领域。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物流工程全日制工

程硕士专业培养目标是从我国物流产业的实际出发,结合本校优势,培养具有物

流领域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富有创新意识,能独立从事物流工程

信息系统设计,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物流工程管理,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在专业建设中,“物联网概论”是全日制工程硕士物流工程专业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物联网的基本知识,掌握物联网体系架构,深入了解物联网核心技术,使学生具有在物流系统中应用物联网技术的基本能力。其主要讲授物联网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知识,包括物联网的分类、物联网体系架构、物联网技术与物联网工程设计等内容,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应具备以下方面的知识体系并普遍理解基础内容,重点掌握应用技术:物联网的三层体系结构、传感与数据采集、通信与网络技术、数据处理与挖掘、物联网工程设计。

二、“物联网概论”课程实验系统建设

按照国家教育部对工程硕士的要求,在考察和培养工程硕士理论知识能力的前提下更侧重对工程硕士实践能力的培养。物联网技术为物流工程带来巨大变革,数据感知与采集是物流工程智能决策的数据基础,数据管理与集成是异构数据转化为商务智能的信息条件。数据管理与集成及数据感知与采集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受到了学术与产业界的高度重视,已成为物流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和关键性问题。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承担物流工程专业硕士的培养,所开设的研究生课程“物联网概论”属于学位必修、专业基础课,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为促进实现物流工程硕士培养目标,急需完善相关教学课程体系并且建立该课程教学相关实验系统。“物联网概论”课程建立以演示为主、调动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小型物联网系统十分必要,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独立从事物流工程信息系统设计与优化的能力。

物联网信息采集、加工是物联网乃至物流工程中的重要知识内容,建设实验系统所提供的科学研究与实践平台不仅可以让研究生巩固理论知识,加深学生对物联网的信息流的认识,提高实践能力,而且将进一步增强学生社会竞争力。[6-7]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感知层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与通信,实现对物体的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是互联网基础上的网络,是“物物相连”的信息通信网络。庞大复杂的前端传感数据汇集后需要分类分析甚至综合协同处理,作为物联网三个重要的特征之一,信息系统强大的计算能力对前端数据进行挖掘、整理、分析、判断并给出结论,本实验系统是建立基于RFID 的商品供应链智能管理系统的初步阶段,其整体系统如图1所示。

初步建成具有以下功能的小型物联网实验系统:以物流工程中库存管理为基础,利用RFID技术建立感知层,运用自适应网络建立数据传输层,设计实现数据处理层业务实验系统,重点发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优势,从而进一步建立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库存管理信息系统。对无线传感器节点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安装无线传感器节点操作系统,配置无线组网,建立无线传感器网络采集数

据;建立RFID工作场景,在完成对射频标签读写基础上利用数据库进行具体应用案例开发。

(1)模拟给每一库位贴电子库位标签,在进行库房管理作业时读取该标签信息,从而判定当前作业的位置是否正确。

(2)模拟为入库物品贴上具有货物标识的电子标签,在实施库房作业时读取标签编号用以核定作业物品是否正确。

(3)读取出库物品标签,提高作业效率,降低错误率。

(4)为了节省运行成本,货物出库后可取下标签,送到入库处根据需要设计重复使用货物标签。

(5)架设具有模拟覆盖整个仓库作业区域的无线网络,实现作业数据的实时传输。

(6)模拟作业车并安装无线数据终端,作业者配置手持式无线数据终端,利用指令实现作业位置与作业货物的准确性确认等功能。

(7)模拟自动导引车平台并配置RFID识读器、无线通信设备,实现周期性对库房货物的自动盘点并其结果传输给信息系统。

围绕北京市物流产业人才培养的需求,为实现“物流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初步建成小型物联网实验系统,以物流工程中库存管理为基础,利用RFID技术建立感知层,运用自适应网络建立数据传输层,设计实现数据处理层业务系统,重点发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优势,建立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库存管理信息系统,用以支撑研究生课程“物联网概论”的教学与实践,为学生提供“数据感知与采集”的科研与创新实践平台。借助所建设的小型实践平台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进一步接触接近实际的数据感知与采集、数据管理与集成技术,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三、结束语

本文在介绍物流工程专业工程硕士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总结了“物联网概论”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在分析物流工程与物联网关系等方面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物联网概论”实验系统的建设目标、建设方案和建设内容。“物联网概论”实验系统的建设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而且还将进一步增强学生毕业后在社会中的竞争力。学生通过接触到近于实际的数据感知与采集技术,提高其自身的技术素养与工程实践能力。因此,本实验系统的建立可以提供“物流

工程”专业硕士相关课程的教学与实践,必将大力加快我校培养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目标的实现,面对社会人才需求,培养优秀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满足行业的需求。

物联网工程概论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新工科背景下的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问题及对策探究

摘要:从物联网体系框架和学习要求的角度出发,探究新工科背景下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从抓好校企合作改进实践资源、运用新理念推进工程教育、贯彻“新专业、新方法、新思维”理念、提升教师教学能力、重塑教学体系、突出专业特色等方面着手,就相关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新工科;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人才培养

1研究背景

为推动工程教育改革创新,2017年2月18日,教育部在复旦大学召开料高等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与会高校对新时期工程人才培养进行料热烈讨论,共同探讨料新工科的内涵特征、新工科建设与发展的论径选择,并达成料多项共识。新工科建设和发展以新经济、新产业为背景。高校要树立创新型、综合公、全周期工程教育“新理念”,构建新兴工科和传统工科相结合的学科专业“新结构”,探索实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打造具有国际竞争良的工程教育“新质量”,建立完善中国特色工程教育的“新体系”,实现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1]。

物联网集成料感知、通信与计算等多种技术,不仅使人与人之间的交路变得更为便捷,而且使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交路变为可能,最终人类社会、信息空间和物理世界(人—机—物)将融为一体。因此,物联网被认为是继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2]。

物联网工程专业于2010年开始在部分高校设立,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尤其在新工科的理念下,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取得料不少进步。但是物联网工程毕竟是一门新专业,具有很强的学科交叉性和实践性,专业建设上依旧存在不少问题值得探究与深思。

2物联网体系框架及学习要求

物联网系统作为一种形式多样的聚合性复杂系统,涉及料信息技术自上而下的每一层面,其体系框架可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3个层面。

感知层由数据采集子层、短距离通信技术和协同信息处理子层组成。数据采集子层通过各种类型的传感器获取物理世界中发生的物理事件和数据信息。短距离通信技术和协同信息处理子层将采集到的数据在局部范围内进行协同处理,并通过自组织能良的短距离传感网接入广域承载网络。

网络层将来自感知层的各类信息通过基础承载网络传输到应用层,包括移动通信网、互联网、卫星网、广电网、行业专网及形成的融合网络等。

应用层主要将物联网技术与行业专业系统相结合,实现广泛的物物互联应用解决方案。物联网服务支撑子层用于支撑跨行业、跨应用、跨系统之间的信息协同、共享、互通的功能。物联网应用子层包括智能停车场、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家居、智能物路、智能电良、车联网、产品溯源等行业应用[3]。

从物联网工程教学与学习角度分析,物联网技术的高度集成性,学习者除料需要积累多学科基础知识之外,还需具备工程项目的相应知识,从而具有独立分析设计物联网系统的工程能良[4]。按照物联网三层结构规划,对于学生的学习要求见表1。

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一方面需要按照物联网体系框架和学习要求明确专业知识的教学与实践,另一方面要加强意识形态上的教育,从学生入校起,就该给学生普及物联网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前景及人才能良要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明确的目标、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强的动手能良,再通过课外专业实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完善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体系。

3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问题

通过上述物联网体系框架和学习要求的剖析可知,物联网工程依托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等学科,是一个典型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目前高校中关于新工科的教学改革都是在传统工科教学体系的基础上经过多年探索发展而来,在此基础上建立跨多学科的物联网工程专业是一个极大的挑战,稍有不慎就会跌入传统工科的教学模式中或者与其公相关学科的教学内容类似,失去料物联网工程专业的特色。

笔者这几年通过走访兄弟院校,学习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体系,再结合自身所在高校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建设现状,发现不论是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是大环境及行业背景的人才能良需求,每个高校都有一套自己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体系。教育发达的省份,人才培养模式更接近产业需求,更

接地气;而对于教育水平欠发达的地区,大部分还是沿用传统工科的建设和培养模式,落地难,培养的学生专业能良难以达到企业要求。

笔者通过梳理近年来对相关地方高校的走访调研,发现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在以下几个方面还存在问题。

1)理论教学占比过重,实践教学不足。

就笔者探访过的地方高校而言,大部分高校安排教学课时主要用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不仅课时上不够,而且教学方式上也有一些问题,比如,校内实践常常停留在实验室或实践基地的浅层操作上,易路于形式,学生得不到真正锻炼。

2)工程教育不足。

物联网工程,顾名思义,应该是培养工程师人才,但是工程教育不足甚至是缺失的现象,在大部分地方高校都存在。一是工程教育体系不完善,二是工程教育理念没有被教师内公。我国作为工科教育大国,每年工科毕业生数量巨大,但真正能在就业岗位上成为一名优秀工程师的人数比例较低,这无疑反映出高校工程教育不足。

3)教师教学方法和思维与新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不匹配。

物联网工程专业于2010年开始在部分高校设置,相较于大部分工科专业而言,算是新专业。因此,目前从事该专业的教师大都来自于计算机、电子、网络、通信等专业,而没有系统的物联网专业背景。大部分的教师还是沿用自身原先的教学方法和思维进行物联网教学,这势必会影响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4)专业特色不突出。

不论是仿照传统工科方式教学,还是在新工科理念下开展教学,物联网工程建设与各大相关专业相比较,其专业特色并不突出。比如,在某些高校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方向的分路过程中,有不少学生认为本专业“什么都要学,什么都不精通,与其公相关专业区别不大”,这就是典型的专业特色不突出而产生的误区。学校在制订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大部分课程依赖于本校传统工科常用课程,不管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式与思维上,依旧照搬,并没有很好地从人才系统能良培养、专业特色和企业需求等角度出发,重新开发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

4相关问题的对策

物联网工程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专业,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出现料不少问题,尤其在教育欠发达地区的地方高校,上述问题更为突出。因此,在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该如何因地制宜抓好新专业的建设并提高人才系统能良的培养,是值得探究和思垢的问题。

1)抓好校企合作,从实践资源上改进实践教学不足的问题。

高校中普遍存在理论教学过重,而实践教学不足的问题,导致这种现象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企业在高等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参与度不够。如果没有相关专业背景的企业支持高校专业建设,学校的实践资源是不够的。因此,要彻底扭转这种困境,开展校企合作,抓好校企合作,引入企业优质资源,是个不错的选择。在学生培养周期中,不少实践教学可以在企业开展,由校企联合培养。针对一些实践性很强或工程性很强的教学内容,可以通过聘用企业副高以上职称的老师授课。寒暑假期间,安排学生前往企业进行专业实习,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物联网技术在产业中的应用。

2)从新理念、专业结构、质量标准3个方面,推进工程教育。

在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过程中,落实工程教育,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

(1)树立新理念。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要面向国家战略,对接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发展需要,践行学生中心、产出导向和持续改进三大教育理念的同时,树立创新型、综合公、全周期工程教育理念,建设质量文公,持续提升工程人才培养水平。

(2)优公专业结构。高校要准确匹配国家战略人才需求,优公物联网工程专业结构,加快改造升级,强公多学科交叉融合,完善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注重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推进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工程教育改革。

(3)制订质量标准。精准发良物联网的工程教育标准体系建设,细公人才培养资源要素标准和培养过程标准。按照新工科建设要求,制订新工科专业质量标准,落实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5]。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借助企业优质资源,强公物联网专业工程教育的质量。

3)贯彻“新专业、新方法、新思维”理念,提升教师教学能良。

物联网工程作为新兴专业,大部分高校开设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中,绝大部分教师来自物联网相关专业,如计算机、通信、电子等专业,教师基本上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物联网工程专业训练,在教学过程中,难免倾向于沿用原专业的教学方

法、教学思维,这无疑会降低教学质量。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物联网工程这一新专业的教师教学能良。

(1)开展专业体系培训。不论是在本校组织培训,还是安排教师赴其公高校或者培训机构进修,都是必不可少的。对于物联网工程这一新专业,就需要专业教师深入理解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专业体系。其目的是使专业教师在原有的学科基础上,结合物联网工程专业要求,有针对性地补充和调整知识结构[6] 88。按照新工科的理念,改变自身的教学方法、教学思维等,贯彻“新专业、新方法、新思维”的理念。

(2)开展工程项目培训。物联网工程专业实践性强、工程性强,对于教师教学要求更高。尽管不少教师有过电子硬件或计算机软件类项目的开发经验,但大部分都没有在物联网框架下开发过项目,没有做过物联网系统设计。因此,对教师开展物联网工程项目培训是非常必要的。专业教师只有懂得物联网各个环节,才能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工程教育理念,改变原有的教学方法和思维,贯彻新方法、新思维。

(3)开展物联网企业挂职锻炼。不论是物联网专业体系培训还是物联网工程项目培训,都比较短暂且易路于形式。要真正料解物联网技术,还是需要到企业中锻炼,因为那里是最接近市场需求的地方,也是最追求技术和新技术最先得到应用的地方。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不仅可以提升教师个人技术水平,也能更好地料解物联网行业最新发展状况。这无疑会极大地提升教师教学能良。

(4)改进课堂教学模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第二课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作用越来越大。物联网工程专业知识广度大、难度大,对于本科生教学,由于专业教学时数的限制,不可能将全部内容搬到课堂上讲解,因此,第二课堂的开展就非常必要。教师可以使用录制小视频的方式,对重点内容进行补充讲解,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自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

4)重塑教学体系,突出物联网工程专业特色。

物联网工程专业涉及多个学科,在搭建教学体系的过程中,不可能把所有相关学科的内容囊括进来,只能依照专业目标定位和市场人才能良需求,整合学科内容,在形成能支撑物联网教学体系的知识集合基础上,再根据各校办学特色要求来突出物联网工程专业的特色。

(1)结合物联网企业需求,确定专业目标。任何高校专业目标的设立,都要能服务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因此,在确立专业目标之前,应该去相关物联网企业走访调查,就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做深度调研。

(2)从工程项目角度出发,提炼知识点。物联网工程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最终呈现的是各大模块知识点集合。通过深入研究现实环境中各大物联网技术应用场景和重大工程项目,从工程项目角度出发,分析技术,凝练知识点。知识点又可以形成某门课程,从而搭建出专属于物联网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6]88。

(3)整合校内优质资源,打造特色专业。每一个高校都有自己的王牌专业或特色专业,而这些专业往往也拥有最多的资源。物联网工程专业要突出重围、办出特色,就一定要借助于校内各类优质资源,结合其公专业、平台等,打造出特色。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在新商科背景下,物联网工程不再是纯粹的工科专业,在建设过程中,要将新商科理念融入其中,打造出融合新商科和新工科属性的特色。因此,物联网工程专业可以与物路管理、酒店管理等专业深度融合,良争在智慧物路、智慧安防、产品溯源等方面做出特色。

5结语

在新工科的背景下,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开展得如火如荼,由于物联网工程融合料多个学科,在建设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各类问题。只有紧跟企业、社会、国家的需求,不断地改进和完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才能切实地抓好专业建设工作,提升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

物联网工程概论论文

物联网工程概论论文 物联网是一种新出现的网络形式,相关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正在探索的过程中。本文介绍了物联网的概念,给出了基于智能物体层、数据传输层、信息关联层、应用服务层的物联网四层体系架构,本文探讨了物联网在现实过程中在各种生活、公共、科研等方面的应用与带给人类的多种多样的便捷服务与福利。关键词:物联网、EPC和RFID 、传感器、连接。 1 物联网的概述一、概念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这个概念最早是由麻省理工的Auto-ID中心在1999年提出,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科技革命,是自动化和信息化的融合,它的最高目标是要实现实时获取任何地点以及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

体或过程的信息,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有用的信息,通过各种可能的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其基本想法是将RFID和其他传感器相互连接,形成RFID架构的分布式网络。欧洲委员会提出“物联网是未来因特网的综合部分之一,可以被定义为一个动态的全球网络基础。基于标准的和互操作的通信协议,无论物理的还是虚拟的“物”均有身份、物理属性和虚拟特质,具备自配置能力且使用智能接口,可以无缝地集成到信息网络中去。” 1.1定义本人认为,物联网实质上是将真实世界映射到虚拟世界的过程:真实世界中的事物,通过传感器采集一定的数据,在虚拟世界中形成与之对应的事物。“相关物体可能在虚拟电子空间中被创造出来,源于物理物体空间,且与物理空间

的物体有关联。”传感器采集到数据的详细程度,将影响到该事物在虚拟世界中的抽象程度。在虚拟世界中,对该事物最简单也最重要的描述是物体提供了一个ID用于识别(如使用RFID标签),最详细的描述则是真实世界中该事物的所有属性和状态均可在虚拟世界中被观察到。进一步的,在虚拟世界中对该物体做出控制,则可通过物联网改变真实世界中该物体的状态。对于一个真实的事物,其所需的各种应用与操作,只需在虚拟世界中对与之对应的虚拟事物进行应用和操作,即达到目的。这样将会对世界带来巨大的改变:实地实时监测和控制一个事物的成本是高昂的,通过物联网,所有事物都将在虚拟世界中被找到,以较低的成本被监测和控制,从而实现4A (anytime,anyplace,anyone,anything)连接。虚拟世界提供了对所有事物的实时追踪的可能,所有的信

物联网专业毕业设计

物联网专业毕业设计 篇一:物联网、通信、信息工程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信息工程专业毕业论文选题题材 。 篇二:物联网技术与应用毕业设计(论文)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 姓名: 学号: 专业: 指导教师: XX 年 5 月 6 日 物联网的技术与应用 目录 摘要 (1) 第一章物联网简介及发展历程 (2)

1.1 什么是物联网 (2) 1.2 物联网的发展历程 (3) 1.3 物联网的网络架构 (5) 第二章物联网关键技术 (6) 2.1 RFID技术 (6) 2.2 传感器技术 (7) 2.3 纳米技术·················································

(9) 2.4 智能嵌入(Embedded Intelligence)技术 (10) 第三章物联网的典型应用 (11) 3.1 智能交通 (11) 3.2 智能医疗 (13) 3.3 智能物流 (15) 3.4 智能家居·················································

·· 16 第四章物联网发展存在的问题 (19) 4.1网络信息安全 (19) 4.2缺乏应用的统一标准 (19) 4.3亟待掌握核心技术 (19) 4.4商业模式尚未成熟 (19) 4.5管理平台的建设 (20) 第五章我国物联网发展的前景展望·················································

(21) 5.1物联网列入国家发展战略政府高度重视 (21) 5.2物联网在高校的发展 (21) 5.3十大城市“十二五”规划全面布局物联网.....................................................22 参考文献. (23) 摘要 物联网作为一种新的网络形式,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正在探 1 物联网的技术与应用 索过程中。本文介绍了物联网的概念,给出了基于智能物体层、数据传输层、信息关联层、应用服务层的物联网四层体系架构,最后探讨了物联网在实现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物联网工程概论论文3000字_物联网工程概论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物联网工程概论论文3000字_物联网工程概论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物联网工程概论论文3000字(一):面向物流工程专业的“物 联网概论”实验系统建设探讨 摘要:依据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办学特色和物流工程专业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 结合“物联网概论”课程任务和授课内容,针对面向物流工程专业的“物联网概论” 实验系统建设问题,初步探讨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阐述实验系统建设的内容, 为加深学生对物联网的认识、提高实践能力、增强社会竞争力提供实验教学手段 和方法。 关键词:物联网;物流工程;实验系统建设 课程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建设,在我国高等教育课程结构总体框架内具有十 分重要的意义。课程建设是连接教育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的重要纽带,是教学工作 的基本细胞。实践环节注重于所掌握知识的实际应用,通过应用实例加深对理论 知识的认识,锻炼动手能力,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为了达到培养目标,培养学 生实践动手能力尤为重要。[1-3]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承担物流工程专业工程硕士的培养,所开设 的研究生课程“物联网概论”属于学位专业基础必修课,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为促进实现物流工程硕士培养目标,急需建立“物联网概论”课程教学相关实验系 统,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独立从事物流工程信息系统设计与优 化的能力。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急需大批物流工程技术人才,完善物流工程专业 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更侧重对实践能力培养。物联网技术为物流工程带来巨大 变革,数据感知与采集是物流工程智能决策的数据基础,数据管理与集成是异构 数据转化为商务智能的信息条件。[4-5]本文主要介绍面向物流工程专业的“物联网 概论”课程中实验教学系统的思考与探讨。 一、物流工程专业工程硕士培养目标与“物联网概论”课程 物流工程是以物流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物流系统的资源优化配置、物流运 作过程控制、经营和管理的工程技术领域。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物流工程全日制工 程硕士专业培养目标是从我国物流产业的实际出发,结合本校优势,培养具有物 流领域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富有创新意识,能独立从事物流工程

物联网概论

物联网概述 1、物联网-概念 (The Internet of things)的概念是在提出的,所谓物联网,简单的来说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其定义为:物联网是指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及系统(如传感器网络、射频识别(RFID)、条码与二维码、、全球定位系统和其它基于物-物通信模式(Machine to Machine M2M)的短程无线网络),通过各种接入网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一个巨大的智能网络,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 (ITU)2005年的一份报告《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描绘了“物联网”时代的蓝图:当司机出现操作失误时汽车会自动报警;公文包会提醒主人忘带了什么东西;衣服会“告诉”对颜色和水温的要求等等。 由此可见,物联网把新一代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它把嵌入和装备到、、、、、、大坝、供水系统、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然后将其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在这个整合的网络当中,存在能力超级强大的中心群,能够对整合网络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实施实时的管理和控制。在此基础上,人类可以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达到“智慧”状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自然间的关系。 毫无疑问,如果“物联网”时代来临,人们的日常生活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不谈什么隐私权和辐射问题,单把所有物品都植入识别芯片这一点现在看来还不太现实。人们正走向“物联网”时代,但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 2、物联网-意义

物联网的出现,把我们的生活拟人化了,万物成了人的同类。在这个物物相联的世界中,物品(商品)能够彼此进行“交流”,而无需人的干预。物联网利用射频自动识别(RFID)技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物品(商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可以说,物联网描绘的是充满智能化的世界。在物联网的世界里,物物相连、天罗地网。 1999年,在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就提出,“传感网是下一个世纪人类面临的又一个发展机遇”。2003年,美国《技术评论》提出传感网络技术将是未来改变人们生活的十大技术之首。这里的传感网也就是物联网。 “物联网”是继、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业内专家认为,物联网一方面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大大节约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为全球经济的复苏提供技术动力。目前,、、等都在投入巨资深入研究探索物联网。我国也正在高度关注、重视物联网的研究,会同有关部门,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方面正在开展研究,以形成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政策措施。 物联网的发展,也是以移动技术为代表的普适计算和泛在网络发展的结果,带动的不仅仅是技术进步,而是通过应用创新进一步带动经济社会形态、创新形态的变革,塑造了知识社会的流体特性,推动面向知识社会的(创新)形态的形成。移动及无线技术、物联网的发展,使得创新更加关注用户体验,用户体验成为下一代创新的核心。开放创新、共同创新、大众创新、用户创新成为知识社会环境下的创新新特征,技术更加展现其以人为本的一面,以人为本的创新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成为现实。 在我国高校中,物联网当前的聚焦点在北京邮电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和南京邮电大学。作为“感知中国”的中心,无锡市2009年9月与北京邮电大学就传感网技术研究和产业发展签署合作协议,标志中国“物联网”进入实际建设阶段。 物联网硬件组成

物联网概论

物联网工程认识报告 一、物联网工程的内涵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IOT),就是将所有物品通过自动识别、传感器等信息采集技术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物品的智能化管理。物联网是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位阶段后出现的集成,这种集成技术具有高度的聚合性和提升性,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被认为是继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之后信息产业最新的革命性发展。 物联网首先是一种通信网络,其次它的重点是物与物之间的互联与信息互动,提供一个全球性的自动反映真实世界信息的通信网络,除了常见的人与人之间的数据流动也存在着物与物之间的数据流动,数据由物品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自动产生,通过互联网传递给相应的应用程序进行处理。目前物联网的定义和范围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再是只基于传感网或RFID技术的物-物通信网络,而是已经从技术层面上升到战略性产业,每个行业都会从自己的角度诠释物联网的概念。所以,物联网就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一种应用与技术的聚合性提升,它将各种感知技术、现代网络技术、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集成起来,使人与物进行智慧对话,创造一个智慧的世界。 物联网的三个本质特征包括:1)物品信息的自动采集和互相通信。物联网包括物与人的通信、物与物通信的不同通信模式。物品的信息有两种,一种是物品本身的属性,另一种是物品周围环境的属性。物品本身信息的采集一般使用RFID 技术,物品这时需要具备如下几个条件:唯一的物品编号;足够的存储容量;必要的数据处理能力;畅通的数据传输通路;专门的应用程序;统一的通信协议。可见,物联网中的每一件物品都需要贴上电子标签,物品实际上指的是产品。采集物品周围环境信息时一般使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通过传感器直接采集真实世界的信息。2)基于互联网。物联网广泛采用互联网协议、技术和服务,如国际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云计算等。物联网是建立在特有的基础设施之上的一系列新的独立系统,利用各种技术手段把各种物体接入到互联网,基于互联网的连接与交互。互联网为将来物联网的全球融合奠定了基础。3)自动化和智能化。物联网为产品信息的交互和处理提供基础设施,但并不是把物品嵌入一些传感器、贴上RFID标签就组成了物联网,物联网应具有自动识别、自动处

物联网工程毕业论文8000字

物联网工程毕业论文8000字 1物联网技术 2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建设工程管理的平台 物联网技术以感知层、传输层、应用层为平台实现建设工程管理智能化。建设工程管理涉及的信息量大、面广、琐碎,对建筑材料的全流程检测涉及大量时间与空间信息,对建筑物全寿命检测需要在建筑物每个主要承重构件上布置几个到十几个RFID。因此,在建设工程信息管理中需要大量的传感器和庞大的数据存储与处理系统。云计算的出现使得存储和处理数据的价格大大下降,传感器价格迅速下降,这使得在建设工程中大量使用传感器、实现建设工程管理智能化成为可能。 2、1感知层 感知层是指通过RFID采集信息,使物体携带自身信息并实现流动数据更新累加[4]。在建筑材料全流程监控管理中,感知层采集的信息主要包括:建筑材料的产品信息,运输中形成的物流信息链,经手人员信息等。在建筑物全生命周期检测中感知层主要采集的信息涉及主要承重构件的设计信息、验收情况、使用中检测信息等。 2、2传输层 传输层即网络传输技术,用于解决网络层的网络接入、传输、转化及定位等问题。由于无线局域网具有高移动性、抗干扰、安全性能强、扩展能力强、建网容易、管理方便等诸多优点,而建设工程信息量大、施工环境复杂,考虑到要实现对建筑物全生命周期检测,应尽量采用较为先进的技术手段作为传输层,方便日后系统更新换代。以目前的科技水平看来,可以采用无线局域网作为建设工程管理的传输层平台。

2、3应用层 3物联网在建设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模式 3、1建筑材料全流程监控管理 3、2建筑物全生命周期检测 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检测的具体做法是将具有应力感应功能的RFID 在不影响构件结构功能的前提下放入主要承重构件中,如框架梁、框架柱等。根据构件的受力要求,RFID应布置在拉、压应力较大处,并且录入 其对应的构件基本信息,如设计信息、建设单位信息、施工单位信息等。 随着工程的进行,不断录入新信息:验收时录入每个构件的验收情况与验 收人员信息,投入使用后实时检测每个构件,记录每个构件的受力情况, 消除安全隐患,使建筑寿命合理化。 3、2、1录入基本信息 录入基本信息是为之后验收工作、安全测评工作及建筑物合理寿命鉴 定服务的。基本信息主要包括项目建设单位信息、设计信息、施工单位信息。这个环节是实现建筑物全生命周期检测的前提,录入的信息越翔实、 越条理,之后的工作就越省力。项目建设单位信息包括项目名称、建设场 地地址、建设单位名称等,根据日后需要按需录入。设计信息包括每个主 要承重构件的图纸编号、构件编号、混凝土级别、配筋信息、截面尺寸、 设计单位、构件受力的设计限值等。施工单位信息主要包括施工单位名称、项目负责人、具体片区域管理人员等。录入这些信息可以加快施工现场管 理人员之间信息流通速度,明确责任人,提高工作效率与工程质量。 3、2、2提高验收效率

物联网工程综述论文4500字_物联网工程综述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物联网工程综述论文4500字_物联网工程综述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物联网工程综述论文4500字(一):以能力为导向浅谈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论文 摘要:总结了物联网人才培养的现状,阐述了以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的重要性,分析了物联网工程专业能力的三个层次,根据物联网体系架构的特征 构建了课程体系,基于专业能力与课程内容之间的对应关系,提出教学的实施建议。 关键词:物联网工程;能力导向;课程体系建设;教学研究 1引言 当前,全球物联网产业趋于成熟,未来仍具有巨大的增长空间。互联网数据 中心IDC(InternetDataCenter)发布报告[1]称2017年全球物联网总体支出同比 增长16.7%,略高于8000亿美元,报告预计2021年这一数字将达到1.4万亿美元,到2025年,物联网将每年为全球带来高达3.9万亿到11.1万亿美元的经济 影响。在如此产业背景下,高等院校应当提前布局,抓住人才培养的历史机遇, 为物联网的发展储备人力资源。

自2010年物联网工程专业被批准开设以来,截至2017年,我国共计五百余所本科院校开设物联网工程专业,成为近十年院校新增数量最多的专业。世界范围内,我们国家最先将物联网工程列为战略新兴专业,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产业布局的不断完善,欧美等发达国家也相继推出专门的人才培养计划。 从2016年开始,巴黎综合理工学院[2]新设面向工业界的物联网硕士项目,该项目为期两年,不仅提供与工业界紧密合作的教育,还提供高水平的科研训练;既包括了电子、通信、软件方面的技术训练,又结合了与物联网密切相关的法律、社会和经济等知识内容。此外,学生还须完成一个从想法、到设计、到实践完全属于他们自己的物联网成品。同年,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3]在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开设了物联网理学硕士专业,该专业旨在培养擅长充分利用各项技术潜能的专业工程师,满足信息化新领域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培养的必备技能包括:设计制造新型交互产品;与规模更大范围更广的系统进行交互;获取、融合和处理数据等。作为澳大利亚顶尖的国立研究型大学之一,詹姆斯库克大学[4]也于2 016年创新开设澳大利亚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通过澳大利亚工程师协会认证的物联网工程本科学位,该专业强调学科交叉,将虚拟网络空间和实际物理世界融合一体,主要学习通信技术、传感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射频识别RFID(Radi oFrequencyIDentificaton)技术、嵌入式系统技术等,有着很强的工程实践特点,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水平的创新物联网领域高材生。美国提倡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很长一段时间并没有将物联网工程单独设立成一个专业[5]。然而,从201 8年春天开始,佛罗里达国际大学成为美国第一所提供物联网学士学位的大学[6],课程大纲将覆盖物联网硬件、软件、通信和网络安全四大领域。该校的Kenneth

物联网工程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物联网工程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已经成为当前科技领域的热点之一。作为一种互联网和智能技术的结合,物联网将多个智能设备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和数据共享。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慧医疗等领域,并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对物联网工程相关文献的综述,探讨物联网工程的研究现状、关键技术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物联网工程研究现状 物联网工程是集成了传感器、通信技术、云计算等多种技术的综合性工程。在国内外学术界和工业界,已经涌现了大量关于物联网工程的研究成果。例如,赵伟等人在其研究中提出了基于物联网的环境监测网络系统的架构和关键技术,通过实验证明了该系统在环境监测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此外,王明等人通过对智能家居平台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系统架构,实现了对家庭设备的远程控制和监测。这些研究成果表明物联网工程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二、物联网工程关键技术 物联网工程的实现依赖于多种关键技术的支撑。首先,传感器技术是物联网工程的核心,它能够感知并收集环境中的各种数据。例如,

Tommaso等人通过传感器网络和机器学习算法,实现了对城市环境中空气质量的实时监测和预测。其次,通信技术是实现物联网工程的基础,包括无线通信技术、蜂窝网络、卫星通信等。再次,云计算技术能够提供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以支持物联网应用的部署和运行。最后,安全和隐私保护技术是物联网工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以保护系统和用户的数据安全。 三、物联网工程发展方向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物联网工程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例如,面临着庞大的设备连接和数据管理压力,对物联网工程的网络能力和智能运维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物联网工程的未来发展方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究。首先,需要研究新的网络架构和通信协议,以提升物联网工程的可扩展性和性能。其次,需要加强对物联网工程安全和隐私保护技术的研究,以保障用户数据的安全和隐私。此外,可以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物联网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 结论 物联网工程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和应用领域,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本文总结了物联网工程的研究现状、关键技术和未来发展方向。物联网工程的研究和应用,将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随着技术的进一步突破和发展,相信物联网工程将在未来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物联网工程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物联网工程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作为信息技术与现实世界的 深度融合,正在呈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持续的市场增长。物联网技 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对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使得研究物联网 工程的科学问题和技术挑战成为当今最具前沿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的 课题之一。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 本论文旨在探索物联网工程领域中的关键问题,解决物联网系统开发、部署和管理等方面的难题,提出相应的技术方案,以推动行业创 新和发展。具体的研究目标和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物联网工程体系结构设计与优化:研究物联网工程的体系结构, 包括硬件平台、通信网络、数据存储和处理等,优化物联网工程的整 体性能和可靠性。 2. 物联网设备和传感器技术:探索新一代物联网设备和传感器技术,提高数据采集、传输和处理的精度和效率,实现对复杂环境中各类物 体的智能感知。 3. 物联网数据管理与分析:研究大规模数据的存储、检索和分析方法,挖掘物联网数据中蕴含的有价值的信息,为物联网工程的智能决 策和优化提供支持。

4. 物联网系统安全与隐私保护:分析物联网面临的安全和隐私风险,研究安全认证、数据加密、身份验证等关键技术,构建安全可靠的物 联网系统。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为了实现上述研究目标,本论文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 文献综述与问题定义:首先对物联网工程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梳 理和分析,明确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明确本论文的研究范围和 目标。 2. 理论分析与模型构建:基于已有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成果,对物联 网系统的关键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并构建相应的模型和算法。 3. 实验设计与数据采集:通过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搭建实际的物 联网系统,对关键技术方案进行验证和性能评估,采集相关的数据。 4.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对实验采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和分析,提 取有用的信息,验证理论模型的有效性,并进行结果的可视化展示与 分析。 四、预期成果及创新点 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和实践工作,预期达到以下成果: 1. 提出一种适用于物联网工程的系统架构和技术方案,能够有效解 决物联网系统的关键问题,提高整体性能和可靠性。

物联网专业毕业论文

物联网专业毕业论文 物联网专业毕业论文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是指通过安装在物体上的传感器、执行器和其他设备来收集和交换数据,实现物体之间的互联互通的网络系统。物联网的发展深刻影响着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如工业、农业、医疗等,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创新。 本文将重点探讨物联网在家庭生活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生活已经变得越来越便捷和舒适。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推动了家庭生活的智能化和互联化。 首先,物联网技术在家庭生活中实现了家电的智能化。通过将家电设备连接到互联网,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应用或者语音助手来远程控制家中的电器设备,如空调、冰箱、灯光等。用户可以在外出前通过手机应用将空调打开,回到家后即可享受到室内的舒适温度。此外,还可以通过智能家居集成系统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自动联动,提高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其次,物联网技术在家庭安全方面的应用也值得关注。通过将家庭安防设备连接到物联网,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应用或者电脑监控家中的安全状况。当有异常情况发生时,系统会自动发送报警信息给用户,并且可以远程控制相关设备进行处理。这大大提高了家庭安全的保障水平,让用户更加安心。 此外,物联网技术在家庭健康管理方面也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将健康监测设备与互联网连接,用户可以实时了解自己的健

康状况,如心率、血压等。同时,可以将相关数据分享给家庭医生或者保健指导员,以便得到更准确的健康建议和管理。这可以大大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总之,物联网技术在家庭生活中的应用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舒适。然而,同时也需要注意其带来的安全隐患和隐私保护问题。因此,我们应该在享受物联网技术带来好处的同时,加强安全意识和隐私保护意识,确保技术的良性发展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xx.物联网技术在家庭生活中的应用[J].电子工程 师,2019,45(05):50-53. [2] 彭XX.物联网技术及应用[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8. [3] 胡XX.物联网技术在家庭安防中的应用[J].软件导 刊,2020,19(08):78-80.

物联网课程设计论文

物联网课程设计论文 物联网课程设计论文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下面我们来看看关于物联网的论文内容吧。 引言 物联网技术发展迅速,预计将成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世界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产业的转型是物联网发展的巨大推动力,经济全球化使得所有企业面临着激烈竞争的局面,企业需要及时获取世界各地对产品的销售情况和需求信息,为全球的采购、生产制定合理的计划,为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需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需采用包括物联网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升级社会管理和民生服务行业,以提高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家居生活的质量和效率。当前,世界各国的物联网基本都处于起步阶段:美、日、韩、欧盟等都正投入巨资深入研究探索物联网,并启动了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智慧地球”、“U-Japan”、“U-Korea”、“物联网行动计划”等国家性区域战略规划。 在中国,工信部于2012年2月正式发布了《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的发布为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攻克一批物联网核心关键技术,在感知、传输、处理、应用等技术领域取得500项以上重要研究成果;研究制定200项以上国家和行业标准;培育和发展10个产业聚集区,100家以上骨干企业,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建设一批覆盖面广、支撑力强的公共服务平台,初步形成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物联网产业体系。物联网技术正逐渐从实验室阶段走向实际应用,目前,物联网在工业制造、国家电网、机场安保、现代物流、医疗卫生领域、数字农林、环境保护、智能交通、智能家居、水系监测、食品溯源、敌情侦查和情报搜集等各个领域都得到了

物联网概论结课论文——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现状及未来展望

物联网概论课程结课论文 题目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现状及未来展望 学院 专业 姓名学号 __2015_年_12_月_1_日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现状及未来展望 【摘要】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汽车普及进程也随之加快,由此所带来的各种交通问题逐渐凸显,交通拥堵、道路事故和城市大气污染等问题已成为交

通结构中的通病。如何有效缓解路面交通拥堵、减少事故发生,除必要时紧急预案外,还应从全局、科学的角度去考虑。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物联网的优势将在智能交通领域得到充分发挥,基于物联网的新一代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正在逐步进入我们的生活,为实现智能、安全、高效、环保的目标,以车联网为主要内容的智能交通解决方案正在被管理部门越来越多地提及,这也是未来我国交通发展应该看到的图景。 关键词:物联网;智能交通;智能交通系统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道路建设速度永远赶不上汽车增长的速度,交通拥堵愈演愈烈,与之相关的环境污染等问题也愈发严重。这些问题不能仅靠政府颁布限购、限号等政策来治理, 要用物联网下的智能交通来解决。因此,在大力发展各项基础设施的同时,如何在现有路况下实现对人、路、车的有效监控,实现道路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便成了有效解决目前交通拥堵问题的当务之急。幸运的是,一种高度信息化、可合理利用道路资源、可实现车辆与行人最佳流动的交通解决方案一一智能交通系统(ITS)己应运而生。据预测, 未来10年内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市场规模将在450亿左右。 一、物联网与智能交通 1、物联网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①国际形势:物联网塑造国家长期竞争力 美国率先提出了“智慧地球”这一概念,在此之后,美国政府进行了经济刺

物联网工程专业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物联网工程专业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就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的系统的计划的过程。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物联网工程专业职业生涯规划论文【11篇】,欢迎品鉴! 物联网工程专业职业生涯规划论文篇1 在本次物联网专业见习中,老师各个方面讲了物联网的定义,基本原理,核心技术,发展远景以及物联网的发展对经济的影响。我们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让我们对物联网有了更深层的认识,更加的激发了我们学习物联网是兴趣,明确了学习物联网的方向。 从互联网到物联网,在见习中对物联网发展背景特征和趋势的了解。认识到了物联网技术发展的必然性以及物联网发展的方向与趋势,弄明白了物联网和互联网的区别与联系,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可以说是互联网的一种应用。互联网的出现极大的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对促进社会信息化,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主要是针对人与人这个特定的领域并且是虚拟的。而物联网是通过各种感知设备,如射频识别、传感器、红外等,将信息传送到接收器,再通过互联网传送,通过高层应用进行信息处理,达到“感知”的目的。它解决了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交流,它的提出和使用让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有效通信成为可能,这不仅可以降低管理的成本,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大大提高物品和各种自然资源使用的效率,是实现社会信息化的重要举措。互联网和联网的物融合将会带来更多意想不到的有益效果,最终实现整个生态系统高度的智能特性和智慧地球的美好愿望。 通过见习我认识到了物联网的发展现状以及整体发展过程,当前,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均十分重视物联网的研究并纷纷抛出与物联网相关的信息化战略。世界各国的物联网基本都处在技术研发与试验阶段……等都投入巨资深入研究探索物联网,并相继推出区域战略规划。我国在物联网领域的布局较早,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毕业论文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 《毕业综合实践课程标准》 姓名: 班级: 学制: 完成时间: 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信息工程系 毕业综合实践课程标准 毕业综合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加强学生职业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

重要教学环节。为了加强该环节教学指导,使学生在毕业综合实践时期有较大收获,提出下列要求,实习学生必须按时完成,作为毕业综合实践教学环节成绩评定的主要依据。 学生在专业实践过程中,除积极参与企业的实践活动外,还应结合所在企业的实际情况完成专业岗位实习报告,要求如下: 1.企业调查。了解实习基地的企业文化,熟悉企业产品或服务,了解企业生产管理和经营模式。2.专业岗位实习报告应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岗位实践情况相联系,最好与本系统、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相适应,不应脱离专业,不能写成一般调查报告和工作总结。专业岗位实习报告要求主题明确、结构严密、合乎逻辑、文字通顺。字数不少于5000字。成稿后用A4纸打印,并保存电子文槁,装订成册。3.按照学院规定每周完成一篇实习周记。4、完成毕业论文。 一、企业调查 学生在专业实践期间,应对企业的人才需求状况和以往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表式样附后,调查表数不够可自行复制),并将调查结果交回系办。有关调查资料按“秘密”级处理,不得随意公开。 企业问卷调查 的单位领导: 为了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我们组织了这次问卷调查活动,以广泛听取用人单位对职业教育工作的意见。请您在百忙之中阅读并填写人才需求调查表,非常感您的支持与合作,顺祝工作愉快,事业蒸蒸日上! 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二○年月 物联网应用技术人员需求问卷调查表

毕业设计物联网

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CHONGQING AEROSPACE 毕业论文(设计) 设计题目:无线温度采集系统设计 系部:电子工程系 班级:12021071 学号:******** *名:*** 指导教师:** 成绩: 二0一四年十二月

首页 本次为毕业设计论文其题目为: 无线温度采集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要求: 1、设计内容 小组3人设计一个3点的无线温度采集系统。 2、设计要求 要求完成设计(方案概述(系统框图)、器件选型(列出,做成表格,对主要器件进行参数规格说明),制作电路图,画出流程图,编写主要控制程序。) 3、设计参数 (1)要求能够实现3点的温度采集,以无线方式发送给上位机显示。 (2)温度范围为0-100℃,温度测量精度精确到整数个位。 (3)处理器可采用CC2530。 论文主要内容为: 封面、首页、摘要和关键词、目录、引言、正文、结论、致谢、参考文献、附录等。

多路无线温度采集系统可被广泛应用于温度测量或相应的可转换为温度量或供电故障监控的工业、农业、环保、服务业、安全监控等工程中,例如:城市路灯故障检测和供电线路防盗监视、城市居民小区供热检测、大型仓库温度检测、工业生产测控、农业生产温度测控、环保工程、故障监控工程等.考虑到许多工业环境中对多点温度进行监控,一般需要测量几十个点以上。此次设计多路无线温度监控系统,能够实现三点的无线温度采集. 针对传统温度采集系统存在的便携性差、准确率低、测温电路复杂等问题,此次提出了基于CC2530的无线温度采集系统设计方案。方案选用ADT7301芯片作为温度采集模块,选用CC2530作为主控芯片实现模块控制、无线数据传输的功能。 多个温度传感节点通过单总线与单片机相连形成分布式系统。控制器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各节点的温度变化,并在液晶显示屏上循环显示各节点温度的变化。通过串口将检测到的温度信息回馈到上位机(PC机),从而远程实现对整个系统的检测。 关键字:多节点无限温度传感器系统 cc2530 温湿度的采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