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秋兴八首 赏析

秋兴八首 赏析

秋兴八首 赏析
秋兴八首 赏析

李士彪

杜甫《秋兴八首》详析

李鹏飞

杜甫《秋兴八首》详析(上)

《秋兴八首》乃杜甫七律杰作,也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不朽经典。自此诗问世流传之后,对其进行注解和阐发的论著可谓不计其数。但纵使如此,对这组诗的很多诗句的理解至今存在分歧,对其整体艺术成就的认识也仍有深入探讨之余地。

《秋兴八首》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这一年杜甫五十五岁,正寄居在长江岸边的夔州城(今重庆市奉节县)。在来到夔州这座地势险要的山城之前,杜甫已经在西南地区度过了将尽六年的漂泊生活。在这期间,导致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安史之乱”虽然基本结束了,但局势仍然动荡不安。从762 年开始,杜甫最重要的朋友如李白、房琯、储光羲、郑虔、苏源明、严武等人相继离世。他本人也在战乱流离的岁月中步入衰朽残年,并且体弱多病。正是在这样的境况下,在秋意萧瑟的夔州城,杜甫创作出这组不朽诗作。

这八首诗从内容和结构而言,乃是一个不能分割的整体。对此,明末学者王嗣奭的《杜臆》(卷八)云:“《秋兴八首》以第一首起兴,而后七首俱发中怀,或承上,或起下,或互相发,或遥相应,总是一篇文字,拆去一章不得,单选一章不得。”当代著名学者萧涤非则认为这八首诗首尾相衔,有一定次第,不能移易,八首只如一首。全诗以第四首为过渡,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三首由夔州而思及长安,后五首由思长安而归结到夔州,详略亦各有偏重。就内容而言,全诗将故国之思与个人身世之叹融为一体,而又以前者为重(参见《杜甫诗选注》对此诗的题解)。这些说法自然都是十分中肯的。不过,要真正深刻地领会这组诗的全部情感内涵和艺术价值,还需要我们对杜甫一生的思想与经历,以及他在诗歌艺术上的追求都具备深刻的理解。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那么容易,因此本文的解读也只能是一个粗浅的尝试。

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

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

白帝城高急暮砧。(其一)

这一首开篇承题,极写夔州一带的满目秋意。首联两句是说清冷的白露使长江两岸山间的枫林摧残、凋零,一派萧瑟的秋气笼罩着群山和峡谷。“玉露”即白露,露水至秋深而寒,故令枫叶凋零。之所以不说“白露”而说“玉露”,萧涤非认为“白”字读音属重唇开口呼,其音重浊,用在这里不合适;“玉”字则属牙音合口呼,其音轻徐,用作开篇第一字,读起来比较悠长。另外,也为避免跟后文的“白帝城”重复。盖诗歌的字音对于诗意传达意义重大,此一“玉”字字音清亮,应该也有利于造成寒冷的感觉。“枫树林”这一物象可能借自《楚辞·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此句乃以枫树兴起伤春意绪,杜甫则以枫树凋零起兴,可谓在天合气,在地合理,在人合情,更较原诗为佳。“巫山巫峡”则离夔州尚有较远距离,因夔州靠近瞿塘峡,瞿塘峡往东去才是巫

峡。而案以杜甫平生行迹,此时他可能尚未到过巫山巫峡一带。但长江三峡唯巫峡最为著名,且巫峡两岸多猿猴,自古即有所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之说,乃古来游子伤心之地,故杜甫用其地入诗,也有起兴之意。而且第二首诗有“听猿实下三声泪”一句,其实在这里就已经埋下伏笔。其次,巫山巫峡又可代表长江三峡的广大地域,正见得秋气弥漫天地之间,不只在夔州一地而已。再次,这么写也让空间变得阔大,开拓诗境。接下去两句是说长江上的浪涛汹涌澎湃,上与天齐,山间的风云低垂,与大地相接,一片阴沉晦暗。此处的“塞上”一词究竟何所指,前人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指夔州(因有白帝城,故称关塞),也有人认为乃指巫山。窃以为对此词理解不可过于拘泥,不必定指夔州城或巫山上的要塞,总之乃指山间高峻险要之所,与前一句的“江间”一词对举,描绘山间阴云低垂,江上风浪涌起,正所谓“肃杀之气,塞于两间”。这两句气势雄大,以风云变幻暗指时局的动荡不宁以及诗人内心的郁勃不平。前四句同为描绘秋景,但前二句主静,后二句则主动,似乎瞬息之间,风云突变;或许也暗示着诗人内心情绪的突然涌动。所以第五、六两句直接进入情感的描写:诗人自从离开成都东下,途中已经历两度寒暑,两次看到丛菊开放,想到岁月的流逝,不禁老泪纵横;一叶孤舟长久地系在江边,也把诗人渴望回归故园的心给系住了。这两句诗的技巧十分复杂而巧妙:“开”和“系”都具有双关之意,既指菊花开放,也指泪眼睁开,“系”则既指孤舟被拴系,也指归心被羁縻。“他日泪”一语自来有两种解释:一说过去两次见菊花开放而挥泪;一说兼指过去以至未来,云自见菊花开放,而泪则不曾干也。窃以为后说较佳,盖云一直泪眼婆娑,过去之泪即今日之泪,亦即将来之泪也。这两句可能还包含更丰富的含义:丛菊开放,上有白露,似泪,不知是菊花之泪抑或是诗人之泪;“孤舟”则未必实写,或为比喻,指漂泊江湖的诗人自己。《庄子·列御寇》中有“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一语,以“不系之舟”喻人,杜甫乃易“不系”为“系”,十分自然而现成。总之,这两句直接写旅途的伤感以及对故园的思念。结尾两句更将此情予以深化:夔州的人家感此秋气而赶制寒衣,在高高的白帝城上,听到急促的捣衣声从暮色中传来。古人秋天有为远方游子寄送寒衣的习俗,盖杜甫念及于此,想到自身亦一游子也,然亦将有人为我寄赠寒衣乎?其中所蕴含的情绪是悲怆而落寞的。这首诗从时间来看,大概是从白日渐至黄昏,诗人在夔州城上眺望山城秋色,不觉时间流逝,已将日暮。故随后的第二首就紧接着从日落写到月出,使两首诗在时间上具备紧密联系。当然也可以认为这两首诗并无时间上的联系,而是分别写的不同时刻。但即使如此,二者在内容上还是具备内在关联:即都是在夔州追忆长安。

夔府孤城落日斜,

每依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

奉使虚随八月槎。

画省香炉违伏枕,

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

已映洲前芦荻花。(其二)

这首诗头一句是说每天都站在夔州这座孤城之上,看着落日西斜。后一句与这句之间有一个时空的跳跃——在夜色中,多少次朝着北斗星的方向远眺长安:从日落到北斗星出现自然有一段时间距离,而从夔州到京华则是空间的转换。北

斗星在天之北面,长安亦在北面;望北斗正如望月,夔州可以望见之,长安也可以望见之,乃在长安与夔州之间形成联系;另长安城又称为北斗城,故看到北斗即如同看到长安,或者见到北斗就自然想到长安。

接下去一联两句跟前两句是交错相应或相承接的,三与一相应,四与二相应。在诗意上此联两句内部关系似乎不明显(但还是有联系,而且跟前后其他句子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在形式上则勾连极紧凑,对仗极其工稳,技巧十分讲究,内涵亦极丰富。“听猿实下三声泪”一句句法有分割,“三声”应提至“实”字前方可讲通(“三声”典出《水经注》中之巴东民歌,见上文所引),“实”字极妙,但难得确诂,大意为:以前仅从民歌得知三峡猿声凄厉、催人泪下,但因得之于书面记载,并无切身体会,终属虚幻,今耳听为实,且确实催人泪下,亦见此时泪下之情不自禁也。“奉使虚随八月槎”一句亦颇巧妙:首先其中化用了两个典故,一个出自《博物志》,说一个海边的人年年八月看到一个浮槎来去,便带上干粮登上浮槎,结果竟然到了天河;另一个出自《荆楚岁时记》,云张骞奉武帝之命,乘槎往西寻找河源,最后来到一条河边,遇到了牛郎织女。杜甫将两个典故糅合到一起,以张骞自比,以浮槎比严武,以天河比长安。杜甫在蜀中的时候曾经有跟随严武回长安的打算,但765年4月严武病死,使这一打算落空。故杜甫在此用了“虚随”一词,用得十分妥帖讲究,又与上一句的“实”字构成工整对仗。在这首诗中我们又发现杜甫至少在四处或明或暗地以日、月、星辰等意象入诗——落日、北斗、天河、月,形成虚实掩映、草蛇灰线般的表达效果,也使诗歌在结构上更加严密。

接下去的五、六两句中,五与四相承、六与三相承,因为回长安的希望落空,才会流落到夔州,卧病江城,远离朝廷(画省:即尚书省。杜甫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属尚书省),城楼后传来的悲笳与猿啼相应。此处着一“隐”字颇见虚实之妙,城楼可以隐去那个弹奏胡笳的人,但声音却无法隐去,是隐而又不隐。最后两句写时间的推移,与开篇两句呼应,说月亮升起,照耀着河边洲渚上雪白的芦花,这一景象是十分耀眼的,颇类谢灵运的“明月照积雪”一句所描写的情景。

第七句中的“石上藤萝月”是一个凝缩结构,由三个物象并列构成,形象极具美感,但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却隐去了,其含义就难以确指,是照耀着高高的山顶石头上的藤萝的月亮呢,还是从石头上的藤萝背后照过来的月亮呢?这颇难以确认,因此就很有些“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的那种不可名状、不可方物之况味。这种名词性凝缩结构在唐、宋诗词中并不少见(比如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温庭筠的《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北宋晏殊《玉楼春·春恨》:“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情三月雨”;南宋释志南《绝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等等)。其中一种情形乃是句中只有某几个语象是凝缩结构,另一种情况则是整句或整联都是这种结构(汉语史上称为“名词语”,实际上是意象并置句)。这种结构的运用一方面体现出诗人创造性使用语言的能力,另一方面体现出诗歌语言的独特性,可以省略掉那些确定性的语法关系,同时使诗意反而变得更丰富。

千家山郭静朝晖,

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

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

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

五陵衣马自轻肥。(其三)

这一首写杜甫独坐江楼,见秋景而自伤命薄。从时间上来看,是写早晨景色,似乎是紧承前一首而来,但亦不可太拘泥于此。从“日日江楼坐翠微”一句观之,似乎诗人天天如此,故有论者认为此句乃极写诗人心绪之无聊,窃以为未可作如是解。盖诗人虽住夔州,但归心似箭,而通往故乡的路途唯有城楼前的一道江水,沿此水东下,始可归返故乡,故诗人日日坐于江楼,怅望此水,聊以慰其乡愁。此意虽稍曲折,然自可以意逆之。首联两句写景造语皆极讲究:江楼被青山环抱,坐在江楼如置身四围山色之中,“翠微”一词指山色苍翠,或即指青山,唐人诗多用之。诗人在此江楼之上,看到夔州城的住家沐浴在宁静的朝晖之中,这一句体物细微,也写出山城的寂寞。清人浦起龙《读杜心解》云“‘静朝晖’即含秋意,‘日日’,含留滞无聊意”,此论可谓体悟深细。颔联乃写诗人江楼所见,前人对此二句之理解颇多分歧,今参考钱谦益以及叶嘉莹之说来对其加以解释:所谓“信宿”指住了两夜,因诗人日日坐于江楼看江景,故知此渔人在水上已宿两晚。渔人在水上漂泊已久,却并不急于归去,十分逍遥自在,故曰“还泛泛”,诗人之漂泊与其类似,而不能如其逍遥自在。燕子至秋天也应飞返南方,却还在眼前飞来飞去,也并不急着归去,此乃可归而不遽归,与诗人之思归而不能归者迥异。杜甫以此二者自伤自况,以见其思归之志极切。中国古诗词类似手法颇多,比如见花落而伤叹年华老去、睹双鸳而感慨形单影只,以切身感受言之,人若不到此类情感极其深切之际,决不会睹物伤情至此。杜甫这两句也运用类似手法,但出语极含蓄,以致造成理解分歧。颈联和尾联四句可以作一整体来看:诗人曾经如西汉的匡衡一样抗颜上疏(杜甫曾向肃宗上疏挽救打了败仗的房琯,结果遭贬斥),却未能如匡衡一般得到皇帝重用;也曾经想如汉代的刘向一样研治五经以传世,却不能如他一般受到器重。盖杜甫晚年正当战乱之世,乱世必用吏能之士,像杜甫这样的一介儒生自然毫无用武之地,所以他会发出如此感慨。“同学少年”一语自来颇多歧解:有认为指杜甫少年时同学者,主此说者较多;有认为泛言吾辈者;还有认为指新进少年者。叶嘉莹认为当以第一说较为平实。盖言当年同学之人今日都已富贵,然不过以轻衣肥马自鸣得意而已。这是暗指此辈与诗人志趣迥异:此辈虽富贵,而不以天下苍生为念,己虽贫贱老弱,欲效忠拯世而不能。盖杜甫深恨此辈,而语意浑含不露,真得温柔敦厚之旨。

闻道长安似弈棋,

百年世事不胜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

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金鼓震,

征西车马羽书驰。

鱼龙寂寞秋江冷,

故国平居有所思。(其四)

这一首是整组诗转换的枢纽,自此以下五首均主要就长安着笔(萧涤非:《杜甫诗选注》)。首联是描写现在长安的基本形势以及一百年来的盛衰变迁:第一句把长安局势比成下棋,是说顷刻之间数易胜负,这主要是就“安史之乱”以来的近期局势着眼,之所以说“闻道”(听说),乃是因为杜甫自从漂泊西南以来,关于长安的消息乃多得之于传闻,并未亲见;二是唐代诗歌常有以这个词开篇者,

杜甫自己运用尤多,论者以为这样把千真万确的事实故意托之耳闻,可让语势摇曳多姿。第二句的解释存在分歧:有人认为“百年”是虚数,指人生百年,乃杜甫自谓平生经历;也有人认为乃指唐朝开国之后的一百余年。窃以为当以第二说比较自然:“百年世事”首先乃是指唐朝从建立到日趋强盛,又由强盛走向衰落这一过程,正是这一巨变让诗人不胜悲慨。其次,这一句也可包括前一句所写到的近期长安动荡多变的局势。接下来的颔联便具体写长安的变化:那些王侯的宅第都换成了新的主人,朝中文武的身份也发生变化,不同于往昔。“安史之乱”前,杜甫曾在长安生活十年,出入王侯贵戚之门,他对开元、天宝时期的达官贵戚阶层以及他们的宅第应该相当熟悉,其实这些应该也是杜甫心目中盛唐长安的一个重要部分。但是经过战乱,原来的一批官僚、王侯或逃亡,或死去,他们的宅第如果没有毁于战火,那么战乱之后自然会被某些新贵所占据。(这从唐代笔记史料中可以找到证据)因此,王侯宅第易主在杜甫心目中便成为一个时代消逝的象征和历史变迁的缩影。另外,“安史之乱”时即位的肃宗以及后来的代宗皇帝都信任宦官,所以当时有宦官官至宰相或元帅,或者有宦官管理国子监事务;代宗时还曾一度让“不知书”的武夫待诏集贤院,以致文武不分、冠弁杂糅(参见萧涤非:《杜甫诗选注》),这就是所谓的“文武衣冠异昔时”。这两句在感慨时势变迁的同时又含蓄地表达了对大唐政局的忧虑、对朝中新贵的讽刺。五、六两句写当时西北地区回纥、吐蕃发动的战乱,军情十分紧急。“羽书”指传递紧急军情的文书。这两句如果联系前两句来看,那么可以感到其中也暗含着对王侯新贵的责难:当此国家危难之秋,那些人都在忙些什么呢?是在忙着营造新的宅第,还是在争权夺利、为一己的官位而钻营?最后两句又从长安回到夔州、从追想回到现实:在这鱼龙蛰伏、清冷寂寞的秋江之上,自己开始回忆当年居住在长安时的所见所闻。“故国”指长安,“平居”指平日、平素,或曰指平日所居。这最后一句主要启后,引起下文对长安生活的详细回忆。

杜甫《秋兴八首》详析(下)

蓬莱宫阙对南山,

承露金茎霄汉间。

西望瑶池降王母,

东来紫气满函关。

云移雉尾开宫扇,

日绕龙鳞识圣颜。

一卧沧江惊岁晚,

几回青琐点朝班。(其五)

这首乃是写所思之一,主要描写诗人当年在宫廷所睹早朝盛况以及帝王威严。首联、颔联写长安蓬莱宫(即大明宫)的地形以及气势:蓬莱宫阙正对着远处的终南山,宫中的承露仙人耸入云霄。向西可以望见西王母正降临昆仑瑶池(一说从瑶池下降人间),向东可以看到老子曾经过紫气飘浮的函谷关。以上主要写宫城地势高峻,视野开阔,但因为所用的典故都与道教的神仙传说有关,所以有人认为杜甫在暗讽玄宗当年崇信道教神仙的种种荒唐举措。第二句的“承露金茎”指西汉长安宫中的仙人承露盘,乃汉武帝所立,以接取露水服食以求长生。唐代长安宫廷并无此承露盘。第三句的“王母”指道教传说中的仙人西王母,《汉武帝内传》等小说记载西王母曾降临汉宫,与武帝谈论长生久视之道,但武帝最终并未能践行其道获得长生。唐代诗人多喜欢以汉朝比拟唐朝,以汉帝比拟唐皇,

在此显然也包含此一用意,对于玄宗皇帝迷信神仙道士的行为暗加讥讽。但有的论者以为“西王母”在此暗指杨贵妃,则似乎有些牵强。

五、六两句字法、句法、意义均极复杂细密。第五句写皇帝早朝的情景,开元、天宝年间皇帝上朝时乃是以雉尾羽扇作为屏障加以遮挡,落座后才将其移开。由此可知“云移”与“开”本是一个整体的词组,即像云一样地移开,而雉尾宫扇本来也是同一事物,但杜甫将它们拆开之后加以重组,既使语象错落有致,也使诗意重叠复沓,这是一种可以打乱重组的积木式的诗句,比较典型的例子还有最后一首中的“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两句。

第六句的意思通常理解为太阳出来照到皇帝身上,文武百官才看清皇帝的尊容。因为古代早朝都在五更时分(大约清晨五点钟入朝),当时天色还很黑,所以等到太阳出来才能看清皇帝。但这样理解既不合乎情理,也不切合诗意。且不说早朝时分宫中一定灯火辉煌,文武百官也不必等到日出才能得睹圣颜,难道满朝文武竟然要在昏暗中站那么久才能看清皇帝吗?如果日出前连皇帝都看不清,那怎么可以看清宫扇像云一样地移开呢?因此,即使从字面上来看这种理解是合理的,却有些经不起追问。窃以为,这两句其实是流水对,是一种紧相承接之关系,即当宫扇像云一样移开之后,文武百官就看到了“圣颜”。这样一来,“日绕龙鳞识圣颜”一句就必须重新解释,以前的解释将这一句内部看作因果关系,而实则不然。“日绕龙鳞”跟“识圣颜”应被视为并列关系:“日绕龙鳞”即“圣颜”“、圣颜”亦即“日绕龙鳞”。“日绕龙鳞”乃是对“圣颜”的一种具体的、但又是象征性的描述。在中国文化中,“日”和“龙”都是帝王的象征,所以皇帝的龙袍上绣的是龙,龙椅上雕的也是龙(违反皇帝的意旨则叫做“批逆鳞”),所以“日绕龙鳞”也还是象征着皇帝(当然同时也可视为实际描写)。只不过是使用了一个带有动态关系的复合意象,构成了一个复合性的象征,这两个象征性的意象互相缠绕纠结,在我们的想象中形成了一轮红日被旋舞的飞龙所缠绕的形象,显得十分辉煌、威严而且神秘,既虚且实,难以方物——这才是杜甫所要表达的得睹圣颜时那种复杂的内心感受。

最后两句是说:诗人卧病江城(“沧江”一词甚好,多少漂泊无依之感由此传达出来),惊叹于岁月的流逝和年华的老去,回想当年在朝为官,曾经多少次随班而朝。卧病沧江之上的老诗人仿佛突然从梦中惊醒,那些美好的回忆像一个幻影一般消失了,漂泊无依的辛酸、岁月流逝的惊悸、往事已成残梦的悲凉顿时涌上心头,让人恻怆低回。可以说,这两句中包含着巨大深沉的情感力量。

瞿塘峡口曲江头,

万里风烟接素秋。

花萼夹城通御气,

芙蓉小苑入边愁。

朱帘绣柱围黄鹄,

锦缆牙樯起白鸥。

回首可怜歌舞地,

秦中自古帝王州。(其六)

这首写曲江,乃所思之二。曲江是开元、天宝时期长安最著名的游览地之一,唐代笔记对曲江四时游览之盛况有过详细记载。这个地方肯定也是杜甫当年常常游玩之地,所以他自然会要忆及。此诗头两句写得极好:瞿塘峡在夔州,曲江在长安,相隔千万里,但在诗人看来,它们仍然彼此存在时空的联系——就季节而言,两个地方都已进入秋天,万里风烟将两个地方的秋天连在一起。在中国的古

诗中,常会用青草、明月、流水等意象表现相思,因为这些事物都是无边无际,在广袤的空间蔓延,能够把遥远的地方连接在一起,所以人们容易将情感寄托于其上。杜甫在此运用了类似手法,不过他不再使用那些比较陈旧的物象,而是采用现成的景象(万里风烟)将夔州与长安连在一起。而且妙在他不直接说“万里风烟”将两处连在一起,而说将两处的秋天连在一起。此外,“风烟”这一意象还在写景之中暗含兵象(《杜甫诗选注》),“素秋”是指依五行而言,秋当西方,属金,色白。而且秋天也是肃杀的季节,也跟战事或兵象相联系。后面的“芙蓉小苑入边愁”也写到战事,形成含蓄的呼应。这头两句同时还是一个跳跃,让诗人的思绪和笔触都一下子从夔州跳到长安,速度非常迅捷。

颔联两句写当年天子亦游曲江,但后来发生战乱。其笔法也很奇特。花萼楼在皇城的兴庆宫,开元年间,玄宗命人从花萼楼修筑一道夹城,通到曲江的芙蓉苑,以便于自己前去游赏。“御气”乃天子之气,玄宗通过夹城前往曲江,故曰“通御气”。明末清初黄生的《杜诗说》认为这两句乃是写安禄山攻陷长安事,写得浑雅之极。而且认为三、四两句开首藏着“初时”“后来”四字。盖其认为第三句乃是写当初玄宗皇帝遨游曲江之逸乐,但后来发生战乱,叛军侵入长安,也侵入芙蓉苑。萧涤非先生认为第三句毫无讽意,第四句讽刺之意亦轻,惋惜之意反重(《杜甫诗选注》),这一说法也是很准确的。盖杜甫这组诗即使在某些地方含蓄表示讽刺,这讽刺其实也是比较轻微的。而在涉及长安以及帝王时,往往更多地表达惋惜之意。这是我们在读这组诗时必须把握的基本原则。接下去的五、六两句继续铺叙曲江盛景:江头宫殿林立,珠帘绣柱,富丽堂皇,连善于高飞的黄鹄都被围困了,曲江上舟楫纷乱,惊起水上的白鸥。这两句中的颜色之美值得注意:宫殿的绣柱一般会是金黄的,宫室的颜色一般也会以黄色为主,而黄鹄也是黄色的,所以这黄鹄在这耀目的金黄中几乎要迷失了;曲江上的船帆自然是白色,牙樯是象牙的,也是白色,而白鸥也是白色的,让人看到一片炫目的白色光影。杜甫向来善于表现颜色之美,在这里他又显示出他这一特长,而且在此表现得更为高明,因为表现得不露痕迹,难以察觉。正是通过这两种基本的色调,表现了曲江的繁华富丽。

最后两句承上陡转,但语极吞吐,其意须细心玩索始可得(《杜甫诗选注》)。“回首可怜歌舞地”句法很特别:一般认为“回首”乃是承前而言,指回想当初曲江这个“歌舞地”的繁华景象;“可怜”则是所谓的“歇后句”(这是黄生的看法),亦即可怜此地现在的荒凉落寞,但这部分意思却被省略了。笔者以为这句诗也可以被视为倒装句:即可调整为“可怜回首歌舞地”或“回首歌舞地可怜”,指诗人在此荒江之上回想当年曲江的繁华,此情此状颇为可怜。“可怜”一词在这一句中比较灵活、孤立,可以视为歇后句,也可以视为对“歌舞地”的修饰,还可以指诗人的心绪和处境。最后一句“秦中自古帝王州”则由曲江、长安扩展到整个秦中,由当今回溯往古,语意含蓄,略含警戒(《杜甫诗选注》)。盖秦中自古虽为帝王建都之所,同时也是帝王享乐之地,而帝王之荒淫逸乐也每每导致王朝的衰亡,自秦汉至唐,相似的历史活剧曾在这个地方一再上演,这难道还不足以让人警戒吗?诗人的一片劝世苦心,乃从浑厚深蕴的语句中流露出来。

昆明池水汉时功,

武帝旌旗在眼中。

织女机丝虚夜月,

石鲸鳞甲动秋风。

波漂菰米沉云黑,

露冷莲房坠粉红。

关塞极天唯鸟道,

江湖满地一渔翁。(其七)

这一首写所思之三。昆明池在长安县西南面,乃汉武帝时为训练水军而修建。玄宗时也曾在池中设置战船,但并未如武帝一样用来练兵,故杜甫在《寄贾严二阁老》诗中说:“无复云台仗,虚修水战船。”在唐代这地方大概也已成为一个游览胜地,同时也是附近百姓打渔和采集食物的重要场所。诗的头二句是说昆明池乃汉武时所掘,当年武帝训练水军的旌旗似乎还在眼前飘扬。有论者认为这第二句乃是以汉武比玄宗,此说固然不错,但其中另似意含微讽:盖武帝当年开凿此池乃是为了练兵,而现在呢?武帝当年的文治武功均臻于极盛,扫荡匈奴,廓清寰宇,而现在大唐又如何?这一联想乃是自然而然的。然而,或许诗人之意不过要表达无奈的期许,希望当今的皇帝也能够如当年的汉武帝一般重振雄风吧。接下去的四句详细铺写昆明池周边的景观:根据笔记小说记载,昆明池东西各立了两个石人,代表牛郎、织女;又在池中以玉石刻成鲸鱼,每遇雷雨,鲸鱼常鸣吼,鳍尾皆动。盖夜月虽明,而此织女并不纺织,故曰“虚夜月”,即空对这明月,或让这夜月虚设了。而秋风十分强劲,似乎吹动石鲸身上的鳞甲。这两句以虚(传说)写实(秋夜的景物),技巧高超,令景物如在眼前:秋月皓白,织女的雕像似乎射出反光;夜月下纤毫可辨,那石鲸片片鳞甲的翕动也历历在目;石刻的鳞甲既然都能吹动,那秋风扫荡万物的强劲势头也就可以想见了。随后的两句写池中秋天风物极其鲜明:菰乃水生植物,结细小黑色籽实,一大片飘在水面,如同沉沉黑云;清晓时分,冷露泠泠,莲房上的粉红残瓣在晨风中飘落了。“黑”与“红”的对比同样显示出杜甫对颜色的敏感。关于这四句诗的作意究竟为何,前人有过不同看法:清人仇兆鳌认为“织女”二句记池景之壮丽,“波漂”二句想池景之苍凉;萧涤非先生则反对这一说法,认为这二句乃是追思繁盛,而不是感慨苍凉。清人浦起龙则认为“夜月秋风,波漂露冷,就所值之时,染所思之色,盖此章秋意,即借彼处映出,故归结到夔府,不复带秋也”。从这三派意见本身就可看出这几句诗的复杂难解。笔者在此更倾向于认同仇、浦二人的意见,但萧涤非的看法也有道理:首先,前面六句应该作为一个整体来看,首联两句显然是追怀往昔盛时的口气,但随后四句则很难确定究竟是描写当时盛景还是描写而今的苍凉,不过反复体会这四句,其基调则显然是寂寞、冷清而肃杀的,由此可以看到仇、浦二人的感受还是很准确的。浦起龙认为因正值秋日,故而诗人对昆明池的回忆也染上了秋意,言外之意这几句写的还是盛唐秋天的昆明池景色,这一解释固然很巧妙、很细腻,但将盛唐秋色写得如此苍凉、冷清,不能不说还是染上了诗人对当前节令以及时势的感觉与想象:亦即诗人把现实中的昆明池可能具有的冷清荒凉感跟回忆中的景象重叠在一起了。因为颔联、颈联四句只描写了景物而未涉及人事,并且描写的还是秋景,因此要想断然确定其究竟是追怀还是写实,不免都会有些专断,所以还是以融通的态度去解释较为妥当。此诗最后两句又归结到夔州,描写自身的处境:夔州地处深山峡谷之中,只有鸟道可通外界,自己与故园、与长安还是隔着遥远的路途;在这江湖之上,自己只是一个漂泊无依的渔翁。“江湖满地”一语造语奇特,夔州面临江水,四外都是高山深岭,未必到处都是江河湖泊,杜甫使用这么一个词组,也不是实写,而是要强调自身的漂泊感。在前面第三首曾写到“信宿渔人还泛泛”,尚未明确以渔人自比,此处则径直将自己比作渔翁,乃是对前文的呼应与深化。而且,杜甫特别注意诗歌内部的同一性,比如这首诗主要写昆明池,结尾乃以“江湖”、“渔翁”这样的关

联意象作结。关于这首诗的大结构,萧涤非先生指出其与第五首“蓬莱宫阙”、第八首“昆吾御宿”最相似,即都是前六句说长安、说过去,末二句回到夔州、回到现在,都应在第六句分截。(参见《杜甫诗选注》对这三首诗的题解以及标点)这一看法是很有见地的。而且这三首诗结尾都塑造了诗人自己的形象,包含的情绪也十分饱满,尤其是第五首结尾的“一卧沧江惊岁晚”与第七首的“江湖满地一渔翁”都写出一个阔大的江湖的背景,反衬出诗人的渺小无依与四顾苍茫。不过,这些诗作之间纵然有相似性,我们更应关注和细心体会的还是其技巧与情感的微妙精细的差异。

昆吾御宿自逶迤,

紫阁峰阴入渼陂。

香稻啄馀鹦鹉粒,

碧梧栖老凤凰枝。

佳人拾翠春相问,

仙侣同舟晚更移。

彩笔昔曾干气象,

白头吟望苦低垂。(其八)

这最后一首乃写所思之四,前三首写蓬莱宫、曲江芙蓉苑、昆明池,皆关乎国家大事。这里写个人游赏(取萧涤非《杜甫诗选注》之观点),以及个人的今昔对比。杜甫在“安史之乱”前曾在长安居留十年,在长安郊外的杜曲、樊川等地置办过田地,对这一带的人文风物他是非常熟悉的。这一首诗就是写他记忆中当年长安郊外的景物和游赏之乐。头两句是说从长安经过昆吾、御宿两地便来到渼陂,那紫阁的峰影倒映在清澈的湖水中。这两句包含四个地名,都在长安的东南面,往游渼陂须经过昆吾、御宿两地。渼陂旁边有峰名紫阁。紧接的颔联是两个使用特殊句法的名句,自古以来,对这两个句子的技巧以及内涵就众说纷纭。明末清初的顾宸在其《辟疆园杜诗注解》中云:“旧注以香稻一联为倒装法,今观诗意,本谓香稻乃鹦鹉啄馀之粒,碧梧则凤凰栖老之枝,盖举鹦鹉、凤凰以形容二物之美,非实事也。重在稻与梧,不重在鹦鹉、凤凰。若云鹦鹉啄馀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则实有鹦鹉、凤凰矣。少陵倒装句,固不少,惟此一联,不宜牵合。”这一说法比较实在:杜甫诗歌的对仗以及修辞多用虚实相生之法,比如凤凰本来是传说中的高贵神鸟,《庄子·秋水》篇说这一类鸟“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所以杜甫就用凤凰来修饰美化渼陂的梧桐(以虚写实),并非这里的梧桐上真有凤凰栖息。鹦鹉虽然乃现实中所有,在唐朝也被视为珍禽,但未必真拿渼陂出产的香稻来喂养鹦鹉。总之,这两句“铺排精丽”,乃是为了衬托强调渼陂物产丰美,有名贵的香稻和古老的梧桐。这两句中的“啄馀”和“栖老”二词其实也很值得注意:盖“啄”跟“馀”可以自然搭配成词组,但“栖”跟“老”搭配则不太自然,虽然从律诗句法而言,这二者都应该被视为同一类型的词组,但“老”字跟“碧梧”放在一起解释更自然。比如李白《秋登宣城谢脁北楼》有句云“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即把“老”与“梧桐”搭配。当然,一定要理解成凤凰长期栖息在这梧桐上,以致岁月流逝,这梧桐也老了,这样也未尝不可以。第五、六两句回忆当年的岁时游赏之乐:那些出来春游的女子在湖边拾取翠鸟的羽毛,互相馈赠(有人将“问”解为问候,似不妥。当指女子以翠羽之类互相交换、馈赠),那泛舟湖上的神仙伴侣流连忘返,时近傍晚还把船划向湖中。这两句诗音节和意象都很美,格律也十分精严,化用典故而不露痕迹,技巧极其高明。曹植《洛神赋》描写洛川神女“或采明珠,或拾翠羽”,此处借

以描写渼陂的游女宛如洛川神女,高雅而脱俗。《后汉书·郭太(泰)传》描写名士郭太(泰)与河南尹李膺同舟而渡黄河,众宾客望之,以为神仙焉。这里借以描写杜甫当年与著名诗人岑参兄弟同游渼陂的往事,杜甫曾在《渼陂行》这首诗里描写过当时的情景。在这两句里,“春”和“晚”二字亦当注意:“晚更移”是很自然严整的搭配,“春相问”的“春”则比较独立,可以自由移动,表示一个抽象的季节概念,这也是杜甫以及唐代诗歌句法值得注意的一点。最后两句跟前面六句相比,是一个跌宕或顿挫,从美好回忆突然坠落到现实,情绪也从昂扬变为沉郁。这两句大意是说:当年我曾在那里献赋(杜甫早年曾向玄宗献上《三大礼赋》,受到重视),感动过君王,而现在呢,却在这江边小城且吟且望,低垂着白发萧疏的头颅。关于“彩笔昔曾干气象”的理解存在分歧:有人认为是说杜甫文采当年曾震动君王,有人则认为是文采干犯山水之气象。萧涤非先生认为当取前者,因为杜甫是有政治抱负的人,他对自己的文采当年获得君王青睐念念不忘,然而现在他年老飘零,已经不可能再去实现自己的抱负,故曰“昔曾”,这跟前文也形成照应;若说是曾经干犯山水气象,那么当年文采能如彼,现在难道就不能了吗?杜甫大概也不会这么想。而且,按照前一解释正好归结整个组诗,按照后一解释则只能归结这一首诗(参见《杜甫诗选注》)。这一说法是非常有道理的。对于最后一句的“苦低垂”,萧涤非先生也作了很贴切的解说:这是说诗人苦苦地只管低垂着头,久久无语,跟“吟望”(仰首吟唱)形成对照,这是诗人刻画的自己的形象,让我们有如同觌面相对的亲切感。但这一形象,不是软弱,而是顽强;不是可怜,而是可敬、可感(参见《杜甫诗选注》)。

另外还值得一提的是,这首诗写到的渼陂、紫阁作为当时著名的游览地,除杜甫曾数次形诸吟咏之外,其他诗人也多有提及。比如晚唐著名词人韦庄也曾在这一带长期居住,后来搬往河南(韦庄四十二岁时)。二十年之后,经过黄巢起义的冲击,唐王朝已经日薄西山。韦庄因为出使巴蜀,途经樊川、渼陂一带,看到人烟萧条、沧海桑田,写下了两首令人恻怆的七律——《过樊川旧居》(却到樊川访旧游,夕阳衰草杜陵秋。应刘去后苔生阁,嵇阮归来雪满头。能说乱离惟有燕,解偷闲暇不如鸥。千桑万海无人见,横笛一声空泪流)、《过渼陂怀旧》(辛勤曾寄玉峰前,一别云溪二十年。三径荒凉迷竹树,四邻凋谢变桑田。渼陂可是当时事,紫阁空余旧日烟。多少乱离无处问,夕阳吟罢涕潸然)。如果说韦庄这两首诗描写的乃是亲身经历的沧海桑田的变迁,那么杜甫这首诗(也包括前几首)则是主要描绘记忆中当年长安的繁华富丽,盛唐如同一个难以忘怀的旧梦,令人追念不已。对于现实中长安的衰落杜甫没有在这里直接触及,但在“安史之乱”刚爆发时,曾滞留京城的杜甫写过《哀王孙》等名篇哀叹京城的满目疮痍。如今时间又过去十多年,则长安的衰微岂堪回首!因此,诗人虽然没有在这里正面描写长安今日的没落,但今昔盛衰之感已经包含在其中了。如果说韦庄的诗情调感伤悲凉,那杜甫则是哀婉、痛惜、沉郁顿挫了。杜甫的诗包含巨大的时空跨度和深沉的历史情感内涵,这是包括韦庄在内的任何其他诗人都无法相比的。

通过以上对《秋兴八首》的详细分析,最后可以大致归纳杜甫七律之独特成就及艺术特征:一、将磅礴飞动的气势与精严工稳的格律结合在一起;二、将丰富深厚的内涵与复杂高超的技巧融合为一,从而形成一种工丽严整、开合动荡、浑融流转、深沉厚重、婉而多讽的艺术风格;三、具体的艺术技巧可以大致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约略言之):1、时空的大幅度跳跃、转换(在长安与夔州、过去与现在之间跳转),通过对照(将过去的长安及唐王朝与现在对比,将过去的自己与现在的自己对比——这是杜甫晚年追忆性诗歌的一个基本思路)以形成

巨大的情感张力(抒情力量);2、句法的凝缩、颠倒、分割(如“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章法的转承、交错、飞跃、呼应,能通过一些十分特殊的结构方式使语辞、意象的表义变得层次更丰富,或者具备更多的相互生发性,或云:他将语言的表达功能更多地激活了,一个词或意象可以同时表达多个含义。其对仗则极其工稳严整——不仅仅是形式上的,诗的内容亦如此;3、虚实的巧妙结合(如“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4、典故的运用炉火纯青;5、对诗句内部语法、逻辑关系的隐藏。

作者:李鹏飞,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文学博士。

此文分成上、下两篇,分别载《名作欣赏》2010年第7期和第10期

秋兴八首(其一)

秋兴八首(其一)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对仗的一项是( ) A.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B.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C.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2.下列诗句的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B.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C.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D.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二、诗歌鉴赏 阅读《咏怀古迹(其三)》,完成小题。 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3.南宋词人姜夔的咏梅名作《疏影》中这样写道:“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珮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它是对《咏怀古迹(其三)》中哪几句从形象上的丰富提高? 4.颔联对仗很工整,怎样对仗的?有何效果? 5.“环珮空归夜月魂”中的“空”字如何理解? 6.《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王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情怀的抒发,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严郑公①宅同咏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②,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③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①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国公,②箨(tuò),笋壳。③帙,包书的的布套。7.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 8.请赏析“色侵书帙晚”一句。 9.请你谈谈对最后一联寓意的理解。 三、语言表达 10.将下列语句排列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将序号填入题干的横线上。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杜甫的“自谓颇挺出”,是一句充满自信心的自我评价,它有着历史和现实的依据。 ②杜甫对自己的政治器识和文学才华也是十分自信的,而这两点,也恰好是当时科举考试的两项重要考试内容。 ③历史的是家庭的影响,现实的是个人的秉赋。 ④所以,他在最早的行卷之作《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才写下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的自负诗句。

杜甫秋兴八首之鉴赏短文

杜甫秋兴八首之鉴赏短文

杜甫秋兴八首之鉴赏短文 《秋兴八首》 秋兴者,遇秋而遣兴也,感秋生情之意。《秋兴八首》是杜甫晚年为逃避战乱而寄居夔州时的代表作品,作于大历元年(公元766年),时诗人56岁。全诗八首蝉联,前呼后应,脉络贯通,组织严密,既是一组完美的组诗,而又各篇各有所侧重。每篇都是可以独立的七言律诗。王船山在《唐诗评选·卷四》中说:“八首如正变七音,旋相为宫而自成一章,或为割裂,则神态尽失矣。” 八首之中,第一首总起,统帅后面七篇。前三首写夔州秋景,感慨不得志的平生,第四首为前后过渡之枢纽,后四首写所思之长安,抒发“处江湖远则忧其君”的情愫。声身居巫峡而心系长安就是这组诗的主要内容和线索。 《秋兴八首》·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 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 白帝城高急暮砧。 第一首总起,统帅后面七篇。 秋兴者,遇秋而遣兴也,感秋生情之意。《秋兴八首》是杜甫晚年为逃避战乱而寄居夔州时的代表作品,作于大历元年(公元766年),时诗人56岁。全诗八首蝉联,前呼后应,脉络贯通,组织严密,既是一组完美的组诗,而又各篇各有所侧重。每篇都是可以独立的七言律诗。王船山在《唐诗评选·卷四》中说:“八首如正变七音,旋相为宫而自成一章,或为割裂,则神态尽失矣。” 八首之中,第一首总起,统帅后面七篇。前三首写夔州秋景,感慨不得志的平生,第四首为

前后过渡之枢纽,后四首写所思之长安,抒发“处江湖远则忧其君”的情愫。声身居巫峡而心系长安就是这组诗的主要内容和线索。 全诗以“秋”作为统帅,写暮年飘泊、老病交加、羁旅江湖,面对满目萧瑟的秋景而引起的国家兴衰、身世蹉跎的感慨;写长安盛世的回忆,今昔对比所引起的哀伤;写关注国家的命运、目睹国家残破而不能有所为、只能遥忆京华的忧愁抑郁。 全诗于凄清哀怨中,具沉雄博丽的意境。格律精工,词彩华茂,沉郁顿挫,悲壮凄凉意境深宏,读来令人荡气回肠,最典型地表现了杜律的特有风格,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首章对秋而伤羁旅,是全诗的序曲,总写巫山巫峡的秋声秋色。用阴沉萧瑟、动荡不安的景物环境衬托诗人焦虑抑郁、伤国伤时的心情。亮出了“身在夔州,心系长安”的主题。 起笔开门见山叙写景物之中点明地点时间。“玉露”即白露,秋天,草木摇落,白露为霜。“巫山巫峡”,诗人所在。二句下字密重,用“凋伤”、

初中语文 古文赏析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赏析(王达津)

《秋兴八首(其一)》赏析 (王达津) 永泰元年(765)杜甫在严武死后即离开成都去渝州,6月到忠州,秋天到云安。大历元年(766)春,移居夔州,秋天寓西阁。《秋兴八首》一组诗都写于此时。这时,“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在河北、山东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在剑南、山南、河南、淮南和岭南,甚至京畿之内,也时常发生节度使或军将的叛变”。加之吐蕃入侵,长安游赏之地不仅未得恢复,反而常在吐蕃的威胁之下。“剑南西川也不断受到吐蕃和南诏联军侵犯和威胁”(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诗人当时正客居夔州,《秋兴八首》就是在这背景下写的,借以感慨今昔,怀念长安,是很著名的组诗。 这八首组诗,结构严谨,是个有机整体。第一首是统率以下七首的起兴篇章。诗的前四句先写环境,以“玉露”“枫林”“气萧森”“波浪兼天涌”“风云接地阴”点明了时地,既传神地写出了风云变幻,“萧森”骇人,寓有悲壮色彩的巫峡景观,又形象地暗示了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战乱不息的政治形势和社会黑暗,并从中流露出了一股忧国忧民的愁绪。与杜甫的《风疾舟中伏枕书怀》所写的“故国悲寒望,群云惨岁阴。……生涯相汩没,时物自萧森”的意境相类似。这四句,既是写景,又是写事,更是写情,意蕴丰富。如果说前四句是以景写情,那么下面四句便直接写情,直诉诗人之悲愁和对长安之系念了。杜甫曾在夔州两度过秋天。他的《九日》诗:“即今蓬鬓改,但愧菊花开。”又在夔州的《夜》诗中说“南菊再逢人卧病”,都可作为“丛菊”一句的参证,是说在此已见两度菊开,都流了思乡之泪。而所乘之扁舟,加之周围又传来催做“寒衣”的“砧”声,这使漂泊在外的诗人更增加思乡即系念长安的心情。诗人的思归长安之心所以如此殷切,诚然与长期客居在外有关,更是忧国忧民情怀的一种曲折表现,与前四句所写的内容相一致。

秋兴八首其一-秋兴八首其一优秀教案秋兴八首其一教案

秋兴八首其一|秋兴八首其一优秀教案秋兴八首 其一教案 赏析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领会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WTT精心为大家整理了秋兴八首其一优秀教案秋兴八首其一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秋兴八首其一优秀教案秋兴八首其一教案 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教案 教学目标 1.赏析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2.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领会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把握诗歌意象和诗歌情感的有机联系,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诗人简介 1.生平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世称杜工部,唐代三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之一,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人有“诗圣”之誉,其诗有“诗史”之称。 在内容主旨上,杜甫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统治者的罪恶作了较深的批判,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许多优秀作品,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故被称为“诗史”。 在艺术上,杜甫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继承和发展《诗经》以来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起着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羌村》、《北征》、《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等诗,皆为人传诵。但有些作品也存在着较浓厚的“忠君”思想。 2.作品 杜甫一生写了许多诗,现存一千四百多首,收集在《杜工部集》里。其中著名的有《三吏》、《三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丽人行》、《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登岳阳楼》等。 二、关于《秋兴》组诗

秋兴八首其一教学设计

篇一:《秋兴八首(其一)》教学设计 《秋兴八首(其一)》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的生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 2、体会《秋兴八首(其一)》中萧瑟的意象和浓重的悲秋情怀 3、背诵全诗 二、教学重点 体会《秋兴八首(其一)》中萧瑟的意象和浓重的悲秋情怀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步骤 1、导入 众所周知,我们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早在公元前500年之前,我国就诞生了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到了唐代更是达到了一个高峰,前几天呢,我们已经通过《蜀道难》、通过《琵琶行》了解了唐代古体诗的创作,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杜甫诗三首》,来感受唐代近体诗的创作。 2、介绍杜甫生平及创作背景(出示幻灯片)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拾遗,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他的诗作,因多涉及唐代由盛而衰的历史,被称作“诗史”。 杜甫20岁以后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读书壮游时期(35岁之前)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困守长安时期(35岁~45岁)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3)陷贼为官时期(45岁~48岁)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漂泊西南时期(48岁~58岁)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创作背景: 唐代社会:国家——风雨飘摇人民——水深火热 杜甫自身:生活——“布衾多年冷似铁” 身体——“牙齿半落左耳聋”“缓步仍须竹杖扶” 3、读课文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读,学生单独读 4、具体赏析 (1)好,大家已经反复读过这首诗了,那么我想请问大家在这首诗中,哪些句子是着重写景的,哪些句子是由景入情的呢?(提问) 着重写景:前两联由景入情:后两联 (2)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首联都写了那些景物呢?(提问)(板书记录) 提示:玉露、枫树林、巫山、巫峡 为什么诗人要用凋伤而不用凋落呢?

《秋兴八首(其一)》诗歌鉴赏

秋兴八首·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注释 1.这是八首中的第一首,写夔州一带的秋景,寄寓诗人自伤漂泊、思念故园的心情。玉露:秋天的霜露,因其白,故以玉喻之。凋伤:使草木凋落衰败。 2.巫山巫峡:即指夔州(今奉节)一带的长江和峡谷。萧森:萧瑟阴森。 3.兼天涌:波浪滔天。 4.塞上:指巫山。接地阴:风云盖地。"接地"又作"匝地"。 5.丛菊两开:杜甫去年秋天在云安,今年秋天在夔州,从离开成都算起,已历两秋,故云"两开"。"开"字双关,一谓菊花开,又言泪眼开。他日:往日,指多年来的艰难岁月。 6.故园,此处当指长安。 7.催刀尺:指赶裁冬衣。"处处催",见得家家如此。 8.白帝城,即今奉节城,在瞿塘峡上口北岸的山上,与夔门隔岸相对。急暮砧: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砧:捣衣石。 9.急暮砧: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砧,捣衣石。 译文 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巫峡里面波浪滔天,上空的乌云则像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心落泪。小船还系在岸边,虽然我不能东归,飘零在外的我,心却长系故园。又在赶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捣制寒衣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看来又一年过去了,我对故乡的思念也愈加凝重,愈加深沉…… 赏析 秋兴者,遇秋而遣兴也,感秋生情之意。《秋兴八首》是杜甫晚年为逃避战乱而寄居夔州时的代表作品,作于大历元年(公元766年),时诗人56岁。全诗八首蝉联,前呼后应,脉络贯通,组织严密,既是一组完美的组诗,而又各篇各有所侧重。每篇都是可以独立的七言律诗。王船山在《唐诗评选·卷四》中说:“八首如正变七音,旋相为宫而自成一章,或为割裂,则神态尽失矣。” 八首之中,第一首总起,统帅后面七篇。前三首写夔州秋景,感慨不得志的平生,第四首为前后过渡之枢纽,后四首写所思之长安,抒发“处江湖远则忧其君”的情愫。声身居巫峡而心系长安就是这组诗的主要内容和线索。 全诗以“秋”作为统帅,写暮年飘泊、老病交加、羁旅江湖,面对满目萧瑟的秋景而引起的国家兴衰、身世蹉跎的感慨;写长安盛世的回忆,今昔对比所引起的哀伤;写关注国家的命运、目睹国家残破而不能有所为、只能遥忆京华的忧愁抑郁。 全诗于凄清哀怨中,具沉雄博丽的意境。格律精工,词彩华茂,沉郁顿挫,悲壮凄凉意境深宏,读来令人荡气回肠,最典型地表现了杜律的特有风格,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杜甫《秋兴八首其七》全诗注释赏析

杜甫《秋兴八首其七》全诗注释赏析 秋兴八首其七杜甫 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 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 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 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注释: [1]昆明池:遗址在今西安市西南斗门镇一带,汉武帝所建。《汉书·武帝纪》载元狩三年(前120)在长安仿昆明滇池而凿昆明池,以习水战。 [2]武帝:汉武帝,亦代指唐玄宗。唐玄宗为攻打南诏,曾在昆明池演习水兵。旌旗:指楼船上的军旗。《汉书·食货志(下)》:“乃大修昆明池,列馆环之,治楼船,高十余丈,旗帜加其上,甚壮。” [3]织女:指汉代昆明池西岸的织女石像,俗称石婆。《三辅黄图》卷四引《关辅古语》曰:“昆明池中有二石人,立牵牛、织女于池之东西,以象天河。”在今斗门镇东南的北常家庄附近有一小庙,俗称石婆庙。中有石雕像一尊,高约190厘米,即汉代的昆明池的织女像。机丝:织机及机上之丝。虚夜月:空对着一天明月。 [4]石鲸:指昆明池中的石刻鲸鱼。《三辅黄图》卷四引《三辅故事》曰:“池中有豫章台及石鲸,刻石为鲸鱼,长三丈,每至雷雨。常鸣吼。鬣尾皆动。”汉代石鲸今尚在,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 [5]菰(gū):即茭白,一种草本植物,生浅水中,叶似芦苇,根茎可食。秋天结实,皮黑褐色,状如米,故称菰米,又名雕胡米。此句是说菰米漂浮在昆明池面,菰影倒映在水中,望过去黑压压一片,像乌云一样浓密。 [6]莲房:即莲蓬。坠粉红:指秋季莲蓬成熟,花瓣片片坠落。中二联刻画昆明池晚秋荒凉萧瑟之景。 [7]关塞:此指夔州山川。极天:指极高。唯鸟道:形容道路高峻险要,只有飞鸟可通。此句指从夔州北望长安,所见惟有崇山峻岭,恨身无双翼,不能飞越。

秋兴八首其一赏析

秋兴八首其一赏析 《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秋杜甫滞留夔州时惨淡经营的一组七言律诗。杜甫时年五十五岁。当时蜀地战乱不息,诗人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心境非常寂寞、抑郁。当此秋风萧飒之时,不免触景生情,感发诗兴,故曰《秋兴》。这八首诗是一个完整的乐章,命意蝉联而又各首自别,时代苦难,羁旅之感,故园之思,君国之慨,杂然其中,历来被公认为杜甫抒情诗中沉实高华的艺术精品。清代黄生《杜诗说》就说:“杜公七律,当以《秋兴》为裘领,乃公一生心神结聚之所作也。”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也说:“怀乡恋阙,吊古伤今,杜老生平俱于见此。其才气之大,笔才之高,天风海涛,金钟大镛,莫能拟其所到。” 这里所选的第一首,是领起的序曲。诗人用铺天盖地的秋色将渭原秦川与巴山蜀水联结起来,寄托自己的故国之思;又用滔滔不尽的大江把今昔异代联系起来,寄寓自己抚今追昔之感。诗中那无所不在的秋色,笼罩了无限的宇宙空间;而它一年一度如期而至,又无言地昭示着自然的岁华摇落,宇宙的时光如流,人世的生命不永。 句解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白露凋伤了漫山遍野的枫林,秋色已经很深,巫山巫峡呈现出一片萧森景象。首联开门见山,点明时节、地点,描绘出具有浓重感伤色彩的秋色、秋气,奠起全篇萧飒哀残之基。《集千家注分类杜工部诗》引刘辰翁评语说:“露曰玉露,树曰枫林,凋伤之中仍有富丽之致,自是大方家数。”叶嘉莹《杜甫秋兴八首集说》评价这一联:“气象足以笼罩,而复有开拓之余地,是绝好开端。”“玉露”,秋天的霜露,因其白,故以玉喻之。“凋伤”,草木在秋风中凋落。“巫山”,在今重庆市巫山县。“萧森”,萧瑟阴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峡中的江水波涛汹涌,波浪滔天;塞上的风云阴沉密布,仿佛和地面贴近。清代杨伦《杜诗镜铨》评论说:“波浪在地而曰兼天,风云在天而曰接地,极言阴晦萧森之状。”这就将眼前景和心中景连成一片,使人感到天上地下,处处惊涛骇浪,风云翻滚,阴晦惨淡的气氛笼罩四野,分明是阴沉压抑、动荡不安的心情和感受的写照。“江间”,即巫峡:“塞上”,即巫山。“兼”、“接”二字,写出浑莽之象。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秋菊两度盛开,使我再次洒下往日流过的眼泪;一叶孤舟靠岸系绳,始终都牵动着我的故园之思。这一联是全篇诗意所在。“丛菊两开”,指诗人于永泰元年(765)离开成都,原打算很快出峡,但这年留居云安,次年又留居夔州,见到丛菊开了两次,还未出峡。故对菊掉泪。“开”字双关,一谓菊花开,又言泪眼随之开。孤舟本来只能系住自己的行踪,却把诗人的思乡之心也牢牢地系住了,故见舟伤心,引出故园之思。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我清晰地听到,砧声四起,傍晚时分,在白帝城楼的高处,是那么的急促。妇女们正拿着裁尺和剪刀,为在外的亲人赶制着御寒的衣服。“催刀尺”,即催动刀尺。“白帝城”,旧址在今四川省奉节县东的白帝山上,与夔门隔岸相对。“急暮砧”,黄昏时分捣衣的砧声很紧。“砧”,捣衣石,这里借指捣衣发出的声音。古人裁衣前,先将衣料放在砧上,用杵捣软,使之平整光滑。每到秋天,家人要为远方的游子或征人制作寒衣,因此捣衣声是人间的秋声,往往会增添客子的愁绪。在这黯淡萧条的秋景和暮色中,诗人更平添了一许孤独、忧伤之感。 评解 清代浦起龙《读杜心解》说:“首章,八诗之纲领也。明写秋景,虚含兴意;实拈夔府,暗提京华。”作为八首诗的开场白,这第一首诗通过对巫山巫峡秋声秋色、秋景秋意的形象描

杜甫《秋兴八首》(其三)赏析

教学反思——评杜甫《秋兴八首》(其三)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 《秋兴八首》是杜甫流寓夔州时写的组诗。这第三首通过对自己平生进行回忆反思,处处流露着志不可得的失落。 首联“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诗人独居寒江,遥望清早,沐浴着晨曦;黄昏,时隐时现于流岚雾霭之中的夔州城,心中生出了无限的惆怅之感,因为山城千家的宁静与祥和都是他人的,而自己却什么也没有。“日日”羁留于此,这漂泊之情便泛滥开来了…… 颔联“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与诗人一同“信宿”江面的还有渔人和燕。然而渔人信宿,因有鱼可捕,捕鱼归家家尚近;燕子低飞随季节迁徙,也是来去自由的。而诗人,遥望京华,山长水阔;病中衰朽,道阻且长。一个“故”字似乎这燕子“飞飞”是有意而为之,在故意炫耀自己的身轻、自由。实际上是诗人因囿于孤舟看灵动、自由的燕,萌生了人不如燕的慨叹。使燕这一形象人格化了。就像赵执信看山望月时所吟咏的“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一样,山带斜阳之色,月明于

落叶之时,燕低飞于清秋时节,于大自然而言,这一切并无特别之处,只因诗人观之而带有了诗人的情感,用了“常”、“偏”、“故”这饱含温情的字眼,使“寒山”、“新月”、“燕”具有了人的特点。 颈联“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诗人渴望着能如匡衡那般抗疏立功,赢得生前身后名,只可惜自己“功名薄”其志难抒,“立功”无望。退一步,诗人又渴望能像刘向那般潜心经学,开馆授徒,将自己“致君尧舜”、“窃比稷契”的政治理想传于后学,无奈自己却长期漂泊,居无定所,“立言”又成妄想。 尾联“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少年时的同学,今已日益显贵,而一个“自”字,写出了曾经的同学只顾着自己骑马乘车衣轻裘,无心诗人更无心家国。我想诗人在嘲讽、埋怨那些尸位素餐的同学时,内心深处还是少不了羡慕之情的。和同学的比较,再一次刺痛了忧国忧民的诗人。这个世界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可是作为社会中的人都少不了比较,于是人们又创造性的提出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来缓解这种伤害,所以,人不能一味“比上”,因为那是痛苦的源泉;也不能一味“比下”,因为那是麻醉自我的“奶头儿”。人生需要“比上”,让自己知耻后勇,努力进取;也需要在遭遇坎坷时“比下”,让自己不至于绝望。诗人以稷契、匡衡、刘向自比,“比上”显然不足,所以诗人常常心有所郁结,常怀壮志难酬的苦闷。

1《秋兴八首》(其一)

课题:《秋兴八首》(其一)

教后记: 导学案 1玉露枫树林巫山巫峡江间波浪塞上风云 丛菊他日泪孤舟寒衣刀尺白帝城暮砧 意境:营造了衰败、萧瑟、阴森又风云变化的悲壮意境。 2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明确主旨:抒发羁旅之愁,思乡之苦。 3(1)诗人借助秋露清冷,草木凋落,秋气萧森等景象,联想到自己功业无成、无人重用的寂寥一生,如今漂泊沦落,转徙他乡,这是何等哀伤。所以说,这是借用景物描写寄寓了诗人老大伤悲、凄苦的情怀。首联状秋季阴森之景,衬作者低沉心境。借景抒情(2)颔联描绘了这样一幅图景:巫峡中的江水波涛汹涌,大浪滔天;塞上的风云阴沉密布,仿佛和地面贴近。骇浪滔天,似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阴云匝地,又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从中流露出忧国忧民的愁绪。因此,这两句既是写景,又是写事,又暗含感情,意蕴丰富。 触景生情,抒发感慨,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 虚实结合 (3)明确主旨:抒发羁旅之愁,思乡之苦。以乐景写哀情 (4)岁至寒冬,晚上家家为亲人赶制冬衣,而诗人却仍旅居外地,听到这声音怎能不起孤苦无依的羁旅伤感之情。 用意:蕴凄苦、思乡之情于刀尺、捣衣声中,含蓄蕴藉,韵味绵长。 由夔州想到故土长安,又由对故园的思念回到现实,实现了抒情上的一个回环往复。 4触景伤情,以其生平之所郁结,与其遭际,暨其伤感,一时荟萃,形为慷慨悲歌,遂为千古之绝调。 固学案 【基础演练】1、答案:xìng diāo lùsēn zhēn 2、答案:C 3、答案:B 4、答案:C 【巩固提升】1、答案:D。“故园之思随着孤舟在江上漂走”不当,应为“故园之思被孤舟系在了江边”。 2、参考答案:第二联中的“片云”“孤月”既为实景,也有寓意。“片云”在空中飘荡,就像自己漂泊他乡;漫漫长夜中,月亮和“我”都是如此的孤独寂寞;第三联“落日”比喻自己黄昏暮年,“秋风”则是眼前实景,与上句“落日”相对,虚实结合。两联情景结合,营造了一个天高地远、孤月独照的冷清意境。 3、答案:A。

《秋兴八首》赏析(其一)

《秋兴八首》赏析(其一) 今天查字典语文网小编分享的是“诗圣”杜甫的《秋兴八首》赏析(其一),大家一起来分享下吧。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注释

1.这是八首中的第一首,写夔州一带的秋景,寄寓 人自伤漂泊、思念故园的心情。玉露:秋天的霜露,因其白,故以玉喻之。凋伤:使草木凋落衰败。 2.巫山巫峡:即指夔州(今奉节)一带的长江和峡谷。萧森:萧瑟阴森。 3.兼天涌:波浪滔天。 4.塞上:指巫山。接地阴:风云盖地。接地又作匝地。 5.丛菊两开:杜甫去年秋天在云安,今年秋天在夔州,从离开成都算起,已历两秋,故云两开。开字双关,一谓菊花开,又言泪眼开。他日:往日,指多年来的艰难岁月。

6.故园,此处当指长安。 7.催刀尺:指赶裁冬衣。处处催,见得家家如此。 8.白帝城,即今奉节城,在瞿塘峡上口北岸的山上,与夔门隔岸相对。急暮砧: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砧:捣衣石。 9.急暮砧: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砧,捣衣石。 译文 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巫峡里面波浪滔天,上空的乌云则像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心落泪。小船还系在岸边,虽然我不能东归,飘零在外的我,心却长

系故园。又在赶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捣制寒衣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看来又一年过去了,我对故乡的思念也愈加凝重,愈加深沉…… 赏析 秋兴者,遇秋而遣兴也,感秋生情之意。《秋兴八首》是杜甫晚年为逃避战乱而寄居夔州时的代表作品,作于大历元年(公元766年),时诗人56岁。全诗八首蝉联,前呼后应,脉络贯通,组织严密,既是一组完美的组诗,而又各篇各有所侧重。每篇都是可以独立的七言律诗。王船山在《唐诗评选·卷四》中说:“八首如正变七音,旋相为宫而自成一章,或为割裂,则神态尽失矣。” 八首之中,第一首总起,统帅后面七篇。前三首写夔州秋景,感慨不得志的平生,第四首为前后过渡之枢纽,后四首写所思之长安,抒发“处江湖远则忧其君”的情愫。声身居巫峡而心系长安就是这组诗的主要内容和线索。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赏析

秋兴八首(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题解 《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秋杜甫滞留夔(kuí)州时惨淡经营的一组七言律诗。杜甫时年五十五岁。当时蜀地战乱不息,诗人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心境非常寂寞、抑郁。当此秋风萧飒(sà凉爽的意思)之时,不免触景生情,感发诗兴,故曰《秋兴》。这八首诗是一个完整的乐章,命意蝉联而又各首自别,时代苦难,羁旅之感,故园之思,君国之慨,杂然其中,历来被公认为杜甫抒情诗中沉实高华的艺术精品。清代黄生《杜诗说》就说:“杜公七律,当以《秋兴》为裘领,乃公一生心神结聚之所作也。”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也说:“怀乡恋阙,吊古伤今,杜老生平俱于见此。其才气之大,笔才之高,天风海涛,金钟大镛(yōng古代大钟),莫能拟其所到。” 这里所选的第一首,是领起的序曲。诗人用铺天盖地的秋色将渭原秦川与巴山蜀水联结起来,寄托自己的故国之思;又用滔滔不尽的大江把今昔异代联系起来,寄寓自己抚今追昔之感。诗中那无所不在的秋色,笼罩了无限的宇宙空间;而它一年一度如期而至,又无言地

昭示着自然的岁华摇落,宇宙的时光如流,人世的生命不永。 句解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白露凋伤了漫山遍野的枫林,秋色已经很深,巫山巫峡呈现出一片萧森景象。首联开门见山,点明时节、地点,描绘出具有浓重感伤色彩的秋色、秋气,奠起全篇萧飒哀残之基。《集千家注分类杜工部诗》引刘辰翁评语说:“露曰玉露,树曰枫林,凋伤之中仍有富丽之致,自是大方家数。”叶嘉莹《杜甫秋兴八首集说》评价这一联:“气象足以笼罩,而复有开拓之余地,是绝好开端。”“玉露”,秋天的霜露,因其白,故以玉喻之。“凋伤”,草木在秋风中凋落。“巫山”,在今重庆市巫山县。“萧森”,萧瑟阴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峡中的江水波涛汹涌,波浪滔天;塞上的风云阴沉密布,仿佛和地面贴近。清代杨伦《杜诗镜铨(quán衡量轻重的意思)》评论说:“波浪在地而曰兼天,风云在天而曰接地,极言阴晦萧森之状。”这就将眼前景和心中景连成一片,使人感到天上地下,处处惊涛骇浪,风云翻滚,阴晦惨淡的气氛笼罩四野,分明是阴沉压抑、动荡不安的心情和感受的写照。“江间”,即巫峡;“塞上”,即巫山。“兼”、“接”二字,写出浑莽之象。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秋菊两度盛开,使我再次洒下往日流过的眼泪;一叶孤舟靠岸系绳,始终都牵动着我的故园之思。这一联是全篇诗意所在。“丛菊两

秋兴八首其一赏析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白露凋伤了漫山遍野的枫林,秋色已经很深,巫山巫峡呈现出一片萧森景象。# 起笔开门见山叙写景物之中点明地点时间。描绘出具有浓重感伤色彩的秋色、秋气,奠起全篇萧飒哀残之基。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峡中的江水波涛汹涌,波浪滔天;塞上的风云阴沉密布,仿佛和地面贴近。# 清代杨伦《杜诗镜铨》评论说:“波浪在地而曰兼天,风云在天而曰接地,极言阴晦萧森之状。”这就将眼前景和心中景连成一片,使人感到天上地下,处处惊涛骇浪,风云翻滚,阴晦惨淡的气氛笼罩四野,分明是阴沉压抑、动荡不安的心情和感受的写照。 万里长江滚滚而来,波涛汹涌,天翻地覆,是眼前的实景;“塞上风云”既写景物也寓时事。当时土蕃入侵,边关吃紧,处处是阴暗的战云,虚实兼之。此联景物描绘之中,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和时局那种动荡不安、前途未卜的处境和作者胸中翻腾起伏的忧思与郁勃不平之气。把峡谷深秋、个人身世、国家沦丧囊括其中,波澜壮阔,哀感深沉。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秋菊两度盛开,使我再次洒下往日流过的眼泪;一叶孤舟靠岸系绳,始终都牵动着我的故园之思。# 颈联由继续描写景物转入直接抒情,即由秋天景物触动羁旅情思。“丛菊两开”,指诗人于永泰元年(765)离开成都,原打算很快出峡,但这年留居云安,次年又留居夔州,见到丛菊开了两次,还未出峡。故对菊掉泪。“开”字乃双关:一谓菊花开,又言泪眼随之开。“系”字亦双关词语:孤舟停泊,舟系于岸;心念长安,系于故园。从云安到夔州苦苦挣扎了两年,孤舟不发,见丛菊再开,不禁再度流泪,心总牵挂着故园。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我清晰地听到,砧声四起,傍晚时分,在白帝城楼的高处,是那么的急促。妇女们正拿着裁尺和剪刀,为在外的亲人赶制着御寒的衣服。# 尾联在时序推移中叙写秋声。每到秋天,家人要为远方的游子或征人制作寒衣,因此捣衣声是人间的秋声,往往会增添客子的愁绪。在这黯淡萧条的秋景和暮色中,诗人更平添了一许孤独、忧伤之感。此诗末二句,关合全诗,回到景物,时序由白天推到日暮,客子羁旅之情更见艰难,故能结上生下,下面接着写夔州孤城,一气蝉联。 钱注杜诗称:“以节则杪秋,以地则高城,以时则薄暮,刀尺苦寒,急砧促别,末句标举兴会,略有五重,所谓嵯峨萧瑟,真不可言。”【“嵯峨萧瑟,真不可言。”此二句应出自王无功称薛收赋:“韵趣高奇,词义晦远。嵯峨萧瑟,真不可言。”嵯峨原指山势高峻,萧瑟意为寂寞凄楚,在这里是借这两种气象景观来形容诗词的跌宕起伏,用情至深。】 《读杜心解》云:"首章,八诗之纲领也。明写秋景,虚含兴意;实拈夔府,暗提京华"。 作为八首诗的开场白,这第一首诗通过对巫山巫峡秋声秋色、秋景秋意的形象描绘,烘托出阴沉萧森、动荡不安的环境气氛,寄寓着诗人自伤漂泊、忧国思乡的心情。其气概和风韵,堪称压卷。 起笔两句,最称警挺,已摄秋景之神。前两联极写绝塞萧森秋景,有笼盖八章之势。江间塞上,状其悲壮;丛菊孤舟,写其凄紧。从眼前丛菊的开放,联系到故园。追忆故园的沉思,又被白帝城黄昏的砧声打断,这中间有从夔府到长安,又从长安到夔府的往复。 诗人用一派弥天盖地的秋色将渭原秦川与巴山蜀水联结起来,寄托自己的故国之思;又用滔滔不尽的大江把今昔异代联系起来,寄寓自己的抚今追昔之感。诗中那无所不在的秋色,笼罩了无限的宇宙空间;而它一年一度如期而至,又无言地昭示着大自然的岁华摇落,宇宙

杜甫秋兴八首

杜甫秋兴八首 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其二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其三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 其四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驰。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其五 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 其六 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珠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樯起白鸥。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其七 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其八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

【概要】 《秋兴八首》是杜甫寓居四川夔州时写下来的以想望长安为主题的一组七言律诗,它是杜集中七律的代表作。“秋兴”这个题目,意思是说因感秋而寄兴。这兴也就是过去汉儒说《诗经》的所谓“赋比兴”的“兴”(在四声应读去声)。晋代的潘岳有《秋兴赋》,也是一篇感秋寄兴之作。但《秋兴赋》的体裁是属于辞赋类。而杜甫的《秋兴八首》则是律诗,是唐代新兴的一种诗体。若论它们创作的成就和对后世发生的影响,杜甫的《秋兴八首》当然不是潘岳的《秋兴赋》所可比拟。 这八首律诗是组诗,它从夔州的秋天景物说起,抒写了对长安想望的种种心情。而以第一首为全诗纲领。它的开头四句:“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这正和宋玉《九辩》所说的“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的感叹相同而沉深郁勃过之。接着写诗人留滞峡中的凄紧情状。而“孤舟一系故园心”句,就已经隐约地说出对长安的想望。 第二首第三首虽然仍旧是写夔州景色。而“每依北斗望京华”句已明白指出望京,可以说是为整组诗点出了主题。“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也就是由望京所引起的对诗人自己身世遭遇的回忆和伤叹。到了第四首就直接转入长安,是这组诗的大转捩。“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等句,表明了对“安史之乱”后局势的无限感慨。这以下数首都是着重对长安想望的描写。 诗人想望长安,当然首先要回忆起往年疏救房琯①这一件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的事。因为诗人在这次政治斗争中所遭受的打击是他生命史上永远不可磨灭的伤痕,所以在诗里用匡衡、刘向②自比,而发出了“功名薄”和“心事违”的感叹。匡衡、刘向都是以直谏而遭到当时统治集团排斥,这里用来作譬是具有它的深刻意义的。 一提到长安,也不能不使诗人想到大唐的宫殿以及昆明池、曲江和渼陂诸名胜。特别是曲江,它给予诗人的印象更其深刻难忘。“花萼隔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把“通御气”和“入边愁”③联系起来说,这就可以想见诗人对时事的感慨是多么深长!天宝祸乱的爆发不是没有原因的。前人曾经认为杜甫的《秋兴八首》可以当得庾信的《哀江南赋》(王梦楼语)。而其实,《秋兴》这组诗也正可以与屈原的《哀郢》相比拟。它们所表现出来的对祖国的怀念和对战乱的忧伤,确有其胎息相同之处。 无可讳言,生活在封建时代的诗人,他们的思想大都有一定程度的局限。这在杜甫也不例外。《秋兴八首》虽然描写的着重在当时政治中心的长安,显示了作者忧时伤乱的情绪,但是他的眼光总是超越不出那个腐朽的朝廷。如第二首所提到的“画省④香炉违伏枕”,第五首所提到的“几回青琐⑤点朝班”,都表示着对自己的过去经历和现在的仕宦前途未能忘怀。而“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⑥,更不免眷恋着那个封建统治者——皇帝的尊严形象,流露了思想的庸俗的一面。 这组诗从夔州写到长安,又从长安写到夔州,回环往复而章法井然。从表面上看,每首诗都是独立的,而实际上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的确具有了前人所说的“脉络相承”,“首尾相应”等特点(陈子端语)。作者善于把那种错综复杂的思想情感在这个有约制性的格律形式里完美地艺术表现出来。这和他同时代的诗人比较起来是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例如和杜甫齐名的大诗人李白,他的诗长于歌行而不长于律句,在他的现存诗集中,七言律则写得更少。向来被人所

杜甫《秋兴八首》其八选读材料

杜甫《秋兴八首》其八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彩笔昔游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 译文: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昆吾御宿,皆地名,在上林苑中。上林苑是汉武帝开辟的游猎场所,傍终南山而西,方三百里,跨有今周至、户县、长安、蓝田等县。“御宿”,因武帝曾宿于此而得名。“紫阁峰”,在终南山寺之西,在县(今作户县)东南30里。紫阁,其形上耸如楼阁,太阳初升时,山呈紫色,故谓之“紫阁”。“渼陂”(bēi),水池名,在县(今作户县)西5里,水出终南山诸谷,合胡公泉为陂,周长14里,水澄清而味美,故称“陂”,是当时的游览胜地。陂,水池。“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香稻乃鹦鹉啄余之粒,碧梧乃凤凰栖老之枝,因为描写重在说“稻”之“香”、“梧”之“碧”,使人可以想见陂物产之丰、景色之美。所以用了倒装的句法。这些也都是作者的匠心独运,为后来的律句创作开了法门。 “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佳人”,指船上的歌女。杜甫《城西陂泛舟》诗云:“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亦指歌女而言。“拾翠”,语本曹植《洛神赋》:“或探明珠,或拾翠羽。”问,问遗、馈赠。诗人那次游陂,是和岑参兄弟一道去的,开始刮大风,黄昏时水面月出,所以继续游览。“仙侣”,指同舟游人。移,行,这里指泛舟。 “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彩笔”,比喻文才高超。相传南朝梁文学家江淹曾梦见晋文学家郭璞向他索还彩笔,从此再也写不出好文章来。“干气象”,气势磅礴之意。范仲淹《岳阳楼记》:“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这一首是诗人回忆在长安时与友人同游?陂的情形。首联记游踪,即从长安出发,经过昆吾、御宿两地,再沿紫阁峰北面的山路而达于?陂。颔联以“鹦鹉粒”写?陂物产之丰,以“凤凰枝”写?陂景色之美。颈联记?陂泛舟中的盛事。结尾以当年才华横溢反衬今日才思枯竭,总结全诗,言外有无穷感慨。 秋兴八首(其三)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1)。信宿渔人还泛泛(2),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3),刘向传经心事违(4)。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 [注释](1)翠微:青的山。(2)信宿:再宿。(3)匡衡:字雅圭,汉朝人。抗疏:指臣子对于君命或廷议有所抵制,上疏极谏。(4)刘向:字子政,汉朝经学家。(5)轻肥:即轻裘肥马。 [译文]白帝城里千家万户静静地沐浴 在秋日的朝晖中,我天天去江边的楼上,坐着看对面青翠的山峰。连续两夜在船上过夜的渔人,仍泛着小舟在江中漂流,虽已是清秋季节,燕子仍然展翅飞来飞去,汉朝的匡衡向皇帝直谏,他把功名看得很淡薄,刘向传授经学,怎奈事不遂心。古人尚且如此,我更是不必说了,年少时一起求学的同学大都已飞黄腾达了,他们在长安附近的五陵,穿轻裘,乘肥马,过着富贵的生活。 江村 [唐]杜甫

秋兴八首(其一)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教学目标】 1、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2、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教学重点】 1、体会诗歌中的意象为本文奠定了怎样的基调。 2、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寓意,把握主旨。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了解诗歌常识 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诗题上注有“歌”、“歌行”、“引”、“曲”、 “吟”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2 .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诗体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等。 3.律,是规定和法度。格律诗又称律诗。在唐代叫“近体诗”或叫“今体诗”。律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 法度最为严谨的一种诗歌体裁。 每首四句者叫绝句,八句者叫律诗,八句以上者称排律。每句五字的绝句叫五言绝句,简称五绝。每句七字的绝句叫七言绝句,简称七绝。每句五字的律诗叫五言律诗,简称五律。每句七字的律诗叫七言律诗,简称七律。 ?五律、七律的八句分为四联:第一二两句叫首联,三四两句叫颔联,五六两句叫颈联,七八两句叫尾联; ?律诗的章法还包括谋篇的结构规律,即诗的起、承、转、合。 ?起,即开始; (首联) ?承,即承上; (颔联) ?转,即转折; (颈联) ?合,即收合。 (尾联) ?起、承、转、合在律诗中以联为单位;在律绝中以句为单位。 一、诗人简介 1、生平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世称杜工部,杜拾遗,自号少陵野老,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之一。其人有“诗圣”之誉,其诗有“诗史”之称。 杜甫的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一、读书和壮游时期 二、长安十年时期 三、战乱流离时期 四、漂泊西南时期 读书和壮游时期 ?这个时期的创作,表现了他青年时期的气概和抱负。如《望岳》(《绝句》) 长安十年时期 ?到长安考试求官未果,困守长安,穷困潦倒仕途的失意困顿和生活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

秋兴八首(杜甫)

创作背景 《秋兴八首》是唐大历元年(766)秋杜甫在夔州时所作的一组七言律诗,因秋而感发诗兴,故曰"秋兴"。杜甫自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弃官,至当时已历七载,战乱频仍,国无宁日,人无定所,当此秋风萧飒之时,不免触景生情。因写下这组诗。 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至广德元年(763)始告结束,而吐蕃、回纥乘虚而入,藩镇拥兵割据,战乱时起,唐王朝难以复兴了。此时,严武去世,杜甫在成都生活失去凭依,遂沿江东下,滞留夔州。诗人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心境非常寂寞抑郁。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秋兴八首》这组诗,融铸了夔州萧条的秋色,清凄的秋声,暮年多病的苦况,关心国家命运的深情,悲壮苍凉,意境深闳。它是八首蝉联、结构严密、抒情深挚的一组七言律诗,体现了诗人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成就。 "秋兴"这个题目,意思是说因感秋而寄兴。这兴也就是过去汉儒说《诗经》的所谓"赋比兴"的"兴"(在四声应读去声)。晋代的潘岳有《秋兴赋》,也是一篇感秋寄兴之作。但《秋兴赋》的体裁是属于辞赋类。而杜甫的《秋兴八首》则是律诗,是唐代新兴的一种诗体。若论它们创作的成就和对后世发生的影响,杜甫的《秋兴八首》当然不是潘岳的《秋兴赋》所可比拟。 《秋兴八首》的结构,从全诗来说,可分两部,而以第四首为过渡。前三首详夔州而略长安,后五首详长安而略夔州;前三首由夔州而思及长安,后五首则由思长安而归结到夔州;前三首由现实引发回忆,后五首则由回忆回到现实。至于各首之间,则亦首尾相衔,有一定次第,不能移易,八首只如一首。八首诗,章法缜密严整,脉络分明,不宜拆开,亦不可颠倒。从整体看,从诗人身在的夔州,联想到长安;由暮年飘零,羁旅江上,面对满目萧条景色而引起国家盛衰及个人身世的感叹;以对长安盛世胜事的追忆而归结到诗人现实的孤寂处境、今昔对比的哀愁。这种忧思不能看作是杜甫一时一地的偶然触发,而是自经丧乱以来,他忧国伤时感情的集中表现。目睹国家残破,而不能有所作为,其中曲折,诗人不忍明言,也不能尽言。这就是他所以望长安,写长安,婉转低回,反复慨叹的道理。 为理解这组诗的结构,须对其内容先略作说明。第一首是组诗的序曲,通过对巫山巫峡的秋色秋声的形象描绘,烘托出阴沉萧森、动荡不安的环境气氛,令人感到秋色秋声扑面惊心,抒发了诗人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这一首开门见山,抒情写景,波澜壮阔,感情强烈。诗意落实在"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两句上,下启第二、三首。第二首写诗人身在孤城,从落日的黄昏坐到深宵,翘首北望,长夜不寐,上应第一首。最后两句,侧重写自己已近暮年,兵戈不息,卧病秋江的寂寞,以及身在剑南,心怀渭北,"每依北斗望京华",表现出对长安的强烈怀念。第三首写晨曦中的夔府,是第二首的延伸。诗人日日独坐江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