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年级数学校本教材

一年级数学校本教材

一年级数学校本教材
一年级数学校本教材

一年级数学口算速算题2+1= 12+3= 19-15= 13+5=

8+1= 15-15= 13-2= 8+9=

8+8= 11-10= 18-2= 10-10=

19-11= 5+2= 18-11= 14+2=

17-11= 18-6= 16-11= 15-11=

17+2= 9-7= 14-11= 17-6=

12-11= 11-11= 8+7= 9+1=

11+1= 16+1= 17+1= 1+2=

5+8= 5+1= 5-2= 7-1=

3+9= 5+5= 17-2= 6+2=

19-3= 6-4= 19-2= 7+2=

13-1= 10-9= 8+2= 19-16=

7-2= 15-13= 15-2= 9+2=

10-1= 2-2= 10+2= 14-10=

11+2= 7+8= 16+2= 2+7=

16-16= 6+8= 1+3= 1+9=

10+8= 14-13= 2+3= 3+3=

10+1= 13-11= 4+3= 18-14=

17-12= 14-14= 5+3= 19-14=

6+3= 9+3= 16-14= 10+3=

15-3= 6-5= 11+3= 8-6=

3+2= 18-10= 14+3= 16+3=

18-18= 1+4= 2+4= 19-13=

3+4= 5+4= 14-12= 7-6=

6+4= 7+4= 10-7= 8+4=

7+9= 9+4= 11+4= 19-7=

12+4= 0+8= 13+4= 9-1=

1+5= 18-8= 17-5= 9-2=

4+5= 16-5= 6+5= 4-2=

10-3= 19-19= 7+5= 9+5=

10+5= 14-3= 15-1= 9+8=

12+5= 14+5= 5+9= 16-4=

2+6= 5-1= 3-3= 12-1=

8-5= 18-4= 15-10= 8-1=

3+6= 3+1= 14-1= 13+3=

8+8= 7+6= 7+8= 6+6=

3+9= 5+6= 5+8= 4+7=

8+4= 4+9= 6+8= 8+7=

9+9= 5+9= 18-5= 11+3=

8-6= 13+3= 3+2= 14-10=

11+2= 7+8= 16+2= 2+7=

2+1= 12+3= 19-15= 13+5=

8+1= 15-15= 13-2= 8+9=

20-4= 19-4= 15+2= 16-7=

20-6= 1+18= 1+13= 20-5= 20-3= 12-3= 19-17= 1+16= 20-1= 14+2= 18-10= 3+16=

1+14= 1+11= 10+5= 19-2=

2+14= 5+3= 10+8= 16-3=

20-1= 12-9 15+3= 12-8= 2+11= 1+7= 16+2= 12-10=

17+2= 18+2= 4+16= 14+3=

20-2= 6+10= 11+8= 2+18=

8+6= 9+10= 13-4= 3+14=

5+4= 19-1= 7+1= 14-2=

8-1= 16-9= 16+4= 5+5=

10-2= 15+4= 13-5= 6+6=

5+6= 10-3= 17-1= 15-7=

18-2= 6+8= 10+10= 1+12=

2+16= 10+3= 7+7= 5+8=

8+8= 12-5= 16+2= 4+3=

9+10= 19-1= 15+5= 6+6=

5+6= 20-2= 18-2= 10+7=

7+3= 20-4= 12-4= 15+2=

14-5= 8+5= 20-6= 1+18= 1+13= 7+3= 15-5= 2+17=

8+8= 12-5= 1+16= 20-1= 1+9= 4+14= 14+2= 18-1=

3+16= 1+14= 1+11= 10+5=

19-12= 2+12= 5+3= 10+8= 13-3= 20-1= 12-5= 15+3=

8+3= 2+11= 1+7= 16+2=

17+2= 18+2= 4+16= 11-2= 4+3= 20-2= 6+9= 11-9=

2+18= 9+10= 8+6= 13-4=

3+14= 5+4= 19-1= 7+1= 13-2= 8-1= 16-9= 15+5=

5+5= 10-2= 13-5= 6+6=

5+6= 17-1= 15-7= 18-2=

13-5= 6+8= 10+10= 1+12= 2+16= 7+7= 5+8= 8+5= 20-6= 15-5= 20-3= 3+16= 2+14= 5+3= 16+2= 4+3= 9+10= 8+6= 19-1= 15+5= 6+6= 18-2= 6+8= 10+7= 7+5= 8+10= 7+3= 5+8=

20-4= 19-4= 15+2= 20-6=

12-3= 1+16= 1+9= 4+14=

14+2= 18-10= 1+14= 1+11=

10+5= 19-12= 5+3= 10+8=

13-3= 8+8= 20-1= 16+2=

17+2= 18+2= 4+16= 12-2=

20-2= 6+10= 11+8= 2+18=

9+10= 8+6= 13-4= 3+14=

12-2= 10-2= 15+4= 18-2=

6+8= 10+10= 1+12= 13-5=

20-1= 14+2= 3+16= 19-12=

12-5= 16+2= 4+3= 9+10=

20-4= 19-4= 15+2= 16-7=

20-6= 1+18= 1+13= 7+3=

15-5= 12-3= 1+16= 1+16=

10+5= 2+14= 5+3= 10+8=

8+8= 15+3= 8+3= 2+11=

17+2= 18+2= 4+16= 8+8=

1+11= 13-3= 1+7= 16+2=

8+6= 13-4= 3+14= 5+4= 5+6= 10-3= 17-1= 15-7=

6+8= 10+10= 1+12= 7+7=

16+2= 4+3= 9+10= 19-1= 7+1= 15+5= 6+6= 18-2= 2+16= 10+7= 13+4= 19-6=

13+2= 15+1= 16-4= 10-2=

2+14= 18-4= 5+3= 11-1= 2+18= 20-3= 14+5= 5+3=

2+18= 4+8= 18-1= 13+2=

1+13= 4+10= 7+8= 7+6=

18-6= 14+3= 11-3= 6+3=

7+10= 6+5= 13+4= 6+10= 15+4= 10-2= 5+5= 13-5= 9+8= 9+10= 6+8= 15+4= 10+10= 6+8= 13-5= 14-4= 14+2= 3+16= 18-8= 20-11=

12-5= 5+13= 5+6= 6+13= 5+11= 14-1= 4+5= 4+3= 8+12= 5+8= 4+7= 13+5= 3+8= 12+5= 2+6= 15-2= 2+5= 20-6= 18-11= 9-7=

15+5= 20-11= 18-9= 17-3= 12+3= 17-1= 6+11= 19-6= 3+13= 20-9= 17-6= 16-4= 17-4= 7+8= 9+2= 19+1= 13-8= 3+6= 14-4= 4+5=

12-5= 5+11= 19-8= 2+6= 16-2= 17-1= 4+11= 9+2=

1+19= 5+3= 19-4= 12+3= 20-9= 19-2= 19+1= 12+2= 11-3= 20-13= 12-5= 7+10=

1+16= 20-8= 16-1= 12+4= 1+18= 19-6= 20-8= 18-4= 8+10= 13+7= 17-2= 11-5=

11+4= 10+2= 20-4= 14+6= 15+2= 5+10= 5+6= 8+12=

11+2= 7+8= 14+2= 5+13= 6+13= 14-1= 4+5= 4+3=

5+8= 4+7= 18-1= 13+5=

12+5= 13-2= 15+4= 12-5=

20-6= 3+8= 18-11= 15+5=

20-11= 18-9= 17-3= 6+13=

20-6= 7+10= 1+18= 19-6=

18-7= 12-5= 5+6= 8+12=

5+8= 3+8= 14-3= 14-2=

6+11= 4+10= 4+5= 19+1=

14+4= 17-4= 20-4= 5+11= 19-8= 2+6= 1

+19= 15+4=

5+3= 19-4= 12+3= 4+10=

2+8= 9+2= 17-8= 3+6=

14+4= 7+10= 1+18= 12+2=

10-3= 20-13= 12+7= 1+16= 20-8= 16-1= 8+10=

13+7= 19-6= 20-8= 12-5= 5+6=

11+4= 10+2= 1+14= 20-4=

14+6= 15+2= 5+10= 5+5=

11+2= 7+8= 14+2= 5+8= 6+13= 14-5= 6+5=

8+12=

5+8= 4+7= 18-1= 13+5=

3+8= 20-6= 17-2= 2+16=

12+5= 16-2= 15+4= 2+5=

18-11= 15+5= 20-11= 18-9=

15-6= 3+13= 20-6= 7+10=

20-8= 18-7= 12-5= 5+6= 6+13= 16-2= 8

+12= 3+8=

19-8= 2+6= 1+19= 19-4= 15+3= 2+15= 6

+11= 1+10=

6+9= 15-2= 11-2= 5+11= 13+3= 1+12= 6

+4= 2+14=

4+4= 11+1= 19-9= 7+12= 20-2= 14+5= 14

+1= 8+11= 1+15= 4+7= 7+11= 14+3= 9+9=

4+9= 20-5= 19-3= 20-10= 17-1= 3+4= 19

-5= 18-5= 3+17= 5+9= 7+6=

6+2= 16+3= 7+9= 5+7=

13+1= 2+16= 20-12= 9+11= 20-8= 7+11= 8-1=

12+3=

11+3= 6+8= 11-4= 5+13=

7+7= 4+6= 6+6= 14+6= 7+13= 17+3= 7

+13= 11+5= 7+4= 5+11= 10-3= 2+14= 20-2= 4+5= 8+11= 14+3=

4+7= 19-2= 17-3= 3+4=

5+9= 12+5= 7+6= 14-2=

20-8= 2+6= 5+11= 13+3=

1+12= 19-9= 1+12= 19-9=

6+4= 4+4= 11+1= 1+19= 19-4= 7+12= 14+5= 14+1= 8+11= 7+11= 9+9= 14+3= 9+9= 19-2= 17-3= 4+9= 20-5= 19-3= 20

-10= 3+4= 19-5= 8-1= 9-1= 3+15= 1

+17= 4+4= 13+1= 2+16= 20-12= 9+11= 20-8= 12+3= 11+3= 7+4= 6+6= 18-2= 20-7= 14+6= 7+13= 11+5= 7+4= 10-3= 6+4= 2+14= 20-2= 4+5= 4+7= 14-7=

19-2= 7+6= 16-2= 20-8= 2+6= 7+7= 5

+11= 6+4= 19-10= 4+4= 13+3= 6+12=

13+5= 3+9= 2+6= 6+9=

5+4= 3+7= 1+19= 19-12= 15-5= 3+11= 10+7= 19-4= 15+5= 18-9= 17-2= 20-2=

6+11= 5+8= 17-5= 9+3=

18-10= 3+6= 7+11= 20-9= 18-5= 10+5=

13+7= 2+5= 6+14= 14+5= 10+3= 12+8= 17-4= 20-5= 12+3= 2+9= 12+3= 1+15= 12

+5= 15-2=

14-12= 18-6= 17+3= 11-8=

一年级趣味数学题

1. 有一支游击队来到河边,要过河,可是桥已被敌人破坏,河水又很深。正着急,忽然看见

有两个孩子在河边一只小船上玩。这只船很小,只能乘一个战士或两个孩子,不能再多了。两

个孩子很机智,他们想出了一个办法,使全体游击队员都渡过了河。他们是怎么过河的?

2. 有一天,2个爸爸、2个儿子一同上公园,可是只有3个人,这是怎么回事?

3.12个小朋友捉迷藏,已经捉住了3个,还藏着几个人?

4.白帽子和蓝帽子各是多少。星期天,一年级(3)班有9位同学去爬观豸山。男同学戴蓝色运动帽,女同学戴白色运动帽。奇怪的是,一个男同学看到蓝帽子和白帽子的同样多。请问男女同学各有几人?

5.同学们吃午餐,每桌坐5人,5个同学同时吃5个烧饼要5分钟,那么16张桌子的80个同学同时吃80个烧饼需要多长时间?

6.青蛙上跳,有一口井,井壁光滑,深4米。井底有一只青蛙,每次能跳上1米,几次可以跳到井口边上来?

7.小朋友们排队做游戏,小丽和排头隔着3个人,老师说她恰好在中间。一共有几个人?

8、小刚比小明大2岁,小明比小强小4岁,那么小刚和小强谁大?大多少?

9、1个苹果重量 = 2个梨的重量

1个梨重量 = 2个香蕉重量

1个苹果重量 = ( )个香蕉重量

10、有21个小朋友排队,从前往后数小超排在第7位,从后往前数小伟也排在第7位,他们俩人之间有多少人?

11、有一组小朋友在玩捉迷藏的游戏,其中有8人已被捉住,还有4人没有捉住,问这组一共有多少人在玩游戏?

12、学校的门口挂了一排灯笼,是从第一个开始:红、黄、红、黄……,问第25个灯笼是什么颜色?

13、有四个人一起玩牌,一共玩了30分钟,那么他们每人玩了( )分钟?

14、哥哥和弟弟手里都有一些铅笔,哥哥给弟弟5支笔后俩人的笔数才相同,那么原来哥哥比弟弟多几支铅笔?

15、有一个数比14小5,这个数是几?

16、8和7的和减去9,得多少?

17、有一个教室里的桌子上放着9支蜡烛,点着了3只,突然一阵风吹来,吹灭了2支,过了一天后教室里还有几支蜡烛?

18、小明家养了4只白兔,2只黑兔,每只小黑兔生了4只小兔,小明家一共有几只兔?

19、用1、2、3三个数可以组成( )个不同的三位数,其中最小的数是( )。

20、小强家住五楼,每一层楼有7级楼梯,小强放学回家要爬多少级楼梯?

21.小林吃了8块饼干后,小林现在有4块饼干,小林原来有多少块饼干?

22.哥哥送给弟弟5支铅笔后,还剩6支,哥哥原来有几支铅笔?

23.第二中队有8名男同学,女同学的人数跟男同学同样多,第二中队共有多少名同学?

24.大华和小刚每人有10张画片,大华给小刚2张后,小刚比大华多几张?

25.猫妈妈给小白5条鱼,给小花4条鱼,小白和小花共吃了6条,它们还有几条?

26.同学们到体育馆借球,一班借了9只,二班借了6只。体育馆的球共减少了几只?

27.明明从布袋里拿出5个白皮球和5个花皮球后,白皮球剩下10个,花皮球剩下5个。布袋里原来有多少个白皮球,多少个花皮球?

28.芳芳做了14朵花,晶晶做了8朵花,芳芳给晶晶几朵花,两人的花就一样多?

29.妈妈买回一些鸭蛋和12个鸡蛋,吃了8个鸡蛋后,剩下的鸡蛋和鸭蛋同样多,问妈妈一共买回几个蛋?

30.草地上有10只羊,跑走了3只白山羊,又来了7只黑山羊,现在共有几只羊?

31.小华的爸爸1分钟可以剪好5只自己的指甲。他在5分钟内可以剪好几只自己的指甲?

32.小华带50元钱去商店买一个价值38元的小汽车,但售货员只找给他2元钱,这是为什么?

33.小军说:“我昨天去钓鱼,钓了一条无尾鱼,两条无头的鱼,三条半截的鱼。你猜我一共钓了几条鱼?”同学们猜猜小军一共钓了几条鱼?

34.6匹马拉着一架大车跑了6里,每匹马跑了多少里?6匹马一共跑了多少里?

35.一只绑在树干上的小狗,贪吃地上的一根骨头,但绳子不够长,差了5厘米。你能教小狗用什么办法抓着骨头呢?

36.王某从甲地去乙地,1分钟后,李某从乙地去甲地。当王某和李某在途中相遇时,哪一位离甲地较远一些?

37.时钟刚敲了13下,你现在应该怎么做?

38.在广阔的草地上,有一头牛在吃草。这头牛一年才吃了草地上一半的草。问,它要把草地上的草全部吃光,需要几年?

39.妈妈有7块糖,想平均分给三个孩子,但又不愿把余下的糖切开,妈妈怎么办好呢?

40.公园的路旁有一排树,每棵树之间相隔3米,请问第一棵树和第六棵树之间相隔多少米?

41.把8按下面方法分成两半,每半各是多少?算术法平均分是____,从中间横着分是____,从中间竖着分是____.

42.一个房子4个角,一个角有一只猫,每只猫前面有3只猫,请问房里共有几只猫?

43.一个房子4个角,一个角有一只猫,每只猫前面有4只猫,请问房里共有几只猫?

44.小军、小红、小平3个人下棋,总共下了3盘。问他们各下了几盘棋?(每盘棋是两个人下的)

45.小明和小华每人有一包糖,但是不知道每包里有几块。只知道小明给了小华8块后,小华又给了小明14块,这时两人包里的糖的块数正好同样多。同学们,你说原来谁的糖多?多几块?

46.小林吃了8块饼干后,小林现在有4块饼干,小林原来有多少块饼干?

47.哥哥送给弟弟5支铅笔后,还剩6支,哥哥原来有几支铅笔?

48.第二中队有8名男同学,女同学的人数跟男同学同样多,第二中队共有多少名同学? 49.草地上有10只羊,跑走了3只白山羊,又来了7只黑山羊,现在共有几只羊?

50.冬冬有5支铅笔,南南有9支铅笔,冬冬再买几支就和南南的一样多?

51.小平家距学校2千米,一次他上学走了1千米,想起忘带铅笔盒,又回家去取。这次他到学校共走了多少千米?

52.马戏团有1只老虎,3只猴子,黑熊和老虎一样多,问马戏团有几只动物?

53.春天来了,小明、小冬和小强到郊外捉蝴蝶,小明捉了3只,小冬捉了5只,他们一共捉了12只,小强捉了几只?

54.小华和爸爸、妈妈为植树节义务植树,小华植了1棵,爸爸植了5棵,妈妈比爸爸少植2棵,妈妈植了多少棵,

他们一共植了多少棵?

55.小云今年8岁,奶奶说:“你长到12岁的时候,我62岁。”奶奶今年多少岁?

56.最小的三位数减去最小的两位数,再减去最小的一位数,所得的结果是多少?

57.妈妈从家里到工厂要走3千米,一次,她上班走了2千米,又回家取一很重要工具,再

到工厂。这次妈妈上班一共走了多少千米?

58.一辆公共汽从东站开到西站,开一趟。如果这辆车从东站出发,开了11趟之后,这辆车在东站还是西站?

59.一只猫吃一只老鼠用5分钟吃完,5只猫同时吃5只同样大小的老鼠,需要几分钟才能吃完?

60.小明和小亮想买同一本书,小明缺1元7角,小亮缺1元3角。若用他们的钱合买这本书,钱正好。这本书的价钱是多少?他们各带了多少钱?

61.有35颗糖,按淘气—笑笑—丁丁—冬冬的顺序,每人每次发一颗,想一想,谁分到最后一颗?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课时作业设计校本班本作业附答案

1认识图形(二) 220以内的退位减法 3分类与整理 4100以内数的认识 *摆一摆,想一想 5认识人民币 6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7找规律 8总复习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第1课时认识人民币(1) 1. 把面值相同的人民币连起来。 2.填空。 (1)人民币的单位是()、()、()。 (2)1元=()角 1角=()分 3.在()里填上正确的数。 20分=()角 4元=()角 8角=()分

第2课时认识人民币(2)换一换。 1.5个2角一共是( )角,可换成( )元。 2.1张50元纸币可以换( )张1元纸币。 3.1张50元钱可以换( )张20元钱和( )张10元钱 第3课时练习十二 1. 2. 3. 4. 5. 6.10元钱可以买什么?

书包字典橡皮铅笔10元 5元 5角 1元 第4课时简单的计算(1)6角+2元3角=()元()角 4元5角-2元3角=()元()角 5元6角+2元=()元()角 6角+7角=()元()角 第5课时简单的计算(2)1.填空 5角=()分 40分=()角 70角=()元 10元=()角 2.哪两样物品的价钱合起来正好是5元?请连一连。 3元 1元5角 2元 3元5角 第6课时练习十三 1.填空。 (1) 2元=( )角 12角=( )元( )角(2) 6元8角=( )角 33分=( )角( )分(3) 71分=( )角( )分 4角2分=( )分

(4) 8角+5角=( )角=( )元( )角 2. 填“元”、“角”、“分”。 一枝铅笔2 一瓶可乐3 一个气球9 一个铅笔盒8 3. 一本故事书5元,一本科技书7元2角,一本故事书和一本科技书共用多少钱?

小学一年级趣味数学校本教程

趣味数学活动教程

目录 活动一:七巧板拼图活动 活动二:七巧板之一拼多图 活动三:折纸游戏 活动四:火柴棒拼图形 活动五:火柴棒游戏 活动六:数的组合 活动七:正方体的展开图 活动八:九宫格 活动九:卡片填数 活动十:数数游戏 活动十一:趣味小故事 活动十二:换钱游戏 活动十三:趣味数阵图 活动十四:画规律、摆规律 活动十五:上下、左右、前后的活动课活动十六:巧移小棒 活动十七:数学游戏《赛大点》 活动十八:趣谈间隔 活动十九:火星探险 活动二十:数学谜语

活动一:七巧板拼图活动 简介:七巧板也叫“七巧图”“智慧板”,是由两个大等腰角三角形,两个小等腰直角三角形,一个中等腰直角三角形,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组成。 制作七巧板是一件十分简单的事,材料也只是一些普通文具:一支笔、一把尺、一把剪刀和一块纸板或纸张,如喜欢可准备少许彩色笔。 1、首先,在纸上画一个大正方形,把它分为十六个小方格。 2、再从左上角到右下角画一条线。 3、在上面的中间连一条线到右边的中间。 4、再在左下角到右上角画一条线,碰到第二条线就可以停了。 5、从刚才的那条线的尾端开始一条线,画到最下面四分之三的位置,从左边开始数,碰到线就可停。 6、最后,把它们图上不同的颜色并在黑线条出剪开,你就有一副全新的七巧板了。 活动目的: 1、让学生先模仿,反复组拼、分解七巧彩卡里的“示范图案”,熟悉各拼板间的几何关系,初步了解组拼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和竞争意识。 2、通过两幅组合使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在愉快的活动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同时有助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课前活动准备:七巧板一套 (一)、按图分解 1、同桌合作按照七巧彩卡里的“示范图案”练习拼搭。 比一比,哪一桌最快?拼的时候既要快又要能记住图案的名称。 2、小组之间开展比赛,看哪一个同学拼得快?在拼装中,熟悉七巧板各拼板之间的几何关系。

一年级数学校本课程

一年级数学校本课程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校本课程 (一年级篇)

目录 1、数学家的小故事 2、排队问题 3、数字迷 4、智力趣题 5、合理安排时间 6、锯木头 7、单数与双数 8、找规律 9、等量代换 10、生活中的数字 11、生活中的图形 12、生活中的长度单位

第一节数学王子——高斯 高斯是德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大地测量学家,他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他的母亲是一个贫穷石匠的女儿,虽然十分聪明,但却没有接受过教育,近似于文盲。在她成为高斯父亲的妻子之前,她从事女佣工作。他的父 亲曾做过园丁,工头,商人的助手和一个小保险公司的评估 师。高斯在还不会讲话就自己学计算,在三岁时有一天晚上他 看着父亲在算工钱时,还纠正父亲计算的错误。长大后他成为 当代最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他在物理的电磁学方面有一 些贡献,现在电磁学的一个单位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数学家 们则称呼他为“数学王子”。 高斯是位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有一天他的数学老师因为事情已处理了一大半,虽然上课了,仍希望将其完成,因此打算出一题数学题目给学生练习,他的题目是:1+2+3+4+5+6+7+8+9+10=, 因为加法刚教不久,所以老师觉得出了这题,学生肯定是要算蛮久的,才有可能算出来,也就可以藉此利用这段时间来处理未完的事情,但是才一转眼的时间,高斯已停下了笔,闲闲地坐在那里,老师看到了很生气的训斥高斯,但是高斯却说他已经将答案算出来了,就是55,老师听了下了一跳,就问高斯如何算出来的,高斯答道,我只是发现1和10的和是11、2和9的和也是11、3和8的和也是11、4和7的和也是11、5和6的和还是11,又11+11+11+11+11=55,我就是这么算的。高斯长大后,成为一位很伟大的数学家。 高斯小的时候能将难题变成简易,当然资质是很大的因素,但是他懂得观察,寻求规则,化难为简,却是值得我们学习与效法的。 你知道高斯怎么做的了吗想试试吗 那就请你快速算出1+2+3+4+.......20的和?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认识人民币作业设计校本班本作业附答案

教材目录 1 认识图形(二) 2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3 分类与整理 4 100以内数的认识 * 摆一摆,想一想 5 认识人民币 6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7 找规律 8 总复习 第五单元 认识人民币 5.1.1 认识小面值人民币 一、填一填。 1 角=( )分 60分=( )角 40角=( )元 1元=( )角 7元=( )角 5角=( )分 10分=( )角 100分=( )元 二、我会换。 1. 一张能换( )张。 2. 一张 能换( )张 和( ) 枚。 三、我会算。 1. 1元钱能买( )块橡皮。 2. 1元钱能买( )个羽毛球。 3. 1元钱还可以买什么?

5.1.2 认识大面值人民币 一、填一填。 1.人民币的单位有()、()、(),其中最大的单位是(), 最小的单位是()。 2.一张能换()张。 3.一张可以换()张,也可以换()张, 还可以换()张。 二、数一数,填一填。 ( )元()角()元()角 三、连一连。把物品的价格和面值相同的人民币用线连起来。

第3课时练习十二1. 2. 3. 4. 5. 6.10元钱可以买什么? 书包字典橡皮铅笔10元 5元 5角 1元

5.2.1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一、填一填。 1元5角=()角 4角6分=()分 4元8角=()角 95角=()元()角8角+6角=( )角=( )元( )角 3元4角+5角=( )元( )角 8元+4元=( )元 5元+4元2角=( )元( )角 二、在○里填“>”“<”或“=”。 5角○5元 6元○5元9角 9元9角○9角9分 70分○7元 1元○100分 1元8角○18角 三、解答问题。 1.买一把尺子,付给售货员1元钱,应找回多少钱? 2.一个文具盒比一支铅笔贵多少钱? 3.买一个文具盒和一把尺子共花多少钱 5.2.2 解决问题 一、计算。 5角+3角=()角 4元+2角=()角 1元-5角=()角 4分+6分=()角

四年级数学校本教材(安县七一实验小学:王艳)

一、寻找规律 (第1课时) 例1:找出下面数列的规律,并根据规律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1,5,11,19,29,(),55。 (2)2,4,6,8,(),(),…… (3)6,1,8,3,10,5,12,7,(),(),…… 例2:先找规律,再按规律填空: (1)1,2,4,8,16,(),() (2)1,4,9,16,(),()……()第100个 (3)2,6,12,20,30,(),……,()第88个

(第2课时) 例3:先找出规律,再按规律填空。 例4:下面的图形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请你认真仔细地观察,画出第四幅图。 例5:计算1+2+3+4+……+999+1000+999+……+4+3+2+1。

二、智破算式谜 (第3课时) 例1:在下面4个4中间添上适当的运算符号和括号,组成3个不同的算式,使得数都是2。 (1)4 4 4 4=2 (2)4 4 4 4=2 (3)4 4 4 4=2 例2:在下面算式的□里填上合适的数字,使算式成立。 □4 □ A 4 B ×□ 6 × C 6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 □□0 1 D E 0 □□5 F G 5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8 □□□8 H I J

三、等差数列 (第4课时) 例1:已知等差数列2,5,8,11,14,……。 (1)这个数列的第13项是多少? (2)47是其中的第几项? 例2:如果一个等差数列的第4项为21,第6项为33,求它的第8项。 例3:计算3+7+11+ (99)

一年级数学校本课本

实小数学乐园 (校本课程) 一年级上册 日照市实验小学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整合研究》课题组编写 2015.8

日照市实验小学校本课程“实小乐园”系列丛书 实小数学乐园 一年级上册 主编:沈纪文 副主编:王永杰、卢春玲、张爱霞、庄建团、孔祥云 执行主编:张爱霞、庄建团、孔祥云 编委会:沈纪文、王永杰、卢春玲、张爱霞、庄建团、孔祥云、赵海荣、厉复娜、宋燕燕、郑云霞、王瑜、厉慧英、陈艳、郭桂兰、王亮、张萌、张丽丽、王子源、韩潇、张永胜、赵翠芳、王榕、高华堂、赵伟 本册编写:厉慧英、张学鹏

目录 第一讲数字的起源 (4) 第一节阿拉伯数字的由来 (4) 第二节数字的记忆 (5) 第二讲位置 (9) 第三讲玩积木 (11) 第四讲编故事 (13) 第五讲排队问题 (18) 第一节第几 (18) 第二节猜猜有几人 (20) 第六讲数学乐园 (24) 第七讲认识钟表 (25) 第一节制作钟表 (25) 第二节拨钟表 (26) 第三节画钟表 (27) 第八讲填写未知数 (28) 第一节填写未知加数 (28) 第二节填写位置减数 (30) 第三节填写未知数 (31) 第九讲规律 (32) 第一节找规律 (32) 第二节画规律 (36)

第一讲数字的起源 张学鹏编写 第一节阿拉伯数字的由来 同学们学会了阿拉伯数字0、1、2、3、4、5、6、7、8、9.它们是国际上通用的数字.但是,你知道阿拉伯数字的由来吗?其实,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并不是阿拉伯人,而是古代印度人.那么,这些数字为什么又不叫印度数字呢?说来话长.公元7世纪,阿拉伯帝国兴起,阿拉伯人征服了周围的民族,建立起地跨欧、亚、非的撒拉孙大帝国.后来这个大帝国分裂成东、西两个国家,由于两个国家的各代君主都非常重视文化和艺术,对文化和艺术有突出贡献的人实行重奖,所以,两国的首都非常繁荣,特别是东部──巴格达,是一座繁华的国际性大都布.大约在公元751年,一位印度天文学家拜访了巴格达王宫,他带来了印度制作的天文表,印度数字0、1、2……以及印度的计算方法,即现在通用的十进制记数法,献给阿拉伯帝国的国王.由于印度数字和印度计数法既简单又方便,国王下令在全国推广.又由于阿拉伯人善于经商、来往于欧亚各国,于是,这些数字和计数方法很快传遍了欧亚各国.这些数字也就叫做阿拉伯数字了。 到后来,人们虽然弄清了“阿拉伯数字”的来龙去脉,但是大家早已习惯了“阿拉伯数字”这个叫法,所以也就沿用下来了。 1、说说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到了阿拉伯数字? 2、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一年级数学校本课程65848

校本课程 (一年级篇)

读一渎 目录 1、数学家的小故事 2、排队问题 3、数字迷 4、智力趣题 5、合理安排时间 6、锯木头 7、单数与双数 8、找规律 9、等量代换 10、生活中的数字 11、生活中的图形

12、生活中的长度单位 数学王子第一节一一高斯 高斯是德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大地测量学家,他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他的母亲是一个贫穷石匠的女儿,虽然十分聪明,但却没有接受过教育, 近似于文 Gau??. 盲。在她成为高斯父亲的妻子之前,她从事女佣工作。他的父亲曾做过园丁,工头,商人的助手和一个小保险公司的评估师。高斯在还不会讲话就自己学计算,在三岁时有一天晚上他看着父亲在算工钱时,还纠正父亲计算的错误。长大后他成为当代最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他在物理的电磁学方面有一些贡献,现在电磁学的一个单位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数学家们则称呼他为“数学王子S 高斯是位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有一天他的数学老师因为事情已处理了一大半, 虽然上课了,仍希望将其完成,因此打算出一题数学题H给学生练习,他的题口是:1+2+3+4+5+6+7+8+9+10=?,因为加法刚教不久,所以老师觉得岀了这题,学生肯定是要算蛮久的,才有可能算出来,也就可以藉此利用这段时间来处理未完的事情,但是才一转眼的时间,高斯已停下了笔,闲闲地坐在那里,老师看到了很生气的训斥髙斯,但是高斯却说他已经将答案算岀来了,就是55,老师听了下了一跳,就问高斯如何算出来的,高斯答道,我只是发现1和10的和是11、

2和9的和也是11、3和8的和也是11、4和7的和也是11、5和6的和还是11, 乂 11+11+11+11+11=55,我就是这么算的。高斯长大后,成为一位很伟大的数学家。 高斯小的时候能将难题变成简易,当然资质是很大的因素,但是他懂得观察, 寻求规则,化难为简,却是值得我们学习与效法的。 你知道高斯怎么做的了吗?想试试吗? 那就请你快速算出1+2+3+4+ .............. 20的和? 苹果的故 明明:“妈妈,10-2等于多少?" 妈妈:“你拿10个手指,减去2个是多少呢?" 明明:“... 这….10个…少2个?…不知道????” 妈妈:“家里有10个苹果,妈妈吃掉2个,还有儿个?” 明明“呜哇” 一声哭起来了,“妈妈你有苹果不给我吃,我要吃苹果,我要吃苹果……"

一年级上数学数学校本作业 全

年班号姓名 一、知识整理: 1.我知道了“上”相对的是(),“前”相对的是(),“左”相对的是()。2.我用()手写字;上下楼梯靠()行。 3.在教室里,我的前面是()、后面是()、左边是()、右边是()。 二、相关练习: 1.填空题。 (1)的左边有()种水果,右边有()种水果。 (2)的左边有()种水果,右边有()种水果。 (3)的左边有(),右边是()。 2、看图填一填。 在的边,在的边,在的边, 在的边,的左边是,右边是。 3.看图说一说,填一填。 在的()面;在的()面; 在的()面;在的()面。

4.连一连。 5、仔仔细细比。(1) ()比()少。 6、画一画。 (1 2个。(2 3个 ()和()同样多。

班级:姓名: 一、写一写 二、填空 (1)从左数是第()个,它的左边有()种水果,右边有()种水果。(2)从右边数是第()个,是第()个。 (3)的左边是(),右边是()。 (4)把右边的3种水果圈起来,从右数第3个水果的上面打“√”。 三、画一画 (1)在 ( 2 )在“ (3)在 (4)在 四、填一填 (1)按顺序填数 1, 3 5,, 5 4 2 5 (2)比一比,填一填 △△△△○○○○○○□□□□

()和()同样多。= ○比△多。 ()比()少。< (3)比大小 ① < >五、描一描,写一写。

年班号姓名 一、填空。 1、△△△○○○○○ ○比△多()个; ()比()少2个,再画()个△,△和○同样多。 2、□□□■■ □比■多()个; ()比()少1个;再画()个■,■就比□多2个。 3、按顺序填数。 2. 二、比一比 3和1 4和2 5和2 0和5 三、在里填上“+”或“-” 4 1 =3 4 = 5 2 =4 2 2=0 3 =5 2 =5 2 2=0 1 =4 0 =1 1 =1 4 1=3 4 3=1 四、在里填上“>”、“<”或“=”。 5 4 4 5 5 1 1 5 5 5 2+ 3 4 4 0+5 1 + 4 1 1 2+3 4 + 1 5 5- 0 5 3 + 1 4 4 4– 3 2 1 + 2 2 5 4-1 五、算一算,填一填.

(word完整版)一年级数学校本课程

一年级(下)趣味数学课程 一、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1、数的认识 课题:到校园中发现数字 学生在自己的校园中参观,以校园中的花草树木、房屋建筑、公共设施为目标,对所发现的物体的数量用数字来表示,发现一个向老师和同学汇报一个。目标:比比看,谁发现的数字最多。

课题:游戏棋 全班分为若干小组,每组4——6人,每组配游戏棋一副(游戏棋盘一张,棋子4——6颗,骰子一颗)通过掷骰子认数走棋,认识和熟悉10以内的数,增强数感。

2、加减法 课题:击鼓传数做加减 全班围坐,每人面前桌上放一数字(1——10),然后在花上扎一数字,击鼓传递,花落在谁处,谁就用面前的数字与花上的数字做加减,不会做的可以向别人请教(注意语言要有礼貌)。教师适时更换数字,循环往复。 ?

活动:玩学具 1、数出学具盒中有每种学具各有多少个? 2、按要求摆数: 摆5,摆的多3 个; 摆7,摆的少4 个; 摆3,摆的凑成9个; 摆4摆的多3个,摆的比 2 根。 3、摆学具说算式: 先摆43 先摆2,再摆6 先摆54个 先摆8,再拿走5 个; 先摆10,再拿走7根; 前面摆6,后面摆3(说两加两减)。 4、考考同桌:给同桌用学具摆出两个数,让同桌说出算式来。

课题:卡片拼贴算式 用1——10的数字卡片及加、减、等号卡片在黑板上拼贴10以内的加、减、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题,学生分组上台展示拼贴,看哪组拼的算式既对又多。

3、综合实践:参观***同学的家 组织学生到一位同学家中参观,发现同学家中的物品数量,每人口述两个数字,并用所发现的数字做10以内的加减。例,我发现***家有2张床,8根凳子,2+8=10,8—2=6。

一年级数学校本课程

一年级数学校本课程 课程名称:有趣的七巧板 课程说明: 七巧板是一种智力游戏,顾名思义,是由七块如: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不规则多边形、玩家也可以把它拼成各种人物、形象、动板组成的。而这七这块板可拼成许多图形(1600种以上),例物、桥、房、塔等等,亦可是一些中、英文字母。 七巧板是由下面七块板组成的,完整图案为一正方形:五块等腰直角三角形(两块小形三角形、一块中形三角形和两块大形三角形)、一块正方形和一块平行四边形。 十九世纪最流行的谜题之一就是七巧板。七巧板的流行大概是由于它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明白易懂的缘故。你可以用七巧板随意地拼出你自己设计的图样,但如果你想用七巧板拼出特定的图案,那就会遇到真正的挑战。正是七巧板的乐趣所在。 七巧板那简单的结构很容易使人误认为要解决它的问题也很容易,其实这种想法是片面的。用七巧板可以拼出1600种以上的图案,其中有些是容易七巧板的好处与用处简直是多不胜数,以下是七巧板部分的好处与用处:形状概念、视觉分辨、认智技巧、视觉记忆、手眼协调、鼓励开放、扩散思考、创作机会。 无论在现代或古代,七巧板都是用以启发幼儿智力的良好伙伴。能够把幼儿对实物与形态之间的桥梁连接起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像力、形状分析及创意逻辑上都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现在被家长们广泛采用来帮助小孩学习基本逻辑关系和数学概念。可以帮助孩子认识各种几何图形、数字、认识周长和面积的意义,了解毕氏定理。 七巧板还可以教导小朋友辨认颜色,引导小朋友领悟图形的分割与合成,进而增强小朋友的手部智能、耐性和观察力。亦可用以说故事,将数十幅七巧板图片连成一幅幅的连贯图画,即可当漫画般说故事给小朋友听。先拼出数款猫、几款狗、一间屋,即可说出一美妙动人的故事。拼成的,有一些却相当诡秘,还有一些则似是而非充满了矛盾。 课程安排:16节 第一课时七巧板的制作

一年级数学校本教程

小学数学一年级校本教程 姓名_______________ 学科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 启 迪 智慧 创 思 维

主编:郭铁山 副主编:于延芹 编委:高彦平 王云 呂元霞封面设计:王云

办学目标:办学思想现代化学校管理规范化 教学条件标准化学生素质优良化校训:厚德睿智健康快乐 校风:和谐诚信笃志奋进 教风:敬业爱生博学善教启智创新 学风:精思善问乐学践行 管理要求:严勤细实新 办学思路:管理立校质量强校特色兴校 培养目标:志向高远人格健全基础扎实特长彰显

前言 数学是一门基础科学,一切自然科学都离不开数学严密的计算和推理,数学也是人文科学.数学是一门基础科学,一切自然料学都离不开数学严密的计算和推理。数学也是人文科学和逻辑思维的基础,把握数学的生活性——“使教学有生活味,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借助生活经验来参与数学活动,从而达到应用数学的目的。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和判断,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这说明数学来源于社会,同时也反作用于社会,社会生活与数学关系密切,它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每个方面,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它。现代数学论认为:数学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数学教育寓于生活,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并运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数学家克莱因认为:“数学是人类最高超的智力成就,也是人类心灵最独特的创作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能给予以上的一切。”美作为现实的事物和现象,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简练、精确是数学的美。数学的基本定理说法简约,却又涵盖真理,又使教学韵味深厚,在灵感中启迪智慧,在和谐中走向成功! 课程目标 1、启发学生能够发现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感受数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体会数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类比归纳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4、了解有理数的巧算及字母表示数的实际应用,利用所学知识迅 5、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训练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课程的组织与实施 1、组织形式:校本课程教学时间为每周一课时。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校本作业(下册)

目录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 (2) 第一单元检测卷 (4) 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6) 第二单元检测卷 (12) 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 (14) 第三单元检测卷 (17) 第四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 (19) 摆一摆,想一想 (25) 第四单元检测卷 (26)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28) 第五单元检测卷 (32) 第六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 (34) 第六单元检测卷 (41) 第七单元:找规律 (43) 第七单元检测卷 (47) 总复习 (49) 期末测试卷 (52)

第1课时认识平面图形 完成时间:15分钟编者:郑娟娟审核:唐少雄 学校班级学生 一、基础训练。 1.我会连。 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 二、课时达标。 1.我会涂颜色。 红色绿色 蓝色黄色 2.我会数。 有()个 有()个 有()个 有()个 有()个 有()个 有()个 有()个 三、能力提升。 1.我最棒。 如果△=3,○=5,□=8,那么 □+○+△=()△+○-□=() △+△-○=()□+□-□=()

第2课时 图形的拼组 完成时间:15分钟 编者:郑娟娟 审核:唐少雄 学校 班级 学生 一、基础训练。 1.我会连。 (把纸张按虚线折出来后各是什么形状) 二、课时达标。 1.我会画。(画一画,使正方形变成四个形式,大小一样的图形。) 2.我会数。(数一数需要多少块砖才能把墙补好。) 需要( )块砖。 三、能力提升。 1.我最棒。 沿虚线折一折,它变成( )体。 其中6号面与( )号面相对。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检测卷 完成时间:40分钟编者:郑娟娟审核:唐少雄 学校班级学生 一、我会填。 有()个,有()个,有()个,有()个。 二、我会连:右面的图形是长方体的哪个面? 正面 上面 右面 三、我会圈。(请你找出用右侧哪一个物体可以画出左侧的图形,用笔圈出来。) 四、我会涂色。 红色绿色蓝色黄色

一年级数学校本课程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 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 料 ——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 务——

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 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 一年级(下)趣味数学课程 一、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1、数的认识 课题:到校园中发现数字 学生在自己的校园中参观,以校园中的花草树木、房屋建筑、公共设施为目标,对所发现的物体的数量用数字来表示,发现一个向老师和同学汇报一个。目标:比比看,谁发现的数字最多。

课题:游戏棋 全班分为若干小组,每组4——6人,每组配游戏棋一副(游戏棋盘一张,棋子4——6颗,骰子一颗)通过掷骰子认数走棋,认识和熟悉10以内的数,增强数感。

2、加减法 课题:击鼓传数做加减 全班围坐,每人面前桌上放一数字(1——10),然后在花上扎一数字,击鼓传递,花落在谁处,谁就用面前的数字与花上的数字做加减,不会做的可以向别人请教

(注意语言要有礼貌)。教师适时更换数字,循环往复。 活动:玩学具 1、数出学具盒中有每种学具各有多少个? 2、按要求摆数: 摆5 ,摆的 多3 个; 摆7,摆的少4 个; 摆3,摆的凑成9个;

摆4摆的多3个,摆的比 2 根。 3、摆学具说算式: 先摆43 先摆2,再摆6 先摆54个 先摆8,再拿走5 个; 先摆10,再拿走7根; 前面摆6,后面摆3(说两加两减)。 4、考考同桌:给同桌用学具摆出两个数,让同桌说出算式来。 课题:卡片拼贴算式 用1——10的数字卡片及加、减、等号卡片在黑板上拼贴10以内的加、减、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题,学生分组上台展示拼贴,看哪组拼的算式既对又多。

校本课程--《有趣的数学故事》教学设计

:《有趣的数学故事》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数学故事本身对一年级的孩子就有很强的吸引力,阅读数学故事便是学生、教师、故事之间的对话过程,在读数学故事的过程中,引领学生跟故事中的主角一起进入到美妙的数学乐园,感受学习数学的趣味,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学生会发现:数学并不枯燥,并不难学,它是那么的神奇,那么的美妙!启发学生用数学的眼睛去发现故事中的数学,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在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的状态下,激发学生创造自己心中数学故事的热情,引导学生在广阔的想象空间与思维空间中自由的驰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考力、创造力。二、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有趣的数学故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在故事中获取数学信息、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2.经历自创故事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思考力、创造力。 3.通过展示交流自创的数学故事,初步学会评价与自我评价,学会欣赏他人作品。 三、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在故事中发现有趣的数学。 四、学习难点 创作绘本,寓数学知识于有趣的故事中。 五、学习准备 数学绘本故事《珍珠宝盒》、彩笔、空白画本。 六、学习流程 (一)故事引入,激发热情

1.听故事,教师利用多媒体讲数学绘本故事《珍珠宝盒》。故事内容见附页。 【设计说明:引领学生跟故事中的主角一起进入到美妙的数学乐园,感受学习数学的趣味,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学生会发现:数学并不枯燥,并不难学,它是那么的神奇,那么的美妙!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2.议故事,获取故事中的数学信息,解决故事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可以设计这样几个问题供学生讨论: (1)在这个故事中你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 (2)打开珍珠宝盒的秘密是什么? (3)你认为故事中谁最聪明?为什么? 【设计说明:引导学生在故事中获取数学信息,并解决有关的数学问题更是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在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的状态下激发学生创作数学故事的热情,水到渠成。】 (二)自己动手,编画数学绘本故事 大家都喜欢听数学故事,又非常爱动脑筋思考故事里的数学问题,那我们能不能自己编数学故事呢?那就拿起你手中的彩笔,发挥你的想象,来编一个彩色的数学故事吧! 在编数学故事之前,老师有个难题想请教大家: 1.数学故事与其它的童话故事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呢? 2.编数学故事应注意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数学故事的特点:数学故事中要有数学信息、数学知识。 学生自由编画数学故事。

一年级数学校本课程纲要

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 适用年级奇妙的数学 一年级总课 时 18课时课程类 型 选修课 课程简介 展示数学的神奇智慧和艺术般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探索求知的欲望,在不知不觉中将学生引入奇妙的数学世界之中。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背景分析 数学以高度智力训练价值以及学科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为培养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提供了极大的空间。数学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数学思维训练,不仅使学生能够掌握渊博的数学知识,也使那些数学尖子有发挥自己特长的用武之地,更重要的是可以训练他们的思维,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发展,形式健全人格,具有终身持续发展能力的力量源泉。 通过课程的实施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拓宽他们的思维,培养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展示数学的神奇魅力,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探索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数学素养上有较大的发展与提高,为学生进一步学好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引领学生走进神奇的数学的海洋。材料准备:A4纸、小棒、豆子、双面胶、彩笔。 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 2、使学生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方

法解决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敢于质疑、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4、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5、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敢于质疑、独立思考、不怕困难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6、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能力、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 学习主题/活动安排活动一:数字小儿歌(1课时) 活动二:数字连线(2课时) 活动三:几与第几(1课时) 活动四:认识图形(2课时) 活动五:巧移小棒(3课时) 活动六:按规律填数(2课时) 活动七:按规律填图(1课时) 活动八:数豆子拼图形(2课时) 活动九:移多补少(2课时) 活动十:单数和双数(1课时) 活动十一:活动总结,表彰优秀(1课时)

一年级数学校本课程教学教材

数学乐园一年级校本课程

1 1、数一数 小朋友,你上学以前,爸爸妈妈一定教你数过数,如:数一数你家共有几口人、数苹果、数糖果、数手指头等等。我们在数物体个数是,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 经典例题数一数,下面的物体各有多少个? )()()()(数物体时,小朋友们要注意每个物体都要数到,并且只解题策略次,可以边数边作记号,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个数,就是数1 结果。 )6 (())(1 (3 8 )开始要从画龙点睛通过刚才的数数我们发现,在数物体个数是,1每个物体都要数到,最后一个物体对对应数,1,2,3,4,5,6,7,8…. 的数,就是数物体的结果。在数数时,千万别重复数,也不能漏数。举一反三 、看图写数 1☆☆☆☆

☆☆☆☆(()颗星)个手指头)朵花( 、画出鱼缸里缺少的鱼。2 2

5 3 7 融会贯通 、看数字接着继续画。3___________________ △△△9 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8 □□□□□

3 2、数的排列 小朋友,你一定知道:1,2,3,4,5和5,4,3,2,1的排列方法是不一样的。1,2,3,4,5是按从小到大的方式排列的,而5,4,3,2,1则相反,是从大到小排列的。数字的排列方式不同会引起不一样的结果,让我们一起来研究有关数的排列的知识吧。 经典例题观察下面每行数字,找找它们排列的规律 (1)1,2,3,4,5,6,7,8,9,10. (2)1,3,5,7,9,11,13,15,17,19. (3)2,4,6,8,10,12,14,16,18,20. (4)1,4,7,10,13,16,19,22,25. (5)5,10,15,20,25,30,35,40,45. 解题策略,我们可以先找一找每一行的数前后之间有什么大在解题时小变化,再想一想它们的排列规律是什么。

一年级数学校本教材

一年级数学口算速算题2+1= 12+3= 19-15= 13+5= 8+1= 15-15= 13-2= 8+9= 8+8= 11-10= 18-2= 10-10= 19-11= 5+2= 18-11= 14+2= 17-11= 18-6= 16-11= 15-11= 17+2= 9-7= 14-11= 17-6= 12-11= 11-11= 8+7= 9+1= 11+1= 16+1= 17+1= 1+2= 5+8= 5+1= 5-2= 7-1= 3+9= 5+5= 17-2= 6+2= 19-3= 6-4= 19-2= 7+2= 13-1= 10-9= 8+2= 19-16= 7-2= 15-13= 15-2= 9+2= 10-1= 2-2= 10+2= 14-10= 11+2= 7+8= 16+2= 2+7= 16-16= 6+8= 1+3= 1+9= 10+8= 14-13= 2+3= 3+3= 10+1= 13-11= 4+3= 18-14= 17-12= 14-14= 5+3= 19-14= 6+3= 9+3= 16-14= 10+3= 15-3= 6-5= 11+3= 8-6= 3+2= 18-10= 14+3= 16+3= 18-18= 1+4= 2+4= 19-13= 3+4= 5+4= 14-12= 7-6= 6+4= 7+4= 10-7= 8+4= 7+9= 9+4= 11+4= 19-7= 12+4= 0+8= 13+4= 9-1= 1+5= 18-8= 17-5= 9-2= 4+5= 16-5= 6+5= 4-2= 10-3= 19-19= 7+5= 9+5= 10+5= 14-3= 15-1= 9+8= 12+5= 14+5= 5+9= 16-4= 2+6= 5-1= 3-3= 12-1= 8-5= 18-4= 15-10= 8-1= 3+6= 3+1= 14-1= 13+3=

趣味数学校本教程(一年级下册)

一年级下册 趣味数学活动教程

目录 活动一:七巧板拼图活动 活动二:七巧板之一拼多图 活动三:折纸游戏 活动四:火柴棒拼图形 活动五:火柴棒游戏 活动六:数的组合 活动七:正方体的展开图 活动八:九宫格 活动九:卡片填数 活动十:数数游戏 活动十一:趣味小故事 活动十二:换钱游戏 活动十三:趣味数阵图 活动十四:画规律、摆规律 活动十五:上下、左右、前后的活动课活动十六:巧移小棒 活动十七:数学游戏《赛大点》 活动十八:趣谈间隔 活动十九:火星探险 活动二十:数学谜语

活动一:七巧板拼图活动 简介:七巧板也叫“七巧图”“智慧板”,是由两个大等腰角三角形,两个小等腰直角三角形,一个中等腰直角三角形,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组成。 制作七巧板是一件十分简单的事,材料也只是一些普通文具:一支笔、一把尺、一把剪刀和一块纸板或纸张,如喜欢可准备少许彩色笔。 1、首先,在纸上画一个大正方形,把它分为十六个小方格。 2、再从左上角到右下角画一条线。 3、在上面的中间连一条线到右边的中间。 4、再在左下角到右上角画一条线,碰到第二条线就可以停了。 5、从刚才的那条线的尾端开始一条线,画到最下面四分之三的位置,从左边开始数,碰到线就可停。 6、最后,把它们图上不同的颜色并在黑线条出剪开,你就有一副全新的七巧板了。 活动目的: 1、让学生先模仿,反复组拼、分解七巧彩卡里的“示范图案”,熟悉各拼板间的几何关系,初步了解组拼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和竞争意识。 2、通过两幅组合使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在愉快的活动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同时有助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课前活动准备:七巧板一套 (一)、按图分解 1、同桌合作按照七巧彩卡里的“示范图案”练习拼搭。 比一比,哪一桌最快?拼的时候既要快又要能记住图案的名称。 2、小组之间开展比赛,看哪一个同学拼得快?在拼装中,熟悉七巧板各拼板之间的几何关系。

一年级数学校本课程26988

校本课程(一年级篇)

目录 1、数学家的小故事 2、排队问题 3、数字迷 4、智力趣题 5、合理安排时间 6、锯木头 7、单数与双数 8、找规律 9、等量代换 10、生活中的数字 11、生活中的图形 12、生活中的长度单位

第一节数学王子——高斯 高斯是德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大地测量学家,他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他的母亲是一个贫穷石匠的女儿,虽然十分聪明,但却没有接受过教育,近似于文盲。在她成为高斯父亲的妻子之前,她从事女佣工作。他的父亲曾做过 园丁,工头,商人的助手和一个小保险公司的评估师。高斯在还 不会讲话就自己学计算,在三岁时有一天晚上他看着父亲在算工 钱时,还纠正父亲计算的错误。长大后他成为当代最杰出的天 文学家、数学家。他在物理的电磁学方面有一些贡献,现在电磁 学的一个单位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数学家们则称呼他为“数学 王子”。 高斯是位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有一天他的数学老师因为事情已处理了一大半,虽然上课了,仍希望将其完成,因此打算出一题数学题目给学生练习,他的题目是:1+2+3+4+5+6+7+8+9+10=?,因为加法刚教不久,所以老师觉得出了这题,学生肯定是要算蛮久的,才有可能算出来,也就可以藉此利用这段时间来处理未完的事情,但是才一转眼的时间,高斯已停下了笔,闲闲地坐在那里,老师看到了很生气的训斥高斯,但是高斯却说他已经将答案算出来了,就是55,老师听了下了一跳,就问高斯如何算出来的,高斯答道,我只是发现1和10的和是11、2和9的和也是11、3和8的和也是11、4和7的和也是11、5和6的和还是11,又11+11+11+11+11=55,我就是这么算的。高斯长大后,成为一位很伟大的数学家。 高斯小的时候能将难题变成简易,当然资质是很大的因素,但是他懂得观察,寻求规则,化难为简,却是值得我们学习与效法的。 你知道高斯怎么做的了吗?想试试吗? 那就请你快速算出1+2+3+4+.......20的和?

最新一年级数学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 1 2 3 4 5 6 (一年级篇)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目录 22 1、数学家的小故事 23 2、排队问题 24 3、数字迷 25 4、智力趣题 26 5、合理安排时间 27 6、锯木头 28 7、单数与双数 29 8、找规律 30 9、等量代换 31 10、生活中的数字 32 11、生活中的图形 33 12、生活中的长度单位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第一节数学王子——高斯 45 高斯是德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大地测量 46 学家,他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他的母亲是一个贫穷石匠的 47 女儿,虽然十分聪明,但却没有接受过教育,近似于文盲。在 48 她成为高斯父亲的妻子之前,她从事女佣工作。他的父亲曾做 49 过园丁,工头,商人的助手和一个小保险公司的评估师。高斯 50 在还不会讲话就自己学计算,在三岁时有一天晚上他看着父亲 51 在算工钱时,还纠正父亲计算的错误。长大后他成为当代最杰出的天文学家、数 52 学家。他在物理的电磁学方面有一些贡献,现在电磁学的一个单位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 53 数学家们则称呼他为“数学王子”。 54 高斯是位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有一天他的数学老师因为事情已处理了一大半,虽然上55 课了,仍希望将其完成,因此打算出一题数学题目给学生练习,他的题目56 是:1+2+3+4+5+6+7+8+9+10=?,因为加法刚教不久,所以老师觉得出了这题,学生肯定是57 要算蛮久的,才有可能算出来,也就可以藉此利用这段时间来处理未完的事情,但是才一58 转眼的时间,高斯已停下了笔,闲闲地坐在那里,老师看到了很生气的训斥高斯,但是高59 斯却说他已经将答案算出来了,就是55,老师听了下了一跳,就问高斯如何算出来的,高60 斯答道,我只是发现1和10的和是11、2和9的和也是11、3和8的和也是11、4和7 61 的和也是11、5和6的和还是11,又11+11+11+11+11=55,我就是这么算的。高斯长大后,62 成为一位很伟大的数学家。 63 高斯小的时候能将难题变成简易,当然资质是很大的因素,但是他懂得观察,寻求规64 则,化难为简,却是值得我们学习与效法的。 65 66 67 68 69 70 你知道高斯怎么做的了吗?想试试吗? 那就请你快速算出1+2+3+4+.......20的和?

实验小学数学校本教材一年级

2010——2011学年度实验小学数学校本教材 (一年级) 一、看图接着画(5个)。 1、△○□△○□ ○○△□○○△□ ■▲▲△○○●■■□△△▲●●○ 3、把从左向右第3个圆补充完整. 二、分一分。 1、用□圈出玩具,运动器材下面画“△”,水果下面画“○”,文具下面画“☆”。 2、原来3个杯子中有同样多的水,放入苹果块后,水位有了变化。()号杯子中的苹果块最大,()号杯子中的苹果块最小。 (1)(2) (3)

三、数一数,认位置 1、数一数,下面的图形各是由几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 2、画一画:在▲上面画◇,在◇的左面画◆,在◆的下面画□,在□的下面画■,在 ▼,在▼的上面画○,在○的上面画●。 ▲的右面是,的右面是,◆的右面是。 □的上面是,▼的上面是,▲的上面是。 ●的左面是,▽是左面是,●的左面是。 ◇的下面是,●的下面是,▲的下面是。 四、解决实际问题。 1.要使第一行与第二行相差2个,应怎么移? 第一行摆:□□□□□ 第二行摆:□□□□□ 2.从第一行拿3个☆放到第二行,两行的☆个数就相等,第二行应摆几个☆? 第一行摆:☆☆☆☆☆☆☆☆ 第二行摆: 3.亮亮有4张邮票,芳芳有6张邮票,明明有8张邮票,芳芳给亮亮几张,两人的邮票一样多?明明给芳芳几张,两人的邮票一样多?如何使他们三人的邮票同样多? 4.9个人组成的一个体操队正排好队向前走,小强在第三个。若教练发令“向后转走”,此时小强将排在第几? 5.红红和3名同学排成一排。你知道红红左边有几名同学?右边有几名同学吗? 6.张老师和3个小朋友横着站成一排拍照,张老师一定要站在右边第一个,一共有几种站法? 7.小方家的墙上有一个挂钟,几点就敲几下,每半点时只敲一下。有一天,小方在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