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飞行器的发展史与世博会

飞行器的发展史与世博会

飞行器的发展史与世博会
飞行器的发展史与世博会

飞行器的发展历程与世博会

绪论人类作为经历长期进化而从自然界脱颖而出的高等动物,虽然不具备鸟类的自由翱翔的能力,但他们却通过独有的智慧实现了自己凌驾高空的梦想,甚至将足迹迈向了地球以外的空间。

纵观这段人类征服天空的历史,从寄托于神话和传说,到万户等古代先驱的尝试,再到孔明灯、风筝与竹蜻蜓的出现,热气球的升空,莱特兄弟的飞行试验,喷气式飞机突破音障,航天时代的来临,人类所迈出的每一步都是稳健且坚定的。而记录了人类科技创新足迹的世博会曾展出了航空航天领域属于它的时代的最尖端技术,如热气球、首架双翼飞机、航天飞机等。世博不仅从技术本身上推动了人类飞天的进程,更有紧跟时代、促进协作,让世界共同参与谱写了飞行器的史话。

科技在不断进步,人们对天空的探索将继续进行下去,但这段传奇的史话需要被我们所有向往天空的人类所铭记。谨以此文论述人类飞天的发展历史与世博会对其推广所做出的贡献。关键词:飞行器、发展史、世博会、航空航天

1.梦想的诞生:神话

这是在飞行器历史的章程展开之前,在人类从鸟儿身上找到飞天梦想的时候。

人类从古代起,就有了飞行的理想而渴望飞行。他们从鸟类在空中的自由飞行得到了启发。当时由于生产力极其落后,人类的飞行理想无法实现,于是便把它寄托与神话与传说。

在我国古代传说中,最著名的飞天传说要算家喻户晓的《嫦娥奔月》了。在中国西汉刘安《淮南子览冥训》、晋朝干宝《搜神记》中都记述了这个故事,它讲述了“嫦娥偷吃了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儿讨来的不死之药后,飞到月宫”的奇谈。而在西方的神话中也不乏像“代达罗斯(Daedalus)父子利用蜜蜡和羽毛制作双翼飞出克里特岛”(《代达罗斯》)这样的神话。

这些神话的千古流传,不仅寄托了人们对飞天美好的向往,也为人们发明古代飞行器奠定了基础,因为正是这些神话故事,激发了古人试图创造飞行器的兴趣。

2.飞行器历史的开端:古代飞行器发明

伴随着古代工艺的进步,古代的人类由将飞天寄托于神话转而开始了走向发挥才智运用工艺尝试征服自然的束缚,于是便涌现出了大量与航空有关的古代飞行器发明和技艺,其中有不少发明就是现代飞行器的鼻祖,至今被人们津津乐道,甚至在代表现代科技的展览会上人们也会将它们展示出来加以纪念。

2.1最早的飞行器——风筝

风筝是中国古代发明的,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大约在公元五世纪,风筝传入太平洋诸岛和阿拉伯,到中世纪末才传到欧洲。它是现代普通水平机翼的原形,也是史料记载最早升空的飞行器。华盛顿的美国航空航天博物馆中展示着风筝,并且下有说明:中国风筝是人类最早的飞行器。而《墨子·鲁问篇》中记载鲁班“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非之,三日不下”所制造的木鸟也是类似风筝的飞行器,它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飞行模型。

2.2火药与原始火箭

隋唐时代中国出现了火药,随后的11世纪,人们制造了原始火箭。这是利用火药喷气推进的原理制成的,为现代火箭的雏形。著名的万户飞天事件就是明代的万户利用火箭和风筝来实现飞天的事,不少国外的专家都将其比作喷气机灵感的祖先。(见《火箭和喷气发动机》,1945,Herbert.S.Zim)

3.载人飞行从这里起步:轻于空气的飞行器

随着种种具有建设性意义的古代飞行器升空,现代飞行器不可或缺的几样东西都已经纷纷有了雏形——机翼、火箭、喷气式发动机和螺旋桨,它们最终都会帮助人们实现翱翔天空的梦想。然而这都是后话,最先帮助人们离开地面的是与它们并不直接相关的另一种飞行器,一种曾经创造了一个空运时代的飞行器——热气球。这个时代,是轻于空气的飞行器的时代。

3.1热气球的原理与起源

早在公元前3世纪,人们就发现了液体对固体产生浮力的原理,这都要归功于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Archimedes),是他从浴缸中漂浮的物体与溢出的水中悟出了阿基米德定律,即任何一个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所排开的同体积液体的重量。不过,当初这个定律的应用还只限于水。

到了16世纪末,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现空气也是有浮力的,如果一个物体的比重比水轻,它就会浮到空中。其实浮力在一切流体中都是这样的。由于浮力定律被推广到了气体,这也就

为之后法国人制造了首个热气球奠定了基础。

3.2载人热气球的升空

1783年6月5日,法国人蒙哥尔菲(Montgolfier)兄弟制成了第一只热空气自由气球。它们曾在热气球上载了1只公鸡,一只鸭子和一只绵羊,并让安全它降落在3公里之外的农田里。同年9月19日,比拉特尔德·罗奇埃(Pilatrede Rozier)乘坐同一只热气球在凡尔赛宫上空飘行了25分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例载人飞行。

热气球被发明后先后被应用于军事、运输、庆典和体育竞技,并为后来称霸一个时代的飞艇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早在1867,巴黎的世博会上就出现了航拍热气球。在随后各届世博会上我们也常常能看到它们的身影,如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的同温层气球,1974年斯波坎世博会上的热气球,1985年的筑波世博会上“法国日”庆典热气球,1988年布里斯班世博会上的巨型热气球。

不过热气球并未长时间地在历史的舞台上占据主角,因为它有一个很大的弱点:无法操纵航向。这使它的实用性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尽管如此,不可否认热气球的发明是人类飞行器发展史上当之无愧的里程碑,这也是为什么众多航空爱好者会每两年在法国洛林地区(Lorraine)举办“世界热气球集会”以纪念它的发明。

3.3气球与桨的结合——飞艇

热气球的不可操纵使得人们意识到必须在它的基础上增加新的技术成分。于是,实用的飞行器——脱胎于热气球的飞艇诞生了。

根据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科技名词定义内容,飞艇被定义为:有推进装置,以流线型气囊提供浮力支持其重量,并且轻于空气的航空器。从该定义中可以看出,飞艇与热气球有相似的升力来源,但有区别的是,它还具备动力来源。

飞艇可分为三类:软式飞艇(Non-rigid Airship)、半硬式飞艇(Semi-rigid Airship)和硬式飞艇(Rigid Airship)。软式飞艇与气球非常接近,它的外形由内部的气压支撑。硬式飞艇的外形则由刚性的骨架和外部的罩布或铝制外壳支撑。半硬式飞艇介于两者之间。

最早的飞艇是接近热气球的软式飞艇,它同样诞生于法国。不过在这之前的1851年伦敦世博会上,在著名的水晶宫中曾展出了澳大利亚人博兰德(Bolande)设计的大型蒸汽飞艇模型,但他的设计成果最终却未成功上天。而在1852年,法国工程师亨利·吉法尔在长44米,最大直径12米的橄榄形氢气球的吊舱内安装了一台2.2千瓦的蒸汽推进的三叶螺旋桨推进装置,制成了第一只软式飞艇,并在9月24日成功试飞。这才是热气球的真正诞生之日。相比起直到19世纪末才出现的硬式飞艇,软式飞艇的局限在于载物的空间和本身的规模大小。

更为实用的硬式飞艇出现在19世纪末的德国,其中最为著名的要数德国的齐柏林(Zeppelin)空艇(下图)。这是一种以汽油内燃发动机为动力的硬式飞艇。1900年7月2日,128米长的齐柏林1号在康士坦兹湖上空进行了首次试飞,随后自1910年起的近20年,德国用这种飞艇作为运输工具建立了第一条定期空中航线。1931年,这架飞艇的2号甚至来到了北极冰原。

硬式飞艇首次登场于世博会,是在1933年的芝加哥世博会。

3.4飞艇时代的结束

飞艇的可操纵性使得它成为了一个时代的主角,但它在安全性上并不可靠。我们知道飞艇内的大部分体积需要容纳一种密度比空气轻得多的气体。然而除了稀有的氦气外,可得可用的气体只有氢气。氢气是一种极易燃烧的气体,这也就使得飞艇存在了致命的安全隐患。

果不其然,1937年5月6日,载着97名乘客的大型飞艇“兴登堡号”在美国赫斯特湖附近的机场着陆时爆炸起火,一个属于轻于空气的飞行器的时代也随之告一段落。

现在,我们有时可以看到一些内充氦气的安全飞艇飞行在城市上空,但飞艇的辉煌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了。人们对于飞行器的追求在当时已经转变成了安全与实用的追求,于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会有更为实用的飞行器代替飞艇的位置。

4.贴近蓝天:重于空气的飞行器

轻与空气的飞行器在安全性、操纵性上的局限,逐渐使人们将研究的注意力转向重于空气的飞行器的研究上。就此,发展至今的飞机时代即将拉开序幕。这一切,似乎开始于1855年与1867年的两届世博会上。

4.1铝与汽油发动机

如果说没有铝材和汽油发动机,就不会有在其后出现并飞上蓝天的飞机了。因为在航空时代的初期,几乎没有比铝材更轻并如此坚固的材料了,而笨重的蒸汽发动机也不可能为飞机提供持续稳定飞行的动力。早期世博会上展出的两样工业的重要成果才是飞机得以发明的基础。

在1855年的巴黎世博会上,展示出了一小块铝。此时的工业炼铝的方法是将氯化铝与钠金属熔融的方法,效率非常低,因此铝还较为珍贵。然而已经有不少人肯定了它轻而结实的特性,认为它是一种非常有工业前景的金属,于是希望能找到一种高效的炼铝方法。1886年,法国的海朗特终于用点解熔融的铝矾土更高效地得到了金属铝,这种今后将塑造飞机机身的关键金属才得以真正用于工业。

在1867年,同样是在巴黎举办的世博会,飞机的心脏——大功率汽油发动机获得了金奖。发明者奥托根据压缩空气混合物的作用想出了四冲程活塞循环,最后完成了汽油发动机的实现。

至此,飞机的发明具备了最关键的两个技术基础。

4.2莱特兄弟和螺旋桨动力飞机

近代工业的成果满足了飞机所需的所有条件后,1903年,在进行了最早的风洞实验以后,维尔波·莱特(Wrlbur Wright)与奥维尔·莱特(Orville Wright)选择了合适的机翼模型并建

造了第一架飞机。这是一架重量为70千克,功率为8.8千瓦的四缸汽油内燃发动机的双翼机。1903年12月17日,这架飞机进行了4次试飞,最远距离为262米,高度为3米,滞空时间59秒。

在第二年的,也就是1904年的圣路易斯世博会上便展出了这架飞机,而在2005年的爱知世博会上又展出了它的复制品。

随后,飞机在经历了百年的发展,其进步的速度超越了曾经的所有飞行器,其种类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也能分出上百种。由于其更新速度的迅速,在世博会这样的科技盛世上便时常可以看到飞机的身影了。如在1937年巴黎世博会上设立的航空馆里展示的大量飞机,1984年的新奥尔良世博会上展示的“企业号航天飞机”。

飞机从出现至今,其用途已涵盖了交通、军事、运输、科研、气象等数不清的领域。由此,飞行对人类来说早已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

4.3 超越音速

借助飞机,人类似乎已经征服了蓝天。然而随着发动机的不断改良,飞机的速度不断向音速接近,音障成为了新的问题。接近音速时,螺旋桨动力不仅难以起到导向作用,由于接近音速所产生的激波(Shockwave)会传递极大的能量,螺旋桨更会粉身碎骨。在这样的情况下,人

们找到了新的动力方式来突破音障——喷气式发动机。

其实早在二战时,就有不少国家进行了喷气式飞机的研究。1939年8月27日德国成功地试飞了世界上的第一架喷气式飞机He-178,而人类首次超越音速则是在1947年10月14日。当天,24岁的美国空军试飞员查尔斯·耶格尔(Charles Yeager)上尉利用贝尔X-1火箭驱动研究机首次成功地进行了超音速飞行。

借助更高速的超音速的飞机,如速度可达3马赫,升限高度30000米的的米格-25,最高飞行,人们能够无限接近于平流层的边缘。

至此,人们才可以说是真正征服了蓝天。

5.探索星空:航天飞行器

就在航空飞行器慢慢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时,科学家们又将征服的目标瞄准了外太空。不错,古时候人们因为神话而设计古老的飞行器,然而诸如奔月的神话仍然没有变为现实,蓝天之上还有未知的领域。于是我们迎来了现在的航天时代。

和航空飞行器有着本质的区别,航天飞行器的飞行环境不具备大气,且它不仅要克服地球的引力,还要不会因大气层的摩擦产生的高温而毁坏。所以它从技术难度上远远超越了航空飞行器。不同于航空飞行器,不少航天飞行器在进入太空后并不返回地球,因而不具备动力,而是进入一个平衡的轨道进行环绕,如地球同步卫星。当然更先进的航天飞行器需要在太空完成变轨,如行星探测器和航天飞机。这样的动力技术是航空飞行器的动力技术所无法比较的。

航天飞行器的历史始于前苏联。

5.1 火箭和人造卫星的升空

航天飞行器需要克服的首个问题就是速度。如果需要保证飞行器能够环绕地球,则根据万有引力定律,飞行器必须达到第一宇宙速度。目前所有的航天飞行器都依靠火箭的推力才能至少达到第一宇宙速度。

最早的火箭并不是航天火箭,而是战略火箭。这种短程火箭采用液体燃料推进,携带弹头以打击数百公里外的目标。二战时德国的V-2火箭采用酒精和液氧作为推进反应剂,一度成为欧洲人民的噩梦。

而航天火箭的诞生源于冷战中前苏联的威慑性武器的计划——洲际导弹。这是相比二战中的短程导弹更有续航能力和动力的导弹,射程甚至可达万千米。航天火箭的原理与洲际导弹非常相似,其发展计划的提出晚于洲际导弹,不过它的出现最终却更早。与战略火箭不同的是,航天火箭需要容纳的多得多的燃料,因而它被设计成多级火箭,它在推进过程中会按级将多余的部分抛下,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能量消耗。

1957年10月4日,拥有航天火箭的前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近地卫星Sputnik I。随后在

1958年的比利时布鲁塞尔世博会上,这颗人造卫星的模型成为了世界的焦点,布鲁塞尔世博会也因此为人们拉开了太空技术在世博会上展出的序幕。

5.2 载人航天

20世纪60年代的世博会有着不少航天元素,如1962年西雅图世博会的太空针和太空舱,1964年纽约世博会的宇宙仪。这个年代是载人航天壮举所发生的年代,所以这个年代的世博会之充溢着太空气息,

不过,比人类先登上太空的是狗。在发射了首颗人造卫星后,苏联又于同年尝试了搭载动物的航天发射计划。于1957年11月3日,载着日后闻名世界的小狗“莱卡”的近地卫星Sputnik II发射升空。可惜太空狗莱卡在发射后的几个小时就因热衰竭而死亡了。在随后的三年中,前苏联至少经历了两次这样失败的尝试,直到1960年8月19日,载着小狗“别尔卡”和“斯特里尔卡”以及50只老鼠与数十只果蝇的太空舱进入太空并在25小时后安全地从太空返回。

在1960年的成功后,前苏联空军上尉尤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加加林(Yuri Alekseyevich Gagarin)(在飞行途中被升为少校)于1961年4月20日乘坐“东方号”飞船成功地绕地球飞行一圈并安全着陆,完成了人类的首次太空旅行。

在1967年的蒙特利尔世博会上,“东方号”的太空舱被正式展示给民众,参观者们纷纷都感受到了航天时代的来临。

美国于1961年5月5日开始首次载人航天,搭载宇航员为艾伦·巴特雷特·谢泼德(Alan Bartlett Shepard)。我国于2003年10月15日用“神舟五号”飞船搭载航天员杨利伟完成飞行,成为第三个完成载人航天的国家。

5.3 载人登月

1967年的蒙特利尔世博会上,就在前苏联展出了“东方号”的同时,美国也在自己的场馆内展出了一种新的航天飞行器模型——阿波罗飞船(下图)。这已经预示着美国的航天计划并不甘落后于苏联,他们的阿波罗计划已经准备将人类的脚印留在地球以外的星体上。

果不其然,1969年7月16日,美国的阿波罗11号飞船搭载着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柯林斯(Michael Collins)和奥尔德林(Edwin E. Aldrin)。飞船于7月20日下午接触月球,寂静的月球表面终于被人们打破,遥远的神话终于成为了现实。

在随后的1970年大阪世博会上,令世人瞩目的月亮石被展出。这颗来自38万公里以外的石头是人类航天的最佳纪念。两千多年来,人们经过努力终于在这一刻为奔月的神话画上来了句号。

6.总结

两千多年以前,人们向往天空,只因有了对天空的遐想,有了那个嫦娥奔月的传说。两千多年来,因为遐想,人们对科技赋予了生命。而因为科技,人们不再只有遐想。

两千多年来,人类制造飞行器的目的经历了由向往变为涉足,由仅仅是涉足变为注重安全和实用,又由安全与可操纵变为更大的限度地征服天空,最后将征服的目标延伸至了天空之外。科技不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2005年,月亮石来到了日本的爱知世博会,当年的神话如今已经被人们兑现,然而人们的目标却从月球转移至了火星。2004年1月,勇气号与机遇号火星探测车分别登陆火星,并在上面发现了水存在过的证据——赤铁矿。随着科技的进步,航天飞行器必将发生一次次变革,如前些年被提出的“光帆”就是一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在世博会上看见火星上的矿石,相信航天飞行器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目前还未知的信息,也相信随着航天飞行器的发展,移民火星也不是梦。

而在大气层之内,随着人们不断发挥创新的能力,无时无刻没有新的飞行器在诞生。悬停、垂直起降、竖直起飞、眼镜蛇飞行,各种难题在人类的指挥下被逐个攻破。无人机、小到甚至如一个拇指的微型飞行器又预示了未来飞行器的研究方向。

相信在未来的世博会上我们一定可以看到更多先进的飞行器,相信在未来,飞行器一定会在更多的领域给人类更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飞行之梦——航空航天发展史概论》李成智李小宁田大山

【2】中国出版集团,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太阳战车——人类飞行器史话》孟微微王新国【3】东方出版中心:《世博与科技》吴敏

【4】北京大学出版社:《造物记——世博会的科学传奇》赵致真

【5】浙江教育出版社:《世界科普画廊:航空史话》华明

飞机的发展史

■公元前500-400年中国人就开始制作木鸟并试验原始飞行器 中国古人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制作木鸟,以此寄托人类渴望在空中飞行的梦想。从古人的许多著作中,会发现制作能飞木鸟的众多记载。古书中称木鸟为木鸢、鹊、鹄等名。《韩非子·外储说》记载着:墨子经三年制成的木鸢,飞行了一天就坏了;他的学生安慰他说,老师技术高超,木鸢虽然坏了,但毕竟飞成功了。在《墨子·鲁问》中也有公输班用竹木制成了能飞三天的飞鹊的记述。墨子是鲁国的哲学家和科学家,公输班就是传说中的能工巧匠鲁班。有关他们制作木鸟的历史,大约发生在公元前500至400年期间。除他们二人外,还有如张衡、韩志和、高骈等木鸟制造家。其中汉朝张衡知名度最高,因他既是天文学家,又是浑天仪和候风地动仪的发明者。《太平御览·文土传》中就有张衡制造木鸟的记载。所存史料确凿表明在公元前400年,中国人就已经使用竹木在尝试制作能飞的原始器械了。这一点,得到世界科学界的一致认同。 ■坠地而亡的先行者们 公元前9世纪,古英国的布拉德国王自造的一副飞翼,并试图从伦敦阿波罗宫出发,当他飞越出城时,坠地驾崩了。这可能是有关人类模仿鸟类飞行的最早记录之一。1503年,意大利的丹蒂也用自制双翼飞行,虽然幸免一死,但也落下终生残疾。1507年,英国的达米安从苏格兰的斯特林城堡纵身跃起,想要飞往法国,结果在城堡下摔断了大腿。达米安并不服输,他把失败归罪于使用了鸡的羽毛。 ■风筝起源古代中国,约14世纪传到欧洲 风筝的起源可能与木鸟有关,它也起源于中国。风筝又名纸鸢、风鸢,纸鹞或鹞子,中国古籍当中有关风筝的史料比木鸟丰富。唐朝的《事物纪原》记载了汉初的韩信是风筝的发明人。唐朝的记述是:楚霸王被困垓下,韩信制风筝让张良乘坐,飞上天空高唱楚歌,瓦解楚营军心。宋朝的传说为:刘邦征伐陈烯,韩信打算里应外合,便用风筝测量距离,想用挖地道的方法攻入未央宫。 《事物纪原》和《新唐书》分别记载了利用风筝求援的轶事。公元549年,梁武帝萧衍被侯景兵困南京。武帝的将军羊侃用风筝送出求援诏书。不料风筝被侯军误为妖术而射落,求援因此失败。 更为离奇的风筝传闻见于《白石礁真稿》:公元559年,北齐文宣帝时,大杀“元”姓宗族,彭城王元勰的孙子元韶被囚地牢。元韶堂弟为元韶制作风筝,他们二人从金风楼乘风筝双双飞逃。这些传奇故事反映了中国古人的关于飞行的奇思妙想。今天看来仍然很有趣味。 ■传说戴达罗斯发明“人翅”飞出克里特岛 东西方民族文化背景不同,但在对飞行的渴望上,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传说雅典的戴达罗斯擅长雕刻,他的雕像栩栩如生;但他更热衷工程技术,特别对建筑格

一、民航飞机发展史(全)

一、民航飞机发展史 1、梦想 鸟儿飞过,天空没有留下痕迹,但却在人类的心中种下了梦想。人类可以像猿猴那样在树上攀援、可以像鱼儿那样在水里畅游,却不能像飞鸟那样在空中翱翔。也许正因为自己不能飞行,我们的祖先在神话故事中创造了能够腾云驾雾的神仙,或者骑着扫把的女巫,以寄托对天空的渴望。 然而人类不仅仅满足于精神上的飞翔,试飞行动一直就没有停止过。古人认为人之所以不能飞,是因为缺少翅膀,因此,只要造出一个合适的翅膀就能像鸟儿一样飞翔了。早在中国西汉,就曾有人用鸟的羽毛制成翅膀,绑在身上从高台上跳下并滑翔了几百步。历史上这样的“飞人”还有很多,他们本想像鸟儿那样拍拍翅膀直冲云霄,结果大都非伤即亡。不过,也有少数的“飞人”比较成功。据说在公元13世纪,旅行家马可·波罗在游历中国的时候,亲眼看到有人乘着风筝在空中飘舞的景象。 嫦娥奔月 2、先驱 气球 历史的指针静静而缓慢地滑到1783年,蒙特哥菲尔兄弟偶然地发现

了氢气的存在,将人类航空探索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这一年的11月21日,在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面前,两位勇敢的化学家罗泽尔和德尔朗登上了蒙特哥菲尔兄弟发明的热气球。在滚滚浓烟和热气中,热气球徐徐升空,飞向法国首都巴黎上空,在25分钟之后,安全降落于9公里以外的地方。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气球载人的自由飞行。在两年后,有人乘坐氢气球横渡英吉利海峡,用时两个半小时。 飞艇

飞艇和气球最大的区别是,有了一定的操纵性,方向性,不单单靠风的作用飞行。 莱特兄弟 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的首次由动力、可操纵持续飞行试验。试验中,飞机成功地飞行了约260米距离。 这次飞行是人类航空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是航空史上第一个主要依靠动力飞行的航空器,能绕三个轴线改变航向,按照人们的意志驾驶,实现了真正的自由飞行。

飞机的发展历程

飞机的发展历程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飞机的发展历程》的内容,具体内容:飞机(Fixed-wing Aircraft)指具有机翼、一具或多具发动机的靠自身动力驱动前进,能在太空或者大气中自身的密度大于空气的航空器。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 飞机(Fixed-wing Aircraft)指具有机翼、一具或多具发动机的靠自身动力驱动前进,能在太空或者大气中自身的密度大于空气的航空器。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 飞机是人类在20世纪所取得的最重大的科学技术成就之一,有人将它与电视和电脑并列为20世纪对人类影响最大的三大发明,关于世界上最早的飞机到底是由谁发明? 争议 法国人认为世界最早的飞机是由法国人克雷芒阿德尔(Clment Ader)发明,于1890年10月9日在法国试飞成功,部分人认为他发明了历史上第一架飞机。 美国人认为飞机的发明者是美国人莱特兄弟(Wilbur Wright和Orville Wright),于1903年12月17日在美国试飞成功。 巴西人认为是巴西人阿尔贝托桑托斯杜蒙特(Alberto Santos-Dumont)发明了飞机,1906年10月12日桑托斯-杜蒙特的"14 bis"飞机成功地飞至60米高空是世界上第一次成功的动力飞行,之前的飞行并没有达到真

正意义上"飞"的标准。 一般普遍认为是由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而有部分人认为是由克雷芒阿德尔或阿尔贝托桑托斯杜蒙特所发明。 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设计制造的飞机进行了成功的飞行,这是世界上首次实现重于空气的航空器的有动力、可操纵的飞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飞机已用于作战,当时飞机的速 度已达180~220千米/时,升限6000~7000米,航程400~450千米,轰炸机载弹量1000~2000千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飞机的速度达到750千米/时,轰炸机载弹量可达10吨左右。20世纪40年代中期以后,发动机由活塞式发展到喷气式,飞机的飞行性能显著提高;80年代飞机的升限已超过30000米,最大速度超过3倍音速,航程超过20000千米,最大载重量超过100吨。 莱特 二十世纪最重大的发明之一,是飞机的诞生。人类自古以来就梦想着能像鸟一样在太空中飞翔。而2000多年前中国人发明的风筝,虽然不能把人带上天空,但它确实可以称为飞机的鼻祖。 20世纪初在美国有一对兄弟他们在世界的飞机发展史上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们就是莱特兄弟。在当时大多数人认为飞机依靠自身动力的飞行完全不可能,而莱特兄弟确不相信这种结论,从1900年至1902年他们兄弟进行1000多次滑翔试飞, 终于在1903年制造出了第一架依靠自身动力进行载人飞行的飞机"飞行者"1号,并且获得试飞成功。他们因此于1909年获得美国国会荣誉奖。

航天飞机概述与建模

航天飞机概述与建模 一、航天飞机的发展 航天飞机(Space Shuttle,又称为太空梭或太空穿梭机)是可重复使用的、往返于太空和地面之间的航天器,结合了飞机与航天器的特点。作为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天地往返运输器,航天飞机是现代火箭、飞机、飞船三者结合的产物。它能像火箭一样垂直起飞,像飞船一样绕地球飞行,像飞机一样水平着陆。。航天飞机为人类自由进出太空提供了很好的工具,它大大降低航天活动的费用,是航天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1981年以前,美国的载人航天是通过“水星”、“双子星座”、“阿波罗”和“天空实验室”计划进行的。用火箭发射载人航天器一次,就要消耗一枚巨大的火箭。一些卫星发射后也无法回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美国在“阿波罗”登月计划后,就着手研制一种经济的、可以重复使用的航天器——航天飞机。这种航天器既能象火箭那样冲向太空,也能象飞船那样在轨道上运行,还能象飞机那样在大气里滑行并自行安全返回地球。 美国自1972年开始投巨资进行研究,历时9年,花费约100亿美元。整个工程是由美国政府机构、工业企业和高等院校的庞大队伍合作,并靠国外一些组织的协助,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按照严格的分工和进度分阶段组织实施的。1981年4月12日,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首次发射飞上太空,两天后安全返回。 第一架轨道飞行器“企业号”于1976 年9月17日出厂。1977年2月开始进行进场着陆试验。试验分三组进行。第一组试验5次,检验用波音747飞机驮飞时的稳定、颤振等特性,轨道飞行器中不载人;第二组作载人飞行试验,共3次,由飞行员检查轨道飞行器爷系统的性能;第三组试验5次,飞行中轨道飞行器与波音747飞机分离,滑翔飞行返回发射场,试验于1977年11月完成。之后,1978年3月“企业号”被运往马歇尔航天飞行中心与外贮箱和固体火箭组装进行发射状态的地面振动试验,1979年4月“企业号”运往肯尼迪发射场,在39A综合发射中心与固体助推器和外贮箱组合进行合练。1981年4月开始飞行试验,原计划试飞6次,但实际在第4次飞行时已携带国防部卫星执行任务。到1994年底共发射66次,成功率98.48%。

航天器的发展史

航天器的发展史 摘要美丽的星空、浩瀚的宇宙对于人们来说充满了无限的诱惑,激励人们不停地去探索与发现。从古代的嫦娥奔月到现在的嫦娥一号升天,都寄予着人们无限的希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航天器的出现使得脱离大气层飞向外太空不再是一个梦想。同时,对宇宙的探索提高了人们对大自然的认识,对人类自我的认知程度。当然也必定会带动现在社会的经济与政治发展,使得我们的社会文化与经济文化向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宇宙;探索与发现;科学技术的发展;航天器;经济与政治 Spacecraft Development Abstract:The beauty of the sky, the vast universe filled with infinite enticement for people,inspiring people to keep exploring and discovering.From ancient chang e to the number of now ascended into heaven, which wholly people infinite hop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emergence of the spacecraft made from the atmosphere to fly to the outer space is not a dream.At the same time, the exploration of the universe improved people the understanding of nature and human cognitive degree of self.Of course it also will drive the economy and society development, making our social culture and economic culture more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Keywords: Universe; Exploration and discovery;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spacecraft; Economic and political 1 航天器的概要 航天器又称空间飞行器、太空飞行器。它是卫星、飞船、空间站、航天飞机和宇宙探测器的总称。航天器是按照天体力学的规律在太空运行,执行探索、开发、利用太空和天体等特定任务的各类飞行器。相传最早的试图飞天的人是中国一名叫做“万户”的人,他做了两个大风筝绑在椅子两边,并且将不少的火药绑在凳子上,然后命令仆人点燃火药,但是随着巨响,他消失在烟雾中,人类最早

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 1960年2月19日,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试验型液体燃料探空火箭首次发射成功。 中国的航天事业起步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九六五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计划开始实施,尽管在特殊的时期经历了比平时更多的艰辛和困难,但经过五年多的努力拼搏,终于研制完成,星箭齐备,整装待发。一九七零年四月二十四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成功地把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预定轨道,揭开了中国航天活动的序幕1975年11月26日,中国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返回,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一九七八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航天科技工业实行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转移。航天科技工业战线全力以赴,在远程运载火箭技术、固体火箭技术等一系列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中国已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出包含多种型号、能把各种不同用途的卫星送入近地轨道(LEO)、地球同步转移轨道(GTO)和太阳同步轨道(SSO)的长征系列火箭。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长征火箭于一九八五年十月开始走向国际市场,并在一九九零年四月成功地实施了第一次国际商业发射服务,把美国休斯公司制造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送上太空。 1999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试验飞船在酒泉起飞,21小时后在内蒙古中部回收场成功着陆。 中国的航天事业起步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九六五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计划开始实施,尽管在特殊的时期经历了比平时更多的艰辛和困难,但经过五年多的努力拼搏,终于研制完成,星箭齐备,整装待发。一九七零年四月二十四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成功地把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预定轨道,揭开了中国航天活动的序幕1975年11月26日,中国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返回,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一九七八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航天科技工业实行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转移。航天科技工业战线全力以赴,在远程运载火箭技术、固体火箭技术等一系列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中国已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出包含多种型号、能把各种不同用途的卫星送入近地轨道(LEO)、地球

航天飞机

19 航天飞机 刘海华孙卫东陈永军 教学提示 教材说明:这是一篇科学童话。文章从普通飞机的视角,用拟人化的手法介绍了航天飞机的基本特点和相关知识,展现了现代科学技术在航天事业上的新成果。其中课文的二、三节,介绍了航天飞机的基本特点和神奇本领,是全文的重点。 教学目标: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6、凭借对课文语言文字的诵读感悟,了解航天飞机的一般知识和特点,继续培养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志趣。 教学流程 板块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好!以前,我们在图画上、电视里都见过飞机。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飞机的图片,我们来看看吧。你看,这是客机,这是战斗机,这是直升运输机,这是农林飞机,它可以帮助人们喷洒农药,灭火。[课件出示:各种飞机图] 2、飞机真是一个大家族,他们家族中有许多成员。看!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飞机家族中又多了一个新成员,[课件出示:航天飞机图片]他就是一种新型的飞机——航天飞机!它和我们以前见过的普通飞机有什么不同?它又有哪些特殊的本领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航天飞机》。[出示课题]板块二:初读感知 1、请大家打开语文课本,先读读课文,注意[出示学习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顺句子②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③标上小节号,看看课文的哪些小节具体向我们介绍了航天飞机?] 2、课文读好了,现在我们来检查一下。同学们来看,这里有一些词语(师读,强调“臂”的韵母和影的韵母后边是后鼻韵母)你能又快又准地读好吗?[插入FLASH 读②一读]

[课件出示:脑袋手臂究竟俯冲智慧机舱无影无踪自由自在] [把臂、影、竟字变色]这是后鼻音韵母。 ①师:自己试一试,然后读给同学听。 ②我来考考你,屏幕上有一些词语,你能迅速地认读出来吗?[课件出示:“脑袋、俯冲、机舱、无影无踪”。] 3、同学们,词语一定读得不错吧,相信大家也一定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愿意展示一下吗?现在,就请你把课文读给同学听听,再请同学提提意见。 [现场教师指导学生分节朗读课文] 4、同学们,课文有几个小节?是4个小节,那么,哪几节具体介绍了航天飞机的特点和本领的?我想你们一定刚才就找出来了,是(二、三)小节,对吗?找出来以后,再把这两个小节读一读。 5、书会读了,这课还有9个生字,让我们来写一写。[插入FLASH 写一写] [课件出示生字:脑、踪、智慧、竟、卫、臂、捞、维] ①请同学们注意,“慧”的笔画多,上、中、下每一部分要写得扁一些,这样才能写得匀称,还要注意,中间的部分不要出头。 ②“臂”上边要写得“扁”一些。 请同学们把书打开,描一描书上的生字。 板块三:精读感悟 (一)学习第二节 1、同学们,我们知道航天飞机是一种新型的飞机,它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同学们读读第2小节,注意:[课件出示:学习要求:读第二小节,画出介绍航天飞机的有关词句,再读一读。] [现场教师组织学生读书、圈画] 3.[课件出示:出示第二自然段。(有关词句变色)] ①航天飞机是什么样子的呢?你画出来了吗?他是什么形状的翅膀?什么形状的脑袋?什么形状的机尾?[一点一点出示]这样一描述,我们的眼前就清楚地出现航天飞机的样子了。你能读出他的样子吗?试一试。 ②我们来看航天飞机的图片,你看,他是不是“三角形的翅膀,尖尖的脑袋,方方的机尾”。[课件出示:航天飞机图片]看了图片,我们再来读读这个句子。

世界航空简史

世界航空简史 航空是20世纪发展最迅速、对人类社会影响巨大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对人类社会影响巨大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人类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终于实现了自古以来就有的翱翔兰天的理想。航空发展的历史是一部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征服天空的历史。航空又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的结晶,它的发展充分体现了科学技术的强大威力。回顾世界航空发展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即20世 纪以前的飞行探索及气球和飞艇时期,20世纪初至40年代中期的活塞发动机飞机时期和40年代中期以来的喷气发动机飞机时期。 (一)飞行探索及气球和飞艇时期(20世纪以前) 自古人类就有飞行的理想,但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古代,只能在神话 和传说中寄托自己的渴望。从中世纪以来,不断有人对飞行作过勇敢的试验,他们用羽毛作成翅膀,从高处跳下,试图模仿鸟的飞行, 但都未能成功。17世纪后期意大利的G.A.博雷利探讨了人类肌 肉与飞行的关系后,证明:“人类靠自己的体力作灵巧的飞行是绝 对不可能的。”只有在发明了气球和飞艇后,才开始逐步实现空中 飞行的理想。 在18世纪产业革命的推动下,法国蒙哥尔费兄弟于1783年6 月4日首次进行了热气球放飞表演,轰动一时,标志着人类航空史上的第一次重大突破。同年11月21日法国人F.P.罗齐埃和M.达尔朗德乘热气球升到约1000米的高度,用25分钟飞行了约12公里。这是人类乘航空器的第一次空中航行。

气球的出现激起了人们乘气球飞行的热情。1785年1月7日法国著 名飞行员布朗夏尔和布雷利奥乘氢气球从英国多佛尔顺风飞越英吉利海 峡到达法国加莱,这是人类乘航空器首次飞越这个海峡, 实现了最初的国际航空飞行(1909年,也是这两位飞行员驾驶飞 机首先从法国加莱逆风越过英吉利海峡到达英国多佛尔,实现了人类 第一次重于空气的航空器的国际飞行)。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 气球主要用于军事、体育运动和科学试验。 气球随风飘流,不能控制前进方向。人们就开始研究在气球下面的 吊蓝中安装动力装置和方向舵,于是飞艇诞生了。最早的飞艇是法国H.吉法尔于1852年制成的蒸气气球,其气囊形如雪茄,下悬吊舱,装有蒸气机,带动三叶螺旋浆,并有方向舵。9月24日,吉 法尔驾驶这艘飞艇由巴黎飞到特拉普斯,航程约28公里,速度约每 小时10公里。在飞艇方面,德国的F.齐柏林伯爵获得最大成就。 1894年他完成硬式飞艇的设计,1900年制成LZ-1号飞艇,长128米,容积约11300立方米。1909年,齐柏林创建 了德国航空运输有限公司,用飞艇载客在法兰克福、巴登和杜塞多夫之间作定期飞行。这是最早的空中定期航线。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是飞艇发展的鼎盛时期,德国建立了齐柏林飞艇队,用于海上巡逻、 远程轰炸和空运等军事活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齐柏林公司又造了两 艘巨型飞艇“齐柏林伯爵”号和“兴登堡”号,在欧洲到南美和美国 的商业航线上飞行。“兴登堡”号是当时最大的飞艇,长245米,容 积达200000立方米,内部设备豪华,可载75名旅客,速度13

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安全返航

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安全返航 航天 12 月 1 日讯美国东部时间 11 月 30 日 16 时 25 分 (北京时间12月1日凌晨5时25分),美国宇航局(NASA) “奋进号”航天飞机结束为期 16 天的太空任务。由于天气原因的影响,“奋进号”航天飞机未能在肯尼迪发射中心降落,地面控制中心放弃了两次降落时机,而选择在加州爱德华空军基地备降机场实施降落。“奋进”号原计划应于北京时间 27 日脱离国际空间站, 29日返回肯尼迪发射中心。但为了设法解决国际空间站新装置的水循环系统存在的问题, NASA 将奋进号太空任务延长了一天。新装配的水循环系统用于将尿液净化成饮用水,来解决空间站宇航员的饮水难问题。该系统上周由“奋进”号航天飞机运至国际空间站,但装配后多次运作失败。美国宇航局必须确保这个循环系统能够顺利运作,否则将影响到于 2009 年 5 月前把派驻空间站宇航员数量从目前 3人扩编至 6 人的计划。此次“奋进”号航天飞机的机长是克里斯托弗?弗格森,任务是搭载一名国际空间站的新成员,并向空间站运送新的设备。“奋进号”的 7 名宇航员将进行 15 天的太空之旅,他们计划替换1 名国际空间站的成员,并向空间站提供备用厨房、浴室、新的健身器材、两个睡觉舱室,以及回收循环利用系统。在长达 16 天的太空任务之中,“奋进号”宇航员分别进行了4 次太空行走,完成了对国际空间站外太阳能电池板接头的维修任务。 由于宇航员斯蒂法尼斯海恩 - 派帕在进行第一次太空行走时,丢失了价值超过 10 万美元的工具包,导致整个维修过程比预期要慢。

据悉,这个工具包是迄今太空行走宇航员“丢”的最大一个家伙。在此次太空任务之中,最引人关注的还有与“奋进号”一同进入太空的蜘蛛。NASA计划让蜘蛛 在空间站生活 3 个月,研究它们在失重状态下如何结网和捕食。报道称,当蜘蛛初到空间站时显然不适应环境的转换,它们在失重状态下织出的网很杂乱;但仅仅一周之后,蜘蛛就能够在失重状态之下织出“正常而且均匀”的网,令人们惊异不已。 ( 文 /Landy)

中国近代航空发展史

中国航空发展史 (西安航空学院陕西西安710000) 摘要: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国古代发明和创造的风筝、火箭、孔明灯、竹蜻蜓等飞行器械,被认为是现代飞行器的雏型,对航空的产生起了重要作用。从18世纪后半叶,气球、飞艇先后在西方研制成功。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的航空知识传入中国。首先是航空新闻和科学幻想小说,其次是外国飞行家来中国作飞行表演。中国政府也派留学生出国学习航空,购买气球和飞机。但直到1949年,中国的航空事业还十分落后,发展极为缓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真正获得了迅速发展。本文通过对中国航空发展史的浅述,意图使大家对中国的航空有一个粗浅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同时引发人们对于中国与西方航空发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的思考,在对历史的回顾中找到未来的方向。 关键词:近代史;航空;发展 1855年,上海墨海书店刻印了《博物新编》,其中介绍了氢气球和巨伞图。《天上行舟》画的是航空设想。在中国最早介绍飞机的文章是1901年石印的《皇朝经济文编》中的《飞机考》。1903年以后开始出现翻译和编著的航空科学幻想小说。 博物新编

气球光绪十三年(1887),天津武备学堂数学教习华蘅芳制成直径5尺(约1.7米)的气球,灌入自制的氢气成功飞起。这是中国人自制的第一个氢气球。 飞艇澳洲华侨谢缵泰于1899年完成“中国”号飞艇的设计。“中国”号飞艇用铝制艇身,靠电动机带动螺旋桨推进。谢缵泰没有得到清朝政府的支持,他不得已把“中国”号构造说明书寄给英国飞艇研究家,获得很高评价。 飞机冯如于1909年9月造出一架飞机,9月21日试飞成功。在国外制造飞机著名的中国人谭根于1910年成功地设计和制造了水上飞机,夺得国际飞机制造比赛大会冠军,后在菲律宾创造了当时世界水上飞机飞行高度的纪录。 中国航空先驱——冯如 中国航空事业的建立是从筹建空军开始的。1913年9月正式成立的南苑航空学校,是中国第一所正规的航空学校。南苑航空学校先后训练出4期飞行学员,共159人。之后成立的还有广东军事航空和东北军事航空,为我国的早期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飞行员。1913年,北洋政府在筹办南苑航空学校的同时,也购买了修理工厂的设备和器材,建立了中国最早的飞机修理厂。从1919年起,各省相继办起了修理厂。国民党政府成立后先后建立了杭州笕桥航校修理厂、南京首都航空工厂、上海高昌庙海军制造飞机处、上海虹桥航空工厂、武昌南湖修理厂。 1934~1935年,国民党政府又与美国、意大利合办了几个工厂,其中有杭州中央飞机制造厂、广州韶关飞机修理厂、南昌中央飞机制造厂,主要也是装配、仿造和修理飞机。近代中国航空工业起步于1918年的海军飞机工程处,以后有广州飞机修理厂,以及30年代建设的杭州中央飞机制造厂、南昌飞机制造厂、广州韶关飞机修理厂和杭州保险伞厂,抗日战争时期建立的成都飞机制造厂和大定发动机制造厂等。 海军飞机工程处:中国第一个正规的飞机制造工厂,以制造水上飞机著名。 广州飞机修理厂:是中国早期制造飞机的第二个工厂。 杭州中央飞机制造厂:1934年2月中美合办杭州中央飞机制造厂。 南昌中央飞机制造厂:1935年1月,中国与意大利4家航空公司合办南昌中央飞机制造厂,制造意式飞机。

美国航天飞机发展史

美國太空梭發展史前言: 部分學生一味追求課本上的知識,忽視對課本之外的世界的關注,本小組認為這種做法不符合學生全面發展的需求。本文介紹太空梭的研製過程和美國有史以來的六架太空梭,還包括現役太空梭的未來發展。目的是增長同學們的見識,並啟發他們關注世界的最新動態,完善自己的學習觀和發展觀。 正文: 太空梭(Space Shuttle,又稱為太空梭或太空秔梭機)是可重複使用的、往返於太空和地面之間的航天器,結合了飛機與航天器的性質。它既能代表運載火箭把人造衛星等航天器送入太空,也能像載人飛船那樣在軌道上運行,還能像飛機那樣在大氣層中滑翔著陸。太空梭為人類自由進出太空提供了很好的工具,它大大降低航太活動的費用,是航太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1969年4月,美國宇航局提出建造一種可重複使用的航太運載工具的計畫。1972年1月,美國正式把研製太空梭空間運輸系統列入計畫,確定了太空梭的設計方案,即由可回收重複使用的固體火箭助推器,不回收的兩個外掛燃料貯箱和可多次使用的軌道器三個部分組成。經過5年時間,1977年2月研製出一架創業號太空梭軌道器,由波音747飛機馱著進行了機載試驗。1977年6月18日,首次載人用飛機背上天空試飛,參加試飛的是宇航員

海斯(C·F·Haise)和富勒頓(G·Fullerton)兩人。8月12日,載人在飛機上飛行試驗圓滿完成。又經過4年,第一架載人太空梭終於出現在太空舞臺,這是航太技術發展史上的又一個里程碑。 太空梭是一種為秔越大氣層和太空的界線(高度100公里的關門線)而設計的火箭動力飛機。它是一種有翼、可重複使用的航天器,由輔助的運載火箭發射脫離大氣層,作為往返於地球與外太空的交通工具,太空梭結合了飛機與航天器的性質,像有翅膀的太空船,外形像飛機。太空梭的翼在回到地球時提供空氣煞車作用,以及在降跑道時提供升力。太空梭升入太空時跟其他單次使用的載具一樣,是用火箭動力垂直升入。因為機翼的關係,太空梭的酬載比例較低。設計者希望以重複使用性來彌補這個缺點。 雖然世界上有許多國家都陸續進行過太空梭的開發,但只有美國與前蘇聯實際成功發射並回收過這種交通工具。但由於蘇聯瓦解,相關的設備由哈薩克接收後,受限於沒有足夠經費維持運作使得整個太空計畫停擺,因此全世界僅有美國的太空梭機隊可以實際使用並執行任務。 組成部分

飞机发展史

飞机发展史 1、人类实现飞天梦想 人类飞向太空的梦想,有文字记载的至少有数千年。《墨子》记载:“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是说鲁班制作的木鸟能乘风力飞上高空,三天不降落;明朝万户因第一个想到利用火箭进行飞行而名垂青史;1891年,滑翔机之父奥托—李林塔尔制成一架蝙蝠状的弓形翼飞行器,成功进行了滑翔飞行;1903年。莱特兄弟制作的以内燃机为动力的飞机上天了, 自此人类的飞天梦终于实现了。 2、飞机的发展历程 人类自古以来就梦想着能像鸟一样在太空中飞翔,作为二十世纪最重大的发明之一,飞机的诞生颠覆了人们常规的思维,将不可能变为可能,从而改变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20世纪初在美国有一对兄弟他们在世界的飞机发展史上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们就是莱特兄弟。在当时大多数人认为飞机依靠自身动力的飞行完全不可能,而莱特兄弟确不相信这种结论,从1900年至1902年他们兄弟进行1000多次滑翔试飞,终于在1903年制造出了第一架依靠自身动力进行载人飞行的飞机“飞行者”1号,并且获得试飞成功。他们因此于1909年获得美国国会荣誉奖。同年,他们创办了“莱特飞机公司”。这是人类在飞机发展的历史上取得的巨大成功。

1910年12月10日,在法国巴黎展览会上,有一架飞机在表演时坠毁。驾驶员被抛出燃烧的机舱。但是,这架飞机却引起人们很大关注。因为它使用的一台新型发动机。设计者就是飞机驾驶员本人,他是罗马尼亚人,名叫亨利·科安达,毕业于法国高等技术学校。他设计的发动机是用一台50马力的发动机使风扇向后推动空气,同时增设一个加力燃烧室,使燃气在尾喷管中充分膨胀,以此来增大反推力。这就是最早的喷气发动机。 1911年,英国的肖特兄弟申请了多台发动机设计的专利。他们的双发动机系统,能使每一个飞行员都不用担心因发动机停车而使飞机下降。这在航空安全方面是一个重大的进展。人们把按照肖特专利制造的第一架飞机称为“3·2”型飞机。这个名字告诉人们,这种飞机装有3副螺旋桨,2台发动机。这种飞机还装有两套飞行操纵机构,因此,两名驾驶员都能操纵飞机而不必换座位。 20世纪30年代后期,活塞驱动的螺旋桨飞机的最大平飞时速已达到700公里,俯冲时已接近音速。音障的问题日益突出。前苏、英、美、德、意等国大力开展了喷气发动机的研究工作。德国设计师,奥安在新型发动机研制上最早取得成功。1934年奥安获得离心型涡轮喷气发动机专利。1939年8月27日奥安使用他的发动机制成He-178喷气式飞机。

美国航天发展史

发展 美国航天飞机 美国是世界上较早开展航天活动的国家,活动规模和技术水平居世界前列。起源20世纪初,R.H.戈达德开始研究和试验固体火箭,后发表著作论证向月球发射火箭的可能性。 1921年,他转向研究液体火箭发动机并于1926年发射了世界上第一枚以液氧、汽油为推进剂的液体火箭。1936年,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T.von卡门等人也开始研制液体火箭。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在缴获的德国V-2火箭的基础上开始研究大型火箭和导弹。美国陆军在W.von布劳恩等德国专家的帮助下于1945年发射了V-2火箭,1949年开始研制“红石”弹道导弹,1954年制定用“丘辟特” C火箭(“红石”导弹作为第一级)发射卫星的“轨道器”计划。美国海军利用V-2火箭技术研制“海盗”号探空火箭并从1949年开始飞行试验。美国空军于1954年开始研制“宇宙神”洲际弹道导弹并提出以这种导弹为基础发射卫星的方案。为了不影响弹道导弹的研制,美国决定由海军以“海盗”号探空火箭为基础研制发射卫星的“先锋”号运载火箭。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卫星促使美国在执行“先锋”号计划的同时抓“轨道器”计划。1958年1月31日用“丘辟特”C火箭(改名“丘诺” 1号火箭)成功发射美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探险者”1号。为了加速发展航天事业,美国在1958年2月成立了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并在同年10月成立主管民用航天活动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从1961年开始实施“阿波罗”登月计划(见“阿波罗”工程),1969年7月首次把两名航天员送上月球,并安全返回地球。从1972年起美国航天活动的重点转向开发和利用近地空间并开始研制航天飞机。1982年11月航天飞机进行首次商业飞行,到1984年底已飞行14次。1984年1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还开始研制永久性载人航天站。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作为德国向美国投降的航天专家,韦纳·冯·布劳恩对美国航天事业的影响:美国第一颗卫星的发射成功,以及第一艘载人飞船“阿波罗11号”登上月球作出突出贡献,而美国航天飞机的研制也是自他手中发端。 从1961年至1984年底美国先后实现了5项载人航天计划,完成46次载人航天,耗费约500亿美元。1959年4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选拔了第一批航天员,在兰利研究中心开始训练。1961年5月美国第一名航天员A.B.谢泼德乘“水星”号飞船首次完成轨道飞行。1961年9月组建约翰逊航天中心,它的任务是设计和制造载人飞船,选拔和训练航天员。60

美国和苏联的航天飞机

美国和苏联的航天飞机 2010-03-25 我们都知道美国和俄罗斯是两个航天大国,初了火箭之外还有航天飞机。1969年4月,美国宇航局提出建造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航天运载工具的计划。1972年1月,美国正式把研制航天飞机空间运输系统列入计划,确定了航天飞机的设计方案。经过5年时间,1977年2月研制出一架“企业号”航天飞机轨道器,1977年2月15日,进行了3次滑行测试飞行。1977年2月18日到1977年3月2日,进行了5次机载背负飞行测试,载机为波音747。1977年6月18日,首次载人用飞机背上天空试飞,参加试飞的是宇航员海斯(C.F.Haise)和富勒顿(G.Fullerton)两人。随后又进行了8次载人飞行测试,1977年10月26日,载人飞行试验圆满完成。“企业号”实际上它是一个纯粹的测试平台,没有发动机,没有设备,没有执行太空任务的功能。本来“企业号”是准备作为“哥伦比亚号”之后的第二架航天飞机的,但是后来NASA发觉改装测试平台STA-099更划算,而后来“奋进号”又被建造出来,“企业号”就再也没有上天的机会了。1977年,美国又建造了“开路者号”航天飞机,后运往肯尼迪航天中心用作地面测试之用,实际上不具备飞行能力。由于开路者号与真正的航天飞机具有相似的重量、形状和尺寸,一些测试可以在其身上进行,而不必使用更加精密且昂贵的“企业号”航天飞机。 又经过4年,第一架载人航天飞机终于出现在太空舞台,这是航天技术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1981年4月12日,在卡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聚

集着上百万人,参观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的发射,首次执行STS-1任务,开启了NASA的太空运输系统计划(Space Transportation System program,STS)之序章,宇航员翰·杨(John W.Young)和克里平(Robert L.Crippen) 揭开了航天史上新的一页。“哥伦比亚号”的命名由来,是纪念第一艘环绕世界一周航行的美国籍船只。然而很不幸的,“哥伦比亚号”在2003年2月1日,在STS-107的第28次任务重返大气层的阶段中与控制中心失去联系,并且在不久后被发现在得克萨斯州上空爆炸解体,机上7名航天员全数罹难。 航天飞机总长34.24米,翼展约23.79米,该系统总高56.14米,起飞重量约2,046吨,起飞总推力达3,076吨。美国一共设计制造了5架航天飞机,分别为“哥伦比亚号”、“挑战者号”、“发现号”、“亚特兰蒂斯号”、“奋进号”。“挑战者号”是NASA旗下正式使用的第二架航天飞机,开发初期原本是被作为高拟真结构 测试体(high-fidelity Structural Test Article,因此初期机身代号为STA-099),但在“挑战者号”完成初期测试任务后,被改装成正式的轨道载具(Orbiter Vehicle,因此代号改为OV-099),并于1983年4月4日正式进行任务首航。美国的航天飞机都是以早期的船名而命名的,因此“挑战者号”的命名由来也不例外,是承袭自1870年代航行于大西洋与太平洋上的英国海军研究船“挑战者号”(HMS Challenger)。然而很不幸,“挑战者号”在1986年1月28日当地时间早上11 时38进行代号STS-51-L的第10次太空任务时,因为右侧固态火箭推进器上一个O形环失效,导致一连串连锁反应,在升空后73秒爆炸解体坠毁。当时机上的7名航天员,全在该次意外中丧生。

航天飞机发展史

航天飞机发展史 1.重大事件:1981年4月12日,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发射,宇航员翰·杨(John W·Young)和克里平(Robert L·Crippen)揭开了航天史上新的一页。 1983年6月18日女宇航员莎丽·赖德(Sally K·Ride)乘挑战者号上天飞行,名列美国妇女航天的榜首。 1983年8月30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首次实现黑夜发射,6天后又在黑夜降落,宇航员队伍中的布拉福德是第一位“登天”的黑人。 1984年2月3日乘挑战者号上天的麦坎德利斯(B·McCandless),成为世界上第一位不系安全带到太空行走的宇航员,此后宇航员“太空漫步”成为航天飞机任务中经常出现的画面。 1984年4月6日挑战者号上天后,宇航员首次抓获和修理轨道上的卫星成功。1984年10月5日,又是“挑战者”号,首次搭载了7名宇航员升空,其中女宇航员凯瑟琳·苏利文成为第一位太空行走的美国女性,从此航天飞机经常运送7名宇航员。 1985年1月24日发现号升空,首次执行秘密的军事任务。 1985年4月29日,第一位华裔宇航员王赣骏(Taylor Wang)乘挑战者号上天参加科学实验活动。 1985年11月26日,亚特兰蒂斯载宇航员上天第一次进行搭载空间站试验。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在发射升空时由于O型密封圈脱落导致一连串反应,并在发射升空72秒时爆炸解体坠毁。造成7名宇航员丧生,才有了里根总统那次著名的演讲《真正的英雄》。 1988年9月28日,“发现”号在航天飞机任务中止32个月后升空,5名宇航员释放了一颗卫星,并完成了几项科学实验,这标志着航天飞机项目再次走上正轨。1990年4月24日,“发现”号航天飞机将“哈勃”太空望远镜送上轨道,人类有了观察遥远宇宙的“火眼金睛”。 1992年5月7日奋进号首次飞行,宇航员在太空第一次用手工操作抢救回收卫星成功。 1992年7月31日亚特兰蒂斯号上天,首次进行绳系卫星发电试验。 1992年9月12日,“奋进”号升空,这架航天飞机成为宇航员马克·李和简·戴维斯的“婚礼特快”,这两位宇航员是第一对在太空缔结良缘的夫妇。 1995年6月27日,“亚特兰蒂斯”号发射,它实现了航天飞机和俄罗斯的“和平号”轨道空间站首次对接,美国和俄罗斯宇航员在外太空互相“串门”,新闻评论说“冷战”已在地球之外结束。

中国民航的发展历程简介

《中国民航的发展历程简介》 1949年11月2日,中国民用航空局成立,揭开了我国民航事业发展的新篇章。从这一天开始,新中国民航迎着共和国的朝阳起飞,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经历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 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航事业无论在航空运输、通用航空、机群更新、机场建设、航线布局、航行保障、飞行安全、人才培训等方面都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民航事业的发展与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党中央、国务院直接领导和支持密不可分,是几代民航干部职工励精图治、团结奋斗的结果,为祖国蓝天事业书写了壮丽的篇章。 新中国民航从小到大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49年-1978年):筹建时期。 1949年11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在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下设民用航空局,受空军指导。 11月9 日,中国航空公司、中央航空公司总经理刘敬宜、陈卓林率两公司在香港员工光荣起义,并率领12架飞机回

到北京、天津,为新中国民航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和技术力量。 1950年,新中国民航初创时,仅有30多架小型飞机,年旅客运输量仅1万人,运输总周转量仅157万吨公里。 1958年2月27日,国务院通知:中国民用航空局自本日起划归交通部领导。 1958年3月19日,国务院通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95次会议批准国务院将中国民用航空局改为交通部的部属局。 1960年11月17日,经国务院编制委员会讨论原则通过,决定中国民用航空局改称“交通部民用航空总局”。为部属一级管理全国民用航空事业的综合性总局,负责经营管理运输航空和专业航空,直接领导地区民用航空管理局的工作。 1961年开始,民航系统认真贯彻执行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使民航事业重新走上正轨,并取得较大的发展。 到1965年,国内航线增加到46条,国内航线布局重点,也从东南沿海及腹地转向西南和西北的边远地区,新建和改建了

航天技术发展史

航天技术发展史 在过去半年中,接连发生了两起重大航天灾难。尽管人们备感痛惜,但这些挫折并不能阻挡人类进军宇宙的步伐。既然航天活动风险如此之大,为什么人类依然不放弃进军宇宙的梦想呢?从长期看,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人类总有一天必须走出自己的摇篮;从中短期看,航天活动可带来巨大回报,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进军宇宙是人类现在和未来的一项伟大事业。于是,载人航天成为现代航天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 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及其意义和前景 俗话说,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人类在漫长的社会进步中不断扩展自身的生存空间。现在,人类的活动范围已经历了从陆地到海洋,从海洋到大气层空间,再从大气层空间到太空的逐步发展过程。人类活动范围的每一次扩展都是一次伟大的飞跃。 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历程 很久以前,人类就有飞出地球、探知太空奥秘和开发宇宙资源的愿望,我国古代的不少神话故事便是突出的反映。最典型的是流传很广的嫦娥奔月,它描写一个叫嫦娥的美女,偷吃了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里求得的长生不老的仙药后,身体变轻飘到月亮上去了。 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是15世纪中国官员万户。1945年,美国学者基姆在他的《火箭与喷气发动机》一书中是这样描写的:万户先做了两个大风筝,并排装在一把椅子的两边。然后,他在椅子下面捆绑了47支当时能买到的最大火箭。准备完毕后,万户坐在椅子当中,然后命其仆人点燃火箭。但是,随着一声巨响,他消失在火焰和烟雾中,人类首次火箭飞行尝试没有成功。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带来了航天技术的春天。198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纲要》,把航天技术列为我国高技术研究发展的重点之一。"863"高技术航天领域的专家们对我国航天技术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论证,描绘了我国航天技术发展前景的蓝图,一致认为载人航天是我国继人造卫星工程之后合乎逻辑的下一步发展目标。1992年1月,党中央批准研制载人飞船工程。自此,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1999年11月20日,我国成功发射了自行研制的第一艘飞船神舟1号,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发射宇宙飞船的国家。此后,又分别把神舟2、3和4号送上九重天。在1992 年开始研制载人飞船之前,我国"863"高技术航天领域的专家们曾为研制哪种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