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直升机的发展历史

直升机的发展历史

直升机的发展历史
直升机的发展历史

直升机的发展历史

人类有史以来就向往着能够自由飞行。古老的神话故事诉说着人类早年的飞行梦,而梦想的飞行方式都是原地腾空而起,像现代直升机那样既能自由飞翔又能悬停于空中,并且随意实现定点着陆。例如哪阿拉伯人的飞毯,希腊神的战车,都是垂直起落飞行器。其中最有价值、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国古代玩具“竹蜻蜓”和意大利人达·芬奇关于垂直起降航空器的画作。

竹蜻蜓有据可查的历史记载于晋朝(265年—420年)葛洪所著的《抱朴子》一书中。它利用螺旋桨的空气动力实现垂直升空,演示了现代直升机旋翼的基本工作原理。《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9卷写道:“直升机是人类最早的飞行设想之一,多年来人们一直相信最早提出这一想法的是达·芬奇,但现在都知道,中国人比中世纪的欧洲人更早做出了直升机玩具。”这种玩具于14世纪传到欧洲。“英国航空之父”乔治·凯利(1773年-1857年)曾制造过几个竹蜻蜓,用钟表发条作为动力来驱动旋转,飞行高度曾达27米。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直升机的发展史由幻想时期进入了探索时期。欧洲产业革命之后,机械工业迅速倔起,尤其是本世纪初汽车和轮船的发展,为飞

行器准备了发动机和可供借鉴的螺旋桨。经过航空先驱者们勇敢而艰苦的创造和试验,1903年莱特兄弟(Wright brothers)制造的固定翼飞机飞行成功。在此期间,尽管在发展直升机方面,航空先驱们付出了相当的艰辛和努力,但由于直升机技术的复杂性和发动机性能不佳,它的成功飞行比飞机迟了30多年。

20世纪初为直升机发展的探索期,多种试验性机型相继问世。试验机方案的多样性表明了探索阶段的技术不成熟性。经过多年实践,这些方案中只有纵列式和共轴双旋翼式保留了下来,至今仍在应用。双桨横列式方案未在直升机家族中延续,但在倾转旋翼飞机中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俄国人尤利耶夫另辟捷径,提出了利用尾桨来配平旋翼反扭矩的设计方案并于1912年制造出了试验机。这种单旋翼带尾桨式直升机成为至今最流行的形式。

20世纪初的努力探索为直升机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并使直升机的设计取得了显著进展,有多架试验机实现了短暂的垂直升空和短距飞行,但离实用还有很大距离。

飞机工业的发展,使航空发动机的性能迅速提高,这为直升机设计的成功提供了重要条件。旋翼技术的第一次突破,归功于西班牙人Ciervao,他为了解决固定翼飞机的安全问题创造了“不失速”的飞机,这种飞机采用自转旋

翼代替了机翼,自转旋翼机由此诞生。旋翼技术在自转旋翼机上的成功应用和发展,为直升机的诞生提供了另一个重要条件。

1907年8 月,法国人保罗·科尔尼研制出一架全尺寸载人直升机,并在同年11月13日试飞成功。这架直升机被称为“人类第一架直升机”。1938年,年轻的德国人汉纳赖奇驾驶一架双旋翼直升机在柏林体育场进行了一次完美的飞行表演。这架直升机被直升机界认为是世界上第一种试飞成功的直升机。

1936年,德国福克公司在对早期直升机进行多方面改进之后,公开展示了自己制造的FW-61直升机,1年后该机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

1939年春,美国的伊戈尔·西科斯基完成了VS-300直升机的全部设计工作,同年夏天制造出一架原型机。这种单旋翼带尾桨直升机构型成为现在最常见的直升机构型。

20世纪40年代,美国沃特-西科斯基公司研制的一种2座轻型直升机R-4,它是世界上第一种投入批量生产的直升机,也是美国陆军航空兵、海军、海岸警卫队和英国空军、海军使用的第一种军用直升机。该机的公司编号为VS-316,VS-316A。美国陆军航空兵的编号为R-4,美国海军和海岸警卫队的编号为HNS-1,英国空军将其命名为“食

蚜虻1”(Hoverfly 1),英国海军将其命名为“牛虻”(Gadfly)。

到30年代末期,在法国、德国、美国和前苏联都有直升机试飞成功,并迅速改进达到了能够实用的程度。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军事需要加速了这一进程,促使直升机发展由探索期进入实用期,直升机开始投入生产线生产。到二战结束时,德国工厂已生产了30多架直升机,美国交付的R5、R6直升机已达400多架。

20世纪的后半期直升机进入航空实用期,直升机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展,数量迅速增加。

直升机发展史

中国的竹蜻蜓 中国的竹蜻蜓和意大利人达芬奇的直升机草图,为古代直升机的创造供给了启发,指出了切确的思想标的方针,它们被公认是直升机成长史的解缆点。 竹蜻蜓又叫飞螺旋和“中国陀螺”,这是我们祖先的奇怪创造。有人感触,中国在公元前400年就有了竹蜻蜓,此外一种斗劲守旧的估计是在明朝(公元1400年摆布)。这类叫竹蜻蜓的民间玩具,一贯流传到此刻。 古代直升机当然比竹蜻蜓复杂万万倍,但其遨游事理却与竹蜻蜓有近似的处所。古代直升机的旋翼就好像竹蜻蜓的叶片,旋翼轴就像竹蜻蜓的那根细竹棍儿,带动旋翼的筹谋机就好像我们用力搓竹棍儿的双手。竹蜻蜓的叶片前面圆钝,后面尖锐,上概况斗劲圆拱,下概况斗劲平直。当气流经过圆拱的上概况时,其流速快而压力小;当气流经过平直的下概况时,其流速慢而压力大。因而高低概况之间组成了一个压力差,便产生了向上的升力。当升力大于它本人的分量时,竹蜻蜓就会腾空而起。直升机旋翼产生升力的事理与竹蜻蜓是不异的。《大英百科全书》记实道:这类称为“中国陀螺”的“直升机玩具”在15世纪中叶,也就是在达芬奇绘制带螺丝旋翼的直升机设计图之前,就已经传入了欧洲。 《扼要不列颠百科全书》第9卷写道:“直升机是人类最早的遨游假想之一,多年来人们一贯信任最早提出这一想法的是达·芬奇,但此刻都知道,中国人比中世纪的欧洲人更早做出了直升机玩具。” 达芬奇的画 意大利人达芬奇在1483年提出了直升机的假想并绘制了草图 19世纪末,在乎大利的米兰图书馆创造了达芬奇在1475年画的一张对于达芬奇的直升机的想象图。这是一个用上浆亚夏布制成的重大螺旋体,看上去好像一个重大的螺丝钉。这类飞机械由四小我独霸,在达·芬奇时代风行的转变玩具可能激起了这位大创造家的设计灵感,他倡议以转变一绕垂直轴的螺旋面来达到垂直的遨游。它以弹簧为动力转变,当达到必定转速时,就会把机体带到高空。驾驶员站在底盘上,拉动钢丝绳,以转变遨游标的方针。事实上,达·芬奇称本人的创造也只是供给一个直升动力,而不是真正能工作的飞机。西方人都说,这是最早的直升机设计蓝图。 当然古代科学家感触达·芬奇设计的“直升机”可能永远不会腾飞,但这一设计摹拟还是是达·芬奇最驰名的创造之一。直到今天,人们还将达·芬奇视为双旋翼直升机概念的鼻祖。初期在20世纪40年月至50年月中期是合用型直升机成长的第一阶段,这一时代的范例机种有:美国的S-51、S-55/H-19、贝尔47;苏联的米-4、卡-18;英国的布里斯托尔-171;捷克的HC-2等。这一时代的直升机可称为第一代直升机。贝尔47是美国贝尔直升机公司研制的单发轻型直升机,研制工作初步于1941年,尝试机贝尔30于1943岁首步遨游,1945年更名为贝尔47,1946年3月8日获得美国民用航空署(CAA)的适航证,这是世界上第一架获得适航证的民用直升机。该机是单旋翼带尾桨式结构、两叶桨叶的跷跷板式旋翼。旋翼下面有不变杆,与桨叶呈直角。通俗的主动倾斜器可进行总距和周期变距独霸。尾梁后部有两个桨叶的全金属尾桨。 卡-18是苏联卡莫夫设计局设计的单发双旋翼共轴式轻型多用处直升机,于1957年年中初度遨游,尔后不久投入批生产。采用两副转变标的方针相反的3桨叶共轴式旋翼,桨叶为木质结构。装1台275马力的九缸星形活塞式筹谋机。机身为钢管焊接结构,存在轻金属蒙皮和硬壳式尾梁。座舱内可包容1名驾驶员和3名乘客。采用四轮式升降架,前升降架机轮可以自由转向。 这个阶段的直升机存在以下特点:动力源采用活塞式筹谋机,这类筹谋机功率小,比功率低(约为1.3千瓦/公斤),比容积低(约247.5公斤/米3)。采用木质或钢木同化结构的旋翼桨叶,寿命短,约为600遨游小时。桨叶翼型为对称翼型,桨尖为矩形,气动效率低,旋翼升阻比

武装直升机的发展历史

武装直升机的发展历史.txt生活,是用来经营的,而不是用来计较的。感情,是用来维系的,而不是用来考验的。爱人,是用来疼爱的,而不是用来伤害的。金钱,是用来享受的,而不是用来衡量的。谎言,是用来击破的,而不是用来装饰的。信任,是用来沉淀的,而不是用来挑战的。燕山大学 21世纪武装直升机发展概论 现代武器装备概论 机械工程学院 09级机自10班 0901******** 孙亚鹏 武装直升机的发展历史 第一节直升机概念的萌芽 最早直升机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前(B.C. 400)中国已有的竹蜻蜓,竹蜻蜓包含一螺旋桨装在一根垂直轴上,人们以手转动此轴即可使竹蜻蜓升空飞行,这可能是人类最早的概念直升机。但是此一概念并没有继续的发展,一直到十五世纪,达芬奇(Leonardo de Vinci)绘出他所认为飞行的机器,在图中他建议以旋转一绕垂直轴的螺旋面(双旋翼直升机概念鼻祖)来达到垂直的飞行。 第二节早期直升机的发展 大约在1900年,以汽油为燃料的往复式内燃机开始问世,使得飞机的飞行成真,同时人们亦开始利用在直升机的发展上。于1904年法国 Renard 制造一架横向双主螺旋桨直升机以一双缸引擎推动同时他利用翼片扑动插梢(flap hinge)来解决因翼片升力所造成螺旋桨轴毂的力矩问题。 1907十一月三日法国 Paul Cornu 驾驶自制的直升机,而这也是飞行史上第一架真正只由飞行员操作飞行的直升机 1912年苏联 Yuriev 建造了一架原型机重200千克(下图),这是世上第一架只有单一主螺

旋桨配上一垂直反扭力螺旋桨。而此设计即目前最常见的型式。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因战争需要高性能的飞机,较佳的引擎被开发出来,直升机所面临功率不足的问题迎刃而解。有了足够的动力令直升机起飞,先驱们开始可以集中精力在直升机稳定性及控制性的问题上加以探讨。为解决控制稳定的问题,一些以前直接引用飞机的概念有了进一步的修正,如不再以垂直尾舵的方式来控制方向而改以翼面循环倾角和以旋转翼来取代螺旋桨等。旋转翼与螺旋桨最大的不同在其刚性的设计,旋转翼为柔性设计,允许翼片大量的位移及变形。反之螺旋桨则为刚性设计只允许少量的变形。 第一次大战结束的几年后,有三位直升机制造者竞相地号称其完成真正的飞行。事实上他们试飞的日期相隔不久,且各自有其破当时直升机第一次飞行的记录和对直升机的发展有所贡献 I. Pescara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一位阿根廷(Argentina)的工程师 Marquis Pescara 建造一架包含两个转向相反的共轴旋转翼直径 6.4米,每一旋转翼有上下两个平面,每一平面有四个翼片: II. De Bothezat一位苏联的科学家于苏联革命时被迫逃离母国到美国,于1916年他写了一本直升机旋翼理论的书。在1921年六月一日他和美国陆军签署一项合约,帮军方发展一架可升高至 100米且可在引擎转速下降情况下降落的直升机,此为美国军方第一次直升机订单的合同。此机为一交叉型铁管梁组成的机身,于梁的四端各有一六个翼片直径 6.6米的旋转翼,旋转翼片的倾角则由一飞轮控制,全机重 1610千克配以一200马力的引擎 典型的武装直升机 III. Oehmichen一位法国工程师 Etienne Oehmichen 在1920年建造一架类似 Paul Cornu 所造的直升机,机身由一水平梁构成,于梁的两端各有一双翼片旋转翼,其直径 6.4米由一20 到25马力的引擎透过皮带来带动。但此机升力不足,他以缆线将一充满70 立方米的氢气球悬吊在上机身架子 第三节直升机发展的起飞期 德国的 Heinrich Focke 教授,他所发展一系列横向双主轴旋转翼直升机不止打破当时的很多记录,完成直升机史上第一次的自动旋转降落,同时对于直升机的应用上亦有相当的贡献。此机通过一连串官方正式的认证,开创以后直升机于山地救难、游览观光及城市运输的商机。于1943年六月十二日在当时德国的统制者希特勒(Adolf Hitler)前的表演后,直升机开始被使用于战争上。虽然没有引起太大的关注不过Focke 教授在直升机发展上的成功事迹激励了各国于大战前对直升机发展的投入。但欧战开始及战后家园的重建,使得各国不得不停止直升机的发展,反观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国,因为本土未受到战争的洗礼其直升机发展亦进步神速,进而发展成一产值可观的工业。1940年到 1945年期间可说是其直升机工业的诞生,其中影响最大的首推 Igor Sikorsky(西科斯基飞机公司)和 Authur Young (贝尔直升机公司)两人。目前最常见的单一旋转翼直升机亦因西科斯基的成功变成目前直升机型式的主流 第四节武装的开始 纵观直升机的发展史就可以知道武装直升机是必然的趋势。在直升机上加装武器开始于40年代。,德国在Fa-223运输直升机加装了一挺机枪。50年代,美、苏、法等国都分别在直升机加装武器,开始主要用于自卫,后来也用来执行轰炸、扫射等任务。60年代初,美国在越南战争中大量使用直升机。战争中,其直升机损失惨重,因而决定研制专用武装直升机。第一种专门设计的武装直升机是美国的AH-IG,1967年开始装备部队,并用于越南战场。 武装直升机的地位 在局部战争中日益凸显的独特性能:飞行速度快;反应灵活、机动性好;隐蔽性好生存能力强;机载武器杀伤威力大。在现代战争中,武装直升机主要可遂行以下的一些任务:一

未来世界直升机市场发展分析

第二十届(2004)全国直升机年会论文 未来十年世界直升机市场发展分析 才艳王翔 (上海西科斯基飞机公司) 摘要本文用国际预测公司的资料分析了未来10年世界直升机的发展趋势,对我国直升 机市场规划、发展走向有参考价值。另外,有些动向值得注意,如倾转翼机的发展和“模 块生产线”概念,对我国今后直升机发展可以借鉴。 1.未来10年直升机市场预测 根据国际预测公司的预测,2004年至2013年世界直升机总产量为13334架,其中民用为9374架,年分布量如图1;军用为3960架,年分布量如图2。10年间世界直升机总产值为925亿美元,其中民用为188亿美元,年分布值如图3;军用为737亿美元,年分布值如图4。 图1

图2 图3

图4 1.1 民用直升机市场 从预测的数据看,2004至2013年民用直升机产量比上世纪90年代中期有所增长,但是今后10年的年产量没有什么增长,而年产量趋势有所下降。 在民用市场上,活塞式直升机占据了年产量的40-45%,在2000-2001年不景气期间,活塞式直升机减少比涡轴直升机多得多,但是当2003年民用直升机复苏时,活塞式直升机反应比涡轴式直升机快得多。国际预测公司认为活塞式直升机目前的生产旺盛势头不会持续很长时间。 在产值方面,目前缓慢增长的势头会在2008年达到高峰,而其后的年份将会下降,这是因为一些价格较贵的直升机在2008年前一段时间生产有所增长,而超过了产量下降的趋势。 1.2 军用直升机市场 国际预测公司预测,2004年与2003年相比,新的军用直升机生产将上升,他们还预期军用直升机生产至少到2011年都会总体上升。在2011年,国际预测公司预计与2004年生产318架相比,将有相当幅度增长,达447架。2012年和2013年将有可能有所减少。 国际预测公司预测2004年的以后军用直升机产值将有相当幅度增长,这种上升的势头至少保持到2012年。产值的增长之所以比产量的增长率高得多,是因为价格昂贵的直升机生产量增加了,如倾转翼机V-22和NH-90型。与2004年的产值44亿美元相比,2012年军用直升机产值计划为99亿美元。 在上述生产计划之外,国际预测公司还定义一个改装计划,所谓改装计划是指改

国内外无人直升机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分析

国内外无人直升机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分析 在无人机里有一种特殊的无人直升机,它是指由无线电遥控飞行或自主控制飞行的无人驾驶、不载人的垂直起落旋翼飞行器。它依靠发动机驱动旋翼产生升力和操纵力,能垂直起落、空中悬停,能向任何一个方向灵活飞行。真正意义上的无人直升机以长航时、多任务、稳定性等为标志,与时下一些航模性质的无人机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上。 无人直升机的多功能特性 无人直升机无论在现代战争还是经济建设、日常生活中都具有独特作用。以民用为例,无人直升机具有成本相对较低、无人员伤亡风险、生存能力强、机动性能好、使用方便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包括:航空拍摄、航空摄影、地质地貌测绘、森林防火、地震调查、边境巡逻、应急救灾、禁毒、反恐、警用侦查巡逻、治安监控、消防航拍侦查、通信中继、城市规划等多个领域。近年来,无人机在民用市场的潜在需求也将逐步显现,我国民用无人机将进入快速发展期。 国外无人直升机的发展 无人直升机研制始于上世纪50年代初,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率先对无人直升机进行研究。当时美国为加强反潜搜索能力以应对前苏联庞大的潜艇威胁开始无人直升机研制,委托“螺旋动力”公司为美海军研发了第一架无人直升机——QH-50,该机为遥控无人直升机,先后交付近800架。上世纪70年代,美国陆军使用其改进型QH-50D在越南战场上执行战场侦察和炮兵目标观测任务,由于该机为遥控直升机,使用不甚方便,失事率也非常高,美军无奈于70年代末期取消了QH-50的订货计划,其任务使命由无人机代替,无人直升机在美国的研制呈萧条趋势。 在经历了试用、萧条、复苏之后,上世纪80至90年代,无人直升机的发展呈现出百家齐放的特点,出现了各种气动外形的无人直升机。国外无人直升机逐渐步入加速发展时期。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美国无人直升机研制呈迅猛发展趋势,各大直升机公司纷纷介入,也带动了全球无人直升机的研制热潮。2005年8月,美军颁布2005~2030年《无人机系统路线图》,该路线图表明美军今后将大力开发无人直升机,可以预见美军无人直升机的研制将步入正轨并快速发展,这也正是美国各大直升机公司纷纷涌入无人直升机领域的主要原因。无人直升机作为一种重要武器装备,其研制任务已由美国各大直升机公司全面接管,小公司承担无人直升机研制的时代在美国将一去不复返。 纵观历史,国外无人直升机发展趋势在创新构型、提升任务载荷和续航能力之外还具有其他特征。一是以信息支援任务为中心,作战任务进一步扩展,最终形成侦察、攻击任务综合一体化的无人直升机;二是无人机系统研制由“以平台为中心”向“以任务为中心”转变,充分考虑作战使用的特殊要求;三是不断提高智能化水平和自主飞行控制能力,具备故障隔离/排除故障、自动航路规划等智能控制能力;四是具备执行多任务的作战能力;五是采用钛合金、复合材料、模块化设计等新材料和新技术。

世界无人机大全

世界无人机大全 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的RQ-4A“全球鹰”是美国空军乃至全世界最先进的无人机。作为“高空持久性先进概念技术验证”(ACTD)计划的一部分,包括“全球鹰”和“暗星”两个部分在内的“全球鹰”计划于1995年启动。ACTD计划最初由国防先进研究项目处管理,1998年10月转由怀特·帕特森空军基地的空军系统计划办公室接管。后来“暗星”计划于1999年1月取消。“全球鹰”的研制计划分为三部分:设计,研制与试验,部署和评估。相关厂商包括电气系统ES公司,信息科技IT公司,综合系统IS 公司,舰船系统和构成公司。 贴子相关图片:

2 Northrop Grumman 公司已经从机身制造公司Schweizer航空器集团接收了第一架RQ-8A配备火力的垂直升降无人侦察机. Northrop Grumman公司正在试飞一架此型飞机的有人驾驶型号来测试其执行任务的能力. 此型飞机将提供给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来实施侦察,位置预料和支持目标精确打击.此型飞机能在任何配有航空装置的战舰和狭小的陆

地上起飞.它配有电子红外传感器和激光指示器,能覆盖从起飞地方圆110海里的区域. 第一批此型飞机将配给海军陆战队,包括三架飞机,两个地面控制基地,一套数据连接系统,远程数据终端等设施. 贴子相关图片: 3 据AAI公司称,“影子-200”无人机参与了许多著名的战斗,其中之一是捕获了绰号为"金刚石之王"的萨达姆高级副官之一,在另一次战斗中,“影子”无人机完成了侦察任务,从而使美国部队成功解除了一支支持萨达姆的伊朗游击队武装。

由于“影子-200”无人机在飞行中噪声大,部队将该无人机命名为“尖叫魔鬼”。不过,在作战期间,这种无隐身的飞机倒能提供心理上的优势。 贴子相关图片: 4 用途:战场侦察、目标指引、火力校正(AS90和MLRS) 制造商:英国GEC-马可尼航空有限公司

中国直升机市场调研报告

中国直升机市场调研报告 11月14日,第八届珠海航展开幕前两天,国务院、中央军委下发了《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明确“十二五”期间将改革空域管理体制。此次《意见》的最大亮点在于对4000米以下低空飞行的制度的改变——无需报批,只需报备。在业内人士眼中,这被解读为打破国内通用航空业发展的制度壁垒。来自于行业主管部门、通用航空制造与运营企业的相关负责人、业内专家与航空爱好者在为期6天的本届航展上,热议通航产业发展方向,畅想通航产业春天里该播撒怎样的种子。 《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节选: 改革目标 1. 总体目标。 通过5至10年的全面建设和深化改革,在低空空域管理领域建立起科学的理论体系、法规标准体系、运行管理体系和服务保障体系,逐步形成一整套既有中国特色又符合低空空域管理规律的组织模式、制度安排和运作方式,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低空空域资源。 2. 阶段目标。 试点阶段(2011年前):在长春、广州飞行管制分区改革试点的基础上,在沈阳、广州飞行管制区进行深化试点,在更大范围深入探索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经验做法,研究提出低空空域划分标准,完善政策法规,探索运行机制,简化工作程序,优化服务保障模式,为全面推进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奠定基础。 推广阶段(2011年至2015):在全国推广改革试点,在北京、兰州、济南、南京、成

都飞行管制区分类划设低空空域,进一步建立健全法规标准,优化运行管理模式,合理布局和建设服务保障网点,基本形成政府监管、行业指导、市场化运作、全国一体的低空空域运行管理和服务保障体系。 深化阶段(2016年至2020年):进一步深化改革,使低空空域管理体制机制先进合理、法规标准科学完善、运行管理高效顺畅、服务保障体系可靠完备,低空空域资源得到科学合理开发利用。 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分类划设低空空域。按照管制空域、监视空域和报告空域划设低空空域,区分不同模式实行分类管理试点。管制空域,航空用户申请飞行计划,空管部门掌握飞行动态,实施管制指挥;监视空域,航空用户报备飞行计划,空管部门监视飞行动态,提供飞行情报和告警服务;报告空域,航空用户报备飞行计划,向空管部门通告起飞和降落时刻,自行组织实施,空管部门根据用户需要,提供航行情报服务。空军会同有关单位和部门,统筹公共运输航空、通用航空和军事航空低空使用需求,研究提出各类低空空域划设方案报国家空管委审批,逐步调整审批权限。各类低空空域垂直范围原则为真高1000米以下,可根据不同地区特点和实际需要,具体划设低空空域高度范围,报批后严格掌握执行。民航局会同空军研究论证在现行航路内、高度4000米(含)以下,按监视空域管理办法为通用航空飞行提供空中交通服务。在空中禁区、空中危险区、国境地带、全国重点防空目标区和重点防空目标周围一定区域上空以及飞行密集地区、机场管制地带等区域,原则上不划设监视空域和报告空域。 有数据显示,中国在2015年之前将至少需要300架直升机,到2020年,中国直升机预计需求上万架,西方直升机巨头已纷纷抢滩中国,有媒体甚至称中国直升机市场已经迎来了“井喷”时代……

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历程

已有半个多世纪发展历史的新中国航空工业,成功研制生产了上万架歼击机、强击机、轰炸机、歼击轰炸机、直升机、侦察机、教练机、无人驾驶飞机、支线客机和通用飞机,为国防现代化和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中国航空工业管理部门也几经变化。 从最初设立的二机部四局、三机部、航空工业部、直到后来的航空航天部。1993年,航空航天部撤销,分别组建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和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 为了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加速国防现代化建设,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和国防科技工业现状,决定对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制进行重大改革。在核工业、航天、航空、船舶、兵器五大军工总公司的基础上,分立组建十大军工集团。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一分为二,分别组建了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 两大航空工业集团自1999年7月1日成立以来,不断加大改革力度,更新观念,转变职能,使集团公司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在全体员工的积极努力下,两大集团组建以来,经济规模成倍增长,自主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一大批先进航空武器装备研制成功并投入批量生产,民用飞机和非航空产品研制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但是,随着中国飞机市场的需求急剧扩大,以及大飞机战略的实施,现行的航空工业体制已经有些不大适应。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专家分析说,中国的飞机研制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要加快缩短差距,迎头赶上,必须集中航空工业所有的科研和制造资源,而现在的两大航空集团都是独立法人,互不隶属,资源相对分散,不仅不利于集中资源,而且还会产生重复建设的问题。 中航二集团有关部门负责人对记者说,目前,两大航空集团分别与国内外航空企业开展了许多合作项目。合并后,这些项目都可以统筹安排。两大航空集团在中国商飞公司的股份,以及在天津的空中客车飞机总装线项目的投资,合并后也将合二为一,增强了新公司的话语权。

飞机的发展历程

飞机的发展历程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飞机的发展历程》的内容,具体内容:飞机(Fixed-wing Aircraft)指具有机翼、一具或多具发动机的靠自身动力驱动前进,能在太空或者大气中自身的密度大于空气的航空器。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 飞机(Fixed-wing Aircraft)指具有机翼、一具或多具发动机的靠自身动力驱动前进,能在太空或者大气中自身的密度大于空气的航空器。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 飞机是人类在20世纪所取得的最重大的科学技术成就之一,有人将它与电视和电脑并列为20世纪对人类影响最大的三大发明,关于世界上最早的飞机到底是由谁发明? 争议 法国人认为世界最早的飞机是由法国人克雷芒阿德尔(Clment Ader)发明,于1890年10月9日在法国试飞成功,部分人认为他发明了历史上第一架飞机。 美国人认为飞机的发明者是美国人莱特兄弟(Wilbur Wright和Orville Wright),于1903年12月17日在美国试飞成功。 巴西人认为是巴西人阿尔贝托桑托斯杜蒙特(Alberto Santos-Dumont)发明了飞机,1906年10月12日桑托斯-杜蒙特的"14 bis"飞机成功地飞至60米高空是世界上第一次成功的动力飞行,之前的飞行并没有达到真

正意义上"飞"的标准。 一般普遍认为是由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而有部分人认为是由克雷芒阿德尔或阿尔贝托桑托斯杜蒙特所发明。 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设计制造的飞机进行了成功的飞行,这是世界上首次实现重于空气的航空器的有动力、可操纵的飞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飞机已用于作战,当时飞机的速 度已达180~220千米/时,升限6000~7000米,航程400~450千米,轰炸机载弹量1000~2000千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飞机的速度达到750千米/时,轰炸机载弹量可达10吨左右。20世纪40年代中期以后,发动机由活塞式发展到喷气式,飞机的飞行性能显著提高;80年代飞机的升限已超过30000米,最大速度超过3倍音速,航程超过20000千米,最大载重量超过100吨。 莱特 二十世纪最重大的发明之一,是飞机的诞生。人类自古以来就梦想着能像鸟一样在太空中飞翔。而2000多年前中国人发明的风筝,虽然不能把人带上天空,但它确实可以称为飞机的鼻祖。 20世纪初在美国有一对兄弟他们在世界的飞机发展史上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们就是莱特兄弟。在当时大多数人认为飞机依靠自身动力的飞行完全不可能,而莱特兄弟确不相信这种结论,从1900年至1902年他们兄弟进行1000多次滑翔试飞, 终于在1903年制造出了第一架依靠自身动力进行载人飞行的飞机"飞行者"1号,并且获得试飞成功。他们因此于1909年获得美国国会荣誉奖。

小度写范文中国最大的直升机_贡献最大的中国直升机模板

中国最大的直升机_贡献最大的中国直升机 在直升机全力救灾的同时,我们也看到,盘旋在灾区上空的直升机中,米系列是俄罗斯的,“黑鹰”是美国的。“超级美洲豹”是欧洲的,直-8也不过是法国“超黄蜂”的翻版…… 我国直升机发展从1956年苏联援建米-4直升机生产线启动算起。也不过52年,与欧美百年的直升机发展史相比,我们的起步晚了足足半个世纪。即便如此,我们在“旋翼之路”上依然顽强前行! 无论是仿制还是直接引进,我相信最终我们一定能拿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直升机! 评议区直升机与飞机同属重于空气的航天器,但直升机这个名称不同于飞机,在希腊语中没有一个相应的词。而是由法国人阿梅古根据希腊语中的“螺旋”和“机翼”两个词组合而成的。据西北工业大学姜长英教授考证,直升机的名字最早于1948年出现在我国的一本词书里,但被误称为“直升飞机”,至今这种不准确的称谓仍在我国广为流传,有时在与国外交流时还给翻译制造了不小的麻烦呢! 原以为“直升机”、“直升飞机”怎么称呼都一样,看来以后要注意了。我国直升机发展虽然起步比较晚,但发展是很迅速的。这其中我们引进并装备了多型国外的直升机,因此在评选“贡献最大的中国直升机”时,这个“中国直升机”应该定义为在中国使用的直升机,由于我们是军事科普期刊,所以范围就成了在中国军队使用的直升机。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评选,那就是我军所使用直升机的装备数量、使用年限、所发挥的作用。那么在世纪之初购买的卡-28,在装备数量和使用年限上就没有优势可言了。对的,还有EC-120,它主要是商用,我们也将它排在“7榜”之外。在候选这几种直升机中,我们认为直-5应该排第一。从1963年定型并批量生产到1979年停产,直-5共生产了500多架,1989年退役。在近30年的服役中,该机在我国

AH1武装直升机..

AH-1眼镜蛇攻击直升机 AH-1“眼镜蛇”直升机,是由贝尔直升机公司于60年代中期为美陆军研制的专用反坦克武装直升机,当时也是世界上第一种反坦克直升机。由于其飞行与作战性能好,火力强,被许多国家广泛使用,经久不衰,并几经改型。 基本信息 长度13.6 m 旋翼直径13.41m 高度4.1 m 实用升限3,720 m 目录1发展沿革2衍生型号3战争应用4外国用户5性能数据 AH-1"眼镜蛇"直升机,是由贝尔直升机公司于60年代中期为美陆军研制的专用反坦克武装直升机,也是当时世界上第一种反坦克直升机。由于其飞行与作战性能好,火力强,被许多国家采用,几经改型并经久不衰。 发展沿革.贝尔AH-1"眼镜蛇"是世界上第一种专门研制的武装直升机,该机研制于60年代中期,起初只是作为美国陆军的越战临时解决方案。但是没有人会想到这个"临时解决方案"会不断进化,直到21世纪还在生产。 直升机在越战中第一次直接参加战斗,美国陆军给贝尔UH-1"休伊"运输直升机安装上武器后用于攻击任务,但"休伊"并不是被设计来执行此类任务的,生存能力明显不足。作为临时解决方案,贝尔公司在"休伊"基础上研制的专用武装直升机--AH-1"眼镜蛇",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装备后投入作战,该机在越南表现优秀。 陆军的长期目标是研制一种专用的反坦克直升机,"眼镜蛇"只是过渡方案。之后贝尔应陆军的要求提交了两个方案:一是AH-1加强版--Model 309"眼镜王蛇",二是全新设计的Model 409,这两个方案最后全部败于休斯AH-64,但"眼镜王蛇"对AH-1演化影响很大。 易洛魁武士美国陆军在60年代初向越南增兵后,1956年首飞的贝尔UH-1"易洛魁"(或"休伊")涡轴动力直升机成为陆军直升机作战思想的驮马。当1962年UH-1A部署在东南亚时,该机成为陆军历史上第一种直接参加战斗的直升机。UH-1A随后被功率加大的UH-1B和UH-1C取代,但是从"休伊"的作战表现看该机并不适合作为武直使用,速度较慢且生存力不足。 1958年贝尔公司开始研究专用武直概念,在1962年推出了一个被称为D255"易洛魁武士"的全尺寸模型。"易洛魁武士"沿用了"休伊"的发动机和传动系统,但具有鲨鱼般的苗条机身,看起来就像是一架战斗机。"易洛魁武士"是串列双座布局,炮手在前飞行员在后,后座略高以保证飞行员的前方视野。机头安装一个榴弹发射器自动炮塔,机腹鼓包内还装2门20毫米前射机炮,机身中部短翼可外挂武器,例如6枚SS-11线控导弹。 美国陆军对D225印象深刻,但在观念上仍无法接受完全纯粹的武装武装直升机,宁可继续沿用武装化的UH-1A/B通用直升机。虽然如此,专为攻击而生的D-225堪称武装直升机的鼻祖,其设计上充满前瞻性,许多特点都成为日后武装直升机的共同特征。而同时,越南战场上血的教训也使美军很快认识到专业武装直升机的价值,陆军最终决定上马专用武直项目,遂在1964年8月提出世界上第一个专业武装直升机计划--先进空中火力支持系统(AAFSS),发展一种能伴随地面部队并提供火力支援的新型专业武装直升机。数家公司提交了方案,最后陆军选中洛克希德的AH-56"夏延"。 但按照进度"夏延"直到1970年才能服役,越战的压力迫使陆军需要尽快装备武直,所以在1965年又开始了过渡武直招标。陆军要求新机的设计基于现有直升机以保证能尽快投产。波音-伏托尔提交了"支奴干"的改型,西科斯基提交了"海王"的改型,卡曼提交了"海妖"的改型,贝尔提交了改进自UH-1的Model 209。 贝尔Model209尽管在AAFSS竞争的早期贝尔方案就被淘汰,但公司还是自筹资金继续专用武直的研制,一步步地完善Model 209"UH-1改进型"的设计。 贝尔Model 209于1965年9月7日首飞,机身结构融合D225以及Model 207的概念,如狭长的机身、

航空航天发展史

航空航天发展史课程论文——论战争与航空发展的关系 15191001 李想

摘要 每当我们提起战争,总会联想到残酷,杀戮等不好的名词。由于战争,人民流离失所,血流漂橹,社会动荡不安。虽然战争是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的最大阻碍,但战争同时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剂。从航空航天技术来看,战争无疑是该技术发展的最大推动剂。从1903年莱特兄弟自制飞机的试飞成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空天战争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从第一架飞机的产生到二战结束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飞机,可以看出,不到50年的时间里,航空技术取得了巨大进步。航空技术也是由于世界局势的紧张,美俄之间的冷战促进发展的。同时,随着航空技术的发展,在未来的战争中,空战将成为战争中最主要的战争形态。 关键词 战争,航空技术,发展

引言 时代背景 我们羡慕鸟儿在蓝天中自由的翱翔,对飞行的渴望深深的植入人类的心中,我们将对飞行的美好愿望寄托于一个又一个的神话故事之中。嫦娥奔月,阿波罗,赫尔墨斯等都是有关飞行的神话。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也发明了很多有关飞行的技艺。例如竹蜻蜓,木鸟,风筝。同时还有一些人为飞行的尝试付出了生命。这些都不断的激励着后人对航空技术的研制。 发展过程

正文 战争对航空航天技术的影响 自从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开始,航空技术不断发展,日新月异,但航空发展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当李林塔尔因滑翔事故牺牲后,欧洲航空技术一度陷入困境,许多科学家和航空探索者对飞机失去了信心。直到莱特兄弟飞机试飞成功后,欧洲航空技术才一改之前低迷的状态。人们对飞机不断的进行改造,飞机速度不断提高,飞行时长不断增加,性能不断提高。单翼机,双翼机多种种类的飞机不断出现。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飞机只是被人们看做一种有趣的玩物,其应用价值和潜力还没有被完全挖掘出来。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人们首先发现飞机具有空中侦察和同炮兵配合校准炮弹落点。这两种作用促进了对于飞机飞行平稳以及观察精度提高的研究。于此同时,在侦察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生空中战斗。于是人们逐渐意识到提高飞机的战斗力的重要性。人们尝试着在飞机上安装机枪,大炮等,形成了战斗机的雏形。到战争结束时,已经出现了战斗机,轰炸机等。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了4年之久,飞机的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下面是具体数据。

直升机与中国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发展

直升机与中国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发展

直升机与中国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发展 直升机由于可以在空中悬停、垂直起降,对于起降场地要求低,因此在航空应急救援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直升发展的先驱,美国西科斯基公司缔造者西科斯基曾经说过“当一个人需要救援的时候,固定翼飞机只能飞过他的头顶,扔下花瓣,只有直升机能够快速把他送往医院”。 航空应急救援在各国防灾抗灾行动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具备以下几方面的优点,救援范围广,从理论上来讲,航空救援可以在全球任何地点实施,不受地形、海况的影响,特别是一些边远、地形复杂地区和远海孤岛,第二是响应速度快,现代固定翼运输飞机的速

度一般在500-800公里左右,而直升机也有200-300公里,是汽车和轮船的数倍乃至数十倍,有助于快速反应。 对于应急救援来说,显然是速度越快越好,被救助对象的生存机率也就越大,科技含量高,现代援救飞机一般配备有较为先进的通信、光电吊舱等救援设备,可以迅速的对预定区域进行搜索,确定目标的位置,从而有效的提高搜索和救援的效率,降低搜救成本,缩短搜索时间,这样在单位时间内可以救助更多的人。 直升机在航空应急救援中发挥着中坚和骨干作用,铺天盖地的直升机已经成为航空应急救援的一个标志,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相比较最大的优点就是对起降场地要求低,可以就近布

置,快速的进入现场和灾区,许多自然灾害发生在地质复杂地区,甚至连直升机都无法找到合适的降落地点,这个时候只有采用悬停的办法进行救援,另外直升机的飞行速度和高度低,低速飞行性能及操纵性能好,有助于提高空投、空降的精度。 目前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航空应急救援体系,以美国为例,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根据《全国搜索救援计划》,美国空军为本土范围内航空应急救援执行机构,同时各州也有自己的航空应急救援力量,初步形成了国家、地方和社会并存的航空应急救援机构,但是这个体系缺乏对大型、跨州突发事件的控制能力,所以美国在1979年成立了联

世界十大武装直升机一览

美国AH-64“阿帕奇AH-64武装直升机是由麦·道飞机公司制造、为美国陆军目前的主力双座武装直升机。1989年,美国入侵巴拿马时,AH-64首次投入实战。AH-64和AH-64 D在数场重要的战争中充当了重要角色,包括海湾战争,在阿富汗的永久自由行动,和在伊拉克的持久自由行动。AH-64被证明是优秀的坦克猎人并且摧毁了数以百计主要来自伊拉 克军队的装甲车。 美国RAH-66"科曼奇"直升机 1982年,美国陆军提出LHX(实验轻型直升机计划),1991年4月,正式编号为RAH —66。如果最终加入美军服役,它将会是美军直升机之中首架设计专为全天候武装侦察的隐形直升机,执行武装侦察、反坦克和空战等任务。然而,科曼奇项目多年来屡遭经费超支和研发延期的困扰,冷战结束后的美军也面临着转型问题,2004年美国陆军宣布取消科曼 奇直升机项目。 AH-1"眼镜蛇"武装直升机

AH-1眼镜蛇是美国陆军的专用武装直升机,目前主要装备美地面部队师一级的空中骑兵中队。AH-1采用流线型窄机身和纵列式座舱布局,飞行速度快,受弹面小,机动能力强;装备有先进的武器系统;装甲防护力和生存力较强。改进后的AH-1具有在夜间、有限的 米-28“浩劫”武装直升机 米—28攻击直升机,是苏联70年代中后期研制的一种新型直升机。机翼桨叶由复合材料制成,并采用气动性能好的叶型设计以获得较大的升力;采用两台超过1000瓦功率的涡轮轴发动机,具有掠地飞行能力。机载武器为一门23毫米机炮,可装载16枚AT—6反坦克导弹,另载4~8枚红外制导的SA—14改型空对空导弹 卡-52“短吻鳄” 俄罗斯卡-50/52武装直升机 和世界其它现役武装直升机相比,卡-50拥有以下世界记录:世界第一架采用单人座舱的武装直升机;第一架采用同轴反转旋翼的武装直升机;第一架装备弹射救生座椅的直升机。她的姐妹型卡-52不仅具有与卡-50相同的武器、低空飞行能力、装甲防护能力,而且具有优良的侦察、指挥与控制等功能,可为卡-50提供类似于空中预警指挥机的作用。

中国近代航空发展史

中国航空发展史 (西安航空学院陕西西安710000) 摘要: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国古代发明和创造的风筝、火箭、孔明灯、竹蜻蜓等飞行器械,被认为是现代飞行器的雏型,对航空的产生起了重要作用。从18世纪后半叶,气球、飞艇先后在西方研制成功。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的航空知识传入中国。首先是航空新闻和科学幻想小说,其次是外国飞行家来中国作飞行表演。中国政府也派留学生出国学习航空,购买气球和飞机。但直到1949年,中国的航空事业还十分落后,发展极为缓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真正获得了迅速发展。本文通过对中国航空发展史的浅述,意图使大家对中国的航空有一个粗浅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同时引发人们对于中国与西方航空发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的思考,在对历史的回顾中找到未来的方向。 关键词:近代史;航空;发展 1855年,上海墨海书店刻印了《博物新编》,其中介绍了氢气球和巨伞图。《天上行舟》画的是航空设想。在中国最早介绍飞机的文章是1901年石印的《皇朝经济文编》中的《飞机考》。1903年以后开始出现翻译和编著的航空科学幻想小说。 博物新编

气球光绪十三年(1887),天津武备学堂数学教习华蘅芳制成直径5尺(约1.7米)的气球,灌入自制的氢气成功飞起。这是中国人自制的第一个氢气球。 飞艇澳洲华侨谢缵泰于1899年完成“中国”号飞艇的设计。“中国”号飞艇用铝制艇身,靠电动机带动螺旋桨推进。谢缵泰没有得到清朝政府的支持,他不得已把“中国”号构造说明书寄给英国飞艇研究家,获得很高评价。 飞机冯如于1909年9月造出一架飞机,9月21日试飞成功。在国外制造飞机著名的中国人谭根于1910年成功地设计和制造了水上飞机,夺得国际飞机制造比赛大会冠军,后在菲律宾创造了当时世界水上飞机飞行高度的纪录。 中国航空先驱——冯如 中国航空事业的建立是从筹建空军开始的。1913年9月正式成立的南苑航空学校,是中国第一所正规的航空学校。南苑航空学校先后训练出4期飞行学员,共159人。之后成立的还有广东军事航空和东北军事航空,为我国的早期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飞行员。1913年,北洋政府在筹办南苑航空学校的同时,也购买了修理工厂的设备和器材,建立了中国最早的飞机修理厂。从1919年起,各省相继办起了修理厂。国民党政府成立后先后建立了杭州笕桥航校修理厂、南京首都航空工厂、上海高昌庙海军制造飞机处、上海虹桥航空工厂、武昌南湖修理厂。 1934~1935年,国民党政府又与美国、意大利合办了几个工厂,其中有杭州中央飞机制造厂、广州韶关飞机修理厂、南昌中央飞机制造厂,主要也是装配、仿造和修理飞机。近代中国航空工业起步于1918年的海军飞机工程处,以后有广州飞机修理厂,以及30年代建设的杭州中央飞机制造厂、南昌飞机制造厂、广州韶关飞机修理厂和杭州保险伞厂,抗日战争时期建立的成都飞机制造厂和大定发动机制造厂等。 海军飞机工程处:中国第一个正规的飞机制造工厂,以制造水上飞机著名。 广州飞机修理厂:是中国早期制造飞机的第二个工厂。 杭州中央飞机制造厂:1934年2月中美合办杭州中央飞机制造厂。 南昌中央飞机制造厂:1935年1月,中国与意大利4家航空公司合办南昌中央飞机制造厂,制造意式飞机。

我国通用航空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预测

我们所说的通用航空实际上只是整个民用航空业中的一个独立的分支,通用航空所涉及到的活动范围特别广阔,它基本包括了去除公共航空运输之外的所有内容,通用航空从事的方面包括了工农林渔等一系列方面,它的作业区域一般集中在低空区域,高度普遍在3000米以下,有一大部分甚至于是在600米以下的低空区域。通用航空作为一个新兴的领域,近几年来不断的蓬勃发展,根据报告数据显示,我们国家的通用航空的规模一直在以15%以上的增速在发展壮大,与几年前相比都是翻了几番,通用航空行业规模不断壮大,应用的场景也是日益增多,通用航空在整个国家GDP中的贡献率也越来越高。 1中国通用航空的现状分析 1.1中国通用航空的现状 中国的通用航空发展较晚,但是发展的比较迅猛,特别是近几年来一直保持着持续高效的发展趋势。就一个国家的通用航空而言,我们一般都是通过六个方面来考察它的整体水平:通用航空企业数量、通用航空机组规模、通用航空机场数量、年总飞行时长、从业人员水平以及社会经济效益。但是中国是一个人口和经济大国,按照这些指标来进行简单的评判的话并不能直接明了的判断出我国的通用航空发展的实际情况。就比如我国目前获得了通用航空许可证的企业超过了200家,航空机组规模也超过了3000架,但是这并不能代表我们国家的通用航空发展的水平比较高。若要真正的知晓我们国家的通用航空发展状况,我以为还是得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实际的评判:(1)整体的通用航空的运输能力有多强;(2)通用航空用于工业作业以及农林作

业等的普及率有多高;(3)通用航空用于抢险救灾等重大事故救援中的水平有多高;(4)国内的普通居民的通用航空使用率有多高。 就通用航空的运输能力而言,我国目前的物流运输能力已经是初具规模,航空运输系统已经经受住了电网大型活动如“双十一”等的考验,但是这种规模的航空物流运输仅仅是停留在了大中型城市,通用航空运输的覆盖范围还是有限的,小型城市以及农村地区都无法被通用航空所覆盖。并且根据对通用航空企业的统计发现,现有的企业大多分布在我国的东部,西部地区的企业只有零星20来家,这种分布不均也会对整体的航空运输体验感造成很大影响。 就通用航空用于工业作业以及农林作业等的普及率而言,通用航空用于工农业的历史还是比较长的,但是根据调查研究是数据显示,截至到2016年,通用航空在工农业中的实际应用时长都没有达到15万小时,这个数据真实的表明了通用航空在工农业中的应用状态,整体都是十分缓慢的。 再来看看我国通用航空在抗震救灾中的应用,在天灾人祸发生的时候,通用航空会起到无法替代的作用。在几年前我国发生重大地震灾情的时候,地面通行都已经被阻断了,这个时候通用航空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只能依靠直升机以及运输机等机组来进行运输救援,在这几次的天灾事故之中,虽然通用航空起到了得天独厚的作用,但是同样也暴露出了特别大的问题,相比国外,我们的通用航空的设备相对较为落后,各类配置都不够齐全,整体的救援能力还有待提高。 1.2通用航空存在的问题

中国大型飞机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商务周刊:中国大型飞机发展战略研究报告https://www.doczj.com/doc/6a14121092.html, 2005年03月21日 14:19 《商务周刊》杂志□文路风 研制大飞机是历届中国政府都考虑和讨论过的问题,并分别做出过不同程度的努力,但却上马下马,屡战屡败。2004年,大飞机再次被列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重大项目,表明了本届政府振兴民用航空工业的意愿。 大飞机项目的成败关系到国家重大利益,有关这个项目的决策必须符合国家的长期战略目标。为有利于国家的决策,北京大学政府与企业研究所所长路风教授去年底对中国大型飞机的历史与发展战略进行了调研,并于最近完成《中国大型飞机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该报告以学者的独立研究形式,对大飞机项目的意义、历史教训以及战略决策的原则等问题做出分析和建议。 报告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为思考大飞机项目提供一个理论框架,通过对国际有关技术进步的主流理论进行概括,说明提高和增强中国的技术能力是经济发展、政治独立和国家安全的根本保证;第二部分是对中国民用航空工业几十年历史经验的分析,总结出三大历史教训;第三部分在理论框架和历史教训的基础上,阐明对发展大飞机工业的四项建议。经授权,本刊对此报告予以摘要发表,因篇幅所限,删去理论性为主的第一部分,第二、三部分亦有节略。 报告的观点只代表学者的独立立场,本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原则,目的是从理论上和历史教训上澄清是非,为国家的重大决策提供思路。 首先应该明确的是,大飞机是国家项目,不是任何部门或地区的项目。所谓“重大专项”,指的是由国家提出、资助并为实现国家战略目标而实施的项目。需要进一步明确的是,国家对于大飞机项目所规定的战略目标应该是开发大型民用客机。航空工业几十年来的争论焦点不是军用飞机,而是大型民用飞机,历次引发上不上“大飞机”争论的导火索都是中国要不要开发大型客机的问题。 上大飞机项目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一个历史转折点的开始,标志着中国的工业发展从依赖外国技术转向自主创新、从陷入低端经济活动开始奋起向高端领域爬升。因此,这个项目的战略目标必须从转变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意义上去理解。 大型民用客机是航空工业的王冠,技术最复杂,质量要求最高,涉及的经济利益也最大。对于大飞机项目,国家战略目标的实质不仅仅是开发出产品,而应该是以国家重大专项的形式动员全国的力量,建立起大飞机技术能力赖以生成、发展和提高的产品开发平台,并以竞争性企业的组织形式,通过不断的产品开发和技术进步实现产业化,最终在这个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工业领域形成与美国和欧洲的鼎足之势。 与许多人所幻想的相反,技术能力并不能通过自由市场机制而自动获得。原因在于技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