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 药物动力学要点

第一章 药物动力学要点

第一章  药物动力学要点
第一章  药物动力学要点

第一章生物药剂学

生物药剂学(biopharmaceutics;biopharmacy)主要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用药对象的生物因素与药效三者之间的关系。为正确评价药物制剂质量、设计合理的剂型和制备工艺以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以确保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它对指导给药方案的设计,探讨人体生理及病理状态对药物体内过程的影响,疾病状态时的剂量调整,剂量与药理效应间的相互关系及对药物相互作用的评价等有着重要的作用。

药物使用后,除了血管内给药没有吸收过程外,其它途径的给药通常都经过吸收、分布与消除过程。吸收(absorption)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药物在此过程中的迁移变动称为转运(transport)。除局部作用外,药物只有吸收进入体循环,在血中达到一定的浓度,才会出现生理效应,因此,吸收是药物发挥作用的前提。由于药物剂型及给药方式的不同,药物吸收的途径及影响因素也不同,药物的吸收是生物药剂学研究的重点。药物吸收后随即在体内的各过程总称为配置(disposition),它由分布(distribution)和消除(elimination)组成。分布是指药物由血液循环运送至各个脏器和组织的过程。由于药物理化性质及生理因素的差异,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仅有一小部分到达靶组织及产生药理作用。消除是指药物从体内的不可逆消失,包括代谢与排泄过程。代谢(metabolism)是指药物在体内发生化学结构变化的过程,通常是在酶参与下的生物转化过程。排泄(excretion)是指体内药物或代谢物通过排泄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主要的排泄途径为尿液、胆汁和粪便,有些药物还可以通过呼吸道、唾液、乳汁和汗液排泄。

生物药剂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有:

1. 剂型因素的研究研究药物剂型因素和药效之间的关系,这里所指的剂型不仅是指片剂、注射剂、软膏剂等剂型概念,还包括跟剂型有关的各种因素,如药物的理化性质(粒径、晶型、溶解度、溶解速度、化学稳定性等)、制剂处方(原料、辅料、附加剂的性质及用量)、制备工艺(操作条件)以及处方中药物配伍及体内相互作用等。

2. 生物因素的研究研究机体的生物因素(如年龄、生物种族、性别、遗传、生理及病理条件等)与药效之间的关系。

3. 体内吸收机理等的研究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机理对药效的影响,保证制剂有良好的生物利用度和安全有效。

生物药剂学涉及到的知识面很广,它与生物化学、药理学、物理药学、药物动力学、药物治疗学等有密切关系,并相互渗透、相互补充。但生物药剂学作为药剂学的一个分支,着重研究的是给药后药物在体内的过程,它与药理学、生物化学在研究重点上有所区别。它既不像药理学那样主要研究药物对机体某些部位的作用方式和机制,也不像生物化学那样把药物如何参加机体复杂的生化过程作为中心内容。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关系更为密切。

第二章药物的口服吸收

吸收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向循环系统转运的过程。药物的给药部位主要有胃肠道、口腔、直肠、阴道、静脉、肌肉、皮下、皮肤、肺、眼等。静脉给药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无吸收过程,而胃肠道给药应用最多,影响因素也最为复杂,其中的一些原理也可用于其他部位的吸收,因此药物胃肠道的吸收是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

第一节胃肠道生理与吸收

一、胃肠道的生理

胃肠道系统主要由胃、小肠和大肠三大部分,其中小肠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大肠包括盲肠、结肠和直肠。

1.胃胃由胃底、胃体和胃窦组成,根据运动的特征,又可将胃分成两大运动区域:胃

近端运动区和胃远端运动区。胃近端运动区包括胃底和1/3的胃体,以容受性舒张为主,它的生理意义是使胃的容量适应于大量食物的涌入,完成贮存食物的机能。胃远端运动区则以蠕动为主,其生理意义在于使食物和胃液充分混合,将食物磨碎成适合于排空的颗粒(大小通常为2mm),并推进胃内容物通过幽门向十二指肠移行。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称为排空,影响胃排空的因素可影响药物的吸收。

胃的主要功能是贮存和消化食物,由于胃粘膜上缺少绒毛,所以胃的吸收面积十分有限,且食物在胃部的停留时间较短,故胃不是药物主要的吸收部位。但一些弱酸性药物可在胃中吸收,特别是以溶液剂给药时,由于与胃壁接触面积大,有利于药物通过胃粘膜上皮细胞,故吸收较好。一般情况下弱碱性药物在胃中几乎不被吸收。

2.小肠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部分,盘曲在腹腔中部,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小肠粘膜表面有环状皱壁和成千上万的指状突起绒毛,绒毛表面上的每个吸收细胞还可伸出约600个微绒毛,因此小肠的有效吸收面积极大,可达100m2。其中绒毛和微绒毛最多的是十二指肠,向下逐渐减少,故食物和药物一般在小肠的上部吸收。

药物通过微绒毛后,进入固有层,固有层内含有毛细血管、淋巴管以及神经纤维。药物可通过毛细血管被血流带走,或透过中央乳糜管到达淋巴管。由于绒毛中的血流速度比淋巴液快500~1000倍,故淋巴系统在整个药物吸收中只占一小部分,但对于大的乳糜小滴形式存在的甘油三酯的吸收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通路。小肠是药物的主要吸收部位,也是药物主动转运吸收的特异性部位。

3.大肠大肠约长1.7m,由直肠、结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组成。与胃一样,大肠粘膜上也无绒毛,有效吸收面积比小肠少得多,吸收也比小肠差。大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以及形成和贮存粪便。除直肠给药和结肠定位给药外,只有那些吸收很慢、在胃和小肠未被有效吸收的药物,才呈现在此部位的吸收。但直肠下端接近肛门部分,血管相当丰富,是直肠给药的良好吸收部位,且部分药物可不经肝脏即进入大静脉,从而避免了肝脏的首过效应。

二、药物的吸收机制

1. 被动扩散(passive diffusion)是指药物由高浓度的一侧通过生物膜扩散到低浓度一侧的过程,大多药物都以此种机制吸收。被动扩散的动力是膜两侧的药物浓度差和电位差,不需载体,不耗能量,不受共存的类似物的影响,即无饱和现象和竞争抑制现象。其扩散速率符合Fick第一扩散定律。

被动扩散药物透过生物膜的途径有两种:①溶解扩散由于生物膜为磷脂双分子层,脂溶性药物可以溶于液态磷脂膜中,因此更容易穿过生物膜,对于弱酸或弱碱性药物,这个过程与pH值存在依赖性,因为pH值影响药物的存在形式(离子型或非离子型)。但是脂溶性太大时,由于受不流动水层的影响,转运亦可减少。②膜孔转运生物膜上有许多含水的0.1~0.8nm的微孔,水溶性的小分子物质及水可由此微孔扩散通过。

2. 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是指借助载体的帮助,药物由低浓度区域向高浓度区域转运的过程,机体必须的一些物质如K+、Na+、葡萄糖、氨基酸等均以此机制吸收。主动转运的特点是:逆浓度梯度转运,需消耗能量,故与细胞内代谢有关,可被代谢抑制剂阻断,温度下降使代谢受抑可使转运减慢;需载体参与,对转运物质有结构特异性要求,结构类似物可产生竞争抑制,有饱和现象。主动转运还具有部位专属性,某种药物只限在某一部位吸收,如胆酸和维生素B2的主动转运只在小肠上段进行,而维生素B12则在回肠末端被吸收。

3. 促进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又称易化扩散,是指一些物质在细胞膜载体的帮助下,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或转运的过程。因其转运需要载体参与,所以具有载体转运的各种特征,如对转运的药物有专属性要求,可被结构类似物竞争性抑制,也有饱和现象等。促进扩散是顺着浓度梯度转运,不消耗能量,通常载体转运的速度大大快于被动

扩散。D-木糖、季铵盐类的吸收即属此类。

4. 胞饮(pinocytosis)或吞噬(phagocytosis) 粘附于细胞膜上的某些药物如蛋白质、甘油三酸酯等,随着细胞膜的向内凹陷而被包入小泡内,该小泡随即与细胞膜断离而进入细胞内,这种过程称为胞饮,它是细胞摄取物质的一种形式。吞噬往往指的是摄取固体颗粒状物质。该过程与细胞表面的特殊受体及被内吞物质所带电荷和粗糙程度有关,故也存在吸收部位的特殊性,如蛋白和脂肪颗粒等常常在小肠下段。

药物的吸收机理比较复杂,一种药物可能以某种吸收机理为主,但也可能存在着几种吸收途径共存的现象。然而,大多数药物作为机体的异物,往往以类脂途径的被动扩散为主。第二节生理因素对口服药物吸收的影响

1. 胃肠道pH值

胃液的pH通常为1~3,空腹为1.2~1.8,食后可增至3或更高,十二指肠的pH值为4~5,空肠pH值为6~7,大肠为7~8。某些疾病和用药会影响胃肠液的pH值,如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胃液的pH比正常人低,服用抑制胃酸分泌及中和胃酸的药物如西咪替丁、阿司匹林等能使胃液的pH值升高。

吸收部位的pH值对药物的吸收有重要影响。首先,pH值影响药物的溶解度,由于大部分的药物为弱酸弱碱性药物,其溶解受到pH值的影响;其次,pH值还影响许多固体制剂的溶出度;再次,pH值影响药物的解离度,由于大多药物的吸收是属于被动扩散过程,故只有分子形式存在的才易透过生物膜吸收,而胃肠道的pH值和药物的pKa决定了分子型药物的比例。

需要指出的是,胃肠道各区域的吸收与pH值之间虽有一定的规律性,但变动因素较多。胃肠道的pH值往往只影响被动扩散吸收,对主动转运的影响较少。

2. 胃肠道的运动

(1)胃排空速率单位时间内胃内容物的排出量称胃排空速率,其反映了药物在胃中停留的时间和达到小肠的快慢。胃排空速率慢,药物在胃中停留时间延长,对主要在胃中吸收的药物(弱酸性药物)的吸收机会增加,故吸收好。但对大多数药物,吸收的主要部位在小肠,胃排空速率加快,到达小肠部位所需的时间缩短,有利于药物吸收,产生药效的时间也加快。另外,胃排空速率的增加对在胃中不稳定的药物和希望速效的药物更有利,但对有部位特异主动转运的药物(如维生素B2)的吸收量降低。

影响胃排空速率的因素主要有:①食物的组成和性质。固体食物的排空比液体食物慢,含大量脂肪的饮食能延迟胃排空3~6小时,而淀粉类食物胃排空时间约1.5~3.5小时。②内容物的粘度和渗透压,随着内容物的粘度和渗透压的增高,胃排空速率减小。③胃内容物的体积,胃排空速率随胃内容物的增大而增大,当胃中充满胃内容物时,对胃壁产生较大的压力,胃所产生的张力也大,因而促进胃排空,但是由于内容物的体积大,全部排空所需的时间也要延长。④一些药物对胃排空速率有很大的影响,如普鲁苯辛抑制胃排空,而灭吐灵促进胃排空。⑤身体所处的姿势,向右侧横卧胃排空速率快,左侧横卧排空速率慢,走动时排空速率更快。

(2)肠运动肠运动主要有两种形式:推进和混合。推进运动亦即蠕动,它决定肠内容物的运行速度,从而影响药物在肠中的滞留时间,运行速度越快,药物在肠内滞留时间越短,则制剂中药物溶出与吸收的时间越短。肠内的运行速度对于缓控释制剂的药物吸收有重要的影响。混合运动是小肠收缩的结果,使内容物与分泌液充分混合,并为药物与肠表面上皮接触提供条件。肠皱壁上绒毛随混合运动产生“挤压作用”,可使淋巴液从中央乳糜淋巴管进入淋巴系统。混合运动有助于难溶性药物的溶出。

3. 食物

食物可在多方面对药物的吸收造成影响。首先,食物影响胃排空速率。其次,食物影

响胃肠道中的水分,常使胃肠内的体液减少,增加胃肠道的粘度和渗透压,妨碍药物向胃肠道壁的扩散,并使固体制剂的崩解、药物的溶出变慢,从而使药物的吸收变慢。再次,食物中含有的一些成分可能影响药物的吸收,如食物中的脂肪可促进胆酸的分泌,可增加难溶性药物的吸收。

4. 循环状况

循环系统包括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淋巴液的流速很慢,远小于血液流速,故淋巴循环对一般药物的胃肠道吸收所起作用不大。但对大分子药物或与脂肪类似药物的吸收,淋巴系统可能发挥重要作用。淋巴液是由胸导管注入左锁骨下静脉进入全身循环,因此经淋巴系统吸收的药物不经门静脉,故无肝脏的首过作用,这对在肝中易代谢的药物具有很大的临床意义。脂肪能加速淋巴循环,使药物的淋巴系统转运量增加。

通常药物在消化道中的吸收主要通过毛细血管向循环系统转运,因此消化道粘膜血流与药物的吸收有较为复杂的关系。血流速率下降,吸收部位运走药物的能力降低,膜两侧浓度梯度下降,药物吸收减慢。对一些难吸收药物,其膜透过速率比血流转运速率小,吸收为膜限速过程,血流速率对其影响较小;而对一些高脂溶性和可自由通过膜孔的小分子药物,其膜透过速率比血流转运速率大,吸收为血流限速过程,血流速率对其影响较大。由于小肠血流丰富,药物血流转运能力较大,血流量的少量增减对吸收速率影响不大。但胃血流的改变对药物在胃中的吸收影响较大,如饮酒能加快胃粘膜的血流速度,从而增加对巴比妥酸等药物的吸收。

5. 胃肠分泌物

胃肠液中含有胆盐、酶类及粘蛋白等物质,它们可能影响药物的吸收。一般粘蛋白对大多数药物的吸收没有明显的影响,但某些药物可与之结合,使吸收不完全(如链霉素)或不能吸收(如庆大霉素)。胆汁中的胆酸盐对一些难溶性药物有增溶作用,可促进吸收,但也能与一些药物(如新雷素和卡那霉素等)生成不溶性物质而影响吸收,还可使制霉菌素、多粘菌素和万古霉素失效。胃肠液中含有各种酶类,催化药物发生各种代谢和转化,从而影响进入体循环的药物量。

第三节理化性质对口服药物吸收的影响

1. 解离度和脂溶性

由于胃肠道的上皮细胞膜的结构主体为类脂质双分子层,对于以被动扩散机制吸收的药物来说,脂溶性大的易于细胞膜,未解离的分子型药物比离子型药物易于细胞膜,因此药物的吸收常受未解离型药物的比例及其脂溶性大小的影响,而未解离型药物的比例由吸收部位pH值支配。这种药物吸收取决于解离状况(随pH值而变)以及油/水分配系数(衡量脂溶性程度)的学说,称为pH-分配学说(pH-partition hypothesis)。

某些药物口服后,即使以大量的未解离型存在时,吸收仍然不佳,原因是药物的脂溶性差。pKa大小相仿的药物,脂溶性大的易被吸收。药物的脂溶性可用油/水分配系数表示,即药物在有机溶剂(如氯仿、正庚烷、辛醇和苯等)和水中达平衡时的浓度比。通常油/水分配系数大的药物,其吸收较好,故某些脂溶性小而吸收不好的药物可进行结构改造,增加脂溶性。例如林可霉素制成氯林可霉素,增加其脂溶性而增加药物吸收;红霉素制成红霉素丙酸酯,增加了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血药浓度提高数倍。但油/水分配系数与吸收程度并不成简单的线性关系,油/水分配系数过大,有时吸收反而不好,这是因为脂溶性太强的药物进入生物膜后可与磷脂强烈结合,不易转运至水性体液中。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机制极为复杂,pH-分配学说预测的结果有时与实际相差较大。如在小肠中有大量解离的酸性药物也能较快地从小肠吸收,这可能是由于小肠的吸收表面积远大于胃。

2. 溶出速率

口服药物在吸收前,必须先溶解于胃肠液中。因而药物溶解的快慢直接影响药物吸收的速度和程度,对难溶性药物尤其是这样。可溶性药物溶解速度快(特性溶出速率大于1mg/(min.cm2)),吸收的限速步骤是生物膜的通透过程,故溶出速度对吸收影响较少。对难溶性药物或溶解缓慢的药物(特性溶出速率小于0.1mg/(min.cm2)),其溶解至胃肠液中的速度小于胃肠吸收的速度,溶出过程成为吸收的限速步骤,溶出速率对药物的吸收有重要的影响。

从上式可知影响药物溶出速率的因素主要有:①粒径:粒径越小,表面积越大,溶出愈快;②溶解度:溶解度增加则溶出增加,可用成盐的方法,增加酸性和碱性药物的溶解度,也可选择多晶型药物中的亚稳定型、无定形或选择无水物等来增加药物的溶出;③降低介质的粘度或升高温度,有利于药物的溶出。

(1)粒度难溶或溶解缓慢的药物,其粒径是影响吸收的重要因素。相同重量的药物粉粒越细,与体液接触面积就越大,溶出速度也就越快,吸收就越好。如平均粒径为2.6μm的灰黄霉素的吸收率为平均粒径为10μm的2倍;螺内酯通过微粉化后制成的口服制剂比原先的疗效约提高了20倍。因此,为了增加某些难溶性药物的溶出速度和吸收,可采用微粉化、固体分散体等方法。我国药典现已对多种药物的粒度作了检查规定。

但不是所有的难溶性药物都需微粉化,在胃中不稳定的药物如青霉素、红霉素等,粒子越细越易分解,反而降低疗效。另外,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物如呋喃妥因等,微粉化虽能提高吸收,但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胃肠的刺激性,故不宜用过细的粉末制备制剂。

(2)晶型化学结构相同的药物,可因结晶条件不同而得到数种晶格排列不同的晶型,这种现象称为多晶现象。晶型不同化学性质虽相同,但它们物理性质如密度、硬度、熔点、溶解度、溶出速率等可能不同,因而呈现不同的生物活性及稳定性。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只有一种晶型是稳定的,其嫡值最小、熔点最高、溶解度小、化学稳定性好,其他为亚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它们最终可以转化为稳定型。亚稳定型的嫡值较高,熔点低,溶解度大,溶出速率也较快,因此药物可因晶型不同而呈现不同的生物利用度。在保证药物贮存稳定的前提下,对一些难溶性的药物,可选用亚稳定型为制剂原料,常能取得较高的溶出速度和较好的治疗效果。

另外,有些药物几乎无结晶度,以无定型粉末存在。由于无定型药物的溶解不需破坏晶格能,因而溶出速率常大于结晶型。如无定型新生霉素的溶解度和溶出速率比结晶型大10倍,口服结晶型新生霉素无效,而无定型有显著的活性。氯霉素棕搁酸酯有A、B、C三种晶型及一种无定型,其中B型和无定型有效,而A、C二种晶型无效。

(3)成盐在胃肠道水性环境中,许多弱有机酸或弱有机碱的盐比其游离母体化合物更易溶解,因此,可将其制成可溶性盐以增加吸收。如将青霉素V制成钾盐后,口服时产生的血浆浓度要比游离酸高得多。萘普生最初投入临床应用是以游离酸制成制剂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关节炎,后开发出钠盐口服制剂,吸收更有效,可用于中度疼痛和痛经。但是,有些药物制成盐后,溶解度和溶出速度会减小,如弱酸的铝盐、弱碱的双萘水杨酸盐等,当其暴露于碱性或酸性环境中,形成不溶性膜,覆盖在待溶固体表面,阻止其进一步溶解,减慢药物的吸收,延长药物作用时间。这一点在缓控释制剂中有很好的应用。

3. 药物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很多药物在胃肠道中不稳定。一方面由于胃肠道PH值的影响,可促进某些药物的分解,如红霉素在酸性环境下迅速失活,在胃液5min仅存3.5%的活性。另一方面是由于药物不能耐受胃肠道中的各种酶,出现酶解作用使药物失活,结果使有效吸收大大减少。

利用肠溶材料包衣等方法能防止某些胃酸中不稳定药物的降解和失活,与酶抑制剂合用可以阻止药物的酶解。制成药物衍生物也是有效的方法之一,如将青霉素衍生为氨苄青霉素在胃酸中较稳定,可口服给药。还可将药物制成前体药物,以改善其在胃肠液中的稳定性,

以达到有效的吸收。

第四节剂型因素对口服药物吸收的影响

剂型是为药物应用所设计的给药形式,也是一种给药体系。药物制成各种剂型的同时,也赋予药物一定的特性,诸如各种剂型及其制剂可以有不同的用药部位和吸收途径,有不同的处方组成、理化性质和释药性能,少数药物还有不同的药物作用目的。这些都会影响到药物的体内过程(图1)及生物利用度。实际上,任何一个药物由于剂型和处方因素的不同,其吸收速率和程度有可有数倍的差异,有时相差甚远,如螺内酯的吸收,好的制剂与差的制剂可相差60多倍。常用口服剂型吸收速率的大致顺序是:溶液剂>混悬液>散剂>胶囊剂>片剂>包衣片剂。

1.溶液剂

溶液剂中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分散,在胃肠道中吸收较其它口服制剂快,生物利用度高。影响药物从溶液中吸收的因素有溶液的粘度、渗透压、络合物的形成、胶团的增溶作用及化学稳定性等。

口服液体制剂中常加入一些增加粘度或改善臭、味的物质,可能影响药物的吸收,如安乃近的水溶液和糖浆剂给家兔口服后测定血药浓度表明,糖浆剂的血药浓度峰值和药物浓度—时间下面积减小,即生物利用度低。这是由于糖浆剂的粘度和渗透压高,降低药物在胃肠中的扩散速度,减慢药物的吸收。但对主动转运的药物,粘度的增加可导致药物在肠吸收部位滞留时间的延长,而有利于吸收。

某些难溶性药物制成溶液剂时,常使用混合溶剂、成盐、加入助溶剂或增溶剂等方法以增加溶解度。当服用此类溶液时,由于胃肠液的稀释或胃酸的影响,一些药物可能析出沉淀。通常这些沉淀离子很细,仍可迅速溶解,对药物的吸收影响不大。但有时沉淀的粒子较大,就可能减慢溶出,从而降低药物的吸收。

口服药物油溶液的吸收必须将药物从油溶液中转移到胃肠液中才能进行,因此它的吸收受药物油/水分配系数影响。如亲油性强的药物,油/水分配系数大,难以转移到胃肠液中,吸收速度慢。若将其制成O/W型乳剂,减小了油相颗粒的大小,增加了药物与胃肠液接触面积,从而能增加药物吸收。

2. 乳剂

口服乳剂具有生物利用度较高的优点。如吲哚克索制成混悬剂或胶囊剂应用时吸收不完全,将其制成O/W型乳剂,药物的吸收量可提高2~3倍。乳剂促进药物吸收可能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①乳剂分散作用好,有效表面积大,有利于药物的释放、溶解和吸收;②乳剂中含有乳化剂,有表面活性作用,可改善胃肠粘膜性能,促进药物吸收;③乳剂中的油脂吸收后可促进胆汁分泌,增加血液和淋巴液的流速,有助于药物溶解和吸收;④乳剂中的油脂经消化后生成亚油酸和油酸,可以抑制胃肠道的蠕动,延长药物在小肠停留的时间;⑤乳剂中的油脂性物质还可能通过淋巴系统转运吸收。

大鼠在体循环法研究O/W型乳剂的口服吸收表明,溶于油中的药物主要是通过水相吸收的,分配到水相中的药物量是影响药物吸收的主要因素。

3.混悬剂

混悬剂中药物的吸收主要取决于药物的溶出速率、油/水分配系数及在胃肠道中的分散性。混悬剂中药物颗粒小,与胃肠液接触面积大,所以混悬剂的吸收速度比胶囊剂和片剂快。

影响混悬剂中药物溶出速率因素主要有药物颗粒大小、晶型、附加剂、分散溶媒种类、粘度及各组分间的相互作用等。为了增加混悬液动力学稳定性,常加亲水性高分子物质作为助悬剂以增加粘度,但粘度增大,扩散系数减小,从而影响了药物的溶解和吸收。如含甲基纤维素的呋喃妥因水混悬液,其吸收程度和速度均比不含甲基纤维素的要低。

4.散剂

散剂比表面积大,容易分散,服用后不需崩解过程和分散过程,因此,溶出和吸收较快,是吸收较快的固体剂型,通常生物利用度比相同剂量的其它固体制剂高。

影响散剂药物生物利用度的因素有粒子大小、溶出速率快慢、药物和稀释剂或其它组分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贮存变化等。由于散剂比表面积较大,容易吸湿或风化,常会发生湿润、结块、失去流动性等物理变化,有的还会发生变色、分解或效价降低等化学变化,因此影响药物的有效性。

5.胶囊剂

胶囊剂中的药物不像片剂或丸剂那样压紧,故只要囊壳在胃内破裂后,药物可迅速地分散,以较大的面积暴露于胃液中,溶解速度快,吸收好。影响胶囊剂吸收的因素较多,如胃内容物、药物颗粒大小、晶型、附加剂(稀释剂、润滑剂等)种类、药物与附加剂的相互作用、空胶囊的质量及贮藏条件等。但对胶囊剂,特别是含有疏水性药物的胶囊剂,影响药物吸收的主要因素是稀释剂。疏水性的稀释剂能阻碍水和吸收部位体液对药物的润湿,而水溶性和亲水性稀释剂能增大体液透入胶囊内速度,减少药物粉粒与体液接触后结块的现象,使粉粒的有效面积增大,从而促进药物的释放和吸收。

润滑剂对药物的吸收也有影响,目前胶囊充填中常用的润滑剂主要为疏水性的物质,常能影响颗粒的湿润,妨碍药物的溶出。因而正确地把握硬脂酸镁等润滑剂对药物溶出的影响,已成为胶囊剂处方设计的重要课题。

胶囊壳对药物的溶出起着屏障作用,故与散剂相比,胶囊剂中药物的吸收要推迟10~20min,但对大多药物影响不大。另外,胶囊剂的保存时间和条件对药物的释放有一定的影响。

6.片剂

片剂应用最为广泛,也是存在生物利用度问题最多的一种制剂。其主要原因是片剂表面积较小,含有大量辅料,并经制粒、压片、包衣等工艺,使得药物的释放过程减慢,从而影响药物的吸收。片剂中的药物被吸收进入机体的过程如图3。

如果片剂在胃肠道中崩解缓慢或崩碎后颗粒过大,常会导致药物吸收缓慢。一般情况下,片剂第一次崩解过程比药物从颗粒中溶出的过程快很多,所以对大多数片剂来说,药物吸收的限速过程是药物从含辅料的药物颗粒和纯药物粉粒中的溶出。但对主药易溶,且溶出速率很大的片剂,其崩解过程的快慢可能成为影响吸收的限速步骤。影响片剂崩解和溶出速率的因素很多,除了药物的理化性质之外,颗粒的大小与松紧、片剂的压力和硬度、辅料的亲水性和疏水性、制备工艺条件与贮存时间等都会对片剂的崩解和溶出过程造成很大的影响。

包衣片剂比一般片剂更复杂。糖衣片中药物溶解之前,首先是衣层的溶解,而砂糖的结晶强烈抵抗这种溶解过程,因而需一定时间药物才能崩解,继而溶出或溶解。薄膜衣片,其衣料的性质及厚度均可影响药物的溶出速率。肠溶衣片,在给药后的前1~3小时内几乎无药物吸收,主要受包衣材料、胃空速率及食物种类、生理病理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肠衣片涉及的因素较多,因而给药吸收的波动较大,在个体之间甚至同一个人体内的吸收相差较大。

7.添加剂:

为了增加主药的均匀性、有效性和稳定性,制剂中常需添加各种辅料(赋形剂)。赋形剂对药物吸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赋形剂可以影响药物的理化性状,从而影响药物在体内的释放、溶解、扩散、渗透及吸收过程。如某些稀释剂可增加药物与体液的接触面积,加快药物的吸收,但有些稀释剂吸附药物后,延缓药物的释放和吸收;片剂制粒过程中加入的粘合剂增加粒子间的粘结能力,有时会降低药物的溶出速度;疏水性润滑剂的加入,可阻止药物与体液的接触,妨碍药物的润湿,延缓药物的崩解、释放和吸收。②赋形剂与药物之间可能会发生某些物理、化学或生物方面的作用。如以硬脂酸镁作阿司匹林片的润滑剂可使其分解,苯丙胺与羧甲基纤维素形成难溶性的络合物,使其生物利用度大大降低。

表面活性剂在药剂中使用较为广泛,对药物吸收影响的研究也较多。表面活性剂对药物吸收的影响较为复杂,其可促进药物的吸收,也可延缓药物的吸收,主要因使用浓度、化学性质、与生物膜可能发生的相互作用剂药理的潜在作用不同而不同。表面活性剂能降低药物与介质间的界面张力,增进难溶性药物的润湿和溶出,从而促进吸收。当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的浓度达到临界胶团浓度以上时,可形成胶团,脂溶性药物可进入胶团中,使游离的药物降低,使药物的吸收下降,但如果药物从胶团相向水相的分配过程很快,也能使吸收增加。另外,表面活性剂能溶解消化道上皮细胞膜的脂质,改变其通透性,使本来按被动扩散难以吸收的药物,由于添加表面活性剂(吸收促进剂)而吸收增大。如月桂醇硫酸钠能促进头孢噻吩、四环素、肝素等在肠道的吸收。

8.制备工艺

药物制剂的制备工艺对药物的溶出和吸收有很大的影响。在药物与辅料的混合中,如将药物溶于适宜的溶媒中再与辅料混匀有利于溶出,混合时药物与辅料持久研磨也能加快溶出。在制粒操作中,粘合剂的性质与用量、颗粒的大小与密度、物料与粘合剂的混合时间、制粒方法、湿颗粒的干燥温度与时间等都可影响片剂的崩解、溶出和吸收。在压片过程中,因压力能使物料聚结成片,增加密度,减少颗粒总表面积,通常压力增加,溶出速率减慢。但当压力太大时颗粒也可能被压碎成更小的粒子,甚至暴露出药物结晶,导致表面积增加而溶出增加。因此,压力对片剂的崩解和释放的影响较为复杂,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压力对片剂质量影响的研究,以期找到一些有规律性的东西,使压制的片剂更符合设计的要求。

(完整版)执业药师药物代谢动力学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学 一、最佳选择题 1、决定药物每天用药次数的主要因素是 A、吸收快慢 B、作用强弱 C、体内分布速度 D、体内转化速度 E、体内消除速度 2、药时曲线下面积代表 A、药物血浆半衰期 B、药物的分布容积 C、药物吸收速度 D、药物排泄量 E、生物利用度 3、需要维持药物有效血浓度时,正确的恒定给药间隔时间是 A、每4h给药一次 B、每6h给药一次 C、每8h给药一次 D、每12h给药一次 E、每隔一个半衰期给药一次 4、以近似血浆半衰期的时间间隔给药,为迅速达到稳态血浓度,可以首次剂量 A、增加半倍 B、增加1倍 C、增加2倍 D、增加3倍 E、增加4倍 5、某药的半衰期是7h,如果按每次0.3g,一天给药3次,达到稳态血药浓度所需时间是 A、5~10h B、10~16h C、17~23h D、24~28h E、28~36h 6、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按一定时间间隔连续给予一定剂量,达到稳态血药浓度时间长短决定于 A、剂量大小 B、给药次数 C、吸收速率常数 D、表观分布容积 E、消除速率常数 7、恒量恒速给药最后形成的血药浓度为 A、有效血浓度 B、稳态血药浓度 C、峰浓度 D、阈浓度 E、中毒浓度 8、药物吸收到达血浆稳态浓度时意味着 A、药物作用最强 B、药物吸收过程已完成 C、药物消除过程正开始 D、药物的吸收速度与消除速率达到平衡 E、药物在体内分布达到平衡 9、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有关稳态血药浓度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增加剂量能升高稳态血药浓度 B、剂量大小可影响稳态血药浓度到达时间 C、首次剂量加倍,按原间隔给药可迅速达稳态血药浓度 D、定时恒量给药必须经4~6个半衰期才可达稳态血药浓度 E、定时恒量给药达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与清除率有关 10、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其消除半衰期 A、与用药剂量有关 B、与给药途径有关 C、与血浆浓度有关 D、与给药次数有关 E、与上述因素均无关 11、某药按一级动力学消除,其血浆半衰期与消除速率常数k的关系为 A、0.693/k B、k/0.693 C、2.303/k D、k/2.303 E、k/2血浆药物浓度 12、对血浆半衰期(一级动力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是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 B、能反映体内药量的消除速度 C、依据其可调节给药间隔时间 D、其长短与原血浆浓度有关 E、一次给药后经4~5个半衰期就基本消除 13、静脉注射1g某药,其血药浓度为10mg/dl,其表观分布容积为 A、0.05L B、2L C、5L D、10L E、20L 14、在体内药量相等时,Vd小的药物比Vd大的药物 A、血浆浓度较低 B、血浆蛋白结合较少 C、血浆浓度较高 D、生物利用度较小 E、能达到的治疗效果较强 15、下列叙述中,哪一项与表观分布容积(Vd)的概念不符 A、Vd是指体内药物达动态平衡时,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的比值 B、Vd的单位为L或L/kg C、Vd大小反映分布程度和组织结合程度 D、Vd与药物的脂溶性无关 E、Vd与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有关 16、下列关于房室概念的描述错误的是 A、它反映药物在体内分却速率的快慢 B、在体内均匀分布称一室模型 C、二室模型的中央室包括血浆及血流充盈的组织 D、血流量少不能立即与中央室达平衡者为周边室 E、分布平衡时转运速率相等的组织可视为一室 17、影响药物转运的因素不包括

药物代谢动力学完整版

药物代谢动力学完整版 第二章药物体内转运 肾脏排泄药物及其代谢物涉及三个过程: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主动分泌、肾小管重吸收。 一、药物跨膜转运的方式及特点 1. 被动扩散 特点:①顺浓度梯度转运②无选择性,与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有关③无饱和现象④无竞争性抑制作用⑤不需要能量 2. 孔道转运 特点:①主要为水和电解质的转运②转运速率与所处组织及膜的性质有关 3. 特殊转运 包括:主动转运、载体转运、受体介导的转运 特点:①逆浓度梯度转运②常需要能量③有饱和现象④有竞争性抑制作用⑤有选择性 4. 其他转运方式 包括:①易化扩散类似于主动转运,但不需要能量②胞饮主要转运大分子化合物 二、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有哪些 ①药物和剂型的影响②胃排空时间的影响③首过效应④肠上皮的外排⑤疾病⑥药物相互作用 三、研究药物吸收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1. 整体动物实验法 能够很好地反映给药后药物的吸收过程,是目前最常用的研究药物吸收的实验方法。缺点: ①不能从细胞或分子水平上研究药物的吸收机制; ②生物样本中的药物分析方法干扰较多,较难建立; ③由于试验个体间的差异,导致试验结果差异较大; ④整体动物或人体研究所需药量较大,周期较长。 2. 在体肠灌流法:本法能避免胃内容物和消化道固有生理活动对结果的影响。 3. 离体肠外翻法:该法可根据需要研究不同肠段的药物吸收或分泌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4. Caco-2细胞模型法 Caco-2细胞的结构和生化作用都类似于人小肠上皮细胞,并且含有与刷状缘上皮细胞相关的酶系。优点: ①Caco-2细胞易于培养且生命力强,细胞培养条件相对容易控制,能够简便、快速地获得大量有价值的信息; ②Caco-2细胞来源是人结肠癌细胞,同源性好,可测定药物的细胞摄取及跨细胞膜转运; ③存在于正常小肠上皮中的各种转运体、代谢酶等在Caco-2细胞中大都也有相同的表达,因此更接近药物在人体内吸收的实际环境,可用于测定药物在细胞内的代谢和转运机制; ④可同时研究药物对粘膜的毒性; ⑤试验结果的重现性比在体法好。 缺点: ①酶和转运蛋白的表达不完整,此外来源,培养代数,培养时间对结果有影响; ②缺乏粘液层,需要时可与HT-29细胞共同培养。

药物的体内动力学过程分析

药物的体内动力学过程 第一节药动学基本概念、参数及其临床意义 一、房室模型 房室是一个假设的结构,在临床上它并不代表特定的解剖部位。 如体内某些部位中药物与血液建立动态平衡的速率相近,则这些部位可以划为一个房室。 给药后,同一房室中各个部位的药物浓度变化速率相近,但药物浓度可以不等。 单室模型:当药物进入体循环后,能迅速向体内各组织器官分布,并很快在血液与各组织脏器之间达到动态平衡的都属于这种模型。 单室模型并不意味着身体各组织药物浓度都一样,但机体各组织药物水平能随血浆药物浓度的变化平行地发生变化。 双室模型假设身体由两部分组成,即药物分布速率比较大的中央室与分布较慢的周边室。 二、药动学参数 1.速率常数 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大多属于一级速率过程,即过程的速度与浓度成正比。速率常数的单位是时间的倒数,如min-1或h-1。 药物从体内消除的途径有肝脏代谢、经肾脏排泄和胆汁排泄等。药物消除速率常数是代谢速率常数k b、排泄速率常数k e及胆汁排泄速率常数k bi之和: k=k b+k e+k bi+…(9-1) 但在临床上,一些药物存在主动转运或载体转运,当药物浓度大到一定程度后,载体被饱和,药物的转运速度与浓度无关,速度保持恒定,此时为零级速度过程。 2.生物半衰期 生物半衰期指药物在体内的量或血药浓度降低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常以t1/2表示,单位取“时间”。t1/2是药物的特征参数,不因药物剂型、给药途径或剂量而改变。 但消除过程具零级动力学的药物,其生物半衰期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 3.表观分布容积 表观分布容积是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间相互关系的一个比例常数,用“V”表示。它可以设想为体内的药物按血浆浓度分布时,所需要体液的理论容积。 V=X/C (9-2) 式中,X为体内药物量,V是表观分布容积,C是血药浓度。 V是药物的特征参数,对于具体药物来说,V是个确定的值,其值的大小能够表示出该药物的分布特性。从临床角度考虑,分布容积大提示分布广或者组织摄取量多。一般水溶性或极性大的药物,不易进入细胞内或脂肪组织中,血药浓度较高,表观分布容积较小;亲脂性药物在血液中浓度较低,表观分布容积通常较大,往往超过体液总体积。在多数情况下表观分布容积不涉及真正的容积。 4.清除率 临床上主要体现药物消除的快慢,计算公式为 Cl=kV (9-3) Cl具有加和性,多数药物以肝的生物转化和肾的排泄两种途径从体内消除,因而药物的Cl等于肝清除率Clh与肾清除率Clr之和: Cl=Clh+Clr (9-4)

(完整版)药代动力学完整版

1.代谢分数fm:药物给药后代谢物的AUC和等mol的该代谢物投用后代谢物的AUC的比值。 第二章药物体内转运 1. 药物肠跨膜转运机制:药物通过不搅动水层;药物通过肠上皮;药物透过细胞间隙;药 物通过淋巴吸收。 2. 血浆蛋白:白蛋白、α1-糖蛋白、脂蛋白 3. 被动转运的药物的膜扩散速度取决于:油/水分配系数 4. 血脑屏障的特点:脂溶性药物易于透过、低导水性、高反射系数、高电阻性。 5. 肾脏排泄药物及其代谢物涉及三个过程: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主动分泌、肾小管重吸 收。 6. 肝肠循环:某些药物,尤其是胆汁排泄分数高的药物,经胆汁排泄至十二指肠后,被重 吸收。 一、药物跨膜转运的方式及特点 1. 被动扩散 特点:①顺浓度梯度转运②无选择性,与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有关③无饱和现象④无竞争性抑制作用⑤不需要能量 2. 孔道转运 特点:①主要为水和电解质的转运②转运速率与所处组织及膜的性质有关 3. 特殊转运 包括:主动转运、载体转运、受体介导的转运 特点:①逆浓度梯度转运②常需要能量③有饱和现象④有竞争性抑制作用⑤有选择性 4. 其他转运方式 包括:①易化扩散类似于主动转运,但不需要能量②胞饮主要转运大分子化合物 二、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有哪些 ①药物和剂型的影响②胃排空时间的影响③首过效应④肠上皮的外排⑤疾病⑥药物相互作用 三、研究药物吸收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1. 整体动物实验法 能够很好地反映给药后药物的吸收过程,是目前最常用的研究药物吸收的实验方法。缺点: ①不能从细胞或分子水平上研究药物的吸收机制; ②生物样本中的药物分析方法干扰较多,较难建立; ③由于试验个体间的差异,导致试验结果差异较大; ④整体动物或人体研究所需药量较大,周期较长。 2. 在体肠灌流法:本法能避免胃内容物和消化道固有生理活动对结果的影响。 3. 离体肠外翻法:该法可根据需要研究不同肠段的药物吸收或分泌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4. Caco-2细胞模型法 Caco-2细胞的结构和生化作用都类似于人小肠上皮细胞,并且含有与刷状缘上皮细胞相关的酶系。优点: ①Caco-2细胞易于培养且生命力强,细胞培养条件相对容易控制,能够简便、快速地获得大量有价值的信息; ②Caco-2细胞来源是人结肠癌细胞,同源性好,可测定药物的细胞摄取及跨细胞膜转运; ③存在于正常小肠上皮中的各种转运体、代谢酶等在Caco-2细胞中大都也有相同的表达,因此更接近药物在人体内吸收的实际环境,可用于测定药物在细胞内的代谢和转运机制;

药代动力学代表计算题

计算题(Calculation questions ) 1.某患者单次静脉注射某单室模型药物2g ,测得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结果如下: 时间(h) 1.0 2.0 3.0 4.0 5.0 6.0 8.0 10.0 血药浓度(mg/ml) 0.28 0.24 0.21 0.18 0.16 0.14 0.1 0.08 求k ,Cl ,T 1/2,C 0,V ,AUC 和14h 的血药浓度。 【解】对于单室模型药物静脉注射 k t 0e C C -=,t 303 .2k C log C log 0 -= log C 对t 作直线回归(注:以下各题直线回归均使用计算器或计算机处理),得: a = 0.4954, b = -0.0610,|r | = 0.999(说明相关性很好) 将a 、b 代入公式0C log 303 .2kt C log +-= 得回归方程: 4954.0t 061.0C log --= ① 1h 1405.0)061.0(303.2b 303.2k -=-?-=?-= ② h 9323.41405 .0693.0k 693.0T 2/1== = ③ mg/ml 3196.0)4954.0(log C 1 0=-=- ④ 6.258L ml)(62583196 .02000C X V 0 0=== = ⑤ L/h 8792.0258.61405.0kV Cl =?== ⑥ )(mg/ml h 2747.21405 .03196.0k C AUC 00 ?== = ∞ ⑦ 3495.14954.014061.0C log -=-?-= g/ml 44.7mg/ml)(0477.0C μ== 即14h 的血药浓度为g/ml 44.7μ。 2.某患者单次静脉注射某药1000mg ,定期测得尿药量如下: 时间(h) 1 2 3 6 12 24 36 48 60 72 每次尿药量 (mg) 4.02 3.75 3.49 9.15 13.47 14.75 6.42 2.79 1.22 0.52 设此药属一室模型,表观分布容积30L ,用速度法求k ,T 1/2,k e ,Cl r ,并求出80h 的累积药量。 【解】单室模型静脉注射尿药数据符合方程0e c u X k log 303 .2kt t X log +- =??, t X log u ??对c t 作图应为一直线。根据所给数据列表如下: t (h) 1 2 3 6 12 t ? 1 1 1 3 6

药理学知识药物代谢动力学重要名词解释集锦一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药物代谢动力学是药理学中的重要知识。在药物代谢动力学学习过程中,考生要掌握:药物作用与选择性,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量效关系,构效关系,药物作用机制,受体概念与特性,受体类型,受体调节,激动剂与拮抗剂,并且熟悉受体占领学说、跨膜信息传递,还要了解受体其他学说、受体药物反应动力学。 1.药物作用(action):药物与机体组织间的原发作用,构成了药物作用机制的主要方面。 2.药物效应(effect):药物作用所引起的机体原有功能的改变。 3.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药物引起机体器官原有功能水平的改变,如兴奋、亢进、抑制、麻痹、衰竭等。药物的局部作用与全身作用。药物作用特异性与药理效应选择性之间的关系。药物作用的两重性: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药物的对因治疗、对症治疗及补充治疗。 4.药物的不良反应(untoward effects):包括副反应、毒性反应、后遗效应、继发性反应、变态反应、致畸作用等。 5.量效关系(dose-effect relationship):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药物剂量的大小与血药浓度高低成正比,亦与药效的强弱有关,这种剂量与效应的关系称为量效关系。 6.量反应:药理效应强度的高低或多少,可用数字或量的分级表示,这种反应类型为量反应。 7.质反应:观察的药理效应是用阳性或阴性,结果以反应的阳性率或阴性率作为统计量,这种反应类型为质反应。 8.半数有效量(ED50):指使一群动物中半数动物产生效果的药物剂量。 9.半数致死量(LD50):指使一群动物中半数动物死亡的药物剂量。 10.药物的安全评价指标:治疗指数及安全界限。 11.治疗指数(TI);半数致死量(LD50)伴数有效量(ED50),数值越大越好。安全界限:(LD1)/ED99 12..构效关系:特异性药物的化学结构与药理作用有密切的关系。

药物效应动力学练习题

第二章、药物效应动力学练习题 、 A 型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 1、药理学是研究 ( ) A. 药物效应动力学 B.药物代谢动力学 C. 药物的科学 D.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规律与原理 E.与药物有关的生理科学 2、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是研究 ( ) A. 药物的临床疗效 B.药物的作用机制 C.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规律 D.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 3、非基因工程药物对生物机体的作用不包括 ( ) A. 改变机体的生理机能 D. 掩盖某些疾病现象 4、药物作用的两重性是指 A. 治疗作用与副作用 D. 预防作用与治疗作用 B. 改变机体的生化功 能 E. 产生新的机能活动 ( ) B. 防治作用与不良反应 E. 原发作用与继发作用 C. 产生程度不等的不良反应 C. 对症治疗与对因治疗 5、药物产生副作用的药理基础是 ( ) A.药物的剂量太大 B.药物代谢慢 C.用药时间过久 D. 药物作用的选择性低 E.病人对药物反应敏感 6、副作用是 ( ) A. 药物在治疗剂量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常是难以避免的 B. 应用药物不恰当而产生的作用 C.由于病人有遗传缺陷而产生的作用 7、药物副作用的特点不包括 ( ) D.病人肝或肾功能低下 E.高敏性病人 10、链霉素引起的永久性耳聋属于 ( ) A.毒性反应 B.高敏性 C.副作用 D.后遗症状 E.治疗作用 11、 质反应中药物的 ED50 是指药物 ( ) A.引起最大效能50%的剂量 B.引起50%动物阳性效应的剂量 C. 和50%受体结合的剂量 D.达到50 %有效血浓度的剂量 E. 引起50%动物中毒的剂量 12、 半数致死量(LD50 )用以表示() A.药物的安全度 B.药物的治疗指数 C.药物的急性毒性 D. 药物的极量 E.评价新药是否优于老药的指标 13、 A 药的 LD50 比 B 药大,说明 ( ) A. A 药的毒性比 B 药大 B. A 药的毒性比 B 药小 C. A 药的效能比 B 药大 E.药物在体内的的变化 D. 停药后出现的作用 E. 预料以外的作用 A. 与剂量有关 B.不可预知 C.可随用药目的与治疗作用相互转化 D.可采用配伍作用拮抗 E.以上都不是 8、 肌注阿托品治疗肠绞痛,引起口干称为 ( ) A.治疗作用 B.后遗效应 C.变态反应 D.毒性作用 9、 下列关于药物毒性反应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 E.副作用 A. 一次性用药超过极量 B.长期用药逐渐蓄积 C.病人属于过敏性体质

药物效应动力学

第二章药物效应动力学 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PD)简称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科学,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第一节药物的基本作用 药物作用(drug action)指始发作用,侧重机制; 药理效应(pharmacological effect)指机能改变,强调结果。 例如:Ad(+)支气管平滑肌β2R 舒张支气管 药物作用和药理效应可以相互通用,通常以效应替代作用。 一、药物作用的性质与类型 (一)药物作用的性质 1.调节功能:改变兴奋性 1)兴奋:增强机体原有生理功能与生化代谢的作用。 2)抑制:减弱机体原有生理功能与生化代谢的作用。 机体状态 麻痹抑制正常兴奋亢进 | | | | 病态病态 兴奋药(尼可刹米) 呼吸抑制惊厥 抑制药(苯巴比妥) 可见:兴奋药和抑制药在适量范围内有治疗意义, 但过量会导致不良后果。 2.抗病原体及抗肿瘤化学治疗 3.补充不足补充治疗 (二)药物作用的类型

1.药物作用范围(部位) 局部作用(local action) 药物无需吸收在用药部位发挥的直接作用。 吸收作用(absorptive action),又称全身作用或系统作用 药物从给药部位吸收入血后,分布到机体各个部位发生的作用。 鉴别点:所产生的作用有无借助血液循环。 2.药物作用方式(先后) 原发作用(primary action,直接作用) 药物在所分布的组织器官直接产生的作用。 继发作用(secondary action,间接作用) 由直接作用引发的其它作用。 例如:NE:升高血压——直接作用;减慢心率——间接作用。 二、药物作用的选择性与特异性 1.药物作用的选择性(selectivity) 药物引起机体产生效应范围的专一或广泛程度。 影响因素:药物分布、组织生化功能、细胞结构、组织亲和力等。 意义: 1)是药物分类的基础 2)临床选择用药的依据 药物选择性高,应用针对性较强,副作用较少,但应用范围较窄; 药物选择性低,应用针对性不强,副作用较多,但应用范围较广。2.药物作用的特异性(specificity) 通过专一性化学反应而产生特定的药理效应。 专一性主要取决于药物的化学结构。 三、药物作用的两重性(重点)

西药药一习题第九章药物的体内动力学过程

第九章药物的体内动力学过程 一、最佳选择题 1、最简单的药动学模型是 A、单室模型 B、双室模型 C、三室模型 D、多室模型 E、以上都不是 2、药物的半衰期主要用于衡量药物的 A、吸收的速度 B、消除的速度 C、分布的速度 D、给药的途径 E、药物的溶解度 3、药物的表观分布容积越大则该药 A、起效越快 B、组织摄取越少 C、起效越慢 D、组织摄取越多 E、代谢越快 4、尿排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为 A、 B、 C、 D、 E、

5、某药物单室模型静脉注射经4个半衰期后,其体内药量为原来的 A、1/2 B、1/4 C、1/8 D、1/16 E、1/32 6、某一单室模型药物的消除速度常数为0.3465h-1,分布容积为5L,静脉注射给药200mg,经过2小时后,(已知e-0.693=0.5)体内血药浓度是多少 A、40μg/ml B、30μg/ml C、20μg/ml D、15μg/ml E、10μg/ml 7、单室模型静脉滴注和静脉注射联合用药,首剂量(负荷剂量)的计算公式 A、 B、 C、 D、 E、 8、经过6.64个半衰期药物的衰减量 A、50% B、75% C、90% D、99% E、100% 9、单室模型药物恒速静脉滴注给药,达稳态浓度75%所需要的滴注给药时间为 A、1个半衰期 B、2个半衰期 C、3个半衰期 D、4个半衰期 E、5个半衰期 10、单室模型血管外给药中与X0成正比的是 A、t max B、C max

C、k a D、k E、F 11、单室模型血管外给药中的吸收速率常数的计算可采用 A、残数法 B、对数法 C、速度法 D、统计矩法 E、以上都不是 12、下列哪项符合多剂量静脉注射的药物动力学规律 A、平均稳态血药浓度是(C ss)max与(C ss)min的算术平均值 B、平均稳态血药浓度是(C ss)max与(C ss)min的几何平均值 C、达稳态时的AUC0-T大于单剂量给药的AUC0-∞ D、多剂量函数与给药剂量有关 E、理想的平均稳态血药浓度一般是通过调整给药剂量X0及给药时间τ来获得的 13、静脉注射某药,X0=60mg,若初始血药浓度为15μg/ml,其表观分布容积V为 A、20L B、4ml C、30L D、4L E、15L 14、同一药物分别制成以下各剂型,MRT最大的是 A、片剂 B、颗粒剂 C、散剂 D、溶液剂 E、注射剂 15、代表了药物在体内滞留的变异程度的是 A、零阶矩 B、一阶矩 C、二阶矩 D、三阶矩 E、四阶矩 16、治疗药物监测的临床意义不包括 A、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B、改变药物疗效 C、确定合并用药的原则 D、药物过量中毒的诊断 E、作为医疗差错或事故的鉴定依据

药物代谢动力学完整版

药物代动力学完整版 第二章药物体转运 肾脏排泄药物及其代物涉及三个过程: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主动分泌、肾小管重吸收。 一、药物跨膜转运的方式及特点 1. 被动扩散 特点:①顺浓度梯度转运②无选择性,与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有关③无饱和现象④无竞争性抑制作用⑤不需要能量 2. 孔道转运 特点:①主要为水和电解质的转运②转运速率与所处组织及膜的性质有关 3. 特殊转运 包括:主动转运、载体转运、受体介导的转运 特点:①逆浓度梯度转运②常需要能量③有饱和现象④有竞争性抑制作用⑤有选择性 4. 其他转运方式 包括:①易化扩散类似于主动转运,但不需要能量②胞饮主要转运大分子化合物 二、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有哪些 ①药物和剂型的影响②胃排空时间的影响③首过效应④肠上皮的外排⑤疾病⑥药物相互作用 三、研究药物吸收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1. 整体动物实验法 能够很好地反映给药后药物的吸收过程,是目前最常用的研究药物吸收的实验方法。缺点: ①不能从细胞或分子水平上研究药物的吸收机制; ②生物样本中的药物分析方法干扰较多,较难建立; ③由于试验个体间的差异,导致试验结果差异较大; ④整体动物或人体研究所需药量较大,周期较长。 2. 在体肠灌流法:本法能避免胃容物和消化道固有生理活动对结果的影响。 3. 离体肠外翻法:该法可根据需要研究不同肠段的药物吸收或分泌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4. Caco-2细胞模型法 Caco-2细胞的结构和生化作用都类似于人小肠上皮细胞,并且含有与刷状缘上皮细胞相关的酶系。优点: ①Caco-2细胞易于培养且生命力强,细胞培养条件相对容易控制,能够简便、快速地获得大量有价值的信息; ②Caco-2细胞来源是人结肠癌细胞,同源性好,可测定药物的细胞摄取及跨细胞膜转运; ③存在于正常小肠上皮中的各种转运体、代酶等在Caco-2细胞都也有相同的表达,因此更接近药物在人体吸收的实际环境,可用于测定药物在细胞的代和转运机制; ④可同时研究药物对粘膜的毒性; ⑤试验结果的重现性比在体法好。 缺点: ①酶和转运蛋白的表达不完整,此外来源,培养代数,培养时间对结果有影响; ②缺乏粘液层,需要时可与HT-29细胞共同培养。

第九章药物的体内动力学过程

第九章药物的体内动力学过程 1.药动学参数及其临床意义:房室模型、药动学参数 2.房室模型:单室模型、双室模型、多剂量给药、非线性动力学 3.非房室模型:统计矩及矩量法 4.给药方案设计与个体化给药:给药方案设计、个体化给药、治疗药物监测 5.生物利用度:生物利用度的临床应用、生物利用度的研究方法及生物等效性 药动学基本参数 >>速率常数(h-1、min-1)——速度与浓度的关系,体内过程快慢 吸收:k a尿排泄:k e 消除(代谢+排泄)k=k b+k bi+k e + …… >>生物半衰期(t1/2)——消除快慢t1/2 =0.693/k >>表观分布容积(V)——亲脂性药物分布广、组织摄取量多 >>清除率(Cl,体积/时间)——消除快慢 Cl=kV 某药物按一级速率过程消除,消除速率常数k=0.095h-1,则该药物消除半衰期t1/2约为 A.8.0h B.7.3h C.5.5h D.4.0h E.3.7h 静脉注射某药,X0=60mg,若初始血药浓度为15μg/ml,其表观分布容积V是 A.0.25L B.2.5L C.4L D.15L E.40L 房室模型 1

药物转运(吸收、分布、排泄)的速度过程 药学动力学首要问题——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一级 速度与药量或血药浓度成正比>>零级 速度恒定,与血药浓度无关(恒速静滴、控释) >>受酶活力限制(Michaelis-Menten型、米氏方程) 药物浓度高出现酶活力饱和 稳态血药浓度(坪浓度、C SS) 静滴时,血药浓度趋近于一个恒定水平,体内药物的消除速度等于药物的输入速度。 达稳态血药浓度的分数(达坪分数、f ss) f ss:t时间体内血药浓度与达稳态血药浓度之比值 n=-3.32lg(1-f ss) n为半衰期的个数n=1 →50% n=3.32 →90% n=6.64 →99% n=10 →99.9% 静滴负荷剂量: X0=C SS V 2

药物动力学

第十六章 药物动力学 第一节 概述 一、药物动力学研究的内容 药物动力学是研究药物体内药量随时间变化规律的科学。它采用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数学的处理方法,结合机体的具体情况,推测体内药量(或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并求算相应的药物动力学参数,定量地描述药物在体内的变化规律。 二、血药浓度与药理作用 在药物动力学的研究中,常在给药后按不同时间间隔采血作药物浓度测定,以了解体内药物动力学规律性。也可测定尿液或唾液中的药物浓度来研究药物动力学规律的(当然也可以在给药后测定尿液或唾液中的药物浓度来研究药物动力学规律)。因为大多数药物的血药浓度与药理效应间呈平行关系。相同的血药浓度在不同的科属动物中得出的药理反应极为相似。所以研究血药浓度的变化规律对了解药理作用强度的变化极为重要,这是药物动力学研究的中心问题。 三、基本概念 (一)隔室模型 药物的体内过程一般包括吸收、分布、代谢(生物转化)和排泄过程。为了定量地研究药物通过上述过程的变化,首先要建立起研究的模型。用数学模拟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速度过程而建立起来的数学模型,称为药物动力学模型。 隔室模型是最常用的药物动力学模型。由于药物的体内过程十分复杂,要定量地研究其体内过程是十分困难的。故为了方便起见,常把机体划分成由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小单元构成的体系,然后研究一个单元内,两个或三个单元之间的药物转运过程。在药物动力学中把这些小单元称为隔室(亦称房室),药物在体内的转运可看成是隔室间转运,这种理论称为隔室模型理论。 在药物动力学研究中,为了简化处理过程,常将那些分布转运速度相近的组织和器官划归为一个室。当然,这种划分也是相对的,还要取决于药物本身的性质,如其油/水分配系数,与各组织的亲的力等。例如对于一个易透过血脑屏障的脂溶性药物,脑属于中央室,而对于一个极性较大的药物,脑则是周边室。 1.单隔室模型 单隔室模型是把机体视为由一个单元组成,即药物进入体循环后,迅速地分布于可分布到的组织,器官和体液中,并立即

药物效应动力学练习题

第二章、药物效应动力学练习题 一、A型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 1、药理学是研究( ) A.药物效应动力学 B.药物代谢动力学 C.药物的科学 D.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规律与原理 E.与药物有关的生理科学 2、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是研究( ) A.药物的临床疗效 B.药物的作用机制 C.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规律 D.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 E.药物在体内的的变化 3、非基因工程药物对生物机体的作用不包括( ) A.改变机体的生理机能 B.改变机体的生化功能 C.产生程度不等的不良反应 D.掩盖某些疾病现象 E.产生新的机能活动 4、药物作用的两重性是指( ) A.治疗作用与副作用 B.防治作用与不良反应 C.对症治疗与对因治疗 D.预防作用与治疗作用 E.原发作用与继发作用 5、药物产生副作用的药理基础是( ) A.药物的剂量太大 B.药物代谢慢 C.用药时间过久 D.药物作用的选择性低 E.病人对药物反应敏感 6、副作用是( ) A.药物在治疗剂量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常是难以避免的 B.应用药物不恰当而产生的作用 C.由于病人有遗传缺陷而产生的作用 D.停药后出现的作用 E.预料以外的作用 7、药物副作用的特点不包括( ) A.与剂量有关 B.不可预知 C.可随用药目的与治疗作用相互转化 D.可采用配伍作用拮抗 E.以上都不是 8、肌注阿托品治疗肠绞痛,引起口干称为( ) A.治疗作用 B.后遗效应 C.变态反应 D.毒性作用 E.副作用 9、下列关于药物毒性反应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一次性用药超过极量 B.长期用药逐渐蓄积 C.病人属于过敏性体质 D.病人肝或肾功能低下 E.高敏性病人 10、链霉素引起的永久性耳聋属于( ) A.毒性反应 B.高敏性 C.副作用 D.后遗症状 E.治疗作用 11、质反应中药物的ED50是指药物( ) A.引起最大效能50%的剂量 B.引起50%动物阳性效应的剂量 C.和50%受体结合的剂量 D.达到50%有效血浓度的剂量 E.引起50%动物中毒的剂量 12、半数致死量(LD50)用以表示( ) A.药物的安全度 B.药物的治疗指数 C.药物的急性毒性 D.药物的极量 E.评价新药是否优于老药的指标 13、A药的LD50比B药大,说明( ) A. A药的毒性比B药大 B. A药的毒性比B药小 C. A药的效能比B药大 D. A药的效能比B药小 E. 以上都不是

药学专业知识--第09章 药物的体内动力学过程

第九章药物的体内动力学过程专题四药动学考点专题 药动学重要考点 1.药动学常用参数 2.房室模型 3.房室模型的9个公式 4.达坪分数 5.非线性药动学特征 6.统计矩 7.给药方案设计 8.治疗药物监测 9.生物利用度 10.生物等效性 11.计算问题 ①t1/2 ②k ③V ④f SS ⑤X0 ⑥k0 ⑦BA 考点1——药动学常用参数 药动学参数计算含义 速率常数k(h-1、min-1)吸收:k a尿排泄: k e 消除k=k b+k bi+k e +… 速度与浓度的关系,体内过程快慢 生物半衰期(t1/2)t1/2 =0.693/k 消除快慢——线性不因剂型、途径、剂量而改变,半衰期短需频繁给药 表观分布容积(V)V=X/C 表示分布特性——亲脂性药物,血液中浓度低,组织摄取多,分布广 清除率Cl=kV 消除快慢,具有加和性考点2——房室模型

考点3——房室模型的9个公式QIAN: 单剂静注是基础,e变对数找lg 静滴速度找k0,稳态浓度双S 血管外需吸收,参数F是关键 双室模型AB杂,中央消除下标10 多剂量需重复,间隔给药找τ值 #公式1、2: 单剂量静注 QIAN:单剂静注是基础,e变对数找lg #公式3、4: 单剂量-静滴 k0-滴注速度 稳态血药浓度(坪浓度、C SS)

QIAN:静滴速度找k0,稳态浓度双S #公式5: 单剂量-血管外 F:吸收系数 吸收量占给药剂量的分数 QIAN:血管外需吸收,参数F是关键 #公式6、7:双室模型 QIAN:双室模型AB杂,中央消除下标10 #公式8、9:多剂量给药(重复给药) 单室-静注 单室-血管外

最新整理《药物代谢动力学》教程文件

《药物代谢动力学》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关于试验动物的选择,以下哪些说法不正确?()B A. 首选动物尽可能与药效学和毒理学研究一致 B. 尽量在清醒状态下试验 C.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必须从同一动物多次采样 D. 创新性的药物应选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动物,一种为啮齿类动物,另一种为非啮齿类动物 E. 建议首选非啮齿类动物 满分:1 分 2. 普萘洛尔口服吸收良好,但经过肝脏后,只有30%的药物达到体循环,以致血药浓度较低,下列哪 种说法较合适?()C A. 药物活性低 B. 药物效价强度低 C. 生物利用度低 D. 化疗指数低 E. 药物排泄快 满分:1 分 3. 某弱碱性药在pH 5.0时,它的非解离部分为90.9%,该药的pKa接近哪个数值?()C A. 2 B. 3 C. 4 D. 5 E. 6 满分:1 分 4. 某药物在口服和静注相同剂量后的药时曲线下面积相等,表明:()A A. 口服吸收完全 B. 口服药物受首关效应影响 C. 口服吸收慢 D. 属于一室分布模型 E. 口服的生物利用度低 满分:1 分 5. 影响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因素有:()E A. 药物的理化性质和局部器官的血流量 B. 各种细胞膜屏障

C. 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 D. 体液pH和药物的解离度 E. 所有这些 满分:1 分 6. SFDA推荐的首选的生物等效性的评价方法为:()C A. 体外研究法 B. 体内研究法 C. 药动学评价方法 D. 药效学评价方法 E. 临床比较试验法 满分:1 分 7. 关于临床前药物代谢动力学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的消除相采样点哪个不符合要求?()D A. 3 B. 4 C. 5 D. 6 E. 7 满分:1 分 8. 静脉注射2g某磺胺药,其血药浓度为100mg/L,经计算其表观分布容积为:()D A. 0.05L B. 2L C. 5L D. 20L E. 200L 满分:1 分 9. Ⅰ期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试验时,下列的哪条是错误的?()E A. 目的是探讨药物在人体的体内过程的动态变化 B. 受试者原则上男性和女性兼有 C. 年龄在18~45岁为宜 D. 要签署知情同意书 E. 一般选择适应证患者进行 满分:1 分 10. 在酸性尿液中弱碱性药物:()B A. 解离多,再吸收多,排泄慢 B. 解离多,再吸收多,排泄快

药物的体内动力学过程

药物的体内动力学过程 药物动力学 A:制剂生物利用度常用的评价指标是 A.C max、t max和lgC B.C max、t max和C ss C.C max、t max和V d D.C max、t max和K E.C max、t max和AUC 『正确答案』E A:同一种药物制成ABC三种制剂,同等制剂下三种制剂的血药浓度如图,鉴于A、B、C三种制剂药动学特征分析,正确的是 A.制剂A吸收快、消除快、不易蓄积,临床使用安全 B.制剂B血药峰浓度低于A,临床疗效差 C.制剂B具有持续有效血药浓度,效果好 D.制剂C具有较大AUC,临床疗效好 E.制剂C消除半衰期长,临床使用安全有效

『正确答案』C A:已知某药物口服给药存在显著的肝脏首过代谢作用,改用肌肉注射,药物的药动学特征变化是 A.t1/2增加,生物利用度减少 B.t1/2不变,生物利用度减少 C.t1/2不变,生物利用度增加 D.t1/2减少,生物利用度减少 E.t1/2和生物利用度均不变 『正确答案』C A:地高辛的表观分布容积为500L,远大于人体体液容积,原因可能是 A.药物全部分布在血液 B.药物全部与血浆蛋白结合 C.大部分与血浆蛋白结合,与组织蛋白结合少 D.大部分与组织蛋白结合,药物主要分布在组织 E.药物在组织和血浆分布 『正确答案』D X:用于评价药物等效性的药物动力学参数有 A.生物半衰期(t1/2 ) B.清除率(Cl) C.血药峰浓度(C max) D.表观分布容积(V) E.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的面积(AUC) 『正确答案』CE X:关于药动力学参数说法,正确的是 A.消除速率常数越大,药物体内的消除越快 B.生物半衰期短的药物,从体内消除较快 C.符合线性动力学特征的药物,静脉注射时,不同剂量下生物半衰期相同 D.水溶性或者极性大的药物,溶解度好,因此血药浓度高,表现分布容积大 E.消除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从体内消除的含药血浆体积 『正确答案』ABCE A.Cl B.k a C.k D.AUC E.t max 1.表示药物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的符号是 2.清除率 3.吸收速度常数 4.达峰时间

药物代谢动力学(20201101084331)

药物代谢动力学 一、最佳选择题 1、决定药物每天用药次数的主要因素是 A、吸收快慢 B、作用强弱 C、体内分布速度D体内转化速度E、体内消除速度 2、药时曲线下面积代表 A、药物血浆半衰期 B、药物的分布容积 C、药物吸收速度 D、药物排泄量 E、生物利用度 3、需要维持药物有效血浓度时,正确的恒定给药间隔时间是 A、每4h给药一次 B、每6h给药一次 C、每8h给药一次 D、每12h给药一次 E、每隔一个半衰期给药一次 4、以近似血浆半衰期的时间间隔给药,为迅速达到稳态血浓度,可以首次剂量 A、增加半倍 B、增加1倍 C、增加2倍 D、增加3倍 E、增加4倍 5、某药的半衰期是7h,如果按每次0.3g, —天给药3次,达到稳态血药浓度所需时间是 A、5?10h B、10?16h C、17?23h D、24 ?28h E、28 ?36h 6、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按一定时间间隔连续给予一定剂量,达到稳态血药浓度时间长短决定于 A、剂量大小 B、给药次数 C、吸收速率常数 D、表观分布容积E消除速率常数 7、恒量恒速给药最后形成的血药浓度为 A、有效血浓度 B、稳态血药浓度 C、峰浓度 D、阈浓度 E、中毒浓度 8、药物吸收到达血浆稳态浓度时意味着 A、药物作用最强 B、药物吸收过程已完成 C、药物消除过程正开始 D、药物的吸收速度与消除速率达到平衡 E、药物在体内分布达到平衡 9、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有关稳态血药浓度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增加剂量能升高稳态血药浓度 B、剂量大小可影响稳态血药浓度到达时间 C、首次剂量加倍,按原间隔给药可迅速达稳态血药浓度 D、定时恒量给药必须经4?6个半衰期才可达稳态血药浓度 E、定时恒量给药达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与清除率有关 10、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其消除半衰期 A、与用药剂量有关 B、与给药途径有关 C、与血浆浓度有关 D、与给药次数有关 E、与上述因素均无关 11、某药按一级动力学消除,其血浆半衰期与消除速率常数k 的关系为 A、0.693/k B、k/0.693 C、2.303/k D、k/2.303 E、k/2 血浆药物浓度 12、对血浆半衰期(一级动力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是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 B、能反映体内药量的消除速度 C、依据其可调节给药间隔时间 D、其长短与原血浆浓度有关 E、一次给药后经4?5个半衰期就基本消除 13、静脉注射1g某药,其血药浓度为10mg/ dl,其表观分布容积为 A、0.05 L B、2L C、5L D、10L E、20L 14、在体内药量相等时,Vd 小的药物比Vd 大的药物 A、血浆浓度较低 B、血浆蛋白结合较少 C、血浆浓度较高 D、生物利用度较小 E、能达到的治疗效果较强 15、下列叙述中,哪一项与表观分布容积(Vd)的概念不符 A、Vd 是指体内药物达动态平衡时,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的比值

(精)药学专业知识一讲义:药物的体内动力学过程

药学专业知识一讲义:药物的体内动力学过程专题四药动学考点专题 药动学重要考点 1.药动学常用参数 2.房室模型 3.房室模型的9个公式 4.达坪分数 5.非线性药动学特征 6.统计矩 7.给药方案设计 8.治疗药物监测 9.生物利用度 10.生物等效性 11.计算问题 ①t1/2 ②k ③V ④f SS ⑤X0 ⑥k0 ⑦BA 考点1——药动学常用参数

考点2——房室模型 考点3——房室模型的9个公式QIAN: 单剂静注是基础,e变对数找lg 静滴速度找k0,稳态浓度双S 血管外需吸收,参数F是关键 双室模型AB杂,中央消除下标10 多剂量需重复,间隔给药找τ值 #公式1、2: 单剂量静注 QIAN:单剂静注是基础,e变对数找lg #公式3、4: 单剂量-静滴

k0-滴注速度 稳态血药浓度(坪浓度、C SS) QIAN:静滴速度找k0,稳态浓度双S #公式5: 单剂量-血管外 F:吸收系数 吸收量占给药剂量的分数 QIAN:血管外需吸收,参数F是关键 #公式6、7:双室模型 QIAN:双室模型AB杂,中央消除下标10 #公式8、9:多剂量给药(重复给药)

单室-静注 单室-血管外 QIAN:多剂量需重复,间隔给药找τ值 考点4——达坪分数、f ss f ss:t时间体内血药浓度与达稳态血药浓度之比值n=-3.32lg(1-f ss) n为半衰期的个数 n=1 →50% n=3.32 →90% n=6.64 →99% n=10 →99.9% 静滴负荷剂量 X0=C SS V 考点5——非线性药动学特征

考点6——统计矩 原理:药物输入机体后,其体内的转运是一个随机过程,具有概率性,C-T曲线可以看成是统计分布曲线 考点7——给药方案设计 ①给药间隔τ=t1/2,5-7个t1/2达稳态,首剂加倍 ②生物半衰期短、治疗指数小:静滴 ③个体化方法:比例法、一点法、重复一点法 ④肾功减退患者 药物主要经肾排泄时,肾清除率Clr与肌酐清除率Cl cr成正比,根据患者肾功,预测Cl、k,调整剂量或τ 考点8——治疗药物监测(TDM) ①特殊药物指征

《药物代谢动力学》word版

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学 一、A 1、合理用药需要具备下述药理学知识 A.药物的作用与副作用 B.药物的毒性与安全范围 C.药物的效价与效能 D.药物的半衰期与消除途径 E.以上均需要 2、决定药物每天用药次数的主要因素是 A.吸收快慢 B.作用强弱 C.体内分布速度 D.体内转化速度 E.体内消除速度 3、药时曲线下面积代表 A.药物血浆半衰期 B.药物的分布容积 C.药物吸收速度 D.药物排泄量 E.生物利用度 4、需要维持药物有效血浓度时,正确的恒定给药间隔时间是 A.每4h给药一次 B.每6h给药一次 C.每8h给药一次 D.每12h给药一次 E.每隔一个半衰期给药一次 5、下述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给药方法中口服最常用 B.过敏反应难以预知 C.药物的作用性质与给药途径无关 D.肌注比皮下注射快 E.大多数药物不易经皮肤吸收 6、以近似血浆半衰期的时间间隔给药,为迅速达到稳态血浓度,可以首次剂量 A.增加半倍 B.增加1倍 C.增加2倍 D.增加3倍 E.增加4倍

7、下列关于恒量、定时分次注射给药时,血浆药物浓度变化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要5个半衰期达到Css B.峰值((Cmax)与谷值(Cmin)波动之比与间隔时间(t)有关 C.t越短波动越小 D.药量不变,t越小可使达到Css时间越短 E.肌注时Cmax与Cmin的波动比静注时大 8、恒速静脉滴注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时,达到稳态浓度的时间取决于 A.静滴速度 B.溶液浓度 C.血浆半衰期 D.药物体内分布 E.血浆蛋白结合量 9、某药的半衰期是7h,如果按每次0.3g,一天给药3次,达到稳态血药浓度所需时间是 A.5~10h B.10~16h C.17~23h D.24~28h E.28~36h 10、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按一定时间间隔连续给予一定剂量,达到稳态血药浓度时间长短决定于 A.剂量大小 B.给药次数 C.吸收速率常数 D.表观分布容积 E.消除速率常数 11、某药半衰期为8h,一日3次给药,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为 A.0.5~1d B.1.5~2.5d C.2.5~3.5d D.3.5~4.5d E.4.5~5.5d 12、恒量恒速给药最后形成的血药浓度为 A.有效血浓度 B.稳态血药浓度 C.峰浓度 D.阈浓度 E.中毒浓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