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消泡剂复配及性能研究

消泡剂复配及性能研究

消泡剂复配及性能研究
消泡剂复配及性能研究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消泡剂复配及性能研究

学院: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院

专业:轻化工程

姓名:刘欢

指导教师:张宾

2014年6 月4 日

消泡剂复配及性能研究

A Study on Prepar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Defoamer

摘要

本论文研究了三种消泡剂ESD-C(有机硅类)、Z-25AS(聚醚类)、TL-56-1(有机硅类)的消泡、抑泡性能,对其进行了复配实验,考察了各组分对消泡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复配工艺,并且与消泡剂702进行试验对比。结果表明:配比为1:3的配比为Z-25AS(25%)和TL-56-1(75%)的复配消泡剂(0.05%)为最佳,在最大限度上减少消泡时间,时间为4s,抑泡时间为9s。该复配消泡剂消泡、抑泡能力较好,性能优越,稳定性好。

关键字:消泡剂;硅油型消泡剂;聚醚型消泡剂;复配;稳定性

Abstract

In this thesis , three defoamers ESD-C ( silicone ), Z-25AS ( polyether ), TL-56-1 ( silicone ) of defoaming performance and to carry out complex with experiments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anti-foaming effect of each component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complex process , and the comparison with experiment 702 defoamers . The results show that : the ratio of 1:3 ratio of Z-25AS (25%) and TL-56-1 (75%) of compound defoamer ( 0.05% ) is the best, reduce the maximum extinction soak time , time of 4s, defoaming time of 9s. The complex defoamers defoaming ability is better , superior performance and good stability.

Keywords : defoamer ; silicone defoamer ; polyether defoamer ; complex ; stabilty

目录

1 前言 (1)

1.1泡沫及其性能 (2)

1.1.1泡沫的形成 (2)

1.1.2影响泡沫稳定性的因素 (3)

1.2消泡剂 (4)

1.2.1消泡剂物化特性 (4)

1.2.2消泡剂的成分 (4)

1.2.3消泡剂的分类消泡剂的种类很多,分类方法也有多种 (4)

1.2.4消泡剂的应用 (6)

1.2.5消泡剂的消泡机理 (6)

1.2.6消泡剂的发展概况 (7)

1.3聚醚改性硅油消泡剂 (8)

1.3.1聚醚硅油消泡剂的反应原理 (8)

1.3.2聚醚硅油消泡剂的消泡机理 (9)

1.3.3复合型消泡剂 (9)

1.4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和意义 (9)

2 实验 (11)

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11)

2.1.1实验试剂 (11)

2.1.2 实验仪器 (11)

2.2 实验部分 (12)

2.2.1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液(LAS)配制及起泡性测定 (12)

2.2.2 消泡剂固含量的测定 (12)

2.2.3 单一消泡剂的消泡、抑泡性能测试 (12)

2.2.4 消泡剂复配及消泡抑泡性能测定 (13)

2.2.5 稳定性测试 (13)

3 结果与分析 (15)

3.1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液(LAS)起泡性 (15)

3.2 消泡剂固含量的测定 (16)

3.3 单一消泡剂的消泡、抑泡性能测试 (17)

3.4 消泡剂的复配 (18)

3.4.1ESD-C与TL-56-1复配结果 (18)

3.4.2 Z-25AS与TL-56-1复配结果 (19)

3.4.3 Z-25AS与ESD-C复配结果 (19)

3.5 稳定性的测试 (21)

3.5.1 离心稳定性 (21)

3.5.2 热稳定性 (21)

4 结论 (21)

致谢 (23)

参考文献 (24)

1 前言

在工业生产的某些场合往往需要加入一定量的表面活性剂,以满足溶液体系在诸如清洗、润滑、防锈等方面的特殊要求。加有表面活性剂的溶液体系因存在气体或搅拌等因素,易生成大量的泡沫[1]。泡沫的产生有时是有利的,如矿物的泡沫浮选,消防上的泡沫灭火,石油开采中的泡沫驱油等;但是,在某些领域却是不利的,如溶液浓缩、发酵生产、造纸过程中的纸浆处理、乳液生产等,需要使用消泡剂减弱、抑制或彻底消除泡沫才能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2]。

对消泡剂的研究最早始于德国实验物理学家Quincke,他首先提出了用化学方法来消泡的概念,例如用乙醚蒸气来消除肥皂泡。之后,19世纪的胶体化学家J.Plateau对液体起泡性进行了研究,提出表面张力小、黏度大的起泡液体起泡性较强。美国胶体化学家S.Ross在二次大战期间开始研究润滑油的消泡问题,战后连续发表多篇关于消泡的研究报告,在消泡剂的作用机理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道康宁(DowCornjng)公司的C.C.Currie 对当时的消泡剂文献做了较大规模的整理,对造纸、发酵、锅炉等方面的消泡技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引起了消泡剂的使用量大增,对消泡剂的消泡效率、使用成本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随着消泡剂在某些特定领域的不断扩展,对其在诸如高温、强酸强碱、高剪切等苛刻条件下使用的稳定性能和消泡性能提出了新的挑战[3]。

1954年,美国Wagnd-ott公司首先投产聚醚型消泡剂,很快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对聚醚消泡剂的广泛应用和研究是从近几年随着聚醚工业的发展才开始的[4]。我国对消泡问题的研究始于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我国开始对润滑油、传动油的消泡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从而有助于飞机、内燃机车、舰艇、轿车等工业领域的发展。后来又对造纸、印染、发酵、天然气脱硫、混凝土等方面的消泡问题进行了研究。从60年代末,我国开始研究聚醚型消泡剂,并自70年代开始生产聚醚型消泡剂。聚醚型消泡剂首先被应用于抗菌素发酵行业,之后逐渐被推广到其他领域;品种也由当时的单一品种甘油聚GP,发展到现今的GPE、PPE、BAPE等。80年代时,各种各样的消泡剂大量涌现,消泡技术开始在我国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5]。

目前大量使用的消泡剂主要集中在硅油型和聚醚型两大类。硅油型消泡剂属低毒、抗氧化、破泡能力较强的消泡剂,且由于硅油本身具有亲油性,因此对油溶性溶液的消泡具有令人满意的效果。但是它的水溶性较差,使其在水体系中的使用收到了一定的限制;同时对微酸性发酵效果差,对菌丝发育又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在发酵行业的应用也受

到了一定的限制;此外,在纺织印染行业,尤其是浅色织物的印染过程中,由于沉淀在织物上的硅斑不易洗净而又一次受到限制。聚醚消泡剂的优点是亲水性好,且抑泡能力较强,因此在水体系中有较好的消泡效果。但是它又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破泡率低,一旦产生了大量的泡沫,聚醚消泡剂并不能一下有效地消除泡沫,而是需要补加一定量的消泡剂才能慢慢解决问题[6]。

考虑到将上述两种消泡剂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两者的优势,即产生了一种新型高效消泡剂:聚醚改性聚硅氧烷消泡剂(又称聚醚改性硅油消泡剂)。聚醚改性聚硅氧烷是通过选择具有较强抑泡能力的聚醚,和疏水性强、破泡迅速的聚硅氧烷为原料进行反应,从而在聚硅氧烷分子中引入聚醚链段制得的共聚物(简称硅醚)。将合成的硅醚,再与增稠剂、乳化剂等成分有效混合,得到具有表面张力低、消泡迅速、抑泡时间长,成本低、用量少、应用面广等特点的聚醚改性聚硅氧烷消泡剂。同时由于聚醚改性硅油的耐热性,抗剪切性及耐酸碱盐性能好,可用于许多苛刻条件下的消泡,比如纺织品高温染色工艺、发酵工艺中的消泡,各种油剂、切削液、不冻液、水性油墨等体系中的消泡,也适用于印刷行业感光树脂制版后,洗掉未固化树脂的消泡。

目前,此产品在国内还处于研制阶段,其产品十分欠缺。聚醚改性硅油消泡剂能迅速溶于水中,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它助剂配合使用,稳定性好,不发生破乳漂油现象,也无沉淀物产生;同时对非水体系也非常有效。聚醚改性硅油消泡剂是有机硅消泡剂中理想的新品种,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1.1泡沫及其性能

1.1.1泡沫的形成

泡沫在轻化工生产中最常见的一种现象。肉眼中可以看出,泡沫是一部分气体被液体或者固体所包围而形成的密闭空间。仅有一个界面的“泡”叫气泡;由液体薄膜或固体薄膜隔开的具有多个界面的气泡聚集体称为泡沫[7]。一般情况下,在纯液体中形成的气泡,如果相互接触或从液体中逸出时,就会立即破裂。若某种液体容易成膜,并且不易破裂,这种液体在搅拌时就会形成大量的泡沫。泡沫产生之后体系中的气.液表面积大为增加,体系的不稳定性随之增加,因此泡沫易于破裂。但是,如果体系中含有表面活性剂,情况就不同了。表面活性剂分子被吸附在气.液界面上,不但降低了气.液两相间的表面张力,同时会形成一层具有一定力学强度的分子膜从而使泡沫不易破灭。

1.1.2影响泡沫稳定性的因素

影响泡沫稳定性的因素有液体的表面张力、表面黏度即液膜的强度、表面张力的自我修复作用、表面电荷、泡沫气体的扩散以及添加的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等。具体分析如下:(1)表面张力及其自修复作用。泡沫形成后体系的气.液表面积增加,体系能量随之增加。从能量的角度考虑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有利于泡沫的形成,但无法保证泡沫有较好的稳定性。只有当表面膜有一定的强度,能形成多面体泡沫时,低表面张力才有助于泡沫的稳定。但是,许多实际现象已经说明,液体表面张力不是泡沫稳定的决定因素。表面张力的另一个作用,是在泡沫的液膜受到冲击而局部变薄时可使液膜厚度复原,使液膜强度恢复,这种作用称为表面张力的自我修复作用[8]。

(2)表面黏度。决定泡沫稳定性的关键因素,是液膜的强度,而液膜的强度主要取决于表面吸附膜的坚固性,通常用表面黏度来衡量。表面黏度越大,液膜表面强度越高,同时使临近液膜的排液受阻,延缓了液膜的破裂时间,增加了泡沫的稳定性。

(3)气体的透过性。泡沫中的气泡总是大小不均的。小气泡中比大泡中的压力高,于是小泡中的气体会通过液膜扩散到相邻的大泡中,造成小泡变小甚至消失,大泡变大直至破裂。所以,透过性越好的液膜,其气体通过它的扩散速度就越快,泡沫的稳定性也越差。同时,气体的透过性与表面吸附膜的紧密程度有关。表面吸附的分子排列越紧密,表面黏度就越高,气体透过性就越差,泡沫也越不易破裂。

(4)表面电荷。如果泡沫液膜带有相同的电荷,该膜的两个表面将相互排斥。当膜变薄至一定程度时两个表面层的静电斥力会阻止液膜的进一步变薄。因此,电荷有阻止液膜变薄增加泡沫稳定性的作用[9]。

(5)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研究表明,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起泡性和稳泡性皆随表面活性剂浓度上升而增强,到一定浓度后达到极限值。表面活性剂亲水基的水化能力强,就能在亲水基周围形成很厚的水化膜,从而将液膜中流动性强的自由水变成流动性差的束缚水,同时也提高了液膜的黏度,不利于重力排液使液膜变薄,从而可以增加液膜的稳定性。综上所述,影响泡沫稳定性的各因素中,液膜强度是最重要的。作为起泡剂或稳泡剂使用的表明活性剂,其表面吸附分子排列的紧密和牢固程度是最重要的因素,不仅可以使液膜本身具有较高的强度,而且因表面黏度较高而使临近表面膜的溶液层不易流动,液膜排液相对困难。同时,排列紧密的表面分子,还能降低气体的透过性,从而也可增加泡沫的稳定性。

1.2消泡剂

1.2.1消泡剂物化特性

对于一种理想的消泡剂而言,其物化性能必须满足适用对象的要求。使用对象不同,所用消泡剂的性能也应有所变化。一般来说,为了能够快速,稳定地消除泡沫,长时间抑制泡沫的产生,一种消泡剂的选择必须考虑多种因素。

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具有良好的消泡能力和泡沫控制能力;具有比泡沫介质更低的表面张力;不溶于泡沫介质;不与泡沫介质起反应,不能被泡沫介质分解降解;具有正的扩散系数,以便使其扩散到气液界面上;低毒或无毒;贮存稳定;成本低:具有低的BOD,COD值[10]。

1.2.2消泡剂的成分

为了使消泡剂具有良好的消泡、抑泡效力,进而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生产安全等,消泡剂中需含有多种成分以便使消泡剂充分发挥作用。一般一种良好的消泡剂巾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作用和代表物如下:

(1)活性成份作用:破泡、消泡,减小表面张力。代表物:硅油、聚醚类、高级醇、矿物油、植物油。

(2)乳化剂作用:使活性成分分散成较小的颗粒,便于分散在水中,更好地起到消泡、抑泡效果。代表物:皂盐、壬(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系列、斯盘系列、吐温系列等。

(3)载体作用:利于消泡成分和起泡体系的结合,易于分散到起泡体系里,把两者结合,降低消泡剂的表面张力,有利于抑泡,而且可以降低成本。代表物:除水以外的溶剂,如芳香烃、脂肪烃、含氧溶剂等。

(4)乳化助剂作用:使乳化效果更好。代表物:疏水二氧化硅、乙二醇、CMC、聚乙烯醚等[11]。

1.2.3消泡剂的分类消泡剂的种类很多,分类方法也有多种

消泡剂种类很多,分类方法也很多。按成分可分为:

(1)天然油脂

天然油脂即豆油、玉米油等,其具有来源容易、价格低、使用简单等优点,但是其贮存不方便、易变质并且会使酸值变高[12]。

(2)聚醚类

聚醚类消泡剂的种类繁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GP型消泡剂,GP型消泡剂以甘油作为起始剂,由环氧丙烷或环氧乙烷与环氧丙烷的混合物加成聚合。该种消泡剂亲水性差,在发泡介质中溶解度小,抑泡能力比消泡能力强。GPE型消泡剂,GPE型消泡剂是在聚丙二醇链节的末端加成环氧乙烷,成为链端是亲水基的聚氧乙烯环丙烯甘油。按照环氧乙烷含量为10%,20%……50%分别被称为GPEl0,GPE20……GPE50。GPE型消泡剂亲水性较好,在发泡介质中铺展快,消泡能力强,但溶解度较大,消泡活性维持时间短。GPES型消泡剂,在GPE型消泡剂链端用疏水基硬脂酸酯封头,形成两端是疏水链的结构。因中间隔有亲水链的嵌段共聚物,所以这种结构易于以平卧状聚集在气液界面而具有强的表面活性和消泡性。

(3)高碳醇消泡剂

高碳醇消泡剂是强疏水性弱亲水性线性分子。在水体系中是一种良好的消泡剂。其中链长为C7~C9的消泡剂足最有效的。

(4)硅类消泡剂

有机硅消泡剂按形态可分为硅油、硅油溶液、硅油混合物、硅脂和硅乳液等。最常使用的有机硅是聚二甲基硅氧烷即二甲基硅油。有机硅消泡剂与其它消泡剂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表面张力低,聚二甲基硅氧烷的表面张力比水、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及一般油类都要低,因而适合作消泡剂。在普通油剂及水中的溶解度低、活性高。聚硅氧烷具有特殊分子结构,作为主链的硅氧键链段是非极性分子,与极性溶剂水和一般油品的亲和性都很小。挥发能力低且化学惰性强。二甲基硅油的挥发性极低,表面张力也很低,二者结合,使消泡剂能在较广的温度范围内起消泡作用。与水及多数有机物不相溶,对大多数气泡介质均能消泡。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无生理毒性。脱除了低聚物的二甲基硅油,而用高聚合度的二甲基硅油作消泡剂,生理毒性降为零。成本低。用量少。型号品种繁多,可供多种发泡体系使用[13]。

(5)聚醚改性硅类消泡剂

聚醚改性有机硅消泡剂是将硅油和聚醚两者的优点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高效消泡剂。这种消泡剂以具有较强抑泡能力的聚醚和疏水性强、破泡迅速的二甲基硅油为主要成分,并加入能使硅油与聚醚有机结合起来的乳化剂、稳定剂等成分,具有表面张力低、

消泡迅速、抑泡时间长、成本低、用量少、无毒无害、应用面广等特点。

(6)新型自乳化消泡剂

该消泡剂含有特殊改性的聚硅氧烷。具有极好的耐热性、耐酸碱性及化学稳定性,可在广泛的温度范围内用于消去和抑制各种恶劣体系中的泡沫[15]。

1.2.4消泡剂的应用

近年来,消泡剂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纺织,食品,化工,医药,涂料等工业生产中。其对工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主要从纺织方面淡其在工业中的应用:随着纺织品生产能力的急剧增长,新型高效的织物整理技术也逐步发展起来,新的整理设备,使液剂通过织物的循环速度提高,织物更紧密地缠绕在滚筒上,缩短处理时间,降低液剂与织物的用量,但是与此同时会加剧泡沫现象的出现,从而造成产品质量的降低。比如,在印染过程中,由于泡沫的存在,会造成织物的漂浮而使印染不均匀;在液剂的循环过程中,由于泡沫的存在,泵中出现气穴现象而造成泵效率急剧下降,循环速度降低;染浴中泡沫的存在会造成已染色的产品再度沾染;除此之外,泡沫易降低装料系数,严重时造成溢锅等[16]。为了保证纺织产品的质量,消泡剂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添加助剂,因而在染料和其他辅助材料加进之前,在尽可能低的温度下加进最低有效量的有机硅消泡剂,并使其分散,可达到抑泡或消泡效果。有机硅消泡剂有很好的消泡抑泡能力,但是不能忽略其在染浴中的不稳定性,其会游离出来从而降低了抑泡性。在纺织工业中使用有机硅消泡剂也必须注意两点:一是纺织工业中预防泡沫的产生比处理产生的泡沫容易得多;二是最经济最安全地向纺织染整过程巾加入消泡剂的方式是连续或半连续的。

1.2.5消泡剂的消泡机理

泡沫是一种有大量气泡分散在液体连续相中的分散体系,其分散相为气体,在气泡表面吸附着一层定向排列的表面活性剂分子,当其达到一定浓度,就在气泡壁形成一层薄膜,并使其表面张力下降,从而增加了气液接触面,因此形成的气泡不易合并破裂,而暴露在空气中的气泡膜具有双分子膜结构。消泡剂就是要破坏和抑制气液间薄膜的形成,因此消泡剂必须在溶液表面易于铺展,易于进入泡沫的双分子定向膜,破坏膜的力学平衡而达到消泡日的[17]。

综上,消泡剂消泡机理有如下:

(1)破坏液膜的弹性而使气泡破灭

泡沫体系中存在具有稳泡作用的表面活性剂,如果向体系中添加消泡剂,消泡剂会扩散向气液界面,降低表面活性剂恢复膜弹性的能力,使膜破灭。

(2)促进泡沫液膜排液导致气泡破裂

反映泡沫的稳定性的一项指标是泡沫的排液速度,如果添加一种物质,能加速泡洙排液,就可以达到消泡效果。

(3)降低泡沫局部的表面张力从而使泡沫破裂

将植物油或高级醇加在泡沫上,当其溶入泡沫液,该处表面张力会显著降低。因为这物质几乎不溶于水,只有泡沫局部位置降低了表面张力,而泡沫的其他部位表面张力几乎改变。表面张力降低的部分被强烈地向周围牵拉,延伸,导致最后破灭。

(4)增加助泡表面活性剂的溶解性使气泡破裂

有些小分子物质与溶液充分混合,可使增溶助泡性表面活性剂、降低有效浓度。有这作用的小分子物质如乙醇、丙醇、辛醇等,不仅溶入表面活性剂的吸附层,而且会减低表层的表面活性剂浓度,从而降低表面活性剂分子间的紧密程度,使泡沫的稳定性减弱[18]。

(5)电解质降解表面活性剂的双电层使气泡破裂

有些起泡液的稳定性是借助泡沫的表面活性剂双电层产生的,加入少量电解质可瓦解表面活性剂双电层达到消泡效果。

(6)疏水性的固体小颗粒可使气泡破裂

疏水性固体颗粒会吸引气泡表面的表面活性剂疏水基,增加疏水颗粒的亲水性,使其进入水相,从而起消泡作用。

1.2.6消泡剂的发展概况

在许多工业生产中,泡沫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和问题,所以消泡剂对确保工业生产高效运转的重要性逐渐被认识。每一特定的工业生产都需要不同的消泡剂,这不仅与其在特定体系中的消泡抑泡能力有关,而且与其是否有副作用、对人与环境是否有害有关。消泡方法主要有物理、机械和化学三种方法。德国物理实验学家Quineke首先提出消泡的化学方法。20世纪50年代,美国DowComing公司的Currie CC较完整地整理了当时关于消泡剂的文献,并且全面系统地研究了锅炉、发酵、造纸等方面的消泡技术与工艺,同时另一家美国公司Wagndott最先把聚醚消泡剂进行投产。我国最先于50年代对消泡问题进行探索研究是在发酵和造纸工业方面;60年代初期,着手于传动油和润滑油的消泡题进行系统的研究;60年代末期,开始研究聚醚型消泡剂;70年代开始研制和使用有机硅消泡剂,并

逐渐推广应用领域;80年代,消泡技术就在我国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消泡技术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首先是新品种增多,补充了国内在这方面的空白;二是复合消泡剂发展迅速,国内复合剂己高达几十种,能满足国内的基本需求。近来消泡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有机硅化合物与表面活性剂的复配、聚醚与有机硅的复配、水溶性或油溶性聚醚与含硅聚醚的复配等复配型消泡剂上,复配是消泡剂的发展趋势之一。就目前消泡剂而言,聚醚类与有机硅类消泡剂的性能最为优良,人们对这两类消泡剂的改性与新品种的开发研究也比较活跃[19][20]。

我国消泡剂虽然经过二十多年的研制,开始进入发展期,但是相比已进入成熟期的国外消泡剂市场仍然有很大差距。我国应该抓住机遇,利用消泡剂研制与开发,使技术日趋成熟。我国消泡剂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在三方面:首先,.国内的研究以聚硅氧烷消泡剂为基础,通过接枝聚合或嵌段聚合合成聚醚硅油消泡剂,经过改性,增加消泡剂的水溶性或降低其油溶性,以增强消泡效力;其次,在聚醚硅油消泡剂的基础上研究复配消泡剂,使消泡剂口趋专业化;最后,合成复配专用型的消泡剂。总之,消泡剂的研究与开发是近些年来的科研热点。其涉及的行业之广之多是其它添加剂所不能比拟的。

1.3聚醚改性硅油消泡剂

普通的聚硅氧烷消泡剂由于疏水性强、表面能较低,溶于其它有机溶剂的性能较差,不适合应用于水溶液体系中。可以通过对聚硅氧烷进行接枝改性,引入亲水性的聚醚嵌段,从而增加了其在水中的分散性、乳化性、稳定性及逆溶性。因此,近年来聚醚改性聚硅氧烷在化妆品、纺织后整理剂、纺丝油剂及消泡剂等产品中的应用得到日益关注,尤在消泡剂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5]。

1.3.1聚醚硅油消泡剂的反应原理

按聚醚链段与聚硅氧烷链段之间连接方式的不同,聚醚改性聚硅氧烷可为Si-0-C(也称水解型)和Si-C(也称非水解型)。前者疏水性差,易被水解;后者对水稳定。由于Si-C (也称非水解型)聚醚改性聚硅氧烷的优越性,其受到重点研究[26][27]。其反应通过硅氢加成法,即由含氢硅油与含链烯基的聚醚通过铂催化加成,制备Si-C侧链型的改性聚硅氧烷。

1.3.2聚醚硅油消泡剂的消泡机理

聚醚改性聚硅氧烷的消泡力与传统硅油消泡剂消泡力有很大区别,其根本原因与两者的消泡机理有关。对于传统的硅油消泡剂,消泡剂固体颗粒是进入气泡之间空隙PB(Plateau borders),而无法直接进入气泡的液膜,其消泡过程符合“PB区排湿”机理。当消泡剂小颗粒进入泡沫PB区空隙时,随着增大气体接触面,泡沫缩水,PB区的曲率半径逐渐变小,从而增大PB区的毛细管压力;当压力达到某一临界值时,铺展于液膜的消泡剂颗粒使液膜变薄甚至断开,最终导致泡沫破灭。整个过程持续时问非常长,由于消泡过程缓慢,故将其称为慢消泡剂。而对于聚醚改性硅油消泡剂,消泡剂可以直接进入泡沫液膜,在其表面形成一个双凹的油膜[28][29]。由于消泡剂的表面张力远小于泡沫液膜的表面张力,所以可以在液膜问扩散、渗透,当消泡剂渗入的厚度等于泡膜厚度时,原有液膜就会被取代,形成两层水膜夹一层油膜的“三明治’’结构。由于受两侧高表面张力水层的拉力,油层不断变薄变细,油膜维持力失衡并导致泡沫破灭。消泡过程中形成的油层及其被拉伸的现象符合“架桥.拉伸”机理。由于消泡剂颗粒不溶于水溶液,可以从破裂的泡沫中释放,迅速铺展于另一泡沫的液膜,继续进行以上消泡步骤,最终所有泡沫都会破灭。整个消泡过程仅持续数秒,非常迅速,故将其称为快消泡剂[30]。

1.3.3复合型消泡剂

将几种不同类型的消泡剂进行合理的复配,通过发挥各组分的协同作用,降低其生产成本,甚至可以得到单一组分无以比拟的消泡性能。在针织行业中,最常用的是有机硅型消泡剂与聚醚型消泡剂的复合,得到聚醚.硅油复配消泡剂。它是选择具有较强抑泡能力的聚醚和疏水性强、破泡迅速的二甲基硅油为主要成分,加上能使硅油与聚醚有机结合起来的乳化剂、稳定剂等成分形成的复合型消泡剂[31]。随着新的高活性消泡组分的不断发现,复配组分协同效应研究的不断深入,那些组分结构单一、经济效益较差的低档消泡剂逐渐被多功能、高效率的复配型消泡剂所取代。

1.4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和意义

在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如石油工业、油脂工业、橡胶工业、涂料工业、纺织工业、造纸工业、金属加工和食品加工等)若有大量的泡沫存在,不仅生产操作不便,浪费设备容量,而且会影响制成品的质量,甚至造成次品或废品,故在生产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控制泡沫,

长期以来为研究者所重视。一般消除泡沫可通过静置、减压和加温等办法达到目的。但在当今工业生产规模越来越大,生产效率要求越来越高的条件下,需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迅速而有效地消除不断产生的泡沫,就需要用新的、更有效的方法。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对聚醚行改性有机硅消泡剂进行复配并找到最合适的处方,使之少量高效。并且与其他未复配消泡剂进行性能对比。

在轻化工生产中,由于对织物进行多项整理,比如前处理中的退浆、漂白和印染中多次水洗及上染过程会产生很多泡沫。这些泡沫会带来很多麻烦,使生产不能顺利进行,影响生产效率,使织物印染质量下降,严重时会使生产不能继续进行,或者会产生更大的危害。由此可见,对泡沫的消除和抑制对现代工业生产具有极大的经济和技术意义[32]。

自从提出用化学试剂的方法来消泡,到目前为止先后出现了四代消泡剂,分别是低级有机物消泡剂、聚醚类消泡剂、有机硅类消泡剂和聚醚改性聚硅氧烷类消泡剂。目前大量使用的消泡剂为有机硅类和聚醚改性两大类。

总之消泡剂必须要满足两个基本特征:不溶或微溶于起泡介质;表面张力比起泡介质低。除此之外还要求消泡剂具备消泡速度快,抑制时间长,用量少且不会有副作用等特性。

消泡剂的复配就是将两种或者两种以上不同类型的消泡剂进行合理的配合。由于各组分之间的性能不同,对消泡的侧重点的不同,通过复配是个消泡剂不同组分进行协同作用。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利用不同组分之间的作用,提高消泡效率,并且降低生产成本及减少消泡剂的用量。还有可能得到单一组分无法比拟的消泡效果[34]。目前最常用的是用有机硅类消泡剂和聚醚型消泡剂进行复配,得到聚醚改性消泡剂。还有其他类型的复配消泡剂,实验中大多通过对用不同消泡剂和不同的配比值进行复配。再通过对已复配消泡剂进行稳定性、消泡性能、抑泡性能、消耗量等测定,得出效果最好的消泡配比。

本实验是对三种不同的消泡剂进行两两复配,分别为ESD-C(有机硅类)、Z-25AS (聚醚类)、TL-56-1(有机硅类)。并且用聚醚改性硅油消泡剂702进行试验对比。从而得出消泡和抑泡性能最好的复配消泡剂。

2 实验

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2.1.1实验试剂

实验所用主要试剂见表2-1

表2-1实验所用试剂

试剂规格生产公司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分析纯天津市博迪化工有限公司702 乳化液

ESD-C 乳化液

TL-56-1 乳化液

Z-25AS 乳化液

2.1.2 实验仪器

实验所用主要仪器见表2-2

表2-2 实验所用仪器和设备

仪器名称生产厂家

电子天平余姚市金诺天平仪器有限公司GS12-2电子恒速搅拌器上海机械厂

HSY2-SP电热恒温水浴锅北京市永光明医疗仪器厂

ZB101-Ⅲ型电热鼓风烘箱青岛金海山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TDL-60B低速台式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

2.2 实验部分

2.2.1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液(LAS)配制及起泡性测定

试验中采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作为起泡剂,它作为典型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作为发泡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也叫做四聚丙烯基苯磺酸钠,白色或淡黄色粉状或片状固体。溶于水而成半透明溶液,主要用于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用质量浓度为0.1%和0.5%两种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液进行搅拌,作为起泡液。在恒温25℃下配制200mL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用搅拌器搅拌30s后移入250mL量筒中,并测量泡沫最初高度,同时开始秒表计时。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记录量筒中泡沫的高度。每一分钟观察一次。

2.2.2 消泡剂固含量的测定

由于消泡剂都是已经乳化的成品,直接从公司购买,所以并不知道具体含量。所以一般需要测得乳液的固含量,才能了解乳液中有效成分的具体含量,从而才能进行下一步试验。固含量顾名思义是乳液或涂料在规定条件下烘干后剩余部分占总质量的百分数。

对以下四中消泡剂702、ESD-C、Z-25AS、TL-56-1进行固含量的测定,分别称量一定量的消泡剂于培养皿中,记录各自的质量。在100℃的烘箱中持续烘干3小时,然后取出,等其冷却为常温状态,然后分别测得其质量,并计算含固量。

2.2.3 单一消泡剂的消泡、抑泡性能测试

在本次试验中聚醚型改性硅油消泡剂702为对比消泡剂,使之与复配后的消泡剂进行对比。所以在进入试验前首先要先测得702消泡剂的消泡、抑泡性能。可以与复配的消泡剂进行对比,使试验更有说服力。

试验步骤:首先根据已经测好的含固量,计算所需要消泡剂的质量,分别配制浓度为万分之一、万分之五的溶液。所需的消泡剂质量分别为0.02g(100mL溶液)、0.11g(100mL)溶液。

第二步配制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0.1%)溶液,在25℃恒温下进行搅拌30s,然后立即倒入量筒中,测量泡沫的高度。

第三部用滴定管量取5mL配制好的系哦啊跑机溶液倒入量筒中,同时打开秒表,开始

计时。并且重复三次,取平均时间。

2.2.4 消泡剂复配及消泡抑泡性能测定

本实验探讨消泡剂之间不同配比对消泡、抑泡性能的影响,所以分为三组实验,分别是ESD-C与Z-25AS进行复配、ESD-C与TL-56-1进行复配、Z-25AS与TL-56-1进行复配。且在每一组中又分为三个小组,他们之间的配比关系为A(50%)和B(50%)、A(25%)和B(75%)、A(75%)和B(25%)。首先在小组内进行复配后的稳定性测试、消泡和抑泡性能的测试,从中选出性能最好的一组与另外两组中最好的配比进行比较,从而得到消泡性能最好的一组。

实验操作步骤为:

按照已经测出的固含量,根据他们之间的配比关系为A(50%)和B(50%)、A(25%)和B(75%)、A(75%)和B(25%)。分别计算出复配5g消泡剂所需要的具体数值,进行复配,用玻璃棒充分搅拌,使之混合均匀,以免对实验结果产生不良影响。

1)分别测量三组已复配好的消泡剂的离心稳定性,在告诉离心机中以3000r∕min转速离心30min,观察乳液是否分层。热稳定的测试取消泡剂样品2 g,放入小试管中,用橡皮塞塞好,置于100℃水浴中加热。取出冷却至室温,观察其是否稳定。

2)配制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液LAS(0.1%),计算配制200mL溶液所需要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质量,在25℃恒温下倒入烧杯中,用搅拌器均匀搅拌30s后,迅速倒入250mL量筒中。测量量筒中泡沫的高度。

3)加入消泡剂,用滴定管准确量取5mL消泡剂溶液(0.05%),滴入的同时开始计时。

重复三次,求平均时间和高度。

4)对其他两组消泡剂进行同样的实验,并得出最好的一组,使之分别进行比较。

5)实验结束,由于硅油会附着在设备上,应该及时清洗设备。处理废液。

2.2.5 稳定性测试

(1)离心稳定性测试

复配后的消泡剂为乳白色液体,在溶液中为透明但稍显浑浊。在高速离心机中,以3000r∕min搅拌30min,观察是否分层。

(2)热稳定性测试

复配后的消泡剂为乳白色液体,在溶液中为透明但稍显浑浊。热稳定的测试取消泡

剂样品2 g,放入小试管中,用橡皮塞塞好,置于100℃水浴中加热。取出冷却至室温,观察是否分层。

前处理和电泳的基础知识-不错的学习资料

涂装前处理及电泳基础知识 一、前处理常规工艺路线: 热水洗(喷淋)→预脱脂(喷淋)→脱脂(浸)→自来水洗→自来水洗→表调→磷化→ 自来水洗→自来水洗→循环纯水洗→纯净纯水洗(不同生产线有所不同,但基本内容是一样的) 1.热水洗:目的○1提前给工件(车身)加温,减少预脱脂降温。 ○2洗掉工件表面的灰尘异物。 ○3软化工件表面的油污,提高脱脂效果。 温度:一般是65+5℃。 常出问题:1 堵喷头,要经常清理检查喷头。 2 生锈,提前加少量的脱脂剂进去调整PH值到9-10。 3、定期清理槽底沉淀物。 2.预脱脂:目的○1除油 ○2影响脱脂效果的几个因素a.脱脂剂的质量b.脱脂槽液的浓度、温度、喷淋压力、喷淋的时间、喷头的角度、油水分离器的效果等。 3.脱脂:目的○1进一步彻底除油。除去内腔、死角等喷淋不到的部位的油污。○2影响脱脂效果的因素a脱脂剂的质量b.脱脂槽液的浓度、温度、全浸的时间c.槽液搅拌情况、油污含量等。 4-5自来水洗:洗去工件上残留的脱脂剂 常出问题:返锈。工件清洗太干净或不干净均易生锈,要调整好水的“污染度”保

持碱度“2-5”点最好。如果是新换的水,可以加入少量的脱脂剂,最好是加磷化液的中和剂和促进剂(少量),可解决生锈问题。 6表调:目的,改善工件表面的金属状态,提供很多的磷化结晶核,可以改善磷化的均匀性、磷化速度,减少沉渣,降低膜厚等作用。一般表调都是“胶肽”类表调剂,效果好,但寿命低,一般只有5-6天。如果水洗不干净,带入杂质离子太多,失效速度更快,补加也无效,必须换槽重配。它是一种胶体溶液,应该具备“丁达尔现象”。否则就失效了。应经常检测。此序很重要i。 7磷化:要求均匀,致密、薄,灰色或深灰色,不能发花、发黄、挂灰。一般在阴极电泳线上,均采用“三元磷化”即“锌、锰、镍”的磷化。它的特点是致密均匀,有一定的硬度。耐碱性能好,不易在电泳中返溶,P比高(≥85%),一般只有2~4um,膜重大约在1-3g/㎡,结晶细密,只有2~7um左右。 管理要点:①要求厂家每月全面检测磷化液一次,要测出:Fe+2、Zn2+、Mn2+、Ni+1 No3-、Po4-3,等重要成分的浓度(游离酸、总酸)发现失调及时调整。 ②日常检测游离酸、总酸,促进剂含量。特别注意,不是游离酸、总酸都在要求范围内就可以了。一定要注意“酸比”,它对磷化的质量影响很大。一般要控制在20-25之间为好。(酸比小易造成磷化膜粗糙、厚、返黄、沉渣多;酸比大,易造成膜薄、磷化不上的可能) 发生问题的对策:①发花:脱脂不干净,加强前序脱脂质量。促进剂过高,Fe+2太高。(变成铁系磷化了,或成为氧化膜而非磷化膜,不好。) ②发黄:可能是温度低;游离酸高;促进剂少;总酸度太低(酸比过小)

机械材料切削性能研究3

徐州建筑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专业专科毕业论文 机械材料切削加工性能的研究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专业: 年级: 教学点:江苏省交通技师学院 二0一二年六月

摘要:材料的化学成分不一样, 材料的组织结构不同, 热处理的方法不同, 力学性能也不同, 其切削加工性也完全不同。而切削加工性又会影响刀具的耐用度、零件表面质量、产品的生产率, 甚至使被加工零件变成次品、废品。因此, 必须对影响工件材料切削加工性的因素进行分析, 为以后选择正确的加工工艺路线提供依据。主要对影响工件材料切削加工的各种因素如材料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化学成分、金相组织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并提出了改善工件材料切削加工性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切削加工、热处理、工艺路线,物理特性 Abstract: Chemical composition is not the same as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of the material, heat treatment, mechanical properties, its machinability is also completely different. Cutting would affect the durability of the tool parts surface quality, the product of productivity, even the parts to be processed into defective, waste. Therefore, we must analyze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machinability of the workpiece material to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future to select the correct processing line. On a variety of factors influence the machining of the workpiece material, such as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physical properties, chemical properties, chemical composition, microstructure, etc. in a more detailed analysis, and basic way to improve workpiece material machinability. Keywords:Machining, heat treatment, process route, the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常用化学试剂物理化学性质

氨三乙酸 化学式CH6N9O6,分子量191.14,结构式N(CH2COOH)3,白色棱形结晶粉末,熔点246~249℃(分解),能溶于氨水、氢氧化钠,微溶于水,饱和水溶液pH为2.3,不溶于多数有机溶剂,溶于热乙醇中可生成水溶性一、二、三碱性盐。属于金属络合剂,用于金属的分离及稀土元素的洗涤,电镀中可以代替氰化钠,但稳定性不如EDTA。 丙酮 最简单的酮。化学式CH3COCH3。分子式C3H6O。分子量58.08。无色有微香液体。易着火。比重0.788(25/25℃)。沸点56.5℃。与水、乙醇、乙醚、氯仿、DMF、油类互溶。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和物,爆炸极限2.89~12.8%(体积)。化学性质活泼,能发生卤化、加成、缩合等反应。广泛用作油脂、树脂、化学纤维、赛璐珞等的溶剂。为合成药物(碘化)、树脂(环氧树脂、有机玻璃)及合成橡胶等的重要原料。 冰乙酸 化学式CH3COOH。分子量60.05。醋的重要成份。一种典型的脂肪酸,无色液体。有刺激性酸味。比重1.049。沸点118℃,可溶于水,其水溶液呈酸性。纯品在冻结时呈冰状晶体(熔点16.7℃),故称“冰醋酸”,能参与较多化学反应。可用作溶剂及制造醋酸盐、醋酸酯(醋酸乙酯、醋酸乙烯)、维尼纶纤维的原料。 苯酚 简称“酚”,俗称“石炭酸”,化学式C6H5OH,分子量94.11,最简单的酚。无色晶体,有特殊气味,露在空气中因被氧化变为粉红,有毒!并有腐蚀性,密度1.071(25℃),熔点42~43℃,沸点182℃,在室温稍溶于水,在65℃以上能与任何比与水混溶,易溶于酒精、乙醚、氯仿、丙三醇、二硫化碳中,有弱酸性,与碱成盐。水溶液与氯化铁溶液显紫色。可用以制备水杨酸、苦味酸、二四滴等,也是合成染料、农药、合成树脂(酚醛树脂)等的原料,医学上用作消毒防腐剂,低浓度能止痒,可用于皮肤瘙痒和中耳炎等。高浓度则产生腐蚀作用。 1,2-丙二醇 化学式CH3CHOHCH2OH,分子量76.10,分子中有一个手征性碳原子。外消旋体为吸湿性粘稠液体;略有辣味。比重1.036(25/4℃),熔点-59℃,沸点188.2℃、83.2℃(1,333Pa),与水、丙酮、氯仿互溶,溶于乙醚、挥发油,与不挥发油不互溶,左旋体沸点187~189℃,比旋光度-15.8。丙二醇在高温时能被氧化成丙醛、乳酸、丙酮酸与醋酸。为无毒性抗冻剂。可用于酿酒、制珞中,是合成树脂的原料。医学上用作注射剂、内服药的溶剂与防腐剂,防腐能力比甘油大4倍,此外还可用于室内空气的消毒。 丙三醇 学名1,2,3-三羟基丙烷,分子式C3H8O3,分子量92.09,有甜味的粘稠液体,甜味为蔗糖的0.6倍,易吸湿,对石蕊试纸呈中性。比重1.26362(20/20℃)。熔点7.8℃,沸点290℃(分解)167.2℃(1,3332Pa)。折光率1.4758(15℃),能吸收硫化氢、氰化氢、二氧化硫等气体。其水溶液(W/W水)的冰点:10%,-1.6℃;30%,-9.5℃;50%,-23℃;80%,-20.3℃。与水、乙醇互溶,溶于乙酸乙酯,微溶于乙醚,不溶于苯、氯仿、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石油醚、油类。可以制备炸药(硝化甘油)、树脂(醇酸树脂)、润滑剂、香精、液体肥皂、增塑剂、甜味剂等。在印刷、化妆品、烟草等工业中作润滑剂。医学上可用滋润皮肤,防止龟裂;作为栓剂(甘油栓)可用作通便药。切勿与强化剂如三氧化铬、氯酸钾、高锰酸钾放在一起,以免引起爆炸。 蓖麻油 化学式C57H104O9,分子量933.37。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液体,具有特殊臭味,凝固点-10℃,比重

苯乙烯论文

苯乙烯中DNBP含量测定方法 摘要:DNBP(邻仲丁基-4,6-二硝基苯酚)是一种橙黄至橙褐色透明液体液有机弱酸性化合物。邻仲丁基-4,6-二硝基苯酚的分子式为:C10H12N2O5,相对分子质量为: 240g/mol, 其结构式如图1所示: 图1、邻仲丁基-4,6-二硝基苯酚结构图 DNBP是苯乙烯精馏过程中所需的一种新型高温高效阻聚剂,其阻聚效果优于其它硝基酚类阻聚剂。同时可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苯乙烯生产能力。 目前测定DNBP含量的方法主要是根据DNBP的弱酸性,能与氢氧化钾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在容量分析中,可以根据氢氧化钾所消耗的体积数,计算试样中DNBP的含量。但是其结果采用试样的平均密度与试样体积的乘积,来得出试样的质量。 本文考虑到:采用平均密度来计算试样的体积存在一定的误差,所以本文采用对试样进行直接称量来获得试样的质量,来消除这一误差。本文所采用的分析方法简便、精度较高,完全满足分析要求。 关键词:DNBP(邻仲丁基-4,6-二硝基苯酚),阻聚剂,苯乙烯

目录 一前言 (1) 1.1 苯乙烯阻聚剂的应用及发展现状 (1) 1.2 阻聚剂含量测定方法以及立题思路 (1) 二试验部分 (3) 2.1 原理概要 (3) 2.2 仪器 (3) 2.3 试剂 (3) 2.4 宁波科元阻聚剂含量分析试验 (3) 2.5 DNBP含量分析化验方法改进 (3) 三结果与讨论 (4) 四展望 (5) 五参考文献 (5) 六致谢 (5)

一前言 1.1 苯乙烯阻聚剂的应用及发展现状 苯乙烯是一种重要化工原料,这些年国内苯乙烯规模化生产得到较快发展。苯乙烯单体具有自聚性质,常温下就可发生聚合,温度越高,聚合速度越快。苯乙烯单体在精馏过程中,由于热引发易形成高聚物,不但影响苯乙烯产品质量,而且会造成生产不稳定和危险性。为了减少苯乙烯精馏过程中苯乙烯单体的聚合损失,保证精馏系统正常进行,一般装置除采用减压降温精馏,通常都以注入缓聚剂或阻聚剂方法来延缓和防止聚合的发生。因此,人们不断地对苯乙烯精制过程中的阻聚剂进行研究开发。近年来从降低阻聚剂毒性出发,同时考虑阻聚剂性能,又出现了复配型阻聚剂。如今工业上苯乙烯生产精制过程中多数都是采用复配型阻聚剂,主要是使用缓聚剂和阻聚剂(又称为真阻聚剂)的复配,比如采用2,4-二硝基苯酚(NSI),或者邻仲丁基4,6-二硝基苯酚(DNBP)等与真阻聚剂(如GE公司生产的styrex 310)复配,以产生更高的阻聚效率,从而降低苯乙烯的生产成本。阻聚效果较好的精馏阻聚剂有: NSI,DNPC,DNBP,DEHA-,FR,DTBNO,TEMPDO等。 目前国内苯乙烯规模化生产装置在精馏过程中,大多采用DNBP。由于NSI毒性较大已经被大多数装置所淘汰;其他一些阻聚剂由于价格较高或存在应用问题等诸多原因未被推广使用;寻求新型高效低毒使用方便苯乙烯阻聚剂,一直是让人关注的课题,由于很难在合成方面得到一种性能优异阻聚剂,复配出具有协同效应阻聚剂成为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苯乙烯工艺中,阻聚剂的循环利用,对整个工艺流程的成本以及苯乙烯的纯度都有影响,所以阻聚剂含量的测定对整个工艺的控制和苯乙烯产品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阻聚剂含量测定方法以及立题思路 目前测定DNBP含量的方法主要是根据DNBP的弱酸性,能与氢氧化钾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在容量分析中,可以根据氢氧化钾所消耗的体积数,计算试样中DNBP的含量。但是其结果采用试样的平均密度与试样体积的乘积,来得出试样的质量。

消泡剂的原理、种类、选择

一般来说,泡沫是气体在液体中的粗分散体,属于气-液非均相体系。体积密度接近气体而不接近液体的气-液分散体。气-液分散体分为液多气少的“气泡分散体”和气多液少的“泡沫”。如上图。 什么是泡沫?泡沫可定义为液体介质中稳定的气体。液体中不含表面活性剂时,气泡会迁移至液体表面,破裂消失,液体中含有表面活性剂时,气泡表面形成膜板,成为稳定的泡沫,膜板的厚度为几个um。 马兰哥尼效应阻止气泡膜的排液,恢复气泡膜厚度. 气泡向空气排放气体,气泡破裂。影响此一过程的因素是气泡的表观粘度和稠密度影响到消泡剂微粒在气泡表面膜上的渗透扩散. 消泡 Defoaming 抑泡 anti-Foaming 长时间的消泡又称抑泡,抑泡时间的长短正是消泡剂品质优劣的最主要标志。多数场合下我们使用消泡剂正是利用它的抑泡性能,而不是初始的消泡性。 消泡剂 Defoamer 破泡剂·抑泡剂·脱泡剂总称为消泡剂。 破泡:相对于泡沫(泡沫聚合体),从空气侧侵入泡中,将泡合一破坏。 抑泡:从液体侧侵入泡中,将泡合一破坏,令泡沫难以产生。 脱泡:从气泡的界面侵入泡中,令气泡合一浮出液面。 概述 消泡剂又称为抗泡剂 在工业生产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有害泡沫,需要添加消泡剂。 消泡剂的种类很多,有机硅氧烷、聚醚、硅和醚接枝、含胺、亚胺和酰胺类的,具有消泡速度更快,抑泡时间更长,适用介质范围更广,甚至苛刻介质环境如高温、

强酸和强碱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清除胶乳、纺织上浆、食品发酵、生物医药、涂料、石油化工、造纸、工业清洗等行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泡沫。 消泡剂的消泡机理 1.泡沫局部表面张力降低导致泡沫破灭 该种机理的起源是将高级醇或植物油撒在泡沫上,当其溶入泡沫液,会显著降低该处的表面张力。因为这些物质一般对水的溶解度较小,表面张力的降低仅限于泡沫的局部,而泡沫周围的表面张力几乎没有变化。表面张力降低的部分被强烈地向四周牵引、延伸,最后破裂。 2.消泡剂能破坏膜弹性而导致气泡破灭 消泡剂添加到泡沫体系中,会向气液界面扩散, 使具有稳泡作用的表面活性剂难以发生恢复膜弹性的能力。 3.消泡剂能促使液膜排液,因而导致气泡破灭 泡沫排液的速率可以反映泡沫的稳定性,添加一种加速泡沫排液的物质,也可以起到消泡作用。 4.添加疏水固体颗粒可导致气泡破灭 在气泡表面疏水固体颗粒会吸引表面活性剂的疏水端,使疏水颗粒产生亲水性并进入水相,从而起到消泡的作用。 5.增溶助泡表面活性剂可导致气泡破灭 某些能与溶液充分混合的低分子物质,可以使助泡表面活性剂被增溶、使其有效浓度降低。有这种作用的低分子物质如辛醇、乙醇、丙醇等醇类,不仅可减少表面层的表面活性剂浓度,而且还会溶入表面活性剂吸附层,降低表面活性剂分子间的紧密程度,从而减弱了泡沫的稳定性。 6.电解质瓦解表面活性剂双电层而导致气泡破灭 对于借助泡沫的表面活性剂双电层互相作用, 产生稳定性的起泡液,加入普通的电解质即可瓦解表面活性剂的双电层起消泡作用。

聚羧酸减水剂与木钠复配性能研究

聚羧酸减水剂与木钠复配性能研究 钱 静 (深圳市天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建混凝土分公司,深圳518117) 摘 要: 在聚羧酸减水剂与木钠复合二元体系中,研究了木钠掺量对体系分散性及凝结时间的影响,结合XRD分析了木钠对水泥水化机理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木钠与聚羧酸减水剂复配体系中,木钠对初始分散性的影响不大,但可以增加流动保持性;木钠具有较强的缓凝作用,随掺量的增加,凝结时间增加;木钠减水剂能有效抑制C3S、C3A的早期水化;当掺量为0.4%以下,对后期水化影响较小,而掺量达到0.6%时,抑制中后期C3S的水化。 关键词: 木钠; 水化; 缓凝; 抑制 R esearch on Polycarboxylic Type W ater2reducer and Sodium Lignosulfonate Q IA N Ji ng (Shenzhen Branch Dongjian of Concrete,Tiandi Group Co,Ltd,Shenzhen518117,China) Abstract: In system of polycarboxylic type water2reducer and sodium lignosulfonate,effect of dosage of sodium lignosul2 fonate on dispersibility and the setting time were researched.With the XRD,hydration mechanism was analysed.The re2 sults show that sodium lignosulfonate enhances dis persibility little,but it increases holding dispersibility heavily.And also it has a retarding ability which enhances with dosage.It retards the hydrating of C3S,C3A in early.When the dosage is less than0.4%,there has little effect on latter hydration.But when the dosage is more than0.6%,it will restrain the latter hydration of C3S. K ey w ords: sodium lignosulfonate; hydration; retarding ability; control 减水剂可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提高工程耐久性,一直是混凝土外加剂中最活跃的产品,尽管新品种新产品层出不穷,减水剂已经由第1代木质素发展到第3代聚羧酸减水剂,但木钠和木钙仍然广泛应用于工程。第3代产品聚羧酸减水剂采用水溶液聚合,依靠长侧链的空间位阻作用和短侧链的静电斥力提供分散性和分散保持性,有效分散水泥颗粒,已经成为未来减水剂发展的主要方向。目前,聚羧酸减水剂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市场占有量还较小。有研究表明:聚羧酸减水剂与木钠复合使用,可提高减水率,改善和易性和适应性。但如果使用不当,可能导致凝结时间过长、强度过低、含气量过大等问题。国内很多学者研究也表明:木质素减水剂掺量为水泥用量的0.2%~0.3%,具有分散作用、引气作用和初期的水化抑制作用;它在合适掺量时具有较好的减水作用,但当掺量较大时,引气过多和过于缓凝,造成工程事故[325]。通过对聚羧酸减水剂与木钠二元体系的净浆流动性、凝结时间、强度的分析,为聚羧酸减水剂与木钠复配提供技术支持。 1 实 验 1.1 原料 减水剂:木质素磺酸钙减水剂,聚羧酸减水剂; 水泥:华新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1.2 水泥试验 按照G B/T8077—2000《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测定水泥净浆流动度。 34

阻聚剂的性质

阻聚剂的性质 1.对苯二酚, 有机化合物,白色结晶。毒有,成人误服1g,即可出现头痛、头晕、耳鸣、面色苍白等症状。遇明火、高热可燃。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主要用于制取黑白显影剂、蒽醌染料、偶氮染料、橡胶防老剂、稳定剂和抗氧剂。 管制信息,本品不受管制. 名称: 中文名称:氢醌,1,4-二羟基苯,几奴尼,海得 英文别名:Hydroquinone ,p-Benzenediol ,p-Dihydroxybenzene ,Hydroquinol ,Quinol 化学式: C6H6O2 相对分子质量: 110.11 性状 无色或白色结晶。在空气中露光易变色。其水溶液在空气中能氧化变成褐色,碱性介质中氧化更快。易溶于乙醇和乙醚,溶于14份水,微溶于苯。相对密度(d15)1.332。熔点170~171℃。沸点285~287℃。闪点165℃。中等毒,半数致死量(大鼠,经口)320mG/kG。有致癌可能性。 储存:密封避光保存。 生产方法:对苯二酚我国目前普遍使用苯胺法生产。

用途: 光度测定磷、镁、铌、铜、硅和砷等。铱的极谱法和容量法测定。杂多酸的还原剂,铜和金的还原剂。检验磷酸盐、钨酸盐、硝酸盐、硝酸盐、硒和碲等。显影剂。抗氧剂。 安全措施 泄漏: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小量泄露: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内。也可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露: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臵。 灭火方法 燃烧性:可燃引燃温度(℃):499 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紧急处理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误食:立即给饮植物油15~30ml。催吐。就医。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有害物成分CAS No. 对苯二酚123-31-9 健康危害: 本品毒性比酚大。成人误服1g,即可出现头痛、头晕、耳鸣、面色苍白、紫绀、恶心、呕吐、腹痛、窒息感、呼吸困难、心动过速、

TMHPHA与几种阻聚剂复配对EGDA阻聚的研究_习连兴

入24.63g氢氧化镁时,氧化镁白度可达到87.65。吸附用的氢氧化镁可用作制备其他用途的镁化合物或经再生处理返回作吸附剂。 (3)选用合适的树脂也能够有效地提高镁化合物的白度,试验中选用的树脂中,D301T的效果最显著。 (4)采用氧化剂-树脂联合法进行卤水脱色同样是一条经济有效的途径,利用这种方法氧化镁的 白度可提高到83.27。 参考文献: 陈丽芳.制备高纯晶体氯化镁脱色净化的研究.海湖盐 与化工2003,32(4):34-36. 盛巧青、袁建军、郭桂兰.井矿水采卤除铁技术的研究. 中国井矿盐2004,35(6):7-9. 王海增、郭鲁钢、于红.絮凝吸附法脱除盐湖卤水中的 有色物质.海湖盐与化工2003,32(1):22-24. [1][2][3]乙二醇二丙烯酸酯(EGDA)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它不但是优良的交联剂、接枝剂[1],还可广泛用做纸张、皮革、纺织品整理剂、乳化剂、上光剂等,也是用来制备优质胶粘剂、涂料等的单体[2]。由于 EGDA分子中含有两个双键,在加热条件下易引发 自由基聚合,而在合成EGDA时,其精馏纯化处理要在较高温度下进行,这种条件下EGDA易发生自由基聚合而降低收率,所以在合成EGDA时,选择 合适的阻聚剂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为了改善单独使用一种阻聚剂对该反应阻聚效果差的缺点,本文研究了单一阻聚剂及2,2,6,6-四甲基-4-羟基哌啶-1-氧自由基分别与对苯二酚、酚噻嗪、苯醌(TMHPHA-HQ、TMHPHA-PT、TMHPHA-BQ)等三种复合配聚剂对偶氮二异丁腈(AIBN)引发的 EGDA聚合的阻聚效率。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EGDA(AR);AIBN(AR);碳酸钠(CP);2,2,6, 6-四甲基-4-羟基哌啶-1-氧自由基(AR);对苯二酚(AR);苯醌(AR);酚噻嗪(AR);丙酮(AR);甲醇(CP);N,N-二甲基甲酰胺(CP);聚合管;恒温水浴; 分析天平;真空干燥箱;秒表 1.2试剂的预处理 EGDA经碱洗、 水洗到中性(去除其中所含的阻聚剂),再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蒸馏收集66℃/266.644Pa的馏分,储存冰箱中备用,AIBN在使用前按文献[3]所述方法进行重结晶。 TMHPHA与几种阻聚剂复配 对EGDA阻聚的研究 习连兴,李连贵,丛 娟 (长春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吉林长春 130012) 摘要:研究了2,2,6,6-四甲基-4-羟基哌啶-1-氧自由基(TMHPHA)分别与对苯二酚(HQ)、苯醌(BQ)、酚噻嗪(PT)等几种常用阻聚剂复配,组成的复合阻聚剂对AIBN(偶氮二异丁腈)引发的乙二醇二丙烯酸酯(EGDA)自由基聚合的阻聚效率。实验结果表明,复合阻聚剂TMHPHA-HQ阻聚效果较好,聚合反应的诱导期长,聚合速率下降,说明氮氧自由基与常用阻聚剂有协同效应。得出的阻聚剂的阻聚效率顺序为:2,2,6,6-四甲基-4-羟基哌啶-1-氧自由基-对苯二酚>2,2,6,6-四甲基-4-羟基哌啶-1-氧自由基-酚噻嗪>2,2,6,6-四甲基-4-羟基哌啶-1-氧自由基-苯醌。 关键词:阻聚剂;2,2,6,6-四甲基-4-羟基哌啶-1-氧自由基;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中图分类号:TQ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267(2007)01-0043-02 收稿日期:2006-07-16 第21卷第1期2007年1月 Vol.21No.1Jan.2007 天津化工 TianjinChemicalIndustry !!!!!!!!!!!!!!!!!!!!!!!!!!!!!!!!!!!!!!!!!!!!!

切削性能

两种Ti(C,N)基金属陶瓷刀具切削性能的研究 摘要:Ti(C.N)基金属陶瓷是本世纪七十年代出现的一种新型工具材料,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本文用传统的粉末冶金的方法制备了纳米TiN改性TiC基金属陶瓷刀具试样和超细晶Ti(C,N)基金属陶瓷刀具试样,对两种刀具试样进行切削性能实验,对比其性能的优异,为制备性能更优异的金属陶瓷刀具提供理论依据。关键字:纳米TiN改性TiC基金属陶瓷刀具,超细晶Ti(C,N)基金属陶瓷刀具,切削性能 ABSTRACT :As a new kind of tool material in seventy’s, has many good properties. The cutting and wear behaviors of two kinds of cermets cutters were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which expects to present theoretical instruction for preparation of high performance cermets cutters and enrich materials design theory.Key words:Nano TiN modified TiC-based cermets cutters,Ultra-fine Ti(C,N)一based ccrmets cutters,Cutting performance 1引言 Ti(C,N)金属陶瓷刀具是20世纪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材料刀具,由于具有硬度高、耐磨性好、高温力学性能优良和不易与金属发生粘结等特性,广泛应用于难加工材料的切削加工中,并可用于超高速切削、高速干切削和硬材料的切削加工【1】。由于全球W的价格不断上涨,所以其是代替硬质合金刀具材料的很好选择。但是也存在抗塑性变形能力、抗崩刃性能差及韧性不好等问题。因此,长期以来对金属陶瓷刀具进行增韧一直是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努力的方向,而近十年多来出现的通过纳米材料添加对传统材料进行改性,改善了金属陶瓷的力学性能。本文通过将纳米TiN改性的TiC基金属陶瓷刀具和用亚微米级Ti(C,N)粉末为原料烧结的金属陶瓷刀具加工成可转位车刀片,按照实际的生产条件来进行切削性能实验,考察不同成分和不同后角条件下,刀具的耐用度和失效形式。研究纳米TiN改性的TiC基金属陶瓷刀具的切削性能。 2 试验 本实验所用的刀具是自行研制的,试验用粉末原料均为外购。其中TiC和Ti(c,N)粉末购于石家庄华泰纳米陶瓷材料厂;TiN纳米粉购于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Ni粉购于四川江油国营八五七厂。其余粉末均从株洲硬质合金厂购得。本实验所用的TiC粉末为微米级,Ti(C,N)粉末为亚微米级,而TiN为纳米级。 实验中TiN、WC、Mo和C的添加量分别取为lO%、15%、5%、1%。另外为了保证金属粘结相对陶瓷相的润湿性,制出致密的高性能的金属陶瓷试样,选用对陶瓷相润湿性较好的Co和Ni作为粘结剂。本实验中金属陶瓷的基本成分配

消泡剂复配及性能研究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消泡剂复配及性能研究 学院: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院 专业:轻化工程 姓名:欢 指导教师:宾 2014年6 月4 日

消泡剂复配及性能研究 A Study on Prepar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Defoamer

摘要 本论文研究了三种消泡剂ESD-C(有机硅类)、Z-25AS(聚醚类)、TL-56-1(有机硅类)的消泡、抑泡性能,对其进行了复配实验,考察了各组分对消泡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复配工艺,并且与消泡剂702进行试验对比。结果表明:配比为1:3的配比为Z-25AS(25%)和TL-56-1(75%)的复配消泡剂(0.05%)为最佳,在最大限度上减少消泡时间,时间为4s,抑泡时间为9s。该复配消泡剂消泡、抑泡能力较好,性能优越,稳定性好。 关键字:消泡剂;硅油型消泡剂;聚醚型消泡剂;复配;稳定性

Abstract In this thesis , three defoamers ESD-C ( silicone ), Z-25AS ( polyether ), TL-56-1 ( silicone ) of defoaming performance and to carry out complex with experiments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anti-foaming effect of each component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complex process , and the comparison with experiment 702 defoamers . The results show that : the ratio of 1:3 ratio of Z-25AS (25%) and TL-56-1 (75%) of compound defoamer ( 0.05% ) is the best, reduce the maximum extinction soak time , time of 4s, defoaming time of 9s. The complex defoamers defoaming ability is better , superior performance and good stability. Keywords : defoamer ; silicone defoamer ; polyether defoamer ; complex ; stabilty

MLCC基础知识

MLCC行业介绍 多层陶瓷电容器的起源可追逆到二战期间玻璃釉电容器的诞生,由于性能优异的高频发射电容器对云母介质的需求巨大,而云母矿产资源缺以及战争的影响,美国陆军通信部门资助陶瓷实验开展了喷涂下班釉介质和丝网刷银电极经叠层层共烧,再烧附端电极的独石化工艺研究在战后得到进一步推广。并逐渐变为今天的二种型湿法工艺,干法工艺要追到二战期间诞生的流延工艺技术,在1943---1945后美国开始流延工艺技术的研究并组装一台流延机为钢带流延机,并在1952年获得专利。 二战后苏联与美国电容器技术似入我国并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为了改进性能,扩大生产规模,60年代我国产业界开始尝试用陶瓷介质进行轧膜成型,印刷叠层工艺制造独石结构的瓷介电容器。 在80年代随着SMT与MLC技术的发展,MLC的高比容介质薄层化趋势突破专统厚度范围,二种干法流延方式被世界大多类MLC生产厂家普通使用,80年代以来我国引进了干法流延和湿法印刷成膜及相关生产技术,有效地改善了MLC制造工艺水平。 随后92---96年日本引入了SLOT-DIE流延头的新技术实现厚度为2—25MM代表了流延技术的最高水平(先后有康井、平野、横山生产的流延机)。 独石电容器是由涂有电极的陶瓷膜素坯,以一定的方式叠全起来最后经过一次焙烧成一整体,故称为“独石”也称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 独石电容器的特点是具有体积小、比容大、内电感小、耐湿、寿命长、可靠性高的优点;独石电容器的发展取决于材料(包括介质材料、电极浆料、粘合剂)和工艺技术的发展,其中陶瓷介质有差决定性作用。独石瓷介电容器有两种类型:一种为温度补偿型(是MGTTD3、CATIO3和TIO2或以这些为基础再加入稀土氧化物、氧化铋、粘土等配制成的瓷料;而加一种是高介电系数型,以BATTO3主要成分高温烧成。 料,电导率大、焊接方便、价格不高、工艺性好,但银电极在高温、高湿、强直流电场作用下银离子易迁移,造成电容器失效的主要原因,故目前沿用低温烧结用银钯结合(950---1100度) 材料的用途是由其性能所决定的,而材料的性能异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通过改变厚材料的纯度,粒度或各种添加剂和各工艺因素等进行改性。 由于BATIO3(烧温高一般在1300度以上烧成)制作独石电容器需高熔点的贵金属,铂、钯、银、铜作电极(但内电极成本为30%---80%)其次是烧成时为避免内电极氧化,熔融、必需用。 NI在空气中会氧化,因而用NI电极的MLC应低氧分压下烧结,否则NI电极将氧化并向陶瓷内扩散,(用NI厚子迁移速度较银、钯都小,其外电极用NI与内电极同时烧成,电极联接的可靠性高) 独石电容器的可靠性,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在高温和直流电场作用下电性能逐渐变劣,表现损耗增加,绝缘下降以至短路,(主要由于介质存在缺陷如微气孔、裂纹以陶瓷片薄的区域或由内电极靠得较紧的部分其属增加导致发热从而降低了绝缘电阻。

阻聚剂的性质及作用

生产与技术 阻聚剂的性质及作用 田建波2014/5/26 【摘要】阻聚剂的性质及作用和在苯加氢中的应用。【关键词】阻聚剂、结焦、三苯 一.特性:外观呈橙红色液体,有芳烃气味,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阻聚剂为有机混合物,和芳香烃互溶性好,可以燃烧,。 指标名称指标 外观橙红色液体 密度(20℃)Kg/M31000-1130 水含量(Wt%)≤0.15 苯不溶物(Wt%)≤0.2 二、阻聚剂的主要成分:由耐高温的特效阻聚剂、抗氧防胶剂、清净分散剂、金属离子钝化剂及石油溶剂按一定比例复配、调和而成。 三、芳烃混合物分离:在芳烃混合物中一般含有大量的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二乙烯基苯、二聚环戊二烯及茚等不饱和物。上述不饱和物在芳烃馏分精馏分离过程中因受热会快速聚合而形成大 量焦油状物,从而造成目的产物收率降低,甚至造成设备堵塞使生产无法顺利进行。阻聚剂具有耐高温、对芳烃馏分中不饱和物阻聚效果好、本身蒸汽压低不影响目的产品纯度等优点。阻聚剂可有效

抑制不饱和物的热聚合,大幅度降低焦油物产生量,提高目的三苯 的收率,避免设备结胶、堵塞。 四、使用方法:阻聚剂成液态,可预先与原料按一定浓度混合好后 再进料;也可在连续进料时用计量泵按一定比例与原料一起加入系 统中。对苯加氢装置而言,可根据装置设计的不同,选择两点或一 点加入:对有脱重组分塔的装置,推荐选择两点加入:即在脱重塔 预热器前和预加氢加热器前加入阻聚剂;对没有脱重组分塔的置, 可在预加氢加热器前加入。 五、阻聚剂既可以用计量泵直接按比例与原料一起连续加入系中, 也可以根据需要用溶剂稀释成合适浓度再使用。 六、推荐用量:对粗苯加氢精制装置而言,推荐使用量一般为: 100~200ppm。 粗苯中不饱和物总量 1.0-1.5% 1.5-2.0% 2.0-2.5% 2.5-3.0% 3.0-3.5%推荐加入量0.05-0.1‰0.1-0.15‰0.15-0.2‰0.2-0.25‰0.25-0.3‰ 七、阻聚剂使用注意事项: (1)危险特性:阻聚剂为有机混合物,可以燃烧,无腐蚀性。 (2)安全措施:·远离火种,避免阳光暴晒,储于阴凉通风处。 ·保持容器密封,竖直向上存放,避免猛烈撞击。 ·避免与食品类接触。 ·注意个体防护,避免身体直接接触。操作者一定 要佩戴防化学品手套。 ·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身体接触部位。

消泡剂(聚醚)

消泡剂9501 1.性能与用途 9051是一种聚醚消泡剂,具有消泡速度快、抑泡时间长、稳定性极佳等特点,对不同体系具有高效的适应性等。其主要特点有:(1)用量少,消泡及抑泡能力的效率高;(2)快速持久的控制泡沫能力;(3)高效的消泡能力;(4)高效的适应性,适用于不同的水相体系中,并具有的耐酸碱、耐高低温等性能;(5)分散性极佳,在水体系中使用方便。 9051除了具有极佳的消泡效能外,还具有极佳的抑泡效能。因此,将本产品加于未发泡的水溶液中可以起到预防泡沫的产生的效果,并且只需要极少的用量就可以起到极佳抑泡效果。 9051最适当的用量是会受到发泡溶液的温度、发泡程度、发泡特性,及搅拌等因素所影响,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10-100ppm的9051消泡剂。建议用量为30ppm,但是,最佳用量要根据客户工序不同要求进行调整以达到最经济有效的水平。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类污水废水处理,冷却塔冷却水处理、循环水处理、造纸厂污水处理、染料水处理、化工厂水处理、农药水处理、电厂脱硫水处理、工业污水处理、城市污水生物法处理系统和化学清洗水处理等消泡。 2.技术指标 项目指标 外观无色粘稠液体 PH 7-9 密度(20℃g/cm3) 1.00 易燃性不易燃 3.使用方法 9051具体使用方法:(1)可直接加入液体界面或者稀释1-10倍投加,已经稀释不易长期存放;(2)具体加量的由现场消泡情况而定(3)根据不同的起泡体系,调节使用量。 4.包装与贮存 9051采用塑料桶包装,50kg、25Kg/桶或根据客户需要确定。 5.安全与防护 9051为弱碱性,操作时注意劳动保护,应避免与皮肤、眼睛等接触,接触后立即用大量清水冲

(整理)农 药 基 础 知 识.

农药基础知识 一、农药的定义 农药(p e s t i c i d e): 是指用于防治危害植物及其产品的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和调节、控制植物生长的物质的总称。二、农药对园林养护的作用 ?在园林养护中,防治园林植物病虫害,防除杂草,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开花,创建健康、有活力的园林景观,都离不开农药的科学施用。 ?农药是维系美好园林景观的必备品。 ?了解农药的性能,懂的如何选择优质的农药,如何科学施用农药,才能更好实现我们用药的目的和养护的宗旨。 三、农药的分类 (一)农药根据使用的领域分类 1.农业用药(传统意义上的农作物用药) 2.非农业用药(1/4) 森防用药 园林用药 卫生防疫用药 工业防腐、防虫、消杀用药 (二)根据防治对象分类 1.杀菌剂 定义:用来防治病原微生物的化学物质 杀菌剂根据作用原理分: (1).保护性杀菌剂: 这类药剂在植物外(或体表)直接与病原菌接触,抑制或杀死病原,使其不能侵入植物体内,保护植物免受危害。

如百菌清代森锌代森锰锌 (2).内吸(治疗)性杀菌剂: 这类药剂施于植物一部分,植物吸收后能被传导到其它部位发挥杀菌作用,起到治疗效果。 如多菌灵松尔 (3).免疫性杀菌剂: 这类药剂施用,可使植物获得抗病性能,不易遭受病原物的侵染和危害。 如低聚糖 2.杀虫剂 广义上的定义: 用来防治有害昆虫、螨类、线虫、软体动物的化学物质。 目前常用的杀虫剂主要是有机磷(毒死蜱、辛硫磷、三唑磷等)和拟除虫菊酯类(毒枪,毒箭) 杀虫剂按作用方式分: (1)胃毒: 通过害虫取食进入其消化系统,引起中毒死亡。 如毒死蜱、敌百虫 (2).触杀 药剂接触虫体后,通过体壁渗入体内或者封闭气门,引起中毒或窒息死亡。 如氰戊菊酯、毒枪 (3).熏蒸 药剂在常温下化为有害气体,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体内,使之中毒死亡。如:磷化铝、硫酰氟 (4).内吸: 药剂被植物的根、茎、叶和种子吸收进入植物体内,传导扩散,使取食植物的害虫中毒死亡。 如吡虫啉、蚧必治、毙克 (5).特异性: 昆虫生长调节剂(灭幼脲) 引诱剂(诱蝇酮)

苯乙烯精馏阻聚剂的研究进展

苯乙烯精馏阻聚剂的研究进展 菅秀君 刘福胜 刘 莹 安丰发 万永翔 (齐鲁石化公司研究院,淄博,255400) 综述了苯乙烯精馏阻聚剂的研究进展,分别介绍了烷基羟基苯磺酸、羟胺类化合物、1羟基2,2,6,6四甲基哌啶、2,6二硝基对甲酚等单组分阻聚剂的阻聚性能以及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分组成的复配阻聚剂的配比、阻聚性能和特点。 关键词:苯乙烯 精馏 阻聚剂 苯乙烯单体具有自聚性质,常温下就可发生聚合,温度越高,聚合速度越快。为了减少苯乙烯精馏过程中苯乙烯单体的聚合损失,保证精馏系统正常进行,必须在精馏过程中加入阻聚剂。自苯乙烯单体工业化生产以来,人们不断地进行苯乙烯精馏阻聚剂的开发,一些低毒高效的复配阻聚剂开始在苯乙烯生产装置上使用。至今,应用于该领域的阻聚剂已经历了数次更新换代。上世纪70~80年代,国内外一般使用2,4二硝基苯酚(DN P)作为苯乙烯精馏过程的阻聚剂。上世纪80年代以后,人们通过在DN P结构中引入甲基、乙基、丁基等基团,降低阻聚剂的毒性,提高其在苯乙烯中的溶解度,2,6二硝基对甲酚(DN PC)、4, 6二硝基2仲丁基苯酚(DNB P)开始在苯乙烯生产装置上使用[1,2]。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新型的低毒、高效、环保型的阻聚剂开始在苯乙烯装置上试用。这些阻聚剂多采用2~3种组分复配而成,阻聚效率明显高于DNB P或DN PC,使用量也进一步减少,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围绕苯乙烯复配阻聚剂的性能和配方改进,每年都有许多专利和文章发表。 1 单组分高效阻聚剂 从作用机理分,阻聚剂分为真阻聚剂和缓聚剂两种[3]。在苯乙烯的精馏或后加工过程中,加入阻聚剂后,延缓了聚合反应的过程,这种延缓作用就是诱导期。 所谓真阻聚剂,即聚合诱导期长;在诱导期间,阻聚剂被消耗,但基本无聚合物生成;诱导期结束后,聚合物含量迅速上升;这种阻聚剂用量少,使用寿命短,但阻聚效率高。 有缓聚剂存在时,没有诱导期,但聚合速度明显降低;即随着苯乙烯加热时间的延长,聚合物含量一直缓慢上升。这类阻聚剂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在阻聚过程中失效的较少,可以循环使用,但阻聚效率明显低于真阻聚剂。烷基羟基苯磺酸类、1羟基2,2,6,6四甲基哌啶(TM H P)及其衍生物、羟胺类化合物等都属于真阻聚剂。DN PC、DNB P等属于缓聚剂。 由于DN PC、DNB P等只有在热苯乙烯中溶解性能较好,溶解过程中易产生致癌物。美国N alco化学公司在专利中提出烷基羟基苯磺酸作为阻聚剂可解决这一难题[4],其中的烷基基团最好含有1~10个碳原子,加入量为苯乙烯单体的(300~900)×10-6,阻聚性能明显优于DN PC。 TM H P及其衍生物、羟胺类化合物、苯胺类衍生物等作为苯乙烯精馏过程中的阻聚剂,也显示了优越的性能[5]。这类阻聚剂用量少,相对于DN PC用量可以减少50%以上。例如文献[6]介绍在苯乙烯蒸馏过程中,当阻聚剂加入量200×10-6时,在120℃加热45m in条件下,使用DN PC聚合物含量3.90%;使用TM H P作为阻聚剂,聚合物含量小于1.0%。 2 复配型阻聚剂 复配型阻聚剂一般由2~3种组分组成,有效地利用了缓聚剂和真阻聚剂的优点。由于各组分的协同作用,阻聚效率成倍提高,阻聚剂用量也明显减少,毒性显著降低。 收稿日期:20000129;修改稿收到日期:20000410。 作者简介:菅秀君 33岁,工程师,主要从事精细有机化工的开发和研究工作,已发表论文4篇。 2000年5月 精 细 石 油 化 工 SPEC I AL IT Y PETROCH E M I CAL S 第3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