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福建省情小概况

福建省情小概况

★福建省情小概况

“福建省地处中国大陆东南沿海,面对台湾毗邻港澳。位于东经115度50分-120度43分,北纬23度33分-28度19分之间,东西宽约540公里,南北长约550公里。陆地面积12.14万平方公里。

福建省简称“闽”,这一名称最早出现于周朝,距今已有2000多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福建是闽中郡的一部。秦未汉初,勾践的后代无诸因佐汉灭秦伐楚有功,被汉高祖刘邦封为闽王,称福建为“闽越国”。唐开元13年(公元725年),闽州都督府改为福州都督府,第一次出现“福州”。开元21年(公元733年),设立军事长官经略使,从福州、建州(今建瓯)各取一字,名为“福建”经略使,同福州都督府井存。这就首次出现“福建”之称。

北宋时,福建称福建路,行政区划为福、建、泉、漳、汀、南剑六州、邵武、兴化二军。南宋后升建州为建宁府。一府五州二军,共计3个,故福建别称“八闽”。1278年元设“福建行中书省”,福建设省由此为始。后数次撤复,至1356年才固定下来。

行政区划

福建现有9个省辖市: 福州、厦门、泉州、漳州、莆田、三明、南平、龙岩和宁德;

福州市辖5个市辖区、6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鼓楼区。

鼓楼区(东街街道)台江区(后洲街道)仓山区(金山街道)马尾区(罗星街道)连城县(赖源乡)

晋安区(岳峰镇)

福清市(玉屏街道)长乐市(吴航街道)

闽候县(甘蔗街道)连江县(凤城街道)罗源县(凤山街道)闽清县(梅城镇)

永泰县(樟城镇)平潭县(潭城镇)

厦门市辖6个市辖区。市人民政府驻思明区。

思明区(厦港街道)海沧区(海沧街道)湖里区(禾山街道)集美区(集美街道)

同安区(祥平街道)翔安区(新店镇)

莆田市辖4个市辖区、1个县。市人民政府驻城厢区。

城厢区(霞林街道)涵江区(涵东街道)荔城区(镇海街道)秀屿区(笏石镇)

仙游县(鲤城街道)

三明市辖2个市辖区、9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梅列区。

梅列区(列西街道)三元区(城关街道)

永安市(燕西街道)

明溪县(雪峰镇)清流县(龙津镇)宁化县(翠江镇)大田县(均溪镇)

尤溪县(城关镇)沙县(凤岗街道)将乐县(古镛镇)泰宁县(杉城镇)

建宁县(濉城镇)

泉州市辖4个市辖区、5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丰泽区。

鲤城区(江南街道)丰泽区(丰泽街道)洛江区(万安街道)泉港区(山腰街道)

石狮市(湖滨街道)晋江市(罗山街道)南安市(溪美街道)惠安县(螺城镇)安溪县(凤城镇)永春县(桃城镇)德化县(浔中镇)

金门县

漳州市辖2个市辖区、8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芗城区。

芗城区(东铺头街道)龙文区(步文镇)

龙海市(石码街道)

云霄县(云陵镇)漳浦县(绥安镇)诏安县(南诏镇)长泰县(武安镇)

东山县(西埔镇)南靖县(山城镇)平和县(小溪镇)华安县(华丰镇)

南平市辖1个市辖区、5个县,代管4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延平区。

延平区(紫云街道)

邵武市(昭阳街道)武夷山市(崇安街道)建瓯市(瓯宁街道)建阳市(潭城街道)

顺昌县(双溪街道)浦城县(南浦街道)光泽县(杭川镇)松溪县(松源街道)

政和县(熊山街道)

龙岩市辖1个市辖区、5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新罗区。

新罗区(东城街道)

漳平市(菁城街道)

长汀县(汀州镇)永定县(凤城镇)上杭县(临江镇)武平县(平川镇)

连城县(莲峰镇)

宁德市辖1个市辖区、6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蕉城区。

蕉城区(蕉北街道)

福安市(城北街道)福鼎市(桐山街道)

霞浦县(松城街道)古田县(城东街道)屏南县(古峰镇)寿宁县(鳌阳镇)

周宁县(狮城镇)柘荣县(双城镇)

厦门市为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经济特区,逐步实行自由港的某些政策,现为赋予立法权的副省级国家计划单列市。

人口

全省(未含金门、马祖)1996年末常住人口3260万人(现金约3500万左右),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31个,占总人口的1%左右。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880万人;港澳同胞80万人;还有80%台湾同胞的祖籍地在福建。

语言

官方语言:普通话。方言主要有:闽南话、福州话、莆仙话和客家话,长期以来,福建一直致力于推广普通话。

气候

福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7C一21C之间,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东南沿海10C一13C,内陆山区5C一8℃;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6C一29C。年平均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无霜期240天一330天。

海域

全省海岸线3051多公里,海域面积13.6万平方公里,大小岛屿1401多个,以厦门岛、东山岛、平潭岛和金门岛著名。

流域

福建山峦起伏,溪流密布,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90多条,其中流域面积500平方公里以上,单独入海的河流12条。

森林

全省森林面积约4.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4%,森林覆盖率57.3%,居全国首位。武夷山、龙岩梅花山、三明格氏拷林和龙栖山、建瓯万木林等自然保护区都保存有连片的原始森林,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是回归大自然、度假疗养、考察探幽的好去处。

温泉

全省已发现温泉出露点100多处,其中28处分布在沿海一带。最著名的是福州温泉,面积大,温度高,享有“温泉之城”,“浴在福州”的盛誉。

港口

福建是中国最早对外交往的基地和窗口之一。泉州港(刺桐港)早在宋元就成为东方第一大港,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齐名,泉州因此成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1840年后,福州、厦门被辟为全国五口通商的口岸。

口岸

全省拥有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一类海港口岸10个。一类空港口岸3个;经省政府批准设立的地方二类海港口岸38个。目前,厦门港是福建最大的港口,开辟有直达新加坡,日本、美国、香港以及由上述港口转至其他港口的航线160多条,与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经贸及交通往来。厦门、福州被定为台湾同时…落地签注”的口岸,同时又是台湾海峡两岸海上直航试点口岸。

省会

福建省省会在福州市。福州位于福建省东部闽江下游,是一座拥有2200多年历史的名城,现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唐开元十三年设福州都督府始称福州,宋未北方动乱,端宗皇帝在福州即位,改名福安府;明末唐王朱孝键,也在福州登基,改名天兴府,又称福京,使福州先后两度成为临时京都。明清两代福州为福建府府治。从民国年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福州均为福建省省会。

特区

1980年10月,厦门与深圳、珠海、汕头同时被国务院批准设立经济特区,是当时中国四个经济特区之一。1994年,全国人大授予厦门在特区范围内制定法律规章的权力,从而使厦门形成全方位高层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厦门是福建省第二大城市,寓祖国“大厦之门”的意思。相传古时有白暨栖息,故又有“鸳岛”之称。

经济

福建同全国一样,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很快。继厦门经济特区之后,1984年3月被国务院正式列为全

国14个沿海对外开放城市。1985年批准兴办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1985年2月国务院决定将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使全省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功能的对外开放格局,大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1996年全省国民生产总值达2600.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8%,居全国第12位,社会经济发展综合水平已列全国中上水平.

福建已初步形成石化、电子、机械、建筑、建材、林产业、水产业、旅游、轻纺等门类比较齐全的支柱、重点产业体系。

旅游业

旅游业是福建省经济发展最快、最有活力的重点产业之一。从1979年至1996年。。全省共接待境外游客900余万人次,旅游创汇20.86亿美元,旅游接待和创汇数年递增率分别为14.5%和27.9%。进入1996年,全省旅游业发展势头更猛,接待境外游客人数达104.56万人次。旅游创汇5.5亿美元,从而连续8年保持了全国第4名。国内旅游接待人数1500万人次,旅游收入83亿元人民币。全省旅游总收入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4.95%。成为国民经济的重点产业和福建省的朝阳产业。

目前,福建拥有2个国家旅游度假区、9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4个国家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处省级风景名胜区、6个省级旅游经济开发区、20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初步形成了一个特色各异、门类齐全的旅游区体系。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服务和基础设施也得到很大的改善。全省拥有100家星级酒店、195家旅行社;拥有厦门、福州长乐、武夷山、晋江4个机场;全省所有县市全部开遍了程控电话,移动电话和传呼机网络覆盖全省,初步形成了一个能够满足旅游者不同需求的旅游接待体系。

友好往来

国际旅游业的发展,不仅提高了福建的知名度,而且增进了福建与世界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对外友好往来进一步扩大.自1980年10月福州市同日本长崎市建立第一对友好城市起,福建省及福州市、厦门市、泉州市、漳州市已分别同世界上11个国家的23个州、省、县、市建立了友好关系。其中省际间有6对,它们分别是: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洲、日本的长崎县、美国的俄勒冈州、比利时的列日省、德国的莱-法州和法国的下诺曼底大区等。

重点侨乡

福建是中国的重点侨乡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汉时代,福建人民就有出国的先例,唐宋以后,日渐增多,到了1840年鸦片战争后。大量的福建人民被迫出国谋生。他们带着优秀的中华文化和勤劳、勇敢、俭朴的优良传统飘洋过海,世世代代与侨居地的人民友好相处,依靠辛勤劳动谋取生计,为发展和开发当地经济、文化事业,捍卫侨居国的独立自主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目前旅居海外的闽籍华人、华侨达880多万人,分布在世界五大洲90多个国家与地区,特别是东南亚各国。

闽台关系

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同宗共祖的血缘亲情和同音共俗的传统文化,形成了闽台两地的特殊关系。早在1700多年前,福建就有人横渡海峡,迁徒到台湾。明末清初为躲避战乱和灾荒,福建大批向台湾移民,郑成功收复台湾时,又从福建带去了数万子弟及其眷属。福建移民带去了生产技术、传统文化、家乡方言、风俗习惯、

宗教信仰,在宝岛辛勤劳作,世代繁衍,对台湾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特殊的贡献。据台湾公布的统计数字,2000多万台湾人口中,祖籍福建的占80%。居住在福建境内的台胞也有1万多人。

教育

福建一贯重视基础教育,中、小学校都采用统一的教学课程。这是按照国家教委的教育大纲设置的,同时也是为了让学生在同一起跑线上开展学习竞赛,学好科学文化。

中文(普通话)是学校的教学媒介语,英语为必修的外语。福建的教育机构有中、小学、职业学校、专业学校、师范学院、专业学院和大学。

宗教

世界三大宗教的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在福建都有,比较深厚的基础,影响较大,佛教为福建最有影响的宗教、全国有重点佛教寺、院142座,为全国前列。另外,福建还有印度教、摩尼教、天主教、道教。

文化

福建保留着不少古代传统文化,其中戏居文化最为绚丽多彩。福建木偶戏颇负盛名,以漳州“布袋木偶戏”和泉州“提线木偶戏”为最。福建南音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被海外同胞称为“乡音”。闽剧芗剧、梨园戏、高甲戏、莆仙戏是福建传统戏剧。

体育

福建人热爱体育。乒乓球、羽毛球、排球游泳和台球是最流行的运动。此外,还有网球、高尔夫球、武术、足球和保龄球等。水上运动如滑浪、赛马和跳伞也渐受欢迎。福建体育设施日臻完善,创建于1972年的漳州体育训练基地,是获取“五连冠”的中国女排腾飞的摇篮,已先后接待了日本、澳大利亚、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等国家的运动员。

节庆

福建是个多民族的省份,除汉族外,还有舍、回、蒙、满、高山等31个少数民族。主要的节庆有:春节、元宵灯节、端午节、中秋节。另外,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劳动中,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最富特色的有:端午龙舟赛。惠安女服饰、舍族婚礼、崇蛇习俗和人鱼同乐等。

乌龙茶

福建是乌龙茶的故乡。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大红袍?是乌龙茶的伎伎者,在国际上享有盛誉。1996年,安溪“铁观音茶王”在厦门、广州拍卖,每500克茶叶,达16万一18万元人民币。乌龙茶对日本、新加坡、马来两亚、印尼和菲律宾等游客颇有吸引力,特别是日本游客对安溪;“铁观音”简直到了崇拜的地步。

花果

福建盛产的荔枝、龙眼、批把、香蕉、柑桔等,闻名中外,同使海内外游客大饱口福。福建一年四季有不谢

之花,尤其是漳州水仙花,有“凌波仙子”之誉,入选中国“十大名花”,令中外游客青睐。福建乃至全国部分地区,每逢春节,都少不了水仙花,因为水仙花能为千家万户带来新春的气息和节日的气氛,散发着温馨的清香,令人心旷神怡。

工艺品

有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与北京景泰蓝,景德镇瓷器并称中国工艺品三绝的福州脱胎漆器:有以福州特产叶蜡石为原料的石雕工艺品寿山石雕:有福建独有且精美秀巧的软木画等。另外,还有德化瓷器福州纸伞角梳平潭贝雕泉州木偶头厦门漆线雕惠安青石雕漳州“八宝印泥” 武夷山竹编松溪“湛庐宝剑” 莆田木雕和漳平“永福藤器”等。

饮食

福建的饮食独具特色。以福州菜和闽南菜力代表的闽菜,是全国八人名菜之一。其中闽菜精品“佛跳墙”、“鸡汤永海蚌”等,列为国宴佳看。福建还有品类众多的地方风味小吃,如福州的“太:个燕”、“鱼丸”;厦门的“南普陀素菜”、“面1线糊”;漳付1的“猫仔;粥”、“五香卷”;泉州的“油锔红鲟”、“脆丸,三明的“芝麻咸饼”、“蛋菇”;南平的“文公菜”、“建瓯板鸭”;龙岩的“客家捆饭”、“芋子包”;宁德的“鸳鸯面”、“剑蛏”以及莆田的“醉螃蟹”、“妈祖宴菜”等。这些风味小吃多姿多彩,韵味无穷。福建的宾馆、酒店中,不但有中餐供应,而且大多备有西餐。中餐有川菜、粤莱、浙莱、鲁菜、淮扬菜等南北风味,游客可随意选择。福州、厦门和泉州等城市,肯德基、纽约客和麦当劳等快餐到处都有。

风物

福建盛产别具地方特色的果品和下货,可供游客选购携带。这些风物有:福州的加应子、永泰蜜饯;厦门的菩提丸、青津果;三明的建宁莲子、笋干;宁德的霞浦芙蓉李、福鼎摈榔芋泥粉;莆田的兴化米粉、香菇豆;龙岩的连城地瓜干、长汀豆腐干;泉州的老范志万应神米曲;漳州的片仔癀、风油精。以及南平的薏米、香菇等珍品,都是游客馈赠亲友的佳品。

电信

目前,福建城乡电话交换机容量已达400万门,城市电话普及率超过21%;移动电话信道近5000个,可容纳数10万用户,无线寻呼建成地市同播网,处理能力达260万户,1997年实行全省联网;分组交换、数字数据通讯网的端口达1万个;同时,全省已建成34条光缆、20条数字微波,光缆总长度达1万公里,并通达所有县市,继开通厦门卫星地球站后,1997年也开通福州卫星站。

★福建省情中有特点的知识:

1、福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陆地平面形状似一斜长方形,东西最大间距约480千米,南北最大间距约530千米。全省大部分属中亚热带,闽东南属南亚热带。全省土地总面积为12.4万平方千米,海域面积达13.6万平方千米。山地、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80%以上,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地势总体上西北高东南低,横断面略呈马鞍形。因受新华夏构造的控制,在西部和中部形成北(北)东向斜贯全省的闽西大山带和闽中大山带。闽西大山带以武夷山脉为主体,位于闽赣边界的主峰黄岗山海拔2158米,是我国

大陆东南部的最高峰。海坛岛(即平潭岛)现为全省第一大岛。

2、全省土地总面积12.40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3%,居全国第23位。福建陆地海岸线长达3324千米,居全国第二位;海岸线曲折率1∶6.2居全国第一位;水力理论蕴藏量1046万千瓦,可装机容量705万千瓦,居华东之首;潮汐能理论装机容量达3425万千瓦,可开发装机容量1033万千瓦,占全国的49.2%,居首位。

3、有鱼类750多种,占全国海洋鱼类种数的一半;水产品总量居全国第三位,人均占有量居全国第一位。

福建的民族成份共有54个,汉族人口居多;在少数民族人口中,畲族最多;达35万人左右,占全国畲族人口的一半以上

4、厦门港已跻身全国十大集装箱港行列。

5、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设置闽中郡,治东冶(今福州),福建为闽中郡辖区的一部分,从此福建作为一个行政区划出现在中国的版图上

6、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台湾从福建析出设立台湾省;清末,全省行政区划为宁福、兴泉永、汀漳龙、延建邵4道,福州、福宁、兴化、泉州、汀州、漳州、延平、建宁、邵武9府,永春、龙岩2州,58县、6厅。

7、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十九路军在福州发动“福建事变”,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定福州为首都,将福建划为闽海、延平、兴泉、龙汀4个省和福州、厦门两个特别市,辖64个县;1949年8月24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成立

8、全省拥有2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武夷山、南靖土楼)、1个国家地质公园(泰宁)、1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0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1个国家森林公园、9个国家地质公园、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客家民居土楼、南音等也是文化遗产代表作。第一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福州三坊七巷,第二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福建省泉州市中山路和福建省漳州历史文化街区。

★新世纪福建发展的战略目标——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

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指出本世纪头20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而且可以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进入新世纪,福建省委、省政府坚持把发展作为富民强省的第一要务,盯住发展、谋划发展、致力发展,逐步形成了比较系统、完整的发展战略思路。概括起来,就是“四个三”、“四个二”、“六项举措”、“一个目标”。“四个三”即构建三条战略通道,按三个层面、分三个阶段推进福建经济社会发展,提前三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四个二”即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贯彻城市社区建设纲要、农村乡镇工作纲要,建立反腐倡廉的长效机制、选人用人公正机制,夯实农业发展基础、社会稳定基础;“六

项举措”即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发展县域经济、培育产业集群、发展中心城市、壮大民营经济、转变政府职能;“一个目标”即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是服务全国发展和祖国统一两个大局的具体体现。争取经过几个五年规划的实施,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成中国经济的重要增长极、与台港澳两岸三地经贸合作与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地区和促进祖国统一的重要基地。为此,福建将以项目带动战略为抓手带动生产要素集聚、带动政府职能转变、带动经济发展后劲的增强,促进“五个统筹”的落实。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年均经济增长速度保持比全国高1-2个百分点,按2000年可比价格计算,到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力争达到7800亿元,实现第一个翻番;到2017年达到17000亿元,比全国提前3年翻两番,提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开创统筹协调发展新局面,实现经济社会全面繁荣新成就。

一是构建竞争力强的产业支撑体系。加快发展福厦沿海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以湄洲湾及厦门海沧为中心的石化产业集群、汽车和零配件产业集群、修造船和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临海蓝色产业带、山区绿色产业带、沿海高优农业产业带发展,培育海峡西岸区域性物流中心,构建“五区两带”旅游发展格局,提升金融、会展等服务业水平,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二是构建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安排,推进“两港”(海港与空港)、“两源”(电源与水源)和“六网”(铁路网、高速公路网、信息网、电网、供排水网和燃气管网)的建设和发展,形成适度超前、功能完善、协调配套、高效可靠的现代化设施环境。鼓励和支持各类社会投资主体投资基础设施项目,更多运用项目融资、特许经营、资产并购以及BOT、TOT等方式参与基础设施的投资运营。

三是构建一体化的城镇支撑体系。做大做强海峡西岸中心城市,加快推进城市联盟,进一步完善城市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功能,强化产业集群能力,增强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载体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推进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和管理体制改革,放开市场准入与特许经营权,按照产业化的模式,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城市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公共交通、城市道路等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项目。

四是构建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支撑体系。实施人才强省和科教兴省战略,增强科技实力和文化竞争力。推进教育改革,构建现代教育体系。加大科技体制改革力度,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为依托的科技创新体系。大力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应对重大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五是构建外向带动的开放支撑体系。充分利用福建作为两岸三地和两个三角洲联结点的有利区位,进一步拓宽山海协作、对内联接和对外开放通道,全面提升外向型经济水平,不断深化与台港澳侨的经贸合作,积极拓展多层次的经济协作。

六是构建统一开放的市场支撑体系。稳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改善政府经济调节合市场监管职能,强化社会管理合公共服务职能,增强公共服务的能力。结合《行政许可法》的贯彻实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设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全省电子政务网络,为市场主体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改造和提升商品市场,建立与完善要素市场,培育和健全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七是构建可持续的生态支撑体系。促进生态效益型经济发展,促进自然资源永续利用,促进人居环境自然和谐,促进农村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促进生态安全稳定可靠。

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绘就了福建新时期的宏伟蓝图,也为海内外投资者在福建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商机和广阔的空间。

★相关知识问答

1、在闽西客家山区保存着被称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民居建筑是?

2、我省被誉为中国八大茶乡之一的县是?

3、福建省最大的少数民族是?

4、福建省唯一的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是?

5、福建省沿海地区每年7、8、9、10月常受什么灾害性天气的影响?

6、福建省的西部邻省是广东省和哪个省?

7、每年三月在厦门市举办的国际体育赛事的全称是?

8、北回归线有没有穿过福建省?

9、近几年,两岸同胞要求“三通“的呼声越来越高,请问,三通指的是哪三通?

10、福建省的省树是?

11、1956年建成并承担厦门惟一出省的铁路线是什么?

12、福建省年降水量是东南沿海多还是西北山区多?

13、福建的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山地丘陵约占全省总面积的百分之几

14、我省第一个获得联合国人居奖的城市是哪个市?

15、我省境内的世界第二、亚洲第一座特大型三跨全漂浮钢箱梁悬索桥是什么桥?

16、一清二楚(打福建地名一)

17、相册(打厦门地名一)

18、逆我者亡(打福建地名一)

19、久无战事(打福建地名一)

20、垄上池边梅半开(打福建地名一)

21、苗圃改大方离去(打福建地名一)

22、何处可避秦(打福建名胜古迹一)

23、明溪潺潺流峰前(打福建名胜古迹一)

24、春节台商包机的航线必须在哪个城市上空绕过?

25、怎么理解我省河流“短而壮“的特点?

26、福建省的旅游标志是?

A.厦门的日光岩B.客家土楼C.武夷山的玉女峰D.湄洲的妈祖像27、福建省唯一流出本省的的大河是什么?

A.闽江B.九龙江C.汀江D.晋江

28、福建省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公里?

A.10万B.12万C.14万D.16万

29、福建省人口大约有多少人?

A.3500万B.4500万C.2500万D.1500万

30、福建省最大岛屿是?

A.厦门岛B.平潭岛C.东山岛D.金门岛

31、福建省的省花是?

A.三角梅

B.刺桐花

C.水仙花

D.茉莉花

32、郑成功墓地位于?

A 厦门

B 泉州

C 漳州

D 龙岩

33、厦门与台湾哪一个港口海上距离最近?

A 基隆

B 高雄

C 花莲

D 鹅銮鼻

34、有“福建音乐活化石“之称的艺术形式是

A.歌仔戏B.南音C.莆仙戏D.闽剧

35、2004年福建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

A.17218元B.7218元C.23218元D.10218元

36.历史上,“三国“时期,三国鼎立时的哪一国把福建纳入其管辖中?

37.列举两位福建清代民族英雄。

38.“十里不同风,一乡有一俗”是对福建省的描述,请说出一个导致这种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

39.在福建9地市中,沿海的有几个?

40.车牌号为闽E*****的车,是属于我省哪个市的?

A.福州B.莆田C.泉州D.厦门E.漳州F.龙岩G.三明H.南平I.宁德K.省政府

41.有一天,你家的电话上显示出这样一个来电号码:0593--*******,请问,这是从我省的哪个市打来的?42.请根据以下数字组合成福建省的最高峰黄岗山海拔高度:5,8,1,2

43.请将以下地区和特产连线,将其对应起来:

长汀地瓜干

连城咸菜干

上杭豆腐干

永定萝卜干

44、莆田人过两次年(初一、初四)的风俗是因为什么?

45、金门三宝指的是哪三宝?

46-49:听条件判断该题描述的是什么?

46、

A.是福建省某个地级市,有“宗教博物馆“之称

B.市花是刺桐花,是全国著名侨乡和台胞的主要祖籍地之一

C.去年该市GDP(国内生产总值)居全省第一

D.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就是中国四大港口之一,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47、

A.是福建某旅游胜地,古名圆洲仔

B.那里名人辈出,舒婷、殷承宗都生长在那里

C.因西南海滨礁穴受浪冲击,声如擂鼓而得名

D.素有“海上花园“、“万国博物馆“、“琴岛“的美称

48、

A.是福建名小吃之一,是闽菜的代表作

B.主料有鱼翅、海参、鲍鱼、鸡肉、鸭肉、猪蹄筋、香菇、鸽蛋等十几种

C.有人把它通俗地叫做“大杂烩“

D.它因“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弹跳墙来“而得名

49、

A.是福建的第四大河流,也是我省独流入海的第三大河流

B.发源于戴云山南麓安溪、永春,直通东海

C.冲积形成泉州平原

D.泉州有个县级市的名字和这条河流同名

50、在2004年全国沿海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名次排定中,厦门港以287万标箱,比去年同期增长25.8%的成绩,位列世界集装箱港口排名第几位?

A.67 B.36 C.29 D.48

51、福建近代工业始于鸦片战争前后,改革开放之前,由于海峡两岸一直处于对峙状况,国家投入少,福建重工业发展步伐不大。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进程日趋加快。现在,我省最大的钢铁企业位于?

A.龙岩B.泉州C.三明D.南平

52、“生态福建“的总体目标是,使福建成为生态效益型经济发达、城乡人居环境优美舒适、自然资源永续利

用、生态环境全面优化、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省份。我省预计将在什么时候实现这一目标?

A.2020年B.2050年C.2010年D.2030年

53、歌仔戏主要流行于浙江、广东一带对吗?

54、台湾的闽南人先辈主要来自福建的什么地方?

55、两岸文化同根同源,经过多方努力,在海峡两岸拥有700万信徒的福建湄洲妈祖金身赴台百日巡游,成

为两岸民间交流的一大盛事,请问这发生在哪年哪月?

56、传说中的“海上女神“妈祖,她的故乡在哪里?

1、土楼

2、安溪,中国乌龙茶之乡

3、畲族

4、武夷山

5、台风

6、江西

7、厦门国际马拉松赛

8、没有,北回归线穿过的省区有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台湾省

9、通邮、通商、通航

10、榕树,1997年8月,经省第八届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确定榕树为省树

11、鹰厦铁路

12、西北山区

13、80%

14、厦门市,厦门是唯一获得2004“联合国人居奖“的中国城市

15、海沧大桥

16、三明

17、集美

18、顺昌

19、长泰

20、龙海

21、莆田

22、桃源洞

23、清源山

24、香港

25、长度较短,但是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

26、C

27、C

28、B

29、A

30、B

31、C

32、B

33、B

34、B

35、A

36.东吴

37.林则徐陈化成

38.原因: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文化的迁入;

地形十分崎岖复杂,早期交通不便,各地之间交流较少。

39.6个,宁德、福州、莆田、泉州、厦门、漳州

40.漳州。(A福州B莆田C泉州D厦门E漳州F龙岩G三明H南平I宁德K省政府)

41.宁德(0591福州0592厦门0593宁德0594莆田0595泉州0596漳州0597龙岩0598三明0599南平)

42.黄岗山--东南沿海第一高峰,海拔高度:2158M

43.闽西八大干是龙岩市的特产。有长汀豆腐干,连城地瓜干,永定咸菜干,上杭萝卜干,武平猪胆干,漳平笋干,新罗米粉干、宁化老鼠干。(各种版本争议)

44、明清年间,海上倭贼杀进莆田,大年夜,为躲其掠杀只得藏于山中。第二天,浙江来的戚家军打走倭贼,才得已回乡,初二埋葬了亲人的尸体,准备停当,在初四那天重新过年。

45、贡糖、高粱酒、菜刀

46、泉州

47、鼓浪屿

48、佛跳墙

49、晋江

50、C

51、C

52、A

53、不对。主要流行于福建、台湾一带。

54、漳州和泉州

55、1997年元月

56、福建莆田湄洲岛。

8

8

8

12

4

5

4

6月17日,我国第一个连接海岛的填海工程--厦门高崎至集美海堤开始动工,1956年8月筑成。

8月19日,福建运动员吴传玉在罗马尼亚举行的第一届国际青年友谊运动会上,以一分八秒四的成绩,获男子100米仰泳第一名,为新中国首次参加国际体育比赛获得第一枚金牌。

1955年

2月21日,沟通省内外的第一条铁路--鹰潭至厦门铁路开工兴建,1956年12月,全线通车。

1956年

3月1日,古田溪水电站一级工程竣工发电。

1958年

7~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奉命对制造海峡两岸紧张关系的国民党驻金门部队进行炮击。

当年,三明钢铁厂、三明化工厂、福州第二化工厂、闽东电机厂等一批工业企业开始筹建。

1961年

1月1日,省内第一座电视台--福州电视台(福建电视台前身)建成开播。

1969年

5月,省微生物研究室、福建师范学院生物系研制的庆大霉素在上海第四制药厂、四川制药厂、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福州部队总医院等36个单位投入生产,填补我国抗菌素工业的一项空白。

1970年5月,青州造纸厂全面建成投产。

1972年10月,全省最大水泥厂--永安水泥厂第一套窑建成。

1974年12月1日,福州机场正式开航。

1975年

永安火电厂投产,6台机组总装机容量为35万千瓦。

漳州体育训练基地开始兴建,占地总面积2.14万平方米。中国女子排球队在此重新组建,在随后的国际比赛中多次获得世界冠军。

12月,福建最大化工企业--永安维尼纶厂建成。

1979年

7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中共广东省委和福建省委关于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两个报告。

1980年10月7日,国务院批准建立厦门经济特区。

1981年

4月15日,全省第一家电子行业中外合资企业--福建日立电视机有限公司成立。6月8日在福州正式开工。

1982年

12月,万门全数字程控电话交换系统在福州投入运行,成立中国大陆上第一个程控电话局。

1983年

10月22日,厦门国际机场建成正式开航。

1984年

2月7~10日,邓小平视察厦门市和厦门经济特区,并题词:"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更好些。"

3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在北京中南海会见日本友人伊东正义时说:"现已决定把厦门经济特区的范围由原来的2.2平方公里扩大为整个厦门市。"

3月24日,福建省厂长(经理)研究会正式成立。厂长们就经济体制改革问题,写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书,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重视。《福建日报》和《人民日报》给予连续报道,在本省和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5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福州市进一步对外开放,同时同意设立福州马尾经济技术开发区。

6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工作会议在三明市召开。

1985年

3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把闽南三角地区的漳州、泉州、龙海、漳浦、东山、惠安、南安、晋江、安溪、永春、同安等11个市县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这是加速沿海经济发展、带动内地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部署。

1986年

6月4日,福建物构所"新型非线性光学晶体低温偏硼酸钼晶体",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

1987年9月19日,泉州市开通全国第一个市、县、镇联网的万门程控电话交换系统。

1988年

12月26日,福建省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港口燃煤火电厂,第一期装机容量70万千瓦的华能福州电厂正式投产。

1989年

1月6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和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协议合资建设福建炼油厂。

1月23日,我国感光行业现代化水平最高的中美合作项目"厦门彩色感光材料厂"建成投产。产品"福达"彩色胶卷、相纸已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12月17日,中共福建省委在上杭县古田镇,隆重举行纪念古田会议60周年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出席大会,发表重要讲话。

12月22~25日,江泽民先后视察了闽西老革命根据地与漳州市、厦门市经济特区和福州市。在调查考察中,他强调要坚持改革、扩大开放,把沿海地区的改革开放搞得更快更好些。

1991年

1月17日,福州洪塘大桥建成通车。

2月1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方舟"号到达泉州后渚港。这次考察活动是该组织"丝绸之路综合研究"项目之一。泉州市是该组织确定的"海上丝绸之路"沿途4个考察重点之一。这是建国以来我省最大的国际性文化交流活动。

5月1日,福建省第一座全长6599米的海峡大桥--厦门大桥试通车。

1993年

7月29日~8月1日,国家重点建设工程、水口水电站一号机组完成试运行。这座电站总装机容量共为140万千瓦,年发电量相当于福建省目前发电总量三分之一。

1994年

4月24日,省委、省政府作出决定,在全省实施"造福工程",从1994年开始,用7年时间完成10万贫困人口从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劣、长期经济得不到发展的村庄农户有组织、有计划地迁移到环境好的地方居住。

1995年

3月17日,全国第一套光同步数学传输体系(SDH)环网在泉州市建成开通。这标志着福建省高速信息网络进入了一个崭新时代。

12月15日,湄洲湾电厂一期工程动工。湄洲湾电厂是我国首家经国家批准的外商独资的大型火力发电项目,项目总装机容量240万千瓦,第一期工程为79万千瓦,投资5.2亿美元。

1997年

6月23日,福州长乐国际机场正式通航。

12月15日,国家"八五"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福建省第一条全立交全封闭的泉厦高速公路通车。

12月30日,福建第二条出省铁路--横南铁路全线贯通,武夷山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同时宣告成立。

1998年9月1日,福建第二条高速公路厦漳高速公路通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