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斗拱的演变

斗拱的演变

斗拱的演变
斗拱的演变

略谈中国斗拱的演变

摘要:斗拱,是我国古代大型木构架建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斗拱的发展演变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古建筑的发展历程。本文从现存最早木构架遗构的斗拱入手,上溯其源,下究其变,对斗拱的起源和斗拱在不同朝代的发展演变进行了探讨。文章的最后对斗拱对于当代建筑的意义进行了初步思考。

关键词:斗拱;演变;发展

正文:

一概述

斗拱,又称枓栱、斗科、欂栌、铺作等[1] ,是我国古代大型木结构建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从柱顶上加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合称斗拱。斗拱又可以进一步分为五个部分:拱、翘(宋称华拱)、昂、升、斗。如图所示。探讨斗拱的演变意义何在?这不得不提到斗拱之于中国古建筑的重要地位。梁思成先生在他的《中国建筑史》的绪论中提到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的一大特点便是“以斗拱为结构之关键,并为度量单位”[2],可见斗拱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古建筑的发展历程。作为区分大式建筑和小式建筑、官式建筑和民用建筑的关键构件,斗拱主要反映大式建筑、官式建筑的发展,反映的是我国较高水平的木构技术的发展。通常认为,中国斗拱的演变有三个阶段:从西周至南北朝时期,为斗拱初始形成的发展阶段;唐代至元代,是一个相当务实的、“斗拱结构力学”与建筑造型艺术完美结合的成熟阶段;明代至清代,为斗拱结构趋向装饰化的阶段。没有大胆的猜测就没有伟大的发现,但猜测必须要基于现实的依据。本文从现存木构建筑出发,结合斗拱发展的三个阶段探讨斗拱的演变。

图1斗拱的组成图2 斗拱示意图

二斗拱之前溯

现存最早的大木构当属唐代遗构五台山南禅寺,南禅寺的柱头斗栱五铺作,双抄单栱偷心造,前后檐华栱两跳皆足材。略后建造的佛光寺东大殿—檐柱柱头铺作外跳为双杪双下昂七铺作重栱偷心造。所谓偷心造,即横拱的设置少于斗拱出踩,如斗拱各向内外两侧挑出三拽架称为七踩,应列有七列横拱,但在制作时却省去一列或数列横拱。从该点出发,我们可以将斗拱大致横向部分和纵向部分,而且横向部分和纵向是可以相对自由地组合和拆分的。很自然地,在探斗拱根源之时,我们可以从这两个方向去考虑。以下是我按

照这一思路对于目前关于斗拱起源观点的整理归类。对于纵向拱,目前主要由三种猜测。一种推测斗拱的纵向拱起源于擎檐柱,主要演变过程为:擎檐立柱—落地斜撑—腰撑(撑拱)—曲撑—插拱;另一种认为斗拱中的纵向拱是由延长于檐柱以外的梁端或接续的挑檐横木下使用斜撑再到插拱这一条路径而来;还有一种认为由井干结构的交叉出头处变化而成。对于斗拱横向拱的起源,一般认为其脱胎于叫做“欂、枅”一类的短枋木,这些横向构件横装于斗拱栌斗口子中,在构件的两端置散斗,就形成了一斗二升的平叠横拱,再将横拱改为弯曲上举得形式,就形成了栾拱;另外一种说法是香港学者李允铄在其著作《华夏意匠》中提出“正确地理解斗拱的产生应该是由柱头部分的构造演变而来的”。[3]

图3 斗拱纵向拱起源推测一图4 斗拱纵向拱起源推测二

按照上述推论大致可以得出斗拱的纵向发展早于横向发展的结论,但是从出土的早期文物来看,横向斗拱似乎才是斗拱的起点。斗拱的最早形象见于西周早期的铜器“令簋”,基座上出现了四个矮柱上的承皿板、斛斗,中间连以横楣和蜀柱的现象。从出土的汉代画像砖也大致可以窥见横向斗拱的产生而且有较为普遍的应用。当然我相信,任何一种功能构件的产生都是服务于功能的,斗拱自然也不例外。探讨斗拱的演变发展还是得从斗拱的功能入手。斗拱的产生起源于屋盖部分与屋盖支撑部分稳定连结的需要,道理和我们用绳子将两根木棍连结起来是一样的。而斗拱作为连结构件是人对空间需要与结构支撑的矛盾的解决。建筑的三原则是坚固、实用、美观,排在第一位的是坚固,而最坚固的莫过于“金字塔”式的上小下大的模式,斗拱之所以反其道而行是由于人对空间的需要,而且颇有“四两拨千斤”之效。所以综合来看,纵向斗拱的经验先于横向斗拱,但横向斗拱是后代斗拱的雏形,后将纵向斗拱的经验加于横向斗拱之上,在经过一定的发展,横纵斗拱巧妙结合,渐趋一体,终成后世之斗拱。是既有经验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为满足人特定需要而糅合产物。

图5 令簋图6 汉代画像石

汉代是斗拱的初生期和积极探索期,此时期的发展以承托柱梁和增大挑檐为主;南北朝时期斗拱的发展较喊道有较大的进步,柱头铺作基本完善,出现了人人字拱、人字拱与斗二升的组合等,南北朝的后期出现了“昂”的结构。[4]

图 7 汉代斗拱 图 8 南北朝斗拱

三 斗拱演变之隋唐至明清

以上是由唐向前追溯斗拱的起源与发展,下文将阐述隋唐至以后的时期斗拱的演变和发展。由于隋唐时期斗拱发展基本成熟和定型,所以下文主要从斗拱的大小、斗拱的布置、斗拱功能演变几个方面,跳过细节构件的变迁,从较为宏观的角度阐述斗拱的发展演变。

(一)斗拱的大小

斗拱大小的的变化趋势是由大及小。这里提到的大小不是斗拱的实际大小,而是斗拱的相对大小,即斗拱立面高度(斛斗底皮至撩檐槫下皮的垂直高度)与柱高的比例。唐及辽初多为百分之四十至五十,辽中叶以后及宋金,约为百分之三十,元大概为百分之二十五,明代逐渐减为百分之二十,清代北京太和殿里面高度约为柱高的百分之二十。[5]

同时伴随着用材由雄壮而纤巧的变化规律。如唐代佛光寺东大殿,用材30cm*20.5cm(大于宋一等材),宋代五开间殿堂建筑用材多为24cm*18cm (相当于宋二等材),元代永乐宫重阳殿五开间用材为18cm*12.5cm (相当于宋六等材),明代智化寺如来殿万佛阁五开间用材仅为11.5cm*7.5cm(清制六等材,低于宋代的八等材),清代故宫太和殿11开间用材仅为12.6cm*9cm(清制五等材,低于宋制的八等材)。[6]

历史上,斗拱用材有两次“规范”,一次是宋代颁布的《营造法式》,第二次是清朝颁布的《工部工程做法则例》,使斗拱做法日趋程式化。

(二)斗拱的布置

斗拱的布置由疏朗到繁密,形象由简到繁。斗拱种类很多,形制复杂,按其安装位置可以分为外檐斗拱、内檐斗拱。自唐以后,内檐斗拱逐渐减少,到明朝时只剩下一部分,到清朝时只用于重要建筑;对于外檐,唐、宋、元各代补间斗拱较少,明代补间斗拱逐渐增多。清代以前都是先定面阔和进深,再定斗拱攒距,到清朝以后,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以“斗口”为模数,先确定斗拱用材,攒间距为十一斗口,然后确定攒数,进而确定进深和面阔。也就是说,清以后的斗拱几乎是等距布置,清以前斗拱间距多是不同,尤其是唐宋时期,斗拱补间斗拱数量少,极易看出。

(三)斗拱的功能

关于斗拱的功能,中国建筑教育界的先行者梁思成先生曾有过较为确切的解释,即:“在梁檩与立柱之

间,为了减少剪应力故,遂有一种过度部分之施用:以许多斗形木块,与肘形曲木,层层垫托,向外伸张;在梁下可以增加梁身在同一净跨下的荷载力,在檐下可以使出檐加远”。更全面的总结可归于如下几个方面:(1)承上启下,传递荷载;(2)支撑屋檐、加大出挑、保护柱脚;(3)缩短梁枋跨度,分散两端剪力;(4)模数单位;(5)等级标志:(6)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力;(7)过渡连结与装饰作用[2]。斗拱的功能起于支承连结,止于装饰标识。从上文对斗拱起源的追溯中,可以看出斗拱的产生之初是为了支承屋盖的重量并连结屋盖和柱。而这样的作用一直到唐宋时期一直担任着主要角色。唐宋时期的斗拱结构特征明显,布置疏朗,用料硕大,将斗拱的力学性能发挥到了极致。明清以后,虽然其结构作用仍未完全丧失,但却是大大削弱了,斗拱的装饰作用逐渐加强。这与梁柱结构的完善有关。同时,它作为封建等级的象征的标识作用不断得到强化,前面提到的《营造法式》和《工部工程做法则例》都对斗拱做了等级上的规限。

四斗拱之于当今社会

清代是我国传统建筑建设的最后一个高潮。清朝后期,我国传统建筑走向衰落,后又经历西方建筑、现代建筑的冲击,传统建筑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而斗拱,作为传统木构建筑的代表构件,在当代社会更多的是起到“标识”的作用,与它在封建社会“标识等级”不同,它现在标识的是传统木构建筑、标识着传统文化。斗拱成为了中国的传统元素,是中国的一种建筑语言,就像柱式之于希腊建筑,拱券之于罗马建筑。2010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便是采用斗拱这一元素造型。实际上,即使是用现代工程学的技术观点来审视斗拱,它也是一个设计与组合得十分严谨、精巧与合理的空间结构,斗拱的实用价值还值得我们进行思考和研究。例如相对于稳定性更好的刚性结构,斗拱的优点是良好的“缓冲”性能,有很好的减震作用,对当代的减震设计有很大的启示。

参考文献:

[1] 清.李斗.工程营造录

[2]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

[3] 李允鉌.华夏意匠[M]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

[4] 王晓华.中国古建筑构造技术[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

[5] 祁英涛.怎样鉴定古建筑[M] .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

[6] 王晓华.中国古建筑构造技术[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

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汉字的起源和演变(作者:阴法鲁) 世界上目前正在使用的各种文字以汉字为最古老。汉字的历史究竟可以上溯到什么时代?汉字从古到今发生过哪些重要变化?这是关心中国文化史的人都很感兴趣的问题。下面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第一节汉字的起源 事物的形成一般都要经历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文字也不例外。以别的语言的文字为依傍,有时能为一种语言很快地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文字来。但是就完全或基本上独立创造的文字来说,从第一批文字的出现到能够完整地记录语言的文字体系的最后形成,总是需要经历一段很长的时间的。还不能完整记录语言的文字可以称为原始文字。汉字是一种独立创造的文字,它无疑是在经历了相当长的原始文字阶段以后,才发展成为完整的文字体系的。所以汉字起源的问题实际上包含了下述两方面的内容:汉字是怎样从最原始的文字逐步发展成为能够完整地记录汉语的文字体系的;汉字这一文字体系的形成过程开始于何时结束于何时。由于缺乏原始汉字的资料,对这两个问题目前都还无法作出确切的答复。下面先对已有的关于汉字起源的一些说法略作讨论,然后简单谈谈我们对汉字形成的过程和时间的一些初步推测。 一、关于汉字起源的旧说 1.仓颉造字的传说 这一传说最早见于战国晚期的文献: 奚仲作车,仓颉作书,后稷作稼,皋陶作刑,昆吾作陶,夏鲧作城,此六人者,所作当矣。(《吕氏春秋·君守》) 沮诵、仓颉作书。(《广韵》鱼韵“沮”字下引《世本》)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者谓之公。(《韩非子·五蠹》)秦代李斯所编的字书《仓颉篇》也是由于首句是“仓颉作书”而得名的。古人称文字为“书”,作书就是造字。 仓颉作书的传说在战国晚期显然已经很流行。这一传说无疑在较早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它有没有某种程度的可靠性呢?汉字当然不是个别人造出来的。不过在汉字形成的过程里,尤其在最后阶段,很可能有个别人曾起过极其重要的作用。仓颉也许就是这样的人。早在战国晚期,就有学者作过类似的解释。《荀子·解蔽》说:“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认为仓颉只是众多“好书者”中由于用心专一而最有成就的一个。 但是上引《吕氏春秋》所举的六个人,除仓颉外都是见于时代较早的典籍的古史名人,唯独仓颉在现存的早于战国晚期的古籍中从来没有提到过,在战国晚期的古籍中也没有关于仓颉的时代以及他在造字之外的事迹的任何记载。汉代人多认为仓颉是黄帝的史官(《尚书·序》孔颖达《正义》:“司马迁、班固..皆云仓颉黄帝之史官也。”),恐怕未必有确据。魏晋以后人把仓颉说成早于黄帝的远古帝王,就更荒诞无稽了(参看唐兰《中国文字学》53—54 页。以下引作“唐书”)。也许仓颉只是古人所虚拟的一个文化英雄。 在上引《世本》中跟仓颉并提的沮诵,也是名不见经传的人物。汉魏间的宋衷的《世本》注说:“黄帝之世始立史官,苍颉、沮诵居其职。”(《初学记·卷二十一·史传第二》引)恐怕也是想当然的说法。近人唐兰、高亨怀疑“沮诵”就是“祝融”(唐书52 页、高亨《文字形义学概论》 27—28页。高氏认为祝融是仓颉的官名),是否可信,尚待研究。 2.文字出自八卦说 这是较晚出的一种说法。古代学者很早就认为在文字产生之前,结绳和八卦曾经起过某些类似文字的作用。一般认为作于战国晚期的《易·系辞·下》说: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罔(网)罟,作佃以渔…… 又说:

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构件详解

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构件详解 中国传统古建筑结构复杂,这套木结构建筑扫盲图依照北宋李诫所着《营造法式》标注,结构各构件位置及名称一目了然,值得收藏。 解释下四椽栿,栿(fú)就是梁,建筑的纵向主要承重构件,栿上面横向的构件是槫(tuán),现在称为檩条,槫上面纵向搭的小木棍是椽(chuán),两条槫之间的椽子称为一架椽,照片中这条栿托了四架椽子,称为四椽栿。同理托六架椽子的就是六椽栿。(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

还是刚才那梁架,主要构件的名称都标了出来,大家可以按图索骥。各代在构件的样式和使用上会有区别,这些区别是根据建筑形式断代的主要依据,但整体构架千年没变。(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脊槫:屋架最高处的槫,位于正脊下叉手:脊槫两侧,平梁之上的斜撑平梁:又称平栿,梁架结构里最上层的梁,长两椽,其上蜀柱、叉手承托脊槫(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

这是一张六椽栿的结构图,六椽栿即托六架椽的梁。六椽栿以上用平梁和劄牵错落搭配,托举出房子的山间尖,早期木结构中用六椽檐栿通搭的实例很少,这个梁架结构来自山西平顺淳化寺正殿。劄牵:长一椽的梁 古建筑的梁架结构有多种组合,这也是一座六椽檐栿通搭的建筑,结构与上图有很大不同,六椽栿上用四椽栿,四椽栿上用平梁(两

椽),逐层递减,形成中国式房屋的山尖。(山西泽州西四义普觉寺) 阑额是柱头间的联系构件,安装于柱头,上皮与柱齐平,有些建筑柱子最下端也有一道这样的联系构件,称为“地栿”。普拍方安装于柱头阑额之上,压于栌枓之下。普拍方与阑额的断面呈“T”字形。早期建筑一般不用普拍方,现存十几座唐和五代建筑中只有平顺大云院弥陀殿使用了普拍方,宋以后开始应用广泛。(山西沁县大云院正殿)

古代斗拱的特征

古代斗拱的特征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古建筑斗拱的特征探析 [摘要]斗拱是中国特有的建筑结构,一般总是出现在较大型建筑物上,它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后来逐渐成为等级、身份的一种建筑文化符号,表现了我国建筑民族风格。斗拱的造型体现了建筑受力构件与造型艺术的有机结合,它与屋顶独特的连接方法使其成为世界建筑中的一朵奇葩,对我国现代民族化建筑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斗拱;古建筑;文化符号;建筑语言 一、何谓“斗拱” 1·“斗” 斗和升本来原本是古代计算粮食的量具,十升为一斗。建筑斗拱的定制三升为一斗,斗拱升高一层,拱的长度就增大一倍。所谓斗,即其上凿有槽口的方木垫块,位于一组斗拱下方的称作斗,也称大斗。坐斗上承受昂翘的开口称为斗口,作为度量单位的“斗口”是指斗口的宽度。[1]由于斗所在位置不同,所以有多种名称。如“十八斗”、“交互斗”、“三方斗”、“齐心斗”,斗拱置于坐斗口内或跳头上的短横木。 2·“拱” 在柱子与梁枋之间因为要挑出屋顶伸出的屋檐,需要有一种构件支托住屋檐下的枋和椽子,古代工匠用短木从柱子和梁上伸出,一层不够再加一层,弓木层层挑出使屋檐得以伸出屋身之外,这种方形木称为“拱”。拱的基本形态是矩形,也有表现为曲线、折线或

曲折线混合形的。拱依所处位置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如宋代称“华拱”,清代称“翘”。又有瓜拱、万拱、厢拱等区别。 3·昂 “昂”是斗拱中斜置的构件,起杠杆作用。室外为下昂,上昂仅用于室内,平坐斗拱或斗拱里跳之上。 4·斗拱 由方形的斗、升和矩形的拱、斜的昂组成,用多层拱与斗结合成的构件称为“斗拱”。斗拱在《营造法式》中称为铺作。后在清工部《工程做法》中称斗科。 斗拱的种类很多,形制复杂。按使用部位分,它可以分为内檐斗拱、外檐斗拱、平身科斗拱。外檐斗拱中,又可分为柱头科斗拱(用于柱头位置上的斗拱)、角科斗拱(用于殿堂角上的斗拱)和平身科斗拱。在外檐平房上的有的称为品字科斗拱,与内外檐构架相关联的为溜金斗拱。内檐斗拱除溜金花台科之外,还有位于梁架之间的隔架科斗拱与品字科斗拱。 斗拱是中国古建筑中特有的支撑构件,在高级的官式建筑中,称为大式建筑,在现有的一些大型而重要的古代建筑遗址中几乎到处可见。 二、斗拱的功能 1·承上启下,传递荷载 斗拱一方面对屋的承载有一定的承托作用;另一方面加强了柱子与梁、枋、椽的有机结合。斗拱位于柱与梁之间,由屋面和上

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把人類社會的[ 奇异知识] 汉字的起源和演变《易?系辞下》说,“古者包牺(伏羲)氏之王天下也,抑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段话即是演绎《易》的易理,也是创造汉字的原理。 1、汉字的结构 汉字的结构是“外圆内方”。这法于古人的“天圆地方”的理念。“O”是“”的简化形式,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图形。“O” 的周长与直径相比是一个常量(n =3.14159 ............ ) ,“n ”是物 质世界“变易”中的“不易”,可谓“万变不离其中”。“O” 是在线条长度固定时,可以占据的最大“宇宙空间”。可见,汉字的“外圆内方”结构是“完美”和“节省”的构造方式。 2、“五”之说 “五-二乂”字,《说文解字》说“五,五行也,阴阳在天地间交午也”。可见,“五”字乃指“天地阴阳相交,音同‘戊午'。戊,为天干第五;午,也指五月”。在著名的《河图》、《洛书》中,“五”安排在图的中间,也有“阴阳相交”之意。“天”是最大的“阳象”,“地”是最大的“阴象”,“天地造

化五行”。“五行”是古人认为构成世界万物的五种基本元素,即:金、木、水、火、土。 3、五种基本笔画 笔画指构成楷书汉字字形的最小连笔单位。所有笔画归纳为五种标准的结构,即:横(一)、竖(丨)、撇(丿)、捺(丶)、折(乙)。 4、汉字起源和演变 汉字的演变过程,可以简略归纳为五个阶段:声、形、象、数、理。 ⑴ “声”是任何一种语言的必要组成部分。在遥远漫长的 太古时代,人类从本能的“哭声、笑声……”或模仿大自然的“鸟鸣、虫叫、兽吼、风声、雷声、雨声”中逐渐分化出具有一定意义、代表一定事物的“声音”,这就是语音的进化。例如: “ma ba”用于代表“妈、爸”可能是从哭声“啊……”中分化 出来。语音进化到现代,已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汉语中大约 有4X 400= 1600种声音。语音的分化必定有其自身一定的规律, 从现代语言中可以分辩出一些线索。例如: “鹅、鸡、鸭、猫... ”等家禽和家畜可能是依据其叫声而 定其名的。 “哈、喔、嘘、哎唷.... ”等声音是直接表示人类在不同情 绪下的自然发声。

斗拱艺术

斗拱艺术 陈莉霞-08级机电二班-2802220581 摘要:斗拱是中国特有的建筑结构,一般总是出现在较大型建筑物上,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后来逐渐成为等级、身份的一种建筑文化符号,表现了我国建筑民族风格。斗拱的造型体现了建筑受力构件与造型艺术的有机结合,它与屋顶独特的连接方法使其成为世界建筑中的一朵奇葩,对我国现代民族化建筑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斗拱;古建筑;文化符号;建筑语言 一、何谓“斗拱” 1·“斗” 斗和升本来原本是古代计算粮食的量具,十升为一斗。建筑斗拱的定制三升为一斗,斗拱升高一层,拱的长度就增大一倍。所谓斗,即其上凿有槽口的方木垫块,位于一组斗拱下方的称作斗,也称大斗。坐斗上承受昂翘的开口称为斗口,作为度量单位的“斗口”是指斗口的宽度。[1]由于斗所在位置不同,所以有多种名称。如“十八斗”、“交互斗”、“三方斗”、“齐心斗”,斗拱置于坐斗口内或跳头上的短横木。 2·“拱” 在柱子与梁枋之间因为要挑出屋顶伸出的屋檐,需要有一种构件支托住屋檐下的枋和椽子,古代工匠用短木从柱子和梁上伸出,一层不够再加一层,弓木层层挑出使屋檐得以伸出屋身之外,这种方形木称为“拱”。拱的基本形态是矩形,也有表现为曲线、折线或曲折线混合形的。拱依所处位置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如宋代称“华拱”,清代称“翘”。又有瓜拱、万拱、厢拱等区别。 3·昂 “昂”是斗拱中斜置的构件,起杠杆作用。室外为下昂,上昂仅用于室内,平坐斗拱或斗拱里跳之上。 4·斗拱由方形的斗、升和矩形的拱、斜的昂组成,用多层拱与斗结合成的构件称为“斗拱”。斗拱在《营造法式》中称为铺作。后在清工部《工程做法》中称斗科。 斗拱的种类很多,形制复杂。按使用部位分,它可以分为内檐斗拱、外檐斗拱、平身科斗拱。外檐斗拱中,又可分为柱头科斗拱(用于柱头位置上的斗拱)、角科斗拱(用于殿堂角上的斗拱)和平身科斗拱。在外檐平房上的有的称为品字科斗拱,与内外檐构架相关联的为溜金斗拱。内檐斗拱除溜金花台科之外,还有位于梁架之间的隔架科斗拱与品字科斗拱。 斗拱是中国古建筑中特有的支撑构件,在高级的官式建筑中,称为大式建筑,在现有的一些大型而重要的古代建筑遗址中几乎到处可见。 二、斗拱的功能 1·承上启下,传递荷载 斗拱一方面对屋的承载有一定的承托作用;另一方面加强了柱子与梁、枋、椽的有机结合。斗拱位于柱与梁之间,由屋面和上层构架传下来的荷载,要通过斗拱传给柱子,再由柱传到基础,因此,它起着承上启下,传递荷载的作用,是屋顶和 最全最热最专业的文档类资源,文库一网打尽 2

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学生:

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一、文字起源 文字产生之前人们为了帮助记忆,交流思想,传递信息采用了各种和各样的记事方法,最原始得计亊方法是:结绳记事和契刻记事。 不论用一根绳子打结,还是用多根绳子横竖交叉,归根结底,它只是一种表示和记录数字或其他方位的一些简单概念。如大事记大疙瘩,小事记小疙瘩。疙瘩的多少也代表东西的多少。它只能帮助人们记忆某些事情,却不能进行思想交流。所以不可能产生文字,只能说它是文字产生前的孕育阶段。 契刻记事 人们用契刻的方法,将数目用一定的线条做符号,刻在木片或竹片上,作为双方的契约。后来人们把契从中间分开,作为两半,双方各持一半。以两者吻合为凭据。古代契上刻的数目主要适用来做债务凭证的。 图画文字 由于结绳记事和契刻记事的不足。人们不得不采用其它的,比如图画的方法,来帮助记忆表达思想,用文字的线条或笔划把要表达的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的勾画出来,绘画导致了文字的产生。 “文字的产生,本是很自然的,几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已经有很好的绘画,这些画大抵是动物和人像,这是文字的前驱。”然而图画发挥文字的作用,转变成文字,只有在语言被广泛使用之后才有可能。 譬如,画了一头象,大家见了才会叫它为“象”。久而久之,大家约定俗成,类似于“象”这样的图画,就介于图画和文字之间,久而用之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图画越来越多,画得也就不那么逼真了。这样的图画逐渐向文字方向偏移。最终导致文字从图画中分离出来。这样,图画就分了家,分成原有的逼真的图画和变成为文字符号的图画文字。文字不再是图画的,而是书写的。而书写的技术不需要逼真的描绘,只要把特点写出来,大致不错,使人能认识就够了。”这就是原始的文字。 甲骨文 中国文字——汉字的产生,有据可查的,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这时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就是用写或刻的方式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主要用来占卜,也有的是用来记事。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因为这个时候的文字多是从图画文字中演变过来的,所以它的象形程度比较高,因为是刻在兽骨上,所以笔画比较细,直笔比较多。 甲骨文字(男):这个字是“男”,左为“田”,右为“力”。“力”是表示古代的一种农具“犁”的一种形状。在田里劳动是古代男子的主要职责,因此用“男”这个符号来表示男人。 甲骨文字,帚(妇):这个字是“帚”像一把用植物做的笤帚,上部为帚苗,下部为帚把,有的中间还有绳索捆扎的样子,如图(二)甲骨文中,有时帚苗方向朝左,有时帚苗方向朝右。至今中国北方还在用高粱,黍子杆做笤帚,与字形很为想象。“妇”的繁体字为(妇),因为过去的女 人在家里主要是做家务的。 这是甲骨文的“车,”你们看看,像不像一辆你们在博物馆或历史书里看见的古时候的车。 这是十二属相,是不是有点像简意画。

图形详解斗拱

图形详解斗拱七踩重昂柱头科 1 这回说七踩重昂斗拱的柱头科,上图是其在明、清式大木建筑中的位置实图,下面我就用我的虚拟模型进行图形分解。

七踩重昂柱头科斗拱第一层,大斗。 大斗。清式斗拱中也叫坐斗,宋式称栌斗。它与平身科斗拱中的大斗相比,纵向山面开口宽了,为两斗口。(这主要是源于柱头是大木建筑中的主要支撑,与平身科斗拱不同的是,斗拱的纵向支撑件需逐渐加宽)大斗安放在平板枋的柱头之上。

第二层,在大斗的檐面,安放着正心瓜拱。这个正心瓜拱与平身科的相同,只是开口宽了,为1.6斗口。 在大斗的山面,安放着翘。与平身科相比,这个翘明显粗壮,它宽2斗口。在我们这攒斗拱中,您将看到山面件逐渐加宽的过程。

在正心瓜拱两端上加槽升子,在翘的两端上加筒子十八斗。槽升子与平身科斗拱个相同,筒子十八斗室平身科斗拱十八斗的加长型。十八斗源于宋式交互斗,槽升子源于宋式齐心斗。 第三层檐面并列着三个拱件,中间是正心万拱,两边是单才瓜拱。柱头科的正心万拱、单才瓜拱与平身科的两个同名拱件的区别就是加宽了中间的开口,其它相同。 第三层的山面安放头昂。宽2.7斗。图中的昂怎么看着有点别扭?先别装上。噢,对了,在写这篇博文时,我在开头贴了故宫午门柱头斗拱的照片作为开篇图片。对比一看,我当初用清式规矩做的模型从外形上,差别较大,所以又重新考察勘定,费了几天的工夫,重做了

明式的昂嘴,以合图象之形,以示图形详解之义。下图为明式式样。 这层正心万拱两边装槽升子,单才瓜拱两边装三才升,头昂的前后装筒子十八斗。 第三层就到这 儿,接着该开始第四层了。由于是想到哪写到哪,我觉着不应该光说柱头科这一科斗拱。赵广超先生的《不只中国木建筑》书中说:“斗拱的英译是托架系统(Bracket System),到十分贴切。”在做模型时,我对此似曾有所领悟。所以想从第四层开始,先把和柱头科斗拱在同一层和相邻的平身科斗拱的联系一起共同展现,使朋友们看时能有自己的体会。 这一回就说到这吧,下回从第四层说起。

(整理)五踩平身科斗拱做法详解.11.19

五踩平身科斗拱 斗拱: 斗栱是中国汉族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是在柱子上部、屋檐之下用若干方形小斗和若干弓形拱层纵横穿插的组合构建。斗栱既有结构上的作用,用以承托伸出的屋檐,将屋顶的重量直接或间接转移到木柱上;同时还具有装饰作用。斗栱是中国建筑学会的会徽。 斗拱的作用: 1)它位于柱与梁之间,由屋面和上层构架传下来的荷载,要通过斗拱传给柱子,再由柱传到基础, 因此,它起着承上启下,传递荷载的作用。 2)它向外出挑,可把最外层的桁檀挑出一定距离,使建筑物出檐更加深远,造形更加优美、壮观 3)它构造精巧,造形美观,如盆景,似花篮,又是很好的装饰性构件。 4)榫卯结合是抗震的关键。这种结构和现代梁柱框架结构极为类似。构架的节点不是刚接,这就保 证了建筑物的刚度协调。遇有强烈地震时,采用榫卯结合的空间结构虽会“松动”却不致“散架”,消耗地震传来的能量,使整个房屋的地震荷载大为降低,起了抗震的作用。中国古建筑屋顶挑檐采用斗拱形式的较之没有斗拱的,在同样的地震烈度下抗震能力要强得多。斗拱是榫卯结合的一种标准构件,是力传递的中介。过去人们一直认为斗拱是建筑装饰物,而研究证明,斗拱把屋檐重量均匀地托住,起到了平衡稳定作用。 一、五彩平身科斗拱解释 1,平身科:宋《营造法式》称‘补间’,是指这攒斗拱在檐下的相对位置,安放在角上的叫角科,安放在柱子上面的叫柱头科,在角科与柱头科之间的斗拱叫平身科。上图,在大额枋、平板枋之上,左边是柱头科,右边是角科,中间的五攒斗拱是平身科,也正是我们要图解的七踩重昂平身科。

2,五踩:斗栱从檐柱中心开始,向内外两侧挑出,每挑出一步,称为一踩。每出一踩,即有一列栱枋相承。因此清式斗栱出踩之数,可直接从斗栱侧面有几列栱枋(含正心部分)得知。如下图中,檐柱中心为分界,向内外两侧挑出2步,加上中间的枋共计5踩。 1 2 3 4 5 3,拱挡板槽:链接拱眼壁板的槽。为垫栱板又称“风栱板”、“斗槽板”,宋称“栱眼壁板”,它是填补每攒斗栱之间空隙的遮挡板,它可以形成整个斗栱的整体性,起着将若干斗栱连接成整,增添美观,防止雀鸟进入的作用。红框内为拱挡板。

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一、文字起源 文字产生之前人们为了帮助记忆,交流思想,传递信息采用了各种和各样的记事方法,最原始得计亊方法是:结绳记事和契刻记事。 不论用一根绳子打结,还是用多根绳子横竖交叉,归根结底,它只是一种表示和记录数字或其他方位的一些简单概念。如大事记大疙瘩,小事记小疙瘩。疙瘩的多少也代表东西的多少。它只能帮助人们记忆某些事情,却不能进行思想交流。所以不可能产生文字,只能说它是文字产生前的孕育阶段。 契刻记事 人们用契刻的方法,将数目用一定的线条做符号,刻在木片或竹片上,作为双方的契约。后来人们把契从中间分开,作为两半,双方各持一半。以两者吻合为凭据。古代契上刻的数目主要适用来做债务凭证的。 图画文字 由于结绳记事和契刻记事的不足。人们不得不采用其它的,比如图画的方法,来帮助记忆表达思想,用文字的线条或笔划把要表达的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的勾画出来,绘画导致了文字的产生。 “文字的产生,本是很自然的,几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已经有很好的绘画,这些画大抵是动物和人像,这是文字的前驱。”然而图画发挥文字的作用,转变成文字,只有在语言被广泛使用之后才有可能。 譬如,画了一头象,大家见了才会叫它为“象”。久而久之,大家约定俗成,类似于“象”这样的图画,就介于图画和文字之间,久而用之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图画越来越多,画得也就不那么逼真了。这样的图画逐渐向文字方向偏移。最终导致文字从图画中分离出来。这样,图画就分了家,分成原有的逼真的图画和变成为文字符号的图画文字。文字不再是图画

的,而是书写的。而书写的技术不需要逼真的描绘,只要把特点写出来,大致不错,使人能认识就够了。”这就是原始的文字。 甲骨文 中国文字——汉字的产生,有据可查的,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这时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就是用写或刻的方式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主要用来占卜,也有的是用来记事。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因为这个时候的文字多是从图画文字中演变过来的,所以它的象形程度比较高,因为是刻在兽骨上,所以笔画比较细,直笔比较多。 甲骨文字(男):这个字是“男”,左为“田”,右为“力”。“力”是表示古代的一种农具“犁”的一种形状。在田里劳动是古代男子的主要职责,因此用“男”这个符号来表示男人。 甲骨文字,帚(妇):这个字是“帚”像一把用植物做的笤帚,上部为帚苗,下部为帚把,有的中间还有绳索捆扎的样子,如图(二)甲骨文中,有时帚苗方向朝左,有时帚苗方向朝右。至今中国北方还在用高粱,黍子杆做笤帚,与字形很为想象。“妇”的繁体字为(婦),因为过去的女 人在家里主要是做家务的。 这是甲骨文的“车,”你们看看,像不像一辆你们在博物馆或历史书里看见的古时候的车。

宋代斗拱

宋式形制和构造 《营造法式》中每一组斗拱称一朵,在柱上的叫柱头铺作,角柱上的叫转角铺作,二柱之间阑额上的叫补间铺作。每朵最下部有一托住整组斗拱的大斗,称栌斗。栌斗一般用在柱列中线的上边。栌斗上开十字口放前后和左右两向的拱,前后向(内外)挑出的称华拱,左右向的称泥道拱。华拱可挑出一至五层,每挑一层称一跳;挑向室外的称外跳,挑向室内的称里跳。同华拱成正交的拱称横拱,除泥道拱外,最外一跳华拱头上的横拱称令拱,用以承托外檐的拱檐方(即枋)和承托内檐天花的算拱方。在柱心泥道拱和外跳令拱之间各跳跳头(即华拱头)上的横拱,都称瓜子拱。瓜子拱、泥道拱上可直接承托方木,也可再加一层横拱,称慢拱,瓜子拱、慢拱上的方木称罗汉方;宋式斗拱中向外挑出的构件除华拱外,还有斜置的下昂和上昂。下昂大体平行于屋面,昂尾压在梁下或椽(即檩)下。上昂自斗拱中心向外上方斜出,以承令拱。下昂的作用是在少增加斗拱高度的条件下增加挑出长度;上昂的作用是在少增加挑出长度的条件下增加斗拱高度,二者的作用正相反。各层拱间用斗垫托、固定,斗位于拱的中心、两端或拱与昂等相交处。华拱头上的斗叫交互斗,在横拱中心的叫齐心斗,两端的叫散斗。斗拱以榫卯结合,出跳拱昂的卯口开在下方受压区,横拱的卯口开在上方。拱上的斗用木销钉与拱结合,斜置的昂则用昂栓穿透到下层的拱中进行固定。 宋《营造法式》中的大木作规定房屋建筑的尺度、比例,均 以“分”为基本模数(见材份)。这个基本模数同斗拱就有关系。所谓 一“分”,指的是一“材”大小拱的断面高度的十五分之一。斗拱本 身各个分件的断面大小、长短比例,也是用“分”来度量的。比如, 单材拱断面高15“分”,宽10“分”;足材拱高21“分”,宽仍为10“分”。 足材拱高度多出的6“分”恰为上下拱之间由斗垫托而出现的空隙 的高度──一拱(6“分”)。泥道拱上有慢拱时,两拱之间空隙里通常 用称为暗拱的木条进行填充,它的断面被规定为高6“分”,宽4“分”。 又如,第一跳华拱长60“分”,由此确定了华拱出跳,最长为30“分”; 泥道拱、瓜子拱长62“分”;令拱长72“分”;慢拱长92“分”。 宋式斗拱中每挑出一层为一跳,每增高一层为一铺。斗拱的大小等级就是以出跳数和铺数多寡来排定次序的。宋《营造法式》“总铺作次序”条规定:“出一跳谓之四铺作,出两跳谓之五铺作,出三跳谓之六铺作,出四跳谓之七铺作,出五跳谓之八铺作”,由此可以知道每朵斗拱的铺作数为出跳数加3,即n (铺作数)=x (出跳数)+3(常数项)。关于常数项3有多种解释。一种是:栌斗、耍头和衬方头;一种是栌斗,最上一跳跳头上的令拱和令拱上的拱檐方或算拱方;一种是柱列中线上的方木,泥道拱(单拱造时用栌斗)、慢拱(单拱宋式补间铺作斗拱构造示意

图形详解斗拱

图形详解斗拱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图形详解斗拱七踩重昂柱头科1 这回说七踩重昂斗拱的柱头科,上图是其在明、清式大木建筑中的位置实图,下面我就用我的虚拟模型进行图形分解。

七踩重昂柱头科斗拱第一层,大斗。 大斗。清式斗拱中也叫坐斗,宋式称栌斗。它与平身科斗拱中的大斗相比,纵向山面开口宽了,为两斗口。(这主要是源于柱头是大木建筑中的主要支撑,与平身科斗拱不同的是,斗拱的纵向支撑件需逐渐加宽)大斗安放在平板枋的柱头之上。

第二层,在大斗的檐面,安放着正心瓜拱。这个正心瓜拱与平身科的相同,只是开口宽了,为斗口。 在大斗的山面,安放着翘。与平身科相比,这个翘明显粗壮,它宽2斗口。在我们这攒斗拱中,您将看到山面件逐渐加宽的过程。

在正心瓜拱两端上加槽升子,在翘的两端上加筒子十八斗。槽升子与平身科斗拱个相同,筒子十八斗室平身科斗拱十八斗的加长型。十八斗源于宋式交互斗,槽升子源于宋式齐心 斗。 第三层檐面并列着三个拱件,中间是正心万拱,两边是单才瓜拱。柱头科的正心万拱、单才瓜拱与平身科的两个同名拱件的区别就是加宽了中间的开口,其它相同。 第三层的山面安放头昂。宽斗。图中的昂怎么看着有点别扭先别装上。噢,对了,在写这篇博文时,我在开头贴了故宫午门柱头斗拱的照片作为开篇图片。对比一看,我当初用清式规矩做的模型从外形上,差别较大,所以又重新考察勘定,费了几天的工夫,重做了明

式的昂嘴,以合图象之形,以示图形详解之义。下图为明式式样。 这层正心万拱两边装槽升子,单才瓜拱两边装三才升,头昂的前后装筒子十八斗。 第三层就到这儿, 接着该开始第四层了。由于是想到哪写到哪,我觉着不应该光说柱头科这一科斗拱。赵广超先生的《不只中国木建筑》书中说:“斗拱的英译是托架系统(Bracket System),到十分贴切。”在做模型时,我对此似曾有所领悟。所以想从第四层开始,先把和柱头科斗拱在同一层和相邻的平身科斗拱的联系一起共同展现,使朋友们看时能有自己的体会。 这一回就说到这吧,下回从第四层说起。

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奇异知识]汉字的起源和演变《易·系辞下》说,“古者包牺(伏羲)氏之天下也,抑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段话即是演绎《易》的易理,也是创造汉字的原理。 1、汉字的结构 汉字的结构是“外圆”。这法于古人的“天圆地”的理念。“○”是“ ”的简化形式,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图形。“○”的长与直径相比是一个常量(π=3.14159……),“π”是物质世界“变易”中的“不易”,可谓“万变不离其中”。“○”是在线条长度固定时,可以占据的最大“宇宙空间”。可见,汉字的“外圆”结构是“完美”和“节省”的构造式。 2、“五”之说 “五→二乂”字,《说文解字》说“五,五行也,阴阳在天地间交午也”。可见,“五”字乃指“天地阴阳相交,音同‘戊午’。戊,为天干第五;午,也指五月”。在著名的《河图》、《洛书》中,“五”安排在图的中间,也有“阴阳相交”之意。“天”是最大的“阳象”,“地”是最大的“阴象”,“天地造化五行”。“五行”是古人认为构成世界万物的五种基本元素,即:金、木、水、火、土。

3、五种基本笔画 笔画指构成楷书汉字字形的最小连笔单位。所有笔画归纳为五种标准的结构,即:横(一)、竖(丨)、撇(丿)、捺(丶)、折(乙)。 4、汉字起源和演变 汉字的演变过程,可以简略归纳为五个阶段:声、形、象、数、理。 ⑴“声”是任一种语言的必要组成部分。在遥远漫长的太古时代,人类从本能的“哭声、笑声……”或模仿大自然的“鸟鸣、虫叫、兽吼、风声、雷声、雨声……”中逐渐分化出具有一定意义、代表一定事物的“声音”,这就是语音的进化。例如:“ma、ba”用于代表“妈、爸”可能是从哭声“啊……”中分化出来。语音进化到现代,已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汉语约有4×400=1600种声音。语音的分化必定有其自身一定的规律,从现代语言中可以分辩出一些线索。例如: “鹅、鸡、鸭、猫……”等家禽和家畜可能是依据其叫声而定其名的。 “哈、喔、嘘、哎唷……”等声音是直接表示人类在不同情绪下的自然发声。

斗拱组成

斗拱的组成与分类 (一)、斗拱的组成 斗拱在结构上由四种部件组成。 1、拱。与建筑物表面平行的弓形构件。 2、翘。与建筑物表面垂直或成45度或60度夹角的弓形构件。其形式与拱相同,唯放置方向不同。 3、昂。昂在唐、宋时是斗拱中的斜置构件,起杠杆作用,这是真昂。明清时昂的结构作用下降,常常仅起装饰作用。其形式为将翘向外的一端特别加长,并斜向下垂(或斜向上挑出)。 4、斗与升。斗与升都是斗形的立方块。位于拱的两端,界于上下两层拱或拱与枋之间着,清代叫“升”。位于翘或昂的两端,界于上下两层翘昂,或包括横拱之间者,叫做“斗”。斗和升除位置不同外,在全部设有横拱的斗拱中,升上只承托与建筑物表面平行的拱或枋一种构件,所以只开一面口,叫做“顺身口”;而斗拱则承托相交的拱与翘昂,所以斗上开的是“十字口”。 (二)、斗拱的分类及各部分名称 1、按斗拱在建筑物上所处的部分可以分为两大类。 (1)、外檐斗拱。主要包括五种。 A、柱头斗拱。直接座于柱头上。宋代叫做“柱头铺作”,清代称“柱头科”。 B、柱间斗拱。位于两柱之间的额枋或平板枋上。宋代叫做“补间铺作”,清代称“平身科”。 C、转角斗拱。位于角柱上。宋代叫做“角铺作”,清代称“角科”。 D、溜金斗拱。在明清时期由带下昂的平身科斗拱转化而来。 E、平座斗拱。位于平座下面,用于支撑平座。 每一组斗拱,宋代叫做“一朵”,清代称“一攒”。 (2)、内檐斗拱。主要包括品字科斗拱和隔架斗拱两大类。 2、拱的分类及各部分名称 (1)、按拱所处的结构位置可分为两大类。现以外檐斗拱为例做介绍。 A、正心拱。凡是位于檐柱中线上的拱,都叫“正心拱”。 正心拱一面向外一面向里。在拱的纵中线上需加宽0.3-0.25斗口的槽口,用以安放拱垫板。所以正心拱的厚度要比其它的拱多一个拱垫板的厚度。 B、单材拱。凡不在檐柱中心线上的拱都叫“单材拱”。在檐柱中心线以外的单材拱又叫“外拽拱”;在檐柱中心线以内的单材拱又叫“里拽拱”。

斗拱整理

斗拱整理

一、什么是斗拱? 斗拱:中国古建筑中用以连结柱,梁,桁,枋的一种独特构件. 始见周代铜器(见左图),到汉代其特点已基本形成,唐代是我国斗拱发展的又一 重要阶段。斗拱是我国木构架建筑特有的结构构件,由方形的斗升和矩形的拱以及斜的 昂组成. 在结构上挑出承重,并将屋面的大面积荷载传到柱上.斗是斗形木垫块,拱是弓形 的短木。拱架在斗上,向外挑出,拱端之上再安斗,这样逐层纵横交错叠加,形成上大 下小的托架。 西周青铜兽足方鬲上的门 西周青铜兽足方鬲上表现出了当时建筑的局部形象如栌头、门、勾阑;战国中山王墓中出土的一件铜案、四角铸出精确优美的斗拱形象。由此可知当时建筑己使用斗和拱。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个重要进步,西周已出现板瓦,筒瓦,开始是屋顶局部用瓦,后来便全覆以瓦。砖和彩画出现,关于彩画最早的记载是《论语·公冶长》中“山节藻棁”一语,意为如山形之斗(画有山形图案?),饰以海藻形花纹的短柱,它反映了春秋时期柱子表面已绘有花纹。 结构包括:斗:立方块上开是自口,位于下昂翘之间。升:立方块上开横向口,位于栱头上。昂:斜出的梁桁。栱:曲木如弓,与枋平行。翘:曲木如弓,与枋垂直,与栱相似。坐斗:斗之特殊类型,全攒斗拱最下之座托。 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上特有的构件,是由方形的斗、升、拱、翘、昂组成。斗拱是中华古代建筑中特有的形制,是较大建筑物的柱与屋顶间之过渡部份。其功用在於承受上都支出的屋檐,将其重量或直接集中到柱上,或间接的先纳至额枋上再转到柱上。一般上,凡是非常重要或带纪念性的建筑物,才有斗拱的安置。在星马的众多庙宇中。斗从外观上。抖拱当当使人产生一种神秘和莫测其高保真妙的感觉。在美学和结构上它也拥有一种独特的风格。无论从艺术或技术的角度来看,斗拱都足以象徵和代表中华古典的建筑精神和气质。斗拱中间伸出部仍叫做要头。雕著一个立双式的青色龙头。其两旁的垫拱板雕半立体火焰珠一粒,象徵吉祥如意。 斗拱的构成分为三部分:斗、拱和昂。 斗(升):斗是直接承重横拱、枋或梁的木方。就斗细分又有很多中,比如,位于一组斗拱最下的称为坐斗(宋称栌斗,汉称栌),位于挑出的翘(宋称华拱)头上的叫十八斗(宋称交互斗),位于横拱两端的斗叫三才斗(宋称散斗),位于翘与横拱等交叉中心上的叫槽斗子(宋称齐心斗)。这些斗尽管名称各异,但是形状几乎相同,只是尺寸有大小,开槽有分别。坐斗的正面槽口叫“斗口”,斗口两侧凸起的部分称为“斗耳”,其下平直的部分称为“斗腰”,没有斗耳的斗称为“平盘斗”。(见图6)汉代斗拱实物,见于崖墓、石阙和石室,可以看出汉代的栌体形较大,断面为方形或矩形,已有平盘斗和槽口斗之分,但是斗耳和斗平的比例尚未确定。南北朝至唐代都用方斗,至宋代又出现圆形斗、多瓣形斗、讹角斗等多种形式。此后斗形多为方形。在宋代,对斗耳、斗平和斗欹高度做了规定,为4:2:4,后代基本沿用此制。

亦作枓栱或斗拱

亦作枓栱或斗拱,中国传统木构架体系建筑中独有的构件。用于柱顶、额枋和屋檐或构架间,宋《营造法式》中称为铺作,清工部《工程做法》中称斗科,通称为斗栱。斗是斗形木垫块,栱是弓形的短木。栱架在斗上,向外挑出,栱端之上再安斗,这样逐层纵横交错叠加,形成上大下小的托架。斗栱最初孤立地置于柱上或挑梁外端,分别起传递梁的荷载于柱身和支承屋檐重量以增加出檐深度的作用。唐宋时,它同梁、枋结合为一体,除上述功能外,还成为保持木构架整体性的结构层的一部分。明清以后,斗栱的结构作用蜕化,成了在柱网和屋顶构架间主要起装饰作用的构件。起源和演变目前对斗栱的起源有三种说法。一种认为由井栱结构的交叉出头处变化而成;一种认为由穿出柱外的挑梁变化而成;一种认为由擎檐柱演化为托挑梁的斜撑,再演化成斗栱。 斗栱在中国木构架建筑的发展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它的演变可以看作是中国传统木构架建筑形制演变的重要标志,也是鉴别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年代的一个重要依据。斗栱的演变大体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西周至南北朝。西周铜器夨令簋上已有大斗的形象,战国中山国墓出土的铜方案上有斗和45°斜置栱的形象(图1周至南北朝斗栱形象)。汉代的石阙、明器、画像石和画像砖上也有大量斗栱的形象。从汉高颐阙和四川牧马山、山东高唐出土的汉明器陶楼上可以看出,柱顶有斗栱承托檩、梁或楼层地面枋,挑梁外端的斗栱承托檐檩,各个斗栱间互不相连。汉代以后开始在柱间用斗栱,最初是一种在现代称为人字栱的斗栱,即在额枋上立一个叉手,上置一斗,承托檐檩。至初唐,从西安慈恩寺塔门楣石刻《说法图》上还可看到佛殿柱间仍用人字栱(图2 慈恩寺塔门楣石刻《说法图》)。第二阶段为唐代至元代。这个时期斗栱的主要特点在于柱头斗栱所承托的梁多插入斗栱中,使斗栱和梁架拉结在一起,顺屋身左右横出的栱也和井幹状的柱头方(即枋)交搭在一起。建筑的一圈柱头枋和同它成直角的正、侧两面的梁交织成一个分为若干井字格的水平框架,斗栱成为各交叉处的加强节点。这时斗栱已不再是孤立的支承架或挑檐的构件,而是水平框架不可分的一部分。这个水平框架现在称为“铺作层”,用于殿堂型构架柱网之上,对保持木构架的整体性起关键作用。现存唐代五台山佛光寺大殿的斗栱(图3佛光寺大殿斗栱),就是这种做法的典型实例。宋《营造法式》中所载各种殿堂构架的斗栱与梁架结合,已不如唐代紧密,但仍类似(图4 宋《营造法式》中绘制的斗栱)。第三阶段为明代至清代。自明代开始,柱头间使用大、小额枋和随梁枋,斗栱的尺度不断缩小,间距加密。清式建筑的梁不再像宋式那样穿插在斗栱中,而是压在斗栱最上一跳之上,直接承挑檐桁(图5 北京故宫太和殿上檐斗栱)。因此,斗栱发展到明清以后便不再起维持构架整体性和增加出檐的作用。它的用料和尺度比宋式大为缩小,柱间斗栱由宋代的一至二组增加到六至八组。 形制和构造斗栱三个发展阶段中,第一阶段尚未定型。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形制和构造,可分别以宋《营造法式》和清工部《工程做法》所述的斗栱为例说明。 宋式《营造法式》中每一组斗栱称一朵,在柱上的叫柱头铺作,角柱上的叫转角铺作,二柱之间阑额上的叫补间铺作(图6 宋式补间铺作斗栱构造示意)。每朵最下部有一托住整组斗栱的大斗,称栌斗。栌斗一般用在柱列中线的上边。栌斗上开十字口放前后和左右两向的栱,前后向(内外)挑出的称华栱,左右向的称泥道栱。华栱可挑出一至五层,每挑一层称一跳;挑向室外的称外跳,挑向室内的称里跳。同华栱成正交的栱称横栱,除泥道栱外,最外一跳华栱头上的横栱称令栱,用以承托外檐的栱檐方(即枋)和承托内檐天花的算桯方。在柱心泥道栱和外跳令栱之间各跳跳头(即华栱头)上的横栱,都称瓜子栱。瓜子栱、泥道栱上可直接承托方木,也可再加一层横栱,称慢栱,瓜子栱、慢栱上的方木称罗汉方;宋式斗栱中向外挑出的构件除华栱外,还有斜置的下昂和上昂。下昂大体平行于屋面,昂尾压在梁下或栱(即檩)下。上昂自斗栱中心向外上方斜出,以承令栱。下昂的作用是在少增加斗栱高度的条件下增加挑出长度;上昂的作用是在少增加挑出长度的条件下增加斗栱高度,二者的作用正相反。各层栱间用斗垫托、固定,斗位于栱的中心、两端或栱与昂等相交处。华栱头上的斗叫交互斗,在横栱中心的叫齐心斗,两端的叫散斗。斗栱以榫卯结合,出跳栱昂的卯口开在下方受压区,横栱的卯口开在上方。栱上的斗用木销钉与栱结合,斜置的昂则用昂栓穿透到下层的栱中进行固定。 宋《营造法式》中的大木作规定房屋建筑的尺度、比例,均以“分”为基本模数。这个基本模数同斗栱就有关系。所谓一“分”,指的是一“材”大小栱的断面高度的十五分之一。斗栱本身各个分件的断面大小、长短比例,也是用“分”来度量的。比如,单材栱断面高15“分”,宽10“分”;足材栱高21“分”,宽仍为

中国古建筑木结构构件详解教学文稿

中国古建筑木结构构 件详解

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构件详解 中国传统古建筑结构复杂,这套木结构建筑扫盲图依照北宋李诫所著《营造法式》标注,结构各构件位置及名称一目了然,值得收藏。 解释下四椽栿,栿(fú)就是梁,建筑的纵向主要承重构件,栿上面横向的构件是槫(tuán),现在称为檩条,槫上面纵向搭的小木棍是椽(chuán),两条槫之间的椽子称为一架椽,照片中这条栿托了四架椽子,称为四椽栿。同理托六架椽子的就是六椽栿。(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

还是刚才那梁架,主要构件的名称都标了出来,大家可以按图索骥。各代在构件的样式和使用上会有区别,这些区别是根据建筑形式断代的主要依据,但整体构架千年没变。(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 脊槫:屋架最高处的槫,位于正脊下 叉手:脊槫两侧,平梁之上的斜撑平梁:又称平栿,梁架结构里最上层的梁,长两椽,其上蜀柱、叉手承托脊槫(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

这是一张六椽栿的结构图,六椽栿即托六架椽的梁。六椽栿以上用平梁和劄牵错落搭配,托举出房子的山间尖,早期木结构中用六椽檐栿通搭的实例很少,这个梁架结构来自山西平顺淳化寺正殿。劄牵:长一椽的梁 古建筑的梁架结构有多种组合,这也是一座六椽檐栿通搭的建筑,结构与上图

有很大不同,六椽栿上用四椽栿,四椽栿上用平梁(两椽),逐层递减,形成中国式房屋的山尖。(山西泽州西四义普觉寺) 阑额是柱头间的联系构件,安装于柱头,上皮与柱齐平,有些建筑柱子最下端也有一道这样的联系构件,称为“地栿”。普拍方安装于柱头阑额之上,压于栌枓之下。普拍方与阑额的断面呈“T”字形。早期建筑一般不用普拍方,现存十几座唐和五代建筑中只有平顺大云院弥陀殿使用了普拍方,宋以后开始应用广泛。(山西沁县大云院正殿)

图形详解斗拱

图形详解斗拱七踩重昂柱头科1 这回说七踩重昂斗拱的柱头科,上图是其在明、清式大木建筑中的位置实图,下面我就用我的虚拟模型进行图形分解。

七踩重昂柱头科斗拱第一层,大斗。 大斗。清式斗拱中也叫坐斗,宋式称栌斗。它与平身科斗拱中的大斗相比,纵向山面开口宽了,为两斗口。(这主要是源于柱头是大木建筑中的主要支撑,与平身科斗拱不同的是,斗拱的纵向支撑件需逐渐加宽)大斗安放在平板枋的柱头之上。

第二层,在大斗的檐面,安放着正心瓜拱。这个正心瓜拱与平身科的相同,只是开口宽了,为1.6斗口。 在大斗的山面,安放着翘。与平身科相比,这个翘明显粗壮,它宽2斗口。在我们这攒斗拱中,您将看到山面件逐渐加宽的过程。

在正心瓜拱两端上加槽升子,在翘的两端上加筒子十八斗。槽升子与平身科斗拱个相同,筒子十八斗室平身科斗拱十八斗的加长型。十八斗源于宋式交互斗,槽升子源于宋式齐心斗。 第三层檐面并列着三个拱件,中间是正心万拱,两边是单才瓜拱。柱头科的正心万拱、单才瓜拱与平身科的两个同名拱件的区别就是加宽了中间的开口,其它相同。 第三层的山面安放头昂。宽2.7斗。图中的昂怎么看着有点别扭?先别装上。噢,对了,在写这篇博文时,我在开头贴了故宫午门柱头斗拱的照片作为开篇图片。对比一看,我当初用清式规矩做的模型从外形上,差别较大,所以又重新考察勘定,费了几天的工夫,重做了

明式的昂嘴,以合图象之形,以示图形详解之义。下图为明式式样。 这层正心万拱两边装槽升子,单才瓜拱两边装三才升,头昂的前后装筒子十八斗。 第三层就到这 儿,接着该开始第四层了。由于是想到哪写到哪,我觉着不应该光说柱头科这一科斗拱。赵广超先生的《不只中国木建筑》书中说:“斗拱的英译是托架系统(Bracket System),到十分贴切。”在做模型时,我对此似曾有所领悟。所以想从第四层开始,先把和柱头科斗拱在同一层和相邻的平身科斗拱的联系一起共同展现,使朋友们看时能有自己的体会。 这一回就说到这吧,下回从第四层说起。

浅谈中国古建筑斗拱的特点及作用

浅谈中国古建筑斗拱的特点及作用 【摘要】斗拱是中国特有的建筑结构,一般总是出现在较大型建筑物上,它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后来逐渐成为等级、身份的一种建筑文化符号,表现了我国建筑名族风格。斗拱的造型体现了建筑受力构件与造型艺术的有机结合,它与屋顶独特的链接方法使其成为世界建筑中的一朵奇葩,对我国现代民族化建筑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斗拱、古建筑、文化符号、建筑语言 一、斗拱是什么 斗拱是我国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在立柱顶、额枋和檐檩间或构架间,从枋上加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合称斗拱。也作枓拱、枓栱。由斗、栱、翘、昂、升组成。斗拱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代采桑猎壶上的建筑花纹图案,以及汉代保存下来的墓阙、壁画上,都可以看到早期斗拱的形象。中国古典建筑最富有装饰性的特征往往被皇帝攫为己有,斗拱在唐代发展成熟后便规定民间不得使用。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上特有的构件,是由方形的斗、升、拱、翘、昂组成。斗拱是中华古代建筑中特有的形制,是较大建筑物的柱与屋顶间之过渡部份。其功用在於承受上都支出的屋檐,将其重量或直接集中到柱上,或间接的先纳至额枋上再转到柱上。一般上,凡是非常重要或带纪念性的建筑物,才有斗拱的安置。抖拱使人产生一种神秘莫测的奇妙感觉。在美学和结构上它也拥有一种独特的风格。无论从艺术或技术的角度来看,斗拱都足以象徵和代表中华古典的建筑精神和气质。斗拱中间伸出部

仍叫做耍头。雕著一个立双式的青色龙头。其两旁的垫拱板雕半立体火焰珠一粒,象徵吉祥如意。 图1 斗拱的基本结构 二、斗拱的种类 斗拱的种类很多,形制复杂。按使用部位分,它可以分为内檐斗拱、外檐斗拱、平座斗拱。 柱头斗拱柱头铺作柱头科;柱间斗拱补间铺作平身科;转角斗拱角铺作角科;其中,转角斗拱的结构最为复杂,所起作用也是最大。 按斗拱在建筑物中所处的位置分类: 外檐斗拱:处于建筑物外檐部位。分为柱头科、平身科、角科斗拱、溜金斗拱、平座斗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