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苏州近十年产业结构及发展意见

浅析苏州近十年产业结构及发展意见

浅析苏州近十年产业结构及发展意见
浅析苏州近十年产业结构及发展意见

浅析苏州近十年产业结构及发展意见摘要:苏州地区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繁荣增长点,自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地区的发展呈现出一种良好的发展趋势,其产业结构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优化升级,本文通过对近十年的苏州产业机构的变化以及苏州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自己的发展意见,让苏州更好更快的发展,在产业转移中获得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苏州近十年产业结构

正文: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苏州市利用优越的地理优势以及国家的优惠政策等一系列条件,迅速发展,其生产总值呈现急剧增长的态势。

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1.95亿元到2000年的1540.68亿元再到2009年的7740.20亿元,可以看出苏州的生产总值的发展状况。但与此同时,苏州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却没有跟上发展的步

伐。我们都知道,随着经济的增长,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必然的,必须由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过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一个地区的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正是由于苏州市的产业结构中出现了一些与经济增长不相符合的现象,这些现象对苏州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制约。在2010年两会期间,苏州市市长阎立明确表明产业结构调整是发展苏州经济的迫切任务。

我通过对苏州近十年(2000~2009)经济发展及产业机构的研究,得出一些对苏州产业结构调整的感想,为苏州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一、苏州市产业结构发展状况:

苏州地区历年产业结构以及百分比(如图)

年份地区生产总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人均生产总值(第一产业比重第二产业比重第三产业

1952 4.38 2.01 1.09 1.2912645.89%

24.89%29.451957 5.58 2.46 1.72 1.4114744.09%

30.82%25.2719627.15 2.97 2.4 1.7818041.54%33.57%24.90

196510.78 4.95 3.74 2.1254

45.92%34.69%19.48197015.03 6.26 6.16 2.62325

41.65%40.98%17.43197523.328.1810.98 4.15471

35.08%47.08%17.80197625.158.5812.14 4.43508

34.12%48.27%17.61197727.427.8914.74 4.79550

28.77%53.76%17.47197831.958.9717.79 5.18634

28.08%55.68%16.21197935.279.5719.18 6.52691

27.13%54.38%18.49198040.6810.0323.85 6.8787

24.66%58.63%16.72198143.769.7726.237.76839

22.33%59.94%17.73198247.6112.0427.627.96902

25.29%58.01%16.72198352.5311.9430.789.81989

22.73%58.60%18.68198468.0517.0339.2211.8 1 280

25.03%57.63%17.34198591.9118.0756.6717.17 1 714

19.66%61.66%18.681986104.0621.7961.6420.63 1 935

20.94%59.24%19.831987127.0224.1877.0825.76 2 338

19.04%60.68%20.281988165.1329.52101.1734.44 3 009

17.88%61.27%20.861989176.2929.73105.6640.91 3 182

16.86%59.94%23.211990202.1435123.2443.9 3 617

17.31%60.97%21.721991235.135.76147.2252.11 4 178

15.21%62.62%22.171992359.6940.56230.7788.35 6 360

11.28%64.16%24.561993525.9650.16336.06139.74 9 258

9.54%63.89%26.571994720.968.46442.89209.55 12 639

9.50%61.44%29.071995903.1180.37543.41279.33 15 784

8.90%60.17%30.931996 1 002.1488.18567.96346 17 474

8.80%56.67%34.531997 1 132.5988.16636.42408.01 19 713

7.78%56.19%36.021998 1 250.0188.01701.95460.05 21 733

7.04%56.16%36.801999 1 358.4388.14764.07506.22 23 592

6.49%56.25%3

7.272000 1 540.6890.96870.1579.62 26 692

5.90%5

6.47%3

7.622001 1 760.2891.41999.8966

8.98 30 384

5.19%5

6.80%38.002002 2 080.3791.72 1 211.5277

7.13 35 733

4.41%58.24%37.362003 2 801.567

5.75 1 771.86953.95 47 693

2.70%6

3.25%3

4.052004 3 450.0077 2 268.001 10

5.00 57 992

2.23%65.74%32.032005 4 138.2191.71 2 681.541 364.9768 618

2.20%66.60%31.202006 4 900.63104.15 3 152.031 644.4580 116

1.95%65.39%3

2.662007 5 850.11115.18 3 632.032 102.9194 318

1.73%63.71%34.5620087 078.09133.6 4 257.902 686.59112 872

1.62%6

2.01%36.3620097 740.20142.82 4 547.123 050.26122 565

1.80%58.80%39.40

注:2005年开始数据根据经济普查已作调整,下同。

历年地区生产总值

单位:亿元

苏州产业结构所占百分比图

注:根据苏州市历年统计年鉴及其统计公报数据绘制

从图中可以看出:苏州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呈现出快速上升趋势。第一产业总值呈平稳发展,所占比例有所下降;第二产业值总体呈现快速上升趋势,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但在总比重中依旧占据主导地位;第三产业总值的比例呈上升趋势,但发展速度慢,上升幅度小。

总体而言:苏州的产业结构的演变基本上符合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但是,从苏州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看,苏州的产业结构又与这一“一般规律”有着相当大的差别。

下面对苏州各产业的发展状况具体分析:

(一)第一产业发展较为平稳,发展基本稳定

有上述图表知:苏州市的第一产业的发展规模呈现一种波动中的稳定的状。第一产业的结构不断优化,比例在下降,但总产值在逐步提升。因此,可以说苏州在第一产业的内部转型中做的还是比较成功的。逐渐由传统的第一产业向具有规模化,区域化,科技化方向发展,并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

保持并逐步提升现阶段第一产业的发展成果是苏州的重中之重。进一步提高第一产业的技术含量,加强完善农田水利与基础设施的建设。建设生态园林,打造品牌战略,树立创新观念。

建设一套完整优越的产业发展体系。

(二)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较大

第二产业无疑是重要的一个产业环节,数据显示,苏州市的第二产业在迅速的增加,1978年苏州市第二产业只有17.79亿元,到了2000年已经上升到870.0980亿元,而到了2009年更是已经突破了3000亿元的大关,这足以显示苏州市的第二产业是最为重要的,占据比例最大的一个环节。

苏州拥有良好的工业基础和区位条件,优先发展第二产业不难。但苏州的第二产业还是主要以组装,加工,轻工业品为主要经济增长点,传统的工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换一句话说,苏州的第二产业虽然发展速度快,但还处于产业链的低端,没有良好的工业体系的支撑,技术水品落后的局面没有改变。

而这样的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工业创新能力不强,自主知识产权含量较低,附加值较低等等。苏州虽然已经是一个国际性制造业基地,但加工贸易出口占比高达76.3%。外资在苏州的工业比例很是大的,在竞争能力上,国内企业根本无法与之形成对抗。即便是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也大多处委托加工阶段,处于“微笑曲线”的底端,产品附加价值较低,与高端化的工业发展结构存在差距。

我想,苏州的第二产业中存在的问题是很大的,急迫需要有效的措施改变这一局面。

(三)第三产业比重小,发展落后

第三产业换句话说就是服务业。苏州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与其当前经济发展水平是不相适应的。2001~2005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短期内竟出现了下降,与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相违背。同时,与国内其他大中城市相比,苏州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相对落后,处于较低水平。

苏州市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依然偏低,传统流通产业占较大比重,全市流通部门(交通运输邮电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近一半。而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等新型产业近年来虽有较快发展,但比重仍明显偏低。

看看数据,直到 2009年,第三产业的比重只占到39.4%,反观第二产业的比重,竟然占到了58.80%,这对于苏州这样的经济发达的地区而言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其中原因有很多,但无外乎是产业转移不及时,产业链的不完善。

一句话:新型产业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较小,第三产业

结构有待继续优化。

二、苏州市产业结构不合理产生原因的分析

(一)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较大的成因分析1.外向型经济的飞速发展。2004年,苏州新增注册外资14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8%,实际利用外资5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9.6%,两项指标均连续两年居国内大中城市第一。而外资在苏州的投资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这势必会给第二产业带来高额的产出。2006年,苏州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三资工业总产值达5046.05亿元,占64.2%,同比增长41.4%,增速居各经济类型首位,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3%,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25.8%。

苏州市注册外资与GDP关系图

1996-2006苏州引资情况一览表

注:数据来自于苏州财政局

2.民营经济发展迅速。苏州的民营经济又主要以工业经济为主,服务业领域的民营经济发展相对薄弱。因此,民营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苏州工业经济的发展,进而扩大了苏州第二产业和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差距,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苏州服务业发展慢于第二产业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第三产业(服务业)发展滞后,所占比重小分析 1.产业定位与政策支持力度。苏州紧邻上海,开放的市

场环境使苏州在技术、信息、人才等方面都受到上海的辐射带动,同时,苏州也必须承担由区域经济分工所带来的与上海重点发展服务业形成错位与互补。因此,在苏州的产业发展过程中,各种方针、政策都更多地倾向于发展第二产业,从而在无形中淡化了自身服务业的发展,使得对服务业的投入相对不足。以近五年为例,苏州市服务业累计资金投入仅约为第二产业的一半,从而导致服务业的发展相对于第二产业的发展显得缓慢和滞后。

2.生产性服务业本地需求不足。外资企业的介入并没有很大程度上带动苏州服务业的发展,因为外资企业一般都有一套自己的服务体系,所有的技术服务,经济服务,关键的产品服务,都由总部统一自由安排,不存在依赖苏州本地服务业的问题。

3、发展现代服务业存在资源缺口。服务业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公共设施的完善对有很高的要求,而苏州现阶段的在现代物流业、金融保险业等行业中的人才、技术等资源缺口则制约了苏州服务业的发展。

三、苏州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

苏州已步入工业化后期并加速向后工业社会转型, 但

经济发展的质量尚待提高, 具体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三次产业构成不合理,例如2010 年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1.7:57.8:40.5, 第三产业占比明显低于第二产业;

(二)具备行业龙头地位的规模型企业和知名品牌不多, 因而缺乏对市场和产业的影响力;

(三)具有灵活机制和创新能力的本土民营企业的实力还不够强, 创新活力仍显不足;

(四)优势产业不明显, 尤其是传统产业和高附加值、高成长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势头不如上海、杭州等周边的长三角城市。

四、优化产业结构的几点建议

苏州想要实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就必须要对现有的产业结

构做一个大的调整,积极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强创新和科技能力,做到结构的优化和结构素质的提升。其中结构优化是手段, 素质提升是目标。在促进产业体系合理化和高级化的过程中, 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和企业的创新精神, 政府加以适

当的引导, 同时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具体讲,要做到以下几点:

1.发展理念的转变。技术和产品创新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核心,它不仅仅是单纯的总量扩展,而应当同时发展新产业、培养新人才、建设新城市,应该形成人才、土地、资金等核心要素向企业倾斜的局面。企业能够创造价值,政府能够服务企业。

2.深化体制改革。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创新体制、扩大开放的迫切要求。要实现国内外经济形势发展和经济一体化大发展,就必须加快国有企业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破除行业发展的制度约束,增创体制新优势,为行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3.充分利用政府的优惠政策。对于苏州产业结构的调整政府需要出台相应的保护性政策,例如:保护民营企业的发展,大力鼓励服务业的兴起等等。促进产业结构的顺利向服务业过渡。

4. 重视人才的作用。要重视和培养,吸纳具有高素质的,符合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一大批先进的人才。由于更高层次的产业

结构对人才的业务水平,知识把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苏州要利用苏州本地的高校的人才资源,多渠道地吸引国内外现代服务业方面高层次的人才,形成自己的良性的人才结构。并要为人才的培养和吸引创造优越环境,打造企业,行业领军的高素质人才,形成人才的集聚效应,积累人力资本。

5.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我看来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建设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注重对资源的利用;改善能源的利用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利用比例。二是注意环境保护。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社会经济的发展更加注重环境的保护,所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环境的保护。

参考文献

1.2008年第8期(总第52期)进一步提升苏州外资利用

质量的思考(市局外金处);

2.苏州市统计年鉴;

3.苏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培训指导中心《把脉苏州产

业结构调整》杜丽君

4.产业经济学(第二版)赵玉林

5.林善炜.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战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浅析苏州近十年产业结构及发展意见

浅析苏州近十年产业结构及发展意见 摘要:苏州地区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繁荣增长点,自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地区的发展呈现出一种良好的发展趋势,其产业结构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优化升级,本文通过对近十年的苏州产业机构的变化以及苏州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自己的发展意见,让苏州更好更快的发展,在产业转移中获得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苏州近十年产业结构 正文: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苏州市利用优越的地理优势以及国家的优惠政策等一系列条件,迅速发展,其生产总值呈现急剧增长的态势。 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1.95亿元到2000年的1540.68亿元再到2009年的7740.20亿元,可以看出苏州的生产总值的发展状况。但与此同时,苏州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却没有跟上发展的步伐。我们都知道,随着经济的增长,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必然的,必须由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过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一个地区的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正是由于苏州市的产业结构中出现了一些与经济增长不相符合的现象,这些现象对苏州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制约。在2010年两会期间,苏州市市长阎立明确表明产业结构调整是发展苏州经济的迫切任务。 我通过对苏州近十年(2000~2009)经济发展及产业机构的研究,得出一些对苏州产业结构调整的感想,为苏州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一、苏州市产业结构发展状况: 苏州地区历年产业结构以及百分比(如图)

年份 地区生产总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人均生产总值(第一产业比重第二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 1952 4.38 2.01 1.09 1.2912645.89% 24.89%29.45%1957 5.58 2.46 1.72 1.4114744.09%30.82%25.27%19627.15 2.97 2.4 1.7818041.54%33.57%24.90%196510.78 4.95 3.74 2.125445.92%34.69%19.48%197015.03 6.26 6.16 2.6232541.65%40.98%17.43%197523.328.1810.98 4.1547135.08%47.08%17.80%197625.158.5812.14 4.4350834.12%48.27%17.61%197727.427.8914.74 4.7955028.77%53.76%17.47%197831.958.9717.79 5.1863428.08%55.68%16.21%197935.279.5719.18 6.5269127.13%54.38%18.49%198040.6810.0323.85 6.878724.66%58.63%16.72%198143.769.7726.237.7683922.33%59.94%17.73%198247.6112.0427.627.9690225.29%58.01%16.72%198352.5311.9430.789.8198922.73%58.60%18.68%198468.0517.0339.2211.8 1 28025.03%57.63%17.34%198591.9118.0756.6717.17 1 71419.66%61.66%18.68%1986104.0621.7961.6420.63 1 93520.94%59.24%19.83%1987127.0224.1877.0825.76 2 33819.04%60.68%20.28%1988165.1329.52101.1734.44 3 00917.88%61.27%20.86%1989176.2929.73105.6640.91 3 18216.86%59.94%23.21%1990202.1435123.2443.9 3 61717.31%60.97%21.72%1991235.135.76147.2252.11 4 17815.21%62.62%22.17%1992359.6940.56230.7788.35 6 36011.28%64.16%24.56%1993525.9650.16336.06139.74 9 2589.54%63.89%26.57%1994720.968.46442.89209.55 12 6399.50%61.44%29.07%1995903.1180.37543.41279.33 15 7848.90%60.17%30.93%1996 1 002.1488.18567.96346 17 4748.80%56.67%34.53%1997 1 132.5988.16636.42408.01 19 7137.78%56.19%36.02%1998 1 250.0188.01701.95460.05 21 7337.04%56.16%36.80%1999 1 358.4388.14764.07506.22 23 592 6.49%56.25%37.27%2000 1 540.6890.96870.1579.62 26 692 5.90%56.47%37.62%2001 1 760.2891.41999.89668.98 30 384 5.19%56.80%38.00%2002 2 080.3791.72 1 211.52777.13 35 733 4.41%58.24%37.36%2003 2 801.5675.75 1 771.86953.95 47 693 2.70%63.25%34.05%2004 3 450.0077 2 268.001 105.00 57 992 2.23%65.74%32.03%2005 4 138.2191.71 2 681.541 364.9768 618 2.20%66.60%31.20%2006 4 900.63104.15 3 152.031 644.4580 116 1.95%65.39%32.66%2007 5 850.11115.18 3 632.032 102.9194 318 1.73%63.71%34.56%20087 078.09133.6 4 257.902 686.59112 872 1.62%62.01%36.36%20097 740.20142.82 4 547.123 050.26122 565 1.80% 58.80% 39.40% 注:2005年开始数据根据经济普查已作调整,下同。 历年地区生产总值单位:亿元

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含规划总图)

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 一、规划编制的背景 1996年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一直是徐州市规划建设的基本依据,在指导徐州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推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江苏省城市化总体发展战略的实施、市行政区划的调整以及新形式、新问题和新机遇的出现,迫切需要对原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根据省建设厅的意见和建设部办公厅建办规函[2003]332号《关于同意修编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函》的精神,我市开展了新一轮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2000年至2002年,我市着手进行了一系列前期准备工作。由省建设厅组织编制的《徐州都市圈规划(2001-2020)》为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提供了区域空间环境和政策框架。由省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编制的《徐州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为徐州市的城镇化发展、城镇体系布局和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基本依据。在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亲自指导下完成的《徐州城市发展概念规划的研究》,对徐州的城市定位、定性、空间格局、文化环境、重大基础设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论证。这些前期准备工作为高效、科学合理地编制徐州城市总体规划奠定了基础。2002年初,我市成立了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领导小组,并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具体负责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

二、规划编制的主要任务 1.面向21世纪,以现代化为目标,从更大的范围来研究徐州的战略地位、发展方向及发展动力,从区域的角度论证城市发展的技术经济基础和发展条件,在省、市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的指导下,拟定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 2.对徐州市域确定城市合理的发展形态、布局和规模,研究并确定全市域范围内各城镇的发展体系,建立适合于全市整体协调发展的城镇发展结构。加强以徐州中心城区为核心的徐州都市区规划,特别是对中心城区的整合和优化,提高中心城市的聚集功能,增强辐射能力,为实现全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打好基础。 3.突出城市性质,体现城市特色,贯彻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原则。按2010年市域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一目标,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建设用地布局,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名城景观和园林绿化,提高能源、交通及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标准,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生活环境。 4.确定城市发展规模,优化城市发展方向,积极主动调整行政区划,建立新的城市发展空间形态,合理确定未来城市的布局结构。 5.协调市区内老城、经济开发区、新区合理发展的关系。调整城市中心区的布局,加快新区建设,保证徐州市经济稳定协调发展。 6.弘扬历史文化,体现出“两汉文化”的鲜明地方特色。充分考虑城市周围山、水、林等环境要素,建设拥有完善的城市绿化体系,城市与自然有机统一的山水园林城市。大力发展旅游事业,采用先进的规划手段,使城市具有较强的现代感,成为一座设施先进、环境优美、极具活力的现代化旅游城市。 8.大力加强市域交通、水利、电力、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市域城镇建设的步伐。重视市区城市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适应能力和现代化水平。 9.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强调规划的宏观引导功能。规划既要体现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思想,又要贯彻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重视和突出对城市基本空间框架的建立,使本规划在规划期内既有相对的稳定性,又有足够的应变能力。分阶段、分时序稳步实现徐州市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 (一)、规划地位和作用 《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导本市发展和建设的法定性文件,也是实施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的基本依据。在本市进行的各项建设活动,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近期计划、分区规划、区(县)域规划、详细规划、各专项规划等,均应执行本规划。 (二)、规划期限 近期建设规划:2007-2010年。 远期规划:2011-2020年。 远景展望到本世纪中叶。

唐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唐山市水泥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的通知-地方规范性文件

唐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唐山市水泥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的 通知 为贯彻落实《河北省水泥产业结构调整方案》(冀政函〔2014〕7号)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工业转型升级与环境治理工作部署,努力调整水泥产业结构,加快水泥产业转型升级,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 (一)总体要求。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河北省水泥产业结构调整方案》,坚持政策引导、行政推动、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原则,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大力实施联合重组、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品结构、化解过剩产能,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提升装备工艺水平,推动产业链条延伸,促进水泥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主要目标。到2017年,水泥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产业布局更加优化,产品结构更加合理,全面完成化解过剩产能任务,节能减排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1.规模总量:水泥熟料产能控制在2400万吨以内,水泥产能控制在7800万吨以内,水泥产能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产能利用率达到合理水平。 2.产业集中度:形成冀东集团、宇峰集团、耀东集团等大型企业集团,若干家区域性龙头企业,3家大型水泥企业集团熟料产能占全市的比重73%以上,水泥产能占全市的比重25%以上。 3.产业布局:水泥熟料生产企业向原料产地转移,水泥粉磨企业向使用地转移,产业布局更加合理。 4.产品结构:新型干法水泥比重达到98%以上,42.5级及以上水泥比重达到60%以上,水泥散装率达到70%以上,水泥产品工厂化的加工率达到40%以上。 5.化解过剩产能:到2017年底,化解水泥熟料过剩产能132万吨。 6.节能减排:可比水泥综合能耗降低到88千克标准煤/吨,可比熟料综合煤耗降低到103千克标准煤/吨,全部达到国家《水泥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先进值。水泥产业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达到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要求。 二、主要任务 (一)推进联合重组。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自愿”原则,加快推进水泥行业联合重组。积极引导冀东集团、宇峰集团、耀东集团等大型企业集团联合重组地方水泥企业,以水泥熟料线为主线,以减量置换方式,通过并购、参股、兼并等方式开展上下游联合重组;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利时机,积极引进北京金隅等战略合作伙伴,参与唐山水泥行业联合重组。进一步提高水泥行业的集中度和规模效益。 (二)优化产业布局。主城区、环境敏感区域和丰润区、玉田县不再布局熟料和粉磨企业,现有企业通过联合重组、上大压小、减量置换等方式,水泥熟料企业向综合条件优越的个别地区和原料产地搬迁改造;水泥粉磨企业向使用地转移。到2017年,全市水泥企业由80家减少到43家左右,其中熟料企业减少到11家左右,单独粉磨站企业减少到32家左右。丰润区、玉田县2个县(区)单独粉磨站企业,到2017年整合到10家、6家之内。其它县(市)区单独粉磨站企业原则上整合到1至3家,未建设的不再建设。 (三)调整产品结构。按照“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的思路,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和提升高端产品比重。一方面延伸产业链条。以水泥熟料生产为核心,加快新型建材发展,向上游整合和合理配置矿产资源,延伸发展研发设计产业,建立研发中心,着力研发水泥基材料及制品、高性能及多功能墙体材料和屋面材料制造等。向下游延伸发展物流配送、定制加工、工程承包服务,重点发展预拌混凝土、预拌水泥砂浆、干粉砂浆、高性能环保外加剂,拼装式预制梁柱、墙体、屋面等水泥部品构件,轻质混泥土、泡沫混泥土等功能型产品,以及地铁管片、钢筒预应力混凝土管、大跨度混凝土双T板、高铁无砟轨道板等高端水泥基产品,水泥复合多功能保温墙体、保温防水屋面集成等建筑终端产品。另一方面提升高端产品比重。重点发展42.5级及以上水泥、低碱水泥、白水泥、抗盐卤水泥、油井水泥、高标号早强水泥以及满

苏州市产业结构分析及建议

近几年来,苏州市第三产业发展较快,既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也拉动了经济的增长.但就总体而言,苏州第三产业的比重仍不算高,还低于第二产业;而且其内部结构也不尽合理,比如仍以商饮业等传统服务业为主.而具有高附加值、知识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够。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苏州市产业结构分析及建议,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苏州市产业结构分析及建议 一、苏州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现状 产业结构是一定历史条件与特定环境的产物,它总是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社会分工和市场经济的深化而不断演变。世界各国的产业结构演变呈现出产业结构的中心按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服务业的顺序转移的一般趋势。具体说来就是,第一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存在不断下降的趋势;第二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则首先是迅速增长,然后趋于稳定;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则趋于不断增长。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一般规律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苏州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伴随着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苏州的产业结构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三次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215712演变为2004年的26731(参见图一)。 注根据苏州市历年统计年鉴及其统计公报数据绘制 很明显,苏州的产业结构的演变基本上符合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但是,从苏州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看,苏州的产业结构又与这一“一般规律”有着相当大的差别,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较大 按照历年汇率计算,苏州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1978年仅为415美元,1992年首度超过1000美元,达到11524美元,到2004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已升至70083美元,居国内大中城市第二。按照“一般规律”,苏州市的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应远小于西蒙·库兹涅茨模式中人均GDP为1000美元时第二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44%;又有1995年,世界中上等收入国家的人均GDP为4260美元,第二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平均为37%。但是,苏州市当年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却高达67%,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同时,与国内其他大中城市相比,苏州市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位居第一。 (二)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较小 西蒙·库兹涅茨模式中人均GDP为1000美元时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0.7%; 1995年,世界中上等收入国家的人均GDP为4260美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平均为53%。2004年,苏州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约为70083美元,而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31%。显然,苏州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与其当前经济发展水平是不相适应的。同时,

苏州市产业结构研究

市产业结构研究 一、前言 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中国城市经济排名中,名列第六,仅次于、、、等城市,华东地区排名第二位(仅次于)、中国地级市第一位表现出较强劲的发展势头。 在经济总量持续上升的同时,的产业结构表现出与其经济发展不相符合的特征,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形成制约,产业结构的调整亟待实施。市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其经济增长受到产业结构的强有力的制约。因此须针对实际情形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以给经济增长带来推动。本文通过对产业结构的现状及未来的分析,寻找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对如何优化当前产业结构提出了若干建议,为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提出建议。 二、市产业结构现状 产业结构是一定历史条件与特定环境的产物,它总是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社会分工和市场经济的深化而不断演变。世界各国的产业结构演变呈现出产业结构的中心按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顺序转移。产业结构理论,所谓产业结构是指生产过程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组成资源在产业间的配置状态。产业结构从两方面进行考察:一是从“质”的角度动态地揭示产业间的动态经济联系,在发展过程中对国民经济起主导作用的产业部门,不断替代的规律及相应经济效益,形成狭义产业结构理论。二是从“量”的结构研究分析一定时期产业间联系与其联系方式的技术经济数量比例关系,即产业关联理论。产业关系理论与狭义产业结构理论构成广义产业结构理论。 具体说来是,第一产业产值占GDP比重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下降;第二产业产值占GDP 比重则是迅速增长,然后趋于稳定;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不断增长。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的研究证明了这一规律。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伴随着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的产业结构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变。 从表格中,我们看出的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基本上符合世界围的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表1 市1991年-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各产值表 年份地区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人均地区生单位/亿元单位/亿元单位/亿元单位/亿元产总值/元 1991235.1035.76147.2252.114178

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年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作者:————————————————————————————————日期: 2

201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和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两快两带三先”的新要求,牢牢把握主题主线和“稳中求进、好中求快”工作总基调,深入实施“八项工程”,全力推进“三重一大”,全市经济增长平稳较快,社会发展和谐稳定,全面小康建设成果不断巩固,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一、综合 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016.5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82.64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1968.51亿元,增长14.5%;第三产业增加值1665.43亿元,增长13.4%,三次产业结构为9.5: 49.0: 41.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6877元(按常住人口计算),按当年汇率折算达到7426美元。 民营经济持续增长。全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358.18亿元,比上年增长14%,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幅0.8个百分点;总量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58.7%;其中私营个体经济实现增加值1719.55亿元,增长14.4%。年末工商部门登记私营企业8.57万户,增长7.0%,注册资本1946.70亿元,增长16.4%;个体户29.48万户,增长9.9%,注册资金138.02亿元,增长28.2%。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生产形势良好。全年粮食播种面积730.55千公顷,亩产430公斤,增加13公斤,全年粮食总产达471.73万吨,增加16.43万

唐山工业概况

唐山工业概况 唐山是具有百年历史的重化工业城市,是中国近代工业发祥地之一,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和“北方瓷都”。经过百年发展,已形成钢铁、能源、建材、化工、机械、陶瓷等支柱产业,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近年来,唐山大力推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精品钢铁、基础能源、优质建材、装备制造、化工五大产业基地建设,促进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1454家,资产总计3733亿元,同比增长%,完成工业增加值1125亿元,同比增长19%,在全国48个中心城市中排名第11位。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完成增加值87亿元,占%;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038亿元,占%。按注册类型分,国有集体完成增加值亿元,占%,股份制及其它完成增加值亿元,占%。2007年全市有唐钢、开滦等7家企业入围中国企业500强,10家企业跻身全国制造业500强。 钢铁工业:是唐山的第一大支柱产业,已形成采矿、选矿、烧结、炼铁、炼钢、轧钢、焦化、耐火材料和冶金机械等配套完整的钢铁工业体系。主要产品有热轧冷轧薄板、H型钢、中宽带钢、型钢、建筑材等。2007年,钢铁

行业实现增加值56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0%,占GDP的%。全市钢铁冶炼企业整合至17家,单产生产能力均达到100万吨以上,总产量达到五千多万吨。唐钢是全国重要的钢铁生产企业之一。首钢、唐钢联合在曹妃甸建设的1500万吨精品钢材生产基地正在加紧建设。 能源工业:以电力和煤炭生产为主,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也形成一定规模,拥有开滦集团、陡河发电厂、大唐王滩发电厂、冀东油田等国家大型能源企业。2007年,能源行业实现增加值17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GDP的%。 建材工业:主要包括水泥和建材、卫生陶瓷和新型建材。拥有冀东水泥集团、唐陶股份、惠达陶瓷、隆达陶瓷等大型企业,创出了“盾石”水泥,“惠达”、“红玫瑰”陶瓷等名牌优势产品,是全国有重要影响的建材生产基地。2007年,建材行业实现增加值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GDP的%。 装备制造业:是我市的传统主导产业之一,产品涉及工业装备、矿山机械、汽车零部件和印刷等,拥有唐山

苏州产业结构的现状与发展

苏州产业结构的现状与发展 产业结构是一定历史条件与特定环境的产物,它总是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社会分工和市场经济的深化而不断演变。世界各国的产业结构演变呈现出产业结构的中心按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服务业的顺序转移的一般趋势。具体说来就是,第一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存在不断下降的趋势;第二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则首先是迅速增长,然后趋于稳定;服务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则趋于不断增长。 多年来,苏州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升级,也符合了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三次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28.1:55.7:16.2演变为2004年的2.2:65.7:32.1.具体来看,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制造业总量比较大。苏州人均GDP已经超过1万美元,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迈进阶段。经过多年的发展,苏州工业总产值达1.86万亿元,居全国第二,超过南京与无锡的总和,接近广州与杭州的总和。与此同时,制造业形成了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化纤纺织服装、冶金、轻工、石化等六大主导产业,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初成雏形。 (2)产业集聚度比较高。苏州以“两轴三带”为支撑,以5个国家级、12个省级开发区、3个保税物流园区和6个出口加工区为载体,以制造业为主,服务业联动,全市开发区集聚了85%左右的实际利用外资、80%的进出口和51%的财政收入。 (3)国际开放度比较高。依托区位、人文、服务、环境等比较优势,通过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苏州经济国际化程度迅速提高。国际资本加速流入,投资的叠加效应不断扩大。截至2008年底,全市累计新批外商投资项目21330个,新增注册外资1149.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95.7亿美元。生产销售日趋全球化,产品出口已遍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国际交流日益频繁。 (4)科技创新起步比较快。多年来,通过实施自主创新能力行动计划,科技创新能力逐步提高,专利申请量不断增长。初步构建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持续发展后劲不断增强。2008年,全市R&D占GDP比重达到1.94%,以IT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34%。 (5)统筹发展能力较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较好发挥,人力、土地、科技、金融、市场资源等配置基本实现市场化。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协调推进,发展方式由粗放型的规模扩张向内涵型的质量提升转变,驱动方式由投资拉动向科技拉动转变。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幅度均超过12%,城乡收入比达到2∶1。 但是,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苏州产业结构依然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 (1)资源环境瓶颈凸显。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资源环境的硬约束也在不断制约着未来发展。苏州人口密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是日本的2.1倍、韩国的1.5倍,2008年苏州地均GDP仅为深圳的1/5。能源综合利用率仅为30%—40%,远低于发达国家60%的水平。万元GDP能耗0.906吨标煤,大致相当于日本的6倍、美国的2.3倍。生态承载力与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需求也不相适应。 (2)产业结构比例偏重。2008年,苏州第二产业比重达到62%。工业用电从2005年开始就超过了香港,特别是钢铁、化工、建材等6个行业能源消耗占比达到85%,而产值占比只有30%。另一方面,2008年苏州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只有36.4%,处于全国20个大中城市末位,远低于国内外先进水平。 (3)产品附加价值较低。苏州虽然已经是一个国际性制造业基地,但加工贸易出口占比高达76.3%。即便是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也大多处于“三来一补”型委托加工阶段,处于“微笑曲线”的底端。 (4)自主创新能力较弱。苏州虽然被列为世界九大新兴科技城市,但主要是通过招商引资,成为高科技产品的加工基地,基本上还处于技术引进与应用层次,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依然缺乏。2008

苏州市对外贸易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分析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 学年论文 苏州市对外贸易发展对产业结构升 级的影响分析 院系:商学院.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提交日期:2013 年5月 5 日

姓名学年论文成绩 评语: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目录 1 引言 (1) 1.1 研究背景 (1) 2 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相互作用的理论分析 (1) 2.1 基本概念 (1) 2.2 作用途径 (3) 3 苏州市对外贸易及产业结构发展的状况分析 (3) 3.1 对外贸易发展状况分析 (3) 4 利用对外贸易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建议..........................4 4.1 降低对外资的依赖程度,正确引导外资流向 (4) 4.2 改善贸易结构,重点发展第三产业 (5) 结束语 (6) 参考文献 (7)

中文摘要 苏州市对外贸易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为其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本文以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升级作用的探讨为主线,首先阐述了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概念。并系统分析了对外贸易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机制。对苏州市对外贸易和产业结构的状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在该过程中发现了对外贸易及产业结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对外贸易,产业结构,政策性建议

苏州市对外贸易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分析 杨文康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2011级国贸2班 1106110250 ) 指导教师:黄毅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中国自2001年入世这十年以来,获得了更加广阔的对外贸易成长空间,积极顺应全球产业分工不断深化的大趋势,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如今,对外贸易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良好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增长具有明显的积极促进作用。经济发展不单单表现为经济总量的增长,还代表着经济结构的变动。而产业结构的变动是经济结构变动的核心[1]。这意味着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度化的有机统一,标志着产业结构质态的根本改进和整体水平的进升,是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和客观反映。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对外贸易是一国产业结构与其他国家之间发生外部联系的主要方式,是推动各国贸易持续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来反映国内或区域内产业结构的发展状况。 苏州市作为近年来迅速崛起的新兴工业化城市,积极大量利用外资,充分利用其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经济增长十分迅速。通过引用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优化本市的产业结构,提高了苏州市的国际竞争能力。外贸的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而不断优化的产业结构也提升了外贸的国际竞争力,二者之间相互促进,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2 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相互作用的理论分析 2.1 基本概念 2.1.1 对外贸易相关概念 (1)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也可以称为“进出口贸易”或者“国外贸易”,简称外贸。它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相互之间的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换

中国产业结构的现状

中国产业结构的现状 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中国的产业发展实现了由少到多,由弱到较强的转变,产业结构的变化也基本符合世界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在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过程中,产业结构政策绩效如何,在新的开放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政策作用的空间有多大,其未来走向是什么,都是急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本文在对中国过去产业结构政策绩效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在WTO背景下未来中国产业结构政策的走向。 一、中国产业结构政策绩效分析 中国产业结构政策始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当时中国基本上遵循了苏联模式,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产业发展战略。政府利用严格的价格管制、强制命令等行政手段优先将稀缺资源配置到重工业部门,使得重工业迅速建立和发展起来。这在当时严酷的国际政治经济背景下是符合历史和逻辑的必然选择,也为我国在短期内建立起完备的工业体系奠定了经济技术基础。但是,重工业的超前发展也造成了产业结构的严重失衡,制约了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速度和质量。 到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时,产业结构失衡问题已经十分严重。为了矫正畸形的产业结构,协调各产业部分的发展,政府在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先后出台了轻纺工业优先发展政策、促进“短线”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发展的政策和限制“长线”的加工工业发展的政策。从这些政策实施的结果看,促进农业和轻纺工业发展的政策效果显著。到1982年,我国粮食和工业消费品长期供应紧张的状况已有根本改变;促进“短线”产业和抑制“长线”发展的政策效果就十分有限了。在整个80年代,尽管国家鼓励向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投资并在资金、物资、能源、交通等方面进行扶植,但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发展却始终滞后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其“瓶颈”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相反,国家限制发展的生产能力过剩的加工工业却不断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在产业结构失衡状况有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之后,国家在继续坚持执行“促短限长”的结构调整政策的同时,开始重视产业结构升级问题。在第七个五年计划中,政府明确提出了“有重点地开发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产品,努力开拓新的生产领域,有计划地促进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及“运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从“七五”计划执行的结果看,结构失衡问题依然严重,新兴产业的建立和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的进展十分缓慢,产业政策目标基本没有达到,以至于“八五”产业发展规划与“七五”极为相似。90年代初期,受邓小平南巡讲话的鼓舞,全国掀起了新一轮的投资热潮,加工工业因其经济技术特性成为主要的投资领域,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的中小加工企业迅速大量涌现,“八五”产业发展规划不仅没有得到执行,而且加重了业已存在的产业结构失衡、产业低度化和分散化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国家被迫运用行政手段对经济进行全面调整,以实现国民经济“软着陆”。 “九五”期间,我国在成功实现国家经济“软着陆”的同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突出表现为一般加工工业在制造业中的比重有所下降,而技术相对密集产业的比重有所上升,尤其是技术密集度高和具有高新技术产业特征的医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比重明显上升。1999年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在制造业的比重已高达8%。2000年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销售收入比上年增长了33.7%。在国家积极财政政策的推动下,基础设施、通讯设施和交通运输状况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家用电器已经成长

苏州经济发展

苏州自公元前514年建城以来就长期是中国江南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后又发展为中国南方、华东乃至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目前是中国发展最快的城市,也是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圈重要的经济中心,苏南地区的工业中心。拥有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内河航运港口、江苏第一大港、中国大陆第九大港——苏州港,四通八达的铁路和公路交通网与全国各大城市相连,交通运输十分便利。以经济总量计算,苏州现在是仅次于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的中国大陆排名第五的城市,位列全国地级市之首。昔日的人间天堂将成为更加繁荣昌盛的人间新天堂。 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168.9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0%,中国大陆排名第5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一。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GDP 则达到了11.72万元,已经成为全国人均产出最高的城市之一。全市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900.6亿元(超过广州市),比上年增长20.9%。 经济发展再创新业绩。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45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7.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19.6亿元,增长28.8%,剔除出口退税等因素后增长45.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54.8亿元,增长10.3%。农业获得全面丰收。粮食总产量达到117.7万吨,增长 4.4%。深化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建设商品粮生产基地、粮食批发市场和储备体系,粮食供应得到有效保障。全力抗御禽流感疫情,确保了畜牧业稳步发展。水产、蔬菜、蚕桑、园艺等实现增产增收。农产品质量建设扎实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总数保持全省第一。工业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全市工业总产值增长36.4%,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收入、利税总额分别增长35.5%和30.5%。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8.7%,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苏州被列为首批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沿沪宁线高新技术产业带优势显现,沿江基础产业带正在崛起,市属工业企业“退城进区”工作开局良好。新增中国驰名商标6 件、中国名牌产品5个。着力推动服务业跨越发展,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4.5%。加大旅游精品战略实施力度,旅游总收入增长42.4%。环太湖地区成为旅游、休闲、度假产业发展的新亮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8%,物价保持基本稳定。现代物流业快速成长,苏州工业园区保税物流园、苏高新物流园等专业物流园区加快建设,苏州港货物吞吐量增长44.2%。年末存、贷款余额分别比年初增长21.1%和24%,全年保费收入增长11.4%。房地产、邮政通信、信息咨询、中介服务、会展等行业发展势头良好。大力实施民营经济腾飞计划,私营个体经济上交税收、完成投资分别占全市总量的27.3% 和28.9%,比上年提高1.6个和 5.4个百分点。 去年下半年以来,各类反映苏州经济快速发展的新闻频频见诸媒体苏州引进外资居全国第一;苏州GDP 增速位列长三角地区15个城市之首,总量跃居全国第四,其中工业跃居全国第二,成为仅次于上海的全国第二大工业基地等等。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这些报 道刊登后,却引来了很多读者、网 民甚至一些著名学者和地方领导干部的尖锐批评。批评者的主要观点集中在一点,那就是苏州名声响不实惠,引进外资多,GDP 增长快,但人均收入与GDP 大不相称,增幅远远低于 GDP

产业结构升级与产业政策试题答案

正确答案: 第一部分;判断题 1. 现代经济竞争的关键是产业升级能力。正确√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2. “一个国家,创造效益主要依靠工业,而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这 错误×一观点在今天仍然很适用。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3.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没有实质性区别。正确√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4. 我国的产业结构与“标准结构”或“大国一般结构”之间存在的偏差都是由体制、发展 正确√ 战略和政策的选择造成的一场偏差。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5. 把产业升级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联系起来的最重要的媒介变量,是技术创新的 正确√ 速度与其扩散速度。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6. 产业结构升级的基本要求是通过高科技产业化增大新兴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 正确√ 比重。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7. 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处于低度水准。正确√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8. 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非常大,例如,日本经济战后不断发展很大的原因在于产业 正确√ 结构的及时调整,而英国则一直坚持保守,以致经济水平从制高点跌落。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9. 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转移;当 正确√ 人均国民收入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次产业转移。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10. 在国民收入中,由劳动创造的份额正逐渐减少,而资本创造的份额显著增大。正确√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11. 现代经济学将服务业分成三个层次,其中,广播业属于政府服务。正确√ A. 正确

浅析苏州近十年产业结构及发展意见

浅析XX近十年产业结构及发展意见 摘要:XX地区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繁荣增长点,自改革开放以来,XX地区的发展呈现出一种良好的发展趋势,其产业结构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优化升级,本文通过对近十年的XX产业机构的变化以及XX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自己的发展意见,让XX更好更快的发展,在产业转移中获得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XX近十年产业结构 正文: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XX市利用优越的地理优势以及国家的优惠政策等一系列条件,迅速发展,其生产总值呈现急剧增长的态势。 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1.95亿元到2000年的1540.68亿元再到2009年的7740.20亿元,可以看出XX的生产总值的发展状况。但与此同时,XX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却没有跟上发展的步伐。我们都知道,随着经济的增长,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必然的,必须由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过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一个地区的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正是由于XX市的产业结构中出现了一些与经济增长不相符合的现象,这些现象对XX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制约。在2010年两会期间,XX市市长阎立明确表明产业结构调整是发展XX经济的迫切任务。 我通过对XX近十年(2000~2009)经济发展及产业机构的研究,得出一些对XX产业结构调整的感想,为XX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一、XX市产业结构发展状况: XX地区历年产业结构以及百分比(如图)

年份 地区生产总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人均生产总值(第一产业比重第二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 1952 4.38 2.01 1.09 1.2912645.89% 24.89%29.45%1957 5.58 2.46 1.72 1.4114744.09%30.82%25.27%19627.15 2.97 2.4 1.7818041.54%33.57%24.90%196510.78 4.95 3.74 2.125445.92%34.69%19.48%197015.03 6.26 6.16 2.6232541.65%40.98%17.43%197523.328.1810.98 4.1547135.08%47.08%17.80%197625.158.5812.14 4.4350834.12%48.27%17.61%197727.427.8914.74 4.7955028.77%53.76%17.47%197831.958.9717.79 5.1863428.08%55.68%16.21%197935.279.5719.18 6.5269127.13%54.38%18.49%198040.6810.0323.85 6.878724.66%58.63%16.72%198143.769.7726.237.7683922.33%59.94%17.73%198247.6112.0427.627.9690225.29%58.01%16.72%198352.5311.9430.789.8198922.73%58.60%18.68%198468.0517.0339.2211.8 1 28025.03%57.63%17.34%198591.9118.0756.6717.17 1 71419.66%61.66%18.68%1986104.0621.7961.6420.63 1 93520.94%59.24%19.83%1987127.0224.1877.0825.76 2 33819.04%60.68%20.28%1988165.1329.52101.1734.44 3 00917.88%61.27%20.86%1989176.2929.73105.6640.91 3 18216.86%59.94%23.21%1990202.1435123.2443.9 3 61717.31%60.97%21.72%1991235.135.76147.2252.11 4 17815.21%62.62%22.17%1992359.6940.56230.7788.35 6 36011.28%64.16%24.56%1993525.9650.16336.06139.74 9 2589.54%63.89%26.57%1994720.968.46442.89209.55 12 6399.50%61.44%29.07%1995903.1180.37543.41279.33 15 7848.90%60.17%30.93%1996 1 002.1488.18567.96346 17 4748.80%56.67%34.53%1997 1 132.5988.16636.42408.01 19 7137.78%56.19%36.02%1998 1 250.0188.01701.95460.05 21 7337.04%56.16%36.80%1999 1 358.4388.14764.07506.22 23 592 6.49%56.25%37.27%2000 1 540.6890.96870.1579.62 26 692 5.90%56.47%37.62%2001 1 760.2891.41999.89668.98 30 384 5.19%56.80%38.00%2002 2 080.3791.72 1 211.52777.13 35 733 4.41%58.24%37.36%2003 2 801.5675.75 1 771.86953.95 47 693 2.70%63.25%34.05%2004 3 450.0077 2 268.001 105.00 57 992 2.23%65.74%32.03%2005 4 138.2191.71 2 681.541 364.9768 618 2.20%66.60%31.20%2006 4 900.63104.15 3 152.031 644.4580 116 1.95%65.39%32.66%2007 5 850.11115.18 3 632.032 102.9194 318 1.73%63.71%34.56%20087 078.09133.6 4 257.902 686.59112 872 1.62%62.01%36.36%20097 740.20142.82 4 547.123 050.26122 565 1.80% 58.80% 39.40% 注:2005年开始数据根据经济普查已作调整,下同。 历年地区生产总值单位:亿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