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日本设计方案师以及他们的作品

日本设计方案师以及他们的作品

日本设计方案师以及他们的作品
日本设计方案师以及他们的作品

日本设计师以及他们的作品:

坂茂,日本建筑师,1957年出生,作品:1993年双顶屋;1994年MDS画廊;1995年窗帘墙屋;1995年家具屋;1996年纸屋坂茂以“纸管”建筑闻名世界。他的纸管建筑被运用于各种大地震的临时住宅、教堂,另外在2000年的德国汉诺威世界博览会上的日本馆也是坂茂用纸管来建造。

卫生纸的Re-design方案:将中间的心改成四角形,由于过去圆形的卫生纸在抽拉时会浪费大量多余的卫生纸,这是在考虑节约资源的角度出发,四角内芯的卫生纸在抽拉时会产生摩擦力而发出“咔哒-咔哒-咔哒”的声音,并且彼此间会产生时间间隙,达到节约的目的,并且使得人们在搬运以及收藏卫生纸时可以节省空间。

佐藤雅彦,资深广告导演,《IQ》游戏创始者,导演电影《KINO》,庆应义塾大学的教授、、、、、、出入境印章的Re-design的设计方案:出境印章上是向左飞的飞机,入境则反之。由此,出入境手续一目了然,并且会给游客带来以外的惊喜与感动。

隈研吾,著名建筑师,著有《十宅论》、《负建筑》。生于1954年。代表作品:“水玻璃房”,“龟老山展望台”、、、、、、享有极高国际声誉,建筑融合古典与现代风格为一体。

Re-design作品:捕蟑螂盒(本人认为不太实用,不在这里阐述)

面出薰,著名的照明设计师,他的照明设计成就了众多的建筑,是对光的设计而不是对照明器材的设计。参与许多大型建筑的照明设计,不一一列举。

Re-design设计之火柴:他将落在地上的树枝收集起来,在小树枝的尖端涂上发火剂做成。。想法是在人们把这些小树枝还给地球母亲之前再为人类做点事情。在回顾许多与火有关的神话故事时,不要忘记这一与人类文明同时存在的事物。(本人觉得很喜欢)、

津村耕佑,服装设计家,曾经担任过三宅一生的助手,成为独立的服装设计师后创立了“FINALHOME”品牌,极力探究人与服装之间的新关系,广受好评。

Re-design作品:“尿不湿”,理念是想通过自己的作品,为成年人找回穿着的尊严,也想证明尊严是可以通过设计来维护的。作品包括T恤衫和短裤系列。

三宅一生简单介绍:生于1938年,日本著名服装设计师,以极高工艺创新的服饰设计与展览而文明于世,其后创建了自己的品牌,根植于日本的名族观念、习俗和价值观,成为名媛世界的优秀时装品牌issey miyake

我想,每个人在学生时代一定都有憧憬的东西或感动的事情,有想坚持的事情,就要有用纯粹的心灵去碰撞的勇气。我想,那就是,即使对大人或其他人来说毫无价值的事物,却是自己无论如何也要紧紧抓住的事物,因为有那种纯粹的心情,怀着希望,怀着勇气,怀着梦想前进着。

——仓木麻衣(日本流行音乐天后)

深泽直人:著名产品设计师,家用电器和日用杂货设计品牌“±0”的创始人,设计主张;用最少的元素来展示产品的全部功能。

Re-design作品:“茶包”,三种方案介绍两种:一,把提线部分设成环状,环的颜色和红茶的颜色是一样的,目的是给饮茶人一种暗示,把红茶泡成这样的颜色再喝。二,把茶包设计的像个提线木偶,茶包被水浸泡后膨胀起来,就会变成一个茶色木偶人,摆弄茶包就像提线木偶一样。

原研哉:

相扑界:横岗

无印良品成立于1980年秋

谷崎润一郎(1886—1965),日本唯美派文学大师。

藤井保

檀纪彦

竹山圣

原田宗典

日本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课题: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日本 第一课时衣食住行话日本 广州市天秀中学何佩琼 一、教学内容分析: (一)、对课程标准理解: 新的课程标准对认识国家自然环境有两大目标: 1、在地图上指出某一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某一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指出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并简单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教材希望通过案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认识国家自然环境的学习方法。(二)、教学对象分析: 初一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虽初步了解地理学习的规律,但通过身边的事例分析归纳地理知识的能力还是比较欠缺。本班学生学习态度积极,收集资料的能力较强,但对资料信息进行选择、分析、对比、归纳的能力还不高。基于对学生已有学习水平的估计,本节课注意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身边的事例拉近学生与地理的距离;并且开展小组讨论汇报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获取知识,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阅读日本图片、资料,学会描述日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特征; (2)说出日本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的经验; (3)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利用各种途径收集信息,特别是利用网络进行材料搜集和取舍的技能。 (2)在众多纷繁的资料中,要学会鉴别有用资料,要做到取其精华,要“言之有理,论之有据”。 (3)对所用资料进行探索、对比和分析,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

(4)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按自己的兴趣自行组组进行分析、研究,并与其它小组进行交流。 (5)学会用比较法和归纳法学习国家地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分析,懂得看待问题要一分为二的辨证思想。 (2)初步树立发展经济要保护世界环境的人地观。 (3)在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学会与人分享成果,并用合适的方式表述自己的看法。 (四)、教学重、难点和难点突破: 教学重点:日本的自然环境特征 教学难点:如何从日常所见所闻分析出国家的自然环境特征。 难点突破:通过学生网络查询、查阅书籍、访问、调查等活动来收集资料证明自己的观点,然后通过小组激烈的讨论、小组间汇报展示,从而对比、分析得出日本的自然环境特征。 二、教学策略: 本次教学活动将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课堂内容为“衣食住行话日本”的研究课题,让学生自选一方面,在阅读大量的有关地理资料,并对资料信息进行分类、选择、取舍、整理、分析、概括的基础上形成日本的自然环境特征。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课前)以及必要的信息技术工具和地理教材上相关的内容资料进行自主探究,最后通过小组讨论,班上汇报方式展示出来。通过身边的事例拉近学生与地理的距离;并且开展小组讨论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获取知识。这活动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的素质教育特征。在活动过程中注意发挥教师在整个活动中的指导作用:如教学活动之前的准备、指导和策划;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在网上或地理教材上相关的内容查找、选择、阅读和整理地理材料,并把这些材料提供给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建议。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虑每个学生的能力差异,增加形成性练习,达到知识点突破。 三、教学媒体: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小组讨论的汇报材料 四、教学过程:

世界十大最著名建筑师的生平及作品介绍一

世界十大最著名建筑师的生平及作品介绍一:创新建筑师代表: Santiago Calatrava (卡拉特拉瓦) Santiago Calatrava 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创新建筑师之一,也是备受争议的建筑师。Santiago Calatrava以桥梁结构设计与艺术建筑闻名于世,他设计了威尼斯、都柏林、曼彻斯特以及巴塞罗那的桥梁,也设计了里昂、里斯本、苏黎世的火车站。最近的作品就是著名的2004年雅典奥运会主场馆。 由于Calatrava 拥有建筑师和工程师的双重身份,他对结构和建筑美学之间的互动有着准绳的掌握。他认为美态能够由力学的工程设计表达出来,而大自然之中,林木虫鸟的形态美观,同时亦有着惊人的力学效率。所以,他常常以大自然作为他设计时启发灵感的泉源。他设计的桥梁以纯粹结构形成的优雅动态而举世闻名,展现出技术理性所能呈现的逻辑的美,而又仿佛超越了地心引力和结构法则的束缚。 有的时候,他的设计难免会让人想起外星来客,极其突兀的技术美似乎全然出乎地球人的常规预

料。这当然是得益于他在结构工程专业上的特长。早自20世纪初以来,桥梁的设计一直被托付给了路桥结构工程师,建筑师退避三舍好像已成习惯。由于有了卡拉特拉瓦,全世界的建筑师们才忽然发现了新的课题,在90年代前后爆发了对桥梁进行建筑设计的热潮,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开始塑造城市中的这类元素,进而影响到城市的面貌。2001年,卡拉特拉瓦在美国的第一个作品建成,是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的美术博物馆扩建工程。此地原有一个旧馆,是在1957年由当地的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这一次卡拉特拉瓦加建的Quadracci展厅,名号不大,其实却造成了绝对喧宾夺主的局面。

日本教学设计

【课题】八年级第七章第一节题目:日本(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日本地理位置、领土组成与人口得认识,知道日本就是一个地狭人稠得国家。 (2)了解日本自然环境得基本特征。 (3)了解日本文化特色及与中国得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了解日本地理环境得基本特征,学会分析自然现象得成因。 (2)对所用资料进行探索、对比与分析,从而形成自己得观点。 (3)学会用比较法与归纳法学习国家地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日本地狭人稠得自然环境得学习,正确认识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得关系,树立 合理利用环境资源、协调人地关系得思想。 (2)在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学会与人分享成果,并用合适得方式表述自己得瞧法。【教材分析】 1、地位与作用:本章就是在前两章“认识大洲”、“认识地区”得基础上,认识区域得继续——“认识国家”。从结构上讲,本章内容就是前两章内容得延续,同时,通过本章内容得学习,揭开了课本后面得其她国家学习得序幕。日本就是从中国得邻近国家与地区中选取得,为后面介绍远离中国得国家得内容起到过渡得作用。本节内容以日本为案例,学习我国邻近得国家,通过描述国家得地理位置特点、自然环境特征、人类活动等方面得知识,引导学生从自然、经济、文化等方面得地理问题,来了解国家地理得基本规律。? 2、课标要求:本节有“地狭人稠”、“岛国经济”、“文化交流”三部分组成。在“地狭人稠”这部分中,课标要求学生能在地图上指出日本得地理位置、领土组成、首都;根据地图与资料说出日本自然环境得基本特点,指出特有得自然地理现象与突出得自然灾害并简单说明其形成原因;在“岛国经济”这部分中,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地图与资料,联系日本得自然条件特点,说出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得实例;在“文化交流”这部分中,要求学生举例说出日本与其她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得联系。 由于本节内容较多,在教学时,“地狭人稠”、“文化交流”为第一课时,“岛国经济”与评讲习题为第二课时。

(完整版)《日本》教学设计方案.docx

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日本 科目地理教学对象七年级授课人陶金锁 课时 1 课时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日本》。属于世界地理中的国家地理,是学 生在学习国家地理中碰到的第一个国家,同学们学完第一章《亚洲》后已具备了一定的区域地理 的学习基础,以后还会学到东南亚、印度、俄罗斯等。日本这一节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学习日本,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一般方法,“日本”一节不论在 新教材还是在老教材中,都是重点讲解的国家,且对后面的国家教学,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认识日本地理位置特点的方法。 (2)了解日本突出的自然灾害:多火山地震,分析成因; (3)了解日本加工贸易经济发展的特点及主要条件(有利条件与不利条 件); (4)了解日本的人口、民族构成及传统与现代并存的文化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和资源观及生活技能,使他们懂 得地震时如何进行自我保护; (2)培养学生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 (3)培养学生关于探索地理事物因果关系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日本地理位置及主要城市、工业区的分布; ( 2)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及主要了条件(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 2.教学难点:日本主要的自然灾害:火山地震及其成因。 三、学情特征分析 对于国家地理的学习,同学们虽然完成亚洲后已有了学习区域地理的基础,但是《日本》是 学生爱学习国家地理中碰到的第一个国家,不知道从哪些方面去分析,去学习。但是学生 好奇心强,学习积极性高,对于他们有所了解的日本,从学习知识的角度说应该更有条理些。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著名建筑师及其作品

奥地利 1、霍莱因:奥地利维也纳旅行社 2、路斯:斯坦纳住宅 3、奥别列去:路德维希展览馆分离派展览馆 4、瓦格纳:维也纳的邮政储蓄银行维也纳的地下铁道车站 5、蓝天设计组:屋顶加建汉堡天际线大楼 美国 1、艾森曼:(运用“解构关系”“符号集”进行形式表达,运用建筑的三度空间,运用线、面、体的几何学操作产生形体,被看作为晚期现代建筑(高技派)与结构主义代表人物) 辛辛那提大学设计、建筑、艺术与规划学院大楼哥伦布会议中心 福斯特住宅住宅I,II,VII 2、盖里: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汉姆博物馆维特拉家具设计博物馆 布拉格尼德兰大厦巴黎美国中心航空宇宙博物馆 在圣·莫尼卡的自宅东京的鱼餐馆维斯曼艺术博物馆 3、格雷夫斯:(后现代主义,“纽约五人组”成员之一:彼得·艾森曼,约翰·海杜克,理查德·迈耶,查尔斯·格瓦斯梅)海豚旅馆与天鹅旅馆波特兰市市政厅休曼那大厦 4、哈里森:纽约联合国秘书处大厦匹兹堡美国钢铁公司大厦 纽约林肯文化中心大都会歌剧院 5、詹尼:第一莱特尔大厦芝加哥家庭保险公司大楼 6、菲利浦·约翰逊:(古典主义)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总部大楼 匹兹堡的PPG平板玻璃公司总部大厦共和银行中心大厦 谢尔顿艺术纪念馆休斯敦的特兰斯科塔楼纽约林肯文化中心舞蹈与轻歌剧剧院

7、路易斯·康:(主张感知建筑精神,作品中常有明显轴线,但其技术手段和材料都很新颖,注重光线、阴影和结构的表达力等)理查德医学研究楼索尔克生物研究所 8、理查德·迈耶:(白色派,雅典的建筑风格)盖蒂中心 亚特兰大的海伊艺术博物馆法兰克福艺术博物馆史密斯住宅 9、查尔斯·莫尔:美国新奥尔良意大利喷泉广场 10、贝聿铭:(通过运用抽象几何形体及混凝土、钢、玻璃等基本材料的娴熟技巧,形成简明建筑风格,强调雕塑感)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香山饭店 巴黎卢浮宫扩建香港中国银行 11、西萨·佩里:吉隆坡的双塔大厦米格林·贝特勒大厦 12、鲁道夫:雅加达的达摩拉办公楼耶鲁大学艺术与建筑学楼 13、斯通:(雅典主义)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美国馆美国驻新德里大使馆 14、沙里文:芝加哥C.P.S百货公司大厦布法罗信托银行大厦 15、文丘里:(后现代主义)宾州栗子山文丘里母亲住宅普林斯顿大学胡应湘堂 老年公寓《向拉斯维加斯学习》《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16、赖特:古根海姆美术馆东京帝国饭店罗伯茨住宅约翰逊公司总部 流水别墅拉金公司大楼罗比住宅西塔里埃 森威利茨住宅 《不可救药的城市》 17、雅马萨奇:(山崎石,新古典主义)麦格拉格纪念会议中心 西北国家人寿保险公司大楼圣路易斯航空站候机楼纽 约世界贸易中心 西雅图世界博览会的科学馆 18、斯蒂文霍尔 英国

世界六大最著名建筑奖项精编版

世界六大最著名建筑奖项 1:普利兹克建筑奖Pritzker建筑奖是Hyatt(凯悦)基金会于1979年所设立的, 因其独一无二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有建筑诺贝尔奖之称。每年一次的颁奖都由美国总统颁发并致颁奖词,1983年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就是从当年的美国总统里根手里接受的大奖。该奖项一向是当代建筑风潮的指针性奖项,历届得奖的建筑师都是重量级的代表人物。从第一届的Philip Johnson(约翰逊),第五届的Ieoh Ming Pei(贝聿铭),之后有安藤忠雄(Tadao Ando),Frank. O.Gehry(盖里),以及Norman Foster(福斯特)等等无一不是当代的大师级人物。2000年的得主是来自荷兰的建筑师Rem Koolhaas(库尔哈斯)。Pritzker奖的由来Pritzker建筑奖由凯悦基金会在1979年设立,用以每年授予一位在世的建筑师,表彰其在建筑设计中所表现出的才智、想象力和责任感的优秀品质,以及通过建筑艺术对建筑环境和人性做出持久而杰出的贡献。该奖以Pritzker家族的姓氏命名。该家族的国际业务总部设在芝加哥,向以支持教育、宗教、社会福利、科学、医学和文化活动而闻名。Jay A. Pritzker和他的妻子(已于1999年1月23日逝世)发起设立了这个奖。他们的长子Thomas J. Pritzker现在是凯悦基金会的主席。他介绍说:“我们之所以对建筑感兴趣,是因为我们在世界上建了许多饭店,与规划、设计以及建筑营造有密切的联系,而且我们认识到人们对于建筑艺术的关切实在太少了。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芝加哥人,生活在摩天大楼诞生的地方,一座满是象Louis Sullivan(沙里文), Frank Lloyd Wright(赖特), Mies van de Rohe(密斯)这样的建筑伟人设计的建筑的城市,我们对建筑的热爱不足为怪。1967年我们买下了一幢尚未竣工的大楼作为我们的亚特兰大凯悦大酒店。它那高挑的中庭成为我们全球酒店集团的一个标志。很明显,这个设计对我们的客人以及员工的情绪有着显著的影响。如果说芝加哥的建筑让我们懂得了建筑艺术,那么从事酒店设计和建设则让我们认识到建筑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力。因此,在1978年我们想到来表彰一些当代的建筑师。爸爸妈妈相信,设立一个有意义的奖,不仅能够鼓励和刺激公众对建筑的关注,同时能够在建筑界激发更大的创造力。我为能代表母亲和家里其他人为此继续努力而自豪。”普利兹克建筑奖像一架选拔建筑大师的机器,目光犀利,下手精准,绝大多数获奖者的确名副其实。它似乎自成体系,从第一届得主菲利普·约翰逊(1979年)开始,到凯文·罗奇(1982年)、丹下健三(1987年)、雷姆·库哈斯(2000年),勾勒出一条影响深远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建筑思潮脉络;它能打破地域偏见,三位日本人和两位拉丁美洲建筑师的入选,显示了评选范围的全球性特征;出生于巴格达的女建筑师扎哈·哈迪德(2004年)的登场,多少弥补了它在性别取向上的一些遗憾;而对弗兰克·盖里(1989年)的关注,足以表明它的前瞻和远见:当时盖里只在美国西海岸做过一些美学冒险性建筑,其一生中最伟大的作品——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尚未出现,但后来的事实证明,弗兰克·盖里确实能够为世界创造惊人的建筑。一个奖项成为伟大,是因为获奖者足够伟大,而这首先要求评委们足够睿智,评选程序足够公正。在短短的27年时间里,普利兹克建筑奖迅速崛起,29位得奖者如群星闪耀,风光无限。其声势压过了百年老店“英国皇家建筑师金奖”(RIBA)、奖金更丰厚的“日本国家 艺术大赏”和丹麦“嘉士伯”奖、重视单个作品的美国建筑师协会(AIA)“国家荣誉奖”等权威大奖,成为建筑界公认的至高无上的奖项。奖赏Pritzker建筑奖在许多程序上以及奖金方面参照了诺贝尔奖。Pritzker建筑奖的获奖者可以得到10万美元的奖金,一个正式的获奖证书,1987年以后还增加了一块铜质奖章。(在这之前为每位获奖者颁发的是一座限量制版的亨利.摩尔的雕塑。)奖章正面图案的设计是以有“摩天楼之父”美称的芝加哥著名建筑师Louis Sullivan(沙里文)的设计为基础,刻有“The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Pritzker 建筑奖)字样,获奖者的姓名刻在奖章正中,奖章背面刻着亨利.沃顿1624年在其《建筑的要素》一书中提出的建筑的三个基本条件:“坚固、实用、愉悦”。评奖任何国家

全球著名十大建筑设计师及作品介绍

全球著名十大建筑设计师及作品介绍一:创新建筑师代表: Santiago Calatrava (卡拉特拉瓦) Santiago Calatrava 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创新建筑师之一,也是备受争议的建筑师。Santiago Calatrava以桥梁结构设计与艺术建筑闻名于世,他设计了威尼斯、都柏林、曼彻斯特以及巴塞罗那的桥梁,也设计了里昂、里斯本、苏黎世的火车站。最近的作品就是著名的2004年雅典奥运会主场馆。 由于Calatrava 拥有建筑师和工程师的双重身份,

他对结构和建筑美学之间的互动有着准绳的掌握。他认为美态能够由力学的工程设计表达出来,而大自然之中,林木虫鸟的形态美观,同时亦有着惊人的力学效率。所以,他常常以大自然作为他设计时启发灵感的泉源。他设计的桥梁以纯粹结构形成的优雅动态而举世闻名,展现出技术理性所能呈现的逻辑的美,而又仿佛超越了地心引力和结构法则的束缚。 有的时候,他的设计难免会让人想起外星来客,极其突兀的技术美似乎全然出乎地球人的常规预料。这当然是得益于他在结构工程专业上的特长。早自20世纪初以来,桥梁的设计一直被托付给了路桥结构工程师,建筑师退避三舍好像已成习惯。由于有了卡拉特拉瓦,全世界的建筑师们才忽然发现了新的课题,在90年代前后爆发了对桥梁进行建筑设计的热潮,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开始塑造城市中的这类元素,进而影响到城市的面貌。2001年,卡拉特拉瓦在美国的第一个作品建成,是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的美术博物馆扩建工程。此地原有一个旧馆,是在1957年由当地的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这一次卡拉特拉瓦加建的Quadracci展厅,名号不大,其实却造成了绝对喧宾夺主的局面。

最新世界著名的十大建筑师备课讲稿

世界十大最有名建筑师的生平及作品先容一: 创新建筑师代表:Santiago Calatrava (卡拉特拉瓦) Santiago Calatrava 是世界上最有名的 创新建筑师之一,也是备受争议的建筑师。 Santiago Calatrava以桥梁构造设计与艺术建筑驰 名于世,他设计了威尼斯、都柏林、曼彻斯特以 及巴塞罗那的桥梁,也设计了里昂、里斯本、苏 黎世的火车站。最近的作品就是有名的2004年 雅典奥运会主场馆。 由于Calatrava 拥有建筑师和工程师的双 重身份,他对构造和建筑美学之间的互动有着准 绳的控制。他认为美态能够由力学的工程设计表 达出来,而大自然之中,林木虫鸟的形态雅观, 同时亦有着惊人的力学效力。所以,他经常以大 自然作为他设计时启示灵感的泉源。他设计的桥梁以纯洁结构形成的优雅动态而举世驰名,展示出技巧理性所能浮现的逻辑的美,而又仿佛超出了地心引力和结构法则的约束。 有的时候,他的设计难免会让人想起外星来客,极其突兀的技巧美似乎全然出乎地球人的惯例预感。这当然是得益于他在结构工程专业上的专长。早自20世纪初以来,桥梁的设计一直被托付给了路桥结构工程师,建筑师退避三舍似乎已成习惯。由于有了卡拉特拉瓦,全世界的建筑师们才忽然发明了新的课题,在90年代前后爆发了对桥梁进行建筑设计的高潮,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开端塑造城市中的这类元素,进而影响到城市的面孔。2001年,卡拉特拉瓦在美国的第一个作品建成,是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的美术博物馆扩建工程。此地原有一个旧馆,是在1957年由当地的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这一次卡拉特拉瓦加建的Quadracci 展厅,名号不大,实在却造成了尽对喧宾夺主的局势,End...。 作品-巴伦西亚科学城

日本教学设计

第一节日本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和主要的组成部分,了解日本的岛国,多优良港湾、多火山地震等地形特点。掌握一些最基本应对地震的自保常识;进一步提高学生利用地图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2.能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和分析地图及相关资料的方法辅以师生、生生之间平等交流探讨等过程,体会用图学习的方法,形成探究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关注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习惯;加强减灾、防灾意识。 教学重点 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地形特点。

教学难点 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讲授法、讨论归纳法等相互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在上课之前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组图片,同学们来猜一下,我们这节课接下来要学习什么内容?课件展示图片, 教师:同学们有答案了吗? 学生答:日本 教师:对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日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日本的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教师:好,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18页,先预习一下 板书:第一节日本 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 讲授新课 一、地理位置 引导读图 “世界行政图”日本部分,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以下问题,明确日本的

相对位置。 1.大洲位置:日本属于哪一大洲?(亚洲)在该洲的什么部位?(亚洲东部)(东亚) 板书:位置——亚洲东部 2.海陆位置:日本濒临的海洋有哪些?(东临太平洋,西隔日本海同中国、韩国、朝鲜、俄罗斯相望。日本是处于太平洋西部的一个国家。) 板书:太平洋西岸 二、地形特点 读图7.2“日本的地形”,让学生讨论:日本的领土组成有何特点?领土主体部分在哪儿?(学生回答:日本是个群岛国,主体部分主要为北海道、本州、九州、四国四大岛,其中本州岛最大。) 板书:岛国——四大岛为主体 比较读图:日本和英国都是岛国,请比较这两个岛国的海岸线,哪个国家的海岸线更 为曲折?曲折的海岸线对经济发展有何影响?(日本的海岸线更为曲折,海岸线总长 3万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日本各地距海很少超过100千米,沿岸曲折,多

全球著名十大建筑设计师及作品介绍

全球着名十大建筑设计师及作品介绍 一:创新建筑师代表:?SantiagoCalatrava(卡拉特拉瓦) ?SantiagoCalatrava是世界上最着名的创新建筑师之一,也是备受争议的建筑师。SantiagoCalatrava以桥梁结构设计与艺术建筑闻名于世,他设计了威尼斯、都柏林、曼彻斯特以及巴塞罗那的桥梁,也设计了里昂、里斯本、苏黎世的火车站。最近的作品就是著名的2004年雅典奥运会主场馆。 由于Calatrava拥有建筑师和工程师的双重身份,他对结构和建筑美学之间的互动有着准绳的掌握。他认为美态能够由力学的工程设计表达出来,而大自然之中,林木虫鸟的形态美观,同时亦有着惊人的力学效率。所以,他常常以大自然作为他设计时启发灵感的泉源。他设计的桥梁以纯粹结构形成的优雅动态而举世闻名,展现出技术理性所能呈现的逻辑的美,而又仿佛超越了地心引力和结构法则的束缚。 有的时候,他的设计难免会让人想起外星来客,极其突兀的技术美似乎全然出乎地球人的常规预料。这当然是得益于他在结构工程专业上的特长。早自20世纪初以来,桥梁的设计一直被托付给了路桥结构工程师,建筑师退避三舍好像已成习惯。由于有了卡拉特拉瓦,全世界的建筑师们才忽然发现了新的课题,在90年代前后爆发了对桥梁进行建筑设计的热潮,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开始塑造城市中的这类元素,进而影响到城市的面貌。2001年,卡拉特拉瓦在美国的第一个作品建成,是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的美术博物馆扩建工程。此地原有一个旧馆,是在1957年

由当地的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这一次卡拉特拉瓦加建的Quadracci展厅,名号不大,其实却造成了绝对喧宾夺主的局面。 作品-巴伦西亚科学城 里斯本车站 密尔沃基美术馆 雅典奥运会主场馆 二“非人类的建筑语言”:开创神话园林与宇宙观念建筑的鬼才戴帆 作前卫的艺术家和建筑设计师,戴帆(DAIFAN)以突如其来巨变般全新图景的建筑设计冲击着当代社会的定性观念和价值,其作品内容思想繁复,精确的表现、精心设计的逻辑结构、丰富的创造力及想像力将空间和感觉在建筑语法、建筑形式的各种可能性上作了多样化的呈现,。 戴帆的建筑设计倾向于冒险性,他所追求是一切多元的创造力与解放,以及与对此力量的无限肯定性。这种时间、空间的跳跃颠覆了主流建筑。他的设计和艺术从来不是被标准的知识形式把握的东西,它在概念和表现上的高度实验性和颠覆性造成观众读解的吃力。而是抓住概念的创造性在思想的制高点上飞掠、穿行,看到全新的图景,朝着不断前进的曲线飞向未来,未来是力量实践的场域。 戴帆的“宇宙宣言”(UniverseManifesto)首先作为一种复杂的谜一样的建筑设计与理论、一种能量巨大的建筑语言非常震撼,这种震撼既是建筑语言上的,也是观念方面的。就观念而言,戴帆重新更新了人类的建筑思想以及建筑与人、与世界、与社会、与政治的关系,他的“宇宙宣言”动摇了既定的有关建筑的成见,或者说,他从另外的不同于所有的人角度,

日本教学设计

日本教学设计 日本教学设计 第八章第一节《日本》教学设计 (第1课时) 【教学目标】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多地震的原因等。运用资料,说明日本出口加工贸易特征。 【教学重点和难点】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多地震的原因等 【教学方法】小组学习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 【课前准备】 1.分组:将班级按人数情况分为三大组,分别负责有关“多火山、地震的岛国”、“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东西方兼容的文化”三个专题的资料收集、分析等工作。 2.教具:世界政区图,日本地形图,日本景观图,教学演示平台,电脑等【教学设计】 1.各小组利用有关资料,通过观察、分析、阅读、归纳、整理等方法,记录下有关内容,第一组:负责有关日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的内容;第二组:负责有关日本的经济特点方面的内容;第三组:负责有关日本的文化特点方面的内容; 2.进行组内相关知识和内容的探究学习,问题分析,活动研究;

3.就本组内容及相关问题、探究活动结论在班级进行学习汇报; 【教学过程】 小组合作整理有关资料,进行组内探究活动 (1)分组:把全班按照自愿和协商的原则分为三个学习活动小组,人数根据班级大小和研究任务多少合理分配。 一组:负责有关“多火山、地震的岛国”专题的资料收集、分析等工作,学生通过世界地图、日本地图、日本的景观图、课文中提到的活动中的英国地图等,分析日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将观察到的内容和有关问题记录下来。 二组:负责有关“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专题的资料收集、分析等工作,学生利用有关日本的经济数据、工业产品、资源状况、贸易、海外投资、历史发展等内容,整理出有关日本经济特点的观点,记录下来。 三组:负责有关“东西方兼容的文化”专题的资料收集、分析等工作,根据有关日本的民族构成、文化习俗、人民生活、与中国的文化交流等资料,分析有关日本的文化特征,记录下来。 (2)组内相关知识和内容的探究学习,问题分析,活动研究:一组: ①要明确日本的地理位置特征和自然条件特征; ②对比日本与英国的地形图,完成课文第一部分的活动; ③讨论日本海岸线的特点,分析其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④收集有关日本火山爆发、地震发生等方面的录像,获得感性认

建筑师及作品整理

阿道夫·路斯(Adolf Loos)(1870年 12月10日于布尔诺,捷克——1933年8月23日于维也纳)为奥地利建筑师与建筑理论家,在欧洲建筑领域中,为现代主义建筑的先驱者。他提出著名的“装饰就是罪恶”的口号。他主张建筑以实用与舒适为主,认为建筑“不是依靠装饰而是以形体自身之美为美”,强调建筑物作为立方体的组合同墙面和窗子的比例关系。代表作品是1910年在维也纳建造的斯坦纳住宅(Steiner House)。. 阿道夫·路斯(1870-1933)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然而,在中国,人们对他作品与思想的了解常常止于“装饰就是罪恶”,这与其在国际建筑界的重要地位形成很大反差,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路斯对现代建筑最大的贡献之一——“空间体量设计(Raumplan)”思想,促进了现代建筑话语从“体量”与“装饰”向“空间”的转换;作为一种建筑设计的方法论原则,它不仅仅包括路斯对建筑本身的思考,而且与路斯对文化、社会、艺术、历史、传统等多个问题的思考密切相关。 路易·沙利文,Louis Henry Sullivan(1850~1924),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著名建筑师,他是芝加哥学派的一个得力的支柱,他早年在麻省理工学院学过建筑,1873年到芝加哥,曾在詹尼建筑事务所工作。后来去巴黎,再返回芝加哥开业。沙利文是一位非常重实际的人,在当时时代影响下,他最先提出“形式随从功能”的口号,为功能主义建筑设计思想开辟了道路。他的代表作是1899~1904年建造的芝加哥百货公司大厦。引言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芝加哥是一个充满了机遇和创造力的地方,随着新技术和新观点的引入,建筑界围绕着什么是适宜于当时建筑形式的问题进行了激烈的探讨。沙利文(LoUis 日enriSullivan)和当时在芝加哥的建筑师们一道,为了满足新的社会需求,对新的建筑结构及艺术形式进行了探索。该时期当地的一系列建筑实践活动和与之相结合的建筑技术、建筑理论以及代表建筑师被称为“芝加哥学派”。沙利文作为该时期建筑界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其建筑理论为当时致力于高层建筑设计的建筑师和工程师的活动提供了重要支持,其建筑设计大胆地抛弃了先辈公认的惯例,利用当时的材料与技术,创造出新颖的、符合项目功能需求的设计方案。他的理论和实践为“芝加哥学派”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时间上看,芝加哥学派的出现早于欧洲任何现代建筑探索的先锋运动,可以说是美国现代建筑的奠基石。1991年,詹姆斯·戈尔曼《James「·0’Gorman)在《三位美国建筑师》一书

日本教学设计

日本教学设计 (日本三日游) 一.教案背景 面向学生:初中学科:地理 课时:1课时 学生课前准备: (1)根据印发的预习提纲,预习课本。要求圈划出课本重点和疑难点。 (2)了解身边与日本相关的新闻、文化、经济等信息(如日本地震、动画、国旗、传统服装、生活中的日本品牌等)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识记日本四大岛。 2.能够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火山地震多的原因。 3.读图了解日本气候类型,理解日本具有海洋性特征的气候。 4.识记日本工业区的分布并分析原因,结合日本国情,理解其经济模式 5.了解日本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6. 培养读图、析图的能力及在地图上搜集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比东京和北京的气候特点,分析日本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从而分析地理位置和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生活和自然的热爱,树立防震减灾的意识 三.教材分析 本节是七年级下第五节内容,是学习世界地理的第一个国家,也是分国地理的开始,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所以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分析概括一个国家的一般方法。教材首先通过一些地图、景观图和活动练习,让学生初步掌握从哪些方面来了解一个国家,主要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入手。自然环境如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要素,可以用比较法找出特点,也可以用综合法,概括出一个国家的突出特征。除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外,教材中还渗透着能力和价值观念的培养,例如基本的读图、用图能力,地理思维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本课共分三个子目:1.一衣带水的邻国2.火山地震多3.资源小国经济大国 重点:1.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2.日本发达的经济和工业分布特点及成因 难点:1.读图分析日本的自然和经济特点 2. 理解各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 四.学情分析: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一些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但对于区域地理,他们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虽然前几课有所了解,仍要进一步加强区域地理学习方法的指导。五.教学方法 教师以引导为主,学生参与为主,采用演示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讨论法。 六、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课文导入:播放歌曲《樱花》,同时欣赏樱花。 【百度视频】日本民歌《樱花》 https://www.doczj.com/doc/9f17128153.html,/v?word=%C8%D5%B1%BE%C3%F1%B8%E8%D3%A3%BB%A8&ct=301989888 &rn=20&pn=0&db=0&s=0&fbl=800 (二)教学活动:日本三日游 第一日:东京行(日本掠影) 探究一:我谈日本初印象 空姐提示我们飞机正飞往日本东京机场,飞机将于2个半小时后到达。 【百度图片】樱花 https://www.doczj.com/doc/9f17128153.html,/i?ct=201326592&lm=-1&word=%D3%A3%BB%A8 1. 樱花在日本随处可见,它为什么能够在日本生长?它的生长与什么因素有关? (气候) 【谷歌搜索】日本气候图 https://www.doczj.com/doc/9f17128153.html,/imgres?q=%E6%97%A5%E6%9C%AC%E6%B0%94%E5%80%99

60家国外著名建筑设计单位简要情况表

60家国外著名建筑设计单位简要情况表 序号单位名称所在国家(城市)及创建时间主要设计人员擅长设计类型主要作品 1 克莱夫.威尔金森建筑师事务所美国.洛杉矶(1991年) 克莱夫.威尔金森办公楼、娱 乐设施、电视台、高技术办公区 TBWA/CHIA T/Day广告公司总部、奥格维和马瑟公司总部、澳大利亚佩斯滨海区的规划设计 2 AC.马丁与合伙人有限公司(ACMP) 美国.洛杉矶(1906年) 马丁教育建筑、写字楼、政府机构建筑、高科技设施和总体规划洛杉矶.马歇尔商学院、波波维奇堂 3 博尔布/托马斯与合伙人联合事务所(BTA) 美国(1970年左右) 托马斯疗养建筑、大学建筑、文化艺术建筑、高科技建筑斯坦福大学、亚利桑那大学、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等大学的建筑 4 贝聿铭事务所美国.纽约(1955年) 贝聿铭城市旧区改造和新区开发规划设计,各类建 筑设计科罗拉多美国大气研究中心、纽约肯尼迪国际机构候机楼、华盛顿国家美术馆、北京香山饭店、香港中国银行大厦。 5 西萨.佩里事务所美国.康涅狄克州黑文市(1977年) 西萨.佩里各类建筑设计加利 福尼亚州立办公大楼、克立夫兰医疗所、新奥尔良大厦、纽约世界金融中心及伯利花园城广场、米格林.贝特勒大厦 6 科思.佩德森.福克斯联合建筑师与规划顾问事务所(KPF) 美国在纽约、伦敦、东京设 有办事处(1976年) A.尤金.科恩、威廉.佩德森、谢尔登.福克斯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总体规划设计芝加哥韦克大道333号办公楼、辛辛那提普罗克特与金波尔总部建筑群、法兰克福曼泽尔.兰兹切斯大街58号大楼 7 RTKL建筑师事务所美国.马里兰州安纳波利斯在伦敦、马德里、香港、东京设办事处( 1946年) 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环境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结构工程、建筑设备和电气工程设计、各种公共建筑设计华沙贸易大厦 8 齐默.纲萨尔.弗拉斯卡合作事务所(ZGF) 美国在波特兰、西雅图、洛杉矶、华盛顿设 有办事处齐默.纲萨尔.弗拉斯卡建筑设计、规划设计、室内设计机场、商业开发区、 高层建筑、企业园区、教育建筑、医疗保健建筑、博物馆等 9 勒布尔.施洛斯曼与哈克尔事务所(LSH) 美国.芝加哥(1925年) 勒布尔.施洛斯曼哈克 尔零售商业建筑、高层建筑、办公建筑、大学建筑、医院建筑智利、圣地亚桑Torre公司总部大厦 10 赫尔伯特.S.纽曼与合伙人事务所美国.康涅狄格纽黑文市(1964年) 赫尔伯特.S. 纽曼建筑规划设计、室内设计美国.依阿华州.斯蒂克斯公司工作室与工厂 11 SOM国际建筑设计事务所美国.芝加哥(1950年左右) 阿德利安.史密斯各类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室内设计和平面设计等芝加哥的西尔斯大厦、约翰.汉考克大厦、中国上海金茂大厦 12 关逸见KwanHenmi建筑规划设计事务所美国.旧金山(1980年) 西尔维亚.关、丹尼斯.逸见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旧金山渔民码头第45号海产品产易中心、旧金山新图书馆 13 莱维-桑奇克建筑设计事务所美国.纽约(1983年) 瓦尔特.莱维、艾拉.桑奇克建筑 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商业建筑、教育建筑、休闲建筑以及其他公共建筑设计纽约州立Oneonta大学校园、爱德华.R.默罗高级中学、纽约城市大学科研楼的规划和建筑设计 14 迈克尔.马尔灿建筑设计事务所美国.洛杉矶(1995年) 迈克尔.马尔灿艺术建筑、 教育建筑、商业建筑、住宅建筑等 MarkTaper市中心艺术学校、哈佛/西湖学校的艺术中心

世界著名十大超高层建筑排名综述

世界著名十大超高层建筑及未来的九大 绿色建筑

NO.1 迪拜塔 ●地点:位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 ●高度:有162个楼层,总高度828米 ●设计单位:美国芝加哥公司的美国建筑师阿德里安·史密斯(Adrian Smith)设计, 韩国三星公司负责实施。 ●竣工时间:在2004年9月21日开始动工,在2010年1月4日竣工启用。 设计特点:建筑设计采用了一种具有 挑战性的单式结构,由连为一体的管 状多塔组成,具有太空时代风格的外 形,基座周围采用了富有伊斯兰建筑 风格的几何图形——六瓣的沙漠之花。 总投资:总投资超70亿美元。 世界第一高楼828米---迪拜塔

NO.2 台北101大楼 ●地点:台北市信义区西村里信义路五段7号 ●开工时间:1999年7月 ●竣工时间:2003年10月17日 ●占地面积:30278平方米 ●建筑面积:28.95万平方米 ●建筑高度:508米 ●建筑层数:地上101层,地下3层 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新式的巨型结构 建筑造价:580亿元新台币 投资单位:台北金融大楼控股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李祖原建筑师事务所 建设用途:购物中心,办公,观景, 施工单位:KTRT 地位,高度:508米 设计特点:超越单一量体的设计观,以中国人的吉祥数 字“八”作为设计单元。

NO.3上海中心大厦(在建)●建设地点:陆家嘴金融中心区Z3-2地块。 ●开工时间:2008年11月29日。 ●竣工时间:2014年。 ●占地面积:30368平方米。 ●建筑面积:574058平方米,其中地上总建筑 面积约410139平方米。 ●建筑高度:632米。 ●建筑层数:地下结构5层,地上部分包括124 层塔楼和7层东西裙房。 ●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外框架结构。 ●用钢量:约100000吨。 ●建筑造价:148亿元。 建筑/结构设计单位:M.Arthur Gensler Jr.&Associat -es,Inc.美国旧金山根斯勒建筑设计所总裁阿瑟~根斯勒 设计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世界六大最著名建筑奖项

1:普利兹克建筑奖 Pritzker建筑奖是Hyatt(凯悦)基金会于1979年所设立的, 因其独一无二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有建筑诺贝尔奖之称。每年一次的颁奖都由美国总统颁发并致颁奖词,1983年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就是从当年的美国总统里根手里接受的大奖。该奖项一向是当代建筑风潮的指针性奖项,历届得奖的建筑师都是重量级的代表人物。从第一届的Philip Johnson(约翰逊),第五届的Ieoh Ming Pei(贝聿铭),之后有安藤忠雄(Tadao Ando),Frank. (盖里),以及Norman Foster(福斯特)等等无一不是当代的大师级人物。2000年的得主是来自荷兰的建筑师Rem Koolhaas(库尔哈斯)。 Pritzker奖的由来Pritzker建筑奖由凯悦基金会在1979年设立,用以每年授予一位在世的建筑师,表彰其在建筑设计中所表现出的才智、想象力和责任感的优秀品质,以及通过建筑艺术对建筑环境和人性做出持久而杰出的贡献。该奖以Pritzker家族的姓氏命名。该家族的国际业务总部设在芝加哥,向以支持教育、宗教、社会福利、科学、医学和文化活动而闻名。 Jay A. Pritzker和他的妻子(已于1999年1月23日逝世)发起设立了这个奖。他们的长子Thomas J. Pritzker现在是凯悦基金会的主席。他介绍说:“我们之所以对建筑感兴趣,是因为我们在世界上建了许多饭店,与规划、设计以及建筑营造有密切的联系,而且我们认识到人们对于建筑艺术的关切实在太少了。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芝加哥人,生活在摩天大楼诞生的地方,一座满是象Louis Sullivan(沙里文), Frank Lloyd Wright(赖特), Mies van de Rohe(密斯)这样的建筑伟人设计的建筑的城市,我们对建筑的热爱不足为怪。1967年我们买下了一幢尚未竣工的大楼作为我们的亚特兰大凯悦大酒店。它那高挑的中庭成为我们全球酒店集团的一个标志。很明显,这个设计对我们的客人以及员工的情绪有着显着的影响。如果说芝加哥的建筑让我们懂得了建筑艺术,那么从事酒店设计和建设则让我们认识到建筑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力。因此,在1978年我们想到来表彰一些当代的建筑师。爸爸妈妈相信,设立一个有意义的奖,不仅能够鼓励和刺激公众对建筑的关注,同时能够在建筑界激发更大的创造力。我为能代表母亲和家里其他人为此继续努力而自豪。”普利兹克建筑奖像一架选拔建筑大师的机器,目光犀利,下手精准,绝大多数获奖者的确名副其实。它似乎自成体系,从第一届得主菲利普·约翰逊(1979年)开始,到凯文·罗奇(1982年)、丹下健三(1987年)、雷姆·库哈斯(2000年),勾勒出一条影响深远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建筑思潮脉络;它能打破地域偏见,三位日本人和两位拉丁美洲建筑师的入选,显示了评选范围的全球性特征;出生于巴格达的女建筑师扎哈·哈迪德(2004年)的登场,多少弥补了它在性别取向上的一些遗憾;而对弗兰克·盖里(1989年)的关注,足以表明它的前瞻和远见:当时盖里只在美国西海岸做过一些美学冒险性建筑,其一生中最伟大的作品——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尚未出现,但后来的事实证明,弗兰克·盖里确实能够为世界创造惊人的建筑。一个奖项成为伟大,是因为获奖者足够伟大,而这首先要求评委们足够睿智,评选程序足够公正。在短短的27年时间里,普利兹克建筑奖迅速崛起,29位得奖者如群星闪耀,风光无限。其声势压过了百年老店“英国皇家建筑师金奖”(RIBA)、奖金更丰厚的“日本国家 艺术大赏”和丹麦“嘉士伯”奖、重视单个作品的美国建筑师协会(AIA)“国家荣誉奖”等权威大奖,成为建筑界公认的至高无上的奖项。奖赏 Pritzker建筑奖在许多程序上以及奖金方面参照了诺贝尔奖。Pritzker建筑奖的获奖者可以得到10万美元的奖金,一个正式的获奖证书,1987年以后还增加了一块铜质奖章。(在这之前为每位获奖者颁发的是一座限量制版的亨利.摩尔的雕塑。)奖章正面图案的设计是以有“摩天楼之父”美称的芝加哥着名建筑师Louis Sullivan(沙里文)的设计为基础,刻有“The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Pritzker建筑奖)字样,获奖者的姓名刻在奖章正中,奖章背面刻着亨利.沃顿1624年在其《建筑的要素》一书中提出的建筑的三个基本条件:“坚固、实用、愉悦”。评奖任何国家的任何人,无论是政府官员、作家、批评家、学者、建筑师、建筑团体、实业家,

第7讲东亚日本教学设计

《区域地理复习—日本》第1课时教学设计 编写人:马勇审核人:高一地理备课组全体成员编写时间:2014-10-18 一、教学内容分析 东亚地区是高考热点,日本是世界区域地理分区东亚的一个重要国家,有必要深入地去了解它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区域地理复习—日本》的第一课时主要讲述日本的自然环境,包括日本的位置、地形、气候、水文和资源。本课时学生需要掌握区域地理的学习思路,要学会从各个自然要素出发,掌握相关知识。其中气候是重中之重,需要学生学会从全方位分析日本气候的影响因素。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总体来说刚刚分班的文科班学生的地理基础还是比较薄弱,但通过经纬网、地图和气候等相关知识的复习又为地理分区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日本在世界的地理位置 2、描述地形特点,分析水文特征; 3、掌握日本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学会分析其气候的成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找出日本的位置,地形特征及成因; 2.结合探究问题,在学习当中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 3. 结合案例对比分析,归纳日本气候特征及成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培养学生分析、研究地理问题的方法和精神; 2.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和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 四、教学重点 1、日本的地形特点,气候类型及其特点、成因; 2、日本气候类型与中国同纬度相比有何不同? 五、教学难点 1、日本气候的分布及成因; 六、教学方法:1、讲授2、对比分析3、案例分析 七、教具准备:1、教学挂图2、多媒体课件 八、课时安排:1课时 九、教学用具:课本插图、导学案、多媒体设备等 六、教学过程设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