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透镜_教案

透镜_教案

透镜_教案
透镜_教案

透镜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和观察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

2.知道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3.知道透镜的光心、主光轴、焦点和焦距。

4.会利用平行光测定凸透镜(老花镜)的焦距。

二、过程与方法

1.组织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区别透镜对光的会聚或发散作用。

2.组织学生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老师的引导、组织和学生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举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

2.通过介绍透镜在生活、生产、科研方面的应用,增强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通过实验得出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二、难点:

利用平行光测焦距的办法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设计】

【第1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语一师:人的眼睛能看到各种物体,那么眼睛的主要结构是怎样的呢?

导语二师: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有关透镜的知识。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一)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形状区别

看一看

让同学们看一组透镜,大家可以用手去感觉它们,并归纳出它们的结构特点有什么不同。小结归纳(板书)

透镜

1.凸透镜——中央厚、边缘薄

2.凹透镜——中央薄、边缘厚

(二)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成像区别

做一做

学生利用手中的凸透镜和凹透镜观看书上的字。

提示

观察时透镜距离书本近一些。

议一议

通过透镜看到字的像相对于字来说,像的大小有何变化?

小结归纳(板书)

通过凸透镜看到的像是正立、放大的;通过凹透镜看到的像是正立、缩小的。

(三)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思考

通过透镜观察物体的像大小会变化,那么如何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呢?

做一做

学生让平行光分别通过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是什么?

现象

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汇聚于一点;平行光通过凹透镜后应得发散。

小结归纳(板书)

3.凸透镜对光线有汇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四)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

议一议

辨别某一个透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的简易方法有哪些?

小结归纳(板书)

4.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

方法一:“摸” 。通过比较透镜中央和边缘的厚薄加以辨别。

(注意:为避免镜面磨损或弄脏,应先用很柔软的面巾纸把透镜包起来,再用手摸)方法二:“看”。通过透镜去观察近处物体,看它成的像是放大还是缩小加以辨别。方法三:“照”。通过透镜对平行光线是会聚还是发散加以辨别。

(五)介绍透镜的相关知识

1.光心和主光轴

2.焦点和焦距

(1)焦点(F):平行的光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主轴上的一点,即凸透镜的焦点。

(平行光通过凹透镜后,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一点,即凹透镜的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

(2)焦距(f):焦点F到透镜光心O的距离。

【做一做】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测定凸透镜的焦距。

3.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教师在黑板上板演,学生进行记录。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总结

1.凸透镜和凹透镜形状区别

2.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3.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

4.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复习

1.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形状区别是什么?

2.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分别有什么作用?

3.有哪些简单方法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透镜的奥秘

活动

探究透镜的奥秘

器材

激光笔、两块三棱镜

做一做

将激光笔发出的光射向三棱镜的顶部,观察光通过三棱镜时,和离开三棱镜后的光路,并在有边的图中画出光路

现象

一束光通过三棱镜后,出射光线偏向三棱镜的__底部__

做一做

把两块三棱镜组合起来(如下图),观察并画出平行光经过折射后的出射

光线的路径

2.制作水透镜

器材

100ml的小烧杯、水、玻璃板、滴管、有圆孔的钥匙、玻璃纸等

组织

组织学生利用桌面上的器材做尽可能的凸透镜或凹透镜。

体验

投影用上面器材制作的各种各样水透镜。组织学生分析成为凸透镜或凹透

图6

A B C D

镜的原因,再进一步安排学生体验制作过程。

横看凸透镜、竖看凹透镜水多凸透镜、水少凹透镜 3.特殊光线的画图方法

模板:若要画任意光线的折射光线先要画一条与此光线平行的通过光心的光线,然后画一通过焦点的焦平面线,得到交点后再画出所要画的折射光线。

三、应用迁移 巩固提高

1.如图是小明同学画的一条通过凸透镜或凹透镜后折射的光线光路图,错误的是( )

2.光通过透镜的光路如图所示,正确的图是( )

3.完成下图中的光路图.

4.在各图的方框内填上适当的光学元件

5.请画出图4中入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6. 如图5所示,平行于主光轴的两条光线射向凹透镜,请画出它们通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7.(连云港)如图6所示,L1为入射光线,L2为出射光线。请在图中添加合理的光学器件。(注意所添加的器件位置要正确)

图 6

5

图4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教案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凹透镜。 2.了解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3.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 4.了解凸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5.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6.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7.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透镜及其应用》实质上是前一章《光的折射》的一个应用实例。主要学习透镜的初步知识及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研究透镜对光的作用和凸透镜成像规律是本章的核心内容。透镜是照相机、投影仪、显微镜等光学仪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因此将它单列一章。本章中的重点考点是:1.透镜对光的作用;2.透镜中的三条特殊光线;3.凸透镜的成像规律;4.透镜的应用。中考中关于透镜的焦点、焦距、主光轴等一般不单独出题,经常渗透在其他问题中,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常以作图题形式出现,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在中考卷中频频出现。生活中的透镜常以填空、选择题出现。 1.学生在小学科学课上及平时生活中已接触过透镜,并且通过上一章”光现象“的学习,对光的折射规律有了一定的认识,为本章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和技能的基础。 2.八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勇于探索自然现象及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知识,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人交流的愿望,有主动与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观点,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观点,为透镜的学习做好了思想和心理准备。本章可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3.照相机、投影仪、显微镜等在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用处也比较大,也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应用和拓展。但初中生对其理解不是太容易,尤其是显微镜和望远镜,因其成像原理比较抽象,也难看到内部结构,教师可采用渐进的模拟的方法使学生获得学习的基础,并通过实验应用和作图讲解使学生对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有了初步了解。 1.为了降低学生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难度,探究实验时可以提出问题开始,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由学生自主探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把难点实像和虚像放到探究实验之后,再以“想想议议”栏目让学生思考凸透镜成像规律。 2.照相机、投影仪等光学仪器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在学习时要注意体会课本上提供的简单模型和分析手段,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以及透镜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3.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对眼睛的成像原理,眼疾的成因以及矫正方法,要注意结合实际去认识,学以致用。 4.本章在讲课时,尽量从日常生活现象引入,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去实验探究和完成一些教材上的实践性活动,以期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习惯和用实验研究问题的能力。 第1节透镜

《认识透镜》教案

4.5《认识透镜》教案 备课时间:_____________ 总课时:_____________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①能识别凸透镜和凹透镜。 ②认识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③知道什么是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语言表述能力,学习研究问题的常用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发现探索问题的良好习惯 ②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③使学生保持对自然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教学重点和难点 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教学用具:激光灯(自制教具)、凸透镜、凹透镜、烧杯、水槽、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小故事:为什么会森林着火? 二、新课讲授 1、透镜的种类及几个概念 (1)透镜的种类 ①同学们请观察透镜组,并借助于擦镜纸,摸一下透镜,根据透镜的厚薄程度给透镜分类。讨论透镜能分几类? ②讲解:透镜有两类。中间厚边缘薄的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叫凹透镜。 ③判断:下列透镜哪些是凹透镜?哪些是凸透镜?(课件)戴眼镜的同学请判断:近视镜是什么透镜?远视镜是什么透镜? 如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这种透镜叫薄透镜。下面我们只研究薄透镜。(课件) ①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②光心:[由实验引导学生发现]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这个点叫做透镜的光心。用字母O表示,对于薄透镜光心就在薄透镜的中心上。 2、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1)屏幕显示:(课件)

你能受到什么启发?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索。 (2)实验探索:(自制教具:调节激光灯灯头制成一大束平行光借助硝酸银溶液实验) (3)结论: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也叫会聚透镜。 (4)进一步推断:如果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出现什么现象? (5)实验探索(自制教具:利用三个激光灯制成平行光借助硝酸银溶液实验) (6)结论:在主光轴上会聚一点 (7)讲解: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凸透镜的焦点。 用字母F表示。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字母f表示。实验证明:凸透镜两侧 各有一个焦点,两侧焦距相等。 (8)讨论:怎么利用小灯泡和凸透镜得到平行光? 利用光路可逆的道理。从焦点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变为平行光。 3、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1)猜测: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有什么作用? (2)实验探索:(自制教具:利用三个激光灯制成平行光借助硝酸银溶液实验) (3)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实验表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因此凹透镜也叫发散透镜。如果跟凹透镜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远离主光轴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 这一点叫凹透镜的焦点。 (4)讨论:利用凹透镜能否得到平行光源? 利用光路可逆的道理,射向凹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变成平行光。 4、想想议议 我们再来看一幅图, 你能受到启发吗?明白了为什么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和凹透对光起发散作用了吗? 三、课堂小结 四、知识扩展 讨论:怎样粗略测定凸透镜的焦距?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第1节透镜》教学设计

课题:透镜(课时一) 学科: 物理备课人:黄琼萍审核人: ___________________ 课型:新授使用者:__________ 总_2_课时,第课时 一、预习引导,明确目标 1.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了解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 2.观察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3.认识透镜的焦点和焦距;学会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 教师寄语:同学们,生活中人们经常使用眼镜、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显微镜等光学仪器,这些光学仪器的主要部件都是透镜。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与透镜相关的知识,相信聪明的你一定会学有所获! 二、自主学习,组内交流 (一)透镜的种类:凸透镜和凹透镜 在你的桌面上有两种透镜,这两种透镜有什么区别?请说出它们的不同之处。 方法一: “摸”:请大家用手摸一摸,感受两个透镜镜片各部分厚薄上有什么特点? 方法二: “看”:通过透镜去观察近处物体。 填一填:中间__________ 边缘 ________ 的透镜叫凸透镜;中间____________ 边缘 _______ 的透镜叫凹透镜。 (二)主光轴和光心: 学习课本91页,完成下列问题,并在下图中方框内标出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 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 ________________ ,简称_____________ 。 光心的特殊意义:通过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分配任务,合作探究 (一)演示实验一一探究透镜对光的作用: 1.让平行于透镜主光轴的几束光射向凸透镜,观察光通过凸透镜后的偏折方向。

2.让平行于透镜主光轴的几束光射向凹透镜,观察光通过凹透镜后的偏折方向。 特别提醒:会聚一一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比较,靠近主光轴 发散——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比较,远离主光轴 展示自我:下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凸透镜是() A. a B. b、d C. c D. a、b、c、d (二)焦点和焦距: 1. 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1)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________ ,用 _____ 表示。 (2)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____________ ,用_________ 表示。 2. 凹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凹透镜发散后,其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叫凹透镜的 _________ ,用_______ 表示。(2)焦点到凹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____________ ,用_________ 表示。 特别提醒:(1)实焦点、虚焦点; (2)透镜两侧各有一个焦点。 (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焦距是凸透镜的重要参数,不同的凸透镜可能焦距不同。 想一想如何测量凸透镜的焦距?请你根据下列问题提示进行相应操作,并测出你手中凸透镜的焦距: 1.为了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应该使用什么光进行实验测量? 2.怎样去找凸透镜的焦点? 3.怎样测量焦距? 实验表明: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___ 作用;凹透镜对光有 _______ 作用。

5.1透镜教案

5、1透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 2、知道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3、知道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和主光轴; 4、知道如何作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光路图。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探究式学习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2、重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经历从感性到理性的思维飞跃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界的美妙与和谐; 2、鼓励学生探究凸透镜和凹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他们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 常生活、社会实践,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3、鼓励学生用毅力去战胜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疑惑、障碍、艰辛等阻力,逐步 超越自我。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难点:完成光线经透镜折射后的光路图。 教学方法: 教法:演示实验法、引导法 学法:动手实验法、观察实验法、总结法 教学准备: 透镜一组、老花镜、近视镜 教学设计: 一、引入新课 一天,大雨过后,小狗贝贝正趴在自己窝里的干草上,狗窝的上方是用薄塑料搭起来的,以此来遮雨.此时塑料上面已积了一层水,天晴了,阳光透过积水照在狗的身上,暖洋洋的舒服极了,小狗正享受着这份惬意时,突然自己的尾巴着起了火,疼得它上蹿下跳. 你知道是谁惹的祸吗? 二、进行新课 (一)凸透镜和凹透镜 让学生自由提出与“透镜”有关的问题,并进行猜想。 【学生实验】

1.鉴别出桌上的两块透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 2.识别出桌上的两副眼镜,是老花镜还是近视镜? 总结: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后的是凹透镜。 主光轴:透镜的两个表面对应球心的连线就是透镜的主光轴简称主轴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光通过它时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叫做透镜的光心。 即是通过光心的光传播方向不变。 (二)透镜对光的作用 【演示实验】 1.让平行于透镜主轴的几束光射向凸透镜,观察光通过透镜后的偏折方向。 2.让平行于透镜主轴的几束光射向凹透镜,观察光通过透镜后的偏折方向。 3.如果不是平行光入射到凸透镜或凹透镜还会会聚或发散吗? 4.总结: 根据上述实验,发现凸透镜对光有作用,凹透镜对光有作用。 5.根据图中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在图中填上适当类型的透镜. 对会聚作用和发散作用的理解: 对会聚作用的理解:折射后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靠拢了一些,最终的光线可能交于一点、也可能不交于一点.(如图3所示) 图3 图4 对发散作用的理解:折射后的光束相对于入射光发散了一些.最终的光线可能交于一点、也可能不交于一点.(如图4所示) (三)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让平行于透镜主轴的几束光射向凸透镜,观察光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后相交的情况。 让平行于透镜主轴的几束光射向凹透镜,观察光通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的相交情况。 焦点:

第一节透镜教学设计

《第一节透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光心、主光轴、焦点和焦距。I (2)了解凹透镜和凸透镜对光的作用。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形状,得出两种透镜的两种不同构造,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识别不同事物的能力。 (2)经历探究凹透镜和凸透镜对光的作用的实验过程,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的意识; (2)通过师生双边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一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二、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概念,及它们对光线的作用。是光的折射的深入,是初中光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交汇点,是历年中考的咼频考点。 (2)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和凸透镜对会聚光作用。难点:凹透镜和凸透镜对光的作用的实验过程及光路作图。 三、学情分析 通过上一章的学习,学生已有一定光学知识基础,具备一定的实验、观察和分析概括能力,能通过观察分析、概括物理概念、总结物理规律,简单的将规律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 四、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的主要的教学方法是在演示实验和学生互动的基础上,通过对比、观察、总结规律。 五、教学器材 透镜一组、老花镜、近视镜、饮料瓶(无色透明、表面没有波纹、去瓶口上部)、蚊香、火柴、激光灯、手电筒。 六、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师:首先,请同学们回忆,在上一章我们学习了哪些镜子? 生:平面镜、凹面镜和凸面镜。 师:在生活中,你们还见过哪些不同的镜子呢? 生:放大镜、近视眼镜、老花眼镜。 师:放大镜、近视眼镜、老花眼镜与平面镜、凹面镜和凸面镜有什么不同呢?生甲:形状不同生乙:对光的作用不同。 教师演示:将光照分别射到平面镜和放大镜、近视眼镜上,观察现象。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 第一节 透镜教案

透镜 单元教学内容的地位、知识结构前后联系: 这一章主要讲述透镜的初步知识和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透镜是最重要的光学仪器,本章所有内容都是围绕这个核心展开的。通过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等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光学仪器,学生对这些有所了解,了解成像规律的实际应用,感受物理是有用的,以及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育都是很有价值的。透镜的基础知识及其对光的作用是本章的基础。为使学生获得一些知识的理解基础。提高学习兴趣,本章的基本知识尽量从日常生活现象引入,许多光学仪器成像的情况是用模拟的方法获得的。教学中要尽量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去做,以培养学生的动手习惯和用实验研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实验,认识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发散作用;探究并知道透镜成像的规律;了解透镜成像的应用 重点: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 难点: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关键:做好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实验 课时安排: 第一节透镜 1课时 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 1课时 第三节凸透镜成像规律 2课时 第四节眼睛和眼镜 1课时 第五节显微镜和望眼镜 1课时 复习总结 1课时 教学措施与方案: 通过对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要让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培养观察的方法、归纳的方法,总结出透镜成像的规律。

课题第一节透镜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 2.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实物及板图,得出两种透镜的两种不同构造,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时抓住事物本质特征,通过观察能够识别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的能力.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研究、探索新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研究透镜的作用及特殊光线的作图,对学生进行色彩美和线条美的教育. 2.通过教师、学生的双边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什么是凸透镜和凹透镜及对光的作用.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对实验进行仔细观察、分析,最后通过概括得出结论. ●教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实验法. ●教学用具 透镜一组、光具座、光源、老花镜、近视镜、饮料瓶(无色透明、表面没有波纹、去底去瓶口上部)、香、火柴、手电筒.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同学们都见过放大镜,利用放大镜我们可以看清用肉眼看不清的小字;有些同学的视力不好,配上合适的眼镜就可以看清本来看不清的物体;假日外出旅游,用照相机可以把美丽的自然风光留为永恒的记忆;上课时,老师可以把教学内容事先绘制在胶片上用投影打在幕布上,方便了课堂教学;医院化验室的医生,在显微镜下可以看见血液中的各种细胞;科学家们利用巨大的天文望远镜来观察,接收来自宇宙的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人们对宇宙越来越了解.前边所说的放大镜的镜片、眼睛的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机、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的镜头,都是由透镜组成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透镜,同学们想了解有关透镜的哪些问题? [生甲]什么叫透镜? [生乙]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的镜片一样吗?若不一样,它们由什么透镜组成? [生丙]透镜对光有什么作用? [师]看来同学们对透镜很有兴趣,提出这么多的问题,要想得出答案,我们就要通过探究和实验来获得. 二、进行新课教学 [探究]什么叫凸透镜(convex lens)?什么叫凹透镜(concave lens)? [师]在我们的桌子上都有一盒透镜,它们的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同学们认真观察,不要用手摸,看有什么不同,能分几类,找出它们的特征. [生]学生们在仔细观察、讨论,并进行比较.

《透镜》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知道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 2、知道什么是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3、知道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过程与方法 1.会用一定的方法辨别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通过教学一完成) 2.观察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通过教学二的实验完成,并且通过典型题目帮助理解进行巩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以探究活动为主要的学习形式展开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体验探究方法,通过合作、交流、表述等形式将对透镜的感性认识理性化。 2、设置问题情境和学习情境,加强对透镜以及透镜的性质的感性认识。 【设计思路】 本节主要讲述的是透镜的初步知识,这节课的设计思路是通过实验探究为主的教学方式进行设计;以实验为主线,通过探究性实验,学生间的讨论、设计、动手及合作的观察、分析揭示透镜的特点,把透镜分成两类,再对它们的形状共性进行探究得定义;关于透镜对光的作用进行假设,利用实验进行验证得出结论。为巩固知识,设计了区分老花眼镜和近视眼镜的活动,最后通过常见的冰、水制作透镜开拓学生的视野,利用光在传播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传递,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通过装有水的杯子观察课本上的字,从侧面看字是放大的,从杯口向下看,字是缩小的。引发学习兴趣与欲望,将学生从生活引向物理。 师:再分别给学生一个老花镜,一个近视镜,看近处的字。 生:老花眼镜看字是放大的;近视眼镜看字是缩小的。 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为了揭示这其中的奥秘,我们学习今天的知识。 新课教学 一、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以及透镜的主光轴、光心。 师:分发给学生多个圆形镜片,让学生仔细观察镜片,然后给镜片进行分类。生: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实验记录表格中的相应栏目中。 师:同学们,你们能把刚才看到的现象分成几类?形状上各有什么特点? 生:两类:一类能成放大的像;一类能成缩小的像。成放大像的镜片是中间厚边缘薄,成缩小像的镜片是中间薄边缘厚。 师:我们把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把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 (这里,课件出示6个不同形状的透镜图片,让学生归类,从而增强对于凸透镜和凹透镜的认识) 师:介绍两个概念: 光心:透镜的中心叫光心。 主光轴:通过透镜光心与透镜垂直的叫主光轴。

透镜教案

《透镜》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①能识别凸透镜和凹透镜。 ②认识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③知道什么是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语言表述能力,学习研究问题的常用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发现探索问题的良好习惯 ②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③使学生保持对自然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教学重点和难点 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教学关键 做好光学演示实验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透镜》初中物理第一册第三章第一节的学习内容。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主要讲述透镜的初步知识和照相机、幻灯机、眼睛、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透镜是照相机、幻灯机等光学仪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研究透镜对光的作用和凸透镜成像的各种情况是本章的中心内容。本节“透镜”,介绍了什么是凸透镜、凹透镜、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及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等知识,这些知识既是有关透镜的基础知识,也是后面学习凸透镜成像的必要准备。因此,本节内容既是本章教学的重点之一,又是继续学习的基础。 从本节的编排看,课本首先从生活实例中分析归纳出透镜的相关知识,接着通过实验分析、验证了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最后再运用光的折射规律进一步加以解释。这种方法突出了光的折射主线,环环紧扣;体现了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的教学理念;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以及分析、概括能力等综合素质 三、教学用具:激光灯(自制教具)、凸透镜、凹透镜、烧杯、 水槽、多媒体设备一套 四、教学思路: 本课采用“猜想——验证法”教学,即:运用已有知识,结合具体事例,进行合理猜想,最后巧妙设计实验验证结论。根据本节内容,采用此方法两次循环使用,事半功倍,成功突破重点。 ㈠创设情景,设疑导入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一节 《透镜》 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五章第一节授课教案 课题第五章一透镜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能正确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 能在图中标出凸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 能说出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能正确解释会聚、发散。 (二)过程与方法 学习用太阳光测凸透镜的焦距的方法,体会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通过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实物,得出两种透镜形状的不同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爱护光学仪器的好习惯; 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的主人翁意识; 通过师生双边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的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会聚、发散。 教学 方法 引导启发式、讨论合作式、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具学具教师:凸、凹透镜、演示用光学器件组一套、老花眼镜、近视眼镜学生:凸透镜 教学过程 引入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引入课题出示西汉《淮南万毕术》 削冰令圆,举以向日, 以艾承其影,则火生。 这里给我们承现了一个什么样象。 读西汉《淮南万毕术》了解古代劳动人民 的智慧。

冰透镜可以说是古代劳动人发智慧的结晶。今天我们学习与透镜有关的内容。 (出示课题) (出示多种透镜)老师现在手里拿的都是透镜,透镜一般是玻璃或塑料树脂制成的、透明的镜子。 出示(观察与交流) 问:你们手中的是两个透镜,看看与我们前面学的面镜有什么区别? 光透过透镜发生了折射,折射光线有什么规律?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研究透镜。 出示课题有学生试图回答比一比 的方法最多。 回答:是透明的,光可以 从一面穿透过去,而面镜 是不透光的。 激发学生对本节课 的学习热情 明确本节课任务,让 学生心中有数。 新课 讲授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透镜的分类和比较(一)透镜的种类 [活动1] 下面大家用手摸一摸桌子上老 师给的两个透镜,它们在结构上有什么特 点呢? 你在什么地方见过透镜。 再试试通过透镜去观察近处物体,有 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小结归纳刚才的交流,得出透镜 分两种:一种是中间厚,边缘薄,叫凸透 镜;一种是中间薄,边缘厚,叫凹透镜。 板书 结合凸透镜、凹透镜实物,指出哪是透镜 的中间,哪是透镜的边缘,强调区分凸透 镜和凹透镜的关键就是比较透镜的中间 和边缘的薄厚。 透镜的两个表面至少一个是球面的一部 分。 边实验边思考问题。 照相机、眼镜等 小组交流,请一位学生回 答问题。学生说出两个透 镜中间和边缘的薄厚上 的不同,一块透镜中间 厚,边缘薄;一块透镜中 间薄,边缘厚。 记定义。 此环节重点突出凸 透镜、凹透镜在薄厚 上的不同 通过小组交流、讨 论,培养学生相互合 作学习的能力。 理论联系生活

第一节《透镜》教案(人教版初二上)

第一节《透镜》教案(人教版初二上) 3.1 透镜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 2.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看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实物及板图,得出两种透镜的两种不同构造,培养学生通过观看时抓住事物本质特点,通过观看能够识不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的能力.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研究、探究新咨询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研究透镜的作用及专门光线的作图,对学生进行色彩美和线条美的教育. 2.通过教师、学生的双边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爱好,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会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教学重点 通过观看和实验,了解什么是凸透镜和凹透镜及对光的作用.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对实验进行认真观看、分析,最后通过概括得出结论. ●教学方法 观看法、讨论法、实验法. ●教学用具 透镜一组、光具座、光源、老花镜、近视镜、饮料瓶〔无色透亮、表面没有波浪、去底去瓶口上部〕、香、火柴、实物投影仪、激光演示器、手电筒.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咨询题,引入新课 同学们都见过放大镜,利用放大镜我们能够看清用肉眼看不清的小字;有些同学的视力不行,配上合适的眼镜就能够看清本来看不清的物体;假日外出旅行,用照相机能够把漂亮的自然风光留为永恒的经历;上课时,老师能够把教学内容事先绘制在胶片上用投影打在幕布上,方便了课堂教学;医院化验室的大夫,在显微镜下能够看见血液中的各种细胞;科学家们利用庞大的天文望远镜来观看,接收来自宇宙的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人们对宇宙越来越了解.前边所讲的放大镜的镜片、眼睛的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机、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的镜头,差不多上由透镜组成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透镜,同学们想了解有关透镜的哪些咨询题? [生甲]什么叫透镜? [生乙]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的镜片一样吗?假设不一样,它们由什么透镜组成? [生丙]透镜对光有什么作用? [师]看来同学们对透镜专门有爱好,提出这么多的咨询题,要想得出答案,我们就要通过探究和实验来获得. 二、进行新课教学 [探究]什么叫凸透镜〔convex lens)?什么叫凹透镜〔concave lens)? [师]在我们的桌子上都有一盒透镜,它们的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同学们认真观看,不要

3.1透镜教案

3.1透镜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 (2)知道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3)知道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和主光轴; (4)知道如何利用凸透镜产生平行光. 2.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各种透镜,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发散作用的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会注意观察事物的本质特征,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 (2)通过对如何利用凸透镜产生平行光的讨论和演示实验,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介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利用冰透镜对准阳光取火的事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民族自豪感教育,激励学生为振兴中华努力学习. 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节介绍了什么是凸透镜、凹透镜、薄透镜、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及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等知识,这些知识既是有关透镜的基本知识,也是后面学习凸透镜成像的准备. 教材对主光轴、光心讲得很简单,仅使学生认识就行了.本节重点是讲述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对凹透镜也讲得比较简单,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2)教法 本节教法应以实验、观察法为主,辅以启发式教学法和讨论法.应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表象,讨论分析实验结果. 教学设计 一、难点分析 1.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讲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除按照教材要求进行实验,通过实验取得丰富的感性知识外,还可以利用光的折射的初步规律,参照下图来进行分析.当一条平行于玻璃三棱镜底边的光由空气射入玻璃时,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折射.光进入玻璃以后又从玻璃射入空气中,发生第二次折射,这时折射光线将远离法线折射,两次折射的折射光线都由玻璃三棱镜(透镜)薄的位置向玻璃三棱镜厚的部分倾斜,因此可以分析出凸透镜对光会起聚作用.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2.正确理解“会聚”和“发散” 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是表明光通过凸透镜以后会变得收拢些,相对于原来的入射光线变得会聚一些。 凹镜对光的发散作用是表明光通过凹透镜以后会更散开一些,只是相对于原来的入射光线会聚一些。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知道,当判断透镜对光束是起会聚作用还是发散作用时(或者根据给定的光束判断透镜的种类),一定不能仅仅依据折射光是否能会聚于一点来判断透镜的作用或种类,而应当对折射光束与入射光束进行比较,再依据前边的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课时安排 1课时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

第三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2、过程和方法 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乐于参与观察、试验、制作等科学试验。 重、难点: 1、试验的过程。 2、总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教学器材: 透镜、光屏、蜡烛、刻度尺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1、凸透镜、凹透镜对光各有什么作用? 2、什么是焦点?什么叫焦距? 3、光心有什么特点?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 照相机:可以成缩小、倒立的实像 凸透镜投影仪:可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思考:是什么原因影响了凸透镜所成的像? 学生猜想……(引导“可能与距离有关) 1 像距:像到透镜的距离,用V表示。 焦距:用f表示 2倍焦距:用2f表示 注意事项:蜡烛、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调节光屏找出最清晰的像。 结果:距离不同成的像不同 像与距离有什么关系? 2、学生试验:试验过程如课本示 (1)要找出放大、缩小的区域 (2)要找出倒立、正立的区域

(3)要找出不成像的区域。 (4)试验结果填入课本表格,并进行总结3 4、凸透镜成像的原理:(作图法) 实像:真实光线汇聚而成的像,可以出现在光屏上。 虚像: 讨论:平面镜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 三、达标练习: 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1、完成课本练习。 2、写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教学后记: 注意几个概念的讲解……物距、焦距、2倍焦距等 如何确定像的位置……最清晰的位置? 如何确定虚像、实像?

小学科学《研究透镜》教案

《研究透镜》教学设计 --库伦旗回民小学杨洪波 教学目标 1.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的镜片特点; 2.通过实验,观察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是否放大和聚焦的性质; 3. 通过教学知道光行进过程中遇到凸透镜和凹透镜时会改变行进路线; 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教学准备 凸透镜、凹透镜、水杯、筷子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仔细观察过放在水杯中的筷子吗? 2.水中的筷子看起来怎么了?在什么地方弯曲了?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3.师: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直线传播的,但当光通过两种不同的透明物体时(这里就是空气和水),传播的方向会在交界面即这里的水面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就叫光的折射。在这里,光的行进路线改变了,也就是发生光的折射现象,所以水中筷子看着像变弯了。根据这种原理,人们制成了透镜。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研究透镜。(板书:研究透镜) 二、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形状特点。 1.学生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镜片 师:老师给每个小组提供两块不同的透镜,再加上你们自己准备的放大镜、老花镜和近视镜,现在请同学们通过目测和手摸,仔细观察比较它们的镜片在外形上有什么特点?你能给它们分一分类吗?并试着画出它们的侧面图。(师表演)用手摸时,因它们是光学仪器,后面我们又要用它做实验,所以我们不能直接用手摸它们,应隔着餐巾纸摸一摸它。同时注意透镜是玻璃做的,不要用它相互敲击或是敲桌子,以免损坏和划伤手指。 2.学生小组实验,感知,交流,记录。 3.学生汇报,小结:分为两大类,一种镜片中间厚、边缘薄,像放大镜、老花镜;一种镜片中间薄、边缘厚,像近视镜。

4.师:你们能根据它们的形状为它们取个名字吗?(学生回答) 5.师总结:(接着学生的回答) 对,一般我们把中间厚、边缘薄的镜片叫凸透镜:把中间薄、边缘厚镜片叫凹透镜。根据生活的需要,透镜会做成不同的样子,只要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都是凸透镜,只要中间薄、边缘厚的都是凹透镜。(师板书:凸透镜,凹透镜) 三、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透镜对光的折射现象) 1. 提问:你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各有什么作用吗? 2. 学生讨论、汇报。 3. 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并记录 实验1:用透镜观察物体。 实验2:尝试用透镜聚光。 实验3:尝试用透镜在纸屏上成像。 提醒学生:千万不要用凸透镜对着太阳看,以防灼伤眼睛。 4.学生交流实验结果。 5.提问:现在,你知道透镜有哪些作用?(教师板书) 6.师:大家想一想,为什么透镜会产生这些奇妙的现象呢? 7.师生共同总结:是由于光线经过透镜时发生了偏折的缘故。 8.师:通过以上实验,你能解释老师为什么不让你们用放大镜看太阳吗?戴老花镜呢? 四、拓展活动:制作望远镜 1.谈话:大家见过望远镜吗?它为什么能够看到远处的物体?(引发学生思考)现在把凹透镜和凸透镜放在一起看远处的物体会有什么效果?由此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操作实验,交流。 3.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如何制作望远镜。 4.学生制作望远镜。 5.学生作品交流。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第1节透镜教案 新人教版

第1节透镜 第一课时透镜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 2.知道什么是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3.知道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一定的方法辨别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 2.观察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以探究活动为主要的学习形式展开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体验探究方法,通过合作、交流、表述等形式将对透镜的感性认识理性化. 2.设置问题情境和学习情境,加强对透镜以及透镜的性质的感性认识. 【重点】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什么是凸透镜和凹透镜及对光的作用. 【难点】 指导学生对实验进行仔细观察、分析,最后通过概括得出结论. 知识点一凸透镜和凹透镜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90-91,完成以下问题: 1.镜片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做凸透镜. 2.镜片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做凹透镜. 3.透镜上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主光轴,简称主轴. 4.在透镜中,凡是通过某一点的光,其传播方向不变,该点叫光心. 【合作探究】 探究一观察透镜,并借助于擦镜纸,摸一下透镜,根据透镜的厚薄程度给透镜分类.透镜能分几类? 答:透镜是至少有一个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透明玻璃元件.透镜有两类.中间厚、边缘薄的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叫凹透镜.

探究二下列透镜哪些是凹透镜?哪些是凸透镜?戴眼镜的同学请判断:近视镜是什么透镜?远视镜是什么透镜? 答:凸透镜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如:老花镜远视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等.凹透镜是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如:近视眼镜片. 探究三 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示意图,了解什么是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 答:组成透镜的两个球面的球心连线叫做透镜的主光轴.在主光轴上有一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这一点叫做透镜的光心,可以认为透镜的光心就在透镜的中心.【教师点拨】 此处透镜是依据透镜的形状特点进行分类的.应将透镜中间的厚度与透镜边缘的厚度进行对比,进而得出透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的结论.因此中间凸出来的透镜不一定就是凸透镜,如果中间凸出来,但是其厚度与边缘处的厚度相比要薄些,仍然属于凹透镜.【跟进训练】 一些透镜的截面如图所示,在这些透镜中: ,A) ,B) ,C) ,D) ,E) (1)属于凸透镜的是A、B、D,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中间厚,边缘薄. (2)属于凹透镜的是C、E,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中间薄,边缘厚. 知识点二透镜对光的作用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91-92,完成以下问题: 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2.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3.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将会聚于一点. 4.从凸透镜焦点发出(或过焦点)的光经过凸透镜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5.射向凹透镜的平行光线将发散射出,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将相交于一点.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研究透镜教学设计

《研究透镜》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 【教材分析】 本课在学生对光源已有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知道光的折射现象,带领学生研究凹透镜与凸透镜的特点,并激发学生研究更多的有关透镜问题的兴趣。教材中教学内容主要分三块:一、通过观察水中吸管的弯折现象,了解光的折射现象。二、研究不同透镜的特点和作用。三、认识透镜的应用,了解望远镜的结构。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这一学段的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一般,但抽象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较低,对教材原理的理解比较困难。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在这节课中得到升华,转化到实践中,这样处理了本课教材:在科学过程与方法上,用学生熟悉但不熟知得猫眼引出凹凸透镜、光的折射的话题。凹凸凸透镜的知识学生还不太清楚,对这一问题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来寻找验证。在科学知识与技能方面,了解凹凸透镜、光的折射。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让学生体验人类对光学规律的认识与利用会为我们带来许多方便。在材料设计方面,利用猫眼激发学生研究兴趣,提供探究材料解决教学重难点。在教学过程设计方面遵循学生科学认识活动的规律,以猫眼为载体,探究凹凸透镜为目的,用科学探究活动展开整个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借助猫眼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了解什么是折射。 科学知识: 1、知道光通过两种不同的透明物体时会改变行进的方向。 2、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的镜片特点。 3、了解透镜的多种用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到人类对光学规律的认识与利用会给我们带来许多方便。 2、乐于用所学的知识融入生活。 3、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会给人类的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教学重难点】

人教版八年级上物理第5章第1节透镜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第一节《透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 2.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知道两种透镜的构造。培养学生在观察时能抓住事物本质特征、能够识别例外事物的例外特点的能力。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研究、探索新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师、学生的双边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奇怪。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什么是凸透镜和凹透镜及对光的作用。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对实验进行仔细观察、分析,最后通过概括得出结论。 教学用具:凸透镜,凹透镜,激光笔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都见过放大镜,利用放大镜我们可以把小的物体放大;很多同学的视力不好,配上适合的眼镜就可以看清本来看不清的物体;利用照相机可以把瞬间情景留为永恒记忆;利用质投影仪可以把图片放大;医生利用显微镜可以看见血液中的各种细胞;科学家们利用望远镜来观察天体;这些光学仪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们的主要部件都是透镜。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透镜。(幻灯片2) 二、新课教学 按座位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分发一盒透镜。 在我们的桌子上都有一盒透镜,它们的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同学们认真观察,不要用手摸,看有什么例外?按它们的例外之处能分几类,找出它们的特征。 小组活动:仔细观察、交流讨论。 全班交流:透镜有两面往里凹的,也有往外凸的。透镜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两面往外凸,也中间厚边缘薄。另一类是两面往里凹,中间薄,边缘厚。 通过大家的观察、讨论和交流,我们认识了凸透镜和凹透镜。 1、凸透镜和凹透镜(幻灯片3) 中间厚、边缘薄的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叫凹透镜。如果透镜的厚度小于球面的半径,我种透镜叫薄透镜。 凸透镜和凹透镜生活中常用到,同学们说说近视眼镜的镜片和远视眼镜的镜片各是什么透镜。 看看它们中哪些是凸透镜;哪些是凹透镜?(幻灯片4)主光轴和光心: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主光轴,简称主轴,在主光轴上有一个分外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这一点叫透镜的光心,可以认为薄透镜的光心就在透镜的中心。(幻灯片5)现在从透镜盒中拿出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观察有什么变化? 学生活动:在纸上会出现一个光斑。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全章教案

5.1透镜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 (2)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2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重、难点: 1重点:透镜对光的作用。 2难点:让学生掌握测量透镜焦距的办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有一批旅行家乘船在海上漫游,不巧,在海上遇到了狂风,把船吹 到了一座孤岛旁,旅行家门只好下船来到岛上。当时正是冬天,岛上冰天雪地,白茫茫的一片…… 旅行家门准备生火取暖,烧火煮饭。意外的问题来了,火柴被海水 浸湿了,打火机也丢了。怎么办?正在这时,一个叫克劳尼的物理学博士想到了一个办法。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办法吗? 其实这个办法早在我国西汉《淮南万毕术》中就有关于冰透镜的记 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 二新课教学 (一)自主学习,思考下列问题: 1 什么是透镜?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 2 凸透镜对光有什么作用?凹透镜对光有什么作用? 3 什么是焦点和焦距?怎么找到凸透镜的焦点并测量它的焦距? (二)合作学习:小组交流与讨论。教师巡视。 (三)知识梳理 1透镜:能透光的镜片,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1)观察放大镜和近视眼镜片的形状。找出它们的不同。 摸:为避免镜面磨损或弄脏, 请先用柔软的面巾纸把透镜包起来, 再用手摸—— 发现,放大镜中间厚边缘薄,近视眼镜片中间薄边缘厚。 看:通过透镜去观察远处和近处物体。通过放大镜看近处的物体, 能成正立的放大的像,看远处的物体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像。 通过近视眼镜片看到的物体都是正立缩小的。 (2)结论: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 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 (3)效果检测:判断下列各图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 (4)凸透镜和凹透镜怎么画(至少由一个球面组成)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CC'叫做主光轴,简称主轴。 (5)光心:凡是通过该点的光,其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叫做光心。 A B C D E F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