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大学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大学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大学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大学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第一章

1.色诺芬的《经济论》一书,是人类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第一本经济学著作。

2.法国的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安·德·荣克莱田出版一部名为《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

3.亚当·斯密在1776 年发表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提出了著名的“看不见的手”的理论。

4.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什么?为什么?出发点是物质资料

生产。

原因:

(1)只有通过物质资料生产,人类才能生存,人类社会才能发展。

(2)物质资料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

5.社会生产关系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6.经济形式、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关系如何?

(1)区别:经济形式是指与生产力的某个发展阶段相联系,并由该阶段生产力性质决定的人们经济活动的交往形式。

经济制度是指国家对生产资料占有关系、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社会物质财富的分配关系等基本经济关系所作的制度规定。经济体制是国家组织、管理和调控社会经济活动的具体形式。

(2)联系:经济体制以经济制度为基础,反映着经济形式的内在要求,并促进着经济制度基本目标的实现。

7.社会生产关系的分类。(1)一类是反映特定社会性质的生产关

系。

(2)另一类是那些不反映特定社会性质的生产关系。

8.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实质是什么?揭示客观经济规律并运用对

规律的科学认识为人民大众谋利益。

9.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根本任务是什么?揭示生产关系运动的规

律性。

=>生产关系就是经济关系;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规律就是经济规律。

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第二章

1.商品二因素的关系。

(1)区别:(01)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的有用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由具体劳动创造的。

使用价值的质与量都是不一样的。

02)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或者说物化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

动。

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由抽象劳动形成的

价值同质不同量。

(03)商品生产者不能同时占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必须让渡使用

价值给消费者,才能取得价值。

(2)联系:

二者相互依赖、互为条件。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2.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1)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2)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与商品的使用价值量成正比。

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

(1)区别:

(01)含义:具体劳动是指具有各种特殊具体形态、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抽掉了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02)具体劳动创造了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

值。

(2)联系: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不是二次劳动,也不是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

4.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与二因素的关系。

(1)区别:商品的二因素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抽象劳动与具体劳动。

(2)联系: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了商品二因素。即: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

5.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关系。

(1)区别:简单劳动是不需要经过任何专门训练,一般劳动者都能胜任的劳动。

复杂劳动是需要经过专门培养和训练,具有一定技术专长的人才能胜任的劳动。

(2)联系:在相同时间内,复杂劳动产生的价值比简单劳动多。少量的复杂劳动等于多量的简单劳动。或者说,复杂劳动是倍加的简单劳动。

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可以相互转化。

6.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

(1)生产要素是人们从事生产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因素或条件。

(2)主观生产要素对价值创造和价值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

(3)客观生产要素并不创造价值,但它是价值创造和价值形成不可缺少的条件,极大地影响着价值创造和价值形成。

客观生产要素是价值创造和价值形成的必然条件。

客观生产要素通过影响劳动的效率影响价值的创造。

客观生产要素、价值的转移影响着商品价值的形成。

7.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的形成过程。

(1)简单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2)扩大的价值形式。

(3)一般的价值形式。

(4)货币形式。

8.怎样理解“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1)从货币的产生历史来看,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固定在金和银上,一般价值形式就发展为货币形式。故而货币天然是金银。

(2)但是金银的产生早于货币。故而金银天然不是货币。

9.货币的职能与本质的关系是什么?

(1)区别: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商品经济中所起的作用。

货币的本质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2)联系:货币的职能是由货币的本质决定的,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

10.货币的职能是什么?货币最基本的职能是作为价值尺度和流通

手段。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相继出现了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11.世界货币的职能主要表现在:

(1)作为一般的支付手段,用来支付国际收支的差额。

(2)作为一般的购买手段,用来购进外国商品。

(3 )充当财富的一般代表,由一国转移到另一国。

12.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含义及其判断标准。

(1)通货膨胀是指国家的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总水平普遍大幅度持续上涨的现象。

判断标准:

(01)消费物价总水平上涨率。

(02)批发物价总水平的上涨率。

(03)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

(2)通货紧缩是指流通中的货币量不足,引起货币升值、物价总水平持续普遍下降的现象。

判断标准:

(01)零售物价的总指数的增减。

(02 )批发物价总指数的增减。

(03)人民平均生产总值的增减。

13.市场机制的含义、核心问题及其基本内容。

含义:市场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形成的自行协调经济运行的机制。

基本内容: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预期。

核心机制:价格机制。

14.价值规律的含义、客观要求、实现形式及其作用

(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是:

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必须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交换。

(2)其实现形式为: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自发的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

(3)价值规律的作用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01)调节经济活动,实现社会资料的合理配置。

(02)刺激生产者不断改进技术,提高生产经营效率。

(03)导致商品生产者的优胜劣汰,产生市场经济中公平与效率

的矛盾。

15.为什么说“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并不违反价值规律?(1)

从单个商品来看,商品价格经常和商品的价值不一致。(2)从长期社会来看,商品价格总额等于商品价值总额。

(3)价格变动是价值决定的,并且受供求关系的影响。第三章

1.商品流通与资本流通的关系。

(1)形而上的区别:

(01)起点、终点不同。

(02)中间过程不同。

(03)买卖先后次序不同。

(2)本质上的区别:

(01)目的不同:

前者为了获得新的使用价值,而后者为了交换价值本身。

(02)内容不同。

(03)流通的限度不同。

2.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什么?(资本总公式与价值规律之间的矛盾。)

资本总公式呈现出来的现象是经过一买一卖的过程,资本发生了

增值,而按照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在商品的流通中,商品是按照它的价值进行交换的。

因此,在流通中,价值只发生形式的变换,并不包含价值量的改变。

这就是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3.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

条件: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

原因:

(1)等价交换不能产生剩余价值。

(2)不等价交换也不能产生剩余价值,但是可以改变价值分配方式。

4.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关键是什么?为什么?关键是劳动力商

品化。

劳动力的商品化是?

如何认识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劳动力作为商品,也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

(1)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力的货币表现就是工资,具体决定的内容:(01 )维持劳动者本人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02)维持劳动者家属子女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03)劳动者的教育训练费用。

(2)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其特殊性的表现。

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他的使用价值上。

5.资本的一般属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1)资本的价值性。

(2)资本的垫支性。

(3)资本的运动性。

(4)资本的增殖性。

6.如何认识商品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资本的生产过程则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1)劳动过程是劳动者借助于劳动资料,通过有目的的活动作

用于劳动对象,创造出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使用价值的过程。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过程呈现出自己的特点:

(01)劳动者被集中在一定的企业中劳动,并受资本所有者或其代理人监督和指挥。

(02)劳动过程的产物直接归资本所有者占有或支配。

3)价值的形成过程就是抽象劳动形成价值的过程。包含两个

方面:

(01)生产资料转移旧价值的过程。

(02)活劳动创造出新价值的过程。

(4)剩余价值就是由工人创造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

(5)价值的增值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6)工人一天的劳动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时间;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时间。这部分时间生产剩余价值。

所以说,商品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资本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7.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依据及其现实意义。

(1)划分依据:资本的不同部分在资本价值增值过程中发挥的不同作用。

(2)不变资本是指购买厂房、机器设备与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

可变资本是指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3)现实意义:

这种划分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从资本增值的角度,说明了劳动在社会财富创造中的巨大作用,为正确分析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劳动力与生产的物质技术条件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8.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以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前提。

9.为什么剩余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的普遍规律?

(1)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市场经济的实质。

(2)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市场经济运行的各方面和主要过程。

(3)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市场行为主体的命运。

10.怎样理解“任何社会的再生产都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1)一方面,再生产必须生产出一定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用来补偿或增加已消耗的物质条件。

(2 )另一方面,任何生产又都具有一定的社会形式,都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进行的,随着生产的不断更新和重复,这种关系也不断被再生产出来。

所以任何社会的再生产都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11.资本积累的数量是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的。

(1)剩余价值率。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m′越高,m 越大,资本积累的数量越多。

(2)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 (3)所用资本与所费资本的差距。差额越大,说明消耗和转移越小。

(4)预付资本的大小。在剩余价值率和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

比例一定的情况下,预付资本越大,可变资本就相应增大,数量增

大。

12.资本积聚与集中的关系

(1)区别

(01)资本集中是指把许多已经存在的规模较小的资本合并成为

一个较大的资本。

(02)资本积聚是个别资本依靠自己的积累,即通过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来增大自己的资本总额。

(03)资本集中的增大可不受社会财富增长程度的限制,即在社会财富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可以使个别资本迅速增大。

(04)是否能增加社会财富(资本积累可以)。

(2)联系:资本集中有利于资本积聚,资本积聚有利于资本集中。

13.资本集中与垄断的关系

(1)区别:

含义:垄断就是少数大资本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通过协议、联盟和联合而控制生产和市场。

资本集中是指许多已经存在的规模较小的资本合并成为一个较大的资本。

(2)联系:垄断的形成是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14.资本有机构成和社会就业的关系。

资本的有机构成是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1)如果资本总额不变,有机构成提高很可能造成大量劳动者

失业。

(2)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一方面对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

少,另一方面劳动力的供给相对稳定或不断增加,这就形成了相对过剩人口。

(3)一方面市场竞争使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涌现,推动生产力不断发展,从而使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少

15.资本积累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1)资本积累是社会财富不断增长的前提和具体表现形式。

(2)资本积累为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创造了条件。

(3)资本积累是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

第四章

1.如何认识“资本的所有制”?

(1)资本所有制是生产资料以资本形式存在的所有制。

(2)其形式大体可以分为三类:私有制;公有制;混合所有制。

(3)资本的所有制反映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与人之间在资本占有方面的关系,即资本的归属关系或法律上的所有权问题。

(4)其核心是资本带来的剩余价值归谁所有的问题。

(5)资本采取何种所有制形式,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状况决定的。

2.所有制与实现形式的关系。

(1)区别:

实现形式是资本的组织形式。

所有制主要是生产资料所有制

(2)联系:

同一种所有制可以采取不同的实现形式。

不同的所有制可以采用同一种实现形式。

3.产业资本循环采取的三个阶段即三种职能形式的含义。(1)

三个阶段:

(01)购买阶段: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

(02)生产阶段:生产m。

(03)销售阶段:实现m。

(2)三种职能形式: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4.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是什么?

(1)资本周转时间。资本周转时间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2)生产资本的构成。即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

5.如何认识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在m(价值)和m′(剩余价值)

中的作用?

(1)生产时间是指资本停留在生产阶段内的时间,它包括劳动时

间和非劳动时间。

流通时间是指资本停留在流通领域内的时间。包括出售时间和购买时间。

(2)在劳动时间内,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创造价值和剩余

价值。

在非劳动时间内,没有实际的劳动消耗,因此不能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

(3)商品出售关系到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

6.不变资本(C)和可变资本(V)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上的区别。

(1)划分根据不同。前者是根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所起

的作用不同而划分的;后者是根据资本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而划分的。

(2)划分的内容不同。不变资本包括用于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

资本;而固定资本只包括用于劳动资料的资本。

可变资本只是用于劳动力的资本;而流动资本却包括用于劳动对象和劳动力的资本。

(3)划分的目的不同。前者是为了揭示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真

正源泉;后者是为了揭示生产资料的不同部分对资本周转速度从而对

生产的剩余价值的不同影响。

7.决定和影响利润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剩余价值

率。

(2)资本的有机构成。

(3)资本周转速度。

(4)不变资本的节省。

5)原材料价格的变动

在我国,还有:

(6)资产负债率。

(7)总资产报酬率。

(8)资本收益率。

(9)资本保值增值率。

8.影响和决定资本积累的因素。

(1)剩余价值率。

(2)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

(3)所用资本与所费资本的差距。

(4)预付资本的大小。

第五章社会资本运行

1.利润怎样转化为平均利润?部门之间的竞争和资本在各部门之间的自由转移,使各部门不同的利润率逐渐趋于平均,形成平均利润率。

2.为什么说“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并不是对价值规

律的否定?

(1)从个别部门看,资本所有者所得的平均利润与创造的剩余价

值可能不一致。

(2)但从全社会来看,整个资本所有者所得的平均利润总额与全体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总额是一致的。

(3)从个别部门看,一些商品的生产价格与它的价值可能不一

致。

4)但从全社会来看,所有商品的生产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是

一致的。

(5)生产价格的变动,归根结底取决于商品价值。即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动。

(6)价值的变化会反映到生产价格的变化上,价值量的增减影响着生产价格的提高或降低。

3.垄断利润与垄断价格的关系。

(1)区别:含义:垄断利润是指垄断企业的资本所有者凭借其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那一部分利润。

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为了从产品的销售中获得高额利润,凭借其在生产和销售中的垄断地位,所制定的一种价格。

(2)联系:

垄断价格=垄断利润+成本价格+平均利润。

4.商业资本增值的关键在于以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从生产企业购得商品,按生产价格决定的价格,在市场上销售产品。

5.利息率的数量界限是在平均利润率和0 之间,为什么?因为利

息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而不是平均利润的全部。

(1)如果利息率高于或等于平均利润率,表示借入货币资本的

企业得不到任何好处,他当然不会去借钱从事经营了。

(2)如果利息率等于0,实际上就等于资本所有者把货币资本

白白送给企业使用

6.股票和债券的基本特征,及其价格的决定

(1)基本特征

股票:

(01 )不可偿还性。

(02 )参与性。

(03)收益性。

(04)流通性。

(05)价格波动性和风险性。

(01)偿还性。

(02)流通性。

(03)安全性。

(04)收益性。

(2)价格决定因素:

股票:预期股息和银行利息率。

债券:债券利息的多寡与银行利息率。

7.如何认识证券市场的含义、功能及高风险性?

(1 )含义:进行有价证券交易的场所和渠道就是证券市场按其职能不同可分为两类:证券发行市场(初级市场)和证券流通市场(二级市场)(2)功能:

(01)企业和国家筹措长期资金的主要渠道。

(02)有利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03 )能灵敏的反映社会经济的动向。

(3 )证券市场的高风险性,是由证券的本质及证券市场运行的复杂性决定的。

(01)证券的本质决定了证券价格的不确定性。

(02 )证券市场运作的复杂性导致了证券价格的波动性。

(03)投机行为加剧了证券市场的不稳定性。

(04 )证券市场风险控制难度较大。

8.影响土地的等级和产量的因素。

(1)土地的肥沃程度。

(2)地理位置不同。

(3)对土地的连续追加投资不同。土地的等级和产量可分为两种情况:

(1)土地肥沃程度不同、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的差别而形成的不同地块的等级与产量。

(2)对同一地块连续追加投资而形成的同一地块不同时期的等级

与产量。

9.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10.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两个基本理论前提:

(1)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构成和价值构成的原理。(2)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的原理。

11.国家调节经济的目标。

(1)促进经济增长。

(2)增加就业。

(3)稳定物价。

(4)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12.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及其实现条件。

(1)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是社会生产在原有规模上不断重复进行的。

(2)实现条件:

(01 )Ⅰ(v+m )=Ⅱ(c)即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价值加剩余价值之和必须等于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价值。

(02 )Ⅰ(v+m+c )=Ⅰ(c)+Ⅱ(c)即第一部类全部产品的价值必须等于两部类不变资本的价值之和。

(03 )Ⅱ(c+v+m )= Ⅰ(v+m )+Ⅱ(v+m )即第二部类全部产品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可变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之和。

(04)Ⅰ(c+v+m )+Ⅱ(c+v+m )=Ⅰ(c)+Ⅱ(c)+Ⅰ

(v+m)Ⅱ(v+m )即社会生产总产品供给必须与社会总需求平

衡。

13.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条件。

(1)前提条件:

01)Ⅰ(v+m)>Ⅱ(c)

即第一部类向第二部类提供的生产资料,除了满足第二部类简单再生产对生产资料的需要以外,还需有剩余。

(02 )Ⅱ(c+m-m/x )>Ⅰ(v+m/x )即第二部类向第一部类提供的消费资料,除了满足第一部类简单再生产时工人和资本所有者的个人消费外,还必须有余额。

扩大再生产的两个前提条件仅仅表明扩大再生产的可能性,要把可能变成现实,必须把追加的投资考虑在内,使两大部类重新组合,形成新的比例关系。

(2)实现条件:

(01 )Ⅰ(v+ △v+m/x )=Ⅱ(c+△c)

(02)Ⅰ(c+v+m )=Ⅰ(c+ △c)+Ⅱ(c+△c)

(03)Ⅱ(c+v+m)=Ⅰ(v+△v +m/x)+Ⅱ(v+△v +m/x)

14.企业经营机制的内容。

(1)决策协调机制。

(2)动力机制。

(3)约束机制(预算约束+市场约束)。

15.国有企业存在的范围及作用。

(1)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

2018电大政治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最新整理)

判断题 1、(×)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生产力 2、(×)人们可以创造和改造经济规律 3、(√)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4、(×)商品的二重属性,从外面看是使用价值和价值,在内容上看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5、(√)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6、(×)商品的价值量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7、(√)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8、(√)商品的价值量与实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量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 9、(×)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差异对于商品生产者没有什么影响。 10、(√)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11、(√)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12、(√)价值规律是价值决定规律和价值实现规律的统一。 13、(×)价格的波动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 14、(×)社会分工就是部门之间的分工。 15、(√)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在资本主义早期是完全依靠价值规律的作用实现的。 16、(×)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是依靠剩余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来实现的。 17、(√)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是能创造出超额过自身价值的价值,即剩余价值。 18、(×)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19、(√)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追求剩余价值。 20、(×)资本主义社会的机器都是资本。 21、(×)资本积聚可以使个别资本的规模迅速扩大。 22、(×)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Ⅰ(v+m)=Ⅱc 23、(√)在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条件下,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要求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 24、(√)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 25、(×)资产阶级政府的干预对于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是可有可无的。 26、(×)垄断的形成消灭了竞争。 27、(×)垄断组织定价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意志来确定的。 28、(×)国家运用货币政策的中心点是调节银行准备金率。 2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改变了资本主义经济基础。 30、(×)商品的国际市场价值,是由该国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31、(×)当一国国别价值大于国际价值进行国际贸易时,该国能获得绝对利益。 32、(×)资本原始积累发生于资本主义初期。 33、(√)社会主义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政治经济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政治经济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政治经济学期末测试(闭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姓名: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20分) 1、生产力是() A、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生产社会财富的能力 B、生产物质的能力 C、创造新产品的能力 D、人们发现并运用自然规律的能力 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商品与货币的关系 B、社会生产方式及其运动规律 C、政治与经济运动的关系 D、世界经济走向 3、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 A、研究生产力的内容和要素 B、揭示客观经济规律 C、对资本主义剥削制度进行批判 D、研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4、社会生产关系是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

由()关系组成的体系。 A、生产、分配、占有、消费 B、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C、分配、占有、交换、消费 D、生产、交换、盈利、消费 5、1只绵羊=2把石斧表示的是() A、一般的价值形式 B、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C、货币形式 D、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6、社会再生产就其内容来讲包括() A. 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B. 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和内涵式扩大再生产 C. 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D. 生产资料的再生产和消费资料的再生产 7、资本积聚() A. 是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实现的 B. 是由众多中小资本合并实现的 C. 是借助于竞争和信用来实现的 D. 不受社会财富增长速度的限制 8、货币资本的循环公式是() A. G—W…P…W’—G’ B. W…P…W’

多项选择题(32分) 1、货币是() A、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B、一种特殊等价物 C、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D、具有流通手段的金属 2、货币的职能有()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E、世界货币 F、国际货币 3、影响商品经济运动的规律有() A、竞争规律 B、供求规律 C、盈亏规律 D、货币流通规律 4、生产社会化,是指() A、劳动过程本身的社会化 B、由分散的小生产者转化为大规模社会生产的

上海经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

上海财经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政治经济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要求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熟知西方经济学和其它经济学知识,对国内重大经济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较为了解,具有独立进行经济学研究的能力,能够运用经济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的能力;成为经济学研究、教学和经济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二、学制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二年,在职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三年。在规定时期完成课程学习,但未完成学位论文者,可申请延长学习年限,累计延长学习年限一般不得超过一年。 三、研究方向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2.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 四、课程与学分要求 硕士研究生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应修满33学分,其中 1、学位公共课:5学分 2、学位核心课程:12学分 高级微观经济学A、高级宏观经济学A、高级计量经济学A、高级微观经济学B 3、专业必修课程:9学分 专业必修资本论I、中级政治经济学(I、II) 4、选修课程:6学分 从学院开设的课程或外院开设的部分课程中选修6学分课程 5、实践环节和科研能力培养:1学分 硕士研究生应结合专业学习,开展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并写出社会调查或社会实践报告。硕士研究生应积极参加本专业的各类学术活动。应具有独立从事经济学研究的能力。 6、其他规定 (1)在第一学期课程中,学生可以选择《高级I系列课程》替代《高级A系列课程》; (2)每学期每个学生选修课程总学分不能超过18学分,总门数不能超过8门; (3)硕士项目一年级学生,如果对学术研究感兴趣,在修读完《高级微观经济学II》、《高级宏观经济学II》、《高级计量经济学II》的前提下可以申请参加硕博连读资格考试,通过者可以转入硕博连读项目。 五、学位论文 硕士研究生在第一学期确定指导老师,在导师指导下进行选题和论文写作,最晚在第3学期举行论文开题报告,在第四学期完成毕业论文后,可以申请进入论文答辩。学位论文的要求参照《关于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的基本要求》。 课程名称中英文对照: 马克思主义认识方法论Marxism Epistemology 第一外语First Foreign Language 资本论I、II Capital Theory I、II 高级微观经济学I、II、ⅢAdvanced Microeconomics I、II、Ⅲ 高级计量经济学I、II、ⅢAdvanced Econometrics I、II、Ⅲ 高级宏观经济学I、II、ⅢAdvanced Macroeconomics I、II、Ⅲ 经济数学Mathematics for Economics 中级政治经济学I、II Intermediate Political Economics I、II 现代公司财务Modern Corporate Finance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案(全)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案 上篇总论 第一讲导论(3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本章主要阐明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 第一节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政治经济学的产生 (一)“经济”的最初含义 讲解要点:古汉语含义、西方文献的含义 “经济”一词在我国古代汉语中的含义是“经邦济世”、“经国济民”,即治理国家、拯救庶民的意思。在西方文献中,最先使用“经济”一词的是古西腊思想家色诺芬(约公元前面430—354年)。他在《经济论》一书中,首次把奴隶主组织和管理奴隶制经济用“经济”一词来概括,意指家庭管理。现代西方文献中“经济”一词的含义就是从希腊文“家庭管理”演变而来的。 (二)经济学的出现 讲解要点:出现的时期、人物 可供研究的文献资料表明,经济学的出现是在奴隶社会产生以后的事情。色诺芬《经济论》的问世表明西方出现了经济学。之后,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322年)在其所著的《政治学》一书中详细探讨了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认为“经济学”是研究家务,即奴隶主经济问题,他的这种观点在欧洲流行了近两千年。 虽然早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经济学原理就被一些思想家所重视,并对许多重要的经济现象和过程作过考察,但是经济学只是作为一门统一科学的某些要素,远未形成一门独立的科学。

(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 讲解要点:政政治经济学的提出、政治经济学学科产生的脉络、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贡献及局限 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而逐渐形成的。 15世纪末到17世纪中叶,在欧洲流行的重商主义,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了最早的理论探讨。法国重商主义代表人物安·德·蒙克莱田(1575--1622年),在其1615年出版的《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一书中,最早使用“政治经济学”这一名词。 随后“政治经济学”一词被广泛使用,表示对整个社会经济问题的研究。重商主义最早冲破自然经济束缚,开始从宏观上考察社会经济现象,并提出了一些经济政策,但是,由于这种理论探讨仅局限于流通过程,并且只就考察到的经济现象作些肤浅的解释,未能揭示社会经济关系的本质。因此,重商主义理论只是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前史”。 使政治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是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它产生于17世纪中叶,完成于19世纪初期。古典政治经济学在英国是由威廉·配第(1623--1687年)创始,亚当·斯密(1723--1790年)集其大成,大卫·李嘉图(1772--1823年)最后完成的。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批判封建社会的经济制度,阐明资本主义生产和分配的规律,为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服务。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贡献是:把理论研究的重点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并在一定程度上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内部联系,提出了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继而接触到剩余价值问题。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局限: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理论是不完善的,古典经济学家们都没有考察剩余价值的来源和实质,从而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不能把资本主义理解为历史发展中的过渡形式,而把它看作是合乎人性的、合乎自然的、绝对和永恒的社会生产方式。 庸俗政治经济学的出现: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产业革命的发展使机器大工业成为资本主义工业的主要形式,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日益公开化和尖锐化,资产阶级需要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进行辩护的理论,于是,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便应运而生,并于19世纪30年代取代古典政治经济学而占据统治地位。庸俗政治经济学抛弃或歪曲劳动价值理论,发展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庸俗成分;不研究经济现象的内部联系,而是根据资本主义经济的表面现象,制造出各种各样的“理论”来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作辩护。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及其根本变革 讲解要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激化、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意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许多国家中确立,资本主义内在矛盾日益暴露,工人运动有了迅速发展,迫切需要科学的革命理论进行指导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福建师范大学课程考试《政治经济学》作业考核试题参考292

《政治经济学》期末考试 12345678910 C C A D C C C B C A 11121314151617181920 C B C C C B C B D B 2122232425 B A C B C 1、在生产关系体系中,决定生产关系性质的是() A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B产品分配关系C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D人们在交换和消费过程中的关系 2、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意味着( C )A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B它作用的后果是永远不可改变的 C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D它的存在和作用是不受时间、地点和条件限制的 3、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要联系( A ) A生产力和上层建筑B某个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 C生产力和生产方式D某个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 4、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D )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C个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矛盾 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 矛盾 5、与赊购商品有关的货币职能是( C )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贮藏手 段 6、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 C ) A不同商品生产中的两种不同性质的劳动 B同一商品生产中分别进行的两个劳动过程 C商品生产中同一劳动的两重属性 D劳动过程中两种不同职能的分工 7、在商品价值中( C ) A. C+V+M都是在这次生产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 B. C+V是由旧价值转移来的,M是新创造的价值 C. C是由旧价值转移来的,V+M是新创造的价值 D. C是不变资本价值转移来的,V是可变资本价值转移来 的,M是新创造的价值 8、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B ) A 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C 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D 生产使用价值的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9、马克思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不同 部分( C ) A 价值周转方式不同B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不同 C在价值增殖中的作用不同 D 价值转移的方式不同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简答题汇总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简答汇总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在一定生产力状况基础之上的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 (2 )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所形成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方面。经济关系的总和,也就是社会生产关系体系。 (3 )政治经济学的任务在于揭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客观经济规律。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什么实现了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答:(1 )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它和其他社会科学一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对于某种特定性质的生产关系;各个阶级都从本阶级利益出发,采取拥护或者反对的态度,因而政治经济学必然具有阶级性。各个不同阶级,都有为本阶级利益服务的、性质不同的政治经济学。 (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既是一门代表无产阶级利益和具有鲜明阶级性的科学,又是一门揭示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它实现了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代表的无产阶圾利益同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同社会发展方向是完全一致的。 3.如何正确看待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答:(1 )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本质。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整个体系和总体内容来看,是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是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经济理论。 (2 )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应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无论是重商主义经济学、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庸俗经济学,还是当代西方经济学,都应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批判其中的糟粕,吸取并改造其中有价值的成分,为我所用。特别是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其理论体系和根本内容是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但是,它在发展和管理社会化大生产,在发展市场经济和实行政府调控,在经济增长与发展,在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在实行与发展股份制经济,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方面的思想和理论,对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进行经济体制改革,都具有借鉴意义。 4.什么是劳动、劳动对象及劳动资料? 答:劳动是有劳动能力和劳动经验的人,在生产过程中的有目的的活动。 劳动对象是人们把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东西,也就是劳动加工的对象。 劳动资料,又称劳动手段,是人们用来影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其中最主要的是生产工具。 5.什么是生产资料?什么是物质资料生产过程? 答:生产资料是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它是任何社会进行物质生产所必备的物质条件;物质资料生产过程是人们的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手段)在一定形式下结合起来,创造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物质产品的过程。 6.生产力是由哪些因素构成的? 答:(1 )生产力的含义。生产力是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它表示人们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反映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2 )构成生产力的因素。生产力由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构成,还包括管理等其他因素。人的因素是指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科学知识的劳动者,它是生产中能动的主体要素,在生产中起着最根本的作用。

政治经济学试题试卷答案

重庆大学教务处09版第1 页共 6 页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物质资料的生产 D.社会关系的生产 2.能够反映工人真实收入状况的是() A.名义工资 B.实际工资 C.计时工资 D.计件工资 3.剩余价值的实现是在产业资本循环的() A.购买阶段 B.生产阶段 C.销售阶段 D.流通阶段 4.假定在扩大再生产起始的第一年,社会总产品的构成是 Ⅰ﹙4000c+1000v+1000m﹚=6000 Ⅱ﹙1500c+750v+750m﹚=3000 又假定资本技术构成不变,第一部类资本家仅用剩余价值中的500作为个人消费,其余部分用于扩大再生产,则部门间交换的价值总额是()A.1600 B.2000 C.1500 D.3000 5.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 )为尺度的。 A.私人劳动 B.简单劳动 C.复杂劳动 D.社会劳动 6.利润(p)与剩余价值(m)、利润率(p′)和剩余价值率(m′)的关系是() A.m>p m′>p′ B.m

p′ 7.以资本积聚的方式扩大个别资本的规模,是通过() A.许多分散小资本的集合 B.大资本对中小资本的吞并 C.个别资本的资本积累 D.组织股份公司 8.资本主义的成本价格使得资本关系神秘化了,是因为它掩盖了()A.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分 B.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的区分 C.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 D.实际资本和虚拟资本的区分 9.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A.个别资本所有者首先改进技术的结果 B.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C.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时延长工作日的结果 D.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 1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A.改变了经济的资本主义性质 B.代表了个别资本家的利益 C.消灭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础 D.符合垄断资本家的整体利益 11.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最重要前提是( ) A.劳动对象成为商品 B.劳动力成为商品 C.劳动产品成为商品 D.劳动资料成为商品 12. 资本主义利息的来源归根结底是() A.银行雇员创造的剩余价值 B.企业利润的一部分 C.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D.资本所有权的收入 13.把生产资本区分为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其依据是()。 A.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价值转移方式 B.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物质存在形态 C.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 D.不同部分的不同运动速度 14.资本周转速度与() A.周转时间成正比,周转次数成反比 B.周转时间成反比,周转次数成正比 C.周转时间成正比,周转次数成正比 D.周转时间成反比,周转次数成反比

(完整word版)政治经济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学生习题 一、单选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社会生产关系 B社会生产力 C社会生产方式 D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 2.决定社会经济制度变更的经济规律是() A价值规律 B剩余价值规律 C基本经济规律 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规律 3.商品是() A劳动产品 B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 C满足生产者自己需要的劳动产品 D用来进行交换的劳动产品 4.商品的价值量是由() A商品的效用决定的 B商品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C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D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5.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生产它的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 A.成反比 B.成正比 C.没有关系 D .有时成正比,有时成反比 6.价值形成发展到货币形式以前顺次经过() A.简单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 B.简单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 C.一般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简单价值形式 D.扩大价值形式、简单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 7.货币具有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 A具有使用价值 B是商品,具有价值 C是金银 D能够分成若干等份 8.观念上的货币可以作为() A价值尺度 B支付手段 C流通手段 D贮藏手段 9.在1只羊=2把石斧的价值形式中,2把石斧是() A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 B处在等价形式上 C既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又处在等价形式上 D处在一般等价形式上 10.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的条件是() A出现了私有制和社会分工 B使用价值转化为价值 C具体劳动转化为抽象劳动 D经过商品交换 11.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 A商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B商品价格经常低于价值 C商品价格总是高于价值 D商品价格往往高于价值 12.简单商品流通公式是 ( ) A.W-G-W’ B.G-W-G’ C.G-G’ D.G-W…P…W’-G’ 13.资本的总公式是() A.W-G-W’ B.G-W-G’ C.G-G’ D.G-W…P…W’-G’ 14.分析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指明价值增殖产生的具体所在() A.发生在G-W购买阶段的货币上 B.发生在W-G售卖阶段上 C.发生在购买阶段G-W所购买的商品的价值上 D.发生在购买阶段G-W所购买的商品的使用价值上 15.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力所创造的新价值是()

大学政治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卷

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题(大一上学期) 一、填空 1、商品的价值量是什么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劳动力成为商品)。 3、单位商品商品的价值量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成反比) 4、资本的概念(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5、产业资本连续循环两个必要条件(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态在空间上的并存性、产业资本三种循环形式在时间上的继起性)。 6、年剩余价值的概念(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同一年内预付的可变资本的比率)。 7、借贷利息量是在(0)和(平均利润)之间。 8、金融寡头通过(参与制、创业利润、个人联合)来实现统治的。 9、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垄断地位而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它是垄断资本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价格之差。 10、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生产相对过剩),根源(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物质基础(固定资本的更新)。 11、生产产品的劳动二重性和二因素的关系(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 12、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具有特殊性。 13、工资的本质(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14、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 15、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I(v+△V+m/v)=II(c+AC))。 16、生产价格=成本+(平均利润)。 1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物质基础(固定资本的更新) 18、租种劣等土地的资本家需要缴纳(绝对地租),租种优等土地的资本家要缴纳(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租种中等土地的资本家要缴纳(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 19、金融寡头在政治上(个人联合)实现其统治的。 20、马克思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在价值增值的过程中发生作用不同)。 周转方式不同分为(固定和流动资本)。 21、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是(资本积累)。 22、具有占有和创造剩余资本是(产业资本)。 23、固定资本更新是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总结)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总结) 导论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主要任务。 ⑴研究对象:物质资料的生产。 物质资料生产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力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包括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各种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 ⑵研究方法:抽象法、矛盾分析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⑶主要任务:通过对生产关系的研究,揭示各种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经济规律。 2.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现实意义。 ⑴认识和掌握经济规律,按经济规律办事。 ⑵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 ⑶正确认识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⑷能用经济观点和经济分析方法来观察和处理问题。 ⑸对学好其他经济学科也有重要意义。 第一章商品与货币 1.商品的二因素 二因素: 使用价值是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有用性。由商品的物理化学等自然属性决定。特征有a 必须对别人有用,是社会的使用价值b必须是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 c 必须通过交换让渡给别人,才能进入消费的使用价值,从而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数量关系或比例。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或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相互依存:a 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 b 未经人类劳动创造的物品,有使用价值,没价值,不是商品c 不是为了交换的劳动产品有使用价值没价值,不是商品。 相互对立,相互排斥:a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商品生产者相互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b 使用价值和价值只能实现一种属性,不能两者兼得 c 两者的矛盾通过交换才能解决。 2.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具体劳动是劳动的自然属性,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 抽象劳动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劳动的社会属性,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不是两次劳动支出。 二因素由二重性决定:具体劳动同物质要素相结合创造使用价值,但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抽象劳动创造价值,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3.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起源;;货币流通规律。 ⑴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的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 1只绵羊=2把斧子

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练习二

第二章商品与货币 一、名词解释 商品、商品经济、使用价值、价值、具体劳动、抽象劳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简单劳动、复杂劳动、私人劳动、社会劳动、商品拜物教、货币、相对价值形式、等价形式、价值尺度、价格、价格标准、流通手段、商品流通、货币流通规律、货币贮藏、支付手段、世界货币、通货膨胀、价值规律、市场机制、供求关系、竞争机制 二、单项选择题: ⒈商品是() ①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②任何社会的劳动产品 ③任何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④不要求等价补偿的物品 ⒉商品的二因素是() ①价值与价值量②使用价值与效用 ③价值与交换价值④使用价值与价值 ⒊商品的价值量是() ①由商品的使用价值大小决定;②由商品生产者在生产中实际付出的劳动决定的;③生产技术决定的; ④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⒋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 ①成正比②成反比③反方向变动④同方向变动 ⒌形成商品二因素的原因是() ①生产商品的劳动需要人和工具 ②生产商品的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③生产商品的劳动同时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④生产商品的劳动包括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 ⒍政治经济学中所说的劳动的二重性是指() ①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②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③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④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 ⒎劳动的二重性是() ①两次劳动;②两种劳动;③两种具体形式的劳动;④同一劳动的两个不同侧面 ⒏商品经济存在的两个基本条件是() ①劳动者和生产资料②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分工 ③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④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 ⒐私有制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①价值与使用价值之间的矛盾 ②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③劳动者与生产资料所有者之间的矛盾 ④商品生产中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 ⒑货币的本质是() ①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②人们为方便交换而发明的一种工具;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笔记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导论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主要任务。 ⑴研究对象:物质资料的生产。 物质资料生产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力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包括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各种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 ⑵研究方法:抽象法、矛盾分析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⑶主要任务:通过对生产关系的研究,揭示各种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经济规律。 2.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现实意义。 ⑴认识和掌握经济规律,按经济规律办事。 ⑵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 ⑶正确认识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⑷能用经济观点和经济分析方法来观察和处理问题。 ⑸对学好其他经济学科也有重要意义。 第一章商品与货币 1.商品的二因素 二因素: 使用价值是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有用性。由商品的物理化学等自然属性决定。特征有a 必须对别人有用,是社会的使用价值b必须是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 c 必须通过交换让渡给别人,才能进入消费的使用价值,从而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数量关系或比例。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或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相互依存:a 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 b 未经人类劳动创造的物品,有使用价值,没价值,不是商品 c 不是为了交换的劳动产品有使用价值没价值,不是商品。 相互对立,相互排斥:a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商品生产者相互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 b 使用价值和价值只能实现一种属性,不能两者兼得 c 两者的矛盾通过交换才能解决。 2.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具体劳动是劳动的自然属性,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 抽象劳动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劳动的社会属性,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不是两次劳动支出。 二因素由二重性决定:具体劳动同物质要素相结合创造使用价值,但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抽象劳动创造价值,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3.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起源;;货币流通规律。 ⑴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的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 1只绵羊=2把斧子 绵羊:作为使用价值出现。主动作用,通过斧子表现自己的价值,处于相对价值形式。 斧子:作为价值出现。被动作用,不表现自己的价值,充当表现材料,起等价物的作用,处于等价形式。 ⑵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种商品的价值经常的表现在一系列商品上。价值第一次表现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缺陷:价值表现不完全,特殊等价形式的商品是没有穷尽的。

西安交通大学政治经济学考试试题

单选(13分) 1、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C) A、劳动资料 B、劳动对象 C、生产工具 D、生产的产品 2、资本积聚(A) A、是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实现的 B、是由众多中小资本合并实现的 C、是借助于竟争和信用来实现的 D、不受社会财富增长速度的限制 3、1只绵羊=2把石斧表示的是(D) A、一般的价值形式 B、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C、货币形式 D、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4、金属产品生锈,木材腐朽而造成的资本损耗称为(A) A、有形磨损 B、无形磨损 C、精神磨损 D、自然磨损 5、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A) A、劳动力成为商品 B、生产资料可以买卖 C、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D、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6、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A) A、I(v+m)=IIc B、II(C+v=m)=I(v+m)+II(v+m)? C、I(c+V+m)=Ic+IIc? D. I(V+△v+m/x)=II(c+△c) 7、马克思主义政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是(B) A、研究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 B、揭示客观经济规律 C、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D、研究社会经济运行状兄 8、计件工资是(A) A、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B、名义工资的转化形式 C、实际工资的转化形式 D、货币工资的转化形式 9、商品的社会属性是指(B) A、使用价值 B、价值

C、交换价值 D、抽象劳动 10、货币资本的循环公式是(A) A、G-W...P...W’-G’ B、W. P WG。 G-W C、P...W’G’。G-W...P D、G’-W...P...W’ 11、下列选项中既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流动资本的是(B) A、劳动力 B、原料 C、厂房 D、机器 12、在商品供求关东干衡的条件下,商品价格(A) A、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B、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正比 C、与商品价值成反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D、与商品价值成反比,与货币价值成正比 13.资本主义生产中第Ⅱ部类是指(C) A、制适生产资料的部类 B、制适生活资料的部类 C、制造消费资料的生产 D、制适享受资料的部类 二、多选(6分) 14、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使经济危机具有形式上的可能性的货币职能是(BD)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E、世界货币 15、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过程是(ACD) A、利润率的平均化过程 B、商品价值的平均化过程 C、生产价格的形成过程 D、资本家重新分配剩余价值的过程 E、资本有机构成的平均化过程 16、资本主义国家运用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主要是对(AB) A、利息率的调节 B、货币流通量的调节 C、税种和税率的调节 D、价格水平的调节 E、国家采购的调节 17、资本的共性表现为(ABC) A、是一种能自行增殖的价值 B、是处于不断运动中的资本

《政治经济学》期末考试卷(B)

《政治经济学》期末考试卷(B) 试卷说明:本试卷共有六大题,47小题,满分100分。请将答案全部按规定填写到答题纸上。 一、单项选择题(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30分) 1、不同的商品能够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交换,说明这两种商品必定具有在质上相同的东西。这个同质的东西就是商品的() A 供求关系 B 使用价值C价值 D 效用 2、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揭示() A 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B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C 经济规律 D 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3、资本总公式是() A W—G—Wˊ B G—W—Gˊ C G—W—G D G—Gˊ 4、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按照顺序先后采取了() A 货币资本、商品资本、生产资本B生产资本、货币资本、商品资本 C 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D 商品资本、生产资本、货币资本 5、垄断资本在国外设立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是 A生产资本输出 B 对外经济援助 C 政治上控制输入国 D 借贷资本输出 6、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是() A 生产 B 交换C分配 D 消费 7、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不会发生流通中货币量持续地严重过多或过少现象直接原因是() A 货币的世界货币职能能使货币在世界范围内 B 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能自觉地调节货币流通量 C 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能自发地调节货币流通量 D 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能自觉地对货币需要量进行科学预测流通,从而具有相当的稳定性 8、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赢利,就必须使自己生产商品的() A必要劳动时间等于剩余劳动时间 B 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 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 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9、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是在被使用时() A 只能创造出自身的价值 B 能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C能把自身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 D 把全部使用价值消费掉 10、垄断组织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依靠其垄断地位而规定的市场价格是 A 生产价格 B 成本价格 C 垄断价格 D 内部价格 11、以下属于某一社会经济制度特有的经济规律是() A 价值规律 B 货币流通规律 C 剩余价值规律 D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12、资本周转速度与() A 周转时间成正比,周转次数成反比 B 周转时间成反比,周转次数成正比 C 周转时间成正比,周转次数成正比 D 周转时间成反比,周转次数成反比 13、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与剩余价值的关系是() A 资本家的个人消费小于剩余价值 B 资本家的个人消费等于剩余价值

大学生政治经济学论文

论城乡差距 班级:国贸三班 姓名:颜丙烨 学号:20112112319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举世瞩目,但也面临着国内收入分配差距扩大问题的困扰,使我国和谐社会建设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研究现阶段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的表现、成因及存在的问题迫在眉睫。如城乡差距扩大造成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加剧、公务员不断涨工资,而工人收入增长缓慢等都是收入差距带来的原因,造成一些社会不稳定因素。 我国城乡差距的扩大,不仅在物质基础上有差距,最主要的是城乡间人口流动的限制使城市人均的资源总量快速增加,而农村人均资源很难增长。一方面是产业不断地向城市聚集,各种物质和文化成果向城市聚集;而另一方面,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后,并未被城市真正所吸纳,相当一部分劳动力仍游离于城市产业部门之外。这大大地限制了中国城乡间和地区间的劳动力流动,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我们可以把原因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在计划经济时期,中央政府选择和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构成城乡差距形成的根源。其主要实施机制的三套马车:农产品的统购统销制度、人民公社制度和户籍制度严重扭曲了生产要素市场,直接造成日益强化的二元经济结构。 金融制度方面,由于农业效益低、风险大和银行对城市的偏好,农业银

行、农村信用社和农业发展银行对农业的贷款日益下降。财政制度方面,政府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量不足;投入结构不合理;支出部门分割严重,有限的资金不能形成合力。税收制度方面,城乡税赋不公平,农村税率偏高。另外,农村税费改革后,税制仍不科学,农民负担过重。土地制度方面,当前的城市扩张热是有利于城市,政策是偏向城市,在实际操作上不利于农民。户籍制度方面,国家明确将居民区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种不同户籍,人为将城乡居民分割为两个在发展机会和社会地位方面不平等的社会集团。城市偏向方面,在我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急于赶超工业化国家的渴望没有达到预期情况下,城市居民作为改革体制以前的受益者,对政府形成一种压力,以便保护他们的相对福利,造成再次城市偏向。干部队伍方面,乡镇机构臃肿,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非编制定额的干部和工作人员急剧扩大,形成恶性膨胀,加重了乡镇财政开支,全国乡村两级负债接近万亿元。 城乡隔离的体制结构,使各种要素的相互流动受到制约,这不仅包括物质资源要素还包括人力资源要素及技术要素等。医疗卫生方面,城乡之间的卫生资源分配不均、医疗保障不平等,导致农村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工作薄弱,农民缺乏基本的医疗保障。社会保障方面,与城镇社会保障相比,农村社会保障建设非常薄弱;在国家的财政支出中,只有少数用于农村社会救济;农村除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外,其他社会保障项目基本没有建立起来。 教育方面,精英教育致使教育资源和文化设施的城乡投入不平等,最终使农村人口主要由受过初中和小学教育的群体构成,城市人口主要由接受高中以上教育的群体构成,这无疑是城乡差距的最大不平等。继续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方面,由于对城乡的偏好不同,继续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多

马克思主义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发展和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的历史背景、理论来源。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两个伟大发现之一。列宁、毛泽东、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重大贡献。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必须紧密联系生产力来考察社会生产关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揭示经济规律。 商品和货币 商品 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商品的价值与价值量。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经济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货币 货币的产生。货币的本质和职能。货币流通规律。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价值规律 价值与价格,供求关系与价格。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主要作用及其实现。说明:本章的名称从原来的“劳动价值论是剖析资本主义经济的理论基础”改为“商品和货币”,但内容未变。只是删掉“商品、价值是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

社会经济关系”知识点,但这个观点在有关知识点还是要讲的。此外,“资本主义经济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和“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两个知识点的位置作了调整。 资本和剩余价值生产 货币转化为资本 资本的总公式。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剩余价值的生产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剩余价值的本质和来源。 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及其意义。剩余价值率。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超额剩余价值。 劳动力和劳动的科学区分。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再生产既是产品的再生产,又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资本积累。资本有机构成。资本的积聚和集中。资本主义积累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及其对工人就业的影响。 资本循环和周转,社会总资本再生产 资本循环和周转

(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政治经济学》单项多项选择题题库及答案

(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政治经济学》单项多项选择题题库及答案 (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政治经济学》单项多项选择题题库及答案盗传必究一、单项选择题1.政治经济学是()正确答案:经济学的原初形态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正确答案:生产方式3.马克思经济学方法论的核心是()正确答案:矛盾分析4.经济学分析方法中的矛盾分析是为()正确答案:解决矛盾5.由抽象到具体是()正确答案:由简单范畴到复杂范畴 6.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研究首先是从()开始的。 正确答案:商品 7.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的数量比例相交换,其原因是所有商品()正确答案:都凝结着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8.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形成了商品的()正确答案:价值 9.商品是()正确答案: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 10.商品的二重性是指()正确答案:使用价值和价值 11.商品的价值是()正确答案:交换价值的内容 12.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是()正确答案:抽象劳动 1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正确答案:生产商品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 14.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正确答案: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15.创造商品使用价值的劳动是()正确答案:具体劳动 16.就不同部门而言,价值量的决定以()为计量单位。 正确答案:简单劳动 17.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正确答案:商品的价值量 18.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正确答案:成正比或成反比或无关 19.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正确答案: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20.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部门的平均劳动生产率()正确答案:成反比 21.扩大的价值形式是指()正确答案: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 22.当一切商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