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态恢复与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生态恢复与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生态恢复与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生态恢复与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河北省白洋淀生态恢复与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保定国家高新区00000000000

可行性研究报告

(终稿)

?????有限公司

编制人员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项目背景 (1)

1.1.1 项目名称 (1)

1.1.2 承办单位 (1)

1.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

1.1.4 项目提出的理由及过程 (2)

1.2项目概况 (3)

1.2.1 项目地点 (3)

1.2.2 工程治理规模与目标 (3)

1.2.3 主要建设条件 (4)

1.2.4 工程治理总投资及效益情况 (4)

1.2.5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

1.3问题与建议 (5)

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 (1)

2.1项目提出的背景 (1)

2.1.1 白洋淀水域现状 (1)

2.1.2 黄花沟的污染是直接导致白洋淀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1)

2.1.3 国家的产业政策 (2)

2.2工程治理的必要性 (4)

2.2.1 保护和修复白洋淀水域生态的需要 (4)

2.2.2 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 (4)

2.2.3 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保护人民群众健康的需要 (5)

2.3保定市政府的政策导向 (6)

第三章工程治理场址条件 (9)

3.1自然条件 (9)

3.1.1 气候气象 (9)

3.1.2 水文特征 (10)

3.1.3 地形地貌 (11)

3.1.4 地质地震 (11)

3.2基础设施条件 (12)

3.2.1 区域性交通条件 (12)

3.3.2 城市基础设施 (12)

3.3.3 高新区基础设施 (12)

3.4场址现状条件 (12)

3.4.1 大唐保定热电厂储灰场 (13)

3.4.2 北大坑垃圾场及黄花沟河沟地段 (13)

3.5城市规划条件 (14)

3.5.1 高新区发展现状 (14)

3.5.2 高新区发展目标 (15)

3.5.3 三期用地的功能定位 (16)

3.5.4 总体布局 (16)

3.6征地拆迁条件 (17)

第四章工程治理方案 (18)

4.1设计依据与设计原则 (18)

4.1.1 设计主要依据 (18)

4.1.2 设计主要原则 (19)

4.2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总体方案概述 (20)

4.2.1 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方案比较 (20)

4.2.2 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方案概况 (21)

4.3保定热电厂灰场治理 (22)

4.3.1 国内外粉煤灰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22)

4.3.2 保定热电厂粉煤灰场概况 (25)

4.3.3 储灰场粉煤灰综合利用解析 (26)

4.3.4 储灰场粉煤灰搬运方案 (26)

4.3.5 储灰场淤泥解决方案 (27)

4.3.6 储灰场冲灰水处理方案 (28)

4.3.7 储灰场场地平整方案 (28)

4.3.8 新建事故储灰场的选址 (29)

4.3.9 储灰场治理主要工程量及设备 (30)

4.4北大坑露天垃圾场治理 (31)

4.4.1 露天垃圾场概况 (31)

4.4.2 露天垃圾场垃圾成分分析 (31)

4.4.3 国内外城市垃圾处理方法概述 (31)

4.4.4 露天垃圾场垃圾处理方法的比选 (34)

4.4.5 露天垃圾场垃圾填埋运输方案的比选 (35)

4.4.6 露天垃圾场渗滤液的处理方案 (37)

4.4.7 露天垃圾场底泥解决方案 (37)

4.4.8 露天垃圾场地平整方案 (38)

4.4.9 露天垃圾场治理主要工程量及设备 (38)

4.5黄花沟露天垃圾场段河道治理 (39)

4.5.1 黄花沟整治思路 (39)

4.5.2 黄花沟治理方案 (39)

4.5.3 黄花沟治理主要工程量及设备 (41)

4.6竖向设计与土方平衡 (41)

4.6.1 竖向设计技术路线 (41)

4.6.2 场地竖向设计 (42)

4.6.3 土方总量平衡 (43)

4.7公用与辅助工程设计 (44)

4.7.1 给水排水工程 (44)

4.7.2 供电通信工程 (44)

4.8项目环境监测方案 (44)

4.9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5)

4.9.1 主要工程量和设备 (45)

4.9.2 工程建设投资估算 (46)

第五章节能措施 (47)

5.1项目能源消耗种类 (47)

5.2节能措施 (47)

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 (49)

6.1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49)

6.1.1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49)

6.1.2 声环境影响分析 (49)

6.1.3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 (50)

6.1.4 水环境影响分析 (50)

6.1.5 水土流失与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51)

6.1.6 交通影响分析 (51)

6.1.7 健康与安全 (51)

6.2环境影响的缓解措施 (52)

6.2.1 减轻嗅味 (52)

6.2.2 减少扬尘 (52)

6.2.3 噪声的控制 (52)

6.2.4 现场废物处理 (53)

6.2.5 缓解交通影响 (53)

6.2.6 倡导文明施工 (53)

6.2.7 制定弃土处置运输计划 (54)

6.3工程治理完工后对环境的影响 (54)

第七章劳动卫生与安全 (55)

7.1主要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分析 (55)

7.2安全措施 (56)

7.3职业卫生及防护措施 (57)

第八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58)

8.1机构设置 (58)

8.2机构组成及职责 (59)

8.2.1 行政管理科 (59)

8.2.2 技术管理科 (59)

8.2.3 计划财务科 (59)

8.2.4 设备材料管理科 (59)

8.2.5 施工管理科 (59)

8.2.6 拆迁与安置办公室 (60)

8.3人力资源配置 (60)

第九章项目实施进度与招投标 (62)

9.1基本内容说明 (62)

9.2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62)

9.3项目招投标 (64)

9.3.1 项目招标的主要依据 (64)

9.3.2 招标的范围 (64)

9.3.3 项目招标的组织形式 (64)

9.3.4 项目招标的方式 (64)

9.3.5 项目招标的具体实施 (64)

第十章征地拆迁与移民安置 (67)

10.1征地拆迁 (67)

10.1.1 项目涉及的永久征地 (67)

10.1.2 临时占地 (67)

10.2移民安置 (68)

10.2.1 受影响单位 (68)

10.2.2 受影响人群 (68)

10.3补偿安置方案 (69)

10.3.1 企事业单位安置方案 (69)

10.3.2 村集体的安置补偿 (69)

10.3.3 受影响人群安置方案 (69)

10.4费用估算 (70)

第十一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71)

11.1投资估算 (71)

11.1.1 编制依据 (71)

11.1.2 编制说明 (71)

11.1.3 工程治理投资估算 (72)

11.1.4 总投资估算表 (76)

11.2资金使用与筹措计划 (80)

第十二章财务评价 (81)

12.1财务评价说明 (81)

12.2基础数据选取 (81)

12.3财务评价 (81)

12.4财务评价结论 (82)

第十三章国民经济评价 (83)

13.1评价说明 (83)

13.2影子价格分析 (83)

13.3国民经济效益分析 (84)

13.4国民经济评价指标 (84)

13.5敏感性分析 (84)

13.6国民经济评价结论 (85)

第十四章社会评价 (87)

14.1社会评价 (87)

14.1.1 项目建设的社会意义 (87)

14.1.2 对社会影响分析 (88)

14.1.3 项目互适性分析 (89)

14.1.4 评价结论 (89)

14.2风险分析 (89)

14.2.1 主要风险因素 (89)

14.2.2 风险程度分析 (90)

14.2.3 风险防范与措施 (91)

第十五章结论与建议 (93)

15.1结论 (93)

15.2建议 (96)

附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1河流治理工程案例........................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2相关协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3协商会议纪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4政府令..................................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5政府决策文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6环评批复................................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7土壤修复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图1项目区域位置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图2项目工程规划总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图3灰场现状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图4垃圾场现状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图4垃圾场现状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背景

1.1.1 项目名称

河北省白洋淀生态恢复与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保定国家高新区00000000000(以下简称“本工程”或“本项目”)。

1.1.2 承办单位

保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有限公司。

保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有限公司作为项目业主方,即项目主体,负责整体项目的筹资(借、还、贷)、投资、建设、管理,包括项目用地的征收、土地整理、规划的托管、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开发建设工作。

1.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国家发展与计划委员会文件《国家计委关于河北省利用亚行贷款建设海滦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计投资[2002]182号);

(2)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白洋淀水域环境功能区划意见的批复》(冀政函[1997]24号);

(3)河北省环保局编制《白洋淀及上游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总体规划》(2005)(4)中国中轻国际工程有限公司编制《黄花沟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2006.9);

(5)机械工业第五设计院编制《保定热电厂储灰场迁建及相关工程可行性

研究报告》(2006.6);

(6)保定国家高新区管委会《关于对高新区北大坑进行综合治理进展情况的报告》(高区[2003]16号文);

(7)保定市建设局《花庄变电站以西垃圾坑治理方案》(2004.7.15)

(8)保定市环保局《关于高开区北大坑污水情况的报告》(保环[2003]10号文);

(9)保定市环保局、建设局等《关于保定电厂储灰场搬迁工作有关情况的汇报》(2005.7);

(10)相关基础资料:《保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概念规划研究》(2006.1)、大唐保定热电厂与保定国家高新区发展公司关于本工程的意见,项目现场调查、访谈资料。

1.1.4 项目提出的理由及过程

保定市位于河北省中部,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大北京地区的能源基地、华北平原最大淡水湖泊湿地——白洋淀上游工业城市,也是海河流域的重要城市。近几十年来,由于包括保定在内的上游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迅速发展以及环境设施建设的滞后性,使本来就脆弱的区域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影响。继2000年“死鱼事件”后,有“华北明珠”之称的白洋淀水域今年破冰后又出现大面积鱼类死亡,引起国家环保总局、林业局、农业部及河北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国家林业局编制的《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2005-2010)》中,河北省白洋淀被列为全国重点湿地恢复工程。同时河北省专门编制了《白洋淀及上游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总体规划》,计划用十年时间,投资80多亿元,解决流域性生态问题,彻底改变白洋淀及其上游脆弱的生态环境。

黄花沟位于白洋淀的上游,贯穿保定国家高新区,是一条天然河流,起源于保定市满城县,横穿保定高新区,在保定市东南汇入大清河,最终汇入白洋淀。有关白洋淀污染源的调查表明,黄花沟上游企业未经处理的污水、大唐保定热点厂储灰场渗水、北大坑垃圾堆放场渗水等污染源已成为白洋淀的主要污染源,加重了白洋淀生态环境的恶化。为彻底解决黄花沟流域的环境问题,保定市委市政府已连续多年将涉及黄花沟环境综合治理的一系列项目列为民兴办的“实事工程”,体现出保定市委、市政府对黄花沟环境综合治理与区域生态环境改善的极大关注。

2003年以来,保定市委、市政府、保定国家高新区先后就黄花沟环境综合治理问题进行了一系列工作,包括北大坑污水情况调研、保定高新区曹庄垃圾场封场及综合治理、大唐保定热电厂储灰场治理及搬迁等。2006年黄花沟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北大坑垃圾场部分)初步可行性研究、大唐保定热电厂储灰场迁建及相关工程的可行性研究、环境影响评价等工作已基本完成。黄花沟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是白洋淀流域生态系统综合管理与环境保护项目的子项目之一。

1.2 项目概况

1.2.1 项目地点

本项目位于保定市西北部,北二环北侧,河北省保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下称“保定国家高新区”)三期规划用地的南部。

1.2.2 工程治理规模与目标

工程涉及范围为现大唐保定热电厂储灰场用地范围(建设路与保满公路交叉口的西北角)、北大坑垃圾场(乐凯北大街和向阳北大街之间)用地范围、以及黄花沟北大坑段。

本报告的编制范围为大唐保定热电厂储灰场搬迁及场地整理、北大坑垃圾场的清理整治、黄花沟河道北大坑段综合整治工程三大部分。

工程主要内容是:

(1)粉煤灰储灰场整治工程,包括粉煤灰清运、大坝拆除、土地平整;

(2)露天垃圾场整治工程,包括垃圾搬运、土地平整、污水处理;

(3)河道整治工程,包括黄花沟露天垃圾场1.5Km范围内的污水截流系统、雨水疏导系统、垃圾清理、河道清淤、护坡建设、防渗工程、绿化工程等。1.2.3 主要建设条件

本项目位于保定高新区第三期规划用地内,紧邻保定市二环路,施工期间用水、用电基本能够满足需要。周边配套的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设施完善,具备接受处理本项目实施过程产生的各类治理物。

1.2.4 工程治理总投资及效益情况

本工程总投资为55637.7万元中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1100万美元,折合约8360万人民币(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暂按1:7.6计算),其余国内配套资金47277.7万元由保定市政府自筹解决。

工程完工后具有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闲置或废弃土地的恢复利用,改善保定市的环境状况,为白洋淀的水土保护创造条件。

1.2.5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下表。

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1.3 问题与建议

由于本项目是一项综合性的环境治理工程,项目内容涉及多个方面和专业,既有移民要求、又有环境治理和土地恢复,大量的土方开挖与平整、灰方运输等涉及到交通疏导以及接收单位合作方面,等等问题,决定了本项目不是一项简单的挖方、运输、填埋工程,而是一项综合性的复杂工程,需要多方协调与合作:

1、本项目涉及受影响单位三个(大唐保定热电厂、保定开达热电有限公司、曹庄村),受影响人群包括:(1)大唐保定热电厂、保定开达热电有限公司在储灰场就业的有关职工及其家属;(2)北大坑垃圾场内的“垃圾队伍”(以拾垃圾为生的人员);(3)与垃圾场有经营关系的权益人;

2、需治理、恢复土地约3000亩:储灰场约2300亩,垃圾场和黄花沟约700亩;

3、需外运灰方200万方、垃圾55万方,其他淤泥、废水超过24万方,回填好土约120万方;

4、灰方运输、垃圾填埋、淤泥废水处理等涉及多家协作企业和单位。

上述问题的解决与否将会制约着本项目的顺利开展与实施,需要承办单位在保定市政府的领导下,协调各方关系,处理好各方既得利益,在亚行的框架体系下,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优势,协调解决好工程治理过程中的各项问题。

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

2.1 项目提出的背景

2.1.1 白洋淀水域现状

白洋淀位于河北省中部,是华北平原最大最典型的淡水湖泊湿地,号称“华北之肾”,总面积366平方公里。它对维护华北地区的生态环境、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上世纪60年代以后,白洋淀水源不足,水位不稳、水体污染、泥沙淤积,特别是80年代连续干旱,白洋淀水生物遭到毁灭性破坏,水产品基本绝迹,区域生态平衡受到严重影响。继2000年“死鱼事件”后,有“华北明珠”之称的白洋淀水域今年破冰后又出现大面积鱼类死亡,引起国家环保总局、农业部及河北省政府高度重视。调查结果显示,造成本次水体污染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保定地区污水处理厂建设严重滞后,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和生活污水进入白洋淀,包括黄花沟流域的污水;二是满城县造纸工业污水排放量明显增加;三是白洋淀水位常年偏低,且今年补水较晚,导致淀区污染物浓度升高,水质恶化;四是部分企业环保意识淡薄,存在偷排偷放问题。2.1.2 黄花沟的污染是直接导致白洋淀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黄花沟是一条天然河流,起源于保定市满城县,横穿保定高新区,在保定市东南汇入大清河,最终汇入白洋淀。作为保定市的护城河的黄花沟,主要承担着保定市雨季排洪、泄洪,旱季流域内农田灌溉的重要职能。

随着保定工业的迅猛发展,工业三废也逐渐增多,部分工业企业将工业废水和企业内部生活污水直接排入黄花沟,黄花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由清变浊,给白洋淀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危害。同时,黄花沟也给保定市的环境带来严重破坏。

黄花沟流经保定高新区主要污染源为:

(1) 黄花沟上游8家企业每天排放的污水6千立方米,未经处理直接排入黄花沟,使原本清澈的水变黑变质散发臭气,严重危害了下游水域;

(2) 黄花沟流经砖场附近,在烧砖取土后形成的坑内,露天堆放着约55万m3的生活和建筑垃圾,没有任何保护措施,导致对周边环境产生严重污染,部分垃圾还堵塞了河道。更为严重的是部分垃圾坑底部已与黄花沟连通,使垃圾长期侵泡于水中,导致垃圾堆放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直接进入河道,河道内污染物浓度大幅增高,造成下游水域的污染情况加重。另外,横穿高新技术开发区的黄花沟,位于保定市的西侧边缘地带,属于保定市水源保护区中准保护区的范围内,由于人为因素及地质构造的不利影响,造成渗入土壤的污染物逐渐缓慢污染着保定市地下水源。

(3) 当地村民以及一些外省籍群众将自然堆放的垃圾重新刨起、捡拾,并在填埋场附近各自圈地,围栏储存这些捡拾垃圾,将极易污染环境的垃圾场当作了发家致富的基地。这也是当地环境被加重污染的原因之一。

上述污染源不仅使黄花沟内的水和周边地下水受到严重污染,还严重威胁着白洋淀的生态环境,造成数千亩良田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使宝贵的耕地变成了废弃地和垃圾场。无风的日子,臭气熏天,在有风的日子,尘土满天飞。春秋多风季节,扬尘造成的一公里宽的沙尘暴直逼市区,致使在下风向一公里内的人员感到呼吸困难。尤其是现在垃圾被堆放在二环北路的两边,二环北路又是开发区交通主路,给过往行人造成很不好的印象。

2.1.3 国家的产业政策

(1)环境保护政策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保护环境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同时也是现

阶段我国政府一项重要任务。在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目标要求,将“加强固体废弃物的污染防治、加快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列为环境保护的重点任务之一。温家宝总理在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则进一步指出:要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强对水源、土地等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加强工业废水治理工程建设,抓好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污水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等工作。

(2)环保产业政策

随着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我国对环境治理投入不断增加。投资总额从“六五”期间的30亿元到2005年的7000多亿元,这充分说明我国政府对环境事业的重视和支持。

国家计委、建设部、环保总局《关于推进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的意见》(2002年9月10日)中强调:要加强以污水、垃圾处理为重点的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着力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最新修订后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年12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第三十一号令)则从法律的角度明确了国家的环保产业政策:国家鼓励、支持采取有利于保护环境的集中处置固体废物的措施,促进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产业发展。

国家发改委第28号令关于《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自2005年3月1日起施行)则从投资导向角度提出相关专项资金的投向指出,国外贷款(包括亚洲开发银行的贷款)主要用于公益性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用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欠发达地区环境和社会发展。

2.2 工程治理的必要性

2.2.1 保护和修复白洋淀水域生态的需要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各方人士便开始启动了白洋淀的拯救之旅。然而,“引黄入淀”等跨省市调水方案,或“不解近渴”或先后夭折,本省水资源也日见枯竭。2005年12月,在国家发改委的帮助下,保定市和亚洲开发银行签订了一项协议,拟向亚开行贷款9600万美元,治理白洋淀,总投资超过15亿元。此前,河北省已制定了《白洋淀及上游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总体规划》,总投资超过80亿元。计划用十年时间,冀望十年内解决流域性生态问题,彻底改变白洋淀及其上游脆弱的生态环境。

黄花沟位于白洋淀的上游,是白洋淀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因此,黄花沟综合治理工程是修复白洋淀水域生态的迫切需要。

2.2.2 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

保定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保定位于大北京规划圈内,地处北京—天津—石家庄三角中心位置,是以现代新兴工业为主的产业基地,经济建设是该市目前的主要任务。

保定国家高新区经过十几年的建设,通过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实现了区内经济的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保定市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增长点。至2004年底,工业总产值达44.2亿元,财政收入4.5亿元。通过对区内企业的整合,逐步形成了新能源与能源设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制药、食品五大特色产业;建设了新能源与能源设备制造、软件两大特色产业基地。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持续增长,保定市区面积不断扩大。根据《保定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保定市区的空间拓展方向为“北主南次”,向北

与高新区的连片发展。本项目正处于保定国家高新区未来发展重点区域(三期规划用地),成为高新区近年整装待发之地。黄花沟及周边的污染问题,不仅对开发区的建设非常不利,而且影响整个保定市的城市建设,应尽快治理。

为了招商引资,高新技术开发区必须具有良好的自然和投资环境。无论从经济角度、政治角度、人居环境角度,保定国家高新区内黄花沟及周边地段的环境综合整治势在必行。

2.2.3 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保护人民群众健康的需要

大唐保定热电厂储灰场及北大坑垃圾场的存在对保定市及黄花流域的环境危害极大,无风的日子,臭气熏天,在有风的日子,尘土满天飞。春秋多风季节,扬尘造成的1km宽的沙尘暴直逼保定市区,致使在下风向1公里内的人员感到呼吸困难。而北大坑露天垃圾堆场危害更大,其中的化学有害成分通过环境介质——大气、土壤、地表和地下水体直接或间接传至人体,直接威胁着人类生存环境和身心健康。自然堆放的露天垃圾场危害如下:

(1)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堆放的垃圾中的细微颗粒、粉尘等可随风飞扬,从而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据研究表明:当发生4级以上风力时,垃圾堆体表面粒径1~1.5cm以上的粉末将出现剥离,其飘扬的高度可达20~50m以上。在风季期间可使平均视程降低30%~70%。更有甚者,由于生活垃圾中某些物质的分解和化学反应,可以不同程度地产生毒气或恶臭,造成地区性空气污染。另一种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是垃圾堆放场中逸出的CO2和CH4,这两种气体是典型的温室气体。CH4是易燃性气体,当空气中CH4的含量超过5%时,就有爆炸的危险。

(2)对水环境的影响

城市生活垃圾不但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在堆放腐败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

的酸性和碱性有机污染物,并会将垃圾中重金属溶解出来,是集有机物、重金属和病原性微生物三位一体的污染源。含有这些污染物的垃圾渗沥液进入地表水体或渗入土壤,会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垃圾渗沥液除了上述的直接污染外,因为它本身含有大量有机物,一旦进入水体,将消耗大量水中融解氧,致使水中其它生物死亡,而实际中,渗沥液这种污染对水体的污染是更普遍的,也是最大的。

(3)对土壤的影响

城市生活垃圾中含有电池、废旧荧光灯管、纸类和塑料类印刷物,它们中含有的重金属通过化学反应溶解在垃圾渗沥液当中,当渗沥液通过土壤渗透时,重金属将被吸附在土壤中。土壤中的重金属也会再次溶解在地下水中,造成恶性循环。

通过本工程建设,首先将黄花沟上游产生的工业污(废)水用管道汇集,未来进驻高新区的企业,其排放的污(废)水也将全部进入污水管网,然后输送到就近的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可彻底截断进入黄花沟的污染源。另外,对露天垃圾堆场的进行无害化处置,不仅解决了历史遗留下来的垃圾污染问题,还充分利用垃圾覆盖体进行绿化,建造生态主题公园,起到教育世人、警示后人、保护环境的作用。

综上所述,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政策、环保产业发展导向,符合区域与城市的发展规划,符合关注民生,建设和谐社会客观要求。因此,该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迫切的。

2.3 保定市政府的政策导向

大唐保定热电厂储灰场和北大坑垃圾场的存在对保定市整体环境带来了巨大危害,已成为市委、市政府以及保定市民的共识。

2003年5月9日保定市政府办公厅下发了立即对北大坑垃圾场进行封场的通知,以防止垃圾污染的进一步恶化。

2003年7月,保定国家高新区管委会委托河北佳蓬律师事务对北大坑的有关承包关系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出具了关于高新区北大坑综合治理法律意见书。高新区管委会根据该法律意见书,同时协调有关部门解除或中止了有关的合同,解决了北大坑垃圾场的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为垃圾场的综合治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04年2月18日市长王昆山在就储灰搬迁问题批示,“由高新区管委会牵头,市规划、土地部门、热电厂参加,结合热电厂8期扩建工程,经充分论证,择地新建储灰场,彻底解决污染源和土地闲置问题”(见(2004)保市府办12号)。

2004年4月2日和4月7日,保定市国家高新区管委会召开了两次关于妥善处理粉煤灰储存场污染问题的协调会,成立了由市环保局、高新区工商局、高新区稽查大队、储灰场、村民组成的取缔非法粉煤灰储存场行动小组,加快了储灰场的搬迁工作进程。

2004年6月24日、6月29日和7月5日在高新区启动市粉煤灰场搬迁工程的请示上王昆山市长和周立柱副市长都进行了批示。7月12日,周立柱副市长为组长的保定市储灰场搬迁工作领导小组正式成立,为储灰场搬迁工作奠定了基础。

2006年4月保定市政府召开了关于加强大唐保定热电厂储灰场搬迁工作现场办公会,与会人员实地考察了储灰场,听取了储灰场搬迁工作的进展情况,会议一致认为储灰场的搬迁是解决保定市及白洋淀污染的重要措施。

2006年10月保定市政府举行热电厂储灰场搬迁启动仪式,正式启动储灰场的搬迁工作。

保定市规划局、环保局、热电厂对储灰场和垃圾场危害认识到位,对储灰场及垃圾场的整治工作积极配合。为做好储灰场和垃圾场的整治工作,高新区管委会已多次与市规划局、市热电厂、曹庄村委会进行接洽,并对整治方案进行了多次探讨,几方认识高度统一,工作协调有力。

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下,农村该如何以生态修复发言稿

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下,农村该如何以生态修复 2017年10月26日 为顺应时代发展需要,破解日益增长的生态环境治理难题,重现“绿色青浦,上善之城”的生机活力,2017年,**村在区、镇各级部门的指导、帮助下,于3月底前完成了村内5.5万平方米违法建筑的拆除工作,关闭和整改环保问题企业17家,并于5月完成了青浦区“无违村居”验收工作。据此,**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五违四必”工作的整治阶段告暂一段落,目前正逐步迈入下一阶段,工作重心由环境整治转向生态修复,力求以生态修复为引导,促进农村社会、经济、文化的长效发展。 一、夯实现代农业基础,恢复农耕产业面貌。 一是推进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粮田、标准化果园硬件配置水平、推进小型农田水利治理工程、恢复和提高防洪排涝标准,新建和完善输水管道、排水明沟、完成低洼为区改造,以提高农用地综合利用率,保障农业生产。二是加快198减量土地复垦。“198”地块企业减量是防止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和及时修复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自2014年以来,**村积极主动配合党委政府实施“198”地块企业减量,通过拆除复垦等土地整治,在修复平整和种植农作物的原则上进行

生态修复,将建设用地恢复为农地,恢复土地农用价值。下一步,**村将充分利用198地块减量“让”出的土地引进高新农产业,以生态农业为亮点,恢复农耕产业面貌。三是加紧整合农、林资源。**村拥有三块农产业项目,500亩稻米标准化生产基地、400枇杷标准化生产基地和800亩名贵树木园。目前管理得当,水田由稻米专业合作社进行种植管理、枇杷园计划收回、名贵树木园已与上海园林公司进行沟通,同意进一步开发,**村正加紧整合农、林资源,通过统一开发管理,配套相关设施设备、技术人员,夯实现代农业基础,生产出更优质的农产品。四是适量投放鱼苗净化水资源。**村区域范围内水资源丰富,拥有16条中小河道,全长8.2公里。生态整治后,**村提出“河道长”工作体系,并在试点河道五家埭河道投放适量鱼苗,由河道长进行管理,实现“以鱼治水,以鱼养水”的目标,保持河道长治久清的同时,促进和保护河道的生态平衡。 二、加强资源保护力度,推动绿色产业发展。 一方面,加快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加大农业方面污染防治力度,提倡“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在保证产量的同时,确保产地环境安全,产品安全。实施种植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区域示范工程,全村共有3个湿垃圾处理利用点,将秸秆、杂草、落叶综合利用,转化为有机肥后全量还田。

矿山生态环境破坏与生态修复

矿山生态环境破坏与生态修复 人口、环境、资源问题是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三大主要问题。实现三者的协调、均衡、和谐发展是当务之急。从某种角度来,区域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子集,而矿山生态环境问题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或枢纽,因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一定区域的生态环境系统扰动最大、破坏力最强。运用资源经济学、恢复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对矿山生态环境进行探讨,对一定区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修复矿区土地的生产力、维护生态系统健康对区域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矿藏的不可移动性,以致矿山开采长期占用、破坏、污染土地,改变了区域水系结构,破坏了动植物区系,引发一系列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全球环境与发展面临的焦点问题之一。我国矿区土地复垦工作起步较晚,土地复垦率较低,迫切要求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土地复垦技术,提高土地复垦率和生产潜力。本文将在系统分析矿山开采生态环境效应的基础上,总结适合我国矿区土地复垦的典型技术,以期推动全国土地复垦工作的进一步发展。1.矿山开采的生态环境效应(一)诱发地质灾害。由于地下采空,地面及边坡开挖影响了山体、斜坡的稳定,往往导致地面塌陷、开裂、崩塌和滑坡等频繁发生。而矿山排放的废渣堆积在山坡或沟谷,废石与泥土混合堆放,使废石的摩擦力减小,透水性变小而出现渍水,在暴雨下也极易诱发泥石流。(二)水文地质条件发生变化与水质污染。矿区塌陷、裂缝与矿井疏干排水,使矿山开采地段的储水构造发生变化,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井泉干涸,形成大面积的疏干漏斗;地表径流的变更,使水源枯竭,水利设施丧失原有功能,直接影响农作物耕种。同时,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矿坑水、废石淋滤水等,一般较少达到工业废水排放标准,严重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繁衍与人畜生活饮用。(三)土壤退化与污染由于表土被清除采矿后留下的通常是新土或矿渣,加上大型采矿设备的重压,往往使土壤坚硬、板结,有机质、养分与水分缺乏。而地面塌陷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土壤裂隙产生。土壤中的营养元素也随着裂隙、地表径流流入采空区或洼地,造成许多地方土壤养分短缺,土壤承载力下降。矿山固体废渣(煤矸石等)经雨水冲刷、淋溶,极易将其中的有毒有害成分 2 渗入土壤中,造成土壤的酸碱污染(主要是强酸性污染)、有机毒物污染与

莲峰镇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

莲峰镇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 根据《中央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09]48号)和《甘肃省财政厅 甘肃省环保厅关于组织申报2010年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资金的通知》(甘财建 [2010]95号)及全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启动会议精神精神,为充分发挥项目资金作用,确保莲峰镇片区环境综合整治项目顺利推进,取得预期效果,杜绝乡村环境“脏、乱、差”现象,生活垃圾的彻底解决和不文明生活方式的转变,推动农村环保持续发展。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并专题论证后制定了本实施方案。 一、莲峰镇基本情况 莲峰镇位于渭源县东南部,东接陇西县,南部与漳县相连,南北长24公里,东西宽19公里,总面积145平方公里。镇政府所在地距渭源县城25公里,西五公路、罗莲旅游公路及正在建设的兰渝铁路穿境而过,区位优势十分明显。自然资源比较丰富,有耕地88392亩,林地48048亩。水利灌渠5条,共计长60公里,水利灌溉面积23243亩,保灌面积22524亩。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蚕豆、洋芋,经济作物有黄芪、红芪、党参、当归等。现辖23个行政村177个社,21个行政事业单位,全镇总人口4850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11人,镇区总人口7162人。 二、项目实施村基本情况 (一)下街村基本情况 下街村位于莲峰镇镇区,地理位置优越,自古商贾云集,是莲峰镇政治、文化、经济交流中心,辖区内有莲峰镇最大的集贸市场。有10个村民小组,679户,2798人。现有耕地面积3910亩,人均1.4亩,上年人

均纯收入2326元,经济收入主要以种植中药材红黄芪、加工贩运为主及二、三产业。 (二)上街村基本情况 上街村位于莲峰镇镇区, 地理位置优越,自古商贾云集,是莲峰镇政治、文化、经济交流中心,辖区内有莲峰镇最大的集贸市场。有8个村民小组,540户,2357人。现有耕地面积3676亩,人均1.6亩,上年人均纯收入2175元。主要经济来源为种植业、养殖业及二、三产业。 (三)何家湾村基本情况 何家湾村位于莲峰镇西部,距镇区3公里,有7个村民小组,371户,1710人,有耕地2800亩,人均1.6亩。主要作物以红黄芪种植为主,是全镇最早种植红黄芪的村之一。2010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2023元。 (四)张家滩村基本情况 张家滩村位于莲峰镇西南部,有4个社,400户农户,全村总人口1679人,耕地面积3616亩。该村通过2003年实施整村推进和2005年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已成为莲峰镇南部经济发展中心。农民增收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及劳务输出为主,其中红黄芪是当地支柱产业,年种植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60%左右,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983元。 (五)首阳村基本情况 首阳村位于镇西南8.5公里处,境内有旅游胜地首阳山风景区,正在建设的兰渝铁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该村现有6个村民小组240户983人,有耕地面积2213亩,人均2.3亩。主要作物以红黄芪种植为主,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 复治理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坚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实施矿产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战略,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次生地质灾害控制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建立矿山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体系,强化监督管理,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三同时"制度,土地复垦制度和排污收费制度,积极推进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改善矿山生态环境状况。 一、避免和减轻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 实行矿山开发"六个禁止,三个限制"的准入条件。禁止在国家划定的自然保护区、重要风景区、重要地质遗迹保护区和文物保护单位限定范围内开采矿产资源;严格控制在生态功能保护区内开采矿产资源,禁止批准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性影响和不可恢复利用的矿产资源开采的新建项目,禁止土法采选冶金矿和土法炼油、炼焦、炼硫。限制新建、改建含硫大于1.5%的煤矿,禁止新建含硫量大于3%的煤矿,限制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开采矿产资源,禁止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开采矿产资源,严禁在崩塌滑坡危险区、泥石流多发区和易导致自然景观破坏的地区采石、采砂、取土,严禁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取土烧砖,严禁在生态功能保护区进行露天开采活动,禁止在铁路、国道、省道两侧的直观可视范围内进行露天采矿。 新建矿产资源开采项目,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矿山环境影响评价,采取生态环境保护及预防和治理地质灾害的措施,避免或减少对大气、水源、土地、草原、森林等的不利影响和破坏。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必须包括水土保持方案、土地复垦实施方案、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并按照规定程序报经有关部门审批。同时,建立完善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履约保证金制度。 二、加强现有矿山和闭坑矿山的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 ??? 矿山企业必须依法履行环境保护、土地复垦、植被恢复、水土保持等义务。对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政策规定,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要依法查处,责令限期整改达标;逾期不能达标的,实行停产或者关闭。建立相对完善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系

生态环境专项整治行动方案

生态环境专项整治行动方案 为全面加强我镇的生态环境整治工作,进一步改善集镇环境面貌,建设整洁优美、生态文明、和谐宜居的现代城镇,依据《XX市三年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方案》要求及结合XX县对果园镇二季度环境卫生考核情况,经研究,决定开始开展果园镇生态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整治目标 通过加大整治力度,促进环境整治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从根本上改变集镇长期存在的“脏、乱、差”问题,达到集镇环境全面改观,集镇管理全面推进,以全面提升我镇生态文明乡镇创建水平。 二、领导机构 果园镇成立生态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工作小组,镇党委书记李勇、镇长覃芳为总指挥,党委委员陈群芳负总责,生态办、派出所、城管、工商、交警、全体联村党政、联村干部、各村(社区)书记、主任、环保专干全程参与,全面落实此次专项整治行动。 三、整治范围 1、月形山集镇。 2、果园大道、东八线等主干道沿线。 四、整治时间 2014年8月5日全天。整治行动组各成员于上午8:00在政府四楼会议室集合,工作部署后统一行动。 五、整治内容 1、户外广告整治 ①规范门店广告招牌,拆除一店多牌;清除落地广告牌

②清除乱贴乱画、墙体广告、“窗花广告”及擅自设置的“小广告”。 2、占道经营、户外经营整治 清除占道经营、户外经营摊点,疏导流动摊贩,杜绝沿街叫卖。 3、违章搭建整治 拆除店外搭建的遮阳棚、遮阳伞等违章违规设施。 六、工作保障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整治领导组要高度负责,精心组织,各责任人、责任单位都要认真开展此次专项整治工作,按照目标任务抓好落实。 2、广泛宣传,形成共识。通过开展此次专项整治行动,广泛宣传和动员广大村民积极参与环境卫生保护工作,树立“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的文明意识,自觉参与到“让门前净起来,让村街靓起来”的整洁行动中来。 3、严格督查,认真考核。整治领导组对整治工作进行督查,整治达标的进行表彰奖励,对整治成效差的予以通报批评。确保整治工作不走过场,确保整治任务顺利完成。为切实做好我镇2014年农作物秸秆禁烧工作,有效防止大气污染,保障空气质量,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及省环保厅《关于做好2014年夏秋两季秸秆禁烧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关于实施秸秆禁烧工作的要求,着力解决秸秆焚烧污染环境的难点问题。坚持“广泛宣传,严格奖惩;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严格执法,强化监督”的原则,开展我镇秸秆禁烧工作。 二、目标任务

生态环境治理方案 .doc

生态环境治理方案 撰写人:XXX 本文档介绍了XXXXX. YOUR LOG

按照区委三届六次会议的要求,现将我镇关于“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工作方案细化如下: 1、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 积极推进“农村家园清洁行动”。完成垃圾转运站建设,落实“村收集、镇清运、区处理”的农村垃圾处理模式。(责任单位:镇城建中队、镇村建规划站) 实施“河道清水建设”。积极建设规划外饮水安全工程,完成后卓溪、九华溪、汀林溪河道整治。责任单位:镇农业服务中心(水利站) 加快“农村污水收集管网建设”。重点做好镇集镇区、安置房小区的污水收集管网建设。(责任单位:镇环保站) 2、做好治理农村污染工作。 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加强养殖污染整治巡查工作,严厉打击反弹复建回潮现象;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整治,积极推广农业“五新”技术,有效遏制农业面源污染。(责任单位:镇农业服务中心) 加快工业企业入园步伐。配合区环保局、经济开发区,加快工业企业入园步伐,逐步调整、搬迁或关闭现有不符合规划要求的工业企业。(责任单位:经济开发区) 开展各项环保专项整治。配合区环保局加强环保日常监督检查,开展各项环保专项整治,严厉打击违法排污企业。(责任单位:镇环保站)

3、推进生态建设工作。 完成国家级生态区创建。做好村居市级生态村申报工作,完成完成国家级生态区创建。(责任单位:镇环保站)推进“四绿”工程建设。加强造林绿化,持续推进“四绿”工程,2014年创建7个绿色村庄,2015年创建10个绿色村庄,每个绿色村庄均有1初以上的公园绿地,人均公园绿地提高到5.5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2平方米以上,绿化覆盖率达20%以上。[责任单位:镇农业服务中心(林业站) 强化水资源和水环境保护。强化水资源和水环境保护,2015年前完成石盘水库及南少林小流域的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工程。 生态环境治理方案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

百色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2011-2020年) 第一章总则 一、规划目的 制订《百色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的目的在于使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逐步治理历史遗留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从而保护矿山地质环境,促进全市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二、规划依据 (一)法律法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广西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 (二)政策依据: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 《国土资源部全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2009~2015年)》(国土资发[2010]44号]; 《广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纲要》; 《广西省“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 《广西省地质灾害防治与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十二五”规划》; 《百色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纲要》; 《百色市“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 《矿山环境整治工程实施方案(2012~2015年)》;

《百色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 (三)技术依据: 《省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编制指南》(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5]119号文附件); 《百色市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价报告》(2009年); 《百色年鉴》(2011年);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 0223-2011)。 三、规划适用范围 本规划是广西省百色市近期与中远期依法保护和恢复治理矿山地质环境的重要依据,是市辖各级人民政府管理和保护矿山地质环境的指导性文件。本规划适用于2011—2020年本市行政区内的生产、在建、扩建、新建、闭坑矿山以及历史遗留矿山的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四、规划期与规划基准年 规划基期为2010年。 规划期2011~2020年,分为两个阶段: 近期规划为2011~2015年; 中远期规划为2016~2020年。 第二章社会经济概况 一、自然地理 百色市位于广西省南部,五岭山脉北麓。东与广西省衡阳市的常宁,郴州市的临武、嘉禾、桂阳相连;南与广东省清远市的连州、广西省贺州市、桂林市的富川交界;西与广西省桂林市的恭城、灌阳、全州接壤;北与衡阳市的祁东,邵阳市的邵阳、新宁毗邻。地理坐标为东经111°06′~112°21′,北纬24°39′~26°51′,南北最长距离245公里,东西最宽距离144公里,土地总面积22441.43km2,占广西省总面积的10.59%。全市地貌类型多样:山地面积11044.53 km2,占49.45%;丘陵3242.00 km2,占14.45%;盆地3979.13 km2,占17.81%;平原3191.13 km2,占14.29%。

河道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案

河道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治污、绿色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治污减排、改善环境、防范风险”为主线,依托治理工程,实施综合整治,强化环境监管,打造完善的“治、用、保”生态保护体系,促进流域生态指标明显改善,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二、任务目标 按照流域性、综合性、系统性治污原则,以提升小清河流域水环境质量为目标,深化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确保小清河流域生态环境“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最终将小清河(段)建设成为集生态、航运、防洪、旅游等多功能为一体,沿河两岸建设成为全省生态经济先行区和蓝黄经济增长极,打造“治、用、保”生态保护体系样板区。 三、时间范围 小清河流域综合治理,紧紧围绕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强化流域污染治理、构建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和生态修复保护等四个方面,总体分两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2012.4-2013.12)。重点抓好污水处理厂新、改、扩建及管网配套工程。2013年6月底前,彻底解决我市小清河流域污水直排环境问题。2013年底前,在重点排污口、河流入湖口、支流入干流处,因地制宜建设人工湿地净化工程,切实发挥湿地系统在净化水质、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污染事故蔓延等方面的综合作用,构建好我市小清河流域“治、用、保”科学治污体系基本框架。 (二)第二阶段(2014.1-2015.12)。2015年底前,我市小清河流域形成完整的流域“治、用、保”科学治污体系,小清河干流达到水环境功能区标准,主要支流张僧河、阳河消除劣Ⅴ类水体,基本解决小清河流域污染问题。 四、主要任务 本次治理共实施污染防治、再生水循环利用、生态修复与保护、生态旅游、饮用水安全与环境安全防控工程等6大类22小类98项,计划总投资74.07亿元。 (一)污染防治工程。1、工业污染治理工程。按照新修订的排放标准要求,以造纸、化工和畜禽养殖等行业为重点,开展新一轮限期治理工作,投资5.18亿元,实施14项工业废水污染治理工程。从2013年起,我市小清河流域区域内企业直排废水COD、氨氮排放浓度限值分别不得超过60mg/L、10mg/L。对不能按期达标排放的企业,依法实施限产治理,限产治理仍然达不到要求的,依法采取限产限排或者停产整治措施。2、城镇污水和污泥处理工程。抓好城镇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管网铺设、污泥处理设施建设,努力提高管网覆盖范围和污水集中处理能力。所有新(扩、改)建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全部执行一级A排放标准。3、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提高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建立完善的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系统。投资4.8亿元,实施2项城乡垃圾收集转运设施及处理场建设工程。到2015年,建成一批符合农村实际的垃圾收集处置设施,小清河流域内镇全部建成垃圾收集、转运、处置体系,基本解决城镇垃圾污染问题。4、农业污染防治工程。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治理,投资6900万元,实施15个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到2015年,确保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配套固体废物和污水贮存处理设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率和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0%以上。同时,投资5.8亿元,实施11项清洁种植和生态农业示范工程,示范面积达到723公顷。投资1.2亿元,实施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节肥等23个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到2015年,基本解决化肥、农药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 (二)再生水循环利用工程。在张僧河新建橡胶坝16座,提水泵站21座,利用巨淀湖调蓄下泄再生水。加大电力、化工、造纸等用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力度,提高再生水循环利

矿山生态恢复治理方案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任务的由来 (1) 1.2编制依据 (2) 1.2.1任务依据 (2) 1.2.2相关法律法规 (3) 1.2.3经济和社会发展纲要与环境保护发展规划 (4) 1.2.4 有关技术标准与规范 (4) 1.2.5投资估算依据 (4) 1.3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 (5) 1.3.1指导思想 (5) 1.3.2基本原则 (5) 1.4方案范围与规划时限 (6) 1.5方案技术路线 (6) 第二章矿区概况 (8) 2.1区域自然条件 (8) 2.1.1地理位置与交通 (8) 2.1.2气象气候 (8) 2.1.3地表水 (9) 2.1.4地下水 (9) 2.2区域地质环境条件 (9) 2.2.1地形地貌 (9) 2.2.2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10) 2.2.3矿区工程技术条件 (10) 2.2.4矿区地质构造 (10) 2.2.5区域地层 (12) 2.2.6矿带及矿床特征 (15) 2.3区域社会环境简况 (18)

2.3.1人口及行政区划 (18) 2.3.2社会经济概况 (18) 2.3.3风景文物保护区划 (18) 2.3.4环境功能区划 (19) 第三章企业生产及工程概况 (20) 3.1历史沿革 (20) 3.2项目组成 (20) 3.2.1主体工程及辅助工程 (20) 3.2.2环保工程 (20) 3.3生产现状 (22) 3.3.1井田境界 (22) 3.3.2资源/储量及服务年限 (22) 3.3.3总平面布置 (23) 3.3.4生产工艺 (23) 3.3.5剥离废弃土石排放系统 (25) 3.3.6采场防、排水及供水系统 (26) 第四章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调查及规划期生态破坏预测 (27) 4.1调查方法概述 (27) 4.1.1调查范围 (27) 4.1.2调查内容 (27) 4.1.3调查方法 (27) 4.2矿区生态破坏情况调查及评价 (28) 4.2.1矿区生态系统类型与植被分布 (28) 4.2.2矿区动物资源 (29) 4.2.3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现状及评价 (29) 4.2.4尾矿库、废石场对生态的破坏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1) 4.2.5临时性不稳定边坡 (32) 4.2.6铁矿生产造成的主要生态问题及需要优先解决的生态问题 (33)

草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案

老日根村在全村范围内集中开展草原生态环境 综合整治实施方案 针对全村草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和部分社鼠害严重的现状,根据镇委、镇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村“两委”决定今冬明春在全村范围内开展草原生态卫生环境综合整治活动。为确保此项工作扎实推进,取得实效,特制定此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通过草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到2010年6月底,全村草原生态环境发生明显变化,牧民定居点环境卫生得到较大改善,实现冬春草场无鼠害目标。 二、主要任务及整治区域 (一)主要任务。各社要以此次整治活动为契机,全面动员、统一组织、统一指挥、统一劳力、集中力量,充分利用捕鼠夹等工具,采取多种方式随时、随地灭治,进一步加大对草场鼠害灭治工作,做到防治一片、控制一片、巩固一片,最终实现冬季草场无鼠害。对户与户交界的鼠害防治区域要相互延伸,户与户交界的防治区域相互延伸10米,做到不留“死角”,灭治效果明显。 (二)整治区域。根据镇委、镇政府的安排,我村的草场重点鼠害灭治面积要达到10万余亩(其中包含药物灭治4万余 (三)继续加强草原环境卫生整治。各社要集中时间,积

极清理、填埋、平整公路两侧、房前屋后、草场的垃圾、碎石、废弃垡墙、废弃土坑等。对生活垃圾清理做到日产日清,定点填埋;对牲畜圈舍内的粪便要及时处理,进行定期清扫、消毒,并做好草场施肥;对废弃土筏墙、废弃土坑要积极投入人力、物力进行平整,要做到无坑洼、无严重积水。通过力口强草原环境卫生整治,使人居环境和草场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三、实施步骤 此次草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阶段(2009年12月10日至12月15日) 召开专题会议,全面动员部署,制定实施方案,建立组织机构,并按照实施方案,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集中整治阶段(2009年12月16日一2010年5月30 日) 各社要集中灭治冬春草场鼠害和整治冬春草场、牧民定居点、道路两侧等环境卫生,打一场草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完成规定的整治任务。 (三)总结整改阶段(2010年5月31日一6月25日) 先由各社负责进行初验、自查,尽快查漏补缺,确保整治工作落到实处。6月中旬由村“两委”对全村草原生态环境整治情况进行检查验收,总结评比,对整治效果明显的社进行表彰,对未完成工作任务的社进行处罚。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坚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实施矿产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战略,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次生地质灾害控制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建立矿山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体系,强化监督管理,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三同时"制度,土地复垦制度和排污收费制度,积极推进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改善矿山生态环境状况。一、避免和减轻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实行矿山开发"六个禁止,三个限制"的准入条件。禁止在国家划定的自然保护区、重要风景区、重要地质遗迹保护区和文物保护单位限定范围内开采矿产资源;严格控制在生态功能保护区内开采矿产资源,禁止批准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性影响和不可恢复利用的矿产资源开采的新建项目,禁止土法采选冶金矿和土法炼油、炼焦、炼硫。限制新建、改建含硫大于1.5%的煤矿,禁止新建含硫量大于3%的煤矿,限制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开采矿产资源,禁止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开采矿产资源,严禁在崩塌滑坡危险区、泥石流多发区和易导致自然景观破坏的地区采石、采砂、取土,严禁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取土烧砖,严禁在生态功能保护区进行露天开采活动,禁止在铁路、国道、省道两侧的直观可视范围内进行露天采矿。新建矿产资源开采项目,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矿山环境影响评价,采取生态环境保护及预防和治理地质灾害的措施,避免或减少对大气、水源、土地、草原、森林等的不利影响和破坏。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必须包括水土保持方案、土地复垦实施方案、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并按照规定程序报经有关部门审批。同时,建立完善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履约保证金制度。二、加强现有矿山和闭坑矿山的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 矿山企业必须依法履行环境保护、土地复垦、植被恢复、水土保持等义务。对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政策规定,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要依法查处,责令限期整改达标;逾期不能达标的,实行停产或者关闭。建立相对完善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系和法制管理体系。开展全区矿山环境调查评价,建立国有重点矿山地质环境档案和矿山环境数据库系统。监督、引导、鼓励矿山企业在矿山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方面加大研究与开发、技术改造的投入,采用先进适用的工艺、技术和设备,改善矿山生态环境,提高管理水平。对废弃矿山要积极利用多渠道资金,加快矿山生态环境的恢复治理。三、加强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实施试点工程??? 按照分类指导,区别对待的原则,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矿山环境保护投资机制,"十五"期间选择石嘴山矿区、石炭井矿区、汝箕沟矿区、镇北堡矿区及灵武东山矿区等五个环境破坏较严重的矿区,实施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示范工程(附表10,附图5),对矿山损毁的土地进行复垦,对矿山"三废"进行综合治理、综合利用,对矿山开发造成的次生地质灾害、采空区及煤层自燃、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矿山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勘查与整治。通过示范工程,总结经验,推进矿山环境综合治理及矿区减灾防灾工作。

生态恢复治理实施情况

大同鹊山高家窑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关于生态恢复治理实施情况的汇报 大同鹊山高家窑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是2009年经晋煤重组办发[2009]92号文批准,以大同鹊山精煤有限责任公司为主体,整合原左云县高家窑联营煤矿和山西左云柴家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而成。整合后矿井井田面积8.8091平方公里,保有储量188.8Mt,批准开采石炭系19#、22#、25#煤层,设计生产能力150万吨/年,服务年限47.3年。2010年9月13日山西省煤矿基本建设局以晋煤办基发[2010]1021号文核发了开工报告书。 2010年开工建设以来,我公司严格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和安全设施设计要求,积极筹措资金,精心组织施工。经过两年多的建设,矿井的提升、通风、排水、运输、供电、防尘洒水、安全监控等主要生产系统已经建成。安全设施以及主要工业和行政福利建筑、环境保护设施等均按设计建成。84个单位工程全部竣工,并通过质量认证,2012年年底正式进入了矿井联合试运转阶段,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多次受到省市县各级领导的好评,曾被山西省煤炭协会被为山西省2011年度优秀建设单位。 2010年9月开工以后,我公司就委托山西环安环境监理咨询有限公司编制了《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报告书,

并于2012年12月5日经山西省环境保护厅晋环函〔2012〕2596号文批复。截止目前,用于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程资金累计达万元,各项工程基本按照方案规定时间完成,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沉陷、裂缝区生态恢复治理工程 因我公司矿井建设延期,目前还没有转产,属基本建设矿井阶段,尚未发现地表沉陷和裂缝现象。2012年我公司对厂区周边进行了防排水工程,现已基本完工,完成投资万元。今后发现沉陷后,我们将立即按照方案要求进行恢复治理。 二、边坡治理工程 随着矿建工程建设的推进,先后对矿区裸露边坡进行了治理。到目前共修建挡土墙、浆砌石砌筑,绿化平方米,完成投资万元。预计到今年年底全部完工。 三、废弃工业场地生态恢复治理工程 对原柴家沟煤矿工业场和储煤厂进行了生态环境治理,先后投资万元,新建绿色蔬菜大棚10座。同时对厂区进行了平整和绿化、硬化,完成投资万元。 四、矿区吃水解困工程 投资万元场区打了一眼100米水井,并修筑蓄水池三座,铺设了相应管道。 五、矿区绿化工程

某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治理规划方案

*************凝灰岩矿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治理规划方案 采石厂

1.目的意义、规划依据及规划期限 1.1目的意义 矿产资源为不可再生性资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矿山开采规模和强度不断增大,必将出现矿产资源 逐渐枯竭的现象。盲目开采既浪费了矿产资源又破坏了当地的地质环境、使地质环境条件逐渐恶化,地质灾害不断发生,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合理开发矿产资源,达到既合理开发,充分利用矿产资源,又有效保护矿山地质环境,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及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的有关法律法则,在开发矿产资源的同时,要进行合理规划,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地质和生态环境,把矿产资源开发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限度,实现资源开发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为此,制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治理规划方案”有着重要意义。 1.2规划依据 主要依据为: 《矿产资源法》 《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评估工作的通知》 《地质环境管理条例》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技术要求》 《关于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1.3规划期限 *************凝灰岩矿矿山服务年限为8年,矿山闭坑后还需进一步监测与治

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治理规划期限预计为10年。 2.矿业开发概况 2.1开发现状和发展规划 *****凝灰岩矿位于***************村约1.5km,矿区东有铁路直通*********市,距********火车站约4.0km,从***********至矿区有公路相通,距**********约10km,交通比较方便。 矿区拐点坐标为: 点号X Y ① 本次储量核查范围面积为0.092km2。 该矿山为一小型新建矿山,属个体企业性质,矿山投资总额55万元,该凝灰岩矿已探明(333)矿石量79.4×104t,预计年产矿石13×104。根据《*********凝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服务年限暂定为8年。 2.2开采方式和开发利用程度 (1)开采方式 根据《**************凝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该矿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采用人工或装载机装车,小型汽车运输,开拓运输方案为公路运输,运输公路利用原采矿公路并加以改造。 露天边坡参数如下: 露天采场尺寸(长×宽):290m×100m 露天采场底标高:220m水平 最终阶段高度:10m 台阶坡面角:75°

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最新

宏源煤焦化工有限公司(甲醇生产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 根据县委、县政府的指示精神:我们按照上级规定的要求,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综合治理方案。 一、对厂区的煤场按标准要求进行全封闭; 具体安排如下:(1)4月份设计单位确定并签订设计合同,审核初步设计方案;(2)5月份项目总体方案设计完成、土建基础完成及施工单位招标,并签订施工合同;(3)6月份土建施工开始、项目整体设计图纸完成;(4)7月份项目所需设备和辅材部分招标;(5)8月份所需设备和辅材全部招标完毕;(6)9月土建施工完成、设备安装开始;(7)10月项目设备安装结束并要求调试验收结束。 二、对生产用锅炉脱硫脱硝除尘系统进行改造; 1、新脱硫塔主体已建成,目前正在完成配套设施以及调试工作。具体安排如下:(1)5月份脱硫塔内部防腐,外部保温;(2)6月份新建脱硫池确定设计单位并选址;(3)7月份新建脱硫塔配套设施招标完毕,建设单位招标并签订施工合同,新装压滤机土建施工完成;(4)8月份压滤机安装完毕,脱硫塔的配套设施安装开始;(5)9月份脱硫塔配套设施安装完毕;(6)10月份新建脱硫塔调试工作全部完成,并投入使用。 2、脱硝我公司目前基本满足特别排放标准,目前需要优化系统,增加自动投加装置。具体安排如下:(1)5月份自动投加装置完成招标工作;(2)6月份自动投加装置开始安装;(3)7月份自动投加装

置安装结束;(4)8月份优化调试脱硝系统;(5)9月份脱硝系统能按要求达到特别排放标准。 3、我公司除尘系统目前能满足粉尘特别排放标准,不需要整改。 三、对厂区的路面进行定时洒水,以防二次扬尘。 四、整改治理中总投资约360万元。 五、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的整改治理领导小组。 我公司一定以上级领导精神为目标,把环保治理工作落实到实处,确保环境质量达标,为全面推进我县环境保护工作而努力。 2017年3月8日

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

重庆市两江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芦塘煤矿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 根据国家对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的各项法律法规,以及相关部门对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的相关要求,促进矿山生态环境与煤矿活动协调发展,实现发展与环保同步双赢目标,特制定本实现方案 一、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依靠科技进步,走资源利用率高、生态环境破坏少、安全有保障、经济效益好的煤炭资源开发可持续发展道路,推进煤矿经济和生态保护共同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原则 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煤矿经济,建设绿色矿山”的原则。以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煤炭开发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二)坚持“不欠新帐,渐还旧帐”的原则 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以煤矿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的形式,建立煤炭开采生态环境恢复补偿长效机制,在煤矿开发利用生产中控制新的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并逐步解决已有生态环境问题。

(三)矿山开采与环境保护“三同时”的原则 在煤炭开发利用生产过程中,切实做到环境保护与开采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根据煤炭开发利用所危害的对象,程度与治理难度进行分区,分段治理。 工二、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目标 (一)总体目标 根据国家对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的各项法律法规,以及相关部门对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的相关要求,成立芦塘煤矿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管理办公室和芦塘煤矿植树造林办公室,规范煤炭生产和植树造林活动,促进矿山生态环境与煤炭开发利用协调发展;制定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案,确保煤炭开采与生态环境保护同步进行。 (二)阶段目标 1、建设期及运行期目标 制定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矸石安全排放方案、污水处理方案、土地复垦与植被恢复等方案;根据任务安排,按计划、分步骤进行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保护及治理效果应达到所制定方案的目标要求。 2、闭矿后目标 恢复矿区植被;地质灾害隐患基本消除;对所占用的耕地和林地进行复垦和恢复土地使用功能;排矸堆场地不存在安全隐患;矿井污水及生活污水均达标排放;矿山环境保护

固体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标准

ICS ××.×××.×× ××× 备案号:× ×××-2007 北 京市 地 方 标 准 DB 固体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标准 Ecological environment reclamation standard of solid mine (征求意见稿)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目次 前言 (Ⅱ) 1 范围 (1) 2 引用标准 (1) 3 术语和定义 (2) 4 总体要求 (3) 5 具体要求 (3) 5.1 地面塌陷及地裂缝 (3) 5.2 露天矿边坡 (4) 5.3 固体废弃物(废石、煤矸石) (4) 5.4 尾矿 (5) 5.5 退化土地 (5) 5.6 砂石坑和粘土坑 (5) 5.7 崩塌、滑坡、泥石流 (5) 6 各类型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标准 (6) 附录A(规范性附录)北京市固体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分区 (7)

前言 本标准为全文强制 为了改善生态环境,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贯彻《北京市矿产资源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和北京市国土资源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防沙治沙办公室。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武雄、韩兵、胡俊、于秀治、陈鸿汉、韩永岐、张建国、杨建东、管清花、高明显、张顺峰。 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固体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北京市固体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标准的总体要求和具体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所有已关闭和正在开采的各类固体矿山的生态环境修复。 本标准中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指固体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造成的植被破坏、土地退化、水土流失、地质灾害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与本标准同效。凡注日期或版次的引用文件,其后的任何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本都不适用于本标准,但提倡使用本标准的各方探讨使用其最新版本的可能性。凡不注日期或版次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15772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 GB/T15773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 GB18599 一般工业固体储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J8 放射性防护规定 NY5051 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DZ/T 0239 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 DZ/T 0240 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固体矿山solid mine 以固态存在的矿产场地称为固体矿山。本标准中是指煤矿、金矿、铁矿、石灰石矿、砂场、粘土坑和其它固体矿山。

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十四五主要工作

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项目 一、矿山生态地质环境规划设计和合法合规工作 1.结合矿山整体规划设计情况,在设计完成后,及时重新编制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方案”,完成在自然资源部门评审备案,确保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合法合规。(按照新设计重新编制评审备案两案,大约需要150万元左右) 2.按照政府生态环境部门要求,需要分阶段编制公司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公司上次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于2014年编制,在陕西省生态环境厅评审备案,使用时间阶段2014年至2019年共计5年。十四五期间需要根据矿山整体设计开采推进情况,重新编制“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并评审上报备案。(此项工作预计需要60万元左右) 3.按照矿山生态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相关政策法规要求,每年需要结合生产实际,年初编制年度实施方案,年末对年度生态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统一进行竣工验收。年度实施方案编制和年末竣工验收报告等相关事宜,每年约需要投入资金40万元左右,5年内累计约需要投入资金200万元左右。 以上生态地质环境规划设计和合法合规方面工作,在十四五期间约需要投入资金410万元左右。 二、生态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实施工作 1.矿山永久边坡形成及覆土植被治理工作 按照矿山开采推进情况,当前矿山顶部采矿平台标高1490米(实际1500米),每年推进约1.5个平台,5年内累计约推进降低形成7.5个永久边坡平台。平台高度按照12米、宽度4米,

边坡坡度75度,每个平台斜坡面和平面积约20000平方米(一明采9500平方米、二明采10500平方米),5年内累计形成需要治理裸露面积约150000平方米。 矿山裸露地表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统一按照覆土50cm计算,5年内形成治理区域150000平方米,约需要覆土75000立方米。覆土后苗木栽种统一按照每平方米1棵株高1.5米白皮松,下部配迎春花、格桑花或苜蓿等草本植物的治理方式。每平方米覆土、栽种苗木费用约需要投入60元/平方米左右(覆土20元、苗木30元、人工10月),150000平方米共计约需要900万元左右。 2.边坡治理工程措施及地质灾害监测工作 为保障矿山边坡安全,防止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矿山永久边坡在治理过程需每2个台阶建设边坡截排水沟1条,5年内需修建矿山截排水沟4条,每条长度1200米(一明采650米、二明采550米),5年内累计修筑截排水沟6000米。截排水沟造价按照200元/米估算,需投资120万元左右。 按照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总体设计和矿山相关技术规范要求,矿山永久边坡、排渣场等地质灾害危险点,应设置地质灾害监测系统。2021年至2025年间,地质灾害危险因素监测系统建设和每年维护、监测等费用约需要300万元左右(监测系统建设费用150万元左右,后期费用每年30万元左右)。 3.矿山其他治理工程 矿山其他区域吊庄沟、新99#破后等生态地质灾害恢复治理薄弱点,在后5年内陆续需要投入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费用约300万元左右(吊庄沟区域200万元、新99#破后100万元)。 边坡治理工程措施及地质灾害监测工作5年内累计需要投入约720万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