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历史 第3课 华夏之祖

七年级历史 第3课 华夏之祖

七年级历史 第3课 华夏之祖
七年级历史 第3课 华夏之祖

课堂教学设计月日

第3课 华夏之祖

第3课华夏之祖(初中历史七年级) 必修作业模版内容 1.教学设计学科名称:第3课《华夏之祖》 2.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本班大多数学生基础比较好, 学习积极性高,对学习历史课有兴趣,教师要充分发挥历史教材资源,精心设计教学程序,用多种手段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和线索,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实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目的。3.教学内容分析:本课的主题是“人文初祖”黄帝的传说。教材围绕主题,通过炎黄战蚩尤、黄帝—“人文初祖”和尧舜禹的“禅让”三部分内容,向我们展现了华夏始祖创造华夏文明的历史场景,反映了黄帝、尧、舜、禹对人类文明的演进做出的巨大贡献,他们的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4.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黄帝及其贡献、尧舜禹的“禅让”、原始社会走向终结,掌握原始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情况 能力目标:掌握教材所涉及的基本知识要点(从炎黄战蚩尤到禹建立夏),初步认识原始社会发展全貌(华夏文明起源和人类社会的演进进程),了解涿鹿之战的意义和有关“人文初祖”黄帝传说的依据,认识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的联系和区别。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在生产技术和文化方面对人类文明的演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通过本课的学识,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黄帝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意识。 5.教学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黄帝--人文初祖。 教学难点:尧舜禹“禅让”的含义。 6、教学方法:(1)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利用地图册,使学生了解黄河流域的空间位置以及炎帝、黄帝、蚩尤等部落的活动区域,使他们对炎帝、黄帝、蚩尤等部落和部落之间的征战有更直观的了解和认识。 (2)对于“涿鹿之战”,直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征战的部落双方、过程、结果做出解答、在此基础上,得出涿鹿之战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基础的认识。(3)通过图示法,表现尧舜禹“禅让”的实质及原始社会的瓦解过程。

推荐2019最新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精品习题:第3课华夏之祖

第3课华夏之祖 知识梳理 一炎黄战蚩尤: 1时间:距今约四五千年前。 2华夏族的形成: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一战中大败蚩尤。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所以,我们中国人都喜欢自称是“炎黄子孙”。) 二黄帝——“人文初祖” 1后人尊称黄帝为“人文初祖”的原因: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还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他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缫丝,他的属下仓颉发明了文字,伶伦编出了乐谱,等等。所以后人尊称黄帝为“人文初祖”。 2至今,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三尧舜禹的“禅让” 1尧舜禹的“禅让”传说 (1)“禅让”方式: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继承人。 (2)“禅让”顺序:尧→舜→禹。 (3)尧舜禹受人爱戴的原因:尧生活简朴,克己爱民。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与群众同甘巩固,在外13年,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 2原始社会的终结: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禹也从部落联盟首领转变为奴隶制国家的国王。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到此结束,奴隶社会开始了。 课堂预习 知识点一炎黄战蚩尤 1.炎帝和黄帝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鹿涿一战中大败蚩尤.从此, 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知识点二黄帝——“人文初祖” 2.后人认为黄帝发明了衣裳、舟车、宫室、挖井等,其妻嫘祖发明了养蚕缫丝,其部下仓颉发明了文字,伶伦编出了乐谱等,为中华早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缔造做出卓越的贡献,因此尊称黄帝为华夏的“人文初祖”。 3.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知识点三尧舜禹的“禅让” 4.传说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首领还有尧、舜、禹,尧年老时,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舜年老后,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这种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 5.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禹也从部落联盟首领转变为奴隶制国家的国王。我国原始社会到此结束,奴隶社会开始了。 互动课堂 知识点一炎黄战蚩尤 1.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生活在( A ) A.黄河流域 B.珠江流域 C.长江流域 D.淮河流域 2.我们经常自称“华夏儿女”,是华夏族的后人,华夏族是哪个民族的前身(C ) A.壮族 B.回族 C.汉族 D.满族 知识点二黄帝——“人文初祖” 3.中华民族所尊奉的“人文初祖”是(B ) A.女娲 B.黄帝 C.炎帝 D.尧 4.“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孙中山先生的这首诗歌颂的是(C ) A.嫘祖 B.盘古 C.黄帝 D.女娲 知识点三尧舜禹的“禅让”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华夏之祖》教案2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华夏之祖》教案2篇 Teaching plan of the ancestor of China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华夏之祖》教案2篇 前言:历史是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研究和诠释。历史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文学家们如何书写历史,历史都以自己的方式存在,不可改变。是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进程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本教案根据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高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华夏之祖》教案 2、篇章2:华夏之祖教学设计 篇章1: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华夏之祖》教案 教学目标: 了解黄帝其人及他对华夏族的形成所做的贡献;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了解尧舜禹的 “禅让”和原始社会走向终结的有关史实。

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后人把黄帝尊称‘人文初 祖’?”“传说与神话包含哪些历史信息?”等问题,培养学生观察课本图片、从具体材料分析入手,推导结论的能力。 通过对炎黄等远祖的事迹,认识中华民族是在漫长的历 史长河中逐渐融合而成的,激发学生爱国之情,增强民族意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黄帝为什么被称为“人文初祖”? 黄帝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是因为传说他发明 了许多跟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东西,如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挖井、发明舟车,同时他生活的时代还出现了文字、音乐、养蚕等,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所以在中国人看来,“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缔造者和中华早期文明的集大成者,在他身上凝聚着整个民族的智慧和创造,他是族群的化身”。 2、难点:正确理解尧、舜、禹“禅让制”的含义。 禅让是原始社会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实质是原始 社会时期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被推选的部落联盟首领没有特权。 教学过程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课 华夏之祖 说课稿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课华夏之祖(说课稿) 桑植县澧源中学陈照平 一、教材分析 《华夏之祖》这一课讲到了原始社会的终结,奴隶社会的开始,为第二单元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本课的主题是“人文初祖”黄帝的传说,使学生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在生产技术和文化方面对人类文明的演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学情分析 本教学设计面向的是平均水平较高的重点中学学生。这类学生都基本形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有比较扎实的知识基础,熟悉“三主五步”课堂教学模式,有完善的学习小组,在课堂上能专心听课,自觉完成定向自学,有着良好的小组讨论和学生交流的经验。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识目标: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概况,包括黄帝其人及他对华夏族的形成所做的贡献、尧舜禹的“禅让”和原始社会走向终结的有关史实 (2)能力目标: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方式合作学习,归纳共同点,寻找历史线索,提高抽象归纳能力,逐步学会从历史表象看实质。[过程与方法] (1)学生定向自学,共同参与小组讨论,回答问题,并进一步探索新的问题。 (2)通过互相讨论、全班交流共同寻找答案的方式,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 (3)总结归纳,为今后的历史学习打下基础。 (4)巩固提升,对过学生阅读课文,课堂练习,进一步理解掌握学习内容。同时,融入爱国主义教育,使主题得到升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炎黄子孙”的源头和由来,加深民族认同和自豪感。(2)通过比较思考传说与史实的区别,提高分辨是非、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四、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黄帝为什么被称为“人文初祖”? 黄帝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是因为传说他发明了许多跟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东西,如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挖井、发明舟车,同时他生活的时代还出现了文字、音乐、养蚕等,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所以在中国人看来,“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缔造者和中华早期文明的集大成者,在他身上凝聚着整个民族的智慧和创造,他是族群的化身”。 2、难点:正确理解尧、舜、禹“禅让制”的含义。 禅让是原始社会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实质是原始社会时期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被推选的部落联盟首领没有特权。 五、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和教师引导相结合。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过程中及时指导,提纲挈领并适时总结归纳。最后,通过课堂练习,达到巩固提升的目的。 六、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教师引导] (出示图片以及相关网页)2007年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先生和他的夫人在河南参加了一个黄帝故里拜祖大典,而与他同时参加的,共有4万人之多。而近来又有一份报纸用了很大的篇幅,探讨寻根祭祖活动盛行,甚至上升到国家级别的现象及其背后的原因。为什么祭拜黄帝陵那么受重视?我们华夏民族、炎黄子孙的根又在哪里呢?通过今天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就能找到答案。

七年级历史第二周《华夏之祖》

七年级历史导学案系列 与其用眼泪悔恨昨天,不如用汗水耕耘今天。 第7页 第8页 静海实验中学导学案 年级:七年级 学科:历史 主备:王玉齐 审核:七年级备课组 课题:3.华夏之祖 课型:授新 授课时间:2014---2015(一) 第二周 【学习目标】 1.了解黄帝,炎帝,蚩尤的传说故事,认识涿鹿之战的意义。 2.理解黄帝是“人文始祖”的含义。 3.知道禅让制。 4.通过学习了解我国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并初步了解对事实判断的方法和认识其重要性。 【学习重点】 1.黄帝和中华民族形成及与中华文明产生的关系。 2.禅让制的实质。 【学法提示】 1.查找历史名人事迹,讲述名人故事。 2.认真阅读课内文字和图片,积极思考和讨论问题。 【导学过程】 一、预习导学(仔细阅读全文,快速搜索以下历史信息,并做好读书标记) 1.炎帝和黄帝,是我国古老传说中 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 2.从课本中划出涿鹿之战的对战双方 ,时间 ,结果 。 3.黄帝建造宫室, ,还教人们挖井,发明 ,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他的妻子 发明养蚕缫丝,他的属下 发明了文字, 编出了乐谱。后人尊称黄帝为 。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 。 4.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接触的部落联盟首领还有 、 、 。 5.从课本中划出什么叫“禅让制”。 6.约公元前 年,禹建立 ,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禹也从部落联盟首领转变为 国家的国王。原始社会到此结束, 开始了。 二、问题解决 1.讲述涿鹿之战的历史故事,讨论这一次战役的意义。 2.小组讨论后人为什么称黄帝是“人文初祖”? 3. 课本中介绍了一些神话,你认为那些是可信的,为什么? 4.谈一谈尧舜禹时期,什么样的人才能被推选为部落联盟首领?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三、延伸悟史 历史史实不是凭空臆想出来的,她们也应该建在真实基础上。通过本课中关于“神话”材料的运用我们知道史实也是需要有依据,有证据支持的。这就是我们经常说“论从史出”。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对于事实问题的健全的判断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础。”通过本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 四、训练反馈 练习册

七年级历史华夏之祖.doc

七年级历史华夏之祖 . 第三课:华夏之祖学习目标:1、了解华夏族形成的过程。 2、理解并熟练掌握好:炎帝、黄帝的有关基础知识,尧舜禹的禅让,我国第一个阶级社会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的知识。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祖先为人类做出的贡献和他们征服自然的精神,说明华夏族是一个智慧的民族、上进的民族,,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学习重点、难点:重点:炎帝、黄帝、尧舜禹和第一个奴隶制国家。难点:华夏族形成、禅让。学习过程:一、提问、导入新课、认识学习目标、学前指导:略。二、自己先学:首先在理解和领会的基础上通读全文一遍。(2-3分钟)本课知识框架: 1、炎黄战蚩尤 2、炎帝和黄帝 3、尧舜禹的禅让 4、夏朝三、在理解的基础上,看哪些同学能快速找出!最后要明白、记熟:(10分钟先自己找,找不准的小组讨论。)(一)炎黄战蚩尤1黄帝和炎帝都是流域的部落首领,生活在距今年。2涿鹿之战:时间,地点,结 果。3哪件事之后华夏族形 成?。形成华夏族的主要人物是 谁?。(二)炎帝和黄帝4炎帝的主要贡献是:1、发明了,2、教会了人们进 行。5黄帝的主要贡献是:建造,

制作,还教人们,发明,为后世的奠定了基础;他的妻发 明,他的属下发明了文字, 编出了乐谱。6人文初祖、华夏始祖指的是谁?我们自豪地称自己为。 2019-10-09 . 第三课:华夏之祖学习目标:1、了解华夏族形成的过程。 2、理解并熟练掌握好:炎帝、黄帝的有关基础知识,尧舜禹的禅让,我国第一个阶级社会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的知识。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祖先为人类做出的贡献和他们征服自然的精神,说明华夏族是一个智慧的民族、上进的民族,,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学习重点、难点:重点:炎帝、黄帝、尧舜禹和第一个奴隶制国家。难点:华夏族形成、禅让。学习过程:一、提问、导入新课、认识学习目标、学前指导:略。二、自己先学:首先在理解和领会的基础上通读全文一遍。(2-3分钟)本课知识框架: 1、炎黄战蚩尤 2、炎帝和黄帝 3、尧舜禹的禅让 4、夏朝三、在理解的基础上,看哪些同学能快速找出!最后要明白、记熟:(10分钟先自己找,找不准的小组讨论。)(一)炎黄战蚩尤1黄帝和炎帝都是流域的部落首领,生活在距今年。2涿鹿之战:时间,地点,结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华夏之祖教材解析 人教新课标版

教材解析:七年级上册第3课华夏之祖 一、知识梳理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

(1)黄帝被尊称为人文初祖的原因 黄帝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是因为传说他发明了许多跟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东西,如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挖井、发明舟车,同时他生活的时代还出现了文字、音乐、养蚕等,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所以在中国人看来,“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缔造者和中华早期文明的集大成者,在他身上凝聚着整个民族的智慧和创造,他是族群的化身”。 (2)禅让制 禅让制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首领推选制度。禅让主要涉及到尧、舜、禹三个历史人物,采取的方式是召开部落联盟会议进行推选,推选的标准是德才兼备。 禅让制推选出来的首领,也要接受公众的监督,只有被公众认同的推举人,才有可能成为部落联盟首领。 要注意禅让制和世袭制的不同,通过对比,引导学生分析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原因。 引导学生评价禅让制,分析禅让制的优缺点,为今后的民主建设提供借鉴。 (3)禹建夏朝的标志性结果 夏朝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它是社会性质的根本变化,因而成为一种标志。禹由部落联盟的首领变成了国王,禅让制被世袭制所取代,“原始社会”由“奴隶社会”所取代。 夏朝建立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的进步。 2.难点 相关专业术语的理解和背景资料的识读 氏族、部落、部落联盟、流域、人文初祖、王朝、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等历史名词在本课出现很多。作为刚接触历史的初一学生来说,正确理解非常困难。如果单独拿出时间来讲述,又占用太多的课堂时间。可以把这些专用名词变成通俗易懂的语言,作为背景资料用学案的形式下发给学生。 孙中山的祭文和毛泽东的《祭黄帝文》也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历史资料,教师可以邀请语文教师参与,翻译成现代文印发给学生,解决学生的阅读障碍。 三、学法指导 1.范例导学法 根据本课的实际情况,可以选取“人文初祖”一目作为学习范例。教师详细分析知识点及内在联系,让学生明白知识点的层次隶属关系,教会学生从纷纭复杂的历史信息中归纳总结重要的知识点,如掌握黄帝、炎帝的生活年代及地域、主要事迹、对后世的影响等。然后让学生运用有关“人文初祖”的学习方法,围绕生活年代及地域、主要事迹、对后世的影响等,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有关尧、舜、禹等人物的学习。 2.情景模拟法 教师通过编写有关禅让制的课本剧,让学生理解禅让制的基本特点,学生通过观看、编写、表演课本剧,进一步认识禅让制,加深对禅让制涉及的三个人、选人的标准与方式、影响及作用的认识。 3.歌谣学习法 本课基础知识比较少,但距离学生生活现实遥远。再加上初一学生比较喜欢顺口溜或歌谣,因此可以考虑用歌谣学习法。本节课可以尝试编成以下歌谣。 我文明,五千年,黄河长江部落现,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华夏之祖教材解析 人教新课标版

教材解析:七年级上册第3课华夏之祖一、知识梳理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

(1)黄帝被尊称为人文初祖的原因 黄帝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是因为传说他发明了许多跟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东西,如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挖井、发明舟车,同时他生活的时代还出现了文字、音乐、养蚕等,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所以在中国人看来,“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缔造者和中华早期文明的集大成者,在他身上凝聚着整个民族的智慧和创造,他是族群的化身”。 (2)禅让制 禅让制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首领推选制度。禅让主要涉及到尧、舜、禹三个历史人物,采取的方式是召开部落联盟会议进行推选,推选的标准是德才兼备。 禅让制推选出来的首领,也要接受公众的监督,只有被公众认同的推举人,才有可能成为部落联盟首领。 要注意禅让制和世袭制的不同,通过对比,引导学生分析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原因。 引导学生评价禅让制,分析禅让制的优缺点,为今后的民主建设提供借鉴。 (3)禹建夏朝的标志性结果 夏朝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它是社会性质的根本变化,因而成为一种标志。禹由部落联盟的首领变成了国王,禅让制被世袭制所取代,“原始社会”由“奴隶社会”所取代。 夏朝建立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的进步。 2.难点 相关专业术语的理解和背景资料的识读 氏族、部落、部落联盟、流域、人文初祖、王朝、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等历史名词在本课出现很多。作为刚接触历史的初一学生来说,正确理解非常困难。如果单独拿出时间来讲述,又占用太多的课堂时间。可以把这些专用名词变成通俗易懂的语言,作为背景资料用学案的形式下发给学生。 孙中山的祭文和毛泽东的《祭黄帝文》也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历史资料,教师可以邀请语文教师参与,翻译成现代文印发给学生,解决学生的阅读障碍。 三、学法指导 1.范例导学法 根据本课的实际情况,可以选取“人文初祖”一目作为学习范例。教师详细分析知识点及内在联系,让学生明白知识点的层次隶属关系,教会学生从纷纭复杂的历史信息中归纳总结重要的知识点,如掌握黄帝、炎帝的生活年代及地域、主要事迹、对后世的影响等。然后让学生运用有关“人文初祖”的学习方法,围绕生活年代及地域、主要事迹、对后世的影响等,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有关尧、舜、禹等人物的学习。 2.情景模拟法 教师通过编写有关禅让制的课本剧,让学生理解禅让制的基本特点,学生通过观看、编写、表演课本剧,进一步认识禅让制,加深对禅让制涉及的三个人、选人的标准与方式、影响及作用的认识。 3.歌谣学习法 本课基础知识比较少,但距离学生生活现实遥远。再加上初一学生比较喜欢顺口溜或歌谣,因此可以考虑用歌谣学习法。本节课可以尝试编成以下歌谣。 我文明,五千年,黄河长江部落现,

第3课 华夏之祖

第3课华夏之祖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清楚地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概况,包括黄帝其人及他对华夏族的形成所做的贡献、尧舜禹的“禅让”和原始社会走向终结的有关史实,为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远古传说时代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华文明的演进奠定基础。 学习和思考本课所叙述的远古传说时代的发展进程,首先要通过引导学生对课本中插图的观察、想象以及对具体材料的分析入手,推导结论,初步培养学生进行历史感知、历史想象的形象思维能力;其次是初步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思考问题和追踪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发展观。第一,使学生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在生产技术和文化方面对人类文 明的演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第二,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融合而成的,黄帝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意识。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主题是“人文初祖”黄帝的传说。全课围绕主题,向学习者展现了华夏始祖创造华夏文明的历史场景。首先,介绍炎帝、黄帝和炎黄战蚩尤,为理解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第二,列举大量的远古传说,展现黄帝对中华文明的杰出贡献,进一步揭示其主题——黄帝是中华文明的“人文初祖”。 黄帝——“人文初祖”是全课的重点子目。第一,通过介绍炎、黄战胜蚩尤,进一步说明黄帝所进行的一系列战争,打破了氏族之间狭隘的界限,促进了相互间的交流和融合,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而被尊为华夏族的祖先。第二,我们通常说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是从中华文明的始祖黄帝算起的。黄帝发明了衣裳、舟车、宫室、挖井等,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后人还把其他一系列发明创造都归于黄帝名下,认为他对中华早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缔造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称他为华夏的“人文初祖”。有关他品行、才能、功绩的传说,反映了后人对他的尊敬。至今,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仍到黄帝陵祭拜、凭吊,足见他在中华民族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正确认识尧舜禹的“禅让”的含义是一个难点问题。讲清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

人教版初一历史上册 第三课华夏之祖 测试题

1 人教版初一历史上册 第三课 华夏之祖课 测试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20小题共40分。注意:将选择题答案填入题后的答题栏内,否则不得分) 1.传说中的黄帝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是因为他对中华民族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下列图片反映黄帝贡献的是 ①建房 ②造船 ③制衣 ④造车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2. 右图是宜昌市西陵山的螺祖庙,庙内供奉的是民间称为“蚕母娘娘”的螺祖。相传,她的丈夫就是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的 A .尧 B .舜 C .炎帝 D .黄帝 3. 我们的祖先在与自然灾害抗争中,留下许多美丽的传 说。图1反映的是 A. 大禹治水 B. 精卫填海 C. 后羿射日 D. 夸父逐日 4. 一代伟人孙中山的诗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反映了我们经常 讲的“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从下面哪一人物开始 A. 黄帝 B. 炎帝 C. 舜 D. 禹 4. 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物人文始祖。下列有关黄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建造宫室、车船,制作兵器、衣裳 B. 让部下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 C. 妻子嫘子发明养蚕抽丝技术 D. 中华原始医药学的创始人 5. 今年立春以来,长沙地区阴雨不断,省气象台多次发布暴雨橙色预警,如何治水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下列哪一人物最早治理过黄河 A. 禹 B. 李冰 C. 王景 D. 郦道元 6. 1937年4月5日,毛泽东在一篇祭文中写道:“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这里的“始祖”是指 A .黄帝 B .尧 C .舜 D .禹 7. 传说中,他的发明为我们今天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他被称为“人文初祖”。他是 A .尧 B .炎帝 C .舜 D .黄帝 8. 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 A .炎帝、黄帝战胜了蚩尤 B .海外华人散居世界各地 C .华人是黄皮肤的黄色人种 D .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9. 2005年5月6日,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团访问大陆,第一站就拜谒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A. 炎帝 B. 黄帝 C. 尧 D. 舜 10. 2010年4月5日,主题为“从文明的展开到文明的展台” 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新郑隆重举行,图 1

第3课 华夏之祖

七上LS-2014-07-02第3课华夏之祖 编写人:范厚琴审稿人:万方宁时间:2014.9.11 班级组别组名姓名 【学习目标】 1、知道炎帝、黄帝是传说中华夏族的祖先,理解“我们都是炎黄子孙”的含义。 2、知道尧舜的“禅让”和“大禹治水”的故事。 3、在“尧舜禅让”的学习中,培养以人为本,任人唯贤的美德。通过对“大禹治水”的学习, 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奉献精神,以及环境保护意识。 【学习重点】黄帝——“人文初祖” 【学习难点】认识尧舜禹的“禅让”的含义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知识链接】 看书第12页导入框彩图.图上这地方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去祭拜?被祭拜的人又是谁? 他对中华民族有什么杰出贡献?学过本课,你将会了解到这些内容。 【知识导学】 一、知识点:(A级) 1.黄帝和炎帝部落联合起来大败东方的蚩尤部落的战役是。 2.今天汉族的前身是、部落结成联盟后经过长期发展形成的华夏族。 3.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的是。 4.传说中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还有、、。 其中,生活简朴、克己爱民的是;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的是;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与群众同甘共苦的是。 5.历史上把古代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或制度叫做。 6.约公元前2070年,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也是我国历史 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标志着社会的结束和社会的开始。 二、合作探究:(B级) 任务一:阅读第2目,在课本上标出知识点并思考回答: 7、阅读填空: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①诗词中的“轩辕”是指;②孙中山这首诗词歌颂的人是; ③诗词歌颂的人被后人尊称为。8、我们为什么尊称黄帝为“人文初祖”? 9、我们为什么都说自己是“炎黄子孙”? 任务二:阅读第3目,在课本上标出知识点并思考回答: 10、尧舜禹时期,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或制度叫做什么?做部落联盟首领的人应具有 什么样的精神品质? 【课堂小结】(B级) 【当堂检测】(B级) 1、“华夏子孙齐参拜,脉血胜于清水浓”。2005年5月,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到陕西祭拜 “天下第一陵”。他祭拜的是() A、炎帝 B、黄帝 C、舜 D、尧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炎帝、黄帝是我们的共同祖先,我们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B、我们尊称黄帝为“华夏之祖”、“华夏始祖” C、我们尊称炎帝为“人文初祖” D、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 3、下列人物中,和历史上的禅让制没有关系的是() A、黄帝 B、尧 C、舜 D、禹 4、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人是() A、黄帝 B、尧 C、舜 D、禹 5、原始社会终结的标志是() A、禹当上了部落联盟的首领 B、禅让制被破坏 C、禹建立了夏朝 D、社会生产的发展 【学习反思】

人教版七上《第3课华夏之祖》word教案

人教版七上《第3课华夏之祖》word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生了解远古传奇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差不多概况,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快速阅读历史知识的能力及归纳概括的能力等。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演进作出了庞大的奉献,黄帝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意识。 方法:采纳讲述、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法 [重点和难点] 重点:黄帝对人类的奉献;夏朝的建立 难点:什么缘故说黄帝是人文初祖?禅让制的含义 突破重点、难点的方法: 让学生列举大量的远古传奇,展现黄帝对对中华文明的杰出奉献,揭示黄帝是人文初祖。[教学资源] 结合本课主题自制幻灯片若干张教学挂图等。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历史的民族,我们一直有炎黄子孙的称谓,那么你们明白我们的祖先是哪些人吗?我们什么缘故称他为人文之祖?让学生在回忆上节课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摸索教师导入时提出的问题。

讲授新课 一、炎黄战蚩尤 出示问题: 1、涿鹿之战是如何回事? 2、华夏祖是如何样形成的?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简要的总结。教师出示孙中山的一段话要求学生齐声朗读,并有其中内容过渡到下一目 认识黄帝像,对黄帝有个初步的感性认识 阅读教材中的小字内容小组 讨论涿鹿之战的双方、过程及其结果;在此基础上摸索华夏祖的形成。 二、黄帝----人文初祖 观看教材中的插图《传奇中黄帝对 中华文明的奉献》提出设问:后人什么缘故称黄帝是‘人文初祖’ ? 教师引导学生相互交谈,要求各组推选代表回答。各个小组依照《传奇中黄帝对中华文明的奉献》及其课本中的文字内容,小组相互合作 三、尧、舜、禹的禅让 出示问题:你能说说尧、舜、禹的故事吗?除了课本上的外你还明白哪些? 你能依照课本内容说说禅让的含义吗? 教师设问:谈一谈什么样的人才能被选为部落联盟首领?教师简要总结说明 各个小组推选代表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或文学作品中搜集到的材料相互交流,相互讲述,增强历史课堂的趣味性。 举出实例说明(德才兼备,以身作则,没有特权,是社会的公仆。大禹治水的故事)。

七年级历史上册《华夏之祖》知识点

七年级历史上册《华夏之祖》知识点 新人教版华夏之祖(炎帝战蚩尤,黄帝——人文初祖,尧舜禹的“禅让”、大禹治水 中国人常称自己为炎黄子孙,在我国历史上,被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黄帝等。中华民族之所以常自豪的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炎黄、黄帝是华夏族的始祖: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也就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 黄部落联盟—→华夏族—→汉族——→中华民族 黄帝——→人文初祖(贡献:制衣、挖井、舟车、养蚕缫丝、文字、乐谱) 1、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在禹时期 2、我国奴隶社会开始于公元前21世纪 3、尧、舜、禹的传说: 1)生活在我国原始社会末期 2)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叫“禅让”制。首先实施该制度的是尧推选舜为继承人,结束该制度的是禹。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奴隶制度开始了优异的传统美德﹕尧﹕生活俭省,克己爱民﹔舜﹕厚道待人,以身作则;禹﹕不畏艰难,为民造福。 3)禅让制---原始的民主政治。 课堂练习 1.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吕氏春秋》 (1)文中所提到的事迹是何人所做?(2分) (2)他所采取的方法是什么?(2分)

(3)他最典型的故事是什么?(2分) (4)除了治水,大禹还有哪些严重事迹。(2分)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地玄黄,东方曙光,文明始祖,中华炎黄。薪火相传,盛世未央,华夏各族,中原家乡……”———《黄帝颂》 材料二在黄陵县城北1公里的桥山之巅,有一座被称为“中国第一陵”的陵墓,千百年来,每逢清明,来此拜谒祭陵的人络绎不绝。轩辕庙气势雄伟,庙院内有大殿,门额上悬挂着写有“人文初祖”四个字的大匾。庙前区气势恢宏,面积约10 000平方米的广场地面,选用5000块大型鹅卵石铺砌,象征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文明。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均与哪一人物有关?为什么他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 (2)为什么我们中国人都喜欢自称是“炎黄子孙”? (3)我们通常说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那么,五千年的文明从哪里开始? (4)近年来,来大陆参加公祭轩辕黄帝典礼的台湾知名人士越来越多,你怎样看待这一问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