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泥厂工艺管理规程

水泥厂工艺管理规程

水泥厂工艺管理规程
水泥厂工艺管理规程

四平北方水泥制造车间工艺管理规程

文件名称车间工艺管理规程编号SPBF-ZZ/GY09-2016 制造

编制

审批批准批准时间

车间

根据公司统一战略思想,按照专业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要求,依据公司各部门职责及相关流程制度,特制定本制度。

(一)目的

为加强生产工艺过程管理,规范工艺操作行为,降低制造成本,使企业获最佳经济效益。

(二)工艺管理的任务:

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加强质量管理;以优质、稳产、低消耗为目的,加强窑、磨的工艺管理;开展科学研究、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加强检测、定额等基础工作;提高全过程的工艺管理水平。

(三)实施方法:

本规程由公司生产副总负责组织实施。生产部审核、制造车间定制。实行专业管理和群众管理相结合的方针,并明确职责。对违背本规程致使生产遭受损失者,应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四)范围

适用于公司生产活动过程

(五)引用文件

1.《质量管理制度》

2.《耐火材料使用规程》

3.《水泥企业工艺管理规程》

4.《窑外分解工艺管理规程》

(六)工艺管理机构和职责

1.在公司总经理、生产副总的领导下,设立生产技术部和化验室,分别负责企业的工艺技术和质量管理工作。车间设专职工艺主任、负责车间日常工艺管理。形成全厂性的工艺和质量管理体系。

2. 生产技术部负责全厂工艺技术管理工作。其职责是:

组织制订本企业的工艺管理制度,协同化验室制订质量管理制度和设计配料方案。审订主机的台时产量、消耗定额和主要的工艺技术参数。

协同车间、中控室解决生产工艺中出现的主要技术问题,指导车间、中控室工艺技术工作。

组织工艺系统的全面技术标定。

组织推广新技术、试制新产品,改进工艺,提高产、质量,降低原、燃、材料的消耗,搞好生产试验和科学研究工作。

组织编制技术组织措施计划和技术改造规划,提出工艺设计方案。审订公司生产长远规划,年、季生产计划。

组织审查技术革新和合理化建议。

负责全面质量管理中的工艺技术工作。

负责技术情报、技术协作,做好工艺技术资料的积累和保管工作。

参预制订企业的消烟除尘、节约能源和计量规划,负责提出工艺措施。

协同有关部门开展职工业余教育、劳动竞赛和技术考核工作。

3. 化验室负责产品工艺过程的质量管理、生产控制和检验工作。其职责是:

组织有关部门制订质量管理制度,主要质量指标,原、燃材料的技术条件和质量事故管理办法等,并监督执行。

严格执行产品国家标准,有权制止任何违章行为,确保出厂水泥全部合格,并留有富余标号。

负责设计并贯彻配料方案。

建立健全严格的检验制度,研究采用先进的测试手段和质量控制方法。

配合生产技术部搞好新产品、新技术,改进工艺试验研究工作,提供有关试验数据。

负责提供和及时公布质量控制指标的考核成绩。

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有关工作,灵活运用数理统计等方法,提高质量控制水平。会同有关部门,访问用户,征求意见,改进产品质量。

指导车间的有关质量管理方面的技术业务工作。

4. 制造车间负责的工作,在生产部领导下和生产技术部、化验室的业务指导下进行。其任务是:

提出车间、中控室工艺技术参数和技术措施。做好原始记录和技术台帐的登记统计、分析总结工作。

负责主机的单项测定,参加有关工艺技术活动。

审查群众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并及时上报有关部门。

负责提出车间的产量、质量、消耗定额和环保的有关指标。

负责车间的技术教育,组织技术交流和技术考核工作。

宣传、执行厂部制订的质量管理制度,提高控制指标的合格率,改进产品质量。

配合生产技术部搞好新产品、新技术,改进工艺试验研究工作,提供有关试验数据。

组织质量小指标竞赛活动,及时考核,定期公布。

开展全面质量管理,组织群众性的自检、互检活动。

研究生产中的技术问题,组织攻关。

(七)工艺管理的工作内容:

1.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的原则是:牢固树立“质量第一”和为用户服务的思想,以优良的工作质量保证产品质量。实行全员的,全过程(上一工序为下一工序服务)的质量管理,把管理、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加强质量控制,切实做到“事先控制,层层把关”。按照“计划一实施一检查一处理”循环的科学工作步骤,寻求最佳工艺参数和控制指标,经济合理地组织优质产品的生产。

严格执行产品国家标准,公司自订相应的质量控制指标和配料方案,经生产副总批准后执行。各项质量指标要落实到车间(部门)班组和个人,供应部门要认真按照原、燃料、混合材料的技术条件组织进厂。质量指标的变更需经生产副总批准。

取样要有代表性,检验要及时准确,结果要按时通知生产岗位和有关部门。试剂、仪器、试验条件必须符合规定,标准溶液要有专人配制和检查,仪器、设备要有专人管理并定期校正。要建立严格的密码抽查、对比、检验、控制事故考核制度。

检验人员必须经考试合格,方可顶班操作。

进厂大宗原、燃材料,要坚持先检验后使用的原则。要有适当搭配均化的场地和手段。严格按照化验室指定部位堆放,不得混杂。

原料、燃料、混合材料、半成品、成品应保持一定的合理储存量。最低储存量石灰石5天,粘土、混合材料、原煤10天,铁粉、,生料(均化库)2.5天,熟料

2.5天。

进厂石灰石氧化钙含量,出磨、入窑生料的成分及率值的标准偏差值由化验室制订,要严格控制。

入窑生料细度指标,按照经济合理的原则确定,0.80毫米方孔筛筛余一般≤12~ 18%。

熟料率值要合理稳定,缩小波动:

饱和系数控制范围为目标值±0.02;合格率在85%以上,即控制平均值接近于目标值;标准偏差值不大于0.020.

硅酸率控制范围为目标值±0.10,合格率在85%以上,即控制平均值接近标值,标准偏差值不大于0.07.

铝氧率控制范围为目标值±0.15,合格率在85%以上,即控制平均值接近标值,标准偏差值不大于0.10.

熟料质量是水泥质量的基础,必须努力提高。熟料平均标号应达到550号以上。

注:检验熟料强度,用混合试样。熟料粉磨比表面积为3000±100平方厘米/克,细度要做到相对稳定。

出窑熟料不许直接入水泥磨,要按质分别储存,搭配使用。

混合材料的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或部颁发的技术条件的规定。凡本厂从未掺用的混合材料或外加剂,都应做一系列的试验,生产副总批准后方可掺入。

注:本规程规定的所有标准偏差值均要分月按数理统计规定计算。

企业奖励制度,要体现“质量第一”的方针。对在质量管理和提高管理和提高质量方面卓有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予表彰,奖励。

出现质量事故,要查明原因,严肃处理。主要的质量控制指标,连续三小时以上不合格,属于质量事故,应积极采取措施纠正。化验室要及时公布事故情况,厂部应扣除有关单位的产量指标和有关人员的奖金。

2.破碎及原燃材料输送系统工艺管理

2.1破碎及原燃材料输送系统的工艺管理原则是:科学管理好破碎机及其输送系

统,合理控制出料粒度,确保石灰石、粘土、铁粉、原煤等的正常储备量满足下道工序作业。

2.2根据产品粒度及破碎机的生产能力及时更换锤头(板)或调整出料篦条,管

磨及时合理调整继配,生产出质量合格的产品。

2.3喂入破碎机以及提升机的料量力求控制均匀,防止堵料。

2.4负责铲装运输矿石的质量最终把关,认真检查每一矿车石料质量;严格控制

石灰石中含土量、含水量;预防铁件进入破碎机。原煤验收专人管理按照《原煤进场取样制度》执行。

2.5努力提高破碎机的单机台时产量,降低生产成本。石灰石破碎电耗控制

1.9KWH/T石灰石。

2.6石灰石出料粒度控制在≤70mm(占95%)水分控制≤3,并防止金属件进入破

碎机和堆场;石灰石破碎机进料粒度控制≤800×800×800 mm。原煤水分控制≤

8.0

3. 窑系统工艺管理细则:

3.1.1预分解窑工艺管理原则是:根据预分解窑的工艺特点、装备水平制定相适应的操作规程,正确处理预热器、分解炉、回转窑和冷却机之间的关系,稳定热工制度,提高热效率,实现优质高产、低消耗和长期安全运转,力争达到国家同类型窑的技术水平。

3.1.2回转窑系统的设备要满足生产工艺要求,风、煤、料、窑速要匹配,一次风、二次风、三次风、排风机及喂煤系统要灵活可调;窑头、窑尾、烟室、预热器等处的密闭装臵要完整、严密;冷却机、喷煤管、收尘系统及其附属设备都要保持完好。

3.1.3进厂原煤要按质量分堆存放,搭配使用,煤粉质量务必严格控制均匀,满足煅烧要求

3.1.4降低热能消耗,熟料实物煤耗应小于160kg/t熟料。窑炉用煤比=

4.0~3.5∶6~6.5,并加强管理。在确保篦板及篦床安全的前提下控制三次风温≈850~950℃,外排余气温度小于360℃。合理控制冷却机各室的冷却风量和篦床运行速度,减少热损失,提高热交换效率,力争出冷却机熟料温度≤65℃+环境温度。

3.1.5 不断提高回转窑操作水平,加强煅烧操作,严格控制好工艺参数在合理的范围内,严禁跑黄料,防止断煤。

3.1.6尽量减少或避免预热器堵塞, 预热器堵塞清理要严格遵守安全作业要求,日常清理按照车间?预热器日清理表》》执行。

3.1.7 努力降低窑尾废气温度,缩小波动范围,窑尾过剩空气要严格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保持窑的空气过剩系数在1.05%---1.1%

3.1.8全面改进提高耐火材料管理水平,延长耐火材料使用寿命,直接结合镁铬砖、硅莫砖使用时间≥8个月,低导热多层复合莫来石使用时间≥24个月。篦冷机、三次风管的浇注料使用时间≥8个月,窑口、燃烧器的浇注料使用时间≥4个月。发现窑皮蚀薄或脱落应及时补挂,红窑必须立即报告,掉砖红窑必须停窑

3.1.9 为掌握烧成带耐火砖和窑皮情况,每小时应检查窑胴体温度,及时判断窑皮变化,在窑况不正常或发现有耐火砖掉出,风、煤、料突然变化时,应勤加检查。交接班时必须交清窑皮和窑体温度变化情况。

挂窑皮期间,参照操作规程或作业指导书进行,热工制度必须稳定,严格控制结粒,严禁跑生料、结大块或烧结,投料初期的喂料量应适中,以后根据窑皮情况和煅烧情况逐渐增至正常。

3.2.0合理的喂料量是稳定回转窑热工制度的前提,三班统一操作,尽量减少波动。较大的变动(包括重大操作参数的变更,需经分管工艺技术人员、分管领导批准,应急处理时要作好记录,说明理由)。

3.2.1 防止窑灰逸出。收尘器及其附属设备要加强管理,应保持设备完好状态,提高收尘器的收尘效果,排放浓度要达到国家标准。收下的窑灰要合理利用。

3.2.2 尽力延长回转窑安全运转周期,烧成带使用镁质耐火砖,各带窑衬应相应配套,改善设备配件的材质,加强设备管理,做好维护与计划检修工作。安全运转周期计算方法如下:

a、掉砖红窑必停计算中断。使用镁质窑衬,有砖红窑时要及时采取措施,补挂窑皮,不算中断。

b、因窑内掉砖、换砖引起停窑,计算中断。

c、回转窑系统发生重大设备事故,引起停窑,4小时以上者计算中断。

d、设备计划检修或事先发现缺陷,停窑处理(有检修计划、检修报告或处理结

圈、结皮)不算中断。

e、因外界影响(缺电、燃料、原料)引起停窑,不算中断。

f、所有停车时间,均不算入运转周期内。

3.2.3计划检修或因故停窑后,应对窑喷煤管、冷却机、预热器、三次风管等部位的耐火砖和浇注料全部检查。凡蚀薄、松动、歪斜、脱落者应修补或更换,检查和更换情况要详细记录。及时填写耐火材料检查报告,并由分管工艺组织清理系统积灰和结皮;检查热工内衬是否更换并汇总存档

3.2.4操作记录必须完整,逐项如实记录所有记录,技术测定的原始数据,技术总结和热工标定资料等应妥善保管定期归档。

3.2.5燃料、生料消耗量和熟料产量,必须力求准确,计量设备要有专人管理,

定期检查校正,库存量每月盘点一次。以盘点数为准。

3.2.6严格控制原、燃材料中有害成分含量,入窑生料一般控制在如下范围:

K2O+Na2O<1.0%

?(S/R)<1.0 Cl-<0.015% S原煤全硫≤1.0

?(S/R)=SO3÷(0.85K2O+1.29 Na2O)

当所用原、燃材料中有害成份超出上述范围,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3.2.6 φ4*60回转窑工艺技术参数要求

a、回转窑全年运转率在92%以上;

b、熟料f-CaO、强度、升重达到规定要求;

c、原煤的灰份、挥发份、水份数据达到规定要求;

d、消耗:电耗27.6KWH/T,煤耗160KG/T,吨熟料耗砖(生产正常后根据实际再研讨)

e、正常操作时窑胴体温度应小于350℃。

f、篦冷机余风温度250℃左右(带AQC后应小于200℃)。

g、各部位参数(主要)

—五级筒物料温度:850℃-880℃

—窑尾烟室废气温度:1100℃-1150℃

—五级筒出口温度:860℃-890℃

—一级筒出口温度:350℃-370℃

—三次风温度:900℃-1000℃

—分解炉出口温度:890℃-910℃

—窑头负压:-50—-60Pa

—窑尾负压:-180—-220Pa

—出预热器氧含量2%—3% CO含量≤0.05%

4.原料磨系统工艺管理

4.1原料立磨工艺管理原则是:确定合理的入磨物料粒度,调整立磨喂料量、研

磨压力、差压等关系,稳定料床,减少振动。在保持生料质量品质的前提下努力提高磨机台时产量。

4.2对立磨辊皮磨损进行技术跟踪,保持料、风、选粉机效能相互适应,以提高

粉磨效率。台时产量200~230t/h,生料电耗≤25.7KWH/T,生料细度合格率≥90%。

4.3生料磨主要依据料床的稳定情况、压差的波动大小避免立磨振动过大。并依

据磨内压差、主电机电流、磨机振动值等现象进行控制,达到安全稳定生产

4.4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努力提高磨机产量。各种入磨物料量和比率用在

线分析机自动控制,也可用手动及时进行设定。

4.5 必须坚持定检制度,,加强磨机密闭堵漏,系统漏风量不得超过总风量8%。

定检时应详细检查磨内衬板磨辊、磨盘、辊支架、喷口环及磨机内其它零部件的磨损情况,凡出现裂纹、变形,必须及时更换。

4.6加强对增湿塔的管理,定期检查修理喷水系统。控制停磨时入窑尾袋收尘气

体温度在160~200℃,要求每个喷枪有足够雾化的效果,不会出现枪头滴水、枪头不雾化以及严格控制喷水量,防止增湿塔出现湿底现象。要求出增湿塔物料不

结块

4.7MLS3626原料磨技术参数:

允许入磨物料最大粒度:≤70 mm(筛余10%)大于95%。

允许入磨物料最大水分:5%

成品细度:80μm筛筛余≤18%

出磨生料水分:<1%

正常喂料量: 185-230t/h

磨机入口温度:180~220℃

磨机出口负压:-8000—-8500Pa左右

磨机出口温度;65-85℃左右

磨机差压:6800-7800 Pa左右

研磨压力:11.5-13MPa左右

磨机振动:2.5-3.5mm/s左右

料层厚度:90mm-130mm左右

磨机入口负压:-500-1300 Pa左右

5 煤磨系统工艺管理实施细则

5.1 为保证煤磨安全运转,选用最佳的操作参数,做到风、煤、温度、研磨体相

互适应,提高粉磨产量和质量。

5.2煤磨入口原煤粒度≤50mm占85%以上、入磨煤的水分9%~13%

煤粉细度80μm筛筛余3%~6% 出磨煤粉水分≤3% 入口热气温度在300~450℃左右,控制出口气体温度≤70℃,采取有效措施防爆。

5.3 系统设备必须完好。密闭安全可靠,防止结露;防爆及惰性气设施和检测装

臵要灵敏;袋收尘器入口温度冬季65-70℃。夏季55-65℃。

5.4 计划检修时要放空煤粉仓;紧急停窑时,关注煤粉仓温度变化,必要时要加

生料粉,并加强巡检,一旦出现煤粉仓温度上升,应及时组织处理,确保安全。

5.5 风扫球磨应制定合理配球方案,定期清仓补球,改变配球方案要将前、后台

时产量、细度、水分、原煤性能、研磨体配比、消耗量、电耗等记录在技术台帐

上,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分析,不断提高技术管理水平。

摸索合理的风料匹配。要详细检查衬板、篦板等内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在运转中发现衬板或螺栓松动、脱落、必须停磨处理。

5.6 所配的仪表,特别是报警仪表,必须在完好状态下工作,?若有损坏,必须

及时修复或补齐。

5.7 根据生产需要,对风扫球磨及时进行风量、温度、回粉细度、?风压等单项

技术测定。

5.8 对煤磨袋收尘系统要作好密闭堵漏工作。?防爆阀应灵活好用,灰斗定期清

理,不准积灰,保证袋收尘正常运行。加强磨机系统收尘设备的管理工作,提高收尘效率。粉尘排放浓度要≤25g/Nm3。坚持定期维护保养,及时检修,注意保温和密闭堵漏,防止漏风。要十分重视安全,防止煤粉爆炸,控制煤磨袋收尘进口气体温度最高不得超过70℃。

5.9计划停窑,原煤仓、煤粉仓原则上要用空。如煤粉仓需要储存煤粉,必须采

取有效的安全措施,防止自燃和爆炸。掌握煤粉制备系统积灰和结露规律,减少积灰点。设备停机,巡检不得中断,中央控制室有关安全的仪表仍继续运行,且有人监视,以保安全。

6 工艺事故管理制度

6.1 工艺事故的定义

生产工艺线因非正常原因或工艺工况出现异常而未能提前主动发现,也未能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造成主机停机,停机时间超过规定限额。

6.1.1 工艺事故分为工艺质量事故和工艺责任事故.

6.1.2 工艺质量事故:因工艺设计不当,上下道工序匹配不合理,设备陈旧等造成自身能力下降,在实际生产中长期不能达到生产需要,称为工艺质量事故。

6.1.3 工艺责任事故:因工艺操作失误,巡检不到位,故障处理不及时,技术

整改方案落实不力,造成停产、减产或产品质量问题等称为工艺责任事故。

6.2 工艺事故的分类:

6.2.1一般工艺事故:生产线或主机停机超过8小时以上,24小时以下的工艺事故。

6.2.2工艺事故:生产线或主机停机超过24小时以上,72小时以下的工艺事故。

6.2.3重大工艺事故:造成生产线或主机停机超过72小时以上的工艺事故。

6.3工艺事故的时间计算:一般情况下,工艺事故计算时间是从发生设备停止运转到开机正常运转时间,停机过程中因备件或其它因素造成的检修,恢复等待时间扣除。

6.4 工艺事故损失的计算

6.4.1 造成设备损坏的按设备管理相关制度执行。

6.4.2 造成主机停产的按停产期间所能生产的产品量计算。

6.4.3 事故处理过程中所需的人工费、机械费用等。

6.4.4 事故处理当中涉及到以上内容应合并计算。

6.5 工艺事故的防范

6.5.1 技术人员、操作员、巡检人员应努力提高技术水平,熟练掌握操作规程和设备的性能,维护保养知识。

6.5.2 对工艺或设备缺陷加强整改。

6.5.3 每周二开一次工艺质量例会,分析现场出现影响工艺、质量方面的各种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6.5.4 针对工艺事故的原因,制定包括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两方面的防范措施。

6.5.5 技术措施必须首先落实,再强调管理措施。

6.5.6 制定的防范措施要以实际出现,稳定可靠,落实防范措施要有责任人、期限和标准。

6.5.7 在没有落实防范措施前,又无临时可靠的保证措施不得恢复生产。

6.6 工艺事故的报告与处理

6.6.1工艺事故发生时的紧急处理措施

a)出现可能要发生工艺事故的预兆,自己又不能确认时,应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不让事态扩大,同时向调度、工艺主管和分厂领导汇报,相关人员要立即赶往现场或控

制室并根据情况迅速提出处理意见。

b)事故一旦发生,操作人员应采取紧急措施,包括按操作程序停车、停料等(注意按操作规程操作,不可手忙脚乱),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和蔓延,若有人员伤亡,应立即抢救。

c)在紧急处理后,立即向调度和公司领导报告事故发生经过、事故发生部位、时间、已采取的紧急处理措施,以及事故有无进一步扩大的危险等。

6.6.2 工艺事故的处理

a)事故发生后,操作巡检人员如实地毫不隐瞒地在交接班记录中详细记录发生的事故部位、时间、经过、采取的紧急措施及设备目前状况等,并签名;在3日内及时书面报告。

b)一般事故由分厂决定处理方案,并组织力量进行处理。

c)工艺事故应在保护现场的同时,报告生产安全处、分管副总经理,察看现场后,由生产安全处和发生事故的单位领导研究决定处理办法并向公司经理部分管领导汇报,同意后立即组织实施。

d)重大工艺事故除按以上工艺事故处理程序外,应及时向股份公司汇报。

e)各单位事故处理人员在接到检修处理任务的电话、口头或出事通知后,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推诿。必须全力以赴抢修处理。操作、巡检人员必须主动配合,协助有关人员进行抢修处理。

6.7 事故的责任分析与处罚:

6.7.1 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对事故责任进行分析,目的在于使事故责任者、领导和员工都受到教育,吸取教训,避免各类事故的发生。

6.7.2 事故责任者确定后,根据事故发生的原因,参照各类技术参数和规程进行分析,连同有关人员的过失以及与促成事故是否有因果关系来确定事故的直接责任者和管理责任者。

6.7.3 按责任分工和工作态度追究个人职责范围内因工作不负责而造成事故的责任。

6.7.4 按事故隐患来源追究责任者(上一班或几个班就已经存在事故隐患而没有及时处理,应追究这几个班责任),发生在整个操作过程的各个环节中,追究最初造成事故隐患的责任;一个隐患涉及多方面管理、操作责任的,以追究对事故原

因发生起作用的一方为主。

6.7.5 按技术规定追究责任,在责任分析中追究属于明显违反技术规定的责任。

6.7.6 因管理者决策错误,或工作不到位,防范措施不力,或姑息迁就,对发生事故处理不力,而使事故重复发生,或因官僚主义、违章指挥、冒险蛮干,迫使工作人员违章作业而造成事故的,由决策者、指挥者或指令者负责。

6.7.7 因拆除、毁坏、挪动安全装臵、安全警示牌或对安全装臵维护管理不当造成事故的。或明知安全装臵失效而进行操作发生事故的,由当事人负责。

6.7.8 因配料失误,计量不准,参数显示不正确,以及已发现的事故隐患未能及时整改,又未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或在事故后虽有有效的防范措施,但未得到很好的落实,致使同类事故重复发生的,应由有关管理者负责。

7、附则

7.1 本规程由四平北方制造车间起草并归档管理。

7.2 本制度于2016年月日发布并实施。

水泥生产质量控制完整版

水泥生产质量控制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9 水泥生产质量控制 学习指南:水泥生产质量管理与控制是保证水泥厂正常生产、稳定和提高水泥质量的关健。化验室是水泥企业进行质量管理的专门机构,化验室要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对生产过程进行组织和全方位的监督,正确地指导生产,确保水泥质量。水泥生产是流水线式的多工序连续生产过程,各工序之间关系密切,每道工序的质量都与最终的产品质量有关,在生产中原燃料的成分与生产状况又是不断地变化的,如果前一工序控制不严,就会给后一工序的生产带来影响。为此,在水泥的生产中,要根据工艺流程经常地、系统地、及时地对生产全部工序包括从原料、燃料、混合材料、生料、熟料直至成品水泥进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和控制,只有把质量管理和控制工作做到水泥生产的全过程中,才能保证出厂水泥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品质指标。 水泥生产质量管理与控制主要做三方面的工作:一是水泥企业要有完善的质量管理机构对生产进行全面监督;二是保证窑磨在控制范围内的正常运转;三是管理和控制好原料、燃料、混合材料、生料、熟料及水泥的质量,保证水泥生产按要求进行,保证出厂水泥质量的优质和稳定,实现优质高产、低消耗。 9.1 水泥企业质量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 水泥生产质量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的建立,应依据《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根据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 9.1.1 质量管理机构设置和职责 9.1.1.1 质量管理机构设置 水泥企业应设立以厂长(经理)或管理者代表为首的质量管理组织和符合《水泥企业化验室基本条件》的化验室。厂长(经理)是本企业产品质量的第一责任者。厂长(经理)可以任命管理者代表全权负责质量管理,化验室主任在厂长(经理)或管理者代表直接领导下对产品质量具体负责。 质量管理组织设专门机构或专职人员负责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各车间、部门设立相应的质量管理组织,负责本部门的质量管理工作。 化验室内设控制组、分析组、物检组和质量管理组等,分别负责原燃材料、半成品、成品质量的物检、控制、监督与管理工作。 水泥年生产能力60万吨及以上规模的通用水泥企业以及特性水泥、专用水泥需取得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颁发的化验室合格证,其它水泥企业需取得各省级政府建材行业主管部门或其授权的各省级建材工业协会颁发的化验室合格证。 9.1.1.2质量管理机构职责 (1)负责和监督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某水泥厂生产管理制度

生产管理制度 (2010年第一版) 根据公司实施精细化管理需要,生产管理的科学性、合理、规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使生产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确保安全、高效、有序的运行,提高效益、降低消耗,特制定本制度。 1.生产管理组织机构 根据公司经理层研究决定公司设置生产技术部、供应部、安全环保部等生产管理部、室、车间共10个,具体生产管理体系如下图: ※注:电力车间保留机构设置,待余热发电投运后再组建。 2.部门车间主要职责

(1)生产技术部:负责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及执行工作,管理、维护好工艺设施设备,满足生产需要。负责生产调度工作,控制产供销的协调平衡,对公司关键部位实施有效监控。负责协调公司内部各车间、部门之间的相关工作,对各项生产指标的考核控制。对重大设备事故的处理及原因分析并提出处理意见。 (2)供应部:负责遵循《物资采购流程》,组织公司原煤、矿渣、石膏、石子、炉渣、粉煤灰、矿渣粉等各种大宗原燃材料和设备配件、备品备件及消耗性材料的采购工作,完成公司下达的月度采购计划,编制资金需用和支付计划。对采购物资的质量控制负责,对物资的采购价格管理负责。负责采购管理过程中与供货商的协调联络、纠纷处理等客户管理工作。负责公司地磅操作人员的培训管理工作,并按要求提出维修、维护计划和校核计划。 (3)安全环保部:公司安全生产、环保工作的检查、督导。公司环保设备的管理和现场环境督查,与上级安全、环保部门的联络、协调,公司重大安全、环保事故的处理。公司安全、环保、劳动纪律等方面的执法工作。 (4)中控室:依据《生产管理制度》,在生产技术部的组织领导下,负责全公司生产系统的运行操作控制,实施完成年度和月度生产计划,分析、整理操作参数,并提出优化意见。负责本部门的月度考核数据整理上报,并根据部门薪酬考核办法对部门个人进行考核。制定本部门人员培训计划,并严格执行培训工作。对中控操作员进行月度考评,并将结结果报生产技术部。 (5)化验室:按要求对原燃材料、半成品、成品进行检验和试验。做好质量记录和标识,及时提供准确可靠的检验数据,掌握质量动态,保证必要的可追溯性。制订原燃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公司内控质量标准,强化过程控制,运用统计技术等科学掌握质量波动规律,不断提高预见性和预防能力,及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使生产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和规定对出厂水泥进行确认,按供需双方合同规定进行交货验收,杜绝不合格品和废品水泥出厂。及时进行质量统计并做好分析总结和改进工作。根据产品开发和提高产品质量等需要,积极开展科研和改进工作。

水泥粉磨站安全注意事项

行业资料:________ 水泥粉磨站安全注意事项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6 页

水泥粉磨站安全注意事项 1、上班必须正确穿戴劳保用品,上班前四小时不得饮酒。 2、岗位人员必须熟悉启动警报、生产报警、火警、呼叫信号等声光信号。 3、不允许在设备上行走或跨越正在运转中的设备。 4、严禁在运转的设备附近休息。 5、安全标志清晰、完备。 6、生产过程中现场照明必须正常。 7、车间保持清洁,对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应进行保护。 8、保证轴有套,轮有罩,沟有篦板,平台、楼梯有栏杆。 9、在工作场所中,人员有可能掉进去或被绊倒的孔洞口和障碍,必须妥善处理好或挂标志牌。 10、严格按《工艺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11、定期按要求进行设备检修。 12、对设备进行检修时应防止设备的突然启动,必须理解紧停开关仅是切断电源或马达启动器。为确保起见,应当切断设备配电盘上的电源开关,并且挂上检修标志牌。 13、启动设备之前,应进行检查和确认,并与有关人员联系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方可启动设备。 14、在磨内、仓内、收尘器内检查和维修时,人孔门处必须派人看护。 15、进入磨、仓、管道等内部作业时,必须使用36V以下低压照明电源。 第 2 页共 6 页

16、电气设备要防止漏电,检查是否接地或接零。 17、车间要保持整洁,杜绝粉尘、润滑油脂堆积或泄漏现象。 18、易燃易爆设备必须接地,以防静电导致着火和爆炸。 19、禁明火作业,确需电焊部位要根据现场情况隔绝电焊火星进入易燃易爆部位,可用石棉毡遮盖。 水泥粉磨系统安全操作规程 1、确定水泥品种和物料配比及质量控制指标 2、确定水泥进入库号,启动水泥输送系统及收尘设备 3、启动系统通风与收尘设备 4、启动选粉机润滑系统及选粉机 5、启动磨机、减速机及电机润滑系统 6、启动磨机主电机和喂料系统 7、磨机正常运行后自动停止轴承润滑站的高压油泵 二、停车顺序 1、关停喂料秤,10min后停主电机。在磨机停车前,轴承润滑站高压油泵将自动开机运行 2、关停选粉机 3、关停磨内部通风设备及收尘设备 4、关停水泥输送与收尘设备 5、在磨机轴承、主减速机、主电机及选粉机轴承温度降到正常温 第 3 页共 6 页

工艺管理规定.

工艺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工艺管理,提高工艺技术水平,强化产品过程控制,严肃工艺纪律,确保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根据工厂工艺管理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厂属各单位的工艺管理。 第三条工艺管理内容 工艺文件、工艺设计、关键过程、工艺装备、工艺监督检查及考核等。 第四条工艺管理原则 工艺要求标准化,工艺设计科学合理,工艺纪律严格执行。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 第五条科技质量科是工厂工艺管理的归口部门,其职责为: (一)负责建立工厂工艺管理组织机构(见附录1)。 (二)负责组织相关单位进行新工艺的研究、试验和推广应用。 (三)负责指导监督厂属各单位的工艺管理工作。 (四)负责组织工厂工艺监督检查及考核。 第六条工厂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工艺管理的相关工作。 (一)销售部负责提供工艺设计所需要的相关信息,如产品订货技术条件等。 (二)制管分厂负责焊接工艺评定工作,焊接工艺试验室负责焊接工艺研究。

(三)生产科负责工厂的工艺装备管理工作。 第七条科技质量科负责工厂的工艺管理工作,其具体职责为:(一)负责建立完善工厂工艺管理组织机构。 (二)开展新工艺的研究和应用,组织编制岗位操作规程(工艺规程)、制造过程规范(MPS)、检验和试验计划(ITP)等工艺文件。 (三)负责组织工厂的工艺设计工作。 (四)对工厂的关键过程进行管理。 (五)组织工厂的工艺监督检查及考核。 第三章工艺文件管理 第八条工艺文件的分类 工艺文件根据类别不同,分为以下三种: (一)工艺管理类文件,包括工艺管理规定、岗位操作规程(工艺规程)等。 (二)工艺设计类文件,包括工艺设计计划书、设计输入、设计输出(生产、检验工艺卡等)、设计评审、设计验证(焊接工艺评定等)、设计确认(首批检验报告等)等文件。 (三)过程控制类工艺文件,包括制造过程规范(MPS)、检验和试验计划(ITP)等。 第九条工艺文件的编制和审批 工艺文件应由技术人员编制,并报相关领导审批(必要时经用户或用户代表审批)后方可发布实施。 第十条工艺文件的编号

化验室质量管理制度

济宁金威水泥有限公司 化验室质量管理制度 本公司《化验室质量管理制度》是依据T/CBMF17-2017《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水泥企业化验室基本条件》的要求,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它确定了本公司产品质量目标,并对实现质量目标的过程控制进行了描述。他对化验室的内部管理进行了规范。它是公司实施质量管理的法规性和纲领性文件,我现予以批准正式发布,并从即日起实施。全体质量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必须认真学习《化验室质量管理制度》的内容和要求,在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以保证本公司产品质量符合顾客和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实现本公司产品质量目标。 质量目标 1 出厂水泥合格率100%; 2 富裕强度合格率100%; 3 包装袋重合格率100%; 4 与质检机构对比合格率>80%;内部抽查对比合格率>90% 第一章质量管理机构 1 化验室 1.1 化验室是质量管理组织的专设机构,在总经理或管理者代表的直接领导下行使质量管理职权,负责公司的质量管理工作,对产品质量具体负责。 1.2 化验室全面负责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检验与质量控制,及时排除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确保原燃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符合技术标准。

1.3 化验室内设置化学分析室、物理检验室、生产控制室等机构。 1.4 制订了化验室机构设置框图,表明了化验室内各机构相互关系。详见下 图: 化验室组织机构图 按照有关标准和规定,对原燃材料、半成品、成品进行检验和试验。按规定做好质量记录和标识,及时提供准确可靠的检验数据,掌握质量动态,保证必要的可追溯性。 2.2质量控制 根据产品质量要求,制定原燃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企业控制指标,强化过程控制,运用科学的统计方法掌握质量波动规律,不断提高预见性与预防能力,并及时采取纠正、预防措施,使生产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2.3出厂水泥(熟料)的确认、验证 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和规定对出厂水泥(熟料)进行确认,按相关标准和供需双方合同的规定进行交货验收,杜绝不合格品水泥出厂。 2.4质量统计

工艺标准化管理规范

HETEL 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工艺标准化管理规范 M/GH18-01(A)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艺标准化主要范围、工艺标准的类型的工艺标准制订与贯彻的基本要求等。 2 基本要求 工艺标准化是加强工艺科学管理、提高工艺技术水平、缩短生产工艺准备周期的重要手段,技术部门应重视工艺标准化工作。 3 工艺标准化主要范围 (a)工艺术语、符号、代号标准化; (b)工艺文件标准化; (c)工艺要素与工艺参数标准化; (d)工艺操作方法的典型化与标准化; (e)工艺装备标准化; (f)工艺管理标准化。 4 工艺标准的主要类型 4.1 工艺基础标准: ——工艺术语标准; ——工艺符号、代号标准; ——工艺分类、编码标准; ——工艺文件标准; ——工艺余量标准。 4.2 专业工艺技术标准: ——工艺材料标准; ——工艺技术条件与工艺参数标准; ——工艺操作方法标准; ——工艺试验与检测标准。 4.3 工艺装备标准: ——切削与磨削工具标准; ——夹具标准; ——模具标准; ——辅助标准; ——计量器具标准。 4.4 工艺管理标准。 5 工艺标准的制订 5.1 根据工艺灵活多变的特点,工艺标准除少数通用性强的可制订为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外,多数应结合企业特点制订为企业标准。 5.2 企业应重点制订的工艺标准 5.2.1 制订工艺操作方法标准,如典型工艺、工艺守则、标准工艺等,以缩短新产品工艺设计时间,提高工艺水平。 5.2.2 制订工序间加工余量标准,以提高材料利用率,减少加工劳动量。 -1-

实用文档 5.2.3 制定工艺装备标准,以减少专用工装,提高专用工装中标准化系数。 5.2.4 制订工艺管理标准,使工艺管理科学化、规范化。 5.2.5 积极引进和转化国外企业有关工艺标准或规范,以提高企业工艺水平。 5.3 工艺标准的制订程序。 5.3.1 合理选题。选题时应考虑该标准的适用范围,贯彻实施后可能给企业带来的技术、经济效益,制定的条件是否具备等。 5.3.2 收集、消化一本标准有关的资料。 5.3.3 编写标准草案。在编写草案时,除应根据本企业条件积极采用国内外有关先进标准外,还应将本企业比较成熟的先进工艺、先进技术及好的管理方法纳入标准。 5.3.4 征求意见。标准草案完成后,应发到有关部门广泛征求意见,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应进行充分协商,尽量达到统一。 5.3.5 修改定稿。标准草案征求意见后,应根据各方面意见进行综合分析,对标准草案进行修改。对征求意见中分歧意见较大的标准草案,修改后应由技术科主任组织审查会,审查定稿。一般意见分歧不大的,修改后经有关部门会签后即可定稿。 5.3.6 批准发布。经审查或会签后的标准报稿,需经技术副总批准,并经技术科编号后予以正式发布。 6 工艺标准的贯彻 6.1 企业在贯彻工艺方面的国家标准的行业标准时,首先应结合企业的具体条件,将其转化为企业标准,但在转化时水平不应降低。 6.2 企业工艺标准,包括由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国外标准化的和本企业看书制订的,都要强制执行。 6.3 标准贯彻前,技术科要规定具体贯彻措施,在贯彻中要进行督促的检查。 .

水泥生产过程质量管理

水泥生产过程质量管理 过程质量管理就是根据水泥生产工艺流程,经常、系统、及时地对生产各工序,包括从原料、半成品、成品及出厂水泥等进行的一环扣一环的质量管理及控制,及相关的技术要求。对水泥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主要有: 1. 石灰石、粘土矿山的质量管理; 2. 原料、燃料的质量管理; 3. 生料的质量管理; 4. 熟料的质量管理; 5. 水泥粉磨质量管理; 涉及到姚电水泥的质量管理,主要是2 4 5)三项、其中的2和4项,水泥粉磨站只涉及到其中的一部分。 一、原材料及熟料采购进厂质量管理 1. 原材料采购 企业应根据质量控制(符合内控指标)要求选择合格的供方,建立并保存合格供方的档案,采购合同一定要包含质量指标要求,并要经过化验室同意,

以保证所采购的原材料符合规定要求;供应部门应严格按照原材料质量标准均衡组织进货。 2. 原材料进厂储存 进厂原料及熟料按化验室规定分别存放,不允许直接使用;存放要有标识和记录,避免混杂。通知化验室到现场取样检验,坚持“先检验、预均化后使用” 的原则。当目测进厂熟料中混有杂物或有大量黄料时要单独存放并有明显识标立即通知化验室取样检验,经检验后按质量通知单规定比例搭配使用。 3. 混合材、石膏、水泥助磨剂质量管理 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要求,企业初次使用时,必须经过试验,确认能保证产品质量方可使用。进厂助磨剂应按批次进行质量检验与控制。使用化学副产石膏(脱硫石膏、磷石膏、氟石膏等)应经过充分试验,必要时可经过上级权威部门的技术鉴定。 4. 储存期要求 原材料应保持合理的储存量,一般情况下储量为:混合材10天(含石灰石),石膏20天,熟料5天。(企业可以根据所采购原料的难易程度,在保证正常生产的前提下,适当调整其最低可用储量。) 二、熟料质量管理熟料质量是水泥质量的关键,对熟料质量控制的主要项目有:熟料化学成分、烧失量、 MgO 、游离氧化钙、安定性、凝结时间、强度等。 1.熟料化学成分及率值的控制

水泥生产线工艺管理规程实施细则

水泥生产线工艺管理规程实施细则 1适用范围 水泥生产线工艺管理 2.引用标准 《水泥企业工艺管理规程》 《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 《窑外分解工艺管理规程》 3. 职责 3.1 公司 3.1.1 公司工艺管理由公司分管领导负责组织实施;实行专业管理和全员管理相结合的方针,并明确职责;对违反本规程致使生产遭受损失者,应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3.1.2 公司分管领导负责审批工艺管理规程、工艺操作规程、工艺技改和年度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工艺检修计划。 3.2 工艺专业管理部门 3.2.1 组织修订公司工艺管理规程,并检查、督促贯彻执行; 3.2.2 审核工艺操作规程和工艺检修计划(计划内容包括:检修项目、质检小组、重要项目施工方案等)并报公司分管领导审批;检修前根据公司安排,组织召开工艺检修准备会;组织检修过程中负责质量监督、检查和协调,对不符合要求的施工有权责令停工或返工;组织对检修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验收和考核; 3.2.3 审核检修使用材料的材质、概算数量,并确认材料库存;编制重点项目

的施工方案,对重点隐蔽工程组织实施《隐蔽工程施工验收会签制度》; 3.2.4 负责工艺技改项目初审,组织实施、调试及运行评价; 3.2.5 负责年度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的审核,对完成情况进行分析,并书面上报; 3.2.6 负责组织处理涉及多专业、多部门的综合性工艺生产问题; 3.2.7 依靠科学技术进步,采用先进的科学管理手段,不断推广新技术、新经验,积极参与新产品开发,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3.2.8 工艺事故管理 3.2.8.1 工艺事故定义:生产工艺流程因非正常原因或工艺工况出现异常而未能提前主动发现,也未能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造成主机停机,停机时间超过规定限额(停机时间计算:主机从止料到从新喂料时间); 3.2.8.2 工艺事故的分类、报告参与处理等参照《北方水泥设备管理事实细则》《北方水泥设备事故管理办法》相关内容; 3.2.8.3 工艺专业管理部门协助公司组织特大工艺事故调查,组织重大工艺事故的调查处理,审定一般工艺事故的调查处理。 3.2.9 贯彻执行国家环保法规,采用环保新技术,改善生产环境,保护生态环境。 3.3 岗位 3.3.1 贯彻执行工艺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工艺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努力稳定系统工况,在保证设备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力争优质、高产、低消耗; 3.3.2 优化操作,做好包括操作、巡检等原始记录,不断健全、完善工艺技术台账。 3.3.3 参与工艺事故原因的调查、分析工作。

工艺规程管理制度4

l目的 规范本公司工艺规程的编制和修订方法、工艺规程的内容与格式,保证工 艺规程的贯彻执行。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各产品工艺规程的管理。 3责任 3.1生产技术部负责组织制订工艺规程管理制度,各相关部门遵照执行。 3.2公司主管副总经理负责审批产品工艺规程,并批准执行日期。 4定义 工艺规程是规定为生产一定数量产品所需原材料和包装材料的数量, 艺条件、操 以及工作要点、注意事项,包括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的一个或一套文件;是对产品设计、处 方、工艺、标准、质量监控以及生产和包装全面规定性描述;是生产管理和质量监控的基准性文件,是制定批记录、批生产作业计划的重要依据。 5内容 5.1凡正式生产的产品都必须制订工艺规程,否则不能生产。 5.2编制工艺规程必须以法定标准和新产品审核文件为依据,按照GMP要求组织

编写,要科学地总结生产经验,采用先进技术,确保产品优质、指标先进、生产 安 全。 5.3产品工艺规程由技术部经理组织人员编写,由技术部经理审核,经主管副总经理批准后执行。工艺规程应有编写人、技术部经理、副总经理签字及批准执行 日 期。 5.4产品在试产前,应根据科研设计资料(包括引进技术)及现在情况编制试行 工艺规程,待生产正常后一年内在总结实践的基础上编制正式工艺规程。 5.5当遇到有工艺改革或变动时,工艺规程由技术部经理组织修订,其修订程序同制订程序。 5.6编制、修订工艺规程的若干规定 561各种工艺技术参数和技术经济定额的计量单位均按国家规定采用国际计 量单位。 5.6.2产品名称按中国药典或药监行政部门批准的法定名为标准。 5.6.3原材料名称一律采用化学名,适当附注商品名或其它通用别名。 5.6.4产品、中间体、原料分子量一律以最新国际原子量表计算,取两位小数。 5.7工艺规程的贯彻执行 5.7.1工艺规程批准后即正式颁布产并在批准的执行日期执行。 5.7.2工艺规程一经颁布,公司有关部门和员工必须严格执行,任何人不得擅自 改动和违反,对未经批准手续的不符合工艺规程的一切指示, 车间和工序操作人员应拒绝执行。 5.7.3各相关职能部门应提供工艺规程需求的设备、公用系统(电力、蒸汽、冷 冻、真空、压空、生产用水等)及合格的原材料和劳保设施、用品等一切工艺条

水泥企业质量管理制度手册

1目的 本规程旨在规范中控操作员操作,统一操作思想,精心操作,不断摸索总结,达到系统稳定的目的。 2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兴业海螺5000t/d熟料生产线中控窑操作,即从均化库底到熟料库顶。 3引用标准 《工艺设备性能参数》、《工艺规程》、《设备讲明书》、《兴业海螺单机操作规程》、《集团5000t/d熟料生产线中控操作规程》等 4操作指导思想 4.1 树立安全生产、质量第一的观念,精心操作,不断摸索总结,在实 际中充分利用计量监测仪表和先进的DCS自动操纵等技术手段,整定出系统最佳运行操作参数,以达到优质高产,低消耗及长期安全运转和文明生产。 4.2树立全局观念与原料、煤磨互相协调,紧密配合,三班操作员必须 经常交流操作思想,做到统一操作,达到三班保一窑的目的。 4.3 为了保持整个系统热工制度的稳定,必须坚持前后兼顾,全面平衡 的原则。应优化和调整风、煤、料、窑速以消除系统热工波动。同时窑炉兼顾,既要保持窑的烧结能力,又要保证预热器系统和分解炉的预热分解能力,掌握窑炉合理的用煤、用风量,来稳定系统热工制度,提高熟料质量,保持结粒均齐,防止过烧或欠烧。 4.4 燃料完全燃烧,幸免产生CO和系统局部高温,防止五级筒溜子及 分解炉与窑尾烟室间的缩口结皮、堵塞。 4.5正确调整篦冷机篦床速度和各室用风量,以防止堆“雪人”并提高

二、三次风温及熟料冷却效果。 4.6 坚持以耐火材料运行周期决定窑运行周期的指导思想,加强耐火材 料运行治理,加强操作中运行监控与维护。 5工艺流程及主机设备要紧性能参数 5.1 工艺简介 均化库的生料通过气动截止阀、电动流量阀、进入喂料缓冲仓,入窑生料均从喂料缓冲仓卸出,经气动截止阀、电动流量阀,经冲击固体流量计计量后至喂料斜槽再经斗提提升至预热器顶斜槽经分料阀分料喂入预热器内。在预热器A列、B列中,生料和热气流进行热交换,在达到A列、B列四级筒后进入分解炉内,入炉生料通过充分混合与分解,然后进入五级旋风预热器进行料气分离,入窑煅烧,熟料经篦冷机急冷后进入锤式破裂机破裂后由裙板输送机输送到熟料库。 5.2 主机设备性能参数 5.2.1 入窑斗提(1428) 型号: H-GBW 1000×99500 用途: 生料入预热器 头尾轮中心高: 99.5m 输送物料: 生料 物料容重: 0.8kg/m3 物料水分: <1% 物料温度: 正常:80℃最大:120℃ 输送能力: 正常:380t/h、最大:450t/h 电机功率: 200kW 5.2.1.1 开机前的预备

操作规程管理规定(修订)

工艺操作规程管理规定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1.1工艺操作规程是规范工艺操作人员生产运行操作的重要技术性文件和规范要求,为规范操作规程的管理,提高操作规程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推进操作受控,促进安全生产,特制定本规定。 1.2本规定适用于山西润锦化工有限公司生产装置操作规程的编制与管理。 2 管理职责 2.1公司主管技术副总经理是负责操作规程编制与管理工作的主要领导,负责组织操作规程制(修)订、审批。 2.2公司生产技术部是操作规程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操作规程制(修)订、审核、上报与发布,负责组织操作规程的年度评审。 2.3公司生产运行事业部负责组织操作规程的执行。 2.4公司设备管理部、安全环保部等部门负责组织操作规程相关专业内容的制(修)订,并进行专业审核及执行过程中的监督检查。2.5车间(工段)负责操作规程的编制、审查、上报及日常管理,负责审批后操作规程的执行。 3 操作规程的编写方式、原则 2.1 各车间成立操作规程(方案)编写小组,车间主任具体组织并审核,编写小组应包括管理、技术、操作三个层次的人员。

2.2 操作规程编制过程中,必须坚持集体讨论,在讨论过程中不断修改,最大限度地吸收不同层次的知识和工作经验,保证操作规程正确和可操作。 2.3 操作规程的编写应遵循以下原则。 2.3.1 操作规程必须以工程设计和生产实践为依据,确保技术指标、技术要求、操作方法的科学合理; 2.3.2 操作规程必须总结长期生产实践的操作经验,保证同一操作的统一性,成为人人严格遵守的操作行为指南,有利于生产安全;2.3.3 操作规程必须保证操作步骤的完整、细致、准确、量化,有利于车间设备的可靠运行; 2.3.4 操作规程必须与优化操作、节能降耗、提高产品质量、安全环保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装置生产效率; 2.3.5 操作规程必须与岗位责任制(各车间另行制定)相结合,做到分工明确、协调一致; 2.3.6 操作规程必须在生产实践中及时修订、补充和不断完善,实现从实践到理论的不断提高。在装置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时必须及时以补充规定形式进行修改。 3 编写格式和内容 3.1操作规程包括工艺技术规程、操作指南、开停工规程、基础操作规程、事故处理预案等章节,编写格式和内容以生产技术部编制的《山西润锦化工有限公司工艺技术操作规程编写模板及内容(试行)》(参见附件一)为蓝本进行,力求内容全面,叙述精练、层次清晰、数据

水泥企业管理制度

目录 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 (1) 附件1水泥企业化验室基本条件 (11) 附件2水泥企业化验室评审考核管理办法 (16) 附件3水泥企业化验室评审考核评审员管理办法 (20) 附件4水泥企业化验室评审考核表 (22) 附件5水泥企业产品质量对比验证检验管理办法 (27) 附件6试验允许误差表 (29) 附件7水泥企业产品质量月报 (30) 附件8过程质量控制指标要求 (31) 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水泥企业管理,保证和稳定水泥及水泥熟料产品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相关水泥、水泥熟料的产品标准,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所有水泥和水泥熟料生产企业。 第三条水泥企业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按照 GB/T19000-ISO9000族标准,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 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确保有效运行。水泥企业应建立质量考核制度,实行质量否决权,并设立质量基金,用于开展质量活动和奖励对企业质量管理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第四条企业法定代表人是本企业产品质量的第一责任者。 企业最高管理者可以任命管理者代表全权负责质量管理,化验室主任在企业法人或管理者代表直接领导下对产品质量具体负责。 第五条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及各省行业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和省级建材(水泥)行业协会应加强对水泥企业产品质量管理的监督检查,督促企业认真执行本规程。 第二章质量管理机构 第六条质量管理机构的设置 (一)企业应确立以最高管理者或管理者代表负责的质量管理组织和设立符合《水泥企业化验室基本条件》(附件1)的化验室。

工艺规程编写管理规程

工艺规程编写管理规程 1、目的:本规程规定了产品生产工艺规程编制管理办法,明确工艺规程编制及管理的内容及要求,使产品生产工艺规程规范化,标准化。 2、依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

3、范围:本规程适用于经过正式批准和验证,投入批量生产的产品的工艺规程。 4、责任:生产部、质量管理部 5、正文 5.1 定义:工艺规程是规定生产一定数量某一产品所需原辅料和包装材料的数量,以及加工工艺、加工说明、注意事项,包括生产过程控制的一整套文件。是对产品设计、处方、工艺、质量规格标准、质量监控以及生产和包装的全面规定与描述;是生产管理和质量监控的基准性文件,是制定批生产指令、批生产记录、批包装指令的重要依据。 5.2应制定每种中药饮片的生产工艺规程。 5.3工艺规程的制定应当以《中国药典》及地方标准为依据。 5.4工艺规程不得任意更改。如需更改,应当按照相关的操作规程修订、审核、批准。 5.5工艺规程的内容至少应当包括: 5.5.1 产品特性(产品特性描述); 5.5.1.1产品名称和产品代码; 5.5.1.2 药材来源; 5.5.1.3制法; 5.5.1.4性状; 5.5.1.5功能主治; 5.5.1.6用法与用量; 5.5.1.7贮藏: 5.5.1.8包装规格。 5.5.1.9 规程依据、批准人签章、生效日期 5.5.1.10版本号、页数 5.5.2 工艺流程图。要求参数准确,术语科学、规范、明确、精炼。 5.5.3生产过程及工艺条件。 5.5.3.1对生产场所和所用设备的说明(如操作间的位置和编号、必要的温湿度要求、设备型号和编号等); 5.5.3.2详细的生产步骤和工艺参数说明 5.5.3.2.1生产步骤 (1)物料的核对;

水泥粉磨系统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操作规程编号:LX-FS-A38607 水泥粉磨系统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 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水泥粉磨系统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 本 使用说明:本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开车顺序 1、确定水泥品种和物料配比及质量控制指标 2、确定水泥进入库号,启动水泥输送系统及收尘设备 3、启动系统通风与收尘设备 4、启动选粉机润滑系统及选粉机 5、启动磨机、减速机及电机润滑系统 6、启动磨机主电机和喂料系统 7、磨机正常运行后自动停止轴承润滑站的高压油泵

二、停车顺序 1、关停喂料秤,10min后停主电机。在磨机停车前,轴承润滑站高压油泵将自动开机运行 2、关停选粉机 3、关停磨内部通风设备及收尘设备 4、关停水泥输送与收尘设备 5、在磨机轴承、主减速机、主电机及选粉机轴承温度降到正常温度后,才可关停稀油站 6、在水泥磨主电机停车后,应不定时启动辅传,转动磨机,直至磨体完全冷却至常温,在此期间,应不关停通风设备 三、正常生产操作 1、密切监视磨机进出风口压差,磨机电机电流的变化,提升机电流和物料的稳定供给,防止喂料不足或过多,而造成“空磨”或“饱磨”

工艺管理制度规程(DOC 46页)

工艺管理制度 1、工艺规程是产品生产的法规,是产品生产的主要依据,是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凡 生产的产品必须有工艺规程,产品生产的过程中,任何人不得违反工艺规程,如果技术资料不全,暂时不能定出工艺规程,应提出操作要点,否则不得生产。 2、工艺规程的制定、审批、管理原则 (1)工艺规程应由产品的研制者或工程师负责编写,并经质管部审核,报总经理审批。 (2)工艺规程按生产品种分别制定,一般包括:产品名称、设备特征、工艺流程、技术条件、操作要点等。 (3)经批准后的工艺规程,应作为保密技术资料归档,并严加控制,不得向任何人泄密。 3、工艺规程的贯彻执行 (1)工艺规程是技术法规,在生产中有关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凡不按工艺规程操作,造成质量事故者,按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惩处。 (2)工艺规程制定后,有关操作人员必须将工艺技术条件,操作要点等熟练掌握,对工艺规程不熟悉者不得配制、操作。 4、工艺规程的修订和变更 (1)工艺规程草案或操作要点,经一定时期的生产考验后,定为正式生产操作规程。 (2)当产品配方改变、新设备新技术的采用以及生产条件改变等,可进行工艺规程的修订。 (3)工艺规程的变更,必须以书面形式报告总经理审批同意后执行。 (4)对生产工艺规程的改进而提高产品质量、经济效益的,根据经济效益的大小给 予适当的奖励。 工艺管理制度考核办法 1、目的 为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做到“有法必依,有章必循,违者必究”的原则。 2、范围 公司各阶层职员。

3、考核评估的具体要求以及实施办法 3.1 对于公司所制定之质量管理制度,工艺管理进行相关项目的考核。 a、质量管理制度考核以公司年度质量方针的目标实施报告以及每次的内审情况为依据。 b、工艺管理制度考核以员工技能的实际应用情况为依据。 3.2 人员要求 a、公司有详细的岗位职责文件和相应岗位负责人以及相关章程条款。 b、每位员工必须要经过岗前生产知识和卫生安全知识的培训,掌握并熟悉本岗位的“应知应会”的知识和技能。 3.3 权责要求 a、员工必须服从公司的工作安排,认真按照操作要求按质按量地完成工作。 b、管理人员有责任令其下属在工作中达到公司设定的目标和要求,并且要对员工进行必要的培训工作,做好考核记录,以作日后员工晋升的依据。 4、奖、惩准则 4.1 奖励原则 a、通过对质量方针目标的实施报告和每次的内审情况,以及员工技能的考核报告给予评定。 b、经核实对公司有特殊贡献的技术革新,或使公司信誉度在社会上有良好影响的; c、在合理的节能或工艺改革中取得较好的效益的; d、或其它事项由部门负责人提名,经公司研究一致推荐,报总经理批准的。 4.2 奖励办法 a、特等嘉奖为主(所奖的金额或物品价值按具体项目经公司研究决定),精神鼓励并行,有晋升职务提名时,应由总经理批准后方可生效,并将此事项通报全公司。 b、事件记录在个人档案。 4.3 惩罚原则 a、在质量管理制度和工艺管理的考核中出现应可避免的过失或错误事件; b、经核实不按工作指引(或工作准则)操作导致生产过程中产生不合格的,或有意违规操作造成的过失;以及某些操守令公司信誉度在社会有上有不良影响的;

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2011年版)及附件

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 2010年12月1日发布 2011年1月1日实施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目 录 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 (1) 附件1 水泥企业化验室基本条件 (11) 附件2 水泥企业化验室评审考核管理办法 (16) 附件3 水泥企业化验室评审考核评审员管理办法 (20) 附件4 水泥企业化验室评审考核表 (22) 附件5 水泥企业产品质量对比验证检验管理办法 (27) 附件6 试验允许误差表 (29) 附件7 水泥企业产品质量月报 (30) 附件8 过程质量控制指标要求 (31)

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加强水泥企业管理,保证和稳定水泥及水泥熟料产品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相关水泥、水泥熟料的产品标准,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所有水泥和水泥熟料生产企业。 第三条水泥企业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按照GB/T19000-ISO9000族标准,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确保有效运行。水泥企业应建立质量考核制度,实行质量否决权,并设立质量基金,用于开展质量活动和奖励对企业质量管理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第四条企业法定代表人是本企业产品质量的第一责任者。 企业最高管理者可以任命管理者代表全权负责质量管理,化验室主任在企业法人或管理者代表直接领导下对产品质量具体负责。 第五条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及各省行业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和省级建材(水泥)行业协会应加强对水泥企业产品质量管理的监督检查,督促企业认真执行本规程。 第二章 质量管理机构 第六条质量管理机构的设置 (一)企业应确立以最高管理者或管理者代表负责的质量管理组织和设立符合《水泥企业化验室基本条件》(附件1)的化验室。 (二)质量管理组织设专门机构或专职人员负责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各车间和职能部门设立相应的质量管理组织,负责本部门的质量管理工作。 (三)企业化验室内设控制组、分析组、物检组和质量管理组等,分别负责原燃材料、半成品、成品质量的检验、控制、监督与管理工作。 第七条质量管理机构的职责 (一)质量管理组织的职责 1、编制适合本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水泥粉磨生产线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水泥粉磨生产线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其工艺流程及污染源分布图见图2.2-1。 (1)熟料卸车、输送及储存 来自公司熟料基地的熟料采用汽车运输进入厂区后,由熟料卸车斗经带式输送机及斗式提升机送入两座?15×35m熟料圆库储存。 (2)石灰石、磷石膏等卸车及破碎 天然二水石膏来自湖南浏阳等地的石膏矿,氟石膏来自德安氟化工企业的副产品,经汽车运输进厂,采用人工卸入石膏堆棚内存放。堆放在堆棚内的天然石膏经装载机喂入破碎机前的受料斗内,由PC-80复合式破碎机破碎后,与氟石膏按一定的比例搭配经斗式提升机送至库内存储。 (3)煤矸石运输及储存 煤矸石四都镇石丘煤矿,由汽车运输入厂,由PC-80复合式破碎机破碎后,直接送入煤矸石配料库内,也可以卸入煤矸石堆棚内存放。 (4)石煤渣卸车及存储 石煤渣采用当地石煤提巩企业和石灰制造企业排出的废渣,由汽车运输入厂,由PC-80复合式破碎机破碎后,直接送入煤渣配料库内,也可以卸入石煤渣堆棚内存放。 (5)熟料、混合材及石膏储库 熟料储库为两座?15×35m圆库,总存储量为13200吨,储存期

为5.23天。石煤渣库为一座?10×24m圆库,石膏、石灰石共用一座?10×24m圆库,煤矸石库为一座?10×24m圆库。 水泥配料采用库底配料方式,选用TDG型调速式定量给料秤进行计量,并配用微机自动控制装备来控制配料,配好的混合料(熟料、石煤渣、煤矸石、石灰石、石膏等)由库底皮带输送机送入粉磨车间粉磨。 (6)水泥粉磨 水泥粉磨为一台HFCG160-120辊压机和一台?4.2×1.3m开流磨组成,系统的台时产量为160t/h,年利用率为75%。 来自配料库的混合料由库底皮带输送机送入辊压机上方的稳流料仓内,经辊压机滚碾压后,再由斗式提升机提升入打散分级机进行筛分,筛分后粗粉送回稳流料仓,细粉则直接进磨机进行粉磨,出磨水泥由空气输送斜槽和斗式提升机水泥库内储。 (7)水泥储存及散装 水泥储存库为4座?15×45mIBAU圆库,单库储量为7500吨,总储量为30000吨,储存期为7.81天。 来自水泥磨的水泥斗式提升机提升、空气输送斜槽输送入水泥均化库。水泥在库内经重力和充气混合作用,初步均化后,由设在库下部的六个斜料口两两对应卸至库下水泥均化喂料仓。水泥均化喂料仓带有荷重传感器和充气助流装置,分别供包装和散装。均化库的气源来自库底的罗茨风机。

操作规程管理规定修订范文

操作规程管理规定 修订

工艺操作规程管理规定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1.1工艺操作规程是规范工艺操作人员生产运行操作的重要技术性文件和规范要求,为规范操作规程的管理,提高操作规程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推进操作受控,促进安全生产,特制定本规定。 1.2本规定适用于山西润锦化工有限公司生产装置操作规程的编制与管理。 2 管理职责 2.1公司主管技术副总经理是负责操作规程编制与管理工作的主要领导,负责组织操作规程制(修)订、审批。 2.2公司生产技术部是操作规程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操作规程制(修)订、审核、上报与发布,负责组织操作规程的年度评审。 2.3公司生产运行事业部负责组织操作规程的执行。 2.4公司设备管理部、安全环保部等部门负责组织操作规程相关专业内容的制(修)订,并进行专业审核及执行过程中的监督检查。 2.5车间(工段)负责操作规程的编制、审查、上报及日常管理,负责审批后操作规程的执行。 3 操作规程的编写方式、原则 2.1 各车间成立操作规程(方案)编写小组,车间主任具体组织

并审核,编写小组应包括管理、技术、操作三个层次的人员。2.2 操作规程编制过程中,必须坚持集体讨论,在讨论过程中不断修改,最大限度地吸收不同层次的知识和工作经验,保证操作规程正确和可操作。 2.3 操作规程的编写应遵循以下原则。 2.3.1 操作规程必须以工程设计和生产实践为依据,确保技术指标、技术要求、操作方法的科学合理; 2.3.2 操作规程必须总结长期生产实践的操作经验,保证同一操作的统一性,成为人人严格遵守的操作行为指南,有利于生产安全; 2.3.3 操作规程必须保证操作步骤的完整、细致、准确、量化,有利于车间设备的可靠运行; 2.3.4 操作规程必须与优化操作、节能降耗、提高产品质量、安全环保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装置生产效率; 2.3.5 操作规程必须与岗位责任制(各车间另行制定)相结合,做到分工明确、协调一致; 2.3.6 操作规程必须在生产实践中及时修订、补充和不断完善,实现从实践到理论的不断提高。在装置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时必须及时以补充规定形式进行修改。 3 编写格式和内容 3.1操作规程包括工艺技术规程、操作指南、开停工规程、基础操作规程、事故处理预案等章节,编写格式和内容以生产技术部编

装配工艺规范(20210130024917)

本技术规范适合于公司从事机械装配作业之员工或技术人员一、作业前准备 1、作业资料:包括总装配图、部件装配图、零件图、物料BOM 表等,直至项目结束,必须保证图纸的完整性、整洁性、过程信息记录的完整性。 2、作业场所:零件摆放、部件装配必须在规定作业场所内进行,整机摆放与装配的场地必须规划清晰,直至整个项目结束,所有作业场所必须保持整齐、规范、有序。 3、装配物料:作业前,按照装配流程规定的装配物料必须按时到位,如果有部分非决定性材料没有到位,可以改变作业顺序,然后填写材料催工单交采购部。 4、装配前应了解设备的结构、装配技术和工艺要求。 二、基本规范 1、机械装配应严格按照设计部提供的装配图纸及工艺要求进行装配,严禁私自修改作业内容或以非正常的方式更改零件。 2、装配的零件必须是质检部验收合格的零件,装配过程中若发现漏检的不合格零件,应及时上报。 3、装配环境要求清洁,不得有粉尘或其它污染,零件应存放在干燥、无尘、有防护垫的场所。 4、装配过程中零件不得磕碰、切伤,不得损伤零件表面,或使零件明显弯、扭、变形,零件的配合表面不得有损伤。 5、相对运动的零件,装配时接触面间应加润滑油(脂)。 6、相配零件的配合尺寸要准确。 7、装配时,零件、工具应有专门的摆放设施,原则上零件、工具不允许摆放在机器上或直接放在地上,如果需要的话,应在摆放处铺设防护垫或地毯。 8、装配时原则上不允许踩踏机械,如果需要踩踏作业,必须在机械上铺设防护垫或地毯,重要部件及非金属强度较低部位严禁踩踏。 三、联接方法 1、螺栓联接 A ?螺栓紧固时,不得采用活动扳手,每个螺母下面不得使用1个以上相同的垫圈,沉 头螺钉拧紧后,钉头应埋入机件内,不得外露。 B?—般情况下,螺纹连接应有防松弹簧垫圈,对称多个螺栓拧紧方法应采用对称顺序逐步拧紧,条形连接件应从中间向两方向对称逐步拧紧。 C?螺栓与螺母拧紧后,螺栓应露出螺母1-2个螺距;螺钉在紧固运动装置或维护时无须拆卸部件的场合,装配前螺丝上应加涂螺纹胶。 D ?有规定拧紧力矩要求的紧固件,应采用力矩扳手,按规定拧紧力矩紧固。未规定拧 紧力矩的螺栓,其拧紧力矩可参考《附表》的规定。 2、销连接 A ?定位销的端面一般应略高出零件表面,带螺尾的锥销装入相关零件后,其大端应沉入孔内。 B ?开口销装入相关零件后,其尾部应分开60°-90° 3、键联接 A. 平键与固定键的键槽两侧面应均匀接触,其配合面间不得有间隙。 B. 间隙配合的键(或花键)装配后,相对运动的零件沿着轴向移动时,不得有松紧不均现象。C?钩头键、锲键装配后其接触面积应不小于工作面积的70%,且不接触部分不得集中于一处;外露部分的长度应为斜面长度的10%-15%。 4、铆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