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讲 第四节 中介语理论

第四讲 第四节 中介语理论

第四讲  第四节 中介语理论
第四讲  第四节 中介语理论

中介语演讲稿

3.1中介语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60年代是对比分析的兴盛时期。70年代初开始衰落,反映了一种历史的必然,因为这种理论方法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因此,语言学家们为语言教师勾画了这样一幅图景:首先,语言学家们通过两种语言系统(L1和L2)的对比,为语言教师提供一个详细的菜单。这个菜单包括两种语言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然后,语言教师便依据这些不同点来预测学习者的难点,并据此来编写教学大纲和教材。但是后来的教学研究和实践证明,语言学家的许诺仅仅是一幅理想的图画而已。70年代初,对比分析遭到激烈的批评。如果第二语言学习者产生的错误完全可以通过两种语言的对比来预测。由此推论,语言的差异等于学习的难点,学习的难点必然导致语言表达的错误。问题是,语言差异是语言学上的概念,学习的难点则是心理学上的概念。学习的难点无法直接从两种语言差异的程度来推测。教学实践也证明,依据对比分析确认的难点事实上并不完全导致错误的产生。对比分析的理论方法存在的致命弱点,如果归结为一句话,那就是,人们试图用简单的语言学的方法去解决复杂的心理学的问题。语言习得涉及到学习的主体和客体的方方面面,对比分析却仅仅局限于语言系统的对比,忽略了学习者这一主体以及作为学习客体的学习过程。由于对比分析在理论与实践上的危机,人们呼吁一种新的理论的诞生,并要求这种新的理论把目光投向学习的主体和客体。早期的中介语理论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3.2中介语的概念 于根元、鲁健骥等是在中国应用语言学领域,最早进行了介绍、评述和研究中介语的意义、特点和研究方法。我们来看他们是怎么界定中介语的。于根元认为,所谓中介语就是介于习得语和目的语之间的独立的语言系统,他是第二语言习得者创造的语言系统。鲁健骥认为,中介语指的是由于学习外语的人在学习过程中对于目的语的规律所做的不正确的归纳与推论而产生的一个语言系统,这个语言系统既不同于学习者的母语,又区别于他所学的目的语。 3.3中介语出现的根源 我们着重重复一下鲁健骥对中介语的定义:中介语指的是由于学习外语的人在学习过程中对于目的语的规律所做的不正确的归纳与推论而产生的一个语言

中介语

中介语简介中介语理论是二语习得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并于80年代初被介绍到我国,对我国的外语教学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人们也逐步认识到中介语在外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Selinker在其论文Language Transfer (1969)中首次使用了“interlanguage”一词,并于1972发表了题为Interlanguage的研究论文。Selinker认为,中介语是第二语言学习者独立的语言系统,在结构上处于母语和目的语的中间状态(1972)。 中介语在英语学习中的干扰作用 一、中介语定义及特点 中介语(Interlanguage, 简称IL)一词是英国语言学家Selinker 1969 年首次提出. 现在又被译为过渡语、中间语、中继语、语际语等。它是指学习者在某一段时间内所创建的内在语言体系或学习者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所构建的相互关联的语言体系。学习者在学习和使用第二语言时,不断接受和理解新的语音、语法知识,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自己的语言结构。并不断对其进行系统的预测调整,通过归纳和推论产生中介语。中介语的语言系统在结构上处于母语(Native Language)和目的语(Target Language)之间,具有独立性,并兼有两者的特点。综合国内外近来的研究,中介语有如下一些特征: 1.独立性 中介语是一个独立的语言系统,它既不同于母语, 又区别于外语, 也不能单纯的把它地看作外语学习过程中由于受母语的干扰而形成的混合体。中介语有其独特的语言规则,这些规则常常被学习者用来解释外语中固有而不规则的语言现象。 2.阶段性 中介语在逐渐进化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它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不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这个体系在不断被新知识渗透的同时,修正原有知识,逐渐接近目的语。 3.动态性 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中介语在不断的发展变化。虽然它充满了错误,但由于新的语言规则有及强的扩展能力,它们处于不断的组合和变化中,因此中介语随着学习者的努力和交际需要而不断变化,由简而繁,由低而高,逐渐离开母语而接近目的语。如果我们设在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中介语为一个连续体,那么,在某一特定阶段,学习者的中介语可以用连续体上的某一点。中介语越接近目的语,说明学习者的外语水平越高。 4.系统性 中介语在每个阶段都表现出较强的系统性和内部一致性。它也是一个由内部要素构成的系统,就是说它有语音的、词汇的、语法的规则系统,而且自成体系。学习者对中介语的使

interlanguage-theory-中介语理论

Interlanguage theory Interlanguage theory 1. Behaviorist learning theory The dominant psychological theory of the 1950s and 1960a was behaviorist learning theory. According to this theory, language learning is like any other kind of learning in that it involves habit formation. Habits are formed when learners respond to stimuli in the environment and subsequently have their responses reinforced so that they are remembered. Thus, a habit is a stimulus—response connection. Learning took place when learners had the opportunity to practice making the correct respond to a given stimulus. It should be clear that behaviorist account of L2 acquisition emphasize only what can be directly observed and ignore what goes on in the‘black box’ of the learner’s mind. Learners frequently do not produce output that simply reproduces the input. In short, learning is not just a response to external stimuli. 2. A mentalist(精神第一性论者) theory of language learning

中介语理论研究

中介语理论研究与第二语言教学 [摘要]中介语理论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中的一个认知理论。分析和研究中介语产生的根源和特点有助于了解第二语言习得机制,揭示第二语言习得的发展过程和规律。对提高教学效果有重大意义。[关键词]中介语;特点;教学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在近40年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第二语言习得的心理过程。中介语理论把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看作是一个内在的语言行为。因此,中介语的研究对外语教学方法论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中介语的概念 中介语(interlanguage),也有人译为"过渡语"或"语际语",指的是第二语言学习者特有的一种目的语系统。是指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通过一定的学习策略,在目的语输入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既不同于其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逐渐过渡的动态的语言系统. 中介语理论认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掌握和使用的目的语是一种特定的语言系统,这种语言系统在语音、词汇,语法、文化和交际等方面既不同于自己的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而是一种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的正确形式逐渐靠拢的动态的语言系统。由于这是一种介乎第一语言和目的语之间的语言系统,所以称之为“中介语”。 与lnterlanguage (中介语)相近的概念最早由Corder在论文《学习者错误的意义》中提出,他把学习者尚未达到的目的语语

言能力的外语能力称为过渡能力( transitional competence)。美国语言学Selinker于1969年在论文《语言迁移》中首先提出中介语假说(interlanguage)的概念。1971年,W. Nemsers在《外语学习者的相似系统》中提出了“approximative system”的概念。1972年Selinker在其著名论文《中介语》中提出的中介语假说, 对“中介语”这一概念进行较详细的阐述,是试图探索第二语言习得者在习得过程中的语言系统和习得规律的假说,在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史上有重大意义。从而确立了它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地位。Selinker指出:“中介语是一个独立的语言系统,它产生于学习者试图掌握第二语言所做的努力。”根据塞格林的定义,中介语既可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某一特定阶段中认知目标语的方式和结果的特征系统,即一种特定、具体的中介语言,也可以指反映所有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整个过程中认知发生和发展的特征性系统,即一种普遍、抽象的中介语语言体系interlanguage continuum塞格林还指出中介语本身是一个阶段到过程的双重系统和庞大体系,即母语→中介语→目标语系统中的一个必然成分和过程。在这个系统中二语学习者从母语出发经过中介语到达目标语。并指出要到目标语必须经过中介语,中介语是第二语言认知中的必经之路。 二、中介语的产生 应用语言学领域中产生了对比分析方法(20世纪中期)。它通过对人们的母语以及所要学习的第二语言的语音、语法、词法、

中介语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特有的一种目的语系统

中介语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特有的一种目的语系统,这种语言系统在语音、词汇、语法、文化和交际等方面既不同于学习者自己的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而是一种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的正确形式逐渐靠拢的动态语言系统。(吕必松)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都存在着大量的中间状态,人类的语言也是如此。人们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以及语言接触融合的过程中,都有所谓的中间状态。现代应用语言学理论把语言中的这些中间状态称为中介现象。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中介物”语音方面,词语方面,语法方面还有御用方面都存在着大量的中介语,在语言规范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中介状态。 中介语的特点 1.是一个独立的语言系统 中介语在其发展过程中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是学习者创造的一种介于第一语言和目的语之间的独特的语言系统。它有一套自身的规律,在语音、词汇、语法等系统方面都有表现。学习者有意识地使用这套规则去生成或理解他们从未接触过的话语。中介语具有人类其他语言所具有的特点和功能,可以用作交际的工具。 2,,是一个动态的语言系统,新知识和新规则不断注入;原有的尚未学好的规则和结构也在不断修正调整。随着学习者语言水平的提高和交际需要的增长,中介语不断发展,并呈一定的阶段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渐离开第一语言向目的语靠拢。 3.反复性。 在对目的语的学习过程中,随着水平的提高,中介语是在逐步地向目的语的规范运动的,但这并不是说,这种接近是直线前进的,而是有反复、有曲折的,这就是中介语的反复性。已经纠正了的偏误还可能有规律地重现。 .具有顽固性(“化石化”) 语言的某些具体形式上学到了一定程度就停滞不前了。比如在语音方面,有的学生学了很长时间,到了高年级,还是掌握不了某几个音。我们把这种现象也称作“化石化”。 中介语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研究不同母语的留学生的中介语情况及其特点 (二)对外汉语教师要善于发现留学生母语和汉语的相同和相异之处,运用迁移理论恰当引导 (三)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使留学生的中介语不断接近目的语

中介语理论及其在二语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最新教育文档

中介语理论及其在二语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一、中介语概论 中介语( interlanguage) 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 这个概念最早是由赛林格在1969 年提出的。在之后 的几年里,他又详尽地阐述了中介语的概念, 他在研究中发现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第二语言学习者会自觉地建立一个既相近于目标语, 却又不同于目标语,也不同于母语的一种语言体系从而提出了“中介语”这一概念。中介语既可以指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某一特定阶段中认知目标语的方式和结果的特征系统, 也可以指反映所有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整个过程中认知发生和发展的特征性系统。 二、中介语的特性 中介语作为一种语言的过渡体系, 有着其自身的特点, 笔者以近年来国内外中介语研究结果为依据, 归纳出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动态性 中介语作为自然语言之一,并不是固定的,而是不断变化的,但是它的变化呈现一种渐变的形式,这种变化不是瞬间改变,而是随着学习者对目标语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积累的不断丰富, 其

语言逐渐向目的语渗透, 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会不断改变自己的语言系统以向目标语言靠近。因此也有人把中介语的这个特点称 为“渗透性”。中介语没有稳定的终极状态, 也没有抵御其他语言, 不受其侵扰的能力。 2. 系统性 中介语虽然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改变,但是改变的倾向也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些规则虽在变化,但也形成了一个有系列性的,不同于目标语也不同于母语的独立语言体系。以中介语语法为例,中介语语法体系虽然不如第二语言语法体系完善,但是它是一个有着自己的一套独特的语言、语法和词汇规则的相对独立的过渡语言系统。如“正迁移”,“负迁移”均是由理论指导的。二语习得者正是按照这套规则体系,更加自如地运用中介语,而像目标语言逐渐过渡。如果学习者能早一些发现这个系统的规律,体会到它的系统性,就会以更快,更高效的速率靠近目标语。 3. 反复性 由于中介语在变化时的形式不是直接的,跳跃的,而是在想目标语靠近时呈现逐渐渗透的形式。所以中介语在向第二语言逐步靠近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曲折和反复的现象。二语学

中介语理论

中介语理论 中介语理论(InterlanguageKTheory)是由Selinker等人最先提出 来的。所谓中介语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建构起来的介于母语和目 的语之间的过渡性语言,它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并逐渐 向目的语靠近。Selinker的中介语理论重点强调了第二语言学习 中三个方面的问题,①什么样的认知过程负责中介语的建构?② 中介语知识系统的性质如何?③为什么多数第二语言学习者不能 完全获得目的语的语言能力? KKSelinker认为,负责中介语建构的认知过程有五种,它们是: 语言的迁移(language transfer);训练的迁移(transfer of training);第二语言学习的策略;第二语言交际的策略;目的语 材料的过度泛化(overgeneralzation)。Selinker认为,学习者形 成的中介语知识系统实际上是一系列心理语法,学习者利用这些 语法来解释和产生言语。这些心理语法是动态的、易于变化的,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中介语知识系统包含了越来越复杂的心理 语法。Selinker认为,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存在着语言僵化(fossilization)现象。它是指某些非目的语的语法、语音等长期存 在于中介语中,并且不易改变的现象。由于存在着语言僵化现象,使得多数学习者不能完全获得目的语的语言能力。

KK中介语理论后来有所的发展,但讨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中介 语的三个特征方面:①中介语具有可渗透性,即组成中介语的规 则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可以受到来自学习者母语和目的语的规 则或形式的渗透。②中介语具有可变性,即中介语是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不是从一个阶段突然跳到下一阶段,而是不断的借助 “假设-检验”手段,缓慢地修改已有的规则以适应目的语新规 则的过程。③中介语具有系统性,即中介语是相对独立的语言系统,它具有一套独特的语音、语法和词汇规则体系。 KK中介语理论是较早用认知观点解释第二语言学习的理论模型,其重要意义首先在于它把第二语言学习看作是一种心理过程,并 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来解释这种心理过程,而且这种理论为后来 人们采用实验的方法研究第二语言的学习提供了理论基础。其次,Selinker提出的中介语概念,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它实际 是语言知识的一种表征。因此这一概念的提出为后来认知理论进 一步探讨这一表征的性质,及这种表征在第二言语学习中的作用 打下了理论基础。Selinker中介语理论的不足主要在于它并没有 明确说明中介语系统是如何发展变化的,也没有说明中介语系统 是怎样影响语言输出的。

中介语特点及其在语言学习中的应用

中介语特点及其在语言学习中的应用 摘要:中介语是二语习得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术概念和研究课题,具有系统性、可变性、可渗透性等特点。石化是中介语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避免的现象。了解中介语的基本特征,有助于我们把握语言习得的自然规律和过程,为外语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中介语;石化;外语教学 一、中介语具备的特点 (一)系统性 系统性指中介语的规则是系统变化的。在语言学习者的动态学习过程中,其语言能力始终处在不断重组、矫正和不断向目的语规则接近的过程中。学习者利用已知的目的语规则,采用不同的语言策略对语言材料进行加工处理,从而重建其规则系统。这种变化并非毫无规律可循,而是呈现一定的系统变化性。这从语言习得顺序研究和错误分析研究结果可见一斑。如果学习者用自己在某一特定学习阶段的中介语系统来衡量自己的学习能力,其中介语就无所谓对错。 (二)可变性 中介语是一个动态的语言系统,随着语言学习者语言水平的提高和交际的需要,新的语言规则进入中介语系统后具有扩散能力,使得中介语系统处于不断的重组之中,并由简单到复杂,逐渐向目的语靠拢,即具有逐渐进化的特征,其发展具有一定的阶段性,是一个灵活的、不断变化的体系。可变性是中介语中复杂而又富有相当研究意义的概

念,主要包括系统可变性和非系统可变性。 (三)石化 对于存在于中介语中的石化现象,Selinker给出的定义是:它是存在于外语学习者的中介语中的一些语言项目、语法规则和系统性知识趋于固定下来的状态。年龄的增长和目的语知识的多少也无法改变这种固定状态。关于中介语石化现象的起因有许多观点,我们这里只涉及“外因说”。它的代表理论是Schumann提出的文化迁移模式。它是指由于学习者在社会和心理方面与目的语保持一定距离,于是在语言处理过程中记忆和输入的操作过程就受到了限制。在这种情形下,学习者往往只能依赖与其自身的母语和中介语进行语言处理。如果长期以不完善的中介语来处理语言,就会导致中介语的石化。 Ellis所提出的“相互作用论”更能解释石化现象产生的外在原因。它是指学习者在现象和交流过程中所得到的反馈怎样影响或作用于学习者。它包括两个观点:1. 学习者在第二语言学习的课堂内所获得的不正确的语言输入有时被当作或起到语言输入的作用,从而导致了学习者的语言错误的沉淀,即石化。2. 第二语言学习的课堂活动中的反馈对学习者可产生肯定的、中立的或负面的影响,而学习者对肯定的反馈特别容易引起石化。 (四)可渗透性 语言学习者的中介语系统是开放的,即每一个阶段学到的知识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修正和增加,这可以通过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语言知识的再加工和重组而实现。这种开放性决定了它的可渗透

中介语的特点

中介语的特点 Interlanguage refers to the phenomenon that a learner at a particular point in time is in fact using a language system which is neither the L1 nor the L2, an independent system, a third language, an approximate system or an idiosyncratic dialects and transitional competence 中介语是第二语言学习者在第二语言学习中形成的一种特定语言系统,这种语言系统在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等方面,既不同于学生的第一语言,也不同于所学习的目的语,而是一种随着学习的发展向目的语的正确形式逐渐靠拢的一种动态的语言系统。它是一种介于第一语言和目的语之间的一种过渡的语言系统。 中介语有三大特点:可渗透性、动态性、系统性。 1.可渗透性(Permeable):The L2 learner’s interlanguage system is permea ble, in the sense that rules that constitute the learner’s knowledge at any one stage are not fixed, but are open to amendment. 2.动态性(Dynamic):This takes place by the introduction of a new rule, first in one context and then in another, and so on. A new rule spreads in the sense that its coverage gradually extends over a range of linguistic contexts. 3.系统性(Systematic):It is possible to detect the rule-based nature of the learner’s use of L2. He does not select haphazardly from his store of interlanguage rules, but in predictable ways.

中介语理论

中介语理论文献综述 一、中介语理论的产生 二十世纪50年代,对比分析在语言教学和研究领域一统天下。但对比分析试图用简单 的语言学方法来解决复杂的心理学问题,它站在“教学中心”而非“学习中心”的立场上,忽略了学习者作为语言学习的主体这一基本事实,同时也忽略了学习者的学习过程。由于此种原因,对比分析在60年代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困境。 1967年,Corder发表了一篇题为《学习者偏误的意义》的文章,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到了学习者身上。Corder主张从学习者的偏误入手观察学习者的语言系统,将学习者的语言系统和目的语语言系统进行对比,从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篇章分析等角度出发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解释学习者产生偏误的原因,而不仅仅局限于从母语和母的语两种语言系统的差异中寻找解释。自此,偏误分析理论正式诞生并有力推动了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但它仍然存在着自身难以回避的缺陷:偏误分析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者的偏误上,而不顾及学习者正确的方面,仅通过观察到的偏误来分析学习者的语言系统往往以偏概全。 在这样的情况下,Selinker(1972)、Corder(1967、1971)、Nemser(1967、1971)三位学者先后提出了大致相似的理论,他们的观点共同构成了早期中介语理论。 二、中介语理论的概念 “中介语”这一概念最早由Selinker提出,其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是:第一,“学习者可以观察到的语言输出是高度结构化的”;第二,“中介语必须作为一个系统而不是一个孤立的错误的集合来看待”。由此,中介语的定义可概括为以下三点; 首先,中介语是可以观察到的语言输出。Selinker倾向于把中介语看作一种语言的产出而非过程,也就说他所指的“中介语”是人们可以实际观察到的学习者的言语行为和表达。 其次,中介语是高度结构化的,也就是说中介语内在结构具有高度系统性,这种结构的系统性表现为学习者的言语行为是建立在其已有的规则基础上的,因

写出中介语的几个特点

写出中介语的几个特点: Inter-language refers to the phenomenon that a learner at a particular point in time is in fact using a language system which is neither the L1 nor the L2, an independent system, a third language, an approximate system or an idiosyncratic dialects and transitional competence . 中介语是第二语言学习者在第二语言学习中形成的一种特定语言系统,这种语言系统在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等方面,既不同于学生的第一语言,也不同于所学习的目的语,而是一种随着学习的发展向目的语的正确形式逐渐靠拢的一种动态的语言系统。它是一种介于第一语言和目的语之间的一种过渡的语言系统。中介语有三大特点:可渗透性、动态性、系统性。 1. 可渗透性(Permeable):The L2 learner’s inter-language system is permeable, in the sense that rules that constitute the learner’s knowledge at any one stage are not fixed, but are open to amendment. 2. 动态性(Dynamic):This takes place by the introduction of a new rule, first in one context and then in another, and so on. A new rule spreads in the sense that its coverage gradually extends over a range of linguistic contexts. 3. 系统性(Systematic):It is possible to detect the rule-based nature of the learner’s use of L2. He does not select haphazardly from his store of inter-language rules, but in predictable ways.

对比分析、偏误分析与中介与理论关系

1219016 李德元 对比分析、偏误分析和中介语理论的关系 对比分析、偏误分析与中介语理论是上个世纪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研究的三个重要的理论阶段,对于三者相互之间的关系,研究者可以分别从理论的发展、历史的发展及研究方法三个角度进行探讨。 从理论发展角度看,对比分析假说、偏误分析理论和中介语理论三者之间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对比分析假说主要通过对比母语和目的语,找出两者的异同,总结出母语对目的语的干扰规律,预测和解释学习者的难点与错误。但是母语干扰只能预测和解释其中的一部分错误,因此当对比分析在实践上遇到困难和理论基础受到挑战时,偏误分析应运而生。面对外语学习者的错误和难点,偏误分析比对比分析更具预测力和解释力。偏误分析的研究对象是学习者的错误,研究重点是学习者使用的目的语形式与目的语的标准形式之间的差距,以及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而中介语理论则吸收了前两者的理论长处,并继续发展。中介语理论以语言习得为中心,把对比分析、偏误分析和语言习得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起一种学习者的动态语言系统;它有更广泛的内涵、更强的分析力和解释力。而且中介语理论把学生使用的目的语形式作为一个动态的整体来研究,以揭示语言学习的过程及心理规律。 从历史发展角度看,对比分析、偏误分析及中介语理论是第二语

言习得发展史上三个重要里程碑。对比分析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它的影响很大,但随着偏误分析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的发展而黯然失色,20世纪70年代初中介语理论的提出改变了人们对学习者语言的认识,因此得到了广泛认可。对比分析假说、偏误分析理论与中介语理论构成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历史上三个截然不同的发展阶段,可以粗略地将前两个阶段看作中介语理论发展的背景。但从具体应用来看,三者密不可分。特别是在中介语理论已经占据统治地位的现阶段,研究者应该地正确认识对比分析方法和偏误分析方法在中介语研究中的作用。 从研究方法角度看,对于中介语系统的研究离不开对比分析和偏误分析。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对于中介语系统的研究需要语料,需要对研究对象进行描述和选择,需要对学习者在习得过程的语言表现及言语进行分析,这就要借助对比分析和偏误分析方法,将对比分析和偏误分析的研究方法统一在中介语研究的框架中进行。偏误分析要对学习者的错误进行正确的分类和解释,要正确理解这一错误形式试图表达的意义,就必须把偏误形式与学习者母语中的对应形式进行比较,弄清学习者的偏误形式是否想要表达母语中某一对应形式所表达的意思,然后再根据这一意义找出外语中正确的表达形式。 总而言之,三种理论之间关系可总结为两方面,一方面,对比分析、偏误分析、中介与理论在历史发展顺序上呈线性关系,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三者分别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过程中的三个里程碑阶段。其各自理论的

中介语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_王晓新

第26卷第1期2004年1月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X ia ngtan Normal Unive rsity(S ocial S cience Edition) Vol.26No.1 Jan.2004中介语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X 王晓新 (湖南师范大学英语教学部,湖南长沙410081) 摘要:中介语是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过渡性语言,实质上是一个渐进的语言系统,带有一定的规律性。本文对中介语的产生、形成模式、形成因素及特点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并根据中介语的特点,探讨了中介语对外语教学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中介语;语言习得;外语教学;启示 中图分类号:H3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482(2004)01-0135-04 中介语(interlang uage)又称/语际语0,/中间语0,/过渡语0,/学习者的语言0(language-learner.s language)。这一理论概念最早是由L.Seli nker1969年在其论文Lang uage Transfer中提出来的,后在1972年在题为Interlanguage的论文中,Selinker将中介语定义为:Interlanguage refers to the sep2 arateness of a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system,a system that has a structurally intermediate status between the native and target lan2 guages。这一定义说明了Interlanguage是第二语言学习者独特的语言系统,这一语言系统在结构上处于本族语和目的语的中间状态,它随着学习者能力和水平的发展和提高,逐渐向目的语的正确形式接近。因此,N emser有称之为ap2 pro ximati ve system/接近系统0(1971),S.P.Co rder(1971)称它为idiosyncratic dialect(特异方言)和transi tional co mpetence(过渡能力)。这些术语反映了两个相互联系却又相互区别的概念:(1)指语言习得者在某一发展阶段的具体的语言系统;(2)指习得过程中的连锁语言体系系列(interlocking sys2 tem)[1]。近20年以来,中介语成为二语习得理论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中介语理论以认知心理学为理论基础,从二语习得者的心理出发,结合语言环境,为研究二语习得过程开辟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这一理论的提出对外语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启示。 一中介语的产生 众所周知,对外语习得理论的研究离不开对外语习得认知对象的认识和研究,而不同的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是从不同的视角对认知对象进行观察和研究的。20世纪50年代,Lado(1957)提出了对比分析方法(co ntrastive analysis),当时,这种研究方法风靡一时。对比研究着眼于在语音、语法和文化等层次上对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进行严格的、逐一的比较,它的理论基础是/语言迁移0(language trans2 fer)[2]。Lado认为,人们倾向于将一种语言(通常是母语)的语言形式以及其相联系的文化迁移到另一种语言(通常是目的语)的学习过程中去。语言之间的差异被视为二语习得的障碍和阻力[2]。对二语习得者而言,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构成了最困难的地方。因此,外语教学的重点也就得相应集中在母语和目的语的差别之上。对比研究体现了行为主义(behaviorism)的语言习得观,其基本观点是:语言的学习过程就是行为的形成过程,而行为的形成则是人们对外界反复的刺激做出反应的结果(S-R)[3]。根据这一观点,二语习得就是克服母语的干扰,形成一种新的语言系统的过程。所以二语习得者在这一过程中的言语行为是通过机械操练而形成的,并认为错误的言语行为一旦产生就很难纠正。因此,这一方法主张在外语教学中应尽量避免错误的发生,有错必纠,有错就改。这一方法为研究二语习得的过程提供了一种途径,但它的不足之处在于将母语和目的语完全对立起来,认为母语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只起到负面转移的作用。 到了60年代,对比分析受到了心灵主义(mentalis m)语言习得观的批判,其代表人物是Cho msky。心灵主义对语言习得作出的解释是,人类生来就具有习得语言的认识机制,即语言习得机制(language acquisiti on device)。这种理论认为语言习得并不是一个从刺激到反应这样一个反复模仿、操练、巩固的习惯形成过程,而是一个创造性的假设验证(hypo thesis-testing)过程[3]。 135 X收稿日期:2003-09-08 作者简介:王晓新(1976-),女,湖南邵阳人,湖南师范大学英语教学部助教,主要从事语言学研究。

关于中介语的认识总结

关于中介语的认识总结09021053 邓桢09对外一中介语的产生是20世纪70年代,它是人们试图通过对学习者的语言系统的分析和解释来寻找外语自然习得过程的规律,从而为外语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提供理论方面的依据的产物。由于受到“刺激-反应论”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结构主义心理学等的影响,人们一度只重视语言学习的外部环境,忽略了语言学习的主体。而中介语的研究把重点移到语言学习者及其在第二语言习得或者外语学习中所采取的种种手段,如对第二语言的过度概括,以及有意回避学习者母语中所没有的结构。他不但把第二语言的获得看成是一个逐渐积累、逐步完善的连续的过程,而且看成是学习者不断通过假设——验证,主动发现规律,调整修订所获得的规律,对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重组并且逐步创立目的语系统的过程。 中介语的诞生 “中介语”一词是由Selinker于1969年在其论文“语言迁移”(Language Transfer)中首先使用。1972年他又发表了题为“中介语”(Interlanguage)的论文,对“中介语”这一概念进行了阐述,确立了它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地位。 中介语的涵义及其特点 根据Selinker的定义:Interlanguage refers to the separateness of a second language learner system ,a system, that has a structurally intermediate status between the native and target languages.中介语的定义包括三个方面:首先中介语是可观察到的言语输出。其次,它是高度结构化的。最后,中介语是独立的语言体系。是外语学习者的介于母语及目的语之间的语言体系。 关于中介语的特点,不同的学者也有不同的看法。其中美国学者C.Adjemian(1976)最具代表性: 1.可渗透性。指中介语可以受到来自母语和目的语规则及形式的渗透。母语的渗透也就是正负迁移和干扰的结果;目的语的渗透则是对已学过的目的语规则或形式“过渡泛化”的结果。可渗透性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2.“化石化”现象。它是指中介语稳定性的一个表现。这一方面指的是中介语在总体上总也达不到与目的语完全一样的水平,另一方面是指某些学习者在语言的某些具体形式上到了一定程度就停滞不前了。 3.反复性。中介语在向目的语规范的运动过程中,并非是直线前进的,它有反复,有曲折。其表现为已经得到纠正的偏误重又有规律地反复出现。另外,系统性和不完整性也为广大学者所接受。系统性是指中介语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语言系统。尽管中介语的表现形式千差万别,但在中介语发展的各个阶段都表现出内部的一致性和系统性。不完整性是指中介语和目的语之间,与自然语言相比显得不够完整。 中介语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 中介语理论还只是一种假设,它涉及到很多较难控制的变因,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也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中介语的重要特点“化石化”现象,目前的原因还只是从心理上探讨,已经达成的共识还需要实验的证实。中介语研究方法涉及到观察、实验,并对观察和试验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和描写。但因为中介语的实验常常使用社会语言学的统计方法。随机取样的可信度不高。目前的描写还很不完善,不能反映学习者学习语言过程的全貌。 小结 中介语是外语学习者建立的一种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过渡性语言,是一个不断向目的语接近的语言系统。学生在中介语知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各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不断地完善自己的语言行为。“中介语言就可以作为语言学习理论研究的突破口。”(吕必松)中介语的研究对于促进第二语言的习得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对于中介语理论的研究,并思考其对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参考资料教材及《论汉语中介语的研究》吕必松《中介语与对外汉语教学》姚晓波)

日本留学生汉语中介语篇的信息结构特征及其篇章教学策略选择

日本留学生汉语中介语篇的信息结构特征及其篇章教学策略选择 与汉语母语者相比,日本留学生论证性语篇信息结构的构建呈现出信息输出量偏低,深层论据信息构建力不足,偏好使用核心型例和I缺省选择性信息模型等中介性特征。这些特征的发掘对对外汉语篇章教学策略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标签:论证性语篇篇章信息结构中介特征 篇章信息结构,又称篇章宏观结构(Van Dijk,1980)、篇章宏观信息结构(郭纯洁,2006),是负载不同功能的各种高层次信息单元之间建构起的一种功能关系网络,是语篇宏观结构组织建构的核心要素之一。目前,学界对该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本体研究,着力研究篇章信息结构的类型、组织特征、不同语言篇章信息结构的异同等(Van Dijk,1980;廖秋忠,1988;Büring2003;杜金榜,2007;郭纯洁,2006);二是习得研究,主要针对中介语篇章信息结构的构建偏误、发展特点、习得模式等进行探索(Kaplan,1966;吴丽君,2002;马明艳,2009)。两大板块中,前者方法成熟,成果丰富,后者起步较晚,研究相对薄弱。尤其是针对汉语中介语的探索,虽然以往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其中暴露出的问题也很多。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未能有效提取篇章信息结构的构成参项;二是将篇章信息结构视为平面、线性结构,忽视了其系统性与层级性;三是研究方法陈旧,主要依靠“思辨+举例”的分析模式,对语料库、实证分析等利用不充分。鉴于此,本文拟在提取篇章信息结构构成参项的基础上,采用定量统计与对比分析的方法,探讨日本留学生论证性中介语篇的信息结构特征,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一、研究设计 (一)语料的收集与处理 本文使用的语料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日本留学生制作的汉语中介语语篇,该部分语料来自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为了保证语料内部的均衡性,我们以语料库中日本留学生对《吸烟对个人健康和公众利益的影响》这一测试题目写成的所有成品作文作为总样本库,随机抽样了其中的30篇,构成日本留学生论证性中介语篇抽样库,简称IJ组。 另一部分语料是母语为汉语的中国大学生的汉语语篇。这部分材料来自现场测试。参加测试的是38名大学生,其中男生18名,女生20名。这些被试的母语均为汉语,具有较好的汉语书面表达能力和良好的合作态度。测试题目、时间(限时30分钟)与日本留学生一致。测试结束后,我们对收集到的汉语语篇进行了评估,从中选取了30篇综合评估良好的作文作为本文的研究素材。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将这30篇汉语语篇按CT1~CT30(CT代表Chinese Text)进行

早期的中介语理论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9e9444150.html, 早期的中介语理论研究 作者:蔡艳艳 来源:《报刊荟萃(下)》2017年第02期 摘要:1969年,Selinker在论文《语言迁移》中首先使用“中介语”。1972年,他在论文《中介语》中对“中介语”概念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中介语假说”,确立了它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地位。20世纪70年代,中介语理论的提出,从根本上改变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方向,奠定了二语习得研究的理论基础。然而,中介语理论并非Sehnker一个人建立的,尽管他被称为“中介语之父”。早起的中介语理论还应该提及另两位先驱,即Corder和Nemser。他们几乎同时提出了与Selinker相似的理论假设。本文将分别介绍这三位学者有关中介语理论的研究。 关键词:早期;二语习得;中介语 一、中介语概述 中介语是指在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学习者通过一定的学习策略,在目的语输入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既不同于其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并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逐渐过渡的动态语言系统。它具有系统性、可渗透性、阶段性和僵化性等特点。国外学者将中介语研究发展分为两个不同历史阶段:早期中介语理论阶段和后期中介语研究理论发展阶段。在两个不同的阶段,由于理论假设的不同导致研究方法有很大区别。早期中介语理论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的“对比分析阶段”,其研究对象是学习者的母语和目的语。试图以行为主义和结构主义语言学作为理论支撑,来解决第二语言学习与教学中的问题。由于涉及到两种语言是否具有可比性和来自教学实践的批评,这种理论遭到激烈批评,最后面临瓦解。随后在70年代被中介语理论取而代之,这种理论不近考察母语和目的语系统,还考察学习者的中介语系统,标志着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方向的根本转变。后期的理论发展出现了研究中介语的社会语言学模式,拓宽了中介语研究的范围。 二、三位学者对早期中介语理论的研究 (一)Corder关于中介语的理论假设 虽然“中介语”这个词不是由Corder所提出,然而他对于中介语研究的开创是具有重大贡献的。其理论主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过渡能力”和“过渡方言” Corder(1967,1971)将学习者的语言系统称作“过渡能力”(transitional competence)系 统或“过渡方言”(transitional dialect)。所谓“过渡能力”是指学习者现时的心理规则系统。“过渡”这个词说明这种规则系统是处于逐渐的变化之中的,而这种变化是由学习者对目的语规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