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健康管理在国外

健康管理在国外

健康管理在国外
健康管理在国外

健康管理在国外

健康管理作为一个行业及学科,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当时美国的保险业最先提出了健康管理的概念。保险公司将客户依据健康状况进行分类,那些可能成为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人群被分别交给不同专业的健康或疾病管理中心,他们采用健康评价的手段来指导病人自我保健,并对其进行日常后续管理,以增进健康,大大降低医疗费用和减少赔付,从此为保险公司控制了风险,为健康管理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69年,美国联邦政府出台了将健康管理纳入国家医疗保健计划的政策。正是尼克松政府降低了医疗保健中的政府职能,将之推向市场,使原来单一的健康保险赔付担保转变为较全面的健康保障体系,并于1971年为健康维护组织(Health Management Organization,简称HMO)提供了立法,特许健康管理组织设立关卡,限制医疗服务,以控制不断上升的医疗支出。

如今,健康管理组织也统称为“管理医疗模式(Managed Care)保险制度”,终于取代了美国部分的医疗保险。90年代,企业决策层意识到员工的健康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效益及发展,这种觉悟使健康管理第一次被当成一项真正的医疗保健消费战略,企业决策层开始为员工健康的投资,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

在美国,健康管理的发展日益迅速。至今已有7700万的美国人在大约700个健康管理组织中享受医疗服务,超过9000万的美国人成为PPO计划的享用者。这意味着每10个美国人中就有7个人享有健康管理服务。美国的健康管理组织包括健康维护组织(Health Maintenance Organization, HMO);优先选择提供者组织(Preferred Provider Organizations, PPO);专有提供者组织(Exclusive Provider Organizations,EPO);定点服务计划(Point Of Service, POS)等多种形式。

与此同时,日本也于上个世纪80年代颁布了“健康管理法规”。德国、英国、芬兰等国家也逐步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健康管理组织。

那么国外是如何进行健康管理的呢?

在健康管理的发源地美国,从政府到社区、从医疗服务机构到健康管理机构、从雇主到员工、从病人到医务人员,都积极与健康管理,比例达到70%。

宏观上,政府制定了全国的健康管理计划“健康人民”,由联邦卫生和社会服务部牵头,与地方政府、社区及专业组织合作,每十年一个循环,计划、执行、评价,旨在不断提高全国的健康水平。微观上,企业和学术界则更关注生活质量和生产效率管理,控制医疗费用,提高服务质量。医疗集团与健康管理机构合作,强调疾病预防和健康维护,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这一系列的措施大大减少了疾病的发生几率,降低了医疗费用的支出,节约了社会资源。在如今的美国主流社会中,律师、理财师、健康管理师已经成了中产阶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三师”几乎已经成为了尊贵生活的一种象征。

在著名的“长寿之国”日本,由行政机关和民间健康管理组织一起,对全体国民进行健康管理。日本家庭普遍享有健康管理机构及保健医生的长期跟踪服务,包括为家庭建立健康档案,负责家庭的健康管理等。现在,日本的人均寿命已达83岁,位居世界第一。

世界500强企业中,有90%以上的企业为员工开展了健康管理服务,通过为员工建立健康档案,定期体检,对员工的不良生活方式进行干预、管理,就医安排以及对员工家庭的健康关怀等有效的健康管理服务:

1、增强了员工的凝聚力,减少了关键岗位的离职率,节省招聘费用。

2、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缺勤(病假)率。

3、调动了员工士气,丰富了企业文化,提升了企业的公众形象。

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报告指出:人类三分之一的疾病通过预防保健就可以避免,三分之一的疾病通过早期的发现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三分之一的疾病通过积极有效的医患沟通能够提高治疗和愈后的效果。而这一切,都可以通过科学有效的健康管理实现。

1978年,美国密执安大学成立了健康管理研究中心,旨在研究生活方式行为及其对人一生健康、生活质量、生命活力、和医疗卫生使用情况的影响。中心主任Dee.W.Edington博士在经过20多年的研究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健康管理对于任何企业及个人都有这样一个秘密:90%和10%。具体地说就是90%

的个人和企业通过健康管理后,医疗费用降到了原来的10%,10%的个人和企业未做健康管理,医疗费用比原来上升了90%。

美国的健康管理经验证明,健康管理服务参加者按照医嘱定期服药的几率提高了50%,其医生能开出更为有效的药物与治疗方法的几率提高了60%,从而使健康管理服务参加者的综合风险降低了50%。

由于实施了健康管理计划,包括美国在内的主要西方国家对于疾病的控制均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成效。《中国卫生经济》曾报道如下:

美国

1965-1975年冠心病患病率下降40%;脑血管疾病患病率下降50%

1969-1978年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减少80万人

1978-1983年胆固醇水平下降2%;血压水平下降4%;冠心病发病率下降16%

芬兰

1972-1977年男性冠心病死亡率下降24%;女性冠心病死亡率下降51% 1972-1982年男性心绞痛患病率下降23%

1972-1977年脑卒中发病率下降30%

德国

1964-1992年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下降8%

日本

1963年百岁寿星只有153人

1994年百岁寿星达到5000人

1998年百岁寿星超过10000人

在计算健康的投资与回报时,虽然对于不同的疾病,高危群体的投入与产出是不一样的,但是一个值得参照的数字是:在健康管理计划上每投入1元钱,将来在医疗费用上可以减少8—9元钱。

由此可见,健康管理不仅是一个概念,也是一种方法,更是一套完善、周密的服务程序,其目的在于使病人以及健康人更好地拥有健康、恢复健康、促进健康,并节约经费开支,有效降低医疗支出。

在美国,健康管理是一个市值超千亿美金的产业。其中一些主要的健康管理、健康保险类公司如Wellpoint,Aetna,United Health Group等都是数百亿美金市值的公司。而新兴的疾病管理类公司如American Healthway等也在最近几年保持快速增长。

慢病患者的健康管理研究现状及启示要点

?综述?慢病患者的健康管理研究现状及启示 李桂蓉 621000四川省绵阳,绵阳市中心医院眼科 DOI:10.3760/cma.j.issn.1008-6706.2016.08.040 【摘要】 慢病的健康管理是目前医疗延伸服务的研究方向和热点。本研究系统地回顾了国内外慢病健 康管理的发展、慢病的管理模式,提出了国内现行慢病健康管理模式存在的诸多问题,认为慢病健康管理需要 明确对象与标准、建立多方联动的信息化机制、以政府和法律为保障的强基层医疗队伍建设、多部门联合的分 级诊疗实施,试图为慢病健康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慢病; 健康管理 Thesituationandenlightenmentofmanagementandresearchonchronicpatients'healthLiGuirong. DepartmentofOphthalmology,MianyangCentralHospital,Mianyang,Sichuan621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Atpresent,healthcareforchronicdiseasesisthehighlightofmedicalextendedserv- ice.Thearticlehassystematicallydemonstratedthedevelopmentandmanagementmodesofhealthcareforchronic diseasesbothathomeandabroad,andalsoraisedvariousproblemsinthecurrentmanagementmodel.Itisnecessary tofindthecorrectobjectsandstandards,andbuildaninter-connectedandall-roundmechanismbasedoninforma- tionandapowerfulgrass-rootmedicalgroupbackedupbythegovernmentandlaw.Wecallfortheclassifiedimple- mentationbyjointeffortsofalldepartmentstoprovidevalidtheoriesforhealthcareforchronicdiseases.【Keywords】 Chronicdisease; Healthcontrol 慢病已成为21世纪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问题[1]。慢病健康管理是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主导,通过对慢病患者及高危人群提供系统、全面、全程、连续、主动、综合的健康管理措施,以促进健康,延缓疾病进程,减少并发症,降低致残率,从而延长人均寿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费用的管理模式[2]。慢病健康管理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20世纪80年代形成体系并迅速在英国得到推广[3-5]。慢病健康管理对象主要以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为代表的疾病[6]。因其高发病率和病死率、低知晓率和控制率特点,给国家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成为了目前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 1慢病需求的增加推动慢病健康管理快速发展 近年来,随着疾病谱的改变,使得越来越多的病种归入慢病的范畴,人口老龄化趋势导致越来越多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和伴随多种疾病的老年人增加,因慢病而引起的发病和死亡比例呈直线上升趋势。预计到2020年,发展中国家80%的疾病负担来自慢病问题[7-8]。我国在医疗卫生改革中将提高服务效率、降低费用、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等作为改革措施[9],使得更多的慢病患者无法在医疗机构享受医疗服务,催生并促进了慢病管理学科和延伸护理的建立与持续发展。国家卫计委出台的《中国慢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10]提出:关口前移以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拓展服务以及时发现管理高风险人群;规范防治以提高慢病诊治康复效果;明确职责以加强慢病防治有效协同;抓好示范,提高慢病综合防控能力;共享资源,完善慢病监测信息管理。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更是明确提出建立和完善“以机构为支撑、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长期护理服务体系,提高对长期卧床患者、晚期姑息治疗患者、老年慢病患者等人群提供长期护理、康复、健康教育、临终关怀等服务的能力[11]。 2国外慢病健康管理的发展特点 2.1 慢病健康管理起源早、发展快、管理系统日趋完善慢病健康管理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1960年美国开始进行“全民健康与营养调查(NHIS)”,开启了慢病健康管理之路,之后英国、芬兰、日本等发达国家陆续开展慢病管理,逐步形成较为成熟的健康管理体系。美国政府认为慢病健康管理关系到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稳定,一直致力于积极制定健康管理计划及建立慢病健康管理体系[12]。英国和芬兰主要以社区卫生服务推进慢病管理体系,他们认为只要改变影响健康的不良生活为就可以有效地控制慢病的进展。而日本则主要以提供专业的健康管理师为特色,并且有政府和民间的健康管理组织合作为慢病患者提供健康服务[13]。外国学者认为,慢病患者的健康管理需要完成疾病治疗管理,在慢病健康管理过程中产生新的角色及在工作、家庭和朋友中新的定位,还有如何正确面对疾病所致的情绪这三方面的任务[14]。经过30余年的实践证明,国外的慢病健康管理理念及体系已趋于完善,并成为提高国民健康水平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

健康管理运营

发展历程 1、发达国家 (1)美国 健康管理作为一个行业及学科,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 1929年,由于健康管理能有效降低医疗赔付费用,美国蓝十字和蓝盾保险公司在对教师和工人提供基本的医疗诊费的同时,也提供进行健康管理的费用,由此产生了健康管理的商业行为。 1969年,美国联邦政府出台了将健康管理纳入国家医疗保健计划的政策。尼克松政府更是将健康管理服务推向市场,从而迫使全美保险公司由原来单一的健康保险赔付担保,向较全面的健康保障体系转变。 1973年,美国政府正式通过了《健康维护法案》,特许健康管理组织设立关卡,限制医疗服务,以控制不断上升的医疗支出。如今,健康管理组织也统称为“管理医疗模式(managedcare)保险制度”,终于取代了美国部分的医疗保险。 1978 年,美国密执安大学成立了健康管理研究中心,旨在研究生活方式行为及其对人一生健康、、生命活力、和医疗卫生使用情况的影响。 美国健康管理经过几十年的蓬勃发展,已成为美国医疗服务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且实践证明健康管理能够有效地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并明显降低医疗保险的开支。 目前,有7700万的美国人在大约650个健康管理组织中享受医疗服务,超过9000万的美国人成为PPO计划的享用者。这意味着每10个美国人就有7个享有健康管理服务。 近乎完善的市场化医疗保健体制是美国健康管理市场化的必然。尽管美国各州不同程度上都有商业保险必须为健康管理买单的立法,但分工细致的健康保险和独立的医疗卫生商业服务实体,仍需要在立法之外,通过特别的保险项目来兑现健康管理资源。 (2)日本 日本早在1959年就开始针对卫生状况和潜在公共卫生问题实施健康管理。通过“有病早治,无病早防”有效地控制了医疗费用增长,提高了国民的健康水平,使国家人口平均寿命从1947年的50岁上升到1992年的男性岁、女性岁。而近年平均寿命已经接近90岁,居世界第一位。原因是日本人一生都在进行健康投资。日本家庭普遍享有健康管理机构及保健医生的长期跟踪服务,包括为家庭建立,负责家庭的健康管理,卫生行政部门和保健所会共同开展健康促进活动。 (3)英国

健康管理行业发展现状研究

健康管理行业发展现状研究 作者:[程蕾] 来源:国泰君安证券 一、行业的现状、规模以及所处的生命周期(一)行业现状与规模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追求越来越高,相关健康服务业发展前景广阔。以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为先导,涵盖医疗卫生、营养保健、健身休闲等健康服务功能的健康产业成为引导全球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产业。据统计,目前全球股票市值中,健康产业相关股票的市值约占总市值的13%左右。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健康产业已经成为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美国的医疗服务、医药生产、健康管理等健康行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6%,加拿大、日本等国健康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也超过10%。在我国,健康产业仅占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5%左右,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规划,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业体系,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和良性循环的健康服务产业集群,并形成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基本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需求。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健康服务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的数据分析,中国健康管理市场保守估计将呈20%的年增长率发展,2014年中国健康管理市场预期将达1075亿元,2018年将达到2188 亿元。可以说,健康服务及相关产业前景广阔,市场潜力巨大。健康服务业以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为目标,主要包括医疗服务、健康管理与促进、健康保险以及相关服务,涉及药品、医疗器械、保健用品、保健食品、健身产品等支撑产业,覆盖面广,产业链长。1、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卫生费用支出情况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3年,美国卫生总费用支出26565亿美元,占GDP比重17.60%,日本卫生总费用支出5400亿美元,占GDP比重9.20%,德国卫生总费用支出4114亿美元,占GDP比重11.50%,英国卫生总费用支出2321亿美元,占GDP比重9.60%,中国卫生总费用支出3649亿美元,占GDP比重5%。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卫生支出占比相对较低。

美国健康管理综述

美国健康管理综述 张骞健康客BLOG ?美国健康管理起源和发展 ?美国健康管理服务体系 ?美国健康管理服务内容 ?美国健康管理现状 ?美国健康管理成果 ? 一、美国健康管理起源和发展 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保险业提出了健康管理的概念。保险公司将客户依据健康状况进行分类,那些可能成为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人群被分别交给不同专业的健康或疾病管理中心,他们采用健康评价的手段来指导病人自我保健,并对其进行日常后续管理,以增进健康,大大降低医疗费用和减少赔付,从而为保险公司控制了风险,为健康管理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69年,美国政府出台了将健康管理纳入国家医疗保健计划的政策。正是尼克松政府降低了医疗保健中的政府职能,将之推向市场,使原来单一的健康保险赔付担保转变为较全面的健康保障体系,并于1971年为健康维护组织(Health Maintenance Organization),简称HMO)提供了立法,特许健康管理组织设立关卡,限制医疗服务,以控制不断上升的医疗支出。 如今,健康管理组织也统称为“管理医疗模式(ManagedCare)保险制度”,终于取代了美国部分的医疗保险。上世纪90年代,企业决策层意识到员工的健康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效益及发展,这种觉悟使健康管理第一次被当成一项真正的医疗保健消费战略,企业决策层开始为员工健康的投资,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 美国企业非常重视健康投资,其中医疗保险起决定性的作用。如果老板有500个员工。今年有10个员工中风,明年有6个员工心肌梗死,保险公司肯定会提高公司的医疗保险费。我们知道,保险公司是不可能光做赔本买卖的。流行病学研究已经证明,中风和心肌梗死是可以预防的。于是,就有人看到了商机。健康管理公司也就应运而生了。比如说,健康管理公司在分析了公司的医疗保险费用情况后,就会提醒企业负责人: 我们注意到:你的公司已经连续3年每年医疗保险都涨了10万美金。这样长期下去,有一天,贵公司的利润将会完全被医疗保险的费用所抵消。我想,你是不希望看到那一天到来的。我们健康管理专家,可以帮助你解决医疗保险费用不在继续上涨。当然我们不会提供免费午餐。我们要收取一定的管理费用,还要您的配合。

浅谈当今社会的护理现状

浅谈当今社会的护理现状 中文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素质的提升,广大群众对健康的需求、对卫生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医疗卫生服务改革的不断深入,例如,卫生部通过贯彻实施《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各级卫生部门和医疗机构进一步重视和加强护士队伍建设,继续增加临床一线护士数量,规范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护理护理人才护理管理 当今社会人们对健康意识的增强,社会对护理专业人员的需求量越来越多,专业护士的地位也越来越得到社会的推崇和羡慕。然而部分考生和家长都认为干护士这一行辛苦,赚钱又不多。所以出现了“就业火爆,招生冷清”的现象。 由于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短缺明显,对高学历档次的护理人才需求相当大,不能满足人们健康保健的需求。例如,在学历结构上,护理人员中本科学历以上比例偏低;在年龄结构上,队伍呈老化趋势;在职称结构上,主管护师(中级职称)以上比例尚不足50%。所以自改革开放以来,已有132所医学院校开设了护理学本科专业,70多所院校培养护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不少医学院校成立了护理学院,大力培养高层次护理学专业人才。 对于医院,他们也普遍喜欢招纳高学历的护理人才,他们反映高学历护士除了知识面宽广、容易同各种病人沟通外,其护理科研能力也比较强,在临床上,更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较好的外语能力也有利于他们及时对国际先进护理经验的学习。所以,一些大医院出于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及学历层次的考虑,大都只要大专生和本科生,不考虑中专生或只进少量的中专生,高学历护理人才可以说是供不应求,成了众单位抢着要的“香饽饽”。 如今男生当护士却已不再是新闻,过去那种认为堂堂七尺男儿委屈做一些端水喂药之事的观念有所改变。在全国各类医院尤其是综合性大医院都需要男护士。例如在急诊科、手术室、ICU病房等岗位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服务患者。他们认为男护士身体素质好,比柔弱的女护士更有优势,面对血淋淋的场面,面对生命垂危的病人,男护士配合医生临危不乱,动作比女护士要快要稳。所以,男护士是供不应求,正所谓是“须眉不让巾帼”。 由于护士缺口大,供不应求,各国医学界出现了“护士荒”的现象。在未来的十年,国外急需护理人才。其间,国际人力资源公司已经把目光瞄准中国。所以给我国护理人员创造了更多迈出国门、迈向国际市场就业的机会。 随着高学历护理人员增多,护士整体行业薪酬也会相应的提高。因此,在未来的几年,护士的待遇将被看好。 护理工作作为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群众的健康利益和生命安全密切相关。广大护士在防病治病,抢救生命,促进康复和减轻痛苦等方面担负着重要责任,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护理工作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例如,各地提高临床一线护士数量和护士队伍质量作为护理工作发展的重点。随着护理教育的发展,护士队伍中本科以上学历的护士比例不断增长。而且从患者方面来讲,护理工作对患者的治疗、康复过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护理工作质量和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影响着患者的医疗安全、治疗效果和康复,另一方面,护士的职业素养、服务态度、言谈举止以及对患者的

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发展

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发展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成为最重要的资源,如何更好地开发、利用以及管理人力资源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关键因素。对于医院而言,医护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人力资源组成部分,但是长期以来,护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当前,全球都面临着护理人力资源短缺的问题,而处于经济社会快速转型的中国尤为突出,如何有效开发、利用、管理护理人力资源对于医院而言越来越重要。本文首先对护理人力资源的内涵进行界定,再对邵阳市医专附属医院内部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典型问题进行梳理与总结,最后针对邵阳市医专附属医院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 【关键词】: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Abstract】Along with human society entered the era of knowledge economy, human resources human resources has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resource in the society, how to develop, use ,and manage the human resources has become a key factor in the process of promoting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For hospitals, doctoral and nursing human resource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human resources, but for a long time, nursing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has not been given due attention. At present, the world is facing a shortage of nursing human resources issues, especially for China, how to develop, use ,and manage the nursing human resources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for hospitals. Firstly, we define the meaning of nursing human resources, and then sort and summarize the typical problem in the management of nursing human resources inShaoyang provience, finally we give management strategies. 【Key word】Nurs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健康管理行业发展现状研究

健康管理行业发展现状研究 作者:[程蕾]???来源:国泰君安证券 一、行业的现状、规模以及所处的生命周期(一)行业现状与规模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追求越来越高,相关健康服务业发展前景广阔。以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为先导,涵盖医疗卫生、营养保健、健身休闲等健康服务功能的健康产业成为引导全球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产业。据统计,目前全球股票市值中,健康产业相关股票的市值约占总市值的13%左右。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健康产业已经成为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美国的医疗服务、医药生产、健康管理等健康行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6%,加拿大、日本等国健康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也超过10%。在我国,健康产业仅占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5%左右,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规划,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业体系,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和良性循环的健康服务产业集群,并形成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基本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需求。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健康服务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的数据分析,中国健康管理市场保守估计将呈20%的年增长率发展,2014年中国健康管理市场预期将达1075亿元,2018年将达到2188亿元。可以说,健康服务及相关产业前景广阔,市场潜力巨大。健康服务业以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为目标,主要包括医疗服务、健康管理与促进、健康保险以及相关服务,涉及药品、医疗器械、保健用品、保健食品、健身产品等支撑产业,覆盖面广,产业链长。1、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卫生费用支出情况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3

国外健康管理发展现状

国内外健康管理发展现状 健康管理的概念提出和实践最初出现在美国,生存环境恶化、人口老龄化加剧、慢性病人群不断增长直接导致美国医疗卫生需求过度增长。美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和挑战。传统的以疾病诊治为中心的卫生服务模式应对不了新的挑战,在这种环境下,以健康管理为中心的卫生服务模式应运而生了。在美国,最先应用健康管理的是保险行业。20世纪60年代,美国保险业即提出了健康管理的概念。医疗保险业的管理者通过长期观察发现,大部分健康人仅用很少的医疗费用,而一小部分人却不合比例地用掉了大部分医疗费用。因而找到那些可能导致高费用的人并采取措施来减少他们的医疗费用对保险业来说尤为重要。应用健康管理技术可以早期鉴别出高危人群,通过健康管理减少投保人的患病风险,从而减少保险的赔付费用。健康管理既能提高个人的健康水平,从而提高个人对健康保险的信任度,又能减少医疗费用支出,增加行业收益,使投保人与保险公司双方受益。20 世纪 90 年代,企业管理者意识到员工的健康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效益和发展,员工或其家属的健康出现问题会直接造成的生产率下降。有研究发现,员工的健康出现问题时,雇主不仅要花费医药开支,同时还意味着要承担因员工健康问题造成的生产效率下降而带来的损失。基于这种情况,亟待出现一种以疾病预测为导向的医疗服务,维护企业员工的健康状态。只有员工及其家属的健康得到保障,才能提高员工的生产效率,使得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于是,健康管理的疾病预测模型研究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疾病预测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了健康管理服务中。实践证明,如果在健康管理方面投入1元钱,则可以减少 3~6 元的医疗费用,再加上提高生产效率的回报,实际效益更大。健康管理通过为企业员工提供健康管理服务,识别和控制疾病危险因素,从而改善其健康状况,不仅减少企业的医疗费用支出,同时能提高工作效率。1990年美国政府制订了“健康人民”的健康管理计划,该计划项目是全国性的,由美国联邦卫生和社会服务部主持,每10年1次,循环反复,旨在逐步提高全体国民的健康水平。目前,“健康人民”已完成了第 2 个 10 年,即“健康人民 2010”。该计划包括两个目标:一是提高健康生活质量,延长健康寿命;二是消除健康差距。政府在美国的全民健康管理中起到了积极的倡导作用,不仅指明了方向,更在政策上大力支持,使美国健康管理取得了显著的成

国外健康管理的发展历程

国外健康管理的发展历程 早在20世纪60~70年代,在美国保险业最先提出“健康管理”的概念,健康管理伴随着保险业的发展应运而生。保险公司将客户依据健康状况进行分类,那些可能成为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人群被分别交给不同专业的健康或疾病管理中心,他们采用健康评价手段来指导病人自我保健,并对其进行日常后续管理,以增进健康,大大降低医疗费用和减少赔付,从此为保险公司控制了风险,为健康管理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德国、英国、芬兰、日本等国家逐步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健康管理组织。如今,健康管理在美国的发展日益迅速。 美国密执安大学健康管理研究中心的研究表明:美国经过20多年的研究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即健康管理对于任何企业及个人都有这样一个秘密,即90%和10%。具体地说就是:90%的个人和企业通过健康管理后,医疗费用降到原来的10%;10%的个人和企业没有进行健康管理,医疗费用比原来上升90%。 日本是众所周知的长寿之国,现在的平均寿命已经接近90岁,居世界第一位,他们之所以长寿,是因为许多日本人一生都在进行健康投资,日本家庭普遍都享有健康管理机构的保健医生长期跟踪服务,为家庭建立健康档案,负责家庭的健康管理。 由此可见,健康管理不仅是一个概念,也是一种方法,更是一套完善、周密的服务程序,其目的在于使病人以及健康人更好地拥有健康、恢复健康、促进健康;并节约经费开支,有效降低医疗支出。 今天,美国健康管理服务的队伍有了较大的规模。包括医疗集团/医疗机构,健康促进中心、大中型企业、社区服务组织等,都为大众提供各种形式、内容多样的健康管理项目及其相关服务,成为美国医疗保健系统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患者安全国内外现状

患者安全国内外现状 内二科:徐敏 近年来关于患者安全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医院 质量管理主要关注的焦点,患者安全是全世界医院共 同面对的问题,受到各个国家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广泛 关注。 患者安全国内外现状 据文献报道,在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英国等国,住院患者发生医疗事故的比例在2.9%~16.6%,其中导致患者死亡占3%~13.6%,2.6~16.6%导致患者永久伤残,而这些事故中的27%~51%是应该可以预防的。 患者安全的国际趋势—美国 据美国哈佛大学研究发现: 4%的住院患者遭受某种不良事件的伤害,70%的不良事件导致暂时性功能失能,14%的异常事件导致死亡。 患者安全的国际趋势—美国 患者安全的国际趋势—英国 英国卫生部在2000年报告估计,住院患者中不良事件发生率约10%,一年约发生不良事件850 000件,英国仅由此而延长住院发生的费用一年达20亿英镑,国家卫生部门支付诉

讼索赔额每年约4亿英镑。 2000年6月英国国家健康照护机构(National Health Service)也发表一份类似的调查报告”An Organization with a Memory”指出 1999年当年,至少有400名英国人死于医疗所造成的伤害,同时将近10,000人曾因药物而产生严重反应或后遗症。 英国政府在2001年7月正式成立国家病患安全机构(National Patient Safety Agency) 负责全国医疗不当事件的信息收集及分析,并由教育训练推广与改善活动来降低医疗损失。 患者安全的国际趋势 澳大利亚卫生保健质量研究1995年报告,住院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约16.6%。 新西兰和加拿大的研究提示,不良事件发生率也高达10%。 总之,1999年至2004年间美国、英国、澳州、新西兰及日本等国家、对于病人安全的问题,陆续规划相关措施与政策,以保障病人的就医安全,已成为近年来欧美国家最重视的议题。 患者安全国内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医疗风险事件、患者不安全的因素在不断增加,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因药物不良反应而住院治疗者在500万人次,约19.2万人因此死亡,构成严重的不良反应者占13%。 为了维护护士的合法权益,规范护理行为,促进护理事业发展,保障医疗安全和人民群众健康,《护士条例》于2008年1月23日经国务院第206次常务会议通过,由温家宝总理

国外健康管理发展现状

国外健康管理发展现状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国内外健康管理发展现状 健康管理的概念提出和实践最初出现在美国,生存环境恶化、人口老龄化加剧、慢性病人群不断增长直接导致美国医疗卫生需求过度增长。美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和挑战。传统的以疾病诊治为中心的卫生服务模式应对不了新的挑战,在这种环境下,以健康管理为中心的卫生服务模式应运而生了。在美国,最先应用健康管理的是保险行业。20世纪60年代,美国保险业即提出了健康管理的概念。医疗保险业的管理者通过长期观察发现,大部分健康人仅用很少的医疗费用,而一小部分人却不合比例地用掉了大部分医疗费用。因而找到那些可能导致高费用的人并采取措施来减少他们的医疗费用对保险业来说尤为重要。应用健康管理技术可以早期鉴别出高危人群,通过健康管理减少投保人的患病风险,从而减少保险的赔付费用。健康管理既能提高个人的健康水平,从而提高个人对健康保险的信任度,又能减少医疗费用支出,增加行业收益,使投保人与保险公司双方受益。20世纪90年代,企业管理者意识到员工的健康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效益和发展,员工或其家属的健康出现问题会直接造成的生产率下降。有研究发现,员工的健康出现问题时,雇主不仅要花费医药开支,同时还意味着要承担因员工健康问题造成的生产效率下降而带来的损失。基于这种情况,亟待出现一种以疾病预测为导向的医疗服务,维护企业员工的健康状态。只有员工及其家属的健康得到保障,才能提高员工的生产效率,使得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于是,健康管理的疾病预测模型研究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疾病预测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了健康管理服务中。实践证明,如果在健康管理方面投入1元钱,则可以减少3~6元的医疗费用,再加上提高生产效率的回报,实际效益更大。健康管理通过为企业员工提供健康管理服务,识别和控制疾病危险因素,从而改善其健康状况,不仅减少企业的医疗费用支出,同时能提高工作效率。1990年美国政府制订了“健康人民”的健康管理计划,该计划项目是全国性的,由美国联邦卫生和社会服务部主持,每10年1次,循环反复,旨在逐步提高全体国民的健康水平。目前,“健康人民”已完成了第2个10年,即“健康人民2010”。该计划包括两个目标:一是提高健康生活质量,延长健康寿命;二是消除健康差距。政府

国际健康管理主要模式分析

一、国际健康管理主要模式分析 目前国际和国内的健康管理公司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六类: 1、体检主导型。 体检是目前健康服务领域最成熟的营利模式,也是客户接受度最高的健康服务品种。由于其客户基数大,利润率高、现金流稳定,各地体检中心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为了充分挖掘客户资源的消费潜力,部分体检中心开始介入健康管理服务。但是由于体检中心的初始团队架构设置和工作重心的调整没有及时跟上,目前还没有发现特别成功的案例。但是由于体检中心拥有大量客户资源,具有最合适的服务切入点,只要操作得当,在体检中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健康管理公司将将垄断健康管理行业的半壁江山。目前很多健康管理公司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没有能力自己投资建设体检中心。从目前的浙江的情况来看,健康管理公司已经成为体检中心的重要合作伙伴,是体检中心客户源的重要输送者。杭州是国内著名的体检疗养胜地,体检疗养机构规模大,市场基础好,设施先进,年体检额在千万元左右的就有近十家。由于缺乏强势的品牌和自有体检基地,健康管理公司仅能获得体检产业链中10%到30%的毛利,除去返回客户的业务费用和业务员的提成,利润非常微薄。尽管如此,许多健康管理公司仍旧把这块鸡肋作为最重要的业务之一。 2、中药调理型 健康管理的重要特点在于对疾病的前瞻和预防,但是亚健康相对西医来说是一个很难精确定位的模糊概念。而中医理论却能很好得诠释亚健康的形成发展,并迅速提供解决方案。中医作为国粹,首先在群众中有大批的拥护者,具有深厚的市场基础。其次中药方具有针对性强,效果好,副作用小的特点,第三中医拥有针灸、推拿、膏药等传统的内病外治方法,这些都可以成为健康管理的有效工具。但是由于中医是一门经验型的学科,不能定标定量,因此对于人力资源的要求很高。其次,中医是着重临床的学科,用于健康管理的营利模式有待进一步探索。杭州著名的百年老字号红顶商人胡雪岩一手创办的胡庆余堂曾经成立过一家会员制的中药调理型健康管理中心,但是由于中医费用传统定价较低,没有核心的服务产品,客户定位不准,市场拓展不力,很快基本停顿了,胡庆余堂的总经理目前反而成了休普的VIP 客户。

国内外医院管理现状分析

国内外医院管理现状分析 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 ,RM) 源于银行业,是指对经济损失风险予以发现、评估并寻求其对策的管理科学,以减少经济损失和法律诉讼为目的。 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 ,RM) 源于银行业,是指对经济损失风险予以发现、评估并寻求其对策的管理科学,以减少经济损失和法律诉讼为目的。医院护理风险管理是一种管理程序,是对现有和潜在的护理风险的识别、评价和处理,以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及风险事件对患者、护理人员、医院的危害及经济损失。由此可见,风险管理实际上是把风险事件发生后的消极处理变为风险事件发生前的积极预防。 目前,中国医院的风险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护理风险管理更是薄弱环节。 1 国外研究现状 1. 1 风险管理兴起于20 世纪30 年代西方工业化国家,50年代得到了推广并受到普遍重视,70 年代迅速发展并形成了系统化的管理科学,在生态风险管理和银行风险控制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风险管理作为医院管理内容的一种重要元素,西方国家不仅在实践方面应用广泛,理论上也有深入研究。美国是实施医院风险管理最早的国家之一,1999 年美国医学研究所作了一份关于美国医院医疗差错的报告,报告指出:估计美国每年有4. 4 万~9. 8 万人死于可以预防的医疗差错,远远超过了美国死于工伤、交通事故和艾滋病的人数,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伤残和医疗护理的总费用每年高达290 亿美元。这份报告震惊了美国社会,不仅使公众对医疗风险问题的关注迅速升温,而且也引起了美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政府通过 增加财政投入,成立专门机构,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医疗风险监管机制,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医疗差错的发生率。2004 年美国Brighan 妇女医院的研究报告表明:计算机医嘱录入系统的应用使药物差错发生率降低了50 %。目前美国医院风险管理较为完善,有严格的制度和管理程序,其风险管理由具有专业证书的风险管理者完成,与医院签约,为保险公司服务。 1. 2 美国医疗风险管理的特点:1) 建立了完善的医院风险管理体系和制度;2) 风险管理手段现代化,开发了护理风险评估专业软件,并建立了计算机管理系统;3) 医院风险管 理与保险行业建立密切的联系,风险转移是医院风险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措施。 1. 3 日本医院护理风险管理方法中值得借鉴的是:1) 健全制度,严格管理,成立事故防止委员会;2) 重视风险意识教育,制定具体的防止事故教育计划。医院特别强调护理人员要对病人权利和护士义务有正确认识。尊重病人的知情权,护士执行每一项护理操作前都要向病人解释清楚;3) 分析护理事故的原因,从中得到启发;4) 安全管理纳入病房的目标管理;5) 建立边缘事故登记制度,及时处理风险事件。

大健康产业未来十年发展趋势研究健康管理

健康管理发展迅猛,投资前景无限 目录

大健康产业未来十年发展机会报告核心观点 ●2013年中国专业健康管理服务市场规模已超过876亿,未来十年的市场规模 将接近万亿,其年增长率在13%-51%之间; ●专业健康管理服务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各健康管理机构竞争不明显; ●体检主导模式、中药调理模式、资源整合模式、私人医生模式、技术服务模 式、综合信息平台模式是现阶段最适合中国国情与民众需求的商业模式创新; ●物联网技术的出现为专业健康管理服务的发展开拓出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专业健康管理服务产业是投资机构竞逐的重点行业,其中体检中心、中医养 生、月子中心和康复中心是最具投资潜力的领域; ●除社会环境因素和技术因素外,创新、人力储备、以及商业模式是专业健康 管理服务机构的关键成功因素; ●政府支持力度不足、科研与学术研究薄弱、人才瓶颈、公众认知度和接受度 不高、行业缺乏标准是现阶段投资专业健康管理服务行业的主要风险; ●专业健康管理服务产业投资前景巨大,投资价值4颗星。 1、市场前景 ●截止2013年中国已有超过6000家各类提供健康管理服务的公司,其市场规 模已超过876亿; ●在未来十年专业健康管理服务市场的市场规模将接近万亿,其年增长在 13%-51%之间。 (1)市场规模 2013年中国的专业健康管理服务市场1规模已超过876亿,未来十年将保持 1专业健康管理产业按服务内容一般分为健康检查、美容护理(含口腔护理)、健康咨询(运动、营养、心 理咨询及寻医问药指导)、保健服务(针对个人的目标性诊断、定制服务、专家会诊、贵宾服务)、陪诊服 务(针对病患客户的非医疗服务);专业健康管理产业按服务对象一般分为儿童健康服务、中老年健康服务、

护理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

护理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 摘要: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及护理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采取各种对策,不断提高专业技术和管理水平,以适应未来安全护理的发展需要。 关键词:护理安全;问题;对策 医疗安全是医疗质量的首要问题和最基本要求已成为当前医院管理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世界卫生大会早在2002年就提出“患者安全需要受到所有国家的重视”并于2004年支持建立了患者安全世界联盟。2004年我国再次启动的医院评审工作也提出了以质量安全为核心的管理理念并将医疗安全管理列为重点评审项目。2010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也再次提出要重视医疗安全。护理工作是医院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它已成为衡量护理服务的重要质量指标。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质量的第一生命和核心目标是反映护理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是保证患者得到良好护理和优质服务的基础是护理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对维护医院正常工作程序和社会治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护理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护理人员的因素 1.法律意识淡薄护士执行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不严不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在工作中不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不按级别护理巡视病房。 2.责任心不强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由于护士严重缺编工作量大长期超负荷工作待遇低使护士身心疲惫不安本职工作导致责任心不强不能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给患者带来不安全的隐患。 3.护理文件记录缺陷《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第3条明确规定病历书写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护理记录是指护理人员对患者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6。临床工作中常出现记录不及时、漏记、错记、涂改、刮痕、医护记录不一致等现象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容易是医院处于被动状态而造成败诉。 4.护理人力资源不足长期以来由于护士的社会地位低待遇差工作繁重生活不规律身心疲惫部分护士不安心本职工作想方设法换岗或离岗致使临床护士严重缺编加上无证招聘护士较多增加了护士的压力工作中难免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护理安全问题也日趋突出。 5.专业技术水平偏低我科共26名护理人员其中主管护师包括护士长3名护师8名护士15名由于年轻护士较多专科知识缺乏技术操作不熟练临床经验欠丰富遇到抢救患者时就显得无程序个别家属对护理服务比较挑剔就容易产生矛盾。 6.慎独修养不够临床中大部分护理工作都是独立完成的如果慎独修养不够工作中就可能出现执行医嘱不及时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不严格差错事故的发生率也就随之增加。 7.护患沟通不够部分护士缺乏良好的交流技巧和社会经验沟通能力较差不能很好的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面无表情态度生硬或者用不适当的身体语言交流加上护士工作繁忙无时间与患者进行更多的交流无暇顾及患者的情绪和心理让患者感到医务人员无同情心在医院无安全感造成心理压力情绪紧张对治疗失去信心甚至放弃治疗造成患者不满意和投诉。 (二)患者因素由于老年患者的生理和临床特点加上家属陪护不尽心容易发生意外或并发症如坠床、跌倒、外出走失、自杀、烫伤、压疮、误吸、管道脱落、药物反应大等。 (三)其他因素如后勤支持系统不到位地板潮湿、光滑设备性能差吸引负压不够标本丢失标本送检不及时过道加床过多等。 二.对策 (一)强化法律意识增加自我保护意识组织护士特别是新上岗的护士进行法律法规的

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 HM 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HM)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曾声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可靠性工程研究所,北京 100083 Michael G. Pecht, 吴际? 美国马里兰大学 CALCE电子产品与系统中心,马里兰,2074 Status and Perspectives of Prognostics and Health Management Technology)? ZENG Sheng_kui1, Michael G. Pecht2, Wu Ji2? (1Institute of Reliability Engineering, Beiha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 (2CALCE Electronic Products and Systems Center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 MD 20742) 摘要:结合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HM)的技术发展过程,阐述了PHM的应用价值。论述了PHM技术系统级应用问题,提出了故障诊断与预测的人机环完整性认知模型,并依此对蓬勃发展的故障诊断与故障预测技术进行了分类与综合分析,给出了PHM技术的发展图像。针对故障诊断与预测的不确定性特征,对故障诊断与预测技术的性能要求、定量评价与验证方法进行了分析。最后,以PHM技术的工程应用为线索,提出了PHM技术发展中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故障预测;故障诊断;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 Abstract: This paper has briefed the potential benefits of Prognostics and Health Management (PHM) against its evolution history. The architecture for PHM system-level application is outlined, and a cognition model for diagnostics and prognostics is built based on the integrality of man-machine-environment. Directed by this model, various diagnostics and prognostics methods are classified and analyzed, and a whole picture of PHM is drawn. Uncertainty is a critical factor of PHM,its requirement-making,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and validation are discussed. Finally, key issues to do of PHM are listed with the goal of practical extensive use. Key words: prognostic and Health Management; diagnostics; prognostics; cognition model 1. 引言

美国健康管理现状

美国健康管理现状 如今,健康管理在美国的发展日益迅速。有7700万的美国人在大约650个健康管理组织中享受医疗服务,超过9000万的美国人成为PPO计划的享用者。这意味着每10个美国人就有7个享有健康管理服务。 美国密执安大学健康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第·艾鼎敦博士曾经提出:美国经过20多年的研究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即健康管理对于任何企业及个人都有这样一个秘密,即90%和10%。具体地说就是90%的个人和企业通过健康管理后,医疗费用降到原来的10%;10%的个人和企业没有进行健康管理,医疗费用比原来上升90%。 由此可见,健康管理不仅是一个概念,也是一种方法,更是一套完善、周密的服务程序,其目的在于使病人以及健康人更好地拥有健康、恢复健康、促进健康,并节约经费开支,有效降低医疗支出。摘自《中国保健》第七期 中关村健康服务中心 服务内容 ·全面健康体检 包括基础体检和针对个体的遗传史、家族史、既往病史以及当前身体状况进行相应的深入检查,包括生理健康检查、心理健康测试、亚健康检查、身体体能测评等,出据科学的体检报告、健康证明,同时配备全科医师咨询解答。根据具体情况可调整体检项目、提供流动体检上门服务等。 ·常见病多发病防治 由于科技人员脑力劳动强度大、伏案工作时间长,长期使用电脑,通常会有高血压、高血脂、颈椎病、腰椎病、坐骨神经痛等疾病,中心将聘请优秀的中西医专家针对上述高发病进行综合治疗。 ·专家特需门诊 特聘请协和、同仁、北医、积水潭、西苑等各大医院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著名专家定期坐诊,提供中西医调理与治疗服务,确保健康得到专业的守护,并提供预约、挂号、就诊、取药一条龙优质服务。 ·组织巡诊 科技园区是亚健康人群集中的地方,针对这一特点中心将根据园区内企业的要求安排特色门诊,聘请相关的专家到企业内集中出诊,服务上门。 ·健康咨询 开通健康咨询热线,配备经验丰富的全科医生、保健医生进行一对一健康咨询服务。 ·健康宣传 建立中关村科技园区网络健康专版,进行健康信息传递、健康知识普及工作。开展主题型健康教育,编制健康系列读物,举办多种形式活动,协助企业进行员工生理、心理调节。 ·信息服务 建立企业健康信息数据中心,针对园区的需要,提供防病治病信息,尤其对可能出现的疾病流入做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