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串口uart时间开销以及波特率的深入理解和测试

串口uart时间开销以及波特率的深入理解和测试

串口uart时间开销以及波特率的深入理解和测试
串口uart时间开销以及波特率的深入理解和测试

标题一、简介

二、经验总结--借助逻辑分析仪

2.1使用9600发送一个字节的现象55和AA

1、可以清楚是看到9600的波特率,第一个低电平是起始位。紧接着是数据位8位,最后一个是停止位

2、起始位的脉冲是104us。也就是每一位数据的跳变时间是104us

2.2使用19200发送一个字节的现象55和AA

1、可以清楚是看到字节和字节之间的延时是468us,传输一位是52us

2、使用19200的波特率传输一个字节需要493.8us

2.3使用38400发送一个字节的现象55和AA

1、可以清楚是看到字节和字节之间的延时是728us,传输一位是26us

2、使用38400的波特率传输一个字节需要247.1us

2.4使用57600发送一个字节的现象55和AA

1、可以清楚是看到字节和字节之间的延时是728us,传输一位是17.3us

2、使用57600的波特率传输一个字节需要164.6us

2.5使用115200发送一个字节的现象55和AA

2.6使用256000发送一个字节的现象55和AA

三、总结

8051的串口波特率的计算(笔记版)

8051的串口波特率的计算 1、方式0的波特率,固定为晶振频率的十二分之一。 2、方式2的波特率,取决于PCON寄存器的SMOD位。PCON是一个特殊的寄 存器,吹了最高位SMOD位,其他位都是虚设的。计算方法如下: SMOD=0,波特率为晶振的1/64; SMOD=1,波特率为晶振的1/32. 3、方式1与方式3的波特率都是由定时器的溢出率决定的。 公式为: BR=(2SOMD/32)*(定时器TI的溢出率) 通常情况下,我们使用定时器的方式2,即比率发生器,自动重载计数常数。 溢出的周期为: T=(256-X)*12/fosc 溢出率为溢出周期的倒数,即 T1=1/T 所以: 式中:SMOD是所选的方式,fosc是晶振频率。X是初始值。 51单片机模拟串口波特率计算方法 1.计算波特率位间隔时间(即定时时间,其实就是波特率的倒数) 位间隔时间(us)=10(6)(us)/波特率(bps)

2.计算机单片机指令周期: 指令周期(us)=12/晶振频率(Mhz) 补充问题:做串口通信时,为什么要把晶振频率设为11.0592,为什么要把波特率设为9600? 先说波特率。波特率从300到115200都可以,甚至更高或更低。一般规范的波特率都是3的倍数,比如9600、19200、38400;但是并不是一定的,波特率也可以是10000或者10001、10002,只要你的设备能产生符合这个要求的频率,尤其是自己用时,波特率都是很随意的,没有限制。只是多数时候为了和电脑配合,波特率才规范为固定的几个值,且为了传输稳定,用9600。 用11.0592晶振的原因是51单片机的定时器导致的。通常用11.0592M晶振是为了得到标准的无误差的波特率。举例说来,如我们要得到的9600的波特率,晶振为11.0592M和12M,定制器1为2SMOD设为1,分别看看那所求的TH1为何值。代入公式: 11.0592M 9600=(2/32)*((11.0592M/12)(256-TH1)) TH 1=250 12M 9600=(2/32)*((12M/12)(256-TH1)) TH1=249.49

UART串口通信设计实例

2.5 UART串口通信设计实例(1) 接下来用刚才采用的方法设计一个典型实例。在一般的嵌入式开发和FPGA设计中,串口UART是使用非常频繁的一种调试手段。下面我们将使用Verilog RTL编程设计一个串口收发模块。这个实例虽然简单,但是在后续的调试开发中,串口使用的次数比较多,这里阐明它的设计方案,不仅仅是为了讲解RTL编程,而且为了后续使用兼容ARM9内核实现嵌入式开发。 串口在一般的台式机上都会有。随着笔记本电脑的使用,一般会采用USB转串口的方案虚拟一个串口供笔记本使用。图2-7为UART串口的结构图。串口具有9个引脚,但是真正连接入FPGA开发板的一般只有两个引脚。这两个引脚是:发送引脚TxD和接收引脚RxD。由于是串行发送数据,因此如果开发板发送数据的话,则要通过TxD线1 bit接着1 bit 发送。在接收时,同样通过RxD引脚1 bit接着1 bit接收。 再看看串口发送/接收的数据格式(见图2-8)。在TxD或RxD这样的单线上,是从一个周期的低电平开始,以一个周期的高电平结束的。它中间包含8个周期的数据位和一个周期针对8位数据的奇偶校验位。每次传送一字节数据,它包含的8位是由低位开始传送,最后一位传送的是第7位。

这个设计有两个目的:一是从串口中接收数据,发送到输出端口。接收的时候是串行的,也就是一个接一个的;但是发送到输出端口时,我们希望是8位放在一起,成为并行状态(见图2-10)。我们知道,串口中出现信号,是没有先兆的。如果出现了串行数据,则如何通知到输出端口呢?我们引入“接收有效”端口。“接收有效”端口在一般情况下都是低电平,一旦有数据到来时,它就变成高电平。下一个模块在得知“接收有效”信号为高电平时,它就明白:新到了一个字节的数据,放在“接收字节”端口里面。

波特率计算公式

一、波特率概念 波特率即调制速率,指的是信号被调制以后在单位时间内的波特数,即单位时间内载波参数变化的次数。它是对信号传输速率的一种度量,通常以“波特每秒”(Bps)为单位。波特率表示每秒钟传送的码元符号的个数,它是对符号传输速率的一种度量,它用单位时间内载波调制状态改变的次数来表示,1波特即指每秒传输1个符号。波特(Baud,单位符号:Bd)这一单位是以法国电讯工程师埃米尔·博多(英语:émile Baudot)(1845-1903)的姓氏来命名的,他是数位通讯的先驱之一,是电传与博多式电报机的发明人。 波特率有时候会同比特率混淆,实际上后者是对信息传输速率(传信率)的度量。波特率可以被理解为单位时间内传输码元符号的个数(传符号率),通过不同的调制方法可以在一个码元上负载多个比特信息。因此信息传输速率即比特率在数值上和波特率有这样的关系。 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的方式计数,那么它为什么又能识别十进制数和各种字符、图形呢?其实,不论是数值数据还是文字、图形等,在计算机内部都采用了一种编码标准。通过编码标准可以把它转换成二进制数来进行处理,计算机将这些信息处理完毕再转换成可视的信息显示出来。常用的字符代码是ASCII码,它原来是美国的国家标准,1967年被定为国际标准。 二、波特率计算公式有哪些? 在串行通信中,收发双方对发送或接收的数据速率要有一定的约定,我们通过软件对MCS—51串行口编程可约定四种工作方式。其

中,方式0和方式2的波特率是固定的,而方式1和方式3的波特率是可变的,由定时器T1的溢出率决定。 串行口的四种工作方式对应着三种波特率。由于输人的移位时钟的来源不同,所以,各种方式的波特率计算公式也不同。 1、方式0的波特率 方式0时,移位时钟脉冲由56(即第6个状态周期,第12个节拍)给出,即每个机器周期产生一个移位时钟,发送或接收一位数据。所以,波特率为振荡频率的十二分之一,并不受PCON寄存器中SMOD的影响,即:方式0的波特率=fosc/12 2、方式2的波特率 串行口方式2波特率的产生与方式0不同,即输入时钏源的频率不同,控制接收与发送的移位时钟由振荡频率Foec的第二节拍P2(即Foec/2)给出,所以,方式2波特率取决于PCON中SMOD 位的值,当SMOD=0时,波特率为Foec的六十四分之一;若SMOD=1,则波特率为Foec的三十二分之一,即:方式2的波特率=2smod/64*Foec。 3、方式l和方式3的波特率 方式1和方式3的移位时钟脉冲由定时器T1的溢出率决定,故波特宰由定时器T1的溢出率与SMOD值同时决定,即:方式1和方式3的波特率=2SMOD/32?T1溢出率。 其中,溢出率取决于计数速率和定时器的预置值。计数速率与TMOD寄存器中C/T的状态有关。当C/T=0时,计数速率=fosc/2;

51单片机串口通信及波特率设置

51单片机串口通信及波特率设置 MCS-51单片机具有一个全双工的串行通信接口,能同时进行发送和接收。它可以作为UART(通用异步接收和发送器)使用,也可以作为同步的移位寄存器使用。 1. 数据缓冲寄存器SBUF SBUF是可以直接寻址的专用寄存器。物理上,它对应着两个寄存器,即一个发送寄存器一个接收寄存器,CPU写SBUF就是修改发送寄存器;读SBUF就是读接收寄存器。接收器是双缓冲的,以避免在接收下一帧数据之前,CPU未能及时的响应接收器的中断,没有把上一帧的数据读走而产生两帧数据重叠的问题。对于发送器,为了保持最大的传输速率,一般不需要双缓冲,因为发送时CPU是主动的,不会产生重叠问题。 2. 状态控制寄存器SCON SCON是一个逐位定义的8位寄存器,用于控制串行通信的方式选择、接收和发送,指示串口的状态,SCON即可以字节寻址也可以位寻址,字节地址98H,地址位为98H~9FH。它的各个位定义如下: MSB LSB SM0 SM1 SM2 REN TB8 RB8 TI RI SM0和SM1是串口的工作方式选择位,2个选择位对应4种工作方式,如下表,其中Fosc是振荡器的频率。 SM0 SM1 工作方式功能波特率 0 0 0 8位同步移位寄存器Fosc/12 0 1 1 10位UART 可变 1 0 2 11位UART Fosc/64或Fosc/32 1 1 3 11位UART 可变 SM2在工作方式2和3中是多机通信的使能位。在工作方式0中,SM2必须为0。在工作方式1中,若SM2=1且没有接收到有效的停止位,则接收中断标志位RI不会被激活。在工作方式2和3中若SM2=1且接收到的第9位数据(RB8)为0,则接收中断标志RB8不会被激活,若接收到的第9位数据(RB8)为1,则RI置位。此功能可用于多处理机通信。 REN为允许串行接收位,由软件置位或清除。置位时允许串行接收,清除时禁止串行接收。 TB8是工作方式2和3要发送的第9位数据。在许多通信协议中该位是奇偶位,可以按需要由软件置位或清除。在多处理机通信中,该位用于表示是地址帧还是数据帧。 RB8是工作方式2和3中接收到的第9位数据(例如是奇偶位或者地址/数据标识位),在工作方式1中若SM2=0,则RB8是已接收的停止位。在工作方式0中RB8不使用。 TI 为发送中断标志位,由硬件置位,软件清除。工作方式0中在发送第8位末尾由硬件置位;在其他工作方式时,在发送停止位开始时由硬件置位。TI=1时,申请中断。CPU 响应中断后,发送下一帧数据。在任何工作方式中都必须由软件清除TI。 RI为接收中断标志位,由硬件置位,软件清除。工作方式0中在接收第8位末尾由硬件置位;在其他工作方式时,在接收停止位的中间由硬件置位。RI=1时,申请中断,要求CPU取走数据。但在工作方式1中,SM2=1且未接收到有效的停止位时,不会对RI置位。在任何工作方式中都必须由软件清除RI。 系统复位时,SCON的所有位都被清除。 控制寄存器PCON也是一个逐位定义的8位寄存器,目前仅仅有几位有定义,如下所示:MSB LSB

串行口通信实验 单片机实验报告

实验六串行口通信实验 一、实验内容 实验板上有RS-232接口,将该接口与PC机的串口连接,可以实现单片机与PC机的串行通信,进行双向数据传输。本实验要求当PC机向实验板发送的数字在实验板上显示,按实验板键盘输入的数字在PC机上显示,并用串口助手工具软件进行调试。 二、实验目的 掌握单片机串行口工作原理,单片机串行口与PC机的通信工作原理及编程方法。 三、实验原理 51单片机有一个全双工的串行通讯口,所以单片机和电脑之间可以方便地进行串口通信。进行串行通讯信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比如电脑的串口是RS232电平(-5~-15V为1,+5~+15V为0),而单片机的串口是TTL电平(大于+2.4V为1,小于- 0.7V为0),两者之间必须有一个电平转换电路实现RS232电平与TTL电平的相互转换。 为了能够在PC机上看到单片机发出的数据,我们必须借助一个Windows软件进行观察,这里我们可以使用免费的串口调试程序SSCOM32或Windows的超级终端。 单片机串行接口有两个控制寄存器:SCON和PCON。串行口工作在方式0时,可通过外接移位寄存器实现串并行转换。在这种方式下,数据为8位,只能从RXD端输入输出,TXD端用于输出移位同步时钟信号,其波特率固定为振荡频率的1/12。由软件置位串行控制寄存器(SCON)的REN位后才能启动,串行接收,在CPU将数据写入SBUF寄存器后,立即启动发送。待8位数据输完后,硬件将SCON寄存器的T1位置1,必须由软件清零。 单片机与PC机通信时,其硬件接口技术主要是电平转换、控制接口设计和远近通信接口的不同处理技术。在DOS操作环境下,要实现单片机与微机的通信,只要直接对微机接口的通信芯片8250进行口地址操作即可。WINDOWS的环境下,由于系统硬件的无关性,不再允许用户直接操作串口地址。如果用户要进行串行通信,可以调用WINDOWS的API 应用程序接口函数,但其使用较为复杂,可以使用KEILC的通信控件解决这一问题。 四、实验电路 [参考学习板说明书P27]

STM32单片机的串口通信波特率计算方法

STM32单片机的串口通信波特率计算方法 1. 什么是波特率 不管是什么单片机,在使用串口通信的时候,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波特率。什么是波特率:波特率就是每秒传送的字节数。双方在传输数据的过程中,波特率一致,这是通讯成功的基本保障。下面以STM32单片机为例,讲解一下串口波特率的计算方法。 2. STM32波特率相关的寄存器 STM32单片机设置波特率的寄存器只有一个:USART_BRR寄存器,如下图所示。 该寄存器的有效位数为16位,前4位用于存放小数部分,后12位用于存放整数部分。将波特率算出来后,数值填入这个波特率就可以了。下面介绍如何计算。 3. 波特率计算方法 STM32的数据手册给出了计算方法,有一个公式,如下图所示: 在这个公式上,共有三个变量,其中两个我们是知道的,Fck和Tx/Rx波特率这两个是已知的,USARTDIV是未知的。通过该公式的描述可以看出如果使用USART1的话,那Fck 就是PCLK2=72MHz,否则就是PCLK1=36MHz,Tx/Rx波特率这个参数是已知的。只需要计算出USARTDIV的值赋值给USART_BRR寄存器就可以了。以115200为例,将公式变形后得到:USARTDIV = 72×1000000/(16×115200) = 39.0625。即将39.0625写入USART_BRR即可。 前文说过,USART_BRR的前4位存放小数部分,后12位存放整数部分。 那小数部分DIV_Fraction = 0.0625×16 = 1 = 0x01;那整数部分DIV_Mantissa = 39 = 0x27;那USART_BRR = 0X271; 数据手册给我们提供了一张数据表: 在这张数据表上,已经算出了常用的波特率值,我们可以拿来直接用。但是如果我们想把

MSP430串口波特率的设置与计算

MSP430波特率的计算 给定一个BRCLK时钟源,波特率用来决定需要分频的因子N: N = fBRCLK/Baudrate 分频因子N通常是非整数值,因此至少一个分频器和一个调制阶段用来尽可能的接近N。 如果N等于或大于16,可以设置UCOS16选择oversampling baud Rate模式注:Round():指四舍五入。 Low-Frequency Baud Rate Mode Setting 在low-frequency mode,整数部分的因子可以由预分频实现: UCBRx = INT(N) 小数部分的因子可以用下列标称公式通过调制器实现: UCBRSx = round( ( N –INT(N) ) × 8 ) 增加或减少UCBRSx一个计数设置,对于任何给定的位可能得到一个较低的最高比特误码率。如果确定是这样的情况UCBRSx设置的每一位必须执行一个精确的错误计算。 例1:1048576Hz频率下驱动以115200波特率异步通讯 ACLK = REFO = ~32768Hz, MCLK = SMCLK = default DCO = 32 x ACLK = 1048576Hz。 N = fBRCLK/Baudrate = 1048576/115200 = ~9.10 UCBRx = INT(N) = INT(9.10) = 9 UCBRSx = round( ( N –INT(N) )×8 ) = round( ( 9.10 –9) × 8 )=round(0.8 )=1 UCA0CTL1 |= UCSSEL_2;// 选SMCLK为时钟 UCAxBR0 = 9; UCAxBR1 = 0; UCAxMCTL = 0x02;//7-4:UCBRFx,3-1:UCBRSx,0:UCOS16 UCBRSx 为寄存器UCAxMCTL的1-3位,所以写入0x02(00000010) 例2:32768Hz频率下驱动以2400波特率异步通ACLK = REFO = ~32768Hz, MCLK = SMCLK = DCO ~1.045MHz N = fBRCLK/Baudrate = 32768/2400 = ~13.65 UCBRx = INT(N) = INT(13.65) = 13 UCBRSx = round( ( N –INT(N) )×8 ) = round( ( 13.65 –13) × 8 )=round(5.2)=5 UCA0CTL1 |= UCSSEL_1; // 选ACLK为时钟 UCAxBR0 = 13;UCAxBR1 = 0 ; UCAxMCTL = 0x0A;//7-4:UCBRFx,3-1:UCBRSx,0:UCOS16 UCBRSx为寄存器UCAxMCTL的1-3位,所以写入0x0A(00001010) Oversampling Baud Rate Mode Setting 在oversampling mode 与分频器设置如下:

实验报告-实验一IAR串口通信

实验报告-实验一IAR串口通信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实验报告-实验一IAR串口通信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实验,报告,IAR,串口,通信,实验,平台,使用,串口,通信,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综合文库中查看更多范文。 实验一平台使用及串口通信 本次实验报告在下课后3天内上交!一、实验目的 (1)了解物联网实验 (2)箱熟悉IAR开发平台

(3)能够读懂原理图中有关传感器的接口电路(4)能够建工程项目并编写程序(5)掌握串口通信 二、实验设备 仿真器1台,gec_cc2530板1块,usb连接线1根。 三、实验内容 使用cc2530通过uART接收控制命令,完成LeD的控制。 四、实验代码 完善红色注释部分代码: #include#include #defineuintunsignedint#defineucharunsignedchar #defineRLeDp1_0#definegLeDp1_1#defineYLeDp1_4 voidinituART0(void); ucharRecdata[3]=%ucharRxTxflag=1; uchartemp; uintdatanumber=0;uintstringlen; /*******************************@brief串口(uART0)初始化******************************/voidinituART0(void){ cLKconcmD//设置系统时钟源为32mhZ晶振while(cLKconsTA//等待晶振稳定 cLKconcmD//设置系统主时钟频率为32mhZpeRcFg=0x00;//位置1p0口p0seL=0x3c;//p0用作串口

波特率计算

波特率选择 在串行通讯中,收发双方的数据传送率(波特率)要有一定的约定。在8051串行口的四种工作方式中,方式0和2的波特率是固定的,而方式1和3的波特率是可变的,由定时器T1的溢出率控制。 方式0 方式0的波特率固定为主振频率的1/12。 方式2 方式2的波特率由PCON 中的选择位SMOD 来决定,可由下式表示: 波特率=2的SMOD 次方除以64再乘一个fosc,也就是当SMOD=1时,波特率为1/32fosc,当SMOD=0时,波特率为1/64fosc 3.方式1和方式3 定时器T1作为波特率发生器,其公式如下: 波特率=定时器T1溢出率 产生溢出所需的周期数/计数率T 132 2=溢出率T 1mod ?s 式中T1计数率取决于它工作在定时器状态还是计数器状态。当工作于定时器状态时,T1计数率为fosc/12;当工作于计数器状态时,T1计数率为外部输入频率,此频率应小于fosc/24。产生溢出所需周期与定时器T1的工作方式、T1的预置值有关。 定时器T1工作于方式0:溢出所需周期数=8192-x 定时器T1工作于方式1:溢出所需周期数=65536-x 定时器T1工作于方式2:溢出所需周期数=256-x 因为方式2为自动重装入初值的8位定时器/计数器模式,所以用它来做波特率发生器最恰当。 当时钟频率选用11.0592MHZ 时,取易获得标准的波特率,所以很多单片机系统选用这个看起来“怪”的晶振就是这个道理。 下表列出了定时器T1工作于方式2常用波特率及初值。 常用波特率 Fosc(MHZ) SMOD TH1初值 19200 11.0592 1 FDH 9600 11.0592 0 FDH 4800 11.0592 0 FAH 2400 11.0592 0 F4h 1200 11.0592 0 E8h 例如9600 11.0592 0 FDH 溢出率T 1定时时32 2 =波特率mod ?s T1溢出率= T1计数率/产生溢出所需的周期数 产生溢出所需的周期数=256-FD(253)=3 SMOD=0 11059200/12*3 *1/32=9600

串口通信实验报告全版.doc

实验三双机通信实验 一、实验目的 UART 串行通信接口技术应用 二、实验实现的功能 用两片核心板之间实现串行通信,将按键信息互发到对方数码管显示。 三、系统硬件设计 (1)单片机的最小系统部分 (2)电源部分 (3)人机界面部分

数码管部分按键部分 (4)串口通信部分 四、系统软件设计 #include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void send(); uchar code0[]={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0-9的数码管显示 sbit H1=P3^6; sbit H2=P3^7;

sbit L1=P0^5; sbit L2=P0^6; sbit L3=P0^7; uint m=0,i=0,j; uchar temp,prt; /***y延时函数***/ void delay(uint k) { uint i,j; //定义局部变量ij for(i=0;i

{ m=1; //KEY1键按下 return(m); } if(H2==0) { m=4; //KEY4键按下 return(m); } } } if(L2==0) { delay(5); if (L2==0) { L2=0;H1=1;H2=1; if(H1==0) { m=2; //KEY2键按下 return(m); } if(H2==0) { m=5; //KEY5键按下 return(m); } } } if(L3==0) { delay(5); if (L3==0) { L3=0;H1=1;H2=1; if(H1==0) { m=3; //KEY3键按下

UART串口通信实验报告

实验四 UART 串口通信 学院:研究生院 学号:1400030034 姓名:张秋明 一、 实验目的及要求 设计一个UART 串口通信协议,实现“串 <-->并”转换功能的电路,也就是 “通用异步收发器”。 二、 实验原理 UART 是一种通用串行数据总线,用于异步通信。该总线双向通信,可以实 现全双工传输和接收。在嵌入式设计中,UART 用来主机与辅助设备通信,如汽 车音响与外接AP 之间的通信,与PC 机通信包括与监控调试器和其它器件,如 EEPROM 通信。 UART 作为异步串口通信协议的一种,工作原理是将传输数据的每个字符一 位接一位地传输。 其中各位的意义如下: 起始位:先发出一个逻辑” 0的信号,表示传输字符的开始。 资料位:紧接着起始位之后。资料位的个数可以是 4、5、6、7、8等,构成 一个字符。通常采用ASCII 码。从最低位开始传送,靠时钟定位。 奇偶校验位:资料位加上这一位后,使得“ 1的位数应为偶数(偶校验)或奇数 (奇校验),以此来校验资料传送的正确性。 停止位:它是一个字符数据的结束标志。可以是 1位、1.5位、2位的高电 平。由于数据是在传输线上定时的,并且每一个设备有其自己的时钟,很可能 在通信中两台设备间出现了小小的不同步。 因此停止位不仅仅是表示传输的结束, 并且提供计算机校正时钟同步的机会。适用于停止位的位数越多,不同时钟同步 的容忍程度越大,但是数据传输率同时也越慢。 空闲位:处于逻辑“ 1状态,表示当前线路上没有资料传送。 波特率:是衡量资料传送速率的指标。表示每秒钟传送的符号数(symbol )。 一个符号代表的信息量(比特数)与符号的阶数有关。例如资料传送速率为 120 字符/秒,传输使用256阶符号,每个符号代表8bit ,则波特率就是120baud,比 特率是120*8=960bit/s 。这两者的概念很容易搞错。 三、 实现程序 library ieee; use ieee.std 」o gic_1164.all; end uart; architecture behav of uart is en tity uart is port(clk : in std_logic; rst_n: in std 」o gic --系统时钟 --复位信号 rs232_rx: in std 」o gic rs232_tx: out std 」o gic --RS232接收数据信号; --RS232发送数据信号;); use ieee.std_logic_ un sig ned.all;

单片机波特率的计算方法

51单片机波特率计算的公式和方法 51单片机芯片的串口可以工作在几个不同的工作模式下,其工作模式的设置就是使用SCON寄存器。它的各个位的具体定义如下: SM0SM1SM2REN TB8RB8TI RI SM0、SM1为串行口工作模式设置位,这样两位可以对应进行四种模式的设置。串行口工作模式设置。 波特率在使用串口做通讯时,一个很重要的参数就是波特率,只有上下位机的波特率一样时才可以进行正常通讯。波特率是指串行端口每秒内可以传输的波特位数。这里所指的波特率,如标准9600不是每秒种可以传送9600个字节,而是指每秒可以传送9600个二进位,而一个字节要8个二进位,如用串口模式1来传输那么加上起始位和停止位,每个数据字节就要占用10个二进位,9600波特率用模式1传输时,每秒传输的字节数是9600÷10=960字节。 51芯片的串口工作模式0的波特率是固定的,为fosc/12,以一个12M的晶振来计算,那么它的波特率可以达到1M。模式2的波特率是固定在fosc/64或fosc/32,具体用那一种就取决于PCON寄存器中的SMOD位,如SMOD为0,波特率为focs/64,SMOD为1,波特率为focs/32。 模式1和模式3的波特率是可变的,取决于定时器1或2(52芯片)的溢出速率,就是说定时器1每溢出一次,串口发送一次数据。那么我们怎么去计算这两个模式的波特率设置时相关的寄存器的值呢?可以用以下的公式去计算。

上式中如设置了PCON寄存器中的SMOD位为1时就可以把波特率提升2倍。通常会使用定时器1工作在定时器工作模式2下,这时定时值中的TL1做为计数,TH1做为自动重装值,这个定时模式下,定时器溢出后,TH1的值会自动装载到TL1,再次开始计数,这样可以不用软件去干预,使得定时更准确。在这个定时模式2下定时器1溢出速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溢出速率=(计数速率)/(256-TH1初值) 溢出速率=fosc/[12*(256-TH1初值)] 上式中的“计数速率”与所使用的晶体振荡器频率有关,在51芯片中定时器启动后会在每一个机器周期使定时寄存器TH的值增加一,一个机器周期等于十二个振荡周期,所以可以得知51芯片的计数速率为晶体振荡器频率的1/12,一个12M的晶振用在51芯片上,那么51的计数速率就为1M。通常用11.0592M 晶体是为了得到标准的无误差的波特率,那么为何呢?计算一下就知道了。如我们要得到9600的波特率,晶振为11.0592M和12M,定时器1为模式2,SMOD 设为1,分别看看那所要求的TH1为何值。代入公式: 11.0592M 9600=(2÷32)×((11.0592M/12)/(256-TH1)) TH1=250

UART串口通信实验报告

实验四UART串口通信 学院:研究生院学号:1400030034姓名:张秋明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设计一个UART串口通信协议,实现“串<-->并”转换功能的电路,也就是“通用异步收发器”。 二、实验原理 UART是一种通用串行数据总线,用于异步通信。该总线双向通信,可以实现全双工传输和接收。在嵌入式设计中,UART用来主机与辅助设备通信,如汽车音响与外接AP之间的通信,与PC机通信包括与监控调试器和其它器件,如EEPROM通信。 UART作为异步串口通信协议的一种,工作原理是将传输数据的每个字符一位接一位地传输。 其中各位的意义如下: 起始位:先发出一个逻辑”0”的信号,表示传输字符的开始。 资料位:紧接着起始位之后。资料位的个数可以是4、5、6、7、8等,构成一个字符。通常采用ASCII码。从最低位开始传送,靠时钟定位。 奇偶校验位:资料位加上这一位后,使得“1”的位数应为偶数(偶校验)或奇数(奇校验),以此来校验资料传送的正确性。 停止位:它是一个字符数据的结束标志。可以是1位、1.5位、2位的高电平。由于数据是在传输线上定时的,并且每一个设备有其自己的时钟,很可能在通信中两台设备间出现了小小的不同步。因此停止位不仅仅是表示传输的结束,并且提供计算机校正时钟同步的机会。适用于停止位的位数越多,不同时钟同步的容忍程度越大,但是数据传输率同时也越慢。 空闲位:处于逻辑“1”状态,表示当前线路上没有资料传送。 波特率:是衡量资料传送速率的指标。表示每秒钟传送的符号数(symbol)。一个符号代表的信息量(比特数)与符号的阶数有关。例如资料传送速率为120字符/秒,传输使用256阶符号,每个符号代表8bit,则波特率就是120baud,比特率是120*8=960bit/s。这两者的概念很容易搞错。 三、实现程序 library ieee; 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 use ieee.std_logic_arith.all; 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 entity uart is port(clk : in std_logic; --系统时钟 rst_n: in std_logic; --复位信号 rs232_rx: in std_logic; --RS232接收数据信号; rs232_tx: out std_logic --RS232发送数据信号;); end uart; architecture behav of uart is

STM32_CAN波特率计算

一般设置CAN_SJW = 1,总结程序发现!!! can时钟是RCC_APB1PeriphClock(APB1从APB2而来,分频系数不同,导致APB1不同,mini版中一般是APB2为72Mhz,APB1是36MHz),你要注意CAN时钟频率 CAN波特率= RCC_APB1PeriphClock/(1+CAN_BS1+CAN_BS2)/CAN_Prescaler ; 另外尽可能的把采样点设置为CiA 推荐的值: 75% when 波特率> 800K 80% when 波特率> 500K 87.5% when 波特率<= 500K 所以对于100K 的波特率(假定使用8MHz 时钟) 可以修改该BS1 BS2 为: CAN_InitStructure.CAN_Prescaler=5; CAN_InitStructure.CAN_BS1=CAN_BS1_13tq; CAN_InitStructure.CAN_BS2=CAN_BS2_2tq; (1+13) / (1+13+2) = 87.5% CAN波特率计算—网友总结 STM32里的CAN 支持2.0A,2.0B, 带有FIFO,中断等, 这里主要提一下内部的时钟应用. bxCAN挂接在APB1总线上,采用总线时钟,所以我们需要知道APB1的总线时钟是多少. 我们先看看下图,看看APB1总线时钟:

APB1时钟取自AHB的分频, 而AHB又取自系统时钟的分频, 系统时钟可选HSI,HSE, PLLCLK, 这个在例程的RC设置里都有的, 然后再看看有了APB1的时钟后,如何算CAN的总线速率, 先看下图: 有了上边的这个图,基本就清楚了. 总线时钟MHz (3+TS1+TS2)*(BRP+1) ===================================================下面是我的计算:

ARM串口实验报告.

《 APM串口实验》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嵌入式微处理器技术 班级:电信 0901 姓名: 地点:嵌入式系统基础实训室 指导教师:王瑾 ARM的串行口实验 一、实验目的 ◆ 1.掌握ARM 的串行口工作原理。 ◆ 2.学习编程实现ARM 的UART 通讯。 ◆ 3.掌握CPU 利用串口通讯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学习串行通讯原理,了解串行通讯控制器,阅读ARM 芯片文档,掌握ARM 的UART 相关寄存器的功能,熟悉ARM 系统硬件的UART 相关接口。编程实现ARM 和计算机实现串行通讯: ARM 监视串行口,将接收到的字符再发送给串口(计算机与开发平台是通过超级终端通讯的),即按PC 键盘通过超级终端发送数据,开发平台将接收到的数据再返送给PC,在 超级终端上显示。 三、预备知识 1、1.用ARM SDT 2.5或ADS1.2 集成开发环境,编写和调试程序的基本过程。 2、2.ARM 应用程序的框架结构。

3、3.了解串行总线 四、实验设备及工具 硬件:ARM嵌入式开发平台、用于ARM7TDMI 的JTAG 仿真器、PC机Pentium100 以上、串口线。 软件:PC 机操作系统win98、Win2000 或WinXP 、ARM SDT 2.51 或ADS1.2 集成开发环境、仿真器驱动程序、超级终端通讯程序。 五、实验原理及说明 1.异步串行I/O 异步串行方式是将传输数据的每个字符一位接一位(例如先低位、后高位地传送。数据的各不同位可以分时使用同一传输通道,因此串行I/O 可以减少信号连线,最少用一对线即可进行。接收方对于同一根线上一连串的数字信号,首先要分割成位,再按位组成字符。为了恢复发送的信息,双方必须协调工作。在微型计算机中大量使用异步串行I/O 方式,双方使用各自的时钟信号,而且允许时钟频率有一定误差,因此实现较容易。但是由于每个字符都要独立确定起始和结束(即每个字符都要重新同步,字符和字符间还可能有长度不定的空闲时间,因此效率较低。 图2-1 串行通信字符格式 图2-1 给出异步串行通信中一个字符的传送格式。开始前,线路处于空闲状态,送出连续“1”。传送开始时首先发一个“0” 作为起始位,然后出现在通信线上的是字符的二进 制编码数据。每个字符的数据位长可以约定为5 位、6 位、7 位或8 位,一般采用ASCII 编码。后面是奇偶校验位,根据约定,用奇偶校验位将所传字符中为“1”的位数凑成奇数个或偶数个。也可以约定不要奇偶校验,这样就取消奇偶校验位。最后是表示停止位的“1” 信号,这个停止位可以约定持续1 位、1.5位或2 位的时间宽度。至此一个字符传送完毕,线路又进入空闲,持续为“1”。经过一段随机的时间后,下一个字符开始传送才又发出起始位。 每一个数据位的宽度等于传送波特率的倒数。微机异步串行通信中,常用的波特率为50,

计算机网络原理公式及计算题

计算机网络原理公式及计算题 第三章物理层 公式一:数据传输速率的定义和计算 每秒能传输的二进制信息位数,单位为位/秒(bits per second),记作bps或b/s R=1/T*Log2N(bps) T为一个数字脉冲信号的宽度(全宽码情况)或重复周期(归零码情况)单位为秒. N一个码元所取有效离散值个数,也称调制电平数,取2的整数次方值公式二: 信号传输速率(码元速率、调制速率或波特率)定义和计算单位时间内通过信道传输的码元个数,也就是信号经调制后的传输速率,单位为波特(Baud)。 B=1/T (Baud) 公式三:调制速率与数据传输速率的对应关系式 R=B*Log2N(bps) 公式四:奈奎斯特公式 奈奎斯特(Nyquist)定理奈奎斯特首先给出了无噪声情况下码元速率的极限值B与信息带宽H的关系 B=2*H H是信道的带宽,单位为Hz 信道传输能力的奈奎斯特公式: C=2*H*Log2N

公式五:香农公式 受随机噪声干扰的信道情况,给出了计算信道的香农公式: C=H*Log2(1+S/N)(bps) 其中,S表示信号功率,N为噪声功率,S/N则为信噪比。由于实际使用的信道的信噪比都要足够大,故常表示成10*log10 (S/N),以分贝(dB)为单位来计算,在使用时要特别注意 公式六:误码率 误码率是衡量数据通信系统在正常工作情况下的工作情况下的传输可靠性的指标,它定义为二进制数据传输出错的概率。设传输的二进制数据总数为N位,其中出错的位数为Ne,则误码率表示为; Pe= Ne/N 公式七:采样定律 采样定理 ?Fs(= 1/Ts )≥ 2Fmax 或Fs≥2Bs ?Fs是采样频率,Fmax 是原始信号最大频率,Ts 为采样周期,Bs(= Fmax- Fmin)为原始信号的带宽。 ?量化级是2的整数倍,用来生成每次采样的二进制码的个数,?2二进制码个数=量化级,比如量化级为128,则每次采样二进制码为7个 ?信号传输速率=采样频率*每次采样的二进制码个数 ?R(数据传输率)=1/T*log2N

波特率计算公式

在数字通信中的数据传输速率与调制速率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数据传输速率(又称码率、比特率或数据带宽)描述通信中每秒传送数据代码的比特数,单位是bps。 当要将数据进行远距离传送时,往往是将数据通过调制解调技术进行传送的,即将数据信号先调制在载波上传送,如QPSK、各种QAM调制等,在接收端再通过解调得到数据信号。数据信号在对载波调制过程中会使载波的各种参数产生变化(幅度变化、相位变化、频率变化、载波的有或无等,视调制方式而定),波特率是描述数据信号对模拟载波调制过程中,载波每秒中变化的数值,又称为调制速率,波特率又称符号率。在数据调制中,数据是由符号组成的,随着采用的调制技术的不同,调制符号所映射的比特数也不同。符号又称单位码元,它是一个单元传送周期内的数据信息。如果一个单位码元对应二个比特数(一个二进制数有两种状态0和1,所以为二个比特)的数据信息,那么符号率等于比特率;如果一个单位码元对应多个比特数的数据信息(m个),则称单位码元为多进制码元。此时比特率与符号率的关系是:比特率=符号率*log2 m,比如QPSK调制是四相位码,它的一个单位码元对应四个比特数据信息,即m=4,则比特率=2*符号率,这里“log2 m”又称为频带利用率,单位是:bps/hz。 另外已调信号传输时,符号率(SR)和传输带宽(BW)的关系是:BW=SR(1+α),α是低通滤波器的滚降系数,当它的取值为0时,频带利用率最高,占用的带宽最小,但由于波形拖尾振荡起伏大(如图5-15b),容易造成码间干扰;当它的取值为1时,带外特性呈平坦特

性,占用的带宽最大是为0时的两倍;由此可见,提高频带利用率与"拖尾"收敛相互矛盾,为此它的取值一般不小于0.15。例如,在数字电视系统,当α=0.16时,一个模拟频道的带宽为8M,那么其符号率=8/(1+0.16)=6.896Ms/s。如果采用64QAM调制方式,那么其比特率=6.896*log2 64=6.896*6=41.376Mbps 波特率即调制速率,指的是信号被调制以后在单位时间内的波特数,即单位时间内载波参数变化的次数。它是对信号传输速率的一种度量,通常以“波特每秒”(Bps)为单位。波特率有时候会同比特率混淆,实际上后者是对信息传输速率(传信率)的度量。波特率可以被理解为单位时间内传输码元符号的个数(传符号率),通过不同的调制方法可以在一个码元上负载多个比特信息。

MSComm串行通讯控件设置 串口、波特率等参数方法

MSComm串行通讯控件设置串口、波特率等参数方法(转 (2010-03-07 14:07:21) 转载 分类:程序设计 标签: it 一.想一进入程序,有默认的串口参数设置: 1.把参数值设定死 在OnInitDialog()函数里添加: if (m_ctrlComm.GetPortOpen()) m_ctrlComm.SetPortOpen(FALSE); m_ctrlComm.SetCommPort(1); // 选择com1 if (!m_ctrlComm.GetPortOpen()) m_ctrlComm.SetPortOpen(TRUE); // 打开串口 else AfxMessageBox("cannot open serial port"); m_ctrlComm.SetSettings("9600, n, 8, 1"); // 波特率9600,无校验,8个数据位,1个停止位 m_ctrlComm.SetInputMode(1); // 1表示以二进制方式检取数据 m_ctrlComm.SetRThreshold(1); // 参数为1,表示每当串口接收缓冲区中有对于或等于一个字符时,将引发一个接收数据的OnComm事件 m_ctrlComm.SetInputLen(0); // 设置当前接收区数据长度为0 m_ctrlComm.GetInput(); // 先预读缓冲区以清除残留数据

2. 用COMBO BOX下拉框选择串口、波特率 m_cbPortSelect.ResetContent(); m_cbPortSelect.AddString(_T("COM1")); m_cbPortSelect.AddString(_T("COM2")); m_cbPortSelect.AddString(_T("COM3")); m_cbPortSelect.AddString(_T("COM4")); m_cbPortSelect.AddString(_T("COM5")); m_cbPortSelect.SetCurSel(3); m_cbPortRate.ResetContent(); m_cbPortRate.AddString(_T("1200")); m_cbPortRate.AddString(_T("2400")); m_cbPortRate.AddString(_T("4800")); m_cbPortRate.AddString(_T("9600")); m_cbPortRate.SetCurSel(0); 二.想动态地设置串口相关参数: CString str_setting; str_setting.Format(_T("%d, %c, %d, %d"), baud_num, 'n', 8, 1); m_ctrlComm.SetSettings(str_setting); // 设置波特率,校验位,数据位,停止位;m_ctrlComm是通信控件变量 想在Edit Box里显示实时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