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工作人员应聘申请表

自然资源论文

中国自然资源概论论文

关于中国的水安全问题及其对策探讨摘要:水是人类生存、生活、生产和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还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但是随着全球性资源生态危机的加剧及全球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国家安全要素扩大到包括资源环境在内的一些非传统安全要素上,现今,水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问题的核心内容之一。为此,笔者探讨了我国水安全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提供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关键字:国家安全水安全对策研究 1引言 水不仅是一个生态环境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政治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 中国水资源的总量虽然不小,但人均占有量很低,水土资源在地区上的组合不相匹配,水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有专家研究,在中国所有的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自然资源中,水资源对中国的人口承载能力限制最大。以至于“中国粮食威胁”论的始作俑者美国人莱斯特?布朗先生,于1998年在《中国的水资源短缺将震撼世界的食物安全》一文中,以中国水资源的严峻形势为其论点提供新的佐证,虽然国人对布郎先生的论点不以为然,但对他所提出的中国水资源危机问题不能不引起国人的高度重视。 2水安全 20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大,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结果人类对地球的影响力空前膨胀,全球性的人口、资源、生态等危机的出现,导致人们的国家安全观念有了质的变化,由传统的着眼于国家机器维持政权、社会稳定的能力,转变到着眼于整个国民系统因应于其中某一或多个要素的变动的自我调节与恢复的能力,表现在国家安全要素由传统的军事、政治、经济诸要素而扩展到包括科技、文化、环境等非传统的影响国家安全的要素,水就是这样一个非传统的影响国家安全的重要要素之一。 (1)水安全 会议提出水安全的含义包括:确保淡水、沿海和相关的生态系统得到保护和改善;确保可持续发展和政治稳定得到加强;确保每个人能够以可承受的开支获得足够安全的淡水来保持健康和丰富的生活;确保人们不受与水有关的灾难的侵袭。 (2)实现水安全,人类面临以下挑战 满足基本需要一承认获得安全、充足的水和卫生环境是人类的基本需要;保证食物供应;保护生态系统;对水资源进行风险管理;提供使用水的有偿服务;确保良好的水资源管理。 3中国水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初一地理(北京版)-第一节 自然资源概述-3学习任务单

《第四章第一节自然资源概述》学习任务单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自然资源及种类。 2.举例说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3.了解自然资源的特点,增强对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的意识,理解垃圾分 类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意义。 【课上学习任务】 一、自然资源及种类 1.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能够为利用于生产、生活的 和。 2.判断下列事物中,属于自然资源的画√,不属于自然资源的画×。 森林煤矿海鱼小麦风能闪电石油 3.自然资源包括资源、资源、资源、 资源、资源等。 二、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1.思考耕地和煤炭的形成和使用中的区别,连线。 耕地形成慢,几乎不可再生非可再生资源 煤炭再生快,可循环使用可再生资源 2.区分下列哪些是可再生资源,哪些是非可再生资源,并填写在框图中。 温泉草地树木太阳能天然气风能海鱼铁矿金刚石藏羚羊 可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 三、中国自然资源的总体状况 1.读下表,中国自然资源的总体状况种类、总量、人均。

2.思考: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还将大幅度增加。我 们如何保障自然资源的供给? 四、循环经济与垃圾分类 1.读下图,学习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指南。 2.判断以下垃圾属于可回收物的是(选择填空)。 A.放大镜 B.废弃口罩 C.旧衣服 D.果核 E.废电池 【课后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属于自然资源的一组是() A. 天然气、纯净水 B. 液化气、森林 C. 钢铁、电能 D. 石油、天然气2. 以下对各种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描述错误的是() A. 利用耕地种植各种作物 B. 风能发电是对气候资源的利用 C. 开采铁矿石冶炼钢铁 D. 饲养牲畜获得肉、蛋、奶和皮毛等3. 以下对垃圾的处理方式中,不可取的做法是() A. 不进行分拣,全部填埋 B. 金属、玻璃、纸张、塑料等回收再利用 C. 将有机物堆肥 D. 用焚烧法减少垃圾,回收热量 4.小明家里有一些废玻璃瓶和易拉罐,你认为最佳的处理方式是() A. 填埋 B. 焚烧 C. 分类回收 D. 随意丢弃5. 提倡“少用一次性物品”、“双面打印”、“拒绝过度包装”的目的是() A. 移风易俗,倡导新风 B. 节约资源,减少垃圾 C. 保护森林,减少污染 D. 减轻个人经济负担

电子专业期刊编号

电子科学与技术 K0809001 电子学报中国电子学会A类 K0809002 电波科学学报中国电子学会A类 K0809003 地球物理学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A类 K0809004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中国计算机学会A类 K0809005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二院、中国宇航学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A类 K0809006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中国光学会A类 K0809007 真空科学与技术中国真空学会A类 K0809008 金属学报中国金属学会A类 K0809009 照明工程学报中国照明学会A类 K0809010 控制理论和应用中国科学院系统研究所A类 K0809011 计量学报中国计量测试学会A类 K0809012 仪器仪表学报中国仪器仪表学会A类 K0809013 真空中国机械装备(集团)公司沈阳真空技术研究所B类 K0809014 真空电子技术北京真空电子技术研究所B类 K0809015 中国照明电器全国照明电器信息中心、北京电光源研究所B类 K0809016 半导体技术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半导体专业情报网、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所B类K0809017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南京电子器件研究所B类 K0809018 传感技术学报教育部高校传感器技术研究会B类 K0809019 数据采集与处理(理论和研究简报)中国电子学会、中国仪器仪表信号处理学会、中国物理学会微弱信号检测学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B类 K0809020 电路与系统学报中国科学院广州电子技术研究所B类 K0809021 微电子学四川固体电路研究所B类 K0809022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B类 K0809023 遥感学报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B类 K0809024 微波学报中国电子学会B类 K0809025 无线电工程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五十四研究所B类 K0809026 电视技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研究所B类 K0809027 半导体光电重庆光电技术研究所B类 K0809028 信息与电子工程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B类 K0809029 电机与控制学报哈尔滨理工大学B类 K0809030 微细加工技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48研究所B类 K0809031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B类 K0809032 传感器技术信息产业部第49研究所B类 K0809033 灯与照明重庆照明学会、重庆灯泡工业公司B类 K0809034 电力电子技术西安电力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B类 K0809035 光源与照明上海照明学会B类 K0809036 道路照明中国市政工程协会B类 K0809037 光电子技术与信息中国光学学会光电子技术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B类信息与通信工程 K0810001 通信学报中国通信学会A类

2014-15自然资源概论--A卷

命题组组长签字: ( ) 组 第1 页 (本试卷共1页 ) 2014至2015学年第一学期 《自然资源概论》 课程期末考试A 卷 一、名词解释(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 1. 自然资源: 2. 最大资源潜力: 3. 人口消费过剩: 4. 有效需求: 5. 绝对稀缺: 6. 净第一性生产: 二、判断题(共22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2分) ( )1. 自然资源的范畴不是一成不变的。 ( )2. 金属矿物虽可循环利用但属于不可更新资源。 ( )3. 草场资源因可更新故属于非耗竭性资源。 ( )4. 地球物理过程产生的太阳能、潮汐能属于恒定性资源。 ( )5. 矿产资源在人类历史尺度内是可更新的,但在地质历史尺度内又是不可更 新的了。 ( )6. 探明储量与条件储量之间的分界: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方都一样。 ( )7. 任何环境媒介的吸收能力都是一成不变的。 ( )8. 在自然资源的总供给尚能满足总需求,但由于分布不均而造成的区域性稀 缺称为相对稀缺 。 ( )9. 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结果取决于相对量最低的因子。 ( )10. 可更新资源的利用,若其负熵的耗散超过了来自太阳能的负熵的补充, 将使资源走向无序和退化。 ( )11.人类是唯一呈指数增长的物种,而且在今后很长时间内仍然呈S 型增长。 ( )12. 自然资源的有效需求一般随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价格的下降而增加, 这与一般商品的需求规律相同。 ( )13. 某一地区是否形成一定规模的矿物资源,取决于该地区地质背景、特定元素丰度、地质作用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 )14. 人类为了自身生存而发展了养殖业和种植业,但只是利用了极少数栽培 种,这对生物多样性不构成威胁。 ( )15. 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土地的面积是固定的、有限的;随着人口的增加,人均土地面积逐步减少。 ( )16. 经济增长就是经济发展。 ( )17. 对于旅游资源及其环境等级的评价方法中定量评价较定性评价更直观、更准确。 ( )18. 自然资源的价格常常是由供需双方的运动决定的。 ( )19. 地下水是中国北方地区的重要水源,但补给量有限,应合理开发利用。 ( )20. 盲目引进物种,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但却增加了生物 多样性。 ( )21. 自然资源无价值论根源是劳动价值论的绝对化。 ( )22. 自然资源的经济供给是实际存在于自然界的各种自然资源的可得数量。 三、简答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30分) 1. 简述中国自然资源基本特点。 2. 世界面临自然资源稀缺的挑战包括哪些方面? 3. 采矿活动对土壤有哪些方面的影响? 4. 如何理解“离第一性生产越远,单位面积上所能获得的能量就越少”? 5. 地区性资源稀缺包括哪些主要方面?简述其主要内容。 6. 获食模式对资源的适应方式有哪些? 四、论述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满分30分) 1. 论述美索不达米亚/苏美尔文明、地中海地区古文明、玛雅文明、丝绸之路沿线文明的衰亡原因。 2. 论述资源消耗的环境后果包括哪些方面?试举例加以说明。 3.选取你家乡某种优势自然资源,论述其基本特征、开发利用概况及可持续利用前景。 ----------------------------------------------装----------订---------线------------内----------不-----------准---------答-------------题------------------------------------------------------------------------ 课程代码:Z310168 适用年级(专业): 地理科学 以下由考生填写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考号: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概论复习题

----------第一章 1.复活节岛的兴衰有什么教训与启示?P5 答:复活节岛的岛民一度建立了繁荣的物质文明,但就是当社会与经济的发展超越了资源的承载力时,文明就走向衰败了。复活节岛的岛民没认识到,她们生活在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岛上,她们的生死存亡与小岛上有限资源的可持续性息息相关。如果她们不能协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就只能瞧着资源一点点被消耗殆尽,自己一步步走向死亡。复活节岛的历史昭示后人,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存在唇齿相依的关系。人类通过对自然环境不可逆转的开发利用,虽然在短期可以建立一个十分发达的社会,但就是如果毫无节制的利用自然资源,乃至到破坏的程度,其后果就是不堪设想的。 2.您如何理解环境经济中的消费?P6 答:一般经济学意义上所说的消费,就是指使用商品与劳务以满足当前需要的活动。而如果我们把自然系统与经济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就会发现消费的另外一层含义:在经济系统中用于制造消费品的物质材料全部来自自然界,经过加工后,一部分物质转换成为商品,一部分 作为废弃物排入环境。经过一定时间之后,商品也会成为废弃物,排入自然环境。因此,环境经济学中所说的消费,只就是商品效用的消费,商品的物质实体依然存在,并没有被“消费”掉。 3.帕累托、庇古等人对环境经济学的建立做了哪些贡献?P7 答:意大利社会学家兼经济学家帕累托曾经从经济伦理的意义上坍塌了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并提出了著名的“帕累托最优”理论。这一思想后来被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奉为圭臬。由马歇尔提出,庇古等人做出了重要贡献的外部性理论,为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理论与基础。外部性理论认为,在没有市场力量的作用下,外部性表现为两个财政独立的经济单位的相互作用。 4.环境价值包括哪些内容?环境价值评估的作用有哪些?P11 答:环境价值可以分为使用价值与非使用价值。使用价值就是指现在或未来环境物品通过服务形式提供的福利。在实际应用中,经济评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表明环境与自然资源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2)修正与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3)确定国家、产额与部门的发展重点(4)评价国家政策、发展规划与开发项目的可行性(5)参与制定国际、国家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 5.克鲁蒂拉的“舒适型资源”的价值理论及特点?P12-13 答:当代人直接或间接利用舒适型资源获得的经济效益就是舒适型资源的“利用价值”;当代人为了保证后代人能够利用而做出的支付与后代人因此而获得的效益,就是舒适型资源的“选择价值”;人类不就是出于任何功利的考虑,只就是因为资源的存在而表现出的支付意愿就是舒适型资源的“存在价值”。舒适型资源的特点:唯一性、真实性、不确定性、不可逆性。 6.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与推测有哪些?P15 答:从本质上说,经济与环境就是可以相互协调的。《我们共同的未来》这一报告强调,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经济效率就是重要的。同时也强调要公正分配发展的效益,代内与代际的社会公平就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与前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当建立以下可持续性准则:(1)评估环境费用与效益的经济价值;(2)保护重要的自然资源;(3)避免不可逆转的损害;(4)把可再生资源的利用限制在可持续产出的范围内;(5)制定环境物品的“绿色”价格 7.罗马俱乐部、达利如何阐述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P10 答:《增长的极限》就是罗马俱乐部的一份研究报告,研究者认为世界上主要的矿产资源将在

自然资源学复习资料

绪论:自然资源学发展概述 自然资源学:研究人与自然环境中可转化为生产、生存资料来源的物质和能量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现代自然资源科学研究的五大趋势:全球化、战略化、管理化、定量化、现代化第一章:自然资源的概念和类型 自然资源概念的基本含义: 1、自然资源是自然过程所产生的天然生成物。 2、任何自然物之成为自然资源,必须有两个基本前提:人类的需要和人类的开发利用能力。 3、人的需要与文化背景有关。(自然资源与文化背景有关) 4、自然资源的范畴随着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5、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6、自然资源不仅是一个自然科学概念,也是一个经济学概念。 资源基础:矿产资源的潜在最大数量。 探明储量:指已经查明,并认为在当前的需求、价格和技术条件下具有经济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藏量。 条件储量:指已查明的藏量,但在当前价格水平上,以现有采掘技术和生产技术来开采是不经济的。 远景资源:目前仅作了少量勘察和试探性开发而尚未查明的藏量,但可望将来有大的发现。 理论资源:指那些被认为具有充分有利的地质条件,但迄今尚未勘察或极少勘察

的地区可能会发现的矿藏。 最终可采资源:探明储量、条件储量、远景资源和理论资源的总和。 最大资源潜力:指在其他条件都很理想的情况下,流动性自然资源能够提供有用产品或服务的最大理论潜力。 持续能力:可更新资源实际上能长期提供有用产品或服务的最大能力,即不损害其充分更新的利用能力。 吸收能力:环境媒介吸收废物而又不导致环境退化的能力。 承载能力:指一定范围内的生境(或土地),可持续供养的最大种群(或人口)数量。承载能力的进一步划分:生存承载能力、最适承载能力、容限承载能力。 自然资源的概念:自然资源是人类能够从自然界获取以满足其需要的任何天然生成物及作用于其上的人类活动结果。 自然资源的基本属性: 1、稀缺性:自然资源相对于人类的需要在数量上的不足。 2、整体性:各种自然资源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构成一个整体的。 3、地域性:自然资源的形成服从一定的地域分异规律,其空间分布是不均衡。 4、多用性:大部分自然资源都具有多种功能和用途。 5、动态性:资源概念、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都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演变的。 6、社会性:资源是文化的函数,文化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开发能力,这说明自然资源具有社会性。 可更新资源:当使用不超过其繁殖或再生能力时可无限更新的可更新资源。 第二章:自然资源的稀缺与冲突 1、中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 1、总量大、类型多 2、人均资源量少 3、空间分布不均 4、资源禀赋欠佳 5、资源潜力可观 2.中国自然资源稀缺的挑战 (一)1、人均资源量少 2、空间分布不均 3、资源禀赋欠佳 (二)矿产资源:1、供给保障程度不足2、需求压力持续增大 (三)耕地资源:1、中国耕地总面积不断减少2、人均耕地面积少 (四)水资源:1、淡水资源少2、严重短缺、严重浪费 资源开发的生态影响:土地退化、环境污染、生态功能降低。 资源的冲突与争夺: (一)持续需求增长与供给限制的冲突:人口激增、工业全球化、资源争夺的冲突

[工作]我国自然资源现状分析

[工作]我国自然资源现状分析 我国自然资源枯竭状况分析 自然资源的浪费与枯竭,环境的破化和恶化,使得资源环境问题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最大困惑。为了更深刻地认识资源环境问题,寻求更好的破解资源环境难题的途径,就必须首先认识自然资源问题。 一、自然资源枯竭状况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虽然较多,但人均占有量少。人均淡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人均耕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五分之一;45种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近几年,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对煤电油运和重要资源的需求量明显增加,价格大幅度上涨,一些重要能源资源对外依存度大幅度上升,我国重要能源资源短缺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进一步加剧。今后,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推进,能源资源需求总量还会增加,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矛盾将长期存在。节约能源资源,大力促进能源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是缓解能源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 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以煤为主,燃煤造成的二氧化硫和烟尘排放量均占其排放总量的80-90%。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严峻的状况仍然没有改变。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流经城市的河段普遍受到污染,许多城市空气污染严重。生态破坏呈加剧之势,水土流失量大面广,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大力节约能源资源,减轻能源资源消费增长给生态环境保护带来的巨大压力,关系到国家民族的生存与发展。 二、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1)生态系统全面退化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囊括全球生态系统类型的国度。然而不幸的是,中国自然生态系统都处在不同程度的退化过程之中。青藏高原草地生产力由上世纪60年代的300公斤/亩下降到100公斤/亩以下;地下鼠量由过去的8~10增至30只/公顷;土地裸露率由不到10%增加到30%以上。全国90%的可利用天然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并以每年200万公顷的速度递增。红树林由历史上最大面积25万公顷,下降到目前不足1.5万公顷。 (2)水土流失急剧 中国水蚀、风蚀和冻融面积达356万平方公里;全国沙化土地174万平方公里,涉及全国30个省(区、市)。黄河流域年入河泥沙16亿吨;长江流域每年土壤流失量24亿吨。随土壤流失的还有各种营养元素,仅黄河流域每年流失的泥沙中,就含有N、P、K三种元素总量约4000万吨,超出了2003年全国的化肥需求量(3990万吨)。 (3)濒危物种增加 联合国《国际濒危物种贸易公约》列出的740种世界性濒危物种中,中国占189种。中国濒危或渐危高等植物4000~5000种,占中国高等植物总数的15~20%。栖息地环境改变、生境破碎化、以及大型水利工程是造成物种濒危或灭绝的重要原因。由于三峡工程实施和环境污染,长江上已难寻觅白鳍豚的踪迹,科学家承认该物种已功能性灭绝。 (4)天然湿地大量消失 在北方,河北省过去50年来湿地消失了90%,即便侥幸存留的湿地,八成以上也变成了污水排泄场所;陕西关中一带30多个县,几十年来消失上万个“涝 池”(池塘)。在南方,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水域面积从最高4000平方公里减少到不足50平方公里。干旱、半干旱区湿地状况更不容乐观:内蒙古阿拉善盟,

秘书四级(中级)模拟31

[模拟] 秘书四级(中级)模拟31 多项选择题 第1题: 下列关于个人时间管理ABCD法则表述正确的是( )。 A.先做A,重而急 B.次做B,重而不急 C.再做C,急而不重 D.最后做D,不重不急 参考答案:ABCD 第2题: 下列对简报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简 B.快 C.新 D.实 参考答案:ABCD 第3题: 根据对公文处理时间方面的限制和要求,公文可分为______。 A.平件公文 B.内部公文 C.急件公文 D.外部公文 E.特急件公文 参考答案:ACE 第4题: 说服沟通的一般步骤有( )。 A.进行说服需要仔细揣摩对方的需要和目的 B.提出帮助对方,选择解决的办法 C.为需要说服者构建一个实施方案

D.帮助对方反复衡量每个环节的付出、利益 参考答案:ABCD 第5题: 当秘书人员发现办公设备有故障时应该做到的是( )。 A.立即远离现场 B.立即报告主管 C.填写设备故障登记表 D.填写隐患记录及处理表 参考答案:BC 第6题: 下列进行会议信息沟通要注意的内容包括( )。 A.加强保密审查 B.内外有别 C.营造声势 D.统一宣传口径 参考答案:ABD 第7题: 一般而言,每个人的办公空间,( )。 A.大者可为3m2~10m2 B.小者可为3m2~10m2 C.普通者可为1.5m2~8m2 D.普通者可为5m2~8m2 参考答案:AC 第8题: 通知分为批转型、转发型、______等五种。 A.指示型 B.发布型 C.任免通知

D.指挥型 参考答案:ABC 第9题: 信息存储的载体有( )。 A.软盘 B.磁带 C.光盘 D.纸张 参考答案:ABCD 案例分析题 第10题: 试运用公共关系学中的相关知识分析以下案例。 壳牌(中国)有限公司以环保为主题,开展全方位企业形象公关,其举措包括“壳牌美境行动”、在北京密云县认养“壳牌林”、赞助出版全国第一本《儿童环保行为规范》、支持中国探险学会等。“壳牌美境行动”是其中的旗舰,实施后获得了各方面的好评。 (1)项目背景 1)环保——21世纪的主题。如果评选当今最热门的十个话题,环保无疑将跻身其间。在跨进21世纪的时候,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环保、投身环保。 在中国,环保问题显得尤为突出。这一方面是由于政府的着力关注,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环境污染已经到了“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地步。以水污染为例,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1998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在受监测的176条城市河段中,竞有52%的河段污染程度属较重,即V级或劣V级。而在全球大气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中,中国就占了8个之多。由于这两方面原因,环保成为一个大众更多关注的问题,也成为一个企业公关的良好主题。 2)壳牌——负责任的企业公民。荷兰皇家壳牌集团是全球最大的企业之一,也是全世界最大的能源公司之一,在130多个国家从事经营活动。公司的核心业务包括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和开采,开发油品、天然气和发电、化工以及可再生能源。 壳牌以负责任的企业公民(responsible corporate citizen)为目标,在其有业务活动的各个国家广泛发起并参与各种类型的社会公益活动,称为社会投资(social invest-ment)。1998年壳牌集团的社会投资总额达9200万美元,主题也涉及多个方面,其中环保在总支出中占9%。 壳牌(中国)也秉承集团宗旨,积极从事社会投资,并选择了环保、道路安全与教育作为其三大主题。自1995年起,随着壳牌在中国业务的迅速发展,社

自然资源学导论

题目:论自然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课程名称:自然资源学导论

论自然资源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一方面,环境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约束条件;另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对环境的需求和改善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确处理和协调好二者的关系,摆正自然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位置,对于我们确定经济发展规划,搞好经济建设,促进社会进步,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现实意义. 一、自然资源与环境 自然资源,即是人类可以利用的、天然形成的物质和能量.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和气候资源等.从其属性看,可分为可更新资源与不可更新资源.它具有有用性,有限性,整体性,空间分布不均匀性及严格区域性等特点.自然资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环境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类生活,作用于人类自身存在和发展过程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体系统.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人创造了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人与环境的关系,特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 人和自然环境是一个复杂的对立统一整体.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自然环境发展史.自然环境创造了人,人又改变自然环境.人以其社会活动影响和改造自然环境发展史.人类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能量,信息交换,以维持其生命过程.在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中人类社会活动是一个引起生态系统变化强有力的因素.当人类的活动与外界环境相协调时,人类的活动就可以促进人类和环境的共同优化;反之,当人类的活动与外界环境不能协调时,将导致外界环境的恶化,而环境的恶化反过来影响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 二、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环境问题的普遍性 从大多数国家现代化过程或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发现或多或少都会出现环境问题. 19世纪80年代,美国第一次意识到自然界赋予的公共环境产品已相对稀缺.在城市中,饮用水也不能免费任意使用.1895年左右,工业废物的排放问题被提到了议会.伴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开始出现并引起人们的关注. 日本,韩国也有类似的经历.在“开发的十年”的六十年代,韩国的经济出现了腾飞,被称为“汉江奇迹”,但同时,以“汉江污染”为代表,韩国的环境,生态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偏重重化工业,这一时期的产业技术整体上具有“重,厚,长,大”和高资源能源投入的特征.巨大规模经济加上巨大的能源资源消耗,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六十年代后半期,日本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公害大国. 稀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自然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用途日益广泛。经过多年努力,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产、应用和出口国。中国以占世界稀土23%的储量承担着世界90%以上的市场供应,为全球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同时,也带来了资源过度

资源与环境概论复习完整版

精心整理 资源环境概论复习题 目录: 1、生态系统 2、最适温度 3、生物资源 4、水体自净 5、全球变暖 6、积温(活动和有效) 7、光合作用 8、光照强度 9、日较差10、气候生产力11、土壤环境容量12、光能利用率13、自然资源14、农业自然资源(分类和特点)15、中国农业自然资源特点16、农业投入产出17、人类目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8、人类对农业气候资源的利用19、水资源20、水循环21、三基点温度22、生长期23、种植业24、森林资源25、我国资源的总体特征26、我国水资源的特点27、农业气候资源特点(山西气候资源特点)28、生物资源的基本特性29、自然资源的基本属性30、 1 2 3 4 5 上升。 6 温。 7 8 9 10 最大能力。 11、土壤环境容量:是指土壤环境单元所容许承纳的污染物的最大允许量或负荷量,实际上是土壤污染的起始值和最大负荷值之间的差值。 12、光能利用率:在植物生长期内,单位土地面积上光合产物贮存的能量与其冠层所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的比值。 13、自然资源:自然界存在的有用自然物。人类可利用的、自然生成的物质与能量,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主要包括气候、生物、水、土地和矿产等5大资源。 14、农业自然资源:指自然界可被利用于农业生产的物质和能量来源。 分类:A、气候资源:即太阳辐射、热量、降水等气候因子的数量及其特定组合。 B、水资源:即可供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开发利用的含较低可溶性盐类而不含有毒物质的水分来源。 C、土地资源:一般指能供养生物的陆地表层,包括内陆水域,但不包括海域。

D、生物资源:即可作为农业生产经营对象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种类及群落类型。特点:①整体性:它们彼此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统一的整体。如在一定的水、热条件下,形成一定的土壤和植被,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动物和微生物群落。 ②地域性:由于地球与太阳的相对位置及其运动特点,以及由于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状况和地质地貌变化,地球上各个地区的水、热条件各不相同。如在水田和旱地、平地和坡地、阳坡和阴坡,以及不同的海拔高度之间,也都有不同的资源生态特点。 ③可更新性:与矿产资源随开发利用而趋减少的情况不同,农业自然资源是可更新和可循环的。主要表现在土壤肥力的周期性恢复,生物体的不断死亡与繁衍,水分的循环补给,气候条件的季节性变化等。 ④可培育性:人类虽不能创造自然资源,但可以采取各种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它的形态和性质。如通过改土培肥、改善水利、培育优良的生物品种等,进一步发挥自然资源的生产潜力。 15 16 出。 17 18 (1 (2 (3 (4 (5 (6 19 江河湖泊中的淡水、土壤和浅层地下水等。 20、水循环:地球上的水从地表蒸发,凝结成云,降水到径流,积累到土中或水域,再次蒸发,进行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 21、三基点温度:作物生命活动过程的最适温度、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的总称。 22、生长期:作物可能生长的时期或作物从播种到成熟的时期,前者称气候生长期,后者称作物生长期。 23、种植业:即植物栽培业。在中国通常指粮、棉、油、糖、麻、丝、烟、茶、果、药、杂等作物的生产。 24、森林资源:林地及其所生长的森林有机体的总称,以乔木为主体的生态系统的总称。 25、我国资源的总体特征 (1)资源总量大,种类齐全; (2)人均资源量低,生存空间狭小;

自然资源概论复习资料2

资源概论 一、名词解释: 1. 净初级生产量:绿色植物在太阳能光合作用下生物物质年生产总量,是所有异养生命的营养基础。 2. 生态足迹:通过将社会经济系统中物质流与能量流转换成相应的土地与水域面积,追踪人类社会物质欲能量的需求量。 3. 生态包袱:人类为获得有用物质和产品而动用的没有直接进入交易和生产过程的物料,在物质流账户中又被称为隐流或非直接流。是社会经济系统物质代谢的重要组成部分。 4. 资源地理学:研究资源种类、数量和质量的地域组合特征,空间结构域分布规律,以及资源合理分配、利用、保护和经济评价,最终提出对资源开发的远景估计与战略规划,并从中揭示资源利用与地理环境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5.资源生态学:研究资源内部,资源之间以及资源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联系的学科,是资源科学和生态科学的交叉学科。 6.资源政策:国家机关、政党及其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或服务于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目标,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等行为所采取的政治行为或实现的行为准则。 7.绿色GDP:从现行国内生产总值中扣除资源消耗成本、环境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所得到的结果。 8.土地资源:是指在生产上能够满足或即将满足人类当前和可预见到的将来利用需要的土地 9.资源供给:是指在一定价格条件下资源占有者愿意提供一定质量资源的数量。 10.资源需求:在一定的时间内,资源需求主体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资源数量或价值 二、简答题 1.社会资源:(1)人力资源(是社会资源的核心)(2)资本资源(3)科学技术资源(4)教育资源:学生资源;教师资源;物质资源;财力资源(5)信息资源(6)人文资源:核心是价值资源 2.资源形成的地理环境:(1)疆域辽阔,陆海兼备(2)经纬度差大,以中纬度为主(3)海陆分布与季风作用强烈(4)地形复杂多样,山地面积大 《3》.区域资源系统的特点:(1)系统要素类型齐全,总量巨大,相对量小(2)系统要素分布不均,区域组合错位,但也有较好的配合现象(3)系统要素绝对数量变化较大,相对低位稳定(3)系统与外界环境存在着要素成分的交换,具有很强的开放性 《4》.区域资源系统的结构:(1)土地面积辽阔,类型多样,山地多二平地少(2)水资源总量多(3)矿种齐全,总体储量大,贫矿、综合矿和中小型矿产多(4)光热水资源地区差异大,但配合较好(5)森林和草地资源种类多样,结构不尽合理,质量较差(6)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开发程度东西差异较大(7)人力资源丰富,年龄构成轻,人口素质较低(8)GDP总量大,半数以上集中于沿海各省份(9)高等教育和科技力量较为雄厚,但专业和地区分配不平衡 5.分析物质代谢效应的方法:(1)物质流分析(2)能量流分析(3)资源流分析(4)人类留用的净初级生产量(5)生态足迹 《6》.可持续利用资源的原则:1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2生物资源开发量应与其生长、更新相适应的原则 3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4因地制宜的原则 5统筹兼顾、综合利用原则 7.资源法规的基本原则:1重要资源的全民所有原则

人文地理学中文核心期刊详录

人文地理学中文核心期刊详录 刊名地理学报 创刊时间 1934 出版频率 双月刊 网址 https://www.doczj.com/doc/9e19034008.html,/ ISSN 37554444 简介 综合性刊物,反映我国地理学研究成果,注重人口、资源、土地区域划分等的研究。探讨经济地理、区域开发、土地利用等问题。适合地理工作者、大专院校学生等。影响因子名列全国科技期刊第5名。 主办单位 中国地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刊名经济地理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频率 双月刊 网址 https://www.doczj.com/doc/9e19034008.html,/gyjs.asp?ID=2213737 ISSN 10008462 简介 专业学术性刊物。主要反应我国国土整治、区域规划、农业规划、城乡建设规划以及工业、农业、城市布局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介绍国外经济地理学研究动态。 主办单位 中国地理学会,湖南省经济地理研究所 刊名 地理研究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频率 双月刊 网址 https://www.doczj.com/doc/9e19034008.html,/geo/dlyj.jsp?objectid1=14 ISSN 10000585 简介 综合性地理学学术期刊。主要刊载地理学及其分支和交*学科具有创新意义的高水平论文,以及对地理学应用和发展有指导性的研究报告、专题综述与热点讨论等。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刊名 地理科学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频率 双月刊 网址 http://10.15.61.242:85/~kjqk/dlkx/index.html ISSN 10000690 简介 专业学术性期刊。报道我国地理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刊登学术论文、综述、研究报告、学术动态等,内容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图学以及遥感技术的应用方面。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刊名 人文地理 创刊时间 1989 出版频率 双月刊 网址 https://www.doczj.com/doc/9e19034008.html,/rwdl/first-1p.htm ISSN 10032398 简介 发表我国人文地理学领域得研究成果、调查资料,报道学术信息,并开设中国高等人文地理学教育专栏。内容涉及政治地理、社会地理等方面。 主办单位 西安外国语学院成人教育学院 刊名 地域研究与开发 创刊时间 1987 出版频率 双月刊 网址 https://www.doczj.com/doc/9e19034008.html,/gyjs.asp?ID=2211634 ISSN 10032363 简介 主要刊载地域研究与开发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栏目有地理学重大问题专栏,理论与方法,区域开发与发展研究,城市研究,农业研究,旅游研究,环境研究,地图与遥感研究等。

中国的自然资源

2.中国的自然资源10 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什么是自然资源、它有哪些主要类型; 2、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3、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解决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措施。 教学重点:自然资源总的特征。 教学难点:自然资源的种类及判断。 教学方法:讨论法、归纳法、分析法、启发引导法 学法指导:读图观察、比较联想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合作学习小组 教学过程: (1)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有哪些主要类型。 自然资源: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 主要类型:可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 (2)知道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运用资料,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及存在问题。 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等。前三者为农业用地,后者为非农业用地。 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比例构成不合理,分布不均。 存在问题:水土流失、乱占耕地、土地荒漠化。

(3)了解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 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 ①从时间上看,夏季我国降水集中,冬春季降水较少。 ②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华北、西北缺水最为严重。 (4)举例说明解决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措施。 解决措施:必须依赖水利工程建设。对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兴修水库,可以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对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 (5)学会以水土资源为例归纳我国自然资源的国情特征,提高保护资源意识。 自然资源总特征:总量丰富、人均不足。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从总量看,我国许多自然资源位居世界前列,但自然资源人均不足,相对短缺的状况,也是我国国情不可忽视的方面。 课堂小结,随堂练习

红头第一页彩打-四川矿产资源研究中心-成都理工大学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矿产资源研究中心 工作简报 四川矿产资源研究中心编制 2015年第2期 中心负责人谭书敏 审核李璞张惠琴 校对李新 编辑刘登娟 本期要目 ※动态热点※ ◇科研项目清理工作 ◇科研项目中期检查工作 ◇学术委员会会议工作 ※学术交流※ ◇中心参加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第三次会议 ◇中心协助举办管理科学与工程2015年年会——资源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分

论坛 ◇中心参加中国西部环境治理中的公众参与机制与实现路径国际学术会议 ◇中心科研人员参加科研会议情况 ※学术动态※ ◇商学院学术论文 ◇四川矿产资源研究中心结题论文 ◇工商管理学科类论文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类论文 ※行业要闻※ ◇“中国煤炭大数据”平台上线——国内首个煤炭质量升贴水标准发布 ◇财政部部长:四大领域引领明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4年我国能源十大新闻:中石化率先启动混改 ◇五矿种开发利用“三率”最低指标要求(试行)征求意见 ※中心简讯※ ◇科研项目经费报账工作

※动态热点※ 科研项目清理工作 2015年7月1日,中心向2011和2012年没有提交结题材料的项目负责人以邮件形式发送结题通知,总计发送24封;通过电话形式向负责人总计拨打大话36次。最后清理2011和2012年未完成项目项目24项。终止项目汇总如下:

科研项目中期检查工作 2015年中心向在我中心申请的2014年的项目负责人发送11封提交中期检查表的通知,现已经收到4位老师寄来的中期检查。发送的通知截图如下: 收到的中期检查表结题如下:

学术委员会会议工作 中心于2015年11月6日成功召开了本年度的学术委员会,参加本次会议的委员有:陈毓川院士、王安建教授、唐菊兴教授、杨茂华局长、郭科书记、李璞院长、黄兵主任、熊伟研究员等。本次大会主要议题包括:(1)黄兵主任代表省社科联宣读四川矿产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常务副主任、副主任人事调整的文件;(2)李璞常务副主任做中心“十二五”工作总结和“十三五”发展思路汇报;(3)参会专家对中心工作和“十三五”发展的建言献策;(4)参会学术委员对自2011年以来立项的25份结题材料进行了评审。(5)陈毓川院士对本次大会做最后的总结发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简介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简介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是研究陆地表层资源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公益性研究所,是我国地表过程与要素相互作用基础科学研究的引领机构和资源环境基础科学数据中心,是国家区域发展、资源利用和生态建设重要的思想库和人才库。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成立于1999年9月,依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的战略部署,由原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前身是1940年成立的中国地理研究所)和原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1956年成立)整合而成。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及其前身——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与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为中国地理科学与资源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在区域、国家和全球尺度上,围绕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在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国土综合整治、区域可持续发展、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等重要领域,取得了一批国家级重大科研成果。在上述重大科学问题和国家需求方面做出了社会公认的、不可替代的贡献,研究成果代表了我国地理科学与资源科学发展的方向与水平。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现有职工600人,其中科技人员452人,研究员119人、副研究员和其他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61人。研究员中,拥有孙鸿烈、阳含熙、刘昌明、郑度、陆大道5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石玉林、李文华、孙九林3位中国工程院院士。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设地理学和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是地理学一级学科与生态学、环境科学和农业经济管理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培养点,以及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自然资源学、生态学、气象学、环境科学和农业经济管理硕士学位培养点。目前共有研究生导师173人,其中博士生导师78人,硕士生导师95人;在学研究生597人,在站博士后126人。连续多次被中国科学院评为博士生重点培养基地。 根据国家战略需求与学科发展规划,研究所逐步建成了由7大重点学科领域构成的科研组织体系,包括自然地理与全球变化研究部、人文地理与区域发展研究部、自然资源与环境安全研究部、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生态系统研究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农业政策研究中心等“三个研究部、三个重点实验室和一个研究中心”;在各重点学科领域内,依据目前的优势研究方向,共组建有26个学科团队(研究室、中心、站)。 近年来,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实施中国科学院新时期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强了创新基地建设与科研平台建设,促进了研究所的学科建设和各学科方向的交叉融合,有力提升了研究所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20XX年,全所承担在研项目共639项。新争取项目297项,其中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科技支撑计划课题5项;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3项、课题4项;863重点项目1项;973课题3项;科技重大专项2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面上项目36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项;中科院重大项目2项、方向性项目4项、其他项目5项;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2项,经费在100万以上的其他国际合作项目5项。另有一批部门、地方及国际合作项目等。 面向国家需求的应用研究与学科前沿的探索研究成果日益丰硕。20XX年,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积极为国家宏观决策提供咨询建议,在面向国家需求的应用研究与社会公益研究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关于应对环境危机、保障国民健康与生存的报告》、《汶川地震极重灾区耕地损毁评估与受灾农村人口转产或迁移建议》抗震救灾系列建议、《关于20XX年中国洪涝灾害的风险分析与对策建议》、《关于我国农业科研体系发展与改革的政策评估与建议》等30份报告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要批示或被中办、国办刊物采用。20XX年,全所在国内外发表论文近800篇,其中SCI和SSCI刊物收录论文194篇、EI及ISTP论文73篇;出版科研专著33部;申请国家专利16项,获得国家专利授权2项;完成22项软件登记。参加完成的“北太平洋鱿鱼资源开发利用及其渔情信息应用服务系统”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另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 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持续发展,20XX年派出303人次,接待外宾401人次,主办召开11个国际会议,举办23场国际学术讲座和2个国际培训班;新争取21个国际合作研究项目、8个国际会议或活动资助项目,与德国、日本、俄罗斯等国研究机构或大学新签署6个合作协议。继续开展中外联合机构的建设工作,与美国佛蒙特大学共同设立了中美生态系统服务研究中心。一批科学家活跃在国际学术舞台,王五一研究员新当选国际地理联合会健康与环境专业委员会主席,刘闯研究员荣获20XX年度CODATA(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