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细胞生物学考试小题复习

细胞生物学考试小题复习

细胞生物学考试小题复习
细胞生物学考试小题复习

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相比,共有的基本特征中,哪一条描述是不正确的()。

A.都有细胞膜;

B.都有质网;

C.都有核糖体;D,都有两种核酸DNA和RNA 。【答案】B。

2、7S RNA分析显示,古细菌与真细菌同属一类。【答案】对

3、自然界最小、最简单的细胞是支原体。

4、关于病毒的增殖,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必须在细胞进行;B.病毒的核酸和病毒蛋自均在宿主细胞合成;C.病毒是否侵染细胞,主要取决于病毒表面的识别结构;D.存在以RN4为模板反转录为DNA的过程【答案】C

5、能特异显示液泡系分布的显示剂是( )

A.希夫试剂;

B.中性红试剂;

C.詹姆斯绿;

D.丹黑试剂【答案】B

6、核质比反映了细胞核与细胞体积之间的关系,当核质比变大时,说明( )

A.细胞质随细胞核的增加而增加;

B.细胞核不变而细胞质增加;C,细胞质不变而核增

大;D,细胞核与细胞质均不变。【答案】C

7、淋巴细胞在体外培养时是以贴壁的方式进行生长。【答案】错

8、经流式细胞仪分离出的细胞可继续培养。【答案】对

9、将多细胞生物的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时,分散贴壁生长的细胞一旦相互汇合接触,即停止

移动和生长的现象,称为接触抑制。

10、体外培养细胞加血清的主要原因是()。

A,血清含有多种营养物质;B,血清含有多种生长因子;C,血清含有补体、抗体等免疫活性物质,可以抗污染;D,作用不明。【答案】B

11、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要用( )来观察细胞分裂状况。

A.电子显微镜;

B.暗视野显微镜;

C.倒置显微镜;

D.普通顺置光学显微镜。【答案】C

12.关于光镜的使用,下列哪项有误( ).

A,观察标本时,应双眼同时睁开,,双手并用B.按照从低倍镜到高倍镜到油镜的顺序进行操作;C,使用油镜时,需在标本上滴香柏油,将聚光器降至最低,光圈关至最小;D,使用油镜是,不可一边在目镜中观察,一边下降镜筒或上升载物台。【答案】C

13、把重组DNA导入细菌并生产激素或蛋白质的过程可称为( ).

A,基因工程;B,细胞工程;C,酶工程;D,微生物工程【答案】A

14、单克隆抗体技术:一种免疫学技术,将产生抗体的单个B淋巴细胞同骨髓瘤细胞杂交,

融合后的杂交瘤细胞既能产生抗体,又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并以此生产抗体。

15、由于甲醇具有固定蛋白质的作用,因而不会导致红细胞成分外泄。【答案】错

16.膜两侧由于正离子和负离子的差别造成的电位差(通常是60 m V ) ,称为膜电位。

17、将下列各项按照它们扩散通过膜双层的能力大小排序。

A,Ca2+,B,CO2,C,乙醇,D,葡萄糖,E,RNA,F,H2O

【答案】通过膜双层的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B,F,C,D,A,E

第五章物质的跨膜运输

5.1 离子通道可分为电压门通道、配体门通道、应力激活通道三种不同形式。

5.2 胞吞可分为两种类型:胞吞物质若为溶液的,则称为胞饮;若胞吞物为大的颗粒,形成

的囊泡较大,则为吞噬。

5.3 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的方式是( ).

A,被动运输; B,协助运输; C,主动运输; D,胞吞-胞饮作用【答案】C

5.4 胞饮小泡的形成过程中,特异捕获被转运分子蛋白是( ).

A,网格蛋白;B,结合素蛋白;C,sar蛋白【答案】B

5.5 协同运输是直接消耗ATP的主动运输。【答案】错

5.6 转运蛋白既可以进行主动运输,也可以进行被动运输;而通道蛋白进行的都是被动运输。

【答案】对。

5.7 通道蛋白参与细胞质膜的被动运输。

5.8 钙调蛋白调节细胞Ca2+浓度。【答案】错

5.9 溶酶体的膜含有蛋白质泵,可用ATP水解释放的能力将质子泵出溶酶体,从而维持溶酶

体腔的低pH。【答案】错

5.10 人体O2和CO2进入细胞膜是通过简单扩散。【答案】对。

5.11 新合成的、没有分选信号的蛋白质将保留在细胞质溶液中。

5.12 小肠上皮吸收葡萄糖以及各种氨基酸时,通过( )达到逆浓度梯度。

A,与Na+相伴运输;B,与K+相伴运输;C,与Ca2+相伴运输;D,载体蛋白利用ATP能力【答案】A

5.13 在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中,大部分受体的命运是( )。

A,受体不再循环进入溶酶体消化;B,返回原来的质膜结构域; C,参与跨细胞的转运;

D,与胞体融合。【答案】B

5.14 低密度脂蛋白依赖哪种方式进行运输( ).

A, 非特异性的胞吞作用; B,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C,协同运输; D, 组成型胞吞途径【答案】B

5.15 离子通道一般都具有选择性,K+通道允许A。

A,K+通过,Na+、Ca2+不通过;B, K+、Na+通过,Ca2+不通过;C,K+、Ca2+通过,Na+不通过;D, K+、Na+、Ca2+通过,Cl-不通过。

第六章线粒体和叶绿体

1、植物细胞不存在线粒体,从而依赖叶绿体合成ATP。【答案】错。

2、在运动细胞或分泌细胞中线粒体数目较多。【答案】对。

3、叶绿体类囊体膜中的跨膜质子动力势主要是pH梯度形成的。【答案】对。

4、将光驱动的质子泵-噬盐菌菌紫质与ATP合成酶置于同一脂质体中,在光下可由ADP和硫

酸产生ATP。【答案】对。

5、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随年龄增大而减少,其体积随年龄增大而增大。

6、线粒体外膜上的哪一种蛋白,促进线粒体蛋白前体从外膜接触点插入。

A,受体; B,GIP; C,解折叠;D,孔蛋白【答案】B

7、下列哪组细胞器具有遗传物质DNA。

A,细胞核,高尔基体; B,细胞核,质网;C,叶绿体,线粒体;D,高尔基体、线粒体【答案】C

8、线粒体各部位都有其特异的标志酶,其中膜的标志酶是。

A,细胞色素氧化酶;B,单胺氧化酶;C,腺苷酸激酶;D,柠檬酸合成酶【答案】A

9、叶绿体的氧化磷酸化发生在()。

A,膜; B,类囊体; C,基质; D,膜间隙。【答案】B

第7章细胞质基质及膜系统

1、细胞周期蛋白降解是通过溶酶体途径进行的。(【答案】错;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降解途径)

2、溶酶体合成构成细胞所需的包括磷脂和胆固醇在的几乎全部膜脂。【答案】错

3、NLS可指导蛋白质进入过氧化物酶体。【答案】错

5.少量的溶酶体酶泄漏到细胞质机制中,并不会引起细胞损伤,原因是在细胞质基质中酸性

水解酶的活性大大降低。【答案】对

6、高尔基复合体的标志酶是糖基转移酶。【答案】对

7、M6P是溶酶体酶的分选标志,该标志是在质网中合成的。【答案】错

8、质网是真核细胞中膜蛋白与膜脂合成的基地。【答案】对

9、泛素化途径不同酶类异常会对泛素蛋白酶途径产生什么影响?泛素活化酶E1异常时,不

能活化泛素分子;泛素结合酶E2异常时,不能接受E1上活化的泛素分子,细胞质中不存在大量携带活化泛素分子的E2;泛素化连接酶E3异常时,不能催化E2上的泛素分子转移到底物上。任何一种泛素途径酶类的异常都导致靶蛋白不能正常泛素化,进而影响靶蛋白的降解。

10、当某种溶酶体酶缺失后溶酶体发生的某个环节出现故障时,细胞的溶酶体常常充满了未

被降解的物质而引起疾病。这类疾病一般称为储积症,它是一种隐形遗传病。

11、肝细胞的解毒作用主要是在光面质网上进行的,因为上面含有丰富的氧化还原酶系统,

使有害物质转化。

12、光面质网功能主要包括合成脂类、解毒作用和糖原代,而糙面质网的最主要功能是蛋白

质的合成。

13、细胞质中合成脂类的重要场所是()。

A,糙面质网;B,光面质网;C,高尔基体;D。溶质溶胶【答案】B

14、细胞具有V型质子泵的细胞器是()。

A,高尔基器;B,溶酶体;C,核糖体;D,叶绿体。【答案】B

15、次级溶酶体()。

A,只含有无活性的水解酶;B,含有被激活的水解酶;C,含有作用底物和消化产物;D,以上均不对。【答案】B,C

16、下面哪种细胞器不属于细胞膜系统的细胞器()。

A,溶酶体;B,质网;C,高尔基体;D,过氧化物酶体【答案】D

17、下列哪些细胞器在代过程中直接需要氧气()。

A,溶酶体;B,核糖体;C,高尔基体;D,过氧化物酶体。【答案】D

18、mRNA的修饰加工发生在()。

A,糙面质网;B,光面质网;C,细胞基质;D,细胞核。【答案】D

19、泛素-蛋白酶体降解途径主要包括被降解靶蛋白的识别、多个泛素分子共价结合到靶蛋白上和带有泛素化标记的靶蛋白被26S蛋白酶体降解。

第八章蛋白质分选与膜泡运输

1、放线菌酮抑制线粒体蛋白质的合成,氯霉素抑制细胞质蛋白质的合成。【答案】错

2、M6P是溶酶体酶的分选标志,该标志是在质网中合成的。【答案】错

3、逃离的质网驻留蛋白通过COPI包被膜泡进行回收,驻留信号序列的受体位于高尔基体

CGN以及COPI和COPII的小泡膜。

4、分泌性蛋白首先在细胞质基质游离核糖体上起始合成,当多肽链延伸至80个氨基酸左右

后,N端的信号序列与信号识别颗粒结合使多肽链暂时停止。直至信号识别颗粒与质网膜上的停泊蛋白结合,核糖体与质网膜的结合,此后,肽链又开始延伸。

5、Caspase的活化有两种方式,包括同性活化和异性活化。

6、某些特殊的氨基酸序列可以作为分选标记影响蛋白质的定位,C端具有序列的蛋白质通

常驻留在质网腔,而带有PKKKRKV序列的蛋白质则会被输送到细胞核。

7、在高尔基修饰蛋白质的过程中,糖基化修饰发生在其反面,分泌泡在顺面。

8、近来研究发现依据膜蛋白的不同,膜泡运输可分为3种不同类型的有被小泡,它们有不

同的运输途径。COPII衣被小泡,运输方向是从质网到高尔基体;COPI衣被小泡,运输方向是从高尔基体到质网;笼形蛋白衣被小泡,运输方向既可以是从高尔基体到溶酶体

或液泡,也可以是从质膜到膜区隔。

9、细胞能进行蛋白质修饰和分选的细胞器有()。 A,核糖体;B,细胞核;C,质网;D,

高尔基体。【答案】D

10、各种水解酶之所以能够选择性的运入溶酶体是因为它们具有()。 A,M6P标志;B,

导肽;C,信号肽;D,酸性序列。【答案】A

11、导肽在进行蛋白质运送时,现将被运送的蛋白质(),运送到预定区域后,蛋白质再进

行()。A,变性,复性;B,解折叠,折叠;C,磷酸化,去磷酸化;D,甲基化,去甲基化【答案】B

12、下列哪些物质可能是配体(ligand)。 A,激素;B,神经递质;C,药物;D,抗原。【答案】ABCD

13、下列哪些属于酶连接的受体()。 A,receptor tyrosine kinases;B,receptor Set/Thr

kinase;C,receptor tyrosine phosphatase;D,以上都是。【答案】D

14、真核基因表达调控中最关键的环节是()。A,基因重排;B,DNA甲基化与去甲基化;C,

组蛋白的修饰;D,基因的转录。【答案】D

15、真核细胞质膜形成披网格蛋白小泡时须有披网格蛋白、衔接蛋白、GTP-发动蛋白的存在。

如果发生下列改变,请预测将会观察到何种结果。A,缺少衔接蛋白;B,缺少披网格蛋白;C 没有发动蛋白。【答案】A,形成的膜泡外表没有衔接蛋白层和披网格蛋白层;

B,形成的膜泡外层没有披网格蛋白层;C,在膜上可以形成陷的膜泡,但是无法脱落进入细胞质。

16、自我组装信息存在于(),也不排除细胞提供合适的装配环境。 A,装配亚基的自身;B,

分子伴侣的帮助;C,DNA的指令;D,都不对。【答案】A

1、秋水仙素可抑制着丝粒的分裂而促使细胞染色体加倍,细胞松弛素B处理动物细胞可促

使细胞融合而形成多核细胞。【答案】错。

2.端粒酶是有蛋白质和DNA组成的脱氧核糖核蛋白复合物。【答案】错。

3.雌性哺乳动物细胞的巴氏小体属于兼性异染色体。【答案】对。

4.染色体骨架的主要成分是组蛋白。【答案】对。

5.核小体中的组蛋白与DNA的相互作用依赖于DNA中核苷酸的特异序列。【答案】错。

6.核孔复合体中央有一通道,其大小不能调节,但蛋白质自细胞质输人核以及RNA自核输出

到胞质,都是高度有选择性的。【答案】错。

7.巴氏小体(Barr body)存在于雄性哺育动物体上皮细胞中。【答案】错。

10.亮氨酸拉链是组蛋白的一种结构模式。【答案】错

11.染色体带作为大围的结构域,对细胞功能可能是不必要的。【答案】错。

12.随着不同细胞类型以及细胞的代状态不同,核孔复合体的数目和核仁的大小有很大变化。

如卵母细胞核比肌肉细胞核的核孔复合体数目多,核仁也大。【答案】对。

13.根据核纤层的成分分析,它应属于细胞骨架的家族。【答案】中间纤维蛋白。

14. fish-trap模型的中央栓呈颗粒状或棒状,推测在过程中起作用。【答案】核质

交换。

16.( )是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通道。

A.核膜

B.胞间连丝

C.核膜孔

D.外连丝。【答案】C。

17.核仁的大小与细胞( )。

A.合成RNA的水平成正比; B合成蛋白质水平成正比;C.细胞分裂速度成正比;D,DNA

复制速度成正比【答案】B

18.染色质可被DNase I降解为酸溶性的小片段,下列哪种物质对DNase I的耐受性较强

( )。

A.具有转录活性的染色质;

B.没有转录活性的染色质;

C.正在转录的基因;

D.具有潜在

转录活性而未转录的基因【答案】B。

19. DNA复制是按一定顺序进行的。从DNA分子结构看,一般早复制的部位是( )。

A.转录不活跃的常染色质;

B.高度重复序列;

C.活性染色质;

D.卫星DNA。【答案】C。

20.如果将双线期灯刷染色体在放射性标记的尿嘧啶中培养,然后通过放射自显影进行检测,

大部分的放射性将出现在( )。

A.灯刷环与灯刷骨架;

B.灯刷环;

C.沿着灯刷骨架;D与染色体无关。【答案】B。

21.从下列4种关于端粒酶的叙述中,选择最恰当的一种( )。

A.端粒酶是一种蛋白质,能通过无模板添加核苷酸的方式,完成DNA链5’末端的补齐;

B.

端粒酶是一种蛋白质,具有逆转录酶的特性,完成DNA链5’末端的补齐;C.端粒酶是一种核糖核蛋白,具有逆转录酶的特性,以其中RNA为模板,合成富含G序列的重复片段,完成DNA链5’末端的补齐;D.端粒酶是一种核糖核蛋白, 具有逆转录酶的特性,以其中RNA为模板,合成富含C序列的重复片段.完成DNA链5’末端的补齐。【答案】C。

22.异染色质是( )。

A.松散和转录不活跃的;

B.松散和转录活跃的;

C.高度凝集和转录不活跃的;

D.高度凝

集和转录活跃的。【答案】C。

23.下列组蛋白中,那个进化上是最不保守的。

A.H1;

B.H3;

C. H4;

D. H2A。【答案】A。

1.核纤层蛋白磷酸化可导致核纤层结构崩解。【答案】对。

2.细菌为了维持其无限分裂的能力,需要端粒酶活性来维持端粒的长度。【答案】错。

3.核定位信号一般由短的氨基酸序列组成,它定位在核蛋白氨基酸序列( )。

A.N末端;

B. C末端;

C.中部;

D.任何部位。【答案】D。

4.核糖体存在于一切细胞。【答案】错。

5.真核细胞中下列哪种细胞器或细胞结构上不可能有多核糖体存在( )。

A.质网;

B.细胞质基质;

C.细胞核膜;

D.细胞质膜。【答案】D。

6.中心粒和基体均不具有自我复制性质。【答案】错。

7.有丝分裂后期开始,所有姐妹染色单体同时分裂,各单体分别向两极移动。【答案】对。

8.细胞周期可以通过某些方式同步化,最重要的是人工细胞周期同步方法包括和。【答案】人工选择;人工诱导。

9.下列关于纺锤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微管和微管结合蛋白组成;

B.有动力微管和极性微管两种类型;

C.是细胞分裂中染色体分离相关细胞器;

D.以上全对。【答案】D。

10.肝细胞具有高度的特化性,当肝被破坏或者手术切除其中的一部分,组织仍能继续生长,请问肝细胞属于哪一类的细胞( )。

A.永久处于G0期的细胞;

B.可以被诱导进人S期的细胞;

C.持续再生的细胞;

D.以上三种都不是。【答案】B。

11.用“有丝分裂选择法”制备M期同步细胞时,宜采用( )。

A.生长致密的单层培养细胞;

B.生长旺盛的悬浮培养细胞;

C.单层培养,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胞;

D.分裂相多的骨髓细胞。【答案】C。

1.直径约为15nm的核糖体的亚基是通过直径为9 nm的核孔运输到胞质中的。【答案】正确。

2.下列哪种细胞器为非膜相结构( )。

A.核糖体;

B.质网;

C.线粒体;

D.溶酶体;

E.高尔基体。【答案】A。

3.中心粒和基体均不具有自我复制性质。【答案】错。

4.有丝分裂后期开始,所有姐妹染色单体同时分裂,各单体分别向两极移动。【答案】对。

5.下列哪种细胞周期时相组成是准确的( )。

A.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B. G1-G2-S-M;

C. G1-S-G2-M;

D. M-G1 -G2-S。【答案】C。

6.细胞间期是指( )。

A. G1 + S+G2期;

B. S+G2期;

C. G1+ S期;

D. G0-期。【答案】A。

7.细胞周期的长短主要差别在( )。

A .G1期;B.G2期;C. M期;D.S期。【答案】A。

8在细胞周期的G2期,细胞核的DNA含量为G1期的( )。

A.0.5倍;

B.1倍;

C. 2倍;

D. 1.5倍。【答案】C。

9.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不具有的特征是( )。

A.核仁消失;

B.染色体形成;

C.核膜消失;

D. DNA复制。【答案】D。

10.肝细胞具有高度的特化性,当肝被破坏或者手术切除其中的一部分,组织仍能继续生长,请问肝细胞属于哪一类的细胞( )。

A.水久处于G0期的细胞;

B.可以被诱导进人S期的细胞;

C.持续再生的细胞;

D.以上三种都不是。【答案】B。

11.以下可以作为细胞周期同步化的方法有( )。

A.条件依赖突变株和DNA脉冲标记法;

B. DNA合成阻断法和分裂中期阻断法;

C. DNA合成阻断法和DNA脉冲标记法【答案】B。

12、cdc2与周期蛋白结合后才能活化,具有蛋白激酶活性。【答案】对。

13.抑癌基因突变而转变成癌基因。【答案】错。

14. MPF调控细胞周期中( )。

A.G1向S期转换;

B. S期向G2期转换;

C.中期向后期转换;

D.G2期向M期转换。【答案】D。

15.癌细胞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

A.细胞间黏附性增强;

B.缺少接触抑制作用;

C.对生长因子的需求量上升;

D.增殖力下降。【答案】B。

16.癌细胞通常由正常细胞转换而来,与原来的细胞相比,癌细胞的分化程度通常表现为( )。

A.分化程度相同;B.分化程度低;C.分化程度高;D.成为了干细胞。【答案】B

17.下面三种关于对“癌细胞是单克隆的”说法的诊释中哪一种合理( )。

A.癌细胞刺激了抗体的产生;B.癌细胞起源于某个不确定的细胞的失控繁殖;C.癌在个体的一生中只出现一次。【答案】B。

18.下面有关于p53基因描述错误的是( )。

A.p53是肿瘤抑制基因,产物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B.p53基因是人肿瘤有关基因中突变频率很高的基因;

C.将p53重新导入已转化的细胞中,可能使生长阻遏,也可使细胞凋亡;D.细胞凋亡依赖于p53基因产物的积累。【答案】D。

1.细胞分化是多细胞有机体独有的特征。【答案】错

2.细胞的分化是多细胞生物体发育的基础,也是单细胞生物体生活的周期变化的基础。【答案】对

4.体外培养的任何动物几倍体细胞,均只能传代50次左右。【答案】错。

5.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所以能相继出现新类型的细胞是由于的结果。【答案】细胞分化。

6.分化细胞基因组中所表达的基因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另一类称为基因。【答案】管家;奢侈

7.衰老过程中,细胞所有的蛋白质合成速度都下降。【答案】错。

8.在细胞的衰老过程中,端粒和染色体部的DNA重复序列长度都逐渐减少。【答案】错。

9.细胞凋亡的重要特点是( )。

A.DNA随机断裂;

B. DNA发生核小体间的断裂;

C.70S核糖体的rRNA断裂;

D. 80S核糖体中rRNA断裂。【答案】B

11. Havflick界限是指( )。

A.细胞的最大分裂速度

B.细胞最适分裂次数

C.细胞的最大分裂次数

D.细胞的最小分裂次数【答案】C

12.动物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生长情况是()。

A能无限增值;B.不能增硝分裂而很快死亡C.经过有限次数分裂后最终死亡 D.一般进行有限次数分裂后最终死亡,但少数情况下有些细胞发生了遗传突变,获得了无限增殖的能力【答案】D

13.受精卵能发育成一个完整的个体,这种能使后代细胞形成完整个体的潜能叫做( )。

A.单能性

B.多能性

C.全能性

D.发育性【答案】C

14 欲将一个5 kb左右的外源基因片段导人某种植物细胞中去,首选的方法应为( )。

A.原生质体融合

B.农杆菌介导的植物转化

C.有性杂交

D. λ-噬菌体为载体的操作【答案】B.

1.G蛋白偶联受体被激活后,使相应的G蛋白解离成α、β和γ三个亚基,再进行信号传递。【答案】错

2.目前认为第二信使主要有、、等。【答案】cAMP; Ca2+ ; IP3,cGMP 等。

3.NO一种气体定量分子,在体中主要是在一氧化氮合酶NOS催化下,以精氨酸为底物产生,它的半衰期很短,故只作用于邻近细胞。

4.G蛋白是一种()。

A单跨膜蛋白;B,三次跨膜蛋白;C.受体蛋白;D.分子开关蛋白。【答案】 D

分子开关:通过激活机制或失活机制精确控制细胞一系列信号传递的级联反应的蛋白质。

细胞生物学考试重点

第一章:绪论 细胞学说:施来登和施旺提出 主要内容:◆所有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 ◆细胞是所有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一切细胞产自于已存在的细胞 意义:对细胞与生物有机体的关系及其在生物体中的作用和地位有了明确的科学理论的概括,把动植物等生物有机体在细胞水平上统一起来。对生物科学的发展起到重大推动作用。 第二章: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细胞的基本共性: 1、相似的化学组成 2、脂-蛋白体系的生物膜 3、相同的遗传装置:核酸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遗传信息的复制与表达系统 4、一分为二的分裂方式 原核细胞主要代表:支原体、细菌、蓝藻 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体系: 1、以脂质及蛋白质成分为基础的生物膜结构系统:质膜、细胞核、细胞质 主要功能:选择性的物质跨膜运输与信号转导 2、遗传信息表达系统: 包括细胞核和核糖体 DNA与组蛋白构成了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基本结构—核小体(nucleosome) 核小体装配成染色质,继而在细胞分裂阶段形成染色体 3、细胞骨架系统:是由一系列特异的结构蛋白装配而成的网架系统。分为胞质骨架和核骨架。 (胞质骨架:由微丝、微管与中等纤维等构成的网络体系。核骨架:包括核纤层和核基质。)器官的大小主要决定于细胞的数量,与细胞的数量成正比,而与细胞的大小无关,把这种现象为“细胞体积的守恒定律”。 细胞的体积受什么因素控制? 答:与各部分细胞的代谢活动及细胞功能有关;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细胞的核与质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细胞的“比面值”与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及细胞内物质交流的关系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植物与动物细胞的比较: 功能上的共同点:都是生命的基本结构单位;都能进行分裂;都能遗传 结构上的共同点:都有细胞膜;都有DNA和RNA;都有核糖体

细胞生物学复习题 含答案

1.简述细胞生物学的基本概念,以及细胞生物学发展的主要阶段。 以细胞为研究对象,经历了从显微水平到亚显微和分子水平的发展过程,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从而探索细胞生长发育繁殖遗传变异代谢衰老及进化等各种生命现象的规律的科学;主要阶段:①细胞的发现与细胞学说的创立②光学显微镜下的细胞学研究③实验细胞学研究 ④亚显微结构与分子水平的细胞生物学. 2.简述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一切生物,从单细胞生物到高等动物和植物均有细胞组成,细胞是生物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的基本单位.魏尔肖后来对细胞学说作了补充,强调细胞只能来自原来的细胞。 3.简述原核细胞的结构特点。 1). 结构简单 DNA为裸露的环状分子,无膜包裹,形成拟核。 细胞质中无膜性细胞器,含有核糖体. 2). 体积小直径约为1到数个微米。 4.简述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区别。 5.简述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① DNA分子由两条相互平行而方向相反的多核苷酸链组成。②两条链围绕着同一个中心轴 以右手方向盘绕成双螺旋结构。③螺旋的主链由位于外侧的间隔相连的脱氧核糖和磷酸组

成,内侧为碱基构成。④两条多核苷酸链之间依据碱基互补原则相连螺旋内每一对碱基均位于同一平面上并且垂直于螺旋纵轴,相邻碱基对之间距离为0。34nm,双螺旋螺距为3。4nm。 6.蛋白质的结构特点。 以独特的三维构象形式存在,蛋白质三维构象的形成主要由其氨基酸的顺序决定,是氨基酸组分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一级结构是指蛋白质分子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氨基酸排列顺序的差异使蛋白质折叠成不同的高级结构。二级结构是由主链内氨基酸残基之间氢键形成,有两种主要的折叠方式a-螺旋和β—片层。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折叠形成三级结构,不同侧键间互相作用方式有氢键,离子键和疏水键,具有三级结构既表现出了生物活性。三级结构的多肽链亚单位通过氢键等非共价键可形成更复杂的四级结构。 7.生物膜的主要化学组成成分是什么? 膜脂(磷脂,胆固醇,糖脂),膜蛋白,膜糖 8.什么是双亲性分子(兼性分子)?举例说明。 既含有亲水头部又含有疏水的尾部的分子,如磷脂一端为亲水的磷酸基团,另一端为疏水的脂肪链尾. 9.膜蛋白的三种类型。 膜内在蛋白(整合蛋白),膜外在蛋白,脂锚定蛋白 10.细胞膜的主要特性是什么?膜脂和膜蛋白的运动方式分别有哪些? 细胞膜的主要特性:膜的不对称性和流动性;膜脂翻转运动,旋转运动,侧向扩散,弯曲运动,伸缩和振荡运动。膜蛋白旋转运动和侧向扩散. 11.影响膜脂流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①脂肪酸链的饱和程度,不饱和脂肪酸越多,相变温度越低其流动性也越大。 ②脂肪酸链的长短,脂肪酸链短的相变温度低,流动性大。 ③胆固醇的双重调节,当温度在相变温度以上时限制膜的流动性起稳定质膜的作用,在相变 温度以下时防止脂肪酸链相互凝聚,干扰晶态形成。 ④卵磷脂与鞘磷脂的比例,比值越大流动性越大. ⑤膜蛋白的影响,嵌入膜蛋白越多,膜脂流动性越小 ⑥膜脂的极性基团、环境温度、pH值、离子强度及金属离子等均可对膜脂的流动性产生一 定的影响。 12.简述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主要内容及其优缺点。 膜中脂双层构成膜的连贯主体,他们具有晶体分子排列的有序性,又有液体的流动性,膜中蛋白质以不同的方式与脂双层结合.优点,强调了膜的流动性和不对称性.缺点,但不能说明具有流动性性的质膜在变化过程中怎样保持完整性和稳定性,忽视了膜的各部分流动性的不均匀性。 13.小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有哪几种? 被动运输:简单扩散,易化扩散,离子通道扩散.主动运输:ATP直接供能,ATP间接供能。 14.简述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的区别。 被动运输不消耗细胞能量,顺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主动运输逆电化学梯度运输,需要消耗能量,都有载体蛋白介导。 15.大分子和颗粒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有哪几种? 胞吞作用(吞噬作用,胞饮作用,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胞吐作用(连续性分泌作用,受调性分泌作用) 16.简述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过程. 小肠上皮细胞顶端质膜中的Na+/葡萄糖协同运输蛋白,运输2个Na+的同时转运1个葡萄糖分子,使胞质内产生高葡萄糖浓度;质膜基底面和侧面的葡萄糖易化扩散运输蛋白,转运葡萄糖离开细胞,形成葡萄糖的定向转运.Na+—K+泵将回流到细胞质中的Na+转运出细胞,维持Na+穿膜浓度梯度。

医学细胞生物学试题及答案(四)

题库—医学细胞生物学 第六章细胞质与细胞器 【教案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 . 内膜系统的概念。 . 内质网的形态结构及类型;粗面内质网的主要功能;信号肽假说的主要内容。. 高尔基复合体的超微结构及主要功能。 . 溶酶体的形态特征及其形成过程。 . 线粒体的超微结构及其相关的生物学功能。 . 线粒体的半自主性。 二、熟悉 . 滑面内质网的主要功能。 . 高尔基复合体与膜流活动。 . 膜流中膜囊泡的类型以及各自参与的物质定向运输方式。 . 溶酶体的类型;溶酶体的主要功能。 . 线粒体形态、数目及分布与其类型和功能状态有关。 . 线粒体有相对独立的遗传体系。 . 核编码蛋白质的线粒体转运。 三、了解 . 游离核糖体和附着核糖体及二者合成蛋白质的差别。 . 核糖体上与蛋白质合成密切相关的活性部位。 . 蛋白质的糖基化方式。 .线粒体的特点,胞质蛋白和母系遗传的概念。 . 线粒体参与介导细胞死亡。

一、单选题 . 矽肺与哪一种细胞器有关() A.高尔基体 .内质网.溶酶体.微体.过氧化物酶体 . 以下哪些细胞器具有极性() A.高尔基体 .核糖体 .溶酶体 .过氧化物酶体 .线粒体. 粗面型内质网上附着的颗粒是() A. .核糖体Ⅱ衣被蛋白 .粗面微粒体 . 肝细胞中的脂褐质是() A.衰老的高尔基体 B.衰老的过氧化物酶 C.残体() D.脂质体 E.衰老的线粒体 . 人体细胞中含酶最多的细胞器是() A.溶酶体.内质网.线粒体.过氧化物酶体.高尔基体 .下列哪种细胞器是非膜性细胞器() A.线粒体 .核糖体 .高尔基体 .溶酶体 .过氧化物酶体 .下列哪项细胞器不是膜性细胞器() A.溶酶体.内质网.染色体.高尔基复合体.过氧化物酶体.下列哪种细胞器具双层膜结构() A.线粒体 .内质网 .高尔基体 .溶酶体 .过氧化物酶体 .由两层单位膜构成的细胞器是() A.溶酯体.内质网.核膜 .微体 .高尔基复合体 .粗面内质网和滑面内质网的区别是() A.粗面内质网形态主要为管状,膜的外表面有核糖体 B.粗面内质网形态主要为扁平囊状,膜的外表面有核糖体 C.滑面内质网形态主要为扁平囊状,膜上无核糖体 D.粗面内质网形态主要为扁平囊状,膜的内表面有核糖体 E.以上都不是 .下列核糖体活性部位中哪项具有肽基转移酶活性?() A.因子因子位位位和位 . 组成微管的管壁有多少条原纤维() A. .10 .下列核糖体活性部位中哪个是接受氨酰基的部位() A.因子因子位位 .以上都不是 .在肽键形成时,肽酰基所在核糖体的哪一部位?() A.供体部位 .受体部位 .肽转移酶中心酶部位 .以上都是.下列哪一种结构成分不是高尔基复合体的组成部分:() A.扁平囊.小囊泡.大囊泡.微粒体.以上都是 .除了细胞核外,含有分子的细胞器是() A.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溶酶体 .高尔基复合体 .高尔基复合体的小泡主要来自于() A. .以下哪个结构与核膜无关() A.内外两层膜 .基粒 .核孔复合体 .核纤层 .以上都不对.以下有关微管的叙述,哪项有误?()

《细胞生物学》考试

名解 1 内膜系统:相对于质膜而言,细胞内在结构、功能乃至发生上相关的膜性结构的总称。包括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过氧化物酶体、各种转运小泡及核膜等。 2 核孔复合体:核孔及其周围由一组蛋白颗粒以特定方式排列而形成的复杂结构。 3 线粒体半自主性:①线粒体有自己的DNA分子和蛋白质合成系统,即有独立的遗传系统,故有一定的自主性。②mtDNA 分子量小、基因数目少,只编码线粒体蛋白质的10%,而绝大多数线粒体蛋白质(90%)是由核基因编码,在细胞质中合成后转运到线粒体中的。③线粒体遗传系统受控于细胞核遗传系统。 4胚胎干细胞:存在于早期胚胎中,具有多分化潜能的细胞—多能干细胞。 5液态镶嵌模型:1. 流动的脂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连续主体。2.球形的膜蛋白以各种形式镶嵌在脂双分子层中或附着在膜表面。3.强调了膜的流动性和不对称性。 问答 2 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转运 3 细胞坏死与细胞凋亡的差别 细胞坏死细胞凋亡 1.性质病理性,非特异性生理性或病理性,特异性 2.诱导因素强烈刺激,随机发生较弱刺激,非随机发生 3.生化特点被动过程,无新蛋白合成,不耗能主动过程,有新蛋白合成,耗能 4.形态变化细胞结构全面溶解、破坏、细胞肿胀胞膜及细胞器相对完整细胞皱 缩,核固缩5.DNA电泳随意降解,电泳呈弥散状DNA片段化(180-200bp),

电泳呈“梯”状条带 6.炎症反应溶酶体破裂,局部炎症反应溶酶体相对完整,局部无炎症反应 7.凋亡小体无有,形成一个或多个 8.分子机制无基因调控由凋亡相关基因调控 4 小分子及离子的转运方式及特点:简单扩散—不需能量载体蛋白,顺浓度梯度,离子通道扩散—不需能量,需通道蛋白顺浓度梯度,易化扩散—不需能量,需载体蛋白,顺浓度梯度,离子泵—能量蛋白逆,伴随扩散—能量蛋白逆 填空 1 增殖分化 2 核小体组蛋白H2A H2B H 3 H4 3 溶酶体跨膜蛋白的高度糖基化 极性细胞器:高尔基复合体 4 有丝分裂器:纺锤体染色体中心粒星体 5 微管微丝的组成:微管:微管蛋白—a-螺旋蛋白,b-螺旋蛋白;微管结合蛋白—微管相关蛋白质,微管聚合蛋白 微丝:肌动蛋白—球状肌动蛋白(肌动蛋白单体),纤维状肌动蛋白(肌动蛋白聚合体);肌动蛋白结合蛋白—原肌球蛋白,肌球蛋白,肌钙蛋白,非肌细胞中肌动蛋白结合蛋白

细胞生物学考试重点-终极版

2012年细胞生物学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10分,5题)G蛋白偶联蛋白受体细胞融合 1、细胞学说:生物科学的重要学说之一,包括三个基本内容:所有生命体均由单个或多个 细胞组成;细胞是生命的结构基础和功能单位;细胞只能由原来的细胞产生。 2、古细菌:古细菌是一些生长在极端特殊环境中(高温或高盐)的细菌,包括酸化嗜热菌、 极端嗜盐菌及甲烷微生物等。 3、病毒:病毒是由一个核酸分子(DNA或RNA)与蛋白质构成的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个体 微小,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 朊病毒仅由有感染性的蛋白质构成。 类病毒仅由一个有感染性的RNA构成。 4、细胞系:从肿瘤组织培养建立的细胞群或培养过程中发生突变或转化的细胞,在培养条 件下可无限繁殖。 5、细胞株:从原代培养细胞群中筛选出的具有特定性质或标志的细胞群,能够繁殖50代左 右,在培养过程中其特征始终保持。 6、原代培养:指从机体组织中取材后接种到培养基中所进行的细胞培养,即直接取材于机 体组织的细胞培养。 原代细胞:指从机体取出后立即培养的细胞。 7、传代培养:将培养细胞从培养器中取出,把一部分移至新的培养器中再进行培养的方式 称为传代培养。 传代细胞:适应在体外培养条件下持续传代培养的细胞称为传代细胞。 8、原位杂交:用标记的核酸探针通过分子杂交确定特异核苷酸序列在染色体上或在细胞中 的位置的方法称原位杂交。 9、非细胞体系:来源于细胞,而不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与组分,但包含了正常生物学反应 所需的物质(供能系统和酶反应体系等)组成的体系即为非细胞体系。 10、脂质体:脂质体是根据磷脂分子可在水相中形成稳定的脂双层膜的趋势而制备的人工膜。 11、细胞外被:也称糖被或糖萼,指细胞质膜外表面覆盖的一层含糖类物质的结构,由构成 质膜的糖蛋白和糖脂伸出的寡糖链组成,实质上是质膜结构一部分。 12、细胞外基质:细胞外基质是由动物细胞合并并分泌到细胞外,分布在细胞表面或细胞之 间的大分子,主要是一些多糖和蛋白,或蛋白聚糖。 13、细胞连接:在细胞质膜的特化区域,通过膜蛋白,细胞支架蛋白或者细胞外基质形成的 细胞与细胞之间,或者细胞与胞外基质之间的连接结构。 14、主动运输:主动运输是由载体蛋白所介导的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由低浓度一 侧向高浓度一侧进行跨膜运输的方式。 15、第二信使:第一信使分子(激素或其他配体)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后,在细胞内产生或释放到细胞内的小分子物质,如:cAMP、cGMP、DAG、IP3等,有助于信号向细胞内进行传递。 16、分子开关:细胞通信转导过程中,通过结合GTP和水解GTP,或者通过蛋白质磷酸化与 去磷酸化而开启或关闭蛋白质的活性。 17、信号转导:细胞将外部信号转变成为自身应答反应的过程。 18、细胞识别:细胞通过其表面的受体与胞外信号物质分子(配体)选择性地相互作用,进 而导致胞内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最终表现为细胞整体的生物学效应的过 程。

医学细胞生物学试题集

医学细胞生物学试题集及答案 第一章细胞生物学与医学 一、单选题 1.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是() A.细胞核 B.细胞膜 C.细胞器 D.细胞质 E.细胞 2.DNA 双螺旋模型是美国人J. D. Watson 和英国人F. H. C. Crick 哪一年提出的() A.1951 B.1952 C.1953 D.1954 E.1955 3. 那两位科学家最早提出了细胞学说()

A. Shleiden 、Schwann B.Brown 、Porkinjie C.Virchow 、Flemming D. Hertwig、Hooke E.Wanson 、Click 4. 最早观察到活细胞的学者是() A. Brown R B. Flemming W C. Hooke R D. Leeuwenhoek A E. Darvin C 5. 最早观察到有丝分裂的学者是() A. Brown R B. Flemming W C. Hooke R D. Leeuwenhoek A E. Darvin C

二、多选题 1.以下哪些是当代细胞生物学研究的热点( ) A. 细胞器结构 B.细胞凋亡 C.细胞周期调控 D.细胞通信 E.肿瘤细胞 2. 现代的细胞生物学在哪些层次上研究细胞的生命活动() A. 分子水平 B.亚细胞水平 C.组织水平 D.器官水平 E.细胞整体水平 三、是非题 1. 细胞最早于1665 年由Robert Hooke 发现。() 2. 在十八世纪Hooke 和Flemming 提出了细胞学说。() 3. 细胞生物学就是细胞学。()

《细胞生物学》考试大纲.doc

《细胞生物学》考试大纲 一、大纲综述 细胞生物学作为现代生命科学发展的分支学科,是高等院校本科生物学各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是生命科学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通过细胞生物学的学习,要求全面系统地掌握细胞生物学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研究方法,并从分子水平上了解细胞的各基本生命活动过程及其调控。本考试大纲主要根据北京林业大学本科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专业《细胞生物学》教学大纲编制而成,适用于报考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考生。 二、考试内容 (1)绪论 细胞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当前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总趋势与重点领域;细胞的发现与细胞学说的建立及其所起的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细胞学与细胞生物学发展简史。 (2)细胞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细胞相关的概念、细胞的基本共性;最小、最简单的细胞——支原体、原核细胞的两个重要代表:细菌与蓝藻;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体系、细胞的大小及其分析、细胞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比较。 (3)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 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方法和相关仪器的原理和应用范围、细胞化学组成及其定位和动态分析技术的原理和应用范围、细胞培养类型和方法、细胞工程的主要成就以及用于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模式生物。 (4)细胞质膜 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及结构模型、膜蛋白的种类及跨膜方式、膜的流动性和不对称性、细胞质膜的功能、膜骨架的结构与功能。 (5)物质跨膜运输 物质跨膜运输的主要方式、运输的基本过程及特征;胞饮作用和吞噬作用的过程及异同、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组成型外排与调节型外排的过程及异同。 (6)细胞的能量转换——线粒体和叶绿体 线粒体的形态结构、化学组成、酶的定位和线粒体的功能;氧化磷酸化的分子基础、偶联机制和ATP 合成酶的作用机制;叶绿体的形态、结构、主要功能——光合作用;半自主性细胞器的概念;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蛋白质合成、运送与装配;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增殖、起源。 (7)真核细胞内膜系统、蛋白质分选与膜泡运输 细胞质基质的涵义、主要功能;细胞内膜系统的组成、动态结构特征与功能;高尔基体的极性及其与细胞内的膜泡运输;溶酶体的发生及其与过氧化物酶体的差异;信号假说与蛋白质分选信号;蛋白质分选

医学细胞生物学试题及答案(六)

细胞生物学试题题库第五部分 简答题 1. 根据光镜与电镜的特点,观察下列结构采用那种显微镜最好?如果用光镜(暗视野、相差、免疫荧显微镜) 那种最有效?为什么? 2.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而病毒是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如何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 3. 为什么说支原体是最小、最简单的细胞? 4.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差别是后者有细胞器,细胞器结构的出现有什么优点?(至少2点) 5. 简述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之间的主要区别。 6. 简述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原生动物应付低渗膨胀的主要方式? 7. 简述单克隆抗体的主要技术路线。 8. 简述钠钾泵的工作原理及其生物学意义。 9. 受体的主要类型。 10. 细胞的信号传递是高度复杂的可调控过程,请简述其基本特征。 11. 简述胞饮作用和吞噬作用的主要区别。 12. 细胞通过分泌化学信号进行通讯主要有哪几种方式? 13. 简要说明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的主要特点。 14. 信号肽假说的主要内容。 15. 简述含信号肽的蛋白在细胞质合成后到内质网的主要过程。 16. 简述蛋白质糖基化修饰中N-连接与O-连接之间的主要区别。 17. 溶酶体膜有何特点与其自身相适应? 18. 简述A.TP合成酶的作用机制。 19. 化学渗透假说的主要内容。 20. 内共生学说的主要内容。 21. 线粒体与叶绿体基本结构上的异同点。 22. 细胞周期中核被膜的崩解和装配过程。 23. 核孔复合体的结构模型。 24. 染色质的多级螺线管模型。 25. 染色体的放射环模型。 26. 细胞内以多聚核糖体的形式合成蛋白质,其生物学意义是什么? 27. 肌肉收缩的机制。 28. 纤毛的运动机制。 29. 中心体周期。 30. 简述C.D.K1(MPF)激酶的活化过程。 31. 泛素化途径对周期蛋白的降解过程。 32. 人基因组大约能编码5万个基因,而淋巴细胞却能产生约107-109个不同抗体分子,为什么? 33. 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34. 溶酶体膜有何与其自身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35. 何为信号肽假说的? 36. 核孔复合体的结构模型。 37. 胞饮作用和吞噬作用的区别。 38. 为什么说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 39. 简述核被膜的主要功能 40. 简述减数分裂的意义

细胞生物学复习要点

一、名词解释 细胞生物学,外在蛋白,内在蛋白,血影,脂筏,脂质体,细胞外被(cell coat),简单扩散,协同扩散,主动运输,被动运输,微粒体,细胞通讯,细胞骨架,终端分化细胞,踏车行为(踏车现象),分辨率,紧密连接,锚定连接,间隙连接,桥粒,半桥粒,黏合带,黏合斑绪论:细胞学说是由Schleiden和Schwann,内容 第二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真核细胞亚显微水平的三大基本结构体系,病毒与细胞起源的关系 第三章:形态结构观察的方法,组分分析的方法,相差显微镜的原理(实验:液泡系活体染色剂,线粒体的专性活体染色剂) 第四章:生物膜结构模型,膜的组成成分和及各自的作用;细胞膜的最显著特性, 第十五章:细胞连接的类型,锚定连接的不同形式;紧密连接的概念和作用;间隙连接的基本单位和功能;细胞外基质的组成 第五章: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协同运输的种类;胞吞作用类型;Na+-K+泵的结构及作用机理;Ca2+泵的分布和功能 第六章:线粒体与叶绿体的半自主性,内共生假说 第七章:内质网的功能,合成的蛋白质类型,转移方式;高尔基体结构;蛋白质的糖基化修饰的类型及与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关系;溶酶体的结构、功能和发生过程(M6P);膜泡运输(不同类型的有被小泡的物质运输作用) 第八章:细胞膜表面受体类型;G蛋白分子开关,结构组成,变化;由G蛋白偶联的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系统的构成及信号通路(cAMP和IP3);细胞内受体介导的NO信号转导机制(硝酸甘油治疗心绞痛机理) 第九章:微丝和微管的功能、组装和特异性药物,纤毛摆动的机理,中间纤维的组装,三种细胞质骨架比较 第十章:细胞核核被膜特征;核孔复合体的结构组分,功能;核定位序列(信号)的概念和组成特点;核纤层蛋白的类型,与核膜解体的关系;核仁超微结构组成 第十二章:细胞周期的不同时相,细胞周期的长短,DNA含量变化;MPF的组成、MPF的活化及其在细胞周期调控中的作用 第十三章:细胞衰老结构变化;细胞凋亡最主要的生化特征 第十四章:细胞分化的实质

细胞生物学复习题 (含答案)

1.简述细胞生物学得基本概念,以及细胞生物学发展得主要阶段。 以细胞为研究对象,经历了从显微水平到亚显微与分子水平得发展过程,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从而探索细胞生长发育繁殖遗传变异代谢衰老及进化等各种生命现象得规律得科学;主要阶段:①细胞得发现与细胞学说得创立②光学显微镜下得细胞学研究③实验细胞学研究④亚显微结构与分子水平得细胞生物学。 2.简述细胞学说得主要内容。 施莱登与施旺提出一切生物,从单细胞生物到高等动物与植物均有细胞组成,细胞就是生物形态结构与功能活动得基本单位。魏尔肖后来对细胞学说作了补充,强调细胞只能来自原来得细胞。 3.简述原核细胞得结构特点。 1)、结构简单 DNA为裸露得环状分子,无膜包裹,形成拟核。 细胞质中无膜性细胞器,含有核糖体。 2)、体积小直径约为1到数个微米。 4.简述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得区别。 5.简述DNA得双螺旋结构模型。 ① DNA分子由两条相互平行而方向相反得多核苷酸链组成。②两条链围绕着同一个中心轴 以右手方向盘绕成双螺旋结构。③螺旋得主链由位于外侧得间隔相连得脱氧核糖与磷酸组成,

内侧为碱基构成。④两条多核苷酸链之间依据碱基互补原则相连螺旋内每一对碱基均位于同一平面上并且垂直于螺旋纵轴,相邻碱基对之间距离为0、34nm,双螺旋螺距为3、4nm。6.蛋白质得结构特点。 以独特得三维构象形式存在,蛋白质三维构象得形成主要由其氨基酸得顺序决定,就是氨基酸组分间相互作用得结果。一级结构就是指蛋白质分子氨基酸得排列顺序,氨基酸排列顺序得差异使蛋白质折叠成不同得高级结构。二级结构就是由主链内氨基酸残基之间氢键形成,有两种主要得折叠方式a-螺旋与β-片层。在二级结构得基础上进一步折叠形成三级结构,不同侧键间互相作用方式有氢键,离子键与疏水键,具有三级结构既表现出了生物活性。三级结构得多肽链亚单位通过氢键等非共价键可形成更复杂得四级结构。 7.生物膜得主要化学组成成分就是什么? 膜脂(磷脂,胆固醇,糖脂),膜蛋白,膜糖 8.什么就是双亲性分子(兼性分子)?举例说明。 既含有亲水头部又含有疏水得尾部得分子,如磷脂一端为亲水得磷酸基团,另一端为疏水得脂肪链尾。 9.膜蛋白得三种类型。 膜内在蛋白(整合蛋白),膜外在蛋白,脂锚定蛋白 10.细胞膜得主要特性就是什么?膜脂与膜蛋白得运动方式分别有哪些? 细胞膜得主要特性:膜得不对称性与流动性; 膜脂翻转运动,旋转运动,侧向扩散,弯曲运动,伸缩与振荡运动。膜蛋白旋转运动与侧向扩散。 11.影响膜脂流动得主要因素有哪些? ①脂肪酸链得饱与程度,不饱与脂肪酸越多,相变温度越低其流动性也越大。 ②脂肪酸链得长短,脂肪酸链短得相变温度低,流动性大。 ③胆固醇得双重调节,当温度在相变温度以上时限制膜得流动性起稳定质膜得作用,在相变 温度以下时防止脂肪酸链相互凝聚,干扰晶态形成。 ④卵磷脂与鞘磷脂得比例,比值越大流动性越大。 ⑤膜蛋白得影响,嵌入膜蛋白越多,膜脂流动性越小 ⑥膜脂得极性基团、环境温度、pH值、离子强度及金属离子等均可对膜脂得流动性产生一 定得影响。 12.简述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得主要内容及其优缺点。 膜中脂双层构成膜得连贯主体,她们具有晶体分子排列得有序性,又有液体得流动性,膜中蛋白质以不同得方式与脂双层结合。优点,强调了膜得流动性与不对称性。缺点,但不能说明具有流动性性得质膜在变化过程中怎样保持完整性与稳定性,忽视了膜得各部分流动性得不均匀性。 13.小分子物质得跨膜运输方式有哪几种? 被动运输:简单扩散,易化扩散,离子通道扩散。主动运输:ATP直接供能,ATP间接供能。 14.简述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得区别。 被动运输不消耗细胞能量,顺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主动运输逆电化学梯度运输,需要消耗能量,都有载体蛋白介导。 15.大分子与颗粒物质得跨膜运输方式有哪几种? 胞吞作用(吞噬作用,胞饮作用,受体介导得胞吞作用)。胞吐作用(连续性分泌作用,受调性分泌作用) 16.简述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得过程。 小肠上皮细胞顶端质膜中得Na+/葡萄糖协同运输蛋白,运输2个Na+得同时转运1个葡萄糖分子,使胞质内产生高葡萄糖浓度;质膜基底面与侧面得葡萄糖易化扩散运输蛋白,转运葡萄糖离开细胞,形成葡萄糖得定向转运。Na+-K+泵将回流到细胞质中得Na+转运出细胞,维持Na+穿膜浓度梯度。

医学细胞生物学试题及答案大全03

医学细胞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细胞生物学与医学 一、名词解释 1. 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 2. 医学细胞生物学(medical cell biology: 二、问答题 1. 简述细胞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2. 如何理解细胞的“时空”特性? 3. 细胞学说是怎样形成的? (eukaryotic cell:拟核(nucleoid:质粒 细胞体积守恒定律 二、问答题2. 比较真核细胞的显微结构和亚显微结构。3. 细胞的生命现象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五章细胞膜及其表面 一、名词解释

1. 生物膜(biological membrane 2. 脂质体(liposome 3. 糖脂(glycolipid 和糖蛋白(glycoprotein 4. 内在蛋白质(integral protein 和周边蛋白质(peripheral protein 6. 细胞表面(cell surface 8. 糖萼(glycocalyx 9. 细胞连接(cell junction 11. 穿膜运输(transmembrane transport 和膜泡运输(transport by vesicle formation 12. 胞吞作用(endocytosis 、胞饮作用(pinocytosis 和胞吐作用(exocytosis 13. 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 14. 受体(receptor 和配体(ligand 1 5. 细胞识别(cell recognition 1 6. G 蛋白受体(G receptor和G 蛋白(G protein 1 7. 信号转导(signal transduction 1 8. 二、问答题 1. 组成细胞膜的化学物质主要有哪些? 2. 3. 5. 细胞膜的理化特性有哪些? 12. 细胞是如何识别的?细胞的识别有何生物学意义? 13. 简述G 蛋白的结构和作用机制。 14.cAMP 、IP3、DAG 和Ca 2+等第二信使分属于哪些信号传导通路?是如何产生的?有何生物学功能? 第六章细胞质和细胞器 一、名词解释

细胞生物学期中考试题(师范类)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细胞骨架 2、模式生物 3、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4、反向协同转运 5、Ras蛋白 6、信号识别颗粒 7、动力蛋白 8、细胞学说 9、朊病毒 10、蛋白激酶 二、判断题(判断并写出理由。对用T表示,错用F表示。每题2分,共20分) 1、水是细胞的主要成分,并且多以结合水的形式存在于细胞中。() 2、Na+/K+泵是真核细胞质膜中普遍存在的一种主动运输方式。() 3、在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膜的流动性是不同的:M期流动性最大,S期流动性最小。() 4、胞内受体一般处于受抑制状态,细胞内信号的作用是解除抑制。() 5、IP3是直接由PIP2产生的,PIP2是从肌醇磷脂衍生而来的,肌醇磷脂没有掺入另外的磷酸基团。() 6、钙调蛋白调节细胞内钙的浓度。() 7、M6P受体蛋白是高尔基体反面网络上特有的受体蛋白,主要起到分拣溶酶体的酶的作用。() 8、所有在细胞内的运输小泡,其膜上必定有v-SNARE蛋白。() 9、鞭毛微管蛋白水解GTP,引起鞭毛的弯曲。() 10、组成型分泌活动存在于所有的细胞中,有两个特点:不需要分选信号,并且不需要触发。()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细胞如何防止内质网蛋白通过运输小泡从ER逃逸进入高尔基体中? 2、如何证实细胞膜蛋白具有流动性? 3、ras基因中的一个突变(导致蛋白质中第12位甘氨酸被缬氨酸取代)会导致蛋白GTP酶活性的丧失,并且会使正常细胞发生癌变。请解释这一现象。 4、举例说明单体G蛋白的活性如何受到其他蛋白的调控。 5、紫杉醇与秋水仙碱对于分裂细胞是致命的,两者都用作抗癌药物。为什么这两种药物作用机理不同,对分裂细胞却都是有害的?

细胞生物学考试重点!!

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和起源的科学。 细胞:是生命活动和结构的基本单位。其结构通常由细胞膜,细胞质,以及细胞器所构成。生活在地球上的细胞可分为:原核细胞;古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三大类。 细胞学说: 一切生物,从单细胞生物到高等动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物形态结构功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通过分裂形成组织。细胞来自于细胞。每个细胞相对独立,一个生物体内各细胞之间协同配合。 为什么说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结构单位,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功能单位,一切代谢活动均以细胞为基础; 细胞是生殖和遗传的基础与桥梁;具有相同的遗传语言; 细胞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的基础; 形状与大小各异的细胞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没有细胞就没有完整的生命(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细胞生物学学习方法: 【1】抽象思维与动态,立体的观点;【2】同一性(unity),多样性(diversity)联系性,开放性,历史性,发展性的观点;【3】实验科学与实验技术——细胞真知源于实验室,来源于观察,实验创新的观点;【4】化学成分,结构,和功能结合的观点;【5】尊重记忆的规律来进行学习。 细胞的大小和细胞分裂的原因 细胞如果太小,则最低限度的细胞器以及生命物质没有足够的空间存放;太大则表面积不够。有人认为,由于细胞的重量和体积的增长,造成了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例失调,从而触发细胞分裂。随着细胞生长,细胞体积增大,而细胞表面积和体积之比(表面积/体积)却在变小。活细胞不断进行新陈代谢,细胞表面担负着输入养分,排出废物的重任。表面积/体积比值的下降,意味着代谢速率的受限和下降。所以,细胞分裂是细胞生长过程中保持足够表面积,维持一定的生长速率的重要措施 原生质(protoplasm): 1839 Purkinje用原生质一词指细胞的全部活性物质,从现代概念来说它包括质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或拟核)。 细胞核:细胞核(nucleus)是细胞内最重要的细胞器,核 表面是由双层膜构成的核被膜(nuclear envelope),核内 包含有由DNA和蛋白质构成的染色体(chromosome)。核内1 至数个小球形结构,称为核仁(nucleolus)。细胞核中的原 生质称为核质。 细胞质(cytoplasm):质膜与核被膜之间的原生质。 细胞器:具有特定形态和功能的显微或亚显微结构称为细胞器 细胞质基质:细胞质中除细胞器以外的部分。又称为或胞质溶胶(cytosol),其体积约占细胞质的一半。 真核细胞:具有核膜,由膜围成的各种细胞器,如核膜、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等在结构上形成了一个连续的体系,称为内膜系统。内膜系统将细胞质分隔成不同的区域,即所谓的区隔化。区隔化使细胞内表面积增加了数十倍,代谢能力增强。细胞质基质的功能:为细胞内各类生化反应的正常进行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离子环境;许多代谢过程是在细胞基质中完成的,如①蛋白质的合成;②核苷酸的合成;③脂肪酸合成;④糖酵解;⑤磷酸戊糖途径;⑥糖原代谢;⑦信号转导。供给细胞器行使其功能所需要的一切底物;控制基因的表达,与细胞核一起参与细胞的分化;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加工、运输、选择性降解 真核细胞的结构 细胞壁(植物细胞具有) 细胞细胞膜(质膜) 原生质体细胞质 细胞核 三大结构体系: 生物膜系统质膜、内膜系统(细胞器) 遗传信息表达系统染色质(体)、核糖体、mRNA、tRNA等等 细胞骨架系统胞质骨架、核骨架 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细胞壁、叶绿体、大液泡、胞间连丝 细胞形态:单细胞生物细胞的形态通常与细胞外沉积物或细胞骨架有关;高等生物细胞的形状与细胞功能及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原核细胞:没有核膜,遗传物质集中在一个没有明确界限的低电子密度区,称为拟核。DNA为裸露的环状双螺旋分子,通常没有结合蛋白,没有恒定的内膜系统,核糖体为70S型。无细胞器, 无细胞骨架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均为单细胞生物。一般以二分裂的方式繁殖,也有的产生孢子。以无丝分裂或出芽繁殖 原核细胞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很小(1-10微米)较大(10-100微米) 细胞核无核膜、核仁(称“类核”)有核膜、核仁 遗传系统 DNA不与蛋白质结合 DNA与蛋白质结合成染色质, 一个细胞仅一条DNA 一个细胞有多条的染色体 细胞器无有 细胞分裂无丝分裂有丝分裂为主 质粒(plasmid) :除核区DNA外,可进行自主复制的遗传因子,是裸露的环状DNA分子,所含遗传信息量为2~200个基因,能进行自我复制,有时能整合到核DNA中去。质粒常用作基因重组与基因转移的载体。 细胞膜:细胞质与外界相隔的一层薄膜,又叫质膜 生物膜:细胞内由膜构成的结构其成分基本相近,因此又把细胞中的所有膜统称为生物膜。特征:流动性,不对称性 “单位膜”模型由厚约3.5nm的双层脂分子和内外表面各厚约2nm的蛋白质构成。 细胞膜的功能:1. 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环境;2. 选择性的物质运输,包括代谢底物的输入与代谢产物的排出;3. 提供细胞识别位点,并完成细胞内外信息的跨膜传递4. 为多种酶提供结合位点,使酶促反应高效而有序地进行5. 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基质之间的连接;6. 参与形成具有不同功能的细胞表面特化结构。 脂双层的特点:⑴自我封闭性⑵装配性⑶流动性⑷不对称性

细胞生物学试题

细生大礼包第三弹 第六章.线粒体与细胞的能量转换 PART1 教学大纲 1.教学内容 第一节线粒体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细胞呼吸与能量转换 第三节线粒体与疾病 2.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线粒体是由双层单位膜套叠而成的封闭性膜囊结构,线粒体的化学组成(尤其是各区间标志酶),细胞呼吸的概念和特点,细胞能量的转换分子——ATP,丙酮酸在线粒体内生成乙酰辅酶A,三羧酸循环是各种有机物进行最后氧化的过程,也是各类有机物相互转化的枢纽,呼吸链概念,氧化过程中伴随磷酸化的藕联,1分子葡萄糖完全氧化释放的能量,化学渗透假说。 熟悉:线粒体的形态数量与细胞的类型和生理状态有关,线粒体的遗传体系,核编码蛋白质向线粒体的转运,葡萄糖在细胞质中的糖酵解,三羧酸循环,一分子葡萄糖经过三羧酸循环的总反应式,呼吸链和ATP合酶复合体是氧化磷酸化的结构基础,根据结合变构机制A TP的合成。 了解:线粒体的起源与发生,NADH+ H+ 通过线粒体内膜的穿梭机制,F0基片在A TP合成中的作用,与细胞死亡有关的线粒体机制,线粒体控制细胞死亡的假说,疾病过程中的线粒体变化,mtDNA突变与疾病。 3.重点与难点 重点:线粒体的组成结构,细胞呼吸与能量转换。 难点:电子传递链,氧化磷酸化,ATP生成。 Part 2 题库 一.填空题 1.线粒体是细胞的基地,其主要功能是。(七) 2.线粒体的嵴由向内腔突起而成,其上面的带柄结构是, 由、和三部分组成,该结构具有活性。功能是。(七) 3.线粒体各部分结构中有各自特殊的标记酶,它们分别在外膜是________,外腔是___________,内膜 是__________,膜间腔是______________。(七) 4.线粒体基因组共由个碱基组成,含个基因,可分别编码rRNA、tRNA和蛋白质。(七)

医学细胞生物学小题库打印

医学细胞生物学小题库 一、单选题: 1、细胞以________作为遗传物质。 A.单链DNA B. 双链DNA C. 单链RNA D. 双链RNA E.蛋白质 2、蛋白质多肽链至少具备________才有可能具有生物学活性。 A. 一级结构 B. 二级结构 C. 三级结构 D. 以上都不是 3、葡萄糖的糖酵解发生在细胞的________。 A. 细胞质基质中 B. 线粒体基质中 C. 核基质中 D. 线粒体膜间腔中 E. 以上都不是 4、细胞膜由________构成的。 A. 一层脂类分子 B. 二层脂类分子 C. 二层单位膜 D. 二层蛋白质分子 E. 以上都不是 5、细胞中的________结构将真核细胞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分开在2个区域内进行。 A. 高尔基体 B. 核糖体 C. 线粒体 D. 内质网 E.以上都不是 6、成熟mRNA的降解在细胞中的________部分完成。 A. 高尔基体 B. 核糖体 C. 细胞质基质 D.内质网 E.以上都不是 7. 某双链DNA分子上一个基因的部分碱基顺序是ATCGACCTAA, 它所转录的RNA顺序应该是________。 A. TAGCTGGATT B. UAGCUGGAUU C. TTAGGTCGAT D. UUAGGUCGAU E. 以上都不是 8.核纤层位于________。 A. 细胞核外膜的内侧 B. 细胞核内膜的内侧 C. 细胞核外膜的外侧 D. 细胞膜的内侧 E. 以上都不是 9.________是一类细胞黏附分子。 A.层黏连蛋白 B.纤黏连蛋白 C.角蛋白 D.整合素 E.以上都不是 10.________是高尔基体的功能之一。 A. 调节细胞氧张力 B. 完成蛋白质的有限水解 C. 更新细胞的成分 D. 脂类物质的合成 E. 以上都不是 11. 细胞借助________使胞内一些物质的运输沿微管进行。 A. 动粒 B.马达蛋白 C. 肌球蛋白 D.整合素 E. 以上都不是 12. 门控运输既具有选择性,又具有________。 A. 不对称性 B. 双向性 C. 流动性 D. 周期性 E. 以上都不是 13.通过细胞膜上钠钾离子泵的作用使细胞内维持________的离子环境。 A. 低钾高钠 B. 高钾低钠 C. 高钾高钠 D. 低钾低钠 E. 以上都不是 14.细胞对药物的作用相对不敏感的时期是________。 A.G1期 B.S期 C.G2期 D.M期 E.G0期 15. 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遗传效应的一段DNA序列,它代表一个________。 A.复制单位 B.翻译单位 C.转录单位 D.转运单位 E. 以上都不是 16. 人红细胞膜ABO血型抗原的成分是:________ A. 磷脂 B. 胆固醇 C. 糖蛋白 D. 鞘磷脂E.葡萄糖 17. 细胞中的下列化合物中,哪项属于生物大分子?________ A.无机盐B.DNA分子

细胞生物学复习重点修订稿

细胞生物学复习重点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第四章细胞膜和细胞表面 1.组成细胞膜的组要化学成分是什么这些分子是如何排列的 2. 膜脂、膜蛋白、膜糖类。膜脂排列成双分子层,极性头部朝向内外两侧,非极性尾部相对排列位于膜的内部;整合膜蛋白镶嵌于脂质双分子层中,外在膜蛋白主要分布于膜的内表面;膜糖类是分布与细胞膜外表面的一层寡糖侧链。 3.生物膜的两个显着性特征是什么? ①流动性:膜脂和膜蛋白都是可运动的。②不对称性:膜的内外两层的膜脂种类、分布不同;整合膜蛋白不对称镶嵌,外在膜蛋白在内表面;膜糖类分布在外表面。 3.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4. (1)被动运输其转运方向为顺浓度梯度,不消化代谢能。 (2)主动运输需要消化细胞的代谢能,但可以逆浓度梯度转运;包括离子泵和协同运输。①离子泵本身具有ATPase活性,在分解ATP放能的同时实现离子的逆浓度梯度转运;②协同运输在动物细胞是借助顺浓度转运Na+,即消耗Na+梯度的同时实现溶质的逆浓度转运,是间接地消耗ATP。 5.以钠钾泵为例,简述细胞膜的主动运输过程 ①在胞质侧结合3个钠离子;②水解ATP,本身磷酸化;③构象变化,钠离子转移到胞外侧,释放钠离子;④结合胞外2个钾离子;⑤去磷酸化;⑥构象变化,钾离子转移到胞质侧,释放钾离子。 6.以低密度脂蛋白(LDL)为例,简述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的主要过程

①膜外侧LDL受体与LDL结合;②膜内陷形成有被小凹;③内陷进一步形成有被小泡;④有被小泡脱衣被,与内体融合;⑤内体酸性环境下受体与LDL分离,返回膜上。、 第五章细胞信号传导 1.cAMP信号通路和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是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主要2条信号转导通路。信号通路的前半段是相同的:G 蛋白偶联受体识别结合胞外信号分子,导致G蛋白三聚体解离,并发生GDP与GTP 交换,游离的Gα-GTP处于活化状态,导致结合并激活效应器蛋白。但两条通路的效应器并不相同,因此通路后半段组成及产生的细胞效应存在差别:(1)cAMP 信号通路:第一个效应器是腺苷酸环化酶(AC),活化后产生第二信使cAMP,进而活化蛋白激酶A(PKA),导致靶蛋白磷酸化及一系列级联反应;(2)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第一个效应器是磷脂酶C(PLC),活化后产生第二信使IP3和DAG,DAG锚定于质膜内侧,IP3扩散至内质网,刺激内质网释放Ca2+,至胞质Ca2+浓度升高,DAG和Ca2+活化蛋白激酶C(PKC),并进一步使底物蛋白磷酸化。 2.试述细胞内Ca2+浓度的调控机制 细胞膜和内质网膜上均有Ca2+泵和Ca2+通道,①Ca2+泵以主动运输方式将胞质中的Ca2+转运至胞外或内质网腔,使静息状态下胞质Ca2+浓度极低(10-7摩尔浓度);②当信号分子与Ca2+通道蛋白特异结合(如内质网上的Ca2+通道蛋白与IP3结合、突触后膜上的Ca2+通道蛋白与乙酰胆碱结合),会引起Ca2+通道瞬间开放,使胞质Ca2+浓度迅速升高,产生细胞效应。 3.总结细胞信号转导途径的组成与基本特征 组成:①配体即胞外信号分子;②受体:细胞表面受体和细胞内受体;③第二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