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印度教对印度的影响有哪些

印度教对印度的影响有哪些

印度教对印度的影响有哪些
印度教对印度的影响有哪些

印度教对印度的影响有哪些

印度有着不输于我国的历史文化底蕴,印度的佛教也对世界影响颇广。印度比较盛行的是印度教,你知道印度教对印度社会有什么影响吗?下面是分享的印度教对印度的影响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吧。

印度是一个充满神话、充满差异的国家。她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而独特,民族、种族、宗教、语言、人口众多。世俗主义的追求、教派主义的根深蒂固所带给印度社会的影响惟印度独有。而她如今又义无返顾地走在现代化征程上,实现着民族与国家崛起的梦想,由此,她越来越多地吸引着世界的目光。印度教作为印度主流文化对印度社会的影响是本文选择的一个观察印度社会的视角。印度教几乎主宰了印度两千年的历史,虽然在其后的1000多年里,印度的文化逐渐变成了一个熔不同民族、宗教和语言的影响于一炉的综合体,印度文化已经不能单纯由印度教文化体现,但不了解印度教文化的特征,就无法了解印度文化和印度社会的变化。

印度教对神不灭的崇拜,延续了几千年印度人对宗教的信奉和执著,成为印度历史发展进程中遭遇混乱而能重获和谐发展的精神源泉。

印度教中有众多的神灵,最重要的神有“创造神”梵天、“守护神”毗湿奴和“毁灭者”湿婆。梵天创造了大地、空间和天空;毗湿奴负责守护这个世界,维护宇宙的秩序和和平;湿婆拥有摧毁一切的

力量,同时以舞蹈表现他的快乐与悲哀。湿婆舞既象征着湿婆的荣耀,也象征着宇宙的永恒运动,他在毁灭的同时又在创造和发展,维护和支持,又在破坏中隐藏和休息,解放和拯救。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里的派,捕到鱼后,感激毗湿奴。印度教中,毗湿奴共有十大化身,第一次为鱼,拯救人类;第九次为释迦牟尼。

印度教把舞蹈当作最古老最重要的艺术,甚至认为,舞蹈创造了世界。梵天是在舞蹈中造物的,大自然的每一个面貌;;人类、鸟类、动物、昆虫、树木、风、浪、星空,都是一种舞蹈的表现形式。所有这些表现形式集合在一起成为“日常舞”,湿婆是所有的“日常舞”的总指挥。在他超然于世界万物的舞蹈中,宇宙在循环运转着,他稍有松懈时,宇宙就会陷于混乱。湿婆舞所展示的一切,高度概括了作为印度社会驱动力的印度教的基本思想。所以有人把“湿婆舞”作为印度文化的象征,因为印度的历史反映了湿婆物所代表的混乱与和谐的交替。

印度教的神祇在有印度教神祇的图画上,多见舞蹈状的湿婆、毗湿奴以及象神Ganesha。

在印度人的眼中,生和灭,都是世界不可或缺的过程,宇宙就是在不断地创生和毁灭中得到永恒的。因此,三位主神的力量是均衡的,共同支撑着整个世界,缺一不可。

印度所经历的一些动乱换上任何其他国家就会亡国,但印度却能大难不死。似乎这一切都符合印度教神的引导:公元1000年左右穆

斯林的大举进攻和占领;历史上两教教徒不时发生的大小冲突;英国人的殖民统治;甘地惨遭宗教极端分子杀害;印巴分治导致的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教徒之间大规模的冲突;尼赫鲁;甘地家族所经历的权力、死亡、倒退、创造、摧毁、再生和拯救,等等。印度每次经历大的动荡后,几乎总能大体上抑制住潜伏在内部冲突中的摧毁性力量,湿婆的儿子像头神就是劫后余生的象征。可见,诸多神的智慧和力量,就是印度人民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遭遇混乱而能重获和谐发展的精神源泉。

印度教不仅仅是一种宗教信仰,更成为一种具显著特征的人生哲学和生活方式,并深入和影响到印度社会的方方面面。

印度宗教与哲学紧密相扣。在印度教的哲学思想中,世界是虚幻的,是梦境。在这个虚幻的世界中,人不能通过拥有财富和占有物质等纯粹的物质享受获得幸福,只有通过精神的感悟从世事中解脱出来才能获得绝对的幸福。精神的永恒幸福是惟一值得寻求的,这种幸福不是转瞬即逝的快乐。生命是一次寻求解脱的旅行,如果寻求解脱的人能够越过路上的所有障碍,就可以得到最大的回报,这就是超越一切体验和感觉的升华。

《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根据印度教的哲学,每一个人生来就具有高度化的无意识,表现为光明、**和阴暗这三种基本品质的独特组合。一个人生于什么样的环境,其三种基本品质的组合如何,这是他或她的灵魂在以前的生命周期中所作所为的结果。灵魂在生与死的无限循环中提升的速度取决

于她在每一个生命周期中做了什么,决定了什么。与这种轮回业报思想相吻合的,是印度社会占星术的盛行不绝。

要想了解某个人的因果报应,方法之一就是看他或她出生时的星相图。印度几乎所有人都看星象,特别是每逢重要的日子。印度人通过观星象确定婚丧嫁娶,买房、签订重要合同等也如此,甚至在决定国家大事,如任命内阁成员等问题上也要听听占星师的说法。

相似于佛家讲因缘果报,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印度是一个两极分化严重的社会。贫困者化解无常和痛苦的最佳途径就是认命和敬神,印度农村家家户户都供着宗教偶像,神主宰着、也引导着,追随着神的指引,你的灵魂附属的以后的生命周期里会吉星高照,眼前的恶劣环境算不了什么。这也是几百年里印度人历经多次外来入侵而能幸存下来的精神寄托。

在家庭中和社会里都重男轻女,因为女人的灵魂更年轻,因此更接近世俗世界,地位也就比男人低。在现代社会中,保守的氛围已有所改变,作为妻子和母亲,妇女也有其自豪和尊严。她们的忍劲和活力使得印度妇女在近百年来所经历的社会革命远比男人经历的革命更深刻、更广泛。

印度社会的黏合剂是“达摩”。所谓达摩包括三个范畴:即普遍的和谐原则、因社会阶级而异的伦理道德体系、个人道德准则。最根本的传统美德有慷慨无私、诚实、克己、尊老等。

由大到小:所有大众、种姓阶级、个体个人三个范畴。

印度教的种姓制度种姓制度作为印度教特有的社会组织形式,等级森严,高贵低贱,相互隔离,虽从法律上已经废除,但它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仍然对印度社会产生着影响。

言印度教文化,必言种姓制度。种姓制度是印度教特有的等级制度,早在印度教起源的吠陀教时代就已经产生,历经3000年历史。印度教认为灵魂在合适的环境中化为肉身,每个人生来就属于某一个特定的种姓。印度教的种姓有四个: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每一个种姓都有自己的义务和名分。除此之外的第五种群体贱民,也称不可接触者,是最受社会排斥的。

换句话而言,我们和欧美人都属于印度教四种姓认为的不可触碰的“贱民”。但是在印度被英国殖民统治期间,印度人对大英帝国的崇媚并不稀奇。

每一个种姓内还有众多查特,即次种姓。查特对所有日常的社会关系,包括工作关系,有直接影响。查特大约有3000个,查特之下又分成3万个次查特,查特之间的关系有不成文的规矩加以规范。一般从一个人的姓名就可说明他或她来自哪个查特,而且表明他或她的祖籍。查特的价值观、信仰和成见已经融入个人的心理或意识。根深蒂固的查特规矩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方式或义务。能够遵守这些规矩就被认为是好人,就会受到好评;违背了这些规矩就被视为有罪。

印度教社会对于什么是洁净、什么是肮脏都有划定,且格外在意,从而导致了印度教社会对贱民的极端排斥。从圣雄甘地开始,印度的政治家们努力改变印度社会对贱民的态度,圣雄甘地称他们为“神的

儿子”。宪法宣布废除整个种姓制度,但是根深蒂固的偏见是不可能一朝一夕就消失的。

印度教国家里左手被认为是不洁净的。除了在厕所里以外,接人待物都要用右手。

种姓制度对社会集团、职业、婚姻都有严格的规定。它强调不同种姓之间的界限不能逾越,每个人要安分守己,不要为争取更高的社会地位而进行徒劳的斗争。

尽管种姓制度名义上已通过法律废除,但实际仍在印度的政治、社会、经济等各方面起作用。20世纪90年代辛格政府大力推进对种姓制度的改革,使低种姓人群在政治上开始崛起。

尽管传统的印度社会结构是以制度化的不平等为基础的,但是如今的印度政府,还有全体国民,都追求社会平等。但传统观念与现代意识相互交织,矛盾并存。比如一个属于高一级种姓的人为一个出身低一级种姓的人打工已经不是完全没有可能了。许多印度人养成了一种新的**惯:他们在工作单位收起种姓偏见,离开工作单位后则严格按照种姓规则从事各种社会活动。

印度的大多数组织内部有许多相互重叠的内团体,家庭、亲友、种姓成员、讲同一语言的人、信仰相同的人都可以形成内团体,每个成员间关系非常亲密,有共同利益,团体间相对封闭。即使在面向外部世界进行商业活动中,这种帮派团体意识也十分强烈。前些年在印度开设子公司的外国人发现很难与印度人打交道,没有关系,外国公司的注册、运作就十分困难。如今情况大有变化,印度人现代观念的

增强使外国许多公司都觉得在印度有利可图得多了。

印度教文化的融合性与印度宗教的多样**织,一方面造就了印度文明的辉煌和印度社会的多姿多彩,另一方面各宗教、种族、种姓等固有的尖锐矛盾使得社会的动乱和冲突总是不可避免。

印度是个多种族、多民族、多语言、多宗教的多元文化国家。无论印度文明中包含有怎样的特殊形态,它们都具有十分显著的印度特性,即印度文明的一致性和包容性。不同的信仰、不同的**俗、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文字,丰富多彩的艺术、音乐、舞蹈,以及令人眼花缭乱的民族节日、饮食文化等,融合在同一个国度,形成独具魅力的印度文明。印度教文化本身其实就具有这种融合性,在几千年的历史演进中,它主动与被动地吸收其他宗教或文明的合理内核,以丰富自身内涵和适应历史的变迁,而她辉煌的不可胜数的宗教圣书成为印度以及世界探寻人类精神世界的文化经典。例如《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这两大并列的史诗巨作,都是跨越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由一代又一代人延承完成的。《摩诃婆罗多》史诗中最著名、最有影响的是《薄伽梵歌》。它蕴含有许多超越宗教信仰的宇宙和人生哲理,成为印度哲学思想的精萃。

从印度传统文化中吸取题材、形象和象征的电影很受欢迎。电影的观众没有阶级之分、地域之分,而电影所使用的语言和所反映的价值观也已经开始影响印度人的生活观念,影响其家庭意识和社会意识。

论及包容,尼赫鲁世俗主义政策也正是追求宗教和睦、平息宗教

纷争、抵制各种教派主义、谋求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的诉求。如今世俗和多元文化的信仰成为印度的最具鲜明特征的优势。

与此同时,印度不同的历史年代,都有因宗教矛盾尖锐导致宗教分子诉诸暴力的冲突发生。为什么在一个绝大多数人都信奉和谐、信奉人的今生后世因果报应的社会里有这么多的血腥和暴力?其实,印度教徒相信,人的品格或表现不应从一时的激愤来判断,应从内心深处来判断。世俗世界的行为都是短暂的,属于生命的幻觉,不是灵魂的本真,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印度教并没有容许暴力。印度教徒回避使用“善”和“恶”这两个字眼,他们喜欢使用“有知”和“无知”这两个词。毁灭行为出自无知的人都不被看成是罪过,相反,毁灭行为出自意识到自己的责任的人,那就要给他记上一笔账,到他寻求解脱时再算清。了解了这一点,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印度社会存在的一些现象。

印度教作为印度文化的主体,对印度现代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和根深蒂固的,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道德伦理也成为社会大多数人公认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其信仰更是印度社会的凝聚力量,印度在今后努力谋求民族和国家崛起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上,印度教文化是一面引领民族精神的旗帜,它的传承和发展仍将持续不断。

现代印度教种姓关系的变化

现代印度教种姓关系的变化 朱明忠* 【内容提要】近代以来,印度教原有的种姓制度和等级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1947年独立以后,印度政府制定的新宪法和各种法律制度,以及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更进一步加速了种姓关系的转变。种姓制度和种姓关系的这种变化,正是传统印度教走向现代印度教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印度印度教种姓关系变化 近代以后,伴随着英国殖民统治,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西方的自由民主思想也逐渐传入印度。无论新的生产方式,还是新的思想观念,都对印度传统的生产方式、社会体制和思想观念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从而使印度教原有的种姓制度和等级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1947年独立以后,印度政府制定的新宪法和各种法律制度,以及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更进一步加速了种姓关系的转变。种姓制度和种姓关系的这种变化,正是传统印度教走向现代印度教的重要标志。 一、独立后贱民地位的改善 在独立之前,国大党就把解放贱民的问题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1920年,国大党正式把“取消不可接触制度”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写入了党纲。在国大党的领导人中,甘地不仅坚决主张改善贱民的社会地位,而且还亲自领导贱民进行过反对种姓歧视的斗争。除甘地之外,其他领导人也对解决贱民问题十分关心。例如,尼赫鲁就曾明确表示:“我将把根绝种姓制度摆在最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研究员 051

重要的位置上。”① 独立以后,成立了以尼赫鲁为总理的国大党政府。为了消除印度社会中的种姓压迫和种姓歧视现象,为了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尼赫鲁政府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各个领域制定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和改革措施。在这方面,最耀眼的事情就是印度新宪法的制定。1947年8月29日,印度政府成立了七人宪法起草委员会,该委员会以时任法律部长的贱民领袖安培德卡尔为首。1949年11月26日,新宪法草案在印度制宪会议上正式通过,并定于1950年1月26日起生效。在起草宪法的过程中,安培德卡尔起了重要的作用,因此人们称他为“印度宪法之父”。这部新宪法不仅代表着印度各族人民的意愿,而且也体现出广大贱民的心声。 新宪法的序言庄严宣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种人人平等的精神,体现在宪法的各种具体条款之中: 例如,宪法的第十七条明确规定:“废除贱民制,并禁止在任何方式下实行贱民制;任何由于贱民制而产生的剥夺人的权利的行为,都属于犯罪,应依法惩处。” 宪法第十五条第二款规定:“不可以种姓为理由限制任何公民应有的权利,如商场、饭店、娱乐场所的出入,以及公共水池、浴场和道路等的使用。”这一条表明,贱民作为国家的公民,有权出入任何公共场所,有权使用任何公共设施,任何人不得以不可接触之缘由进行干涉。 宪法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在政府公职的聘用或任命上,不得以种姓等理由排斥和歧视任何公民。”这一条说明,无论是贱民还是低种姓者,都有权担任政府公职,任何人不能歧视。 1955年,为了进一步落实宪法有关维护贱民权利的条款,政府还制定了《惩办侵犯贱民尊严法令》。这个法令做出更加具体的规定:凡阻止贱民进入公共场所的,将判六个月监禁,或处以50卢比的罚款;对那些不为贱民提供服务的商店,政府有权吊销其营业执照;对屡教不改或情节严重者,政府应加重处罚。 新宪法明确宣布废除在印度实行了几千年的贱民制度,并且制定了许多具体条款和法令来维护贱民的合法权益。这是印度教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独立后印度新生政权在社会改革方面所取得的一大成就。由于宪法废除了“不可接触制度”(即“贱民制度”),因此就不能再使用“不可接触者”或 ①S.戈帕尔主编:《尼赫鲁选集》,德里,1980年,第324页。 151

【rlog】印度教神祗吉祥天女拉克西米laxmi

【Rlog】印度教神祗——吉祥天女拉克西米Laxmi 在尼泊尔广受尊崇的神祗中肯定有吉祥天女拉克西米,而她是代表着财富的女神,正是印度教中保护之神湿婆神的妻子。尼泊尔人们对拉克西米的尊崇有着非常强烈的信念。拉克西米祈福礼拜日是敬奉这位神祗的重要节日。而这一节日在每年11月的最后一天,对于勤劳的尼泊尔人们来说非常重要,人们以极大的热情来庆贺这一庆典。拉克西米祈福礼拜拉克西米祈福礼拜要求人们一开始做详尽而复杂的准备,因为人们都相信民间传说,坚信所有从土地长出的稻谷和果物必须以最新鲜的状态第一时间送去敬奉拉克西米。据此大家可以想象这个祈福礼拜所需准备之多和花费之大了。这也是代表着勤劳的尼泊尔人们愿意用真诚的奉献与汗水来打动拉克西米女神。很明显地这个节日不为懒人所设,而是致敬那些勤奋努力之人。因此这个祈福礼拜日是宗教意义上的劳动节。祈福礼拜的用品劳动和拉克西米是互相互补的。换一句话说,节日和祭拜是不可分割的两部分,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同理,没有祭奠和敬奉的付出,祈福礼拜也不可能举办得起来。没有比不打算做任何付出敬奉,还奢望祈福礼拜后一日致富的想法更愚蠢了!而这让我想起那个搅拌牛奶海的神话故事,讲述了努力付出对于成功的价值意义。Laxmi的脚印有吉祥的意味

当说到搅拌大海,确是一个非常有雄心壮志的行动,故事有着象征意义。这共同要求了众恶魔和诸神一起付出行动。无论哪一方都得非常努力。而正是凭着他们的联合努力,最后成功发现海洋底下的瑰宝——拉克西米,这位财富女神。如果诸神在与恶魔们在联合行动中意见相左,不把所有力量放置于这个首要行动中,那他们终究无法发现拉克西米,这个伟大的胜利。人民常说,要确保胜利必须要付出。如果我们学会从这个角度看待我们所做的每件事,那就不难去理解搅拌海洋这个故事的隐藏含义。这个故事的主旨,就是希望让人明白无论多大还是多小的行动也好,都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和专注方可让其实现。而这也是拉克西米日的重要象征意义。

种姓制度对当时社会有什么影响

种姓制度对现代印度社会的影响 摘要:种姓制度作为一个古老的社会制度在世界上其它许多地区古代历史上都曾经存在过,却只有印度近乎完美的将其保留下来。直到现代,种姓制度任深深的影响着印度社会的各个领域,政治、经济、文化等无不充斥着种姓的气息。虽然种姓制度在现代印度有所衰弱,但这种衰弱不可能导致种姓制的灭亡,种姓制也将继续不断地左右印度社会。 关键字:种姓制度;现代印度;影响 一、种姓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种姓制度是中国古代文献对古印度等级制度的泛称。种姓(caste)这一词来自于拉丁文(castus),意为纯粹、不杂,与它相对的是印度文中的瓦尔那(varan),指的是社会地位和权力的等级划分。因此,种姓制度在古印度又称瓦尔那制。 种姓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段漫长的的历史时期,它最早萌芽于早期吠陀时代,是吠陀时代部落的组织形式。马克思在《资本主义生产以前姿态》一文中形象地指出:“部落之最极端的、最严格的组织形式是种姓制度。”[1](p.13) 根据印度相关文献可知,瓦尔那一词在梵文中原意为“色”,指的是与居民的肤色区别有关。尼赫鲁在《印度的发现》一文中说:“种姓是从雅利安人与非 [2](p.95)雅利安人的严格界限中开始的。”公元2000多年前居住在欧洲和中亚的雅 利安人从阿富汗高原南下入侵印度河上游的“五河流域”。当雅利安人在用暴力征服当地居民时力图把他们纳入到雅利安人社会中来,但又想保持雅利安人自己民族的一致性。因此,雅利安人与被征服的非雅利安人根据肤色和文化上的差异被分为两类:一类是雅利安瓦尔那;另一类是达萨瓦尔那。d·d·高善必认为:“在梨俱吠陀时代,唯一的区别是肤色淡的雅利安人与肤色较黑的达萨之间的不 [3](p.82)同。”而在此阶段,由于雅利安人部落与当地土著居民部落内部阶级分化尚处于初级阶段,社会劳动分工也尚未发展,因此在雅利安人部落内部并没有种姓的区分,四个瓦尔那的划分也尚未出现,瓦尔那制尚处于萌芽状态。 到梨俱吠陀时代末期,随着雅利安人的不断扩张与社会劳动分工的发展,初步有了四个瓦尔那阶级的划分。第一个瓦尔那是婆罗门。他们主要掌管祭祀职能,同时垄断了文化教育。第二个瓦尔那是刹帝利。一开始又称“罗阇尼亚”主要是由掌握军政权利的世俗贵族集团构成。第三个瓦尔那是吠舍。他们大多是雅利安的平民,在政治上没有特权,主要从事工、农、商等职业。第四个瓦尔那是首陀罗。他们大多是那些失去土地的吠舍和那些在战争中被征服的达罗毗荼人,他们是社会的主要劳动生产者,从事各种低贱的职业。形象的说就是古代印度社会的奴隶阶层。 “在印度古代文献中最早提到四个瓦尔那等级划分的是《梨俱吠陀》中的《普鲁沙赞歌》。它说‘四个瓦尔那是由吠陀诸神分割一个原始巨人时,由其身体的不同部分产生的。其中他的嘴变成了婆罗门,双臂变成罗阇尼亚,双脚变成吠舍,双脚生出首陀罗。’这是四个瓦尔那的原型。但多数学者认为那是婆罗门僧侣集 [4](pp.44-45)团为了巩固他们自己及刹帝利军事贵族特权而编造出来的。” 除了以上四大种姓之外,还有一种人被排除在种姓之外即“贱民”。他们的社会地位最低,最受歧视。他们从事的职业大多为屠夫、抬尸、清扫等被印度教认为是“肮脏”的职业。后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各个不同种姓又派生出许多亚种姓和次种姓,各个不同的亚、次种姓各自形成一个独立的团体,按照各自内部 的道德风俗生产生活。 到了近代,随着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种姓制度也开始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高级种姓的司法权、行政权、教育权、豁免权等权利正在一点一点的被剥夺。低级种姓的参政权和经济地位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独立后,印度政府也不断地探索如何进一步削弱种姓观念。

印度教的毁灭之神:印度三大主神之湿婆简介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印度教的毁灭之神:印度三大主神之湿婆简介 导语:湿婆为印度教毁灭之神,在《梵书》、《奥义书》两大史诗及往世书中都载有他的神话。据说他有极大的降魔能力,额上的第三只眼能喷毁灭一切的 湿婆为印度教毁灭之神,在《梵书》、《奥义书》两大史诗及往世书中都载有他的神话。据说他有极大的降魔能力,额上的第三只眼能喷毁灭一切的神火,曾烧毁三座妖魔城市和引诱他的爱神,得三魔城毁灭者之称。诸神和阿修罗搅乳海时,他吞下能毁灭世界的毒药,颈部被烧成青黑色,得青颈之称。印度教认为“毁灭”有“再生”的含义,故表示生殖能力的男性生殖器——林伽是他创造力的象征,受到性力派和湿婆派教徒的崇拜。 湿婆是苦行之神,终年在喜马拉雅山上的吉婆娑山修炼苦行,通过最严格的苦行和最彻底的沉思,获得最深奥的知识和神奇力量。他还是舞蹈之神,创造刚柔两种舞蹈,被誉为舞王。他是妖魔鬼怪的统帅,妖魔鬼怪都受制于他。妻子是雪山神女,两个儿子是塞犍陀和群山。前者是天兵天将的统帅,后者是侍候湿婆的诸小神之首。 湿婆的形象被描绘成三眼四手,手中分执三股叉、神螺、水罐、鼓等;身着兽皮衣,浑身涂灰,头上有一弯新月作为装饰,头发盘成犄角形,上有恒河的象征物。传说恒河下凡时曾先落在他的头上,分七路流向大地,颈上绕着一条蛇。坐骑是一头大白牛。他的故事散见于各种文献中。他的教派信徒奉其为最高的神,有地、水、火、风、空、日、月、祭祀八种化身,除毁灭外还可创造。佛教文献称他为大自在天,住色界之顶,为三千界之主。湿婆居住在凯拉萨山(Mount Kalashi,即中国西藏阿里境内的冈仁波钦神山) ,他的乘骑是公牛南迪(Nandi),他的神妃是雪山神女帕尔瓦蒂(Parvatī),又叫乌玛(Umā,光明、美丽)。 生活常识分享

印度教文化对种姓制度的影响

种姓制度是世界文明史上一种具有奇特性质的等级制度,它覆盖和渗透了印度社会人与人之间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相互关系。它的产生有其特定的政治﹑经济﹑民族等因素,但笔者在本文中试图从文化层面来探讨印度教文化对其的影响,及低种姓和不可接触者因此而遭受的苦难。 印度教有两大教义构成了种姓制度的理论基础,并根据这些教义建立了一套关于区分超越现世﹑超越有限历史的永恒正义的理论,将种姓制度建立在既玄秘不实而又似乎“无懈可击”的神﹑哲学基础之上。第一个是洁净和污秽观念。印度教认为世界森罗万象的背后有一个终极的存在,“梵”,世界皆为这个终极存在所幻化并最终复归于梵。但万事万物同梵的距离是不同的,复归的时间也有长有短。印度教趋于把世界看成一个有差别的长长的序列,人类社会只是这个长序列中的一段。人生来就有差别。这种观念用于人类社会,便成为种姓划分的重要依据。社会中职业划分出洁净与不净,从事相关职业的人也划分出洁净与不净。“污秽”被看成是可以传染的,可通过直接或间接地接触而传染。于是产生了种姓隔离﹑内婚制等。第二个是业报和轮回思想。宇宙万物皆为梵自我展现的结果,且梵对现实世界没有道德上的约束力。于是,这种超自然的存在对人们有了一种永恒的恐怖性的不可抗拒的力量。这意味着现实中人们的地位﹑财富﹑权力等方面的差异是受某种超自然力量的制约预先安排好的。人的灵魂永恒不灭,但灵魂总要从一个躯壳转到另一个躯壳。灵魂的这种不断转世就是轮回,而轮回的推动力是“业力”。“业力”是人的行动,包括行为﹑语言﹑思想三方面的全部活动。业有善恶,善恶导致不同的果报。业报轮回思想就这样让人们相信,现实中的不平等实际上体现着一种永恒的平等,而且,正是这种现世的不平等,在维护着永恒平等的正义。于是,低种姓和不可接触者相信了对此世命运的怨恨和反抗只会加重自己的恶业,使来世更悲惨。“业报﹑轮回思想就像一副强有力的粘着剂,把各种姓永久的固定下来。它又像一条无形的绳索,把个人牢牢地束缚于种姓的桩柱上。它要求每个人都恪守自己的阶位而不得谮越。这种理论从根本上否定了个人对改变自己现实地位的任何世俗努力,从而也阻止了对种姓制度的彻底批判和改造。”(引自尚会鹏《种姓与印度教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二章第67页)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活动,而文化会对人产生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印度教文化对生活于其中的低种姓和不可接触者的影响正是完美的诠释了这一点。印度教自产生时候起,逐渐在这片土地及生活于其中的人的思想上扎根,最终产生了独特的种姓制度。下面笔者引用一段对话,1965年,印度社会福利部组成了一个表列种姓的不可接触制﹑经济和教育发展委员会,对印度各邦进行不可接触制度的调查。调查者问一个不可接触者“你知道你为什么是一个不可接触者吗?”。答“不知道,先生。一定是由于我的祖先犯了什么罪,或者由于我的前生做了什么恶。”问“那么,你怎样改变不可接触制呢?”。答“神创造了它,只有神才能改变它。”。问“你知道,在我们的圣典中,没有一处关于不可接触制的记载。不是神创造了它。”。答“神可能没有创造它,但至少,神希望我们存在。”。笔者认为那位不可接触者的根深蒂固的种姓观念也可代表一般的不可接触者。即使在遭受了西方思想冲击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的近现代,种姓制度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衰落,比如现代工业发展,破坏了旧的以种姓为基础的分工体制,种姓对职业的限制逐渐松弛;贾吉曼尼制度衰落,种姓关系随之松弛;种姓日渐失去其传统的政治和司法职能;种姓实践和种姓意识弱化等,但种姓制度对人的影响仍未减弱。且先不谈受教育水平低下的低种姓的不可接触者,而说印度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在如何保护低种姓和不可接触者及少数派的利益的问题上也未能逃脱这个制度的束缚。所以,当甘地在1931年英﹑印第二次圆桌会议上劝说他的人民“先赶走英国人再说”时,他彻底地孤立了。以甘地为代表的许多印度社会活动家和思想家,看到了种姓制度的不平等性,但并不认为是一制度本身的罪恶。他们想在不铲除这一制度的前提下,将其改造成一种“人人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

印度教的等级制度是什么.doc

印度教的等级制度是什么 印度教的等级制度简介 印度种姓制度又称瓦尔纳制度是在后期吠陀时代形成的。它是古代世界最典型、最森严的等级制度。四个等级在地位、权利、职业、义务等方面有严格的规定:第一等级婆罗门主要是僧侣贵族,拥有解释宗教经典和祭神的特权,第二等级刹帝利是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他们拥有征收各种赋税的特权。第三等级吠舍是雅利安人自由平民阶层。他们从事农、牧、渔、猎等,政治上没有特权,必须以布施和纳税的形式来供养前两个等级。第四等级首陀罗绝大多数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属于非雅利安人,他们从事农、牧、渔、猎等业以及当时被认为低贱的职业。 特征:一是各等级职业世袭,父子世代相传。二是各等级实行内部同一等级通婚,严格禁止低等级之男与高等级之女通婚。三是首陀罗没有参加宗教生活的权利。四是各等级在法律上是不平等的。 印度教的等级制度的核心观念 种姓制度并非一套绝对的社会阶层,而是借由许多不同的标准建立起来的一套相对阶序,这些标准诸如:是否吃素、是否杀牛以及是否接触尸体等等这些标准背后的核心概念是一套洁净与不洁的价值观,然而该价值观却受到实际生活中的权力关系影响。为此,古代印度的婆罗门发展出一套称为瓦尔那的分类架构,作为解释并简化整个制度的方式。因此,这两套思维方式大致构成整个种姓制度的主要概念。 洁净与不洁 洁净与不洁是种姓制度的核心观念,其依循的原则主要有二:一种是时效性,一种是互补性: 时效性 在恒河岸边洗涤的人们:印度教认为水能洗涤不洁与罪恶,

恒河河水则有最佳的洗涤效果,因此印度人经常在恒河两岸洗澡或擦拭身体。不洁可分为两种,即暂时性的不洁与永久性的不洁。在此,不洁主要指在生活中各种被视为带有危险性,而需要将受此影响者加以隔离的事物或情况,比如经血、生产与死亡等等......。这些情况之下,即使与之有稍微的接触都算沾染到不洁,需要以慎重的方式隔离或是消除其不洁。 所谓的不洁是一套繁琐的分类体系,这其中最核心者包含《摩奴法典》所规范的人身上的十二种不洁物(如粪便、唾液等)、出生与死亡以及许多次转手过的人与物品。此外,各种器物之间也有一种比较性的不洁关系,如金比银洁净,银比青铜洁净,青铜比黄铜洁净,上述这些金属又比陶器洁净,这种比较性的关系会影响到器物的使用年限与价格。同样地,当人与不洁的接触程度与关联性也会牵涉到其被隔离的时间长短,以及处于暂时性的不洁还是永久性的不洁。以亲人死亡为例,当该状况发生时,其核心家庭的成员被视为最不洁,守丧期最久,不住在同一屋檐下的亲戚则依与死者生前来往的程度决定其不洁程度与守丧期,即与死者生前来往越密切者需守丧越久,反之则越短。同样的观念用于即将殉夫的寡妇,如果她们正处于经期时,依规定不可殉夫,必须等经期结束后四天并沐浴才可自焚殉夫(称为萨蒂)。上述这些有时效性的例子都可显示暂时性不洁的情形,而暂时性的不洁通常有直接或间接的化解之道,比如用水清洗(沐浴或洗涤特定部位)、剔除毛发、涂抹牛的五种分泌物等。 然而如果经常性的接触不洁的事物,比如专门替死者或产妇洗涤衣物、埋葬死者,这种情况下便处于永久性的不洁。换言之,以接触不洁事物为业的人或群体无法摆脱不洁的状态,因此他们与他们的亲人必须被长期隔离于大多数人之外,以防污染到其他人。如此,他们便成为不可触碰的贱民,其他非贱民的种姓必需避免与之直接接触,甚至迫使他们迁居聚落之外,否则有被污染的危险。 因此,在时效性上可以看见洁净与不洁之间的对立关系:如果要维系自身的洁净,必须远离不洁。洁净与不洁位在价值观的最高与最低两端,彼此相互排斥,互不相容。

印度种姓制度的产生与由来

印度种姓制度的产生与由来 公元前二千年代中叶,属于印欧语系的许多部落,从中亚细亚经由印度西北方的山口,陆续涌入印度河中游的旁遮普一带,征服了当地的大部分达罗毗荼人。入侵者是白种人,自称”雅利安”,意为高贵者,以区别于皮肤黝黑的达罗毗荼人。经过几个世纪的武力扩张,雅利安人逐步征服了整个北印度。 雅利安人早先过着原始的游牧生活。入侵印度后,雅利安人吸收了达罗毗荼人的先进文化,由游牧转为定居的农业生活,并逐渐向奴隶社会过渡。由于雅利安人对达罗毗荼人的征服和奴役,以及雅利安人内部贫富分化的结果,在雅利安社会中逐渐形成了一个森严的等级制度,这就是种姓制度。“种姓”一词在印度的梵文中叫“瓦尔那”,就是颜色或品质的意思。因此种姓制度又叫瓦尔那制度。 在种姓制度下,古代印度人被分为四个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婆罗门是祭司贵族。它主要掌握神权,占卜祸福,垄断文化和报道农时季节,在社会中地位是最高的。 刹帝利是雅利安人的军事贵族,包括国王以下的各级官吏,掌握国家的除神权之外的一切权力。 婆罗门和刹帝利这两个高级种姓,占有了古代印度社会中的大部分财富,依靠剥削为生,是社会中的统治阶级。吠舍是古代印度社会中的普通劳动者,也就是雅利安人的中下阶层,包括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他们必须向国家缴纳赋税。 首陀罗是指那些失去土地的自由民和被征服的达罗毗荼人,实际上处于奴隶的地位。 各个种姓职业世袭,互不通婚,以保持严格的界限。不同种姓的男女所生的子女被看成是贱民,或叫不可接触者,贱民不包括在四个种姓之内,最受鄙视。 为了维护种姓制度,婆罗门僧侣宣扬,把人分为四个种姓完全是神的意志,是天经地义的。在婆罗门的经典《吠陀》中,波罗门把种姓制度的出现用神话来解释,说原始巨人普鲁沙死后,天神梵天用他的嘴造出了婆罗门,用双手制成了刹帝利,用双腿制成了吠舍,用双脚制成了首陀罗。婆罗门僧侣还宣扬:凡是循规蹈矩,安分守己的人,来世才能升为较高种姓,否则,即降为较低种姓。因此,对于广大劳动者和奴隶来说,应该逆来顺受,放弃斗争,遵守奴隶主阶级制定的“达磨”,即所谓的“法”,以免加重来生的灾难。 为了维护种姓制度,奴隶主阶级还制定了许多法律,其中最典型的是《摩奴法典》。相传,摩奴是大神梵天的儿子,为了确定人间各种人在社会上的应有次序,确定婆罗门和其他种姓的义务,便制定了这部法典。其实,这只不过是奴隶主用来欺骗劳动人民的谎言。 摩奴法典首先确认婆罗门是人世间一切的主宰,而首陀罗只能温顺地为其他种姓服劳役。首陀罗不能积累私人财产,不能对高级种姓有任何不敬的言行。婆罗门和刹帝利则有权夺取首陀罗的一切。 为了镇压低级种姓吠舍、首陀罗的反抗,摩奴法典还规定了许多残酷的刑罚。比如,低级种姓的人如果用身体的某一部分伤害了高级种姓的人,就必须将那一部分肢体斩断。比如,动手的要斩断手,动脚的要斩断脚。 四个等级在法律面前是不平等的。《摩奴法典》规定,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100帕那(银钱单位)。如果是吠舍骂了,就要罚款150到200帕那。要是首陀罗骂了,就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相反,如果婆罗门侮辱刹帝利,只罚款50帕那;侮辱吠舍,罚款25帕那;侮辱首陀罗罚款12帕那。高级种姓的人如果杀死了一个首陀罗,仅用牲畜抵偿,或者简单地净一次身就行了。 《摩奴法典》还对各个种姓的衣食住行都作了烦琐的规定。比如规定不同种姓的人不能

印度教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影响

《东南亚南亚研究》2011年第4期 收稿日期:2011-10-10 作者简介:朱明忠(1943 ),男,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研究员。 印度教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影响 朱明忠 (中国社会科学院 亚洲太平洋研究所,北京 100007) 摘要:中国与印度是两大文明古国,在两千多年的发展中互为影响。印度教伴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诸多领域如天文、数学、医学、哲学、宗教等学科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我们的祖先曾经从佛教和印度教文化中吸收了许多有益的东西,大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的古代思想文化。 关键词:印度教;佛教;婆罗门天文经;婆罗门算经;婆罗门药方中图分类号:B982, B9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392(2011)04—0057—06 中国与印度两大文明古国,山水相依、互为比邻, 两国人民很早就开始了经贸与文化的往来。根据史书记载,大约在两千年前,印度教就伴随着佛教传入 中国。虽然印度教在中国的名声没有佛教那么大,但是它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诸多领域都产生了一定 的影响。 一、印度教在中国的传播 大约在公元前后,印度教伴随着佛教,就已从印 度传入中国。关于佛教传入的具体时间, 历史学界有不同的看法,一般倾向于这两种观点:一则为西汉哀 帝元年(公元前2年), “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支王使伊存,口授 《浮屠经》”(见《魏略·西戎传》);二则是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中天竺和尚摄摩腾和竺法兰 ,“白马驮经”来到洛阳,翌年在洛阳建白马寺。无论怎么说,在公元前后,佛教就已传入我国。至于印度教是何时传入中国的,确实很难考证。因为印度教比佛教早产生近一千年,佛教受印度教的影响很深,在它的思想中糅杂着许多印度教的教义与学说,一般人很难区分。例如,初期佛教吸收了奥义书中的许多思想,如“业报轮回”、“瑜伽修行”等;到了大乘时期,佛教不仅吸纳了吠檀多的哲学内容,而 且实行偶像崇拜, 移入了不少印度教的神灵;晚期的佛教密宗,更是大量汲取印度教性力派的思想和修行方式。实际上,印度教的许多思想都包含或融合于佛 教之中,当佛教传到中国后,印度教的思想也自然进入中国。 根据中国史书的记载和考古发现的遗迹,佛教和 印度教传入中国的途径,主要有四条:(1)“陆上丝绸之路”———由印度的西北部,经克什米尔,越葱岭,沿 着天山南北两路, 到达阳关和玉门关,这条路线又被我国称之为“西域道” 。(2)“海上丝绸之路”———从印度科罗曼德尔海岸,经马六甲海峡、马来群岛,至我国的广州、泉州等海港,此路线又被称为“南海道”。(3)“滇缅道”———由印度阿萨姆地区进入缅甸,再由缅甸传入我国云南省和西南地区。(4)“尼藏 道”———从印度向北,经过尼泊尔,穿越喜马拉雅山,进入我国的西藏地区。 佛教自西汉传入我国,经过了东汉、魏晋、南北朝,到了隋唐时代,中印的佛教文化交流已达到鼎盛时期。在这种交流中,许多拜佛求经的香客和学者,络绎不绝地往来于中印之间。为了寻求宗教真理,他们跋涉戈壁沙漠、穿过丛林峻岭、翻越喜马拉雅山,历经千难万险。在这条漫长、艰苦、充满危险的旅途中,不知道有多少中印的香客或学者,未能达到终点而死

什么是印度的种姓制度

什么是印度的种姓制度 印度教徒最典型、最重要的社会集团是种姓。而种姓制度(caste system)是印度及其他东亚地区普遍存在的社会体系,也是社会制度和规范。它主要存在于印度教里,虽说锡克教、伊斯兰教等是反对种姓制度的(这也是印度不同宗教之间矛盾的原因之一),但不能否认的是这些宗教或多或少都受其影响。1947年印度脱离殖民体系独立后,种姓制度在法律上已被废除,然而在实际的社会活动中,至今还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就我个人两个月的旅行经历,大城市中种姓制度已经比较少见,至少表面上外人看不出来,但边远乡村地区仍然比较严重。 关于种姓制度的产生,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解释。 最常见的是雅利安入侵的社会历史解释。公元前二千年代中叶,雅利安人(aryans)侵入印度的七河流域后,为了把自己较白的肤色同土著居民较黑的肤色区别开来,开始使用瓦尔纳verna(颜色或品质的意思)一词。所以,种姓制度又称“瓦尔纳”制度。随着雅利安人的社会分化,从事祭祀的僧侣和以部落首领为首的武士集团逐渐同雅利安一般人民大众脱离开来,而成为两个特权等级。一般人民大众则成为雅利安人社会内部的第三等级。这样,再加上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在社会上便自然地形成4个地位不同的社会等级。分别是婆罗门 (brahmins,神职人员和知识分子)、罗惹尼亚(即刹帝利kshatriyas,武士和国家管理者)、吠舍(vaishyas,工商业者)和首陀罗 (shudras,工匠和奴隶)。

波罗门和刹帝利这两个高级种姓,占有了古代印度社会中的大部分财富,依靠剥削为生,是社会中的统治阶级。吠舍是古代印度社会中的普通劳动者,也就是雅利安人的中下阶层,包括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他们必须向国家缴纳赋税。首陀罗是指那些失去土地的自由民和被征服的达罗毗荼人,实际上处于奴隶的地位。 根据印度教《摩奴法典》规定,各个种姓职业世袭,互不通婚,以保持严格的界限。如果违反规定, 就会受到处罚。由于印度教重男轻女, 在婚姻制度上也对男子网开一面, 允许高种姓的男子娶比自己低一个种姓的女子为妻,这种情况称为“顺婚”, 虽不鼓励,但可以容忍。而一个高种姓女子嫁给低种姓男子则被视为大逆不道, 被称为“逆婚”, 要受到最严厉的惩罚, 被开除出种姓, 他们的子女沦为“贱民”, 在社会上永远抬不起头来。贱民(dalit)也叫不可接触者(untouchable),实际上是上面四个种姓外的第五个等级,是无种姓(outcastes)的一种(还有另外一部分人自愿放弃自己的种姓,也会成为无种姓者),最受歧视,不光不能接触高级种姓的人,甚至要保持相当的距离。他们通常只能从事打扫厕所,清理尸体,屠夫等职业。 贱民的****是复杂的,但主要来自两个类。第一类是居住在雅利安社会圈外的落后部落。第二类来自瓦尔纳社会的分化。比如世代从事不净的职业,还有由于战乱、犯罪、通婚(逆婚)等原因离开或被开除种姓的人。

印度种姓制度的特点 实质与影响

考点:种姓制度的特点、实质与影响 1.种姓制度的特点: 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 不得通婚。 2.种姓制度的实质: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 3.种姓制度的目的: 维护印度奴隶主贵族的特权,特别是婆罗门的特殊地位。 4.种姓制度的影响: (1)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2)种姓制度虽已废除,但对当今印度社会的影响依然存在,它严重阻碍了印度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易错微析 对印度种姓制度性质的理解易错。 种姓制度是一种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例题1下图所示为印度的某种制度,它的实质是() A.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严格的等级制度 B.维护平民利益的民主制度 C.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制度 D.该制度下,人人平等,没有阶级之分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图片反映的是印度的种姓制度,其实质是严格的等级制度,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故选A。 例题2在一部反映印度古代社会生活的电影中,符合印度种姓制度史实的是() A.刹帝利命令婆罗门率兵出征

B.婆罗门在主持祭祀活动 C.吠舍在法庭上审判犯人 D.首陀罗在自家的农田里劳动 答案:B 解析:此题综合考查印度种姓制度的内容和特点。婆罗门是第一等级,主要阶层是祭司和贵族,掌握神权。刹帝利是第二等级,主要阶层是国王、武士和官吏。第二等级不能命令第一等级,故A项错误,B项正确。吠舍是第三等级,不能担任国家官职,故C项错误。首陀罗没有自己的田地,故D项错误。此题答案是B。 1.下列对印度种姓制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是为了维护奴隶主的统治地位而采用的一种制度 B.是古印度在向奴隶社会过渡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制度 C.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D.各个等级中虽有高低贵贱之别,但可以互通婚姻,差别不大 2.为再现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小李编写了一个剧本。你认为下面哪句台词不 符合史 实() A.我不仅是一位成功的商人,同时还是国家官员 B.别看我只是一名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一个等级 C.我是腰藏万贯的大商人,却屈居第三等级 D.我很苦恼,我爱上了一位上一等级的姑娘,但我们却不能步入婚姻的殿堂。 3.《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印度的种姓制度都维护哪一个阶级的利益() A.地主阶级 B.奴隶阶级 C.奴隶主阶级 D.自由人 4.阅读下列材料: 古印度文明时期,产生了种姓制度。现今社会中,在印度的广大农村,种姓制度仍根深蒂固地存在着;在欧洲,许多白种人歧视黑种人的思想仍然存在;在

印度种姓制度的现状简介.doc

印度种姓制度的现状简介 印度种姓制度的现状简介 事实上,印度历史上种姓间的冲突和斗争,是从来没有停止过的。 想想看,刹帝利手握兵权,吠舍财大气粗,怎么就会永远甘居人下呢?至于首陀罗和贱民,那就更不用说了,至少得保证有口饭吃吧,至少得让人活命吧? 自己的生存权利都不能保障,能没有造反的吗?大家知道,佛教产生于印度,佛祖释迦牟尼倡导四姓平等,事实上,这个四姓平等,就是反映当时的人民对种姓制度的不满。 到了近代,这种种姓反抗就更加激烈。20世纪80年代初,印度南部有一个地区的上千贱民,曾揭竿而起,宣布脱离印度教,改信伊斯兰教。 这个举动震动了全印度,报纸惊呼:印度教面临从未有过的致命危险!印度教社会受到包围!印度国父圣雄甘地,就是解放贱民的积极而勇敢的倡导者。他把贱民称为哈里真,意思就是神之子,这在印度这样一个种姓制度的社会里,是冒着极大的风险的。 甘地甚至十分动情地说:我宁愿粉身碎骨,也不愿舍弃我那被压迫的兄弟。倘若我注定要再生于世,我愿做一个不可接触的帕利亚人(贱民的一种),以分担强加于他们的悲愤、凌辱和危难,这些使我竭力奋斗,努力使他们脱离不幸的苦海。 因此,1950年,印度新宪法颁布后,明文规定不分种姓,人人平等,宣布废除种姓制度和贱民阶级。然而,直至今天,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使得种姓制度仍然顽强地起着作用,使首陀罗和贱民阶级难以翻身。 对于我所提的第二个问题,阿K先生和其他印度朋友也作了肯定的回答。他们说:在印度历史上,贱民中确曾产生过不少

杰出人物,也有一些很富有者,但数量很少。 种姓制度规定,首陀罗男子和别的种姓女子结合所生的混血种,都给予一种贱名,如首陀罗男子和婆罗门女子的混血种,就名为旃陀罗。他们的地位最低贱,毋庸置疑要进入不可接触的贱民之列了。 这些人只能世世代代从事被认为是最下贱的职业,如抬死尸、屠宰、当刽子手之类。然而,统一全印度的历史上极有名的孔雀王朝的开国君主阿育王,他的身上就流着旃陀罗的血。就是现代,印度也曾有过一位总理出身贱民。 但有一点却是无疑的,这就是千百年来,种姓观念和传统势力,像无形的锁链,处处制约、束缚着人们的一言一行。即使是首陀罗和贱民中的人杰,也在劫难逃。这就是他们或是难以执政长久,或是上台以后也得基本上按种姓制度行事。 极个别者,可能在上层社会也需要一些贱民代表人物的前提下,到达社会较高地位,但他们却难以触动、威胁高种姓、特别是婆罗门种姓的利益和特权,否则就会在他们未有作为前即被处理掉。 极少数首陀罗或贱民也可能比较富有,但却难被人们尊重,在社会上难有地位。因为贱民和首陀罗占到印度总人口的大多数,因此有不太准确的统计介绍,印度只有10-15%的人能达到中产阶级,其他80-90%者,都处于贫困和较贫困的境遇之中。 这就是印度的种姓现状,这也就是印度的种姓制度。因此,可以说,只要印度的种姓问题不解决,印度的两极分化就难以解决。一次,当我把我的这一想法说给印度的一位女记者听时,想不到这位女记者的回答让我目瞪口呆:现在这不就挺好吗? 我想,这位女记者一定是婆罗门种姓。 印度种姓制度的历史起源 经由印度西北方的山口,陆续涌入印度河中游的旁遮普一带,征服了当地的土著达罗毗荼人的,是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的的雅利安人。约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一些小

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形成

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形成 崔连仲 古代印度种姓制度是印度·雅利安人(以下简称雅利安人)在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等级制度。等级制度是阶级差别的一种形式,它在印度表现得最为森严、复杂和持久。 种姓:瓦尔那和迦提 “种姓”这一名称出自中国古代的汉译佛经和旅印高僧的著作中,有时称为“族姓”,或简称之为“种”和“姓”。这一概念开始就兼指古代印度所使用的瓦尔那和迦提这两个名词。例如在《十诵律》中提到十个种,即:刹利种,婆罗门种,贾客种,锻师种,木师种,陶师种,皮师种,竹师种,剃毛发师种,旃陀罗种。在这十个种中,前三个种当为刹帝利、婆罗门和吠舍三个瓦尔那;以下七个种当为从事各类工种的首陀罗瓦尔那和四瓦尔那以外的迦提,但在这里均称为“种”。 瓦尔那(Varna)一词,原义为“色”。1这一名词作为人类社会属别的概念,最早见于《梨俱吠陀》,当时是用以区别征服者雅利安人和被征服者达萨(意为“敌人”,即指“黑皮肤”的土著居民)的,故有雅利安瓦尔那与达萨瓦尔那之分。这种以肤色(白与黑)相区分的两种人,存在着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自然不会是平等的。但这时的瓦尔那一词大概还不能称之为种姓。到了后期吠陀时代,这个词才确定地被应用在种姓的意义上。 迦提(jati)一词,原义为“出生”或“种”。2这一名词用在种姓的意义上是否出现在后期吠陀时代,还不能确定。但学者们认为,大约从经书开始,特别是从家范经和法经时代开始,混合迦提无疑已经存在。 瓦尔那和迦提这两个概念是有区别的,但彼此又有密切的联系。前者出现早,后者略晚,后来这两个词开始混用。怎样混用?在古代的各种文献中反映的不尽一致。实际上这两个概念的用法,随着时代的发展会有不同的变化;另外,地区不同也会存诓钜欤 虼烁魑南姿捣ú灰唬 馐呛茏匀坏摹>头从持中瘴侍庾钪匾 徊糠ǖ洹 ?U>《摩奴法典》来说,这两个词是混用的。但瓦尔那的用法较为严格,一般用于四个瓦尔那,只有在个别情况下用于四瓦尔那以外的迦提。3迦提的用法较为灵活,它用于瓦尔那同用于迦提的次数相比,大约各占一半。4这种情况的出现是符合种姓制的发展趋势的。随着四个瓦尔那的日益分化和迦提数目的日益增多,迦提一词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瓦尔那的形成 作为种姓的四个瓦尔那的划分,最早见于《梨俱吠陀》最后一篇的普鲁沙赞歌。在这里写道,当诸神分割一个原始巨人普鲁沙时,由其身体的不同部分转化成四种不同身份的人:“他的嘴变成了婆罗门,他的双臂变成了啰惹尼亚,他的双腿变成了吠舍,由其双脚生出首陀罗。”(X·90·12)在这首赞歌里没有提出瓦尔那这一概念,但它是后来被称为瓦尔那的四个等级的最早记录,这是勿庸置疑的。在这里,作为僧侣等级的婆罗门列为第一位。其次是啰惹尼罗(Rājanya),5这个词是第一次出现的,其意为王族,即后来文献中所列举的刹帝利。这是以王为首的武士等级,列为第二位。第三个等级是吠舍。吠舍一词在赞歌中也是第一次出现的,它是雅利安人和一般人民大众(维什)。Vaisyas(吠舍)一词可能即由Vis(维什)一词发展而来的。他们被列为第三等级。第四等级是首陀罗。按赞歌,前三个等级分别是由普鲁沙的口、臂、腿变成的,而首陀罗则是由其脚生出的。在这里不仅有身体部位之差,而且使用了“变成”和“出生”这两个具

印度教的基本教义与信仰

印度教的基本教义与信仰 印度教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吸收和融汇了许多其他宗教的思想和信仰,因此它是一个由多种哲学、道德体系相结合而成的复杂的综合体。在印度教的内部,不同的教派、不同的种姓或社会阶层也有着各自相异的信仰和实践活动。尽管各个教派在信仰。哲学和伦理上有很大的差别,甚至相互矛盾,但是有一些最基本的教义和信仰仍然是广大印度教徒所公认的,如承认吠陀的权威。梵我同一、业报轮回、精神解脱、瑜伽修行等理论。 (一)承认吠陀权威 承认不承认吠陀经典的权威性,乃是区分印度教与其他宗教的分水岭。凡是印度教的派别,都必须承认吠陀经典的权威性,否则就不属于印度教。 何谓“吠陀经典”?吠陀经典,就是指印度教的一批最古老、最富权威性的典籍,包括吠陀本集、梵书、森林书和奥义书等。它们又被印度教徒称为“吠陀天启”,所谓“天启”,就是“神的启示”,因此这批经典都被看做是神的启示。吠陀本集有四部,包括《梨俱吠陀》、《婆摩吠陀》、《耶柔吠陀》和《阿阔婆吠陀》。《梨俱吠陀》产生于公元前15op年至前1000年,是印度教最早的一部经典,全书共十卷,收集了1000多首赞颂神灵的诗歌。《婆摩吠陀》是一部颂神的歌曲集,它把《梨俱吠陀》的大部分赞神诗都配上了曲调,供教徒在祭扫仪式中吟唱。《耶柔吠陀》是讲如何举行祭祖的典籍,《阿阔婆吠陀》是一部巫术和咒语的汇编。梵书形成于公元前lop年至前700年间,现存的有15种,主要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讲仪轨——祭祖仪式的具体规定,二是讲释义——对赞歌、祭词、咒语的解释等。森林书也有许多种,它们是在梵书之后进一步阐述祭把理论的典籍。奥义书大都产生于公元前700年至前500年间,现存的有100多种,其中主要有13种。奥义书是专门阐述印度教宇宙观和人生观的重要哲学经典,其中心内容是“梵我同一”和“业报轮回”等学说。从吠陀本集,经过梵书、森林书一直到奥义书,这些典籍在内容上都是有联系的,先后依属的,因此它们被统称为“吠陀经典”。 按照印度教的观点,佛教后那教以及代表世俗文化的顺世论都否定吠陀经典的权威性,提出许多反吠陀的观点,因而被斥责为“沙门思潮”或“非正统派”。印度教所属的各个教派,如毗湿奴派、湿婆派、性力派等,则都把吠陀作为最基本的经典。印度教的各种哲学流派——数论、胜论、正理论、瑜伽论、吠檀多论和弥漫差论,也都是在承认吠陀权威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哲学体系的,因此它们被称为“正统派哲学”。 由于吠陀在印度教中的至上地位,所以后代出现了许多阐释吠陀的经论。有的人还从诗韵、字源、语法、天文学等方面研究吠陀,建立起所谓的“吠陀辅助学”。《摩奴法典》曾明确规定:学习吠陀是婆罗门、刹帝利和吠舍三个高级种姓必须履行的义务,而首陀罗由于等级低下是不允许学习吠陀的。出身高级种姓的人把学习吠陀看做是最大的荣誉和精神的再生。这些人一般在七八岁时就被送到宗教导师家专门学习吠陀,去前必须举行隆重的宗教仪式,即所谓的“人法礼”。印度教徒认为,父母只给了他第一次生命,即肉体生命,而学习吠陀则可以使他获得第二次生命,即精神生命。由此可见,在印度教徒的心目中吹陀经典的地位是多么崇高。 (二)梵我同一 “梵我同一”论,是阐述印度教宇宙观和人生观的学说。它是印度教的主要信仰之一,在印度教的思想体系中从古至今都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学说起源于奥义书,大成于公元8世纪商羯罗所建立的吠檀多不二论,后来一直延续至今,大约经历了近3000年的历史。 早在《梨俱吠陀》时代的后期,印度教的圣贤们就开始对宇宙的起源、人的本质等问题进行思考和争论。他们从众多的神灵中概括出宇宙统一之神,如梵天——宇宙创造之神就是其中之一。在后来的梵书中,梵天的概念已经演化为宇宙的实体,它不仅创造了世界万物,而且掌管着天、地、空三界。继之而来的森林书又进一步发展了梵天的概念,宣称“万物从

《 浅谈对印度教文化的认识及启示 》

中央财经大学2012-2013学年第2学期期末考试 《当代世界宗教问题透析》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浅谈对印度教文化的认识及启示》 摘要:本文就本学期对印度宗教的学习感悟为出发点,首先谈论印度教的主要理念及其在印度文化中的作用;接着阐述了印度教文化对人们生活和社会的影响;最后,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谈谈有关印度教文化的启示。 关键词:印度教、文化、社会生活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初次比较系统地接触到了印度宗教,也改变了我对宗教的一些认识。印度是一个宗教色彩浓重的国家,而印度教在印度宗教文化中又占据了主体地位。印度教是印度的第一大教,几乎主宰了印度2000多年的历史,影响着印度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印度文化、人们的道德信仰、印度的经济社会发展等多个方面。 一、印度教的主要理念及其在印度文化中的作用 印度有82%的居民信奉印度教。印度教于公元8世纪形成,它的前身是婆罗门教。它综合了多种信仰,并没有单一的信条,但所有印度教教徒都信奉多神教的主神论,最重要的神有“创造神”梵天、“守护神”毗湿奴和“毁灭者”湿婆。 印度教有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根据这一制度,信仰印度教的人,被严格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且生来就决定了。自然而然的体现了印度教认为人生而不平等,这可能与其他宗教的教义不同。正因如此,印度人的等级思想根深蒂固,并且这个民族一般是不允许不同种姓的人通婚,这意味着,婆罗门的后代还是高贵的婆罗门,首陀罗的后代还是地位较低的首陀罗,世代相传。 印度教同样当然宣传因果报应和人生轮回。关于因果报应的一种说法是,人的一辈子要减少暴力行为,尽量非暴力,不杀生,这样人在死后可以减少苦难。这也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了印度人的道德秉性。 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它的文明最核心部分是宗教。印度人长期在宗教的熏染和陶冶下,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文化。印度教文化也就构成了印度文化的主体,宗教性和宗教色彩构成了印度文化的一大特色。其一,印度教文化娜视物质、祟尚精神的观念;其二,祟拜神灵、为神奉献的观念;其三,崇尚再生、不惧死亡的观念;其四,忽视时间、淡漠历史的观念。1印度教文化在印度文化的形成发展中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二、印度教文化对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印度教文化从公元8世纪开始,就已经深深地融入了印度人民的生活之中。印度教不仅仅是一种宗教信仰,更成为一种具显著特征的人生哲学和生活方式,并深入和影响到印度的方方面面。 由于印度教对神不灭的崇拜,延续了几千年印度人对宗教的信奉和执着,也成为了印度历史发展进程中遭遇混乱而能重获和谐发展的精神源泉。在贫富分化的印度,贫困者化解无常和痛苦的最佳途径就是认命和敬神,因此印度农村家家户户都供着宗教偶像,相信神主宰着、也引导着,追随 1朱明忠, 印度文化的宗教性与印度宗教哲学[J].中国图书评论,第6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