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庆都市旅游业发展探析

重庆都市旅游业发展探析

重庆都市旅游业发展探析
重庆都市旅游业发展探析

第36卷 第3期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5月Vol.36 No.3JournalofSouthwest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May,2010

重庆都市旅游业发展探析

陈新业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市400037)

摘 要:都市一直是旅游者活动的中心,都市旅游已经成为旅游发展的新潮流。本文从重庆都市旅游的历史发展与现状分析入手,结合重庆市的整体发展规划,对都市旅游产品、旅游建设与重庆的都市旅游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要促进重庆都市旅游的发展,必须在旅游产品的开发与服务质量的提升上做功夫。在此基础上,对重庆都市旅游进行合理规划,促进其健康发展,带动重庆旅游经济快速发展。

关键词:重庆;都市旅游;开发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41(2010)03‐0132‐05

都市旅游业的发展是城市国际化、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对城市的经济、环境、资源以及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因而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成为旅游发展的新潮流。在中国的多数大中型城市中,都市旅游正在迅速崛起,逐渐成为影响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战略选择与城市发展定位的重要因素。根据福布斯2008年“中国大陆最适合发展旅游业的城市”排行,在西部最适合发展旅游业的城市中,重庆位居第三,仅次于西安和桂林,与北京并肩排到全国的第16位。2008年,重庆接待海内外旅游者达到1.01亿人次,同比增长1/4左右;旅游总收入达561.5亿元,同比增长1/4左右。其旅游总收入和总人数增幅仅次于天津市,列全国第二位[1]。重庆旅游业能取得这样的成就,与重庆都市旅游的发展密切相关。然而,对重庆都市旅游的研究,并没有引起学界的重视:一方面,旅游研究者忽略了重庆旅游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城市环境中进行的;另一方面,城市研究者对重庆都市旅游功能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亦导致了该项研究的薄弱。根据笔者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关于重庆都市旅游的研究,论文不过十篇左右①,分别从重庆都市旅游的定位、形象塑造、文化价值与文化包装、基础条件、优势与不足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有的文章还提出了重庆都市旅游业的发展战略及思路,为重庆都市旅游研究开创了良好的局面。在此基础上,笔者就重庆都市旅游开发和发展的若干问题,进行多方面的深入思考,希望为重庆的旅游发展提供某些有益的东西。

一、重庆都市旅游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都市旅游是以都市文化、都市景观以及商业休憩设施为旅游资源,吸引人们在其范围内开展购物休闲、文化体验、商务会议以及观光度假等各种形式的旅游活动。根据佩吉等人的观点,包括历史遗迹、博物馆与美术馆、剧院与音乐厅、夜总会与红灯区、咖啡馆与餐馆、商店以及办公室在内,都属于都市旅游的范围[2]358。据此,广义的重庆都市旅游,应包括其全部行政区划内的40个区县城市,及城市景区(点)结合的旅游。狭义的重庆都市旅游,则应以重庆主城九区为中心,以一小时经济圈为外围,将主城九区和一

231①主要有如下一些:秦学颀枟重庆都市旅游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包装枠,枟经济地理枠,2002年第1期;刘冰彬枟论重庆都市旅游业的

发展枠,枟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枠,2000年第3期;毛勇枟重庆都市旅游业发展初探枠,枟重庆商学院学报枠,2000年05期;周继霞等枟山地城市旅游空间结构模式分析———以重庆为例枠,枟赤子枠,2009年第4期;陈新业、熊伟枟重庆都市旅游市场规范运作探讨枠,枟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枠,2004年第2期;毛勇枟重庆都市旅游亟需进行时空拓展枠,枟江苏商坛枠,2005第4期;杨娇枟重庆市发展都市旅游的优劣势及对策探讨枠,枟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枠,2006年第2期;李佳、赵毅枟重庆都市旅游形象塑造枠,枟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枠,2003年第2期;李飞等枟重庆都市旅游形象定位研究枠,枟重庆大学学报枠,2004年第1期;李鹏军等枟重庆都市旅游发展基础条件分析枠,枟重庆教育学院学报枠2007年第3期;罗青苗枟重庆市发展都市旅游的SWOT分析及问题与对策探讨枠,枟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枠,2008年第4期;徐艺枟重庆都市旅游空间发展战略枠,枟商场现代化枠,2008年中旬刊。

收稿日期:2009‐02‐18

作者简介:陈新业(1953‐),男,四川江安人,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高级经济师,副教授,主要研究经济管理、高校管理。

小时经济圈的旅游资源整合在一起的旅游。本文对重庆都市旅游问题的思考,主要从广义的重庆都市旅游出发,同时也关注狭义的重庆都市旅游。

重庆旅游业起步于1989年,经历了接待型、事业型和产业型三个阶段。在最初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重庆在中国或世界旅游市场上一直被认为是三峡旅游的过境地。海外游客大都把重庆作为游览长江三峡的起始点,顺道停留游览远郊的大足石刻,在市区逗留时间短;国内游客也多是慕三峡而来,顺道参观红岩村、白公馆、渣滓洞等抗战文化遗址。这一时期,重庆旅游业基本没有都市旅游的概念。1997年,重庆在行政区划上脱离四川省成为西部第一个直辖市。直辖之初的重庆旅游业,发展状况并不乐观。这可以从重庆市政府历年的工作报告中反映出来。在2006年前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旅游业发展的阐述比较零散、细碎,常常与商贸、物流、金融、房地产、信息、中介等其他行业一起被提及,几乎没有一句完整的话,并且被提到的多为单个旅游项目,如旅游机场、线路、节庆等,体系并不健全。但在这一时期,重庆都市旅游开始被提出,成为旅游界的新生事物。

新千年以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逐步推进,重庆市政府开始加大旅游业的发展力度,重庆旅游业面貌焕然一新,旅游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目前,重庆具开发价值的旅游景区(点)有400多个,其中国家A级景区80个,世界文化遗产1处,世界自然遗产1处,国家5A级旅游景区2个,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8处;251家星级饭店遍布重庆40个区县,其中五星级饭店有11家,而万豪、海逸、希尔顿、洲际、戴斯、雅高、豪生、喜来登、凯宾斯基、浪高、喜悦、天鹅、紫荆等国际知名饭店管理集团也已进入重庆;全市共有旅行社309家,其中出境旅行社20家。此外,在重庆注册的涉外旅游船有34艘,其中达到五星级豪华游轮标准的游船14艘[3]。2008年,重庆旅游业收入561.5亿元,是1997年的7.7倍,相当于全市GDP的11.01%。重庆旅游业已逐步成为重庆的支柱产业之一[4]。在重庆旅游业整体高度发展的情况下,重庆的都市旅游也迎来了发展的好时机。为了全面提升重庆都市旅游档次,在2008年,重庆市政府常务会议决定,将累计投入资金1067亿元,在2012年建成名为“太阳”的“山水都市”旅游精品工程[5],实现打造山水都市“1234”旅游精品目标,即建成10家旅游商品企业、建造20艘五星级豪华游轮、建设30家五星级旅游饭店、打造40个精品旅游景区。重庆市委、市政府于2006年的开始打造、项目投资总计达100亿元以上的“五方十泉”项目,已成为“山水都市”旅游精品中最出彩的旅游产品。2008年,在“五方十泉”成效显现的基础上,又推出了“一圈百泉”建设,就是在“一小时经济圈”内规划建设100个温泉,形成温泉集群。至此,重庆都市旅游开始进入蓬葧发展时期,显现出其独特的魅力。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在重庆整个旅游产业中,都市旅游所占比例与北京、上海等城市发达的都市旅游相比,差距还十分明显。我们应该在已有基础上,加大重庆都市旅游的开发力度,促进重庆都市旅游业更健康地发展。

二、“五个重庆”建设与重庆都市旅游

重庆都市旅游发展相对滞后的现状,在重庆市委、市政府于2008年提出建设“五个重庆”的新目标之后,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

2008年7月20日,中共重庆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提出了建设宜居重庆、畅通重庆、森林重庆、平安重庆和健康重庆的新目标新追求,作为对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314”总体部署(即重庆新阶段的三大定位———努力把重庆加快建设成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一大目标———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四大任务———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力度,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农业基地调整改革步伐;着力解决好民生问题,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加强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回应。建设“五个重庆”,很好地体现了人文思想、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是落实以人为本理念的生动实践;是培育重庆特色综合环境优势,深入进行形象建设和影响力塑造,扩大对外开放的有效途径,将有利于提升重庆的知名度、美誉度,增强重庆的吸引力、凝聚力。同时,“五个”重庆建设是一个有机整体,它们之间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共同构成重庆未来发展总体框架和前进方向,推动重庆更好更快地发展。

“五个重庆”建设,给重庆都市旅游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发展机遇。首先,行是旅游的首要要素。“畅通重庆”工程的实施,为旅游经济发展创造了先决条件。只有水、陆、空并举,把重庆建设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和全国最畅通的城市之一,重庆才有可能成为西部旅游的集散地和长江上游的旅游基地。其次,安全是旅游的生命。“平安重庆”建设不仅有利于提高重庆市民的生活品质,也有利于吸引外地游客。第三,“宜居重庆”按照规划,2012年前,重庆将投入3000亿元,强化居民住房保障,同时提升服务功能,让旅人在重庆住的更舒适。第四,“森林重庆”建设在改善重庆生态环境的同时,让重庆更加“有住头,有看头,有耍头”。最后,通过

331

“健康重庆”建设,重庆市民的健康素质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健康保障水平处于西部前列、健康行为基本养成,为外出旅游和接待游客创造条件[6]。总之,“五个重庆”建设直接和间接地促进重庆都市旅游业硬件和软件的改善提升,重庆都市旅游业要紧紧抓住“五个重庆”建设带来的历史性机遇,谋全局,定方向,思前景,快建设,促发展。

在政府决策上,要把都市旅游作为支柱产业,全力促进旅游“大项目,大投入,大营销”的实施。在大项目方面,要紧紧围绕长江三峡、山水都市、大足石刻、乌江画廊及武陵风光“4+1”旅游精品,力争每年上一批有牵动性、有影响力的大项目。在大投入方面,要坚持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投入项目多元化、资金来源渠道多元化;要继续借助中国三峡国际旅游节、山水都市旅游节和西部旅游产业博览会等旅游节庆平台,加大项目策划、包装和招商引资工作。在大营销方面,要充分利用政府、市场和政府+市场三种手段,细分各种产品和游客特点,利用网络等多种形式,加大境外市场,以及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国内市场的深度营销,促进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出境旅游“三大市场”协调发展。

通过“三大战略”,推进旅游业的大发展。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会进一步促进城市国民经济发展,增强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增强社会效益;进一步改善和优化重庆市的生态环境、人文环境、服务环境和法律环境,增强环境效益,从而全方位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为建设“五个重庆”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旅游产品与重庆都市旅游

旅游产品是一个综合概念,它是人们进行旅游活动所需的多种吸引物、设施和服务的组合[7]75。旅游资源的开发最终体现在旅游产品上,旅游资源优势能否转化为经济优势,与旅游产品开发合理不合理、水平高不高密切相关。开发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旅游产品,是吸引游客的主要载体。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旅游市场,能否抢占市场的核心部分,关键在于旅游产品能否迎合游客的需要。因此,开发和发展重庆都市旅游,必须充分认识开发旅游产品的重要性,坚持以旅游产品为中心,高度重视旅游产品的开发。

在旅游资源方面,重庆不可谓不丰富。长江三峡、大足石刻、山水都市、乌江画廊和武陵风光“4+1”等,是重庆旅游资源中的精品。长江三峡旅游以“7+4”景区整合,借助长江三峡得天独厚的内河大峡谷资源优势,推出游轮(游艇)线路;大足石刻以“石刻王国、影视基地、温泉故里、万国风情”为主题开发内容;渝东南旅游以生态和民俗为重点;山水都市旅游产品建设以“五方十泉”、“一圈百泉”为突破口,打造温泉之都。近几年来,重庆旅游业一直把发展山城都市旅游,塑造城市旅游品牌作为重点工作,重庆市政府明确提出了“充分利用自然、红色、人文旅游资源,实行联合开发,配套开发,形成主城一片、沿江三线、城郊一圈、联动周边,充电分类,多层服务,能适应各类各层次旅游消费的多元旅游业大格局”的发展规划[8]。重庆都市旅游业正朝着全方位、多层次的格局发展。

但从总体上看,重庆都市旅游主要以观光旅游为主,旅游产品的单一性仍然相当明显。由于旅游者人数众多,他们在年龄、性别、国籍、职业、文化、爱好、支付能力以及旅游目的等方面差别较大,也就决定了人们的旅游需求具备多样性的特点。为与之相适应,旅游经营者提供的产品也应当多种多样、丰富多彩。要改变单一的旅游产品供给结构,促进重庆都市旅游发展,吸引更多的、各个层次的、不同目的的、不同等级的旅游者到重庆旅游,必须进一步加强市场调研,深入分析旅游市场的动态,一方面要改进和培育已经开发和正在开发的观光旅游产品,进一步充实内容,改进服务,提高灵活性、适应性,使其继续成为重庆都市旅游的拳头产品;另一方面,要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从深层次挖掘旅游产品的潜力,进而有的放矢地进行新的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向市场提供度假旅游、休闲旅游、商务旅游、会议旅游、高新科技与现代工业旅游、现代农业旅游、修学旅游、参与式旅游等旅游产品,改变以目前的观光旅游为主的市场状态。要在抓好旅游产品开发、培育的同时,切实抓好旅游产品组合。旅游产品组合以旅游者的多种需求为出发点,以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目标,围绕不同的旅游主题和旅游类型,对一切关联的优势要素进行整合。旅游产品的组合应具有针对性和多样性;有效的时间安排和交通工具使用的合理性;适度的空间转移和合理的旅游点选择。要通过旅游产品的优化组合,形成丰富多彩的旅游“套餐”,切实改善旅游产品的结构,以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才可以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从而推动和繁荣重庆都市旅游,获取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1991年,枟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第二号指南枠第六版的标准中,规定服务是产品的必要组成部分[9]3。据此,旅游服务也是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庆直辖以来,旅游业在接待设施等硬件建设以及人才开发和培训等软件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从而大大提高了都市旅游接待能力,也明显提高了接待质量。但总的来说,旅游接待质量不高仍然是都市旅游的一大缺点。例如一些中小旅游城市的饭店设备还

431

不够现代化,管理水平也较差,餐饮质量一般。部分旅游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不够好。许多地方的环境质量和公共卫生条件还比较差。这些已影响到重庆旅游业的对外声誉,成为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一个不利因素。因此,开发和发展重庆都市旅游,必须在加强管理,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上下工夫。

首先,要坚持推行旅游行业最基本的客观质量标准。一般说来,最基本的客观质量标准有以下几点:1畅提供内容丰富、路线合理、劳逸适度的旅游计划,这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

2畅旅游计划制定的路线和日程能顺利地得到实施。除非受到不可抗拒力的影响,能准时抵离预定的每一个城市和进行每一项活动,这是保证质量的第一要素。如果旅游计划在某一点上被耽误的话,就可能打乱其后的全部日程和发生一系列事故。例如被迫取消某些非常重要的游览节目或耽误旅客回国的航班等,将造成很坏的影响和很大的经济损失。

3畅按质量提供计划预定的各项服务,如保证饭店档次、餐饮质量、车辆规格、导游水平以及文娱风味节目等等,如有改动或降低档次,必将造成旅客的不满。例如计划规定在某地住某某饭店,临时却更换另一个饭店,即使档次相同甚至更高,也可能被旅客认为是不守信用。

4畅保证旅游者人身及财务的安全,保证其合法活动不受干预和个人生活不受骚扰。

5畅各种服务人员不仅要有合格的文化素养和服务技能,还要有高尚的职业精神、强烈的服务意识和良好的服务态度,能够创造一种宾至如归的旅游氛围。

其次,要注重研究旅游者需求,提供能与之相适应的“产销对路”的服务。由于旅游产品不仅满足旅游者的物质需求,还必须满足其文化和精神需求,而不同的旅游者在文化渊源和层次,及兴趣爱好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往往不同的旅游者对同一种旅游产品的评价有很大不同。因此,要“用心良苦”地为不同国别和层次的旅客设计不同的旅游产品,并对旅游服务人员进行不同文化特点的培训及旅游心理的培训,提高旅游服务的针对性,使各种旅游者都感到满意。

再者,加强对现有旅游工作人员的岗位培训,根据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方式进行脱产或不脱产的培训,进一步提高旅游工作人员的思想业务素质和服务质量水平,增强旅游业的发展后劲。

四、旅游规划与重庆都市旅游

后现代都市旅游的一个概念性特征就是城市政府和规划部门与投资者、开发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共同实现开发旅游业潜力的方式[2]359。2009年国务院对新时期重庆旅游给予了新的定位:“发挥集散地枢纽功能,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旅游基地”[10],为重庆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最新的消息是城乡建设部编制的枟全国城镇体系规划枠中,重庆与北京、天津、上海、广州一道,被确定为国家五大中心城市[11]。重庆都市旅游应以此为契机,着手规划重庆都市旅游建设,从而推进重庆作为西部旅游目的地、集散地、长江上游旅游基地建设的进程。

(一)发挥直辖优势,通过重庆城市发展规划促进都市旅游的发展

重庆作为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市,经过10余年的改革发展,逐步形成了大都市的旅游形象和品牌。在新形势下,要进一步强化“直辖意识”,发挥直辖优势,促进旅游发展。把建设旅游强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把建设大重庆与发展大旅游紧密结合起来,使重庆尽快成为西部旅游发展的强力增长极;把旅游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优先选择,在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体布局中,把旅游业作为服务业发展的重点予以鼓励和扶持;加强城市旅游产业体系的培育,针对“一圈两翼”的布局,更大范围整合都市旅游资源。一是要大力推进城市中心商业游憩区的建设;二是加大重庆周边“一圈”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三是加强三峡库区县城、渝东北、渝东南旅游产品的建设。同时,发挥旅游扩大交流的功能。在市内、国内、国际市场强力推出山水都市旅游产品,广泛宣传直辖以来重庆日新月异的变化。一是通过组织市外客源来渝旅游,让他们认识直辖后的新重庆,吸引更多的目光关注重庆;二是组织广大市民参与“游新重庆”活动,见证直辖发展成就,激发市民热爱重庆、建设重庆的热情。

(二)建立省际旅游无障碍大通道,把重庆建设成为西南地区重要的旅游集散地

重庆市位于四川盆地东部,东邻湖北、湖南,南接贵州,西靠四川,北连陕西,是中国旅游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应着眼于寻找办法提升重庆都市旅游产品,加强重庆市与周边各省市和市内各区县间的旅游区域合作,扩大重庆都市旅游的影响。按照旅游市场需求,积极推进跨区域旅游资源共享,旅游交通贯通,旅游客源互流,旅游产业同兴。充分发挥区域联动的龙头作用,协调好各方面关系,全面实施渝鄂、渝川黔陕旅游合作协议,加强跨省旅游经济协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强化旅游品牌的联合宣传促销和旅游市场的整顿规范,共建跨区域无障碍旅游区,积极推进跨区域旅游资源和精品线路的联合开发。合作开发以“生态家园、红色圣地”为主题的“渝川黔”,以“科考探秘”为主题的“渝鄂陕”,以“民族风情”为主题的“渝

531

湘黔”三个金三角,以及以重庆为中心,联动云、贵、川、陕、桂、藏的“神秘的中国西部之旅”和南连赤水———遵义,北接广安———华蓥山的“红色之旅”等跨区域旅游线路[12]。

(三)抓住重庆成为全国中心城市的契机,促进都市旅游建设

未来,作为国家中心城市,重庆会在中国西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影响力,成为内陆直接对外开放的城市,成为西部乃至中国的物流、交通和人流门户与枢纽,肩负更重要的产业职能和经济职能,成为国家改革开放的重要试验区,这对重庆都市旅游建设的促进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专家潘国平认为,“既然是中国的中心城市了,也就是国际的中心城市之一”,“重庆可借力推动‘亚洲联盟’在渝设立,在成为区域经济中心后,也成为区域政治文化中心。下一步,重庆可吸引更多使领馆进驻,积极动员新成立的国际组织总部或者分支机构在中国落户时优先选择重庆,鼓励现有驻京的少量的国际组织或者国际组织驻华代表处迁移重庆落户等”[11]。从中国中心城市到国际中心城市的定位,无疑为重庆都市旅游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五、结 语

都市旅游业正在成为重要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对公众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正走向世界的重庆,应紧紧抓住西部唯一直辖市与国家中心城市之一的机遇,利用自身丰富的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多层次的旅游产品,大力推进都市旅游业的发展,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旅客,树立重庆国际大都市形象,促进重庆社会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2008年重庆旅游收入游客增幅双列全国第二[EB/OL]畅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cn/cj/cytx/news,2009‐01‐30畅

[2] (英)佩吉,黄代梅,李兆敏,等畅现代旅游管理导论[M]畅黄代梅,等,译畅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畅

[3] 重庆旅游业实现了两个突破[EB/OL]畅华龙网,http://www.cqnews.net/,2010‐01‐10畅

[4] 建设长江上游旅游产业基地[EB/OL]畅重庆旅游政务网,ht‐tp://www.cqta.gov.cn/cms/gov,2009‐09‐24畅

[5] 重庆投千亿巨资打造“山水都市”旅游精品[EB/OL]畅酒店用品网,http://www.99hotel.com/htmlNews,2008‐05‐03畅[6] 准确定位 明确方向 精确立策 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旅游基地[EB/OL]畅重庆旅游政务网,http://www.cqta.gov.cn/cms/gov,2009‐09‐24畅

[7] 吴必虎,宋子千,等畅旅游学概论[M]畅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畅

[8] 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畅城市联合信息网,http://www.city‐net.cn,2006‐04‐29畅

[9] 杨学峰畅旅游资源学[M]畅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9畅

[10] 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EB/OL]畅中央政府网站,http://www.gov.cn/zwgk,

2009‐02‐05畅

[11] 重庆跻身中国五大中心城市深圳落选[EB/OL]畅网易新闻,http://news.163.com,2010‐02‐08畅

[12] 对重庆旅游发展思路的若干建议[EB/OL]畅OK旅行网,www.oklx.com,2006‐12‐18畅

责任编辑 张颖超

OntheDevelopmentoftheUrbanTouristIndustryinChongqing

CHENXin‐ye

(TheChongqingEngineeringandTechnicalCollege,Chongqing40037,China)

Abstract:Theurbanareaisthecenteroftourism,andtheurbantouristindustryhasbecomeanewtrend.AccordingtothehistoryandcurrentsituationofChongqing’stourism,thispaperanalyzessomefactorsthatareinterrelatedwithChongqing’stourism,suchasthegoodsandtheconstructionoftouristindustry,etc.Inordertoadvancethedevelop‐mentofChongqing’stourism,wemustdevelopnewtouristgoodsandupgradethequalityofservice.Basedonthese,theurbantouristindustrymaygetbetterdevelopment.

Keywords:Chongqing;urbantouristindustry;development

631

浅谈重庆市旅游的发展(一)

浅谈重庆市旅游的发展(一) 摘要:本文对重庆都市旅游的特色资源及其自身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发展都市旅游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都市旅游;重庆;对策 重庆是一座有丰富文化内涵和深厚历史积淀的文化名城,也是一座充满立体感的现代化城市。发展都市旅游,绝不只是看看广场,逛逛商场,烫烫鸭肠。重庆独特的地理风貌、历史背景和人文景观说明它完全是有发展成为“旅游目的地”的市场前景的。因此,如何把握重庆发展都市旅游无可代替的优势,把都市旅游特色发挥到极致,将都市旅游产品建设成为世界级品牌,成为重庆旅游乃至重庆的象征,是重庆发展旅游业要解决的重要任务和主要问题。 一、重庆发展都市旅游的意义 依托大都市的经济和社会地位,根据城市的功能定位和资源特点,以丰富多彩的都市和都市生活为载体,整合都市的相关资源和产业,把都市风光、都市文化和都市各种产业融为一体,作为自身旅游业发展的特色和目标定位,展现都市的文化底蕴和城市形象,形成富有魅力的旅游胜地,这就是都市旅游1]。重庆作为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西部最大的工商业重镇,长江上游经济、文化、科教和旅游中心以及水陆空交通枢纽,创新、建设、发展和繁荣山城都市旅游,对于促进重庆“都市发达经济圈”5]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快都市现代化建设速度,增强大城市辐射带动和发展大农村的综合能力,缓解城乡日益突出的就业压力与矛盾,不断提高城乡人们的生活水平,使其快速赶上和超过沿海经济发达的大城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重庆都市旅游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重庆人杰地灵,经济发达,商贸繁荣,历史与当代交相辉映,商贸与文化互为融合。重庆市的都市旅游是在直辖以后发展起来的,目前,都市旅游的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旅游业发展规模小,只是片区性地开发,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处于相对分散的状态。旅游产品还是以传统的观光旅游产品为主,旅游产品相对单一,旅游线路的互补性不强。重庆的旅游业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尽管目前的旅游资源开发对地区性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从整体看,它在城市经济结构中的比重较小,对城市经济发展所起作用不明显。其具体问题如下: (一)重庆蕴藏着发展都市旅游巨大的潜力 重庆市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类型多样、特色鲜明。市区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处,国家AAAA级旅游区(点)7个,市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然保护区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0处。它在自然地貌的基础上,凭借独特的历史背景和人文景观,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旅游资源。正是由于这种不可替代的旅游资源,才树立起“山城”重庆的城市形象,重庆是2007年中国最美城市第六位。城市规模是发展都市旅游最基本的条件,重庆在城市规模和功能方面也已有了自己的优势,发展都市旅游的规模和功能都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档次:它既是中国第四个直辖市,又是长江上游的中心城市和全国的特大城市;工商业发达,购物点非常集中,商业街区具有国际氛围。 (二)都市旅游形象和旅游资源的建设宣传缺乏自身特色 发展都市旅游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留住旅游者,为此,必须树立鲜明的旅游目的地品牌。只有这样,旅游业才能壮大发展,才能带动城市社会和经济发展。到北京和上海的旅游者不仅仅是中转集散,并且还以那里作为“旅游目的地”,是冲着故宫、长城等文物古迹的都市旅游城市品牌去观光游览;是冲着商业大都会的都市旅游城市品牌去观光购物。目前,到重庆的旅游者大都是冲着长江三峡和大足石刻而来的过境旅游者,“都市旅游目的地”的形象还不醒目、不突出,旅游集散地仍是重庆的主要功能,旅游产品还没有升级为都市旅游品牌。

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要点

中国出入境旅游市场分析 【摘要】: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国民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潜力巨大的出境旅游市场已引起全球瞩目,但是入境旅游市场却持续低迷,出境旅游这一高额利润市场也受到国内外旅行社的普遍关注。本文采用市场学中的消费者行为理论对中国出入境旅游市场现状的分析,揭示我国旅游贸易逆差的原因,以及入境旅游市场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个人建议及解决措施。 【关键词】: 出境旅游入境旅游旅游逆差 旅游业是为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产生的食、行、游、住、购、娱等需求,提供相关旅游产品与服务为主的复合性产业,主要包括:观光产业、度假产、康体产业,商务产业、文化产业、娱乐产业、教育产业等等。而在一定条件下商业、餐饮业、旅游地产业等产业也由于本身具有重要特色而会归入其范围内。因而,旅游业可说是一种无烟产业,优势明显。 在当今时代,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解决就业,帮助扶贫开发方面成效显著,产业不断提高。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的中国旅游业对社会经济的拉动、社会就业的带动、以及对文化的提升与环境的改善作用也日益显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我国旅游人数逐年增长,旅游资源日益丰富,旅游市场日趋完善。在中国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的现象之下我们来看一下中国出入境旅游业发展的分析。 一、我国出入境游客数量状况 据国家旅游局发布的《2013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国内旅游人数32.62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3%。全国国内旅游收入26276.12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5.7%。入境旅游人数12907.78万人次,比上年下降 2.5%。其中:外国人2629.03万人次,下降 3.3%;香港同胞7688.46万人次,下降2.3%;澳门同胞207 4.03万人次,下降2.0%;台湾同胞516.25万人次,下降3.3%。中国国家旅游局3日宣布,截至2014年11月,中国内地公民当年出境游首破1亿人次。 从旅游局发布的数据来看,我国旅游市场中出入境游客数量分布不均,我国入境旅游市场处于低迷状态,出境旅游市场则发展良好,这就造成了我国旅游业的贸易逆差,近几年来我国旅游业贸易逆差持续增大,据有关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旅游业境外消费1020亿美元,贸易逆差519亿美元;2013年境外消费1287亿美元,贸易逆差769亿美元;2014年前6个月境外消费700亿美元,逆差470亿美元,预计2014年贸易逆差会超过1000亿美元。 二、出现旅游贸易逆差持续增长的原因

旅游行业SWOT分析

中国的旅行社在旅游行业的竞争态势分析 应用模型的解释和描述 PEST 分析 P—政治法律因素:主要是指对企业经营活动具有现存的和潜在作用与影响的政治力量,以及对企业经营活动加以限制和要求的政府政策、政府管制、国家政局、法律法规等因素。 E—经济因素:包括经济增长率、财务与货币政策、利率、汇率、消费、投资、通货膨胀、国家的宏观经济状况,经济发展形式等。 S—社会因素:包括文化教育、生活方式、社会习俗、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公众的价值观念等。 T—技术因素:包括产品寿命,新技术、新工艺的出现,技术变化速度、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 波特的五力分析 1.行业新加入者的威胁:新加入者会带来生产能力的扩大,带来对市场占有率的要求,但它取决于进入行业的障碍和原有行业的反击程度。 2.现有竞争者的竞争程度:包括目前竞争者采用的价格战,广告战,增加对消费者的服务和质量等。 3.替代产品的威胁:包括那些与本行业产品有同样功能的其它产品。 4.购买商讨价还价的能力:购买商要求降低价格,提高产品的服务和质量,这取决于购买商的实力是否强大。

5.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供应商的威胁手段一是提高供应价格,二是降低供应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如果供应商的势力强大,这些手段就较容易实现。 目前的旅游业特征描述 旅游业具有“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的美称,它已经和石油业、汽车业并列为世界三大产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旅游市场规模的扩大,我国的旅游业有了非常迅速的发展,旅行社的数量不断增多,他们之间在竞争的同时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从而推动我国旅游业不断前进。但是比较而言,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水平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们对旅游消费的需求将进一步上升,国内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会越来越重要。 行业竞争态势分析 PEST分析 1. 经济环境影响旅游业发展的经济因素包括旅游业的总体发展趋势,国民的人均收入,交通状况等旅游业发展水平。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形式良好,国民生产总值大幅度增长,人们生活水平不段提高,旅游业发展具有美好的发展前景。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当人们的生活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他们会将自己的收入投入到满足更高层次需求的领域上去,作为满足人们目前需求的旅游业,无疑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而我国政府目前的经济政策也在大力鼓励旅游经济的发展。我国目前的交通

重庆高新技术产业SWOT分析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2) 一、SWOT分析 (3) 二、重庆市高新产业发展现状 (3) 三、重庆发展高新技术的优势 (4) (一)教育资源 (4) (二)自然资源优势 (4) (三)产业优势 (4) (四)环境优势 (5) 四、重庆发展高科技产业劣势分析 (5) (一)高科技产业规模相对较小,经济发展总体比较落后 (5) (二)区域的创新体系互动能力不足 (6) (三)制度观念创新不够 (6) 五、重庆高新产业发展的机会 (6) (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推近 (6) (二)投资环境的不断优化 (6) 六、重庆高新企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6) 七、重庆市高新技术发展的分析结论 (7) 参考文献 (8)

摘要 十二五规划国家出台了振兴新兴产业的计划,包括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药,以及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重庆作为教育资源比较发达的城市,在高新产业的发展中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但同时也面临着相应的挑战。重庆依靠自身条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对于重庆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字:重庆市 SWOT 新兴产业

Abstract Our country launched a plan to develop energing industry,including new energy,aerospace,new material,biopharmacetical,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Chong qing,a city that has a developed education material,aheading in China in the development of high-tech industry,but there are also challenges.It is critical impertion to estabilsh a international city for Xi’an to develop high-tech depending his own occasions. Key words:Chong qing SWOT;emerging industry

2011年重庆市旅游业统计公报(官方报告)

2011年重庆市旅游业统计公报 2011年, 重庆市旅游业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旅游局的大力支持下,按照把重庆建设成为全国重要旅游集散地、西部旅游高地和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把重庆旅游业建设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总体目标,大力实施“大项目、大投入、大营销”三大战略,按照“一心两带”的战略部署,以做大全市游客总量为突破口,以搭建“1+5”旅游要素平台为抓手,强势推出“重庆非去不可”宣传主题口号,强力推进六大旅游精品景区建设,全面发展国内旅游,积极发展入境旅游,有序发展出境旅游,扩大旅游消费,加强旅游监管,提升旅游服务综合满意度,推动旅游转型升级,全市旅游经济呈现出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势头,实现“十二五”开门红。 旅游业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增幅稳居全国前列。全市共接待海内外旅游者2.22亿人次,比上年增长37.3%(其中过夜游客5305.17万人次,同比增长29.39%);旅游总收入1268.62亿元,比上年增长38.22%。其中:入境旅游者186.4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9.68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6.04%和37.66%;国内旅游者2.2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202.7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7.31%和38.51%。出境旅游者56万人次,同比增长30.23%,其中,通过出境旅行社组织的出境旅游者35.8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87.18%。(见表1)。通过5家赴台旅行社组织的赴台旅游者4.4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5.75%。据初步统计测算,全市旅游业增加值501亿元,占全市GDP的比例达5%。

一、国内旅游快速增长,国内旅游最主要的增长点是假日旅游 全市接待国内旅游者22019.9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7.31%;国 内旅游收入1202.76亿元,比上年增长38.5%。(见图1、图2) 图1 2011年重庆市接待国内旅游者情况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4500 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单位:万人次

旅游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模板

旅游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模板

旅游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会展业与旅游业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会展一般都会选择旅游发展到一定程度、有一定基础设施的地方举办,而知名的成功会展又会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城市更加重视发展会展旅游业。今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市政协组织部分委员,会同市旅游局、市会展办和市政府研究室等部门,联合开展了会展旅游业发展调研。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会展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会展旅游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会展经济蓬勃发展,产业特色初步形成。从全国范围来看,合肥会展起步偏晚,但发展较快。自以来,展会数量年均增速达40%。全市举办各类展览40余场次(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18场次);达69场次,较上年增长70%,参展人数增长141%,当年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大型会展25个;举办各类较大的展览66场次,特别是第十六届国际美术大会的举办,标志国际性大展取得零的突破,当年参展人数总计达28万人次。,全市举办各类展览突破70场次(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32场次),营业收入、展览面积、参展人次都再创历史之最。,全市共举办各类展览102场,展种涉及科技、工业装备、文化艺术、农业、服装服饰、人才、粮油机械等领域,其中全国性展览有第十三届中国艺术博览会合肥展暨合肥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国际徽商大会等8

场。我市举办各类展览122场,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各类展览45场,同比增长10%,总展览面积达63.9万平方米;安徽省红三环体育馆举办展会25场,总展览面积16万平方米,参展人次达60万。 会展企业快速增加,办展水平逐步提高。截止底,全市有展览业务的企业已达60多家,其中专业展览公司30多家,直接从事与展览相关的广告、装璜、物流等关联业务企业近200多家。以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为龙头,形成了体育馆、科技馆及商务中心、公园、广场等室内外大小适宜、分工自然的展场体系。会展企业呈现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在激烈市场竞争中适时进位、选项定位的发展趋势。专业展览公司的发展壮大,加速了合肥会展经济的崛起。几年来,我市成功举办了“第十六届国际美术大会”、“全国农机产品订货会”(连续四年)、“中国畜牧业交易会”、“第38届全国新特药品交易会”、“第57届全国汽车零配件交易会”、“第48届中国教学仪器设备展览会”、“第十三届中国艺术博览会”、“首届中国国际动漫交易会”、连续两届“中国坚果炒货食品节”、“第四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等国际性、全国性大型会展40多个场次。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很多全国性大型展会,即使是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也不是轻易能够申办到的,比如“全国农机产品订货会”在我市连续举办四届的基础上,和已经确定继续在合肥举行,特别是“第四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在合肥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合肥已经成为中部区

重庆旅游业的发展与前景

分析重庆旅游业的现状、解决对策与发展前景 ——以磁器口为例 摘要:重庆是我国西部重要的中心城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近年来重庆旅游业一直处于发展上升阶段, 目前在西部已达到中等发展水平。分析旅游业的现状与发展前景成了越来越热门的话题,本文以重庆磁器口古镇为例,在总结前人研究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查阅了大量文献和案例,结合磁器口的实际特点以及自身的探究体验,对其现状与发展前景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旅游业磁器口现状解决对策发展前景 磁器口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因明清时盛产瓷器和运转瓷器而得名,是重庆主城区内唯一保存完好的明清古镇,其街巷格局和自然环境风貌依旧,古镇以古老的建筑、纯朴的民风、悠久的文化、奇特的风俗对于都市人群有着较大的吸引力。磁器口古镇历史悠久, 至今已有1800 余年的历史。今天的磁器口古镇保护面积为1.18平方千米, 整个古镇所辖面积为1. 5平方千米。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外出旅游的的欲望也越来越强烈。由于交通便利,磁器口日益成为重庆人以及周边人周末或假期的最佳去处,而磁器口作为重庆市内最著名的的古镇,也吸引了大量外来游客。“磁器口游”越来越热,磁器口也在一步一步的发展,同湖南凤凰等其他古镇相比,磁器口还存在一定的劣势,但总体上来说它仍然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磁器口现状 1.1现状中的优势 1.1.1 区位条件 磁器口古镇位于重庆市沙坪坝西北部的长江支流——嘉陵江下游处,地处重庆市最具文化氛围的沙坪坝区北部,东北临嘉陵江与江北区相望,东南邻沙坪坝街道,南与覃家岗镇相望,西接童家桥街道与井口镇,西北同石井坡街道紧相连接,占地面积为43.58公顷,人口13819。距重庆市第二商业中心——沙坪坝三峡文化广场约3.5公里,距重庆市政府驻地约15公里。有国道、省道、高速公路等从这里经过。至江北国际机场只有20分钟车程,至重庆火车北站(龙头寺站)4

2006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

2006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一) 2007-10-23 0:00:00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字号:[大中小] 选择背景色: 2006年,我国旅游业依旧保持了较快增长,三大市场全面增长。全年共接待入境游客12494.21万人次,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339.49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9%和15.9%;国内旅游人数13.94亿人次,收入6230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15.0%和17.9%;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3452.3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3%;旅游业总收入8935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6.3%,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4.27%。 一、入境旅游业实绩 2006年,我国入境旅游市场继续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主要统计指标同比均有所增长: ——入境旅游人数达12494.2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9%。其中:外国人2221.0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7%;香港同胞7390.9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3%;澳门同胞2440.87万人次,比上年下降5.2%; 台湾同胞441.3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4%。 ——入境过夜旅游人数达4991.3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6%。在入境过夜旅游者中,外国人1810.6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3%; 港澳同胞2796.6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3%; 台湾同胞384.0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2%。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达339.4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9%。 二、国内旅游业实绩 2006年,我国国内旅游继续快速增长,出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均保持两位数的增幅。 ——全国国内旅游人数达13.94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5.0%。其中:城镇居民5.76亿人次,农村居民8.18亿人次。 ——全国国内旅游收入6229.74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7.9%。其中:城镇居民旅游消费4414.74亿元,农村居民旅游消费1815.00亿元。 ——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446.9元,比上年增长2.5%。其中:城镇居民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766.4元,农村居民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221.9元。 ——在春节、“五一”、“十一”三个“黄金周”中,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3.57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12亿元。 三、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情况 1、外国市场 2006年,外国入境市场有较快增长,与上年相比,各洲来华人数有不同幅度增长。全年入境外国游客2221.0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7%。 ——亚洲各国入境总人数比上年增长8.7%,占入境外国人总数的61.2%,市场份额比上年降低0.5个百分点。其中:与上年相比,日本、韩国、泰国、印尼、印度和哈萨克斯坦等市场增幅均超过一成。韩国继续位列第一大入境客源国。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国内游市场概况 2014年中国旅游市场实现平稳增长,国内旅游36.11亿人次,同比增长10.67%。一方面,旅游人次在增加,国民的旅游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攀升。2014年国内旅游总收入达到30312亿元,同比增长15.40%。从全年形势来看,我国旅游业已经进入“大众旅游”阶段,人们的出游意愿不断高涨,国内旅游市场可以继续保持相对乐观的预期。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旅游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2014年国内的宏观经济稳步回升,以此带动的商务活动增多,商务旅行市场前景广阔。加上节假日的影响,交通网络、酒店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改善,三大市场中,国内游市场需求仍然旺盛,保持高热度。 2014年促使国内游市场不断膨胀的因素主要有两点,首先是在线旅游的发展。随着在线旅游行业的火爆,手机无线端功能的日益完善,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出行时选择用“无线预订”来节省出行时间,享受便捷。2014年,在线旅游无线客户端已经成为旅游市场的竞争核心,各商家纷纷推出各类无线端预订活动来抢夺市场份额。《2014中国旅游百度指数报告》指出,2014年1月-10月旅游日均搜索指数为1570万,比2013年同期增长23.00%。7、8月暑假期间保持稳定上升,搜索指数相比2013年同期上涨27.00%。就目前看来,无线化在拉升旅游搜索指数方面已经显示出较大的推动力。未来,在线旅游无线化操作模式仍然是行业巨头主要的运行方式之一。 图表2014年中国旅游业相关搜索指数 数据来源:百度指数 另外一方面,区域旅游合作加深也是推动2014年国内游市场发展的一大因素。近年来,寻求区域合作和共同发展已成为旅游业的共识。2014年,区域经济联系日趋紧密,旅游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缩小了各个地区之间的旅游发展水平差距。 除了造成国内旅游市场火爆的因素之外,关于国内游客的旅游满意度也引人关注。2014年全国游客满意度指数为74.10,处于“一般”水平,与2013年水平相同但具体指数值下降0.78。但各季度指数又呈现持续回升趋势,具体数值分别为72.62、72.84、74.52以及76.39。具体来看,2014年旅客对于城市银行、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经营更稳健

重庆休闲旅游业考察报告

重庆休闲旅游业考察报告为了借鉴和学习重庆市发展休闲旅游业的先进经验,研究探索推动铜仁地区民族风情园又好又快发展的对策措施,3月26日至4月6日,风情园管理有限公司委派_________对重庆市的休闲旅游业进行了深入调研和考察。考察人员通过实地考察、与旅行社负责人交流座谈等形式,对重庆市休闲旅游业的发展现状、采取的主要政策措施、取得的成效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了解,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重庆市发展旅游业的成效和经验 重庆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种类齐全,品位很高,优势明显。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打造,重庆已初步形成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相得益彰的旅游发展格局,旅游业对推动重庆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资料显示,2009年重庆市旅游总收入703亿元,接待入境旅游者105万人次,接待国内游客1.2亿人次,分别比上年增长20%、22%和25%。2010年,到重庆旅游的海内外游客有1.62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917亿元。其中,旅游外汇收入7.03亿美元,较上年增长30.9%,增幅连续五年名列全国前茅。 旅游市场持续快速发展,旅游区域合作不断深化,旅游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旅游统筹城乡功能日益强化,旅游业已逐步成为重庆市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联系更加密切的现代服务业。休闲旅游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统筹城乡发展、改善民生、增加就业等方面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重庆市在发展休闲旅游业上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创新,措施有力,成效显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本次考察以重庆著名的瓷器口古镇和洋人街两大景区为学习参考目标,因这两大景区无论是建筑风格特点,还是景区特性,都与风情园的属性相似,非常值得借鉴参考。 二、重庆瓷器口和洋人街两大旅游景区的情况介绍 1、重庆瓷器口古镇 磁器口古镇位于重庆市区,东临嘉陵江,南接沙坪坝,西界童家桥,北靠

未来中国旅游业发展趋势

未来中国旅游业发展趋势 在线旅游格局鲜明,巨头之下无完卵 2018年是中国在线旅游二十年的收局之年,风云变幻,群雄割据,在2018年末迎来了同程艺龙的上市,但是已经无关大局了,在这个格局鼎定的一年中,携程依然是在线旅游的龙头老大,但是格局已经悄然改变。 在互联网的国度中,“消灭你、但与你无关”的跨界威胁从未停止,即使是携程这样的老大,也面临着跨界巨头来势汹汹的威胁,在在线旅游的格局中,携程去哪儿、美团点评、阿里飞猪将会在2019年呈现出更加清晰的市场格局,场景迁移成为重要手段,在巨头之下,资本寒冬带来的是在线旅游企业第二梯队、第三梯队的真正艰难时刻。之所以说场景迁移非常关键就在于随着手机里app越来越多,很多非常用场景的app就会被弃置甚至删除,常用场景的app才得以保留。携程因为是是行业龙头,且在酒店、航空、景区、游记攻略等方面都有联动效应,且它是行业的龙头企业,折扣力度大,才得以在手机中保留。携程2017年年度销售总额(GMV)达到6000亿,是行业当之无愧的巨无霸。 其他的在线旅游企业,诸如马蜂窝、同程艺龙、途牛、驴妈妈、众信

等无论是在资讯还是在SKU方面远远不及携程,跨界巨头进入旅游业后,首先承压的就是这些第二梯队、第三梯队成员,面临app被删除的可能性巨大。 如果把餐饮娱乐等泛休闲旅游进行合并的话,美团点评这一巨头就进入了视野,从2015年开始,美团点评在酒店、景区等领域陆续发力,已经取得一定的效果。美团点评在餐饮端的良好应用场景,成功的绑架了一大批都市人群,使之成为都市人群的必备app,在场景迁移中,由餐饮向泛旅游的酒店、景区的迁移较为平滑,而且积分通用、激励券互动等都能够带来良好的转化效果,这种场景的迁移极易被使用,配合专业化团队,能够润物细无声的带来客户,这也是华南区美团点评在长隆门票销售代理逆袭携程的重要原因。 因此,美团点评虽然在目前的在线旅游中份额并不太高,但是未来的发力不可小视,2019年这种资本寒冬中,这样润物无声的巨头介入,更添行业压力。 阿里飞猪的成长则是依托于阿里集团,能够充分享受阿里淘宝、天猫、支付宝、蚂蚁金融、阿里白条、借呗、花呗……等整个阿里系的资源,2016年阿里飞猪的年销售总额达到1000亿,2018年双11,购买旅行商品的用户同比增长了30%;机票公务舱产品销售同比增长300%,据阿里飞猪负责人介绍,阿里飞猪预计到2020年GMV将达到万亿。

渝东南地区旅游经济SWOT分析与发展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9e17307103.html, 渝东南地区旅游经济SWOT分析与发展对策 作者:张光春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30期 摘要:渝东南地区是以武陵山为核心区域的贫困连片区。开发当地的旅游资源,以产业化帮助当地居民脱贫致富成为一个可持续的发展思路。发展渝东南地区旅游经济应处理好资源开发和资源保护的关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处理好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的关系,实行新型产业运行模式;处理好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系,促进相关产业共同发展。 关键词:渝东南地区;旅游经济;SWOT分析;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0-0174-02 旅游业是一项带动性强、关联度高、覆盖面大的产业,其发展与地区经济发展紧密相关。重庆市渝东南地区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区域,包括黔江区、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和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武隆县在内的一区五县。渝东南地区旅游资源富集,是重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旅游扶贫攻坚主战场。如何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渝东南地区的旅游资源,加快旅游业发展,促进“渝东两翼”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是摆在政府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发展渝东南地区旅游经济的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Strength) 1.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渝东南地区以仙女山、南天湖、武陵山、小南海、黄水森林公园等旅游资源为依托,拥有大仙女山旅游区、大武陵山旅游区、大乌江画廊旅游区和黄水森林旅游区四大生态旅游区。武隆的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与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空间极其广阔,大武陵山旅游区的生态休闲度假、山乡风情体验、科考观光为一体的旅游开发潜力巨大,乌江画廊的“百里乌江、千年古镇”旅游精品开发极具吸引力,黄水国家级森林公园则是理想的生态、科普考察及动植物观赏之地。 2.厚重的历史文化。渝东南地区拥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历史文物和宗教圣地。如黔江的山阳岭恐龙化石遗迹、红土湾旧石器时代遗址、仰山头佛教道教文化遗址等;彭水的郁山开元寺、郁山蚩尤庙遗址、乱石坝苗族传统民居群等;酉阳的大车湾墓碑石刻、摆手堂等;秀山的扁口洞新石器时代遗址、石堤故城遗址等;石柱的三教寺、秦良玉陵园、龙河崖棺、沿溪乡明朝摩崖造像等。此外,渝东南地区红色旅游资源众多。如武隆的坨田红军战斗遗址和苏维埃政府遗址,酉阳的赵世炎烈士故居、南腰界红三军旧址,以及秀山、彭水等地的红军遗址。

重庆市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对策

重庆市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对策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论文关键词:旅游业旅游精品中国旅游强市非均衡倾斜开发战略区域联动战略 论文摘要:重庆市是旅游资源最丰富的直辖市,也是中国旅游名市和中国优秀旅1游城市但旅游产品不精,特色不明显,缺乏知名度和竞争力,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仍较低.为了尽快把重庆市旅游业发展成新的支柱产业,将重庆市建设成“中国旅游强市”,本文提出了主要对策建议.即:①实施国际旅游精品为重点的非均衡倾斜开发战略;②构建旅游网络系统,实施区域联动战略;③加快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④加快旅游业信息化建设;⑤树立良好的旅游目的地形象。 重庆市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是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也是有待开发的旅游资源最多的直辖市.但重庆市旅游业发展水平较低、旅游资源优势远未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因此,研究重庆市旅游业的发展对策,将、‘旅游资源大市”转变为“旅游经济强市”,是重庆市旅游业目前所面临的艰巨任务 1.重庆市旅游业发展的背景条件

当今世界旅游业快速发展.1950年以来,世界旅游业以每年%的速度增长,1992年世界旅游理事会(Wl,n二)已正式确认旅游业为世界经济中的最大产业.1999年,世界旅游业总收人已超过4万亿美元、占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Io;旅游业直接、间接供职人数占世界就业总人数的;全球国际旅游创汇}亿美元.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超过了汽车业、石油业、钢铁业、电子业和农业,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世界许多国家旅游业产值已超过国民经济总值的la}o(如表1所示). 我国旅游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195。年一1999年旅游总收人增长近216倍(世界增长35倍).20110年[(1、人境旅游人数8344_39万人次,比1999年增长%;入境过夜旅游人数达31}.8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居世界第5位,国际旅游外汇收人达亿美元,比上年增长%,居世界第7位.国内旅游人数达7_44亿人次,旅游总收人3175_54亿元人民币.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万人,间接从业人员约2$00万人,我国已成为世界旅游大国.1948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将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ZU00年1月国家旅游局在深圳召开了全国旅游工作会议,

中国旅游业发展状况分析及政策建议

中国旅游业发展状况分析及政策建议 【摘要】21世纪旅游业的发展有着光辉的前景。作为亚太地区的大国,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更是生机勃勃。被称为朝阳产业,这说明了它的发展前途和生命力。但是,这个朝阳需要整个社会来托起来。本文主要通过对影响旅游发展的多因素分析,建立以旅游收入为被解释变量,若干影响因素为解释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应用2002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截面数据回归得到的模型,对中国的旅游发展显著因素分析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旅游产业可支配收入旅游业投资国际游人数 (一)引言部分 旅游业是由旅行社业、住宿业、交通业、商业等相关产业的集合,是一种关联带作用较大的综合性产业。旅游业的发展不但对增加就业和扩大内需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优化产业结构,而且可以增加国家外汇收入,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和加强国家、地区间的文化交流。20世纪90年代,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其增加值超过了石油、钢铁、汽车等传统产业,而我国第三产业产值只占GDP的33%左右,2002年旅游产业的产值只有5530亿,占同年GDP很小一部分,而我国的旅游资源是很丰富的,我国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 (二)研究目的 我们通过收集数据、建立模型来对影响我国旅游收入的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一方面力求为增加旅游方法的研究指出明确的方向,另一方面通过模型的分析针对重要的影响因素提出我们对增加旅游收入的一些建议。 (三)理论支持 根据对旅游收入的分类,旅游收入可分为国内旅游收入和国际旅游收入,我们的模型的设定以这一分类为基础,另外,考虑到旅游产业收入的发展除受外在因素影响以外,还很大程度上受其产业本身的发展水平影响,因此进行旅游收入分析模型设定时,我们还引入旅游的固定资产作为解释变量。 (四)模型的设定和数据的收集 1、根据理论分析和经验,我们最初选择了居民可支配收入、旅游业固定资产、国际游人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公共绿地面积、污染的直接经济损失、居民消费水平和旅客周转量等因素作为参考,但是经过反复的回归实验,我们发现有些因素或是不符合经济意义,或是显著性检验不能通过,或是不能改善拟合优度,同时对其他参数有明显影响,与我们的预计存在很大差距,所以我们就认为这些都是多余变量,不宜引入模型,最后,我们选择了影响最为显著的三个因素,建立计量经济模型:Y i=β0+β1X1+β2X2+β3X3+u i 其中:Y为旅游企业营业收入(万元),X1为居民可支配收入(元),X2为旅游业固定资产(万元),X3为国际游人(万)人次。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影响国内旅游收入的因素代表,国际游人是影响国际旅游收入的因素,而旅游固定资产则体现了旅游产业的发展规模。 2、为了避免时间序列的非平稳性,本模型使用截面数据,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贵州旅游业发展计划现状

一、贵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一)旅游资源类型丰富、独特性强、聚集度高、开发潜力大 贵州是我国旅游地类型最丰富、聚集度较强的地区,无论是自然旅游地、 历史名胜旅游地、城市观光旅游地,还是民族风情旅游地,都是应有尽有, 而且旅游资源的等级和品位也非常高,并且具有鲜明的特点,其中喀斯特地貌等有些旅游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具有代表性和垄断性,如黄果树瀑布、织金洞、荔波小七孔、梵净山、遵义会议旧址等都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贵州苗族、布依族、侗族的聚居区山水风光优美、民族风情浓郁,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多姿,极具开发潜力。贵阳、遵义等城市更是因城市历史悠久、城市环境优美、城市形象各具特色、城市经济繁荣发展而在旅游市场上具有强大的感召力。贵州独具特色的黔味饮食文化、丰富的物产(名酒、山野特产、民族工艺品等)更是发展旅游业的有力保障。 (二)气候条件好,四季宜旅游 气候对所有户外活动都有影响,对观赏性旅游活动主要在于影响旅游者的体感舒适程度,而对运动性旅游活动的影响则主要是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活动质量。另外,适宜的气候也是一种独具优势的旅游资源,是吸引旅游者,尤其是吸引度假旅游者的重要旅游吸引物。 贵州省属于多阴雨的高原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冬季无严寒,夏季无酷暑,如全省大部分地区最冷月(1月份)平均气温多为3—6℃,极端最低气温一般为-6—-8℃,最热月(7月份)平均气温大部分在22—26℃之间,没有国内同纬度东部地区那样的酷热天气,因此,我们可以说,贵州省几乎可以常年开展旅游活动,更是开展亚高原度假旅游极具潜力的地方。 (三)旅游资源大省,但不是旅游业大省 客观分析贵州旅游业的现状,我们不得不清醒地认识到:贵州是旅游资源的大省,但从旅游业发展的水平和质量上来看,贵州并不是一个旅游业大省。毗邻贵州省的云南省,其旅游资源类型与贵州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都以“自然风光与民族风情”取胜,但云南旅游搞得红红火火,已位居全国前列,据统计资料,在旅游收入和人数等方面,云南已进入全国前十名。而有着更为广阔的喀斯特地貌和少数民族人数最多省份的贵州省旅游业发展滞缓,与其资源丰富程度极不相称。在“西部大开发,旅游应先行”正在成为中西部各省共识的今天,如何将贵州省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产业优势,是一个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影响贵州旅游业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有: ●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对旅游业发展的制约; ●贵州省旅游业尚未建立起自己鲜明、独特的旅游形象,没有形成区域知名旅游品牌系统; ●旅游策划、旅游营销经验、水平与能力的缺乏; ●政府、景区、旅游企业的旅游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等。 综观周边省、市、自治区,云南、广西已经是旅游业大省,四川、重庆、湖南的旅游经济总量也要比

中国旅游业发展前景

中国旅游业发展前景 中国旅游业发展前景 2008-5-16 进入21世纪的中国旅游业,在加入北京2008将举办奥运会,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界多元化形成以及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等时代特点的推动下,将发生一系列新的变化,其新趋势较为显著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业旅游,农业旅游将会蓬勃发展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人们主要以游览名胜古迹和自然景观为目标。随着教育,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的旅游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进入21世纪,人们的旅游需求向多层次方向发展,因而工业旅游农业旅游将成为新的热点。 (一)工业旅游的兴起所谓工业旅游,就是以工业企业的生产线,生产工具,产品和厂区等为对象的专项参观活动。20世纪工业旅游起源于法国,当时雪铁龙公司让游客参观其生产流水线,欣赏其汽车生产工艺。后来,世界各地著名现代化工业企业纷纷仿效,汽车、钢铁、飞机、酿酒、饮料、陶瓷等行业先后开放生产制作过程,让游客一饱眼福。甚至,在美国,生产美元的印钞厂也向游人开放。对游客来说,游览工业企业生产过程和生产工艺,最初是出于好奇心理,后来在参观过程中增长了许多知识,开阔了视野,尤其是专业爱好者,还侍机加深了对生产企业的了解。而对于工业企业来说,不仅能获得一定的门粟收入,而且通过旅游等宣传,使企业树立起良好的公众形象,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起到了不花钱发布广告的作用。所以,工业旅游发展将势不可挡。在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前,工业企业很少对公众开放,90年代后工业旅游悄然兴起。例如,神龙轿车,可口可乐等著名公司均把生产车间对游客开放;青岛海尔集团和青岛啤酒厂,南京熊猫集团,柳州两面针集团,浙江农夫山泉公司均让公众参观;南京还推出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样一条工业旅游线路,让旅游者了解到南钢最先进的生产流水线。我国工业旅游的出现,填补了我国旅游产品中的一页空白,为旅游业的发展拓宽了思路。通过工业旅游,宣传了工业企业的产品和品牌,

旅游发展swot分析‘

一、SWOT分析 1、优势分析(strength) (一)区位优势 交通条件是发展旅游的命脉。帕哈太克里乡居于“一市两县”的中心位置,交通十分便利,南疆铁路、314高速公路及其匝道穿乡而过,315国道以及现在正在村子里兴修的314国道与315国道的连接线构成了景区外部的交通网,使得帕哈太克里乡的可进入性极强; (二)资源优势 ①从空间环境来看,帕哈太克里乡水资源丰富,空气质量、生态植被良好,生态环境保存良好。②从自然资源特色来看,景区内集现代观光农业、果林、鱼塘、河滩、湿地、克孜勒河与台勒维曲克河两河交汇处风光等资源类型丰富、资源组合状况良好。③乡村总体风格保持良好,传统风格的维吾尔民族建筑的民居被较完好的保留下来,特色鲜明。④百年水磨坊等传统的农耕方式被保留下来,农耕文化丰富多彩。⑤红色旅游资源具有浓厚的教育意义。⑤农副产品十分丰富。 ⑥民俗文化和民俗活动多姿多彩。⑦传统饮食具有鲜明特色 (三)客源优势 一般来讲,乡村旅游客源的区域限制相对较大,以近、中程游客为主,对周边城市的依赖性较强。帕哈太克里乡距离喀什市仅三公里,喀什市城市居民是其基础客源市场,显著的区位交通优势为乡村旅游的客源组织提供了便利。(四)宏观优势 以中央设立喀什为经济特区为契机,喀什城市总体规划中以促进“一市两县”经济加速融合的宏观指导,对农村政策的倾斜和“乡村旅游”、“和谐旅游”主题的提出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为帕哈太克里乡今后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邻近喀什经济特区,许多实力雄厚的私营业主,对投资旅游产业兴趣浓厚,资本基础的雄厚,投资机制灵活便捷,为乡村旅游快速发展提供了可能。 2、劣势分析(Weakness) (1)资源优势和基础条件相脱节。生态环境良好,乡村旅游资源保存完好,但

休闲旅游业swot分析

威海休闲旅游业一.优势(Strengthes):(1)丰富的旅游资源。威海拥有“一线一湾一城一果三山”丰富旅游资源,即经区的44公里海岸线资源;九龙湾滨海度假会议中心;滨海旅游购物城;“无花果之乡”,举办有威海无花果文化旅游月活动;“三山”旅游景区,即华夏城“东方文化区”、“神游化夏”大型山水情景演艺项目、老虎山生态观光园万福博览园和凤凰山“孝”文化旅游景区书画博物馆等五个部分。著名旅游景点包括刘公岛、西霞口、银滩、大乳山、圣水观、槎山、赤山法华寺、石岛、环翠楼公园、中央电视台威海影视文化城等。 (2)适宜环境与气候条件。威海是享誉国内外的著名宜居城市和卫生城市,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海洋、山林的调节作用,使这里具有海洋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12度,夏季平均气温为22.8℃,海水温度最高为28℃。平均降水量800多毫米,年日照总时数2516小时,年平均湿度为60%.,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是我国著名的旅游避暑胜地。 (3)丰富的休闲娱乐项目。威海已经培育起了以温泉、游艇、垂钓、渔家民俗等“亲海”主题的滨海休闲度假产业,以高尔夫、沙滩排球、帆船、潜水、环海自行车等运动项目为主的休闲体育产业,以梦海、神游华夏等品牌为主的特色演艺产业,以国际人居节、国际渔

中国时装设计大赛等品牌节会为主中国建筑设计大奖赛、具博览会、.的节庆会展产业;同时,与休闲生活、休闲行为、休闲需求密切相关的制造业也比较发达,独具特色的休闲产业集群正在加快形成。 其中威海温泉资源“富甲一方”,在山东省17处天然温泉中独占9处,是我国北方温泉资源蕴藏最丰富的地区。通过成功举办国际温泉节,威海温泉旅游吸引大批来自俄罗斯、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温泉界专家学者,以及国内外近200家旅游商,进一步拓展了国内以及韩日俄等国外高端客源市场,对周边景区发展也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 此外,威海是全国开展渔家乐旅游最早的城市,也是目前开展较好的城市之一。其中2007年荣成东楮岛村是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是山东省内仅有的两家“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之一,拥有极具特色、保存完好的海草民居建筑,是威海渔家乐旅游的代表。 (4)“小城市”优势。与邻近的青岛、烟台、大连等城市相比,作为中小城市,威海有较低的人口密度,更紧凑的城市规模,更适合步行的城市格局,兼具城市的便利性和乡野之趣,对于旨在享受生活、追求自然的休闲和度假者来说,这样的城市更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5)便利的交通设施。目前威海已经实现海、陆、空全方位的大交通构架。北到哈尔滨、南到福州、西到太原,我市已与多个城市实现长途客车对跑;铁路方面,开往北京与武汉的列车,实现了北上南下的格局;国际机场每天10多个航班,辐射北京、上海、长春、广州等地;市区形成纵横贯穿的交通网络,公交和短途客运可以直抵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