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精品教育使用网络资源有效备课

2019精品教育使用网络资源有效备课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有效备课

一、备课中课程标准等资料缺乏问题的解决。一般来说,几个教师合用一

套资料,特别是具有教学指导性的课程标准,由于各种原因,不能达到每位教

师人手一本,由很多教师教没好好看过课程标准。有了网络,我们在网络上一搜,即可找到,并立即下载下来,放在一个固定的文件夹中,这个文件夹就叫“各学科课程标准”,以教研组为单位集体学习,需要时可以随时打开,也可

以打印出来查阅更方便。并且还有课程标准的学习说明,让每一位教师有条件

明确本学科的教学方向。备课必须以《课程标准》为准绳,合理的编辑、组织、选择教材中有价值的内容,灵活地选择教学素材与学生共同探索。下载多种版

本的教材准备使用,这些教材各有特色,我们进行对照、比较、分析它们的特色,研究《课程标准》的要求,去粗取精,设计好教案。再就是在网络上搜集

与本学科的竞赛辅导材料及历年的竞赛试题。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一些学有余力的同学,多引导,多培养,搞好竞赛辅导,让学生在知识的海

洋中遨游。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个教师准备好竞赛辅导材料及历年的竞赛试题。

我们将这些竞赛辅导材料进行分析筛选整理归类,在平日的学习活动中加强这

部分同学的辅导,不流于形式,在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收藏与本学科教

学有关的多个网站。经常到一些教育教学网站上进行浏览资料,搜集一些自己

需要的材料,有疑问也可以进行查阅。

二、齐心协力有目标的进行校内资源共建。同一学校的年级备课组采取集

体备课,进行资源共建。同一个部分内容进行章节分工,每一章的每一节由一

个教师设计教案,集体参与讨论,集中集体智慧,修改定稿存档且备份,形成

校本特色教案。这些教案是教师们集体完成的,这样可以减轻教师备课负担,

提高集体备课质量,让广大的教师有更多的时间研究新课程课堂教学。我们在

网络资源中获取到优厚的教学资源,精美的课件,许多与现实有不相符的地方,我们就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并且加进去属于自己的特色,我们现在才有了一

定的高度。传统的教具、挂图种类少,适用性差,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到各个

网站上去找适合自己的课件,这些课件多媒体效果好,可以进行比较筛选,自

己改制,当然教师要有一定的制作课件的技术。视频的、模拟的、动的、静的

等等应有尽有,大大丰富了课堂,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本学科的

中考要点通过网络查找并全部下载下来,进行研究,在

搞好素质教育的同时,不要记了对考试方向的把握。在自己的教育资源中

要有最近几年的中考题,至少应有近三年的中考题,把握好本学科的命题规律,研究中考试题,近几年来数学中考改革的力度较大,“注重在真实的情境中考查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中考试题与自己的教学结合

起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要有本学期的阶段性学情调

查试题,期中、期末试题。建立这些试题的集锦,搞好资源共享,搞好试题的

交流,特别是与其他乡镇、其他县市同科教师之间的交流,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各位教师将自己的备课上传网站,相互借鉴学习,交流互动,提升教学实效。以章节为名称建立一系列的文件夹,各文件夹中的内容包括网上搜索到的

多篇参考教学设计与教师自己整合编写的教学设计,上传到学校网站上,供同

年段同学科教师学习与借鉴。其他教师在备课时可以参考,并要结合自己的特

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补充。利用网页上的评论功能,将教后体会写

在“评论栏”中,也可以将看的别的教师的教学设计后的想法写在“评论栏”中。别人在阅读教学设计的同时,还可以阅读各位教师教学反思,同时还可以

将自己的见解写在他人的教学方案之后,与教师进行交流互动,进一步促进教

师的业务水平提高。

三、统一教案的编排体例。我们的备课体例一般包括教材分析、学生分析、目标制定、教学环节设计、练习题设计、教学资源准备、其他的相关资料准备

这样七个方面,重点放在2-4方面,这其中4是重中之重部分,需要我们着实

深入思考与研究。而其他方面完全可以借助网络现有资源,按照我们的备课要

求稍作调整即可。到不同的网站上下载教案,将多个同章节的教案进行比较分

1、教材分析:阅读数学课程标准、教学参考书,阅读大学数学等有关教材及有关期刊杂志等。要通过这些资料的阅读,明确中学数学课程在整个中学教

育中的地位和任务,明确物理知识在各个教学阶段“螺旋式”上升的情况,明

确物理课与其他教学科目之间的联系。明确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分析教

材的内容和结构,明确教学目的、重点和难点,挖掘教材的科学方法、能力培

养、思想教育因素,分析教材中的学习心理问题,设计适当的教学方式或提出

合理的教学建议。

2、学生分析: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含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学生已有生

活经验,学生学习该内容可能的困难,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方式和学法分析。

3、目标制定: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认知特点,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思考与分析;针对学生的认识基础

和教学内容确定重、难点并说明难点的确定依据。

4、教学环节设计:依据教学内容,将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以片断的

形式设计出来,要突出学生的预设并注意生成性目标的处理。

(1)重点环节及其说明,包括教学策略方法的选择和应用、教学手段的选

择和应用、学习策略的选择和应用。

(2)学生可能的生成问题及其反馈设计。

5、练习题设计:教材中的练习题一定要优先选用;适当自行设计与网上资源采集;注重体现练习内容的趣味性、应用性、知识性、层次性、思考性,例

题紧跟变式练习和拓展练习。

6、教学资源准备:这些内容也主要是来源于网络,也可自行开发设计,然

后由同级教师使用交流。

7、其他的相关资料准备:相关的案例、数学故事、数学学家及贡献等资料

性内容,这些资料可以从网络上得到。

以前的备课教案,由于缺少大范围的交流,一般是都实用性较差,处理教材、教法设计较单调,现在每一个任课教师都可以到不同的网站上下载教案,

将多个同章节的教案进行比较分析,结合自己的实际,再加上同级教师的集体

备课,使自己的备课更加完整实用。教师

在对教案进行比较分析过程中脑子里已经有数了,只要打印出学生的学练

提纲即可,节省了大量的书写时间,而备课的效果更佳。

在传统备课模式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以上的探索,使得网络资源得到了

充分的利用,开阔了教师眼界,拓展教学思路;营造了浓厚研究氛围,提高业

了务能力;减轻了教师负担,增加了工作热情;了解了教改动态,加速教师素

质的提升;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备课质量、提高了备课效率,使得我们的备课达

到了优质高效,不再是备课应付了事,教师们整体备课水平提高很大。解决了

教师中存在的很多疑问,学到了很多的教育教学经验,特别是到一些名师的博

客上去进行交流学习,拉近了与名师们的距离,学习他们先进的教育教学成果,我们自己也发表了大量的教育教学论文。我们所教班级的学习成绩也有大幅度

的提高。不但达到了教师的一桶水对学生的一杯水,还达到了更高层次的“为

有源头活水来”的境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