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应急管理知识汇编

应急管理知识汇编

应急管理知识汇编
应急管理知识汇编

应急管理知识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一、什么是突发事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二、突发事件具有哪些特点?

突发事件具有四个明显特点:

一是突然性。突发事件的发生带有很强的随机性,暴发突然,蔓延迅速,始终处于急速变化之中,容易引发连锁反应。

二是不确定性。突发事件各有各的情况,很难对某一个事件的形成、发展、演变给出一个明确的客观判断。

三是社会性。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势必会给事发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损失,并很快成为人们关注的中心。

四是决策的非程序化。对突发事件的处置必须打破常规,省略很多程序,由现场指挥员直接决策,负责指挥处置,而不能按部就班地层层召开会议研究。三、应急管理的内涵和具体内容是什么?

应急管理是指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在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有关活动。

应急管理是对突发事件的全过程管理,可分为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

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四个过程。

四、应急管理机制包括哪几个方面?

应急管理机制包括隐患排查监控机制、突发事件监测预警机制、信息报告和共享机制、应急处置协调联动机制、社会动员机制、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机制。

第二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解读

一、《突发事件应对法》是什么时间颁布实施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于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自2007年11月1日起实施,共7章70条,是一部规范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原则和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内容的重要法律,能够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有效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

二、为什么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为了提高社会各方面依法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及时有效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迫切需要在认真总结我国应对突发事件经验教训、借鉴其他国家成功做法的基础上,根据宪法制定一部规范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共同行为的法律。制定突发事件应对法、提高依法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是政府全面履行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迫切需要,是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客观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三、突发事件如何分类分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把突发事件划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四大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四、国家应急管理体制是如何确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原则是什么?

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

国家建立重大突发事件风险评估体系,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综合性评估,减少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轻重大突发事件的影响。

六、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主要包括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城乡应急基础设施和应急避难场所、排查和治理突发事件风险隐患、组建培训专兼职应急队伍、开展应急知识宣传普及活动和应急演练、建立应急物资储备保障制度等方面内容。

七、国家突发事件预警制度的内容是什么?

国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警制度。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一级为最高级别。

八、公共交通工具、公共场所和其他人员密集场所的经营、管理单位应当采取

哪些有效措施防止突发事件发生?

公共交通工具、公共场所和其他人员密集场所的经营单位或者管理单位应当制定具体应急预案,为交通工具和有关场所配备报警装置和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设施,注明其使用方法,并显著标明安全撤离的通道、路线,保证安全通道、出口的畅通。有关单位应当定期检测、维护其报警装置和应急救援设备、设施,使其处于良好状态,确保正常使用。

九、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与救援措施有哪些?

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有针对性地采取人员救助、事态控制、公共设施和公众基本生活保障等方面的措施。

社会安全事件发生后,应当立即组织有关部门依法采取强制隔离当事人、封锁有关场所和道路、控制有关区域和设施、加强对核心机关和单位的警卫等措施。发生严重影响国民经济正常运行的突发事件后,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有关主管部门可以采取保障、控制等必要的应急措施。

十、《突发事件应对法》对信息报告做了哪些规定?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上级人民政府报送突发事件信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向本级人民政府相关部门通报突发事件信息。专业机构、监测网点和信息报告员应当及时向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报告突发事件信息。有关单位和人员报送、报告突发事件信息,应当做到及时、客观、真实,不得迟报、谎报、瞒报、漏报。

十一、《突发事件应对法》对信息发布做了哪些规定?

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统一、准确、及时发布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和应急处置工作的信息。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编造、传播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的虚

假信息。

编造并传播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的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的虚假信息而进行传播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暂停其业务活动或者吊销其执业许可证;负有直接责任的人员是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对其依法给予处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十二、受到自然灾害危害或发生突发事件的单位应如何应对?

受到自然灾害危害或者发生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的单位,应当立即组织本单位应急救援队伍和工作人员营救受害人员,疏散、撤离、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控制危险源,标明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并采取其他防止危害扩大的必要措施,同时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报告;对因本单位的问题引发的或者主体是本单位人员的社会安全事件,有关单位应当按照规定上报情况,并迅速派出负责人赶赴现场开展劝解、疏导工作。

十三、在处置突发事件过程中,公民应履行什么义务?

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公民应当服从人民政府、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所属单位的指挥和安排,配合人民政府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积极参加应急救援工作,协助维护社会秩序。

十四、突发事件事后恢复与重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一是采取或继续实施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件的必要措施;二是评估损失,制定恢复重建计划,修复公共设施,尽快恢复生产、生活、工作和社会秩序;三是上一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损失和实际情况,提供资金、物资支持和技术指导,组织其他地区提供资金、物资和人力支援;四是受突发事件影响地区的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区遭受损失的情况,制定善后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五是查明

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制定改进措施,评估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

十五、不履行法定职责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违反本法规定,不履行法定职责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

根据情节,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未按规定采取预防措施,导致发生突发事件,或者未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导致发生次生、衍生事件的;迟报、谎报、瞒报、漏报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或者通报、报送、公布虚假信息,造成后果的;未按规定及时发布突发事件警报、采取预警期的措施,导致损害发生的;未按规定及时采取措施处置突发事件或者处置不当,造成后果的;不服从上级人民政府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的;未及时组织开展生产自救、恢复重建等善后工作的;截留、挪用、私分或者变相私分应急救援资金、物资的;不及时归还征用的单位和个人的财产,或者对被征用财产的单位和个人不按规定给予补偿的。

十六、对单位或个人违反《突发事件应对法》有何规定?

单位或者个人违反《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不服从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发布的决定、命令或者不配合其依法采取的措施,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单位或者个人违反《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导致突发事件发生或者危害扩大,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第三部分《胶南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解读

一、《胶南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胶南市人民政府于2009年2月11日修订、印发了《胶南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南政发〔2009〕9号)。总体应急预案主要包括总则、组织体系、预警预测、应急响应、后期处置、应急保障及宣传教育、培训和演习等七部分内容。

二、胶南市突发事件分类

总体应急预案将胶南市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4大类15分类35种类。

四大类十五分类三十五种类

自然灾害水旱灾害洪涝、干旱

地震灾害地震

地质灾害泥石流、滑坡、采矿塌陷

海洋灾害海啸、风暴潮、海洋生物灾害(浒苔、赤潮等)

气象灾害台风;浓雾、沙尘天气;寒潮、低温、冰雪天气;暴雨、雷电、冰雹天气

植物病虫害较大森林病虫害疫情

事故灾难安全事故危险化学品事故;矿山事故;建筑工程事故;特种设备事故;道路交通事故;海上事故;道路桥梁事故;火灾;森林火灾;燃气事故;供水排水事故;供热事故;供电事故;通信线路和通信设施事故;地下管线事故;人防工程事故

环境污染事故突发较大环境污染事故

公共卫生事件较大传染病疫情鼠疫、炭疽、霍乱、SARS、流感等

较大动物疫情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

食品安全群体食物中毒

职业危害职业病

社会安全事件较大群体性事件群体性骚乱事件;较大群体性非法上访事件;公共场所滋事事件

较大刑事案件较大恐怖事件和刑事案件

涉外突发事件涉外突发事件

三、应对突发事件坚持预防为主

总体应急预案要求,各相关专项指挥部、相关部门和镇(街道)要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完善预测预警机制,及时收集、汇总各类风险前兆信息和突发事件信息;按照突发事件可能发生、发展的等级、趋势和危害程度,各相关部门要对各类风险进行研判,及时提出预警建议;预警信息发布后,各相关部门应立即作出响应,进入应急工作状态,适时启动应急预案,履行各自职责。

总体应急预案还提出,加强预测预警体系建设,重点加强公安、公共卫生、安全生产、气象、地震、市政公用、环保、林业、水利等部门的数字化监控监测基础设施建设,实行资源共享,逐步建立完善全市跨部门、跨行业的应急指挥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四、应急响应要按程序运作

应急响应是总体应急预案的核心内容,是及时、高效处置突发事件的重要保证。总体应急预案要求,较大以上突发事件发生后,相关部门要在第一时间向市政府应急办报告,报告内容包括:时间、地点、信息来源、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等级、事件发展趋势、已采取的措施和后续进展情况等。

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分级响应。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由市政府应急办

报请市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启动相应应急预案,成立现场指挥部负责事件的具体指挥和处置。较大和一般突发事件,由相关专项指挥部、相关部门或镇(街道)负责启动相应应急预案和全权指挥处置。

突发事件响应程序分为基本应急和扩大应急。当确认突发事件即将或已经发生时,相关责任部门应立即作出响应,组织开展先期救援行动,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当事态有可能超出自身控制能力时,应立即上报,由市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协调处置或以市政府名义向青岛市或省、国家请求支援。与此同时,要迅速发布事件信息和新闻报道,及时实施社会动员,直到宣布解除应急状态。

五、各职能部门在恢复重建中要各尽所能

总体应急预案对有关责任部门在后期处置中的职责作出了明确规定,要求政府各职能部门在恢复重建中要各尽所能,全力以赴。相关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或有关部门在善后处置中要组织力量全面开展突发事件损害核定工作,及时收集、清理和处理污染物,对事件情况、人员补偿、征用物资补偿、重建能力、可利用资源等作出评估,制定补偿标准和事后恢复计划,并迅速实施。民政部门负责组织救灾物资和生活必需品的调拨,并会同有关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根据灾后评估结果逐户核实,登记造册,实施救助工作。

法定接受救灾捐赠部门要适时启动社会募捐机制,动员社会各界提供援助。

保险机构要立即开展保险受理、赔付工作。市政府应急办除组织重大以上事故的灾后评估外,对事件的起因、性质、影响、责任、经验教训和恢复重建等问题要进行调查与总结,提出防范和改进措施,同时邀请有关心理专家开展公众心理疏导工作。

六、应急管理需做好各项保障工作

应急保障是预防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根本保证。它包括指挥系统技术保障、

通信保障、现场救援和工程抢险装备保障、应急队伍保障、交通运输保障、医疗卫生保障、治安保障、物资保障、财力保障、应急避难场所保障、技术研发保障和法制保障等。

总体应急预案要求,市政府应急办要协调指导各相关单位建立应急指挥技术支撑体系,以满足各种情况下处置突发事件的指挥要求。公路、交通、城建等部门要尽快恢复被破坏的公路、市内道路、海港及有关设施,保障交通线路的畅通;卫生、畜牧兽医、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要做好疾病控制、卫生防疫、动物免疫检疫和消毒等工作;发改、财贸、财政、交通、民政、物资总公司等部门要做好应急救援物资的储存、调拨和紧急供应工作。

七、应急管理需要全民参与

社会各层面危机意识强弱、应急反应快慢、应急处置能力高低,直接关系到突发事件预防与处置工作的成败,这就需要不断加强全民的应急知识宣传培训,提高全社会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应急管理的良好格局。

总体应急预案强调,政府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村(居)负责组织本单位、本辖区的人员进行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等常识的宣传教育。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负责在校学生相关应急知识的教育、培训。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应积极开展公共安全应急宣传教育和培训,增强公民防范意识,学习掌握应急基本知识和技能。

同时,要加强应急指挥人员、应急管理人员和各类应急救援人员的应急管理知识、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坚持不懈地开展各级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其专业技能,以适应各类突发事件预防与处置工作的需要。总体应急预案要求,政府要将应急管理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将应急管理

知识纳入行政领导干部培训内容,将突发事件处置知识与技能纳入机关工作人员考核内容。

第四部分突发事件预防与自救常识

一、发生洪涝灾害时如何避险自救?

转移时先人后物,先老幼病残后其他人员;尽量向屋顶、大树、高墙等高处转移,设法发出求救信号,可利用船只、木板、木床等漂浮物转移。不冒险涉水,在安全地带等待救援。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折断时,迅速远避,防止触电。如果山区连降大雨,尽量避免过河,防止被山洪冲走。

二、发生台风时如何避险自救?

居民:避开高大树木、棚子、架子、架空电线、倾斜及倒下的电线杆,高层施工现场、塔吊或工地围墙、广告牌、危旧建筑等。加固门窗及有可能被吹落的物体,如花盆、护栏、避雨棚、晾衣杆、室外天线等。检查煤气及电路,留意火源。

航海船只:注意收听气象预报,保持与陆地指挥系统的联络。尚未出港船只,推迟出航时间;海面航行船只,视情改变航线。

三、大雾天气应注意什么?

驾驶员开启防雾灯,控制车速、车距,密切关注路况。出行注意交通安全。不要在大雾天气时外出锻炼。大雾天气出行,应戴上口罩,防止吸入对人体有害的气体;有呼吸道疾病或心肺疾病的人,尽量避免外出。

四、冰雪天气应注意什么?

驾驶人员必须采取防滑措施,听从公安、交通等部门指挥,慢速行驶并保持车

距;应给轮胎少量放气,增加轮胎与路面的摩擦力,必要时要安装防滑链。行人外出要注意防寒防滑,尽量不骑自行车。路过桥下、屋檐等处时,要迅速通过或绕道通过,以免冰凌融化突然脱落伤人。加固牲畜棚圈和塑料大棚等易被雪压塌的搭建物,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准备。

五、暴雨天气应注意什么?

平房居民注意预防内涝,可在家门口放置挡水板或堆砌土坎。室外积水漫入室内时,立即切断电源。在积水中行走时,贴近建筑物,防止跌入地井、地坑。驾驶员遇到路面或立交桥下积水过深时,尽量绕行。在郊外旅游时,注意防范山洪。上游来水突发混浊、水位上涨突然变快时,必须特别注意。

六、雷电天气应注意什么?

关好门窗,关闭家用电器,拔掉电源插头,远离门窗、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尽量少洗澡,切忌用太阳能热水器洗澡。在室外时,立即停止室外游泳、划船、钓鱼等水上活动,及时躲入建筑物内;切勿站立于山顶、楼顶上,要远离孤立的大树、高塔、电线杆、广告牌;不要使用手机。在空旷的野外时,不要打伞,不宜把锄头、铁锹、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杆等扛在肩上。如果在雷电交加时,头、颈、手处有蚂蚁爬走感,头发竖起,应赶紧趴在地上,拿去身上佩戴的金属饰品和发卡、项链等,减少遭雷击的危险。对被雷电击中人员,应立即采用心肺复苏法抢救,并拨打120急救电话。

七、发生地震时如何避险自救?

在平房内,应迅速头顶保护物向室外跑,来不及可躲在桌下、床下及坚固的家具旁。在楼内,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空间、承重墙根、墙角等易形成三角空间处,不要使用电梯,更不能跳楼。在学校、商店、影剧院等公共场所,应迅速抱头、闭眼,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下躲避,待地震过后有序撤离,切

勿乱跑。在街上,应抱头迅速跑到空旷地蹲下,避开高楼、立交桥,远离高压线。在郊外,尽量避开山脚、陡崖,防止滚石、滑坡、山崩等。驾车行驶时,应迅速避开立交桥、陡崖、电线杆等,尽快选择空旷处停车。如果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支撑身体上方的重物,避免进一步塌落,尽可能扩大活动空间;同时,要保存体力,耐心等待救援,不要盲目大声呼救,当听到附近有人活动时,要用砖或硬物敲打墙壁、铁管等,向外界传递求救信号。

八、发生山体滑坡应如何避险自救?

躲避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地坎、地沟里。注意保护好头部,可用衣物裹住头部。滑坡危险期未过,不能回发生滑坡的地区居住,以防第二次滑坡发生;滑坡过后,确认房屋完好安全才能进入。

九、如何预防和处置森林火情?

不在林区吸烟、烧烤、上坟烧纸、点燃篝火、燃放鞭炮等。发现火情,立即报警,说清起火方位、火场面积、燃烧的植被种类等。身处火场,迅速到火已烧过、杂草稀疏的平坦地带躲避;穿越火线时用衣服蒙住头部,逆风逃生;无路可逃时,用湿衣服掩盖住外露皮肤。

十、火场如何逃生?

发生火灾时要迅速判断火势的来源,朝与火势趋向相反的方向逃生,不要留恋财物,尽快逃出火场,并不要再返回。逃生过程中,尽可能关闭经过的所有门,以减慢火焰和浓烟蔓延的速度,千万不要钻入阁楼、厨房和卫生间内,更不要进电梯。烟雾弥漫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嘴巴和鼻子,压低身子爬行逃生,以免吸入浓烟或有毒气体。必须经过火焰区时,要先弄湿衣服,或用湿棉被、毛毯裹住头和身体,迅速通过,防止身上着火;万一身上着火,千万不要乱跑,应

该就地打滚扑压身上的火苗;如果近旁有水源,可用水浇或者跳入水中;若同伴身上着火,可用衣、被等物覆盖灭火,或用水灭火。楼梯被烟火封堵时,不要盲目跳楼,要充分利用绳索、被单、衣物逃生,把床单、被套、衣服等织物撕成条状连接起来,牢牢拴在门窗、阳台等固定物体上,然后顺着下滑;同时,还可利用落水管、避雷针引下线、天窗、阳台、毗邻平台、脚手架、雨篷等逃生。逃生路线被火封锁,没有其他逃生条件时,应立即退回室内,关上门窗,用毛巾塞紧门缝,把毛毯、棉被等浸湿后罩在门上,并不断往上浇水降温,防止外面的火焰及烟气侵入,有条件的可打开水龙头,把水浇在地面上降温,同时发出求救信号。在公共场所,如商场、舞厅、影剧院等遇到火灾,应立即把衣服、毛巾等打湿捂住口鼻,听从指挥,压低身体,向最近的安全门(安全通道)方向有秩序地撤离。

十一、煤气中毒应如何处置?

立即将中毒者脱离现场,转移到空气新鲜、通风良好并且温暖的地方。对轻度中毒者,呼吸、心跳尚存,但头昏、意识不清,应解开其衣领和裤带,使其头后仰以利呼吸,保持呼吸畅通并注意保暖,为了保护其脑细胞,可用湿毛巾冷敷前额降温;对危重中毒者,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同时拨打“120”电话呼救或立即送医院抢救。送医院途中,不要停止用心肺复苏技术急救。

十二、发生触电事故如何实施救援?

发生触电事故,必须让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应立即关闭电源开关或拔掉电源插头,若无法及时找到或断开电源,可用干燥的木棒、竹竿等绝缘物挑开电线。脱离电源后,将触电者迅速移至通风干燥处仰卧,放松上衣和裤带,观察有无呼吸和脉搏;若触电者呼吸、心跳均停止,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急

救,并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或立即送医院抢救。在运送途中不可停止施救。切记:切勿用潮湿的工具或金属物去拨电线,触电者未脱离电源前,切勿用手抓碰触电者,切勿用潮湿的物件搬动触电者。

十三、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时应如何处置?

遇到道路交通事故,不要惊慌失措,要保持冷静,尽快拨打报警电话,报警时要说清发生交通事故的时间、地点及事故的大致情况。在交通警察到来前,要保护好现场,不要移动现场物品。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时,当事人不要与车方私了,以免事后伤情恶化,后患无穷。遇到肇事车逃逸时,要记下车牌号码、车身颜色及特征,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故障或交通事故时,车上人员应迅速转移到右侧路肩上或应急车道内,报警并在故障车来车方向150米以外设置警示标志。遇有交通人身伤亡事故时,在无人救助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将伤者移至安全地带,以免再次受伤;暴露的伤口要尽可能先用干净布覆盖,再进行包扎,保护好伤口。

十四、海上安全事故如何自救?

听从指挥,防止突然涌向一边造成船舶倾覆。通过通信设备、烟雾弹等发出求救信号。如果发生火灾,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向起火的上风位置逃避,需要跳水逃生时,从上风一侧下水。

跳水逃生时,跳水前多穿厚实保温的衣服,系好衣领、袖口等以防寒。穿上救生衣、套上救生圈,尽可能向水面抛投漂浮物,如空木箱、木板等。跳水时,两肘夹紧身体两侧,一手捂鼻,一手向下拉进救生衣,深呼吸、闭口,两腿伸直,直立式跳入水中;不要从5米以上高度直接跳入水中,尽可能利用绳梯、绳索、消防皮龙等划入水中,如果船只正在下沉,不要从倾倒的一侧下水。跳水后,尽快游离遇难船只,获救前尽量依靠漂浮物,少游泳,保存体力。发现

四周有油火,脱掉救生衣,潜水游向上风处,到水面换气时,用双手将头顶的油和火拨开后再抬头呼吸。

十五、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做到“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常通风、晒衣被”。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流水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条件具备时可煮沸30分钟。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家庭环境卫生,居室常通风,勤晒衣被。

加强家庭和环境的消毒。患病家庭坚持连续7天消毒;未发病家庭,加强室内环境和生活用品消毒,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必要时,对村庄环境用1000 mg/L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

加强学校、托幼机构防控工作。严格落实晨检、午检制度,积极开展消毒工作,严格落实停课和隔离措施。

十六、如何预防甲型H1N1流感?

搞好环境卫生,保持良好习惯。尽量不接触、不食用病死畜禽和野生动物。不随地吐痰、大小便,不乱扔垃圾,不要冲着别人咳嗽。勤洗手、勤通风、勤晒衣被、吃熟食、喝开水,自觉养成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建立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出现症状,应早期隔离。患者一定要和健康的人隔离开,尤其是在患者患病期间要隔离好。患者与健康人群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最好一米之外。与患者接触以后,一定要洗手。如果患者症状较重或有疑是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十七、如何预防非典型肺炎(SARS)?

不在商场、影剧院等通风不畅和人员聚集的地方长时间停留。经常开窗通风。与病人有过密切接触的人,立即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定时测量体温。

十八、如何预防控制高致病性禽流感?

禽类饲养场要实行封闭式管理,严格控制人员和车辆出入,必须出入的人员和车辆要进行严格的清洗和消毒。饲养场内的畜禽实行全进全出制度,出栏后和补栏前禽舍要彻底清洁和消毒。散养家禽要改变饲养方式,一律实行圈养,减少被环境中病毒感染的机会。家禽和野禽禁止混养,养禽场内有防止野禽和飞鸟进入禽舍的设施和灭蝇、灭鼠设施。禽类饲养场要用氯制剂类等低毒消毒剂每天带禽消毒一次;禽舍内部场地和周边环境每天用氯制剂类或双季胺盐类喷洒消毒两次;对粪便、垫料等废弃物要及时清理并进行无害化处理。蛋禽场、种禽场和农民散养户可以进行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预防接种。出口企业肉鸡场和其合同鸡场,根据本场情况自行决定是否免疫。免疫所用疫苗必须是国家指定厂家生产的有正式批准文号的产品。禽类屠宰场、禽类及其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和仓储场所等要保持清洁,每天用氯制剂类消毒剂消毒一次。严禁从疫区引进家(野)禽及其产品,防止疫情传入。与家禽密切接触人员,要注意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从事家禽饲养和管理的人员,不要到疫区出差和旅游;其他人员到外地出差和旅游,应尽量不要与家禽或野禽接触,防止自身感染或带入病毒。

十九、食物中毒如何自救?

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立即喝下大量洁净水,稀释毒素。用手指压迫咽喉,尽可能将胃里的食物吐出。用塑料袋留好呕吐物或粪便,送医院检查,以便于诊断。出现脱水症状(如皮肤起皱、心率加快等),应尽快将中毒病人送往附近

医院救治。不要轻易给病人服用止泻药,以免贻误病情。

二十、如何预防农药中毒?

严格农药管理,不与食品、饲料、日用品等混放,要特别注意不要让儿童误食。未成年者、哺乳妇女、体弱多病、有过敏史、皮肤破损者不要参加喷药。喷药时要穿长袖衣、长裤、戴口罩,暴露部位皮肤涂肥皂,工作时不吸烟、不吃食物、不用手抹汗,做到顺风、隔行、单面、早晚喷药,喷药后要换衣服,皮肤污染时要及时清洗。喷药前要修好喷雾器等工具,按规定严格掌握药液浓度,喷药要防止污染水源、饲养场等地。喷药后,用过的农药瓶要妥善处理,工具要用碱水洗净,田头插标记,三至五日内防止人畜进入,食用农作物喷药后至少要经过一星期才能采食,禁止食用被毒死的家禽、牲畜和鱼。用肥皂水洗脸洗手后才能吃饭。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重点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重点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经济规模急剧扩大,能源、原材料需求大幅度增加,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满负荷和超负荷运行,一些制约安全生产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未能解决,我们仍处在事故“易发期”。在这种形势下,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工作,提高整体应急管理和救援水平,有效防范事故灾难,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加强应急管理,是法律赋予我们的责任,是政府管理社会、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履行职责的重要内容。在全面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能力的大环境中,如何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提高预防和处置安全生产事故的能力,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各地各部门要加强对应急管理的组织领导,责任落实到人;要统筹规划,调整优化,实现应急管理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加快应急管理的法制化建设,建立和完善适应地区实际、本行业特点的规章制度,抓紧建立健全各种预防、预警、预测和应急机制。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建立应急救援体系。生产经营单位要制定具体的应急救援预案,并报有关部门备案。各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要把应急管理预案和措施的落实情况作为执法检查的重要事项之一,不断完善“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新格局。 (2)健全机构,抓好实施 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是国务院安委会应急管理的工作机构,包括安全监管总局在内的国务院有关部门是应急管理的工作机构,地方安全监管部门要根据国家总体应急预案、安全生产专项预案和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规划的要求,健全安全生产指挥中心建设,立足实际、职责清晰和运行高效的原则,明确管理范围、职责、工作程序等,逐步形成分级管理、属地负责的纵向网络体系和分类管理、分工协作的横向职能体系。 (3)统一规划,分类、分级实施 抓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统一规划,有利于应急资源的合理布局和高效利用,是应急体系建设项目立项的依据。各地安全监管部门和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规划编制工作,应急救援体系要统一规划,避免重复建设。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要按照批准的规划分别组织实施;建设项目要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进行优化,分步分期建设;建设与运行经费按事权划分原则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共同承担;要按照能够形成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长效机制进行规划。规划所涉及的建设项目主要包括应急指挥系统、区域救援基地建设、骨干救援队伍建设、培训演练基地建设、物资和装备储备、技术支持系统等。

最新应急知识汇编

应急管理知识汇编

应急管理知识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一、什么是突发事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二、突发事件具有哪些特点? 突发事件具有四个明显特点: 一是突然性。突发事件的发生带有很强的随机性,暴发突然,蔓延迅速,始终处于急速变化之中,容易引发连锁反应。 二是不确定性。突发事件各有各的情况,很难对某一个事件的形成、发展、演变给出一个明确的客观判断。 三是社会性。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势必会给事发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损失,并很快成为人们关注的中心。 四是决策的非程序化。对突发事件的处置必须打破常规,省略很多程序,由现场指挥员直接决策,负责指挥处置,而不能按部就班地层层召开会议研究。 三、应急管理的内涵和具体内容是什么? 应急管理是指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在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有关活动。

应急管理是对突发事件的全过程管理,可分为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四个过程。 四、应急管理机制包括哪几个方面? 应急管理机制包括隐患排查监控机制、突发事件监测预警机制、信息报告和共享机制、应急处置协调联动机制、社会动员机制、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机制。 第二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解读 一、《突发事件应对法》是什么时间颁布实施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于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自2007年11月1日起实施,共7章70条,是一部规范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原则和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内容的重要法律,能够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有效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 二、为什么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为了提高社会各方面依法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及时有效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迫切需要在认真总结我国应对突发事件经验教训、借鉴其他国家成功做法的基础上,根据宪法制定一部规范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共同行为的法律。制定突发事件应对法、提高依法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是政府全面履行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迫切需要,是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客观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银行从业《风险管理》知识点汇总

知识点1 风险、收益与损失 (一)风险的定义 (1)风险是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或称为变化)。(抽象概念) (2)风险是损失的可能性。(本书的理解) (3)风险是未来结果对期望的偏离,即波动性。(现代金融风险管理理念) (二)风险与损失 风险绝不能等同于损失。损失是事后概念,风险是明确的事前概念。两者描述的是不能同时并存的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 金融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分为: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和灾难性损失。 预期损失通过提取损失准备金和冲减利润的方式来应对和吸收; 非预期损失通过资本金来应对; 灾难性损失一般通过保险手段来转移。 知识点2 风险管理与商业银行经营商业银行从本质上来说就是经营风险的金融机构,以经营风 险为其盈利的根本手段。 我国商业银行以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为经营原则。 风险管理与商业银行经营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承担和管理风险是商业银行的基本职能,也是商业银行业务不断创新发展的原动力。 (2)风险管理作为商业银行实施经营战略的手段,极大地改变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 从传统上片面追求扩大规模、增加利润的粗放经营模式,向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精细化管理模式转变;从以定性分析为主的传统管理方式,向以定量分析为主的风险管理模式转变;从侧重于不同分散管理的模式,向集中进行全面风险管理的模式转变。 (3)风险管理能够为商业银行风险定价提供依据,并有效管理商业银行的业务组合。 (4)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能够为商业银行创造附加价值。 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具有自觉管理、微观管理、系统管理、动态管理等功能。高水平的风险管理能够降低商业银行的破产可能性和财务成本,保护商业银行所有者的利益,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 (5)风险管理水平直接体现了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不仅是商业银行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金融监管的迫切要求。 在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过程中,有两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决定其风险承担能力:一是资本金模式,因为资本金可以吸收商业银行业务所造成的风险损失,资本充足率较高的商业银行有能力接受相对高风险、高收益的项目,比资本充足率低的商业银行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二是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资本充足率仅仅决定了商业银行承担风险的潜力,而其所承担的风险究竟能否带来实际收益,最终取决于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 知识点3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 (1)资产风险管理模式:20世纪60年代以前 特点:偏重于资产业务的风险管理,强调保持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 商业银行极为重视对资产业务的风险管理,通过加强资产分散化、抵押、资信评估、项目调查、严格审批制度、减少信用放款等各种措施和手段来防范、减少资产业务损失的发生,确立稳健经营的基本原则,以增强商业银行的安全性。 (2)负债风险管理模式:20世纪60年代 特点:商业银行从被动负债方式向主动负债方式转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转向负债风险管理。

应急管理基础知识.doc

应急管理基础知识 1 .应急管理基本概念 (1)应急预案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 (2)应急准备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组织准备和应急保障。 (3)应急响应 事故发生后,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 (4)应急救援 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消除、减少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扩大或恶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而采取的救援措施或行动。 (5)恢复 事故的影响得到初步控制后,为使生产、工作、生活和生态环境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而采取的措施或行动。

2 ?应急管理的四个阶段 应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四 个阶段。 3,应急管理各阶段的含义和任务 在应急管理中预防有两层含义:第■■层是事故的预防工作,即通过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等手段,尽可能地防止事故的发生,实现本质安全化;第二层是在假定事故必然发生的前提下,通过预先采取的预防措施,来达到降低或减缓事故的影响或后果严重程度。任何企业都应该在生产过程中对预防工作引起高度的重视,防患于未然。预防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为: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 准备的目标是保障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所需的应急能力,主要集中在发展应急操作计划及系统上。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为:预案编制、建立预警系统、进行应急培训和应急演练。 响应的目的,是通过发挥预警、疏散、搜寻和营救以及提供避难所和医疗服务等紧急事务功能,尽可能地抢救受害人员,保护可能受到威胁的人群;尽可能控制并消除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维护经济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响应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为:情况分析、预案实施、展开救援行动、进行事态控制。 恢复工作应在事故发生后立即进行,它首先使事故影响地区恢复相对安全的基本状态,然后继续努力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要求立即开展的恢复工作包括事故损失评估、事故原因调查、清理废墟等;长期恢

CP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知识点总结

C P公司战略与风险管 理知识点总结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2012年复习《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第一章 知识点一、战略的定义 日常大家经常说的是“战略上轻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中国与西方有各自不同的源流。“战略”用于其他领域,泛指重大的、带全局性或决定全局的谋划。 战略的作用: A:方向指导,指导企业应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和能力,实现企业发展目标。 B:沟通协调,与利益相关者沟通企业发展目标与经营情况。 商场如战场。战略,应用的对象,大到世界、国家,中到行业,微观到企业集团或者企业,再小到企业的业务单位,甚至对于各位学员你们自身也需要有战略管理理念。本书的内容的思想,完全适合于这些各个层面的战略管理。 知识点二、名茨伯格的5P战略 “战略”的含义。名茨伯格从五个角度去综合理解战略: 战略是一种计划,战略是一种计谋,战略是一种模式(范式),战略是一种定位,战略是一种观念(视角、思维模式)。 (一)战略是一种计划(Plan);指向未来,是某种有意识的行动过程,是处理某一形势的指导方针。此定义特点是:(1)战略是在企业经营活动之前制定的,战略先于行动;(2)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发和制定的计划。事先的有目的的活动。

(二)战略是一种计谋(Ploy);是在竞争中赢得竞争对手,或令竞争对手处于不利地位以及受到威胁的智谋。有准备和意图。不是竞争行动本身,是为改变竞争态势而采用的计谋。“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从竞争的角度。 (三)战略是一种模式(Pattern);企业的一系列行为的模式,在一系列行动里显现出来的模式,有行为就有战略。计划是有意图的战略,模式是已经实现的战略,一种总结。 一系列行动,是指企业为实现基本目的而进行竞争、分配资源、建立优势等决策与执行活动。 计划:经过深思熟虑的战略,使得先前的意图得以实现; 模式:是应急战略,模式的发展与意图无关。 (四)战略是一种定位(Position);按照这个定义,战略变成了组织和环境之间的媒介力量,涉及到企业如何适应所处环境的问题。定位包括相对于其他企业的市场定位。 战略的定位观认为,一个事物是否属于战略,取决于它所处的时间和情况,今天的战术问题可能成为明天的战略问题。 (五)战略是一种观念(Perspective)。战略是一种观念,第四种战略定义是通过对外部环境的寻求来定位组织,第五种战略定义则留意组织内部。战略之于组织,就像性格之于个人。 5P战略的联系: 战略同时作为定位和观念可以与战略作为计划、模式保持一致。但实际上,不同定义间的关系可以比这些更复杂。比如,当一些人把观念看作计划,另一些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试题1和答案解析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试题 单位: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个空格2分) 1.我国安全生产基本方针是:、、。 2.“三违”是指:、、,据统计80%-90%以上的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由于“三违”造成的。 3.三级安全教育是指、、,员工必须经三级安全教育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4.在生产工人的安全职责中有权拒绝作业的指令。 5.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 6. 进入厂区生产现场后,无论何人都遵守厂规厂纪。。 7. 化学品泄漏时,应该向方向撤离。 8. 装卸危险化学品时,应避免使用工具。 9. 使用灭火器灭火时,喷射火焰最有效。 10. 机器防护罩的主要作用是发生事故。 11. 生产经营单位的厂纪厂规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 12.常用的灭火方法有窒息法、抑制法和。 13. 为了保障安全,到了一个陌生的场所,首先应观察的位置。 14. 冻伤人员的冻伤部位在解冻时,应该用不超过度的温水浸泡。

15. “三不伤害”指的是:不伤害、不伤害、不被他人伤害。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 1.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方针是()。 A. 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生产 B. 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 C. 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D.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2.事故原因可归结为三个方面的原因()。 A. 企业负责人忽视安全管理、安全管理经费不足、没有采取安全保护措施 B. 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企业安全管理有缺陷 C. 忽视安全教育、没有进行安全检查、没有采用安全技术措施 D. 没有建立安全领导机构、没有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企业员工安全意识不强 3. 物质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 A. 可燃物、助燃物 B. 可燃物、点火源 C. 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 D. 可燃物、可燃物周围热量积累 4. 在易燃易爆场所作业不能穿()工作服。 A.尼龙 B.棉布 C.防静电 5. 以下哪项措施是昏厥急救时适合昏迷患者采用的?() A.不用枕头,俯卧 B.枕上枕头,侧卧或仰卧 C.不用枕头,仰卧

公众应急管理知识与急救常识汇编

公众应急管理知识问答与急救常识 公众应急管理知识问答与急救常识 1.普及应急知识有何意义?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行为主体是什么? 掌握应急知识是提高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的基础性工作。应急知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宝贵财富。人类在与自然奋斗的过程中,不断探索积累了许多应急知识和经验,普及应急知识,帮助广大公众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是政府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广大公众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行为主体。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必须充分发动群众、坚持依靠群众。要引导群众掌握应急知识,学会保障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要提高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灾害损失。 2.发现刑事、治安案件以及危及公共与人身财产安全和扰乱公众正常工作、学习与生活秩序的案件时,怎么办? 发现斗殴、盗窃、抢劫、强奸、杀人等刑事、治安案件时,应立即拨打110报警。若情况紧急,无法及时报警,则应在制服犯罪嫌疑人或脱离险情后,迅速报警。发现溺水、坠楼、自杀,老人、儿童或智障人员、精神病患者走失,公众遇到危难孤立无援,水、电、气、热等公共设施出现险情,均可拨打110报警。拨打110报警时,要讲清楚案发的时间、方位,您的姓名及联系方式等。如对案发地不熟悉,可提供现场附近具有明显标志的建筑物、大型场所、公交车站、单位名称等。报警后,要保护现场,以便民警到场后提取物证、痕迹。 未成年人遇到刑事案件时,应首先保护好自身安全。 3.发现火情,怎么办? 发现火情应及时拨打119火警报警电话。拨打119报警时,必须准确报出失火方位。 如果不知道失火地点名称,应尽可能说清楚周围明显的标志,如建筑物等。尽量讲清楚起火部位、着火物资、火势大小、是否有人被困等情况,同时应派人在主要路口等待消防车。在消防车到达现场前应设法扑灭初起火灾,以免火势扩大蔓延。 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手提式干粉灭火器适宜扑灭油类、可燃气体、电器设备等初起火灾,使用时,先打开保险销,一手握住喷管,对准火源,另一手拉动拉环,即可灭火。手提式泡沫灭火器适宜扑灭油类及一般物质的初起火灾,使用时,用手握住灭火机提环,平稳、快捷地提往火场,不要横扛、横拿,灭火时,一手握住提环,另一手握住筒身的底边,将灭火器颠倒过来,喷嘴对准火源,用力摇晃几下,即可灭火。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适宜扑灭精密仪器、电子设备以及600伏以下的电器初起火灾,使用时,一手握住喷筒把手,另一手撕掉铅封,将手轮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打开开关,二氧化碳气体即会喷出。 4.发生交通事故或交通纠纷,怎么办?

风险管理知识点-精简版

第一章风险管理导论 第一节风险的定义及构成要素 一、风险的定义 基本含义:某种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但是,在经济学、统计学、决策理论和保险学中尚无一个适用于他们各个领域的一致公认的定义。 (一)经济学:损失机会和损失可能性。把风险定义为损失机会,表明风险是面临损失的可能性,是一定状况下的概率。 (二)统计学: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的偏差。 (三)决策理论:损失的不确定性。 二、风险的度量 1、损失频率:用于度量事件是否经常发生 2、损失程度:用于度量每一事故造成的损害 图1-1风险发生的一般规律

三、风险的特征 (一)客观性。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可以用概率度量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二)损害性。损害是风险发生的后果,无风险则无保险。 (三)不确定性。 1、空间上的不确定性:损失发生的地点不确定 2、时间上的不确定性:损失发生的时间不确定 3、损失程度的不确定性:损失的后果不确定 (四)可预测性。大量风险的发生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奠定了保险费率确定的基础。 (五)发展性——可变性 当代高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使风险的发展性更为突出。如使用网络和手机的风险,电信诈骗。 四、风险构成的要素 (一)风险因素 风险因素:引起或增加风险事件发生的各种原因或条件,或者风险事件发生时,导致损失扩大的原因或条件。通常分为三种:

①物质风险因素:与物质的物理功能有关,与人无关——有形的; ②道德风险因素:与人的修养有关,偏重于人的恶意行为——无形的; ③心理风险因素:与人的心理状态有关,偏重于人的善意行为——无形的; 实质风险因素 风险因素道德风险因素 人为风险因素 心理风险因素 (二)风险事故:风险事件的具体表现形式——风险的载体 风险事故,也称风险事件,是造成生命财产损害的偶发事件,是造成损害的直接的、外在的原因,是损害的媒介物。 (三)损失——风险事件的结果,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非故意的、非计划的、非预期的经济价值的减少。 (1)直接损失(Physical Loss) 风险事故直接造成的有形损失,所保风险的第一结果 (2)间接损失(Consequential Loss)

(完整版)应急管理知识培训

应急管理知识培训 1.什么是应急管理? 应急管理是指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在突发公共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有关活动。 2.应急管理的具体内容:.应急管理是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全过程管理,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发生、缓解和善后4个发展阶段,应急管理可分为预测预警、识别控制、紧急处置和善后管理4个过程。应急管理也是一个动态管理,包括预防、准备、应对和恢复4个阶段,均体现在管理突发公共事件的各个阶段。 3.演习(Exercise )演习是为应对某种事件,让参加者在仿真的形势中按照所设想的步骤和方法,采取适当的、一系列行动的完整过程。. 4.应急演习含义:1)应急演习是指来自多个机构、组织或群体的人员针对假设事件,执行实际紧急事件发生时各自职责和任务的排练活动,应急演习是检测重大事故应急管理工作的最好度量标准。我国多部法律、法规及规章都对此项工作有相应的规定。2)应急演习是指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让参加者在仿真环境中,按照应急预案所提供的步骤和方法,采取适当的、一系列行动的完整过程。 5.演习依据:演习什么?演习哪些具体内容?包括演习的蓝图、

步骤,待实现的目标和指标等。 6.预案:是指根据预测,针对潜在的或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的类别和影响程度而事先制定的应急处置方案。具有专一性、专业性、周密性、时限集中性 7.应急预案:是针对具体设备、设施、场所和环境,在安全评价的基础上,为降低事故造成的人身、财产与环境损失,就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机构和人员,应急救援的设备、设施、条件和环境,行动的步骤和纲领,控制事故发展的方法和程序等,预先做出的科学而有效的计划和安排。 8.应急预案的结构应急预案体系1)总体应急预案是全国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是国务院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性预案,由国务院制定. 2)专项应急预案主要是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为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突发事件而制订的涉及多个部门的应急预案,是总体预案的组成部分,由国务院有关部门牵头制订,报国务院批准3)部门应急预案是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职责为应对突发事件制定的预案,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报国务院备案,目前共有25件国家突发公共事件专项预案4)地方应急预案:包括省级人民政府的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应急预案及各市(地)、县(市)人民政府及其基层政权组织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5)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6)重大活动应急预案应当指出:1)这些预案由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单位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分别制定。2)我国的应急预案体系,从

2017年CPA《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知识点总结(完美版)

第一章战略与战略管理 ★★★必须现在牢牢掌握 ★★循序渐进记忆 ★考前突击记忆 内容索引 序号知识点描述要点数页码 1 明茨伯格的 5P 战略★★★5 1 2 企业战略的结构层次★★★ 3 2 3 战略的关键要素★★5 4 4 战略测试★ 2 4 5 企业存在的理由★★2 5 6 企业使命的要素★★57 7 企业使命陈述三作用 ★★ 3 8 8 确定战略目标五原则★★★ 5 8 9 形成企业战略的方法归结为两类 ★★★ 2 8 10 企业战略理性形成方法步骤★ 5 8 11 企业战略理性形成方法局限性 ★ 6 9 12 企业战略应急战略局限性 ★ 3 10 13 战略管理的主要特点★★ 4 10 14 战略管理的流程 ★★★ 3 11 15 战略实施具体构成内容★★★ 3 13 1.明茨伯格的 5P 战略Plan)、计谋 ( Ploy )、明茨伯格以其独特的认识归纳总结了“战略”的五个定义:计划( 模式( Pattern)、定位( Position )和观念 ( Perspective)。 ①战略是一种计划 ②战略是一种计谋 ③战略是一种模式 ④战略是一种定位 ⑤战略是一种观念 上述五种定义反映了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战略特征的解释和认识,它们的重要性程度并没有差异。了解这些不同的定义,有助于对战略的全面理解。 8 2.企业战略的结构层次 ①公司战略 ②业务单位战略 ③职能战略 3战略的关键要 素① 有愿景 ② 具有可持续性 ③ 有效传递战略的流程 ④⑤与获取竞争优势有关 能利用企业与环境之间的联系 4.战略测试 应用相关性检验(价值增值检验、竞争优势检验、一致性检验) 学术严谨性检验(原创性检验、目标性检验、灵活性检验、逻辑一致性检验和风险和资源检验) 5.企业存在的理由:营利和非营利。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知识培训资料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知识培训材料 安全生产事故概念 安全生产事故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根据安全事故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全镇安全生产事故主要分为以下二类: 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工商贸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火灾事故,危险化学品泄漏,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件等。 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上述安全事故往往是相互交叉和关联的,某类安全事故可能和其他类别的事件同时发生,或引发次生、衍生事件,应当具体分析,统筹应对 事故分级 1、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含30人)死亡,或者100人以上(含100人)重伤(包括急性职业中

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含1亿元)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含10人)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含50人)100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含5000万元)1亿元以下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含3人)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含10人)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含1000万元)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 失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事故发生后,当事人或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及时采取自救、互救措施,保护事故现场,并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拨打110、119、120等急救电话。 事故现场负责人立即向当地安监局、项目建设和项目安全监督机构报告 处置流程 1、启动预案:突发群体伤亡事件或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最先接报的部门或人员要第一时间向事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工作领导小组立即通过各种途径核实事件性质、伤亡情况、事故地点、事故发生的时间等信息,并迅速召集工作小组所有成员,通报事故现场情况,认真

风险管理知识点测试

知识点测试 1.()是指促使或引起风险事故发生的条件,以及风险事故发生时,致使损失增加、扩大的条件。 A. 环境 B. 风险事故 C. 损失 D. 风险因素 【您的答案】 D 【正确答案】D【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风险因素是指促使或引起风险事故发生的条件,以及风险事故发生时,致使损失增加、扩大的条件。(参见教材第3页) 2.()是指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相关因素的变动或估计错误导致产量减少或价格涨跌的风险。 A.社会风险 B.经济风险 C.政治风险 D.自然风险 【您的答案】 B 【正确答案】B【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经济风险是指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相关因素的变动或估计错误导致产量减少或价格涨跌的风险。(参见教材第10页) 3. 看风险管理效益的高低,主要看()。 A.成本的大小 B.是否有安全保障 C.能否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安全保障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您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看风险管理效益的高低,主要看其能否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安全保障。(请参见教材第23页) 4.()是指对风险处理手段的适用性和效益性进行分析、检查、修正和评估。 A.风险识别 B.风险管理效果评价 C.风险衡量 D.风险处理 【您的答案】 B 【正确答案】B【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风险管理效果评价(Management Evaluation)是指对风险处理手段的适用性和效益性进行分析、检查、修正和评估。(请参见教材第22页)

5.风险管理组织的一般结构包括()。 A. 小型规模的风险管理组织 B. 中型规模风险管理组织 C. 大型规模风险管理组织 D. 选择型风险管理组织 E. 原则型风险管理组织 【您的答案】ABCD 【正确答案】ABCD【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风险管理组织的一般结构包括小型规模的风险管理组织、中型规模风险管理组织、大型规模风险管理组织和选择型风险管理组织。(参见教材第39-41页) 6. .通常,()与风险管理部门共同设计,安排和管理雇员福利计划。 A. 会计部门 B. 财务部门 C. 购销部门 D. 人事部门 【您的答案】 D 【正确答案】D【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通常,人事部门与风险管理部门共同设计,安排和管理雇员福利计划。(参见教材第44) 7. 下列属于损前目标的是()。 A.安全系数目标 B.获得能力目标 C.生存目标 D.收益稳定目标 【您的答案】 A 【正确答案】A【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安全系数目标属于损前目标,其他选项属于损后目标。(见教材32-34页) 8.风险管理的总目标是()。 A.经济目标 B.以最小的风险管理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 C.社会公众责任目标 D.合法性目标 【您的答案】 B 【正确答案】B【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风险管理的总目标是:以最小的风险管理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见教材32页) 9.直线制组织结构适用的企业是()。 A.一般只用于小型企业

应急知识——应急管理基础知识

应急管理基础知识 应急管理是近年来管理领域中出现的一门新兴学科,是一个综合了公共管理、运筹学、战略管理、信息技术以及各种专门知识的交叉学科,是针对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为了减少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或降低其可能造成的后果和影响,达到优化决策的目的,而基于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原因、过程及后果进行的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管理。它涵盖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前、中、后的各个过程,包括为应对突发事件而采取的预先防范措施、事发时采取的应对行动、事发后采取的各种善后措施及减少损害的行为。 一、基本概念

二、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 切实履行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把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2)居安思危,预防为主 高度重视公共安全工作,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做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各项工作。 (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在各级党委领导下,实行行政领导责任制,充分发挥专业应急指挥机构的作用。 (4)依法规范,加强管理 依据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加强应急管理,维护公众的合法权益,使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5)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加强以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建立联动协调制度,充分动员和发挥乡镇、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志愿者队伍的作用,依靠公众力量,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6)依靠科技,提高素质 加强公共安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采用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科技水平和指挥能力,避免发生次生、衍生事件;加强宣传和培训教育工作,提高公众自救、互救和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综合素质。 三、主要任务 应急管理主要任务包括:

应急管理知识竞赛题库(《安全生产法》应急部分)

应急管理知识竞赛题库(《安全生产法》应急部分) 一、单选题(14题) 1、《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2、《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从业人员在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下停止作业或者采取紧急撤离措施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3、《安全生产法》规定,国家鼓励生产经营单位和其他社会力量建立应急救援队伍,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提高应急救援的专业化水平。 4、《安全生产法》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相关行业、领域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信息系统。 5、《安全生产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6、《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与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组织制定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相衔接,并定期组织演练。 7、《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规模较小的,可以不建立应急救援组织,但应当指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

8、《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 9、《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要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0、《安全生产法》规定,事故抢救过程中应当采取必要措施,避免或者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11、《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经调查确定为责任事故的,除了应当查明事故单位的责任并依法予以追究外,还应当查明对安全生产的有关事项负有审查批准和监督职责的行政部门的责任。 12、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13、《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四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未按照规定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的,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5万元以下罚款。 14、《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四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未按照规定编制应急预案的,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5万元以下罚款。 二、多选题(10题) 1、《安全生产法》规定,国家加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建设,在重点行业、领域建立应急救援基地和应急救援中心。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历年简答重点整理详细版

1第一层:战略层次, 2第二层次:业务层次;包括四个目标,经营目标:包括业绩和盈利目标的实现,需要反映企业运营所处的特定经营、行业和经济环境。报告目标:与报告的可靠性有关,企业报告包括部和外部报告,可能涉及财务和非财务信息。合规目标:与企业活动的合法性有关,企业从事活动必须符合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并有必要采取具体措施。资产目标:资产的安全完整目标是我国部控制体系在COSO框 受托责任机制是部控制产生的根源:1)现代企 2)受托责任制产生的新问题——代理问题2工业化生产是部控制产生的经济基础:作为现代意义上的部控制,它是工业化革命和机器大生产的结果3竞争加剧是部控制发展的外在要求1)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2)部管理要求不断提高4其他科学理论是部控制发展的技 有效抵御风险,实现持续健康发展:首先部控制有一 实现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合理保证。其次,部控制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可以将各种资源有机的结合在,为企业创造价值2保证资产安全、完整3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部牵制:实物牵制、物理牵制、 3部控制结构:控制环境:是指企业为其雇员创造的工作氛围。会计系统、控制程序4部控制整体框架:COSO控制框架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5 小;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个人或者部门有意识地串通舞弊的可能性大为低于一个人或者部门舞弊的可能性。 是美国国家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发起机构 通过商务道德规、有效的部控 的组织成员:AICPA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AA ——FEI ——美国财务主管协会IIA ——国际部审计师协会IMA ——美国管理会计师协 职责、法律责任等诸多方面作出规定。包括1)专门成立5人委员组成的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专事会计行业的注册、调查、监管、惩戒等;2)、限制会计师事务所向审计客户提供的非审计服务;3)、要求公司首席执行官和首席财务官对公司财务报告是否公允地反映了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作出保证;4)对故意提供虚假财务报告、故意销毁、隐匿、伪造财务报告、证券欺诈等犯罪行为处

(整理)应急管理知识

《中华人民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及应急管理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 1.B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市人民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原则是(B)。 A.处置为主、预防为辅; B.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 C.预防为主、处置为辅; D.处置与预防并重;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分为四级,即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是下列何种颜色标示(A)。 A.红、橙、黄、蓝 B.红、黄、橙、绿 C.红、黄、绿、蓝 D.黄、红、橙、蓝

4.国务院和(C)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是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其办事机构及具体职责由国务院规定。 A.省级; B.地市级; C.县级; D.乡镇级; 5.突发事件预警信息最高级别为Ⅰ级,用(B)表示。 A.橙色; B.红色; C.黄色; D.蓝色; 6.应急响应是在事故发生后立即采取的应急与救援行动,其中包括(A)。 A.信息收集与应急决策; B.应急队伍的建设; C.事故损失评估; D.应急预案的演练; 7.各地区、各部门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完善(B)机制,开展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A.信息报告; B.预测预警; C.信息发布; D.评估;

8.恢复工作应在事故发生后立即进行,首先使事故(D)恢复到相对安全的基本状态,然后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 A.发生区域; B.影响生产; C.引发地区; D.影响区域; 9.(C)是应急机制的基础,也是整个应急体系的基础。 A.分级响应; B.统一指挥; C.公众动员机制; D.以人为本; 10.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包括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类别、(C)、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 A.事件经过; B.救援措施; C.预警级别; D.公共信息; 11.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或者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现场应急指挥机构予以(B)。 A.保留; B.撤销;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风险管理》知识点:风险暴露分类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风险管理》知识点:风险暴露分类 商业银行应该制定适应本行的风险暴露分类的管理政策和程序,确定风险暴露分类的标准和流程。在内部评级法下,商业银行的风险暴露分类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六类:即主权类、金融机构类(含银行类和非银行类)、公司类(含中小企业、专业贷款和一般公司)、零售类(含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合格循环零售和其他零售)、股权类和其他类(含购入应收款及资产证券化),具体定义如下: (l)主权风险暴露 主权风险暴露是指对主权国家或经济实体区域及其中央银行、公共部门实体,以及多边开发银行、国际清算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的债权。 (2)金融机构风险暴露 金融机构风险暴露是指商业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债权。根据金融机构的不同属性,可分为银行类金融机构风险暴露和非银行类金融机构风险暴露。 (3)公司风险暴露 公司风险暴露是指商业银行对公司、合伙制企业和独资企业及其他非自然人的债权,但不包括对主权、金融机构和纳入零售风险暴露的企业的债权。根据债务人类型及其风险特征,公司风险暴露细分为中小企业风险暴露、专业贷款风险暴露和一般公司风险暴露。 其中,中小企业风险暴露是指商业银行对年营业收入(近3年营业收入的算术平均值)不超过3亿元人民币企业的债权。

专业贷款是指公司风险暴露中同时具有如下特征的债权: ①债务人通常是一个专门为实物资产融资或运作实物资产而设立的特殊目的 实体; ②债务人基本没有其他实质性资产或业务,除了从被融资资产中获得的收入外,没有独立偿还债务的能力; ③合同安排给予贷款银行对融资形成的资产及其所产生的收入有相当程度的 控制权。 专业贷款具体可划分为项目融资、物品融资、商品融资和产生收入的房地产贷款等四类。 一般公司风险暴露是指中小企业风险暴露和专业贷款之外的其他公司风险暴露。 (4)零售风险暴露 零售风险暴露应同时具有如下三方面特征: ①债务人是一个或几个自然人; ②笔数多,单笔金额小。 ③按照组合方式进行管理。 零售风险暴露分为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合格循环零售风险暴露、其他零售风险暴露三大类。各类别的具体定义如下: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是指以购买个人住房为目的并以所购房产为抵押的贷款。

全国安全生产应急知识竞赛 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0年全国安全生产应急知识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单项选择题(请从三个备选答案中选择惟一一个正确选项,并在后面的答题卡中将其涂黑) 1.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六中全会把( )和安全生产纳入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之中。 A预防艾滋病 B防范恐怖袭击 C应急管理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把建设(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和国家、区域、骨干专业应急救援体系列为公共服务重点工程。 A国家级 B国家、省两级 C国家、省、市三级 3.( )既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A防灾减灾工作 B安全生产应急管理 C防汛抗旱 4.国务院办公厅设置( ),是应急管理的办事机构。 A国家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B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 C国家灾害预防中心 5.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国家应急领导机构为国务院安委会,( )具体承担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管理工作。 A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 B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C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6.《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 )的应急管理体制。 A预防为主 B属地管理为主 C政府主导 7.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 )的原则。 A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C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 8.《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参与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A自愿 B有义务 C没有义务 9.《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为应对突发事件,可以征用单位和个人的财产。财产被征用或者征用后毁损、灭失的,( )。 A应当给予补偿 B应当给予双倍赔偿 C无需给予补偿

风险管理知识点汇总

风险管理知识框架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策略:风险分散、风险对冲、风险转移、风险规避(不做业务,不承担风险)、风险补偿(造成实际损失之前)。 会计资本,即资产减去负债的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一般准备、信托赔偿准备、未分配利润。 监管资本,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 核心资本又称一级资本,包括:权益资本(股本、盈余公积、资本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和公开储备。 附属资本又称二级资本,包括:未公开储备、重估储备、普通贷款储备以及混合性债务工具。 经济资本,应对非预期损失而应该持有的资本金。衡量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两项指标:股本收益率(ROE)、资产收益率(ROA)。 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计量:客户信用评级、债项评级 客户信用评级,评价结果是信用等级和违约概率。评级方法包括:专家判断法、信用评分模型、违约概率模型)。违约概率模型包括:RiskCale模型、Credit Monitor模型、KPMG 风险中性定价模型、死亡率模型。 债项评级,反应客户违约后的债项损失大小。违约风险暴露,违约损失率。 信用风险组合的计量:违约相关性、信用风险组合计量模型、信用风险组合的压力测试。信用风险组合计量模型包括:CreditMetrics模型、Credit Porfolio View模型、Credit Risk+模型。 信用风险控制:限额管理、信用风险缓释、关键业务流程/环节控制、资产证券化与信用衍生产品。 信用风险资本计量:标准法、内部评级法(分为初级和高级)。 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分为:利率风险(包括:重新定价风险、收益率曲线风险、基准风险、期权性风险)、汇率风险(包括黄金价格波动)、股票价格风险、商品价格风险。 商业银行的表内外资产分为:银行账户资产(归入银行账户最典型的是存贷款业务,按历史成本计价)、交易账户资产(记入交易账户的头寸必须在交易方面不受任何条款的限制,或者能够完全规避自身的风险。) 名义价值(历史成本所反映的账面价值)、市场价值、公允价值(可用市场价值代表)、市值重估(盯市、盯模) 敞口,广义即发现暴露,狭义即外汇敞口头寸。 久期,用于对固定收益产品的利率敏感程度或利率弹性的衡量。 久期缺口,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的利率敏感度进行分析。 市场风险计量方法: 缺口分析,衡量利率变动对银行当期收益的影响; 久期分析,银行资产负债利率敏感度的分析; 外汇敞口分析,衡量汇率变动对银行当期收益的影响; 风险价值VaR,在一定持有期和置信水平下,利率、汇率等市场风险要素的变化可能对资产价值造成的最大损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