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应急管理基础知识.doc

应急管理基础知识.doc

应急管理基础知识.doc
应急管理基础知识.doc

应急管理基础知识

1 .应急管理基本概念

(1)应急预案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

(2)应急准备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组织准备和应急保障。

(3)应急响应

事故发生后,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

(4)应急救援

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消除、减少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扩大或恶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而采取的救援措施或行动。

(5)恢复

事故的影响得到初步控制后,为使生产、工作、生活和生态环境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而采取的措施或行动。

2 ?应急管理的四个阶段

应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四

个阶段。

3,应急管理各阶段的含义和任务

在应急管理中预防有两层含义:第■■层是事故的预防工作,即通过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等手段,尽可能地防止事故的发生,实现本质安全化;第二层是在假定事故必然发生的前提下,通过预先采取的预防措施,来达到降低或减缓事故的影响或后果严重程度。任何企业都应该在生产过程中对预防工作引起高度的重视,防患于未然。预防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为: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

准备的目标是保障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所需的应急能力,主要集中在发展应急操作计划及系统上。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为:预案编制、建立预警系统、进行应急培训和应急演练。

响应的目的,是通过发挥预警、疏散、搜寻和营救以及提供避难所和医疗服务等紧急事务功能,尽可能地抢救受害人员,保护可能受到威胁的人群;尽可能控制并消除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维护经济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响应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为:情况分析、预案实施、展开救援行动、进行事态控制。

恢复工作应在事故发生后立即进行,它首先使事故影响地区恢复相对安全的基本状态,然后继续努力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要求立即开展的恢复工作包括事故损失评估、事故原因调查、清理废墟等;长期恢

复工作包括厂区重建和社区的再发展以及实施安全减灾计划。

恢复阶段主要工作内容为:影响评估、清理现场、常态恢复、预案评审。

4 .应急救援体系的构成

应急救援体系主要有组织体系、运作机制、预案体系、保障体系、法规制度等部分组成。

5 ,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

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AQ/T9002-2006),将应急预案体系为三级结构体系,包括: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现场应急预案)。

6. 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的概念

综合应急预案(综合预案)是从总体上阐述处理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

专项应急预案(专项预案)是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定的计划或方案,是综合应急预案的组成部分,应按照综合应急预案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制定,并作为综合应急预案的附件。专项应急预案应制定明确的救援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

现场处置方案(现场预案)是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

位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现场处置方案应具体、简单、针对性强。

现场处置方案应根据风险评估及危险性控制措施逐…编制,做到事故相关人员应知应会,熟练掌握,并通过应急演练,做到迅速反应、正确处置。

7. 综合应急预案的内容

目录具体内容

总则编制目的、编制依据、适用范围、应急预案体系、应急

工作原则

单位危险性分析及预控

措施

单位概况、危险源与风险分析组织机构及职责应急组织体系、指挥机构及职责

预防与预警危险源监控、预警行动、信息报告与处置应急响应响应分级、响应程序、应急结束

信息发布

后期处置

保障措施通信与信息保障、应急队伍保障、应急装备物资保障、

经费保障、其他保障

培训与演练培训、演练奖惩

附则术语和定义、应急预案备案、维护和更新、制定和解

释、应急预案实施

8 .专项应急预案的内容

目录具体内容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应急处置基本反则

组织机构及职责应急组织体系、指挥机构及职责

预防与预警危险源监控、预警行动、

信息报告程序

应急处置响成分级、响应程序、处置措施、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9 .现场处置方案的内容

目录具体内容

事故特征

应急组织与职责

应急处置事故应急处置程序、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注意事项

10. 应急预案的编制步骤

(1)成立预案编制小组;

(2)收集相关资料;

(3)危险源辨识与风险分析;

(4)应急能力评估;

(5)应急预案编制;

(6)应急预案评审与发布。

11. 应急预案的评审方法

应急预案评审分为形式评审和要素评审,评审可采取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三种方式简单判定。对于基本符合和不符合的项目,应提出指导性意见或建议。

(1)形式评审

依据有关规定和要求,对应急预案的层次结构、内容格式、语言文字和制订过程等内容进行审查。形式评审的重点是应急预案的规范性和可读性。

(2)要素评审

依据有关规定和标准,从符合性、适用性、针对性、完整性、科学

性、规范性和衔接性等方面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要素评审包括关键要素和一般要素。为细化评审,可采用列表方式分别对应急预案的要素进行评审。评审应急预案时,将应急预案的要素内容与表中的评审内容及要求进行对应分析,判断是否符合表中要求,发现存在问题及不足。

12 .应急预案的评审程序

(1)评审准备

应急预案评审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成立应急预案评审组,明确参加评审的单位或人员;

%1通知参加评审的单位或人员具体评审时间;

%1将被评审的应急预案在评审前送达参加评审的单位或人员。

(2)会议评审

会议评审可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介绍应急预案评审人员构成,推选会议评审组组长;

%1应急预案编制单位或部门向评审人员介绍应急预案编制或修订情况;

%1评审人员对应急预案进行讨论,提出修改和建设性意见;

%1应急预案评审组根据会议讨论情况,提出会议评审意见;

%1讨论通过会议评审意见,参加会议评审人员签字。

(3)意见处理

评审组组长负责对各位评审人员的意见进行协调和归纳,综合提出预案评审的结论性意见。生产经营单位应按照评审意见,对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以及不合格项进行分析研究,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或完善。反馈意见要求重新审查的,应按照要求重新组织审查。

1 3 .应急预案备案应当提交的材料

(1 )应急预案备案申请表;

(2)应急预案评审或者论证意见;

(3)应急预案文本及电子文档。

1 4 .应急预案修订与更新的情况

应就下述情况对应急预案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修改或修订:

(1)日常应急管理中发现预案的缺陷;

(2)训练或演练过程中发现预案的缺陷;

(3)实际应急过程中发现预案的缺陷;

(4)组织机构发生变化;

(5)原材料、生产工艺的危险性发生变化;

(6)施工区域范围的变化;

(7)布局、消防设施等发生变化;

(8)人员及通信方式发生变化;

(9)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发生变化;

(10)其他情况。

15 .应急培训的程序

(1)制定应急培训与教育计划;

(2)应急培训与教育实施;

(3)应急培训与教育效果评价和改进。

1 6.应急培训与教育计划的八个要素

一个科学的培训计划应该包含的内容主要有“我们组织培训的目的是什么?培训的对象是谁?培训负责人和培训教师是谁?培训的内容如何确定?培训的时间和期限?培训的场地?培训的方法?如何评价培训的效果?”八个要素。

17.应急培训的基本内容

应急培训包括对参与应急行动所有相关人员进行的最低程度的应急培训与教育,要求应急人员了解和掌握如何识别危险、如何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如何启动紧急情况警报系统、如何安全疏散人群等基本操作。

(1)报警

1)使应急人员了解并掌握如何利用身边的工具最快最有效地报警,比如用手机电话、寻呼、无线电、网络,或其他方式报警;

2)使应急人员熟悉发布紧急情况通告的方法,如使用警笛、

警钟、电话或广播等;

3)当事故发生后,为及时疏散事故现场的所有人员,应急队员应掌握如何在现场贴发警报标志。

(2)疏散

为避免事故中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应培训与教育足够的应急队员在紧急情况下,现场安全、有序地疏散被困人员或周围人员。对人员疏散的培训可在应急演练中进行,通过演练还可以测试应急人员的疏散能力。

(3)火灾应急培训与教育

由于火灾的易发性和多发性,对火灾应急的培训与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要求应急队员必须掌握必要的灭火技术以在着火初期迅速灭火,降低或减小导致灾难性事故的危险,掌握灭火装置的识别、使用、保养、维修等基本技术。由于灭火主要是消防队员的职责,因此,火灾应急培训与教育主要也是针对消防队员开展的。

18 .应急演练的目的

(1)在事故发生前暴露预案和程序的缺点;

(2)辨识出缺乏的资源(包括人力和设备);

(3)改善各种反应人员、部门和机构之间的协调水平;

(4)在企业应急管理的能力方面获得大众认可和信心;

(5)增强应急反应人员的熟练性和信心;

(6)明确每个人各自岗位和职责;

(7)努力增加企业应急预案与政府、社区应急预案之间的合作

与协调;

(8)提高整体应急反应能力。

19 .应急演练的类型

(1)桌而演练

桌面演练是指由应急组织的代表或关键岗位人员参加的,按照应急预案及其标准运作程序讨论紧急情况时应采取的演练活动。桌面演练的主要特点是对演练情景进行口头演练,一般是在会议室内举行非正式的活动。主要目的是锻炼演练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应急组织相互协作和职责划分的问题。

桌面演练只需要展示有限的应急响应和内部协调活动,应急响应人员主要来自本地应急组织,事后?般采取11头评论形式收集演练人员的建议,并提交一份简短的书面报告,总结演练活动和提出有关改进应急相应工作的建议。桌面演练方法成本较低,主要用于为功能演练和全面演练做准备。

(2)功能演练

功能演练是指针对某项应急响应功能或其中某些应急响应活动举行的演练活动,主要目的是针对应急响应功能,检验应急响应人员以及应急管理体系的策划和响应能力。例如指挥和控制功能的演练,其目的是检测、评价部门在一定压力情况下的应急运行和及时响应能力,演练地点主要集中在若干个应急指挥中心或现场指挥所举行,并开展有限的

现场活动,调用有限的外部资源。

功能演练比桌面演练规模要大,需动员更多的应急响应人员和组织,因而协调工作的难度也随着更多应急组织的参与而增大。演练完成后,除采取口头评论形式外,还应向地方提交有关演练活动的书面汇报,提出改进建议。

(3)全而演练

全面演练针对应急预案中全部或大部分应急响应功能,检验、评价应急组织应急运行能力的演练活动。全面演练一般要求持续儿个小时,采取交互式方式进行,演练过程要求尽量真实,调用更多的应急响应人员和资源,并开展人员、设备及其他资源的实战性演练,以展示相互协调的应急响应能力。

与功能演练类似,全面演练也少不了负责应急运行、协调和政策拟定人员的参与,以及国家级应急组织人员在演练方案设计、协调和评估工作中提供的技术支持,但全面演练过程中,这些人员或组织的演示范围要比功能演练更广。演练完成后,除采取口头评论、书面汇报外,还应提交正式的书而报告。

三种演练类型的最大差别在于演练的复杂程度和规模。无论选择何种应急演练方法,应急演练方案必须适应辖区重大事故应急管理的需求和资源条件。应急演练的组织者或策划者在确定应急演练方法时,应考虑本项目事故应急预案和应急执行程序制定工作的进展情况、本项目现有应急相应能力、应急演练成本及资金筹措状况等因素。

20 .应急演练实施的基本过程和任务

根据国务院应急办发布的《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指南》,将应急演练的过程分为演练准备、演练实施和演练总结三个阶段。

应急管理基础知识.doc

应急管理基础知识 1 .应急管理基本概念 (1)应急预案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 (2)应急准备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组织准备和应急保障。 (3)应急响应 事故发生后,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 (4)应急救援 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消除、减少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扩大或恶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而采取的救援措施或行动。 (5)恢复 事故的影响得到初步控制后,为使生产、工作、生活和生态环境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而采取的措施或行动。

2 ?应急管理的四个阶段 应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四 个阶段。 3,应急管理各阶段的含义和任务 在应急管理中预防有两层含义:第■■层是事故的预防工作,即通过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等手段,尽可能地防止事故的发生,实现本质安全化;第二层是在假定事故必然发生的前提下,通过预先采取的预防措施,来达到降低或减缓事故的影响或后果严重程度。任何企业都应该在生产过程中对预防工作引起高度的重视,防患于未然。预防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为: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 准备的目标是保障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所需的应急能力,主要集中在发展应急操作计划及系统上。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为:预案编制、建立预警系统、进行应急培训和应急演练。 响应的目的,是通过发挥预警、疏散、搜寻和营救以及提供避难所和医疗服务等紧急事务功能,尽可能地抢救受害人员,保护可能受到威胁的人群;尽可能控制并消除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维护经济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响应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为:情况分析、预案实施、展开救援行动、进行事态控制。 恢复工作应在事故发生后立即进行,它首先使事故影响地区恢复相对安全的基本状态,然后继续努力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要求立即开展的恢复工作包括事故损失评估、事故原因调查、清理废墟等;长期恢

应急管理基础知识

应急管理基础知识 1.应急管理基本概念 (1)应急预案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 (2)应急准备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组织准备和应急保障。 (3)应急响应 事故发生后,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 (4)应急救援 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消除、减少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扩大或恶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而采取的救援措施或行动。 (5)恢复 事故的影响得到初步控制后,为使生产、工作、生活和生态环境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而采取的措施或行动。 2.应急管理的四个阶段 应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 3. 应急管理各阶段的含义和任务 在应急管理中预防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事故的预防工作,即通过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等手段,尽可能地防止事故的发生,实现本质安全化;第二层是在假定事故必然发生的前提下,通过预先采取的预防措施,来达到降低或减缓事故的影响或后果严重程度。任何企业都应该在生产过程中对预防工作引起高度

的重视,防患于未然。预防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为: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 准备的目标是保障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所需的应急能力,主要集中在发展应急操作计划及系统上。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为:预案编制、建立预警系统、进行应急培训和应急演练。 响应的目的,是通过发挥预警、疏散、搜寻和营救以及提供避难所和医疗服务等紧急事务功能,尽可能地抢救受害人员,保护可能受到威胁的人群;尽可能控制并消除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维护经济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响应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为:情况分析、预案实施、展开救援行动、进行事态控制。 恢复工作应在事故发生后立即进行,它首先使事故影响地区恢复相对安全的基本状态,然后继续努力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要求立即开展的恢复工作包括事故损失评估、事故原因调查、清理废墟等;长期恢复工作包括厂区重建和社区的再发展以及实施安全减灾计划。恢复阶段主要工作内容为:影响评估、清理现场、常态恢复、预案评审。 4.应急救援体系的构成 应急救援体系主要有组织体系、运作机制、预案体系、保障体系、法规制度等部分组成。 5.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 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将应急预案体系为三级结构体系,包括: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现场应急预案)。 6.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的概念

第八部分煤矿事故应急管理新规程..上课讲义

第八部分煤矿事故应急管理 一、判断题 1.应急救授预案是针对重大危险源制定的。专项预案应该是包括各种自然灾害及大面 积传染病的预案。(√) 2.应急救援预案是指政府和企业为减少事故后果而预先制订的抢险救灾方案,是进行事故救援活动的行动指南。(√) 3.应急救援预案只传达贯彻到班组长以上的管理人员。(×) 4.应急救授预案中应考虑在各主要工作岗位安排有实践经验、掌握急救知识和救护技术的人担任急救员。(√) 5.井下储存4t工业炸药的库房是重大危险源。(×) 6.某矿坑木场发生火灾,应执行当地政府的救援预案。 (×) 7.有含水陷落柱的矿井应该制定水害防治 预案。 (√) 8.有冲击地压的矿井应该制定具有针对性 的专项预案。(√) 9.规模较小的煤矿企业,可以不设立常设的

应急救援组织,但必须和大矿签订一份救援合同。 (√) 10.矿井发生重大事故后,必须立即成立抢险指挥部并设立地面基地。矿山救护队队长为抢险指挥部成员。(√) 11.煤矿企业的应急救援预案就是《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 12.《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中必须有井上下对照图。 (√) 13.重大危险源和重大隐患是相同的。 (×) 14.低浓度瓦斯爆炸,应尽快恢复灾区通风。(√) 15.煤矿企业必须建立矿井安全避灾系统,对井下人员进行安全避险和应急救援培训,每年必须组织至少1次应急演练。 (√) 16.《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是在认真辨识并评估本矿危险源的基础上,在总结本矿或矿区防灾抗灾经验的前提下编写的。(√) 17.《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中应该含有通风系统图、反风试验报告以及反风时保证反风设施完好的检查报告。(√)

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发展史

中国应急管理发展史 一、发展简述 2003年下半年,总结抗击“非典”,提出“一案三制” 2004年9月,十四届六中全会提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对提高处置突发事件能力提出明确要求) 2005年,国务院组织起草国家总体应急预案和专项预案。 2006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 2007年,全国人大通过《突发事件应对法》 二、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2004----预案建设 第二阶段:2005----体制建设 第三阶段:2006----机制建设 第四阶段:2007----法制建设 三、发展详述: 页脚内容1

在2003年以前,关于应急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灾害管理研究方面。 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始于2003年总结抗击非典的经验和教训:2003年春,我国遭遇了一场由非典疫情引发的从公共卫生到社会、经济、生活全方位的突发公共事件。党和国家及时总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不全面、不协调、不可持续性和应急管理体系缺失等问题,提出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建设的重大命题 2003年7月28日,在抗击非典取得胜利的表彰大会上,党中央国务院第一次明确提出,政府管理除了常态以外,我们要高度重视非常态管理。“提出一案三制,争取用3年左右的时间,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 政府第一次把非常态管理提上议事日程,国家提出加快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建设的重大课题,这是我国应急体系建设的第一个里程碑。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理论和实践的需要,使得2003年成为中国全面加强应急管理研究的起步之年。” 2004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将《省(区、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框架指南》印发各省,要求各省人民政府编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从加强党的执政 页脚内容2

应急能力建设支撑安全管理

编号:SY-AQ-03580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应急能力建设支撑安全管理Emergency capacity building to support safety management

应急能力建设支撑安全管理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事故灾难的复杂性在不断增加,企业安全应急管理工作的难度也在不断提升,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已是全社会的重要任务。我国应急救援体系随着安全生产工作的深入得到了健全和完善,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问题一:对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我国部分企业没有制定应急救援预案,有的空有应急预案,没有专门的应急救援队伍,平时也不重视应急演练。 问题二:应急救援队伍数量不足。 不少中小企业没有建立专门的应急救援组织,有的甚至连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都没有明确,事故发生后无法开展有效施救。 问题三:应急救援演练不足。 部分企业只简单地制定应急救援预案,而不认真组织事故应急救援演练,走过场、搞形式,甚至“纸上谈兵”,达不到应急救援演练

的目的,降低了预案的可操作性。 问题四:应急能力建设投入不足。 个别政府没有专门的应急救援资金,致使应急救援资金和装备严重不足。个别企业更多地追求效益,降低成本,在应急救援方面没有专项安全投入。 在以人为本的现今社会,安全大于天,建立起高效的应急救援机制至关重要。政府和企业应认真落实特大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进一步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强化应急救援演练。在应急救援专项资金投入方面,要舍得下血本,保证队伍建设和设备购置,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支撑。 这里填写您的公司名字 Fill In Your Business Name Here

应急知识——应急管理基础知识

精品文档 应急管理基础知识 应急管理是近年来管理领域中出现的一门新兴学科,是一个综合了公共管理、运筹学、战略管理、信息 技术以及各种专门知识的交叉学科,是针对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为了减少突发公共事件的发 生或降低其可能造成的后果和影响,达到优化决策的目的,而基于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原因、过程及后果进行的 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管理。它涵盖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前、中、后的各个过程,包括为应对突发事件而采 取的预先防范措施、事发时采取的应对行动、事发后采取的各种善后措施及减少损害的行为。 一、基本概念

精品文档 旳7■迅述、有黯地应科可簡,世土的审哉丸嘩*莅制戒商修茜可體适戒的肩宿和瑯响1?而逬苻的一: 宇列育计旬人 百坦织的苣理.匹搐预 莎、请逝*吶便z 和■虑児n't ■附除c 卄F1■可自隹石牛的苇越侖聯. 旳御r*、百卄t 也歼帝冋利讦动而師寺$卄厅的苗绸曲番和阿牌斗宅貯“ y.i 區尹:眼區 毗皆 测,审横円旳旳星||冋?占'M g 屮,耐.人昌* 取旳 爭单骨到垂衣控制后,沖诫硏胡券■冏區尊內两生产* 生f?r 垂阳1谀痛r 生志环填葡尽快恢夏■正 :州■廿玄而蕈仲时楮诞阴仟动° 圧总刑孫 也厲內宓窃柏」垃皱知 的普痕“爭=扌殖出柏XJ^.* 0 畏的TiM* 、基本原则 隠曲响飕 孑m 警井级

公众应急管理知识与急救常识汇编

公众应急管理知识问答与急救常识 公众应急管理知识问答与急救常识 1.普及应急知识有何意义?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行为主体是什么? 掌握应急知识是提高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的基础性工作。应急知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宝贵财富。人类在与自然奋斗的过程中,不断探索积累了许多应急知识和经验,普及应急知识,帮助广大公众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是政府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广大公众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行为主体。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必须充分发动群众、坚持依靠群众。要引导群众掌握应急知识,学会保障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要提高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灾害损失。 2.发现刑事、治安案件以及危及公共与人身财产安全和扰乱公众正常工作、学习与生活秩序的案件时,怎么办? 发现斗殴、盗窃、抢劫、强奸、杀人等刑事、治安案件时,应立即拨打110报警。若情况紧急,无法及时报警,则应在制服犯罪嫌疑人或脱离险情后,迅速报警。发现溺水、坠楼、自杀,老人、儿童或智障人员、精神病患者走失,公众遇到危难孤立无援,水、电、气、热等公共设施出现险情,均可拨打110报警。拨打110报警时,要讲清楚案发的时间、方位,您的姓名及联系方式等。如对案发地不熟悉,可提供现场附近具有明显标志的建筑物、大型场所、公交车站、单位名称等。报警后,要保护现场,以便民警到场后提取物证、痕迹。 未成年人遇到刑事案件时,应首先保护好自身安全。 3.发现火情,怎么办? 发现火情应及时拨打119火警报警电话。拨打119报警时,必须准确报出失火方位。 如果不知道失火地点名称,应尽可能说清楚周围明显的标志,如建筑物等。尽量讲清楚起火部位、着火物资、火势大小、是否有人被困等情况,同时应派人在主要路口等待消防车。在消防车到达现场前应设法扑灭初起火灾,以免火势扩大蔓延。 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手提式干粉灭火器适宜扑灭油类、可燃气体、电器设备等初起火灾,使用时,先打开保险销,一手握住喷管,对准火源,另一手拉动拉环,即可灭火。手提式泡沫灭火器适宜扑灭油类及一般物质的初起火灾,使用时,用手握住灭火机提环,平稳、快捷地提往火场,不要横扛、横拿,灭火时,一手握住提环,另一手握住筒身的底边,将灭火器颠倒过来,喷嘴对准火源,用力摇晃几下,即可灭火。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适宜扑灭精密仪器、电子设备以及600伏以下的电器初起火灾,使用时,一手握住喷筒把手,另一手撕掉铅封,将手轮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打开开关,二氧化碳气体即会喷出。 4.发生交通事故或交通纠纷,怎么办?

最新煤矿应急管理基础知识

1.什么是应急救援? 答: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防止事故扩大,而采取的紧急措施或行动。 2.什么是应急响应? 答:针对发生的事故,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 3. 什么是应急准备? 答: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科学、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和物资准备。 4.什么是应急预案? 答: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可能发生的事故,最大程度减少事故及其造成损害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 5.应急演练指什么? 答: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情景,依据应急预案而模拟开展的应急活动。 6.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至少多长时间修订一次? 答:3年。 7.矿山救护工作指导原则是什么? 答:加强战备,严格训练,主动预防,积极抢救。 8.事故应急处置理念是什么? 答: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生命至上。 9.当前的应急管理机制是什么? 答: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 10.应急演练的目的是什么? 答:检验预案,磨合机制,锻炼队伍,教育公众 11.我们应该打造一支什么样的矿山救援队伍? 答:我们应该打造一支政治合格、作风顽强、技术精湛的矿山救援队伍。 12.煤矿应急救援处置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煤矿应急救援处置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坚持“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原则; (2)坚持“早期预警、有备无患”的原则; (3)坚持“第一响应、快速处置”的原则; (4)坚持“尽快恢复生产”的原则; (5)坚持“救援由外向内”的原则。 13.为什么要及时、如实地报告安全事故? 答:为能够及时组织抢救,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生产经营单位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其主要负责人必须及时、如实向有关部门报告。 14.为什么从业人员必须了解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的危险因素? 答:只有从业人员了解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的危险因素,才能有效地防范和控制事故的发生。 15.为什么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和掌握事故的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 答:因为了解和掌握事故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是保障从业人员人身安全的有效手段,是避免或控制事故发生的必然要求,一旦发生事故,从业人员能按照熟悉的避灾路线迅速撤离,安全避灾。 16.为什么不能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工艺或设备?

应急管理基本术语.

应急管理基本术语 突发公共事件:是指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其他严重危害,影响、威胁局部区域或者全国经济社会稳定和政治安定的,需要由政府组织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应对的突发事件。突发公共事件一般包括自然或者人为因素引发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类型。 紧急状态:是指应对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过程中,采取常规措施无法有效控制和消除其严重危害时,有关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宣布在特定地域甚至全国采取临时性非常规措施、先例紧急立法权的一种严重危机状态。 应急状态:是指为应对已经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在某个地区或者全国范围内,政府组织社会各方力量在一段时间内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采取紧急措施所呈现的状态。 次生、衍生事件:是指某一突发公共事件所派生或者因处置不当而引发的其他事件。 耦合事件:是指在同地区、同一时段内发生的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突发公共事件。 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为迅速、有效、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方案。用以明确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各个进程中,谁来做,怎样做,何时做以及相应的资源和策略等。 总体预案:是指国家或者某个地区、部门、单位为应对所有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而制定的综合性应急预案。 综合应急预案是从总体上阐述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 专项预案:是指国家或者某个地区、部门、单位为应对某类突发公共事件或者为发挥某项重要功能而制定的应急预案。专项预案通常作为总体预案的组成部分。 专项预案应按照综合应急预案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制定,并作为综合应急预案的附件。专项应急预案应制定明确的救援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 现场处置方案(操作程序):是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现场处置方案应具体、简单、针对性强。现场处置方案应根据风险评估及危险性控制措施逐一编制,做到事故相关人员应知应会,熟练掌握,并通过应急演练,做到迅速反应、正确处置。

(完整版)应急管理知识培训

应急管理知识培训 1.什么是应急管理? 应急管理是指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在突发公共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有关活动。 2.应急管理的具体内容:.应急管理是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全过程管理,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发生、缓解和善后4个发展阶段,应急管理可分为预测预警、识别控制、紧急处置和善后管理4个过程。应急管理也是一个动态管理,包括预防、准备、应对和恢复4个阶段,均体现在管理突发公共事件的各个阶段。 3.演习(Exercise )演习是为应对某种事件,让参加者在仿真的形势中按照所设想的步骤和方法,采取适当的、一系列行动的完整过程。. 4.应急演习含义:1)应急演习是指来自多个机构、组织或群体的人员针对假设事件,执行实际紧急事件发生时各自职责和任务的排练活动,应急演习是检测重大事故应急管理工作的最好度量标准。我国多部法律、法规及规章都对此项工作有相应的规定。2)应急演习是指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让参加者在仿真环境中,按照应急预案所提供的步骤和方法,采取适当的、一系列行动的完整过程。 5.演习依据:演习什么?演习哪些具体内容?包括演习的蓝图、

步骤,待实现的目标和指标等。 6.预案:是指根据预测,针对潜在的或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的类别和影响程度而事先制定的应急处置方案。具有专一性、专业性、周密性、时限集中性 7.应急预案:是针对具体设备、设施、场所和环境,在安全评价的基础上,为降低事故造成的人身、财产与环境损失,就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机构和人员,应急救援的设备、设施、条件和环境,行动的步骤和纲领,控制事故发展的方法和程序等,预先做出的科学而有效的计划和安排。 8.应急预案的结构应急预案体系1)总体应急预案是全国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是国务院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性预案,由国务院制定. 2)专项应急预案主要是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为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突发事件而制订的涉及多个部门的应急预案,是总体预案的组成部分,由国务院有关部门牵头制订,报国务院批准3)部门应急预案是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职责为应对突发事件制定的预案,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报国务院备案,目前共有25件国家突发公共事件专项预案4)地方应急预案:包括省级人民政府的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应急预案及各市(地)、县(市)人民政府及其基层政权组织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5)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6)重大活动应急预案应当指出:1)这些预案由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单位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分别制定。2)我国的应急预案体系,从

应急知识——应急管理基础知识

应急管理基础知识 应急管理是近年来管理领域中出现的一门新兴学科,是一个综合了公共管理、运筹学、战略管理、信息技术以及各种专门知识的交叉学科,是针对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为了减少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或降低其可能造成的后果和影响,达到优化决策的目的,而基于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原因、过程及后果进行的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管理。它涵盖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前、中、后的各个过程,包括为应对突发事件而采取的预先防范措施、事发时采取的应对行动、事发后采取的各种善后措施及减少损害的行为。 一、基本概念

二、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 切实履行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把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2)居安思危,预防为主 高度重视公共安全工作,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做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各项工作。 (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在各级党委领导下,实行行政领导责任制,充分发挥专业应急指挥机构的作用。 (4)依法规范,加强管理 依据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加强应急管理,维护公众的合法权益,使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5)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加强以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建立联动协调制度,充分动员和发挥乡镇、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志愿者队伍的作用,依靠公众力量,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6)依靠科技,提高素质 加强公共安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采用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科技水平和指挥能力,避免发生次生、衍生事件;加强宣传和培训教育工作,提高公众自救、互救和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综合素质。 三、主要任务 应急管理主要任务包括:

应急管理工作心得体会

应急管理工作心得体会 应急管理工作心得体会篇1 为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应急管理干部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应急管理工作水平,公司举办了为期5 天的培训班。下面谈谈个人体会。 一、认清突发事件的内涵。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突发事件包涵核心要素为:一是具有明显的公共性或社会性。突发事件应对法所要解决和应对的是公共危机,具有明显的公共性。国家制定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核心目的是为了应对突发公共危机。二是具有突发性和紧迫性。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是突如其来,如果不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危机就会迅速扩大和升级,会造成更大的危害和损害。三是具有危害性和破坏性。危害性和破坏性是突发事件的本质特征,一旦发生本法所称的突发事件,就会对生命财产、社会秩序、公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如应对不当就会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或社会秩序的严重动荡。四是必须借助于公 2 权力的介入和动用社会人力、物力才能解决。公权力在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发挥着领导、组织、指挥、协调等功能,公权力介入突发事件的应对。 二、积极应对突发事件。应对突发事件,把预防和应急准备放在优先位置,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只有牢固树立居安思危、常备不懈意识,逐步把握规律,主动采取防范措施,才能从根本上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同时,在无法完全避免突发事件发生的情况下,要总结探索如何制度化、科学化、专业化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第一,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制度。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加快应急管理的法制建设,形成有效应急管理法制体系,把应急管理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第二,制定完善应急预案机制。认真制定应急预案,健全监测、预测、预报、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加强专业救灾抢险队伍建设,健全抢险救灾物资储备制度,搞好培训和预案演练,全面提高抗风险能力。第三,加快建设科技应急体系。高度重视运用科技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应急管理科学研究,提高应急装备和技术水平,加快应急管

公民应急基础知识

开展应急知识集中宣传活动提升公民应急处置能力 一、应急管理基本理论 1、什么是突发事件?突发事件有哪些特征?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破坏性、衍生性、扩散性等特点。 2、我国突发事件是如何分级的? ◆在我国,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突发事件性质和可控性等因素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四级,即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 1、一般事件。预计将要发生一般以上的突发事件,事件即将临近,事态可能会扩大。 2、较大事件。预计将要发生较大以上的突发事件,事件即将临近,事态有扩大的趋势。 3、重大事件。预计将要发生重大以上的突发事件,事件即将临近,事态正在逐步扩大。 4、特大事件。预计将要发生特别重大的突发事件,事件会随时发生,事态在不断蔓延。 3、什么是应急管理?应急管理涵盖哪些活动?

◆应急管理是指政府、企业、以及其他公共组织,为了保护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在突发事件事前、事发、事中、事后所进行的预防、响应、处置、恢复等活动的总称。它有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应急管理贯穿于突发事件的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全过程,二是应急管理是事前、事后的管理和事发、事中的应急的有机统一。 4、应急管理的基本任务概括起来主要有什么? ◆应急管理的基本任务有: 1、预防准备。要通过应急管理预防行动和准备行动,建立突发事件 源头防控机制,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制、制度,有效控制突发事件的发生,做好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准备。 2、预测预警。采取传统与科技手段相结合的办法进行预测,将突发 事件消除在萌芽状态。一旦发现不可消除的突发事件,及时向社会预警。 3、响应控制。突发事件发生后,能够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实施有效 的应急救援行动,防止事件的进一步扩大和发展,是应急管理的重中之重。 4、资源协调。应急管理机构应该在合理布局应急资源的前提下,建 立科学的资源共享与调配机制,以有效利用可用资源,防止在应急中出现资源短缺的情况。 5、抢险救援。确保在应急救援行动中,及时、有序、科学地实施现 场抢救和安全转送人员,以降低伤亡率、减少突发事件损失。

煤矿应急管理工作制度

有限公司煤矿 应急管理工作制度 煤矿工作是一份很危险辛苦的工作,哪个环节处理失当就会发生重大事故,为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本着“健全体制、完善体制、夯实基础、主动预防、积极救援”的原则,结合我公司实际,特制定应急管理工作制度。 一、分管各部门工作制度 (1)矿长应提前组织编写紧急撤人避险应急预案并负责解决所需的人、财、物等重大问题。 (2)发生突发事故时,当班带班领导是现场紧急撤人避险的具体组织者,负责紧急撤人避险应急预案的组织实施,组织井下人员避险撤离。 (3)副总指挥应紧急组织实施撤人避险应急预案,负责组织解决遇到的现场有关技术难题并组织现场实施。 (4)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解决所需的人、财、物等重大问题并做好地面及井下水情排查预报工作; (5)安检部应负责监督检查、应急演练预案的贯彻落实情况。(6)副总工程师协助总指挥、副总指挥,具体组织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 (7)做好地面水库、河道等水量检测情况的相关资料收集、整理工作,排查受水害威胁的采掘工作面,制定水害处理措施,并落实好现场的防治水措施。

(8)技术部应协助编制应急救援预案,解决紧急撤人避险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题。 (9)调度室要根据具体情况指挥、调度紧急撤人避险工作。(10)机电部负责供电、防、排水系统的维护及检修,确保设备管路完好。(11)供应部计划安排及突发事件所需要的设备材料及时供货,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实施。 (12)财务部计划安排及突发事件所需资金及时到位。 (13)采掘区队:现场盯班管理人员(班组长)是现场撤人避险的第一组织者;每个职工都应熟知避灾撤离路线,掌握自救互救基本知识,听从指挥。 二、应急管理调度值班制度 为了强化应急调度值班,充分发挥应急管理协调指挥职能,切实搞好应急管理工作,确保安全生产,制定应急管理调度值班制度。(1)应急调度值班由矿领导、副总工程师组成。应急调度值班人员分为六组,公司领导每人负责一组。每组具体组成人员由公司办公室、调度室统一安排,经公司批准后执行。 (2)应急调度值班室设在公司调度室。 (3)应急调度值班人员除掌握公司各项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基本情况和熟悉上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政策以及公司近期安全生产动态外,要熟悉公司应急处置各项预案和应急情况处置程序。 (4)应急调度值班人员轮值期间必须24小时吃住在公司,一律不准外出。确需外出必须由其他参与应急调度值班人员替班,并经分管领

2015年应急管理知识在线考试试题和参考答案要点

2015年应急管理知识在线考试 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50分) 1.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为最高级别。(A) 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D 四级 2.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自起施行。(D) A 2007年10月1日 B 2007年7月1日 C 2008年10月1日 D 2008年7月1日 3.是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C) A 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 B 专项应急指挥部 C市和区、县人民政府 D 现场指挥部 4.市和区、县人民政府设立,统一领导、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根据实际需要,设立,组织、协调、指挥相关类别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A) A 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突发事件专项应急指挥部 B 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临时应急指挥部

C 突发事件专项应急指挥部、临时应急指挥部 D 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办公室、突发事件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5.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负责制。(B) A 主要领导 B行政领导 C 党委领导 D 主管领导 6. 市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统一的突发事件信息系统, 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并逐步实现与国务院及其部门突发事件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C) A 汇集、储存 B汇集、储存、分析 C汇集、储存、分析、传输 D分析、传输 7.突发事件信息的报送,应当做到及时、客观、真实和准确,不得,涉及国家秘密的,应当遵守国家有关保密规定。(D) A 迟报、瞒报 B 迟报、谎报 C 迟报、谎报、瞒报 D迟报、谎报、瞒报、漏报 8.《办法》中规定,对事件本身比较重要或者发生在重点地区、特殊时间的突发事件信息,应当立即报告,法定节假日、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等特殊时期,实行制度。(B) A 每周报告 B 每日报告 C 立即报告 D 分时报告

煤矿应急管理基础知识(总8页)

煤矿应急管理基础知识(总8 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答: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防止事故扩大,而采取的紧急措施或行动。 2.什么是应急响应? 答:针对发生的事故,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 3. 什么是应急准备? 答: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科学、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和物资准备。 4.什么是应急预案 答: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可能发生的事故,最大程度减少事故及其造成损害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 5.应急演练指什么? 答: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情景,依据应急预案而模拟开展的应急活动。 6.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至少多长时间修订一次? 答:3年。 7.矿山救护工作指导原则是什么? 答:加强战备,严格训练,主动预防,积极抢救。 8.事故应急处置理念是什么? 答: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生命至上。 9.当前的应急管理机制是什么? 答: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 10.应急演练的目的是什么? 答:检验预案,磨合机制,锻炼队伍,教育公众 11.我们应该打造一支什么样的矿山救援队伍? 答:我们应该打造一支政治合格、作风顽强、技术精湛的矿山救援队伍。 12.煤矿应急救援处置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煤矿应急救援处置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坚持“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原则; (2)坚持“早期预警、有备无患”的原则; (3)坚持“第一响应、快速处置”的原则; (4)坚持“尽快恢复生产”的原则; (5)坚持“救援由外向内”的原则。 13.为什么要及时、如实地报告安全事故 答:为能够及时组织抢救,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生产经营单位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其主要负责人必须及时、如实向有关部门报告。 14.为什么从业人员必须了解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的危险因素? 答:只有从业人员了解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的危险因素,才能有效地防范和控制事故的发生。 15.为什么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和掌握事故的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答案

一、单选: 件,其预警级别的一级、二级、三级、B、投入警力快 1、建筑施工企业中,()是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第一负责人。 A、经理 B、企业一把手 C、分管安全生产的副总经理 D、企业法人答案: B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应急预案编制的步骤的是()。 A、成立编制小组 B、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价 C、编制演练计划 D、实施应急预案答案: D 3、以下不属于突发事件典型特征的是()。 A、突发性和紧急性 B、不确定性和易变性 C、危害性和破坏性 D、信息的充分性答案: D 4、根据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可预警的突发事 四级分别用()颜色表示。 A、红、橙、黄、蓝 B、红、橙、黄、黑 C、红、黄、蓝、绿 D、黑、红、黄、蓝答案: A 5、根据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以及突发事件特有的性质和目前我国突发事件的实际情况,一般可以将突发事件分为四大类。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界定,以下事件中属于事故灾难的是()。 A、汶川大地震 B、 2008年南方低温雨雪灾害 C、“”上海外滩踩踏事件 D、天津港“”大爆炸答案: D 6、公共场所和大型活动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后,公安部门要反应迅速,措施有力。以下关于公共场所大型活 动中拥挤踩踏事件发生后处置的说 法中,不正确的是()。 A、情况掌握快 1 C、现状封锁快 D、采取措施快答案: C 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应急预案演练的步骤的是()。 A、评审演练预案 B、制定演练计划 C、获取演练资源 D、实施演练活动答案: A 8、卫生部卫生应急办公室负责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应急准备和组织协调处置工作,该办公室成立于()。 A、 2004年 B、 2005年 C、 2006年 D、 2007年答案: A 9、社区工作者的应急处理能力建设包括()。 A、分析判断能力 B、组织协调能力 C、专项领域应急处理能力 D、以上都对答案: D 10、关于我国社区安全的总体形 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社区安全隐患增多 B、社区常住人口增多,流动人口减少 C、社区管理仍存在很多弊端 D、社区是社会矛盾的聚焦点答案: B 11、教学技术人员可以分为专任教 师、教学辅导人员、()和学生思 想政治工作人员等。 A、教学管理人员 B、后勤人员 C、保卫部门人员 D、实验技术人员答案: A 12、下列所描述的事故中,不属于 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的是()。

公众应急管理知识与急救常识

公众应急管理知识问答与急救常识 1.普及应急知识有何意义?应对突发公共事?公众应急管理知识问答与急救常识? 件的行为主体是什么? 掌握应急知识是提高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的基础性工作。应急知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宝贵财富。人类在与自然奋斗的过程中,不断探索积累了许多应急知识和经验,普及应急知识,帮助广大公众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是政府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广大公众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行为主体。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必须充分发动群众、坚持依靠群众。要引导群众掌握应急知识,学会保障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要提高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灾害损失。 2.发现刑事、治安案件以及危及公共与人身财产安全和扰乱公众正常工作、学习与生活秩序的案件时,怎么办??发现斗殴、盗窃、抢劫、强奸、杀人等刑事、治安案件时,应立即拨打110报警。若情况紧急,无法及时报警,则应在制服犯罪嫌疑人或脱离险情后,迅速报警。发现溺水、坠楼、自杀,老人、儿童或智障人员、精神病患者走失,公众遇到危难孤立无援,水、电、气、热等公共设施出现险情,均可拨打110报警。拨打110报警时,要讲清楚案发的时间、方位,您的姓名及联系方式等。如对案发地不熟悉,可提供现场附近具有明显标志的建筑物、大型场所、公交车站、单位名称等。报警后,要保护现场,以便民警到场后提取物证、痕迹。未成年人遇到刑事案件时,应首先保护好自身安全。 3.发现火情,怎么办??发现火情应及时拨打119火警报警电话。拨打119报警时,必须准确报出失火方位。如果不知道失火地点名称,应尽可能说清楚周围明显的标志,如建筑物等。尽量讲清楚起火部位、着火物资、火势大小、是否有人被困等情况,同时应派人在主要路口等待消防车。在消防车到达现场前应设法扑灭初起火灾,以免火势扩大蔓延。 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手提式干粉灭火器适宜扑灭油类、可燃气体、电器设备等初起火灾,使用时,先打开保险销,一手握住喷管,对准火源,另一手拉动拉环,即可灭火。手提式泡沫灭火器适宜扑灭油类及一般物质的初起火灾,使用时,用手握住灭火机提环,平稳、快捷地提往火场,不要横扛、横拿,灭火时,一手握住提环,另一手握住筒身的底边,将灭火器颠倒过来,喷嘴对准火源,用力摇晃几下,即可灭火。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适宜扑灭精密仪器、电子设备以及600伏以下的电器初起火灾,使用时,一手握住喷筒把手,另一手撕掉铅封,将手轮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打开开关,二氧化碳气体即会喷出。 4.发生交通事故或交通纠纷,怎么办??发生交通事故或交通纠纷,可拨打122或 110报警电话。双方认为可以自行解决的事故,应把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协商处理; 其他事故,需变动现场的,必须标明事故现场位置,把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等候交通警察处理。遇到交通事故逃逸车辆,应记住肇事车辆的车牌号,如未看清楚肇事车辆车牌号,应记下肇事车辆车型、颜色等主要特征。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时,应立即拨打120急救求助电话,同时不要破坏现场和随意移动伤员。拨打122报警时,必须准确报出事故发生的地点及人员、车辆伤损情况。找交通警察处理交通事故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在交通警察 5.需要医疗急救服务时,怎么办??发现人员伤到达现场前,应注意保护现场。?

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答案

应急管理能力建设 第1部分:判断题 (共10题,共20.0分; 默认单题2.0分) 1、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调查评估工有四大原则:客观公正、科学正面、公开透明以及目标合理。()(2.0分) 正确 错误 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置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结束后,应当向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作出专项工作报告。()(2.0分) 正确 错误 3、《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适用于本省级行政区划内部,或超出事发地上级人民政府处置能力的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2.0 分) 正确 错误 4、《突发事件应对法》中规定,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2.0分) 正确 错误 5、救人最重要,因此在应急管理过程中,不需要注意应急管理的成本和收益问题。()(2.0分) 正确

错误 6、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在应对突发事件中,不能征用单位和个人的财产。()(2.0分) 正确 错误 7、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是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骨干和突击力量,按照有关规定参加应急处置工作。()(2.0分) 正确 错误 8、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制。()(2.0分) 正确 错误 9、当前我国正处于突发事件的频发期、高发期,面临的公共安全形势非常严峻。()(2.0分) 正确 错误 10、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程序由国务院规定。()(2.0分) 正确

错误 第2部分:单选题 (共20题,共40.0分; 默认单题2.0分) 1、灵活机动是指领导干部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拥有一定的()(2.0分) 工作弹性 任务弹性 时间弹性 决策权 2、()应当无偿开展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自救与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2.0分) 县级人民政府 宣传部 新闻媒体 企业事业单位 3、公民参加应急救援工作或者协助维护社会秩序期间,其在本单位的工资待遇和福利()(2.0分) 不变 增加一倍 增加两倍 不享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