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物理全攻略(全套)__考点、典例、巩固_

中考物理全攻略(全套)__考点、典例、巩固_

中考物理全攻略(全套)__考点、典例、巩固_
中考物理全攻略(全套)__考点、典例、巩固_

中考物理全攻略(一)——声学部分(附答案)

一.考点扫描

◎知识结构

声音????????????? 产生:物体的振动传播????? 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不同介质中的声速不同分类??????? 乐音:三要素????? 音调响度音色噪声??

??? 来源等级和危害

减弱途径利用????? 传递信息传递能量

考点一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______.

2.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作为传声介质;真空_____传声.声音在介质中以____的形式向周围传播.

3.声速的大小跟____________有关,还跟____________有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_______中传播最快,_______中较快, _______中最慢. 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__________.

4.回声是指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较大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又传入

人耳的声音.人耳区分开回声和原声的最短时间间隔是________.

否则,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比如:同学们听到自己在空教室讲话比在操场上讲话声音要洪亮,就是这个原因.5.人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_______振动,这种振动通过_______及其他组织传给___________,__________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考点二声音的特性

6.音调指声音的______,音调高低是由发声体振动的______决定的:频率越高,音调______;频率越低,音调______ .

7.频率:发声体_______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单位为_____,符号为____.大多数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从______到___________.高于_________的声音叫超声波,低于________的声音叫次声波.

8.响度指声音的强弱,响度与发声体的_______有关:振幅越大,响度______响度还与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发声体_______,响度越大.

9.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使音调和响度相同,也能分辨它们,这是因为它们的________不同.不同发声体的________ 、_____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

考点三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声的利用

10.噪声的定义

(1)物理学角度:发声体做________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

(2)环保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______、_____和______的声音,

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______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11.人们以______(符号为_____)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______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

12.控制噪声的途径

(1)防止噪声______;(2)阻断噪声的______;(3)防止噪声_________。13.声的利用

(1)可以利用声音传递________ ,如回声定位;

(2)可以利用声音传递________ ,如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二.经典例题

例1.(2011 ·盐城)如图所示,小华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有震感.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A.声音产生的原因B.决定音调的因素

C.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解析:把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有震感,说明发声的物体正在振动,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答案:A

例2. (2011·武汉) 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用力拨动,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听它发出声音的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

A.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B.响度与物体振幅的关系

C.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D.音色与发声体的哪些因素有关

解析:题中所描述的实验是改变了伸出桌面的钢尺的长度,保持振幅大致相同,发声体长度越长,发声频率越低,音调越低,这是研究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因此选项C正确.本题考查了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的实验,本题实验装置既可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也可探究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关键是看改变的是长度(频率)还是用力的大小(振幅).

答案:C

例3.(2011·广州)城市里部分道路设计成如图,这种下凹道路在控制噪声方面的作用是()

A.防止车辆产生噪声B.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解析:车辆产生的噪声无法防止,只能通过其他途径控制或者减弱,如在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司机带上耳罩是从人耳处减弱噪声;题图中道路的设计是使噪声传播到竖直墙壁上被反射回来,减弱噪声对周围居民的影响,这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的.答案:D

例4.(2010·鸡西)下图中,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A.探测海深B.敲瓶底火焰摇动C.回声定位D.超声波探查

解析: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声音携带了物体的某些信息,可以根据声音对物体的某些情况做出准确判断.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当声向外传播时实质就是将能量传递出去,

所以声波能传递能量.A是利用回声测距离,C是回声定位,都是声波传递信息的应用,而“B超”是回声定位的应用.B选项中,火焰摇动说明其获得了能量,因此选B.

答案:B

三.课堂练习

1. (2011·哈尔滨)根据如图所示,某同学对下列声现象进行分析,其中错误的是( )

2.吉他是年轻人喜爱的一种乐器.在演奏前,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这样做的目的是调节琴弦发声时的( )

A.振幅B.响度C.音调D.音色

3.(2011·黄冈)音乐小组的几位同学制作了各自的乐器,乐器发声的波形如图所示,对此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乐器发声时都在振动B.乐器发声的音色相同

C.乐器发声的响度相同D.乐器发声的音调相同

4.(2011·株洲)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上课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下面哪个方法有效合理( )

A.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控装置B.在教室周围植树C.每个学生都戴个防噪声耳罩D.将教室的窗户打开5.有一种电子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关于电子牙刷,正确的说法是( ) A.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B.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C.超声波不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6. “京东大鼓”是我国传统的艺术表演形式,鼓声是由于鼓面______

产生的,然后通过______传播到现场观众的耳朵的.

7. 我们平时所说的“女高音”“男低音”,这里说的“高”和“低”指的是( )

A.音色B.音调C.响度D.速度

8. 噪声是当代社会的公害之一,它是由发声体做___________发出的声音,公路的两侧种有许多树,这是在___________减弱噪声.

9. 声波生命探测仪是利用声波传递______的一种救援设备.它可以灵敏地接收到物体______时发出的声音.

四.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

1.(2011·宿迁)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声源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D.超声波的频率很低,所以人耳听不到

2.(2011·衡阳)使用随身听(MP3、MP4……)时,调节音量按钮实质就是改变了声音的()

A.频率B.音调C.响度D.音色3.(2011·宁夏)如图所示,在四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内装有质量不等的同种葡萄酒,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四个玻璃杯,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

A.音调B.振幅C.音色D.响度4.(2011·临沂)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大声”喊叫才能让较远处的人听见,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

A.音色B.音调C.响度D.频率

5.(2011·湛江)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声音只能传递信息D.高速公路两旁安装的隔音板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

6.(2011·成都)如图所示,小王同学正在弹奏吉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不同位置按压吉他弦,可以改变音调B.吉他声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C.吉他音量大小与弹奏时所用的力度有关D.吉他声具有能量

7.(2012中考预测题)电子琴能模仿小号、双簧管、钢琴等多种乐器发出的声音,衡量模仿的声音与乐器发出的声音相似程度的物理量是()

A.音调B.响度C.音色D.速度

8.(2010中考变式题)下图中,施工人员正在为紧邻居民区的轻轨道安装全封闭的隔音屏,尽量将列车产生的噪声降到最低限度.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是()

A.防止噪声产生B.阻断噪声传播C.防止噪声进入人耳D.采用了上述三种方法

9.(2010中考变式题)我们生活在声音的广袤空间里,下面有关声音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游人听到山间潺潺的水声是水和岩石撞击产生的

B.科学家利用声波的反射可以测定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

C.村民能够根据音色辨别蝉唱虫吟

D.医生利用人体发出的微弱噪声可以探测病灶

10.(2011·潍坊)噪声污染已经成为危害人们生活的三大污染之一.控制噪声污染应从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和防止噪声进入人耳三个方面着手,如图所示事例中属于阻断噪声传播的是()

11.(2011·淮安)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的歌声,小凡说:“是刘欢在演唱!”他的判断是根据声音的()

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D.声速不同

12.(2012中考预测题)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道路旁植树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的传播

C.正常的人耳只能听到20 Hz~2 000 Hz之间的声音

D.声源的振幅相同,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响度也相同13.(2012中考预测题)关于声和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且都能在真空中传播

B.住宅安装双层玻璃窗可以减小噪声对室内的影响

C.“听诊器”能使人的心脏振动幅度增大,响度增大

D.只有主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声纹锁”,其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调

14.(2011·达州)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达州市委宣传

部、文广局、市电视台主办了“红歌连连唱”.小琴踊跃报名参加了比赛,有关她的歌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我们听到她的歌声是靠空气传到人耳的

B.小琴同学发出的歌声是她的舌头振动产生的

C.小琴同学在台上“引吭高歌”说明她的声音响度大

D.我们在幕后能听出是小琴的歌声是根据音色判断的

15.(2012中考预测题)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道路旁植树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的传播

C.正常的人耳只能听到20 Hz~2 000 Hz之间的声音

D.声源的振幅相同,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响度也相同

16. (2012中考预测题)关于声和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且都能在真空中传播

B.住宅安装双层玻璃窗可以减小噪声对室内的影响

C.“听诊器”能使人的心脏振动幅度增大,响度增大

D.只有主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声纹锁”,其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调

二、填空题

17.(2011·聊城)夏天,教室外蝉的叫声影响了同学们的学习,蝉能发声是由其腹部下方一层薄薄的发音膜________引起的.老师把教室的门窗关起来,大家听到的声音明显减小,这是在声音________过程中减弱噪声.

18.(2010中考变式题)初春时节,柳树发芽,你可以折一根柳条,把皮和芯拧松,抽出木芯,用刀把嫩皮的两端修齐,就制成了“柳笛”.用力吹,柳笛就发出声响.相比较来看,细而短的柳笛吹出声音的音调较高,该声音是由于________的振动而产生的.

19.(2010中考变式题)运用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洋深度.在与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声呐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如果经4 s接收到来自大海底的回波信号.则该处的海深为________m(海水中声速是 1 500 m/s).但是,超声波声呐却不能用于太空测距(比如地球与月球的距离).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11·扬州)小明向家里打电话,他主要依据声音的________听出是妈妈接的电话;妈妈要他把声音讲大些,这是要求他增大声音的__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21.(2011·广安)某种昆虫靠翅膀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2 s内振动了600次,频率是________Hz,人类________听到该频率的声音(填“能”或“不能”).

22.(2012中考预测题)“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__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大.月宫里的嫦娥不会听到你说话的声音,因为________不能传声.“嫦娥一号”卫星在绕月轨道上向地面传回最后一段语音“经过一年的太空遨游,我的任务已经结束……”这段语音是通过________传回地球的.23.(2012中考预测题)小明正在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每周一歌,歌唱家的歌声通过________传到收音机,这歌声对正在专心做作业的

小良来说是________(填“乐音”或“噪声”).小明的眼镜脏了,拿到眼镜店用超声波进行清洗,说明超声波具有________.

24. (2012中考预测题)小明正在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每周一歌,歌唱家的歌声通过________传到收音机,这歌声对正在专心做作业的小良来说是________(填“乐音”或“噪声”).小明的眼镜脏了,拿到眼镜店用超声波进行清洗,说明超声波具有________.

三、实验综合题

25.(2011·济宁)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通过对这两个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2011·河北)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超声波及其应用

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从20 Hz到20 000 Hz.低于20 Hz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20 000 Hz的声音叫超声波.

超声波具有许多奇异特性:空化效应——超声波能在水中产生气泡,气泡爆破时释放出高能量,产生强冲击力的微波水柱,它不断冲击物体的表面,使物体表面及缝隙中的污垢迅速剥落,从而达到净化物件表面的目的.传播特性——它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能够定向直线

传播,根据这一特性可以进行超声波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等.

(1)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____________.

(2)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件是因为声波具有_______.

(3)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定两山之间的距离,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2012中考预测题)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且声音越响溅起的水花越大;敲鼓时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且鼓声越响纸屑跳得越高.根据上述现象可归纳得出:

(1)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

(2)物体的________越大,产生的声音________越大.

28. (2012中考预测题)把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29. (2012中考预测题)阅读下面的短文.

潜艇的“耳目”——声呐

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

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

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 kHz—30 k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强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________kHz到________kHz.

(2)①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10 s内接收到经B 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1是________.(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 500 m/s)

②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控潜艇B,突然接到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且测出潜艇B的速度是20 m/s,方向始终在潜艇A、B的连线上,经一分钟后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2为________.

(3)在月球上能否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

附:1.《课堂练习》参考答案

1.案:D

2答案:C

3答案:B

4答案:B

5答案:D

6答案:振动空气答

7答案:B

8答案:无规则振动在传播过程中

9答案:能量振动

2.《专题训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源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没有传播速度,超声波频率高于20 000 Hz,不是低.

答案:A

2.解析:调音量就是调声音的大小,即调节响度.

答案:C

3.解析:液体多少不同导致敲击时玻璃杯振动频率不同,所以声音的音调不同.

答案:A

4.解析:轻声是指为了不影响别人,大声是让声音传得更远,二者都是指声音的大小,即响度,因此C选项正确.

答案:C

5.解析:高速公路两旁安装隔音板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因此D 正确.

答案:D

6.解析:声音不仅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液体和其他气体中传播,但真空不能传声.所以B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其他选项的说法均正确.

答案:B

7.解析:不同发声体音色一般不同,区分不同发声体常根据其音色.答案:C

8.解析:隔音墙能使声音在传播过程被反射,是在传播过程中实现控制噪声.

答案:B

9.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太空没有空气,所以不能利用声波测月地之间的距离.

答案:B

10.解析:停止施工是机械停止工作,防止噪声产生;双层窗的特点是它的内外两层之间形成一个空气层,主要作用是保温和隔音,是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禁止鸣笛是防止噪声的产生;耳罩的作用是防止声音进入人耳.因此B选项是阻断噪声传播的.

答案:B

11.解析:不同人的音色不同,我们是利用音色的不同来区分不同人的声音的.

答案:C

12.解析: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 Hz~20 000 Hz.响度的影响因素除振幅外,还有距发声体的远近,距发声体越远响度越小.

答案:B

13.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听诊器”能听到心脏的声音是因为减小了声音分散,增大了响度;“声纹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识别主人的.

答案:B

14.解析:小琴同学发出的歌声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因此B项是错误的.

答案:B

15.解析: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 Hz~20 000 Hz.响度的影响因素除振幅外,还有距发声体的远近,距发声体越远响度越小.

答案:B

16.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听诊器”能听到心脏的声音是因为减小了声音分散,增大了响度;“声纹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识别主人的.

答案:B

二、填空题

17.解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减弱噪声的途径主要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关闭窗户,阻断了蝉声的传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答案:振动传播

18.解析:“柳笛”是管乐器,其声音是靠空气柱的振动发出的.

答案:空气柱

19.解析:利用回声测距离首先要明确声音在哪种介质中传播,声速是多大,再弄清声音传播的时间是多长,根据s=vt求出距离或深度.答案:3 000真空不能传声

20.解析: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的材料、形状等因素决定的,不同发声体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不同的人说话时的音色也不同,所以人们能根据声音的音色判断说话人是谁,声音大些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答案:音色响度

21.解析:频率是指物体1 s内振动的次数.2 s振动600次,1 s振动300次,频率为300 Hz,人的听觉范围是20 Hz~20 000 Hz,在人的听觉范围内.

答案:300能

22.解析:“高声语”是指大声说话,即声音的响度大;真空不能传声,电磁波可在真空中传播.

答案:响度真空电磁波

23.解析:从环保角度,凡是影响人的正常休息、工作、学习的声音都是噪声;声波能清洗精密机械,利用了声波能传递能量.

答案:电磁波噪声能量

24.解析:从环保角度,凡是影响人的正常休息、工作、学习的声音都是噪声;声波能清洗精密机械,利用了声波能传递能量.

答案:电磁波噪声能量

三、实验综合题

25.解析:喉头振动、水花溅起这些发声体体现的共同特征是振动,即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有些发声体的振动幅度小,不容易观察,

可以采用转化法,如在敲击的桌面上放一杯水、撒部分细沙等轻小物体,通过水面的波动、小物体的跳动反映出发声的桌面在振动.

答案: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或放一些轻小物体26.解析:超声波高于人的听觉上限,即高于20 000 Hz;超声波洗涤是利用了超声波具有能量的特性;超声波是声波,而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太空是真空,故不能用超声波测量月球上两座山之间的距离.答案:(1)高于20 000 Hz(2)能量(3)真空不能传声

27.解析:本题中利用溅起的水花大小和纸屑跳起的高度反映出物体的振幅大小,从而研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答案:(1)振动(2)振幅响度

28.解析:本题探究实验中采用了控制变量法,研究响度的影响因素时保持音调不变,研究音调的影响因素时保持响度不变.由实验可知,

(暑期一日一练)2020届中考物理一模试卷按考点分类汇编 选择易错题专题

选择易错题专题 1、(2017宝山第1题)下列物理量中,反映物质特性的是() A 密度。 B 质量。 C 电流。 D 电阻。 2、(2017宝山第2题)1牛/米2,后来被命名为() A 牛顿。 B 帕斯卡。 C 欧姆。 D 库仑。 3、(2017宝山第3题)下列各物理量中,不能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是() A 长度。 B 横截面积。 C 体积。 D 温度。 4、(2017宝山第4题)下列器材或装置中,利用不同区域的气压值不同来工作的是() A 密度计。 B 打气筒。 C 锅炉液位计。 D 洒水壶。 5、(2017宝山第5题)在一瓶水的温度降低过程中,这部分水的密度() A 一定不变。 B 可能变大。 C 一定变大。 D 可能不变。 6、(2017崇明第1题)同一个初中生对地面产生压强最大的是() A.平躺着B.侧躺着C.双脚站着D.步行走着 7、(2017崇明第2题)下列实例中,不属于利用大气压强的是() A.脱排油烟机B.锅炉液位计C.吸盘挂钩D.拔火罐 8、(2017崇明第3题)学习电压时,一般我们可以通过用“水压”来加以理解,这种科学方法属于() A.控制变量法B.等效替代法C.类比法D.比较法 9、(2017崇明第4题)通过大量实验研究得出电流与电压之间关系的科学家是() A.安培B.伏特C.欧姆D.焦耳 10、(2017崇明第5题)如果用水代替水银做托里拆利实验,那么玻璃管长度至少是() A.1米B.11米C.76米D.760米 11、(2017崇明第6题)有两个电阻阻值相同,串联后总电阻为8欧;那么这两个电阻并联后总电阻为() A.2欧B.4欧C.8欧D.16欧 12、(2017奉贤第1题)下列各物理量中,可鉴别物质的是() A.电阻 B.质量 C.密度 D.浮力 13、(2017奉贤第2题)菜刀的刀刃磨得3锋利是为了() A.减小压强 B.增大压强 C.减小压力 D.增大压力 14、(2017奉贤第3题)下列装置或器材中,属于连通器的是()

中考物理知识点汇总

2011年中考物理总复习基础知识点复习 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 1、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固态、气态、液态。 2、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物态变化跟温度有关。 3、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 4、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5、摄氏温度的规定:在大气压为1.01×105 Pa时,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而 把水的沸腾温度规定为100度,把0度到100度之间分成100 等份,每一等份称为1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6、温度计的使用: ⑴让温度计与被测物长时间充分接触,直到温度计液面稳定不再变化时再读数, ⑵读数时,不能将温度计拿离被测物体, ⑶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标尺垂直,与液面相平,不能仰视也不能俯视。 ⑷测量液体时,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 7、体温计:量程一般为35~42℃,分度值为0.1℃。 8、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9、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有固定熔点即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如:金属、食盐、明矾、石英、冰等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变软、变稀变为液体。如:沥青、松香、玻璃 10、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11、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 12、影响蒸发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面的空气流通速度。 13、物理降温:在需要降温的物体表面,涂一些易挥发且无害的液体,通过液体蒸发吸热 来达到降温的效果。 14、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15、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且能继续从外界吸热。 16、沸腾的现象:从底部产生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液面破裂,放出气泡中的水蒸气。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液面气压越小沸点越低,气压越大沸点越高。高原地区普通锅里煮不熟鸡蛋,就是因为气压低,沸点低造成的。 高压锅是利用增大液面气压,提高液体沸点的原理制成的。

(考前练兵)2019中考物理备考全攻略 专题15 电能与电功率(含解析)

专题15 电能与电功率 ?知识点1电能与电功 1、电能:是一种能源,可以让各种各样的用电器工作。 跟机械能、光能、内能、太阳能、化学能一样属于能量。 电能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 2、电功:电流通过某段电路所做的功叫电功,用W表示。 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生活中常用千瓦时,符kW.h,又叫度。1kW?h=3.6x106 3、公式:W=UI t,公式中U表示电路两端电压,单位是伏(V);I表示通过电路的电流,单位是安(A);t表示通电时间,单位是秒(s);W表示电功,单位是焦(J)。 4、电功影响因素:与电流的大小、电压的高低和通电时间的长短都有关。 5、电流做功形式:通过各种用电器使其转动、发光、发热、发声等都是电流做功的表现。 6、电流做功的实质: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用电器就消耗了多少电能。 7、推到公式:W=UI t=(U2/R)t=I2Rt。 例1(xx?湘西州)以下所列家用电器中,正常工作时,电能主要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电风扇B.电水壶 C.电饭煲D.电视机 【答案】A 【解析】 在常见的家用电器中,电风扇主要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而电水壶、电饭煲主要把电能转化为内能;电视机主要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和声能。

例2(xx?桂林)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R1的阻值为20Ω,R2的阻值为10Ω.当S闭合,S1、S2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A.求 (1)电源电压; (2)通电10s内电路消耗的总电能; (3)当S、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了0.4A.则R3的阻值是多大? 【答案】 (1)电源电压为15V。 (2)通电10s内电路消耗的电能为75J。 (3)R3的阻值为100Ω。 【解析】 (3)当S、S1、S2都闭合时,R2被短路,此时R1和R3并联接入电路中,电流表测干路中的电流,此时的总电阻要小于R1, 当S闭合,S1、S2断开时,R1和R2串联接入电路中,此时的总电阻要大于R1, 所以,R1和R3并联的总电阻小于R1和R2串联的总电阻, 由欧姆定律可知,当S、S1、S2都闭合时,干路中的电流变大, 故并联后干路中的电流为:I'=0.4A+0.5A=0.9A; 通过R1的电流为:I1===0.75A; 由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得,通过R3的电流为:I3=I′﹣I1=0.9A﹣0.75A=0.15A; 则R3的阻值为:R3===100Ω。 ?知识点2电能表

中考物理高频考点精品信息题 (二)

2012年中考物理高频考点精品信息题(二) 说明:经过对各省的近两年中考试题分析、研究,历时一个月的时间,集合中考高频考点,编写了二十套中考信息题,含金量很高,该套信息题适合2012届全国所有的考生。 时间:60分分值:7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2011年山东省潍坊市第11题)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雷雨天气,先看到远处的闪电,稍后听到雷声 B.击鼓的力量越大,响度越大 C.声波具有传递能量的性质 D.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2.(2011年山东省潍坊市第2题)下列关于“影”的形成,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在阳光照射下,大树底下出现的“阴影” B.皮影戏中的“手影” C.立竿见“影” D.岸边树木在河水中的“倒影” 3.(2011年浙江衢州第20题)为保证司乘人员的安全,轿车上设有安全带未系提示系统。当乘客坐在座椅上时,座椅下的开关S1闭合,若未系安全带,则开关S2断开,仪表盘上的指示灯亮起;若系上安全带,则开关S2闭合,指示灯熄灭。下列设计最合理的电路图是() 4.(2011四川成都,A卷第6题)关于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润滑油可以使接触表面分离,从而减小摩擦 B.在机器的转动部分装滚动轴承,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C.在站台上候车的旅客要站在安全线以外,是防止摩擦力过小带来危害 D.鞋底刻有花纹,是为增大接触面积从而增大摩擦力 5.(2011浙江嘉兴,第6题)把吹胀的气球压在一根大头针上,稍一用力气球就被刺破。而用同样大小的力把它压在大量的大头针上,气球却安然无恙(如图所示),这是因为() A.气球受到的压力减小了 B.气球的受力面积增大了 C.气球的压强增大了 D.压力对气球的作用效果更明显了

各地中考物理按考点分类汇编:动能、势能、机械能及其转化(含解析)

动能势能机械能及其转化 一、选择题 1.(2019滨州)把一乒乓球压入盛有水的烧杯底部(如图所示),松手后,乒乓球上升至水面最后漂浮在水面上。乒乓球在上升的过程中,它的机械能不断增加。下列关于乒乓球机械能来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是由水的内能转化来的 B.是由水的重力势能转化来的 C.是由乒乓球的内能转化来的 D.是由乒乓球的化学能转化来的 答案:B 2.(2016济宁)弹跳杆运动是一项广受欢迎的运动,其结构如图甲所示。图乙是小希玩弹跳杆时由最低位置上升到最高位置的过程,针对此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在a状态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小希的机械能为零 B.a→b的过程中,弹簧的弹力越来越大,在b状态时弹力最大 C.b→c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小希的重力势能 D.a→c的过程中,小希先加速后减速,在b状态时速度最大 答案:D 3.(2016?安徽)掷实心球是某市的中考体育加试项目之一。掷出去的实心球从a处出手后,在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球最终停在水平地面e点处(不计空气阻力)。则实心球 () A.在a处重力势能最小 B.在b处动能为零 C.在a、b、c三处机械能相等 D. 在d处动能为零 答案:C 4.(2016?内江)以下四幅图中,关于能量转化说法错误的是 ( )

A.图甲所示,过山车向下运动时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B.图乙所示,水电站将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C.图丙所示,自行车运动员奋力蹬车时,人体内的一部分化学能转化为动能 D.图丁所示,汽车在刹车过程中,刹车片会发热,将内能转化为动能 答案:D 5.(2016泰安)下列事例中,由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是 ( ) A.风吹动树叶B.秋千从高处向低处摆动 C.汽车沿盘山公路匀速前进D.拉弯的弓把箭射出 答案:D 6. (2016淄博)如图所示,空中加油机正在给匀速水平飞行的战斗机加油,加油后战斗机仍以原来的高度和速度做匀速飞行,则战斗机的() A.动能不变,势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B.动能不变,势能减少,机械能减少 C.动能增加,势能不变,机械能增加 D.动能增加,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答案:D 7. (2016金华)2016年4月14日,NBA巨星科比?布莱恩特迎来职业生涯的最后一场比赛,如图是科比在比赛中的一次投球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A.他用力蹬地身体却向上跃起,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他在起跳后的上升过程中,势能转化为动能 C.球离开手后能继续往前飞行,是因为物体具有惯性 D.球撞击篮板后反弹,是因为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答案:B 8.(2016成都)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对于火箭搭载的卫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卫星的机械能总量不变 B.卫星的机械能总量增加 C.卫星的动能增加,重力势能不变 D.卫星的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 答案:B 9.(2016安顺)如图所示,光滑轨道MNP固定在竖直平面内,NP段水平,一小球从M点由静止释放运动到P点的过程中,动能、势能的变化情况是 ()

(考前练兵)中考物理备考全攻略专题03光和眼睛(一)(含解析)

专题03 光和眼睛(一 ) ?知识点1光源 1.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分类 A.自然光源:太阳及其他恒星、萤火虫、灯笼鱼、水母等。 B.人造光源:点燃的蜡烛、火把、白炽灯、LED等。 3.对光的理解 光源是指能够自身发光的物体,太阳、发光的电灯、点燃的蜡烛等都是光源;有些物体,比如月亮和所有的行星,本身并不发光,而是反射太阳光才被看见,所以他们不是光源。 例1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A.阳光下闪闪发亮的金属 B.夜晚的星星 C.月亮 D.通电的霓虹灯 【答案】D 【解析】 C、月亮是反射的太阳光,在晚上才比较亮,不是光源; D、通电的霓虹灯自身能够发光是光源,而且霓虹灯是人造光源. 【点评】 有的物体很亮,但不是自身发的光,也不是光源,如月亮,晃眼睛的玻璃、镜子等.有的物

体尽管发光很微弱,确实是自身发出的光,所以是光源,如荧火虫,深海生物灯笼鱼、斧头鱼、水母等. 例2以下各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A洁白的月光B.晶莹的露珠C.璀璨的钻石D.浪漫的荧火虫 【答案】D 【解析】 【点评】 结合光源的定义正确区分光源。 ?知识点2光的直线传播 1.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如果介质不是同种或者不均匀,光的传播方向将会发生折射而改变。 例如,早晨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我们就看到了它,是因为大气层不均匀,靠近地面附近的大气密集,而高空稀疏,不均匀的大气使光的传播路径发生折射而变得弯曲。 2.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通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传播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 光线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是为了方便研究光的传播情况而引入的一种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的理想模型, 3.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 A.影子的形成:光的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光不能到达的区域便形成一个阴暗区域,即物体的影子。 B.日食和月食:当月球转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并且在同一个直线上时,月球就挡住了射向地球的太阳光,形成日食;当地球转到月球和太阳之间,并且在同一直线上时,地球就挡住了

中考物理30个高频考点

中考物理30个高频考点 ◆液化:雾、露、雨、白气。凝华:雪、霜、雾淞。凝固:冰雹,房顶的冰柱。 ◆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任何温度下进行)和沸腾(一定温度下进行)。液化的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反射和拆射总是同时发生的。 ◆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平面镜成像:一虚像,要画成虚线,二等大的像,人远离镜,像大小不变,只是视角变小,感觉像变小,实际不变。 ◆照像机的物距:物体到相机的距离,像距:底片到镜关的距离或暗箱的长度。投影仪的物距: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像距:屏幕到投影仪的距离。 ◆照相机的原理: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投影仪的原理: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的原理:u ◆透明体的颜色由透过和色光决定,和物体顔色相同的光可以透过,不同的色光则被吸收。 ◆沸腾时气泡越往上越大,沸腾前气泡越往上越小。 ◆六种物态变化。 ◆晶体有熔点,常见的有:海波,冰,石英,水晶和各种金属;非晶体没有熔点,常见的有:蜡、松香、沥青、玻璃。 ◆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的条件:一达到一定的温度(熔点和沸点)二继续吸热。◆金属导电靠自由电子,自由电子移动方向和电流方向相反。 串联和并联只是针对用电器,不包括开关和电表。串联电路电流只有一条路径,没有分流点,并联电路电流多条路径,有分流点。 ◆串联电路是等流分压,电压和电阻成正比,也就是电阻越大,分得电压越大。并联电路是等压分流,电流和电阻成反比,也就是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判断电压表测谁的电压可用圈法:先去掉电源和其它电压表,把要分析的电压表当作电源,从一端到另一端,看圈住谁就测谁的电压。 ◆连电路时,开头要断开;滑片放在阻值最大的位置;电流表一般用小量程;电压表的量程要看电源电压和所测用电器的额定电压;滑动变阻器要一上一下,并且要看题目给定的条件先择连左下或右下;电压表一定要放在最后再并在所测用电

上海市2020年中考物理二模试卷按考点分类汇编 情景实验(含答案)

情景实验 宝山:16.某小组同学通过自学得知:在两种金属组成的回路中,如果使两个接触点的温度不同,便在回路中将会出现电流。为了验证和探究其中规律,该小组利用铁丝和铜丝两种导线组成图6(a)所示的闭合回路,并将相连的两个交叉点A、B分别置于烧杯中和酒精灯上方。做了如图6(a)、(b)、(c)(d)所示的四次实验。请仔细观察图中的装置、操作和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⑴分析比较图6中(a)(b)两图中的装置、操作和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当相互连接的两种金属丝的材料不变时,接触点之间的温度差越小,电路中的电流______。 ⑵分析比较图6中(a)(c)两图[或(b)(d)两图] ,发现当相互连接的两种金属丝的材料相同,金属导线接触点之间的温度差也相同,且用酒精灯对金属导线中部进行加热时,闭合回路中的电流表示数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据此可得出初步结论:当相互连接的两种金属丝的材料相同,金属导线接触点之间的温度差也相同时,电路中的电流大小与金属导体中部温度高低______。 答案: 奉贤:16.某研究小组同学用硬纸片、水、刻度尺及粗细相同长短不同的玻璃管做覆杯实验,如图7(a)(b)(c)所示。 (1)由图(a)和(b)和(c)可知:大气压是的,且很大。 (2)同学们,仔细分析了图a和图b和c产生了测定大气压值的想法,经过讨论他们认为利用的知识和二力平衡的知识等可以测出大气压的值,于是他们采用图7(d)实验装置在物理实验室测定大气压的值,不过却没有成功,你认为他们不成功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答案 : 虹口:15. 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厚厚的大气层包围着,同海水以及一切其他物体一样,大气也受到地球的引力作用,所以这层大气是不会逃逸到宇宙中去的,如果把大气比作为海洋,我们就生活在这层海洋的底部。地球上海拔高度越高,大气越稀薄。 ①根据上述信息及液体与气体的相同点,小王同学提出了有关大气压强的猜想:大气向各个方向均有压强。他的依据是:大气受到地球引力作用,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上述信息及所学液体压强的相关知识,公式P=F/S 、P=ρgh 中不能用来计算大气压强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金山:17.小明同学通过实验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的关系”,研究过程如图10(a )、(b )和(c )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请仔细观察图中电路的连接及电压表的指针偏转情况,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①分析比较图10中(a)、(b)或(a)、(c)可知: (19) 。 ②分析比较图10中(b)、(c)可知: (20) 。 答案: - - - (a) (b) (c) 图10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详解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基本概念概要 一、测量 ⒈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单位是长度单位。 ⒉时间t:主单位:秒;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1时=3600秒,1秒=1000毫秒。 ⒊质量m: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主单位:千克;测量工具:秤;实验室用托盘天平。 二、机械运动 ⒈机械运动: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 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运动必须选取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⒉匀速直线运动: ①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a 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b 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 ②公式:1米/秒=3.6千米/时。 三、力 ⒈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牛顿(N)。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要作标度;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 ⒊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和质量关系:G=mg m=G/g g=9.8牛/千克。读法:9.8牛每千克,表示质量为1千克物体所受重力为9.8牛。 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⒋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线上。 物体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静止,也可以作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⒌同一直线二力合成:方向相同:合力F=F1+F2 ;合力方向与F1、F2方向相同; 方向相反: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大的力方向相同。 ⒍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 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接触面材料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7.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四、密度 ⒈密度ρ: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公式:m=ρV 国际单位:千克/米3 ,常用单位:克/厘米3, 关系:1克/厘米3=1×103千克/米3;ρ水=1×103千克/米3; 读法:103千克每立方米,表示1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3千克。 ⒉密度测定:用托盘天平测质量,量筒测固体或液体的体积。 面积单位换算: 1厘米2=1×10-4米2,

2020年中考物理各类型计算题解题方法全攻略专题2.1利用速度公式解决计算题的策略(含解析)

专题2.1利用速度公式解决计算题的策略 1.灵活运用速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 s v t =s vt =s t v = 2.掌握物理量常用单位及其换算 (1)时间单位换算 1h=60min=3600s 1min=60s (2)长度、路程单位换算 1m=10dm=102cm=103mm=106μm=109nm (3)速度单位换算 1km/h=5/18m/s 1m/s=3.6km/h 3.利用速度公式解决计算题时思维方法 (1)读题、审题后确认物体是做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做变速直线运动; (2)若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均不变。可由公式 s v t =s vt =s t v = 分别求解解速度,路程,时间。在从题干中或图表中找到已知量后,要立即把已知量的单位化为国际单位,v 用米/秒(m/s )、S 用米(m )、时间用秒(s)。将已知量连同单位代入相应公式求出相应物理量; (3)若做变速直线运动,可用v=s/t 求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求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在计算时也要注意单位的统一。 (4)在解决较复杂的问题时,或者说题中涉及两个物体的运动时,各物理量要做到一一对应,也就是v 1,s 1,t 1是物体1的速度、路程、时间,满足v 1=s 1/t 1;v 2,s 2,t 2是物体2的速度、路程、时间,满足v 2=s 2/t 2。决不能相互混淆。然后找与两物体对应方程相连接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如S 1+S 2=a ,或者S 1-S 2=b ,有了这样的联系,两方程即可变为一个方程,所求物理量就在该方程之中。

类型1.利用速度公式求解 【例题1】(2018?青岛)小明步行的平均速度是1.2m/s,从家到学校要走15min,那么他上学要走的路程是() A.1080m B.108m C.18km D.0.3km 【答案】A 【解析】根据速度公式解决问题,重点看公式中两个物理量能知道,或者间接知道就可以求出第三个物理量。根据v=求出小明上学要走的路程。 速度v=1.2m/s,时间t=15min=900s,他上学要走的路程s=? 由v=得他上学要走的路程: s=vt=1.2m/s×900s=1080m。 类型2. 根据图像反映的信息结合速度公式求解 【例题2】(2018?潍坊)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分别在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下,从同一位置同时向上运动,两物体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第4s时两者相距16m B.甲受到的拉力比乙大 C.甲做速度为4m/s的匀速运动 D.以甲为参照物乙竖直向下运动 【答案】D 【解析】(1)首先会根据图象判断甲乙的运动状态;然后从图象中得出第4s时两者相距的路程;(2)根据二力平衡得出甲乙所受到的拉力大小;(3)根据图象求出甲乙的速度,然后根据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分析判断以甲为参照物乙的运动状态。 A.根据图象可知,甲乙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第4s时甲运动了12m,乙运动了4m,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同时向上运动,所以第4s时两者相距12m﹣4m=8m。故A错误; B.甲乙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受到的重力与拉力大小相等,甲乙两

最新初中物理中考高频考点专题讲解全集(附答案解析)

最新初中物理中考高频考点 专题讲解全集 一、专题1:走进物理世界 二、专题2:声音与环境 三、专题3:光和眼睛 四、专题4: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 五、专题5:我们周围的物质 六、专题6:力和机械 七、专题7:运动和力 八、专题8:压强 九、专题9:浮力与升力 十、专题10:从粒子到宇宙 十一、专题11:机械功和机械能 十二、专题12:内能与热机 十三、专题13:探究简单电路 十四、专题14:探究欧姆定律 十五、专题15:电能与电功 十六、专题16:电磁铁与自动控制 十七、专题17:电动机与发电机 十八、专题18: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 十九、专题19:电磁波与信息时代 二十、专题20:能源与质量守恒定律

最新初中物理中考高频考点专题讲解《专题1:走进物理世界》 一、考点汇总: 1、物理学及其作用 2、学好物理学的方法 3、长度的测量 4、时间的测量 5、误差与错误 6、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 7、用量筒或量杯测量物体的体积 8、探究摆的奥秘 9、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 二、核心考点考向分析与例题讲解 【考点1】物理学及其作用 1、考向分析 (1)物理学: 物理学是研究声、光、热、力、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2)物理学的作用: 远古人类,刀耕火种简单机械发明应用使人类创造诸多文明奇迹;蒸汽机的发明应用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发电机电动机的发明应用使人类步入“电气时代”;原子能的利用、计算机的普及、互联网的发展使人类进入智能化、信息化高科技时代。物理学的每一次重大发现与发明,都极大的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2、例题讲解 【例1】在物理学习中,相信你不仅学会了很多物理知识,还从科学家身上学会了发现、探究问题的方法。如下图是物理学发展史中出现的三位里程碑式人物,你认识他们吗?他们的贡献是什么?请写在横线上。

2020年各地中考物理试卷按考点分类汇编: 光的折射 光的色散

光的折射光的色散 一、选择题 1.(2020咸宁)光的世界丰富多彩,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树荫下的圆形光斑B.晴天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 C.奇妙的光导纤维D.雨后彩虹 【答案】D 2.(2020镇江)小强在水中练习潜水,则能正确反映岸上教练看到水下小强的光路图是 () 【答案】D 3.(2020长春)小红坐在岸边,看到的以下景和物在水中的像,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白云B.凉亭C.飞鸟D.水中的鱼 【答案】D 4. (2020玉林)如图所示,渔夫叉鱼时,应瞄准哪个方向才能叉到鱼() A.看到的鱼的前方B.看到的鱼的方向 C.看到的鱼的上方D.看到的鱼的下方 【答案】D 5. (2020雅安)关于光现象,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岸边景物在湖水中形成倒影, 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B. 白光通过棱镜发生色散现象, 说明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C. 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好像在水面处发生弯折, 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D. 能从不同方向看见不发光的物体, 是由于光在其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 【答案】B 6.(2020西宁)关于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白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 B.人佩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小孔所成的像是倒立的虚像 D.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答案】A

1.(2020泉州)下列成语所描述的现象,可用光的折射现象解释的是()A.镜花水月B.立竿见影C.海市蜃楼D.杯弓蛇影【答案】C 7(2020三明)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答案】C 8(2020徐州)下列观察到的各种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阳光下人的影子B.水中树的倒影 C.池水变“浅”了D.日食 【答案】C 9 (2020阜新)下列事例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答案】B 10.(2020丽水)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像是() 答案:C 11.(2020金华)构建思维导图是整理知识的重要方法,如图是小金复习光学知识时构建的思维导图,图中Ⅰ处可补充的现象()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中考物理基本概念、规律、公式要点背诵 一、机械运动 1、长度的测量: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长度单位:长度的主单位是 m ,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 (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换算关系:1 km=1000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3μm 1m=106μm 1m=109nm 1μm=103nm 2.时间的测量:秒表,停表。 单位:国际单位s,常见单位小时(h),分钟(min) 1h=60min,1mmiin=60s 3.参照物:作为标准的物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4.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公式:v=s t 单位:m/s 1m/s=3.6km/h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在改变5.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

二、声现象 1.声音的产生: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的传播需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速: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声音传播的速度:”声速在固体中比液体中快,在气体中最慢。 4.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音调:指声音的高低。音调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声音的粗细。频率越快,音调越高。频率是指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单位为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 。 响度:指声音的强弱。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声音的大小。物体的振幅的越大,产生的响度越大。另外,还与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音色:指声音的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5.超声波与次声波:大多数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 ,人们把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把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 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分贝的符号为dB 。 6.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是: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7.声的利用:(1)、声能传递信息。(2)、声能传递能量。 三、物态变化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 它的原理是利用了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2020年中考物理高频考点精解精练:专题06 内能及其应用(解析版)

专题06 内能及其应用 ★考点一:分子动理论 1.(2019?怀化)下列有关分子热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压紧的铅块能结合在一起。表明分子间有引力 B.墨水在热水中扩散的快,表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C.固体很难被压缩,表明固体分子间只存在斥力 D.桂花飘香。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答案】C 【解析】A、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所以压紧的铅块能结合在一起。故A正确; B、墨水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得快,这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 烈。故B正确; C、固体很难被压缩,表明固体分子间存在斥力;同时固体也难以被拉伸,说 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故C错误; D、桂花飘香属于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 正确。 2.(2019?兰州)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B.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 C.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D.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答案】C 【解析】A、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故A正确; B、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B正确; C、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故C错误; D、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故D正确。 3.(2019?安徽)封闭在容器内的气体,是由大量的气体分子组成的,这些分子

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一定时,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大小都相同 B.温度一定时,向各个方向运动的气体分子都有 C.温度升高时,每个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都增大 D.温度降低时,所有气体分子的运动方向都相同 【答案】B 【解析】A、温度一定时,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大小没有规律,故A错; B、温度一定时,分子运动没有规律分子运动朝各个方向,故B正确; C、温度升高时,大部分气体分子速度增大,不是每个气体分子速度增大,故 C错; D、温度降低时,气体分子运动还是朝各个方向,故D错; 4.(2019?山西)山西老陈醋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素有“天下第一醋”的盛誉,以色,香,醇,浓,酸五大特征著称于世。小明周末参观醋厂,远远就闻到了浓郁的醋香,这是现象,这种现象说明。 【答案】扩散;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解析】打开醋瓶闻到醋香是因为醋分子进入空气中,属于扩散现象;表明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5.(2019?武威)“端午浓情,粽叶飘香”,“粽叶飘香”说明了,把酒精和水在长玻璃管中混合后,发现总体积减小,该实验说明了分子间存在。 【答案】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间隙 【解析】(1)“粽叶飘香”是粽子分子与空气发生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不停地在做无规则运动。注意:作答时一定要有“不停地”与“无规则”两个关键词。 (2)若分子间是密实无间隔的,那么水跟酒精混合时候总体积应该不变。体积变小是一些水分子和一些酒精分子运动到各自的间隙中的宏观表现。 ★考点二:温度、内能和热量的关系 6.(2019?广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物体温度相同,内能一定相同

中考物理复习攻略

2019年中考物理复习攻略 初中物理知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物理事实(物理现象)、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初中物理主要学习有关力、热、声、光、电几大部分。学习物理先是要学会,这是初级阶段,然后是会学,这属于高级阶段。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方法是:首先通过观察、实验,认清物理现象,了解物理事实,建立物理图景,再进一步通过概括、分析和归纳,形成概念找出规律。同时要学会把物理概念、规律和物理现象、物理情景联系起来,理解它们的物理意义,并及时进行总结,形成知识网络。这样做既可加深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又有利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要体现物中有理,理中有物。做到三重视,即重视知识的引出或建立过程,重视其物理意义,重视联系实际及其应用。 (一)了解学科特点是学好物理的前提。 物理学科的基本特点是:知识量大,涉及面宽。体现有四多:概念多,规律多,公式多,实验多。初中两册物理书总计77个知识点,26个基本公式,23个重要实验,97个知道,37个理解层次要求。面对如此多的知识含量,首先要确立一个原则,就是先死后活,不死不活,死去活来的原则。 就是说该记的规律、概念、公式和定义必须记住,记不住就谈不上灵活运用,记不住就谈不上运用物理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只有掌握了知识,才能逐步培养我们的实验动手

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我们讲的记并非死记硬背,是指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 (二)勤奋是学好物理必要条件。 人之初,性本懒,懒是学习成功的大敌。怕苦、怕累是阻碍学习成功的绊脚石。学习是一种艰苦的劳动。要想取得良好成绩,就必须付出代价。勤奋出天才,有耕耘才会有收获。在学习中要靠顽强毅力不断地与懒惰思想作斗争,这样才能学好物理。 (三)好的学习方法是学好物理的重要途径。 1、读好物理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物理书分三个阶段: (1)课前读书,认真预习,摸清老师要讲内容,找出自己不清楚不明白的内容,做到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听课。 (2)课上打开书,边听,边看书,边思考,对照老师讲解与书本陈述异同点,深入理解,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3)课后看书,将课本中重要概念、规律、定义和公式进一步理解,读书的过程就是对物理知识深入理解的过程,也是加强记忆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再做题,必将提高做题速度和正确率。 2、听好课是学好物理的关键 课堂教学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主要途径,认真听讲是学好物理的关键,听课应把握以下几个环节:①知识是怎样引出的?②

2019年中考物理高频考点知识大全

2019年中考物理高频考点知识大全 ■考点一质量和密度 质量 1.质量是物体的属性。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质量(m):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质量国际单位是:千克。其他有:吨,克,毫克,1吨=103千克=106克=109毫克 3.质量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天平测质量。常用的天平有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 密度 5.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 表示体积,密度单位是kg/m3,(还有:g/cm3),1g/cm3=1000kg/m3;质量m的单位是:kg;体积V的单位是m3。 6.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7.水的密度ρ=1.0×103kg/m3 8.密度知识的应用:(1)鉴别物质:用天平测出质量m和用量筒测出体积V就可据公式:ρ= m/V求出物质密度。再查密度表。(2)求质量:m=ρV。(3)求体积:V=m/ρ 9.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密度、比热容、状态、透光性、导热性、导电性、磁性、弹性等。 ■考点二力 力的概念 1.什么是力: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3.力的作用效果:①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②使物体发生形变。(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4.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合是N。1牛顿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5.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6.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7.弹簧测力计的用法:(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2)认清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一般要求竖直使用,非竖直使用时应使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⑸观察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6)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8.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重力 9.重力: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注意:不能说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就是重力。 10.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11. 重力的计算公式:G=mg,(式中g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 N/kg,在粗略计算时也可取g=10N/kg);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摩擦力 12.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相对运动(即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或已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部分:2011年物理中考复习---物理公式及使用条件 速度公式: t s v = 公式变形:求路程——vt s = 求时间——v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G = mg 合力公式: F = F 1 + F 2 F = F 1 - F 2 同一直线反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密度公式: V m = ρ 浮力公式: F 浮=G – F F 浮= G 排=m 排g F 浮=ρ水gV 排 F 浮=G 压强公式: p =S F 液体压强公式:p =ρgh 帕斯卡原理:∵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F2L2 或写成:1 2 2 1 L L F F = 滑轮组: F = n 1 G总 s =nh 对于定滑轮而言:∵n=1 ∴F = G s = h 对于动滑轮而言:∵n=2 ∴F = 2 1 G s =2 h 机械功公式: W=F s 功率公式: P =t W 机械效率: 总 有用 W W = η ×100% 热量计算公式: 物体吸热或放热 Q = c m△t (保证△t >0) 燃料燃烧时放热 Q放= mq ★电流定义式:

t Q I = 欧姆定律: R U I = 电功公式: W = U I t W = U I t 结合 W = U I t 结合 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则:Q=W 如电热器。 电功率公式: P = W /t P = I U 电流: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表达式:I =I 1=I 2 电压: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表达式:U =U 1+U 2 分压原理:21 2 1R R U U = 串联电路中,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表达式:2 1 2 1R R P P = 并联电路的特点: 电流: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表达式:I =I 1+I 2 分流原理:12 2 1R R I I = 电压: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表达式:U =U 1=U 2 并联电路中,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表达式:12 2 1R R P P = ---------------------------------------------------- 补充公式

2020届中考物理一模试卷按考点分类汇编 电学压轴计算专题

电学压轴计算专题 (2017宝山第22题)1.如图11所示,电阻R 1的阻值为10欧,滑动变阻器R 2上标有“20Ω 2A ”字样。当变阻器的滑片P 移至a 端,闭合电键S 后,电流表A 的示数为0.6安。 (1)求电源电压U 。 (2)若将另一只电压表V 并联接入该电路(A 和B)、 (B 和C)、(A 和C )中的某一部分电路两端,移动滑动变阻器R 2的滑片P 至某一处,使电压表V 的指针停留在图12所示的位置。请指出电压表V 所有可能连接的位置,并计算出变阻器对应接入电路的阻值R 2。 (2017崇明第21题)2、在图8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 阻值为10欧,滑动变阻器R 2上标有“20Ω 2A ”字样,闭 合电键S ,电流表示数为0.2安.求: (1)电压表的示数; (2)电阻R 2连入电路的阻值; (3)若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 到某位置时,发现某个电表已达 满刻度,求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 (2017奉贤第22题)3、如图14所示,电源电压为18伏且不变,定值电阻R 0为5欧,将两个电压表V 1 图11 图8

R 和V 2分别并联接在电路的适当位置。闭合电键记下此时两表的示数,如下表第2行所示。然后向左移动变阻器滑片P 且使每次减少相同的阻值,其中后两次电表示数分别如下表第4行、第5行所示。求: (1)当电压表V 1示数为6.0伏时,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 (2)当电压表V 2示数为13.5伏时,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值; (3)滑动变阻器每次减少的阻值ΔR P 及第3行两电表的示数。 (2017虹口第22题)4、在图10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① 若电阻R 1的阻值为15欧,电流表示数为0.2安,求电阻R 1两端的电压U 1和电阻R 1消耗的电功率 P 1。 ② 若电阻R 1的阻值未知,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R 2的滑片P ,每次移动时均使变阻器R 2接入电路的阻值增加10欧,电流表A 的示数分别如上表所示,求电源电压U 和R 2为(R 0+20欧)时电流表A 的示数。 (2017嘉定第21题)5、在图13(a )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3伏且保持不变,电阻R 1的阻值为5欧,滑动变阻器R 2上标有“2 1A”字样,所用电流表的表盘如图13(b )所示。闭合电键后,滑片P 移到某一位置时,电流表示数为1安。求: (1)通过电阻R 1的电流I 1。 图1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