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感统器材手册

感统器材手册

感统器材手册
感统器材手册

感统器材手册普兰店特殊教育学校

一.名称:踝关节矫正板

结构型式:1. 底座 2. 角度调节架 3. 防滑踏板

主要用途及适用范围:用于矫正和防止足内翻、足外翻及足下垂等。

基本参数:1.矫正角度调节范围:5档,即15°、25°、30°、35°、40°

2.矫正板承载质量:135kg

使用方法:1.康复师根据练习者身体情况及训练要球,调整矫正板角度

2.训练者在康复师活护理人员帮助下站立在矫正板上。

3.矫正练习结束后,由护理人员扶助练习者离开器械。

注意事项:1.使用矫正板前,康复师应检查器材是否固定固牢,调节部位是否零活,熟悉产品的性能,要求和操作方法,同时对产品进行空载操作检

查,产品是否处于完好正常状态方可练习使用。

2.踝关节矫正板应在康复师知道下进行,同时在使用踝关节矫正板联

系时需注意矫正板是否滑动防止出现意外。

3.矫正练习应遵守“循序渐进”原则,逐步进行

维修和保养:1.各部位应保持清洁,定期要用洁净软布轻擦。

2.应贮存在干燥、通风、无腐蚀性物质的室内。

二.名称:蜗牛平衡板

组件:平衡板、球

用途:在平衡姿势中训练儿童专注能力,趣味性高。通过训练可以使前庭器官获得大量刺激信息,矫正重力平衡,促进前庭固有体系的活化。有助于

平衡反应的反射感觉进行强有力的统合,孩子为求平衡所做的姿势调

整,对身体姿势的强化有很大的作用。

适用人群:下肢障碍患者,平衡能力较差者

使用方法:让孩子先用手拿着平衡板运球,体会摇摆,平衡与球的速度后,在让

孩子双脚放置在平衡板的两侧,运用身体及脚的力量晃动平衡板,在

蜗牛轨道上运转球,板上的蜗牛迷宫造型,提供孩子不同的挑战性于

趣味性,经由控制球的运动,训练孩子的动作平衡与灵活度。

注意事项:1.由于蜗牛平衡板有一定的平衡能力才能控制好,所以3岁以下儿童不合适。

2.蜗牛平衡板是钢化塑料材质,所以易碎,训练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护。

3.应为蜗牛平衡板直接接触孩子的脚,所以一定要定期的清洗和杀

菌。

三.名称:手摇旋转盘

组件:基座一个(小);基座一个、高低地盘各一个(大)

器材介绍:手摇旋转盘是一个四周有把手的圆形的旋转盘,他有大小之分,小的适合单人使用,四周有两个把手,大的适合单人和双人使用,四周有

四个把手。

主要用途:适用于3岁或3岁以上多动症、身体协调不良的孩子

训练要点:做在旋转盘上,双手抓住把手,以手摇动旋转盘使其晃动活旋转,增进孩子身体协调及平衡感,让孩子体会旋转的感觉,加强大脑前

庭平衡觉的刺激,做在平衡台上,左右摇晃,平衡器官的刺激和肌

肉反应张力必定也高,可强化前庭感觉得刺激对关节、肌肉等本体

感觉的发展旋转时的身体活动,借由肌肉伸展反射信息对运动企划

的养成和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训练方法:1.仰躺俯趴摇晃 2.站立摇晃,也可以抛接球游戏

注意事项:1.训练时特别注意安全保护2.定期擦拭和检查把手是否有松动

四.名称:踩踏石

适用人群:适用于多动症和身体协调不良的孩子、

主要用途:针对前庭、平衡感不足和本体感不足,对两侧协调手脚配合有很大的帮助。

训练要点:1.将脚踏石排成一排(可以有多种方式和正反)当作过河石,让孩子再次上面走过去,主要训练孩子的平衡能力

2.将脚踏石加上拉绳,用手抓住绳子保持平衡,双脚配合绳子的拉动

往前走,主要训练手脚配合能力和平衡能力。

五.名称:大陀螺

适用人群:适用于多动症、身体协调不良的儿童和自闭症

主要用途:在训练时旋转陀螺,让孩子自由放松地接受信息的刺激,对固有前庭感觉的输入和调整帮助很大,有助于平衡和姿势的健全发展。

训练要点:1.让孩子做在陀螺中,注意臀部应位于旋转陀螺的中心凹处,孩子的手抓住陀螺的两侧边缘,保持平衡,转的时候可以多样化,可左右交

错旋转,回转中也可以中断,观察孩子的反应,如果条件具备,可以

让孩自己移动身体,调整重心是陀螺旋转起来,这一训练对儿童运动

企划能力有很大帮助。

2.平衡能力不佳的孩子,进入陀螺会惊慌失措、经常大声惊叫或拒绝

在踏进去,呈现运动企划的灵活度和成熟度不足。

3. 训练时的速度为每两秒一转,根据实际情况在适当调整,要注意孩

子的反应。

4.回转后完全不晕眩或眼振持续时间很短,或完全没有的,表示前庭

体系的严重迟钝。

训练方法:1.坐陀螺中 2.趴在陀螺中 3.陀螺加球(详见书中53--54)

注意事项:1.在训练中,如果孩子在旋转时身体不能随重心的转移各部位及时做顺应性的反应,就应该延迟训练。

2.定期清洗,易碎,避免阳光长时间直射.

六.名称:踩踏车

器材介绍:平衡踩踏车是一种手扶踩踏车,有两个块踏板、四个轮子和两个扶手组成。平衡踩踏车和脚踏车很相似,孩子可以用脚踩是车子随意前

进活后退,扶手拆下,大人小孩都可以使用。

适用人群:适用于平衡感不足、本体感不足的孩子、而且对于膝关节(灵活度)也锻炼,可以促进腿部肌肉人发展,身体协调及增进孩子的平衡能力

发展。

训练要点:让儿童用手握住手柄,保持身体平衡,在用脚的力量踩踏,是踩踏车向前或向后行进、倒退,在孩子熟练的时候可以不用扶手的帮助也可

以进行训练,也可以让孩子一边踩踏车一边和世道老师做跑接球游

戏,在踩踏的过程中可以做投篮动作。

七.名称:吊揽组

器材介绍:吊揽组由(1)竖抱筒(2)横抱筒(3)网揽组成

(1)竖抱筒:由一个圆形实木底座的圆柱,外面用帆布包裹,悬吊固定于铁架上,悬挂高度距地面25-30厘米为宜。

(2)横抱筒:固定在铁架上的圆柱,内有实心圆木,外面用帆布包裹,

长约200厘米,直径50-60厘米,悬挂高度距地面25-30厘米为宜。 3)网揽:网揽固定在铁架上,垂直下来就地面20厘米为宜。

适用人群:(1)竖抱筒:身体协调不良,触觉敏感的孩子。尝试高度收缩的肌肉运动,促进前庭-固有感觉体系的活化,并强化触觉体系,在摇晃中

前庭可以获得大量刺激。

(2)横抱筒:多动症、身体协调不良,触觉敏感的孩子。尝试高度

收缩的肌肉运动,促进前庭-固有感觉体系的活化,并增加触觉刺激

和本体感觉刺激,在摇晃中可改善企划能力。

(3)网揽:多动症、身体协调不良,触觉敏感的孩子。强化前庭刺

激及全身肌肉的伸展和活性化。

训练要点:(1)竖抱筒:孩子屈曲身体,双手抱紧圆筒,双脚以筒底边为支撑点仅仅夹住,保持身体平衡,在老师的协助下左右、前后晃动,再以圆

筒为圆心连续旋转,顺时针和逆时针交错,也可以360°旋转。

(2)横抱筒:孩子俯卧在圆筒上用双手双脚环保圆筒,有指导老师做

前后、左右的摇晃。摇晃三分钟,停下休息三分钟,在接着摇晃,如

此反复5-8次,在训练的过程中有很多方法,可以一只手抱紧一种手

抓取地上的物品,也可以一只手抓紧一只手用棒击打地上的物品,还

可以做在上面荡秋千。

(3)网揽:孩子可以用俯卧或卷曲仰躺的方式,置身于网揽,指导教

师可以协助做前后,左右,旋转摆动。在网揽下设置一个特制的插木

棍的盒子,盒子有一些小圆木棍和一块布满圆孔的木板,让孩子在摇

晃的时候可以同时各取一根木棍,这一训练可以强化运动企划的功能,

对视敏度、手指运动精细度、完成为那个任务的条理性都是不错的训

练。

八.名称:平衡触觉板

产品材质:环保工程塑料

产品规格:长49cm ×宽13.5cm×高7cm,8片曲线+8片直线

器材介绍:平衡触觉板是带有触觉点的触觉板组成的各种变化的步道。

适合年龄:3岁以上

使用方法:

1、将平衡触觉板摆成不同的形状,让儿童脱鞋,脚尖顶着脚跟走在上面,使脚底得到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2、让儿童双手侧平举,头顶沙包,在平衡触觉板上行走,要求沙包不能掉落。

3、将平衡触觉板摆成随机形,指导者在前,拿体能棒带着后面戴眼罩的儿童在

触觉平衡板上行走。前面的儿童可以用语言或肢体接触来指挥。

4、在地面上,无规则的放着平衡触觉板作为障碍物,让儿童戴上眼罩,手拿体

能棒来探索道路,从起点到终点避开地上的障碍物。

产品功能:训练触觉、四肢协调、手眼协调、平衡感、视动统合、空间知觉等。

改善儿童触觉敏感或迟钝、身体协调不良、多动、爱哭、胆小、情绪

化、怕人触摸、平衡感不好、无耐性等。

九.名称:平衡步道

规格:长148cm x宽30cm x 3cm高

器材介绍:由塑料横杆组成的步道,每组4串4种顔色,可相互串连,让幼儿在上面尽情爬、走、跑、跳、刺激孩子脚底神经及全身触觉感应。

十.名称:摇滚跷跷板

器材介绍:可爱的造型结合了跷跷板的趣味和维持平衡的训练性,让孩子通过控制行动来保持平衡,底部略呈弧形的方台,是重要的感统训练器材,

其长宽约30cm×40cm,高约20cm。

适用人群:比较多动或身体协调不良自控能力比较差的孩子。在训练中,站姿的

中心比较高,平衡不容易把握,所以比较有助于平衡反应的反射感觉

做强有力的统和工作,对前庭-固有平衡的建立,帮助很大。

训练要点:1.让孩子站在平衡台上,有老师在台下缓解摇动平衡台。

2.观察孩子头脚、手、躯体为保持平衡所作的伸展姿势。

3.孩子为求平衡所作的姿势调整,对前庭感觉、固有感觉和视觉统和

的调整有很大的帮助。

4.可以让孩子双手伸展,以保持身体平衡,可以闭着眼睛尝试不同的

感觉,或在平衡态上慢慢移动圣体,便会出校不同的平衡反射,对

前庭体系有很大的帮助。

5.当孩子可以在台上保持身体平衡时可以做跑接球的动作,次数和难

度逐渐加强

十一.名称:跳袋

规格:直径48cm x 70cm

器材介绍:通过在跳袋内向前后左右跳跃,可帮助儿童克服本体感不足,有利于

前庭的统合,培养平衡感。

适用人群:合羊角球的作用相似。此项目适合任何年龄的孩子,

使用方法:1.选择跳袋的长短和孩子的身高来决定,最好是孩子身高的一半,孩

子的双脚伸进袋里,然后提拉跳袋的边至腰部,训练比较累和枯燥,

因此训练的两不要过大,老师应及时观察孩子的反应,体力不好和

不能加持的,应及时停止训练,可以让孩子休息一会在继续,经常

鼓励孩子,对于那些好动和体力旺盛的孩子训练的量要加强。

十二.名称:圆形跳床

规格:?90cm×H22cm

器材介绍:感觉统合训练基本配备器材,训练儿童的本体感。刺激儿童本体与重力,提高四肢的协调性与跳跃能力。扶手高度65-100cm可调节。适用人群:适用于多动症、自闭症、触觉敏感、身体协调不良的儿童。

主要用途:强化前庭刺激、抑制过敏的信息、矫治重力不安和运动企划不足的毛病。

使用方法:1.刚开始训练,老师可以背着孩子一起跳跃,可以减少孩子的恐惧感如果是亲子一起做,对租金亲子情感有很大帮助。

2.可以练习跳跃时前后左右和旋转等等。

3.孩子可以俯卧或仰卧在跳床上,由老师在跳床上用力跳跃,带动孩

子的身体往上弹跃,

4.孩子不用使力,所以更能放松,让前庭-国有感觉输入时,不受到

自己一时的干扰,对重力感的掌握和触觉感得清晰出入大脑更有帮

助。

5.孩子在弹向空中,可以鼓励他唱歌或配合音律,可以松弛他的紧张

感。

6.可以让孩子抱球在床上跳跃或和老师做跑接球的游戏,也可以让孩

子在床上跳跃时将球丢入设置好的蓝内,此游戏可以训练孩子手眼协

调,对自理运动和运动企划帮助很大。

十三.名称:圆形滑车

组件:滑板车一辆、绳索一条

适用年龄:3岁以上

使用方法:让孩子趴在滑板车上面,以腹部紧贴花瓣,头、颈抬高,双手平举。

一个人坐在滑车上,一个人拖拉绳子走动,也可以做着或趴在滑板车

上自行滑动,可以增进孩子的平衡、协调能力。

十四.名称:太极平衡板

组件:基座一个,套盘2个、球3个

适用年龄:3岁以上

使用方法;基座和套盘都可以运转球,套盘可套于基座上,增加更丰富的玩法,双手抓握在基座和套盘两侧,将球放在盘上,借用手的运作球将球运

行在盘上的路线上,协助孩子双脚分别放在平衡板的两侧,将球放在

上面,由全身的运动将球运行在轨道上,尅有变换不同的轨道的套盘,

增加挑战性和趣味性。

十五.名称:万象组合

主要用途:组件种类多,兼顾儿童感官、肌体、前庭平衡,精细动作及创作游戏互动等各种能力资源开发需要。分种组件,分开使用可促进孩子基本动作发展,

混合使用时则能增进较多变化的身体协调统合。动作计划,训练更高层次

的运动。

适用人群:身体协调不良、本体感不佳,缺乏柔韧性、力量型的孩子

使用方法:2-3岁:爬圈,走平衡木,跳(脚印)

3-4岁:跳,阶梯走,爬圈和走独木桥

4-5岁:跳,阶梯走,爬圈,单脚跳,跑,跳和投篮,弯腰过障碍,

6岁以上:过河石,弯腰过障碍,跳,跑

十六.名称:彩虹伞

规格:3米/3.5米/6米

器材介绍:有利于小朋友进行团体游戏训练,同时可以培养他们对色彩的认知及与父母合作的能力。

十七.名称:大龙球和颗粒大龙球

规格:90cm和85cm

器材介绍:弹性强,塑料厚实,室内较宜,球面有特殊设计的软质颗粒,游戏中可提供丰富的触觉刺激,可提升幼儿动作的难度。

适用人群:触觉过分敏感或者过分迟钝,情绪不稳定,容易发脾气,挑食、偏食、不吃蔬菜等。喜欢吃手或咬指甲,害怕陌生环境,不喜欢被搂抱。怕

黑、胆小、粘人、身体协调能力不好。

训练目的:1.对刚开始训练孩子和特殊敏感的孩子,一般选用光滑表面的,时间长了可以选用表面带颗粒的刺激更强的大龙球。

2.通过大龙球在孩子身体上滚动产生压力,挤压不同部位,可以强化

各部位触觉和大脑的协调能力,压力和身体的接触不断的变化,可

以强化大脑处理来自身体不同部位的刺激,激活大脑神经网络系统,

促进感觉系统。

训练方法:1.让孩子俯卧和仰躺在地毯上,老师可以将大龙球放在孩子身上,,由轻到重做前后的滚动,或在中间做轻轻的滚动。

2.敏感度较强的孩子,压背部比压腹部容易接受些。

3.可以尝试压压孩子足部,由于足部离大脑最远,有助于大脑和身体

4.上下、左右、前后滚压,读孩子脑干前庭网膜的觉醒有很大的帮助

十八.名称:羊角球

规格:直径:56cm

器材介绍:可跳跃,促进儿童前庭觉、本体感发展,增强手、脚、腿的协调能力。. 适用人群:适合3-6岁儿童的游戏器材,针对有坐不住、情绪不稳定、爱发脾气、爱惹人、粘人、怕黑等问题的孩子。

主要用途:姿势和双侧的统和,可以租金高盛程度的运动企划。

使用方法:1.孩子坐在羊角球上,双手紧握手把,身体前屈,往前跳动。

2.跳动的方向可以墙后左右变化,让孩子比赛跳的次数和速度。

3.跳动时,老师可以在旁边绕圈,让孩子做视觉追踪,或丢球给他看,

训练孩子的眼球控制能力。

十九.名称:平衡木

主要用途:刺激、挑战的运动,充分的培养儿童的平衡感和身体协调能力。

二十.名称:海洋球池

器材介绍:由许多各种颜色、软硬适中的塑料的小球堆积在一起,让孩子在其中尽情的游戏,四周各色的小球给孩子的身体提供良好的触觉。

使用方法:一班针对学龄儿童,触觉敏感刚开始接触,没有固定的游戏规则,就是让孩子尽情的玩耍,培养他们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锻炼了身体协

调能力,克服了胆小的情绪障碍等问题。

适用人群:触觉敏感或不足,自闭症,身体协调不良,多动症

主要用途:球池不但有触觉强化作用,对前庭体系、身体协调、固有前庭平衡能力,都有很大帮助,对脑干部技能强化的效果最佳。

指导重点:1.指导孩子用力跳入球池内,将全身全部藏在球池当中,接受球的挤压。

2.可以在球中间翻动或摆动手脚、身体、头颈在浮力状态下,调整身

体的重力感信息。

3.注意观察孩子对各种感觉的喜爱、固执和排斥,以为了了解他的触

觉和重力感的问题。

二十一.名称:彩色接龙

适用人群:触觉敏感或不足,身体协调不良。

指导目标:可以让孩子在滚动中和穿越,进入时可以锻炼投、手、脚的协调,对孩子的前庭感觉的调节也有感觉。在滚动时,练习手、肘、肩

膝等关节的固有感觉输入,以及前庭体系的刺激和调整,头部的转动,

对眼肌的成熟也有帮助。

指导重点:1.让孩子头先进去,自己设法爬进去,也可以采用脚先进去,倒爬进去,游戏时,提醒孩子注意自己的手脚和身体的运用,以及头部滚动

时的感觉。

2.可以在滚动中放置毛巾和其他东西,让他感觉不同触觉刺激下的身

体活动,也可以让孩子按照指令拿出东西。

3.孩子爬进滚动中,老师轻轻转动滚动,速度不宜太快,尽量和孩子

讲话,当有不舒服,应立刻停止。

4.可以让孩子坐在跳床上,把滚筒放在床上,老师可以跳床,增加前

庭重力感的刺激。孩子也可以自己在滚筒内摇动,增加触觉和重力感

的刺激。

二十二.名称:独角椅

器材介绍:由塑料做成的平衡器。

主要用途:练习伸展和保持平衡、协调身体,控制重力感,建立前庭感觉机能。

适用人群:本体感不足、身体协调能力不良的孩子

使用方法:孩子坐在独角椅上面左右摇摆、做伸臂练习,保持身体平衡。

感统教具的作用

感统教具的作用 (一)滑板——前庭、平衡、本体、触觉、运动企划 在进行滑板活动时,视觉将情报大量送往中枢神经体系,固有感觉会使小脑更为苏醒,指挥着肌肉紧张的变化。大脑小脑间的动作可以有强有力的正确整合作用,使孩子的整体感统运作有积极性的发展。 主要感觉输入有: 1、前庭固有感觉:在滑板上用俯卧姿势爬行移动将对前庭产生大量的刺激,俯卧时的重力感及在行进中肌肉,关节移动所产生的紧张感。 2、触觉:所接触的身体触压感觉,手与地面接触时的皮肤、肌肉感觉。 3、视觉:爬姿活动时对前庭平衡器官的特别刺激及颈背肌肉强烈收缩所产生的本体感觉的强大信息对动眼神经的内侧从束的直接作用,对眼球运动的稳定性有极佳的作用,有助于良好自我视觉空间的形成。 (二)滑梯+滑板——前庭、平衡、本体、触觉,运动企划 1、孩子上下滑梯的斜度和速度感,可以统合身体的紧张迷路反射,协助大脑统合固有感觉输入,维持身体姿势的稳定。 2、手部、肩部及生身肌肉同时收缩的动作,对本体感和身体形象的塑造帮助很大,有助于维持高度的平衡感觉。 3、在滑梯上由上而下的速度冲击,对前庭系统的刺激强烈,

可以促进抗重力反应的练习,促进位觉器官感受重力的变化,直线加速运动的变化,改变全身伸肌紧张作用的分布,促进脑干体系的活跃化,有利于孩子全身感觉统合的发展。 (三)网缆——前庭、平衡、触觉、感官感觉、精细动作 1、网缆上的晃动,强化孩子的前庭感觉刺激,对前庭体系的健全很有帮助。 2、孩子身体与网缆的广泛接触及晃动过程中各个接触部位压力的变化,可以加强不同的触觉训练,促使脑干苏醒,消除大脑中不必要的触压感觉,纠正孩子的触觉过分敏感。 3、网缆插棍游戏:俯卧抬头、注视目标,可使颈、背肌肉强烈收缩,改善眼的注视,对于促进孩子的前庭固有感觉,视觉及触觉的发展,提高孩子的有意注意力都有很大的好处。 (四)横抱筒——前庭平衡、本体、触觉、运动企划、肢体动作1、圆筒上的摇摆和旋转可使前庭器官获得大量刺激信息,孩子抱住圆柱筒的动作,一方面可尝试同时高度收缩的肌肉运动,促进前庭固有体系的活化。另一方面也可强化触觉体系。因此,除了矫正重力平衡感外,对触觉刺激的整理也有很大的作用。 2、游戏时让孩子与指导者互相注视,可训练眼球控制,也可让孩子与指导者互相抛、接球,强化身体操作能力。 (五)竖抱筒——前庭平衡、本体、触觉、运动企划、肢体动作1、竖抱筒是处理前庭信息最好的设备之一。对固有——前庭感觉输入统合有很大帮助,还能增加触觉刺激和本体感觉的刺激。

感觉统合训练设备及使用培训课件

感觉统合训练室的设备及使用 常用设备及性能 弹跳床 (1)功能:可强化前庭刺激,并锻炼儿童弹跳力和下肢肌力。 (2)操作:睁眼或闭眼状态下完成跳下/跃上蹦床、双腿分合或前后交替跳、跳跃转体、跪跳等。另有床上跳绳、跳跃接球等。 (3)安全要求:定期稳固螺丝,排除周边障碍物,跳跃时儿童双臂屈曲置于胸前。 羊角球 (1)功能:用于驱赶、头颈姿势保持与下肢运动间协调训练,前庭觉训练,运动计划及空间感知能力训练,并对改善儿童注意力,增加下肢、腰腹部肌肉力量有较好的促进作用。还可以用于触觉训练。 (2)操作:儿童坐球上,双腿至于球前,稍分离。双手紧握把手,身体屈曲,赤脚/穿鞋,睁眼/闭眼等不同方向跳动或转体或跨障碍物(表面钝角无尖角)等。(3)安全要求:①训练场地地面平坦,场地开阔,无其他物品。②多名儿童同时训练时,注意保持适当距离,防止互相撞击。③训练时必须有感统老师在场监护,确保安全。 触觉球(大滚球) (1)功能:进行触压觉功能训练,并在平衡觉、本体感觉以及认知训练中有重要功能,是感觉统合训练中重要辅助器械之一。 (2)操作:用于儿童接受主动/被动的触压觉刺激,如持球搓揉肌肤、手抓握训练、脚踩/踢训练、儿童间互动抛接训练等。 (3)安全要求:幼儿踩踏触觉球易导致躯体失去平衡,倒地时应避开眼区、防止刺伤眼球,防止后仰跌倒,头颈受伤(颈椎畸形儿童慎用) 大陀螺 (1)功能:前庭功能训练器械,对儿童大脑刺激较强,可促进其动作协调能力。(2)操作:儿童盘坐于陀螺内,身体晃动以带动大陀螺旋转。另可依据儿童体态和大陀螺直径改为双人同坐训练。 (3)安全要求:年龄较小的儿童训练时,需要人员在旁协助。 袋鼠跳布袋 (1)功能:增强儿童腿部和腰腹部力量,强化前庭刺激,提高身体的运动能力和协调性。 (2)操作:立于袋中,双手提袋边,沿既定路线进退或原地前后、左右、转身跳跃。 (3)安全要求:场地平坦、开阔、松软。 平衡木 (1)功能:用于前庭功能、本体感觉及空间感知能力训练。 (2)操作:儿童在睁眼/闭眼状态下,完成前进、后退或侧行等动作,可以时儿童自主操作,也可以时在老师或同伴的协助下进行。为提高训练水平,可要求儿童在行走中完成指令性动作、运输物品或互动训练等。 (3)安全要求:①周围无尖锐异物或障碍物。②注意脚下打滑、跌落。③上下平衡木时,注意平衡木边角,防止刮、击脚趾及脚踝等。④多名儿童同时在多个在多个平衡木训练时,注意两两间隔,须保持1m以上的间距。

感统器械介绍及方法使用

器材名称:滑板 器材介绍:刺激孩子得前庭体系、头部、颈肌同时收缩,促进身体保护伸展行为得成熟。增进触觉、视觉平衡得发展。 主要功能:调节前庭感觉、触觉与本体感觉,引发平衡反应。 训练要点:抬头、挺胸、腹部支撑紧贴滑板、保持平衡 导∕馈:首先由教师讲解操作示范,强调动作要点,再指导幼儿练习项目;通过练习能有效调节学生情绪,增强自我控制能力与运动企划能力 安∕卫:在操作过程中大人在一旁保护,避免幼儿滑行过程中摔倒 变式一:静态飞机式 以腹部为中心,身躯紧贴滑板,头颈部抬高,挺胸,双手双脚伸展提高,如同飞机起飞状。6岁左右得儿童可保持这种姿势 20—30秒钟。 变式二:乌龟爬行 儿童俯卧在滑板上,以腹部为中心,身躯紧贴滑板,抬头、挺胸,头颈部抬高,双脚并拢抬起,以双手伸展慢慢往前爬行移动。爬行时双手要同时着地,手指张开,手掌与手指都紧贴地板,收缩手臂,对抗手掌与手指与地面得摩擦力,带动滑板与滑板上整个身体得重量移动。 变式三:乌龟仰躺 让儿童仰卧,抬起头,四肢屈曲抬起,身体呈弓形,仅以腰部着地,并努力保持这种姿势。6岁左右得儿童,一般可以维持这种姿势20—30秒。 变式四:青蛙蹬 让儿童俯卧在滑板上,以腹部为中心,身躯紧贴滑板,抬头、挺胸,头颈部抬高,双脚如青蛙游泳般屈曲,顶在墙壁上,用力一蹬,使身体贴着滑板往前滑行,同时,双手伸展,像游泳似得从两侧往后划,保持滑板继续向前滑行,滑到接近对面墙壁时,用手控制方向做180度回转,同时双脚屈曲,再蹬、再滑,每次蹬墙后双腿应并拢抬起,脚尖绷直。 变式五:俯卧旋转 让儿童俯卧在滑板上,双手交叉控制方向带动滑板与身体进行原地旋转,左右交替。旋转得次数由少而多,至少100次以上。 变式六:单人牵引滑行 让儿童俯卧或仰躺在滑板上,用手拉着绳子或呼拉圈,指导者牵动绳子或呼拉圈,带动趴在滑板上得儿童做前进、转弯及旋转等任何动作。

感觉统合训练器材功能及训练方法..

感觉统合训练器材功能及训练方法 (一)滑板功能:调节前庭感觉、触觉和本体感觉,引发平衡反应。训练时间:每周2-3次,每次20-30分钟。方法: 1、静态飞机式 以腹部为中心,身躯紧贴滑板,头颈部抬高,挺胸,双手双脚伸展提高,如同飞机起飞状。6岁左右的儿童可保持这种姿势20 30秒钟。 2.乌龟仰躺 让儿童仰卧,抬起头,四肢屈曲抬起,身体呈弓形,仅以腰部着地,并努力保持这种姿势。6岁左右的儿童,一般可以维持这种姿势20 30秒。 3.乌龟爬行 儿童俯卧在滑板上,以腹部为中心,身躯紧贴滑板,抬头、挺胸,头颈部抬高,双脚并拢抬起,以双手伸展慢慢往前爬行移动。爬行时双手要同时着地,手指张开,手掌和手指都紧贴地板,收缩手臂,对抗手掌和手指与地面的摩擦力,带动滑板和滑板上整个身体的重量移动。 4.青蛙蹬 让儿童俯卧在滑板上,以腹部为中心,身躯紧贴滑板,抬头、挺胸,头颈部抬高,双脚如青蛙游泳般屈曲,顶在墙壁上,用力一蹬,使身体贴着滑板往前滑行,同时,双手伸展,像游泳似的从两侧往后划,保持滑板继续向前滑行,滑到接近对面墙壁时,用手控制方向做180度回转,同时双脚屈曲,再蹬、再滑,每次蹬墙后双腿应并拢抬起,脚尖绷直。5.俯卧旋转 让儿童俯卧在滑板上,双手交叉控制方向带动滑板和身体进行原地旋转,左右交替。旋转的次数由少而多,至100次以上。尤其适用于严重前庭反应不足的儿童(旋转时手不过中线,而且很少引起头晕)。 6.单人牵引滑行 让儿童俯卧或仰躺在滑板上,用手拉着绳子或呼拉圈,指导者牵动绳子或呼拉圈,带动趴在滑板上的儿童做前进、转弯及旋转等任何动作。 7.双人牵引滑行 让儿童俯卧或仰躺在滑板上,由两位指导者拉动一条绳子,让儿童手握绳子的中间,以绳索的力量带动儿童的滑行。可做前进、转弯及旋转等任何动作。 8.滑板过河 让儿童仰躺在滑板上,以背部为支撑点,颈、手、脚弯起向上,在手和脚可以够得着的位置上架一条绳索,让儿童可以用手抓住绳索并同时用脚钩住绳索,通过手和脚的协同运动带 9.过隧道 当儿童在滑板上的爬行动作熟练以后,用积木围成一条曲折变化的通道,让儿童俯卧在滑板上,顺着通道的方向,逐步爬行前进。可以在通道的一端设置目标物(彩色气球、绒布小动物等),规定儿童拿取到一定数目后即给予一定的奖励,激发儿童的兴趣。尤其适用于本体感觉失调的儿童。 10.火车厢接龙 用积木围成一条曲折变化的通道,让儿童俯卧在滑板上,排成长龙,后面的儿童双手握着前面儿童的双腿,由第一个儿童带领,顺着通道的方向前进。也可以由前面的儿童用双脚勾着后面儿童的颈部一起滑动。尤其适用于触觉过分敏感或过分迟钝的自闭症儿童。

感统教室方案及相关器材配备

感统教室解决方案 一、什么是感觉统合 感觉统合是指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将来自不同感觉通路的信息,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以及平衡觉、本体觉等,通过大脑中枢神经的前庭觉进行过滤和辨识,然后把重要的信息传递给大脑,通过大脑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协调整合之后,形成知觉,再指挥身体作出正确的反应,这个过程是吸收有效信息和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过程,即感觉统合,简称“感统”。 二、什么是感觉统合失调 感觉统合失调是指外部的感觉刺激信息无法在还在大脑神经系统中进行有限的组合,孩子的大脑对身体各器官失去了控制和组合的能力,而使机体不能和谐运作的现象。如看到了笔,想把它拿到自己手里,但却不能自如地控制自己的手来完成拿笔的动作。 三、感觉统合失调对孩子的成长有哪些影响 科学研究证明:感觉统合失调会导致大脑无法合理安排身体的动作,包括注意力、自我控制能力、协调能力等,这在不同程度上消弱了孩子的认知能力与适应能力,使其无法完成更高级、更复杂的认知活动。久而久之形成了各种障碍,推迟了孩子的社会化进展,最终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感觉统合失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及学习能力的提高。 (2)、易产生人际关系敏感或社交退缩等方面问题。 (3)、性格上的障碍。 (4)、推迟孩子的社会化进展。 (5)、严重影响孩子心理素质状况。

四、感觉统合失调的初步判断 (1)、活动量大,不能持久静坐,注意力不集中。 (2)、动作协调性欠佳、平衡能力较差。 (3)、讨厌被触摸,对一些触觉信息刺激有厌恶感。 (4)、容易与别人发生冲突,攻击性强。 五、感觉统合训练的目标 (1)、提供给孩子丰富的感觉信息,使其建立复杂的神经网络通道。 (2)、帮助孩子控制和调节感觉信息。 (3)、帮助孩子对各种感觉刺激做出适当的反应,促进孩子感觉统合能力的提升。 六、感觉统合训练常用的器械有哪些 (1)、前庭平衡觉训练 前庭平衡觉训练活动包括摇晃和旋转的活动, 例如:玩吊桶、荡秋千、晃平衡板、滚圆筒、玩大陀螺等;滑板活动,例如: 爬滑板、冲滑板、滑板推球等; (2)、本体觉训练 本体觉训练活动包括关节按压、推小车、攀岩、跳床、双人转大笼球、羊角球、圆形平衡板等。 (3)、触觉训练 触觉训练活动包括大龙湫压滚游戏、球池游戏、平衡触觉板等。 (4)、听动统合训练 听动统合训练活动包括寻找声源、配对声音、听觉统合训练等。 (5)、视动统合训练 视动感统训练包括钻小洞、吹肥皂、玩大陀螺、躲猫猫游戏等。

感觉统合器材的操作方法

感觉统合器材的操作方法 (一)滑板——前庭、平衡、本体、触觉、运动企划 在进行滑板活动时,视觉将情报大量送往中枢神经体系,固有感觉会使小脑更为苏醒,指挥肌肉紧张的变化。大脑小脑间的动作可以有强有力的正确整合作用,使孩子的整体感统运作有积极性的发展。 主要感觉输入有:1、前庭固有感觉:在滑板上用俯卧姿势爬行移动将对前庭产生大量的刺激,俯卧时的重力感及在行进中肌肉,关节移动所产生的紧张感。 2、触觉:所接触的身体触压感觉,手与地面接触时的皮肤、 肌肉感觉。 3、视觉:爬姿活动时对前庭平衡器官的特别刺激及颈背肌肉强烈收缩所产生的本体感觉的大信息对动眼神经的内侧从束的直接作用,对眼球运动的稳定性有极佳的作用,有助于良好自我视觉空间的形成。 (二)滑梯+滑板——前庭、平衡、本体、触觉,运动企划 1、孩子上下滑梯的斜度和速度感,可以统合身体的紧张迷路反射,协助大脑统合固有感觉输入,维持身体姿势的稳定。 2、手部、肩部及生身肌肉同时收缩的动作,对本体感和身 体形象的塑造帮助很大,有助于维持高度的平衡感觉。 3、在滑梯上由上而下的速度冲击,对前庭系统的刺激强烈,可以促进抗重力反应的练习,促进位觉器官感受重力的变化,直线加速运动的变化,改变全身伸肌紧张作用的分布,促进脑干体系的活跃化,有利于孩子全身感觉统合的发展。 (三)网缆——前庭、平衡、触觉、感官感觉、精细动作 1、网缆上的晃动,强化孩子的前庭感觉刺激,对前庭体系的健全很有帮助。 2、孩子身体与网缆的广泛接触及晃动过程中各个接触部位压力的变化,可以加强不同的触觉训练,促使脑干苏醒,消除大脑中 不必要的触压感觉,纠正孩子的触觉过分敏感。 3、网缆插棍游戏:俯卧抬头、注视目标,可使颈、背肌肉强烈收缩,改善眼的注视,对于促进孩子的前庭固有感觉,视觉及触觉的发展,提高孩子的有意注意力都有很大的好处。(四)横抱筒——前庭平衡、本体、触觉、运动企划、肢体动作 1、圆筒上的摇摆和旋转可使前庭器官获得大量刺激信息,孩子抱住圆柱筒的动作,一方面可尝试同时高度收缩的肌肉运动,促进前庭固有体系的活化。另一方面也可强化触觉体系。因此,除了矫正重力平衡感外,对触觉刺激的整理也有很大的作用。 2、游戏时让孩子与指导者互相注视,可训练眼球控制,也可让孩子与指导者互相抛、接球,强化身体操作能力。 (五)竖抱筒——前庭平衡、本体、触觉、运动企划、肢体动作 1、竖抱筒是处理前庭信息最好的设备之一。对固有——前庭感觉输入统合有很大帮助,还能增加触觉刺激和本体感觉的刺激。 2、竖抱筒也可改善运动企划,对平衡反应,视觉运动协调,运动企划的建立有很大的帮助。(六)大龙球——前庭平衡、触觉、本体、感官感觉 1、大龙球——上的游戏对增强身体和地心引力的协调非常重要,可丰富孩子的前庭感觉,促进前庭体系的发展,强化身体肌肉的伸展能力。 2、促进本体感觉和平衡反应的发展,对触觉反应过分敏感或迟钝的孩子也有很大的改善。并且是测试孩子前庭平衡能力和重力感的重要工具。 (七)羊角球——本体、触觉、运动企划

感觉统合训练器材的作用与运用

感觉统合训练器材的作用与运用 1、滑板 掌握滑板的特点滑板由一块木板的一面均匀位置安装四个万向轮组成。掌握滑板最基本的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基本活动孩子俯卧在滑板上上身身躯紧靠滑板以腹部为中心头颈抬高挺胸双手双脚抬高如同飞机起飞状保持静态。作用原理颈部张力的提高可刺激儿童的前庭体系和本体感觉俯卧姿势的维持可促进身体的双侧协调。熟悉滑板其它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至少2个活动设计 2、滑梯 掌握滑梯特点滑梯的坡度应小于30°一般为15°坡度角度过大容易使滑下的速度过快从而造成危险且如果角度过大而接近垂直则易使儿童在滑行的过程中脱离滑板而摔倒。在坡度上端是高度大约为40cm 的平台滑梯一般与滑板一起使用。掌握滑梯最基本的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活动设计先将滑板放在平台上儿童俯卧在上面由高处滑下来。作用原理不断加快的速度、重力的变化及身体位置的移动会对儿童的前庭体系产生较强烈的刺激同时在活动中头部颈肌的收缩及身体保护性伸展反应也能对本体觉产生一定的刺激。熟悉滑梯其它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至少2个活动设计 3、平衡台 掌握平衡台的特点平衡台是底部略呈弧形的方台其长宽约80×40cm 高度约20cm。掌握平衡台最基本的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基本活动站在平衡台上保持平衡静态平衡可以让儿童手插腰保持平衡也可

以双手伸展保持平衡。作用原理由于平衡台的着地面积较小如果身体重心控制不好两边易着地易使身体失去平衡而且站在平衡台上提高了人体的重心所以维持平衡的难度较大。站在平衡台上人容易两边摇晃使身体双侧不能协调这时为维持平衡所做的身体调整对前庭体系的刺激较大可唤醒个体较弱的前庭平衡感觉对前庭感觉过度敏感的儿童也有一定的调整作用提高身体双侧协调能力。同时对身体本体感觉有一定的刺激对注意力的改善有所帮助。熟悉平衡台其它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至少2个活动设计2 4、海洋球池 掌握海洋球池的特点海洋球池是一个大塑料筐内装有许多软硬适度、颜色各异直径10厘米的塑料空心球小球。掌握海洋球池最基本的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活动儿童置身其中自由活动躺在球上钻进球堆中并可与伙伴展开游戏或追逐打闹。作用原理可提供较大面积的触觉刺激改善触觉过敏反应置身海洋球池中可给予儿童较强的安全感。在球池中与伙伴游戏还可改善儿童的社交和合作技能没有固定玩法可以激发儿童的创造性。熟悉海洋球池其它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至少2个活动设计 5、大笼球 掌握大笼球的特点大笼球一般直径为65-95cm表面有光滑和带突起状的两种。一般来说前者所产生的触觉刺激较弱而后者较强。对于刚开始接受触觉训练的儿童宜先选用光滑面的大笼球待熟悉之后再选用带突起面的。掌握大笼球最基本的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活动设

感统器械介绍及方法使用

器材名称:滑板 器材介绍:刺激孩子的前庭体系、头部、颈肌同时收缩,促进身体保护伸展行为的成熟。增进触觉、视觉平衡的发展。 主要功能:调节前庭感觉、触觉和本体感觉,引发平衡反应。 训练要点:抬头、挺胸、腹部支撑紧贴滑板、保持平衡 导∕馈:首先由教师讲解操作示,强调动作要点,再指导幼儿练习项目;通过练习能有效调节学生情绪,增强自我控制能力和运动企划能力 安∕卫:在操作过程人在一旁保护,避免幼儿滑行过程中摔倒 变式一:静态飞机式 以腹部为中心,身躯紧贴滑板,头颈部抬高,挺胸,双手双脚伸展提高,如同飞机起飞状。6岁左右的儿童可保持这种姿势20—30秒钟。 变式二:乌龟爬行 儿童俯卧在滑板上,以腹部为中心,身躯紧贴滑板,抬头、挺胸,头颈部抬高,双脚并拢抬起,以双手伸展慢慢往前爬行移动。爬行时双手要同时着地,手指开,手掌和手指都紧贴地板,收缩手臂,对抗手掌和手指与地面的摩擦力,带动滑板和滑板上整个身体的重量移动。 变式三:乌龟仰躺 让儿童仰卧,抬起头,四肢屈曲抬起,身体呈弓形,仅以腰部着地,并努力保持这种姿势。6岁左右的儿童,一般可以维持这种姿势20—30秒。 变式四:青蛙蹬 让儿童俯卧在滑板上,以腹部为中心,身躯紧贴滑板,抬头、挺胸,头颈部抬高,双脚如青蛙游泳般屈曲,顶在墙壁上,用力一蹬,使身体贴着滑板往前滑

行,同时,双手伸展,像游泳似的从两侧往后划,保持滑板继续向前滑行,滑到接近对面墙壁时,用手控制方向做180度回转,同时双脚屈曲,再蹬、再滑,每次蹬墙后双腿应并拢抬起,脚尖绷直。 变式五:俯卧旋转 让儿童俯卧在滑板上,双手交叉控制方向带动滑板和身体进行原地旋转,左右交替。旋转的次数由少而多,至少100次以上。 变式六:单人牵引滑行 让儿童俯卧或仰躺在滑板上,用手拉着绳子或呼拉圈,指导者牵动绳子或呼拉圈,带动趴在滑板上的儿童做前进、转弯及旋转等任何动作。 变式七:双人牵引滑行 让儿童俯卧或仰躺在滑板上,由两位指导者拉动一条绳子,让儿童手握绳子的中间,以绳索的力量带动儿童的滑行。可做前进、转弯及旋转等任何动作。变式八:滑板过河 让儿童仰躺在滑板上,以背部为支撑点,颈、手、脚弯起向上,在手和脚可以够得着的位置上架一条绳索,让儿童可以用手抓住绳索并同时用脚钩住绳索,通过手和脚的协同运动带动滑板滑动。 变式九:过隧道 当儿童在滑板上的爬行动作熟练以后,用积木围成一条曲折变化的通道,让儿童俯卧在滑板上,顺着通道的方向,逐步爬行前进。可以在通道的一端设置目标物(彩色气球、绒布小动物等),规定儿童拿取到一定数目后即给予一定的奖励,激发儿童的兴趣。 变式十:火车厢接龙

感统训练基本器材介绍

感统训练基本器材介绍 名称适用范围基本训练方法作用注意事项训练时间延伸训练 1、滑板前庭重力感不足, 本体感不足仰卧在滑板上,双手平均用力 向前或向后滑行,也可左右旋 转;双脚用力蹬墙,向前滑行; 两臂平伸,双脚伸并拢,尽量 抬头 颈背肌肉紧张,促进重 力反应;提供前庭、本 体刺激,更安静、注意 力更集中 动作标准,身体呈倒弓 形,注意抬头;易碰手, 应注意安全 (20-40圈)大球 10,小球10,击棒 1,煤3-5天增加2-4 次 坐在滑板上急 转弯,较危险 2、滑梯前庭平衡不足,本 体感不足俯卧在滑板上,头朝下,有滑 梯高处向下滑行,保持抬头, 两臂向两侧平伸,两腿伸直, 略抬高。 强烈刺激前庭体系,促 进重力反应;颈背肌肉 强烈收缩,头部颈肌同 时收缩,促进身体,保 护伸展行为的成熟 下滑时,易害怕,要保 护好安全;不可强迫去 做,循序渐进,增加兴 趣 (5-15圈)4-6岁 5-10圈,7-13岁 11-15圈,3-5天增 加一圈 在距滑板5-7 迷处放置大 球、小球、保 龄球等,在滑 行中推抓,投 中、击倒 3、吊缆前庭觉不足,触觉 敏感,身体协调不 良俯卧在网缆上,抬头,两腿伸 直,前后左右摆动或顺时针、 逆时针旋转;站立网缆上,摆 动或旋转,顺逆时针交替、旋 转,速度酌情而定 对前庭刺激较强,促进 重力方音;插棒时,促 进动作协调,增强注意 力;(促进身体协调以及 固有前庭感觉输入统合 对前庭系统过于敏感 (爱晕),旋转要慢或 仅前后、左右摆动,下 来时注意不要摔着和 碰着 20-30分钟/日 2-3次/日 (1-5次) 俯卧位前后摆 动,抓球或插 棍;前后摆动 时,双手从左 至右,从上至 下按次序插棍 4、羊角球本体感不足,触觉 敏感,重力不安全 感 坐在球上两腿夹紧,两手抓 住,两脚跳跃或运动,可原地 或前后运动 促进肌肉感觉运动,控 制能力;增进动作协调 及配合;自适合双侧统 合,并可促进高程度动 作计划 易向后方摔倒,注意安 全 6-18圈,4-6岁5-10 圈,7-13岁11-15 圈,3-5天增加2 次 两人同时向前 运动以比赛形 式增加趣味性 5、跳袋处决敏感或不足, 本体感不足,重力 平衡感不足进入跳袋,双手拉住跳袋边上 的抓手处,向前、后、左、右 跳跃运动 掌握重力平衡,促进动 作协调平稳,对皮肤有 不同程度的刺激,在跳 跃动作中,强化前庭刺 抬头,目视前方,易摔 倒,注意安全 10-20圈 9-13岁2-5天增加 2次 及格人同时做 过障碍等,增 加趣味性 11

感统器材手册

感统器材手册普兰店特殊教育学校

一.名称:踝关节矫正板 结构型式:1. 底座 2. 角度调节架 3. 防滑踏板 主要用途及适用范围:用于矫正和防止足内翻、足外翻及足下垂等。 基本参数:1.矫正角度调节范围:5档,即15°、25°、30°、35°、40° 2.矫正板承载质量:135kg 使用方法:1.康复师根据练习者身体情况及训练要球,调整矫正板角度 2.训练者在康复师活护理人员帮助下站立在矫正板上。 3.矫正练习结束后,由护理人员扶助练习者离开器械。 注意事项:1.使用矫正板前,康复师应检查器材是否固定固牢,调节部位是否零活,熟悉产品的性能,要求和操作方法,同时对产品进行空载操作检 查,产品是否处于完好正常状态方可练习使用。 2.踝关节矫正板应在康复师知道下进行,同时在使用踝关节矫正板联 系时需注意矫正板是否滑动防止出现意外。 3.矫正练习应遵守“循序渐进”原则,逐步进行 维修和保养:1.各部位应保持清洁,定期要用洁净软布轻擦。 2.应贮存在干燥、通风、无腐蚀性物质的室内。 二.名称:蜗牛平衡板 组件:平衡板、球 用途:在平衡姿势中训练儿童专注能力,趣味性高。通过训练可以使前庭器官获得大量刺激信息,矫正重力平衡,促进前庭固有体系的活化。有助于 平衡反应的反射感觉进行强有力的统合,孩子为求平衡所做的姿势调 整,对身体姿势的强化有很大的作用。 适用人群:下肢障碍患者,平衡能力较差者 使用方法:让孩子先用手拿着平衡板运球,体会摇摆,平衡与球的速度后,在让

孩子双脚放置在平衡板的两侧,运用身体及脚的力量晃动平衡板,在 蜗牛轨道上运转球,板上的蜗牛迷宫造型,提供孩子不同的挑战性于 趣味性,经由控制球的运动,训练孩子的动作平衡与灵活度。 注意事项:1.由于蜗牛平衡板有一定的平衡能力才能控制好,所以3岁以下儿童不合适。 2.蜗牛平衡板是钢化塑料材质,所以易碎,训练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护。 3.应为蜗牛平衡板直接接触孩子的脚,所以一定要定期的清洗和杀 菌。 三.名称:手摇旋转盘 组件:基座一个(小);基座一个、高低地盘各一个(大) 器材介绍:手摇旋转盘是一个四周有把手的圆形的旋转盘,他有大小之分,小的适合单人使用,四周有两个把手,大的适合单人和双人使用,四周有 四个把手。 主要用途:适用于3岁或3岁以上多动症、身体协调不良的孩子 训练要点:做在旋转盘上,双手抓住把手,以手摇动旋转盘使其晃动活旋转,增进孩子身体协调及平衡感,让孩子体会旋转的感觉,加强大脑前 庭平衡觉的刺激,做在平衡台上,左右摇晃,平衡器官的刺激和肌 肉反应张力必定也高,可强化前庭感觉得刺激对关节、肌肉等本体 感觉的发展旋转时的身体活动,借由肌肉伸展反射信息对运动企划 的养成和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训练方法:1.仰躺俯趴摇晃 2.站立摇晃,也可以抛接球游戏 注意事项:1.训练时特别注意安全保护2.定期擦拭和检查把手是否有松动

感统教具明细

器材教具明细 序号教具名称实物图片功能介绍 1 羊角跳跳球跳跳球具有坐、骑、跳、拍等功能,使用 安全可靠,有助于锻炼孩子的腿部力量, 和掌握平衡的能力。 2 按摩触觉球(感官 训练球) 1:注意力不集中,好动不安,没有自制力, 经常剧烈的跑跳,寻求强烈刺激。 2:阅读事实漏字、添字、串行、计算错误、 写倒字、分不清p或q、b或d。 3:情绪不稳定,粘人、怕黑、胆小、爱哭、 易冲动、动作笨拙、常磕磕碰碰、易摔跤、 握笔姿势不佳、穿衣、系鞋带等自制能力 不佳。 3 海洋球池点缀球 波波球刺猬球 触觉球感统球 1:促进大脑功能的发展和成熟 2:帮助孩子有效的适应环境 3:提高孩子的学习技能和体能 4:让孩子享受成就感和信任感 4 手柄球跳跳球具有坐、骑、跳、拍等功能,使用 安全可靠,有助于锻炼孩子的腿部力量, 和掌握平衡的能力。 5 儿童塑料摇摇马1、幼儿手的抓握才能和手臂肌肉的锤炼; 2、增强幼儿的自我平安维护认识; 3、锤炼幼儿的前庭均衡才能,本体感。

6 双人平衡摇摇马1、幼儿手的抓握才能和手臂肌肉的锤炼; 2、增强幼儿的自我平安维护认识; 3、锤炼幼儿的前庭均衡才能,本体感。 7 滑梯可攀爬、可钻、可溜滑梯、可捉迷藏,备 有活动桌面、模拟望远镜、模拟方向盘、 摸拟电话等,功能多样,娱乐性强,安全 性高,可供多个孩子一起嬉戏,适用于幼 儿园、亲子园等公共场所。 8 球池训练触觉功能的发展,提高身体的协调能 力。适用于触觉敏感或迟钝、身体协调不 良和多动的孩子。孩子在球池里翻滚或跳 跃时,身体与海洋球的摩擦接触可以获得 丰富的触觉刺激。 9 隧道毛毛虫锻炼宝宝四肢协调能力,开发右脑(宝宝 智力),适合1.5岁以上。宝宝能爬才更聪 明。 10 独轮车手推车活 动玩具独轮翻斗 车 可以锻炼儿童平衡感,促进儿童全身肌肉 的伸展和活性化,尤其对儿童腰腹、四肢 力量很有锻炼作用,同时,促进全身血液 循环,增强儿童体质,提高儿童免疫力。 11 11、小房车/助 力学步车 儿童可借由脚力前进,协助宝宝锻炼身体 肌肉,方向感和全身动作的发展,有遮 阳作用的圆弧造型,并具有驾驶盘、虚 拟钥匙,车门、后行李箱设备,增添宝 宝使用的趣味性。

感统器材

感觉统合训练一般特点和要求 1、感统训练,针对有学习障碍、官能障碍的儿童,是很有效果的。 2、感统训练的理由是孩子正处于发育的阶段,其大脑具有发展性和可塑性的特点。 3、感统训练的形式是通过一些有趣的、具有游戏性质的活动进行的。 比如:让患儿爬到滑板上,从斜坡上滑下等活动。这些活动的训练,向患儿提供了各种感觉信息的输入,特别是提供了由前庭系统、肌肉关节、体肤等来的感觉信息的输入。 4、最好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在幼儿时期就参加系统的感觉统合训练,这有助于促进孩子大脑的发育,开发智力潜能,提高学习能力、运动技能和社会交往能力,以获得最佳的发展状态。 5、已经发现有感觉统合失调的孩子,更不要错过 3 — 13 岁的最佳发展期,一定要及时进行调整。 6、在训练过程中,孩子们可以得到潜移默化的心理辅导和行为指导——学会正确地评价他人和评价自己、学会等待和谦让、学会互助和原谅、学会竞争和合作、学会关心和善待他人、学会约束和反省自己、学会克服惰性、学会坚持到底、学会承受挫折、学会与人分享等等; 7、在训练过程中,孩子们还可以充分享受游戏和运动的快乐,体验进步和成功的酣畅,感受集体的温暖和力量…… 8、由受过专业培训的治疗师进行一对一的训练; 9、训练强度:10天/疗程,2次/天;30分钟/次; 10、一般情况下经过 1 — 3 个疗程的训练,孩子在情绪、理解力、注意力、语言能力、做事速度、动作灵活性和人际关系、自信心、学习成效等方面都会有明显的改变和提高。 感觉统合训练按使用器具分类 1、球类 2、平衡类 3、弹床类 4、球池类 5、滑板及梯 6、触觉刺激 感统训练按照功能分类 1、全功能系列 滑板爬、趴地推球、吊床、滑梯 2、前庭系列 吊床、趴地推球、滑板爬、滚筒、滚垫、翻跟斗、滑梯 3、触觉系列 袋鼠跳、羊角球、触觉球、挤压、大笼球、擦浴、风筒、滚垫、涂料、滚筒、趴地推球、捏泥 4、本体系列 跳绳、跳床、乐乐球、拍球、躲避球、翻跟斗、青蛙跳、跳数字 5、五感系列 追视、转眼、听音、嗅物、品味、触肤、吊床、转椅 6、平衡协调系列 独脚椅、平衡台、平衡木、乐乐球、大笼球、爬袋、躲避球、跳绳、画像 7、精细动作系列 捏泥、夹珠、穿珠、选豆、画像、手工(剪纸、摺纸、摺胶管花、绣花、编织、打绳结) 8、游乐场系列 (推荐项目) 滑梯、球池。攀爬、浮桥、秋千、翘翘板、滑冰、跳舞机、旋转游戏(风车、飞机、木马、过山车、碰碰车等) 一些感统项目的作用:

感统器材的功能

感统器材的功能 滑板爬:训练平衡能力,刺激前庭、注意力、触觉及身体协调性的练习。 种类:滑板爬、栓绳爬、蜗牛爬 注意事项:1手的姿势应向斜上方,避免危险。 2头、腿的姿势:头,抬高且视前方;双腿并拢、绷直。 3.拿滑板的姿势:手握两边,拇指向内、四指向外。 滑梯:强化前庭刺激,统合身体感觉功能,增强触觉功能、视觉、本体感及平衡感觉。 种类:1滑梯 2推软球 3接、扔皮球 4 拍打羊角球 注意事项:1儿童在滑梯上的姿势 2 手的摆放,滑的时候手不要扶两边。 3 避免擦伤 跳绳走线:有助于强化前庭觉和本体感觉,协调左右手。有助于身体平衡能力的发展,培养高雅的气质。 独脚椅:训练平衡能力。 方法:先坐稳、身体挺直、头抬起来、双手擦腰,左右脚交替向前踢100次,落脚要轻;或坐稳传球 注意事项:只记踢的数,不记传球数 拍球趴地推球:发展身体运动能力,眼球注视能力,双手和脚的协调能力,刺激前庭。 方法:两人对推,在滑板上推 注意事项:趴在地上,腿并拢,伸直(不必强调抬高)两臂抬起来,双手指尖对齐,推球。 平衡台:刺激前庭和本体感(掌握平衡能力、身体的协调性) 方法:1 交替往下踩(心里数100下) 2 传球(只记脚下的树,不用记接的数) 注意事项:1针对个别孩子,可以站在孩子对面并用手拉手的方式扶着教他踩。 2 传球时要不断的问孩子,踩了几下。 3 200—300次,速度还可加快。 圆盘:训练平衡力、注意力、身体的协调性。在摇晃中获得前庭刺激,平衡感觉。 注意事项:1 教师要保护好孩子,尤其是“下”的时候。 2 对新孩子开始的时候应前后摆动,再由慢转到快转。 3 5圈封顶,变速及次数。 网缆:健全前庭体系,改善触觉、提高眼球的注视力,强化身体形象,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和注意力。 种类:1空荡:前后摆动,针对能力特别差的。 2 捡、扔乒乓球;针对能力较差的。 3 插棍 方法:双手扶地,胸腹部爬在袋子上,手撑好,老师拉好袋子,孩子双脚绷直抬高,头抬起,老师 注意事项: 走道平衡木:强化身体的双侧配合平衡反应和视觉运动协调。

感统器械介绍及方法使用

s 器材名称:滑板 器材介绍:刺激孩子的前庭体系、头部、颈肌同时收缩,促进身体保护伸展行为的成熟。增进触觉、视觉平衡的发展。 主要功能:调节前庭感觉、触觉和本体感觉,引发平衡反应。训练要点:抬头、挺胸、腹部支撑紧贴滑板、保持平衡 导∕馈:首先由教师讲解操作示范,强调动作要点,再指导幼儿练习项目;通 过练习能有效调节学生情绪,增强自我控制能力和运动企划能力 安∕卫:在操作过程中大人在一旁保护,避免幼儿滑行过程中摔倒变式一:静态飞机式 以腹部为中心,身躯紧贴滑板,头颈部抬高,挺胸,双手双脚伸展提高, 如同飞机起飞状。6岁左右的儿童可保持这种姿势 20—30秒钟。 变式二:乌龟爬行 儿童俯卧在滑板上,以腹部为中心,身躯紧贴滑板,抬头、挺胸,头颈部抬高,双脚并拢抬起,以双手伸展慢慢往前爬行移动。爬行时双手要同时着地,手指张开,手掌和手指都紧贴地板,收缩手臂,对抗手掌和手指与地面的摩擦 力,带动滑板和滑板上整个身体的重量移动。 变式三:乌龟仰躺 让儿童仰卧,抬起头,四肢屈曲抬起,身体呈弓形,仅以腰部着地,并努 力保持这种姿势。6岁左右的儿童,一般可以维持这种姿势20—30秒。 变式四:青蛙蹬 让儿童俯卧在滑板上,以腹部为中心,身躯紧贴滑板,抬头、挺胸,头颈部抬高,双脚如青蛙游泳般屈曲,顶在墙壁上,用力一蹬,使身体贴着滑板往前滑行,同时,双手伸展,像游泳似的从两侧往后划,保持滑板继续向前滑行,滑到接近对面墙壁时,用手控制方向做180度回转,同时双脚屈曲,再蹬、再滑,每次蹬墙后双腿应并拢抬起,脚尖绷直。 变式五:俯卧旋转 让儿童俯卧在滑板上,双手交叉控制方向带动滑板和身体进行原地旋转, 左右交替。旋转的次数由少而多,至少100次以上。变式六:单人牵引滑行 让儿童俯卧或仰躺在滑板上,用手拉着绳子或呼拉圈,指导者牵动绳子或 呼拉圈,带动趴在滑板上的儿童做前进、转弯及旋转等任何动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