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壤中硫酸根离子的测定(重量法)

土壤中硫酸根离子的测定(重量法)

土壤中硫酸根离子的测定(重量法)
土壤中硫酸根离子的测定(重量法)

实验十六开放实验——土壤中硫酸根离子的测定(重量法)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分析天平的使用。

2.掌握重量法的基本操作。

3.了解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

二、实验原理

在酸性溶液中,用为沉淀剂使硫酸根成为晶形沉淀析出。经洗涤灼烧后称量的质量。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25℃100 中溶解0.25 ,100℃时0.4 ),可用热水洗涤沉淀。

酸性可防止、等与生成沉淀。但酸可增大的溶解度(0.1 中为1 /100 ;0.5 中为4.7 /100 ),故以0.05 浓度为宜。又有过量的同离子效应存在,所以溶解度损失可忽略不计。

等阴离子能形成钡盐与共沉淀,等可与参与共沉淀,所以应在热的稀溶液中进行沉淀。共沉淀中的包藏水含量可达千分之几,应通过500℃以上灼烧除去。灼烧时须防止滤纸对沉淀的还原作用,应在空气流通下灼烧并防止滤纸着火。

三、药品

溶液(1:3)、(10%)、(0.1 )

四、实验步骤

1.瓷坩埚的准备

洗净坩埚,晾干,在600~650℃马福炉中灼烧,第一次灼烧30~40分钟,取出稍冷片刻,转入干燥器冷却至称重,然后再放入同样温度的马福炉中进行第二次灼烧,15~20分钟后取出,稍冷后转入干燥器中冷至室温再称重,如此重复操作直至恒重为止.

2.试样的分析

称取通过18号筛(1nm筛孔)的风干土壤试样100g(称准至0.1 g).放入1L大口塑料袋中,加入500mL无二氧化碳蒸馏水,将塑料袋用橡皮塞塞紧,震荡3分钟,立即抽气过滤。(如果土壤试样不粘重或碱化度不高,可用平板瓷漏斗过滤,直到滤清为至;土质粘重,碱化度高的试样需要用巴式抽气过滤。)清液贮存于500mL试剂瓶中,用橡皮塞塞紧备用。

吸取50~100mL上述滤液与300mL烧杯中,在水浴上蒸干,加5mLHCL溶液,残渣再蒸干,并继续加热1~2小时,用2mLHCL和30mL热水洗涤,用慢速定量滤纸过滤并用热水洗涤残渣数次,弃去沉淀物(除去)。

滤液在烧杯中蒸发至30~40mL,在不断搅拌下滴加10%溶液,此时有白色沉淀出现,待沉淀下沉后,在上层清液中滴加10%,若无沉淀产生,表示已沉淀完全;再多加2~3 mL10%,在水浴上继续加热15~20分钟,取下烧杯静置2小时。用慢速定量滤纸过滤。烧杯中的沉淀用热水洗2~3次,转入滤纸再用水洗涤沉淀至无为止。(检查方法:取滤液2mL加0.1 2滴,不显浑浊即表示无。)将滤纸包移入已灼烧至恒重的瓷坩埚中,经干燥、炭化、灰化至呈灰白色。(沉淀和滤纸的干燥、炭化、灰化过程应在煤气灯或电炉上进行,灰化后方能在高温电炉或马福炉中灼烧。)在600~650℃马福炉中灼烧20分钟,然后在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称重,再将坩埚灼烧20分钟,直至恒重(两次称重之差小于0.3 )。

用相同试剂和滤纸同样处理,做空白实验,测的空白质量。

根据的质量计算100 g土样中的质量。

五.思考题

1.为什么沉淀要在稀溶液中进行?加过量对实验有何影响?

2.为什么沉淀反应需在热溶液中进行?为什么沉淀完毕后要放置一段时间才过滤?3.为了使沉淀完全,必须加入过量沉淀剂,为什么又不能过量太多?

重量法测定硫酸根

水中硫酸根的测定:重量法 1.方法原理 硫酸盐在盐酸溶液中,与加入的氯化钡形成硫酸钡沉淀。在接近沸腾的温度下进行沉淀,并至少煮沸20分钟,使沉淀陈化之后过滤,洗沉淀至无氯离子为止,烘干或者灼烧沉淀,冷却后,称硫酸钡的质量。 2.干扰及消除 样品中包含悬浮物、硝酸盐、亚硫酸盐和二氧化硅可使结果偏高。碱金属硫酸盐,特别是碱金属硫酸氢盐常使结果偏低。铁和铬等能影响硫酸盐的完全沉淀,使测定结果偏低。 硫酸钡的溶解度很小,在酸性介质中进行沉淀,虽然可以防止碳酸钡和磷酸钡沉淀,但是酸度较大时也会使硫酸钡沉淀溶解度增大。 3. 适用范围 本方法可用于测定地表水、地下水、咸水、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中的硫酸盐。水样有颜色不影响测定。可测定硫酸盐含量10mg/L以上的水样,测定上限为5000mg/L。 4. 仪器 水浴锅、烘箱、马福炉、滤纸(酸洗并经过硬化处理,能阻留微细沉淀的致密无灰分滤纸,即慢速定量滤纸)、0.45μm滤膜、熔结玻璃坩埚G4(30ml) 5、试剂 ① 1+1盐酸 ② 100mg/L的氯化钡溶液:将100g±1g二水合氯化钡溶于约800ml水中, 2-。加热有助于溶解,冷却并稀释至1L。此溶液可长期保存,1ml可沉淀约40mgSO 4 ③ 0.1%甲基红指示剂 ④硝酸银溶液(约0.1mol/L):将0.17g硝酸银溶解于80ml水中,加0.1ml 硝酸,稀释至100ml。贮存于棕色试剂瓶中,避光保存。 ⑤无水碳酸钠 ⑥(1+1)氨水 测定步骤 ①沉淀:移取适量经0.45um滤膜过滤的水样(测可溶性硫酸盐)置于500mL

烧杯中,加2滴(0.1%)甲基红指示液,用(1+1)盐酸或(1+1)氨水调至试液呈橙黄色,再加2mL盐酸,然后补加水使试液的总体积约为200mL。加热煮沸5min(此时若試液出现不溶物,应过滤后再进行沉淀),缓慢加入约10mL热的(100g/L)氯化钡溶液,直到不再出现沉淀,再过量2mL。继续煮沸20 min,放置过夜,或在50~60℃下保持6h使沉淀陈化。 ②过滤:用已经恒重过的玻璃坩埚(G4)过滤沉淀,用带橡皮头的玻璃棒将烧杯中的沉淀完全转移到坩埚中去,用热水少量多次地洗涤沉淀直到没有氯离子为止。 在含约5mL(0.1mol/L)硝酸银溶液的小烧杯中检验洗涤过程中氯化物。收集约5mL的过滤洗涤水,如果没有沉淀生成或者不变浑浊。即表明沉淀中已不含氯离子。 ③干燥和恒重:取下坩埚并在105℃±2℃干燥大约1~2h. 然后将坩埚放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重。再将坩埚放在烘箱中干燥10 min,冷却,称重,直到前后两次的重量差不大于0.0002g为止。 ④计算: 硫酸根(mg/L)=m*0.4115*1000/V 式中: m——从试样中沉淀出来的硫酸钡的质量(mg); V——试液的体积(mL); 0.4115——硫酸钡重量换算为硫酸根的系数。 ⑤注意事项: 使用过的玻璃坩埚清洗:可用每升含8gNa2—EDTA和25 mL乙醇胺的水溶液将坩埚浸泡过夜,然后将坩埚在抽滤情况下用水充分洗涤。 用少量无灰滤纸的纸浆与硫酸钡混合,能改善过滤效果并防止沉淀产生蠕升现象。在此种情况下,应将过滤并洗涤好的沉淀放在铂坩埚中,在800℃灼烧1 h,放在干燥器中冷却至恒重。 出自《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分光比浊法测定硫酸根离子

分光比浊法测定硫氰酸铵中硫酸根 摘要:通过实验,建立了在酸性介质中,吸收波长为410 nm、以聚乙烯醇(PVA)作稳定剂测定硫氰酸铵成品中硫酸根的分光比浊分析方法。试验考察了稳定剂的选择、稳定剂的PVA浓度、PVA存在下体系的稳定时间、盐酸加入量、硫氰酸根的影响等因素对该法的影响并进行优化。 由于硫氰酸铵成品中硫酸根含量极少,测定其含量不能用普通的重量法和滴定法,而传统的目视比浊法不能得到精确连续的数据,且带有个人主观性。根据目视比浊法的原理,采用分光光度计比浊法来测定硫氰酸铵成品中少量的硫酸根。本实验基于在酸性介质中,试样溶液中的硫酸盐与加入的钡离子形成细微的硫酸钡结晶,使水溶液混浊,其混浊程度和试样中硫酸盐含量呈正比关系这一原理,采用聚乙烯醇作稳定剂,用分光比浊法测定硫氰酸中硫酸盐,测试结果准确,且操作简便、快捷,可批量检测,尤其适合工厂或基层实验室的常规分析,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1.实验部分 1.1仪器与试剂 6B-80型COD快速测定仪; 硫酸盐标准溶液:称取0.1479g无水硫酸钠,溶于少量水中,并定容至1000ml,即为0.1mg/ml-1硫酸盐(SO42-)标准贮备溶液。 盐酸:(1+3)盐酸溶液; 无水乙醇(95%,分析纯); 氯化钡溶液:称取62.5g氯化钡 (AR),溶于二次蒸馏水,移入250ml容量瓶,稀释至刻度。 稳定剂:称取20g醇(AR)放入烧杯,加入100 ml二次蒸馏水,置于电炉上加热,边加热边搅拌,直到聚乙烯醇完全溶解,待冷却后移入1000 ml容量瓶,润洗烧杯3次,移入容量瓶,稀释至刻度。 1.2实验方法 称取20g试样(准确至0.0001g),置于干燥清洁的烧杯中,加水20ml,用玻璃棒搅拌5min,用滤纸过滤得澄清待测溶液。取3ml待测液于50ml比色管,加1ml盐酸,摇匀,加入3ml氯化钡和10ml PVA溶液,用水定容至50 ml,摇匀,静置20 min。在410 nm波长、1cm比色皿条件下,以硫酸根标准溶液空白为参比测定其吸光值。 1.3 实验原理 吸光比浊法的原理[2]:以Tyndall效应为基础,当溶液中的颗粒受到光照射后,发生散射作用。散射光强度(I)用reyleigh公式表示: I=KI0uV2/λ 4 (1) 式中:K为常数;I0为入射光强度;K为波长;u为单位体积的粒子数;V为单个粒子的体积。由上式可知,在吸光浊度法测定中,散射光强度I愈大,吸光度A愈高,且与单位体积的粒子数u

《工业用氟化铝化学分析方法硫酸钡重量法测定硫酸根量..doc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 273.8—200X 代替YS/T 273.8-1994 冰晶石化学分析方法 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 硫酸钡重量法测定硫酸根含量 Chemicai analysis methods and determination of physical performance of cryolite The barium sulphate gravimetric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sulphate content (终审稿) 200×-××-××发布 200×-××-××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冰晶石化学分析方法 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 硫酸钡重量法测定硫酸根含量(YS/T 273.8—200X) 编制说明 抚顺铝厂 2005年10月

编制说明 根据有色标委(2002)第42号文件和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研究所2003年10月和2004年10月召开工作会议,由抚顺铝厂对YS/T 273.8—1994《冰晶石化学分析方法硫酸钡重量法测定硫酸根含量》进行修订。 本次修订未对标准做方法及内容上的改动,仅对文字按照YS/T 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YS/T 20001.4-2001《标准编写规则第4部分:化学分析方法》的有关规定编辑整理。 按照YS/T 273.8 -1994《冰晶石化学分析方法硫酸钡重量法测定硫酸根含量》对三个样品进行了独立的11次分析,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准确,适合作为国家标准。 表1 本部分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建议颁布本部分为行业标准。 建议本部分为行业标准。

土壤中硫酸根的测定

土壤中硫酸根的测定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分析天平的使用。 (2)掌握重量法的基本操作。 (3)了解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 实验原理 在HCl酸性溶液中,用BaCl2为沉淀剂使硫酸根成为BaSO4晶形沉淀析出。经洗涤灼烧后称量BaSO4的质量。BaSO4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25℃100mL水中溶解0.25 mg,100℃时0.4mg),可用热水洗涤沉淀。 在HCl酸性介质中进行沉淀,可防止CO32-、PO43-等与Ba2+生成沉淀,但酸可增大BaSO4的溶解度(0.1mol·L-1 HCl中为1mg/100mL;0.5mol·L-1HCl中为4.7mg/100mL),故以0.05mol·L-1HCl浓度为宜。又有过量Ba2+的同离子效应存在,所以溶解度损失可忽略不计。 Cl-、NO3-、ClO3- 等阴离子能形成钡盐与BaSO4共沉淀,H+、K+、Na+、Ca2+等可与SO42-参与共沉淀,所以应在热的稀溶液中进行沉淀。共沉淀中的包藏水含量可达千分之几,应通过500℃以上灼烧除去。灼烧时须防止滤纸对沉淀的还原作用,应在空气流通下灼烧并防止滤纸着火。 BaSO4 + 4C = BaS + 4CO 实验步骤 1、瓷坩埚的准备 干净坩埚→(马弗炉600~650 ℃中灼烧60 min)→(取出稍冷)→(干燥器冷却至室温)→称量→(同样方法,第二次灼烧15~20 min )称量→直至恒重为止 2、试样的分析 (1)溶样 土壤试样→放入1L塑料瓶→(加入500 mL蒸馏水溶解)摇动3分钟→(减压抽滤)滤液贮存于500 mL试剂瓶中备用 (2)除去SiO2 吸取50~100 mL滤液于300 mL烧杯→(水浴上蒸干)残渣→(加5 mLHCl溶液)→(蒸干,并继续加热1~2h)→(2 mL HCl和30 mL热水洗涤)→(慢速定量滤纸过滤)→(热水洗涤残渣数次)滤液 (3)沉淀硫酸根 滤液→(蒸发至30~40 mL)→(不断搅拌,滴加10%BaCl2)白色沉淀→(静置,检验 )→往上层清液中滴加10%BaCl2 →无沉淀→(水浴上继续加热15~20 min )静置2h,甚至过夜→(慢速滤纸过滤)→(热水洗涤滤渣数次,至无Cl-为止)滤纸包【沉淀物和滤纸】 (4)灼烧 滤纸包(沉淀物和滤纸)→(移入已恒重的瓷坩埚)→(在电炉上干燥、炭化、灰化)至呈灰白色→800~850 ℃马福炉中灼烧20 min→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800~850 ℃马弗炉中灼烧20 min)直至恒重 用相同试剂和滤纸同样处理,做空白试验,测得空白质量。 根据BaCl2的质量计算100 g土样中SO42-的质量。 注意事项 (1)滤纸灰化时空气要充足,否则BaSO4易被滤纸中的碳还原为黑色的BaS:BaSO4+4C

硫酸盐的测定(EDTA滴定法)

本文由324ok3h4ew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硫酸盐的测定 (EDTA滴定法)(EDTA滴定法)滴定法 SL85—SL—1994 Determination of sulfate (EDTA titration method)) 水利部 1995/05/01 批准 1995/05/01 实施//// 1 总则 1.1 主题内容本标准规定用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水中的硫酸盐。 1.2 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硫酸根(SO42-)含量在 10~200mg/L范围的天然水。但经过稀释或浓缩,可以扩大适用范围。 1.3 干扰及消除凡影响镁离子测定的金属离子均干扰本法对硫酸盐的滴定。氰化物可以使锌、铅、钴的干扰减至最小;存在铝、钡、铅、锰等离子干扰时,需改用重量法或分光光度法测定。 2 方法原理 先用过量的氯化钡将溶液中的硫酸盐沉淀完全。过量的钡在pH为 10 的氨缓冲介质中以铬黑T作指示剂,添加一定量的镁,用EDTA二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溶液进行滴定。从加入钡、镁所消耗EDTA溶液的 量(用空白试验求得)减去沉淀硫酸盐后剩余钡、镁所耗EDTA的溶液量,即可得出消耗于硫酸盐的钡量,从而间接求出硫酸盐含量。水样中原有的钙、镁也同时消耗EDTA,在计算硫酸盐含量时,还应扣除由钙、镁所消耗的EDTA溶液的用量。 3 仪器 3.1 锥形瓶:250mL。 3.2 滴定管:25mL。 3.3 加热及过滤装置。 3.4 常用实验设备。 4 试剂 4.1 EDTA标准滴定溶液:C(Na2EDTA)≈0.010mol/L。称取 3.72g二水合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于少量水中,移入 1000mL容量瓶中,再加蒸馏水稀释到标线。用下法以锌基准溶液(或碳酸钙基准溶液)标定其准确浓度。精确称取 0.6538g高纯锌,溶于(1+1)盐酸溶液 6mL中,待其全部溶解后移入 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即锌基准溶液C(Zn2 + )=0.0100mol/L。吸取此液 25.00 mL置锥形瓶中,加 775mL水 及 10mL氨缓冲溶液(4.2),放约 20mg铬黑T指示剂,摇匀后,用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由淡紫红色变为蓝色即为终点,记录用量,用下式计算其浓度:式中:C1———EDTA标准滴定溶液浓度,mol/L;V1———EDTA标准滴定溶液体积,mL;C2———锌基准溶液浓度,mol/L;V2———锌基准溶液体积,mL。 4.2 氨缓冲溶液:称取 20g氯化铵溶于 500mL水中, 100mL浓氨水加(ρ=0.9g/mL),用水稀释至 1000mL。 4.3 铬黑T指示剂:称取 0.5g铬黑T,烘干,加 100g(105±5℃)干燥过 2h的固体氯化钠研磨均匀后贮于棕色瓶中。 4.4 钡镁混合溶液:称取 3.05g氯化钡(BaCl2·2H2O)和 2.54g氯化镁(MgCl2·6H2O)溶于 100mL水中,移入 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 4.5 盐酸溶液:1+1。 4.6 氯化钡溶液:10%(m/V)。称取 10g氯化钡(BaCl2·2H2O)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mL。 5 步骤

两种硫酸根含量测定方法的比较

两种硫酸根含量测定方法的比较 为了更快更准确地测定出卤水中硫酸根离子的含量,参照国家标准方法,我们对两种硫酸根含量的测定方法--分光光度法和容量滴定法进行了比较。 1、前言 湖北沙隆达股份有限公司盐矿是由企业自筹资金、自主开发的盐矿,由于地质结构原因,硫酸根含量一直较高。为了了解采层矿物质构成,同时为下一步硫酸根处理工序提供依据,我们必须对开采出的卤水中的硫酸根含量进行快速准确的分析。参照国家标准方法,我们对分光光度法和容量滴定法进行了比较,以期找到一种同时具有简便、快捷、准确等特性的实验方法。 2、原理 2.1、分光光度法 在酸性介质中,一定浓度SO42-与Ba2+生成Ba-SO4沉淀。加入酸-盐-甘油试剂可以帮助形成物理性质均匀的细粒并阻止沉淀的沉降而呈现悬浮物状态,在420nm处测其吸光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服从郎白-比尔定律,即A=£bc SO4 2- +Ba2+→BaSO4 2.2、容量滴定法 在酸性介质中,氯化钡与样品中的硫酸根生成难溶的硫酸钡沉淀,过剩的钡离子在pH=10 的介质中以铬黑T 作指示剂,用EDTA 标准溶液滴定,间接测定硫酸根含量。 3、仪器 3.1、722 或721 型分光光度计(配比色皿一套); 3.2、50mL具塞比色管一套; 3.3、一般实验室常用玻璃仪器。 4、试剂及制备方法 4.1.1、特备试剂:将50mL甘油,30mL浓盐酸,300mL蒸馏水,100mL95%乙醇,75克氯化钠混匀。 4.1.2、0.25g/mL氯化钡溶液:取25克氯化钡溶于100mL蒸馏水中。 4.1.3、硫酸根标准贮备溶液(10mg/mL):准确称取7.3930g(称准至0.0001g)已烘干的基准硫酸钠(G、R)溶于100mL 水中,全量转入500mL 容量瓶中,加水定容,摇匀。 4.1.4、硫酸根标准使用溶液(1mg/mL):准确移取10.00mL 硫酸钠标准贮备溶液于100mL 容量瓶中,加水定容,摇匀。 4.2.1、20g/L 盐酸羟胺溶液:称取10 克盐酸羟胺固体,用蒸馏水溶解并稀释至500 毫升。

硫酸根离子精确检测方法

2.重量法 2.1.原理概要 样品溶液调至弱酸性,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硫酸钡沉淀,沉淀经过滤、洗涤、烘干、称重,计算硫酸根含量。 2.2.主要试剂和仪器 2.2.1.主要试剂 氯化钡:0.02mol/L溶液; 配制:称取2.40g氯化钡,溶于500mL水中,室温放置24h,使用前过滤; 盐酸:2mol/L溶液; 甲基红:0.2%溶液。 2.2.2.仪器 一般实验室仪器。 2.3.过程简述 吸取一定量样品溶液〔见附录A(补充件)〕,置于400mL烧杯中,加水至150mL,加2滴甲基红指示剂,滴加2mol/L盐酸至溶液恰呈红色,加热至近沸,迅速加入40mL(硫酸根含量>2.5%时加入60mL)0.02mol/L氯化钡热溶液,剧烈搅拌2min,冷却至室温,再加少许氯化钡溶液检查沉淀是否完全,用预先在120℃烘至恒重的4号玻璃坩埚抽滤,先将上层清液倾入坩埚内,用水将杯内沉淀洗涤数次,然后将杯内沉淀全部移入坩埚内,继续用水洗涤沉淀数次,至滤液中不含氯离子(硝酸介质中硝酸银检验)。以少量水冲洗坩埚外壁后,置电烘箱内于120±2℃烘1h后取出。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以后每次烘30min,直至两次称重之差不超过0.0002g视为恒重。 2.4.结果计算 硫酸根含量按式(1)计算。 硫酸根(%)=(G1-G2)×0.4116 ×100 (1) W 式中:G1——玻璃坩埚加硫酸钡质量,g; G2——玻璃坩埚质量,g; W——所取样品质量,g; 0.4116——硫酸钡换算为硫酸根的系数。 2.5.允许差 允许差见表1。 表1 硫酸根,%允许差,% <0.50 0.03 0.50~<1.50 0.04 1.50~3.50 0.05 2.6.分析次数和报告值 同一实验室取双样进行平行测定,其测定值之差超过允许差时应重测,平行测定值之差如不超过允许差取测定值的平均值作为报告值。

硫酸根离子的测定

MM_FS_CNG_0301制盐工业通用试验方法 硫酸根离子重量法光度法(适用于微量硫酸根含量的测定)容量法(EDTA络合滴定法) MM_FS_CNG_0301 制盐工业通用试验方法硫酸根离子的测定 1.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制盐工业中工业盐、食用盐(海盐、湖盐、矿盐、精制盐)、氯化钾、工业氯化镁试样中硫酸根含量的测定。 2.重量法 .原理概要 样品溶液调至弱酸性,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硫酸钡沉淀,沉淀经过滤、洗涤、烘干、称重,计算硫酸根含量。 .主要试剂和仪器 2.2.1.主要试剂 氯化钡:/L溶液; 配制:称取氯化钡,溶于500mL水中,室温放置24h,使用前过滤; 盐酸:2mol/L溶液; 甲基红:%溶液。 仪器 一般实验室仪器。 .过程简述 吸取一定量样品溶液〔见附录A(补充件)〕,置于400mL烧杯中,加水至150mL,加2滴甲基红指示剂,滴加2mol/L盐酸至溶液恰呈红色,加热至近沸,迅速加入40mL(硫酸根含量>%时加入60mL)/L氯化钡热溶液,剧烈搅拌2min,冷却至室温,再加少许氯化钡溶液检查沉淀是否完全,用预先在120℃烘至恒重的4号玻璃坩埚抽滤,先将上层清液倾入坩埚内,用水将杯内沉淀洗涤数次,然后将杯内沉淀全部移入坩埚内,继续用水洗涤沉淀数次,至滤液中不含氯离子(硝酸介质中硝酸银检验)。以少量水冲洗坩埚外壁后,置电烘箱内于120±2℃烘1h后取出。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以后每次烘30min,直至两次称重之差不超过视为恒重。 .结果计算 硫酸根含量按式(1)计算。 硫酸根(%)=(G1-G2)× ×100 (1) W 式中:G1——玻璃坩埚加硫酸钡质量,g;G2——玻璃坩埚质量,g;W——所取样品质量,g;——硫酸钡换算为硫酸根的系数。 .允许差 允许差见表1。 表 1 硫酸根,%允许差,% < ~<

硫酸 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课时练习(教师版)

第1节第2课时《硫酸硫酸根离子的检验》课时练习(教师版) 1.在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中,实验开始一段时间后,对观察到的现象叙述错误的是( ) A.苹果块会干瘪 B.胆矾晶体表面“有白斑” C.小试管内有晶体析出 D.pH试纸变红 解析浓硫酸具有较强的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因此将苹果块、胆矾晶体和饱和硝酸钾溶液在题中图示装置中放置一段时间后,浓硫酸会吸收它们中的水分,使苹果块萎缩,胆矾晶体变为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饱和硝酸钾溶液中析出晶体。D项pH试纸在浓硫酸中变黑,因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使pH试纸炭化变黑。 答案 D 2.通常情况下,以下气体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是( ) A.SO2 B.Cl2 C.HCl D.H2S 【解析】选D。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不能用于干燥还原性气体。 3.浓硫酸和2 mol·L-1的稀硫酸,在实验室中敞口放置。它们的质量和放置天数的关系如图。分析a、b曲线变化的原因是 ( )

A.a升华、b冷凝 B.a挥发、b吸水 C.a蒸发、b潮解 D.a冷凝、b吸水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浓、稀硫酸在吸水与其中水分挥发的差异。在两种溶液中都存在吸水和水分挥发两个过程,只不过在浓硫酸中以吸收水分为主,溶液质量增加;而2 mol·L-1稀硫酸中以水分挥发为主,质量减小。 答案 B 4. [ 2020·福建宁德六校联考]常温下,下列物质能用铝制器皿盛放的是() A. 浓硫酸 B. 稀硫酸 C. 食醋 D. 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A 【解析】A.铝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现象,故铝制品容器可以盛放浓硫酸,故A正确; B.稀硫酸是弱氧化性的酸,能和铝反应生成氢气,不能用铝制品容器盛放,故B错误; C.食醋中含有乙酸,乙酸为弱酸,能和铝反应生成氢气,不能用铝制品容器盛放,故C错误; D.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氢气,不能用铝制品容器盛放,故D错误。 故选A。 5.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 )

硫酸根离子精确检测方法

硫酸根离子精确检 测方法

2.重量法 2.1.原理概要 样品溶液调至弱酸性,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硫酸钡沉淀,沉淀经过滤、洗涤、烘干、称重,计算硫酸根含量。 2.2.主要试剂和仪器 2.2.1.主要试剂 氯化钡:0.02mol/L溶液; 配制:称取2.40g氯化钡,溶于500mL水中,室温放置24h,使用前过滤; 盐酸:2mol/L溶液; 甲基红:0.2%溶液。 2.2.2.仪器 一般实验室仪器。 2.3.过程简述 吸取一定量样品溶液〔见附录A(补充件)〕,置于400mL烧杯中,加水至150mL,加2滴甲基红指示剂,滴加2mol/L盐酸至溶液恰呈红色,加热至近沸,迅速加入40mL(硫酸根含量> 2.5%时加入60mL)0.02mol/L氯化钡热溶液,剧烈搅拌2min,冷却至室温,再加少许氯化钡溶液检查沉淀是否完全,用预先在120℃烘至恒重的4号玻璃坩埚抽滤,先将上层清液倾入坩埚内,用水将杯内沉淀洗涤数次,然后将杯内沉淀全部移入坩埚内,继续用水洗涤沉淀数次,至滤液中不含氯离子(硝酸介质中硝酸银

检验)。以少量水冲洗坩埚外壁后,置电烘箱内于120±2℃烘1h 后取出。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以后每次烘30min,直至两次称重之差不超过0.0002g视为恒重。 2.4.结果计算 硫酸根含量按式(1)计算。 硫酸根(%)=(G1-G2)×0.4116 ×100 (1) W 式中:G1——玻璃坩埚加硫酸钡质量,g; G2——玻璃坩埚质量,g; W——所取样品质量,g; 0.4116——硫酸钡换算为硫酸根的系数。 2.5.允许差 允许差见表1。 表 1 硫酸根,%允许差,% <0.50 0.03 0.50~<1.50 0.04 1.50~3.50 0.05 2.6.分析次数和报告值

(完整版)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1 专题练习二:Cl - 与SO 42-的检验 一、知识点: 鉴别Cl -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鉴别SO 42-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练习: 1.如何检验一瓶无色的溶液是盐酸溶液? 2 2- (1) (2)方案Ⅰ和Ⅲ中,结论不成立的方案是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方案Ⅲ的滤渣中,滴加稀硝酸是为了排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干扰。 3 . 实验室有两瓶标签脱落的溶液,只知道是盐酸溶液和硫酸溶液。请选择下列试剂: ①氧化铁②氢氧化钠溶液③碳酸钠溶液④氢氧化钡溶液⑤氯化钡溶液⑥硝酸银溶液,用两种方法, 每次只用一种试剂把它们鉴别出来。请填写下表: 4.某污水pH=5,主要含有碎菜叶、碎塑料薄膜、泥沙、少量氯化钠和硫酸钠等物质。现欲将其经过 滤处理后用于清洗厕所的用水。问: ⑴从耐腐蚀角度考虑,应选择何种材料制成的管子来引流这种污水 (选填“铁管”、“铝管” 或“陶瓷管” )。 ⑵如果要判定经过滤后的水中是否还存在氯化钠,检验的方法是:取少量的待测液(污水),往待 测液中滴加过量的 (写化学式)溶液至沉淀不再产生后过滤,然后往滤液中滴加HNO 3 和 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生成。 5.某溶液中只含有Na 2SO 4、Na 2CO 3和NaCl 三种溶质。欲证明其中SO 42-、CO 32-、Cl -三种阴离子确实存在, 我们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认真填写下面的实验报告。

硫酸根测定

硫酸根测定 --剩余滴定法 吸取1ml 样品溶液(提纯后溶液(沉淀后混合溶液)均为为1ml ,),置于150mL 锥形瓶中,加1滴1mol /L 盐酸,加入10.00mL 0.02mol /L 氯化钡溶液(硫酸根含量大于0.6%时,加入10.00mL ),于搅拌器上搅拌片刻,放置5min ,加入10mL mg-EDTA 溶液(与氯化钡量同),15mL 无水乙醇(占总体积30%),5mL 氨性缓冲溶液,4滴铬黑T 指示液,用0.02mol /L EDTA 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酒红色变为亮蓝色。另取一份1ml 与测定硫酸根时相同的样品溶液,置于150mL 锥形瓶中,加入5mL 氨性缓冲溶液,4滴铬黑T 指示液,然后用0.02mol /L EDTA 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酒红色变为亮蓝色为止 (EDTA 用量为钙、镁离子总量。) 结果计算 硫酸根含量按式(4)计算。 硫酸根(%)= TEDTA /SO24×(V1+V2-V3) ×100 (4) ///////////////////////////////////////////////////////////////// (主要计算公式: TEDTA /SO24 =TEDTA /Mg2+×3.9515 (2) 式中:TEDTA /Mg2+------------------EDTA 标准溶液对镁离子的滴定度,g /mL ; TEDTA /Mg2+= W×20/500 ×0.2987 (3) 式中: W ——称取氧化锌的质量,单位为g ; V ——EDTA 标准溶液的用量,单位为mL ; 3.9515——镁离子换算为硫酸根的系数。9515.3422≈+-分子量 分子量d Mg So 0.2987——氧化锌换算为镁离子的系数。2987.0O 4≈分子量 分子量Zn Mg ////////////////////////////////////////////////////////////////////////////////////////////////// 式中:TEDTA /SO24-——EDTA 标准溶液对硫酸根的滴定度,g /mL ; V1——滴定5.00mL 氯化钡溶液EDTA 标准溶液的用量,mL ; V2——滴定钙、镁离子总量EDTA 标准溶液的用量,mL ; (V2的值得5被总是小于氢氧化镁法测定结果的EDTA 量。) V3——滴定硫酸根EDTA 标准溶液的用量,mL ; W ——所取样品质量,g 。 硫酸根,% 允许差,% <0.50 0.03 0.50~<1.50 0.05 1.50~3.50 0.06 同一实验室取双样进行平行测定,其测定值之差超过允许差时应重测,平行测定之差如不超过允许差取测定值的平均值作为报告值

味精中硫酸盐含量的测定

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设计)题目:成品味精中硫酸盐含量的测定及控制学生姓名:田爽 指导教师:李峰 学校:抚顺师范高级专科学校 系别:生化系 班级: 07级生物实验技术班 邮编: 113006 2010年2月

成品味精中硫酸盐含量的测定及控制 摘要成品味精中硫酸盐是味精的杂志指标,当味精中硫酸盐的含量过高时说明产品的纯度不够。所以硫酸盐含量的定量测定,对于控制味精中硫酸盐的含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阐述了味精生产中硫酸盐含量的定量测定其主要原理是Ba2+与SO42-生成硫酸钡沉淀(Ba2++SO42-=BaSO4 ),其混浊度的吸光值与硫酸盐的浓度存在线性关系,可以定量测定出硫酸盐的含量。 关键词硫酸盐吸光度线性关系改进 前言 味精作为一种调味品,在改善饮食结构、提高饮食档次方面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然而每年国家质检总局对味精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发现有一部分味精硫酸盐含量超标。硫酸盐含量超标,说明企业在生产味精时没有把好质量关。 硫酸盐是味精的杂志指标,硫酸盐含量超标说明产品纯度不够。当味精中硫酸盐的含量过高时会使味精发黄,严重时还会使味精产生难闻的气味使味精的质量大大降低。当人体大量摄入硫酸盐时还会出现腹泻、脱水、和胃肠道紊乱的现象。根据GB/T8967—2007中规定,成品味精中硫酸盐含量应≤0.05%。由此可见硫酸盐含量的测定对于控制味精中硫酸盐的含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味精的发展史简介[6]、[12] 味精为调味料的一种,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此外还含有少量食盐、水分、脂肪、糖、铁、磷等物质。谷氨酸钠是一种氨基酸谷氨酸的钠盐。是一种无嗅无味的晶体,在232℃时解体熔化。谷氨酸钠的水溶性很好,在100ml水中可以溶解74g谷氨酸钠。主要作用为增加食品的鲜味,在中国菜里用的最多,也可用于汤和调味汁。 味精于1909年被日本味之素(味の素)公司所发现并申请专利。纯的味精外观为一种白色晶体状粉末。当味精溶于水(或唾液)时,它会迅速电离为自由的钠离子和谷氨酸盐离子(谷氨酸盐离子是谷氨酸的阴离子,谷氨酸则是一种天然氨基酸)。要注意的是如果在100℃以上的高温中使用味

硫酸根检测方法

MM_FS_CNG_0301 制盐工业通用试验方法硫酸根离子的测定 1.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制盐工业中工业盐、食用盐(海盐、湖盐、矿盐、精制盐)、氯化钾、工业氯化镁试样中硫酸根含量的测定。 2.重量法 2.1.原理概要 样品溶液调至弱酸性,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硫酸钡沉淀,沉淀经过滤、洗涤、烘干、称重,计算硫酸根含量。 2.2.主要试剂和仪器 2.2.1.主要试剂 氯化钡:0.02mol/L溶液; 配制:称取2.40g氯化钡,溶于500mL水中,室温放置24h,使用前过滤; 盐酸:2mol/L溶液; 甲基红:0.2%溶液。 2.2.2.仪器 一般实验室仪器。 2.3.过程简述 吸取一定量样品溶液〔见附录A(补充件)〕,置于400mL烧杯中,加水至150mL,加2滴甲基红指示剂,滴加2mol/L盐酸至溶液恰呈红色,加热至近沸,迅速加入40mL(硫酸根含量>2.5%时加入60mL)0.02mol/L氯化钡热溶液,剧烈搅拌2min,冷却至室温,再加少许氯化钡溶液检查沉淀是否完全,用预先在120℃烘至恒重的4号玻璃坩埚抽滤,先将上层清液倾入坩埚内,用水将杯内沉淀洗涤数次,然后将杯内沉淀全部移入坩埚内,继续用水洗涤沉淀数次,至滤液中不含氯离子(硝酸介质中硝酸银检验)。以少量水冲洗坩埚外壁后,置电烘箱内于120±2℃烘1h后取出。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以后每次烘30min,直至两次称重之差不超过0.0002g视为恒重。 2.4.结果计算 硫酸根含量按式(1)计算。 硫酸根(%)=(G1-G2)×0.4116 ×100 (1) W 式中:G1——玻璃坩埚加硫酸钡质量,g;G2——玻璃坩埚质量,g;W——所取样品质量,g;0.4116——硫酸钡换算为硫酸根的系数。 2.5.允许差 允许差见表1。 表 1 硫酸根,%允许差,% <0.50 0.03 0.50~<1.50 0.04 1.50~3.50 0.05 2.6.分析次数和报告值 同一实验室取双样进行平行测定,其测定值之差超过允许差时应重测,平行测定值之差如不超过允许差取测定值的平均值作为报告值。 3.容量法(EDTA络合滴定法) 3.1.原理概要 氯化钡与样品中硫酸根生成难溶的硫酸钡沉淀,过剩的钡离子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间接测定硫酸根。 3.2主要试剂和仪器 3.2.1.主要试剂 氧化锌;标准溶液。 称取0.8139g于800℃灼烧恒重的氧化锌,置于150mL烧杯中,用少量水润湿,滴加盐酸(1∶2)至全部溶解,移入500mL

硫酸根测定

硫酸根测定----EDTA滴定法 本方法适用于循环冷却水和天然水中硫酸根的测定,水样中硫酸根含量大于200mg/L时,可进行适当稀释。 1.原理 水样中加入氯化钡,与硫酸根生成硫酸钡沉淀。过量的离子在氯化镁存在下,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EDTA滴定。 2.试剂 1+1盐酸溶液 0.5%铬黑T乙醇溶液(同总硬度的测定) 氨—氯化铵缓冲溶液(PH=10.3)同总硬度的测定。 0.0125mol/L氯化钡溶液:称取3.054g氯化钡(BaCl2·2H2O)溶于100ml水中,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 0.01mol/LEDTA标准溶液。同总硬度的测定。 0.01mol/L氯化镁溶液的配制 称取2.1g氯化镁(MgCl2·6H2O)溶于少量水中,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同总硬度的测定 3.仪器 滴定管:酸式25ml。 电炉。 4.分析步骤 4.1 水样的测定 吸取经中速滤纸干过滤的水样50ml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3滴1+1盐酸溶液,在电炉上加热微沸0.5分钟,再加入10ml 0.0125mol/L氯化钡溶液,微沸10分钟,冷却10分钟后,加入5ml 0.01mol/L氯化镁溶液,10ml氨—氯化铵缓冲溶液,6—10滴镉黑T指示剂,用0.01mol/LEDTA标准溶液滴定,溶液从酒红色至纯蓝色为终点。记录EDTA标准溶液的消耗量V4. 水样中硬度的测定 吸取经中速滤纸干过滤后水样50ml,加10ml氨—氯化铵缓冲溶液,6—10滴镉黑T指示剂,用0.01mol/L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纯蓝色。记录EDTA标

准溶液的消耗量V2. 氯化钡、氯化镁消耗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V3。 准确吸取10ml 0.0125mol/L氯化钡溶液,5ml 0.01mol/L氯化镁溶液于250ml 锥形瓶中,加水50ml,再加入10ml氨—氯化铵缓冲溶液,6—10滴镉黑T 指示剂,用0.01mol/L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纯蓝色。 5.分析结果的计算 水样中硫酸根离子的含量X(毫克/升),按下式计算: 96×(V 2﹢V 3 - V 4 )×M 2 X = --------------------- ×1000 V W 式中; M 2 ---EDTA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mol/L V W---水样体积,毫升 6.允许差 硫酸根含量在100mg/L范围内时,平行测定两结果差不大于4mg/L 7.结果表示 取平行测定两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水样的硫酸根含量。 8.注意事项 可根据实际水样中的硫酸根含量确定水样的吸取体积。

硫酸盐的测定-重量法[1]

水质硫酸盐的测定重量法 1.主要内容 硫酸根和钡离子定量地生成硫酸钡沉淀。沉淀经干燥后称量,根据硫酸钡的质量即可求出硫酸根的含量。反应可以在酸性溶液中进行,碳酸根不干扰测定。本方法适用于工业循环冷却水中硫酸盐(SO2-4计)含量不小于10mg/L的测定,但本方法不适用于使用钡盐阻垢分散剂的工业循环冷却水中硫酸盐的测定。 2.试剂和仪器 本标准所用试剂除另有说明外,均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或专业标准的分析试剂和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 2.1 1+1盐酸溶液 2.2氯化钡(BaCl2·2H2O)溶液100g/L 2.3硝酸银溶液17g/L 2.4甲基橙指示剂1g/L 2.5坩埚式过滤器滤板孔径5~15μm 3.测定步骤 用慢速滤纸过滤试样。用移液管移取一定量过滤后的试样,置于500mL锥形瓶中。加2滴甲基橙指示液,滴加盐酸溶液至红色并过量2mL,加水至总体积为200mL。煮沸5min,搅拌下缓慢加入10mL 热的(约80℃)氯化钡溶液,于80℃水浴中放置2h。 用已于(105±2)℃干燥恒重的坩埚式过滤器过滤。用水洗涤沉淀,直至滤液中无氯离子为止(用硝酸银溶液检验)。

将坩埚式过滤器在(105±2)℃干燥至恒重。 4.结果的表述 水样中硫酸根的含量X按下式计算 X=〔(0.4116×(W2-W1))/V〕×106 mg/L 式中W2——坩埚式过滤器和沉淀的质量,g W1——空坩埚式过滤器的质量,g 0.4116——由BaSO4换算成SO2-4的系数 V——水样的体积,mL 5.注意事项和说明 5.1刚开始滴加氯化钡溶液时一定要慢,否则沉淀颗粒较小,易通过坩埚式过滤器,也给洗涤带来困难。 5.2当水样中含有大量的磷酸盐或聚磷酸盐时,实验结果将偏高,宜采用其他方法。

硫酸根的测定——EDTA滴定法

硫酸根的测定——EDTA滴定法 本方法适用于循环冷却水和天然水中硫酸根离子的测定,水样中硫酸根含量大于200mg/L时,可进行适当稀释。 1.0 原理 水样中加入氯化钡,与硫酸根生成硫酸钡沉淀。过量的钡离子在氯化镁存在下,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EDTA滴定。 2.0 试剂 2.1 1+1盐酸溶液。 2.2 0.5%铬黑T乙醇溶液(同总硬度的测定) 2.3 氨-氯化铵缓冲溶液(PH=10.3) 2.4 0.0125mol/L氯化钡溶液 称取3.054g氯化钡(BaCl2·2H2O)溶于100mL水中,移入1000mL溶量瓶中,稀释至刻度。 2.5 0.01mol/L氯化镁溶液的配制 称取2.1g氯化镁(MgCl2·6H2O)溶于少量水中,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 2.6 0.01mol/LEDTA标准溶液 3.0 仪器 3.1 滴定管:酸式25mL。 3.2 电炉。 4.0 分析步骤 4.1 水样的测定 吸取经中速滤纸干过滤的水样50mL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三滴1+1盐酸,在电炉上加热微煮半分钟,再加入10mL0.0125mol/L氯化钡溶液,微沸半分钟,再加入10mL0.0125mol/L氯化钡溶液,微沸10分钟,冷却10分钟后,加入5mL0.01mol/L氯化镁溶液,10mL氨-氯化铵缓冲液,6-10滴铬黑T指示剂,用0.01mol/LEDTA标准溶液滴定,溶液从酒红色至纯蓝色为终点。 4.2 水中硬度的测定 吸取经中速滤纸干过滤后水样50mL,加10mL氨-氯化铵缓冲溶液,6~10滴铬黑T指示剂,用 0.01mol/L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纯蓝色。 4.3 氯化钡、氯化镁消耗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准确吸取10mL 0.0125mol/L氯化钡溶液,5mL0.01mol/L 氯化镁溶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水50mL,再加入10mL氨-氯化铵缓冲溶液及6-10滴铬黑T指示剂,用0.01mol/LEDTA标准溶液滴至纯蓝色。 5.0 分析结果的计算 水样中硫酸根离子的含量X(毫克/升),按下式计算: X=96×(V 2 +V 3 -V 4 )×M 2×1000 V w 式中:V2—测定水样硬度时消耗EDTA的体积,毫升; V3—滴定氯化钡和氯化镁溶液时消耗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毫升; V4—测定水样硫酸根时消耗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毫升; M2—EDTA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摩尔/升; V w—水样体积,毫升。 6.0 允许差 硫酸根含量在100mg/L范围内时,平行测不定期两个结果差,不大于4mg/L。7.0 结果表示

硫酸根离子精确检测方法

2.重量法 .原理概要 样品溶液调至弱酸性,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硫酸钡沉淀,沉淀经过滤、洗涤、烘干、称重,计算硫酸根含量。 .主要试剂和仪器 主要试剂 氯化钡:/L溶液; 配制:称取氯化钡,溶于500mL水中,室温放置24h,使用前过滤; 盐酸:2mol/L溶液; 甲基红:%溶液。 仪器 一般实验室仪器。 .过程简述 吸取一定量样品溶液〔见附录A(补充件)〕,置于400mL烧杯中,加水至150mL,加2滴甲基红指示剂,滴加2mol/L盐酸至溶液恰呈红色,加热至近沸,迅速加入40mL(硫酸根含量>%时加入60mL)/L氯化钡热溶液,剧烈搅拌2min,冷却至室温,再加少许氯化钡溶液检查沉淀是否完全,用预先在120℃烘至恒重的4号玻璃坩埚抽滤,先将上层清液倾入坩埚内,用水将杯内沉淀洗涤数次,然后将杯内沉淀全部移入坩埚内,继续用水洗涤沉淀数次,至滤液中不含氯离子(硝酸介质中硝酸银检验)。以少量水冲洗坩埚外壁后,置电烘箱内于120±2℃烘1h后取出。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以后每次烘30min,直至两次称重之差不超过视为恒重。 .结果计算 硫酸根含量按式(1)计算。 硫酸根(%)=(G1-G2)× ×100 (1) W 式中:G1——玻璃坩埚加硫酸钡质量,g; G2——玻璃坩埚质量,g; W——所取样品质量,g; ——硫酸钡换算为硫酸根的系数。 .允许差 允许差见表1。 表1 硫酸根,%允许差,% < ~< ~ .分析次数和报告值 同一实验室取双样进行平行测定,其测定值之差超过允许差时应重测,平行测定值之差如不超过允许差取测定值的平均值作为报告值。

3.容量法(EDTA络合滴定法) .原理概要 氯化钡与样品中硫酸根生成难溶的硫酸钡沉淀,过剩的钡离子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间接测定硫酸根。 主要试剂和仪器 主要试剂 氧化锌;标准溶液。 称取于800℃灼烧恒重的氧化锌,置于150mL烧杯中,用少量水润湿,滴加盐酸(1∶2)至全部溶解,移入500mL容量瓶,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氨-氯化铵缓冲溶液(pH≈10); 称取20g氯化铵,以无二氧化碳水溶解,加入100mL 25%氨水,用水稀释至1l 铬黑T:%溶液; 称取铬黑T和2g盐酸羟胺,溶于无水乙醇中,用无水乙醇稀释至100mL, 贮于棕色瓶内;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L标准溶液; 配制:称取40g二水合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于不含二氧化碳水中,稀释至5l,混匀,贮于棕色瓶中备用; 标定:吸取氧化锌标准溶液,置于150mL烧杯中,加入5mL氨性缓冲溶液,4滴铬黑T指示剂,然后用/L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酒红色变为亮蓝色为止; 计算:EDTA标准溶液对硫酸根的滴定度按式(2)计算。 TEDTA/SO24 -=TEDTA/Mg2+× (2) 式中:TEDTA/Mg2+——EDTA标准溶液对镁离子的滴定度,g/mL;——镁离子换算为硫酸根的系数。 TEDTA/Mg2+=W×20/500 × (3) V 式中:W——称取氧化锌的质量,g; V——EDTA标准溶液的用量,mL; ——氧化锌换算为镁离子的系数。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镁(Mg-EDTA):/L溶液; 称取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镁(四水盐),溶于1l无二氧化碳水中; 无水乙醇; 盐酸:1mol/L溶液; 氯化钡:/L溶液; 配制:同; 标定:吸取氯化钡溶液,加入5mLmg-EDTA溶液、10mL无水乙醇、5mL氨性缓冲溶液、4滴铬黑T指示剂,然后用/L 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酒红色变为亮蓝色,记录EDTA用量。 仪器 一般实验室仪器。 .过程简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