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历史材料解析题专题

九年级历史材料解析题专题

九年级历史材料解析题专题
九年级历史材料解析题专题

历史材料解析题专题

1.材料一:清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协定关税)。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材料三:19世纪中期,清朝内外交困。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洋务派。洋务派掀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材料一材料二分别是在什么战争之后哪个国家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两个条约分别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什么影响?鸦片战争,中英《南京条约》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中英《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②材料三中的运动发生在哪一段时间?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是谁?与洋务派相对应的派别是什么?这个派别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谁?19世纪60年代——90年代奕訢顽固派慈禧太后

③“自强”的含义是什么?这里的“长技”具体指什么?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增强军事力量西方工业革命的先进技术

④材料三反映的历史时期的对外政策与清朝前期比有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与今天的对外政策有和异同?由闭关锁国转变为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中国国门被打开,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都对外开放,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

不同:今天是主动对外开放,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主权独立。

洋务运动是为了维护没落的封建制度。是在主权受到损害的前提下开放。

⑤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都是受世界上哪一个重大事件的影响而发生的?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处于同一时期,结果不一样的原因有哪些?工业革命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封建制度

明治维新推翻了幕府统治,学习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吸收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⑥材料二中条约的签订引发了中国哪个阶级在哪个方面的探索?举例说明。

民族资产阶级在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方面的探索。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2.根据以下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假若我们回溯一下历史,那么我们可以发现,美国几乎是日本的恩人,要不是1853年美国少将柏利的“第一艘黑船”撞开了德川幕府时代的锁国之关,恐怕一直到现在还要逗留在“石器时代和神话时代”,还不会维新呢!——《第二次世界大战史料》

材料二: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方文明带入国内。

——《日本政治史》

请回答:

(1)材料一认为日本明治维新的原因是什么?这种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美国几乎是日本的恩人,美国的入侵不完全正确。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入侵是外因,根本原因是封建幕府统治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2)美国的入侵给当时的日本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用自己的手将西方文明带入国内”说明日本的对外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撞开了德川幕府时代的锁国之关说明:明治政府由闭关锁国到主动学习西方的文明。(3)材料中“德川幕府”在19世纪中期的日本处于何种地位?这种地位何时改变的?

掌握实权,处于实际统治地位1868年,倒幕运动,推翻了幕府统治

(4)材料中的“维新”指什么大事?其性质如何?明治维新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5)材料二表明日本对西方文明的主张是什么?明治维新中哪些措施体现了这种主张?

主动学习西方的文明提倡“文明开化”;引进西方科技,创办近代工业;建立近代化军队;

(6)19世纪末日本对中国发动了什么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

(7)结合近代史上日本经济的两次飞速发展,谈谈你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建议和感受。

要坚持改革开放,但不要侵略邻国把发展教育和科技放在首位,科教兴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阅读材料:材料一:有人说,西欧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材料二:“工业革命的进行和完成,改变了世界面貌,东方开始从属于西方,另一方面,欧美工业国家的入侵,也极大地冲击着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旧制度旧意识。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彼此联系,不可分离的整体。”

材料三: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增加了两倍。其中80%集中在美、欧、日,只有18%在发展中国家,在这方面,跨国公司起了重要作用。它们控制着国际直接投资的90%,世界生产的40%,出口总额的2/3和技术转让的1/3。现在他们越来越重视就地生产和销售,全世界生产和销售只有20%在国内进行。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①材料一中所说“世界”被发现是指什么事件?“世界”被发现的实质是指什么?“人”被发现是在哪个时期?“人”被发现的含义是什么?“人”和“世界”被发现的共同原因和影响分别是什么?

新航路的开辟实质:指世界由相对封闭孤立日益成为一个彼此联系,不可分离的整体

文艺复兴时期“人”被发现的含义是指把人的思想从封建神学的控制下解放出来,以人为中心

资本主义萌芽有利于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②材料二中所说工业革命不仅使“东方属于西方”另一方面也“极大地冲击着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旧制度旧意识”,请以中国历史上的各一重大事件为例说明以上两个观点。

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

③除以上两个影响外,材料二认为工业革命还有什么影响?任举一例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是如何促进这一影响的继续发展。

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彼此联系,不可分离的整体

汽车、飞机的发明,缩短了空间距离;电报、电话的发明缩短了时间距离,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④材料三说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状况?这一状况之所以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中国应如何面对这一形势?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根本原因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改革开放,走科教兴国之路,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⑤根据以上①③④的内容说明近代以来世界历史发展总体趋势。

世界由孤立分散逐步走向一体化、全球化。

⑥材料二中“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彼此联系,不可分离的整体”这一整体开始形成、初步形成、最终形成、直至材料三中趋势的出现共经历了那几个事件?在这一整体形成过程中人类社会经历了那几个时代?

新航路的开辟(开始);工业革命(初步);第二次工业革命(最终);第三次工业革命(全球化)

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

⑦材料三中的趋势对发展中国家有何影响?

带来机遇,发展中国家可以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本国发展。但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发达国家把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同时发展中国家的抗风险的能力降低。

4.材料一: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哥伦布四处寻求资助者,西班牙君主忠实的支持哥伦布,投入大量资金为他装备远征队。1492年8月2日,哥伦布率领由可靠水手和饱经风霜的能干船员操纵的三艘帆船,从帕洛斯角启航。——《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二:上岸后,哥伦布举行了占有仪式,宣布以国王和女王的名义占有该岛,并有随行人员作了公正和记录。……从那时起,欧洲人就再也没有离开过该大陆,这里的居民开始陷入被征服、奴役和屠杀的境地。

——地理大发现年表材料三:哥伦布的伟大发现最初开看象是一个重大失败。数千名冒险家成群结队的前往西印度群岛,只是令人扫兴的找到了少量黄金。然而,美洲大陆的发现却引起了具有伟大意义的直接反应。——《1500年以后的世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判断,西班牙国王对哥伦布的远航持什么态度?如果此时他生活在中国是否会得到中国皇帝的支持?为什么?支持和赞助不会中国重农轻商

(2)支撑哥伦布远航到大洋彼岸的信念有哪些?这些信念产生的经济根源和精神支柱分别是什么?

地圆学说、对东方财富的向往相信人的伟大力量

经济根源:西方资本主义萌芽精神支柱: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相信“人”的力量。

(3)哥伦布横渡大西洋时所依赖的动力是什么?人类结束对此类动力的依赖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标志是什么?

风力、水力和人力瓦特改良蒸汽机

(4)中国明朝有位伟大的航海家,这位航海家是谁?其贡献是什么?其远航的目的与哥伦布的目的有何区别?

郑和,1405-1433,七次下西洋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宣扬国威追求财富

(5)材料二中,哥伦布及其后继者对当地居民采取了什么手段?这些手段的实施产生了什么影响?

征服、奴役与屠杀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给美洲带来了灾难

(6)根据材料三分析为什么在当时人看来,哥伦布的伟大发现是一个重大失败?

没有带来巨大的财富,政府没有收回投资的成本。

5.阅读材料: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以下是三次科技革命中重大科技突破的成果:互联网、汽车、“多利”羊、蒸汽煤矿、人造卫星、内燃机、电灯、火车机车。

请回答(1)请你把材料中的成果分别归入到三次科技革命中。第一次科技革命:蒸汽煤矿、火车机车。第二次科技革命:汽车、内燃机、电灯第三次科技革命:互联网“多利”羊人造卫星

⑵三次科技革命哪一次对中国的影响最大?这次科技革命开始于什么时候?

第三次工业革命20世纪四五十年代

⑶第一、二次科技革命发生时中国分别是如何面对的?其结果如何?(2分)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闭关锁国,落后于世。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洋务运动,失败。

⑷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下,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经济发展具有什么样的特点?(3分)? 持续发展,信息化,全球化

(5)当今我们应如何面对第三次科技革命?

要大力发展科技文化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尊重知识, 重视人才。 6、根据以下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材料一反映出美国、欧共体、日本的经济实力有何变化?该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美国经济实力下降 欧共体、日本经济实力上升 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冲击 (3)材料一、二、三反映出世界格局出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多极化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导致这一趋势出现的因素有哪些?

欧共体、日本的崛起 发展中国家的崛起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7.阅读下列材料:

2005年4月,应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邀请,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国民党大陆访问团访问大陆。4月29日,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连战,实现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第三次握手”。 请回答:

(1)与共产党“第一次握手”的是以谁为首的国民党?当时两党合作领导了什么战争?战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孙中山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北伐战争 原因:1927年,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2)“第二次握手”前国共两党对峙了多少年?是什么结束了两党的对峙?对峙多年的两党为什么能实现“第二次握手”?10年(1927-1937)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日本侵华,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民族危机严重) (3)第二次握手后何时分裂的?其原因是什么?最终造成了什么问题?

1946年6月, 蒋介石要实行独裁统治,发动内战。 台湾与大陆的第三次分离。 (4)“第三次握手”前,两岸的民间交往开始于哪一年?能实现“第三次握手”与什么政策密切相关?“第三次握手”的实现有何重大意义?1987年 一国两制 有利于促进祖国和平统一 8、党中央派周恩来到西安调停,周恩来提出:只要蒋介石答应抗日,就释放他。

①当时西安发生了什么事 ?今年是纪念该事件多少周年?西安事变 2007-1936=71年 ②上述重大事件的主要发动者是杨虎城和谁?张学良

西安事变

③这一年中国历史上有什么重大的历史事件?该事件给我们留下了哪些精神财富?

1936年10月 三大主力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长征精神: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④材料中周恩来提出释放蒋介石的前提是什么? 答应抗日

⑤此事件的最终结果如何?有何意义?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9、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7分)

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的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材料三:1933年美国的《国家工业复兴法》规定由政府调节工业生产中的问题,各个工业企业制订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的分配……同时,《工资工时法》规定工人每周最多工作40小时,每小时至少40美分工资。

请回答:①材料一说明,在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中哪两个国家遭受的打击最严重?德国和美国 ②这两个国家分别采取了什么方式去度过危机?美国罗斯福新政;德国希特勒建立法西斯专政。 ③材料二中“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是什么?“彻底的革命计划”含义是什么? 是生产的社会化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④材料二中“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能做到吗?为什么?

不能 因为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

⑤材料三罗斯福采取的措施中的核心措施是什么?规定工人的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有什么作用? 对工业的调整 缓和阶级矛盾,提高工人消费能力,缓解危机。

⑥材料二中“旧的民主秩序”的新应用指什么?在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不改变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指导 ⑦罗斯福的措施对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有什么意义?加强国家对经济的调整,成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制度的开端,二战后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用。

⑧在历史上类似罗斯福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作出贡献的20实际中国改革家是谁?其贡献是什么? 邓小平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实行改革开放。 10.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由于那个时期新的社会力量的产生和发展,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出现了一个壮大的阵营……”

材料二“6月5 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务等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5

请回答:①材料一中“那个时期”是哪年到哪年?导致这个事件发生的最直接的原因是什么? 1840-1919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②材料一中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包括了哪两个阶段?材料二中的事件的历史地位是什么? 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③材料二的历史时间发生在哪一年?6月5日以后事件发生了什么变化?事件开始时的主力是什么人? 1919年 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成为运动的主力 北大等高校的爱国学生 ④材料一中“新的社会力量”指的是什么? “壮大的阵营”包括哪些力量? 无产阶级 包括:工人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 ,农民阶级 ⑤、材料一和材料二有无关联?说明理由。

有,无产阶级力量的发展和壮大,为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基础。 1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康熙皇帝说:“今天下大小事物,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 材料二:《权利法案》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会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 材料三:“上下两院如果作出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的签字。” (1)材料二是哪一年什么历史事件后颁布的?这一事件分别限制和保障了谁的权利?

1689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颁布的《权利法案》 限制了国王的权利,保障了议会的权利。 (2)根据材料一、二说明同一时期,中英两国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分别有什么不同吗?(分) 中国:实行君主专制,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 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资本主义经济

(3)这一文件颁布的意义是什么?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4)与此文件作用相似的资产阶级革命颁布的文件是什么?法国的《人权宣言》 (5)颁布这两个文件的国家确立的政治体制是否一样?为什么? 不一样,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法国:实行资产阶级共和制 1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头遍哨子不买帐,二遍哨子伸头望,三便哨子慢慢晃。(人民公社时期流行于农村的顺口溜) 材料二:“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缴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我们干部作(坐)牢割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 ——全国第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书

材料三: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重大历史任务提出来,作为重点写入了“十一五”规划。而刚刚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十一五”时期,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推进农业农村工作,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农村生产怎样的状况?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人民公社时期吃大锅饭,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极左路线脱离实际,违背经济规律,不适合建设社会主义 (2)材料二中的协议书出现在什么时间和什么地方?协议书所表达的内容,后来实现为国家的什么政策?此前中国的工作重心是什么?何时开始改变的? 20世纪70年代晚期,( 1978年12月) 安徽凤阳小岗村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以阶级斗争为纲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目前国家在农村的政策又是什么?免征农业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4)材料一,二,三说明了什么问题?给我们什么启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只有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才能建设好社会主义 启示:要从实际出发,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解放生产力。

九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九年级历史试卷分析一 振宇 一、考试情况 九年级共有456人参加考试,平均分48分,优秀率7%,及格率43%。 二、学生答卷分析 大部分学生学习态不端正不认真主动,厌学情绪较重,基础知识不扎实,课程标准要求掌握的基本观点、原理、概念等都不能牢记,欠缺科学的方法,灵活性较差。综合分析能力低,尤其是审题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运用能力差,缺乏主动创新意识,总认为开卷考试就是抄书,不加思索,见题就做,照搬照抄现象普通存在。语言表达能力也差,不懂得运用历史术语表达相关容。尤其是有些学生还存在不作答,或者出现答非所问的现象。 三、今后教学建议 1.以课本为主,重视落实基础知识。基础知识始终是考查的主体与重点。因此,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以基础主干知识的掌握为前提,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总结,学会梳理历史线索,并注意历史事件的纵横联系,建构立体网络知识结构。 2.重视培养学生初步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特别是综合、归纳、分析、比较以及发散思维和语言表达等能力。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处理历史材料,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和运用信息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观察认识现实问题的能力和学生的历史意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以及社会实践能力。 3.注意历史与相关学科的联系与渗透。如历史与地理、历史与文学、历史与政治常识等,要让学生养成一种联系的意识。这不仅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到联系的方法,养成联系的意识,综合掌握各科知识。

4.注意发挥历史的教育功能。平时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育人素材,并通过多种形式,把历史课堂变成真正的人格教育、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变成素质教育的乐园。 5.转变教学方式,激发学习兴趣,实施愉快教学。要想让学生喜欢历史课堂,教师要更多地创设教学情境和问题情境,努力营造一种宽松、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最大限度提高教学的效率。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开拓创新,交给学生开启历史智慧宝库的金钥匙,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九年级历史试卷分析二 振宇 本学期的第一次月考已结束,为了充分地获得考试提供的教学反馈信息,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下面对试卷做以简要分析: 一、试卷的结构分析 1、容结构: 本次考试容涉及初中历史所有知识点,满分60分。 2、目标水平结构: 根据课标和中考围及要求,本次选题重点侧重于基础知识的测查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的测查,例如历史试题中的时间、人物、事件和意义等等。 3、题型结构分析:

【历史】人教部编九年级历史下册材料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

【历史】人教部编九年级历史下册材料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 一、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辨析论述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从图一到图二,说说美国经济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据图一和图二,分析美国经济地位发生如此变化的原因。 (2)据图三,说说各国(地区)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比例对世界格局的变化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答案】(1)变化:从接近一半的比例下降到三分之一,经济地位明显下降。原因:20世纪50—70年代,欧洲经济复苏,日本经济迅速发展(或西欧与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2)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所学和材料图片1、图片2可知,美国发生的变化是,从接近一半的比例下降到三分之一,经济地位明显下降。这是因为,20世纪50—70年代,欧洲经济复苏,日本经济迅速发展,西欧与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 (2)根据所学和材料图片3可知,这种变化会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美国是世界是唯一掌握核式器的国家,拥有30多艘航空母舰,在全世界建立了500多个军事基地。它还拥有最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美元成为世界货币。 材料二 1946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公开宣称:“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美元任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了。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 材料三中国自冷战结束以来迅速崛起,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科研能力的显著提升和军事现代化的稳步推进。到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已攀升至世界第二位,制造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一。奥巴马政府在对外战略方面开始推行以全球收缩、亚太突进为特征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力图缓解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过度扩张,集中应对中国的崛起,重振美国霸权。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的战略意图,分

【历史】部编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单元材料题(含答案)

【历史】部编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单元材料题(含答案) 一、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辨析论述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61年3月,林背在就任总统时说:“任何一个州都不能只凭自己的决议就合法地脱离联邦:凡为此目的而做出的决议和法令在法律上都是无效的,任何一个州或几个州反对合众国当局的基力行动都应根据情况视为叛乱……根据宪法和法律,联邦都是不容分裂的。” 材料二:1866-180年,美国的耕地面积从4.07亿英亩增加到8.79亿英亩,西部地区增加更小麦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23%,美国成为世界提供粮食的主要国家之一全美农业总产值从1860年的22化美元增加到190年的538化美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林肯政治主张的核心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促进美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根据材料,结合你对林肯的了解,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林肯? 【答案】(1)维护国家统一。 (2)美国南北战争解放了黑人奴隶,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林肯颁布了《宅地法》。 (3)林肯解放了黑人奴隶,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总统。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一“根据宪法和法律,联邦都是不容分裂的”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林肯政治主张的核心是反对国家分裂,维护国家统一。 (2)根据材料一“任何一个州都不能只凭自己的决议就合法地脱离联邦:凡为此目的而做出的决议和法令在法律上都是无效的,任何一个州或几个州反对合众国当局的基力行动都应根据情况视为叛乱……根据宪法和法律,联邦都是不容分裂的。”的信息和材料二“美国的耕地面积从4.07亿英亩增加到8.79亿英亩,西部地区增加更小麦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23%,美国成为世界提供粮食的主要国家之一全美农业总产值从1860年的22化美元增加到190年的538化美元。”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促进美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美国南北战争解放了黑人奴隶,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林肯颁布了《宅地法》,促进了土地的开垦,促进了西部的开发。 (3)根据材料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林肯解放了黑人奴隶,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总统。 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1868年,天皇率领群臣宣读誓词。从此日本励精图治,开始了近代化道路。 1871年,政府宣布废藩置县,废除全国所有的藩国,把全国划成了3府72县,由中央政府直接派官员管理。这样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开始建立起来。 1871年,政府下令改革币制。以金本位的纸币日元作为全国的统一货币。随后,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这些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1871年,政府成立文部省,统一管理全国教育。开始建立小学、中学和大学三级教育体

【历史】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材料分析题 专项 练习(附答案)

【历史】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材料分析题专 项练习(附答案) 一、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辨析论述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校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能料科学方面新是加此警....中国的科技发展到突代,已里巅峰状态。 ——英国学者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材料二下图反映了18-20 世纪世界的变化。有人说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了。 材料三邓小平曾说:“如果六十年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材料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项宋代居世界前列的科技成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第一、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哪些发明使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了?(各举一例) (3)根据材料三,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在国防尖端科技领域取得了什么成就? (4)材料四反映了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着什么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技的认识。【答案】(1)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术。 (2)第一次工业革命:火车和轮船;第二次工业革命:汽车和飞机;第三次科技革命:计算机网络的发明和广泛使用。 (3)原子弹爆炸成功,氢弹爆炸成功,成功发射了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 (4)环境问题;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发展科技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一“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能料科学方面新是加此警……中国的科技发展到

【历史】人教九年级历史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单元材料题(附答案)

【历史】人教九年级历史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单元材料题(附答案) 一、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辨析论述题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美国内战是两种不同制度之间矛盾与冲突的结果,也是一场维护国家主权完整的战争。如果主权完整得不到维护,领土得不到统一,资本主义制度就难以一统美国天下,工业化就会推迟。如果美国分裂成了两个或者更多的国家,或者北方没有赢得胜利,美国就不可能成为20世纪世界第一强国。 ——摘编自任学安、陈晋等主编的《大国崛起》(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领导美国内战并取得胜利的总统是谁?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体现材料主题,史论结合,论述条理清晰) 【答案】(1)林肯。 (2)观点:国家统一(或主权完整)是国家强盛的基础。 论述:美国通过南北战争,北方资本主义最终取得了胜利,从而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加速发展扫清了道路,并为美国跻身世界强国之列奠定了基础。鸦片战争后,中国不断遭受西方资本主义(或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战乱不断,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民族终于站了起来,开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结论:综上所述,国家统一,才能不断强盛。 【解析】 【分析】 【详解】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林肯领导美国内战并取得胜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2)开放题,根据材料,从材料反映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观点明确,体现材料主题,史论结合,论述条理清晰即可,如: 观点:国家统一(或主权完整)是国家强盛的基础。 论述:美国通过南北战争,北方资本主义最终取得了胜利,从而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加速发展扫清了道路,并为美国跻身世界强国之列奠定了基础。鸦片战争后,中国不断遭受西方资本主义(或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战乱不断,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民族终于站了起来,开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结论:综上所述,国家统一,才能不断强盛。 2.明治维新期间,日本政府遵循一条与西方任何国家都不相同的方针,迅速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兴办生产事业亦属急务,但人民还没有这种志愿,所以暂时创办官立事业,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 ——守屋典郎《日本经济史》材料二在工业发展领域,“阁下”们不仅计划了,还用政府经费投资建造了他们认为国家需要的产业……他们招聘外国技师,派遣日本人去海外学习。……当这些产业“组织有序且生意兴隆”的时候,政府会把它们卖给私人企业。日本政治家们断定产业开发对日本

九年级历史中考题汇总(材料题)人教版

(1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民网、新浪网等组织了一次关于“五四精神”的网络调查。受访者中,40.2%选择“爱国主义”,23.4%选择“民主精神”,20.8%选择“科学精神”,15.6%选择“创新精神”。 (1)据材料一,你认为五四精神的主旋律是什么?(3分)五四运动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有怎样的地位?(3分) 材料二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这次会议被称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同年10月,红军胜利到达陕北。长征的胜利,保存和锻炼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骨干,预示着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开始。 (2)遵义会议为什么被称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5分)据材料二,概括长征胜利为中国革命做出的重大贡献。(2分) 材料三美国《时代》周刊一直以其对中国革命的特殊关注而受到 世人注目。1949年2月7日,毛泽东的图像首次出现在《时代》周 刊封面上(见右图)。 (3)据材料三,指出《时代》周刊选择毛泽东为封面人物时中国 革命的主要形势。(2分)图中“民主统一”是毛泽东等共产党人对中 国革命的追求,你认为其实现的标志是什么?(2分) (2009·山东日照)以下这些珍贵的图片,从不同的角 度见证了历史。仔细观察,完成相关问题。(10分) 图一图二图 三图四 (1)请依次写出以上图片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名称。(4分) (2)请你任选其中的一幅图片,简述它所反映重大历史事件的基本史实及其历史意义。

(6分) 近代以来,中国的仁人志士为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富强,不懈追求,历经艰辛,终于探索出一条民族复兴之路。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1862年清政府设立的“京师同文馆”,以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为宗旨。学生最多时达120人,主要学习外文,聘有外籍老师任教。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三年内,外轮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织布局开办后,海南海关每年进口洋布减少15万匹。 材料二 1949年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上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清政府中哪个派别的活动?(1分)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其活动的历史作用。(2分) (2)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1分)这一事件有怎样的重大意义?(4分) (3)结合所学招商,指出材料三中数据变化说明了什么。(2分) 首都北京见证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展示了现代中国的发展和变化。根

部编九年级历史下册材料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含解析)

部编九年级历史下册材料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含 解析) 一、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辨析论述题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日本在1945年完全被摧毁了。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认为红军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是这样。(在我)看来这些因素(美苏)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到来。 ——摘编自H采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册)(1)材料中“红军参战”(苏联参加对日作战)最终是在哪一次会议上确定的? (2)你同意作者关于日本失败原因的分析吗?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雅尔塔会议 (2)不同意。作者仅看到美苏军事因素对打败日本的作用,没有认识到中国坚持十四年抗战(中国战场坚持抗战或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配合亦可)对打败日本也发挥了重大作用。【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克里木半岛雅尔塔举行会议。会议通过了一系列重大决议,包括:分区占领德国,彻底摧毁军国主义和纳粹制度,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决定在打败德国后对日本作战等。 (2)不同意,根据材料关键信息“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苏联的观点认为红军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等,从材料不难归纳出美国因素(海军、原子弹)、苏联红军、综合因素等是致使日本战败的原因。显然,这样的分析是不全面的,因为它忽略了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即中华民族全民族在抗战中的作用。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的十四年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这是不争的事实。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联盟内部,各国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并不一致,作战目的也不尽相同,虽然不时产生各种矛盾和斗争,但摧毁法西斯是它们的共同目标。正是这种根本利益使它们团结起来,互相配合支援,直到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1)材料中的“联盟”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2)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2)同意。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世界面临着法西斯的威胁,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对日宣战,加入了反法西斯的行列,1942年,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

九年级上册历史经典材料题

九年级历史经典材料题 一:恩格斯称赞文艺复兴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1.为什么说文艺复兴是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进步的变革? 文艺复兴反对教会陈腐说教,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中的幸福,是一场崭新的促进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 2.文艺复兴产生了哪些巨人?他们有哪些代表作? 但丁---《神曲》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莎士比亚《罗密欧和朱丽叶》《哈姆雷特》 3.你怎样看待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文艺复兴是一场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二:1640年到1789年,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革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它们不是社会中某一个阶级对旧政治制度的胜利,它们产生了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 ------马克思 1.“旧政治制度”指什么?指封建专制制度 2.“新社会的政治制度”指什么?在英法两国分别有什么表现? 指资本主义制度。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法国:资产阶级共和国。 3.为什么说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揭开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法国大革命动摇了欧洲其他国家封建制度的基础。 三:材料一:“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材料二:“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可是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它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1.两则材料是对什么事件的评述?工业革命 2.根据材料二,列举出两例英国发生这场革命期间,其他国家和地区爆发的“伴随刀 光剑影和血雨腥风”的资产阶级革命。 3.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 4.材料二说这场革命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请举一例。 出门坐火车或蒸汽动力火车 5.你是如何理解材料二中“它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这句话的? 它使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确立对世界的统治;造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得局面形成。 6.从材料二所述的事例中尼得到怎样的历史认识? 科学技术史第一生产力;要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 四:材料一:“现代美国的文明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的解放的、真正的革命的战争开始的”-------列宁 材料二:“当前南部与北部之间的斗争不是别的,而是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这个斗争之所以爆发,是因为这两种制度不能再在北美大陆上和平相处。”---马克思材料三:“美国内战……它的结局无疑地将决定美国今后几百年的命运”---恩格斯 1.材料一中的“战争”指的是哪次战争?为什么说它是“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 争”?

【历史】人教九年级历史下册材料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含答案)

【历史】人教九年级历史下册材料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 (含答案) 一、第六单元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材料辨析论述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列强逐渐放弃了侵略的发展方式,和平发展方式逐渐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可。这些国家通过参与全球性或区域性组织来获取实现本国繁荣所需的各种资源。这些国家间的竞争也由过去的军事、政治竞争转向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水平的竞争 材料二:我们也应看到,在当前和平方式下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如何改变发达国家主导的发展规则,做到发展成果共享,确保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和繁荣,这是当前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因为只有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才是世界持久和平与繁荣的根本之道。(1)据材料一,指出二战后世界各国发展出现的新特点,并概括其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当今世界的不均衡发展。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世界的均衡发展? (3)请举出一个现代中国推动世界共同发展的事例。 【答案】(1)和平发展;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促使国家间竞争领域发生变化。 (2)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差距拉大;建立公正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共享发展成果,合作共赢。 (3)提出“一带一路”发展倡议等。 【解析】 【分析】 【详解】 (1)依据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列强逐渐放弃了侵略的发展方式,和平发展方式逐渐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可。这些国家通过参与全球性或区域性组织来获取实现本国繁荣所需的各种资源。这些国家间的竞争也由过去的军事政治竞争转向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水平的竞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世界各国发展出现的新特点是和平发展;和平发展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促使国家间竞争领域发生变化。 (2)依据材料二“我们也应看到,在当前和平方式下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如何改变发达国家主导的发展规则,做到发展成果共享,确保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和繁荣,这是当前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因为只有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才是世界持久和平与繁荣的根本之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今世界的不均衡发展例如有: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差距拉大;要想实现世界的均衡发展,应建立公正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共享发展成果,合作共赢。 (3)现代中国推动世界共同发展的事例,如提出“一带一路”发展倡议。共建“一带一路”就是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弘扬古丝绸之路和平友好、开放包容的精神,探索新形势下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新模式。特别是推动实现互联互通,为沿线国家加强经贸往来创造物质基础和便利条件,在平等、包容、合作、共赢的基础上续写共同发展的新篇章,最终形成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

最新人教部编九年级历史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单元材料题

最新人教部编九年级历史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单元材料题 一、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辨析论述题 1.战争之后,美国成为了单一的、联合的、强大的国家,这奠定了美国在20世纪成为 世界第一强国的基础。如果美国在19世纪60年代的时候,分裂成了两个或者更多的国家,或者北方没有赢得胜利,这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所以,这场战争对美国的未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大国崛起》(1)材料中的“战争”是指哪一重大事件? (2)小历同学认为,材料所指的这场战争扫除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这一障碍是英国的殖民统治。小历同学的看法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美国南北战争(或美国内战) (2)不正确。理由:美国独立战争要求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民族独立;美国南北战争扫除的又一障碍是黑人奴隶制。 【解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中“战争之后,美国成为了单一的、联合的、强大的国家,如果美国在19 世纪60年代的时候,分裂成了两个或者更多的国家,或者北方没有赢得胜利,这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可知,这反映的是美国南北战争,通这场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又一障碍。 (2)小历同学的看法是错误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一大障碍,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起到了推动作用。美国独立后,北方实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南方实行奴隶制种植园经济,黑人奴隶制的存在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经过南北战争,美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解放了大量的黑人劳动力,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并为美国跻身世界强国之列奠定了基础。 2.阅读村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下半叶,日本一批有能力的领导人,构想并落实了最有政治风范的成功改革。他们心中的目标是使日本成为一个不容小觑的强国,他们用政府经费投资建造了他们认为国家需要的产量,但明治政治家们不是打破传统者,因而没有抨击者摧毁封建阶级,他们意图在现代社会中保留遵循“各就其住”的优势,并且维护等制习惯.日本人不敢要求过那种心理压力较轻的生活,结果则被军国主义者引上一条牺牲累累、漫无止境的道路。 ——摘编自本尼迦克特《菊与刀》 (1)根据材料,指出日本“成功改革”的名称。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世界近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答案】(1)名称:明治维新。 (2)[答案示例]

九年级历史上册 材料题集锦一

九年级历史上册材料题集锦一 1(2011年宿迁市中考)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凭借经济和军事优势,对亚洲、非洲和美洲进行了异常残酷的殖民征服,殖民地人民不断起而抗争。观察下面三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华盛顿玻利瓦尔章西女王 (1)上图人物中,领导本国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是哪两位?(2分)被许多南美洲国家共尊为“解放者”的是谁?(1分) 华盛顿、章西女王玻利瓦尔

(2)1776年7月4日,第二届大陆会议发表宣言昭告北美13个殖民地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这个宣言是什么?(1分)为了巩固独立战争的胜利成果,全国制宪会议制订了哪一部法律文献?(1分) 《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或美利坚台众国宪法 (3)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对玻利瓦尔领导的民族独立运动产生了什么影响?(1分) 对玻利瓦尔领导的民族独立运动起到推动作用;为玻利瓦尔领导的民族独立运动树立了榜样(或为拉丁美洲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运动树立了榜

样)。(答出其中一点得1分 (4)从三位人物反抗殖民统治的事例中,你有什么认识?(1分)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团结就是力量;落后就耍挨打;殖民地人民具有抵御外侮的坚定决心) 2.(2008宿迁中考)历史诊断 下面短文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叙述,共有四处错误,请你诊断出来,并说明理由。 美国在独立前是英国的殖民地。18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对北美强化殖民统治,激起了北美殖民 地人民强烈反抗。1775年4月列克星敦枪声打响了 独立战争的第一枪。1776年7月4日,第二届大陆 会议通过了杰斐逊起草的《人权宣言》,它宣告了

美国的诞生。为了扭转战局,华盛顿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与此同时,传来了俄国农奴被解放的消息。1783年,美英签订了《巴黎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1787年,美国颁布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错误:《人权宣言》;理由:杰斐逊起草的是《独立宣言》或《人权宣言》在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的 错误:华盛顿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理由:《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是美国内战中由林肯颁布的 错误:,传来了俄国农奴被解放的消息;理由:俄国农奴的解放是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中 错误:君主立宪制政体 理由:美国确立的是联邦制或民主共和制 3 2012·江苏宿迁)37.(本题8分)15世纪以后,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开始了……。

部编历史九年级上下册综合试题 带答案

初三历史上下册综合试题201901 考生注意: 1.本科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60分钟 2.全卷共四道大题,总分100分 3. 一、 慧眼识真(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小题2分,共50分) 1.被认为是“尼罗河赠礼”的古文明是 A.古埃及文明 B.古印度文明 C.两河流域文明 D.古希腊文明 2.下列哪一宗教被罗马皇帝定为国教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犹太教 3.“中世纪中期的宗教文化……处处崩裂有声,一些裂缝日益扩大,关于人的新鲜思想的涓涓细流从中流出。”“新鲜思想”的流出是指 A.基督教产生 B.文艺复兴的发生 C.启蒙运动兴起 D.新航路开辟 4.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但在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世界上最早率船队通过这座“桥梁”到达美洲的是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5.“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化,君权从‘神授’变成了‘民授’,它根本性地改变了在英国已经存在了千年之久的王权性质。”下列对这一“变化”产生关键影响的法律文献是 A.《权利法案》 B .《独立宣言》 C .《人权宣言》 D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6.这是一个平凡而伟大的生涯故事。八年军旅,置生死于度外;八年美国总统,值国家最艰难之时。他的名字已作为一个响亮的精神名词。那提议用他的名字为首都命名的人真是太智慧了。他是指 A.拿破仑 B.林肯 C.玻利瓦尔 D.华盛顿 7.“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英国从奴隶贸易中所得到的资金甚至超过了国内的积累。英国重要的商业和船运业中心利物浦,本是一个荒僻的小村落,在奴隶贸易中发展成英国的第二大港口。”从这段史料中得出的结论是 A.奴隶贸易促进了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 B.奴隶贸易给英国带来大量黑人劳动力 C.奴隶贸易促成了新航路的开辟 D.奴隶贸易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唯一途径 8.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的文件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资本论》 C.《马克思主义哲学》 D.《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

九年级历史下册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附解析)

九年级历史下册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 (附解析) 一、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辨析论述题 1.看下图回答问题: (1)请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国家。A是,B是。 (2)以B为中心形成的军事集团是。 (3)在同盟国集团中,(国家),为了自身利益,最终加入协约国作战。 (4)两大军事集团扩军备战带来的后果是导致什么战争爆发? 【答案】(1)法国;德国 (2)同盟国 (3)意大利 (4)第一次世界大战 【解析】 【分析】 【详解】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争夺霸权,形成了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三国同盟;英国、法国、俄国组成三国协约,因此图中A是法国,B是德国。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B国指的是德国,德国作为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以德国为中心、再加上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共同组成了帝国主义的侵略集团——三国同盟。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意大利为了自身的利益,望风使舵,与协约国达成秘密协定,参加到协约国一方作战。因此本题的答案是:意大利。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一战前形成的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为了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这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世界大战一触即发,因此本题的答案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2.观看下面两幅照片并阅读相关文字介绍,回答问题

图一1928-1937年,苏联进行了两个五年计划,建设了包括钢铁发电、机械制造水泥、采矿等工业。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公司就是这一时期建立的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卫国战争期间,苏联坦克用的装甲板有50%都是该公司生产的:10年间苏联工业产值增长了4倍以上,到1940年,生铁已达到1500万吨,钢达到1830万吨,煤达到1亿6千万吨,石油达到3100万吨……这就是伟大的卫国战争前苏联所拥有的物质基础。 图二二战期问,苏军总共生产火炮834万门:坦克,自行火炮:108万辆、门:飞机15万架;汽车:205万辆。其中苏联生产的坦克及其变型车数量各型装甲车辆的总产量是德国产量的24倍!苏联就是凭借如此强大的军工体系最终打败了德国侵略者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1)以上两幅照片属于史料类别中的哪一类? A.第一手资料B.第二手资料 (2)根据以上图片及文字介绍,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写出三点即可) 信息点一:信息点二:信息点三: (3)根据以上图片内容,你能得出什么历史结论? 【答案】(1)A (2)可从公司名称公司地位生产数量交战双方、战争结果等方面回答。(写出三点即可) (3)苏联工业化建设为苏联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解析】 【详解】 (1)按照史料价值的不同,史料可分为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题干两幅图片是原始材料,属于第一手资料,在历史研究过程中,第一手史料更为可信,第一手资料没有掺杂个人观点。据图一、图二两幅照片及所学知识可知,这两幅照片属于史料类别中的第一手资料。故答案是A。 (2)根据以上图片及文字介绍得出的信息即可,可从公司名称、公司地位、生产数量、交战双方、战争结果等方面回答。如:根据“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公司就是这一时期建立的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可知,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公司是苏联两个五年计划时期建立的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根据“卫国战争期间,苏联坦克用的装甲板有50%都是该公司生产的”可知,卫国战争时期,苏联坦克用的装甲板有50%都是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公司生产的;根据“苏联就是凭借如此强大的军工体系最终打败了德国侵略者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可知,二战时期,苏联打败了德国等等。 (3)根据图一、图二图片内容可知,苏联工业化建设为苏联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

【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 料分析题专项练习 一、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辨析论述题 1.探究问题。 材料一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的,因为轻工业投资少,资本周转快,获利容易,但需要一个数十年之久的长期过程但我们不能走这条道路,因为战争日益迫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件事做迟了就要失败。 1927年12月联共(布)召开第十五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制订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指示,1928年10月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1934年1月召开的联共(布)第十七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1936年第二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1937年该计划超额完成。 材料二为了不让文化落后拖住工业化的脚步,1928年秋,苏联政府掀起了群众性扫盲运动,全党和全国人民积极投入文化和技术的学习热潮中。从1929年到1939年,熟练工人增加了9倍,工程师增加了5倍多。苏联人民文化、技术水平的提高为社会主义工业化装上了加速器。 材料三 1929年正当苏联轰轰烈烈的进行工业化的时候,经济危机的飓风席卷了资本主义国家。斯大林巧妙地利用了由于生产过剩、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竞争残酷和矛盾尖锐的时机,购买世界市场上先进设备,仅1932年,世界机器设备出口的一半被苏联买回家。同时,斯大林利用西方科技人员过剩的行情,招聘来了许多西方著名的技术专家。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苏联没有走西方工业化道路的原因。 (2)概括20世纪20~30年代苏联工业发展状况。根据上述材料探究其原因。 【答案】(1)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或者战争的威胁) (2)迅速发展。苏联制定并实施了两个五年计划;苏联人民文化、技术水平的提高;利用西方经济危机的时机,大量购买西方先进机器设备,招聘技术专家。 【解析】 【详解】 (1)原因:依据材料一“因为战争日益迫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可知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 (2)状况:依据材料二“从1929年到1939年,熟练工人增加了9倍,工程师增加了5倍多”和所学可知苏联的工业迅速发展。原因:依据材料一“1934年1月召开的联共(布)第十七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可知苏联制定并实施了两个五年计划;依据材料二“苏联人民文化、技术水平的提高为社会主义工业化装上了加速器。”可知苏联人民文化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依据材料三“斯大林巧妙地利用了由于生产过剩、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竞争残酷和矛盾尖锐的时机,购买世界市场上先进设备”可知苏联利用西方经济危机的时机,大量购买西方先进机器设备;依据材料三“斯大林利用西方科技人员过剩的行情,招聘来了许多西方著名的技术专家”可知招聘许多技术专家。 2.阅读材料,辨析作答下列是小历和小史分别搜集的关于1926—1940年苏联重工业、轻

九年级历史试卷分析报告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期末试卷分析 一、学生基本情况 本次参考人:884 人,平均分:最高分:50 最低分:5 二、试题分析 1、题型题量分析 本次历史试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最大限度地与中考接轨。本次试卷共分选择题,填空题,材料分析题三种题型。分值分配合理,学生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答题。 2、试题特点分析 (1)本次试卷试题难易程度适中。在单选题中,大都是考查较简单的单一知识点,学生一眼就可看出答案,只有少数的几道题有一定难度,学生须在掌握较好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才能作答,例如关于“条条大路通罗马”一说,今天,你是怎样理解这一谚语的准确含义的。 (2)知识覆盖面广,注重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考查。每道选择题都是最基本的、课程目标要求掌握的历史知识。 (3)注重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的考查,例如谈谈在改革开放中借鉴外来文明方面我们应该怎样做。学生若只是死记课本知识是难以作答的,这就需要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 (3)注重知识的迁移,考查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将同类历史知识或前后相关的历史知识罗列在一起,训练学生的联系、比较和分析能力。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学生答题的得失分情况分析 单选题,填空题得分率较高,说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好。失分最多的是第3题,造成该题失误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题干不理解,不明白提示的意义。其次是第10题、第14题失误原因:一是在学习新课时不求甚解,对有些历史事实似是而非,;二是对一些抽象的概念性较强的历史知识不太理解,三是对老师要求的记忆知识点没有记忆牢固。材料解析题失分率较高,主要是学生对所学知识不会迁移应用,答案不是很准确,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学生对第一册内容没有很好的复习。

最新人教九年级历史下册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材料材料分析题 专项 练习(含答案)

最新人教九年级历史下册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材料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含 答案) 一、第六单元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材料辨析论述题 1.全球治理,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世界经济) 材料一在过去,每个国家的经济体内都保持相当程度的独立。用一个比喻:全世界各地就像许多独立的水桶,每一桶水的水面有高有低。到20世纪末期,所有水桶的底部都用管道连接,彼此互通。 ——摘编自《许伴云说历史:现代文明的成坏》(1)根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末期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什么?有人说,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下,“富国愈富,穷国愈穷”,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 (世界政治) 材料二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摘编自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2)材料二中“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指的是什么? (世界科技) 材料三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一项发明,简述其利与弊。(4)面对世界经济发展、政局变化、科技进步带来的各种“潜在的危险”,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请以“潜在的危险与应对”为主题,从上述三个角度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历史小论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重点突出,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答案】(1)经济全球化。观点自选:赞同。 理由:经济全球化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存在;由于经济和科技实力较弱,不利于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竞争;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影响进一步加大等。 不赞同。 理由: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国家间经济往来的障碍减少,这对发展中国家也是机遇;经济全球化能够让发展中国家吸引更多的国外技术和投资,增加出口和就业;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也充分说明经济全球化促进经济的发展等。(2)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3)例如原子能技术,利:给人类提供了高效清洁的能源。弊:也可用于战争,给人类带来核灾难、核恐怖。计算机技术,利: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生活更加便利。弊:信息安全风险增加,也容易让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只答出“利”或者“弊”不得分) (4)提示:学生自选一个方面。例如:经济发展方面,加强经济交流与合作,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等;政局变化方面,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坚持睦邻友好,推进务

九年级历史下册材料分析题

九年级历史下册材料分析题 一.材料题(共25小题) 1.在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苏俄首创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某校九年级(1)班学生要举办一次以“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为主题的图文展,邀请你全程参与此次活动。材料一 (1)材料一中图1反映了俄国历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该事件的历史意义。 (2)根据图2,概括1913﹣1925年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1921﹣1925年变化趋势出现的政策因素。 材料二:美国作家维尔斯第一次来苏联的时候,称列宁是“克里姆林宫的幻想家”,表示出对社会主义的怀疑。1934年当他第二次来到苏联的时候,他对斯大林说:“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精神。” (3)根据材料二,指出维尔斯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其认识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她诞生于一战

期间,解体于20世纪末。70多年的风风雨雨见证了她的荣辱兴衰。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都没能使苏联走出困境,苏联最终解体。 (4)苏联解体是有诸多因素造成的,请说出其直接原因?(5)从苏联的荣辱兴衰中,你可得到什么主要认识? 2.信息窗口题。 信息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他在接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的演说中说:“我向你们保证,我对自己立下誓言,要由美国人民实行新政。”从此,“新政”就成为了他施政纲领的标志。 信息二:就职美国总统后,他开始整顿银行,恢复银行的信用;让农民缩减大量耕地和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付款补偿;国家对工业的调整,实行《工业复兴法》;新建公共工程,养活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等。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变?现代史(上卷)》 (1)1929﹣1933年的“严重的经济危机”有何特点? (2)材料中所提到的“他”是准?他的新政采取的最“新”手段是什么?“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 (3)新政实施后,对美国的社会发展发挥了怎样的积极作用。(4)列举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采取“法西斯”主义并走上“对外侵略”道路的资本主义国家?

九年级历史材料分析题

11、阅读材料“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他们不仅是社会中某一阶级对旧政治制度的胜利,他们产生了欧洲社会新 政治制度。” 请回答: (1)分别写出“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开始的标志。 (2)材料中所指“旧政治制度”是什么? (3)“新政治制度”指的是什么?在英国、法国各表现为什么形式?英国哪一部文献为本国“新政治制度”的确立提供了法律保障? (4)为什么说“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 12、阅读材料后,回答问题: 〃人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平等的 〃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请回答: (1)上述内容是哪国的什么文献?这个文献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2)它的影响如何?你如何评价它? 12、(2007四川泸州)从17世纪上半叶到19世纪中叶,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或改革,相继 在欧美主要国家和亚洲的日本取代了封建制度,获得了政治统治权。 (1)文艺复兴孕育了西欧近现代资产阶级文化,它的指导思想是什么?(1分)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英国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政权的 标志是什么?(1分)

(2)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伏尔泰是启蒙思想家的杰出代表,你知道他的主要思想主张吗?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1分)哪个文献宣告了法国资本 主义制度的诞生?(1分) (3)19世纪下半期,日本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 列举明治维新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方面的措施各一项。(3分) 11、材料题(2005长春)请给下图取一个合适的名称。(美国独立战争示意图) 如果让你做解说员,你能就此图给大家讲解些什么内容?请按你的 想法编写一段解说词不少于100字 要求:(1)解说词应是一段完整的文字,内容必须围绕该事件的开始、转折点、结束等关键环节展开;(2)语言精练,流畅,想象合理,史实表达无误。 12、(2006福州)华盛顿被尊称为美国的“国父”,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人物简介:华盛顿,1732年出生于一个大种植园主家庭……他在担任总统的8年中,做了不少开创性的工作:建立了美国第一个合众国银行,统一了货币;成立了联邦最高法院;通过了以“人权法案”而闻名的宪法前十条修正案,使宪法趋于完善;“与其他国家保持中立关系”这一外交原则被称为是“华盛顿的伟大法规”。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为止, 这条法规一直是美国外交的主要原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